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思想政治工经验交流材料

2024-07-03

乡镇思想政治工经验交流材料(10篇)

1.乡镇思想政治工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工 会 工 作 总 结

一年来在区总工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校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工会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突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团结和带领教职工,为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任,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学校党支部组织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学校工会紧密配合,坚持写笔记,写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道德观。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不是靠空泛的说教形成的。它源于人对人生、对理想、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只有在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将师德工作落在实处。

今年9、10月份工会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和尊师重教内容。并号召全体教职工开展“知荣辱”、尊师重教的征文活动。广大教师联系工作实际,有的在班里开展小型多样的班队会;有的开展手抄报;有的利用上操时间广播自己班里编排的“八荣八耻”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联系工作实际,在教育学生上以身作则起到了表帅作用。通过这次征文活动,学校整个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变。

工会坚持工会委员例会制度,利用每月一次例会,组织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工会法》《教师法》《党的十四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等内容,来武装工会干部的头脑,在提高工会干部政治思想觉悟的基础上,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

一年来坚持不懈地组织工会干部学习,特别是9月份以来,组织工会组长以上的干部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2月份对十几名工会干部进行了知识测试,达优率100%。

开学初,为了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校工会办起光荣榜。将我们学校的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都展现在光荣榜上。并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学习身边的先进人和先进事迹。

加强法制学习,我们坚持了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每次教职工大会上,校领导亲自提醒,强调教师时刻记住要遵纪守法。在学法的基础上,我校制订了《教师管理条例》《班主任管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师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教师约束自己行为的有效保证。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工会配合教导处,开展教研活动,每次讲完课后,就在工会活动室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今年五月,校工会组织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了钢笔字、简笔画比赛。“六一”又组织教师参加了书画手工展。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坚持校务公开,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作者和建设者。学校多年来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增强教师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1、实行民主管理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各类计划。如:学校计划、教学计划、德育计划、总务计划,以及学校发展目标改革管理体制的设想,并让大家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了学校全方位的民主管理。正是由于群策群力,才使我校规模建设别具一格。

今年11月份工会组织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发展提合理化建议,或者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收回意见和建议(86)条归纳为(18)条,学校领导以实际出发倾听群众的呼声,确实做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热点问题中提到楼道黑下雪后楼道滑;有的教师提出为离家远的教师提供休息室等,学校领导都及时给予解决。深受广大教师的称赞。

2、校务公开

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执行区总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了真实、及时。如:评优评先、困难补助等全部做到了公开。

本学期收费情况也及时的公开在学校的公开橱窗里。我校安排了民主接待日。接待日为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接待地点为校长办公室,接待对象为学生、家长、教师等。学校的校长认真倾听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三、深入了解群众,把工会办成温暖的家

工会是群众自己的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关心职工的疾苦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校领导下,工会建起了困难职工档案,退休职工生活状况档案,并经常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1、关心退休职工

每到春节期间,工会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30多名退休教师进行了慰问。并送去慰问品,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

退休教师田美菊7月份重病,在阳煤医院手术,学校知道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去看望。八月份出院后,工会义务为她办理了大病医保后的报销费用。田老师一家深受感动。

2、关心职工生活

几年来,在教职工中,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工会都及时慰问,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今年献爱心捐助金额为17940元。

经常看望长期病号刘书莲老师,胡爱英、柳俊青、韩瑞梅,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手术但学校党政工团亲自登门看望,送去了温暖,送去了爱心。今年11月24日,山西省计生委为全体女教师普查身体,不少教师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及时给予治疗,特别是胡海萍老师子宫肌瘤已达7.8厘米,需要及时手术。家中人手短缺,手术那天工会主席和她的丈夫一直等候在手术室的门口。经过四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手术终于顺利完成。10月份完成了大病医保,76名教职工入保率100%。因为有了真挚的爱,使广大职工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四、认真组织活动,活跃教职工的身心,展现学校的风采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职工绝大部分。为了让年轻教师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校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教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1、今年三月底,接到区总工会的通知,要组织“城管杯”篮球赛。我们很快成立了校女子篮球队。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训练开始,工会专门负责队员的生活。比赛开始,书记亲自带队,校长场场到位,确保了队员的安全。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领导的重视,队员们奋力拼搏,最终荣获冠军。

今年7月份阳泉市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我校女子篮球队又一次荣获阳泉市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冠军,学校荣获阳泉市总工会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优秀单位的光荣称号。

2、岳宏和李盛两位教师还参加了矿区的卡拉“”比赛。

3、三月份:组织了“三八”健身系列活动,广播草比赛、三分钟“同心协力”传球比赛、扑克比赛。

4、四月份,举行了套圈比赛。

5、五月份:迎“六一”教工节目,教工李盛、岳宏与同学们一起唱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6、六月份:组织了教工呼啦圈比赛。九、十、十一月份分别进行了踢键、跳绳比赛。九月份以来学校以工会牵头,组织了教工一日常规活动,并制定了一日活动制度,每天坚持课间操做操,下午二节课后同学生一起活动20分钟。

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志间的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一年来我们学校工会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优良传统,为教职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把学校小工会工作办得更好。

2.乡镇两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二

凝心聚力抓两基情有独钟在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市利通区————乡党委书记、乡教委主任。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自己近年来在“两基”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向大会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东塔寺乡地处————市区东郊,全乡辖10个行政村,80个

村民小组,总人口2.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9028人。2006年全乡社会总产值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15元。全乡有一所中学,七所小学,教职工180名,在校学生2870名。我在东塔寺乡工作了十几年,先后担任政府副乡长、乡长,党委书记,一直主管教育工作。“教育”二字已在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迹,也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对教育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做为乡党委书记、教委主任以来,我深知抓好教育的重大意义和自己身负的重要职责,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对待,竭尽全力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在计划中优先考虑,在资金预算中优先保证,在项目建设中优先实施,使我乡的教育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深化“两基”成果、学校危房改造[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创建教育强乡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市区各乡镇前列。2005年在————市首批实现了教育强乡目标,2006年又接受了自治区教育强区的评估验收。“两基”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网络

无论是在“普九”攻坚还是在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中,我都靠前指挥,亲自参与,身先士卒,坚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保证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中,我把教育创强当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主要议事日程,凝心聚力地狠抓落实。及早地制定了全乡“创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大会,与各村、各学校签订工作责任状,制定了乡村干部联系学校等多个制度,层层分解任务,项项落实措施,做到了乡村组各级干部和学校领导、教师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从而形成了一个人人抓、人人管,人人干的好局面,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督促检查,经常深入各学校,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通过几年的真抓实干,我圆满完成了全乡“两基”和创建工作任务。

二、广泛发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扎实推进“两基”工作进程中,我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放在首位,在各种场合,利用一切机会,带领乡村干部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宣传“两基”工作和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清真寺、乡经委会议、乡教育会议和其他地方,分别向宗教人士、企业能人、干部教师、农民群众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并制作了展版,利用宣传车在全乡各村、企业巡回宣传。另外,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媒体报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从而在全乡形成了“举全乡之力,创教育强乡”的良好氛围。

三、确保投入,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两基”攻坚和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中,我充分利用我乡、村经济实力雄厚,非公有制企业多的优势,先后多次组织、协调乡、村、企业、个体老板为推进“两基”工作出资出力。近年来,我们先后筹资1500多万元新建了东塔中学、东塔一小、东塔三小等5座教学楼,翻建维修了东塔四小、龙一小学等3所学校,为各学校硬化了操场、跑道,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目前,全乡8所学校微机总数达到310台,生机比例中学达到8:1,小学达到10:1。全乡中小学都开办了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了校园局域网,乡中学、中心学校和二小还建立了公开网站,实现了全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发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义务为学校建设投工投劳达12000多个工日。发动本乡企业老板100多人次,召开“情系母校”捐资助学座谈会,为各学校筹集建设资金125万元。同时,还积极协调各学校与帮扶单位的关系,使帮扶单位出钱出物,为各学校“两基”工作解决资金、图书和教学设备。有力的促进了“两基”工作的完成。

四、真情奉献,竭力促成扶贫助学的良好风气

为确保一些困难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率先倡议对贫困学生实行乡领导干部、站所长包扶制。全乡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包扶了全乡的9名困难学生,把他们的一切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进行了全包,并且在每学期都不定期主动为这些困难学生添置学习用具和生活用

品,保证了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我们的这一做法,到现在已经5个年头了,这期间我们乡领导已经换了几任,但这一传统我们始终没有变。既使是调出我乡的领导,他们都还继续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到现在还坚持给包扶的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我每年都想方设法挤出资金,为全乡其他的贫困学生解决学习费用,确保了我乡贫困学生的入园、入学率。

五、关心教师,着力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我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两基”工作的关键来抓,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学校、教师搞教改培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我也十分注重改善教师待遇。从我当副乡长开始,我就积极建议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有关政策,明文规定了一些关心支持教师的优惠政策。这些年来,我们除了“六一”、“教师节”的表彰奖励慰问外,始终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大会;每年坚持组织优秀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次;每年组织乡人大代表对全乡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视察,现场解决问题;每年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一次体检;每年为全乡每个学校办一件实事;每年坚持慰问家庭困难的教师和退休教师;并且分步为全乡教师更换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教师的办公环境,使他们更加安心投身于我乡的教育事业,在全乡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乡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自治区和————市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态度,奋力开创我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我乡教育工作的新辉煌。谢谢大家!

3.乡镇改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三

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防治肠道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自2月4日全县改厕工作调度会后,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调度会,强化督查,加

大投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力推进全乡农村改厕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改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乡动工改厕677座,其中,竣工602座,在建75座,已超额完成县下达的600座改厕任务。

一、高度重视是改厕工作圆满推进的关键。全县农村改厕项目培训班暨现场会后,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乡党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新农办、团委等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改厕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技术指导、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把全乡划为六个片,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包片负责,明确乡包村干部及各村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同时,在县奖补600元的基础上,乡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奖补到村和农户。

二、深入宣传是改厕工作顺利开展的前题。农村改厕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我们乡村干部做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我乡利用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咨询点、上门入户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5920份,其中改厕技术指南90份、“致改厕群众的一封信”3750份、“如何使用和管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宣传画”640份、“卫生厕所好处多宣传画”640份、“合肥市农村砖砌三格化粪池施工示意图”800份。特别是在新年上班第一天(也就是年初七),乡党政班子成员分片到村带领乡村干部到组入户带头宣传改厕政策。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健康文明卫生意识,激发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改厕的积极性。

三、典型示范是改厕工作全面展开的途径。建一座示范性三格式厕所,既可以总结经验,又可以全面推广。为进一步推动改厕工作,前期我们选择了两户靠近路边的农户作为样本点,邀请了县疾控中心陈主任等专家对这两户样本点作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在建样本点过程中,精心把握操作规程,掌握各种数据,知晓资金投入量,同时还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及施工人员现场观摩,要求各村干部带头建样本点示范。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改厕的益处,进而激发起他们改厕的积极性,推动全乡改厕工作步伐。

四、督查调度是改厕工作稳步前行的动力。针对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个别村对改厕工作认识不足,有畏难情绪,有的村忽视技术指导和建厕质量,建厕标准不够规范统一等问题,我们加强过程管理,实行督查调度制度,每周六乡主要领导带领改厕办人员进组入户实地查看,周一召开调度会,进度慢的村、包片的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当场表态。通过督查和调度,使乡、村干部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从而推进了全乡改厕工作进度。

4.乡镇民兵整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篇四

乡镇民兵整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今年以来,xx镇武装部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武装部民兵组织整顿会议精神,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武装部部长为副组长的民兵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明确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潜力调查、体格检查、政治考核、集合点验、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等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将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纳入了党委议事日程,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保障,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同时集体研究解决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做到了议武管武制度化,经费保障规范化,检查指导常规化,确保了武装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二、科学规划分组,调整队伍结构一是按照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可靠管用要求,深化调整改革,加强民兵组织质量建设,构建了乡镇应急排,救援维护班以及一支专业力量。二是周密筹划潜力调查。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调查户籍地、企业、行业系统、高校兵员、装备情况,推进民兵组织由户籍地编组向属地编组、由传统领域编组向高新产业领域编组、由单纯人员编组向人装结合编组拓展。三是狠抓镇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着力规范完善民兵工作制度,全面规范民兵连部、值班室、会议室和应急装备室,改善办公环境,达到场所落实、标识明显、设置规范、资料完善、装备齐全的正规化要求。三、压实主体责任,规范组建秩序一是明确和细化民兵干部、专武干部的资格条件,落实了民兵应急队伍和专业力量的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工作,理顺了进出渠道,做到优胜劣汰。二是严格按照民兵集合点验8个步骤落实点验任务,集合点验不能到位的,已采取电话联系等形式进行核验。三是是严格落实民兵“一人一卡一号”,实行信息化精细管理,实时掌握民兵编组、训练、管理情况,防止一兵多编、编训不一、训练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现象。三是严格落实审批制度。按照法规制度要求和上级明确的任务组建队伍、动用力量,民兵队伍集中开展活动严格落实事前审批,登记备案程序。民兵干部、基干民兵因工作需要外出的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今年的民兵组织整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单位对新形势下整组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不准,研究不透,导致工作抓落实不够,组织整顿质量还不高;

二是基层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单位基层建设较为薄弱,整体质量不高。为进一步做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xx镇武装部将严格按照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照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工作资料,确保全镇民兵组织整顿工作的整体提升和跨越。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资料设施,夯实基层建设的基础。二是要继续加大民兵应急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掌握应急队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员,保持人员在位率。三是注重业务学习和军事训练,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管理教育能力。

5.XX乡镇充分就业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劳动保障局局长 XXX

XX乡党委书记 XXX

DDD市XX乡地处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域内,总面积36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人口6200人,其中城镇居民353人,城乡劳动力352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7%;城乡富余劳动力311人,占劳动力的9%。从事旅游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达3210人,就业率达到91.17%,率先成为DDD市充分就业之乡。

一、搭建就业平台 完善就业机制

做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是关系到XX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乡党委、政府在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市”活动中,从乡情出发,借鉴外地建设充分就业乡镇的经验,坚持统筹就业的理念,从构建就业平台、完善就业机制入手,抓细抓实充分就业工作,为全乡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打牢基础。

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组织网络。在乡镇机构调整中,乡党委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组织建设,为劳动保障所配备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工作人员2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使劳动保障工作在乡机构中不空档,有位置。在村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协办员,在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员,全乡共配备了村、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66名,形成了乡、村、组都有人抓劳动保障工作的格局,同时,上级劳动部门加强了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推行了劳动保障专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了对全乡劳动者的就业服务质量。

2、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信息网络。乡党委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资,建立乡镇劳动保障所与市人力资源市场之间的局域网,实现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与市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预测和信息公开发布对接,促进信息共享、职能延伸、就业互动,解决了因地域限制而造成XX乡用工信息闭塞难题,为广大农民开阔就业眼界、拓宽就业门路创造了条件。

3、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乡党委坚持市场经济的思路,直面劳动力市场竟争日益激烈的发展态势,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机制。从消除城乡劳动力就业有别的体制障碍入手,在全乡建立了统一的公平竟争、优胜劣汰、同岗同酬的就业机制。实行用工信息发布公开、用工单位与求职人员双向选择,为全乡每一个劳动者提供了平等竟争就业的机会。

4、强化宣传促进城乡充分就业。XX乡加强就业和再就业的宣传力度,在全乡范围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在公共场所制作宣传标语、会议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乡广大劳动者宣传党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全乡呈现出变政府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变找政府要事干为我找市场谋事干、变在家等事干为外出主动找事干的新变化。

5、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就业需求的不同特点,面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新趋势和经济发展需要,XX乡积极制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请来市劳动局就业局、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市农牧局、川师大、省烹任专科学校的专家和讲师,为村民开展了农民务工知识,猕猴桃种植、餐饮服务、动物养殖等培训,有力地提高了XX乡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去年以来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3个,培训各类人员1895人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3人,培训合格率达80%;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种植技术培训1760人次。同时,为充分提高本乡富余劳动力素质,乡劳动保障所多次组织乡富余劳动力代表到外地参观考察,使他们在比较中找差距、考察中学经验、培训中求上进、创业中求发展。

二、立足特色产业 促进充分就业

XX乡立足区域特色经济,以创建充分就业乡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呈现区域经济长足发展,劳动力就业充分的良性互动态势。

1、充分发挥XX独具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XX乡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植物茂密,河水清澈,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具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城里人休闲度假、养身延寿的理想之地。近几年来,乡党委在加强自然保护区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顺应城里人养生延寿的心态,有序的引导农户美化净化环境,兴办农家乐、河边茶园、开发溜马、漂流、攀岩、徒步穿越等项目,发展特色丰富的休闲旅游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XX乡107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而且吸纳了城里下岗工人、外地农民70余人就业。

2、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XX乡充分发挥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多的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组织农民转变农耕种植观念,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猕猴桃、三木药材、无公害蔬菜产业。目前,全乡已成规模种植猕猴桃1万亩、三木药材4.6万亩、无公害蔬菜2000亩,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从事三大特色产业化经营的劳动力达2000余人。

3、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通过引进业主,投资兴建了两个冷水鱼养殖场,在业主的带动下,深溪、红色等村已有40多户农民建设了家庭冷水鱼养殖小塘。冷水养殖不仅收入可观,而且还实现了100余名劳动力再就业。

三、创新就业思路 拓展就业空间

1、以点、线、面对接为纽带,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XX乡为充分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把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人尽其能,人尽其才。采取与成都长虹热缩材料厂、绵阳长虹集团等企业直通对接、与市外职介机构新津县等就业局民间对接、与市外劳动就业部门行业对接的办法,加快劳务输出,尽量把本乡具有劳动能力又能就业的富余劳动力往市外、省外输送,实现充分就业。全乡共向省内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9人,实现劳务收入240万元。

2、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XX乡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和“与人千金,不如与人一技”的服务宗旨,在市创业促进中心的指导下,开通了SYB培训班,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通过参加创业意识培训、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荐、小额贷款帮助,43名小老板选定了投资项目,办起了茶庄、通讯、旅游产品加工、副食店、生态猪肉加工、冷水鱼养殖等实体,为XX乡提供就业岗位676个,目前已开展SYB培训8期,创业培训32人,其中村组干部11人,创业成功率65%。开设农家乐18户,解决务工人员144人,农村经纪人3人,带动劳动力270人,商业企业1人,解决就业8人,共计解决劳动力转移422人。

3、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就业新渠道。XX乡紧紧围绕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之乡的契机,邀请了省内外专家到XX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制定了XX新一轮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指导下,面向市场引资引项,拓展XX旅游业空间,培育旅游产业增长点和劳动就业增长点。今年投资300万元建设的贾家沟户外休闲运动中心解决了下岗职工4人,就地转移劳动力13人;正在由业主投资开发的深溪沟叠香溪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可安置富余劳动力300余人。

4、抓好试点开创就业新领域。XX乡以高原村为试点,由134名农业产业化户主组建成农民经营公司,公司将引进和坚持先进的经营理念,着力把高原村打造成集种植、观光、休闲、服务为一体的示范小区,为解决更多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展空间,不仅能满足本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而且还将为社会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

6.乡镇工作交流材料。 篇六

河南疃镇努力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重要支撑点

河南疃镇人民政府

河南疃镇位于两市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77.41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8434户,37874口人,耕地面积81938亩,是曲周县的经济重镇,拥有民营企业摊点1686家,形成了自行车配件、新材料、棉纺、轴承、焊条、机床交易、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八大特色产业。面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促发展的目标,河南疃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积极以新的思维、新的理论、新的措施来谋划镇域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该镇确立了“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突出两项重点(新农村建设、全民创业)、建成三大基地(自行车配件创业辅导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机床销售基地)、实现四个提升(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执政能力、和谐发展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水平)”的“1234”发展思路,全力打造邯郸东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重要支撑点。

一、找准发展定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近年来,河南疃镇民营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并逐步积累实力,形成规模,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河南疃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在自行车配件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上,该镇有15个村从事这一

行业,生产企业达500多家,各种生产设备6000多台,能生产自行车、童车、电动车各种配件300多种2000多个型号,成为全国较大的自行车配件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基地。该镇针对这一现状,以从事自行车配件加工户占全村80%的骆庄村为中心,建设占地200亩的曲周县自行车配件创业辅导基地,并引导西水疃、弓庄、朱口、郭口、李口、窑自头等村规模厂企入驻基地,为全镇自行车配件行业打造一个解决难题、帮助创业、打开销路、互助共进的合作平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提高河南疃镇自行车配件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在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上,以河北鹏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投资5.27亿元的LED发光器件项目为突破口,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占地面积达到300亩,形成以氧化铝、氧化锆、LED发光器件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配套设施35kV变电站已落成,长区道路已全部硬化,地下管道已铺设,项目环评报告已由省环保厅审批。目前,10600平方米的主体厂房正在建设中,年底前部分设备可进厂调试。在郭口机床销售基地建设上,针对郭口村有十几家从事机床销售,山东、河南等地机床生产厂家派代表长驻郭口的现状,该镇积极搞好市场规划,在郭口村西建设占地100亩的机床销售基地,鼓励现有商户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层面,吸引全国大型机床生产厂家在基地设销售部,逐步形成辐射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第二大交易市场。

二、建设生态中心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河南疃镇是全省闻名的文明生态镇,省、市、县关于加强新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该镇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入手,制定了“政府规划,群众自建,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新农村新民居建设。一是广泛宣传。该镇特别注重新农村新民居建设有关政策精神的学习宣传,印制了《新农村新民居建设明白纸》、《新农村新民居建设“十问”》和《“空心村”治理明白纸》等宣传资料,逐村召开群众大会,通过通俗易懂的手段,让群众对新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具体细节问题一目了然,激发了群众的热情,由政府带着群众干变为群众推着政府干,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规划先行。该镇聘请了邯郸市新民村镇规划设计院对新民居建设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把新村建设与“空心村”治理结合起来,按照《燕赵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将建设类型设计为4-6层民楼+燕赵新民居,体现了节能、节地、美观的特点。三是启动试点。该镇规划的七村合一的河一万人生态中心村被列为邯郸市2009年1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之一,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多方筹措资金260万元,启动了河一万人生态中心村一期工程,征用土地180亩,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已由发改委审批立项,首批购进太阳能路灯30套。目前,启动期100户的3栋4层单元楼和28套农村别墅已动工建设。四是整体推进。在试点一期工程启动区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年内力争

完成270套住宅建设,确保河一万人生态中心村一期工程年底竣工。同时,启动西水疃、弓庄、骆庄三村合一工程和张庄、北高庄、西水疃民居改建工程,使新民居建设在该镇全面推开。

三、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全民创业

7.乡镇思想政治工经验交流材料 篇七

如何使人大代表素质得到提高、代表活动丰富多样、监督职能得到强化、代表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区北史家务乡人大,坚持强化培训,提高代表整体素质;因地制宜订计划,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创新代表联系方式,完善双向监督机制;培树代表典型,激励代表发挥作用,有效激励代表发挥作用。

强化

培训,提高代表整体素质。我们结合乡情从抓代表素质的提高入手加强教育培训,每年我们都有培训计划,落实教育培训责任制,做到常抓不懈。几年来,我们开设了“代表论坛”,为代表们搭建了交流工作经验、共议农村热点、破解人大工作难点、发挥代表作用的新平台。

因地制宜订计划,提高代表活动质量。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核心是代表活动。我们乡人大因地制宜精心制定了代表的活动计划,安排了活动内容,使每项活动都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如: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开展调查、视察、检查、评议、座谈活动,努力拓宽代表参政知情渠道。在议政内容上坚持“四个围绕”,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议政;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议政;围绕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议政;围绕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议政,确保人大主席团和政府工作在代表的监督下进行。

创新代表联系方式,完善双向监督机制。代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在实践中,为了落实“双向监督”,我们研究建立了“双联”机制,即:实行乡人大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一是乡人大联系代表制度。为了使联系代表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乡人大建立了议政会制度、主席团会议制度,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还建立了主席接待日制度,专门处理代表来信来访。我们还积极开展了走访活动,主席、副主席及主席团成员主动深入基层,到代表的工作地点、家中、田间地头征求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二是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首先,乡人大要求代表要树立“亲民”意识,按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要求,密切联系选民、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要带着感情,经常走访选民,开展“双带、十到户”活动,并征求选民对自己执行代表职务情况的意见和要求。其次是定期向选民汇报工作,报告自己履行代表职责的情况,听取选民的意见,每年年底,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的评议。实行“双联”机制,使代表置于广大选民的监督之下,促使代表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8.乡镇三农工作交流材料 篇八

加快富民惠民 全面实现花园农业农村繁荣稳定

中共花园乡党委 花园乡人民政府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乡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始终坚持以城乡统筹主线,突出产业富民,突出做美乡村,突出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2012年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新启动农民集中区1个,高效农业面积扩大10%,完成土地增减挂100亩,60%的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

一、坚持产业富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突破

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组织化、品牌化”的“五化”要求,着重抓好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力争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着力提升高效农业,依托现有周庄日光温室、中药材生产基地、北洋反季节蔬菜基地、夏庄蔬菜加工基地、孙湾苗木基地,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鼓励引导农民参与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高效农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超过30%。

个村进行集中居住试点,加快推动乡村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涵闸、沟渠、桥梁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更好地方便、服务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三是严格规范群众建房。履行群众建房审批程序,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建行为,进一步规范建房秩序。同时快速启动土地整理项目,确保提前完成县下达的70亩任务,力争突破100亩。

四、坚持政策引导,在壮大集体经济上求突破

认真做好村级资源、资产、资金的核查工作,重点盘活村级闲置固定资产,走市场化道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对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增加的有效土地,归村集体管理使用。推进村“四有一责”建设,整合支农惠农资金,优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予以支持。特别是对有条件的村,鼓励其建设设施蔬菜大棚、商铺等固定资产,作为村级集体资产,由村进行租赁经营,获取稳定长效的收入。力争年内,60%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五、坚持完善服务,在保障农业发展上求突破

9.乡镇思想政治工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水平

xx镇位于红花岗区西南郊,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辖4个村31个村民组,总人口12408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制约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缓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挂末,成为全镇工作的一个薄弱点。为改变现状,自200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总结,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习培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提高了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二等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扎实开展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总结,深刻地认识到:要扭转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挂末的现状,结合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高群众的参与率、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建立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为此,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镇升位”的目标,先后召开了动员会、宣传会、培训会,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统一了镇、村、组干部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专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案。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镇、村、组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奖优罚劣,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把握关键,分类指导,逐步提高“村民自治”工作水平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公约》、《计划生育合同》是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关键,也是规范依法管理服务和群众婚育行为的准则。我们在指导各村制定《章程》、《公约》时,坚持五个原则:即内容合法性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制约措施和优惠奖励相结合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程序合法性原则,取消了过去在《章程》、《公约》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一些霸王条款和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使群众认识到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他们不仅要履行义务,还充分享有权利,增强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村委会和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章程》、《公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形式具体确定下来,实行合同管理,使村干部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服务的观念,让群众感受到实行“村民自治”的好处,知道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为“村民自治”铺平了道路。

由于我镇各村工作基础不一,根据各村实际工作水平,将四个村分别定为基本合格村、合格村和先进村。帮助各村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了解各村的实际困难,进行分类指导,协助、指导、督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针对各自的工作重点和职责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利用计生宣传日、活动日、计生例会、调度会等机会分别对各村村支书、村主任、村专干、村驻会会长及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加强业务培训,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严格要求镇计生办、服务站、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坚持“三到位”。即进村督查指导工作到位,到组召开群众会等宣传培训教育到位,入户调查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服务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整建协会,健全网络,为实现“村民自治”提供组织保证

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从根本上讲,要依靠有效的组织和载体建设,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计生协会具有联户到人的网络优势、发挥“五老人员”的威望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成为协助村支两委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最佳载体。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协会建设,使计生协会组织充分发挥群体作用、主导作用、群众骨干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2003年,镇党委着手组建协会工作,先认真调查了解、物色人选,把五名有能力、有文化、有责任心和有工作热情的退休干部、老党员作为考察对象,组织专人对这五个同志进行考察,认真筛选,选举了镇协会驻会会长和秘书长,围绕协会五项职能,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协会工作。2004年底,根据有关精神和镇情实际,全镇开展并村并组工作,将原9个村86个村民组合并为4个村31个村民组之后,结合并村并组,镇协会于2005年3月22日进行换届,选举了一名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退休干部担任驻会会长,负责镇协会工作,同时认真指导各村选举有文化、有素质、热心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担任村协会驻会会长,配备一支乐于奉献、群众信赖的育龄妇女小组长,培养一批计生协会骨干会员,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评议监督小组、履约小组、生产互助小组,建立健全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切实履行协会工作职责。

我们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权于民、惠利于民,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首先,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并村并组后,镇协会、计生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协同各村协会、村专干到各村民组召开育龄妇女群众会,重新依法讨论修订《章程》、《公约》,全镇民主选举育龄妇女小组长78人,在原149人的基础上精简近一半,育龄妇女小组长的工资补助由原120元/年增加到240元/年,进一步提高育龄妇女小组长的文化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树立了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宣传职能和带动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率、知晓率,调动群众积极性。两年来,镇协会到各村民组召开育龄群众会议累计170余场。在宣传内容上,从单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转向到以计划生育相关知识与种植、养殖、农机、卫生等技术相结合。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利用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广播、宣传栏、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镇、村图书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群众宣传培训会的同时,采取现场有奖知识抢答,并发放洗衣粉、香皂等小奖品。其次,监督评议小组定期召开评议会,认真对镇、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进行监督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第三,履约小组根据监督评议小组的评议,具体负责《章程》、《公约》、《合同》规定的村委会、群众职责的落实。第四,生产互助小组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搞好服务,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提高

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载体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群众,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现场了解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群众需求调查,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镇党委、政府通过汇总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主动为育龄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帮助解决困难。一是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群众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镇计生协会的带动下,全镇先后成立了中山辣椒种植协会、中山肉牛养殖协会、沙坪养猪协会、云台葡萄种植协会、八卦折耳根种植协会等专业协会组织,由镇党委、政府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联系协调销售;重点帮助经济状况不好,缺乏启动资金的计生户,帮助他们协调贴息贷款。两年来,镇政府为群众协调贷款52.5万元,贴息42337.2元,解决了他们发展经济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二是认真落实群众依法应当享受的各项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对全镇所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发放一次性奖励和保健费,自2003年以来,全镇共计兑现一次性奖励费41800元,保健费20625元。三是为独生子女户和两女绝育户实行农税减免和学杂费补助。2004共计减免农税2910元和补助学杂费3440元;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好一年一次免费妇科病普查和优惠普治。每年财政预算13000元左右作为此项工作的专用资金;五是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育龄群众的具体需要,开展个性化的各种上门服务,例如对符合政策新生婴儿的夫妇,每户赠送两斤白糖和一包奶粉,两女户加送一包奶粉;六是切实改变镇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调入两名技术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对流动人口,我镇结合自身实际,自2004年底开始,开始在全镇逐步推行流动人口个案追踪管理服务机制,对外出四种重点管理服务对象(即:大龄未婚青年、持一孩服务手册或二孩准生证人员、妇检对象和无措施对象)实行个案追踪管理服务,将四种重点对象分别落实到镇包村领导和干部、村干部、组干部头上,督促追踪管理服务到位。各村成立了流动人口生产互助小组,对育龄夫妇外出务工后,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在农忙季节帮助生产。同时,以村、组为单位制作了育龄妇女户分布图,分别注明不同的标记,便于管理服务。并制定相关奖惩制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今年,我镇对符合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外出的夫妇,专程寄信到他们手中,告知他们国家有关奖励优惠政策,请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共计12例。另外,我镇将流入人口纳入常住人口范畴,享受同等宣传、服务待遇。

通过帮扶、服务工作,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例如xx村独生子女户xxx、xxx夫妇,自身懂得一些辣椒种植技术,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发展辣椒种植,获得经济效益后,在镇计生协会的协调下,组建了辣椒种植协会,群众一致推选xxx担任该协会会长。通过镇党委、政府协调联系,请来了农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专门为该协会会员讲课,并安排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具体指导,通过努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认可。xxx本人也被评选为2004年全区农村计划生育示范户。开展“村民自治”工作以来,全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共计163户,其中放弃政策性二孩生育29户。通过服务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过去,群众只要看见计生干部甚至其他干部,都赶紧关门闭户,或远远躲开,现在,只要计生干部走村串户,到处都是热情的面孔招呼喝茶、喝水、吃饭的场景,在民意测试中对计生干部的满意率直线上升。

五、收获和体会

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后,增强了干部群众计划生育法律意识,激发了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通过群众参与讨论、制定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章程》、《公约》、《合同》,真正体现了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还权于民,确立了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了他们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了村级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扶助政策,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了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全镇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我们的体会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关键;抓好网络建设,让计生协会唱主角是“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依靠群众和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是搞好“村民自治”的基础;注重宣传教育,增强依法自治意识,还权于民是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保证;搞好优质服务,惠利于民,让群众满意是实行“村民自治”的目的。

10.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

我们××镇是运城市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早在五十年代初,我们就在柏王山下建起了图书室。1984年学习外地经验,与文化站图书室合并成如今的文化中心图书室。

图书室现有管理人员4个,藏书36000册,固定读者1500人,年图书 ……(快文网省略23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模与影响力。1951年图书室刚成立,王玺卿就参加了图书室管理工作,1994直到年去世。四十多年来,他与图书室一起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验了所热爱的图书室事业。

四、靠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选送到市图书馆或同级文化机构拜师求教,并定期聘请市馆专业人员前来我室进行讲课、示范、带班,不断促进图书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使管理员真正做到业务精、素质硬。

五、靠搞好服务发挥图书作用。藏书是为了利用最大即度地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家业科技致富服务,这是创办图书室 的根本宗旨。为方便群众和广大青年的借阅,我们采取了“一送、二借、三设点”的便民服务方式。一送,是定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送书上门;二借,是图书室 定时借阅,节假日照开不误,做到开馆时间经常化;三设点同是根据全镇居住分散、效能不便的特点,以自然村为主设图书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

上一篇:企业银行融资下一篇:第二学期图书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