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05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共20篇)(共20篇)

1.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体会

郑焕新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在平常的教学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在庆祝24届教师节的致辞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通过学习我深深的懂得了“师爱为魂”这四个字的涵义。

2.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方法论意识

实证方法有许多好处, 它可以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促进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但实证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它的作用并没有有些专家学者说的那么高, 因此实证方法的作用不能够被过分的高估。首先, 在教育领域经常会出现“假大空”方面的文章, 有人认为推崇实证方法可以减少这类文章的出现, 但是从实际看来, 随着实证方法的流行, 这类文章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减少。不仅如此, 有些人还打着实证主义的牌子, 发表一些虚假的文章。其次, 实证方法的过渡推崇会使得创新思维被扼杀。实证方法讲究要通过大量的观察, 大量的研究来得出结论, 如果过多的依赖实证方法, 就容易造成只重视数据, 而忽略了思维的创造力。除了实证方法以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冥想等方式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 实证方法不应该被过渡推崇, 否则我们将变得不具备想象力, 不具备创新意识。

在教育管理方面, 实证方法曾经非常流行, 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的二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可是, 从这以后, 实证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批评和否定。很多的学者、科学家都摆脱实证主义的束缚, 提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例如波普就曾经提出过证伪主义, 他的主张相当于是非常直白的对实证主义进行了否定, 他不主张实证方法所提出的经验归纳方法;库恩在他的科学范式革命理论中, 强调科学研究中必须要重视心理因素对研究的作用;此外, 一些原本属于实证主义派别的教育研究者也逐渐开始转变自己的立场, 逐步淡化了实证方法的重要性, 开始接受或吸纳其他的研究方法。

长久以来,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其不同的用处, 实证方法不是万能的, 非实证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不同的阶段它们能够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实证主义它不否定前人的成果, 它主张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 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历史上, 我们能够了解到, 因为有实证主义研究, 许多科学知识, 许多珍贵的数据才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非时政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的开发, 追求创新和突破, 因此敢于跳出原有研究的束缚, 向原有的科学发出挑战, 追求创新, 从而使得科学获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因此, 仅仅依靠单一的实证方法是不行的, 沃我们必须要学会根据不同的需求, 选择和接纳不同的研究方法, 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研究氛围。

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中, 我们也不应该仅仅采用一种方法, 而应该取长补短, 将各种方法聚集门下。实践中, 教育管理研究正逐步由单一的实证方法向多元化转变。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 我们更应该采用整体方法。顾名思义整体方法是多种方法的一个集合, 它包含了信息收集方法、体统控制方法、类比法等等。当我们能够正确的将这些方法充分的应用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时, 就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 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原理, 实践则为理论的实现方式。理论与实践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 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通过实践, 可以检测理论的正确与否, 但实践所遵循的理论本身也须具备一定的根据和合理性。理论和实践的各阶段都要有合理的安排, 需要创造离理论的人和实践理论的人通力合作, 相互支持, 公平客观, 才能正确发掘理论与实践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的探究, 一般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首先, 在群体利益取向问题上, 理论和实践存在裂隙。对此, 一般的分析大多从技术, 方式或者知识培训方面进行。然而, 从理论创建人员和实践实现人员方面进行分析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这种裂隙存在的原因。其实, 所有的理论人员和实践人员 (不管从事哪个方面) 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在这些利益追求的基础之上, 他们还必须具备愿意肩负起相关责任的心里素质。从科学方面看, 利益之间也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理论与实践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要注意形式方法的合理性和必须有其现实的意义。而各种利益归总来说都是服务于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公共利益, 则更进一步, 它指在比较健全科学的教育发展的前提之下, 在一步一步地发展教育管理质量的同时, 要注意其效率。这样才能尽可能满足民众对于教育的需求。公众利益的出现, 使得理论人员与实践人员找到了相通的桥梁, 找到了沟通的途径和愿望, 使得两者之间的合作趋于协调, 使得互利共赢的局面得以成为可能。

再者, 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对话与合作中回归统一, 理论者与实践人为了公共利益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关系在合作中由不变的距离变为动态和谐的具有弹性的距离。理论者和实践者应该通过交流与合作, 一起建造共赢的合作机制。其一, 要创造共同研究的平台。理论者和教育管理者要一起研究, 对教育管理方面要自我审查, 自我诊断, 然后对应地进行研究。实现在近乎现实的模拟管理环境下, 对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对相关理论进行实践证明, 从而又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理论。其二, 教育管理人员对于研究时的流程必须清晰, 对研究成果需要加强验证, 并且出台相关措施, 激励多种手段的研究方式, 使理论的创新因素得以提高。其三, 教育管理人员作为理论者和其他实践人员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在某些方面应该有人数比例的控制, 比如涉及到重大教育革新的研究课题。如此, 才能使得两方的对话与合作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有利于产生思想的共鸣, 对于理论创新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达到这方面的效果, 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努力发展教学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有过很多探究, 并且研究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在教育一步一步向前的同时, 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也需要相应地同步, 并且做到创新。借助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依靠新的科研理论,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而又偏离实际的教育理论。相关研究人员也要持续地予以探究, 不断创新,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 为实现教育管理事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永军.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吴靖, 吴琼.科学方法论的变迁与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体育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 促进功能 体育学习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当代教育理论,通过对教与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以及管理,来实现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目前,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便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作为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也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育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教学中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便是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简单易懂的解说、明了简洁的动作演示、悦耳动听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更具奇特性、新颖性及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以积极主动学习代替之前单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

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注意力

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原因,青少年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现代教育技术因其具有的趣味性特点,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就能使学生在不同媒介或因素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在一个相对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促进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中较易出现的厌倦情绪。

三、提高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

1.促进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通过模型、挂图、投影、计算机等设备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实现平面模拟、立体模拟、静态实景重现、语言声音重现,促进教学双方进行交互作用以及动态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不同刺激,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由浅到深、由难到易,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

2.提高识记成效,扩大学生视野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无需详细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便可展出所需要的图像。这样很自然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使教学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3.有助于潜能生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潜能生由于某一时段的学习失败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加上教师不当言论的批评、同学的冷落,使其自尊心受到打击,成绩变得越来越差。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或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与难度,提高兴趣,增强自信心,一步步转化为合格生。

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1.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学习情境,在试听功能对人的双重刺激得到发挥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新颖的动画刺激易于活跃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

2.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会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与学不断创新,并逐步趋于科学化与现代化。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技术蓬勃发展,其应用领域更为广泛。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学习的促进功能是明显的,但我们应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的应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代替一切,也非万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和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使其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幼如,王成伟,柯清超.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培训教材[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远望.一个多功能数学课件的构思与制作[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7).

4.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心 得 体 会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行政管理0901 刘晓佳

学号:0990070128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转眼之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我掌握了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制作,光盘的正确使用,网站和网页的创建,信息搜索引擎。上网的方法,版权知识,如何进行文字处理和排版,收发电子邮件等。

其次,我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利用Photoshop处理图象、数字音频编辑技术、用Flash制作动画、学生信息管理技术等。网络教学中的这些部分对我来说最有益,因为这些技术将来都可以应用到我的日常教学当中去。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思想上有了转变.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的更新。思想和观念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上来,转变到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转变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上来。

⑴教师角色要变“教”为“导”,成为学员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和导学者。不仅面授时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导学,而且在各项活动式学习中负有组织和指导的责任。

⑵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如安排面授辅导、直播课堂、运用课件进行教学、进行 BBS 网上讨论、电化教学、电话答疑、收发 E-mail、登陆在线平台等。

⑶重视实践环节和素质教育。⑷加强对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指导。① 对学生进行现代学习理论的培训。②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③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如上网浏览、下载教学资源、收发电子邮件、BBS 讨论,登陆在线教育平台;网上自检自测;视频点播等。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加强指导并进行跟踪检查,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资源。

在我看来,现代教育应体现在“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之上,我国的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教育,发展到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也是很困难的。那些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在:

一、实质与内容 :

1.它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

2.它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它认为学生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3.它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它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不同层次,当前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

二、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的需求,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活动和创造的过程。

3.教师以间接形式主导教学,通过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来履行职责。课堂活动应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被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已能够满足远程教学所要求的图片、音频、视频传输质量和传输速度,加上备种通信手段,如音频、文字会议系统、E-Mail、WWW等,使远程教学的实施更加成熟。特别是WWW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在线学习是一个更为系统化、更有组织的学习过程。通过利用辽新技术,我们能够以电子的方式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计算机程序等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结构化,教师可以快速容易地组织教学资源,学生能够随时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非常广泛丰富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够彼此协作、进行适应个别化的学习,同时网上远程教学还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渊交流。通过电子邮件或视频、音频、文字会议系统,教师可快捷地与学生通信、交流,获得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其他情况。这就意味着,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为丰富、更为自由的学习环境。

5.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心得体会 篇五

当今世纪,人类面临着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因此,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采取措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为此,我积极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初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几天的细心指导,我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平时自学的和从实践中获得的电脑、网络知识,进一步练习了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如何用电子邮箱收、发文件,练习了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扩充了好多,仿佛我一下子拥有了整个世界。通过与学员们的交流,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都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自我。

另外我还学习并掌握了如何利用Photoshop制作合成图片,如何利用Cool Edit Pro软件,截取mp3中的音频文件,制作配乐音频文件。如何利用flash制作动画,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动画,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制作幻灯片等。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当今世纪,人类面临着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因此,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采取措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为此,我积极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初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几天的细心指导,我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平时自学的和从实践中获得的电脑、网络知识,进一步练习了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如何用电子邮箱收、发文件,练习了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扩充了好多,仿佛我一下子拥有了整个世界。通过与学员们的交流,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都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自我。

另外我还学习并掌握了如何利用Photoshop制作合成图片,如何利用Cool Edit Pro软件,截取mp3中的音频文件,制作配乐音频文件。如何利用flash制作动画,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动画,如何下载文件,如何制作幻灯片等。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通过培训我深深地了解到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计算机在教学软件的控制下,打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部分承担了教师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学习”的状态。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6.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篇六

心得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青海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从中我体会到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许多的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并不差,但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却明显存在“短板”,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中思想观念、信息素养的问题比较突出。

1、思想观念问题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观念更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化是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应用,显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观念如何就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上了几个台阶,大多数教师掌握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仍残留着“传统教学”的影子,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在教学活动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过去人灌,现在加上机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在教学媒体上,主要是以文本为主的电子幻灯片——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程度差,有时是为了用电脑才使用电脑。这些情况表明,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还比较落后。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教育观念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问题,而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职业学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2、信息素养问题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技术,教育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实行“机灌”甚至“机灌”加“人灌”的“人机共灌”的所谓新技术。目前,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职业学校教师的困难之处。教师应在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理论、会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但显然我们的教师还做不到、做不好,这说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够。实际上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改善呢?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和个人的经验,我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不少教师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使教育信息化落入了“技术至上”的误区,延缓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进程,因此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宣传教育、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让教师认识到,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素养

师资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前面分析谈到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这就是说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在于硬件建设,而是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对于受传统教育影响较大的教师来说,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重点不在于技术操作,而是需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的培训。对教师、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

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络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7.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多媒体课件中图像、文字魔术般地变化和出神入化的交互性,常常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就经常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枯燥、单一的讲解,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笋芽》一文时,运用多媒体演示笋芽的生长发育过程。演示过程中,明丽鲜活的画面、有感染力的朗读配音加上悠扬动听的音乐……这一切都可以使学生与笋芽融为一体,不仅体味到了笋芽的顽强生命力,而且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神奇;再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在让学生熟读全文的基础上,可以把文中最关键最感人部分也就是哈尔威船长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部分制成动画进行演示--在苍茫的大海上,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面容严峻,他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已安全转移到远处轮船上的乘客,在悲怆深沉的乐曲声中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这一画面成为了学生心中永恒的定格,极大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与伟大灵魂的对接交融中进入到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

二、创境激情,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触景生情”,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这是情感的特点——情境性。学生的情感又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运用这一特性,根据教材的情感因素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课堂氛围中,诱发情感,使学生触摸到作者字里行间跳动的情感脉搏。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作者捕捉到人民群众在十里长街上与总理离别的感人场面,如泣如诉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在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和录像,使学生的感情与长安街的群众一起交融,立体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总理的光辉形象就会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来。如此的情感渲染,自能达到情境交融,陶冶心灵的艺术之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奇特的”、“神秘的”、“热闹的”、“新鲜的”等颇感兴趣,能激起求索的热情和力量。语文教学中,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幻灯、投影、录音和视频等多媒体融汇在课堂活动中,就能把握学生的情感流向,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求得发展。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春天来了》时,在投影景物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音乐的作用。录音机里播出摹拟叮咚的流水声,咕呱咕呱的蛙鸣声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使学生张开了想像的翅膀,勾画出美的意境。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再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文中有一个名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在教学这一段时,播放一段演奏小提琴的画面和录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月色的光影组合、明暗变化与乐曲的和谐优美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而获得愉悦的感受。

在一般情况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能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致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先决条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他们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探索,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三、创设运用能力的情境,提高学习能力,增进学习的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翠鸟》第一部分时,在初步感知阶段先让学生听这段配乐录音,观看有关投影片,把学生带进清新、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投影片感知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四种颜色;“小巧玲珑”一词比较抽象,利用投影片放大一张翠鸟图,调整焦距造成其臃肿的体态,与体态精巧的翠鸟比较,理解“小巧玲珑”之后,再用投影出示画眉、喜鹊以及鹦鹉等小巧玲珑的动物图片,加深对“小巧玲珑”的理解,再出示野猪、老虎等动物图片,运用对比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结构理解阶段,先让学生画出作者描写了翠鸟的哪些部分,然后利用投影让学生指出翠鸟各部分的位置,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在翠鸟身上用箭头和数字标出顺序。然后,投影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找出总写翠鸟生活习性的句子和总写翠鸟颜色的句子以及总写翠鸟形态的句子,再依据这三句话把课文分为三层。之后再分析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抓住“头巾、外衣、衬衫”理解作者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启发学生说出这样写的好处;然后总结出这一段的写法,在投影出示的课文内容旁边注明:抓好特点,采用并列加总分的构段方法,描述一个小动物的外形,给学生理论上一个清新的印象,然后进入迁移阅读阶段,打出“可爱的小象”等短文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理解,教师出示尝试练习题:①小象的外形特点是——②作者的写作顺序是——③短文的结构形式是——教师通过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掌握了描写动物外形的特点方法后教师出示投影小猫、小兔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尝试说写,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教学程序,可以有效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进学习的信心。

四、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教学中教师口授加粉笔、黑板常常难以把某些教学内容讲清楚,有时候用了一些教具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较轻松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学生对文中列宁通过观察把蜜蜂当向导、找到养蜂人的理解不够具体,所以,在教学中把这一部分的教学视频放给学生看,然后把镜头定格在列宁观察蜜蜂的动作神态上,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生看完视频后很快便能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如临其境,很快地理解了本部分的意思;再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学生对“人字形线路”及“中部凿井法”理解上有难度,在教学中,通过制作活动投影片、视频演示,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这部分的疑难;再如:《鸟的天堂》一课,学生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以及“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等句子的理解有难度,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播放投影画面(静态)和视频画面(动态)既直观又具体,这种近距离的形象缩短了学生经验与思维的落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愉快教学,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按照教材所给的步骤来创设任务,换句话说,学生上课时完全可以不依靠教材来完成这些任务。我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实现这一安排。整堂课的任务都没有离开多媒体的辅助,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愉快、轻松地运用所感知的语言完成任务。

如在教学食品类教学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图,猜他们所熟悉的食品,轻松自然地导入到这节课重点食品类的生词的学习。在学习这些生词时,并不是老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读,而是通过真实的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去感知这些食品,了解它们的英文含义。通过多次呈现这些图片,学生反复地去讲,从而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生词。在呈显图片的同时,我问“Do you like…?”,学生在回答的同时对本课的语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用图片来反复操练”Do you like… ?”“Does he/she like…?”“What do you like…?”“what does he/she like…?”句型。就在这样欢快的节奏中完成了第一个任务。通过游戏掌握重点词汇,感知新的语言,这个任务的完成立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语言环境真实、自然,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机械听的传统教法。

学生掌握了重点词汇且对重点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通过问学生“which food do you like? And which food don't you like?”自然过渡到第二项任务---问卷调查。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分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谈论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食品,从而能够牢固地掌握本课重点的语言。各组组长的采访和汇报都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他们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再加上多媒体所播放的轻音乐,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随之而生。

最后一个任务---在餐馆点菜的表演是让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思维的扩展,语言的创新,也是对学生所掌握语言的一种简单评价。运用多媒体动画提供两个人在餐馆点菜的真实情境,目的是激励学生去模仿,增加他们的表演欲望。然后给他们时间分组练习,为上台表演做准备。在表演时,让其他同学作裁判,看哪“一组同学表演得最好,这样小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学生会说了,就应该会听,多媒体提供的听力练习就是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听,一切都在愉快中完成,从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这三个任务得到了落实之后,我把本堂课所运用的语言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作简单讲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课外作业时,我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同时把德育目标融入到本课中。因此,我让学生回家去问他们的家庭成员所喜爱和不喜爱的食物,作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目的是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他们的亲属,同时提供两个网址,让他们上网查询更多未知的食品,使他们在离开课堂时仍然带着问号。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通过活动来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设计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真实性、趣味性,所提供的语言环境要轻松、自然。本课从导入到最后的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至始至终都积极地参与进去,课堂气氛非常活泼。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辅助。因此,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任务型教学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在让学生表演点菜的过程中,语境的真实性不够,学生大多数是把提供的语言材料机械地模仿出来,没有创造性:在时间的分配上也不太合理,导致任务完成过早,部分学生未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语言;对各项任务缺少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导致用课堂用语与学生沟通时出现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课堂气氛;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也有待于提高。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实践和反思,以便以后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改进。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勇敢地去创新,大胆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上完一节课时,要对得失进行必要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我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此。

9.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体会 篇九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收获了很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本课程的一些学习体会。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给学生以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顺应了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基于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入手,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指导方法、评价方式等,掌握超越课程背后的学习理念,这样才能有效地规划、推展,并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师范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也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传播特点了解一些常见的媒体基本知识通过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视听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应用技能。但在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众多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课堂教学时数的有限性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旧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教师更注重向学生呈现各种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其中,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练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表现力。这些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启发性,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并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比如,在有关控件使用的教学中,通过教学课件中加入生动鲜活的动画或视频,可将抽象的、微观的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及与小组成员的协作产生了关于课题的结论。因此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展示推广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与评价。课题成果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多通过powerpoint数码演示文稿、专题网站等多种形式来展示,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或上传到网络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除了对成果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态度及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做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教材体系的创新,又可以是内容的创新,还可能是结构的创新。20多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实践中的创新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更多的是内容的创新,因为任何新的技术都不是首先为教育而开发,要将之应用于教育,就必须根据教育的需要改进它、完善它或者探讨其在教育中应用的方式方法,毕竟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教育优化为追求目标。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资源共享。在网络的教学系统中,存储着专家、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共同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融为一个信息的海洋。比如,教师的论文、教学课件、典型的教案,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沉淀,逐步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任由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所有这一切,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这对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高校中开展基于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必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的影响之大。我们要好好掌握好这么技术。很幸运的,今年的教育技术课的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增加了我们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样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有很多感触。

首先,我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加以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我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学会了如何在网页上抓图,如何截取mp3中的音频文件,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动画,如何亲手制作flash动画,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我还学会了如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比如投影仪和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这些对以后的教学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感谢这学期有很多的实践活动,使我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多媒体的使用。

10.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1)快速查询和调用网上遍于全球的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和课件。

(2)对选择出的教材重新进行排序、包装和组构。

(3)把加工处理好的或利用过的教学资料存入某个文件,备以后随时使用。

(4)与教师或同学共同操作某个软件或课件,共同讨论某个教学资料的内容。

11.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科知识,激发探究热情

语文学科教学中,蕴涵着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因素,通过教师的开发和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化意识,而且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如教学《守株待兔》时,先播放配乐朗读的故事动画,让学生形象地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然后请学生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再请同学点评,以训练口语和思维。并运用分角色上台表演的方式,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摄像机现场实录,让学生在自我欣赏与反思的教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探究热情的目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以计算机多媒体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能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媒体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可以在教学中展示大量形象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如教学文言文《观潮》时,在课前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把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和其中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汹涌而至、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通过网页,看到了钱塘江大潮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天下奇观”的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学生认知,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之中,并通过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

如在教学《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求学生收集赞颂母爱的诗词文章、格言谚语、电影电视或故事,搜集母亲在不同时期的照片,了解母亲,走进母亲。活动时,邀请母亲代表参加。活动按“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报得三春晖”的脉络,辅以多媒体手段适时进行引领,促进学生感悟,让学生在无尽的思绪中感受母爱的真实与博大,真正激发出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与回报之情。

又如学习《苏州园林》时,如果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谈谈对苏州园林的看法,那么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同学是难以讲出其美之所在的,即使去过苏州园林的同学也是难以讲出其精妙之处。因为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概括性的语言之中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和图像资料,并給四个画面配解说词,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苏州园林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苏州园林的美的认识,因为在他们的眼前有了真实和深刻的认识和感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作者单位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12.让教育现代化让学习个性化 篇十二

就教师群体而言, 一开始接触到微课和翻转课堂时, 不免会觉得这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师的极大挑战。是否观看视频就能代替教师的教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课堂, 并非用视频代替教师, 它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探讨教学方法,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确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总体学习进度的控制下, 获得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上, 教师来到学生中间帮助他们解决疑难, 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学能学习, 以学促教, 以教引学。从某种意义上说, 翻转课堂的教师更像是导师。所以课堂还是离不开老师的, 知识略去了以前的铺垫、导入、教授的过程, 直接进入了答疑、解惑、操练、评价的阶段。那么平时的讲授又该何去何从呢?答案是微课和阅读。翻转课堂不是说不用老师教, 而是把教演变成学生主动的学, 不像课堂中的满堂灌, 而是用一个短视频重点涵盖一个知识点, 讲细讲透。

二、小学英语课堂需要微课和翻转课堂

微课和翻转课堂使学在先,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就低段英语教学而言, 机械式的语音、对话操练往往占用了课堂大多数时间。可曾想过低段英语课不是天天有, 今天机械操练地打基础, 或许隔天这一基础就已被基本遗忘。然而, 我们自然拼读的微课视频 (如Alphablocks) 。学生们却能老有兴趣地反复观看和模仿。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大可能是全才, 不可能都擅长歌舞说唱、绘画、讲故事等等。这一缺憾也可以用现代教育的网络资讯来弥补。跳过了这些模仿和机械操练的步骤, 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例如会话、交际和语篇的学习与运用。

三、采用微课和翻转课堂有益于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1.符合时代要求和小学生的学习天性。微信和翻转课堂也符合时代的要求, 如今的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成长, QQ、微信、You Tube、iphone, ipad, 可以说他们比我们更熟悉。与其干预他们使用这些现代设备, 不如引导他们使用, 投其所好, 让他们通过观看微课视频, 能随时随地的学习, 也能让忙碌的孩子们在上兴趣课或有病事假时不再落课。当然, 学习和教学一样不能一刀切, 不同学能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学习, 笔记来不及了可以暂停, 没听懂没看清可以重放, 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变得比以前更优秀。对于小学生而言, 选择权还应保留在教师手中, 因为低段的孩子对外来事物总有好奇心, 且他们不是真正明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因此教师在选用视频和阅读时应该为学生提前取精华而避糟粕。

2.真正落实新课改中的优质减负。有了微课的铺垫, 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就能与老师沟通, 解决疑难, 当然课外作业的负担也真正减轻了 (课堂内可完成并讲评) 。那样家长也就无需再耗时耗力地陪读监管。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方法。最终在老师和同伴的认可中培养学习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发掘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3 . 课堂教学更个性化, 实现差异化教学。对于老师来说, 微课和翻转课堂允许老师放手让学生掌控学习过程, 课堂就有更多练习、巩固、参与和释疑的时间, 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 也因学生学习的学能各异, 课堂学生形成异步协作学习, 这也使得课堂内的分层教学得以落实, 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同样, 评价的全面和多样性也就成为对老师的另一个考验。诚然, 微课视频的录制确实耗时耗力, 然而也可采用网络上优秀的视频资源。如果自己录制, 今后也可反复修改使用。通过视频学习, 老师的一些示范会变得更清晰易懂。因为所有的视频资讯都是免费的, 可反复观看。这不就是完美的双赢嘛!

四、结语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 它源于拉丁文的“ educare ”, 本意是“引出”, 所以, 其实, 所谓什么教法, 什么教材, 都是最终要引出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能, 创造力。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帮他们树立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责任。实现我们当今提倡的“全人教育”, 即人本主义所强调的人的成长和发展, 也称为自我实现。在当今我国互联网优+项目的推动下, 现代化的教育, 必将从微课和翻转课堂开始带给小学英语教学, 以至于整个教学领域一场换新的革命。从不可能到可能, 从改变到挑战, 让我们携手让教育在科技的协作下, 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摘要:随着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使得教育正从数字教育迈向智慧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奉行“颠覆性”的策略而不是“改革性”的策略。微课和翻转课堂, 就是这一实践的开拓者。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就必须从小抓起, 因此基础教育的小学通识教育阶段就尤为重要, 经济和教育的全球化让英语教学承担了更多使命。故而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借助新兴的微课和翻转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发掘学生创造力, 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让学习无处无时不在。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小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周文娟.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发放的探索与发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50, 185, 164, 164.

[2]H.D.Brown.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第三版:76-79, 85.

[3]Jonathan Bergmann, Aaron Sams.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82, 82.

13.《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 篇十三

年轻的陶行知先生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他曾在学堂楼的卧室墙上,题写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陶行知先生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先生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先生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而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于是,1939年7月,陶行知先生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1946年4月,陶行知先生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先生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遗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他还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1]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他曾对当时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的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陶行知先生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学校与社会脱离、生活与教育分家的“死教育”,构建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生活与教育联系的“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盲目抄袭外国教育的“洋化教育”,构建了切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脱离人民大众,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式的“小众教育”,构建了面向人民大众,符合人民大众需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众教育”;生活教育改造了“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构建了密切联系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实践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教少数人升官发财”,培养人上人的“升官教育”,构建了能“从老百姓中来”、“回到老百姓中去”、与老百姓“同甘苦”的人民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的“残废教育”,构建了能使人“手脑双挥”、“在劳力上劳心”的健全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认识和改进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许多启示。

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生活需要教育,正如教育需要生活一样,教育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为人设计和实现理想的、完全的生活,这应是教育本身的追求。教育联系生活的目的,就在于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可怜而有限的书本知识,而是使学生体验和构建理想的生活。教育不应设法使学生去适应书本,而应设法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努力去创制生活的新规则或创制新生活的规则。狭隘的、封闭的书本教育无法适应丰富而多变生活。

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现实背景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教育应为了生活,儿童应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生活应成为教育的素材、手段。

14.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心得体会

第五小学 沈红彦

本次暑假培训,通过三天的学习、学习了六个专题分别是《愉快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是上海一师附小鲁慧茹校长讲的;《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主动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是武汉常青实验小学万玉霞校长讲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的探索》是深圳南山实验小学的老师讲的;《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常识教育》是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的扬瑞清讲的;本次学习不但听了四个专题讲座,还听了四节课,分别是第一节课“流程图”是上海附小的老师讲的;第二节课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的余蕾讲的;第三节课是“整理复习乘法和除法应用题”是深圳南山实验小学的老师讲的;第四节课是“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是上海一师附小的老师讲的。通过这四个专题的学习和听四节课,我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的模式,知道了许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下面我把我的感触汇报如下:

愉快教育的学习使我感受最深,教孩子五年为孩子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孩子获得愉快教育的发展,愉快教育要让学生有美好的心灵,健康的体魄。教师要变成学生可以依赖的学习伙伴。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乐园,教师要有四心:爱心、事业、责任心、进取心;四高: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四种情感等;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要学会及时调整:要针对难点——设坡度;针对知识点——搭枝架;针对盲点——加资料,针对迁移点——巧归纳,启发实践,学有拓展。我们要让孩子这样学习,学生在学习课堂中会质疑解难,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会求异创新,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会自己开掘,学生在学习领域中自己去拓展。

“主动教育”的学习也让我知道了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课堂,取决于我们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有模式是为了无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通过提前阅读的讲座使我知道了,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发展史,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从这个数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据统计:中国每人4.5本,韩国16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常识教育让我感受最深,报怨,导致失败,常识导致成功;教育孩子,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就会出现,有这些一句话我很喜欢;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教育孩子做到: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好朋友多交,好事小青多办等。

通过听了四节课,我也感触颇深,它们的课堂,真真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真正体现了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正体现了怎样提升学生的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上教师都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老师只是不时失机的进行点拨,他们的课堂真的体现了什么叫堂堂清。

15.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巧设学习情境, 激发参与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 追逐事物的新奇, 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 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而传统的教材提供的学习信息较单一,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出了不少办法:或是绘声绘色, 或是亦歌亦舞, 或是实物展示, 或是幻灯辅助等。 但这些方法难免容量小, 手段单一。 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数学教学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 它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在森林运动会上, 小猴子、小鹿和小熊猫要进行独轮车比赛。 小猴子的车轮是圆的, 小鹿的车轮是椭圆形的, 小熊猫的车轮是方形的。 画面刚一出现时, 立刻就引起了全体同学的注意。 此情此景, 声情并茂, 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就连一些平时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此时也活跃起来。 激烈而有趣的比赛结束后, 小猴子获得了冠军。 由此引发了学生质疑: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车轴又为什么安在车轮的中心位置?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学习角色, 探索问题的学习热情极其高涨, 思维也异常活跃, 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消除思维障碍, 突破知识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而有的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枯燥, 难于理解, 这样就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 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动态的过程静态化, 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从而提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化难为易,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 构建新的数学知识结构及数学思想。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 传统教学是让学生折、比、量、剪圆形纸片的方法推导出圆周率, 由于操作不科学,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采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 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标有直径长度的圆, 围成圆的曲线可以展开, 并能用电子尺测量其长度, 还有一个供学生记录操作数据的统计表;学生拖动圆的直径一端, 可以将其长度增长或缩短, 圆的周长也同时增大或缩小, 围成圆的曲线同样可以展开并能测量出长度;当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 可以向电脑求助, 电脑可以引导学生操作, 另外设置了一个计算器, 便于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记录的数据, 利用计算器计算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发现, 在同一个圆里,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顺利得出圆周率, 从而让学生形象理解了圆周率的概念, 突破了知识难点。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供多边互动式交流, 展现个性化学习。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 我让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画笔”画出形状各样的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 我利用教师机浏览学生的画图情况, 在极短的时间内我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已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画图, 并给予个别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完成一张“创意拼图”后, 可把作业立即上传到教师机上, 然后继续创作下一幅拼图。 而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 特别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开思路。 这样, 有的学生创作出一两幅, 而有的学生创作出七八幅。 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时只想到把两个图形进行组合, 参考了其他同学的作品后, 自己也能把多个图形组合起来, 设计出颇有创意的图形。 而且网络上可以匿名, 不怕被别人嘲笑, 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并发表评价意见, 课堂上不再只是少数学生唱主角, 营造起共同参与的氛围。 学生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多边互动式的交流, 展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拓展学习资源, 延伸课堂学习。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资源库。 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拓展性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课堂学习。 如:学习《千米、吨的认识》后, 我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上网查阅搜集有关“千米、吨”的资料,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 登录相应的网站, 搜集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有某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有的是万吨油轮的载重, 等等。 同时, 我还建议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发表在校园网BBS上, 让全校同学共享数学资源, 或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了一个相关的主题性网站。

16.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高职学生;积极影响;负面影响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局面。传统教育中注重从感性和直观的角度上看待教学的问题,特别重视教育中“教”的问题,强调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但容易忽视教育的另一主体学生 “学”的重要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更倾向对学生“学”的培养。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手段在一些难于抽象问题、实验教学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技术力量优化了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演示、实景影像于一体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利用软件技术使原本虚拟的技术和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平台化来加深高职学生的学习印象,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助推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高职学生自身学习效率。

(二)满足高职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

个性化学习能适应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更突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信息化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根据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引导选择适用的信息化工具,提供实用的学习资源,激发高职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帮助引导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定制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创建适应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以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刺激和更为直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多角度、多领域获取知识,还可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现教育个性化,也能帮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提升学习效率。

(三)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和电脑、智能手机进入了千家万户,培育高职学生自主能力的作用日渐突出。互联网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给高职学生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有利于高职学生探索知识和开拓视野。QQ、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方便、快捷、灵活等优势满足了高职学生探索知识,崇尚科学的欲望。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一)易导致忽视以学生为主体

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中,课程的讲解方式大多是通过信息化课件展示出来的,高职学生更多是从信息化课件中获取知识,认识学习,其学习的过程也是靠现代教育技术来指导、支配自己的学习,这种靠信息技术的灌食式学习方式,使技术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高职学生学习服务的同时,因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重视且依赖于技术,片面的以技术为中心,易导致忽视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海量信息化数据让高职学生产生困扰

高职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但当前海量信息化数据让高职学生目不暇接,给高职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暴增的信息量让高职学生只顾一味地浏览信息而缺乏了与教师、同学的互动,导致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耽误了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效率。二是海量信息化数据中存在许多垃圾信息和各种信息参差不齐的现象,高职学生需花大量的时间来甄别哪些是对自己学业有帮助,哪些需要剔除,这既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选择到错误信息。

(三)影响高职学生情感交流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只需要网上搜索,片刻即找到所需资料,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掌握大量的知识,易造成高职学生的感知能力降低,对信息内容的阻塞不通,难以消化。当前高职学生的情感更愿意在QQ、微信等社交網络里表露出来,在这个虚拟网络王国中隐瞒自己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只通过与网友情感互动,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是通过网络游戏排解压力。这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不良影响,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使自身陷入泥潭里无法自拔,时间长了容易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使内心越发孤僻,不但疏远周围好友也让自己的心理产生焦虑和障碍,让人渐渐迷失自我,精神颓废。

(四)影响弱化高职学生的思考能力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学习资料越来越丰富,资料来源更加便捷,高职学生不再需要认真思索来获取知识,只需要互联网上简单的搜索,便可在数秒内查询出所需知识。高职学生更多的依赖信息技术来查找资料,而不再勤于动脑,懒于思考,长久下来不仅弱化了思考能力,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三、高职学生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习的建议

(一)提高信息摄取能力

信息化的教育更多地是靠学生自己获取信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需培养学生吸收优良信息的能力。信息识别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用信息和收获信息的效果,能及时的在变化万千的网络环境里捕捉到最有利的信息,对高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益。当今信息的良荞不齐、信息的不对称甚至垃圾信息的侵袭,都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高职学生要有识别信息、合理筛选信息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识别能力,需要高职学生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独立自主性,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通过查询、阅读、筛选各种方式获得有益信息,自我探索创新,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增强信息免疫力,开发与合理评价信息形成自身的信息观。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互联网是一个大染缸,高职学生在使用时,接收的信息良萎不齐,其中不乏危险言论、暴力思想的出现,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背离了学生从小形成的中国传统观念和道德意识,倾斜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高职学生人生观,甚至促使高职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教师、家长和社会团体要对高职学生及时引导,多与高职学生沟通,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培养信息创造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量、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现代教育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日益广泛,只有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创造性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让生活更为丰富多彩,让高职学生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搜集信息、探索世界更为便捷。探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利于高职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卢锋,唐湘宁,韩璐.社交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影响[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5.

17.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七

尹集中学:郭绪中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局限在单纯的教师讲解和听录音机上,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缺乏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英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其认知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的交流和实践,增强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言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英语的背景及文化都是很陌生,学习英语如同纸上谈兵。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语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我想这应该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英语教学中也不例外。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二.优化教学手段,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中学生任务是听,然后跟老师读。渐渐地会让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讨厌上英语课,怕上英语课。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

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

英语知识有着繁、多、杂的特点。因而个别同学若不注意方法,学起来就可能会逐步感到困难,甚至渐渐失去兴趣。由此我发现,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可进一步吸引学生,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时间,只需用鼠标点击或用键盘操作,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课堂节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训练机会,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也可提供更多阅读、写作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主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既可活跃课堂的气氛,更加激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主观欲望,在课外去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新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英语课

18.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体会 篇十八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又快结束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也即将画上句号。虽然这门课只有一学期的学习时间,但是收获还是挺多的。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本课程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如: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由于教师更注重向学生呈现各种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学生也就能更主动学习。其中,多媒体教材是现代一种比较典型地教学技术,它能以图文声像形象地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练习。虚拟的教学技术,可以使学习者更加容易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多媒体教学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地表现力。这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既能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也能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比如,在多媒体使用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课件中加入生动鲜活的动画或视频,可将抽象的、微观的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资源。在网络的教学系统中,存储各种各样极其丰富的知识,各种各样的知识共同形成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融为一个知识的海洋。比如,教师的论文、教学课件、典型的教案,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沉淀,逐步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的智慧结晶,任由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这些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这对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扩大教学规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网上资源可以向全社会开放,从而可以使全社会每一个求知者得以利用。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中的疑难,在网上找到了自己相应的学习内容,也能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每一个人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及地点,利用网络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的影响之大。我们要好好掌握好这么技术。很幸运的,今年的教育技术课的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增加了我们实际操作的机会,这样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有很多感触。

首先,我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加以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我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学会了如何在网页上抓图,如何截取mp3中的音频文件,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动画,如何亲手制作flash动画,有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我在课件制作、资源收集、网络互动等今后必须或将会用到的教育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我还学会了如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比如投影仪和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这些对以后的教学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感谢这学期有很多的实践活动,使我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多媒体的使用。再则,这学期的课件制作也许是给我印象最深。这次作业,我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无论是在找素材上还是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每做一步都遇到意想

19.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九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激励性,让学生“乐学”

“激励”在这里是指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生动具体形象地把课文情境“迁移”到课堂上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时空,使学生入境动情,学得生动活泼。教学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趣、激情的导语,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便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如教《鸟的天堂》时,在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天堂”后,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巧妙而适时地展现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生动直观,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课文是如何来描绘这鸟的天堂的?又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在导入课文后,可播放“双龙洞风景”的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双龙洞的神奇、秀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课文的好奇心。“这么神奇秀美的名胜,你们想不想去游览一下?”学生都说:“想!”“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爷爷的足迹去游览浙江名胜—金华的双龙洞。”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课文的阅读中。

巴班斯基说,“由于直观的刺激作用,使学生提高了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起能够战胜疲劳的新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从而引发出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主体性,让学生“实学”

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参与的机会越多,越能唤起其参与的欲望和激情。“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课文学生自读,疑问学生自提,难点相互讨论,感情学生自悟”的自主教学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介作用,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叶圣陶老先生准确地运用“触、巴、拉、贴”等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但学生因为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很难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如能让学生边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上墙的过程,边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再请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学生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一定会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再如教学《观潮》时,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是借助媒体手段先播放钱塘潮的影视资料,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便可很轻松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布鲁纳语)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阅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有感染力,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学得实实在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主导性,让学生“会”学

“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引导、启迪,能使学生自奋其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学会什么,关键是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和精讲。在学生自学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巡回指导,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把学生的读、思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可采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和精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教学《麻雀》一文中的重点句:“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时,教师采用“读读一说说一指点一再读读一再议议”的方法来教学。在学生自读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下点出“安然地”,并引导学生思考:“安然地”是什么意思,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为何不能安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并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辅之理解。这样的指导,因为有了电教媒体的参与,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很好地感悟到正是那种伟大的母爱精神,使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了下来。又如教《落花生》时,“落花生”是怎样花落地,花柄向下生长扎入泥土,子房长成花生果的,是一个新的知识点。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不容易弄明白,如果教师不讲,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搞不清楚。如何化解这个新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如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演示,再辅之以讲解,学生就不难明白:花生开花后,子房柄就开始迅速生长、向下弯曲,使子房慢慢钻进土里,子房长大了,变成了花生,就叫“落花生”。

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指点和必要的讲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的手段与途径上下功夫。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电教媒体来完成这一过程,效果最优。因为它可以把常规教学中抽象的描述变为形象的演示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实践性,让学生“活”学

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说,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第斯多惠语)可见实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网络资源是众多语文教育资源之一,在体现实践性方面应该大有作为。如教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时,让学生自由寻找合作学习伙伴,根据电脑屏幕出示的导学目标,有选择地研学、助学:(1)利用网络查询,弄明白“共栖”的含义。(2)上网阅览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重构、创造。(3)细读课文,抓住联系,弄懂它们共栖的原因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将学生置于信息网络的大背景下,进行导学练习。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浏览“动物世界”网站,理解什么是“共栖”,了解犀牛的生活习性,领略犀牛在狂野世界里的凶悍威猛的特性,再对犀牛鸟的特性进行“链接”,由此产生强烈的对比,进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探究的心理。然后,回归课文进行相关学段的研读。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从中找到共栖的原因——各有所需,互助共荣。并进一步推荐网址,鼓励学生课后上网阅读,获知其他共栖现象和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又如教学《观潮》前,鼓励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为课文学习作好准备;教学《新型玻璃》后,让学生上网查找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众多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

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更为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要重视创设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学会怎么捕鱼。归纳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自主学习的一:剂对症良方。教师进一步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向课外延伸,利用网上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超文本阅读,以提供更为广泛的时空,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实现课堂创新、共享资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得灵活,学得扎实,这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

20.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十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34-02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创建新颖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多种媒体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为重要。在新模式下,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太紧密,逻辑性较差。如果照课本内容讲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设计好每一节课,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气候和气温”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一个电子表格,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填写相关数据,再汇出相应的图像、图表。学生通过亲自体会学习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表格上的数据、文本信息分析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如从本地向其他地区推进讲解,最后总结出我国的气候特征。再根据图像、图标的分析,了解某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指出气温的变化与气候的联系。这样教学,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直观性,激活了学生的灵感,优化了教学时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另外,提倡在班里建立小气象台,填报每天气温情况,要求学生按照气温的变化特点制一个Excel表格,利用暑假期间记录好八、九月份的氣温,再根据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总结。这样教学使学生做到既动脑又动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还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发挥多媒体资源优势作用,激发学生兴奋点,灵活

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学效率

多媒体设备的声光色等特点,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通过多媒体设计问题必须做到直观新颖,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开发引导学生及早地进入学习状态。首先,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刻研究,找出兴奋点,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讲到“西亚和北非”一章时,提问电视里经常报道的巴以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告诉学生也可以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说出冲突是由领土争端、教徒之间的矛盾等原因引起的。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进行总结,并简单介绍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方面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宗教知识,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集中,提出的问题很多,师生共同回答,并且指出耶路撒冷成为圣城的原因。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各项任务,比教师一人讲解效果好很多。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也显著。

3 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

学习兴趣,实现合作学习

地理知识也需要记忆,但方法要创新,自编顺口溜很有利于学生记忆。记忆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用自己编的顺口溜记忆起来效果更好。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讲“中亚”一章时把5个国家编成顺口溜:“中亚五斯坦,哈萨土库曼,塔吉尔吉斯,乌兹塔什干。”学生愿意接受这种记忆方法,记忆效果好,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在地理教学中应记忆的内容要反复强化,形式要多样化,允许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开放视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电脑上查资料,也可以到图书室查询,等等。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自编地理知识顺口溜,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的求知欲。在地理教学中,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的知识信息,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实现合作学习。

4 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

情,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提问时间,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例如,在关于国家的归属问题的教学时,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上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通过交互性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一个国家属于哪个洲,是由他的首都所在位置决定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在亚洲,所以它是亚洲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首都莫斯科地处欧洲,它就是欧洲国家。这些知识的获得说明学生已经对地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一定会有好的效益。

5 运用多媒体进行灵活展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组织更要严密,要求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动脑动手,人人发言,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到“我国基本情况”时,先让学生浏览多媒体课件上的提示信息,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思路详细讲解我国基本情况。有的学生是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来说的,有的是按照地理区域来说的,有的是按照资源分布特点来说的,还有的是从宗教信仰等方面来阐述的。总之,学生的发言积极主动,学习热情高涨,学到的知识全面细致,教师做最后总结,结束本节课堂之旅。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师一言堂问题,学生愿意上这样的课,教学任务完成得质量也高。教师要当好导演的角色,过程要合理紧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要突出,学生在当演员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6 科学安排每一节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断深化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内容都要合理安排,利用现有的教具紧密配合教学,教学环节要紧凑,课堂上不浪费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课堂环节更加科学化。每节课前都要检查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形成定势。方法是个别学生在前面黑板上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纸条写答案,写完后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上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对学生起了鞭策作用。新授课重点要突出,合理安排时间,不能一言堂,利用多种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图片加深印象,每一本书讲完后都要进行总结,观看配套的录像,重点的地方停下来再讲解。用这种方法效果特别明显,学生特别愿意学,教师也愿意教,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地理的作业量要尽可能少留,通过实践这种办法很有效。如果有作业一定要当堂当面批改,发现问题用展台展示,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印象深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小结

上一篇: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下一篇:社区禁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