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精选8篇)
1.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一
北京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清琴麓苑分公司股东:
一、 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北京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清琴麓苑分公司(以下简称XXX物业清琴麓苑分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2年度的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北京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清琴麓苑分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北京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清琴麓苑分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北京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清琴麓苑分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2年度的经营成果。
2.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二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概述
1. 总体情况。
根据深圳交易所2008年度报告编制、报送和披露的要求, 上市公司应在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做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以单独报告的形式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在指定网站对外披露。2008年度深市共有695家上市公司单独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占深市2008年度披露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总数的91%, 仍有65家上市公司没有按要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其中:深市主板有429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占应披露公司总数的81%;中小板有266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占应披露公司总数的97%。由此可以看出, 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情况好于主板上市公司。
2. 内部控制报告外部评价情况。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 上市公司应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从实际披露情况来看, 2008年度深市共有192家公司披露了证券机构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查意见, 占已披露公司总数的25%, 其中中小板公司190家, 占中小板已披露公司总数的70%。共有129家公司披露了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鉴证意见, 占已披露总数的17%, 其中中小板公司86家, 占中小板公司已披露总数的32%。深市共有67家公司同时披露了证券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核查报告, 全部为中小板公司, 占深市已披露总数的9%, 占中小板已披露公司的25%。上述数据说明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好于主板上市公司。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控制评价依据认识不足。
深圳交易所2008年度报告编制、报送和披露要求中明确指出,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本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规定, 参照附件2——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要求, 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然而上市公司在报告中注明的内部控制评价依据却是来自于《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上市交易规则》以及公司自身《内部审计报告》等中的各种各样的评价依据, 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全篇中找不到其内部控制建立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由于评价依据不同,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2008年度内部控制报告中共有325家公司指出评价依据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占已披露公司总数的47%;共有397家公司指出评价依据为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占已披露总数的57%;仅有242家公司同时指出评价依据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占已披露公司总数的35%。由此可见,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依据认识不足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障碍。
2. 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建设方面的问题。
深圳交易所在自我评估报告中要求上市公司说明公司专门负责监督检查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情况、该部门人员配备及工作情况。从已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可以看到,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1)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从已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来看, 共有593家公司在报告中说明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占已披露公司总数的85%;中小板公司234家, 占已披露中小板公司的88%;深市主板公司359家, 占已披露深市主板公司的84%。在分析报告中也发现, 有些公司报告中说明有内部审计机构, 而在其组织架构图中却找不到有关内部审计机构的情况。
(2) 内部审计机构名称。内部审计机构名称反映了上市公司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 也决定了其在公司是否可以发挥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职能。本文收集到的内部审计机构名称多达16个, 可见上市公司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在认知和定位上存在严重分歧。
(3) 内部审计机构主管领导。《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同时指出,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从内部控制报告分析发现, 内部审计机构主管领导有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经理, 甚至有行政副总、人事经理等。
(4)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的优劣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具备能力实施内部控制监督职能。从已经披露内部审计机构的公司来看, 内部审计人员配置3人以下的多达398家, 占已设立审计机构的67%, 其中多数公司仅说明设立专职审计人员;而3人以上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的公司比例不足30%。从审计队伍基本要求和团队工作来看, 3人是最低标准,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审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与其内部控制监督和检查职能不相匹配。
3.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行为缺乏。
从已经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分析中可以发现, 只有188家公司在报告中说明了公司组织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或从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情况可以判定存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行为, 占已经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公司总数的27%, 其中中小板有38家开展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 占中小板公司总数的14%, 深市主板有150家, 占深市主板公司总数的35%。可以发现, 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缺乏应有的编制依据和基础。
从披露数量上看, 中小板公司披露情况比较好;而就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实质来看, 深市主板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好于中小板公司。
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本文对2008年度382家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进行分类整理, 下表列出了上市公司存在的前十类缺陷,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和加快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排在第一名的是内部审计建设。内部审计建设工作包括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内部审计深度和范围扩大、内部审计独立性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改进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高等内部审计多个方面。令人欣慰的是, 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内部控制完善和健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望这些认识到内部审计建设薄弱的上市公司能够在今后的内部控制报告中详细说明在内部审计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改善措施。
控股子公司管理成为第二个重要缺陷, 也说明了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集团化和多元化趋势非常明显, 而控股子公司管理是集团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能否在效率和风险之间进行有效平衡决定了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多数上市公司均意识到控股子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多种问题, 反映了中国企业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度思考。
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体现, 也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强制性要求。如何引导和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在上市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成为上市公司和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课题。
董监高管人员培训和内部控制培训不足缺陷反映了上市公司在建设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行动力的不足。当然, 关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部署还没有全面开展也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培训和学习不足的原因。
由于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风险评估体系建设这一缺陷并没有引起上市公司足够的重视, 从而使得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不足的缺陷仅仅排在缺陷分类的第五位。
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管理是上市公司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视。
信息沟通体系建设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设计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都需要凭借信息沟通反馈机制来进行监督和制衡。从2008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分析中发现, 在已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只有69家公司披露其在ERP管理系统中所做的努力和工作, 占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上市公司的比例不足10%。信息沟通体系建设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如何正确处理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企业运营效率和信息沟通体系建设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绩效考核机制存在缺陷也是影响部分上市公司运行效率和成长能力的重要障碍, 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推进来看, 有其必然性。
5.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
尽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前述的诸多不足和缺陷, 然而从上市公司对自身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结果来看则显得颇为乐观, 这一现象与2007年沪市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在2008年度已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总体情况描述为完整合理有效、符合上市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缺陷等等类似评价的报告共计662份, 占已披露总数的95%, 仅有27份报告没有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明确的表述。
这样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与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偏差。例如, ST亚华和关铝股份在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时均表示公司内部控制完整合理有效, 但ST亚华因存在虚假信息披露、违规担保和大股东占用资金等问题, 证监会于2008年4月8日对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其公司董事进行处罚;关铝股份则存在未设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以及三会议事规则不规范等13项内部控制缺陷。
三、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 内部控制监管方面。
(1) 尽快建立内部控制标准评价体系。从2008年度深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分析可以发现,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均过于乐观, 这与内部控制评价缺乏标准评价体系有关。建议政策制定者从技术层面对内部控制评价意见进行分类, 而不仅仅是作有效或无效评价。多数上市公司担心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等, 因此在评价中均倾向于评价为有效。建议参照审计意见类型或信用评级评价,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分级体系和相应的判断标准, 可以真实地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差异进行区分, 便于上市公司进行自我评价描述, 也有助于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和判断。
(2)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监督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从监管的要求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应根据企业规模和组织架构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基本配置标准, 明确内部审计负责人和内部审计汇报对象、明确内部审计年度工作报告要求和建立内部审计向独立审计委员会日常沟通机制, 以及上述内部控制内容在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的披露要求等。
(3) 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跟踪机制。证监会和交易所应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整改计划跟踪机制, 上市公司应建立内部控制缺陷和更改定期披露机制, 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也有利于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和判断。
(4) 加强证监会、交易所外部监管力度。证监会、交易所应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和检查作为常规监管内容, 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检查台账制度。2008年度深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分析显示, 只有5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证监会现场检查和整改内容, 占深市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公司总数的7%左右。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来看, 这一比例显然过低, 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来看, 上市公司对于证监会和交易所的核查意见非常重视, 整改效率比较高, 建议上市公司整体年度核查比例不应低于30%, 单一上市公司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控制外部核查和监督。
交易所应参照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审核反馈制度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审核反馈制度, 严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质量, 力求保护内部控制报告信息真实、准确、有投资决策价值。
(5) 加强投资者教育, 将内部控制作为评价依据。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培训, 引导投资者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之一, 从而激励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公司也有改进和完善的能动性。如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工作成效不能被投资者所识别, 则上市公司就失去了内部控制完善的外部推动力。
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方面。
(1) 结合自身情况,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部署, 切实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上市公司应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和有效作为董事会的重要工作。上市公司应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全面开展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内部控制手册编制、自我评估以及内部审计部门评估测试工作;针对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作相应弥补和整改, 为企业构建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为财务报告提供合理有效的保证机制。
(2) 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监督职能。从内部控制分析中发现,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建设薄弱, 定位不清和内部控制工作职责不明确是普遍性问题。上市公司应从自我风险控制角度, 加强和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建设, 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令人欣慰的是, 大多数上市公司均意识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承诺进行改进和完善, 但广大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行动而不仅仅是计划。
(3) 建立有效风险评估体系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平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作, 其中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风险识别、衡量和重要性判断, 以及如何实施有效自我评估等对上市公司都是重要课题。由于这些问题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市场环境、运行模式和组织分工等密切相关, 因此没有可以用于参照的现成风险评估模式,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殊性进行探索, 力求做到既能控制风险, 又不影响企业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的有效平衡。
(4) 做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 保证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真实、完整。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展相适应, 企业需要经常性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包括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现状的自我评估及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流程和制度的测试性评估, 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落实整改人员、时间和计划, 在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予以真实反映, 便于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评价和判断。
上市公司应保证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和投资者决策有效性, 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的内部控制程序和制度。
由于受到资料收集的限制, 本次研究没有能够收集到足够的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报告, 因此没有进行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由于两个交易所对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探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的全貌。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深市上市公司2008年度单独披露自我评价报告, 深入探讨了深市上市公司2008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证券市场内部控制监管与评价提供建议。
关键词:深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勤业, 吴益兵.上交所: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内部控制报告分析.上海证券报, 2008-12-01
[2].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2008;7
3.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三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动因
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司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及其规范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继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设计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以及用于保护资产安全的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主要包括的政策和程序有:保存充分、适当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合理保证收入和支出的发生以及资产的取得、使用或处置经过适当授权;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就是指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代理人)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同时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如公司章程和法规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其实质就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一种契约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受托的责任范围也相应在不断扩大,同时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不断发展又促使了审计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内部控制审计这项新业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管理层代理公司所有者制订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制订公司的内部控制,并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公司所有者作为委托方只能通过管理层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间接获得相关信息,处于信息劣势。这样就使拥有内部控制信息的优势者(管理层)对信息的劣势者(公司所有者)有欺骗的机会,这也是许多公司出现管理层舞弊导致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一)努力整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五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但在实务中,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性,注册会计师更适合于进行整合审计。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由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由同一项目小组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避免重复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
(二)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不同的责任,但两者的工作可以互相利用。一方面,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通过评估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可以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如果决定利用其工作,则可以相应减少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但无论是否利用企业的自我评价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均应对发表的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从独立的第三方角度可能会发现企业自我评价没有发现的控制缺陷,提请企业予以整顿。此时,企业需要正确认识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正确对待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认真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整改落实,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合理。
(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
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它是注册会计师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这种方法要求财务报告审计始于财务报表层次,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开始。自上而下法能够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资源集中于风险最高的领域,通过对重要账户、重要认定、相关的控制等层层推进,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缺陷。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非财务数据,更多表现为业务活动,对其进行鉴证并希望实现合理保证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如,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完成控制测试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意见类型。其中缺陷评估是内部控制审计最困难的方面之一。鉴于各个不同公司、不同缺陷具有自身的特征,评估缺陷的任何方法都需要依赖高度的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回顾[J].审计月刊,2008,(9).
[2]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6).
4.汽车公司审计报告 篇四
一、审计背景
二、基本情况
上海东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集实业、投资、网络、国内外贸易、房地产开发、服务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1998年12月东昌公司启动sgm一般仓库一体化管理项目,负责采购并提供给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备品备件等物料、办公用品,为通用公司提供间接物料一体化管理服务。该项目根据不同阶段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物料采购确认方法,具体如下:
(一)第一阶段:1998年12月24日-1999年4月11日 sgm授权东昌公司在一般仓库项目启动阶段,应sgm要求为其进行一般仓库物料采购。事先无需确认。
(二)第二阶段:1999年4月12日-2000年12月15日
东昌公司按sgm采购部制定的《一般仓库间接物料采购程序》及格1999年8月18日《紧急采购价格确认》备忘录采取事先确认方法。
(三)第三阶段:2000年12月15日-2002年2月28日
东昌公司试行sgm批准的新采购程序,自行按程序要求审核批准,sgm采购部保留事后检查程序遵守状况的权利。本次审计原则上根据通用公司与东昌公司分阶段物料采购、验收、领用、结算标准,对1999年1月—2002年2月28日该阶段内通用公司应付、已付及物料结算余款进行审计确认。
三、审计抽样方法、抽样比例、审计差异确认原则
(一)审计抽样方法的确认:
本次审计,由于样本总量达100015笔业务,总金额为9356.05 万元,时间跨度3年。根据通用公司、东昌公司、本事务所三方多次会议讨论,提出了各种审计方案,最终确定采用审计抽样方法。通过抽样审计,确认样本差异,最终用样本差异推断总体差异。抽样时我们对样本总量先根据系统金额大小按照数据区间分层,在数据分层的基础上按审计方案确定的抽样比例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所需要的样本量,具体分层情况详见附件1《审计抽样比例表》,为保证同一物料样本的完整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只要是计算机随机抽到的物料,审计时无论该物料分布在那个数据层次,均纳入本次审计范围。
(二)审计抽样比例的确认:
根据东昌公司提供的采购、供应物料等系统资料,本次审计样本
总量为通用公司委托东昌公司采购并供应给通用公司的备品备料等物料94591笔,总金额9275.15万元;办公用品5424笔,总金额80.90万元。本次审计实际抽样量为:备品备件等物料抽查7759笔,抽查金额5005.50万元,抽查的笔数比例为8.20%、金额比例为53.97%;办公用品抽查540笔,抽查金额6.56万元,抽查的笔数比例为9.96%、金额比例为8.11%(详见附件1)。
四、样本审计情况
(一)备品备件等物料的样本审计情况 经审核东昌公司提供的资料技术,截止2002年2月28日通用公司向东昌公司领用备品备件等物料共94591笔,总金额9275.15万元。本次审计,对备品备件等物料实际抽查7759笔,抽查金额5005.50万元,抽查的笔数比例为8.20%,金额比例为53.97%,抽查情况如下:
1、本次审计,我们根据通用公司“关于对东昌公司2002年2月以前采购物料审计的差错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核抽取的样本,发现东昌公司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供应给通用公司的物料系统金额与“标准”存在差异的共96笔,差异金额绝对值为78,681.58元,差异金额正负轧差数为70,151.96元(差异明细清单详见附件2),差异分布情况如下:(1)数据区间在20,000.00元以上的差异情况:
差异笔数共4笔
差异金额绝对值58,934.50元
差异金额正负轧差数58,484.94元
其中:正差笔数3笔
正差金额58,709.72元
负差笔数1笔
负差金额224.78元
(2)数据区间在2,000.00元—20,000.00元的差异情况:
差异笔数共23笔
差异金额绝对值16,291.60元
差异金额正负轧差数12,935.08元
其中:正差笔数20笔
正差金额14,613.34元
负差笔数3笔
负差金额1,678.26元
(3)数据区间在500.00元—2,000.00元的差异情况:
差异笔数共26笔
差异金额绝对值3,022.99元
差异金额正负轧差数-1,136.95元
其中:正差笔数15笔
正差金额943.02元
负差笔数11笔
负差金额-2,079.97元
(4)数据区间在500.00元 以下的差异情况: 差异笔数共43笔
差异金额绝对值432.47元
差异金额正负轧差数-131.11元
其中:正差笔数24笔
正差金额150.68元
负差笔数19笔
负差金额-281.79元
2、根据东昌公司提供的资料反映,东昌公司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供应给通用公司备品备件等物料,领料单中领料人、签收人栏未有通用公司签名的有2笔,金额40,975.42元,分布情况如下:
(1)数据区间在20,000.00元以上的1笔,金额为30,489.70元
(2)数据区间在2,000.00元—20,000.00元之间的有1笔,金额为10,485.72元
(经通用公司相关人员事后确认,上述2笔物料通用公司已领用。)
(二)办公用品审计情况
经审核东昌公司提供的有关办公用品资料,截止2002年2月28日通用公司向东昌公司领用办公用品共5424笔,总金额80.90万元,占总体金额的比例为0.86%。本次审计,实际抽查办公用品540笔,抽查金额65,577.38元,抽查的笔数比例为9.96%,金额比例为8.11%。由于东昌公司建立电脑中心系统时未将以前的办公用品采购、领料业务补登入系统,亦未提供有关办公用品收、发、存明细帐,导致被抽查到的领用办公用品结算价格无法与该办公用品采购价格建立对应关系,又由于东昌公司办公用品购货发票等原始票据保存在集团公篇二:汽车费用审计报告
关于行政部2006~2012年部分汽车费用审计报告
公司领导:
公司行政部副经理***于2012年初提交95份2006~2012年的汽车费用原始凭证申请审核报销,金额总计26万余元。审计部受公司领导委托予以审计。
一、基本情况
公司行政部副经理***提交的95份2006~2012年汽车费用原始凭证(下称“95份原始凭证”),财务核算分类汇总如下:
该分类汇总表中各年汽车费用占比及各类汽车费用汇总占比图示如下:
图一 图二
其中2010年、2011年各类汽车费用占比图示为:
图三 图四
二、审计部依据公司《车辆使用管理规定》、《汽车费用报销规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办公类)及《企业会计准则》等,对95份原始凭证所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有效性进行审计,具体情况如下: 1.真实性。分析95份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关联部门和人员及事件,发生的地点等,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王*、钱*、王**、王**等),并重点对占比41%的汽车维修费进行抽样比照:两家汽车维修公司(非4s店)“a”(公司指定,此次被审汽修费债权公司)和“b”(客户部新选定)部分相同配件及其工时价格(详见下图)。根据配比原则,结合车辆品牌型号差异、目前汽车维修市场没有统一维修工时标准的现状,95份原始凭证中汽车维修费用价格水平应是合理的。95份原始凭证所属经济活动是可以采信的。
再对95份原始凭证中捷达车更换轮胎进行价格比较: 2.合法合规性。1)合法性。95份原始凭证所属经济业务皆是2011年12月前发生的,详见图一和凭证。这些凭证如纳入2012年会计核算将不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95份原始凭证中,37#凭证附件为非正规收据;85#凭证5000元支出无任何票证;86#凭证为白条+收费单位公章。2)合规性。95份原始凭证中,11# 36# 40~44# 51# 62# 83# 共10份凭证有分管领导签批确认,其余85份凭证无相关分管领导签批,并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①车辆维修类凭证未能体现车辆维修申请、审批手续,不符合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办公类)“
三、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之“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缺陷应及时进行维修,并按规定的程序填
写《固定资产报修单》,交由集团办公室核实后统一安排维修,并对维修费用实施有效控制。”
⑵车辆事故相关凭证如49# 81# 85# 86#没有车辆事故报告,不符合公司《车辆使用管理规定》第五条第1款“车队公务车辆发生安全事故的,必须自事故发生之日起的第二个工作日内,出具车辆事故报告。”的规定。③预算外支出没有履行预算外报告审批手续,如62#凭证。《集团报销审批权限规定》“凡超预算支付的各种日常费用,一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集团总裁审批后执行。” 3.有效性。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原则,95份原始凭证所属经济业务费用支出能否纳入2012年会计期间核算待定。
三、审计建议 1.这次行政部***报销跨年汽车费用事件暴露出:①对当事人***日常工作监管不力;②部分干部法规意识淡薄,职业素养亟需加强和提高;③部门间工作协作欠默契。由此,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领导者不只是下达指令,更要检查执行结果,让pdca每一环节落实到实处。
2.这一事件当事人***应作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95份原始凭证应尽可能补全应有的相关手续。
审计部 2012-2-25 附被审计人员***反馈意见篇三:集团对子公司的经济效益专项审计报告模板
集团对子公司的经济效益专项审计报告
根据集团董事会安排,稽核部于2010年1月6日派出审计组对**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修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修建公司)2010年经营效果进行专项审计。审计组通过询问、核对、比较、分析性复核、盘点等方法开展审计,并得到**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以代建业务为主;**修建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25日,主要经营业务为**建筑工程施工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公司与**修建工程公司作为母子公司,在管理上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其业务收入分开核算,管理费用按一定方法进行分摊。**公司的收入来源是以计提代建管理费收入为主,受政策影响较大,其代建管理费的计提经财政审核,因此对于收入真实性与完整性上风险较小,同时从可控角度上看,**公司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上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上。**修建公司目前以承接集团范围内的修缮工程项目为主,经了解,承接的工程项目外包给施工单位施工,并以合同价的10%作为公司毛利,公司负责工程项目的进度、安全及质量,做好现场管理。
二、经营效果
1、经营成果:(1)**公司
①包含**项目的2010年经营成果如下(单位:万元)
②不包**项目的2010年经营成果如下(单位:万元)
注:上述2010年数据为经此次审计抽查核对但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母公司本部的财务报表数据。
剔除**项目的影响,2010年收入下降幅度与投资额下降幅度接近,说明收入受到投资额的直接影响,这与公司实际情况一致;而净利润下降幅度大大超过收入的下降幅度,反映了在收入减少情况下成本费用未得到相应程度的减少。
(2)**修建公司2010年收入为185.31万元,比2009年28.81万元多156.50万元;实现利润-39.71万元,比2009年-0.11万元,少39.60万元。**修建公司相比2009年成立之初收入有了大幅增长,扣除对应成本,分摊相关管理费用后,在财务数据上仍体现为亏损。
2、指标完成情况
注:
1、**公司的数据仅反映母公司本部的情况,非合并数据。
2、表中**公司营业收入、费用及利润数据已扣除**项目的影响。
从目标完成情况上看,**公司代建投资额仅完成目标额的57.01%,受此影响,收入实际完成目标的54.76%;**修建公司收入也仅完成目标额的26.47%。
管理费用上,**公司及**修建公司费用在预算之内,合计费用节约6.06%。在**公司投资额大量减少且**修建公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的情况,合计管理费用与原预算目标差异较小。
从具体费用明细上,与人员有关的工资费用合计及劳保费用合计分别超支2.64%及1.85%。
审计组建议:(1)**修建公司承建的工程有不同的利润空间,不考虑利润空间而统一以合同价的10%作为毛利,会导致本公司丧失一部分可能争取到的利润空间为施工方所占有,因此建议加强预决算工
作,对于利润空间大的项目争取更多的毛利,为企业增收。(2)**公司及**修建公司应加强管理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尤其对占管理费用总额60%以上的与人员相关费用的管理上。(3)**公司及**修建公司应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将费用的管理与实际业务量结合,在业务量下降的情况下,应减少如人员费用、汽车费用、办公费用等与实际业务量相关的费用,同时在制定预算时应考虑业务量变化的影响。
三、经营管理审计情况及审计建议
(一)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与**修建公司的管理制度一致,以集团管理制度为主,没有相应细化的符合本公司管理需要的制度,部分管理规定主要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下来,如考勤管理、车辆管理、电话费管理等。
审计组建议:(1)集团管理制度主要为框架制度,下属子公司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制度框架下,制定相对细化的制度,以适应本公司加强管理的需要;(2)为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应将有关管理规定以制度或实施细则的形式确定,以确保制度的系统性、权威性和持续性,同时使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和巩固。
(二)人员及薪资管理情况
1、基本情况。**公司及**修建公司的人员总数为40人,符合2009年集团统一制定的“三定方案”的定员规定;同时职工薪资的构成符合集团公司的薪酬管理规定。在薪资核算上,通过对考勤人员、员工明细及薪资明细进行抽查核对,薪资核算无误;同时,**公司及**修建公司加班费的计算截止于2010年4月份,即4月份开始不再计算加班费,通过对2010年1-3月份加班情况进行核对,加班费的计算标准符合集团政策,其加班的依据为每月根据管理需要制定的值班
表,包括节假日。
2、存在问题
(1)**公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公司内部设立了拆迁部,部门为三人,一人主持部门工作,两人为征地专员(原为开发部征地专员)。而“三定”方案中无此部门及主持部门工作的岗位。
(2)在薪资核定与发放上,2010年11月、12月薪资表上与二级公司**物业签订合同的两名职员,以一级公司(**公司)的标准进行薪资核定,并在**公司发放。根据访谈,**公司考虑到该两名员工与**公司的合同虽于2010年10月结束,但其薪资预算全年都在**公司,故该两名员工的薪资按之前的合同在**公司的核定及发放持续至2010年结束,2011年开始按**物业的薪资标准重新核定并在**物业发放。
3、审计组建议:
(1)“三定方案”为2009年集团成立之初,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制定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三定方案”定期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2)随着**修建公司业务的稳定和拓展,**修建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三定方案”。(3)**公司对“三定方案”内容的调整,应按规定履行相应的流程,并报集团审批。(4)**公司应根据劳动合同对员工的薪资的核定和发放进行及时调整,以符合有关制度规定,避免有关制度或法律风险。
(5)与人员相关的工资福利等费用占管理费用总额的60%以上,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利润情况,在业务量的大幅下降的情况,可以篇四:公务车审计案例
有些审计人员关注于大案、要案,认为查出上百万的资金挪用才是审计的重点,什么公务车审计,看都不要看,认为档次太低了,公务车本身就是公司福利,一年也最多搞个几万,不是什么大项目。2014年快过年了,审计总监给我安排了一个项目是做各公司的公务车进行审计。因为就安排了一个礼拜,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到各公司实地去查看,而是通过提供的电子档的车辆实行记录以及oa系统中的年辆维修报销的记录。
1、车辆的使用
各公司使用公务车都是有派车单和行车记录表。因为没办法确认最后的截止里程数,我就让各公司的行政主管到公司的公务车上去抄表,总部的车辆的最终行驶里程我是自己亲自去看的。
然后我看了一下行车记录表,除了个别公司标注了从哪里到哪里,剩下的都是只注明了派车后用了行驶了多少公里,没办法确认实际里程数。对于登记完成的,我用了百度地图核实里程数,发现存在异常。检查车辆维修时,4s店登记的里程数与公务车登记表上的里程数不一致。司机对此的解释为4s店登记错误。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司机在登记里程数的时候确实存在虚假。但是是否为公车私用,比如用公司的车拉活、把车开到自己家等等,这不太好确认。
另外一块是加油,我们这边都是先司机垫钱,之后拿发票来报销,本来想通过百公里耗油来确定加油的真实性,但是由于里程数登记存在问题就暂且作罢。通过核对加油发票上的付款方上的车牌号,每一张都是公司的车辆。但是由于开票抬头可以随便写的,你只能做个大概参考,更多的可能是加的是别的车,开票的抬头开的是公司的车。
2、车辆的维修
对维修票据的检查,我发现维修申请单和维修结算单为xxx修理厂,而发票的开具人为xx个体户。我根据结算单上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修理厂,对方声称5年前就不在他们那边修理了,还希望我帮忙看看是什么单位在假冒他们公司开票。通过对票据的进一步检查发现,收款的是xxx汽车维修服务市场有限公司,而开票的是xxx汽车维修服务市场有限公司某汽配行。
通过登录企业信用登记网,发现在2015年1月,某汽配行才成立,而且主营业务是出售汽车零配件,并没有维修资质。收款方是有维修资质的。
所以我现在的假设是,车队到xxx汽车维修服务市场有限公司修车,通过汽配行高开发票侵占公司资金。
我向人力资源部调取了司机人员的住址信息,发现车队长的家就在个体户的附近。我也见过我们车队长,身穿皮衣,皮鞋光亮着。
通过对维修清单的检查,我发现部分维修项目奥迪三元催化,按照现有这个车辆行驶的这个公里数的话,如果是原厂的,基本不用换的,只需要清洗就可以了,而实际上进行了维修,价格在1万元,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只需要6000元,我对电话进行了录音。
为了进一步确认维修价格的真实性,我把维修清单贴到了本地区的一个汽车网站请他们来确认维修价格的合理性。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实际的维修价格均低于结算单上的价格。我把重要一些内容都用截图弄好,作为与老板沟通的依据。
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来说明车队的人拿去好处费,只能说明车辆申请、结算单单位与实际维修单位及开票单位不一致,个别维修较市场询价偏高。
这样子,我的目的也其实达到了,至少在领导的心里对司机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后记:
本来快过年了,审计总监说是放司机一马,审计报告年后发,不想车队队长听到风声在年前就离职了。篇五:汽车集团薪酬审计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汽车集团薪酬审计调查工作方案
一、目的根据董事会内审委员会的要求并结合审计工作计划开展这次薪酬审计调查。其目的是想通过对集团各部门、各地区、各类人员薪酬待遇执行以及支付状况的调查,掌握目前集团薪酬福利政策执行情况,发现薪酬福利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的改进建议,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增强集团竞争力。
二、对象
对集团各部门、各地区、各门店、各类人员薪资福利待遇执行以及支付状况进行审计调查。
三、范围
主要对2012年、2013进行调查。如必要时,将追溯调查以前。
四、内容
这次薪酬审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1、国家工资福利政策执行情况;
2、集团执行的薪酬福利政策、制度、流程等;
3、员工总数及构成情况;
4、薪酬总额及组成情况;
5、薪酬支出与经营管理成本、效益的关系;
6、薪酬制度体系对外的竞争性与对内的公平性;
7、其他。
五、工作方法
本次薪酬审计调查工作是在董事会内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内审委员会主任郑瑾煜为总指挥,负责听取工作汇报,对重大事项的协调、指示等,并由集团内审管理部牵头组织,抽调地区财务、人力人员组成联合审计调查组开展本地区及门店的调查工作。具体分工情况如下:
(一)区内各调查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财务、人力人员
(二)区外调查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财务、人力人员
工作步骤
1、准备阶段
2014年3月15日前,为收集资料、制定方案、部署阶段。
2、现场调查阶段 2014年3月17日至4月11日,为各调查组依据调查方案深入地区开展调查工作。主要包括采用相关的调查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调整法、查询法、分析法等)收集调查资料,查实相关事实,编写工作底稿,汇总、分析材料,在现场至少写出审计
调查报告提纲。
3、报告阶段 1)2014年4月14月至4月20日,为各调查组进一步修改、完善审计调查报告,并按时向集团内审部上报地区审计调查报告。2)2014年4月21月至4月30日,为集团内审部汇总、分析各地区审计调查报告材料,撰写汇总审计调查报告,向董事会内审委员会、管理层提交审计调查报告。
七、要求
1、各门店财务经理,组织填写调查表格,并将填好的调查表及时提交地区审计调查组。
2、在本次审计调查工作中,调查组组长为审计调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薪酬调查的总体组织、协调、推动工作。调查组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审计调查工作,对组内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按时提交审计调查报告,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如在调查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集团内审部和董事会内审委员会报告。
3、集团各部门、各地区、各门店应积极支持配合审计调查组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便利,尽快提供所需的调查资料,配合支持审计调查组开展的查询、访谈等事项。
4、在审计调查期间,内审部将深入现场督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内审委员会报告,确保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5、届时,董事会内审委员会将以电话会议、深入现场、通报等形式指导审计调查工作。
5.公司年度审计报告 篇五
(一)公司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会计制度。
2.会计年度。
3.记帐本位币。
4.记帐基础和计价原则。
5.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
6.营业部的资金管理、交易清算原则。
7.外币业务核算方法。说明发生外币业务时采用的折算汇率、期末对外币帐户的外币余额进行折算所采用的汇率,以及汇兑差额的处理方法。
8.坏帐核算方法。说明坏帐的确认标准、坏帐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以及坏帐损失的会计核算方法。
9.客户保证金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0.质押品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1.实物交割的核算方法。
12.风险准备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方法。
13.结算差异核算办法。分别按平仓盈亏与持仓盈亏说明结算差异的确认与核算方法。
14.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应说明其计价、收(权)益确认方法和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对于长期债权投资,应说明其计价、收益确认方法以及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方法。
15.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说明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估计经济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和折旧率。
16.在建工程核算方法,包括利息资本化的核算方法和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时点。
17.无形资产、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
18.风险准备金核算方法。说明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风险损失的确认标准及核算方法。
19.收入确认原则。分别说明公司手续费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方法。
20.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说明公司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确定现金等价物的标准。
21.如果本年度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发生变更,应当披露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变更对公司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影响数。
注册会计师应对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予以适当关注。如果变更理由不合理或不充分,注册会计师不应当发表公司财务报告满足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要求的审计意见。
(二)税项
应披露主要税种和税率,如营业税、所得税等。若有税负减免的,应说明批准机关、文号、减免幅度及有效期限。
(三)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公司至少应披露会计报表(汇总营业部以后的会计报表)的如下项目注释(如两个期间的数据变动幅度达50%以上,还应在该项目下明确说明增减变动的原因)。
(四)或有事项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或有事项(如涉及诉讼、仲裁等),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项目的性质、金额及对报告期及报告期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五)承诺事项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重大承诺事项(如对外担保金额等),应说明其存在情况、金额及影响。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6.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六
文章简介:关键词:中美审计报告比较研究审计市场国际化内容摘要:以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加以比较研究。中国和美国在独立审计规范性质、审计责任和职业关注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地借鉴美国审计报告体系先进的做法,全面改„ 关键词:中美审计报告比较研究审计市场国际化
内容摘要:以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加以比较研究。中国和美国在独立审计规范性质、审计责任和职业关注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地借鉴美国审计报告体系先进的做法,全面改革和完善中国审计报告体系和独立审计规范体系,将是我们积极迎接审计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措施。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来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编制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完成独立审计业务的标志。由于中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审计模式内容存在着许多差异。主要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审计报告的比较和分析,探求改善和完善中国的审计报告体系和独立审计规范体系。
一、审计环境的比较
1.美国。在20世纪以前,美国独立审计的发展主要是在随资本一起涌入的英国职业会计师的帮助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后,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颁布使美国的法定审计得以确立,独立审计得到飞速发展,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强调独立审计是自我管理的职业,政府不加干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一个实行自我管理的全国性职业组织,该协会制定出了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已达30多万人,其地位很高。
2.中国。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财政部于1979年10月在上海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试点,并于1980年12月颁布《关于设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从此,我国正式恢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共有五千余家事务所,大多数仍属于中小型所事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偏小;目前我国参与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监管的有审计署、证监会、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违纪行为,监管部门主要采取警告、暂停执业、撤销等行政方式,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很少、较轻。
二、中美审计报告具体内容和格式上的异同
审计报告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一般而言,正式立项的审计活动,都是要撰写审计报告。就现阶段而言,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后,我们发现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美审计报告的相同之处
1.对收件人规定相同。中美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均规定为审计业务的委托人。
2.对报告日期规定相同。中美审计报告均规定审计报告日期为CPA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
3.使用的专业术语相同。中美审计报告均规定在导言段或范围段使用“审计了„„”的专业术语,借以表明CPA签发的审计报告不是复核或编表报告,而是一种保证程度极高的报告;
在意见段使用“我们认为、在所有(或全部)重要方面均公允地反映„„”等专业术语,以说明审计意见不是对事实的绝对保证。
4.对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增加解释段的规定相同。中美审计报告均规定当CPA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如认为必要,可以在意见段之后增列解释段,增加对重要事项的说明。
5.对审计意见类型的规定相同中美审计报告均规定有四种审计意见类型,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
6.对审计范围的规定基本相同。中美审计报告中规定的审计范围,均是指主要的年度会计报告及相关的附表、附注。
7.对发表各种审计意见条件的规定基本相同。
中美审计报告均规定了发表四种审计意见的不同条件。从总体来说基本相同。只不过我国审计报告准则规定得比较详细、具体。而美国则规定得较笼统抽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CPA职业判断能力偏低的现状。
(二)中美审计报告的不同之处
1.对标题规定不同。我国审计报告的标题为“审计报告”,美国审计报告的标题为“独立审计人员报告”。美国审计报告含“独立”字样,籍以区别内部报告及其他类型的报告,我国审计报告却未能做到这一点。
2.对导言段规定不同。美国审计报告的导言段简要说明审计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我国审计报告不设导言段,将导言段的内容并入范围段。正因为我国缺少导言段,才导致我国审计报告(二段式)与国际通行的三段式审计报告存在区别。
3.范围段内容不同。(1)导言段的关系不同。我国审计报告隶属于二段式报告,所以报告的范围段纳入了三段式报告中导言段的内容,即审计范围、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而美国审计报告为三段式报告,故范围段不包含导言段内容。(2)审计依据不同。我国审计报告的审计依据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而美国为公认审计准则。(3)对所实施审计程序的说明详略不同。我国审计报告只是概括说明取得的“合理把握”。就此而言,我国审计报告的范围段没有明确指出审计程序及CPA所负责任的程度,进而增加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4.意见段内容不同。我国审计报告的意见段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美国审计报告则就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表述意见。我国同时规定“三性”是有原因的。首先,我国国情接近于大陆法系,主要通过法规规范会计工作。故借鉴大陆法系的审计准则,规定合法性要求。其次,我国审计准则主要是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故规定公允性要求。最后,由于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形比较普遍,而违反一贯性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故规定一贯性要求。
5.对签章规定不同。我国审计报告规定由CPA签名盖章,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并标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址;而美国审计报告规定由会计事务所合伙人或负责该项审计业务的CPA签名。需标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址。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有关签章的规定便是个人签名、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因此这样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三、审计报告差异产生的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独立审计规范性质的认识不同
为了清楚的说明中国与美国对于独立审计规范性质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这三个地区的会计职业团体与政府的关系;(2)独立审计规范的制定与发布方式;
(3)约束力及违反规范的处罚。
表1中美对独立审计规范性质认识的比较
比较对象会计职业团体和政府关系规范制定与发布方式使用范围约束力对违反规范的惩处 中国CICPA为民间机构,且受财政部监督、指导CICPA制定,并由财政部批准发布CICPA的会员准则必须遵守,指南则参照执行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暂停执业、取消执业资格
美国AICPA为民间组织AICPA制定AICPA的全体会员和其他执业CPA必须遵守准则(指南)和规则中止或开除会籍、吊销资格证书和执业执照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独立审计规范的实质在于对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独立审计人员在实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或应当遵守,否则,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美国独立审计规范的性质在于会计职业界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因而其审计规范往往由民间审计机构制定和发布。中国的独立审计规范则兼有自律规范和他律规范的双重性质,独立审计规范的制定与发布,以及违反规范的惩罚,受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制约。
2.对于审计的责任与职业关注认识上的差别
审计观念是指对审计的看法、观点和认识的总和。限于篇幅有限,在这里,笔者将审计观念仅界定为公众对审计独立性的看法。现阶段中国和美国的审计观念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审计的责任和应有的职业关注是规范审计人员执业的行为指南,同时也是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根本保障。按照《国际审计准则》中关于“审计责任”的定义,“审计责任”应该包括《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舞弊与错误》、《会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及法规的考虑》等要素。现阶段而言,中美关于审计责任与关注观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表2审计责任与职业关注比较
比较对象审计责任与职业关注对错误与舞弊的认识
中国审计人员违反职业规范,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严重者还会受到刑事责任的处罚。CPA应该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美国不遵守行为守则可能会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除会籍。对因触犯刑律而被判处一年以上监禁的会员,或因各种税务事项而被定罪的会员,将被自动中止或开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籍。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审计师有责任计划和执行审计,以便为财务报表中是否不存在因错误和舞弊而引起的重要错报获得合理保证。
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对于审计责任与关注的认识以及对错误与舞弊的认识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中国关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职业关注,在独立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将审计责任划分为行政、民事赔偿与刑事处罚三种不同类型、性质的责任,便于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质量。美国则更强调审计人员的执业自律,而且职业道德规范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一般而言,审计证据必须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两个特点,其中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即审计证据应当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表3审计证据差异比较
比较对象关于审计证据的规定
中国CPA可以运用包括检查、观察、监盘、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合等方法,以便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美国CPA可以运用包括实物检查、函证、文件检查、分析性程序、询问客户、重新执行、观察等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中美都规定,审计人员在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才能出具审计报告,但是在具体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上,中美法也不尽相同。中国审计证据的方法显然非常丰富,而且结合中国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将监盘法从观察法中单列出来,更加体现出中国审计准则的社会主义特色。关于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中美的表述基本相同,表述均为“充分、适当”。
四、研究结论
中美经济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审计模式,而不同的审计模式又决定了不同的审计报告。而从长远来看,同国际惯例接轨与审计市场国际化是中国独立审计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美国是现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监管经济的水平相对比较先进。因此,充分借鉴美国科学的做法和经验,必将会促进中国审计报告体系和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加速中国审计市场国际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景诚:《审计报告的国际比较》.经济师[J],2004(9)
2.曾小青:《中美审计报告比较》.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J],2000(1)
3.阿尔文•A•阿伦斯,兰德尔•J•埃尔德:《审计与保证服务整合法》[M],张龙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
7.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七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规范,评价报告
2008年6月28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 会议正式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下称新规范) , 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新规范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相关规定
新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首先施行该规范, 执行该规范的上市公司, 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并可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同时, 新规范规定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 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规定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 确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式、范围、程序、频率。
可以看出, 新规范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性披露过渡到了强制性披露, 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内部控制的年度评价报告。但是, 新规范并没有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主体及其披露格式作出相应的规定, 这无疑带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随意性。首先, 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 只披露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对无效的或有缺陷的内部控制避重就轻, 不披露或者少披露。其次, 披露主体的缺失会使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无法归责, 可能会造成各方推诿, 无法保证内部控制按照相应的规范有效地设计实施。第三, 内部控制格式不规范, 上市公司可能会继续以“作文式”进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披露内容无条理、无重点, 影响信息的使用效果。因此, 为促进新规范顺利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范围、主体、时间以及内容方面应该进一步作出相应的规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范围、主体和时间
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范围、主体和时间, 可以使利益相关者 (包括潜在投资者) 能够借助本报告判断公司的管理情况和财务报告质量, 同时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并借以减少公司丑闻和财务舞弊。
(一)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范围
美国的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目标规定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现行法规的遵循。而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内容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美国SEC规定, 财务报告内部制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 (1) 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 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 (2) 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记录, 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 (3) 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 这种未经授权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 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范围也应界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范围之内。
新规范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率,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 如果内部控制报告的范围规定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率,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有关的控制, 上市公司将花费高昂的成本。因此,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全部内部控制内容的披露成本过高的情况, 在适当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 监管机构可以强制要求我国上市公司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 而对于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以及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的内部控制, 可以不做强制性规定, 上市公司可以自愿在报告中作为补充信息披露。
(二)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主体
新规范规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但是新规范没有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主体的规定。那么, 内部控制报告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出具还是专门机构出具呢?
较传统的观点认为, 内部控制报告理应由公司总经理 (经营层) 负责。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承认内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明确划分。内部公司治理解决的是股东、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问题, 而内部控制解决的是管理当局与其下属之间的管理控制关系。但是, 如果将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交由经理层, 可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经营层控制下的内部控制也许能够按照经营层的意志有效运行, 但可能对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失效。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造假丑闻案件表明, 很多舞弊的行为都直接来自公司高层。上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明确指出:公司董事会应确保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我国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根据“问责制”, 应该由董事会出具内部控制报告。
(三)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时间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时间包括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评价的时间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披露的时间。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评价的时间, 是指董事会是对一定期间还是对一个特定时点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选择某一时点就是对该时点上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和出具意见;选择某一期间, 则要求对某一期间的内部控制实际情况进行评级并发表意见。内部控制不是某一个事件或某种状况, 也不是某一特定时点的结果, 其贯穿于公司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评级, 也应该是对这一过程展开的评价。另外, 内部控制报告进行评价的时间还要考虑到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公司反映一定期间内部控制情况, 可以使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到董事会是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更能从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驾驭的过程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了解到这一过程中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缺陷, 进而判断这些缺陷是否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为加强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管理, 我国的上市公司应提供期间的内部控制报告, 针对一段时间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声明评价的期间, 更能清楚地反映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才具有参考价值。
对于内部控制的披露时间, 新规范规定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市公司选择年末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且与上市公司年报同时对外披露。选择年末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披露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来确定年报的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年末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和公司信息披露成本。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董事会内部控制责任的声明
公司应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声明:建立和维护公司的内部控制是董事会的责任。明确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责任, 不仅可促使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重视, 而且可以加强社会公众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职责的理解。
(二)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和标准
公司董事会应该说明内部控制评价的时间, 即董事会是对哪一段期间的内部控制展开的评价, 在选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作为评价标准后, 应在报告中声明:本公司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框架的规定来评价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报告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时间、标准的说明, 能使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是依据何种标准对哪一期间的内部控制展开评价。
(三) 内部控制各组成要素的评价结论
公司按照新规范的“五要素”进行评价后, 应该在报告中描述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各组成部分要素依据新规范进行评价后的初步结论。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新规范的内容及公司本身的条件设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根据该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各要素进行评价。
(四) 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整体评价意见
董事会根据新规范的五大要素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作出整体评价。有效性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标准, 也可说是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想要达到的目标。新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后出具年度评价报告。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在公司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没有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建立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不仅要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整体上是否有效, 而且要评价各项具体的控制制度是否有效, 即各项具体的控制制度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一旦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公司应当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声明: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不存在对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
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有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公司应披露有关的控制缺陷估计对财务报告可靠性产生的影响, 同时查明缺陷产生的原因, 披露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公司在披露了内部控制的缺陷后, 还应对其他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进行说明, 应在报告中保证:除了已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之外, 其他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五)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的声明
董事会应该说明内部控制的存在固有缺陷, 即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而导致错报发生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 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程序遵循程度的降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能随着环境、情况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果内部控制报告中仅仅声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可能会使信息使用者产生某种误解, 认为内部控制可以绝对防止舞弊。
(六) 董事会的签章
内部控制报告经由董事会的会议通过以后, 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 应在报告上签章, 表明对内部控制的报告负责。董事会签章, 可以提高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感, 以示对内部报告的可靠性负责。
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
根据以上对内部控制报告范围、主体、时间以及内容的分析,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以分为无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有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其基本格式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格式:
1.无重大缺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报告
建立和维护内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董事会的责任。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结合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内部控制, 并予以实施。
我公司对××××年度的内部控制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公司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来评价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我公司是就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方面的内部控制出具的报告, 分别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展开评价, 主要情况如下 (分别说明各组成要素的评价结论) :
(1) 内部环境。
(2) 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
(4) 信息与沟通。
(5) 内部监督。
基于以上所述, 我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在上述期间的内部控制是完整、合理、有效的, 不存在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
任何内部控制均有其固有限制, 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而导致错报发生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不论设计如何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也仅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 或降低对控制政策、程序的遵循程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签章)
××××年×月×日
2.有重大缺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报告
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我公司董事会的责任。公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结合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内部控制, 并予以实施。
我公司对××××年度的内部控制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公司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来评价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我公司是就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方面的内部控制出具的报告, 分别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展开评价, 主要情况如下 (分别说明各组成要素的评价结论) :
(1) 内部环境。
(2) 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
(4) 信息与沟通。
(5) 内部监督。
(描述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企业及时防止和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而上述重大缺陷使我公司的内部控制失去这一功能。
基于以上所述, 我公司董事会认为:除上述重大缺陷外公司在上述期间的内部控制是完整、合理、有效的, 不存在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
任何内部控制均有其固有限制, 存在由于错误或舞弊而导致错报发生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不论设计如何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也仅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 或降低对控制政策、程序的遵循程度。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参考文献
[1]周勤业, 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 2005 (2) .
[2]李明辉, 何海, 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 2003 (1) .
[3]杨有红, 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3) .
8.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一、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含义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颁布了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其中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机制。其根源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导致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二)内部审计基本职能
1.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代表企业领导对公司的管理活动和具体业务活动进行自上而下的监督,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过程。因为内部审计机构设在企业内部,较独立审计与国家审计更熟悉本企业的生产及经营状况,并且内审部门独立于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可以独立对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使监督职能正常顺利发挥。
2.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方式之一,它对于监督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内控要求,评价内控有效性纠正错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它通过对流入一个企业具有控制功能的信息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价来实现。控制职能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科学化。
3.咨询职能
对于咨询是否可成为内部审计的职能之一,实务界及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国际内部审计师机构(IIA)对咨询下的定义为:指提供建议及相关客户服务活动,这种服务的性质与范围是客户协商确定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管理层职责的前提下,增加价值并改善组织的治理、风险以及控制过程。IIA将咨询职能包括在内部审计定义中,这表明IIA认为咨询师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转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转,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内部审计活动通过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点,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转。内部审计通过检查财务信息和对各种资源的审查评价,为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控制提出咨询措施,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增加上市公司价值
内部审计通过对上市公司业务进行审查,努力识别和预防风险,最大程度上使公司减少损失,增加公司的价值。通过制约内部各职能部门,减少舞弊的发生,从而使业务执行者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也能对被审计部门产生威慑的作用,促使各部门改善工作业绩,这在无形当中也增加了公司的价值。
3.加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在监管公司风险、评价控制测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来实现公司的治理效果,能全面地识别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通过对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评估,为管理层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帮组管理层实行风险导向审计。
4.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手段,能够疏通企业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舞弊行为,督促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缓解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没有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许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隶属于管理层,由总经理负责领导。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尽快拿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但是它缺乏完整的独立性,不能实现董事会对总经理的有效监控,审计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二)企业控制环境较差
管理者或实际控制人对内部审计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内部审计部门所获得的资源配置以及在公司中的实际地位,进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仍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交易所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并准备采取行动。
另外,企业高级管理层自身的品德、遵纪守法观念,都会影响企业文化,从而影响企业其他员工对内部审计的看法。一些企业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氛围,财务部门和其他权利部门就会对内部审计有一种抵触情绪,内部审计工作就很难开展好。
(三)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从事内部审计职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整体不高,审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构成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师严重缺乏,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在审计署和各级审计机关指导与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截至2004年,我国拥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人员仅有4472人,而且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的内部审计人员就更少了,这些都无形当中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另外,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也是影响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法律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并没有像外部审计那样严格和具体,主要体现在相关管理层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内部审计机构韵设置模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没有规定需要达到何种层次,可以任意安排。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内部审计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还是一片空白,这就导致了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不会产生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谈它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管理层对它的认识程度,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近几年还不大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设置独立性、权威性高的内部审计机构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是设置在内部审计委员会下面,内部审计委员会向企业的董事会负责。因为所有者缺位,所以董事会并不能很好地代表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设置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可以很好得监督董事会,弥补所有者缺位带来的权力失衡。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机构管理者——审计委员会的职权可以由监事会行使,监事会拥有内部审计机构行政和业务管理权限,内部审计机构向监事会负责。通过监事会人员之间的制衡和权力分散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三)充实审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现代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原来的财务领域。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在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例如审计人员学历必须达到某个层次,还须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审计理论知识和相关年数的实践经验,这样可以使得审计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后续培训时只需花费较少的财力物力。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知识领域应进行拓宽,尽量多掌握金融,法律和等相关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可以通过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和后续教育来实现。
四、结束语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使内部审计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有效地解决责任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的作用才能得到真实体现。正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促使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相一致,才能最终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最终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8).
[2]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3]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8).
[4]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
【公司内部审计报告】推荐阅读:
物业公司内部审计报告10-05
公司调整内部报告11-06
公司内部公司搬迁通知10-16
公司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整改报告07-10
投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11-08
公司内部七夕活动06-25
公司内部通知文件07-20
公司内部装修申请07-23
公司内部通知优秀08-17
公司内部会议制度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