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2024-08-23

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精选13篇)

1.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一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综合比较、实践参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确立依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也是使学生以后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学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确立依据:首先是这里会涉及到书上没有介绍到的而且有较难理解的几个新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而且在现在非常开放、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种多样,学生是这一交流中比较活跃的主体,让学生很容易忽视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再次,我们通常将中和国力竞争都偏重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很难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而且这一般也很难与我们普通民众学生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人们也一直较忽视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讲清楚这两问题,是学生信服所讲道理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1、本课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讲完这里的内容,因为,根据整个教学进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一个课时下来学生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的。

2、在本课中,我将拟用资料卡片和视频资料,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2.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二

一、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当前, 在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虽然根据新课程标准, 对地理教学体系做出了相应调整, 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作为, 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因素, 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角度看, 具体如下。

1. 教师对迁移能力没有足够认识

我国义务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 虽然已经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也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 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经验不足, 教师培养学生素质的意识也相对薄弱[1]。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单纯地参照地理教材进行授课, 不仅教学氛围呆板枯燥, 还无法将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 造成学生的知识点分散, 无法构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学习效果欠佳。

2.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每个学生因自身素质与学习能力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因此,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不同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很有可能会有所差异,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与知识认知结构, 加之不同的思维习惯, 使得每个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迁移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2]。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因素,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以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来讲非常重要, 在我国, 很多学生在儿童时期便已经开始接触地理知识, 而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把握这一特征, 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初中的地理教师需要对小学地理教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在小学地理教学结构中, 有哪些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服务, 以便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点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 打好学科领域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基本条件, 因此,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正确科学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只有以此为基础, 才能够让学生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结合与迁移。举例来说, 在进行湘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进行回忆, 并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根据上册所学到的知识框架, 分析下册中的教学内容[3]。运用这种方式, 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减少负迁移, 培养学生的知识联想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

3. 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需要学习对生活与自身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 这也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 或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将问题与知识相联系的迁移能力, 进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教师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打好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摘要:随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 可持续观念的树立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主要要求, 因此, 在义务教育阶段, 地理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对各要素之间的综合性与联系性能力, 联系知识,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本文便以当前教学条件下, 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基点, 并以湘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 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关键词:迁移能力,地理教学,联系

参考文献

[1]蔚东英, 王民.协作学习在地理教育中的运用——以全球地理教育在线中心CGGE项目为例[J].地理教育, 2007 (01) .

[2]王志, 徐秀梅.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相互渗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

3.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三

关键词:教材特点;创设情境;典型事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宿迁地区使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已经五年了,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后,教材也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从内容的选取、知识的架构、目标的实现、能力的培养、科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显著特点,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科学化。

一、教材精选身边的典型事例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新教材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例如,请选择你感兴趣的物质(如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雨水、自来水、汽水、啤酒和洗涤剂等),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

教材在落实核心知识过程中,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水的净化、钢铁制品的锈蚀与防护、燃烧与灭火等;以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如:水的污染、大气的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农药和化肥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文字的表述上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的表述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贴近。老教材中关于氢氧化钙是这样的“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新教材中这一句话改成了“氢氧化钙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的主要成分”,关于氧化钙老教材是这样说的“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新教材改成了“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按照老教材中的说法熟石灰应该是纯净物,而新教材的说法就应该是混合物。新教材中的说法应该更符合实际的状况,如果不去研究新教材,而只根据经验去教书,可能会犯错。

二、教材注重情境的创设

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新教材利用一些可读性强的情景材料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表述上多用启发性的语句,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为防止文字冗长、拖泥带水,在教材中设置一些栏目,如“多识一点”、“活动天地”、“实验探究”、“长话短说”等。每一个栏目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引领学生积极思维,体味化学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给学生留下很多感悟。

如:讲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中的图片“光合作用”就很唯美,“葡萄酿成酒”就很令人向往,教材中表达氯化钠的形成时的插图,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

三、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新教材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重要贡献,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和利用前景,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比如,化学的开篇就有这样一段话: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从钢铁、化石燃料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时代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化学科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等重大问题;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架设起从贫穷走向繁荣、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地球走向太空的桥梁。

再如: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大约97.5%的水集中在海洋和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2.5%,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0.3%。

我们平时上课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素材,多给学生一些信息,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起来,让学生能从化学课堂走向实际生活,能在实际生活中体味化学的无处不在。这也正是王祖浩先生所希冀的那样,能让学生在化学课上体会出化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四、教材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充分体现科学探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运用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探究方式,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四个实验:

实验1. 点燃镁条。

实验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3. 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 mL稀盐酸。

实验4. 取3~4 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这四个实验就清晰而生动,神奇而富有感召力,如果第一节化学课上有这样的实验,学生一定会被神奇的化学反应现象吸引。

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比如单元3到实验室去“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等。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地去做实验,能演示的演示,能分组的分组,实验的效果远非语言的讲解可以比拟的,如果仅从考试的分数上衡量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从学生学习化学难度上来看,从学生的终身学习上来看,从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来讲,还是实验效果好得多。比如说学习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让学生做一做生锈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自不必死记,还可以在不同小组的实验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实验室一般没有生锈的铁钉,铁钉一般由学生自带,不同的同学带来的铁钉锈蚀的情况不一样,在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后所看到的现象各有所不同,仔细分析下来收获颇丰。

五、教材注重体现科学方法的指导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在编写范式上改变以陈述方式为主的传统做法,有计划地介绍有关的科学方法。配合内容学习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逐步展示类比、假说、模型化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方法的应用。如:第一单元出现了观察、测量、记录等内容,第二单元出现了物质的简单分类内容,第二单元的单元练习中出现了简单的比较和实验设计的内容。以后各单元就逐步展开了科学方法的应用,如归纳、演绎等,有些方法并没有明确说出这些是什么方法,但都有体现。

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中,先较详细地讲述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稀硫酸时这样说: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镁条、碳酸钠粉末和生锈的铁钉反应,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在总结酸的通性时说: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那是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

在学习硫酸时,用到了类比的方法,在总结酸的通性时,应用了归纳的方法。在这样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非常容易地利用演绎的方法类推其他常见的非氧化性酸的化学性质。课本之所以进行归纳,其本意也正是想利用酸的通性来演绎出相关的内容,这在老版本中是没有的。

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新教材中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指导语,如:请你探究、试一试、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题等有针对性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在版面设计上,页面上留出一定的空白供学生写要点、提问题,记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及分析和判断的结果。

一堂好的课,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学生有了得当的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教起来的任务就轻松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大家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思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毕华林,卢巍.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7

4.湘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四

吃(吃水)(吃力)(好吃)(吃东西)

叫(叫好)(大叫)(叫门)(叫花子)

主(主人)(主力)(主要)(公主)

江(江西)(江水)(长江)(江山)

住(住口)(住手)(住人)(对不住)

没(没有)(没人)(没用)(没什么)

以(以后)(可以)(以上)(以小见大)

2 我多想去看看

会(学会)(不会)(开会)(大会)

走(走出)(不走)(走动)(飞走)

北(北方)(东北)(北风)(北国)

京(北京)(东京)(京口)(京广)

门(大门)(开门)(门口)(出门)

广(广大)(广东)(广西)(北上广)

3 一个接一个

过(不过)(过年)(过去)(过问)

各(各自)(各人)(各个)(各种各样)

种(种子)(火种)(种田)(种花)

样(同样)(一样)(样子)(花样)

伙(同伙)(入伙)(大伙儿)(小伙子)

伴(伙伴)(同伴)(女伴)(学伴)

这(这样)(这儿)(这里)(这么)

4 四个太阳

太(太阳)(太子)(太后)(太太)

阳(阳光)(阳春三月)(阳春白雪)

片(一片)(刀片)(叶片)(动画片)

金(金光)(金子)(金秋)(太白金星)

秋(秋天)(秋风)(秋雨)(立秋)

因(因为)(因果)(主因)(因由)

为(为了)(为什么)(以为)(自以为是)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三、会认字

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 想 告 诉 路 京 安 门 广 非 常 壮 观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伴 却 趣 这 太 阳 道 送 忙 尝 香 甜 温 暖 该 颜 因 辆 匹 册 支 铅

5.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五

《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外古代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传统建筑中的门去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特色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中国建筑)福建土楼、山西王家大院、湖南凤凰民居、西北的窑洞],刚刚同学们都看了图片,都知道这些图片在什么地方的吗?这些图片中的门有哪些特点?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有什么特点?门的结构和一般住宅的门有什么区别? 山西王家大院:山西王家大院的门洞为什么设计为圆形的呢?

从刚开始看到的建筑,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们这节课主要讲什么内容吧?这节课咱们就通过建筑中的门了解一些中国的建筑艺术。

二、讲授新课

几千年来,“门”在人们的生活中演绎出许多“故事”。当我们对传统建筑的门进行仔细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整理时,我们也许会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建筑各部件的设计引物功能,地域经济、习俗和文化取向、阶层等因素,常常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课后讨论

刚才同学们已经欣赏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福建土楼和山西王家大院,下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福建土楼和山西王家大院的门和整体建筑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四、小结

6.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六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科目思想品德

内容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授课人

总第 课时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

第一课时

跨越国界的沟通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感受今日世界的信息化趋势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观,自觉地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新课导入]

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所知进行回答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存在感受“世界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2[联想拓展]

有了互联网,世界离我们很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回答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体验感受

3[知识天地]

教师讲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和变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行知识的增容

4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归纳出要点(参考: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弊端)学生看出,归纳通过自学归纳,提高学生看书的效率和归纳能力,初步理解信息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5[即兴辩论]

互联网利弊谈5分钟的准备,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通过学生的辩论,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6[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上网成瘾怎么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进行讨论,统一以后进行书面准备,并代表小组进行发言表述在合作交流中联系现实,进行自省和他省,在活动进行中得以情感体验和观念认同

7[理一理]

本节课的学习表明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世界?学生思考后进行归纳

(参考: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归纳性练习

8[查一查]

你知道以下词汇的含义吗?

信息高速公路

数字鸿沟学生课后练习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也懂得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世界在我心中

第一节

感受今日世界

一、跨越国界的沟通

1、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2、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3、有了互联网,世界离我们很近,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4、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好处;互联网带来的弊端

5、即兴辩论

互联网利弊谈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6、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课题

第二课时放眼国际经

济与政治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今日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观念,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地球、国家和整个人类生活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辨证对待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佩罗德的困惑(教师用书P29)

你能发现什么?

通过佩罗德的一天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存在[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

本地市场上的外国产品、本地出口到外国的产品、在本地的外国企业---学生回答

互相补充学生依据自身的经历和知识储备作答,进一步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5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学生阅读

学生作答(提示:交通通讯等)帮助学生了解到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进行思维训练

经济全球化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阅读P6

在书本上分类出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类能力

5[自学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P5归纳出当今世界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并自我归纳(参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通过自学归纳,提高归纳能力,初步理解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上的特点,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

6[知识天地]

教师讲解:二战后多级化政治格局的由来

(两大阵营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一超多强—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行知识的增容

7[考考你]

你知道下列词语的含义吗?

◇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单边主义

◇多极化世界中你知道哪些政治力量的存在吗?学生课堂、课后练习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课后拓展和延伸

8[理一理]前两节课的学习表明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世界?学生思考后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归纳性练习,树立全球意识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后,使学生知晓了当今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二、放眼国际经济与政治

1、你所知道的跨国公司

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3、二战后多级化政治格局的由来

4、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单边主义

课题

第三课时

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平与发展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图片导入]

展示战争、游行、冲突等图片------

展示祥和、安宁、幸福和谐图片------

[比较并选择]

你会选择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学生观看、思索、选择,进行价值的判断

帮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的选择,促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认同和向往

[说一说]

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阅读P8,说说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你知道霸权主义以及危害吗?

学生阅读课本,划出影响和平的相关因素;划出霸权主义的有关知识和危害表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了解霸权主义、表现和危害

3[拓展加深]

图片展示影响和平的因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34—P35)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理解并说出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帮助学生拓展加深,感知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4[议一议]

你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吗?

打开地图,看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哪些区域?有何特点学生读图

思考并回答(参考: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南半球)学生通过读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

5[图片比较]

展示“八国峰会”国家和一些贫穷国家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37)

依据所给的数据,计算一下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学生读图,计算,感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

通过学生读图比较,感知差距,引起学生对发展问题的巨大关注

6[合作探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形成文字记录,并小组代表发言通过练习进行思维训练和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使学生更加懂得了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势力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企盼。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三、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企盼

1、你会选择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里?

2、当今世界还很不太平,说说影响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5、怎样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课题

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一课时

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开放意识、和平意识和全球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世界需要中国,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视频导入]

《我们成功了》------北京申奥成功学生观看、思索、感受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为后续教学设置一个可连续思考的问题情景

[说一说]

教师(激情)讲解:解放前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你知道我国体育事业兴盛的原因吗?学生听,感受,思考并回答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3[查一查想一想]

哪些事例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哪些有利条件?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参考:世界离不开中国)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通过问题的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信息台]

阅读《wTo需要中国》

为什么说wTo需要中国?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拓展知识视野;培养思维意识

5[类比推理]

经济上世界离不开中国,政治上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阅读P11,有哪些事例表明世界离不开中国,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学生看书划出

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回答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构建,培养迁移能力和自主构建能力

6[思维拓展]

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学生阅读P12,自主理解;写一篇驳论性,批驳“中国威胁论”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和平发展,树立和平意识和发展意识

课后小结

使学生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以及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的的道理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1、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

2、你知道我国体育事业兴盛的原因吗?

3、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哪些有利条件?

4、为什么说wTo需要中国?

5、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

课题

第二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理解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中国走向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视频导入]印度洋海啸灾情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

学生观看、感受

设置情景,帮助学生真切感受我国在援助受难国方面的举措,理解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2[视频导入]XX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说一说]

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际组织?

我国加入了哪些国际组织?学生观看、感受设置情景,帮助学生真切感受我国中国积极走向世界方面的表现

3[比较感受]

清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VS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比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中国走向世界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思考]P13

我国应该怎样走向世界?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训练

提高合作意识

感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醒学生的关注

4[查一查]

XX我国GDP和人均GDP分别是多少?什么是绿色GDP?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帮助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感性认识的深入

5[想一想]

中国走向世界有面临哪些挑战?我国应该如何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生看书P15

思考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训练

提高合作意识

感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醒学生的关注

课后小结

学生能够懂得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方面,积极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二、中国积极走向世界

1、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际组织?

3、我国应该怎样走向世界?

4、中国走向世界有面临哪些挑战?我国应该如何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课题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第一课时树立全球观念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全球观念的内涵

◇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全球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音乐激情《亚洲雄风》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欣赏体验感受通过音乐的感染,树立亚洲眼光,为世界眼光的形成奠定基础

2改写歌词

把《亚洲雄风》歌词中的亚洲改为地球、人类等词,欣赏学生在改动中欣赏《我们地球》、《我们人类》通过音乐的感染,树立世界观点、全球观点,进一步感受世界观点、全球观点,理性把握全球观点的内涵

3阅读《回旋舞》

诗歌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为什么要树立这个观点?学生阅读、回答

4阅读P16

全球观点的内涵是什么?学生看书、理解

5阅读P16

怎样树立并践行全球观点?学生阅读、理解

辩一辩

中国缺少能源没有关系,只要到外国进口就可以了

我们没必要关注全世界的爱滋病蔓延,只要关注我国的就行了

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生产基地不在我们中国没必要参与打击通过辨析,帮助学生把握并树立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点

6行动实践

阅读P19(老书),完成下面这封信学生在书本上完成P19页写给阿富汗小朋友的一封信以行动来践行并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培养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树立全球观念”,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全球观念?开放的世界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一代的道理。

课外练习

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一、树立全球观念

1、为什么要树立这个观点?

2、怎样树立并践行全球观点?

3、培养平等、开放和参与的全球观念

课题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第二课时让世界充满爱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和宣传,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关注世界和平和表达爱心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关爱世界和平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教学反思

1[考考你]

你知道以下国际节日、纪念日吗?

他们各自有什么含义?P18

世界卫生日

世界环境日

国际和平日

世界人口日------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翻阅有关参考书、进行作答帮助学生

理解这些节日的含义,增强爱心意识

2[你知道吗]

印度洋海啸视频展示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援助

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给他们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身的情感帮助学生体验

3[和平颂歌]

师生诵读《和平颂》

男:诵读《和平颂》

女: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男女穿插颂唱

教师: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P17----

男女:唱《让世界充满爱》

女:就象小草离不开阳光和雨露P19---

男女:《让世界充满爱》通过师生诵唱和平歌曲,表达爱心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4[现场捐赠]

教师倡议并行动,为学校里的贫困生捐赠一点力所能及的学习用品和钱物现场行动,强化爱心

5[小作文]

《我心中的未来美好世界》课后练习学生畅想,强化关注世界和未来的意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让世界充满爱”,使他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世界时我们共同的家园的道理。

课外练习

[小作文]《我心中的未来美好世界》课后练习学生畅想,强化关注世界和未来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让世界充满爱

1、你知道以下国际节日、纪念日吗?

世界卫生日

世界环境日

国际和平日

2、印度洋海啸

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援助你有什么想法?

3、开放的世界,需要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

科目

思想品德

内容

第二单元

主备人

授课人

总第 课时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

第一课时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课的类型

复备记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曾与自然和谐相处

2、明确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3、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已出现生态危机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教师用书、粉笔、多媒体等

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举例分析法、作业练习法、小结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讲授新课

【师】回顾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生】(细读教材25页“荷马名言”)

【师】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生】(小声读教材25页小体字)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

【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也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生】(默读教材26页小体字)

【师】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

【生】(相互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根据以下材料进行补充)

环境公害事件

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

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从以下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令人担忧的是,全世界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

1、什么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什么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3、什么是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4、什么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5、什么是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

6、什么是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7、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8、什么是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9、什么是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0、什么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师】生态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看书后进行回答)

【师】读《撒哈拉的变迁》,看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

【生】(看书后讨论并回答)

课后小结

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课外练习

巩固练习、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_____________的关系,就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反思我们对待__________的态度。

2、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_____________的关系。

3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已丧

c、人类不热爱大自然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7.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七

一、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内在联系

要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任课教师必须要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从表1可以得知,两者基本理念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组织形式、作业评价等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小学科学是强调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着重强调活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表2中较为详细地对比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为初中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在适龄阶段接触到了最基础、最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仔细梳理会发现有些知识是与初中重合的。例如:人类认识地球及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涉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关系、影子的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等。有些知识范围甚至高于初中,比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四章第六节“地球在公转吗”中出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六年级下册中出现月相、月食、日食等天文知识。这些宇宙天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小学科学课程里设有地球仪知识的课标内容,要求为“了解”,教材里出现了“地轴”“北极”“南极”等字样,而地球仪部分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要求则上升为“运用”,这些都为初中地理学习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熟悉小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有效衔接。

二、准确把握学情,实现高效课堂

初一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个体的学业水平差异显著,在家长、学生心中小学科学课程也是“副科”,学生对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我们初一的地理教师而言更是不得而知了。依据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就地理素养而言,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为敏锐、活跃,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例如在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部分时,有些学生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把麦哲伦的生平事迹都了然于胸,对于这类学生,课本上的阅读注释已索然无味了。相反,有些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本知识都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

一方面,在开学之初,做一个简单的关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的测评,如此一来便可知所教学生掌握的旧知识情况了,以便于把握整体教学的知识难度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地理导学案。例如:地球运动部分,教学参考要求是一课时内容,但实际教学时会发现,课时容量较少,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间使用导学案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挥教学机智,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高效课堂。此外,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一些无效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啊?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吗……等等,课堂提问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这样的类似问题,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明显是无效、无价值的,根源就是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学情不了解、对小学课程的不熟悉所造成的。

三、“吃透”教材,找准衔接点

8.初三语文知识点湘教版 篇八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 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 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10)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11)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1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13) 看不起。鄙夷

(14)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推敲

(21)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创意

(22)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

(23)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素材

9.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篇九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1

非洲(课本P13-19)图6-16 6-17 6-241、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

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4、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

/5、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大洲。②玉米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2

西亚(课本P47-53)图7-21 7-24 7-29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④文化差异;

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6、西亚以阿拉伯人为主,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3

日本(课本P69-75)图8-11、首都:东京

/2、日本四个大岛自北向南依次 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

3、日本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4、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右图(看图背):A日本海 B太平洋 临国 C俄罗斯 D中国 E 韩国

6、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国花:樱花;大部分为大和民族;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

7、日本气候: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8、日本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上)。

9、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使用小型机械,科技含量高;

10、日本工业的特点是:进口原材料和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①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便利。②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③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多。

1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沿海多良港,交通便利;②雄厚的科技力量;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不利: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性强;

二、埃 及(课本P76-80)图8-13 首都:开罗

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2、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

3、气候: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4、历史遗迹: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

5、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4

俄罗斯(课本P81-85)图8-23 8-26 6-91、首都、最大工业城市:莫斯科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通用俄语,白种人,主要信仰东正教。传统上属于欧洲国家,是惟一地跨亚洲、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3、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4、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俄罗斯许多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导致河流结冰期长;沿途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该国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5、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形区三条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 鄂毕河)

6、俄罗斯自然资源:蕴藏量大,自己程度高,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库尔斯克的铁、库兹巴斯的煤、秋明和第二巴库的石油;乌拉尔山脉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7、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8、俄罗斯自西向东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9、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西伯利亚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最大港口;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5

美 国(课本P90-96)图8-39 8-40 6-441、首都:华盛顿 最大城市:纽约

/2、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是地跨北美洲、大洋州两洲的北美洲国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美国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两个海外州组成;

3、美国三大地形区: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由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组成),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最长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该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是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五大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全部在美国境内。

6、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是美国农业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也需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原因是美国本土缺热带气候。农业带的分布:乳畜带——分布在东北部,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凉利于牧草生长;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工业中心:①东北部地区:华盛顿(首都);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②西部沿海地区:西雅图(飞机制造);旧金山(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洛杉矶(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好莱坞);③南部地区:休斯敦(宇航、石油)

8、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大部分是白色人种,其次是黑色人种。讲英语,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种人)。美国华人和华侨聚居的城市:旧金山、纽约、洛杉矶;

9、在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有很大比重(全国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旅游业——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夏威夷等;

10.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篇十

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

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1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篇十一

化学

学科导学案(第次课)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多为基础,中考考察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

1.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2.理解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矿物性质;

3.了解化学变化实质,熟练掌握化学语言

教学重点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金属非金属性质等

教学方法

面授法、归纳总结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是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硬度、气味、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等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

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

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

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

(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氮气约占。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通电

1.电解水

2H2O

====

2H2↑

+

O2

(负氢正氧二比一)

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

过滤:固液分离

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O2物理性质:密度比,溶于水

点燃

点燃

O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点燃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点燃

S

+

O2

===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

点燃

2Mg

+

O2

===

2MgO(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

3.CO2物理性质:

密度,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CO2化学性质:

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

CO2用途:

人工降雨、制碳酸饮料、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

加热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MnO2

2H2O2

===

2H2O

+

O2

发生

装置

酒精灯、试管、铁架台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

装置

集气瓶、水槽

向上排空气法

操作

要点

查气密性

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

收集

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

其它

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

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2.3.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

CO2实验室制法

药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左边

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

右上

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上边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右下

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

1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双氧水分子

2个氮气分子

3个氯离子

1个铝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n个氢氧根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

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

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化合价

Na

Cl

OH

Cu

Fe

Fe

SO4

离子符号

Na

+

Cl

OH

Cu

2+

Fe

2+

Fe

3+

SO4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

第1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

原子团(..根)要加括号

第2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第3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省略不写

原子团个数为‘

’,一定要去掉括号

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

氢氧化某

(化合物中含氢氧根

OH)

某酸某

(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O3、碳酸根CO3、硫酸SO4等)

某酸

(HNO3、H2CO3、H2SO4)

氯化氢

HCl

硝酸

HNO3

碳酸

H2CO3

硫酸

H2SO4

过氧化氢H2O2

氢氧化钠

NaOH

氯化钠

NaCl

硝酸钠

NaNO3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钠

Na2SO4

二氧化锰MnO2

氢氧化钾

KOH

氯化钾

KCl

硝酸钾

KNO3

碳酸钾

K2CO3

硫酸钾

K2SO4

四氧化三铁Fe3O4

氯化银

AgCl

硝酸银

AgNO3

五氧化二磷

P2O5

氯化铵

NH4Cl

硝酸铵

NH4NO3

碳酸铵

(NH4)2CO3

硫酸铵

(NH4)2SO4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

Ca(OH)2

氯化钙

CaCl2

硝酸钙

Ca(NO3)2

碳酸钙

CaCO3

硫酸钙

CaSO4

氧化镁

MgO

氢氧化镁

Mg(OH)2

氯化镁

MgCl2

硝酸镁

Mg(NO3)2

碳酸镁

MgCO3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钡

Ba(OH)2

氯化钡

BaCl2

硝酸钡

Ba(NO3)2

碳酸钡

BaCO3

硫酸钡

BaSO4

氯化锌

ZnCl2

硝酸锌

Zn(NO3)2

硫酸锌

ZnSO4

氧化铜

CuO

氢氧化铜

Cu(OH)2

氯化铜

CuCl2

硝酸铜

Cu(NO3)2

硫酸铜

CuSO4

氧化汞HgO

硝酸汞

Hg(NO3)2

氧化亚铁

FeO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氯化亚铁

FeCl2

硝酸亚铁

Fe(NO3)2

硫酸亚铁

FeSO4

氧化铁

Fe2O3

氢氧化铁

Fe(OH)3

氯化铁

FeCl3

硝酸铁

Fe(NO3)3

锰酸钾K2MnO4

硫酸铁

Fe2(SO4)3

氧化铝

Al2O3

氢氧化铝

Al(OH)3

氯化铝

AlCl3

硝酸铝

Al(NO3)3

高锰酸钾

KMnO4

硫酸铝

Al2(SO4)3

氧化物

5.化学式有关计算

(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元素化合价

例:计算H2O2

(+1)×2+2x=0

x=-1

Na2S2O3

O2

Cu2(OH)2CO3

(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对原子质量

Al

:

S

:

O

:

Mr[Al2(SO4)3]

=

×

+

×

+

×

×

=

342

练习:计算CaCO3

Ca(OH)2

NH4NO3

Cu(NO3)2的相对分子质量

Mr[CaCO3

]

=

Mr[Ca(OH)2

]

=

Mr[NH4NO3]

=

Mr[Cu(NO3)2

]

=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10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140克Fe2O3中含多少克铁元素?

NH4NO3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克NH4NO3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中含100克氮元素?

6、化学式意义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

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

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例:H2O

表示物质水;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NaCl

表示物质氯化钠

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

“CO2”的含义: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维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B.1个维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C.维C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维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E.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F.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G.维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

H.维C是氧化物

7、物质的分类

A

B

C

【A和B中都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中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A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单质,B中含有两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化合物,B还可能是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一种微粒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铜

稀有气体

高锰酸钾

液氮

干冰

大理石

碳酸钙

氦气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钙

纯净水

二氧化锰

碳酸氢铵

蒸馏水

稀盐酸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单质有

化合物有

氧化物有

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

金属单质

:Mg、Al、Zn、Fe、Cu等

物质

单质

分类

非金属单质:C、P、S、H2、O2、N2等

有机物:CH4、酒精等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MgO、MnO2、Fe2O3等

氧化物

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H2O、CO、P2O5等

酸:HCl、H2CO3、H2SO4、HNO3等

无机物

碱:NaOH、Ca(OH)2等

盐:Na2CO3、FeSO4、AgNO3等

8、其他知识点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呈电中性。核电荷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原子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通过

可以相互转换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有、和

。微粒共有的特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等。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在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电解水)

物理变化实质: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和运动速率改变(水受热变水蒸气)

练习: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分子能动,原子不能

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

人易骨质疏松,缺少

元素;甲状腺疾病,缺少

元素;贫血是缺少

元素;缺锌元素会

5.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氟、碘、钙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例:由表中是几种原子的有关数据,从中可看出:

原子

1个原子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674×10-27kg

0

1.993×10-26kg

2.658×10-26kg

5.314×10-26kg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①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不便

②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③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大

(例如硫原子质量约是氧原子质量的2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也是2倍关系)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常用灭火方法:

隔离火源

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

O2

充足,含C、H燃料完全燃烧,产物:CO2、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C

+

O2

===

CO2

2C

+

O2

===

2CO

2CO

+

O2

===

2CO2

O2

不足,含C、H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CO、碳氢化合物、炭黑颗粒

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

任何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与空气充分接触,遇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练习:下列气体混合物点燃可能发货声爆炸的是()

A.H2和CO

B.H2和CO2

C.N2和O2

D.CO和空气

2.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1.比较下列变化前后质量的大小,用“<”“>”“=”填空

(1)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铁丝完全燃烧后生成固体质量

参加反应的铁丝质量

(3)冰溶化后得到水的质量

冰的质量

(4)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有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

Y

Q

Z

反应前测得的质量/g

反应后测得的质量/g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X的质量增加了28g,Z的质量增加了6g,Y的质量减少了34g,所以Y是反应物,X、Z是生成物,反应为

Y

==

X

+

Z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该不变,34g

28g

6g

Q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保护气或杂质等。

练习:

1.物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1)该反应类型

(2)C可能是该反应的(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2.(1)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则R由

元素组成分析: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2)64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8克CO2和72克H2O,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式为。

分析:88克CO2中碳元素质量=88g×

=24g,72克H2O中氢元素质量=72g×

=8g.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知该物质中含24克碳元素、8克氢元素,所以该物质还有(64g-24g-8g)=32g氧元素。设化学式为CxHyOz,则由12x:y:16z=24:8:32,解得x:y:z=1:4:1,化学式为CH4O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第一步:写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最关键)

第二步:配平

(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定“1”---待定系数法:选择元素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令化学式前数字为“1”,依据“各原子数目不变”,由“1”推导出其他化学计量数,无法推导出的化学计量数用X、Y表示。

按原子出现次数由少→多的顺序依次配平各原子。

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面)

(在溶液中反应有沉淀生成,在沉淀物化学式后加↓;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在生成的气体化学式后加↑)

例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写化学式

KMnO4

----

K2MnO4

MnO2

O2

配平

:定‘1’

KMnO4

----

K2MnO4

MnO2

O2

先配钾原子:

由‘1’可知,右边共有2个K,所以可推出KMnO4前为‘2’

KMnO4

----

K2MnO4

MnO2

O2

再配锰原子:由‘2’和‘1’可知,左边共有2个Mn,右边已经有1个Mn,所以可推出MnO2

前为‘1’

KMnO4

----

K2MnO4

MnO2

O2

最后配氧原子:由已确定的‘2’‘1’‘1’可知,左边共有2×4=8个O,右边已有4+2=6个O,所以能推出O2前为‘1’

KMnO4

----

K2MnO4

MnO2

O2

加热

③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等号

KMnO4

===

K2MnO4

MnO2

O2

化学方程式:CO2

+

2X

=

CO(NH2)2

+

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分析:等号左边共有1个C,2个O,而等号右边却有1个C,2个O,2个N,2×2+2=6个H,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

X为NH3

练习:铅丹跟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M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由此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它受热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微观: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个数

(3)

质量关系:化学式前的数字乘以相对分子质量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4g

X

4g

=

例1:4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①解:设的质量为X

…………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H2

+

O2

2H2O

③找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

4g

X

④列比例式

…………………

⑤计算X,答案

…………………

X=32g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32克。

练习:1.化学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

称取生铁样品

16g

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

200g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15.5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用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若题中给出的是混合物的质量,需

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共含有多少吨氧化铁?

100吨含杂质为3%的生铁中共含有多少吨铁?;

(3)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铜:亮红色)、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性能好等特点

2.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一般情况下,位于H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化合物;

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

后面的金属

从它们的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3.金属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1)与O2反应:

加热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2)

排在H前面的金属与稀硫酸、盐酸的反应:

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Zn

+

H2SO4

==

ZnSO4

+

H2↑

Zn

+

2HCl

==

ZnCl2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

(3)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铁和酸、盐溶液反应均生成亚铁盐)

Zn

+

FeSO4

==

Fe

+

ZnSO4

Cu

+

Hg(NO3)2

==

Hg

+

Cu(NO3)2

Fe

+

CuSO4

==

Cu

+

FeSO4

Fe

+

Hg(NO3)2

==

Hg

+

Fe(NO3)2

(2)(3)的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这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是

(单质

+

化合物

==

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练习:1.为测定某黄铜样品(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克黄铜样品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1克氢气。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4.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硬度高、熔点低。

下列属于合金的有

青铜

‚生铁

ƒ氧化铁

④赤铁矿

⑤不锈钢

5.炼铁在实验室中用CO(也可以用H2、C)还原Fe2O3的实验中,注意事项有:实验开始时,先

通CO,再

点燃酒精灯,原因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

熄灭酒精灯,再

停止通CO,原因是防止铁粉被重新氧化

;防止石灰水倒吸。

高温

证明产物的方法是:用稀盐酸(稀硫酸)检验,若有气泡生成,产物是铁粉

。CO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点燃、用气球收集等。

Fe2O3

+3CO

====

2Fe

+

3CO2;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点燃

高温

工业炼铁所用设备是高炉。原料中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源、维持炉温

C

+

O2

===

CO2

生成还原气CO

CO2

C

===

2CO

6.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

氧气、水

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

。稀硫酸、醋酸、食盐水等都能加快铁的生锈速度。

防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干燥洁净、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如涂油、刷漆、烧涂搪瓷)、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等。

金属铝有氧化铝保护膜。

7.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氧化铜、MnO2

二氧化锰、Fe3O4

四氧化三铁

铜:亮红色

红棕色固体:Fe2O3

紫黑色固体:

KMnO4

浅绿色:

FeSO4

FeCl2

等含Fe2+的溶液

蓝色:CuSO4

CuCl2

等含Cu2+的溶液

(一般不做特别说明:溶液为无色,固体为白色)

学生对本次课的小结及评价

1、本次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对老师下次上课的建议

特别满意

满意

一般

学生签字:

课后作业:

课后小结

教师签字:

审阅签字:

间:

教务主任签字:

12.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十二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单元复习卷及答案

★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 洛阳市高三语文期中a卷作文范文

★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

★ 语文期中复习试卷解析

★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

★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13.湘教版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篇十三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词语

秦娥

娄山关

马蹄

呜咽

蜀国

戴嵩

车轴

锦囊

曝光 乃是

谬论

春光明媚

文人墨客

笔墨纸砚 乘兴作诗

佳作纷呈

兴致勃勃 一挥而就

雄健有力

自然潇洒 出神入化

各具神韵

独具特色

远近闻名

专心致志

佳肴

斟酒 王羲之 熏陶

飘逸

教学 教学

文武兼备

有目共睹

脱颖而出 七嘴八舌

不知所措

奇耻大辱 三寸之舌

推荐

毛遂

锥子

晌午

感慨

二、理解课文

1、《忆秦娥 娄山关》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里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背出来吗?

2、《牧童评画》中两个“之”字的分别是什么意思?

3、《书圣王羲之》是以什么开头的?这样开头的好处是什么?

4、《毛遂自荐》中毛遂的形象。

教学 教学

三、语文活动2

1、背诵《塞下曲》

第三单元考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ěng yè

shǔ zhōng

()

()

()juàn zhóu sōng shān huāng miù

()

()

()

xūn táo

zhēn jiǔ

jiā

yáo

()

()

()piāo yì

zhǎng shǎng wǔ

教学 教学

()

()

()mǎo suì zì

jiàn

tuō

yǐng ér chū

()

()jǐn náng miào jì

yī pù

shí

hán

()

(gǎn kǎi wàng qiān

()

zhīsuó cuò

qí chǐ

dà ǔ

()

(二、给多音字组词。咽()

处()

()

()好()

数()

教学)r)教学

()

()

三、查字典填空。

1、谬字有()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谬的意思是()。

2、娥字有()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它是()结构。

四、体会加点字的不同意思。

1、(1)一牧童见之()(2)处士笑而然之()

2、(1)如你替我写下《黄庭经》,倒可以全部相赠。()

(2)他认为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教学 教学

齐力拨水。()

五、下面的诗句中朗读不正确的是()。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更喜/泯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忆秦娥 娄山关》是毛泽东追忆红军()时的情景而写下的一首教学 教学

()。词的上阕写拂晓时红军()的情景;下阕写黄昏时红军()和()娄山关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精神和()的气概。

2、《牧童评画》反映了放牛娃()()的精神。

3、《书圣王羲之》生动地记叙了王羲之写《

》和《

》的故事,反映了王羲之的()以及他在书法艺术上的()。

4、《毛遂自荐》中毛遂凭借自己的()和()帮助平原君与楚国顺利达成了赵楚盟约。

七、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 教学

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上一篇:2022会计继续学习试题(广东1,答案)下一篇:李白的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