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

2024-11-10

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11篇)

1.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 篇一

案例]:

某电子产品企业的销售部门按行政区划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的销售区域,每年年初向销售区域总经理下达其所辖销区的销售计划。销区奖金总额根据该销区的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每个业务人员的奖金也与其所负责区域的销售额挂钩。如果销区完不成销售计划,无论什么原因,销区所有人员的奖金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量,业务人员在向批发商推销产品的时候,往往向客户承诺一些难以实现的优惠条件,比如批发商进货达到一定量时给予高额返利,向批发商或者专卖店提供进行统一形象装修的补帖等等。同时,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额,除了开拓自己负责的区域以外,许多销区还向相邻销区的经销商以优惠条件批发产品,以至于最后各销区之间互相抢占对方地盘。

刚开始时,这种做法的确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企业也因此在一些地方的市场占有率得以大幅度提高,销区经理和业务人员的奖金收入在业内达到了中高水平。但是两三年以后,这种做法的弊端就开始暴露出来。首先是许多经销商发现该企业的业务人员不守信用,令他们蒙受了很大损失,纷纷停止从这家企业进货;另一方面,由于各销区之间互相冲货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市场策略。最后,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开始下滑。特邀嘉宾:

雅客食品广州区域经理:史强

杭州三脑智胜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尚阳

“唯量论”的弊端

赢周刊:很明显,这家企业在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上出现了问题,它单纯的将销量与收入挂钩,当然容易产生一些销售人员的短期投机行为,这种单一方式除了有刺激销售人员的的窜货、歪曲政策冲销量的弊端外,还有哪些弊端呢?比如说对新老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对新旧产品的市场推广等。

史强:虽然单一的销量激励弊端重重,但无可否认,销量仍是衡量销售人员业绩的最主要的指标,销售政策的制定不当固然是销售人员违规操作的一大诱因,然而很多时候,规避销售人员的违规,企业也可采用一些其他的举措。

比如雅客,在制约销售人员行为上,雅客采用的是“两头紧”的管控。雅客在生产上借助ISO9000的流程控制,产品出厂时根据区域的不同在包装上打上各自的编码,这种严格的身份识别系统有利于对窜货等进行源头上防治;另外,在终端的事后防治上,雅客一旦发现有窜货现象,会紧步跟入并施以严厉的惩罚,这种惩罚是一种连带责任的惩罚,受惩的不仅仅是经销商,还有负责该片区的销售人员。

尚阳:案例中的业务员的违规操作是典型的“唯量论”引致的弊端。

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业绩的增长或下降,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事在人为。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是每位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而绩效考核正是与人的积极性关系最密切的工作。企业制定的业绩考核标准是否合理,管理层对绩效考核实施、控制是否公平、准确,会直接影响一线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表现,又会对企业的效益产生直接而又重大的影响。

“过程考核”核什么?

赢周刊:既然我们不能在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实行单一的销量与业绩挂钩,那么我们在考核中除了销量之外,还应主要注意哪些考核内容呢?

史强:我们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更多的是全过程的执行力考核,而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销量考核,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我们除了有针对销售人员对公司销售政策的执行状况如产品上架率、终端陈列表现等的跟踪评估外,还会换个角度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区域内产品认知度的改善,根据终端经销商对销售人员的评价,根据该销售人员在该区域内的销售递增率的比较等对销售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争取能全面的公平的反映一个销售人员实际的素质。尚阳:我认为应该把握三个结合: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销量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事先评估与事后评估相结合。怎样理解呢?过程管理正如史总所言,重视的是全过程的执行力的考核;而综合考评则包括经销商规范管理、市场秩序、价格维护、网络建设、市场良性成长等标准与销量结合;最后我需要强调的是,事后评估调整其实也很重要,有些业务员确实付出了努力,因事先标准的失误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硬性指标不能完成,考核时也应给予合理的调整。

“一对一”激励

赢周刊:销售人员的激励是应注重过程激励而不应是结果激励,但过程激励无论如何最后都会以一定的结果来体现,这种结果除了销量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吗?有人说应该通过具体的激励对象来定结果,如喜欢竞争的员工就对他实行销售竞赛,喜欢成就感的就给予他一些名分等。

尚阳:事实上,我所说的全过程的考核、综合考核和事前事后的考核,在精细的考核指标设定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销售人员的业务表现的差异,它已经包容了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的业务能力表现,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等。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劳苦功高,有才华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因市场属于开发期、衰退期或目标销量制定的不合理,使之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从而有失公正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所以我们会意识在绩效奖金之外再设一些如增长奖、开拓奖、网络建设奖、市场秩序奖等单项奖。

史强:雅客在针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上也力求做到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但也许并没

有你说的那么细致。在雅客,业务人员做的好,物质上的激励是最显著的,我想这也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共性,不过,在此之外,雅客也会根据业务人员的努力程度和业务表现,会考虑将一些表现突出的销售人员向上提拔,通常的情况是,我们会更多的倾向于对我们的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率的培训,根据管理层级的不同,我们的培训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赢周刊:在制定销量目标时,销量指标的制定应该是非常灵活的,这种灵活性会因产品品种的特征如新旧,如各种品种的利润回报大小、周期;也会因人,如新老销售人员;也因区域市场的成熟程度,市场所处的阶段如淡旺季等的不同而不同,这样表现的结果就是销售政策象您所说的那样,是人各有一种,一对一的,您的心得是怎样的呢?

史强:的确,销售政策的灵活制定会因区域市场的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会因市场所处阶段的淡旺季的不同而不同。在雅客,各区域市场会根据总部给每个区域分配的销量指标作参考来进一步细化区域内各片区业务员的销量指标,同时,在销量的分配上会根据该业务员上一考核期的业绩表现,根据该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促销力度,竞争者的力量增减的预测,在其原有的销量基础上框定一个具体的增量指标,以求达至“一对一”的充分发挥每个销售人员最大潜力的销售促进的效果。

“3 :7”绩效考核

赢周刊:在明确了考核内容和原则后,具体的考核办法应该怎么做呢?您是怎样处理的,很多人采用的是积分制,但对哪些指标应该多打分,哪些少些?应如何把握呢?

史强:是不是采用积分制,每个企业会有它自己的一套评估标准,至于在哪些指标上应多打分,哪些少些,我认为还是因销售目标的不同,在具体制定时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销量是最主要的衡量指标,但有时也有例外,比如在产品上市铺货期,这一阶段我会以产品的销售网点的拓展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具体的在权数表现上,我会将“布点”设定为60权数,相应的“陈列”为20,而“销量”可能就只有10,但转入下一阶段的网络维护甚或深度分销期后,销量的考核就会适当的上调,其指标的权数也就是所谓的积分也会相应的增加。尚阳:根据我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我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3∶7” 绩效考核法。即综合考核占30%,销量考核占70%。综合考核包括:公司规范、运作方法、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按事先客观标准基层考核评估占70%,领导事后评估是30%。销量考核,按事先标准考核占70%,根据事后考核调整占30%。事后调整包括:因特殊事件影响销量、客观困难、含水销量、公司产品或政策影响等。绩效考核的结果一般是通过奖金多少来体现,最好是将激励与绩效考核结果结合使用。

人走业务走

赢周刊:很多的客户资源都是业务员开拓的,在业务员跳槽后,经常会出现人去楼空的“人走业务走”的现象,您是怎样防治这种现象的呢?您能为案例中的企业提些建议吗?史强:事实上,在超级终端普及化的今天,“人走业务走”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应该说基本上已经杜绝,因为现今的K/A店、商超等现代终端,在采购一块,已经相当的规范化了,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产品的销售表现或品牌的影响力,客情关系对采购的影响力已经极度淡化了,这种现象可能在一些传统分销渠道中还存在,不过我想不会很多,现在是一个商业理性的社会,你的产品如果真的有很强的竞争力,经销商就不可能不要你的产品,他不会因为所谓的人情而放弃了大好的赚钱机会。

对于案例中的企业,我想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他应该在销售区划上进行合理严格的划分;其次,他应该在产品生产的源头进行窜货防治,在产品包装上加以识别,同时与经销商的合同应明确的规定彼此的责任明细,施以严厉的奖惩,并进行连带责任的惩罚;最后,在销售人员的激励上变单一的销量激励为过程激励,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尚阳:如果企业的整个销售过程都是制度化、程序化的,业务员的操作就基本上是透明的,出现“人走业务走”的几率太小。至于对案例中的企业的建议,我的解决办法是: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销量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事先评估与事后评估相结合。用综合评估的经销商规范管理、市场秩序、价格维护、网络建设、市场良性成长等标准与销量结合对其奖酬做出综合的公正评估。

2.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 篇二

关键词:国企,科技人员,激励

引言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居于主导地位,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核心资源。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一核心资源成为了重要之题。对科技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才能确保科技人员知识资本投入的长期积极性, 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科技人员激励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对激励因素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 未能有效区分科技人员的基本需求和激励需求之间的界限, 以至对企业科技人员进行激励和考核时, 基本上还是套用一般传统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或者是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经验, 没有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实际情况, 往往呈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以致针对性不是很强, 对科技人员的激励程度不够, 这些都影响到企业科技人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有部分国内企业为了吸引、留住和激励科技人员, 在激励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其科技人员的满意度仍然不高, 虽然人是留住了, 但也只是“出工不出力”, 缺乏对科技人员的有效管理, 没能充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必然导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降低,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1 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 能否保证科技人员及其他人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决定着它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 也标志着这个国家及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建国初, 国家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政策, 留住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并吸引大批留学人员归国参加祖国建设, 科技工作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在“文革期间”, 科技人员被排挤、歧视, 地位很低。1978年以后, 随着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了改革和开放, 科学技术人员的地位迅速提高, 他的突出作用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科技人员队伍的日益壮大,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也己形成社会风气。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中国不仅要做经济大国, 更要做技术大国。科技人员的贡献及作用会更加突出, 科技人员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鞭策他们作出更多贡献, 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正如许继集团有一句口号:“用一流的待遇吸引一流的人才, 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 用一流的效益支撑一流的待遇”。而且, 随着国内科技人员社会地位及各种待遇的提高, 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机会越来越多, 成就和开创事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 大批留学海外的科技人员回国发展, 又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人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 是促成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科技人员的要素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的技术发明和进步, 而且还可以提高从国外引进技术的能力和速度,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大量事实也充分证明, 拥有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主要载体。

2 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依靠力量。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在于建立企业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 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 都要留住人心, 特别是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这就依赖于企业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动力问题,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 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 员工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 只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激励, 可发挥80%~90%的能力, 提高60%。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性、敬业精神和创造力, 推动企业深化改革, 加强经营管理, 优化企业结构,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高科技人员激励的有效对策

只有针对问题, 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目前国企科技人员激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企业对科技人员的激励重视不够, 缺乏系统化的激励机制;二是企业对科技人员的物质激励效果不佳, 不重视精神激励, 激励的手段不科学;三是企业没有建立公平的分配奖惩制度, 缺乏适应性和针对性;四是企业的激励机制执行不力。

针对以上问题, 有效提高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关注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我国企业的不少管理者考虑的只是如何管住手下的人员, 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而没有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工作积极性。如果没有对技术人员合理的晋升机制, 使他们长期处在一个岗位、级别, 无疑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企业只有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 根据员工的兴趣、特长和公司的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 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努力提高员工的能力, 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让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 才能让员工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激励机制

对员工工作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 是提高科技人员激励作用的基础。评估的目的是用定量化的能力量表将同一职级中不同员工的能力大小区别开, 以评估结果为基础, 决定该员工的报酬水平。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估非常适合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差异较大的大批专业技术类人员的报酬水平确定。

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 技术人员的晋升最终是管理岗位。但由于企业的各种管理岗位有限, 使技术人员的晋升有了困难。解决这一情况的方法可采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式, 即在专业技术职务上给予一定的待遇, 等待时机成熟再走向管理岗位, 如设置首席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等, 增加相应的待遇, 使企业的技术力量形成了阶梯式模式, 不仅培养了后备管理人才, 同时在员工中形成一种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

3.3 设立公平的、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方式

激励的形式概括起来有物质和精神两类。在设计科研人员的激励结构时, 要充分重视知识在分配中的作用, 坚持物质利益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使科研人员能够从工作和工作成果中获得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满足, 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物质报酬指工资、奖金、股权、福利等现金或非现金的物质形式的报酬。在考虑科研人员物质报酬时, 应把思维创新及其成果作为重要的奖励因素, 以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 鼓励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例如, 海尔公司用员工的名字命名其发明, 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需要和认可, 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精神报酬指员工在企业中获得的平等、合作、自由等方面的满足, 它的激励深度大, 维持时间长, 是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报酬。给科研人员的报酬除了物质与精神两类外, 还需给予他们感情和发展报酬, 也可以说一种文化激励。感情报酬能够加强企业与研发人员的沟通, 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高昂热情。因为情绪具有动机激发功能, 热情能使工作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科研人员也非常重视企业的发展前景、团队工作气氛及领导风格, 因此, 要积极引导科研人员,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另外目前在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 可以让技术骨干以技术入股。年终完成了企业下达的目标任务, 可按股分红。

3.4 建立完善的科技人员的培训机制

培训本身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可以使企业中的科技人员实现自身的价值, 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企业要利用好培训手段, 对科技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目前尽管企业安排了许多培训工作, 但培训的效果还不理想, 应该强调学习技术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如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专题培训, 使他们开阔视野, 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 提高技术学习能力, 进而创造一种学习性组织, 使研发人员在实践中、学习中得到专业发展, 将是对他们最好的报酬。

4 结语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居于主导地位,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核心资源。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一核心资源成为了重要之题。对科技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才能确保科技人员知识资本投入的长期积极性, 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吴国存, 谢晋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3]堪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4]高金德.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 2001 (3) :19-22.

3.销售人员,怎样甩销售薪酬来激励 篇三

精合企业是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创业已经五年了,公司前3年几乎是高速成长,但是最近两年市场做得不温不火,而更为揪心的是,最近两年销售人员招了一批又一批,同时离职的也是一批又一批,而且公司总是感觉好的销售人员难招到,无独有偶,荣达公司是一家项目营销型工业企业,公司也成立快五年了,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团队。

经过调研后,两家公司的销售薪酬政策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精合企业的销售薪酬政策大致如下新业务员,半年试用期内给底薪1000元,目标40万元,超过40万元者有资格提成,且销售越多,提成比例越高,半年后考核合格,自动晋升为老业务员,否则予以淘汰出局,老业务员无底薪,每人每年至少要完成60万元销售任务,超过者才有资格提成,且销售越多,提成比例越高。

而荣达公司的薪酬结构跟上述企业的薪酬结构有点类似,即销售人员均无底薪,每人每年要完成100万元销售任务,达到基本销售任务量后,每月有1000元底薪,并享受高比例提成;反之,根据达成比率领取同比例底薪,但不参与提成。

当我们提出薪酬模式有问题的时候,精合公司负责人便迫不及待地说,“我们也感觉薪酬结构不合理,曾经提高过底薪,而且提得比较高,可是招来的业务人员很久也出不了什么成绩,时间长了,也就疲了,最后我们不得不因为费用压力而放弃这种薪酬模式,又采用原来的模式,我们感觉原来的模式肯定是有问题,但是又不知道问题究竟在哪里,想改也不知道怎么改……”

而荣达公司的负责人的反应更有意思,“现在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提底薪风险很大,提成倒是调整过几次,流动率非常高,大客户我又不放心交给他们,怕他们把客户带走,现在业务走得几乎就剩下我一个了……”。

诊断销售薪酬模式

其实两家公司的现象并不奇怪,它们的销售薪酬激励都是“低(无)固定、高浮动(以下简称‘A模式’)”模式。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在中小企业中这种薪酬模式很普遍,在销售团队上采用这种薪酬模式的占到约66%(样本量135家)。

除此之外,还有“中固定、中浮动(以下简称‘B模式’)”和“高固定,低浮动(以下简称‘c模式’)”两种薪酬模式分别占到23%和9%。

另外还有“高固定、高浮动(以下简称‘D模式’)”和“低固定、低浮动(以下简称‘E模式’)”的薪酬结构,但是从薪酬外部公平性的角度来看,前者工资过高,不太经济,很少有企业采用,后者会因为薪酬不具社会竞争力,必然会导致招不到留不住销售人才而几乎无人采用。

站在厂家的立场上,中小企业尤其青睐A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可以有效规避招聘风险和任用庸人的风险,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公司通过提高提成率,甚至在理论上年收入达到上百万元都有可能,以此来吸引大量喜欢挑战的销售人员,公司还可以无限制地招聘销售人员,施展人海战术,广种薄收。

尽管用人风险低,但是这种薪酬模式也是弊端重重。

1、导致销售队伍不稳定

大多中小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很不成熟,而且培训对象不成规模,组织实施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新员工培训主要靠的是“传帮带”,而A模式容易导致销售人员各自为战,互相封锁市场信息,公司内部难以推行和塑造“传帮带”、的机制和氛围,新人往往会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培训,很难快速上手,时间长了,很容易打消信心。

而且新员工进入门槛低,容易降低其对岗位的向心力;加上整个销售团队鱼龙混杂,流动率高,也不利于培养团队信心,反过来更加加剧了销售团队的不稳定性,致使销售队伍陷入“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高流动率怪圈。这种现象在精合和荣达公司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2、目标管理缺失

销售人员没有目标,或者只有一个共同性年度性的销售任务目标(如精合企业销售人员一刀切的年度任务目标),这种指标的合理性值得质疑,不同能力的销售人员面对不同质量的客户或不同的成熟度的销售区域,其销售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样一刀切的销售目标根本就不符合SMART原则,目标的公平性姑且不谈,最为致命的是,目标管理的激励、约束、指导等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3、注重结果,偏废过程

对于大多销售人员还很不成熟的中小企业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对销售人员进行辅导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因此控制销售过程,时时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进度情况进行掌握,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机会,并时时给予指导的过程管理则是更有必要。

可是,重结果、轻过程的薪酬模式,实质上也只要求销售人员的行为只为结果性的销售目标负责,正是过程管理的缺失,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销售总监这样的管理人员没有管理工作可做,而且这种薪酬模式导致销售人员拒绝管理人员对其行为过程进行“监控”,于是本来应该承担管理职能的销售总监最终不得不沦为一个“大业务”,这也是现实中较为普遍的情况,销售管理的职能工作等于进入真空地带,销售管理的持续改进提升自然会流于形式。

4、容易导致客户随着业务员走现象

在A模式条件下,销售人员的价值大小在于占有客户的多少,聪明的销售人员会努力将客户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控制在公司手上,加上公司和销售人员都只是关注销售数字,或确切地说是销售回款,从而忽视对销售人员和客户的控制,最后形成客户掌控在销售人员手中而不是转化成了公司的一种客户资产,客户跟着销售人员走的现象也就见惯不怪了。

5、很难招到和留住销售人才

公司长期采用A模式,是很难留住销售人才的,这点在荣达公司尤其明显,其销售人员要完成整个项目的信息跟踪、销售跟进、招投标、合同谈判以及售后服务等各阶段的本职工作,对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销售工程师通常要两到三年,其成本是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在中小企业,因为缺乏销售培训的能力,这样的销售人才大多是从同行“挖墙角”来获得的,但是在实践中,这种薪酬模式很难被有资历的销售工程师所接受的,他们大多来自大型企业,一般有较高的底薪,且总收入比较稳定,这其实就是“喜欢挑战和冒险”和“追求沉稳和踏实”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没有底薪的薪酬模式的接受度是逐渐降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味着优秀人才更可能会流失。

尽管A薪酬模式的弊端很多,但是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弊端是,薪酬模式限制了管理模式的提升,而管理模式不能提升,反过来又阻碍了薪酬模式的改革。退一步来看,这其实就是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不同的薪酬模式需要不同的管理基础

实践表明,c模式可谓是与强调过程管理的成熟管理模式适配性最高的一种薪酬模式,也是与基于目标管理体系和BSC理论制定KPI指标体系最为配套的一种薪酬模式。

在许多大型的企业,都采取这种模式,这种薪酬模式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总收入比较稳定、弹性不大。一些日韩企业的做法则更为极端,销售人员的工资基本是固定的,不同能力的销售人员收入差距通过一岗多薪来解决,主要表现在职级或工资等级上面,其过程考核的结果则是作为销售人员定期职级升降调整的主要依据。

尽管这样一种有着精细和严谨的过程管理的薪酬模式(c模式)正好能克服A模式的种种弊端,但值得强调的是,它并不适合创业型企业,或确切地说,创业期的管理基础一般难以承载这种模式的运行。要支撑C模式,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前提条件,而这三个条件恰恰是创业型企业的软肋:

1、高度结构化的销售动作规范

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比较规范化、结构化的过程行为,并据此制定控制指标体系和标准,这其实是要求企业的制度规范体系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因为一个非结构化的任务是很难控制其过程的。

2、要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关注过程,最为关键的是绩效信息管理,确定目标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为依据实施目标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也是上下沟通的过程。提高双方相互理解的层次等等都直接被信息管理的有效程度决定。加强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分析的水平也成为目标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和相关工具以外,还需要配套的人力物力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3、要有规范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

没有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容易流于形式,譬如,没有规范的岗位管理体系,通过考核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没有规范的培训体系,很难保证能够及时提升不胜任者的能力。

长此以往,一方面,考核结果不能合理运用,以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自然成了为考核而考核;另一方面,如果被考核者不能因为考核而有效提升自己能力,则考核容易成为一种压力和负担,而非激励和动力。

“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和高度结构化的销售管理制度体系”,这其实是反应一个企业管理成熟度的基本“指标”,换言之,要改革薪酬模式,先要完善管理体系。

解读销售薪酬模式演进原理

而对于销售体系的完善,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销售规范体系、导人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销售培训体系”。

1、建立销售规范体系

根据销售业务流程建立销售规范,包括销售流程体系和相应的规范、制度以及各种政策,这是对销售行为进行监督控制的前提条件。只有规范了业务流程和每个环节的动作规范,及其过程目标、标准,才能有效地找出关键节点,预先分析影响该节点的潜在负面因素,加以前馈控制。并分析影响该节点的有利因素,据以建立相关的KPI指标。

在制定指标体系时,也要遵循“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不能细化的流程化”的原则,尽量将任务尽量数量化、规范化、结构化,从而才能有效地对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

2、导入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

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导入绩效考核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企业管理焦点比较集中,而且人数少,彼此之间沟通比较多,互相比较熟悉,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企业进行简单考核,即考核指标不要太多,但目标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因为此时建立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比考核本身更为重要,员工从不考核到考核,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考核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如果考核得太细,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和员工的抵触,以及考核的管理成本过高而导致考核流于形式。

3、建立销售培训体系

考核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考核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帮助被考核者提升绩效。在考核之后,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根据考核情况对被考核者进行培训辅导,帮助其提升绩效。在中小企业,还可以建立传帮带的导师制,作为培训体系的补充,也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实用方法。

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决定了薪酬模式变革的渐进性。在这里,我们建议采取一种比较折中的薪酬模式,即B模式,它是介于A模式和c模式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能吸收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一部分弊端,也能根据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做灵活调整。

以上只是静态地解读了销售薪酬模式与营销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在动态的角度上,销售薪酬模式与营销管理体系如何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同步提升,则有赖于建立销售体系持续改进的内外部驱动力系统。

如图2所示,整个体系是服务于客户和顾客的,顾客的改变或企业市场定位的改变,都会导致销售规范体系的改变,销售规范体系的改变会导致目标体系的改变,继而会对人的专业技能要求发生改变。这种逻辑展示了营销管理体系进行PDCA循环的逻辑机理。

而这些只是解决了销售体系运作的程序和方法的问题,但是合理并不能成为操作者(销售人员)行动的直接动因,因此,薪酬激励应作为销售人员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而此时薪酬体系则是驱动PDCA循环的机制保障;它自然也就需要与整个系统相协调一致。此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客户沟通机制,因为它是整个管理体系改进提升的指导方向。

另外,营销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升必然受到企业整个企业管理成熟度的影响,也有赖于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企业如果能定期根据客户情况积极调整和完善营销管理体系,整食营销体系的建设则能进入良性循环。薪酬模式演进则是水到渠成。届时,企业的整个营销体系是在依靠一个团队和一套具体的管理体系在运作和发挥效果,而不是依靠某些销售精英。

至此,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薪酬模式,专业的、规范的,不一定是适用的。不同的薪酬模式需要不同程度的管理基础,中小企业在选择销售薪酬模式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

4.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 篇四

文/唐丽萍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营销事业的成功,营销事业的成功依赖于高绩效的营销团队,在这样的战略要求下制定的绩效管理方案必须能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销售人员的运作绩效。笔者结合销售人员的特点及实际工作,主要从如何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考核方案、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定绩效计划

制定绩效计划是为了使绩效管理的整个流程运作从任务上、时间上、方法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做好总体规划,如在哪一具体时间段开展什么工作以及由谁来做,做的具体效果要达到什么水平和层次,将这些细节性问题做以明确阐述。

(一)绩效计划的制定依据:绩效计划中的目标必须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另外,尽量采用参与性的方法制定广大销售人员认同的绩效目标,只有企业与销售人员双方认可的绩效目标才能对销售人员产生实质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融入于销售人员智慧的绩效目标也有利于顾全目标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制定绩效目标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弄清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目标,并根据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从战略目标中提炼出绩效目标。例如很多公司坚持以利润目标与市场占有率目标为导向, 通过营销战略的有效贯彻来培育公司营销战略成功的营销资源与竞争能力,突出依靠品牌建设和销售管理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以品牌管理为核心的营销管理机制,这应是公司营销战略规划的理念指导。其二,弄清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并依据其分解企业层次的绩效目标,形成各部门和各岗位自身的绩效目标;第三,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知晓企业和部门内外部环境,使制定的绩效目标能够与企业内外现有的环境状况和外来预测的环境走势相协调。

(二)绩效目标的形成与达成:力资源部门要与各层级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沟通,深入了解并明确销售团队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企业经营计划、组织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等要素,采用面谈法、问券法及关键事件法收集相关信息并认真分析,把公司战略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落实到各个岗位,然后再对各个岗位进行相应的职位分析、工作分析、员状况分析,最后由经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就具体的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时间等达成一致。

(三)绩效计划工作流程: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所以,整个流程的规划至关重要,这也是绩效计划的关键所在。根据绩效管理研究工作的实际进展,从相关信息的收集到销售人员绩效管理状况的分析及问题诊断,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岗位职责,提炼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绩效沟通,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拟定绩效管理方案,做好绩效管理导入培训和绩效评估及应用等环节。

按着绩效计划工作流程将绩效目标初步确定后,各级管理者要与销售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就绩效周期内的定量目标和计划达成共识。而且组织每周进行沟通会,让每位销售人员汇报他完成的任务和工作情况并进行简短的书面报告,当出现问题时再个别沟通。

绩效目标在一定时间内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否则,销售业务人员会对这套体系产生怀疑而失去信心。但是考核目标不是定了就一成不变。因为在销售业务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所以销售业务人员的考核目标要相对于不同的市场阶段和不同销售季节进行调整,如定量指标中的销售额应随淡、旺季进行调整;在定性指标中,增加阶段性的促销方案的执行、计划、总结情况,回访率、客户增长率、合同履约率等目标并应随之调整。

二、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绩效考核是管理者管理下属,实现管理意图的强有力工具。管理者可以借助绩效考核这一工具,加强和下属的沟通,使下属能深入了解管理者对未来业务的设想,创造性地发挥作用,协助管理者完成工作任务。因而,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确认销售人销售人员作的业绩达成水平,并将之作为奖惩、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力资源决策手段。这一目的实现是以正确评价为基础,绩效考核方案则是对销售人员进行评价的综合手段,这一环节的工作包括绩效指标的设计、绩效评价主体的确定、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及绩效考核表的制定。

(一)编制绩效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管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尤其是绩效目标明确后,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以服务和完成绩效目标为准则,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来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而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一定要针对当前的关键绩效问题设定,不能面面俱到。员工有责任履行好岗位职责,要做好在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事,不能因为考核权重小或没有考核就放弃履行职责。忽略非关键事项不会影响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对员工绩效评价不仅是任务绩效一个维度,对于考核指标不能覆盖的事项可以通过态度维度来解决。毕竟做好每一项工作是工作态度是否积极的最直观表现。

1、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制定清晰、合理、可验证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有明确的权利,承担对应的责任,因此清晰、合理的考核指标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激励性,特别是对于销售人员。要定出清晰合理的考核指标,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每位销售人员的具体工作,然后抓住工作要素,确定工作要项,订立考核标准。在具体的指标制订上,注意合理性,如果太低,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如果太高,因为难以达到,反而使销售人员丧失信心,也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同时,考核指标还要“可验证”,如果不能进行准确验证,则在绩效评价上会引起歧义,容易失去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要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因为这些根据不同公司情况与产品的不同,管理者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销售人员考核标准,但必须做到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才能达到全面科学的考核效果。定性指标主要指渠道管理、价格体系管理、客户关系CRM管理、信息反馈、工作态度、顾客满意CSM、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对下达的各项指令的执行情况等,定性指标主要用于对销售人员日程行为表现进行的考核。

能量化的指标指销售额、资金回笼、市场占有率、客户数量等,经营指标如毛利率、应收帐款、各项费用控制等,激励指标如顾客关系、品牌建设、完成率排名情况、质量事故处理、残损机退换等主,要用于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评估和日常工作的控制,是可以量化的部分。根据公司销售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的不同,有三种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对于全职销售员,完全采用定量指标作为业绩指标考核,另将定性指标作为激励因素体现,但比例较小,如定量指标的标准分值为80分,定性指标的分值为20分。二是对于销售文员类的岗位,大部分采用定性指标作为考核,另将定量指标作为一种业绩连带指标体现,但是所占比例不大,如定性指标标准分值为90分,定性指标的激励分值为10分。三是对于区域经理及类似的岗位,他不但要对当前的业绩负责,也要对未来市场的发展与规划负责,适宜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比例类似的方法,如定量指标分值为60分,定性指标分值为40分等。

2、绩效指标体系确定流程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依据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营销规划、市场发展、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等综合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一般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3、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绩效指标的确定需要遵循MART原则,更要详略得当,从组织平衡论的角度上来分析和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因为内外界的环境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很快,所以绩效指标的确定必须灵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激励性。销售人员的考核分为定量和定性两部分来定期考核,定量考核包括考核销售人员的销售结果,如销售额(这是最常用的指标)、回款额、利润额、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数;还要考核销售人员的销售行动,如

销售人员每月平均拜访次数、销售费用与费用率(衡量每次访问的成本及直接销售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如果销售价格偏低,而交际费、礼品费、交通费及其他推销杂项费用偏高,说明销售量的含金量不高)、客户满意度。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性考核,如考核业务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热情、创新能力、学习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等

(二)确定绩效考核方法:

拟定了绩效指标之后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真实可靠的绩效信息仍是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虽然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很多,但任何一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究竟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方法更合适,要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包括公司的发展阶段、人员类别等进行合理选择。例如,笔者结合公司销售人员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360度考核、目标管理、关键业绩指标管理及因素考核法的考核特点,拓展出一套具有融合性、综述的绩效考核技术。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结合KPI及目标管理法,制定出营销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及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关键业绩指标、360度及因素考核法进行。但不同岗位类型的人员,在考核指标及考核方法的选择上不同。

考核的难点除了考核指标的设定以外,最难做到的是“缺少考核信息”,无法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因此建立高效率的信息反馈系统是必要的。定期的销售工作计划报告,可以让销售主管了解业务员的工作动向,并比较各个业务员的计划与范围。当然还有销售日报、月度总结、书面报告,可以让上级掌握业务员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进展。

(三)确定评价责任体系:

评价程序及评价责任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公平。首先根据职能关系确定评价责任体系,再依岗位级别及行政级别确定评价责任人。

(四)编制绩效考核表:

编制绩效考核表其实是将整个绩效准备阶段的思路、方法及考核指标整合的过程,绩效考核表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考核因素遵循SMART原则,考核分值分配根据各考核要素的影响赋值。考核表的内容主要结合部门及岗位绩效指标体系及工作岗位要求进行提炼。

三、绩效反馈与绩效面谈

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绩效反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如果没有这一过程,绩效管理就无法实质性的推进和改进销售人员绩效,因为绩效面谈可以使销售人员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业绩是否达到锁定目标,行为态度是否合格,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所在,管理者向销售人员传递组织的期望,并形成个人绩效契约。

(一)做好绩效反馈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绩效反馈与面谈工作。管理者和销售人员事先商定一个双方都比较空余的时间进行,这样双方可以精力集中,心情舒畅的完成绩效反馈工作,便于销售人员能心悦诚服的接受上级对自己的评价。

其次熟悉被面谈者的评估资料。进行面谈前,应该充分了解被面谈销售人员的情况,包括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工作经历、性格特点、职务以及业绩情况等。

最后做好绩效反馈的程序和进度。面谈要进行哪些内容、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达到何种目的、运用哪些技巧来促进双方沟通。

(二)绩效反馈与面谈的实施原则

销售人员的绩效界定清楚后,需要将考评信息传递给销售人员,从而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绩效不足。所以,有效的管理者应以一种能够诱发积极行动翻译的方式来向销售人员提供明确的绩效反馈。应遵循的原则为:

1、反馈具有持续性。反馈应该是经常的,不是一个月一次或一年一次,而是在考核周期内,保持和销售人员进行绩效沟通,向销售人员提供经常性的绩效反馈。

2、鼓励销售人员积极参与绩效反馈过程。在绩效反馈过程中,让销售人员和管理者在相互

尊重、平等沟通的氛围下进行讨论,引导销售人员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优、缺点,再由管理者提出提高改进方法。当销售人员参与到绩效反馈过程中时,他们的绩效改进欲望会更强烈,工作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3、绩效反馈遵循“二八法则”。管理者在与销售人员进行绩效沟通时遵循2/8法则,即80%的时间留给销售人员,20%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自己在这20%的时间内,用80%的时间来发问,20%的时间来指导、建议。因为销售人员往往比经理更清楚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将绩效反馈集中在行为上或结果上,而不是人身上。在进行负面反馈是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避免对销售人员本身的价值进行贬低或表示怀疑,而是把重点放到绩效结果和行为过程中。

5、制定具体的绩效改善目标,确定绩效改善进度。绩效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提高销售人员的满意度、激发销售人员改善绩效的动力以及实现真正的改善目的。

()三绩效面谈实施

绩效考核结果审核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须及时反馈各部门。绩效面谈人应告知被考核人绩效考核分数和等级,表扬其工作成绩,指出其工作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对未来工作的要求和希望。

(四)绩效改进与评估结果应用

绩效改进是绩效考核的后续工作,帮助下属改进绩效、提升能力。而且,要把绩效改进融入到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中才有价值。通过分析考核结果,找出关键绩效问题和不良绩效销售人员,考虑企业现有资源和不良绩效销售人员,针对关键的绩效问题,确定绩效改进方向,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结合绩效改进措施,做好培训工作。培训是销售人员改进绩效的有效途径,使企业有针对性的提高销售人员的竞争能力,为组织的终极目标产生增值作用。评估结果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是绩效奖惩,如销售人员工资的调整,相关人员职位晋升或惩戒,发放绩效奖金等措施;另一方面就是绩效提升,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通过绩效评估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制定服务于下一周期的绩效改善计划。

绩效管理的方案制定只是绩效管理开始,它的执行更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参 考 文 献

[1] 付亚和,许玉林主编.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2]李嘉主编.营销部门岗位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中国海南出版社,2005.1

[3]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

[4](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

5.销售人员的激励 篇五

思捷达培训项目经理:赵若宇(2001/12)

------------------

优秀的销售人员是企业难得的财富和稀缺资源,也是企业最为难得的人才,各个企业为获得和培养自己的核心销售队伍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艰苦的努力。如何用好和留住销售人才,如何使用、培养、激励更是企业头痛的问题,核心销售人才倒戈的现象司空见惯。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结果却为企业培养了一个个竞争对手,使企业在市场方面元气大伤,甚至造成致命的冲击。

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应从分析优秀营销人员的共同特质入手。虽然优秀的销售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在许多方面是有共性的:不轻言放弃的韧性;情感的丰富;对人的敏感;成就欲望较强;崇尚宽松的管理等。针对销售人员的上述特质,其激励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价值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销售为龙头几乎是所有企业的经营理念。可并非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理念,在以技术为主导的企业中更为普遍,企业的创业者多为技术出身,在其自身的价值观念中注定了向技术线的倾斜,导致销售人员在这种企业中找不到感觉而分手。企业的老总也总是在交了昂贵的学费以后才悟出一些道理。对销售的重视必须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当中,让销售人员找到做“龙头”的感觉。

二、业绩评价

对于销售人员业绩是最具代表性,销售额自然是衡量销售人员优劣的标杆。但在业绩评价上却不能简单的依业绩考评,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市场策略和战略目标,而这种目标有时会以牺牲销售人员的业绩为代价,因此对销售人员的业绩的考评必须与企业的市场策略和战略目标相一致,重点在业绩和市场贡献方面(新产品的推广、品牌贡献、新区域拓展、新人培养等)。建议比例为7:3,当然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微调。

三、情感关注

一位同仁从一家收入颇丰的企业跳到了一家薪酬平平的公司,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很难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在那家报酬很高的企业中他觉得自己象一只游离群体的狼,没有任何归宿感,而该企业他能够感受团队的力量和企业的认同,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销售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往往要远离群体,而销售人员恰恰情感较丰富,所以企业的关注对建立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很重要。

四、薪酬激励

许多企业采取高提成的办法,鼓励个人英雄,这种激励办法在企业创立之初比较适合。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反之却会培植功利的文化。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强调的是面向客户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强调团队才能发展。因此个人绩效的考评应建立在团队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并应针对此设计薪酬体系。

6.2020销售人员激励口号 篇六

1、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

2、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3、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索取介绍,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5、风雨五载创业艰,豪情状志创辉煌陈明。

6、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

7、当你只有一个目标时,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8、策马奔辉煌,展翅在中可。

9、吃得苦中苦,受得气中气,方为人上人。

10、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11、众志成城齐努力。今秋十月创佳绩。

12、明天不一定更好,但更好明天一定会来。

13、行销起步,天天拜访,事业发展,用心学习。

14、失败与挫折只是暂时的,成功已不会太遥远。

1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6、内力五载同风雨,蒙进十年共辉煌。

17、文学来自勤奋,高分源自拼搏。

18、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靠大家努力。

19、荣辱与共多举绩,信心百倍比高低。

20、成功决不轻易,还要加倍努力。

21、业务规划,重在管理,坚持不懈,永葆佳绩。

22、业绩高如嫦娥奔月,喜气扬庆五载华诞。

23、当自己累时候,就转身看看身边努力。

24、活开心最重要,不管有多少挫折,都要努力冲过去。

25、经营客户,加大回访,用心专业,客户至上。

26、赢,领五年精彩;蒙,赢百年未来。

27、风雨五载跃龙门,合作共赢攀高峰。

28、潜能激发不动摇,勇往直前攀新高。

29、放弃自己,相信别人,这就是失败原因。

30、行销起步,每天造访,事业发展,专心学习。

31、拼一个三载春秋,搏一个青春无悔。

32、技巧提升,业绩攀升,持之以恒,业绩骄人。

33、真要一窗适合自己山海,除了你自己,真,没人能给你。

34、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35、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

36、没有任何借口,顽强的执行力。

37、可心如意在今朝,乐业建功献明日。

38、五载辉煌携手共,展望乐建再攀峰。

39、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40、五载攀登繁花锦,十年一剑再显锋。

41、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42、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

43、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44、我成功,因为志要成功,我未尝踌躇。

45、坚持出勤,专业提升,分享交流,为您分忧。

46、主动出击,心里不急,习惯拜访,习惯活动。

47、追随理想而生活,定能达到至善至美境界。

48、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迈向成功一块阶石。

49、全员实动,开张大吉,销售创意,呼唤奇迹。

50、全员齐动,风起云涌,每日拜访,铭记心中。

7.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篇七

关键词: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一、销售人员激励机制必要性

一个公司建立激励机制旨在提高企业工作人的满意度, 对员工在企业内的行为进行调整, 使企业内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保持一致。虽然目前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与企业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相比较为完善, 但是其中仍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因此对销售人员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有的销售人员激励机制

1.注重物质激励, 忽略精神激励。根据有关研究表明, 人需求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 在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会出更高的需求, 而且只有当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才能够产生激励, 对目前企业的销售人员来说, 处于人才短缺的一种状态, 所以目前企业就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去争夺销售方面的人才, 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高薪的手段去吸引销售方面的人才。但目前的销售人员在注重个人的收入水平高低, 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空间及自我能力发挥非常重视, 需要企业为自己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

2.偏向短期激励, 忽略长期激励。在我国的经营领域, 欺诈现象屡见不鲜, 特别近几年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 正处于一个体制转变相对复杂的时期, 各个领域都充斥着部分机会主义的人, 这其中当然也包含销售领域在内, 因此诚信缺失成为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弊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就导致了销售短缺的情况出现。虽然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正在实行员工持股制度或是年薪制等一些激励机制, 试图成功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对销售人员进行激励, 但研究表明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根本原因局势目前年薪制还没有和股权激励进行有效的结合, 而员工持股操作目前来说还非常复杂性, 而且我国大部分企业也没有清楚了解到员工持股带来的长期激励的作用, 所以真正可以做到到员工持股的公司少之又少, 没有股权进行长期的激励, 这样即便企业采取年薪制, 也可能造成因为追逐利润而出现盲目承诺、大肆窜货等现象, 影响企业长期利益, 不利于企业整体销售政策的实施。

三、销售人员激励不足原因

1.激励方式过于单一。目前企业大多的依靠货币等一些物质激励手段, 对精神激励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样一来销售人员大多没有归属感, 也没有团队的凝聚力。目前物质激励机制和手段大多是“提成制”和“佣金制”, 销售人员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盈利额或销售额的, 忽略了销售人员实际努力情况及个体水平的高低, 出现激励不公现象。

2.晋升制度过于僵硬。目前企业大多是论资排辈, 忽略了销售人员实际的能力, 只讲关系而忽略了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 这样就造成业务能力出色的销售人才严重流失, 企业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走向亏损, 甚至破产。

3.培训激励尚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无现代完整的培训激励手段, 只重视在市场招聘销售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 无法满足企业对销售人员的需要。

4.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远。众所周知思想有其传承性, 目前在企业内诸如“官本位”以及“论资排辈”等思想仍然起主导作用, 这就使激励作用很难发挥其作用。过去的薪酬通常是个人在企业中行政等级或是行政地位的一种物质的体现。目前, 部分企业对所谓“一岗一薪”过于推崇, 按照岗位本身价值决定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待遇的优劣, 而忽视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这就使销售人员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 得到更好的待遇, 就必须要升到更高的职位上去, 这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是极为不利的。

5.先进的管理理念不足。就我国现阶段的营销环境来说,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销售理念还有很大差距, 甚至是出现背离的情况。我国销售人员的行为模式及思维方式都存在投机心理, 销售人员的素质不能跟上先进的营销理念, 这样先进的理念就不能够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 一个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对销售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激励, 这样才可以使销售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企业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持优势, 作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应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旗扬, 贺德强, 陈启源.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2 (6) .

[2]徐连强.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薪酬激励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8) .

8.如何有效激励销售人员 篇八

关键词:ERG理论;按需激励

一、ERG理论的主要观点

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dher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后,于1969年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修正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论点,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

奥尔德弗把人们的需要分为: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他还提出了三个概念:需要满足,即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中,某个需要只得到少量满足时,会强烈地希望得到更多的满足。需要加强,即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高层次的需要就越强烈,消费需要将指向更高层次。需要受挫,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少,越会导致低层次需要的膨胀。

二、ERG理论中各个需要层次在销售人员激励中对应的具体管理行为

具体如表1所示。

三、销售人员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期望分析及相应激励措施

现将销售人员按照职业生涯阶段来划分。一个销售人员在其成长道路上,其工作热情和需求的变化,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阶段Ⅰ——兴奋期(从业时间为一年)

1、特点分析。(1)角色评价:技能型。(2)技能特点:不知。即对工作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3)心理特征:该阶段销售人员刚开始从事销售工作,热情迅速高涨,对销售工作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希望能在这一行业大展宏图,通过业绩的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赢得公众的尊敬并获得同行的认可。(4)工作状态:意愿高、能力低。愿意主动承担工作中的困难,但对产品特点、行业背景了解不多,技术性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销售过程中的热情和感染力强,易将对产品、企业的热爱传递给顾客。但不能很好的向顾客解释产品服务的特点。(5)需求层次分析:由于刚刚接触销售行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不能快速实现其愿望,因此关系需要不能满足。在此就出现了一个受挫-回归的现象。在高层次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就退而追求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即生存需求。因此在这一阶段,销售人员处于生存需要层次。

2、需求识别。奥尔德弗认为,虽然处于生存需要层次,但在该层次却并不止生存需要起作用,在该层次,销售人员更渴望的是自身的快速发展与技能的提高,即渴望迅速掌握销售技能和技巧,为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打好基础。

3、管理方法与激励措施。学习指导与鼓励实践,充当教练的角色。(1)情绪管理。此时他们是公司的潜在力量。销售人员的工作刚开始,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充分发挥其工作热情。(2)薪酬管理。这时的销售人员最适合的薪酬模式为高低薪+低提成。因为新手级的销售人员对产品、市场、客户等情况的不了解,缺乏经验、销售技能,业绩短期内难有大的提高。高低薪保证了销售人员的收入,增强其安全感;低提成对提升销售业绩又起到激励作用。(3)其他激励组合。为了满足其生存需求,企业不但要为其提供合理的收入和良好的福利计划,更要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采用得到广泛认同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而且要与员工进行有关工作绩效预期的沟通,以使其有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使其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销售技能培训,尽量增加其以专业身份与客户见面、进行销售的机会。比如采用“师徒”制,给予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使其能够较快的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阶段Ⅱ——黑暗动荡期(从业时间为一至三年)

1、特点分析。(1)角色评价:倾诉型。(2)技能特点:会。即销售人员不但知道了工作内容,而且知道怎么去做。(3)心理特征:易产生憧憬幻灭。在从业的一至三年,销售人员体会到了销售工作的艰辛,发现新市场和新客户开发的困难和阻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状况,不知所措,情绪还会有些低落。但这不会影响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该阶段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仍在上升,只是速度相对变缓。(4)工作状态:有能力、意愿不稳定。在这一时期,销售人员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销售业绩有所增长,开始得到物质回报,也比较重视公平。但由于工作的艰辛开始动摇热情和决心。(5)需求层次分析:工作业绩和物质回报有限,所以对物质需求还是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在心理上希望得到公司和同事的认可与支持。该阶段处于生存需要层次,并开始向关系需要层次转化。因此同时具有两个层次的双重特点。

2、需求识别。这一时期的他们在客观上由于工作受挫,情绪有所波动,最需要的是公司的精神支持与前辈们的帮助与鼓励。在主观上希望尽快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业绩,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提升社会地位。同时也希望被公众接受,受到公司与同事的认可。在这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生存与关系需求这两种需要。

3.管理方法与激励措施。帮助提高、支持型的管理特点。(1)情绪管理。此时他们是公司的希望力量。应在有效帮助的同时不断激励。对其进行情绪疏导,使其尽快成为业务主干。对于那些由于工作挫折,产生消极情绪的销售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交流。尽量给多一些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安排进修或给与其“一帮一”的学习机会。(2)薪酬模式。继续实行高底薪+低提成的薪酬模式,高底薪在销售人员情绪波动期尤为重要,它使销售人员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增强其安全感与归属感。(3)其他激励组合。在精神上对销售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并采用团队销售、举行社交活动、向销售人员散发内部通讯、举行销售人员会议以及实行个人监督等措施丰富业余生活,满足其社交的需求。

(三)阶段Ⅲ——高峰期(从业时间为三至五年)

1、特点分析。(1)角色评价:管理型。(2)技能特点:熟。销售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已经相当的熟练。(3)心理特征:主动适应。该阶段,工作热情达到顶峰,并能相对保持,不过由于长时间重复熟悉的工作易产生厌烦感,也容易出现职业生涯的瓶颈。产生负面的思考。会导致业绩下滑,工作激情出现下降的趋势。(4)工作状态:意愿高、能力高。熟悉业务后,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及服务有相当的了解。此时的销售人员已成为成熟的销售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此时的他们已有大量而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物质报酬。并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更高的成就。(5)需求层次分析:这时的销售人员的生存需要和关系需要已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已经上升到成长需求层次。

2、需求识别。此时的销售人员希望继续保持销售的持续性,不过,这时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成就感,在企业中进一步树立威信,得到公司与同事的尊重与认同。同时渴望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希望得到升级或升职。

3、管理方法与激励措施。鼓励创新、授权型的管理特点。(1)情绪管理。此时,他们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在激励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减压。此时的销售人员会有很多的抱怨。在管理上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疏导。若是正常的职业倦怠就应采取轮岗、轮训,或交付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以使他们尽快对工作重新焕发热情,突破职业生涯的瓶颈。(2)薪酬模式。对处于该阶段的销售人员适于采用低底薪+高提成的薪酬模式。因为此时的销售人员市场已经打开并趋于成熟,有一定的销售渠道与客户。低底薪是避免销售人员产生懒惰与倦怠的心理,而对其施与一定的压力,高提成对其开拓新市场与新客户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3)其他激励组合。可以通过开展销售竞赛刺激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也可授予奖章、奖品、荣誉证书等非经济性激励方式,并通过工作丰富化、改变头衔、感谢信、晋升等方式,公开认可销售人员的个人业绩,以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求。

(四)阶段Ⅳ——衰退期(从业时间为五年以上)

1、特点分析。(1)角色评价:权力型/决策型。(2)技能特点:巧。此时销售人员对工作已经非常精通。(3)心理特征:该阶段的职业生涯瓶颈的负面影响明显暴露出来,同时对每天重复的日常工作产生厌倦,工作的挑战性大大下降。销售人员已经在精神上作好了退休的准备,尽管这时的销售人员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去完成工作,但受其情绪限制,工作热情逐渐下降,但保持在一定的程度。(4)工作状态:能力高、意愿有下降的趋势。此时销售人员由于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与稳定的顾客,并且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业绩处于很高的水平,物质回报也达到极好的程度,但对千篇一律的工作已产生懈怠。(5)需求层次分析:此时的销售人员的低层次需求早已得到充分满足,在ERG理论中处于自我发展需求层次,但与阶段Ⅲ的期望不尽相同。

2、需求识别。急需在工作上得到升职和认同感及成就感。重视自己在企业中的权威和影响力。希望工作具有更多的挑战,并且希望工作有更大的自由度,注重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对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要求和期望较高。

3、管理方法与激励措施。鼓励自我超越、授权型的管理特点。(1)情绪管理。此时他们是公司的元老,还需要继续激励,采取有效措施以削弱负面情绪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第二次激情。(2)薪酬模式。对此时的销售人员应采用年薪制:为其设置一年的总体销售目标,年终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计发薪酬。也可实行配股,把薪酬与公司的效益联系起来,以激发销售人员的工作动力。(3)其他激励组合。为处于该阶段的销售人员提供进一步的培训,使其工作能力向更高层次提升。进行工作再设计,给与足够的工作自由度和休闲旅游时间。应给以更大的职责、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与企业同步发展。

四、结论

激励的本质是通过满足个人的需要来激发其动机,而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对销售人员来说,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应遵循差异化、多样化的原则,随着销售人员需要的发展变化而相应调整。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知识、观念在快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下,激励方案的动态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实现“按需激励”,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销售人才,维护销售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秦毅.如何培训与激励销售队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于强.销售人员激励研究[J].经济经纬,2006(4).

3、马文水.如何更有效地激励销售人员[J].人才资源开发,2005(10).

9.激励销售人员的句子 篇九

1、永远不要后退,退到最后是无路可退。

2、再怎样艰难也要抗过去.看看自己.觉得以后要多给人鼓励.哪怕再不喜欢.没感觉.都尽力给人报以微笑……

3、不经历风雨的如何能见到彩虹,但有时经历风雨后依然见不到彩虹。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之中才会有你多彩而丰富的人生。

4、不管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正在为生活而奋斗的落魄人士,都应有一份豁达,一份宽容。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刻意的掩饰自己的情绪,隐瞒自己的观点,伪装自己的做派,而应当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5、成功与失败之间,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做人不失败,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6、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有重整旗鼓的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要有保持本色的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要有不断进取的力量,面对烦恼和忧愁,要有努力化解的境界。

7、道路坎坷事不期,疾风劲草练男儿。

8、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9、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10、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1、原本人的生命之所以顽强,是得已历经风露,磨难,而依然完好无损,享受阳光。可生命中那些不完美的缺陷,往往它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12、没有辛苦,就不会有收获。我是把别人睡觉和喝水的时间都压缩在工作和学习上,一直跑在时间前面的。

13、用行动开启美好,用智慧点亮人生,用信心激励自我,用勇气点燃激情,用执着守候成功,用努力打造精彩,用奋斗创造辉煌,用拼搏开拓未来!

14、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15、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

16、思考未来,每个人都有畅想过未来,每个人对未来的定位也不一样,有的人被现在社会的处境所麻木,不在对未来有什么梦想,不在向往不在追求,早就习惯安于现状,甚至还对自己的颓废理直气壮。对这些人感到惋惜,可能到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在坚持一下你就会到成功的彼岸。

17、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18、生活5%是幸福、5%是痛苦,剩下都是平淡。

19、痛苦着并成熟着,快乐着并丰满着,人生原本就是由酸酸甜甜组成。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赠与我们的一切,用坚强造就你独一无二的人生,面对逆境,潇洒走一回,一切都无所谓,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

20、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21、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22、每做一件事,最好只追求一个最在乎的目标,其余的都可以让步,这样达成目标的机会才高。

23、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命中永远有新的挑战和尝试,年轻的时候不去经历,我怕老来回首觉得惋惜!

24、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5、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26、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27、要有信念战胜难题,经常居心学习和经营,恒心坚定不移地努力。

28、一生平淡少曲折的人,难以成“大器”。期盼着“运气”的施舍、垂青的人,更是命运的奴隶。只有勇踏坎坷的人,才能真正驽驾人生。

29、岁月流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漫漫的人生长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理想,对于理想的追求我们都要付诸于行动,空谈理想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10.激励销售人员的经典语言 篇十

1、顾客是最好的老师,同行是最好的榜样,市场是最好的学堂。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

2、依赖感大于实力。销售的97%都在建立信赖感,3%在成交。

3、当你学会了销售和收钱,你不想成功都难。

4、拒绝是成交的开始。销售就是零存整取的游戏,顾客每一次的拒绝都是在为你存钱。

5、看自己的产品就像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热爱自己,热爱自 己的产品,热爱自己的团队,热爱顾客。

5、要从信任、观点、故事、利益、损失、利他六个方面,创造让顾客不可思议、不可抗拒的营销方案。

6、销售是信心的传递,情绪的转移,体力的说服;谈判是决心的较量;成交是意志力的体现。

7、力不致而财不达,收到的钱才是钱。

8、一定要给顾客讲有含金量的东西,一定要学会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他需要的价值。

9、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要学会去链接。情感的关

系大于利益关系和合作关系,要与顾客有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10、顾客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买产品相应的及额外的服务。

11、人脉就是钱脉,人缘就是财缘,人脉决定命脉。

12、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顾客建立自己的第一印象。

13、销售等于收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销售的成功。当你学会了销售和收钱的本领时,你想穷都穷不了。

14、做业绩千万不要小看每个月的最后几天,这好比是3000米长跑,当 你跑完2700米时,最后的300米犹为重要,最后几天是最容易创造奇迹的时刻。

15、没有卖不出的产品,只有卖不出产品的人;没有劈不开的柴,只是斧头不够快;不是市场不景气,只是脑袋不争气。

16、一流推销员——卖自己;二流推销员——卖服务;三流推销员——卖产品;四流推销员——卖价格。

17、销售时传递给顾客的第一印象:我就是你的朋友,我今天与你见面就是和你交朋友的,所有顶尖高手都是会把客户 当家人的人。

18、随时随地都在销售,把销售变成一种习惯。成长永远比成功重要,你可以不在销售中成交,但你不可以在销售中不成长。

19、只有找到了与顾客的共同点,才可能与他建立关系。销售就是建立关系,建立人脉。20、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顾客的品质一定要好。你的选择大于努力十倍。如果你为穷人服务,你将变得越来越穷;你可以把自己定位为珠宝店老板,也可以把自己定位为收破铜烂铁的小贩;你服务十个破铜烂铁不如服务一颗钻石。

21、小事情就是一切,煮熟的鸭子为什么会飞掉?是你的细节失败了,让顾客不爽了。

22、销售不变的法宝——多听少讲,多问少说;服务的最高境界——发自内心,而不是流于形式。

23、销售等于帮助,一切成交都是为了爱!爱他就成交他吧!收到钱是帮助顾客的开始。

24、销售员必备的乞丐精神——面对“顾客”首先微笑,每天被拒绝多次还是一如既往。

25、对待老顾客要像对待新顾客一样的热情,对待新顾客 要像对待老顾客一样的周到。

26、销售是信心的传递,谈判是决心的较量;销售就是建立感情,销售就是获取信任。

27、顾客买的更多的是种感觉——被尊重、被认同、放心。

28、因为熟练,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极致。只有专业才能成为专家,只有专家才能成为赢家。任何顾客都不会和业余选手玩,因为他们深知业余没有好结果。顾客永远只相信专家,专家代表权威和被信任。

29、销售人员要永远问自己的三

个问题:我为什么值得别人帮助?顾客为什么要帮我转介绍?顾客为什么向我买单?

11.如何确定销售人员的薪酬 篇十一

什么样的薪酬制度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薪酬制度。

公司初创期,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最有效的薪酬结构是“低底薪+高提成”。毕竟创业之初,资金较为有限,一切运作都要尽可能降低成本。但激励性一定要足够强,要用最快的时间、最大力度的开拓市场,高额提成是很厉害的催化剂。业绩越好,销售人员就能拿得越多,公司相应也赚得更多,决策者千万不要吝啬于那点儿提成。我曾经见过有家同行公司,创立三年了,仍鲜有起色,他们的销售人员到我这里来应聘,一问薪水提成,低得可怜。如果公司采用这样的思路,不止是留不住销售人员,对于其他有价值的人才,也很难留住,“发展”就成了空想。

当创业公司逐渐壮大,进入成长期,业绩蒸蒸日上,资金有了一定的积累,此时会发现更大的市场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以及更恶劣的竞争环境。在这个阶段,不但不能松懈,更要乘胜追击,最积极的薪酬方式莫过于“高底薪+更高提成”。当然,如果你对现状很满足,也可以维持“低底薪+高提成”的老规矩,但未免平庸,对跟你一起拼搏了几年的一线战士而言,激励效果不明显:而且,如果底薪低于竞争对手,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挖角”。凡事都要趁早,加薪也要快,且要一步到位,比对手迟一步,或者加得不痛不痒,你就已经输了80%。当然,有人会说:经济利益不是激励措施的全部。是的,它不是全部,但它是“全部”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高底薪+高提成”既是对销售人员以往业绩的肯定,又表达了你对他们未来的期望,同时更是一种尊重。职场上最受青睐的就是“尊重”二字,有了尊重,一切都有可能。

公司如果已经成熟,对销售人员的薪酬结构就可予以适当调整,因为此时已经规模化和制度化了,任何“个人”在企业里的分量都相对减轻。这时我建议可以采用“高底薪+较低提成”的薪酬结构,即维持成长期的底薪水平,适当调低提成的比例,这个道理大家都容易理解,就不用多说了。

优秀的销售人员总是能得到老板(当然也包括其他企业的老板)的垂青,而且时时都会有自己创业的冲动。尤其在公司高速成长期,销售人员是最容易跳槽的。怎样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几乎是每个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给了他那么好的条件,高得不能再高的底薪,高得不能再高的提成,可他还是走了,自己去创业,还带走一大批客户。”遇到这样的状况,我曾经也很想不通,但后来慢慢看开了:做企业的管理者,心态一定要好,要理解分分合合乃自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只要他在你公司的时候为你创造了效益,就应该知足。

上一篇:发现身边的美好作文下一篇:印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