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

2024-08-27

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精选16篇)

1.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 篇一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动物王国

它们都是鸟

反思一:学会观察大自然,让孩子的眼界更开阔。

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动、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我经常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在《它们都是鸟》一课中,同学们通过认真的观察,在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中这样写到: 不同的鸟的睡眠时间和姿势不同,大多数喜欢卧着睡觉,但有一些喜欢用一只脚或两只脚站着睡觉,绿头鸭和另一些鸟睡觉时把嘴插在温暖的肩羽下,而驼鸟睡觉时伸着脖子,并把头放在地上。啄木鸟、燕子、针尾鸭嘴内没有牙齿,全身有羽毛,也是卵生。

有些鸟白天在树枝上休息,夜晚外出捕食昆虫;钟鹊的叫声很好听;鸟类在睡觉时会有节奏地睁眼,这是鸟类睡眠时的安全保护手段„„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耳闻目睹,不仅能从自然中感受到科学的美,而且还能领略到科学的奥秘。

反思二:开放善辩的嘴巴,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

教师上课时最难控制的,恐怕就是学生的不“配合”了。因为,一旦放开让学生说,总会有人离题乱说或漫无边际地瞎侃,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许多教师就会选择“自我讲解”的方式授课,直接“封闭”了学生的语言。而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提倡“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让“学生倾听老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再现探究过程的轨迹,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在不断的反思中自主构建新知识,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在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有目的的表达”,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活动探究后的发现以及收获,掌握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反思三:科学课堂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

发现学生身边的科学,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去生成一个真实的科学课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创设一个实验探究情境,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研究、思考。科学课的教学,给我们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我想借美国兰本达教授的话来告诉自己和所有热爱科学教学的老师:“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爱好而让孩子们去向实际存在的事物学习或是去收集各式各样的实例,而是希望让孩子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学会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相适应,使他们在生活中,在将来,都会自行探索、创造,利用已有的智慧解决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1

2.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 篇二

许多科学家一直在抱怨科学素养的问题, 把民众称作“科盲”[1]。他们的证据都包含了一些叫人难堪的调查结果。这些都是和科学有关的调查, 涉及的知识不过是中小学的程度 (比如:“电子是否比原子小”或“宇宙是否产生于一次大爆炸”) , 但美国公民的回答却惨不忍睹。有一位杰出的学者专门研究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 结论如下:由于不了解基本的科学术语和科研程序, 八成美国人读不懂《纽约时报》的科学版[2]。最惊人的或许还是那个常被人引用的数字:在美国的成年人中, 只有半数知道地球每年绕太阳运转一周。

正因为有了这么个惨淡的结果, 才会有人在解释科学家与社会 (或政治体制) 的冲突时, 想到了这么个标准的答案:错的是“公众”[3], 公众需要多受教育、多学知识、多了解信息。然而, 只要稍加分析, 就会发现这条思路是大错特错的。

首先, 就科学问卷而言, 别国的公民也好不到哪儿去[4], 许多甚至及不上美国。就拿欧盟来说, 根据一项“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欧盟成员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在总体上还不如美国[5]。但即便如此, 他们也比美国人更相信全球变暖和人类演化。

现状是复杂的, 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对几条权威“事实”和科研程序的了解, 是否就能反映一个社会对重要科学议题的态度?说实在的, 光凭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 就能在新闻媒体和政治角逐中辩论科学了吗?这一点是颇值得怀疑的。还有, 科学界的目标是什么?是让公众深入复杂的争论, 并裁定胜负吗?不要忘了, 许多反对演化论、否认全球变暖的人士本身就是科学家。他们用深奥的科学术语表达观点, 还经常引用同行评议的文献。要反驳他们的观点, 就需要获得博士一级的专业知识才行。就算有了这些知识, 也还要经过细致研究, 花费大量心血方能提出批驳;而这些, 都是普通人没有能力、或没有兴趣完成的。

问题的复杂性还不止于此。有时, 公民们煞费苦心学来的科学知识, 却会导致最坏的结果, 因为他们学到的东西根本是错的;这还不如一无所知的好呢。马克·吐温就曾说过[6]:“问题不在于大家知道得太少, 而在于大家知道了太多错的。”就拿那些反对疫苗的家长来说吧, 他们一口咬定是疫苗让自己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 为此悲愤莫名。这些人遍布全国, 执拗于自己的观点。“疫苗导致自闭”的说法已为科研彻底否定[7], 但支持它的研究还是络绎不绝。每当这类研究出炉, 那些家长和支持者们就获得了一条“科学依据”, 他们的信念也得以延续。那么, 这些“科学依据”是从哪来的呢?从互联网, 从名人, 从别的家长, 从几个不断挑战科学共识的医生和研究者。这些声音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共鸣室, 让误解日益加深。

“疫苗导致自闭”的说法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这一点现在没什么疑问;但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可否称作“无知”或“科盲”, 这就不那么好下定论了。毕竟, 那些人对这个自己好奇、而且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独立研究, 付出的心血远远超过一般的美国民众。

和他们类似的还有一些消息灵通, 但同样大错特错的团体――他们是全球变暖的否认者, 狂热的UFO迷, 等等。他们的问题不是无知, 也不是缺乏研究的热情和动力。如果你在全国电台上讨论过全球变暖 (笔者之一的克里斯就参与过好几次) , 那你就一定遭到过反对派的电话围攻;这些人拒不接受科学共识, 并做了很多研究来支持自己的偏见, 有些还会炫耀自己的博学。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串理论, 听起来都挺像那么回事的:什么别的行星就没有全球变暖啦[8], 什么都市热岛 (也就是城市) 影响了全球温度计的读数啦, 什么大气层的最底部的对流层并没有像气候模型预测的那样升温啦, 这样那样的。

再想想去世不久的迈克·克莱顿 (美国科幻作家, 著有《侏罗纪公园》――译注) 。他是位杰出的科幻作家, 还是位出色的电影编剧和制作人。在作品中, 他总是能将扣人心弦的叙述和扎实的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然而, 在晚年的小说《恐惧状态》中, 克莱顿却不惜歪曲事实, 对全球变暖说大肆抨击。总而言之, 有那么一群在互联网上接触了大量“科学”资源 (好的、坏的、糟糕的) 的人, 他们勤于思考, 也善于思考, 只要会一会他们, 你就立刻会意识到一点:科学知识的缺乏或许不是美国社会的主要问题。

面对种种困境, 大家自然都把教育改革当作了提高科学素养主要手段。教改当然是个崇高的目标, 没人反对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科学。然而, 将学校教育当作唯一的解药, 就无异于将所有已完成正规教育的人拒之门外。那包括了美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 有多数选民, 有政界、文化界的领袖, 还有媒体的掌门人。

还有个最叫人担心的问题:如果将科学素养不足的现状归咎于群众, 那就是在有意无意地为那些聪明人 (科学家) 开脱。科学家本来就负有让社会重视科学, 善用科学的义务。现在好了, 只要把错推给教育, 推给媒体 (说他们不能准确报道, 或者不够重视) , 科学家就能心安理得地回去做实验了。

然而, 冥王星事件彻底戳穿了科学家的自负。以前还没有什么科学报道得到过这么多人的关注、引发过这么大规模的讨论。冥王星是否是行星?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黑白分明的答案, 说不是也无妨。这一点, 民众显然不是不知道。让他们恼火的, 是用突然而武断的方式, 对科学知识施行自上而下的改造。他们反应的确激烈, 但未必是错的。

有鉴于此, 专攻“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学者已经对传统观点大打折扣[9], 不再认为科学和社会的分歧可以用民众的无知一笔带过了。所谓的“欠缺模型” (Deficit model) [10]也成了学者怀疑的对象——这个模型认为:正是民众在知识上的欠缺, 才让他们无缘领略科学之妙, 目前的窘境都是这种欠缺的产物。长久以来, 欠缺模型都垄断了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对于民众的看法。

“欠缺论”常摆出一幅和蔼的面孔, 它将科学家塑造成仁慈的导师, 向如饥似渴的公众传播知识。但有时它也会穷凶极恶, 蜕变出另一幅嘴脸来, 我们不妨称之为“你个白痴”模型[11]。科学家不时对同僚或媒体说出这样的话:“难以置信, 公众居然会蠢到相信X”或“难以置信, 居然会有人无知到接受Y。”这时, 科学家就不再是友善的导师了, 而是高高在上、一味贬损的恶人形象。

无论摆出哪副面孔, 缺失论者都无法真正让精确的科学知识走入民众、生根发芽。民众并不是坐等科学填充的空旷容器。如果在传播时不愿结合对方的需求, 那么所传播的知识就十有八九不会被对方接受。而面对公众及其代理人 (政治家、记者、名人等) 指手画脚, 其结果不止是惹恼对方、众叛亲离, 而且不利于科学家的反思, 让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更加茫然。研究科学传播领域的学者指出, 这种指责式的作风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科学家不信任素养缺失的公众[12]。公众则对科学家的不信任还以颜色, 由此产生的负面态度在大规模调查中暴露出来, 反过来证实科学家的假设, 让他们继续不信任素养缺失的公众。

诚然, 在我们的文化中, 科学家的工作少人欣赏, 乏人问津。但我们不会在本书中赘述公众对科学的无知, 也不会揭露时有耳闻的伪科学理论 (江湖郎中的奇谈怪论, 对主流环境研究的偏激批判, 对超自然现象的热衷, 或诸如此类的货色)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科学和社会的鸿沟, 以及填平鸿沟的方法。

我们不是要将“科盲”的概念拒之门外, 而是要为它重下定义。我们不会陷入指责和推诿, 也不准备将问题归结为民众在科学问卷中给出的答案。

幸好, 科学还有另一个传统, 它超越了对事实和理论的执著, 强调的是科学的第三个元素, 即公民对于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在公民看来, 科学在政治、政策、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到底扮演什么角色?[13]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辩论中, 这个角度往往是被人忽视的, 但在我们看来, 它却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 我们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欠缺的, 而且这是危险的。但问题出在我们同生死、共沉浮的社会上。要负责的不光是科学界之外的公众, 也不光是教育体制, 科学家也有一份责任:就是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实践和行为拉开了自己和同胞的距离。不妨把美国科学的现状比作一团乱麻的课堂:学生固然在教室里投纸团、飞纸飞机, 老师却也在终日打混, 对一众顽童不闻不问。引申到科普的乱象上, 则科学家和非科学家都难辞其咎。

我们不是要让普通公民死记科学事实, 也不要他们经常阅读专业文献。我们要的是科学在政治和媒体中更有贡献, 在百姓生活中更有分量, 与其他行业交集更广, 在重大事务上影响更大――简言之, 我们要让科学在可预见的未来担起规划的重任。只有那样的美国才是科学的美国, 只有那样的公民才会有合格的科学素养。一个万众皆博士的国度不是我们的目标。

有了这样的展望, 我们就能理解一个科盲丛生的社会是何等危险:不出几十年, 科学领域的一些根本进展就会改变世界, 而这些进展, 都是一个科盲社会所无从理解的。长此以往, 我们国家就会一次次和未来失之交臂。

“科学素养”的概念业已阐明, 现在就来澄清另一个误解, 那就是美国人所谓的“反科学”倾向。

在调查面前, 这一说法毫无道理。美国人并不憎恶科学。相反, 他们对科学还算有那么点正面的看法。举例来说:除了军队之外, 美国的科学领袖比其他重要机构的领袖都更有公信力[14]。但是信任归信任, 许多美国人却根本叫不出那些科学领袖的名字, 这一点正反映了我们面临的真实困境。

美国人不恨科学, 仅仅觉得事不关己。多数时候, 他们的脑袋里都没有科学。在调查中, 许多人都表示对科学进展兴趣浓厚。但聪明的调查员套出了实情:和科学相比, 还是别的事务更值得关心。根据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 对科学新闻“非常关注”的公众只占15%。科学在公众的兴趣议题中位列11, 排在犯罪、体育和宗教的后面。 (这个排名最近有所下滑[15], 新闻报道中科学的减少正反映了这一点。)

老实说, 情况还不算太糟:美国人至少不恨科学。公众是欣赏科学的, 但态度轻薄, 转眼即忘[16], 这个态度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够的。现在忽视科学, 几十年后就会吃亏, 在经济上尤其如此。届时, 我们将对近在眼前的争议和挑战无从应付。还有, 公民一旦脱离活力四射的科学世界, 其他势力就会乘虚而入:它们是铺天盖地的假消息, 是丑化科学家的错误成见 (“不擅社交的书呆子”“傲慢的疯子”) , 是对国体祸害已久的反智倾向。

意识到希望还有, 就好比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明白了还有改进的余地。史学大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指出, 回顾历史, 美国人和反智主义时远时近;布什到奥巴马的轮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政府一样, 民众对科学的态度也是有亲有疏。我们一定能让他们相信:科学是通向未来的关键。我们一定能让更多人接受科学、欣赏科学。但我们也要看到:有许多股势力已经摆开阵式, 准备阻挠这桩重要的事业, 其中最强大的可能要算媒体圈正在上演的动荡。敌人已经兵临城下, 科学界及其盟友却还没做好对抗的准备。

那么, 我们能怎么做呢?首先要了解历史, 看看美国的科学家为何在海外受人瞩目, 在本国却被人忽视。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回顾二战后的美国科学, 看看它是如何在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中盛极而衰的。我们会着重考察两个方面, 一是科学家走向大众的尝试, 这个过程麻烦不停, 时断时续;二是让这个尝试日益缥缈的社会因素 (比如政治和媒体的转向) 。一旦查清事实, 我们就不会为了科学和社会的分歧一味责怪 (责怪公众、责怪媒体、责怪政客、责怪教育) , 而是会得出更富成果的结论。

然而, 抛弃了“缺失模型”, 谁来顶它的位呢?这就得靠历史帮忙了。C·P·斯诺的“两型文化论”将为探讨注入巨大活力。有了它, 我们就能在了解科学和社会的脱节之余, 避开“缺失模型”的内在漏洞。只要用斯诺的“互不理解论”分析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就不必在人群中分出孰高孰低, 孰贤孰愚了[17]。

但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先对斯诺的理论做些修订。斯诺时代的英国, 在知识界叱咤风云的是人文学者;科学还是弱者。但在今天, 双方的强弱已经发生逆转[18], 至少在学界是如此――尽管学界的整体影响也已今非昔比[19]。因此, 在今天讨论斯诺, 我们要哀悼的就不仅是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分歧。斯诺当年最担忧的, 是科学未能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发挥作用。他认为, 这和知识的过度分工、画地为牢有关。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消失。“两型文化”的说法也依然有效, 只是我们需要在“2”上做个简单的乘法。

身处今天的美国, 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 也如斯诺所说, 竖起了围墙。只是围墙彼端不是一种、而是几种文化[20]。这几种文化主宰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其中最显著的有政治文化、媒体文化、娱乐文化和宗教文化。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依次讨论科学和这四种文化的分歧, 并提出消除的方法。我们不认为斯诺所说的科学、人文的鸿沟已经消失, 它还在。但相比之下, 更重要的鸿沟已经出现在了科学和学界之外的部门之间。大学是科学家最自得的场所 (即便会和同行意见相左) , 但大学之外的新风气已经向他们提出了和以往迥异的挑战。

我们的分析如果没错, 那么现在的症结就不在于美国人背不出多少科学知识, 也不在于聪明人受到傻瓜蛋围攻。在美国, 各个领域都不乏有才华、勤思考的领袖和思想家, 但他们彼此有着不健康的隔阂。科学家和记者、和编剧、和政治家、和宗教领袖之间的合作都太少了。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目标是修正教育体制, 重塑科学文化和流行文化, 在各擅其长的人物之间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唤起那些关心科学的人, 激励他们沟通社会各界, 开诚布公地和大众探讨, 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责备。

3.李咏:成功学都是伪科学 篇三

金牌主持·满分父亲·模范丈夫

《启迪》:据《咏远有李》一书的目录反映,“生活,是大事儿”,你会不会因为工作太忙而缺失了一部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假如某一时刻出现了工作、家庭二选一的状况,你会怎么选?

李咏:目前看来,家庭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得还比较平衡,而且我是宅男嘛,除了录节目,就是宅在家里,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如果出现冲突,我当然首先服从工作安排,只是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太多。

《启迪》:在丈夫、父亲、主持人这三个身份当中,10分满分,你会怎么打分?为什么?

李咏:我这人就是特别自信,自信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有点儿近似于“不要脸”,我都打10分,因为我自认为很努力,很称职。

《启迪》:你对女儿法图麦的教育是让她尽量多学东西,喜欢不喜欢的都要了解,这些都是她的自由选择吗?你不担心她会“超负荷”?

李咏:她不会超负荷,因为不管学什么,都是以“好玩儿”为前提,我们从不给她制定什么目标或规则。当然她偶尔也会抱怨一下子,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小性子,并不影响她生活的阳光。

《启迪》:你还说担心女儿赢在起跑线上,这和上面的“多学”似乎有些不一致?

李咏:“多学”不是为了“赢”,比如游泳、网球、钢琴,这些都是为了让她更多地了解世界,更多地掌握获取快乐的工具。

《启迪》:每当你想让法图麦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都会以身作则,引导她、影响她,反过来说,你有没有从女儿身上学到什么?

李咏:当然,一个成年人从孩子身上获取的东西,要远远多过她从你身上获取的,只是很多成年人都无心去发现这一点。

《启迪》: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咏:健康、阳光、快乐,别无所求。

阅读潮人与口腔体操

《启迪》:在学生时代,你唱歌好,画画也好,尤其是那个以假乱真的信封,画得简直太绝了。为什么这些特长最终都没有变成你的事业?

李咏:爱好能否最终变成事业,要看因缘际会,因缘不具足,就成不了正果。并且我认为是否成正果都并不重要,我对现状非常满意。

《启迪》:你说大学是你的逃离新疆之路,为什么当时那么强烈地想要离开?而且是逃离?

李咏:青春,叛逆,想要远走高飞。每个人在这个年纪都会有这样的渴望。

《启迪》:从大一全班倒数第一到大四正数第一,你在大学时就已经开始“不走寻常路”了?

李咏:因为我找了一个学习好的女朋友,她老“鞭策”我。

《启迪》:你25岁之前就读遍了尼采、荣格、弗洛伊德,而且还通读了《资本论》,阅读在你生命中占很大比重吗?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了什么?

李咏:那会儿不读这些书就不是“潮人”。阅读引导我从更深的深度和更广的广度来看待世界和人生,受益匪浅。

《启迪》:最近在读什么书?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吗?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李咏:我最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我常常大声朗读他的作品,他的文字必须读出声来,默念就浪费了那份“口感”,这是我的“口腔体操”。

《启迪》:在你被录取到CCTV后,突然广电又说没有名额了,你当时是什么心情?而且你刚到CCTV就被派去支援边疆,感到意外吗?

李咏:当然,只能理解成“好事多磨”。

《启迪》:你说你开始还挺抵触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然后去做了一圈编辑、记者、摄像甚至导演,这些经历对你以后的主持历程有帮助吗?

李咏:一个人一生中所有的经历,只要用心了,努力了,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意义。

《启迪》:你在书里说,你现在都还不会用电脑,那平时获取信息来源于哪儿?会不会觉得自己和时代脱轨了?

李咏:从做节目的角度讲,我有一个非常优秀、年轻的团队,有他们做我的智囊,我不担心脱轨。

我享受“备受争议”

《启迪》:一个节目从创意的诞生到最终播出,上有领导,下有观众,各方意见层出不穷,必定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么多年来,你做节目始终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李咏: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

《启迪》:你是否担心过“娱乐性”会制约节目的“思想性”?

李咏:我本来就不追求思想,所谓娱乐,就是要让观众看我的节目感到轻松快乐,动小脑不动大脑。思想的事儿,可以交给我的同事,诸如小白老师、小崔老师等。

《启迪》:人们常说,忆苦思甜,以前你主持《天涯共此时》的知名度几乎为零,当时有没有思过今后会主持《幸运52》的“甜”?当你意识到已经火了的时候,心理有变化吗?

李咏:突然地从无名到有名,心理上肯定是会发生一些变化的,有好的变化,比如更自信了,也有不好的变化,比如开始有点儿盲目自大。这些都需要在后来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里逐步调整,才能重新达成一种平衡的状态。

《启迪》:你曾说“节目应该是主持人的外套,量身订做。但凡成了披肩,谁披都行,就不好玩了”。你也曾用“伺候人民”这个词来形容主持人的任劳任怨,这两种姿态不矛盾吗?

李咏:前后两者,说的是两回事。前者讲的是主持人的个性,后者讲的是主持人的态度,何矛盾之有?

《启迪》:据说每场主持服装都是你亲自设计的,为什么会如此精工细作,花很大心思在造型上?

李咏:我是学美术出身的,所以对一切视觉要素都非常在意。一个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就得像个国家电视台主持人的样子。

《启迪》:你的主持风格独树一帜,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你怎么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

李咏:我享受“备受争议”,没有争议的主持人,说明他没个性。

《启迪》:从《幸运52》的送大礼,到《非常6+1》的砸金蛋,你的主持风格一直都是很“闹”的满堂彩,为什么会选择主持《咏乐汇》这种相对比较“静”的谈话节目,这意味着李咏的转型吗?

李咏:这不是转型,我还是那个德行,只不过从站着变成坐着了。如果我希望像很多国外的娱乐节目主持人那样,直到白发苍苍还站在舞台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受到观众的喜爱,当然要不断地作出尝试。

《启迪》:现在你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个好妻子,几个金牌节目,作为一直在带给观众欢乐与梦想的主持人,你个人还有哪些人生梦想?

李咏:梦想就是和太太、女儿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也一直能站在舞台上,为大家带来喜闻乐见的节目,有多远走多远。

一、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父亲。

二、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成为一个世界级主持人所需要的才华,我都希望拥有。

三、最能代表你的三个关键词?

轴、倔、拧巴。

四、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画家。

五、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

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六、对于学生时代,你最怀念的是什么?

恋爱。

七、你觉得什么是青春?

嬉笑怒骂,个性飞扬。

八、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两肋插刀。

九、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亲眼看到女儿降生那一刻。

十、对你启迪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4.我们爱科学3 篇四

《我们爱科学》,感觉名字很耳熟,于是怀着好奇的心理翻了开来。这是一部很不错的杂志,《我们爱科学》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创造灵感,启迪科学智慧,培养科学素质。它的科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吸引了我。它主要有主要栏目有生命遐想、热点追踪、全息探秘、科学快艇、宇宙奥秘、少年军校、地球护卫队、可爱的动物、科学探险营、身边的科学、快乐科学课、电脑小玩家、主题公园、大开眼界、故事魔盘、酷玩街、动手DTY、军事万花筒、玩得心跳、3D影院、新知集结号等二十余个栏目。你看,这么多栏目,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它给人以智慧,帮助人们摆脱庸俗,走向文明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科学的萌芽是智慧的曙光,少年是国家的萌芽,热爱科学从我做起,发展科学从我做起,弘扬科学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鲁莽迷信的看待问题。

知识用于生活,也源于生活,听过这样一个家喻户晓故事: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当他坐当他坐在果园里的苹果树下,看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并思考它的原因时,命运就已经注定,他的理论会影响整个世界的未来。他成功的所有秘诀就是善于发现。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凝视这个世界,你会在冰火霎那之间,突然发现:天空竟然是蓝色的,梨子竟然是长在树上的,叶子到了秋天竟然会落下的······为什么以前自己没有发现呢?还是发现了就漫不经心的挥挥手说理所当然的呢?于是傻乎乎的错过了一切,等到好久好久以后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如同我们学的课文《三颗枸杞豆》中的三叔一样。

当然,我们不能当三叔。因为当我们发现空是蓝色的,梨子是长在树上的,叶子到了秋天会落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开始思考,思考,思考,再思考!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再加上搜搜资料,记记笔记,一般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哪怕再能的问题也能硬扒个蛛丝马迹出来。

这时,当我们历经千山万水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提出一些问题······你应该是要有问题的,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应该要有一些问题:比如太阳还能燃烧多久,尼斯湖怪兽到底是底是什么?太平洋怪兽:蛇颈龙、鲨鱼还是爬虫?寻找消逝的大西洲······,于是这些新的问题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思想与文明和科学的前进。

5.我们爱科学 篇五

活动流程:

(一)听听科学家的故事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

甲:我们迎着灿烂的朝阳,我们迈开轻快的步伐,乙: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将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甲: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乙: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甲:下面有请咱们班级的同学为大家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大家欢迎。队员1:《发明大王爱迪生》 队员2:《苹果落地》

(二)了解科技在腾飞

甲:前人的代代努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一项项新的发明创造正在孕育而生。乙:它凝聚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体现着现代文明的光辉。

甲:我国的古代人民拥有着丰富想象力,《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如今,科技革命深入发展,从普通的工农业到生物遗传高科技领域。

乙:我们不会忘记,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这是所有中国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甲:中国首次载人飞船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壮举。

(三)科学在我们身边

甲: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新的问题。

有趣的问题实在多,不懂的事情无法统计。

乙: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啊。这次的活动中同学们的本领还真不小,不但会想象,还会自己动手制作,这就是实践。这些同学做小制作时花了许多时间和心血,但只要坚持,不怕失败,多动脑、多动手,一定也能象科学家那样尝到成功的喜悦,希望其他同学能向他们学习,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爱科学的好孩子!我们要从小学要崇尚科学,学会创造。请听诗朗诵《我们爱科学》

《我们爱科学》

女:我们爱科学,爱科学使我们变得越聪明; 男:我们爱科学;爱科学使我们变成小精灵; 女:我们爱科学,再高的山峰我们敢攀登; 男:我们爱科学;再难的宫殿我们敢探寻。女:让我们用智慧的头脑,男:让我们用科技的本领,合:勇挑新时代的重任,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苹果落地

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这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大凡科学家都保留一颗童心,牛顿更不例外,当他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大家一定很奇怪,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我讲完有关他的几个小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源于他开阔的胸襟和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毅力,源于他超常的勤奋与努力!

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6.科学课,让我们快乐地探究 篇六

一、快乐地去探究

如何做到快乐地去探究, 就需要在探究之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 做好探究之前的准备活动, 才能快乐地去探究。以下我从课前材料的快乐准备、教师课堂的快乐引入以及探究活动前自由、大胆的去猜想三个方面阐述我的一些观点:

1. 课前材料的快乐准备。

探究过程包括很多, 并不是从课堂开始的, 而是从课前就开始了, 而且要使学生在课前材料的准备过程中, 体验到快乐。《光的反射》一课中, 要做到潜望镜, 学生们对这样一个小东西很感兴趣, 我便临时决定下节课专门花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做潜望镜, 可是需要课前的充分准备, 安排好他们自习要带的物品, 小组之间便开始自己讨论分配任务, 我听到小朋友们小组之间都在说, “你带一个镜子, 我带一个镜子, 我带一个牙膏盒, 你不带材料那你带一个剪刀吧”, “另外我来带一个包装纸, 把外面包装的好看一点”。“我一个人要带一套材料的, 我想自己也做一个。”“我也是!”听着学生们快乐地讨论着, 仿佛也能看到他们回家之后快乐地准备材料。

2. 课堂的快乐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内驱力。在课堂的前五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激起学生的疑问, 能使学生快乐地去探究。我在教《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 是这样导入课堂的:先给同学们看“乌鸦喝水”的动画, 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小石子在水中会怎样?”再让同学们思考思考“如果乌鸦小朋友把木块扔到水中去, 还能喝到水吗?”学生们对小石子和木块两种不同的材料在水中存在不同的沉浮现象产生疑问, 充分调动了学生接下来探究不同材料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积极性。

3. 自由大胆的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猜想是探究活动的基础, 是发现的前提。小学生思维活跃, 富于幻想, 敢于猜想。但是, 受知识、经验的限制, 有时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 甚至错误的想法, 这时教师应该加以鼓励, 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保持思维的积极性, 给予他们敢想的胆量。因为这些看似可笑、错误的想法, 蕴含着孩子们的创造性。如我在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 给每组准备几粒硬糖, 要求学生猜想:怎样使其中一粒硬糖溶解的更快?学生通过讨论后, 纷纷开始猜测:有的组想到, 一粒搅拌, 一粒不搅拌;有的说, 一粒用冷水溶解, 另一粒用热水;有的提出把一粒糖用榔头敲碎后再做, 另一粒不敲碎;有的想到了在酒精灯上加热……“用榔头敲碎的想法, 引得哄堂大笑”但最终实验结束的时候, 每个同学都对他有种敬佩的感觉。

二、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做好探究之前的准备工作:课前材料的准备、课堂有兴趣的引入课题、大胆的猜想。就可以进行探究了, 如何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快乐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想法:

1. 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选题。

“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得出结论更为重要。”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题目, 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留一些空间, 让他们自己想想想对哪些方面提出疑问, 鼓励他们自己去研究、去发现, 大胆地提出问题。不过,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随意的、零散的, 有的问题甚至漫无边际, 是空想臆断。所以, 教师更要耐心的进行引导, 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执教《蜗牛》一课时, 将几只蜗牛分给每组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前让学生提出问题。师:“你想要研究蜗牛的哪些方面?”生:“蜗牛头顶上的几根‘须’有什么用?”“蜗牛是怎么爬的?”“蜗牛有没有眼睛?”“蜗牛爬的时候为什么会留下粘乎乎的‘鼻涕’?”“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从哪拉便便的?”“蜗牛为什么要背着重重的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都是儿童话的语言,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使问题更加严密, 例如“拉便便改为排泄”“须改为触角”“鼻涕改为粘液”。学生们自己选定了这些问题之后, 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对蜗牛进行观察, 一旦观察到问题的答案, 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也就基本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

2. 亲自动手探究。

学习科学应该是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 必须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 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记录、整理数据、做总结、讨论交流。只有让他们“亲自”做了, 只有让他们从头到尾亲自“动”起来, 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学习“蜗牛运动的观察”的时候, 我给每一个小组发了一个放大镜, 让学生仔细观察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学生们很快地发现了当中的奇妙, 但是, 当我问及他们:“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他们用手比画, 就是表达不清楚。于是我就说:“那你们会模仿蜗牛的爬行吗?”我这句话一说完, 他们就活跃起来, 争着模仿。我立即邀请了几个同学模仿蜗牛爬行, 由台下的学生做评委, 选出模仿得最像的那位同学。接着, 让他再表演一次。这时候全班的学生都发现了蜗牛的身体在爬行中是波浪式前进的。之后的一课是《蚯蚓》, 又面临一个“蚯蚓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问题, 学生们立即提出用“模仿”的方法。我邀请了几个同学进行模仿蚯蚓的爬行的比赛, 他们一便模仿着, 一边开心的笑着。

7.我们曾被认为是没用的科学家 篇七

大家知道,我对人机交互情有独钟。上世纪 60年代,我研究了一台装置,可以直接用手指来点击操作。很多人都觉得这很荒谬,甚至有人发文称手指操作有多愚蠢。他们列举了3个原因,首先是分辨率低;其次,手会遮挡视线,让你看不到细节;最后,他们使出“杀手锏”,手指会弄脏屏幕。那台机器非常好用,当时却无人问津。

1976年,以色列人出色地解决了恩德培劫机事件,部分原因是他们利用机场的物理模型,进行过解救人质演练。美国政府问我们是否能通过计算来再现营救过程,我的一位同事说没问题。然后,我们建造了一辆带有摄像头装置的卡车,凭借影像记录,完成了一次模拟营救。多年之后,有了谷歌地图。而那时,我们的工作却被认为是不严肃的。

我有一个博士研究生,他在全球定位系统发明初期,设计了一个名为“后座司机”的系统,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自动导航,还会发出语音指令,比如,何时右转,何时左转。结果我们发现,当时设计的指令因为包含一些技术难题,执行起来比较困难。这名学生的论文写得很棒,但麻省理工学院(MIT)专利办公室却不同意为他申请专利,“责任太大,风险太高,还有保险问题。”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件事再一次表明,人们有时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视若无睹。

在当时,我们被认为是没用的计算机科学家,没人拿我们当回事。但有一个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就是MIT的院长杰利?威斯纳。大家都知道,要想在人生中展露锋芒,有所作为,一定要拉你的老板“入伙”。如果你因为超速而被截停,警官从车窗看进来,发现副驾驶位置坐着位“大佬”,就会说:“哦,先生,请继续上路吧。”所以,我在计划建设一个集计算机、出版等功能于一身的媒体实验室的时候,就拉上了杰利?威斯纳,这就像有个“大佬”罩着。

我这一辈子似乎总在说“在未来10年这些都会实现”,然后10年过去了;接着又会说“在未来5年这些都会实现”,然后5年过去了。我在做这些预测的时候,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们:我确实去过未来,并且不止一次。在我的所有预言中,被引用最多的就是“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起初这句话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之后才慢慢受到重视。

1996年,我写的《数字化生存》出版了。对我来讲,这本书给了我更多机会。后来,我开始投入到计算机与学习的研究中,在我看来,学习过程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最为相近。基于这一认识,我和朋友在柬埔寨等地展开了独立研究,启动“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计划。我还尝试在埃塞俄比亚做了一个实验,目的是研究在没有学校的地方,能否发生学习行为。我们向孩子们派发了一些笔记本电脑,但没有附带说明书,让他们自己摸索。在很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开机,还在短短5天内至少使用了50个应用程序,两周内学会唱字母歌,有的还在6个月内成功入侵了安卓系统——这个过程太奇妙了!

现在我预测,未来最大的挑战将是:让世界上最后10亿人接触到互联网——这也是我的计划。这最后10亿人身处荒蛮之地,但“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计划的成果,还有埃塞俄比亚的实验,让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行动起来。

总之,我想说,过去的30年,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当有人说你大错特错时,你更应该全情投入,至少我会如此。

8.我们爱科学 篇八

当我们看着悬磁浮列车被研制生产出,跨海大桥正在建设过程中,当通讯技术日异更新,当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时就可以感觉到科学的强大力量。

可谁知道科学的负面却成为伤害大自然的凶手。就从空气质量来讲,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厂,还有大大小小的锅炉房,矗立着的一座座烟囱,昼夜不停地冒着浓烟;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炉灶,也排出大量油烟废气,真是骇人听闻,原来空气污染有这么多源头和危害。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大气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都要靠仪器来检测。好在而这些仪器都是从科学中来,它的发明与生产,都是科学力量无穷无尽的展现,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我们热爱科学。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可是水源毕竟是有限的,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的水源很快会消失的,所以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9.我们爱科学作文 篇九

关于我们爱科学作文

比草原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比人的胸怀更宽广的或许便是科技。科技就如一片海洋,我们便是遨游其中的小鱼。纵然海洋中的资源再怎样丰富,也早晚会枯竭,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去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技,只有不断更新探索,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前几天陪父母查找去年中科院等机构专家完成的.《中国科普现状调查报告》,里面显示目前我国2人中就有1人迷信求签;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前的水平。50个中国人中有一个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虽然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提高很多,但是比发达国家落后约二、三十年。看到这一串数字,让我感触颇深。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科学奖会成就人来的未来。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心怀一个科学的种子,就要精心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才会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所以,科普从来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而是事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早在“五四”时期,先驱们就喊出了“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宣告。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经济繁荣不能阻止愚昧的泛滥和迷信的猖獗,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同愚昧无知作斗争,任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国民的共同努力。提高公共的科学素质养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迫在眉睫。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科学精神,遵守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的严肃性,严密性和规范性。对尚违背科学证实的假说才去认真研究,科学求证的态度对待,违背基本科学事实和规律,弄虚作假,借“科学”之民招摇过市的行为必须坚决反对,作为领导干部和管理工作者,要旗帜鲜明的坚持科学真理,支持科学实验和科学问题的自由讨论,支持反对迷信愚昧和伪科学活动的斗争。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活力和竞争力。

10.一堂科学课带给我们的思考 篇十

执教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科学老师,编写过两套《科学》教材,并曾获过省科学教学比赛的一等奖,其理论功底与教学技艺可见一斑。他这次上课的内容是自己开发的,问题情境是把一根吸管夹上夹针,放到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里,通过捏紧松开饮料瓶让里面的吸管自由沉浮。应该说,这样教学的内容相当有趣,完全可以上得非常成功。

然而,事实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先用三年级的学生试教,孩子们非常活跃,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遗憾的是,课还没上到五分钟,整个教室已经乱得像个农贸市场,几名学生甚至开始利用水槽里的水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这位听课的老师也贸然站出来和执教老师一起充当了维和警察的角色,可是任凭我们两名老师怎么扯破嗓门都无济于事。整堂课只得在谁也听不见谁说话的氛围中草草收场。

第—次试教彻底失败了。很显然,三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自然教室上过课,他们连最起码的科学课常规都没有训练过。只是凭直觉知道这样—堂课是不需要语数外三门功课那样做作业的,于是潜伏已久的儿童本性便在这样一堂“自由课”中宣泄了出来。仅靠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来培养常规是没有可能的,看来我们只得选用更高年级的学生了。

第二次试教我们选用了五年级的学生,结果同样遭到了失败——所不同的是另一个极端的失败。试教之前,我们整顿了一下纪律,整堂课在静悄悄的氛围中进行着。可是,从学生那种冷冷清清的实验操作以及稀稀拉拉的提问发言中,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科学课的尴尬与无奈——执教老师那样充满期待地抛出问题情境的石子,满以为会激起千层思考的浪花,结果却连一个涟漪都没有,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

看着学生们带着一种麻木索然的神情离开了教室,我心里涌动着—种莫名的悲哀:科学课,在五年级的孩子心目中早就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了,再过一年,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语数外小学毕业会考,那三门的总分对他们来说才是值得关注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早就教孩子学会了功利与势利。科学课,那算什么东西?

时间紧迫,再也来不及找班级试教了。我们只得把正式上课年级折中定在四年级。正式上课的学校是一所农村的省实验小学,我们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农村的孩子受到教育功利化的污染要少一些。

结果正式上的效果更加差。课堂上学生很听话,可也就是除了学生听话,再也让我们找不到为自己的失败而宽慰的理由了。一个班四五十个人,居然连一个学生都说不清潜水艇是怎么回事,那原本是三年级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啊!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上过科学课。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让我困惑已久的问题:现在在语数外的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越考越好,这都是科学课等一批“副课”主动谦让的结果啊。

科学素养,原本是决定一个民族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标志,而今却沦落到这样—个无人可拾的境地,这是何等地叫人悲愤!以人为本,科教兴国,这样的口号人人都会喊,可为什么科学教育的现状到了这种地步却无人问津?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世人一下子觉得外语比科学更加重要,难道从小学外语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读懂别人科研资料与科技产品的说明书吗?

经历了连续的失败,我的同事连连哀叹:“原本对科学课还抱有那么一点希望,现在准备彻底放弃了。”一位对科学课这么痴迷的行家,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内心的痛楚不难领会。事实上,由于学校编制紧缺的原因,他早就由专职的科学老师改为数学老师了。只是他一直对科学课放心不下,自己主动额外承担了一个班级的科学课作为试验田,而这点微薄的希望也最终将在现实面前慢慢地熄灭。现实的残酷,使得麦田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守望者。

一节失败的科学课,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一言难尽的。它不由得引起我们对当今教育再一次慨叹:教育,你这样一个站在上层建筑之上的可怜的人儿,你曾经为政治卑躬屈膝,专心伺候了他几十年;现在又要为经济丧尽尊严,成为被另一个恶主玩弄的奴隶。你—天到晚忙碌着“应试”的差事,还要被迫穿戴着“素质”的外衣——那漂亮的奴隶制服,能遮掩你虚弱无力的身形吗?

我多么希望有这么一天,人们重新还给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原本是为着让人类认识真理传承真理而诞生的。科学课、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应该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应再有其他过多的外在目的,如果有这样一天,我们的科学课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遭遇了。

11.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 篇十一

一、阐述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的探究欲望,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中班科学活动《我们的身体》中,我选取了i Pad课件中《我的身体》《身体部位》《记忆游戏——身体部分》这三个APP软件,并借助会声会影和PPT来完成本次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眼球被生动、直观、有趣的情景所吸引,并能在与i Pad互动游戏的同时探索身体的奥秘。

本次活动,我预设了巩固—认识—提升三个阶段。首先,我借助幼儿耳熟能详的音乐《我的身体都会响》进行游戏互动,同时利用会声会影相册《我的身体》,调动幼儿已有的关于身体部位的知识经验;其次,借助i Pad上的现成课件《身体部位》,采用集体游戏和独立操作i Pad的活动模式,让幼儿通过玩玩、找找、拼拼,熟悉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特征和作用;再次,巧妙运用游戏课件《记忆游戏——身体部分》中的“翻牌游戏”,既帮助幼儿巩固身体部位,又巧妙地引导幼儿完成闯关游戏;最后,我运用生活中危害身体的行为图片,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讨论,从而懂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做危害身体的行为。

在整个活动中,信息化技术有效服务于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改变了传统科学活动的“教与学”的方式。信息化技术的巧妙运用将枯燥的科学探究与实验趣味化,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生动化,将平淡的教与学的过程立体化,融试听、探究、练习于一体,拓宽幼儿学习科学的路径,有效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幼儿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公平性,促进师幼之间、幼儿与身体部位之间的高效互动。

二、制订教学活动目标

本活动是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平板电脑中现有的软件,变传统的“听讲式”学习为“探索式”“参与式”“个性化”的学习,提高教学互动性,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信息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转变了传统的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化繁为简、形象生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我制订了三个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拼拼,熟悉、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通过i Pad巩固游戏,玩一玩、说一说我们的身体。

3.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并知道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体。

三、分析教学活动过程

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集体认知,了解身体部位

活动分析:运用多媒体课件中原有的幼儿熟悉的熊猫奇奇,以熊猫奇奇和大家做游戏为开场导入,带领幼儿一起复习音乐游戏《我的身体都会响》,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尝试操作,巩固身体部位

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部分,共分三个环节开展。

环节一:玩一玩,多通道感知身体部位。

活动分析:

(1)点一点,说一说身体部位。借助游戏课件《身体部位》,界面中会出现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四个不同的人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点击进入。进入后会出现自己选择的人物放大版,幼儿可随意点击身体任何部位,然后会朗读出所点击身体部位的名称,幼儿在游戏中便能进一步熟悉这些身体部位,并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2)拼一拼,组合身体部位。课件自动将所选人物的身体部位进行拆分,由幼儿根据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拼接,进一步考验了他们的记忆力和判断力。

(3)选一选,搭配身体五官。在让幼儿操作练习的同时,课件也为幼儿提供了趣味小游戏,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脸蛋、发型、眉头、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进行自由搭配,从而组合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身体五官。

环节二:说一说,多角度分享操作经验。

活动分析:这部分我运用i Pad的推送功能,分别请幼儿上前交流他是如何操作的,在交流的同时分享操作经验。同时,就个别幼儿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分析,共同解决。

环节三:动一动,多形式体验游戏乐趣。

活动分析:这部分运用了现成课件《记忆游戏——身体部分》,课件分为五轮闯关游戏,难度由易到难,种类由少到多,要求幼儿通过点一点、翻一翻,将每个牌背后的身体部位记住,同时翻出两张相同的身体部位则为胜利。课件将简单的翻牌游戏多样呈现在幼儿面前,减少了教师课前准备“多种实物”身体部位的工作量,同时这种具有挑战性质的闯关游戏也纷纷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并为自己顺利闯关成功赢得最后胜利而鼓掌欢呼,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第三部分:拓展经验,保护身体部位

活动分析:这部分也可以作为本次活动的延伸。首先,我一一出示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我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用相机记录下来的,让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图片,互相讨论一下,这些图片上的行为对吗?并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我将小朋友的回答进行总结,以此得出结论,告诉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做危害身体的行为。

信息技术手段是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帮助幼儿释疑,解决科学活动中重难点的有效教育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活动教学,是改革传统活动手段的必然趋势,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势诸多: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了幼儿的智力水平,又提高了幼儿的非智力水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不同设备和方式的资源利用生动了课堂、丰富了内容,为幼儿教学活动打开了新通道。同时,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园科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2.我们爱科学主题班会 篇十二

—— 四(7)中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报纸、看电视、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用演唱、讲故事、诗朗诵等方式,培养少先队员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2、通过活动强化队员科学意识,更好地培养队员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培养队员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设计主题活动,自主收集活动资料,自主动表演节目,培养少先队员具有科学的头脑和实践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查阅资料,做到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集一条科技前沿信息。

2、排练节目,准备器材。

3、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四、活动过程:

(各小队都向中队长报告之后,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

中队长:报告中队辅导员:四(7)中队应到77人,实到77人,一切准备就绪,请指示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同意你们开展活动,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全体立正,现在我宣布:四(7)中队“我们爱科学”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2、中队长:出队旗、敬礼

3、中队长:礼毕、唱队歌,4、中队长讲话: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只要我们从小播种下科学的种子,努力学习,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5、活动过程:

第一篇章

像科学家那样

方:迎着灿烂的朝阳,迈开轻快的步伐,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将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

蓉: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方: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蓉:下面有请XX为大家讲述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问问题的孩子——爱迪生》

方:是呀,无数个“为什么”,无数个小问号,蓉:正是科学萌生的幼苗。

方:感谢XX的精彩故事。

蓉: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研究大自然和生活中许多现象,积累了许多知识。

方: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努力,把这些知识整理提炼得更深刻,更准确,这就成为科学知识了。

蓉:我们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方:下面请欣赏小合唱《天地之间的歌》。

第二篇章

科技在腾飞

方:科学技术是神奇的,科学技术是有趣的,科学技术是威力无比的!

蓉:人们想要千里眼,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

方:人们想要顺风耳,科学家就发明了——电话机

蓉:人们想要上天,科学家就发明了——飞机、火箭。

方:人们想要入海,科学家就发明了——轮船、潜水艇。

蓉: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方:下面请听诗朗诵 《科技人生、魅力一生》

第三篇章

科学的礼赞

方:在世界科技的舞台上,蓉:中华,我们的祖国啊,合:曾经是一颗明亮的星座。

方: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蓉: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伟大成就。

方:我们伟大的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凝结成累累硕果,合:留下了一笔笔光辉灿烂的科技发明。

方:科技为人类插上了翅膀。

蓉: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飞翔。

方:接下来请欣赏XX等同学为我们表演的舞蹈《》。

方: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多么神奇!

蓉:假如你想把世界看清,就请睁大你的眼睛。

方:这世界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蓉:这世界一日千里,面貌一新。

方:下面请听快板《美丽明天属于你》。

第四篇章

科学在身边

方:学习、思考、创造。

蓉:这是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

方:邓小平爷爷曾说过:

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方:华罗庚爷爷说:勤能补拙,一分辛勤一分才。

蓉: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一会有收获的。方:请欣赏三句半《从小爱科学》

蓉:科技的种子埋在心灵深处,方:科技的花蕾绽放时代的希望。

蓉:今天我们还是小小雏鹰,稚嫩的翅膀需要科学技术来锻炼。

蓉:明天,我们放飞理想,开创21世纪的美好未来。

方:让我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的思想,蓉:让我们从小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方:立志摘下科学明珠,蓉:把祖国未来亲手开创,合:做祖国未来的主人!

方:请欣赏舞蹈《》。

甲: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使自己成为爱科学、用科学的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和小能手!

乙:让我们把祝福与实现理想的期盼化作响亮的歌声吧,一起来齐唱:《怒放的生命 汪峰》 „„【课件播放视频】

甲:今天,虽然科技的发展已经不断创造奇迹,让人叹惊叹,但还有很多科学难题摆在人类面前。癌症、艾滋病、自然灾害、环境恶化、世界不少地区仍然粮食短缺等等。

乙:因此,我们还需勤奋学习,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才能担当中国崛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因为我们是——(齐声回答:既往开来的中华少年。)

方:下面请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话。

辅导员讲话: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是科学为我们拨开重重的迷雾,是科学为我们开启智能之窗。因为,科学带给了我们全新的创造思维,因为,科学教给我们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崇尚科学,让我们更冷静,客观地面对这日新月异的世界,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振翅翱翔,迎接美好的明天!

7、呼号

中队长:全体起立、立正、呼号(右手握拳,置于头侧)中队长: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8、中队长:退旗,敬礼!

13.读《我们爱科学》有感 篇十三

每一期的杂志,都会出现不一样的内容,很新颖,很奇特。这是一本很有趣的杂志,在杂志的后几页,都会出现笑笑园,一个以笑话为主的项目。在疑案侦破中,还有一桩桩事件让我沉思。在杂志的背面,还有一些推荐的好书,比如《恐龙世界历险记》,带你回到恐龙世界哦。

书里面介绍了一些植物、动物,有一期介绍了我喜欢的猪笼草。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所以称为猪笼草。它会散发出一种香味,把一些小昆虫吸引过来,粘在它的小“笼子”里,然后它在慢慢享受。在杂志中,当看到一些大型动物欺负小型动物时,我就会为它们打抱不平,想:这不就是以大欺小么!为什么要吃它们?它们多可爱啊!妈妈不耐烦的对我说:“自然界中,这是生物存活的规律,所以不讲什么以大欺小。”

在今年的4月刊中,介绍了许多宝石,有被誉为宝石之王的红宝石,有会变色的蓝宝石,有罕见的祖母绿,有友谊象征的黄晶,有典雅的紫晶,有晶莹的碧玺……其中,我最喜欢黄晶,黄晶是石英的变种,象征着和平与友谊。黄晶的颜色有很多,但以黄色的最为著名。古人认为,黄晶太阳般的光辉能给人温暖和智慧,黄晶的价值很高,不过,在市面上有许多人造的,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14.我们都是“黑科技” 篇十四

隔空操控

2015 年5 月29 日, 在谷歌开发者大会中, 谷歌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隔空操控。 该项技术允许用户在不触碰屏幕的情况下, 只需做出一定的手势, 即可在屏幕上实现滑动、捏合、点按的操作, 从而控制智能设备。

如此炫酷的背后, 都是Project Soli微型传感器的功劳。 Project Soli微型传感器依靠的不是各种加速度传感器、 摄像头、红外线感知手指的运动, 而是会发射出一种60GHZ、波长5 毫米的无线电, 你可以亲切地称它为“谷歌的小雷达”!

通过这种极高频毫米波, Project Soli微型传感器能捕捉到动作、距离、速度等信息, 从而实现对手机的隔空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 Project Soli微型传感器的感应误差能够精确到毫米。

谷歌打算将Project Soli微型传感器运用于可穿戴设备中, 比如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 在搓搓手指就能调节亮度、 音量的未来, 是不是也意味着, 苍蝇都能控制我们的手机呢?

全息眼镜

2015 年1 月, 微软发布了一款名为Holo Lens的全息眼镜。 你可以把它当作谷歌眼镜的升级版, 但它的功能确实强大到爆。

Holo Lens就像一个投影仪, 拥有两个全息透视镜头, 负责把光线投影到用户的眼球后方, 诱使大脑把光看作真实存在的物质。Holo Lens不需要借助手机, 可以独立使用。

在发布会上, 微软演示了Holo Lens在生活中运用的场景。 用户佩戴全息眼镜后, 能够看到各种全息图像, 虚拟的狗狗、虚拟的家具、虚拟的平板电视……这些虚拟的图像是随时生成的, 所以用户只要使用简单的手势, 就能调整图像的大小和方位。 最难能可贵的是, 全息眼镜并不是提供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 而是把虚拟影像叠加到真实环境当中。 用户戴上它, 可以一边走路, 一边和朋友聊视频, 一边还能在厨房的墙壁上观看足球赛事, 甚至于它还能把客厅变成荒凉的火星表面。

在此, 免费送一句广告词给微软, “只要戴上Holo Lens, 世界就在你眼前。 ”

Wi-Fi充电

2015 年5 月, 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测试了一种新型充电技术———用WiFi信号充电。 如此一来, Wi-Fi将不再是电量杀手, 而是变身为电池救星。

尽管Wi-Fi信号无处不在, 但设备能利用的能量, 始终来自发送数据的无线频率。 普通无线路由器发送数据的频率是间歇性的, 并不具备充电条件。 为此, 研究人员修改了无线热点和路由器, 当一个信道不发送数据时, 它就广播噪音, 以确保信号的连续性。

在Wi-Fi供电系统工作时, 无线路由器负责传输电能, 再由一个定制化的传感器, 收集路由器发出的射频, 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 当这种传感器集成在手机或平板中, 就能为数码产品充电了。

无线路由器既可以充当无线电源, 又可以作为普通的路由器, 提供Wi-Fi信号。 与现有的无线充电必须把设备插在无线充电底座上不同, Wi-Fi供电系统可以“隔空”为8.5 米远的电池充电, 终于可以玩手机和充电两不误了。

虚拟跟车

2015 年1 月, 捷豹路虎发布了其研发的最新驾驶辅助技术。

通过“360 度城市虚拟风挡”, 捷豹路虎解决了开车时的视线盲区问题。 研究人员在车内的每根车柱上各安装上一个屏幕, 并在外部安装了摄像头。 当车辆转向、超车或途经交叉路口时, 左右车柱将会自动产生透视效果。 这时, 汽车就好像一个360 度的全景镜头, 使驾驶员对周边的行人和车辆一清二楚, 以最大限度地杜绝意外的发生。

此外, 城市虚拟风挡本身就是一个大荧幕, 只要联网, 就能够提供从油价到可用停车位的各种信息。 更神奇的是, 捷豹路虎研发团队正在开发 “虚拟跟车导航”技术。当选择目的地后, 前风挡上就会投映出一辆汽车虚拟的影像。 司机只要跟着这辆虚拟的汽车, 在无须查看路标、街道名称的情况下, 就能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飙车利器, 你猜, 将来《速度与激情》剧组会不会考虑也来一辆?

15.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 篇十五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兴趣广泛,乐于动手,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还不够丰富,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基于本课是初中科学教学首次接触到地球和空间的科学领域,所以教师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证明地球是“圆”的方法和现象,明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以人类认识地球的历程为主线索展开。经历“平面→曲面→凸面→封闭体→球体→正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的学习过程,重点研究地球的形状;从内视角研究逐渐延伸至外视角研究,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认识,体验认识过程,发展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书本和笔作为模拟实验的材料,大大简化了实验要求,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球体;利用平面、曲面移动位置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验证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用科学的方法(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搜集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展示资料的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人类认识大自然是一个孜孜不倦的、艰难的历程;通过实验和搜集资料,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教学难点]

探究并举例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教学手段]

教师引导,辅助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探究,积极参与探讨,汇报结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呢?

(教师播放地球影片,学生谈对地球的认识。)

2学习新课

教师讲述: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结论,在今天来看,很容易得出,可是,在古代,人类站在地球的表面,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呢?

学生活动:查找资料“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并与本组同学讨论交流。评价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完成第24页练习6。

教师讲述: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认识不断进步,公元前6世纪,毕达格拉斯坐在海边高山上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

(教师播放flash。)

教师引导思考:远去的帆船是先看不到船身而后看不到桅杆,请你猜想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形状。

(教师实验,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实验时,应观察什么?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试试,同时完成作业本第23页练习2。

(学生活动、交流,回答作业本第2题。)

教师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回答为什么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先消失?

教师引导结论:看来,大地可能是个曲面。人们从一些现象对地面是平面的质疑,得出地面应该是曲面。

教师讲述:时间到了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又注意到月食现象(链接月食图片),大家注意到月食时月面的缺损部分的边缘是什么样子吗?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结论:月食是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挡住了,是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部分影乎),影子是圆弧形,说明地球很可能是个球体。

教师讲述:至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都停留在遐想、推测的阶段,直到16世纪,人类才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地球确实是个球体,那就是麦哲伦航行。

教师提问:为什么船队一直向前航行,最后能回到原地?如果大地是方的,会出现什么情形?

教师引导结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历时3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讲述:人们最初从高空气球上观看地球(展示图片),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把卫星、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从卫星发回的照片上终于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真面目——球体(展示各种卫星拍摄的图片)。

(教师播放录像,学生看完录像后,完成作业本第23页练习3。)

学习地球概况,完成下列练习:

(1)按1米宽站3个人计算,绕地球赤道一周大约需要

人。

(2)假如我们以每天50千米的速度沿着地球赤道走一圈,那么约需要多少天才能走完一圈?

3巩固新课

总结: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

思考: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月食现象。

(1)月亮为什么有一部分变黑了?

(2)是什么遮住它了?

(3)遮住的那部分是什么形状的?

完成习题:(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分几个阶段?

(2)各达什么认识水平?

(3)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什

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爱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反思]

《我们居住的地球》一课主要抓“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发展史”为主线,连带“人类认识地球的艰巨性”和“学生设计方案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三条主线将整堂课连成一条线。教学让学生经历平面→曲面→凸面→封闭体→球体→正球体→不规则的球体的认识过程,犹如学生在认识几何问题中由平面到立体的整体构建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增。

让学生自己去找,去发现,不仅可以用球,还可以把书卷起来证明地球是圆的,对学生的这一惊奇发现给予慷慨的赞扬,学生就更加投入到了学习中去。课堂中由于利用书本和纸笔直接进行活动,既方便又实用,而且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活动中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16.我们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十六

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小区广场打乒乓球,先是你一推我一挡,你进攻我扣杀,乒乓球好像个快乐的小精灵,在球台上蹦蹦跳跳,搞得我们眼花缭乱,正当我俩战得心里乐开花时,我故意放慢了接球的速度,找机会给妈妈一个扣杀,谁知一使劲,球打在了网上,顺势又弹了回来,沿着球台边要掉下来,我赶紧去接球,没想到球落地的同时,我的脚也到了,等我缓过劲来拿起它时,它竟变成了伤心的像“囧”字的脸。我问妈妈:“怎么办?”妈妈看了看,神秘地笑着说:“没关系的,我是魔术师,我会让它变回原样的。”我赶紧问妈妈怎么变,妈妈就告诉我怎样利用热水使球变回去的办法,还说这是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利用此原理的,还有铁轨、天桥等等。照妈妈说的去做,我很快让瘪球变回了原样,又开始了我们的乒乓球PK赛!

还有一次,我在家里洗澡,浴缸里放满了水,我在里面舒舒服服地泡着,嘴里哼着小曲。正高兴的时候,突然一滴冰凉的水珠掉在我的身上,吓了我一跳,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抬头望了望天花板,发现上面有好多小水珠密密麻麻地趴着,有几滴正在往下掉。我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把我爸爸喊了进来。因为我爸爸他什么都懂,问他一定知道,爸爸说:“这天花板上的水珠是浴缸里散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天花板受凉就会结露,而且天花板表面又是很光滑,所以就会越聚越多,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掉下来。”这是水的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变。

“哦,原来如此,我明白了。”爸爸还说,这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来迎接新的挑战。”

上一篇: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