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原文(精选14篇)
1.紫藤萝瀑布原文 篇一
备课前的思考:
纵观时下的一些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似乎又走向了一个极端:过度拔高语言赏析的教学,却漠视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发展水平,往往是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其实文字本身的排列组合并不具有动撼人心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应当是来源于文字背后所折射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所以,我觉得一篇文章要有生命力,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的课堂中找到“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契合点,从而使学生在语言的涵泳中提升文学素养?这节课的设计就是一次大胆尝试。
一、说教材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状物抒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在文章的品读中感受和体悟作者的情怀,陶冶自我情操。
2、把握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意蕴的联系,领会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紫藤萝瀑布》正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它通过对紫藤萝花精细、真切的描写,展现了紫藤萝蓬勃的生命力和奔放而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作者并没有为此大肆渲染抒发,也没有矫情说教,而是娓娓道出自己的真切体味,在宁静与喜悦中把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历史与生命的感触。并把回想和展望交织,外在情态和内在精神并举,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今日花的丰茂(更确切点讲是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倍加珍惜的心情下,鼓舞起生活的信心与热情。
然而,经过进一步研究学情后,我发觉:这篇出自学养深厚的名家之手,几于“大象无形”的散文名篇,展示了作者一瞬间的心路历程,更多的透露了她对于历史与人生的参悟。夸张点说,就是作为中文系学生的教材也是大有嚼头的。这样意蕴深厚的文章,如果架空了分析,只从语言文字角度赏析,我想未免显得肤浅。所以,我决定一方面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辅以必要的背景知识,结合以前对《幽径悲剧》文本的解读,进行比较阅读,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他们理性化解读生命、解读人生。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品读紫藤萝前后开放的情态,揣摩写景的特点,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设定为:
探究写花背后,蕴藏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
二、说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线,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对话为平台”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认为教与学当是相互交融的。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就要求预设的环节体现一定的思维梯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比较阅读法、品读悟情法、探究悟理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自觉运用圈点批注、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他们透过文字,参情悟理。
三、说教学设计
依据教材的特点,我分三大版块进行教学。
(一)与文本对话,感知语言美
这一版块分两步。第一步,美美地赏,让学生观察盛开的紫藤萝画面,并要求描述其形态与特点。第二步,美美地读,邀请两位朗读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重点关注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先前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这一版块设计的关键词是“调动”。第一步看图说花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预习课文已有了“先入”印象,可以为学生观察紫藤萝提供观察方法,同时在不经意中还能习得景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步让学生比较图片与课文的异同,也是一种“调动”。比较的能力,学生原本就“有”,不是某一节课从无到有,凭空建构的。课堂上调动它,只是为了强化,使之浮出水面,进而清晰化。对于现在看惯了游戏、漫画的“卡通的一代”来说,初中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卡通争夺学生的眼球。所以我小结时,相机导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准确、也更深刻。”这样的话,目的是现身说法,让他们感觉到文字阅读的优越性,从而喜欢上阅读。
(二)与作者对话,感受情感美
这一版块我同样设计两个环节。第一步让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语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这一环节一方面重在强化落实圈点批注读书法,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在“静思默想”中提升思维深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可能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不能完全理解到位,我预设了这样的点拨:“人的情感变化有许多表现形式,有时深埋在心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时流露在表情神态上,一目了然;有时则表现在言语或动作上,需要揣摩。”经过讨论,导出本文的线索――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焦虑悲痛”到“宁静喜悦”)。
明确了作者情感的变化,第二步就是探知作者情感产生的心理根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先让学生根据文中相关信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进行猜测。这一步只能算是浅层次的探究。而后由我简要补充成文背景。要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深埋作者心底的痛楚,必须让学生触摸那段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历史。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又不必展开过多。因此,我点到即止,出示了宗璞一家遭遇的资料。
出示资料1:冯友兰19毕业于北京大学,19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张奚若、吴晗、季羡林等先生齐名。文革中遭受非人的折磨。
出示资料2:我的女儿冯钟璞(宗璞)在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工作,她也戴上了帽子,这是真正的帽子,用纸糊的高帽子,上面写着“冯友兰的女儿”。我的儿子钟越当时在沈阳航空研究所工作,“冯友兰的儿子”也是他的罪名之一。――冯友兰自叙。
这些背景是学生现有经验无法涉及的,但又是理解本文必不可少的。借助补充背景感知作者一家的苦难经历是阅读的一种途径,但课堂教学的“原点”还是文本。为此,我要求学生回读文本,从紫藤萝身上寻得踪迹,通过品读十年前花开的窘样来感受那段历史、那种心境。真正领会作者曾经的焦虑和悲痛。
(三)与人生对话,感悟生命美
这个版块我再次运用了比较阅读,与第一版块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侧重形式上的比较,而这回侧重内容与主题上的比较。
出示资料3: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师范读)
第一步出示《幽径悲剧》的片段,让学生探究出季羡林老先生对藤萝的情感以及他面对历史苦难的人生态度。
第二步寻读出本文作者的态度并探究是什么促使她会有这种想法的。(本环节重点指导指导学生品读花开的盛况,从外在的情态感受内在的精神,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第三步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自己的观点。这一设计是跳出文本解读人生,旨在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厚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确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如此一来,就增添了思维的深度。
这一版块的教学,是本课的难点,三个环节的预设意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历史与人生的理解和体验,由此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的启迪。
水到渠成之时,我顺势作如下小结: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给予的苦难;但面对苦难,我们更不能沉溺其中,放弃迈向未来的勇气。让我们肩负着责任,洋溢着微笑,快乐前行!
最后(配乐朗诵)我对人生有了一点感悟的小诗:
那一抹淡紫色的辉煌
泛着点点银光
衬着明媚的阳光
显得闪亮
生命如斯
只要你心中充满对生的渴望
那么,生命的长河将延续
于是,生活也就透着淡淡的芳香……
2.紫藤萝瀑布原文 篇二
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探究, 发现该篇散文美点有四:
一、形神兼备的修辞美
作为一篇情深意长的散文, 文章为了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作者善于想像和联想,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对紫藤萝的形态和神态进行生动细腻的描绘, 收到了形神兼备的美感效果。
1.贴切的比喻。如:
“从未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以花喻瀑, 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盛, 气势非凡, 隐含生命的长远。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以花喻帆, 表现花生机勃勃的形态美;以花喻笑容, 传达出花美丽娇媚的情态美, 作者的喜悦之情由然而生。
2.生动的拟人。如:
“只是浅浅的紫, 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断地生长。”用拟人手法,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 使静态的花色变得跃动, 表现花的盎然生机。
“……在和阳光挑逗。”用拟人手法, 写出紫藤萝欢腾笑闹和顽皮可爱的动态美。
“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花童稚欢乐的烂漫情趣和蓬勃繁茂的诱人长势。
3.鲜明的对比。如:
课文在第八自然段回忆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紫藤萝的衰败稀零”, 与第九自然段中描写的“紫藤萝的繁茂遒劲”形成鲜明的对比, 即过去的黑暗与眼前的美好形成对比, 从而以花写人, 写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4.形象的通感。如:
“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清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手法, 把嗅觉与视觉和幻觉互相沟通, 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 表现了花香缥缈轻柔的感受, 为后文以花写人蓄势。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 我不觉得加快了脚步。”用通感手法, 使紫藤萝花显得清新而富有灵性, 写出作者从蘩花中感悟到的生命的永恒, 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喜悦欢快的情感。
二、简练精辟的语句美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为了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对花的形态和神态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摹, 使情从景生, 意蕴其中。这些语句的简洁精练, 在上面的修辞语句中已能感受, 不再赘叙。
另外, 也有一些简洁精辟的语句, 对表现主题有着重要作用。如:
“这里春红已谢, 没有赏花的人群, 也没有蜂围蝶阵。”以简练的笔墨, 写出了紫藤萝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 也暗示了作者有着深厚学养和独特气韵, 才会赏花心悦, 睹物释怀, 有感而发。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点睛之笔。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后, 由花及人, 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祖国的辉煌前程, 于是投身建设洪流, 奋发拼搏。
三、写景抒情的象征美
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遭遇来看:文章写于1982年, 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 中国人民已从“文革”十年浩劫的泥潭中跋涉出来, 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人们踊跃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洪流中去, 作者虽沉浸在弟弟生命垂危的悲痛中, 但看到繁茂的紫藤萝, 也感受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从此看来, 作者在写花时是把感情寄寓其中的, 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看似写花, 实则写人, 以花喻人, 情意至深。如:
作者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紫藤萝花的稀零衰落, 便是对“文革”十年浩劫中整个国家命运的真实写照和象征。花象征人:花变稀落衰败, 人也变得憔悴;人的身心惨遭迫害, 花也遭受摧残。
作者历经痛苦回忆后, 回到美好的现实中来, 又描绘了花繁叶茂的紫藤萝。同样以花象征人:衰败的花又变得繁茂, 重新焕发生机, 意即个人虽经受苦难与折磨, 但人类的生命长河不因此而停止流动, 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作者又在文后写到:“我抚摸一下那小小的紫色花舱, 那是装满生命的酒酿, 张满了帆, 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 也正是一朵朵花, 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瀑布。”这里表面写万花灿烂组成流动的瀑布, 实际上是象征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 中国人民满怀热情, 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分子, 只有每个中国人都奋发有为, 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四、严谨完整的结构美
一篇好的文章有了生动传神的景物描绘, 有了鲜明深刻的主题提炼, 还要有好的谋篇布局。这篇散文在结构安排上也显得极为严谨完整。
1.清晰的脉络层次。
文章写紫藤萝花时, 通过“赏花——忆花——悟花”的线索贯穿始终, 抒发感情, 表达主旨。赏花写花的繁茂活泼;忆花写花历尽苦难后又勃发生机;悟花写从花的枝繁叶茂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这样的写作思路, 层层深入, 严谨自然。
2.首尾照应的完整结构。
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便给读者造成悬念, 引人入胜, 进而写到紫藤萝的繁茂长势和活泼生机, 结尾又写“我不觉又加快了脚步”, 又把作者从弟弟患绝症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未来, 加快脚步, 积极投身四化建设。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 有始有终, 首尾呼应, 表现了文章结构的完整美。作者的情感从中自然流露, 文章的主题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3.《紫藤萝瀑布》教学思路 篇三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注重知识积累、习惯养成的教育,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深刻体会作者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学习状物抒情及以小见大,一线贯穿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与文本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探讨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构思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作者关注生活,自我砥砺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品味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体悟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
2.把握状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主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情境体验,导入文本
2.美读体验,品味文本
3.美点体验,感悟文本
4.拓展体验,升华文本
5.命题体验,反思文本
学生活动
1.欣赏课件,自由交流感受
2.美读课文,体会文本主旨
3.定点探究,感受文本美点
4.现买现卖,模仿文本抒怀
5.自拟试题,提高解读能力
一、情境体验,导入文本
1.引导学生欣赏电影片段,并感受画面变幻所体现的气息:枯藤老树昏鸦的秋景——呼号的北风,纷飞的雪花,一个茫茫天地中蹒跚远去的 背影——残雪消融,流水淙淙,小草萌芽,百鸟和鸣,百花盛开的画面。最后画面特写并定格:“紫藤萝瀑布”。
2.组织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联想或引起的思考。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一是激趣;二是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三是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用心体悟生活的习惯。)
二、美读体验,品味文本
1.锦囊集贝
(1)布置学生听读并拿出材料积累簿,在预习积累的基础上,继续充实佳词、妙句、美文(段)的锦囊库藏。
(2)教师贮满深情地范读全文——语调深沉,语速稍缓,配以舒缓的轻音乐。
(这个环节教师特别要注意语调语速的处理,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长久以来被生死、疾病问题所困扰的压抑,一方面又充分表现出作者在经过情感冬天之后观照世界的冷静、思考生活的深沉,同时还能透现出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处世的冷静、从容。)
2.集贝共赏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将两至三名学生锦囊中收集的关于本课的相关内容展示在大屏幕上共赏。
(2)引导学生对囊中所集之贝作简要点评。
(通过展示,既展示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兴趣。通过同学之间互相点评,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阅读材料的审美价值;同时,通过学生反复咀嚼相关语言材料,也加深了对语言材料的印象。)
3.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文本。要求,先辨别一下下面提供的两种读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A.语调,高昂;语速,轻快;配乐,轻快活泼类
B.语调,深沉;语速,稍缓;配乐,舒缓抒情类
(2)链接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资料的网页。进行生生、师生互动,探讨合适的读法,并自由进行比较朗读,感受最合适文本主旨的朗读方法。
(“知人论世”是深度解读文本的原则,正确把握题旨的关键。作者年逾半百,历经十年浩劫,饱经生活沧桑,久病的弟弟撒手西去,自己大病一场刚刚痊愈。独特的个人际遇,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作品的特定内涵。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难点,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4.融入文本
(1)细读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走出心灵困境的呢?给你什么启发?
(2)教师设置一个开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你有过不幸或痛苦的经历吗?你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
(3)学生交流,谈谈个人是如何摆脱困境的,从中有了哪些感悟?
(4)再读文本,细致品味作者借物释怀的写法。明确本文思路:由色而形而味而神。
(文本的理解必须以读者的生活为基础,毫无生活底蕴的人,是无法展开深度阅读的。深度解读文本,应当是“情与情的对接”,正确把握旨趣必须是“心与心的撞击”,当读者带着有过深刻生活体验的类似于作者的情感、经历或思考走进文本时,就易于与作者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一个文中有我,我在文中的奇特境界,此时解读的文本也最能贴近作者的本旨,所以要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作者的情、作者的感。)
三、美点体验,感悟文本
1.设置思考题:请同学们就文章的立意、构思(结构)、写法或语言特色,也可就自己感受颇深的一个词语、句子或段落,选择其中一点,作深入探究。提示:既可探究阅读中出现的感兴趣的问题,也可把自己对某个有价值问题的独特感悟作进一步的完善。
2.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
(1)学生可以独立探究:就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作独立探究,或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独立赏析。
(2)学生也可以合作学习:若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进行小组合作探讨。
3.教师利用间隙参与小组讨论或旁听。
(该环节旨在让学生学有所得,一篇课文可供探究的信息很多,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把握文章最具特色的一两个关键问题,作深入探究,就可以做到学有所得了。一课集中精力突破一点,这一点如同一枝出墙的红杏,形象鲜明,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探究的问题可由浅入深,由简单而复杂,由部分而整体,由微观而宏观,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探究习惯。)
4.学生交流,品味作者紧扣赏花——惜花——思花的脉络,调动多种修辞手法,由整体而局部再细部地展开形象和谐的描写的文章结构法,领会本文突出表现了生命的永恒,自我砥砺的主题。
5.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文本重点进行讨论:品味本文精彩的个性化的景物描写及写景目的。
(俗话说,一花一木一世界,字字句句总关情。体会作者由具体而抽象,由感性而理性的构思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借景抒情的体会。)
四、拓展体验,升华文本
1.情境设置:韩冰,一个身患绝症的女性,她以个人的精神魅力,温暖了整个扬州城的冬天。请你模仿本文中你体会最深的一两点写法,送几句话给韩冰姐姐。(链接相关韩冰的资料图片)
2.师生交流,重点是体会本文的主要特征,如借物释怀,状物抒情,或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韩冰的赞美。
(语文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她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能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舞台上发挥作用。我们当努力营造“语文化的生活,生活化的语文”的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本题设置的宗旨。)
五、命题体验,反思文本
(在轻松抒情的背景音乐中,大屏幕显示紫藤萝瀑布的特写镜头。画外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布置下列作业)
1.按个人对中考的理解,就本文内容拟出一份一刻钟的测试题。
2.要求:
(1)题量,控制在一刻钟以内;
(2)做好参考答案。
3.课后学生相互测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揣摩中考题型,探究中考命题目的,也就是关注文本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其实也是让学生知道阅读怎样才能把握文本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情境体验,导入文本
美读体验,品味文本
美点体验,感悟文本
拓展体验,升华文本
命题体验,反思文本
4.《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四
学情分析:本文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极具形态之美的文章。教学重点在对文章“美”的讲解上,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解决文章的生字词,能够顺畅的朗读课文。
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熏陶,语感熏陶。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析法、问答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表演哑剧,请同学们猜出是何情景。(被美丽的花所吸引,驻足观赏)
刚才老师表演的情景同学们都猜出来了吗?你们还真聪明,那老师看见的是什么花,老师的心情如何,赏花的时候老师都想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去寻找答案。(板书题目)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明字音。宗璞_______
迸
溅
忍俊不禁____
仙露琼——
伫 立
伶仃_______
盘虬 卧龙
好,字音我们已经校准了,现在我想大家都知道了让老师,让宗璞驻足欣赏的花是哪种花了吧——紫藤萝花。那为什么紫藤萝花有如此大的魅力呀——美。那它美在哪里呢?(美在颜色、盛、样子、气味等)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大家这样你一言,他一语的,在老师的头脑中还是想不出这花到底是多么的美?大家去文中找一找,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段落集中些了花的美(2——6自然段)。那又是如何描写的呢?按照怎样的顺序?(花瀑——花树——花穗——花朵,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边分析边写板书),现在,我们的紫藤萝瀑布已经挂眼前了,但是这瀑布似乎还没有流动起来,少了生气与活力,那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把这花的瀑布写得灵动起来呢?我们逐段分析,第二段写了花瀑,美吗?美在哪里?(盛大——点面结合、比喻、拟人、夸张
花树——热闹——烘托、拟人、反复
花穗——深浅对比
花朵——比喻)
老师小结: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花之美丽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之活泼
用敷色的手法写出了花之柔静
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花之可爱
板书
花之美
比喻
拟人
敷色
想象
现在我想大家头脑中的紫藤萝瀑布都已经在缓缓流淌了吧!那么,有谁愿意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文章?
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1——6自然段,总结出了花之四美,回想一下刚上课时老师的问题,看到花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想了什么?感情是怎样的呢?大家快到文中找找。老师小结:赞美之情
喜爱之情
沉思之情(手足情,家国运)感悟之情(生命意义)
板书 情之美
赞美 喜爱 沉思
感悟
(回忆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藤萝命运——国家命运
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象紫藤萝花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花一样好起来了。
不能总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味文中的情之四美
好,文章分析到这里,我们知道紫藤萝瀑布已经仅仅是美丽茂盛的花的美景了,这里有一种寓意在,那这个“意味”是如何表达出来,让人觉得文章意味深长呢?
文章通过写花,既赞美了生命的蓬勃向上,又表达了对苦难生命的哲思。刚才大家也都提到了,文中最意味深长的就是这句话:
“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这一段
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长久保持的保持坚定的信心。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的生活。紫藤萝瀑布既可以象征整个人类生命的长河,也可以象征个人生命的河流,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时时向上,不断成长,像花一样,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无论环境怎样,不管凄风苦雨,都要拼命的吸收阳光雨露,生长生长,只为最美的绽放,开花结果!
这种写法就是托物寄意,就是借物抒情,写花就是写人,写花就是写时代。——板书意之美
花人/时代
对文章的学习我们就进行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学的成果如何,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屏幕,或者发题签)1.解释文中的字词:(课堂中没答案)
终极:(最后的终点。)
迸溅:(向四外溅。)繁密:(繁盛茂密。)
伫立:(长时间站立。)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文中形容紫藤萝花的稀少。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形容华托中的物质。盘虬卧龙:文中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2.“美之再品”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分析了文章的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其实,文章的美远远不止这些,按照例子,写出你品读出的美吧!(写好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例:它有俊美的主题形象——是那流动的“瀑布”
它有
——是
(精彩例子:它有柔美的情感色调——是那浅浅的紫色;它有那秀美的细部线条——是那美丽的小花;它有醇美的意蕴表达——是那隽永的点题)
下页板书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之美
情之美
意之美
比喻
拟人
敷色
想象
赞美
喜爱
沉思
感悟
花
人
时代1001418
5.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五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写作启示:
1、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2、拟题要善用修辞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6.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六
新设计
(一)导语:
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此刻两方面,一类是花解人语,如“感时花溅泪”,“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有一类是人解花语,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二)朗读,熟悉课文:
总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及情感基调,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它属于人解花语类:理由是课文句子:“觉得这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地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一向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都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课文第十段。这些都证明作者领会了花作为生命形式的本质。
(三)提问同学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介绍写作背景:
1.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主要是经过比较的手法,由花的现状(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并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和过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控什么。之后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比较,谈到紫藤萝经历磨难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
2.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会谈到“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因为作者此时为弟弟的病情而忧虑(介绍背景)。
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因为二者有共性:都是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都体现生命的长河无止境。
4.文章在那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5.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要注意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有其共同点,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描绘。
(四)游戏、写作:
请同学做游戏:一位同学描绘多媒体上的画面,或一种花的特征,或一种事物的特征;另一位同学根据他的介绍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班级某位同学,抒发某种相应的感情。
举例:我们常用玫瑰形容一个人艳丽又清高,请你也举例来说明。
(五)分析文章的写景手法:
1.同学描绘是否逼真,为什么?有一些逼真。
2.如何逼真,该注意什么问题?必须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3.从哪些地方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颜色、形状、质感等各方面来写。
(六)观察本事、分析本事的迁移:
请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紫藤萝的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观察必须从颜色、形状等来看。紫藤萝花的特点是什么(分析1~6段)?何处体现?
1.主要的特点是繁茂、活泼、热闹、沉静(见课件演示)。
如繁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活泼热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之后一朵,彼此推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沉静: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2.花的特征与文章中心有何资料上的联系?花的沉静涤荡了我心中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我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并引入“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
花的繁茂、花的活泼、热闹体现生命永恒、生命永无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
3.景物的描述能否游离于主题之外,该注意些什么?景物的描述不但要抓住特点,并且它还必须围绕文
章的中心来展开。
(七)教师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我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我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仅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景物描述必须抓住特点。
3.把本课中的片段与《敬畏生命》片段比较作为作业。
(九)、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的形象——生命感悟
借景抒情
7.《紫藤萝瀑布》一腔衷肠向谁说 篇七
一.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
从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 其间必然要经历长长的精神观照和畅想, 紫藤萝的外形正是这精神观照和畅想的立足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明显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紫藤萝, 作者展示出来的紫藤萝确有变形失真的感觉。是什么使作者描绘这变形失真的紫藤萝?
凡景物之描述不外乎重主观之真和重客观之真两种。重景物主观之真靠近的是人的心灵, 作家笔下的景物是依照其心灵的主观需要而进行变形移位地描述;重景物客观之真靠近的是人的生活, 作家笔下的景物是依照生活的客观形态而进行微妙微肖地呈现。毫无疑问, 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的外形描述凸显的是景物主观之真, 彰显突出作者的主观心灵的感觉或幻觉。正是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投射, 正是由于作者主观感觉的幻相, 正是由于作者主观信念的驱使, 才导致了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如瀑布一般迥异于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紫藤萝。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 这实属写意而非写实;作者笔下的紫藤萝“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 这似乎是写人而非物态;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这里春红已谢, 没有赏花的人群, 也没有蜂围蝶阵”, 这显然是隐喻而非写形;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 这显然是突出精神而非显现本相。
紫藤萝的外观造形不类生活是作者有意把物人格化的结果, 紫藤萝原本无情物, 只是因作者创意描绘而有情。与其说作者处处在描摹紫藤萝, 不如说作者在处处描述人;与其说作者时时在赞美紫藤萝, 不如说作者时时在赞美人;与其说作者在讴歌紫藤萝的外形, 不如说作者在张扬人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在思想唯外在化方可透彻理解, 抽象观念唯具体化方能领悟, 思想感情唯形象化才能领会, 这或许是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吧!
紫藤萝的外形繁茂, 是不是象征隐喻社会前景的辉煌灿烂?紫藤萝的昔废今盛是不是象征隐喻人生命相的转危为安、否极泰来?紫藤萝花的其形如舱、其聚如词、其势如航, 是不是象征隐喻作者期待已久的社会风貌的奋发进取、只争朝夕?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绝妙处在于:个体形象句句不离花, 思想观念上时时在说人。以形传神, 托物言志, 状物抒怀, 这正是作者必须采取的诉说衷肠的方式。
二.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
作者的精神观照和畅想经历了赏花、忆花和议花的心路历程, 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其实呼应了如此心路历程。从赏花之感觉、忆花之感受和议花之感想, 读者可以摸索出作者诉说衷肠的全过程。
赏花之际, 作者的感觉发生了变形错位。花本无声却有声, 花本平静却变动, 花本无情却有情, 作者貌似赞美紫藤萝花当下的繁茂密集, 其深层意义在言说人类自身精神底色本该拥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忆花之际, 睹物思人, 由紫藤萝花的昔衰今盛隐约传达出兄弟死亡的痛楚, 含蓄婉转地道出作者在文革时曾遭受的苦难与不幸。作者貌似惋惜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 实则传达出知识分子曾经蒙受的冤屈;议花之际, 作者由当下紫藤萝的再度盛开、光彩照人, 不禁从记忆深处抚平精神伤痕。作者貌似赞美紫藤萝花的蓄势待发、张帆远航的形态, 实则言说自我应忘却哀伤、奋发向上。
作者倾诉衷肠的过程就是作者感悟人生的过程。没有紫藤萝的繁茂密集, 作者断不会“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没有紫藤萝花的形状的蓄势待发、张帆远航、百舸争流, 作者断不会“不觉加快了脚步”;没有紫藤萝花的兴枯荣败, 作者断不会想起曾经经历的不幸与苦难;没有花和人同命相惜、遭遇类似, 作者断不会想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很显然, 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就是以花喻人的过程。紫藤萝花从宏观层次上讲象征隐喻了整个人类社会, 作者的人生感悟是看到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希望和动力;紫藤萝花从微观层次上讲象征隐喻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中蒙受的冤屈和承受的不公正批判, 作者的人生感悟是看到了来自精神深处的劝勉、抚慰和信念。
所以, 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既有共相的类的精神特征, 也有具相的个的精神特征。作者诉说共相的类的精神特征之际, 以“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诉说人类社会的谬见和时代精神的悖谬, 其叙事闪烁其词, 批判的立场以花的索然无辜遭难折射出来。作者诉说具相的个的精神特征之际, 以“紫藤萝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诉说自我曾经遭遇的身心巨痛, 其抒情含蓄欲说还遮, 难言的悲伤从花的畅想流露出来。
从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 读者能够发现作者的反省意识、批判思想和悲悯心胸, 从作者借花喻人的过程, 读者能够发现作者的人生信念、生活目标和生活动力。尽管这些总是欲说还遮、欲言又止, 读者仍然可以聆听到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作者赏花的心路历程宛如暮鼓晨钟, 对读者而言是鞭策;作者忆花的心路历程仿佛缠绵歌声, 对读者而言是提醒;作者议花的心路历程好比宗教祈祷, 对读者而言是祝福。简而言之, 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其实是对读者进行有益的精神导引。
三.作者的一腔衷肠向谁说
作者对什么样的读者进行精神导引?这要看作者的一腔衷肠向谁说。无论是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 还是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 都隐约指向隐含的读者、现实的读者和理想的读者。这三类读者的在场确保作者一腔衷肠诉说顺利完成。
作者诉说一腔衷肠之际, 需要隐含读者的在场聆听, 这隐含的读者陪作者一道欣赏、回忆、议论紫藤萝。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之所以变形扭曲地打造紫藤萝的外观, 是为了给隐含的读者心灵感觉上的美感。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之所以叙事简约和抒情含蓄, 是为了让隐含的读者产生审美判断上的遐想。作者诉说衷肠的内容之所以道出人生感悟, 是为了同隐含读者一道设计未来的理想人生。作者诉说衷肠的目的之所以能够超拔脱俗而忘却一己之悲, 是为了帮助隐含的读者寻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乐趣。隐含的读者无处不在, 作者长长的精神观照和畅想不得不安排恰当的诉说衷肠的方式和过程。
作者诉说一腔衷肠之后, 需要现实读者的在场评判。这现实的读者可以穿越时空,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读者均有资格评判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与过程。作者诉说衷肠的方式扑朔迷离, 是为了给现实读者想象的余地, 确保这样的诉说衷肠的方式永远保持新意。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安排了鲜活灵动、飘逸欲飞的紫藤萝外形, 足以令读者的想象富有诗意。作者诉说衷肠的过程曲折变化, 是为了给现实读者审美的快感, 确保这样的诉说衷肠的过程永恒保持张力。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设计了详述景物、简约叙事、含蓄抒情, 足以令读者的审美快感更加朦胧迷幻。
作者诉说衷肠的理想效果, 需要理想读者的参与和投入。作者的简约叙事要求理想的读者经历或听说文革之际的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 作者含蓄抒情要求理想的读者经历或听说亲友故人的亡故之悲, 作者写景变形要求理想的读者经历或听说客观景物在主观情感的投射下产生的种种幻觉, 作者状物抒怀要求理想的读者经历或听说社会震荡之后的普遍觉醒。相似的遭遇, 类似的心态, 共有的经验, 相同的观念, 共通的志趣, 所有这些应当是作者心目中理想读者必备的条件吧!
作者的一腔衷肠向隐含读者诉说, 诉说的方式富有美感, 诉说的过程形成遐想;作者的一腔衷肠向现实读者诉说, 诉说的方式扑朔迷离, 诉说的过程曲折变化;作者的一腔衷肠向理想读者诉说, 诉说的方式和过程的真正领会需要许多必备的条件。作者在乎上述读者, 所以让自己的一腔衷肠富有美感和充满诗意。
8.探索《紫藤萝瀑布》的语言美 篇八
关键词:紫藤萝瀑布;语言美;初中语文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这一文章结构清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非常典型的美文。而语言的优美最为突出,这里一起探索。
一、展示语言之美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语言优美,充满生机。“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
逗。”色彩富有层次,描写细腻。“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里的语言更是意蕴深远,美妙无穷。
孙犁赞扬宗璞的语言说:“宗璞的文字,明朗而又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蔓枝。可以说是字字锤炼,句句经营。”可见,孙犁先生非常欣赏宗璞的语言。从孙犁先生的点评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语言之美。
二、追溯语言之美
1.现代散文的重要特点即语言优美
关于狭义的现代散文,祝德纯老师认为主要是指“那些写我(作者)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记人写事,或状物摹景的情文并茂、优美精悍的真实性文章。”虽然这里没有直接提到“语言”两个字,但“情文并茂、优美精悍”都与语言有关。语言优美是现代散文的重要特点,而《紫藤萝瀑布》是一篇非常典型的现代散文,很有必要分析语言。
2.宗璞散文的语言特点是“纯朴雅致”
宗璞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的语言特色即“纯朴雅致”。当代作家黄飞山认为“作者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紫藤萝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作者以动写静,用‘瀑布比喻紫藤萝,贴切形象,展现了紫藤萝的繁盛和生气勃勃的景象。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花朵和阳光相互映衬的情态,显示生命的
价值。”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写作时作者已50多岁,写作风格已成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紫藤萝瀑布》中的语言,更好地了解宗璞这一作家的文风,更好地了解作家所表现的主旨。
3.新课标有语言方面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应“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
基于上面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有必要分析《紫藤萝瀑布》的语言。
三、探索语言之美
1.体会语言的形式之美
在文章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灵隽鲜活的浅语短句”,这样“增添了语言的形式美、流动感”,而且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像“‘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句式整齐,很有节奏感,用拟人手法强调了紫藤萝花的活力,这也是对我赏花感受的提升,强调了“花、人之间心灵的融通和交流”,为我的感受作铺垫。再有开头的“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和结尾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语句简短,相互照应。我们可以在这里体会到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美好情感。
2.品味语言的词性之美
《紫藤萝瀑布》中的一些形容词非常值得推敲。“辉煌”本指光的耀眼,这里充分写出花的浓和密,写出一种生命力来。特别是一些动词,更是值得品位,它们是“流动”“欢笑”“生长”“泛”“迸溅”“挑逗”“提”“接”“推”“挤”“笑”“嚷”“张满”“绽开”“流动”。这些动词,把紫藤萝的形态和活力很好地展示了出来。作者对之的情感,不言自明。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动词或形容词的妙处,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词性之美。
3.赏析语言的修辞之美
文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比较突出,先看比喻句。题目即把紫藤萝比作瀑布。还有“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以上句子,把紫藤萝比作大条幅、水花、帆、舱,语句生动,把紫藤萝的生命力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生命、新生活的热爱。
再看拟人句。“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里充满着生命力,作者一下子把紫藤萝写活了,我们也完全可以很好地体会到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我们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这些语句,并让学生说说语言的精妙之处,最后再深情朗读这些句子。
4.领悟语言的感官之美
课文涉及多种感官角度。“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是视觉角度的描写,把那股热闹的劲儿很好地写了出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是嗅觉的描写,再一次写出了紫藤萝之美。“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是感觉,或称为幻觉角度的描写。我们在分析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紫藤萝花的那种特殊的感情。可见,这一文章将多种感官角度结合,将紫藤萝之美很好地展现出来,也很好地带读者走入作者所展现的那个世界。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找出有关的感官角度,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此基础上,细细品味,感悟美感。
5.品析语言的内涵之美
《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的语言很有深意,富有内涵之美。特别值得品位的是以下一两个句子。“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意思是我看着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心中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眼前的紫藤萝瀑布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新的认识。作者当时已人近中年,经历了兄弟的离去,人间的艰辛,但紫藤萝花却能够让我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感受到一种新生的力量,所以最后,我有的就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一句子富有内涵之美,教学时,我们应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全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语句,走进课文。更值得品位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首句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认识,立志高远,哲理深刻,花和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才是无限的、永恒的;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珍惜生命,拥抱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汇入生命的长河中去,高奏讴歌生命、焕发活力的交响乐。”教学时,务必让学生多次朗读这一句子,结合背景,理解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启示,我们可以多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课标所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深情朗读。这样,我们可以把握课文语言的内涵美,真正理解课文赞美新生活新气象、珍惜生命、积极乐观、惜时而行的
主题。
综上所述,《紫藤萝瀑布》的语言清新而意蕴深远,值得探索。我们可以探索文章语言之美,更好品位这一课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宗璞的写作风格,更好地走进现代散文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徐家昌.形神兼备 意蕴含婉:读宗璞《紫藤萝瀑布》[J].名作欣赏,1992(5):101.
[2]陈秋舫.凡夫的故事[M].广东:珠海出版社,2003-04.
9.紫藤萝瀑布宗璞 篇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年 课 题:紫藤萝瀑布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 能 过 程与 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月
日
朗读――理解――品味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悟生命的永恒,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 学 过 程 及 步骤 的 预 设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了解学生的课前 自主合作学习情 况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 的。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 师:导入 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读完 生:回报学习成果 《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 爱大 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 beng)忍俊不禁(jin) 仙露琼浆(qiong)盘虬卧龙(qiu) 生:交流预习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师:点拨补充 (l)迸溅(2)繁密: (3)稀落: (4)伶仃: (5)忍俊不禁:忍 不住笑。 3.作者介绍:
1.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个别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提问: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 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二.预习交流
扫清阅读障碍 培养预习习惯
三.整体 感知
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训练 师:范读课文
四.合作 探究
五.小结
第一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 萝。 第二段: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 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 恒。 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 紫藤萝树的?(色、形、态) 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2.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 长河是无止境的”。 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3.“ 本 文 的 最 后 一 段 有 什 么 深 刻 含 义”? 讨论并归纳: 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 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 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 的永恒。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 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 的顽强和美好。
生:评价朗读
生: 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内 师:引导、点拨。 容
生:讨论探究 生:交流探究结果 师:引导,点拨
探究课文内容, 突出重点、 难点。
作研讨课文思想 内容
作 业 布 置
1. 课后一、二题。 2. 小作文:生命的启示或珍爱生命
板 书 设 计
树
写景抒情 色:辉煌淡紫色焦虑和悲痛
――宁静和喜悦 形: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状:流动、欢笑、挑逗、推、挤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穗 花 色:上浅紫、下深紫
花
形:帆一舱一舱内
香:嗅一视一幻(通感)
10.《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篇十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板书题目、作者),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阅读课文。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谈谈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理解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体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紫藤萝瀑布》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和、体验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篇文章围绕紫藤萝来抒发感情,从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自己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获得大部分的信息,但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 人生哲理,特别是结合语文学习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朗读抒情散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文中精彩的语段和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通过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联系实际,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引导学生观照生活,感悟人生。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将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分析课文,感受语言。
三、学法指导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评价教师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朗读抒情散文的技巧,体会的优美意境;在分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四、教学程序
(一)课文引入
教师介绍紫藤萝,同时展示课件,配以紫藤萝的图片和轻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景入情,进入到紫藤萝瀑布的想象和回味之中。同时为讲授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
(二)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教师配乐朗读。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和对媒体课件的配合,在学生头脑中描绘出紫藤萝瀑布的景象,把学生带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世界。
第二,通过学生对教师朗读进行评价和自读,激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的分析,使自己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和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进行碰撞,同时学会朗读抒情散文的技巧。
三、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按写作内容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深入理解课文 第一,分小组赏析课文。赏析第一部分‚花之美‛
学生先读第一部分,注意体会文中的写作顺序、角度、修辞方法及作用。
①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按花瀑──花穗──花朵,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藤萝花的。花瀑:第2—5自然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穗:第6自然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花朵:第6自然段。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②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修辞手法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⑴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⑵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赏析第二部分‚情之美‛
①思考在第7自然段中作者看着这么美丽的花,有什么感受?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生死谜、手足情是什么意思?自然带出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默读第8—9自然段,思考藤萝花的有着怎样的经历。引导学生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与文章的写作背景的联系,深入理解作者在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
赏析三部分‚悟之美‛
① 在9—10自然段中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和人具体指代什么?引导学生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与人的不幸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即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第二,全班共同研讨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简洁有力的开头和结尾对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三,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行朗读,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要重点在写景散文的特点这方面加以引导,有以下几个要点:
1、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绘形、绘神、绘声、绘色。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
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感情,并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
4、要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五)作业设计
留心观察一种花草,思考从他们那里能得到什么启示,依照课文,做一次小练笔。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反思和学以致用,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思考人生和感悟生命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的这个板书呈现的是整篇课文的核心内容,由看花、忆花、悟花分别引出作者的不同感受,从而体现出对人生的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1.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篇十一
我主要根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这一点来设计本课。
本课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自读自学为主,先读课文初步感知,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了解背景,为深入学习课文,准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再反复读课文,自己解决简单问题,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基本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选出同学们最认可的答案作为最后答案。这样,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从哪几方面描写紫藤萝花?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顺序怎样?哪些写景的语句精妙?在随后的质疑问难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面对小弟的绝症而有“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有些不合情理,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题目: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有个女生说:“我会非常沉痛。”另一女生说:“赏花时可能轻松,过后又会非常难过。”这时有个同学说:“你们的境界太低了。”于是有了一番“高谈阔论”,是关于生和死的,于是有了一番热烈的讨论。至此,学生明确了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含蓄的,并不是感情不深不真。在自然明确了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之后,又有一番对无止境的质疑。为了化解难度,我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生命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有个同学想起了他的哥哥的一篇作文《假如我还有十天生命》,也有的同学自然地想到了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的发言很有创意。
12.《紫藤萝瀑布》阅读答案 篇十二
1.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èng)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qiú)
2.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看花——忆花——悟花。
(三)深入剖析: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色——形——香)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
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4.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5.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6.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提问:本文的倒叙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体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小结: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
13.《紫藤萝瀑布》读书笔记 篇十三
首先写法上,作者宗璞非常擅长用修辞,比喻尤为多,每一个都非常生动形象,让人眼前很有画面感,仿佛真有一朵或很多的紫藤在眼前出现。我最喜欢把藤萝比做瀑布这一个比喻,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藤萝一个个的,开得非常茂盛,让人眼前有一个紫藤萝。也有大量的拟人,让每一个紫藤萝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看了紫藤萝开花时美丽的景象。作者还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紫藤萝来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慨。
而这一切都反映了它的主题。人的一生是困难的,不平凡的。生命中会遭遇种种的不幸。有挫折、病魔、困难……的阻挡。但我们只要乐观、积极、有生活充满希望。就会克服一切的困难。生命仅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如果有这有限的时间里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努力,生命就会比他人有限,生命就会更有价值,让步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14.紫藤萝瀑布作文 篇十四
这生命力实在不可遏止,深深浅浅的.紫色瀑布悬挂着。不见发端,不见终极,像一直在流动,从未停止。如同紫色大条幅般的藤萝,泛着点点银光。这银光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却很像瀑布中迸溅的水花。此地春红已谢人群与蜂围蝶阵消失。而紫藤萝依旧生机勃勃。
它们在笑,也在嚷嚷,反复地自豪地说着同一句话:“我在开花”。
紫藤萝的花穗颜色上浅下深。紫色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它们的花朵像帆,帆下带舱。这魅力九分的梦的船胞内,装满了仙琼浆,令人喜爱。
伫立凝望着一树紫藤萝。这条不会枯竭的瀑布在眼前,也在我心中流过,一些疑惑和痛楚被喜悦所替,心里多了份精神的宁静。忽然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虽爬得高,但花朵稀落,后来花朵也消失了,剩余的紫藤花架被拆,遗憾至极。
藤萝终于再一次开花,且如此茂盛繁密,遮住了盘虹卧龙般的枝干。这瀑布流向人的心底。无论人、花,都会遭遇不幸,但生命长河是无止境的。顽强的、美好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长河也永休不止。
【紫藤萝瀑布原文】推荐阅读:
高中课文《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09-30
《紫藤萝瀑布》精品教学设计10-27
紫藤萝的春夏初一作文800字06-23
紫藤花开的抒情散文10-27
紫藤树的养殖方法09-28
偷来的紫藤的生活随笔09-08
姑娘藤萝高中诗歌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