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在中国(14篇)
1.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一
奥运精神在中国的体现
百年奥运梦,终于在2008年8月8日实现。从申办奥运成功那年开始,每一个人都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鸟巢”竣工,奥运开幕式大规模带妆彩排,新闻中心和奥运村启动,天安门广场开始搭建巨大花坛,各地进行大幅度反恐演练,老百姓自觉发起树新风、讲文明的行动„„,喜庆气氛中的北京时刻准备着迎来一场梦想已久的盛事。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奥运精神开始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散播。它来到中国,与东方文明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互交融、砥砺和丰富,开启了新一轮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自省与变革的征途。奥运精神提倡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个盛大的活动中,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正如我们当代大学生一样,梦想是支撑信念的动力。
这次北京奥运充分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科技奥运——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人文奥运——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身负着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要有足够的爱国热情。奥运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遭到抗议的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看来需要赞美和讴歌的事,在另一些人看来并不如此。但是面对这些事情,中国人并没有做出让世界失望的事,而是选择了宽容和理解。正如有媒体评论到,开放的中国,不仅是国土的开放,更是中国人心灵的开放。面对事情时的冷静,正是大学生从孩子成长为成年人所要学会的东西。奥运,不仅仅是竞争,它更加提倡和平性,公平性与教育性。奥运会在中国北京的成功举办,正是因为我们承载着伟大的希望,拥有着澎湃的激情。中国通过奥运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强大,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
2.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二
鞠维伟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
60年前, 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国际会议, 讨论了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万隆会议作为亚非团结反帝事业中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载入史册。它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 保卫世界和平, 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是中国与广大亚非第三世界国家共同致力的发展目标, 虽然经过了60年的发展, 但是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 “万隆精神”提出后亚洲、非洲地区的新老殖民主义势力仍然强大, 并且继续企图操纵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运动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虽然各国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 但是殖民主义的形式和特点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殖民主义留给各国的印迹还难以彻底消除。
第二, “万隆精神”提出后, 亚非地区的战火没有结束, 地区战争、冲突时有发生, 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同时导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矛盾复杂化, 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局面难以形成。上世纪50年代后, 美苏冷战是国际局势中的重要大背景, 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不选边站, 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冷战之中, 有些亚非国家甚至成为了美苏两国军事武器的试验场, 内战冲突不断。虽然冷战结束二十多年了, 但是由于历史积怨, 又加之国家利益、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相互纠结在一起, 亚非国家之间互利合作、共同繁荣难以实现。
第三, 新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崛起引起了一些国家, 特别是周边发展中国家担忧中国的发展会威胁自身的利益。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 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国防建设, 由于国际、国内的各种原因, 中国在很长期内出现了过于激进的势头。对中国周边国家来说, 这种激进势头容易引起恐慌, 甚至中国在最“左”的时期实行了“输出革命”的政策, 严重干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内部政治稳定。中国改革开放后, 一切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 对外政策逐渐理性化, 与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改善和稳定。
第四, 实现“万隆精神”最大的障碍是如何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推动共同繁荣。亚非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近年来在经济方面表现优异。然而这一地区仍然有很多国家面临着经济落后, 人民贫困, 收入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是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的目标。
60年之后, 在回顾“万隆精神”的时候, 我们应该从中国的角度来考虑之前的一些问题, 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践行“万隆精神”。新时代的背景一方面指的是, 亚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明显快于西方发达国家, 经济活力正在不断迸发出来;另一方面, 中国作为新型经济体最杰出的代表, 要起到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发展作用。
3.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三
我是出生于山东莒县龙山镇褚家庄村。这是一个僻远的小山村,不过五六百口人。村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汇入村南面有名的鹤河。鹤河是沭河的支流,沭河汇入淮河,最终入海。村有西山、北山、南山,虽都是丘陵,但在1980年代单干之前都长满了马尾松,满目青翠。春夏之际,我常上山掏鸟蛋,翻石头找蝎子,捅马蜂窝,剪松针间的蚕蛹(那是一种吃松针长大的蚕蛹,个头比普通蚕蛹大,比大蚕蛹小,类似椿树蚕,茧有毛刺,要戴胶皮手套剪,味道很鲜美),寻找松树下厚厚绒草里带着露珠的松菇。大山是一个奇妙的乐园。北山下有一条通往村里的小河,小时光着屁股在里面游泳。少年的我在小河里捞鱼摸虾,挖蟹洞捉螃蟹。再大些时候,就和大哥哥们一起在上游的水库洗澡了,以能摸到水下的闸门为荣。我曾经因为逃学带邻居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到大水库洗澡,而被父亲抓到好好打了一顿,父亲是脱下了他穿的草鞋底打的。我们那农民多数穿一种用胶质皮革钉成的鞋,前面开口,后边有托,没有鞋面,只有底和套脚脖的丝绳穿起来,简便省钱,故俗称草鞋底。因为这次挨打而长了记性,我再也不敢随心所欲地贪玩了。我对草鞋底的印象,只剩下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河发大水把我的草鞋底冲走了,只剩下了一只,提回了家。和后来,父亲在烟台打工,穿着草鞋底,一次坐公交车,一位城市女孩子见裸露着脚板的草鞋底而大喊妖怪。那些东西都属于上一个世纪的乡土中国。现在,松树早被砍没了,麻雀蛋、马蜂窝、松针蚕、松菇,以及草鞋底和童年一起溜走了。
童年的我,不仅贪玩,而且顽劣无比。春天小河岸边放起了电影《少林寺》。看完电影,我心中兴起了武术功夫梦。到鹤河边折断一根拇指粗的杨树,剥皮做成“少林棍”,约着堂弟在村里的一米高的玉米地里,横扫玉米,劈倒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叶。结果下午主人就找到了家里,我被生气的父亲用“少林棍”教训了一顿。这就是我的童年时代,一个少年的乡村时光。直至今日,我在给我的大学本科生上课时,都讲到我记忆中的乡村,瓦蓝的天空,爽朗的夜晚,小树林梢上那一抹金黄明亮的月光。
随着年龄增长,少林功夫梦很快就被我忘记了。少年的我爱听夏夜乘凉的老人讲三国、说隋唐,对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当赶集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两件事就是买小人书和听民间艺人说书。我央求父亲买了很多连环画,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小画册,其中我对诸葛亮、赵云、关羽等特别喜欢,最佩服的是诸葛亮。记得有一次,父亲问我将来做什么,我大言不惭地说,要当诸葛亮。这在今天看来自然是笑谈了,但在当时,我是很真诚地钦佩诸葛亮经天纬地、治国安邦、通晓古今的巨大才能的。我在小学就读过了《隋唐英雄传》、《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大部头的民间历史演义,完成了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启蒙和民间文化伦理观的建构,如同赵树理、萧军等在村庄里受到的民间文化熏陶一样。
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喜欢、热爱,我迎来了生命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机。在全乡镇初一联考中,我因为历史知识丰富而被乡镇中学的初一班主任宋新祥老师看中,帮我转学到教学质量最高的乡镇中学上学。当我把消息跟父母说时,他们都不信,说人家怎么会看上你这样的学生呢?!我那时真不是知道学习的孩子。可是,我坚持到乡镇中心中学去学习。就这样,我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我知道学习了,觉得班主任老师这样对我好,我一定要对得起老师。即从那一刻起,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淳朴的想法:不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随着岁月的增长,这成了我一直秉承的人生信念。
上高中的时候,我偶然收听到了《平凡的世界》的广播,非常兴奋而激动无比。大学时代买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白天连着晚上一口气读完,写下了长长的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中的探索未知世界,追寻理想、爱情和新生活的孙少平成为我们70后一代人的精神资源。
二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中专院校的老师,可我依然对母校东北师范大学藏书二百多万册的图书馆、学识渊博的老师和未知世界充满着向往、探索之情。当我向写作老师刘雨先生表达自己的继续学习愿望的时候,刘雨老师给我回信鼓励我报考研究生。在考试失利后,戚廷贵先生、刘坤媛先生、吴庆老师都热情勉励我。2000年我终于考取了研究生,回到了母校继续学习。在我学习的各门课程中,儿童文学及其授课老师朱自强深深吸引了我。朱自强先生对中外儿童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更可贵的是他坦诚的人生态度和学术研究风格。尽管我只听了他一个学期的课,可是我深深记住了在课堂上朱先生所诉说的自己立在窗前的人生困惑,以及我们对知识视界的探讨。当时,我就提出了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所具有的独特精神资源:他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各种艺术训练而自卑,但是农村大自然的气息、色彩、声音、味道,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和类似于鲁迅《社戏》笔下没有任何文明束缚的快乐童年,是城市孩子所没有的。而且,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城市学习和生活,就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知识视界和精神视野,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种不同的精神视角来审视和打量这个世界。这也是沈从文所秉持的“乡下人”文学理念的内在精神缘由吧。
正是由于这种“乡下人”的童年生命体验,使我选择了“生态文学”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获得了导师刘雨先生的肯定和指导。小时候,在村边的小河边渴了,我就捧起湍流中清澈明亮的小河水来喝;可是今天的小河已经充斥了大量的农药,而且近两年上游建起了一个大垃圾场,可以想见未来是多么的可怕。中国的哪一条大江大河没有被污染,中国哪一片土地没有浸透着化肥农药?远在大洋深沟,南极北极,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无不散发着人类自己制造的合成化工产品的污染气息。真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类已经处于一种最深度的危险框架之中了。我曾一度感到深深的悲哀和绝望,因为直至今日,这种来自人类本性深处的自私贪婪欲望及其生态危机依然没有改变而且以加速的方式走向毁灭。但是我在读《增长的极限》、《沙乡年鉴》、《大地伦理学》、《瓦尔登湖》等西方生态学经典和孔子、老子、鲁迅等东方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的时候,获得了救赎自我、锐意前进的勇气和理想。“罗马俱乐部”的顶尖学者不是已经意识到危险,以自己的方式发出了警告和改变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讯号了吗?鲁迅的“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的反抗绝望的方式,不就是孔子所为之坚守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知识分子、西西弗斯式的大知大勇吗?!来自生命个体的无可阻止的死亡宿命和人类加速度毁灭的悲剧,或许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这丝毫不减弱生命因为“向死而生”、与死亡和毁灭抗争所焕发出的崇高之美、精神之光。
硕士生活临近结束之际,我们宿舍四人到了王永同学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的老家游玩。空旷的原野、高大的树木,疏朗的村落,长满青草的河道,让我们见识到了东北乡村田野的面貌。漫步在夕阳西下的宽宽的河道上,我突然领悟到一个学者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早在读研之前,戚廷贵先生就谆谆地对我和同学乔焕江说,学问是生命的常青树。一个学者要视学问为生命的立身之本,以学术为本位,打破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意识。我一直记得并不断回味戚先生的话。在这一瞬间,它真正走进了我的心中。我想到,如果说,文化是一条澎湃不息的生命长河,我们每一个学者的一生就是在生命时空里涓涓流淌的小溪;学者生命的小溪汇入这条文化大河,才会找到生命的归宿,才会不被蒸发,而同样,流淌千年的文化大河,也因为我们每一条小溪的汇入而更加激荡飞扬,澎湃不息,焕发出历久而弥新的生命活力。在这条黑土地上的河道里,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存在方式和价值皈依。
三
2003年硕士毕业后,我开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在冬天的一个夜晚里,我和同学乔焕江开始了对话,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一介书生能够做些什么?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不仅从时空上疏远了农村,而且在情感心理和生命体验中不知不觉拉开了距离。我,我们,能为农村、为父老兄弟乡亲们做些什么?事实上,我什么也做不了,改变不了,正如叶圣陶和费孝通所言,从农村来的学子,已经回不去了。焕江安慰我说,作为学者,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提供不了物质的面包,能提供的是精神的面包。是啊,学者的使命不是直接改变现实,而是为批评现实,为改变现实提供理想的蓝图、精神的资源和心灵的慰藉。从中,我找寻到了言说的方式,那就是对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忽视和遮蔽的乡土中国农民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探寻乡土文学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探究乡土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和中国农民形象的精神主体性建构,从而以文学的方式发出新时代语境下乡土中国“三农问题”的声音来。因而,我开始了对百年来乡土中国农民“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并得到了导师逄增玉先生的支持和肯定,并建议我先对现代文学部分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以做精做细,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留待日后来做。在我的学术成长过程中,逄增玉先生对我的博士论文初稿不仅写出了长达四页的指导意见,而且对我的学术研究路数、思维方式和行文风格提出忠告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博士毕业后,我很荣幸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因为山师现当代文学名师荟萃,有很多学有专长、在学界影响很大的学者,如田仲济先生、朱德发先生、吴义勤先生、张清华先生、魏建先生等等。我在博士后导师吴义勤先生指导下,继续进行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农民形象研究,有意识开始了对老舍与当代底层写作、山东地域文学、中国70后作家的研究,力图在介入当下、走进文学现场的同时,关注文学场域中的弱势群体、被遮蔽的作家群,思考乡土中国社会转型、文化重建和文学新生力量发展等大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个人视角力图呈现出有温度、情感、重量、关怀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在近十年的文学研究过程中,我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批评理念。记得陈思和先生说过,70后批评家为什么不去关注与之同时代的创作呢?吴义勤先生认为当代文学可以进行经典化,因为同时代人的思考、感受、氛围、认知是最为确切、最为真实、最具现场感的,是不可替代的。张炜先生曾深情地说,当代就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是每一个人的最好的时代。每一代作家和批评家是同步成长的。70后作家被遮蔽的时代,也是70后批评家、学者被遮蔽的时代。或许所谓的“遮蔽”,也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什么“遮蔽”,而是70后作家和批评家还没有成长起来,或许已经默默成长起来,真如陈思和所提到的,他们不是早已经存在在那里了么。所以,在进行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时候,我认为在锦上添花的同时,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对大作家、知名作家的研究是锦上添花,对青年作家、未知名作家的研究是雪中送炭,而且对新作家的发现,本身就是批评家的职责所在,是考验和鉴别批评家是否独具慧眼、是否具有高超艺术鉴别力的重要参考指数。
在一次文学创作研讨会议中,我说一个作家要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创作,非创作不可吗?当到了非创作不可、非说不可的时候,好作品也就出来了。同样,对于文学批评和研究,我也开始追问自我,我为什么要写评论,不写不可以吗?而且要写那么多,有必要吗?除了要评职称、要考核之外,我为什么写作?我在回顾、反思和审视自我写作的时候,蓦然发现我写的很多东西,都是我所感兴趣的,是与我的生命之根、童年、故乡、大地相关,从根本上是对自我与世界的探寻,是在自我与心灵世界的对话。我一下子明白了,我所关注的、我所评论的,看似是一个个红尘世界,一个个作家作品,而事实上,更深处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寻、思考和对话。我评论的对象,更是我自己。当读到汪曾祺的一篇文章时,我就豁然开辆,释然了。汪老说,张三、李四看戏,听到得意处击节叫好,他们不是为演员唱得好而喝彩,而是为演员唱出他们自己想象中的戏,想象中的自我形象而叫好。他们得意的是他们自己。这就是批评的真相和本质所在。
今年6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青年批评家论坛。会上,陈思和先生就“学院派”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让我很受震动和启发。陈先生说:“说我们是学院派,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不够格。学院派是做冷僻的学问,是天天读书,思考时代的大问题,而不是天天忙于开会、写文章。”8月份,与张炜先生一起,他对我说:“四十岁是多好的年华啊,要沉下心来多读书,读一些经典书,沉下心来做学问,思考时代和历史。”是啊,做了近十年研究,写了百篇文章,我现在最需要做的依然是读书,好好读书,静心安然读书,写作,生活。
4.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四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4日上午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
领会精神实质找准方向定位
虽未亲至,心向往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深邃、文气浩荡,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总书记指出,要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用心用情创作出优秀作品
在讲话中,总书记深入总结建党百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从“民族复兴伟业”“人民立场”“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这五个方面,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勉励大家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令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作为基层的文艺教育工作者,我当以此五个希望作为今后的艺术教育教学指标,把提出的每一个希望的具体内涵都认真学习、仔细领会,争取在行动上能真正地介入于自己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力求在今后能体现“三心”:一是要有“崇敬之心”,以高标准来对待艺术教育。艺术学习不是高考“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要尊重其发展规律。艺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力量,共同提升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味,锻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二是要有“火热之心”,对待学生就要有火热之心,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特性,关心学习生活,我们管理工作就是为他们而展开的,我们工作的热情就是要对他们而释放,全心全意为艺术人才培养服务。三是“刻苦之心”,艺术钻研与创作是孤独的。舞蹈学习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没有坐几年冷板凳的定力,就无法取得有影响力的佳作。相信她通过深度思考、用心用情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蹈作品,培养出“有思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文艺工作者。
5.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五
按照X委要求,围绕这次中心组学习主题,我在认真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基础上,再次全面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组织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精辟深刻、震撼人心,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百年历史进程,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奠基立业、铸就辉煌的百年奋斗成就,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独立自主、实践创造的百年发展规律,并向全党发出赶赴“时代大考”的号召,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通过大考的合格标准,动员全体共产党员踏上赶考之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组织部门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全面把握实践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XX高质量XX、全方位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强化教育引导,增强斗争本领
一是严肃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用好红色驿站等党性教育阵地,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引导全X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组织学习研讨。依托“XX周末大讲堂”、全X“党性教育带”和红色驿站,组织全X党员干部进行专题研讨,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做到入脑入心、指导实践。三是增强实践能力。围绕落实讲话新目标新要求,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提升实践本领。
二、建强干部队伍,凝聚奋斗力量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按照“五个好”根本要求,坚决抓好X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做好X委和X人大、X政协换届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实干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营造求实效、干实事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从XX建设需要出发,着眼全X经济社会发展,选育用管全链条推进,坚持“四看”选苗,即看政治、看状态、看担当、看潜力,持续优化XXX名优秀干部战略储备库。
三、夯实基层基础,严密组织体系
一是建强基本队伍。实施“六有带头人”培育工程,以换届为契机,通过县级包保做示范、多元培训提能力、领办实事惠民生、遵规守纪明底线、擂台比拼促落实等务实举措,依托“集中式、走读式、范例式、直观式、点餐式“五式”培训载体,打造“有XX、有XX、有XX、”的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二是提升两新组织工作质量。紧盯双覆盖目标,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切实发挥非公党建指导员作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夯实非公党建基础。三是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等作用,让广大党员践行党的宗旨,在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中当先锋、作表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四、强化智力支撑,做好人才服务
6.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六
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席继伟
通过对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我深刻体会习总书记讲的:“和平宛如阳光雨露,发展带来文明进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的深刻内涵、真诚愿望、坚定意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坚定意志。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绵延五千余载的悠久文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7.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七
玉兰花是历代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 中晚唐时期的花鸟画大家边鸾绘制的《玉兰图》, 连根苗都画出来, 并且画得十分精细, 显示了他高超的写生能力。海上著名收藏家钱镜塘先生曾经收藏过文征明的绢本《玉兰图》立轴。明代画家中以文门为最盛, 文征明子侄、门人众多, 且贤者辈出。在这幅作品中, 就有七人题跋, 其中或子侄, 或门徒, 或至交, 群星拱月, 为“玉兰”增色不少。明代孙克弘的《玉堂芝兰图》, 花、石的画法均极工细, 山石玲珑剔透而刚硬、玉兰和兰花婀娜多姿而柔媚。整幅画设色明丽温润, 层次细腻, 变化微妙, 典雅瑞丽。
近现代画家的作品中, 首推齐白石大师以玉兰花为题材的绘画。在2005年北京荣宝的秋拍中, 有一幅《玉兰》保持了齐白石一贯的画法, 但又不同于画荷花似的红花墨叶法和草虫花卉的兼工带写法, 而是集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为一体, 以浓墨画玉兰枝和花萼, 以淡墨勾玉兰花瓣和花苞。相比齐白石的写意, 于非闇的工笔写实白玉兰亦独树一帜。他曾说:“花鸟画要画得朝气蓬勃, 使人看后如亲临其境, 如欣赏鲜花和活泼的虫鸟一样, 消除掉一天的疲劳, 更感生活幸福。”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他以工笔重彩填矿物颜料为地, 以凸显反视画中景物的色调和质感, 在香港苏富比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出现的《玉兰绶带》就是其中的代表。画面色泽明亮, 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气氛, 盛放、半开至含苞待放的玉兰花与一对神情活现的绶带作着静与动的对比, 令画面空间若静中待动, 生息流转, 流露出生活气息。
人们在游园赏景时, 惯于把园中植物人格化, 从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角度来欣赏, 如梅花清标雅致, 玉兰幽谷品逸, 青竹节格刚直, 菊花操节清逸, 故人称"四君子", 荷花清纯, 红豆相思, 紫薇和睦, 萱草忘忧等, 无不是人们赋予的人性化特征。玉兰花能够被文人画家所喜爱, 并经常出现在文学绘画作品中, 与它特有的文化内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春天的象征
古代玉兰花为早春之花, 先叶而开, 象征春天及美好的事物, 反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完美的向往。邹一桂《玉兰图》立轴款识为“题笔分香记识, 红楼锦带皆奇色。洛阳千朵总浮云, 骊山百种今谁植。春去春来花事忙, 何如粉笔驻青阳。常留不卷春风在, 即是神仙富贵方。乾隆庚寅三月, 二知邹一桂写并题。”吴昌硕的《玉兰图》绘玉兰花数株, 枝挺花茂, 春意盎然。枝旁怪石参天屹立, 形如石筍, 使画面具有稳定感。花枝如篆似铁, 花朵轻柔淡雅。
喻继高的画流露着自然之美、意境之美和抒情之美。《锦鸡玉兰图》用没骨法勾染而成。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 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 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 堪称“形神兼备, 曲尽其妙”。就构图而言, 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 与右上玉兰花遥相呼应, 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 揖让有度。左下方牡丹, 结构准确, 线条流畅而富有生命, 与画面中的玉兰花共同展现出春天蕴含着的自然的芬芳和勃勃生机。此作品体现出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物象气韵的过人能力, 不仅表现出了花鸟草木的自然美, 而且表现出了画家对物象的主观精神美, 是自然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二、纯洁和高雅的象征
明代陈洪绶的《玉堂柱石》, 是他的传世名作, 他画出了玉兰的质地洁白, 舒卷有情和冰清玉洁的品格。王彀祥的《玉兰图》, 写在金粟山藏经纸上。墨笔写折枝玉兰花, 或初绽, 或怒放, 或含苞, 布局错落有致, 似觉暗香浮动。用笔削劲, 墨色灿然。全诗:皎皎玉兰花, 不受缁尘垢。莫漫比辛夷, 白贲谁能偶。
于希宁的《玉兰图》, 格调清高脱俗, 很强调线的书写性和力度, 中锋立骨, 侧锋扫面, 写枝干突出苍劲老辣之致, 松紧适度, 节奏鲜明, 皴染厚实而不板, 质感笔意俱足。他以细笔勾花, 畅达生动, 转折自然巧妙, 挺秀婀娜, 直如铁线篆。此作设色深浅过渡自然, 花托赭墨深重, 恰与纯白提醒的花片形成强烈对比, 古朴鲜明兼济。其构图取折枝法, 不画根杪, 以突出表现最旺盛的中部, 起承转合, 成对角呼应, 留白充分且不觉空虚, 花枝粗细、高低、伸缩、藏露、虚实等恰到好处。尤其是左下位置的虚处理, 颇具凌烟出尘之概, 十分空灵, 一如“此处无声胜有声”, 实为寓意之所在, 当视为特征性“画眼”。
该作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 又有强调书法用笔的诸多美感特色, 较一般不擅书的工笔画家笔下的作品更多坚凝酣畅的气质韵味。作者以大写渴笔梅花称雄, 有此工笔存世, “始信真放在精微”。其工放两得, 而工者较少, 尤为难得矣。余感之于怀, 成五绝一首:“铁干昂风骨, 琼花出世尘。岂随夸富贵, 素洁领初春。”
三、玉堂富贵的寓意
《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南有玉堂……阶陛皆玉为之。”玉堂指汉代宫殿。晋代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朱阙玲珑于林间, 玉堂阴映于高隅。”又指神仙所居之处。也泛指富贵、和睦之家。玉兰取其“玉”, 海棠谐其“堂”, 牡丹花取其“富贵”。自唐代开始, 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堂春富贵”。中国画史上奠定工笔花鸟画地位的大师级人物徐熙, 将牡丹和玉兰、海棠相配, 因此得名《玉堂富贵》图。画中牡丹、玉兰、海棠布满全幅, 花丛间有两只杜鹃, 图的下方, 湖石边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野禽。枝叶与花鸟, 先用墨笔勾出轮廓, 然后再敷以色彩。玉兰、牡丹、海棠, 白的淡雅, 粉的娇媚, 在石青铺地儿的映衬下, 更现端庄秀丽之气韵。繁枝密花, 构图饱满, 极尽绚烂。
明代画家周之冕所绘《牡丹玉兰鹊石图轴》, 融合陆治设色工致和陈道复水墨写意画于一体, 极具神韵, 设色鲜雅, 自成一家。清代奚冈的《海棠玉兰图》, 以白玉兰、海棠花入画, 撷取花枝, 颀长秀美, 以淡墨粗笔写玉兰枝条, 加入赭石绘海棠枝干。花叶以没骨法画出, 柔美空潆, 工写兼顾, 更显出玉兰之洁白素雅和海棠的娇嫩婀娜。画面清爽隽秀, 错落有致。齐白石八十四岁精心之作《玉堂富贵》, 画面以玉兰、海棠、牡丹三种吉祥花木构成, 热烈奔放, 喜气溢于纸上。题以大字篆书“玉堂富贵”, 取玉兰之“玉”字, “棠”与“堂”同音, 牡丹含富贵之意。齐白石最善长于把民俗化为高雅, 如此图则寓意深刻, 富贵而能清, 几人能修得此境哉。
玉兰花与不同事物相配, 有不同的寓意。玉兰、牡丹、竹子、菊花、春燕相配, 寓意“宴祝富贵连寿”;玉兰、牡丹、荷花、菊花、盒子相配, 寓意“富贵寿合二喜”;玉兰、牡丹、荷花、菊花、蝴蝶相配, 寓意“捷报富贵和平连寿”;玉兰、海棠、桂花相配, 寓意“玉堂富贵”;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相配, 寓意“玉兰春富贵”, 等等。
玉兰花是我国的圣洁、吉祥之花, 正是玉兰花所代表的信仰和希望, 使它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以玉兰花为题材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作品很多, 许多不朽作品保留至今。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玉兰文化博大精深, 涉及各个领域, 有待研究玉兰文化的学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以玉兰花为题材的绘画、诗词、歌赋作品对玉兰花在中国画中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浅显分析。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玉兰文化博大精深, 涉及各个领域, 有待研究玉兰文化的学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玉兰花,国画,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贺西林, 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8.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八
关键词:余光中创作;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分析
1.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着丰厚的空间容量与时间向度。它是由物质的产生的高度凝结,“是人文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往的历史社会表达形态和知行相资的履践方式的提升和聚集,人的信仰、心态、意识、伦理道德、民族灵魂、行为规范,文化积淀与价值取向都融入在人文精神里面。作为对文化的传达与生活的反映,人文精神总是被应用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但它并不是附加物添加在作品中,而是流贯在作品之中,是作家们的精神向往与思情追求。”伊格尔顿指出:“历史变化就是系统内固定元素之间逐渐地重新组合和重新排列;没有任何事物的消失,它们仅仅由于改变了与其他元素的关系而改变了形状。台湾的著名作家余光中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仅继承和再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并且这种继承不是重复的、守恒的,而是重新“发生”。在他的诗歌与散文作品中,将一些异域文化加到传统文化当中,使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丰富、发展,不仅削弱、删减当中的糟粕,还将其中一些真理性的本质强化了。仔细品读余光中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的以往元素在流变中得到重新的排列与组合,使得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表现的更加稳定与健全,从而更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再现。
2.余光中所追求的完美德性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对道德、品格的修养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儒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道德品格对整个社会与人生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人们的行为、思想评价的重要依据都是依赖于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存在,也是体现在人们的实际践行、言谈举止上来评价德行的好坏,体现在德行修养形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与核心思想,体现在国家存亡兴衰的重要标志体现在德行的兴衰上。儒家人主张“以德服人”、“修身为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正心诚意”,认为“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道家人则主要强调的是:“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遵道而贵德”。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主要强调的是“文以载道”,事实上要求在文学创作中要“文以载德”,体现出完美的德性人格,将人品与文品结合在一起,强调的是用道德写文章。在余光中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的很多文章肿都体现出对节操、品德、人格与志行的自我定位和自我阐释,充分的表现出一名作家对完美道德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3.血浓于水的故土情结
余光中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表达关于故土情结的,其中对往事的回忆与童年的生活最为引人注目与真挚浓烈。在《罗二娃子》中,余光中回忆起儿时的小伙伴,还特别用地方的方言强调他是“罗二娃子”。在这首诗歌当中,没用华丽的词语、没有深奥的话语,也并没有多么曲折的故事,作者就是用最淳朴的语言向读者表达出他在内心深处对儿时无忧无虑生活的追忆,对儿时那片故土的深深怀恋,表达同样故土情怀的还有《雨后寄夏菁》、《蟋蟀吟》等文章。但在《春天,遂想起》一文中,作者则追忆起童年时期江南的模样,“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与“江南,唐诗里的江南”,杏花香、螃蟹肥的江南,垂柳依依、荷叶田田的江南。作者对江南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风物人情日夜萦怀,使他不禁地发出了慨叹:“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余光中先生所怀念的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底蕴家乡,是一方博大古老的故土。
4.结束语
在余光中的作品当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形成了其主要思想的本质元素,从而形成了心理无意识的,外来的异质文化和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的易移都只能是由浅到深、由外到内慢慢的渗透。在这样的一个渗透过程中,将原有的传统文化和余光先生中对生命、人文的追求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艺术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劭清.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4)
[2]陆明.瑰丽奇伟而见生命——谈余光中20世纪60~70年代散文的感性和创新[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黄维梁.向山水和圣人致敬——余光中《山东甘旅》析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9.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九
2008年12月17日
科协发办字〔2008〕54号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喜庆气氛下,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于2008年12月15日出席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为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地进行创造性实践。《讲话》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系统回顾了我们党为调动发挥科技工作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出的不懈努力,充分肯定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方面建立的历史功绩,号召科技工作者自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勇敢地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强调科协组织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科协组织进一步发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切实把科技工作者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好、服务好、开发好。《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指导新时期科协工作、实现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关系到我们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关系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引导和凝聚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去,关系到我们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协工作性质、特点、方向和重点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贡献,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准确理解、全面把握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学习《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是科协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要充分理解、准确把握党和政府在调动发挥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方面作出的不懈探索。《讲话》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者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愧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突出抓好科技事业,把发展科技事业摆到关系全局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建立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广泛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度提升,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讲话》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效统一起来,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科技人才基础。
二要充分理解、准确把握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者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殷切希望。《讲话》明确指出,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强调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勇敢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在自主创新方面继续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讲话》着重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为勇攀科技高峰作出新贡献;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积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新贡献;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加强决策咨询,积极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新贡献;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积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贡献。这四点希望,既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新希望、新期待,也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要充分理解、准确把握党和政府对科协组织发挥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任务、新要求。《讲话》高度评价中国科协50年来的发展成就,强调科协组织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科协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大量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把全社会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知识传播和应用;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既帮助科技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勇攀科技高峰,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促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科协组织的重要任务,推动形成自主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科技工作者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把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作为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进行科技评价、举荐创新人才作为科协所属学会的重要职能,用对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社会承认来引导和激励科技工作者;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建设和谐学术环境。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赋予科协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中去。
三、切实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联系工作实际,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实际工作中见行动、见成效,用优良的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效果,用扎实的学习活动推进科协工作。
一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顺利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自觉把学习《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务求取得实效,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二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紧密结合起来。要自觉把学习《讲话》精神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起来,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更加自觉地把解放思想作为做好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强大动力,把深化改革作为做好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根本方法,把锐意创新作为做好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基本要求,探索科协发展规律,创新科协发展理论,使科协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进一步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三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按照《讲话》精神谋划工作、部署工作、落实工作,进一步明确科协及所属团体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要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2009年工作安排中,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认真制定具体学习计划,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通读讲话与专题研讨结合起来,并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广泛宣传《讲话》精神,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带头讲体会、讲感想、讲改进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各地科协要及时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有关情况,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推动形成全社会学习《讲话》精神的新高潮。
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要将学习贯彻情况及时报送中国科协。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10.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十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国旗下的讲话
作者戈铁胜
各位老师,广大的青年团员们:
穿岁月峰峦,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9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正值中国共青团90岁生辰,我们齐聚一堂,怀着赤诚的心,祝福中国共青团生日快乐!怀着景仰的情,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3周年,向革命先驱们——致敬!
9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共青团事业辉煌的篇章;93年的歌颂传唱,将“五四”的精神代代相传。和平年代的我们,沐浴在社会主义灿烂的阳光下,享受舒适的环境,过着富足的生活。我想,我们要扪心自问:今天的我们,是否忘却了不该忘却的历史?今天的我们,是否已经向物质低头?今天的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大潮中,是否还能够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学生朋友们,“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可如今的你们,在物质的温床里,是否还能惦记起小时候的梦想,做一位有志青年,发扬大学精神,去创造、去批判、去关怀社会与他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家都需要反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是否还手执昨日的船票,妄想着登上今天的油轮?思想上的固步自封,行动上捏手捏脚,最终只会牵引我们的事业走向低谷、走向灭亡,只有不断开拓创新,赶超跨越,才能真正接过五四精神的大旗,在前进的道路上谱写辉煌篇章。
在享受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斗争中,青年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 1
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的绚丽夺目,这种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而今,五四运动点燃的革命火炬已经传到当代青年手中,五四先驱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将通过当代青年继往开来。人生纵不重头迈,我辈亦是好男儿!让我们接过“五四”运动的精神大旗,扬起至善文化的风帆,践行“一日一善行,一周一善扬,一月一善评,一年一善集”的路径,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大字在21世纪闪闪发光,让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一页。
在20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展望未来,面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共青团也必将以新的作为开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
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在这共青团建团9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之际,由衷的祝我们伟大的中国共青团90周岁生日快乐,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向着蓝天,高呼青春万岁!
11.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十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业精神大学生精神培育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时间长河中孕育出的文化巨匠与文化先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了儒、法、道、墨在内的众多学者便齐聚于世,通过学问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成就出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正是这悠久而又先进的各家思想,在随后的历史文明中,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与学者,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精炼做出了卓越且不可磨灭的贡献。儒家思想讲究的“仁、义、礼、智、信”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左右着民族的思想与道德观念塑造。相应的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则是早于现今几千年前就对民主思想做出了诠释与说明,同时对我国高校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塑造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始至终便作用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其无时无刻不推进着我国社会道德与思想的塑造,并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助力。因此,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社会理念的诞生与发展,在当前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育与创业精神的塑造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渗透,将在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上起到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中的价值
就目前我国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与情况来看,党和国家机构给予了包括教育、立法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从而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伴随我国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做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的第一步。因此,通过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中的借鉴价值,对创业培育工作而言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在此其中,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各个高校都纷纷积极推行与开展创业精神培育的相关教育活动,并大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与“打破陈规”的基本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落实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推动大学生群体创业教育的进程。
比如,在儒家思想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基本理念中,其能够大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教导了大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创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面对形形色色人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去感恩给予你帮助的人。这些思想都对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起到了点拨性作用,能够培育大学生在创业之初保持良好的应对心态,并不被艰难险阻所打败,保持自身创业的正确态度。即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仁”之心爱构建创业目的上;以“义”之行服务于创业行为上;以“礼”之姿融入在创业方式上,以“智”之举推动创业方法上;以“信”之态表现在创业经营手段上。
正是这样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起了良好的创业思想观与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做出良好的贡献。就目前我国推行传统文化引导下的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以来,可以看出,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是具有一定成效的。很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并选择主流化、合法化与积极性的创业行业,大批极具高素质、良好精神面貌的创业大学生不断出现。这从本质上推动了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创业素质,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精神层次,并且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其真正成为传承与教育的良性循环,良好的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中的推动性价值、引导性价值与人性化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下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其不仅丰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底蕴内涵,更对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下面便依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借助相应的文化成果,从而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建立在传统文化传承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体系的具体路径。
首先,以课堂教育为主导,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各个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中要注重发挥课堂教育的基础性力量,立足于课堂,发展于课堂,使课堂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的高效化、全面化与科学化发展。高校通过专门设立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课程,选取更具借鉴意义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来作为开展创业精神培育的基本载体,如可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儒家文化与创业学》以及《创业文化建设》等多元化书籍,为开展良好的创业精神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开展大规模的校园中国传统文化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定期、具备一定规模的校园传统文化创业实践活动,能够从更具真实、更具多元性的形式上来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我国相关教育机构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样在定期举办校园内部传统文化创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来营造良好的创业精神培育氛围。例如可以以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展(创业设计理念)、创业文化论文比赛以及动手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责任心、团结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
再次,全面加强关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的是开展良好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引导者与引路人,所以说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程度、知识储备结构以及综合性素养对大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发挥了关键的影响。通过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更为契合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人员队伍,发挥育人育己、诚实守信、勇于创新以及无私奉献的优秀传统品德,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思想。
最后,优化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资源,营造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环境烘托,来有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中的运用,使大学生更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精神,在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理念与创业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以上论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路径,其主要包括为以课堂开发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以不同规模的创业实践性活动为动力,来全面促进大学生在文化环境中的创业精神得以良好形成;以优秀、高素质的师资资源为支撑,为有效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文化传承体系做出努力;以营造健康、绿色的、具备传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来全方位熏陶大学生内在的创业精神。可以说这种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业精神培育体系,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其发展空间的广阔、发展前景的多样,以及文化包容力的深厚。
参考文献:
[1]朱广华,陈万明,沈召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适[J].高教探索,2015,(06):122-128.
[2]王长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4,(05):81-83.
[3]陈洪源,何小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82-85.
[4]胡电喜.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创新与实践——以云南省高校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6,(01):41-46.
12.精神分析在中国 篇十二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 台湾地区的现代建筑在向西方的现代化学习和模仿的同时, 也不断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思索和反省。从50-70年代对复古形态的模仿, 到80年代末开始受后现代影响而产生的的历史特色的造型装饰, 再到90年代开始兴起的对传统哲学精神的诠释, 从整体上看台湾现代建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台湾建筑师更加关注传统哲学中的禅宗、儒家和道家思想。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的宗教流派。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 禅宗精神是由中国的禅师依照中国的思想文化, 并且吸取了印度的佛教思想而形成的。儒家的礼教伦理思想和道家的哲学思想长期以来统治着中国, 虽然佛教对中国建筑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但最终都被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包容吸收成为很本土化的生活方式[1]。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在台湾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了三个方面:“中和精神”、“天人合一”和“空无虚静”。
1中和精神
台湾的李祖原建筑师善于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在19世纪80年代, 他用后现代的装饰符号来体现传统精神;从90年代起, 他开始转向剖析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内涵来寻找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切入点。
从李祖原建筑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传统哲学观念中“中和精神”的渗透。中和精神是儒家和佛家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讲求积极入世, 并且追求儒士厚道、谦和、忠诚、大度、刚毅、朴实的修养, 正如孔子所言“巧言令色, 鲜矣仁。”、“刚毅木讷, 近仁”[2] 。佛家强调人人平等、同体慈悲, 这也是中和精神思想的表现, 倡导人人平等, 无论高低、贫富, 以平等的心态来看待别人。中和精神也是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审美, 这也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西方的审美比较注重个体的特殊性以及群体的对比感, 而中国人对建筑的审美往往体现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 而且强调群体的均衡感。
李祖原建筑师于1992年设计的淡水集合住宅 (图1) 、高雄长谷世贸大楼 (图2) 、2001年的中台禅寺, 所体现的中和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浩然大气
浩然大气要求建筑体现出“大气”的意蕴, 形态的处理上规模弘大, 气魄雄浑。
(2) 谦和文雅
“谦和”表现在色彩形式上简洁纯粹, 避免过于张扬, 保持一种平和低调的态度。“文雅”则要避免过于超前和过于落伍。
1.图片1-2为一组,
(3) 敦厚有力
敦厚有力表现为对粗线条的使用, 体现了朴实、厚重、沉稳、刚劲、阳刚的意向。
(4) 饱满圆融
饱满圆融表现在对圆形、弧形元素的使用 , 不仅表达了圆融的寓意, 也传达了属于东方人的雍雅的人文气息。
中和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往往是从建筑的形式中传达出的直观感受, 在这一点上还属李祖原建筑师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在台湾也曾受到广泛讨论。从字面上看, 天人合一是讲求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天”不仅指高高在上的自然天体、精神上的尊重天意, 同时也指天地之间的自然界。从这一点看, 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都有涉及过这一层面。然而, 儒家的天人合一侧重点在于人, 正如古代的皇帝都会自称“天子”;然而道家的天人合一则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所谓“因天时、就地利”。
1.图片1-2为一组,
图片3-6为一组
图片3-6为一组,
图片3-6为一组,
天人合一精神在台湾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形式上的承天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大屋顶的形式来表达天人合一的精神, 造型上四角翘起, 气势上平整舒展, 有一种承天的意蕴。台湾地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由李祖原建筑师率先引导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如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大楼和中正大学宿舍楼 (图3) 。他个人对这些建筑的注解是希望通过顶部外翻的曲线来表达承天的气势。
图片3-6为一组,
图片7-8为一组。
图片7-8为一组。
(2) 仿照自然的造型设计
仿照自然的造型设计倾向于让建筑顺应自然条件, 把地域文化和现代营造体系结合在一起, 也是属于对天人合一的回应。
姚仁喜主持设计并于2002年所完成的兰阳博物馆, 延续了宜兰当地一翼陡峭另一翼缓斜的单面山的山势;黄声远建筑师于2000年完成的礁溪户政事务所 (图4) , 利用局部绿化和多色涂料模仿了宜兰的山林景观, 既大胆又前卫。
(3) 地方性建筑材料的运用
充分利用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反应了与自然相融合的天人合一精神。台湾建筑师擅长用一些地方性的材料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汉宝德于1983年设计的澎湖观音亭青年活动中心采用澎湖所产的玄武石和珊瑚礁建造;姚仁喜于2001年设计完工的宜兰县社会福利院 (图5) , 表面材料采用宜兰居民常见的地方性材料——洗石子;谢英俊为南投县的邵族居民设计的邵族安置部落 (图6) 利用了当地居民熟悉的竹子, 并和轻型钢搭配结合, 设计成可拆卸构法的建筑, 方便修护和重复使用;台湾南投县的车埕木业展览馆则是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造而成。
3空无虚静
禅宗精神讲求空无虚静的境界, 讲求“以心传心”、“顿悟成果”, 修行方式为静坐冥想, 抛除一切杂念, 让身心清净, 以一念代万念, 强调空无虚静的氛围。“虚”也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观念。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虚和空是古人对于生命的理解, 空无虚静的美学观也是台湾的建筑师对于传统哲学精神的理解。
台湾著名建筑师简学义曾多次在演讲中叙述了他对于道家哲学的看法: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讲求无为而治, 本质上是一种空与无的境界。因为这种体悟, 简学义建筑师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够成为城市中的留白空间。他谈到“一个虚的东西, 反而才有满的效果, 这正是‘虚而满’、‘实而空’的道理。建筑物并不需要挤眉弄眼地卖弄, 有时空白与沉默反而是好的”。他于2000年完成的莺歌博物馆 (图7) , 在这栋建筑的设计之初, 他就指出设计理念是来源于老子的“空”与“无”, 他希望从这栋建筑能传达出“空灵”的意味。在材料的选择上, 简学义选取了低调的石材和通透的玻璃幕墙, 同时他也擅长处理光和影的效果, 通过光照对材料质感产生的影响, 以此传达一种“空灵”的感受。
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也曾谈到建筑师控制建筑形体的不可能性, 有如庄子所言“吾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所以更应该把握形体之道以外的无形的事件[3]。在他21世纪的一系列作品中, 也多次谈到他对“空无虚静”这一情境的运用, 如台中养慧学院、桃源县的元智大学图书馆、台北法鼓山的水月道场 (图8) 。
简学义和姚仁喜两位建筑师在考虑空无虚静意蕴的时候选用了两种手法:极简主义的表达;注重光影效果的营造。空无虚静的意境在某种角度上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极简主义体现了与自然相融合的概念;注重光和影的营造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对话的意境。
4结语
台湾的建筑师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精神的把握, 是从精神层面达到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充分利用中和精神、天人合一、空无虚静的思想, 可以使这些传统哲学精神超越民族、地区、国家的界限, 成为人类历史上共同的建筑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王烨.当代建筑中传统元素“形、境、意”的表达.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p51
[2]《论语·子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P163
13.奥运精神中国精神征文 篇十三
“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这个第29届奥运会的主题,使许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如此和谐、团结、和平的世界里成就了梦想,我喜欢奥运会,我喜欢这个充满挑战、刺激的奥运赛场,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努力就有回报,有付出就有成绩。它使我更加相信,歌曲《北京欢迎您》中所唱到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的学生,我正在许多位苗圃小学的教师不倦教诲下,茁壮成长,我有一颗爱国主义之心,每当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我的心就会被此情此景牢牢地牵制,那一刻,我双手握拳,在心里为他们呐喊、助威,看到他们争金夺银,我一跃而起;看到他们与奖牌无缘,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惋惜。
奥运会上有许多让我感动的画面:仲满、张娟娟、女子体操团体等在各自的项目上为我国夺取了首枚奥运金牌,这一刻,我高兴地留下了眼泪;而当程菲姐姐等在他们的强项中失手时,我也同样落下了眼泪;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鸟巢、水立方运动场馆上空缓缓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鸟巢、水立方,这一刻我两眼热泪盈眶。
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将会永远留在我心中,舍得付出,勇争一流的精神将会告诉我怎样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这将使我在学习上,做到课堂上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听讲,课后,一遍一遍地记,一遍一遍地写,背诵每一段课文、每一句古诗,熟记每一个口诀公式、每一个单词,同时做好课后预习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我阅读时朗朗上口,做题时公式、单词运用自如。
学习中,我将会遇到许多成功和失败,奥运精神告诉我甘于平淡,不言失败,要在知识的海洋里不骄不躁,忘记成绩,淡忘鲜花、赞扬,一切从零开始;吸取失败的教训,在哪跌倒从哪爬起,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自己的每一门功课学好、做好,将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
14.中国精神中国梦精选 篇十四
20xx年12月31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发表新年贺词。
细心的观众发现,身后书架上一如既往摆放着《共产党宣言》等经典马列著作,但也增加了《十九大文件汇编》等新的书籍。
跨越百年,仍可听见真理的回响——
170年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70年后,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
翻开最新一版《共产党宣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的7篇序言。
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两位伟人在宣言发表后近半个世纪内,不断向着世人传达着他们的重要观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旗帜、上下求索,一次次实现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飞跃,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
这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说。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8个“明确”、14条基本方略,深刻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
“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走的都是自己的道路,可又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说。
这是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
邓小平曾说,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
170年来,社会主义在理论维度上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了从初步探索到日益成熟的飞跃。这一历史进程,生动展现了理论和实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辩证法则。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
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探索新实践,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语言”书写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这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
多次提及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
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共产党宣言》不仅是他们的理论基石,更是他们的“初心”和信仰。
毛泽东读宣言不下百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刘少奇在入党前,把宣言看了又看,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朱德看到宣言新译本后,不顾年高体弱专程到中央党校与参与翻译的同志交流心得……
真理的味道如此甘甜,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0xx年12月和20xx年1月,先后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他说:“安排这两次学习,目的是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
万里之遥,德国特里尔。
自去年5月5日重新开馆以来,马克思故居纪念馆的来访人数已经超过4万,留言簿里写满了来自50多个国家到访者的感言。
世界东方,中国上海。
党的一大会址前,参观者排起长队。纪念馆内珍藏着《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红色的封页上印着马克思的半身像。
斯人已逝,真理长存。
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0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
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火种已在华夏大地燃起熊熊希望之火,震烁寰宇,昭示未来。
实践之力铿锵:坚定道路,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神州大地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的村民们,至今忘不了43年前那一幕——
84岁的刘世厚老人将一本珍藏多年的小册子郑重交给组织。在刘集村几位党员半个世纪拼死守护下,这部《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终得保存。
岁月如梭,日新月异。
当年为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留下珍贵见证的广饶县,如今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30位,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真理的种子,必将在实践的土壤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
20xx年1月19日,中国首家微信支付无人快闪店落户上海。商店不设售货员,顾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自动支付,令现场体验的外媒记者大为惊叹。
远在20xx公里外,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依托互联网打造农产品品牌,开设“扶贫体验餐厅”,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
从“智慧零售”到“未来商店”,从共享经济到人工智能,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方兴未艾,成为中国经济活力四射的生动写照。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无产阶级在建立政权后应当“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路线,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的理论指引发展的实践,强调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
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宏伟目标迈进!
从打好“三大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转向高质量发展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在建设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当代中国在实践发展上,已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进入整体升级阶段。”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0xx年2月4日,恰逢立春。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一片新春的喜庆。身着盛装、头戴银饰的苗家姑娘翩翩起舞,欢庆苗历新年到来。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全村人均收入从20xx年的1668元,增至20xx年的10180元。
5年全国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3.1%。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情怀的最佳注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使命,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很多带有偏见的西方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给中国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巴西人加约·达里奥说。
达里奥出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为搞清社会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他从15岁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成为第一位攻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的拉美人。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全方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在中华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出坚不可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宣言》用整整一个章节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宣言不仅是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改造自我的根本行动指南。
革命战争年代,把党的建设作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改革开放后,提出“从严治党”原则;新时代,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
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鲜明主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抓作风、抓制度、抓思想……百年大党浴火重生,风华正茂。
这是思想演进的时代,更是实践奔流的时代。
当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写下历史性成就,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必将走向失败。
思想之光闪耀:中国理念,全球回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人类发展现代化开辟新路径
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白天鹅咖啡馆。
170年前,马克思习惯选择进门左手的角落,与恩格斯一同构思《共产党宣言》。今天,这里则是比利时劳动党全国秘书处马克思问题专家多米尼克·梅乌斯经常光顾之地。
“中国近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梅乌斯说,“中国的成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全世界提供了不同的道路选择。”
关注中国发展奇迹,日益成为国际舆论重要课题。
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后,美国《时代》周刊、法国《世界报》、德国《明镜》周刊等西方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中国,一个个封面故事都在转述一个改变世界政治版图的事实:社会主义中国正在世界东方崛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充满活力,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20多年前,政治学者福山曾预言西方模式将一统天下,人类政治的历史将从此“终结”。
然而,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成果雄辩地证明,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正如美国《外交》杂志所指出的,“福山是在杞人忧天,一个更精彩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
关注中国,为的是寻找答案:一个不断进步的中国,究竟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去年11月7日,正值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真理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光芒”。
在中国日益崛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热衷谈论马克思,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开始从《资本论》中寻找走出危机的办法……这一切绝非偶然。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伟大事业,而且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最重要、最有作为的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专家姜辉说。
中国道路的成功探索,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未名湖畔,正在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深造的阿曼人唐纳萨深有感触:“在中国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我们不是要‘照搬成功模式’,而是要学习如何像中国一样理论结合实际,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探索新道路,寻求更好发展。”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170年,正是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170年。中国用自身发展证明,发展中国家可以打破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走出一条更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
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既有中长期规划,又有实施规划的具体举措;成功地使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实现平衡互动……更多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中的经验,给其他国家的治国理政带来启迪。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代理哈比卜·贝库什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对包括摩洛哥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中国制度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历史阶段的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照,同时也为困于内在缺陷和面临重重问题的西方社会提供了启示。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上的中国,始终着眼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尽管时隔一年,回忆起x20xx年年初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仍感叹:“那次讲话具有历史意义。”
在这次演讲中,向世界描绘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信心,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依然在不断扩大。
与《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有某些类似,当今世界也处在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人类向何处去?面对这一时代之问,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东方。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恐怖主义等全球挑战中发挥引领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中国方案”促进世界共同和平发展……对于世界的时代之问,中国给予积极回应。
《认识中国——丝绸之路与共产党宣言》一书作者、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曾指出,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在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道路。
【精神分析在中国】推荐阅读:
精神分析案例10-24
精神分析学电影论文08-01
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08-15
第七章精神分析疗法06-15
心理咨询之精神分析08-25
心理学电影《霸王别姬》之精神分析赏析06-28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07-08
关于贯彻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情况的汇报08-08
“回顾初心 分析当下心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大讨论心得体会:弘扬工匠精神08-20
奥运精神中国精神征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