深基坑评审方案

2024-08-11

深基坑评审方案(共9篇)

1.深基坑评审方案 篇一

1.1 基本情况

1.2 、地质情况:

1 绝对标高与相对标高。

⑴现场自然面相对标高-2.5m,⑵承台底标高-6.4m

2 周边环境:

周围较开阔。场地北侧有一贯穿现场的高五米土坡,距离基坑5.3m 。

3 地下水位

根据地质报告及现场情况,需降水。

1.3 、编制依据:

1 、X楼基础施工图纸;

2 、规划局现场测放的建筑界限与水准点;

3 、国家现行《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支护技术规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及相关规范;

4 、与本工程类型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施工资料。

二、基坑支护方案

2.1 确定方案

本工程周边开阔,附近无地下管道,根据地址报告,本工程的土质分别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根据设计图纸,基坑从自然地面-2.5m 至-6.4m 。所以本工程采取放坡退台开挖。退台部分覆盖五彩防水布。

2.2 支护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土方放坡开挖采取分三阶开挖,第一阶将场地北侧五米土坡挖2.5m 。第二阶段开挖2m 。第三阶段开挖1.8m 。基坑的长度及宽度为边轴线加一米作为施工作业区。详见附图1.

2.3 安全围护

基坑四周做1.2m 高的临时围栏,并且用密目网封闭。1m 以内不得堆土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三、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1. 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基地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点。

2.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及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设置,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及定位放线,并经检查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3. 完成必须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生活设施机械进出道路及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4. 机械进场,进行检查维护,试运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开挖方案

1. 本工程采用分步(层)和接力开挖法,为配合基坑围护施工。分三步挖土。第一阶段开挖深度2.5m ,第二阶段开挖2m ,第三阶段开挖1.8m 。采用接力开挖法,分3 步开挖。

2. 挖土过程中放线员配合测量标高,当挖土快接近槽地时,用水准仪在槽底测定3*3 ,的方格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

3. 开挖时机械挖土,人工修坡,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坡度是否正确。

4. 开挖至设计标高,地基钎探后,尽快会同勘测、设计、甲方、质监站、监理等部门共同对槽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3.3 成品保护

1. 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防止被挖土及运土机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 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场地设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及场地。

四、安全措施

1.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切坡坡度陡与五分之一时,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

2. 机械行驶道路平整、坚实,防止作业下陷。

3. 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故。用推土机回填,铲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倾覆。陡坡地段放土设专人指挥,严禁在陡坡上转弯,机械陷车时,用钢丝绳缓缓拖出,严禁另一台机械直接推出。

4. 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 ,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作业面工作时,上下机械间距应大于30m ,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翻车造成事故。

5. 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场,挖掘机回转半径范围内禁止站人或进行其他工作。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在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人都不得停留在车上。

6. 挖掘机操作和运土都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7. 基坑四周做1.2m 高的临时围栏,并且用密目网封闭。1m 以内不得堆土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2.深基坑评审方案 篇二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性结构,风险性较大;基坑工程区域性特点显著,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基坑工程是系统工程,基坑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支护(换撑)体系施工、土方开挖、降水及基坑监测四大部分。

我国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 m(含5 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 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综上,针对特定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进行系统研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1 研究内容及方案

1.1 设计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主体结构。

整个工程包括3栋高级住宅、商务会馆和商业裙房三部分;01栋地上45层,高度141 m;02栋地上31层,高度100 m;03栋地上34层,高度175 m,层高5 m,商业裙房为3层~4层,高度18.3 m~28.3 m;地下车库为地下2层。01栋~03栋公寓采用剪力墙结构,商业裙房及地下车库采用框架结构。

2)基坑规模。

基坑周长约472.3 m,基坑面积约14 395.5 m2。

3)基坑开挖深度。

本工程建筑±0.00 m相对于绝对标高+4.0 m,基坑周边自然地面标高为-1.1 m,-0.8 m,基坑坑底标高为-11.3 m,-11.8 m,-12.5 m,-13.0 m,基坑开挖深度10.7 m~11.9 m。

1.1.2 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基坑支护采用1 100@1 300钻孔灌注桩以及1 000@1 200钻孔灌注桩加两层截面分别为750 mm×900 mm(900 mm×1 050 mm)钢筋混凝土的内支撑结构;并且采用850 mm三轴搅拌桩加部分高压旋喷桩全封闭防渗止水帷幕,坑内局部高差较浅处可放坡开挖。

支撑形式采用角撑和对撑组合结构。压顶梁和第一道水平支撑的底标高设置在-4.050 m。第二道水平支撑的底标高设置在-8.625 m。压顶梁、围檩和水平支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支护桩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桩型分为1 100@1 300和1 000@1 200两种,桩顶标高为-4.05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具体布置详见基坑支护施工图。

支撑立柱桩,在立柱桩内设置500×500(600×600)型钢构柱作为支撑梁临时立柱。

止水帷幕:采用单排850@1 200三轴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

电梯井等局部深坑处坑内采用自然放坡方法进行开挖。

1.1.3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概述

本工程采用封闭式降水措施,坑内共设置88口降水井,坑外共设置23口观测井,降水井井径800 mm,降水井一与观测井井深为20.6 m,电梯井内降水井二井深为30.6 m。

1.2 施工方案概况

施工总体部署:土方开挖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基坑四周的场地平整工作,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检查定位放线、水平标高,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完成基坑内大口井降水施工,进行10 d以上的降水过程并降至坑底以下不小于0.5 m处才可以进行基坑开挖工作。

据基坑深度,基坑平面形状,全面考虑总体土方即土方施工工期,以基础纵横两组对撑中为分界线,将基坑分为4个作业区,进行分区段施工。

该工程总土方量约16.6万m3,土方开挖分三步进行。

2 方案的应用研究

结合本工程场地条件、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工期及造价情况选定合理的支护结构方案,并根据最终设计出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见图1。

2.1 挖土及内支撑(换撑)施工工况分析及部署

2.1.1 工况一

第一步土方开挖至-4.05 m,第一道内支撑施工。

施工场地范围内,为保证施工的进行,先进行场地平整,修筑施工临时通道,查验立柱桩的施工状况,预降水已完成。第一步土方开挖时分两阶段开挖,第一阶段开挖时要求先挖周边圈梁处一圈,然后从周边向中间开挖土方,同时施工支撑梁。最后开挖第二阶段土,开挖至-4.05 m处。第一步开挖无内支撑桁架影响,采用大开挖方式(见表1)。

第一道内支撑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随基坑挖土同时进行人工清槽至第一道支撑底下100 mm处,施工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内支撑梁底底模采用100 mm厚C15混凝土垫层上铺一层塑料布,侧模采用12 mm厚木胶合板的施工方法,支撑混凝土施工随土方开挖进行。

2.1.2 工况二

工况二:第二步土方开挖(-4.05 m~-8.625 m)及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待第一道内支撑体系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第一道内支撑下的第二步土。实际挖土约67 000 m3。

第二步土方开挖原则是,在出土口填垫8 m宽的土坡道,放坡比例为1∶10,坡道端部设在-4.05 m标高,在-4.05 m设挖土平台,挖土车在挖土平台装车外运。基坑内土方采用接力的方法倒运至平台处,装车外运。具体挖土顺序是每个区由2台小挖掘机挖角部土方,大挖掘机接力倒土(见表2)。

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同第一道内支撑施工。

2.1.3 工况三

第三步土方开挖(-8.625 m~坑底)。待第二道内支撑体系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第二道内支撑下的第三步土。第三步土方开挖深度为3.8 m,从-8.625 m至基坑底,开挖土方量约56 000 m3。计划28 d内完成土方开挖。

第三步土方施工前,先用拆房土填垫两出土口坡道。第三步土方分栋号开挖至统一标高,局部承台采用人工挖至承台底标高。第三步土方量约56 000 m3(见表3)。

2.1.4 工况四

基坑内余留土方开挖。

每个出土口甩的剩余土方用长臂挖掘机收尾,收尾阶段要严格控制挖土机在挖空的支撑上作业,远离水平支撑,以免对支撑造成不利影响。

2.1.5 工况五

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内支撑(见图2)。

2.1.6 工况六

负一层底板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内支撑。至此深基坑施工完成(见图3)。

2.2 降水工程施工的设计及施工优化

在基础底板施工前进行抽水观测,将回水速度大于2.5 h的井口进行回填淤死处理,减少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管井预留数量,节约施工成本。

1)土方开挖阶段井口布置情况:有疏干井66口,减压井22口,呈梅花形布置。

2)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井口布置情况:有疏干井15口,减压井10口。

3 结语

通过对深基坑施工的全过程多工况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的施工特点和技术细节。为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分阶段管理工程施工做出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摘要: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深基坑施工的全过程工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详细介绍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的施工特点和技术细节,为今后深基坑工程中分阶段管理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况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龚晓南,高有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高永贵,韩晓雷.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复习题解[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3.软土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实例比析 篇三

【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优化;应用分析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optimization instance ratio analysis

Fan Wei-guo

(He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branch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Combining engineering example, for soft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deep excavation, and the choic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of deep foundation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Excavation;Optimization;Application Analysis

1. 工程概况

(1)某客站改造工程无站台柱风雨棚桩基承台位于站内1、2股到发线及8、9股到发线之间,股道间距5m,宽枕板之间净距离2.44m,承台平面尺寸为6.8m×2.1m,基坑深3.6m。

(2)施工条件在两线间施工,基坑开挖无法放坡;施工土层具有触变性、不均匀性和流变性。承台浇注完毕时须达到线路开通条件,因此,需及时为路基处理、道整治及钢柱、吊装提供工作面。

2. 施工方案确定

(1)根据车站客货运输实际和工程进展情况,利用列车间隙(时间“天窗”),机械设备通过站台南端临时平交道进出场。每天“天窗”时间如下:7:50~8:30;9:40~10:00;10:31~11:20;16:00~16:25;17:06~17:25。

(2)根据地质报告,在3m~19m范围内为液化的粉质黏土;旋挖桩施工产生的振动造成了地基的扰动,出现流沙现象。

(3)方案一:利用钢轨作为支撑打设槽钢作基坑支护。由于基坑较长,并切无法在钢轨上焊接中间支撑杆件,易造成钢轨在基坑长度方向弯曲较大,使基坑中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

(4)方案二:课题组经过对基坑两侧土层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土体侧压力等指标,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打设槽钢板桩,并增加内侧环状支撑,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同时针对被扰动的土层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稳定。

(5)通过基坑支护方案比选,采用方案二(如图1),确保路基的稳定,有效防止站台位移、坍塌。

(2)首先按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基坑边线,按间距300mm确定桩的位置。

施工之前,将槽钢桩提前运入现场,集中堆放在挖掘机回转半径之内,约6m范围内,不影响机械施工。

3.1.2 槽钢桩施工。施工准备完成以后,挖掘期进入现场,按预先定好的桩位将槽钢桩慢慢压入。保证槽钢桩垂直度控制在1%范围内。

(1)槽钢桩打入方式:采用依次“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基坑支护边线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

(2)钢桩打设工艺程序:测量定放线——挖掘机就位——挖掘机回转吊挂钢桩——钢桩就位、挖掘机慢陧压入——桩打设至标高——挖掘彻移位——重复施工程序至打桩结束。

(3)槽钢桩打设技术要求:打桩时,开始打设的第一、二块槽型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每打人lm应测量1次。相邻的两根槽钢相扣打人。

(4)槽钢板桩纠偏:钢板桩沉桩过程中,经常发现钢板桩会发生上口偏向外侧的“扇形变形”。主要由于钢板桩沉桩时,桩上口由于导架限位作用而直线前进,下口被土压力作用而弯曲,多根桩积累就形成扇形变形。纠偏采用屏风式施打,先插后打,由振动锤沉桩至一定深度(以不影响下根桩插桩时套锁口为准)不再振下,然后插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桩,待一排导架的桩全部插满后从前面往后振动沉桩,沉下一定深度,移动桩锤击第三、二根桩,再回头击第一根桩,如此往复沉桩到标高。

由于后插的钢板桩受前面钢板桩的影响较小,偏差相对较少,在沉前面的桩时由于后插桩的限位作用,所以偏差明显改善,经过几根桩施工后,扇形变形基本消除。

(5)槽型钢板桩加固支撑设置:槽钢桩内侧上部水平设置一道环状H型钢梁(用H200X 200型钢),钢梁与槽钢桩焊接牢固。

3.1.3 钢板桩的拔除。拔桩的顺序与打设桩顺序相反,采用跳拔的方法间隔拔除,拔除钢板桩采用振动锤拔除。振动锤产生强大振动破坏拔桩周围土体间的粘结力,靠附加的起吊力克服拔桩阻力将桩拔除;对较难拔的桩,先用柴油锤先振击,然后再与振动锤交替进行振打和振拔;桩拔出后,及时用砂子回填孔。

3.2 施工准备。设备进场后将水、电接通至施工场地。放线定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作好标记。

3.3 成孔方法。待承台混凝土施工结束并进行素土回填后,插入钢管,直至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3.4 灌浆管制作。采用单根钢管,灌浆管长度根据钻孔深度设置,灌浆管长度应高出地面不小于o.5m。灌浆管底部20cm设置成花管,并用胶带封口,防止灌浆管下入过程中出浆口被堵塞。

3.5 灌浆。按照水灰比0.8~1.0调制,水灰比控制水泥浆液的稠度。在孔口下2m位置处用干硬性水泥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为避免灌浆串孔现象,灌浆顺序采用隔一次灌一次方法。一次灌浆为常压灌浆,直至孔满为止。二次灌浆为压力灌浆,宜在一次注浆体水泥终凝后进行,灌浆压力控制在1.5MPa~2.0MPa之间。

4. 结语

(1)本工程基坑支护板桩打设方式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和位移;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施工完成后,路基及站台无沉降、位移。基坑施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在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按节点工期目桐顷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质量可符合设计要求。endprint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优化;应用分析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optimization instance ratio analysis

Fan Wei-guo

(He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branch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Combining engineering example, for soft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deep excavation, and the choic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of deep foundation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Excavation;Optimization;Application Analysis

1. 工程概况

(1)某客站改造工程无站台柱风雨棚桩基承台位于站内1、2股到发线及8、9股到发线之间,股道间距5m,宽枕板之间净距离2.44m,承台平面尺寸为6.8m×2.1m,基坑深3.6m。

(2)施工条件在两线间施工,基坑开挖无法放坡;施工土层具有触变性、不均匀性和流变性。承台浇注完毕时须达到线路开通条件,因此,需及时为路基处理、道整治及钢柱、吊装提供工作面。

2. 施工方案确定

(1)根据车站客货运输实际和工程进展情况,利用列车间隙(时间“天窗”),机械设备通过站台南端临时平交道进出场。每天“天窗”时间如下:7:50~8:30;9:40~10:00;10:31~11:20;16:00~16:25;17:06~17:25。

(2)根据地质报告,在3m~19m范围内为液化的粉质黏土;旋挖桩施工产生的振动造成了地基的扰动,出现流沙现象。

(3)方案一:利用钢轨作为支撑打设槽钢作基坑支护。由于基坑较长,并切无法在钢轨上焊接中间支撑杆件,易造成钢轨在基坑长度方向弯曲较大,使基坑中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

(4)方案二:课题组经过对基坑两侧土层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土体侧压力等指标,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打设槽钢板桩,并增加内侧环状支撑,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同时针对被扰动的土层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稳定。

(5)通过基坑支护方案比选,采用方案二(如图1),确保路基的稳定,有效防止站台位移、坍塌。

(2)首先按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基坑边线,按间距300mm确定桩的位置。

施工之前,将槽钢桩提前运入现场,集中堆放在挖掘机回转半径之内,约6m范围内,不影响机械施工。

3.1.2 槽钢桩施工。施工准备完成以后,挖掘期进入现场,按预先定好的桩位将槽钢桩慢慢压入。保证槽钢桩垂直度控制在1%范围内。

(1)槽钢桩打入方式:采用依次“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基坑支护边线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

(2)钢桩打设工艺程序:测量定放线——挖掘机就位——挖掘机回转吊挂钢桩——钢桩就位、挖掘机慢陧压入——桩打设至标高——挖掘彻移位——重复施工程序至打桩结束。

(3)槽钢桩打设技术要求:打桩时,开始打设的第一、二块槽型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每打人lm应测量1次。相邻的两根槽钢相扣打人。

(4)槽钢板桩纠偏:钢板桩沉桩过程中,经常发现钢板桩会发生上口偏向外侧的“扇形变形”。主要由于钢板桩沉桩时,桩上口由于导架限位作用而直线前进,下口被土压力作用而弯曲,多根桩积累就形成扇形变形。纠偏采用屏风式施打,先插后打,由振动锤沉桩至一定深度(以不影响下根桩插桩时套锁口为准)不再振下,然后插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桩,待一排导架的桩全部插满后从前面往后振动沉桩,沉下一定深度,移动桩锤击第三、二根桩,再回头击第一根桩,如此往复沉桩到标高。

由于后插的钢板桩受前面钢板桩的影响较小,偏差相对较少,在沉前面的桩时由于后插桩的限位作用,所以偏差明显改善,经过几根桩施工后,扇形变形基本消除。

(5)槽型钢板桩加固支撑设置:槽钢桩内侧上部水平设置一道环状H型钢梁(用H200X 200型钢),钢梁与槽钢桩焊接牢固。

3.1.3 钢板桩的拔除。拔桩的顺序与打设桩顺序相反,采用跳拔的方法间隔拔除,拔除钢板桩采用振动锤拔除。振动锤产生强大振动破坏拔桩周围土体间的粘结力,靠附加的起吊力克服拔桩阻力将桩拔除;对较难拔的桩,先用柴油锤先振击,然后再与振动锤交替进行振打和振拔;桩拔出后,及时用砂子回填孔。

3.2 施工准备。设备进场后将水、电接通至施工场地。放线定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作好标记。

3.3 成孔方法。待承台混凝土施工结束并进行素土回填后,插入钢管,直至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3.4 灌浆管制作。采用单根钢管,灌浆管长度根据钻孔深度设置,灌浆管长度应高出地面不小于o.5m。灌浆管底部20cm设置成花管,并用胶带封口,防止灌浆管下入过程中出浆口被堵塞。

3.5 灌浆。按照水灰比0.8~1.0调制,水灰比控制水泥浆液的稠度。在孔口下2m位置处用干硬性水泥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为避免灌浆串孔现象,灌浆顺序采用隔一次灌一次方法。一次灌浆为常压灌浆,直至孔满为止。二次灌浆为压力灌浆,宜在一次注浆体水泥终凝后进行,灌浆压力控制在1.5MPa~2.0MPa之间。

4. 结语

(1)本工程基坑支护板桩打设方式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和位移;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施工完成后,路基及站台无沉降、位移。基坑施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在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按节点工期目桐顷利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质量可符合设计要求。endprint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坑支护;方案优化;应用分析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optimization instance ratio analysis

Fan Wei-guo

(Heb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branch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Combining engineering example, for soft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deep excavation, and the choic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of deep foundation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Excavation;Optimization;Application Analysis

1. 工程概况

(1)某客站改造工程无站台柱风雨棚桩基承台位于站内1、2股到发线及8、9股到发线之间,股道间距5m,宽枕板之间净距离2.44m,承台平面尺寸为6.8m×2.1m,基坑深3.6m。

(2)施工条件在两线间施工,基坑开挖无法放坡;施工土层具有触变性、不均匀性和流变性。承台浇注完毕时须达到线路开通条件,因此,需及时为路基处理、道整治及钢柱、吊装提供工作面。

2. 施工方案确定

(1)根据车站客货运输实际和工程进展情况,利用列车间隙(时间“天窗”),机械设备通过站台南端临时平交道进出场。每天“天窗”时间如下:7:50~8:30;9:40~10:00;10:31~11:20;16:00~16:25;17:06~17:25。

(2)根据地质报告,在3m~19m范围内为液化的粉质黏土;旋挖桩施工产生的振动造成了地基的扰动,出现流沙现象。

(3)方案一:利用钢轨作为支撑打设槽钢作基坑支护。由于基坑较长,并切无法在钢轨上焊接中间支撑杆件,易造成钢轨在基坑长度方向弯曲较大,使基坑中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

(4)方案二:课题组经过对基坑两侧土层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土体侧压力等指标,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打设槽钢板桩,并增加内侧环状支撑,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同时针对被扰动的土层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路基稳定。

(5)通过基坑支护方案比选,采用方案二(如图1),确保路基的稳定,有效防止站台位移、坍塌。

(2)首先按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基坑边线,按间距300mm确定桩的位置。

施工之前,将槽钢桩提前运入现场,集中堆放在挖掘机回转半径之内,约6m范围内,不影响机械施工。

3.1.2 槽钢桩施工。施工准备完成以后,挖掘期进入现场,按预先定好的桩位将槽钢桩慢慢压入。保证槽钢桩垂直度控制在1%范围内。

(1)槽钢桩打入方式:采用依次“单独打入”法。这种方法是从基坑支护边线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

(2)钢桩打设工艺程序:测量定放线——挖掘机就位——挖掘机回转吊挂钢桩——钢桩就位、挖掘机慢陧压入——桩打设至标高——挖掘彻移位——重复施工程序至打桩结束。

(3)槽钢桩打设技术要求:打桩时,开始打设的第一、二块槽型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它可以起样板导向作用,每打人lm应测量1次。相邻的两根槽钢相扣打人。

(4)槽钢板桩纠偏:钢板桩沉桩过程中,经常发现钢板桩会发生上口偏向外侧的“扇形变形”。主要由于钢板桩沉桩时,桩上口由于导架限位作用而直线前进,下口被土压力作用而弯曲,多根桩积累就形成扇形变形。纠偏采用屏风式施打,先插后打,由振动锤沉桩至一定深度(以不影响下根桩插桩时套锁口为准)不再振下,然后插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桩,待一排导架的桩全部插满后从前面往后振动沉桩,沉下一定深度,移动桩锤击第三、二根桩,再回头击第一根桩,如此往复沉桩到标高。

由于后插的钢板桩受前面钢板桩的影响较小,偏差相对较少,在沉前面的桩时由于后插桩的限位作用,所以偏差明显改善,经过几根桩施工后,扇形变形基本消除。

(5)槽型钢板桩加固支撑设置:槽钢桩内侧上部水平设置一道环状H型钢梁(用H200X 200型钢),钢梁与槽钢桩焊接牢固。

3.1.3 钢板桩的拔除。拔桩的顺序与打设桩顺序相反,采用跳拔的方法间隔拔除,拔除钢板桩采用振动锤拔除。振动锤产生强大振动破坏拔桩周围土体间的粘结力,靠附加的起吊力克服拔桩阻力将桩拔除;对较难拔的桩,先用柴油锤先振击,然后再与振动锤交替进行振打和振拔;桩拔出后,及时用砂子回填孔。

3.2 施工准备。设备进场后将水、电接通至施工场地。放线定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灌浆孔位置,作好标记。

3.3 成孔方法。待承台混凝土施工结束并进行素土回填后,插入钢管,直至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3.4 灌浆管制作。采用单根钢管,灌浆管长度根据钻孔深度设置,灌浆管长度应高出地面不小于o.5m。灌浆管底部20cm设置成花管,并用胶带封口,防止灌浆管下入过程中出浆口被堵塞。

3.5 灌浆。按照水灰比0.8~1.0调制,水灰比控制水泥浆液的稠度。在孔口下2m位置处用干硬性水泥浆对灌浆孔进行封堵。为避免灌浆串孔现象,灌浆顺序采用隔一次灌一次方法。一次灌浆为常压灌浆,直至孔满为止。二次灌浆为压力灌浆,宜在一次注浆体水泥终凝后进行,灌浆压力控制在1.5MPa~2.0MPa之间。

4. 结语

(1)本工程基坑支护板桩打设方式采用“单独打入法”,既从板桩墙一角开始,逐根打入,直至打桩工程结束,有效防止路基、站台的坍塌和位移;采用“注浆法”加固扰动的路基,有效减少工后沉降,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施工完成后,路基及站台无沉降、位移。基坑施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消防水池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篇四

编制人:审批人: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福建江海苑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宁晋县凤凰路东侧,占地面积136㎡,总建筑面积3516㎡,消防水池面积180.09㎡,基础为大开挖,基坑开挖尺寸按轴线往外各放4米的工作面,外运土方量为1411.605 m基坑土方开挖依据现场情况,计划采用基坑放边坡处理,其放坡系数为1:0.33.计划基础开挖回填工程50天时间完成。

2、地形地貌:

(1)本工程±0.000标高相对绝对高程4.50米(85国家高程),与室外地面高差为1.5m。

(2)东侧距原建筑物太近,为保证原建筑物的安全,计划局部采用混凝土土钉墙支护及相应的支护方案确保安全施工。

(3)施工条件:

1、测量定位已完成。高程控制点,以室外相对点以上1.5米为工程±0.000。

2、现场临设施工完毕,能正常使用。

3、施工道路基本畅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电已连接。

4、机械、劳动力已完成调配,现已进入施工现场。

二、施工准备:

1、施工要求:

1)标高水准点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已引入施工区。

2)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情况,埋设好轴线控制桩,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检查挖土及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工作。

3)制定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计划。

2、现场准备:

1)进行定位放线,放出基坑开挖线和边坡线。

2)落实基坑支护队伍,以便开挖与支护同时进行。

3、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测量定位、机械进场、土方开挖、人工修边角、基底平整、基底普探。

2)施工流向:清理地表垃圾土并外运,自上而下,依次开挖,依据施工开挖线进行开挖。将土方运往配电装置楼北侧进行堆放,形成一个流水作业线,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施工方法:采用两台挖掘机,3辆自卸汽车配合外运。

人工刷坡: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后进行人工刷坡,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放坡系数为1:0.33,人工刷坡与机械开挖同时进行。要求配合机械挖土的施工人员3清楚挖土区域及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严禁在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内行走及施工配合作业。

4)基坑支护:本工程离周边建筑物较近,开挖深度至-5米(自然地坪标高为-0.5m),因而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防护,东西两侧必须做土钉墙进行支护,土钉墙支护与机械开挖同时进行,做到随挖随支护,支护设计与施工有专门的施工方案。

基坑四周设置扣件钢管栏杆,并绑密目网,设置警示牌,防止人员及物体坠落。采用扣件和钢管搭设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基坑。

5)施工排水: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随地形坡势沿开挖基坑外边缘设30公分高阻水带,再修200×300水渠排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内。

坑内排水沿基坑四周插入水管进行井点降水。

三、普探与验槽:

1、普探

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后进行普探,普探应按《建筑物场地基坑探察与处理暂行规定》对基坑进行探察,会同建设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地质情况负荷,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即可进行灰土回填。

2、验槽:基坑施工完毕后,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槽,在相关单位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工期计划50天,从2017年7月15日至2017年9月10日,遇雷雨天气影响,工期顺延。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保证其正确性。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变化情况经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若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确保基坑工程质量。

六、安全施工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省、市及公司的安全施工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各专业操作规程。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土方工程的边坡坡度、排水坡向等必须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执行,确保边坡支护的稳定和基坑的施工安全。

4、机械前后行走时必须看清楚前后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机械回转时必须看清楚3600回转半径内是否有车辆和行人。且机械施工至围墙处时必须有专人配合指挥挖掘机驾驶员,防止由于驾驶员的距离错觉造成对围墙的碰撞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5、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及运输过程中有专人看守,防止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

6、人员刷坡与机械开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且夜间施工时不能同时进行。

7、土方开挖需要使用的机械应具备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属正常使用范围内的机械。

8、工地各专职安全员进行预防及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七、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基坑周边地层的位移和沉降会随时间推移继续发展,起到稳定或引起基坑变形过大而破坏为止,这就是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间效应。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周边地层的位移与分层、分块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支护挡墙无支撑暴露以及是否均衡开挖等各因素都相互关联,分层、分块的空间几何尺寸越大、支护挡墙无支护暴露面积越大,支护结构变形就越大。

深基坑工程中考虑时空效应的基坑开挖参数(时间参数、空间参数)和施工顺序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1)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采用分层分块开挖且其空间几何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支护墙体的变形和周边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2)尽量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护暴露时间;(3)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

(4)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潜力,安全、经济地解决基坑工程中稳定与变形的问题。

2、先撑后挖,严禁超挖

超深挖土是基坑开挖的大敌,在施工中必须杜绝。超挖会带来以下问题:(1)超挖增大了围护结构暴露面积,并且延误支撑安装时间,会明显地增加围护结构墻体变形和相应的地面位移与沉降;(2)若基坑底部超挖,围护墙体埋深不够,会导致围护墙体底部走动,发生强度破坏;

(3)基坑超挖还增大了土体卸荷总量,增加了坑体土体降起量,同时也使坑周地面沉降加大。坑底超挖还使地基土受到扰动,使地基承载力下降;

(4)坑底超挖还使底板浇筑不能及时进行,使坑底长时间暴露,由于粘性土的流动性,将增大墻体被动压力区的土体位移和墙外土体向坑内的位移,从而增加地表沉降,雨季尤其严重。

3、防止坑底隆起变形大

施工中减少坑底隆起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提高土的搞剪强度和刚度。为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减少坑底暴露时间,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必要时可对坑底土层进行加固。

4、防止边坡失稳

为防止边坡失稳,土方开挖应在降水达到要求后,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施工,分层厚度不宜2.5m;开挖深度超过4m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开挖,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在坡顶和坑边不宜进行堆载,不可避免时,应在设计时予以考虑;工期较长的基坑,宜对边坡进行护面。

5、对邻近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的保护 采取的保护周围环境的措施如下:(1)井点降水加固土体。

(2)支护墙体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漏特性。

(3)相继或同时开工的相邻基坑工程,必须事先协调施工进度,以确定设计工况,避免相互产生危害。

(4)墙后、管线底部和现有建筑物房屋基础的注浆加固。

5.深基坑评审方案 篇五

深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意见

叶宗萍

一、方案是否可行(深基坑设计电子版图纸提供不齐全,暂未下结论)

二、以下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核对、修改和完善:

基坑支护设计 :

(1)提供的图纸不齐全,计算书与图纸不对应,需到评审会上核对。

(2)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表明:粘土层分布不稳定,局部

缺失,设计如何考虑基坑止水?

(3)广东路有地下管线靠近基坑,应提出保护方案。深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施工方案:

(1)应说明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限。

(2)位移观测技术依据(P32):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版本过期,应采用(JGJ120-2012)现行版规范。

(3)一期基坑支护采用土钉,不需要把锚杆施工工艺的内容写进施

工方案。

(4)完善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所需机械(材料)、劳动力安排等计

划表。

(5)补充施工总平面图(包括:基坑支护分段情况、基坑排水走向

情况、土方开挖线路、施工人员逃生通道等内容)

(6)本项目分一期和二期招投标施工,现只进行一期施工;二期工

程两层地下室深基坑必须另作重新论证。

6.深基坑开题报告 篇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职 称开题报告 中唐创意文化基坑支护设计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导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论文或完不成设计任务。

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可在导师所在院、教研室范围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导师必须参加。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导师、所在院部(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

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

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

3、本表(原件)用钢笔填写,字迹务必清楚。开题报告篇二:深基坑支护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 题 目: 新纪元世纪广场基坑支护结构 设计

院 系 名 称: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土木工程(岩土)08-1班 学 生 姓 名:吉立朋

导 师 姓 名: 杨晓丰曹继民

开 题 时 间:2012年3月7日1.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的建设基坑支护技术也不断发展,而对于不同的工程环境及条件,采用何种支护形式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把是否能保证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工程造价作为判断一个支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标准。如果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理,就可以做到整个基坑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基坑为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或地下建筑物在施工时需开挖的地坑。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结构、降水和土方开挖与回填,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称为基坑工程。它是地下基础施工中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领域,是一项风险工程,是一门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新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原位测试技术、施工技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多学科问题。基坑工程采用的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围檩、防渗帷幕等结构体系总称为支护结构。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如其中某一环节失效,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本课题是一个实际工程支护问题,针对该工程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中,不仅要认真学习现有规范和工程中常用及心形的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而且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和方法,将这些经验方法与自身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新纪元世纪广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项毕业设计选题为新纪元世纪广场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以前学习过的(深基坑支护、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2.1我国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 基坑工程在我国出现比较晚,我国70年代国内开挖深度达到10m以上的基坑工程比较少,而且是在较少或者没有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结构物的地区,当时,上海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埋深在4m左右。北京在七十年代初建成了深20m的地下铁道区间车站。八十年代后,北京、上海、广东、天津以及其他城市施工的深基坑陆续增加,开挖深度一般在8m左右,少数超过10m。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的比比皆是。为总结各地积累的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经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相继召开过多次全国和地方的深基坑学术会议,并出版有关论文集。为了总结我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经验,九十年代后相继在武汉市、广东省及上海市等编制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有关法规,并已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法规。但我国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形成的开放大市场和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运作,使我国的基坑工程领域的发展形成了东西方模式并存的独特格局,而在技术进步和发展上,又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基坑支护技术在我国相对较年轻,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施工监控等方面都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许多城市新建和进行改建、扩建,特别是近年在沿海开放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或地下空间的逐渐开发和利用,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实践,形成了近年国内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的热点。多种形式的围护结构,如排桩挡土、排桩与水泥土复合围护、水泥土搅拌桩支挡、引进的smw工法以及地下连续墙等,已经逐步打破了以前单一的板桩(钢板桩、混凝土板桩等)围护的模式而形成了多样化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发展与更新的势头。2.2国外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

深基坑工程在国外称为“深开挖工程”(deep excavation),这比称之为“深基坑”更合适。因为为了设置建筑物的地下室需开挖深基坑,这只是深基坑开挖的一种类型。深开挖还包括为了埋设各种地下设施而必须进行的深层开挖。

基坑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程技术,又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纵观古今,博览中外,作为基坑工程主要内容的工程地质以及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虽说作为—门单项学科是近六七十年间的事,但它作为一项工程技术早已不自今日始。20世纪20年代,k.terzaghi的《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先后问世,标志着本学科走向系统和成型,带动了各国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门学科和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探索、深入与提高。20世纪40年代 terzaghi 和 peck 等人就提出了预估挖土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的总应力法。这一理论原理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有了许多改进和修正。50年代 bjerrum 和 eide 给出了分析深基坑底板隆起的方法。60年代开始在奥斯陆和墨西哥城软黏土深基坑中使用了仪器进行监测,此后的大量实测资料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并从70年代起产生了相应的指导开挖的法规。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愈益要求开发三维城市空间。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诸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及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库、地下街道、地下商场、地下医院、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等。国外著名的地下工程有法国巴黎中央商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街等。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岩土工程界的发展(其中深基坑工程也不例外),各种新的设计计算理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不断地被用到建筑基坑工程中,室内外的调查和测试正在实现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有效地减轻了劳动,提高了效率;岩土工程中非线性计算和数值分析方法得以具体操作和实现,促进了岩土工程关系和计算从线性向非线性这一质变的过渡;而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包括测试手段、方法与工具)的进步,加速了基坑工程中信息化施工的推行,反过来又迅速提高了人们对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和理论的认识,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正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目前有一部分内容正试行向着概率极限状态(可靠性设计方法)控制的新的方向发展,以便尽早与已经按照可靠性原则进行设计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法相匹配。近年来,大、重型机械制造技术,特别是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的大功率、强动力施工机械和大型静动态测试仪器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基坑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率先使用的新的基础施工法(如smw工法等)的相继问世,又极大地发展了软土开挖与围护的技术。3.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1设计内容

本设计选题是广褒中心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学生在对《工程地质》、《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有关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任务。本选题的重点是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具体应完成的设计内容如下:

1、设计方案比选:根据基坑周围环境、开挖深度、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进行。拟采用土钉墙,钢板桩,锚杆,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中的两种或多种。

2、土压力计算:对于碎石和砂土、粘土和粉土分别采用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并分别计算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3、支护结构计算: 对于锚撑式围护结构采用静力平衡法立柱内力和锚杆水平分力时,自上而下逐层计算。先对第j层锚杆锚固点取矩,求得入土深度 dj,然后利用水平力的平衡条件,计算第j层锚杆的水平力设计值。从而计算出锚杆水平拉力。对基坑开到底后最下面的一道锚杆位置取矩,可计算桩的最后入土深度dmin。

4、基坑稳定性验算:主要验算有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抗滑移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基坑的抗管涌稳定性验算。

5、基坑的降水止水设计: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

6、基坑监测方案设计:对基坑的监测应进行基坑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结构及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3.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过程中,由于开挖、排水、支护等施工顺序的先后,支护结构所受工况不同,采取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2.通过受力分析进行支护结构构件的配筋计算。4.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4.1支护方案的对比与优选

根据本次工程中的实际情况综合性的考虑工程造价、支护设备、以及场地的施工条件等各方面的信息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最后对所选的方案进行综合性的了解,以便以后的设计中加以运用。

4.2 土压力计算及支护参数确定

在本次工程中我们采用朗肯土压力计算方法。常计算的内容有墙后主动土压力计算,墙前被动土压力计算。只有确定了土压力的计算,才能确定支撑杆件的截面配筋参数以及桩长、桩间排距等。

4.3支护参数验算问题

支护参数验算内容包括抗剪验算、抗倾覆验算、变形验算等,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确保深基坑壁稳定、施工安全。这就要求设计中应对三种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验算。此外,还包括对支撑构件的截面承载力进行验算还包括墙体的抗渗验算等。5.进度安排

2月27日~3月02日 收集基坑支护方案材料.3月03日~3月09日 基坑支护方案比选.3月10日~3月13日 查阅有关土压力计算公式.篇三:深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深圳某深基坑支护设计(a)方案

院(系)

专 业 土木工程

7.浅谈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型 篇七

近些年来, 随着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 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 对支护设计方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勘案设计市场已逐渐步入规范化并采取招投标制, 如何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方案是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那些安全、经济、实用且工期合理的支护方案才可能在招标中取胜, 故方案选型犹为重要。

2 支护方案分类

深基坑支护工程种类繁多,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坡率法、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结合土钉墙、排桩 (钻、冲孔、人工挖孔灌注桩、搅拌桩、旋喷桩等) 、排桩结合预应力锚杆、地下连续墙加锚杆等。另由于基坑开挖、施工人工挖孔桩或保护周边建筑、管线、道路等的需要, 基坑支护方案常与降水或止水方案综合考虑。

3 支护方案的选型及优化设计

3.1 基坑支护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1.1 进行现场踏勘, 并结合基础图、周边

管线图等详细了解周边建筑物、市政道路、管线等的结构、埋深及与基坑距离等情况。

3.1.2 结合建筑设计图纸 (如总平面图、地

下室底板图等) 及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确定基坑的深度及各坡段尺寸。

3.1.3 详细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弄清基坑各坡段地层情况并选定岩土设计参数。

3.2 支护方案选型

根据基坑周边情况及土质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 初步选出几种方案, 经从安全、造价、工期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选定最优支护方案。常见支护方案结构类型、安全性、造价、适用地层等。见表1。

3.2.1 基坑周边有浅基础建筑物, 且地层中

含有较厚的粉细砂层, 地下水位较高时, 一般不要轻易采取降水措施, 以防房屋、道路发生异常沉降而引起开裂。这时应优先考虑止水方案, 止水帷幕可结合边坡支护设计综合考虑。止水帷幕有搅拌桩帷幕、高压喷旋桩、摆喷搭接帷幕等, 帷幕深度一般穿过砂层进入不透水层≥1m。经进行技术经济性指标对比 (见表2) , 一般说来, 采用搅拌桩帷幕止水较为经济实惠。当基坑深度≤8m时, 可选用搅拌桩结合土钉墙支护方案。当地层中含较多砖块、填石等硬物时, 可先用旋喷桩或三重管摆喷帷幕止水, 再施工土钉墙。

对变形要求极严时, 可采用搅拌桩与钻孔悬臂灌注桩联合支护, 可同时起到支护及止水的效果;当基坑深度>10m时, 周边道路及浅层建筑物密集时, 安全问题相当重要, 采用刚性大的钻孔灌注桩与预应力锚杆支护并在灌注桩间隙布置搅拌桩止水比较适宜, 可严格控制坡体变形。其施工顺序为搅拌桩→钻孔桩→预应力锚杆→开挖土方至坑底。

3.2.2 基坑周边无建筑物及重要市政设施,

地层含较厚砂层且地下水水位高、水量大时, 可优先考虑采用造价低廉的降水方案。若现场富余空间较大且土质较好, 则可采取坡率法支护, 放坡后坡面插钢筋、挂插筋网并喷砼护面;若放坡空间有限但土质较好时, 可采用经济实用的土钉墙支护, 基坑深度>10m时, 可考虑增加1~2排预应力锚杆以控制坡体变形并增加坡体稳定性;若某坡段软弱土层较厚时, 该段可不用降水而改用搅拌桩结合土钉墙方案, 搅拌桩起止水及辅助支护作用。若该段有部分空余空间且填土中含填石、砖块等建筑垃圾较多, 搅拌桩无法施工时, 则基坑上部填土段可放坡, 下部仍可采用搅拌桩及土钉墙支护, 这样可节省部分造价。

基坑各坡段的周围环境、地层情况、地下水情况等有时相差非常悬殊, 其支护方式也应随之调整, 同一基坑支护工程常常综合有多种支护类型,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有丰富阅历和实践经验。

设计人员可按照安全、可行、合理、经济、施工简便的原则及考虑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 选定最优方案, 再进一步细化, 最后形成安全合理、技术可行、工期合理的设计方案。

4 结论

4.1 设计前要重视现场的踏勘工作, 只有详

细了解现场情况,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知道哪些需要保护, 哪些没有变形要求, 为方案选型提供依据。

4.2 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经常联系在一起, 尽量把两者综合考虑, 以便优化选型, 使方案经济实用。

4.3 对变形要求极严的, 可根据地质情况采

用刚性桩 (钻、挖孔桩) 结合预应力锚杆支护;对变形无特殊要求的可用土钉墙或搅拌桩结合土钉墙支护。

4.4 软弱土层过厚时一般采用排桩支护, 若用土钉墙支护时要选取合适岩土参数并适当增大安全系数。

4.5 土质较好, 变形可允许在5cm以内时

8.深基坑评审方案 篇八

【关键词】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津秦客运专线下坞蓟运河特大桥在DK73+446.58处上跨芦台至汉沽的公路,线路与芦汉公路交角为66度,上跨位置公路为路槽,上跨处公路路面标高-4.06。上跨连续梁设计为钻孔桩群桩基础,上下层承台,双线圆端型实体桥墩。其中118#主墩位于既有公路路槽边坡上,承台右侧有一幢3层楼房,楼房距承台边最窄处5.24m。118#墩设计有?1.5m钻孔桩16根,承台尺寸为14.6×14.6×3.0+11.0×8.8×2.5,两层承台C40混凝土共计881.5m。

118#墩处地面标高为-3.1m,基底标高为-10.870m,基坑开挖深度为10.56m。地层分布由上至下为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粉砂及细砂,厚度大于30m,基底欠稳固。

2.承台施工方案及措施

(1)118#墩承台位于芦汉公路路槽边坡上,右侧紧邻楼房建筑,为确保芦汉公路路基不被破坏楼房建筑不被扰动,采用插打钢板桩围堰,内部型钢支承的施工方案。

根据承台基坑深度,采用单根长度为18.0m,SKSP-Ⅳ型锁口钢板桩。钢板桩围堰的平面尺寸为16.6m×16.6.0m。内部支撑体系采用双50工字钢加上下钢板作内圈梁;采用双36槽钢上下加盖板作支撑,支撑体系共设置三层。

(2)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导向安装,钢板桩插打→钢板桩内第一层开挖→上层圈梁及内支撑安装→钢板桩内第二层开挖→中层圈梁及内支撑安装→钢板桩内第三层开挖→下层圈梁及内支撑安装→清基,浇注混凝土垫层→下层圈梁及内支撑拆除→桩头处理,桩基检测→钢筋、模板安装及下承台砼浇筑,养护,拆模→下承台四周回填,承台侧面与钢板桩顶紧→部分中层内支撑拆除→上承台施工→拆模清理继续回填、压实→拆除上层支撑体→拔出钢板桩。

3.钢板桩施工装备及钢板桩插打

(1)利用挖掘机、装载机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内杂物,测量确定基坑开挖边线。在基坑顶面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浸入。钢板桩插打前,确认地上地下管线及基坑周边设施已移除或采取了可靠保护措施。

(2)对钢板桩进行分类、整理,部分钢板桩进行弯曲整形、修正、切割、焊接及打磨。整理后在运输和堆放时尽量不使其弯曲变形,避免碰撞,尤其不能将锁口碰坏,做到锁口内外光洁,并成一直线。

(3)钢板桩采用液压高频打拔桩机单片插打。首先测放出钢板桩围堰的平面尺寸控制线,将单根围堰内支分配梁沿控制线平放在地面上,在分配梁上焊接型钢作为插桩的导向,为了保证导向的稳定性,在分配梁定位后,应先在其另一侧顺分配梁长度方向紧贴其插打3根长8.0m辅助钢板桩,辅助钢板桩临时与分配梁焊接固定。插打时采用人工从两个方向吊线坠的方式加以控制,以精确控制钢板桩的位置和垂直度。

(4)插打钢板桩前应在锁口处,涂抹黄油,以便锁口滑润易插,插桩顺序由芦汉公路路槽边坡侧左侧开始,每边由一角插至另一角。液压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使钢板桩成垂直状态,插入已就位钢板桩锁口中,沿导向铅直插打至稳定深度。钢板桩形成桩墙后,拆除导向,继续打入钢板桩至设计深度。

(5)插打钢板桩要做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插桩正直,分散偏差,有偏即纠,调整合拢”。采用液压高频打桩机的好处就是能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就能上拔调整。钢板桩插打过程中偏差控制:桩顶标高偏差≤±100mm,钢板桩轴线偏差≤±100mm,钢板桩垂直偏差≤1%,超过上述允许值时应及时纠正。

4.基坑取土及内支撑安装

(1)基坑开挖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面四周应向外设排水坡,疏通周边的排水渠道,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雨水及其它地表水汇入坑内。118#墩基坑内取土共分四次进行,前三次分别至三层内支撑下方0.5米处,第四次取土至设计坑底标高。内支撑系统由内圈梁、内支撑、牛腿、混凝土垫层组成。

(2)第一次先采用挖掘机开挖取土,由内向外挖至上层内支撑下方0.5米处,先在钢板桩上焊接牛腿钢筋(角钢),牛腿安装必须高度一致、焊接牢固,在牛腿上放置内圈梁,内圈梁搁置于牛腿上,不与板桩焊接,将加工好的内支撑梁吊装到位,并与内圈梁焊接。待上层内支撑安装完成后继续向下取土至第二层内支撑下方0.5米处,按以上方法安装中层内支撑系统。应注意:第二层内支撑底面应高于下层承台30~50cm以便于下层承台模版施工。同法进行第三次取土和安装下层内支撑系统。然后继续下挖取土至设计基底标高。

(3)第一、二层内支撑安装完成后,将内圈梁与每根钢板桩之间的间隙用钢板或方木抄死,大空隙之间下部立模,用C25混凝土填实。(第三层内圈梁与钢板桩之间只抄实不需用砼填塞)

(4)下挖取土过程中,宜优先选用长臂挖机。当远离挖掘机施工范围挖机斗齿不能到达部位开挖时,将采用履带式小型挖机配合开挖,小型履带式挖掘机利用吊机下放到开挖作业面。对于死角及钢板桩凹槽内的粘土则再配以人工处理。

(5)当挖至离基底还有20cm左右时,为防止挖掘机开挖破坏基底,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清理基底。

(6)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基坑开挖的土方及时运至指定地点,不得堆放在基坑顶部外10m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应在基坑顶部外1m四周设置防护围栏,围栏高度1.2m,同时安装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5.垫层施工

(1)基坑取土到位钢板桩支护止水完成后,进行基底清理工作。将钻孔桩周围及钢板桩表面土体清除干净,在承台四角挖集水坑,周边做排水沟,用水泵及时排除围堰内渗水。

(2)对基底进行平整,检查各处标高,铺垫5cm碎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厚度50cm,由于混凝土垫层将代替下层内支撑受力,必须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特别需注意严格控制钢板桩内侧2米范围内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应严格控制砼垫层顶面标高,防止侵入承台底标高以内。

(3)为便于以后钢板桩拆除,应在砼垫层浇筑前,在砼垫层厚度范围内的钢板桩上涂刷一层沥青油。垫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下层圈梁及内支撑。

6.凿除桩头、桩检

(1)基坑垫层浇筑完成后,精确测量放出桩顶标高,在桩周用油漆画出桩顶标高控制线(承台底以上15cm),为提高桩头凿除质量,用手提式切割机沿桩顶标高控制线切割一条4-5cm深的槽口(注意切割机不得损伤钢筋)。

(2)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破除桩头至设计标高,桩头混凝土采用吊机运出基坑。人工整平桩头,使桩头顶面达到设计标高,保证桩顶无松散层、桩头保护层无破损,然后对桩基进行无损检测。

7.钢筋、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1)钢筋在钢筋加工车间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下承台钢筋绑扎完毕后,预埋二级承台及墩身钢筋。利用围堰内支撑系统搭设支架,墩身钢筋在支架处设一道加劲筋,用水平钢筋支撑于支架上,下端与承台顶层钢筋焊接牢固。

(2)模板采用新制大块钢模,精确测放出承台的纵、横轴线,承台边线,安装时保证模板竖直,拼缝紧密。模板加劲肋处采用型钢支撑于钢板桩上,点焊固定牢靠。

(3)承台砼生产采用集中拌合,搅拌车运输,墩位设溜槽直接将砼导入承台内进行施工。下承台砼强度达到50%后拆除下承台模板,将下承台与钢板桩间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拆除中层妨碍二级承台施工的内支撑后,进行二级承台施工。

8.钢板桩拆除

(1)承台模板拆除完毕,首先应将承台与钢板桩之间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对于靠近楼房及芦汉公路一侧,为了保证回填料的密实度,采用了回填砂掺碎石材料。拆除第二层内支撑体系后继续回填至第一层内支撑下部,拆除第一层内支撑。

(2)为便于后序施工,承台顶预埋件范围回填可不予压实,应注意钢板桩内侧3.0m范围内回填压实。回填高度与原地面基本相同时,利用打拔桩机逐根拔出钢板桩。

9.结束语

承台围堰施工方案形式多样,就经历的深基坑承台施工中使用了钢板桩支护,有效的防止了对既有公路路基和临近楼房建筑物的扰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9.深基坑围护监理细则 篇九

中虹天地商住楼(二期)

深基坑围护、开挖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上海协同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四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编制依据:??????????????????????????3

三、基坑工程方案的基本要求:???????????????????4

四、土钉墙施工:?????????????????????????

五、水泥搅拌桩围护结构:?????????????????????

六、坑内支撑结构体系质量监控:??????????????????

七、井点降水、排水措施:?????????????????????

八、深基坑土方开挖:???????????????????????

九、基坑工程监控的控制措施:??????????????????

十、验收资料:?????????????????????????

一、工程概况

中虹天地商住项目二期工程位于浙江桐乡北港河10号地块内,坐落于庆丰路东、北港河南侧.由桐乡中虹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由七栋住宅楼、一个半地下停车库组成。地下停车库设置在小区中心绿地地面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2308平米,其中住宅地上总建筑面积126579.9平米,住宅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4318.3平米,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11409.8平米,住宅部分机动车停车435辆地上54辆、地下381辆,住宅部分非机动车停车1425辆;(1#住宅楼21950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2#住宅楼28706.7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3#住宅楼18152.7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4#住宅楼18709.6平米,共32层,其中地下一层;5#住宅楼18675.9平米,共32层,其中地下一层;6#大堂250.7平米,共2层;7#住宅楼24452.7平米,共29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11409.8平米,住宅部分机动车停车435辆地上54辆、地下381辆,住宅部分非机动车停车1425辆。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6度。工程造价2.3825亿元(RMB),计划于 5月 12日开工, 4月 23日竣工,共702天。

建设单位:桐乡中虹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协同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三、基坑工程方案的基本要求

1.基坑工程的方案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

2.基坑围护结构方案应按满足极限状态的要求来考虑,可分为下列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3.基坑围护体系的方案比较和选型应满足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

4.确定围护结构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和变形限值,必须满足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保护的控制要求。

5.围护墙的抗渗要求和基坑施工的降水措施必须复合相关规范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

6.确定挖土顺序必须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以确保基坑稳定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7.确定环境保护措施及监测内容等应满足基坑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四、土钉墙施工

五.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

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是采用搅拌机械将水泥和原状土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状加固体挡墙。水泥土围护墙兼作隔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和地质条件、施工机械性能等制订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水泥掺合的均匀度和水泥与土体搅拌的均

匀性。

1.

1) 安全系数 圆弧滑动法稳定系数 kz≥1.0

2)底坑抗滑安全系数 kh≥1.2

3)墙体抗倾覆安全系数 kg≥1.1

4)抗渗安全系数 ks≥3.0(砂泥土), ks≥2.0(软性土)

2.水泥掺入比(即水泥与原状土重量比):

二轴机为13%左右(三轴机需20%左右)。

3.外掺剂掺入比(与水泥的重量比):

如三乙醇胺 0.05(早强剂);TMS3%~5%(早强剂);硫酸钠Na2SO4 0.2%(早强

剂);黄酸钙木质素0.2%(减水剂)。

4.水灰比0.45~0.50。

5.“三搅二喷”施工工艺。即下沉、搅拌――提升、搅拌、喷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喷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移位至另一桩施工。

6.桩位、垂直度等允许偏差等。

(二)检查成桩质量

检查搅拌桩排桩围护墙体必须采用连续搭接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桩位和桩身的垂直度,并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形成连续的墙体。

1.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应由专业部门进行鉴定,并作试桩、进行桩身强度和施工工艺的检验;

2.检查搅拌桩排桩连续搭接、桩位(≤5cm)和桩身的垂直度(≤1%)、搭接长度(20~30 cm)。

3.检查水泥土搅拌桩搭接施工间歇时间10~16小时。

4.成桩工艺:一般要求二喷三搅。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宜大于0.5m/min,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0~1.5cm为宜;

5.注浆压力应和提升(或下沉)速度相配合,确保额定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

6.监控成桩施工期的质量检验,包括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合比试验等资料的验证。

三)质量检测

1.监控基坑开挖前的质量检测

1) 检查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合比试验等的验证资料;

2) 复核桩桩数,检查桩位、桩长、桩顶高程、桩身垂直度的验证资料;

3)桩身强度的验证

(1)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应采用钻取桩芯或静力触探的方法检验桩身强度。

(2)钻取桩芯做抗压试验。钻取桩芯宜采用φ110钻头,连续钻取全桩长范围内的桩芯,桩芯应呈硬塑状态并无明显的夹泥、夹砂断层。有效桩长范围内的桩身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静力触探。应在成桩后第7天进行,所测得的比贯阻力应不低于原状土指标的2倍。

2.基坑开挖期的质量检测

1)直观检验开挖面桩体质量

2)检查基坑墙体及坑底的渗漏水情况

3)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出现工程事故。

六.坑内支撑结构体系质量监控

(一) 严格控制内支撑体系的平面布置

1.监控要点:

1)平面支撑体系通常由围檩、水平支撑和立柱三部分组成;

2)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水平支撑可以用对撑、对撑桁架、斜角撑、斜撑桁架以及边桁架和八字撑等构件组成平面结构体系。对于面积较大的基坑,也可以采用内环形平面结构体系。

3) 支撑布置不应妨碍主体工程的施工。

4) 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满足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通常不宜小于4米,当采用机械挖土时,不宜小于8米。

5)基坑平面形状有向内凸出的阳角时,应在阳角的两个方向上设置支撑点,必要时应对阳角处的坑外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6) 沿围檩长度方向水平支撑点的间距,对于钢围檩不宜大于4米,对于混凝土

围檩不宜大于9米。

7)检查和控制钢结构支撑的平面布置:

(1).通常情况下优先采用相互正交、均匀布置的对撑或对撑桁架体系。

(2)对于长条形基坑宜采用单向布置的对撑或桁架式对撑体系,在基坑四角设置水平角撑。

(3)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较大时,应在支撑端部两侧与围檩之间设置八字撑。八字撑宜左右对称,长度不大于9米,与围檩夹角宜为60度。当支撑端部的八字撑不对称,且轴向力相差较大时,应在相邻主支撑的八字撑节点问增设水平连系杆。

8) 检查和控制混凝土结构支撑平面布置:

(1)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基坑,可采用边桁架和对撑或角撑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

(2)在支撑平面中需要留设较大作业空间时,宜采用边桁架和对撑桁架或斜撑桁架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对规则的方形基坑可采用斜撑桁架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或园环形平面支撑体系。

(3)基坑平面为圆弧状时,水平支撑宜辐射形布置,并适当加强圆弧段拱脚处的支撑和围护结构构件。

(二)严格控制支撑体系的竖向布置

1.竖向平面内,水平支撑的层数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方工程施工、围护结构类型及工程经验,由围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确定。

2.水平支撑的轴线应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竖向相邻水平支撑的净距不宜小于3米,当采用机械下坑开挖及运输时不宜小于4米。

3.设定水平支撑标高,不得妨碍主体工程施工。

4.通常情况下应利用围护墙顶的水平冠梁兼作第一道水平支撑的围檩。

(三)严格监控立柱的质量

1.立柱应设置在纵横向支撑的交点处或桁架式支撑的节点处。

2.立柱的间距应根据支撑构件的稳定和竖向荷载的大小由设计确定,但不宜超过15米。立柱下端应支承在较好的土层上,开挖面以下的埋入长度应满足支撑结构对立柱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3.基坑开挖面以上的立柱采用格构式钢柱

4.基坑开挖面以下的立柱采用直径不第一文库网小于650mm的钻孔灌注桩时,其上部钢立柱在桩内的埋入长度应不小于钢立柱长边的4倍,并与桩内钢筋笼焊接。

5.立柱桩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埋入长度宜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且穿过淤泥质土层。

6.检查立柱穿过主体结构底板以及支撑结构穿越主体结构地下室外墙的部位,必须采用可靠的止水构造措施。

(四) 严格控制内支撑构件的挠度和细长比

1.撑构件的水平挠度应小于其计算跨度1/1000~1/1500。

2.支撑构件的长细比应不大于75;连系构件的长细比应不大于120;立柱的长细比应不大于25。

(五) 严格监控支撑体系安装质量

1.各类钢结构支撑构件的安装严格按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构件长度的拼接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焊接,拼接点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的截面强度。结构式的组合构件,不应采用钢筋作为缀条。

2.各类现浇混凝土支撑构件的施工严格按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工序必须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

4.在基坑竖向平面内,土方施工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5.土方分层分区开挖时,支撑可随开挖进度分区安装,但一个区段内的支撑应形成整体。

6.支撑安装应采用开槽架设。当支撑顶面需运行挖土机械时,支撑顶面的安装标高宜低于坑内土面20~30cm,钢支撑与基坑土之间的空隙应用粗砂回填。并在挖土机及土方车辆的通道架设道板。

7.严格监控钢围檩的安装质量:

1)钢围檩截面宽度应大于300mm,可以采用H型钢,工字钢或槽钢以及它们的组合截面。

2)钢围檩的现场拼装点位置应尽量靠近支撑点,并不应超过围檩计算跨度的三分点以外,围檩分段的预制长度不应小于支撑间距的两倍。现场拼装节点的强度不应低于钢围檩的截面强度。

3)钢围檩安装前,应在围护墙上设置安装牛腿。安装牛腿可用角钢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筋与围护墙主筋或预埋件焊接组成钢筋牛腿,其间距不宜大于2m。牛腿焊缝应由设计确定。

4)钢围檩与混凝土围护墙之间应留设宽度不小于60mm的水平向通长空隙,其间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嵌。

5)支撑与围檩斜交时,在围檩与围护墙之间应设置由设计确定的剪力传递构造。此时嵌填混凝土的宽度应满足剪力传递构件的锚固要求。

6)基坑平面的转角处,当纵横向围檩不在同一平面相交时,其节点构造应满足两个方向围檩端部的相互支承要求。

8.严格监控钢支撑的安装质量:

1)钢支撑的截面可以采用H型钢、钢管、工字钢或槽钢,以及它们的组合截面。

2)水平支撑的现场安装节点应尽量设置在纵横向支撑的交汇点附近。相邻两榀横向(或纵向)水平支撑间的纵向(或横向)支撑的安装节点数不宜多于两个。节点强度不应低于支撑的截面强度。

3)纵向和横向支撑的交汇点宜在同一标高上连接。当纵横向支撑采用重叠连接时,其连接构造及连接件的强度应满足支撑在平面内的强度和稳定要求。

4)钢支撑与钢围檩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节点处支撑与围檩翼缘和腹板均应加焊加劲板,加劲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9.严格监控现浇混凝土支撑和围檩的质量:

1)混凝土支撑体系应在同一平面内整浇。基坑平面转角处的纵、横向围檩应按刚性节点处理。

2)支撑的截面高度(竖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其竖向平面计算跨度的1/20。围檩的截面高度(水平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其水平向计算跨度的1/8,截面宽度不应小于支撑的截面高度.

3)支撑和围檩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沿截面四周纵向钢筋的最大间距应小于2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50mm。支撑的纵向钢筋

在围檩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倍钢筋直径。

4)混凝土围檩与围护墙之间不应留水平间隙。在竖向平面内围檩可采用吊筋与墙体连接,吊筋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5m,直径应根据围檩及水平支撑的自重,由设计确定。

5)严格监控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才能开挖支撑以下的土方。

6)当混凝土围檩与围护墙之间需要传递水平剪力时,应在墙体上沿围檩长度方向预留由设计确定的剪力钢筋或剪力槽。

10.严格监控支撑结构的拆除施工质量

1)采用爆破法拆除支撑结构前,必须对周围环境和主体结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严格监控利用主体结构换撑的条件:

(1)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2)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造。

(3).体结构楼盖局部缺少部位,应在适当部位设置临时支撑系统。支撑截面应按换撑传力要求,由设计确定。

(4).当主体结构的底板和楼板分块施工或设置后浇带时,应在分块或后浇带的适当部位设置可靠的传力构件。

11.严格监控支撑安装的容许偏差:

1)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8mm,-5mm;

2)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30mm;

3)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20mm及支撑长度的1/600;

4)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5)立柱垂直度: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

6)支撑与立柱的轴线偏差:不大于50mrn;

7)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30mm。

七、井点降水、排水措施

针对本工程地下水位很高,必须采取井点降水、排水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地表及坑内积水。降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和降排水效果必须严加监控。

1.轻型井点系统监控

1)检查轻型井点系统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要检查水泵的质量和井点管滤头的质量。

2)检查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图。一般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土质状况、地下水的流向和降水深度等确定。

3)检查和控制井点系统的有效长度(根据水泵的功率、总管的管径等确定),一般控制在40~60m。井点管的间距控制在1.2~1.8m。

4)检查和控制基坑内降水的有效深度,一般应在低于基坑底部设计标高的0.5~1.0m。井点管滤头应插在低于这一标高以下的土层中。一般一级轻型井点系统的降水深度为5~6m。

5)检查井点系统的安装质量:

井点成孔应垂直;

(1) 成孔孔径一般为ф250~ф300;

(2) 冲孔深度应超过井点管滤头底部0.5~1.0m,超过部分应用滤料(中粗砂)回填。回填时,临时封堵井点,滤料沿井点管四周均匀灌入,灌填高度应高出地下水位;

(3) 检查集水总管和水泵及其配套设备的安装质量,总管底面和水泵基座的高程应尽量降底;

(4) 检查总管、支管、井点管、水泵等相互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牢固、不渗漏水;

(5) 控制井点管长度允许偏差≤100mm和井点管安装高程允许偏差≤100mm。

6)检查井点管安装后的试抽水效果.可进行分组试抽水,根据抽水的结果,对井 点系统的布置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降水要求。

7)检查井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降水效果。要求做到出水常清。对出水混浊或不出水的井点管,应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8)严格控制井点管的拔除质量。降水结束,需拔除井点管时,井点管的孔洞必须立即用砂土填实。对穿过不透水层进入承压含水层的井点管,拔除后,必须用粘土球填衬封死,以杜绝井管位置发生管涌。

2、基坑排水:

(1)设置有效的地面截水措施;

(2)基坑内设排水沟、集水井必须符合要求,集水井内水应及时排出。

(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及时开挖排水沟及降低深度,排水沟的深度不应小于0.3m。排水沟必须与排水井贯通,沟的底部宜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当有些部位不能用明沟排水时,可采用盲沟排水。盲沟内可采用卵石或碎石和粗砂等滤水填料。

(4)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排水井、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有效,发现有局部失效,应及时疏通,以防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

八、深基坑土方开挖

1、开挖准备

深基坑开挖总原则: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每个层面深度,在各处挖土面支撑体系全部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100%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土方施工,先挖围檩支撑范围内土体,及时进行围檩支撑施工;

1.1审查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

1.2灌注桩、冠梁、连梁、砼边坡放坡及支撑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时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分层、分段、对称开挖。

1.3严禁超挖,最后一层开挖到标高后,应分快分段跟踪施工垫层/配筋垫层,每段开挖时,围护墙暴露宽度不超过8m,基坑底的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平米,垫层应在8小时内施工完毕。

1.4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开挖过程中的开挖面高差不得超过2m,坑边10m范围内超载限值为20kpa,如西侧考虑临时停车,该处坑内应保持留土并最后开挖。

1.5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所有障碍物;

1.6做好防洪、排洪工作保证场地不积水;

1.7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影响之处;

1.8挖土机械,降水设备试运转正常.

1.9根据总平面图中的测量控制点和规划红线,监察与复核施工单位所放的线,务求准确。

1.10深基坑开挖前须建议业主聘请专业队伍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道路路面、民房建筑等)进行监测。并协助业主确定监测队伍、监测项目与,内容。

1.11深基坑开挖前还必须对支护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允许开挖。

1.12采用爆破工艺开挖的、应督促施工方和业主向对口政府部门申报,并接受其管理。

1.13开挖基坑(槽)之前应检查龙门板、轴线桩、水准标高,有无变位移动现象。并根据设计图纸校核基础放线的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

2、土方开挖监控

2.1检查施工平面布置图、开挖断面形式以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和顺序,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2.2检查挖土、运土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的数量和型号必须满足土方开挖的工期要求。

2.3基坑顶周边不得堆置余土,检查基坑上临时堆土的位置及数量,多余土方的`位置、运输路线及土方挖运等的平衡。

2.4严格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最陡边坡坡度。

2.5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深度,当开挖到离坑底50~80cm时,应及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打上水平桩,以作挖坑时控制深度的依据。可根据龙门板上的正负零标高,直接测量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

2.6对先打(或钻、挖)桩后开挖基坑的工程,则在开挖前必须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工程桩的保护措施,开挖中安排专人监测工程桩的位移、倾斜和桩身完整性。

2.7在基坑(槽)开挖过程中,经常巡视工地。注意如下问题:

1)轴线桩、龙门板或水平桩有无位移;

2)坑边堆土高度、位置与范围、以及建材堆放;

3)土壁、坑底渗水现象;

4)地表水、雨水冲刷情况;

5)周边地面有无裂缝;

6)有无塌方;

7)土质异常、局部土质松软、古墓、古井、局部障碍物

8)施工安全(如下层掏洞开挖、挖土机下作业等)。

2.8挖土期间严禁挖土设备撞击支撑体系,设计未允许,严禁施工机械上支撑,围檩施工。

3.检查雨季施工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当基坑边坡不稳定时,其坡度应适当放缓,对软土边坡应采取护坡措施,同时,必须采取防止坑外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坑内积水及时排出坑外。

4、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土方开挖应随挖随运。

基坑挖土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实施,并必须随挖随运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时应尽可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坊内,以免引起塌方或地基土遭到破坏。 当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会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5.严格监控不得超挖。

在按设计工况挖土过程种,严禁超挖。当局部超挖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原土回填压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的天然密实度。当地基含水量较大时,可回填卵石、碎石或级配砂石,其处理结果均应做好施工记录。

6.严格监控基坑验收质量。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后应予保护,防止扰动,并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基坑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坑底部尺寸不得妨碍构筑物的施工,并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平面尺寸;

2)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表3-2-4的规定。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 表3-2-4

7、严格监控边坡放坡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

7.1.在混凝土施工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下应不出现振动。

7.2.钢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200mm,如为搭焊则焊长不小于网筋直径的10倍。

7.3.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在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并应通过外加剂来调节所需早强时间。

7.4.当采用干法施工时,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技术考核,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机械设备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

7.5.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当面层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两次,每次厚度宜为50~70mm。在继续进行下步混凝土作业时,应仔细清除预留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潮湿。

7.6.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根据当地条件,采取连续喷水养护5~7天,或喷涂养护剂。

7.7.混凝土强度可用边长100mm的立方试块进行测定,制作试块时应将试模底面紧贴边壁,从侧向喷入混凝土,每批至少留取3组(每组3块)试件。

8、混凝土垫层和基坑土方回填质量监控

8.1.混凝土垫层质量控制

1)混凝土垫层必须在基坑开挖至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浇筑。

2)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基坑安全,一般要求混凝土垫层必须随着开挖底标高

的前进方向紧紧跟着浇筑。

3)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厚度及标高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4)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④

8.2.基坑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土方的回填是将符合要求的土填充到需要填方的部位;回填土应满足密实度要求,含水量过大的土料,可通过晾晒等方法解决,不合格的土料不准回填。所以,在填土施工时,应根据填土的用途,正确选择土料及填筑压实方法,确保填土施工质量。

1)基坑回填必须在地下结构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2)回填前应有合理的回填程序,以防止回填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

3)填土时基坑内应无积水,填方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等。

4)雨天不宜填土。雨期填土应经常检验土的含水量,随填随压,防止松土淋雨。

5)填土时基坑四周被破坏的土堤及排水沟应及时修复。

6)填土表面应清理平整,利于排水;

7)填土经夯实后不得有“弹簧”现象。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3局部异常地基的处理

局部异常的地基,须进一步探明原因和范围,然后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各部位沉降量一致。

局部异常的地基的处理方法:

松土坑(填土、软土)、将土坑中松软土挖除,至见天然土为止,回填压缩性相近的土料或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如坑的范围较大时,则应将部分基础加深,基坑土作成1:2台阶边坡回填。

橡皮土1、应避免直接打夯,可采用晾槽或掺石灰粉的办法降低含水量。2、可采用掺碎石或小块石、卵石将土挤紧。3、将橡皮土挖去,再分层填灰土、砂土或一定级配的砂石夯实。

古墓(墓穴)1、将墓穴中松土杂物挖出,分层回填原土或3:7灰土。2、如古墓中有文物,应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处理。

古井(土井)1、如井在基槽中间,其内填土较密实时,可将井壁砖石拆除到基底以下1m,再用3:7灰土或土石英混合物分层回填夯实至基底。2、如井直径大于1.5m时,可做地基梁或在墙内配筋跨越;如井在基础的转角,除按1项处理外,还应在基础部位增设钢筋砼圈或挑梁加强。

局部障碍物1、当基底下有旧墙基、砖石构筑物、老灰土、树根、管道等,尽量挖除,拆掉至天然土为止,然后回填与基底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或3:7灰土,逐层回填夯实。2、如障碍物挖除困难,可在两侧设一道钢筋梁跨越,并与障碍物上部保持一定空隙;或在障碍物上部做一层软性垫付层(土、砂混合物),以调整沉降。

8.4土方的安全施工

8.4.1土方施工前,必须对场地内及附近的地上、地下管道、电缆及高压水管等的情况调查清楚。在特殊危险区域施工,必须设专人负责进行控制和管理。

8.4.2基坑(槽)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之间的间距应大于2.5m,挖土时,由上而下,逐层开挖,禁止掏洞开挖。

8.4.3基坑边应设有安全防护栏杆。跨槽过桥应有牢因可靠的桥板和扶手栏杆,夜间必须有照明。

8.4.4开挖较深的基坑(槽)时,坑边一般不准放物料,如确有必须,则应严格控制堆放高度、重量和到坑边的距离。

8.4.5用挖土机施工时,在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许工人作业。

8.4.6有危险的土方工程,要编制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坚廖贯彻执行,工地上应有醒目的标志或标语牌,以免发生意外。

8.4.7如发现土坡松动、渗水、地面开裂,即应暂停施工,撒退工人,即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参与研究处理。

8.4.8挖土过程中和雨后复工时,应随时仔细检查土壁稳定和支撑牢固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骤然崩坍。

九、基坑工程监测的控制措施

(一)基坑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对基坑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应包括下列各项:

1.墙顶水平位移: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线,测量墙顶各测点和基线距离变化,精度为1mm;

2.土体侧向变形:用测斜仪测试,精度1mm。放坡开挖时监测土坡稳定;有支护开挖时监测墙后土体水平位移和土体稳定性;

3.坑底隆起:埋设分层沉降管,用沉降仪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隆起变形,精度不低于1mm;

4、支撑轴力: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5.地下水位测试:用设置水位管的方法测试,水位计的标尺最小读数为lmm;

6.基坑周边地面建筑的沉降和倾斜度: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沉降测量精度不低于lmm;

7.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垂直的水平位移: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测试精度不低于lmm;

8围檩和立柱沉降监测:用水准仪监测,精度不低于lmm。

(三)监测仪器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仪器除了灵敏度和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外,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度,一般不应采用电阻应变式测头;

2.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计、钢筋计和轴力计等应在埋设安装之前进行重复标定,标定资料和稳定性资料经现场监理审核后方可埋设安装;

3.现场使用的测斜仪应有计量部门颁发的质量合格证书和完整的规格、质保书。测斜管有包括断面尺寸、平整度和纵向扭转误差角等内容的质检证书,用由硬塑

料(PVC)制作的测斜管适宜于埋设在混凝土构件内;埋在土中的测斜管纵向应有良好的柔度。

(四).监测资料应符合下述要求:

1)使用正规的监测记录表格,数据应及时计算整理,并由记录人、校核人签字后上报现场监理和有关部;

2)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3)对监测值的发展及变化情况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4).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监测期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十、验收资料

施工单位应形成并提供中间验收和分项工程验收所需的各项资料。

深基坑开挖控制点

上一篇:做好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杭锦旗信访接待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