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学反思(精选7篇)
1.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篇一
元曲·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王实甫和《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文章主题,把握文章在表现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3、了解中国戏曲在意境创造的特征。
4、把握主人公崔莺莺的心理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分析人物,把握人物的心理。课时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别离是一曲永恒的歌,离情是话不完的题。古诗文中的离情是丰富的,有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亦如“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情,亦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留恋不舍,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相爱之人的离别《长亭送别》。(板书 元曲·长亭送别)
二、相关知识
1、元曲
不同于戏曲。元曲分为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即是现在我们说的戏曲,而散曲则是更注重抒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2、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a.四折一楔子 b.一折一宫调一韵到底
c.北曲风格(与南戏及后来兴起的传奇有很大的差异)d.一人主唱
e.以旦角、末角为主的角色系统
3、作者及作品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
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清代金圣叹评论“《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三、梳理情节
问:如果你是导演,将这一折戏拍出来,可以拍成几个镜头? 3个。以人物划分 镜头一:小姐、红娘 镜头二:多人
镜头三:小姐、张生 4个。以场景 镜头一:去往长亭途中
镜头二:长亭送别(多人、二人)镜头三:伤离别
从人物角度看,我们看到的是个性鲜明、气场不同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从人物关系中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场景角度看,我们领略到的是曲词的优美,意境的感人、传情。
四、练
课后思考:请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并将思考结果整理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把握了文章情节,了解了相关的戏曲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文本,进一步感悟戏曲之美。
二、展示、交流
5分钟时间自己阅读文本。
5分钟时间整理补充自己的思考成果。
人物角度 需把握人物个性,找准矛盾冲突。
场景角度 选取典型的场景描写,对所描绘意境进行分析。崔莺莺 “泪”——怨妇形象
“怨”一方面是埋怨 埋怨母亲让有情人分离,怨人们更多遵循的是封建礼制,追求的是名利,连最爱的张生都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另一方面是担心,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张生 “忠”——忠于爱情
相国夫人 “气场强大”——维护礼制 和尚 识时务 红娘 疼惜小姐
补充拓展:练习所学《雷雨》把握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端正好】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紧,北方的大雁向南飞,谁把经霜的枫叶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的诗句。
云、花、西风、雁、霜林用一系列的深秋意象,既说明了时节,又营造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碧、黄、红色彩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美丽的秋景中愈发的感受到了离人的伤情。暮秋时节在这样美丽而伤感的季节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愈美丽愈悲伤,一种凄楚已经从情境中溢出。
【滚绣球】“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不舍 拟人手法
“迍迍”“快快”叠词运用
“松了金钏” 知道分离后极度的痛苦,让人迅速消瘦 夸张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凉 乱 寒 败 迷乱
心凄凉的,迷乱的,无希望的,无线的惆怅、凄凉 【四边静】“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道出了离别的场景,更写出了劳燕分飞的痛苦。【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内心的不快,离别的不舍
无声、有声相互映衬,别离后的凄楚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传递出一种压抑、无奈、凄凉之意。
三、小结
1、人物个性鲜明
2、矛盾冲突设计巧妙
3、意境创造手法绝妙
4、曲词优美,意蕴丰富
运用典故,化用诗句,成语,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排比、叠词)
四、主题
反封建婚姻——爱情之美、离别之苦
2.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篇二
“西风 (秋风) ”、“疏林 (霜林) ”、“黄叶 (黄花) ”的意象构成了画面悲凉的主体色彩。秋天到来之时, 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当是在树木上面,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劝学诗》) , 人未觉而阶前桐叶已发出秋天到来的萧萧之声, 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榈庭多落叶, 慨然知已秋” (陶渊明《酬刘柴桑》) 聆听黄叶坠地, 一阵心悸, 秋天来了。加之一阵风来, 曾经娇嫩美丽的“无边落木”如断翅的蝶簌簌而下, 寂寞沧桑, 更添一份无名的伤感。“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 因为秋风, “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 , 峭厉的秋风, 摇曳得树木叶叶凄惨, 更多了几许彷徨几许愁苦几许寒意。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莺莺和张生, 事情才有了转机, 又被迫分离, 这一别, 不知何时再聚,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于是, 莺莺唱到:“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这里的“黄花地”, 正是语出范仲淹《苏幕遮》词“黄叶地”。之所以“黄叶”变“黄花”, 笔者认为, “黄花”更符合一位大家闺秀的形象, 从美学的意义上说, 更具有女性柔美的特征, 更凸显了秋意, 突出了凄惨、孤独的气氛, 让读者联想到“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如梦令》) , 使得悲凉的环境又增添了凄美的色彩。显而易见, 与唱词中的表达思念之情的“北雁”, “柳丝长玉骢难系”中表达离别的“柳丝”意象, 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惜别之情, 可感可触, 衬托出莺莺凄苦哀婉的心情。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莺莺送别前一夜流泪到天明的情景,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是情是景?已无从分别。
与“西风”、“黄叶”等意象相对应, 表现离愁的还有“衰草”、“夕阳”等。前者重点表现深秋苍凉环境中莺莺“合欢未已, 离愁相继”的伤感烦闷痛苦, 后者则更多表现了“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的“相思滋味”。
唐宋诗人们面对着茵茵绿草, 往往有说不尽的愁和诉不完的怨。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隐喻着离别的愁绪,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而轮回不已的草荣草枯, 更让人生出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喟叹。尤其是它枯竭的秋色更易引发令人意兴阑珊、悲不能抑的联想。以之入诗词, 萋萋芳草堆积成无数的憾恨, “恨如春草多, 事与孤鸿去” (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 , 黯淡萧瑟之情味, 令人神伤。而古典诗歌中的古典诗歌中的“夕阳、残阳、残照、落日、黄昏”常常给人孤独、感伤、悲愁之感, 所以有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之意。“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纱·秋思》) ,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柳永《蝶恋花》) 。因此, 面对离别, 她埋怨张生道:“年少呵轻远别, 情薄呵易弃掷……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 妻荣夫贵, 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深知, 红颜易老, 韶华易逝, 那些“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怎比得你我的“举案齐眉”, 对爱情的珍惜与担忧涌上心头, “眼底空留意, 寻思起就里, 险化做望夫石”爱得义无反顾, 如此珍视自由爱情的她特意嘱咐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更是强忍痛苦, 细细嘱咐即将远行的丈夫注意冷暖、节制饮食、保重身体, 将女子柔肠表现得情真意切, 催人泪下。如此美好的人、美好的情感怎不令人珍惜留恋?可是她仍然不放心。到最后终于道出了自己最担心的:“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若见了那异乡花草, 再休似此处栖迟。”最后说表明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她最关切的, 出身名门的莺莺依然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依然害怕抓不住爱情, 独倚西楼, 怅望“夕阳”“古道”“衰柳”, 怎不令人想起古时的弃妇闺怨?怀着满腔的惆怅与担忧, 她的眼前是“青山隔送行, 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 禾黍秋风听马嘶”的画面, “青山”意象的出现, 更暗示了人物浓烈的情感。“吴山青, 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林逋《长相思》) 青山的绵延不绝, “青”是最抒情、最富于诗意的颜色之一, 被用来暗示一种缠绵哀婉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爱人的身影已渐行渐远, 青山依旧伫立眼前, 仿佛提醒着眼前的分离。又有茫茫“淡烟暮霭”隔断望眼, 却更添深沉的离情愁绪。
刘常虹, 江苏沛县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长亭送别》剧写莺莺、红娘等人在十里长亭送别张生“上朝取应”的情景。这折戏或直抒胸臆, 收纵自如;或触景感伤, 化情入景, 生动细腻刻画了莺莺在送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曲词文雅, 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宛如“花间美人”的“文采派”的风格特征。本文就其意象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3.《长亭送别》 篇三
【关键词】《长亭送别》;离愁;别恨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在这折戏中,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上朝取应”的书生张生饯行,通过十九支由莺莺主唱的曲词,展现了一幅凄美动人的别离图,刻画了在送别时莺莺柔肠百结的心绪。她身为相国的女儿,为了自身的爱情幸福曾做出了不懈的抗争,刚刚获得片刻的欢愉转眼又要分别。莺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此恨谁知?”这悲苦的滋味全融入一个“恨”字中。
一、“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头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一曲“长亭送别”几乎可以视为“一首动人心魄的抒情长诗”,借以景物描写来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其笔下的景语无不可视为情语”,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揭示戏剧主人公隐秘奥妙的内心世界”,其情景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浑然天成。
莺莺前往十里长亭送张生。一路上,她眼见到蓝天白云、满地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这些暮秋时节的景致,怎有心思去消受呢?一句“西风”凄紧,点染出萧瑟寥落的寒意,生动衬托出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忧郁心情。这离愁别恨溢满心头,化作“离人泪”,在清秋之晨滴滴染醉了“霜林”。以“染”至“醉”,形象地传出了莺莺内心曲折而深沉的悲愁之情。作者又捕捉来“柳丝”“疏林”与“斜晖”,有意地将人物的主观之情寄寓于这些别具特色的客观之物。“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迭经波折的相思才告结束,身不由己的离别又将开始!此时,只希望马儿慢走,车儿紧随,两人多呆一会儿。无怪乎金圣叹说:“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
二、“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长亭离宴,莺莺眼里又是“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这是离愁别绪在心里进一步的郁结。情景寂寥,心情凄苦。这岂不生“恨”意吗?
酒席上,莺莺看到张生“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他阁泪汪汪不敢垂”“长吁气,推整素罗衣”一幅失魂落魄的模样时,心里万般怜惜和痛苦。只因老夫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宗旨,使他们“昨夜成亲,今日别离”。这一切又怎不令她生“恨”呢?
一曲“上小楼”更是耐人寻味。“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痛苦的别情已使自己“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牵肠挂肚的相思,使自己“眼底空留意”,更甚者“险化望夫石”。
而眼前“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分离”,她多么盼着与张生二人一起“举案齐眉”“共桌而食”。可是母子当面,又怎能亲亲耳语,相依相偎?心里的煎熬使得酒食似土泥,玉醅化作相思泪。莺莺哪里还有心思吃茶饭呢?“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这“肠胃”都让辛酸与苦恨填塞满了。黯然销魂者,唯“恨”而已。
三、“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是夸张兼比喻。它把莺莺的离别之情推向最高峰,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愁极恨绝呢?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在老夫人和长老相继离去后,莺莺面对即将赴考的张生,百感交集,肝肠痛断。
这是因为在她心目中,“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公开地表明了“莲开并蒂”比“状元及第”好得多。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这饱含着对张生的期许和相思。“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张生一句“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更加重了莺莺的“心病”。这“心病”,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对礼教的反抗在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
“晚来闷把西楼倚”,眼见得这“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两幅图景叠加成了“倚楼远眺望人归,惟见夕阳古道不见人”的寂寥凄苦的场景。此景虽是莺莺“虚拟”的,但也正是日后可能的实景。接下来“三煞”中“归家若到罗帷里,……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亦复如此。可“这忧愁诉与谁”?
四、“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张生远去,莺莺独留,人远山遥,含情凝望:青山起伏、疏林掩映、淡烟四起、暮霭沉沉、夕阳冉冉西下、古道寂寥荒凉、禾黍离离、秋风习习、凄切的马嘶……这一幅秋阳夕照图瑰丽而苍茫。莺莺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见征马在残阳里闪现,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她的心里又是怎样的苦楚呢?景随人远,情随恨长。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来时甚急,去后何迟?”只因“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烦恼”郁结在莺莺的心中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这遍人间的离愁别恨啊,小小车儿怎能载得动?这恰如“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宋人石孝友《玉楼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武陵春》),可见“愁恨”是车、马、船所不能承受的。让这深重的愁恨,由莺莺一人来扛。这只能是一种“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的痛苦折磨。
所以,“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
4.《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知识,品析人物形象。
2.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解读赏析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积累相关知识,梳理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了元杂剧中的一个个性鲜明、敢于反抗的妇女窦娥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元杂剧中另一个勇于反抗现实的妇女崔莺莺的形象。
二.介绍王实甫和他的作品:
1.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西厢记》原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杰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周德清称赞《西厢记》“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三.检查预习:
谂知暮霭胸臆泠泠相偎栖迟
赓续玉醅揾做萧瑟憔悴顷刻
四.读课文,理清剧情结构:
1. 学生自读课文。
2. 梳理情节。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五.研习第一部分: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一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起何作用?
提示: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六.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试背诵这三首曲子。
2.结合剧情,概括人物个性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主人公莺莺形象,概括主题。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两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分析莺莺形象。
崔莺莺:相国之女,名门闺秀,她性格善良,知书达理,是个深沉、幽静的少妇女。与张珙在佛殿相遇后一见倾心,尔后又于墙角联呤,真诚相爱。这就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天理”。之后,她不改初衷,任凭母亲怎么样阻拦,都矢志不渝。最终得到承认,获得爱情的胜利。
六.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七.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语言特点。)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
5.长亭送别 篇五
【教学设计思想】
一、目的确定:
《长亭送别》是著名的元代杂剧作品《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多少年来,它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情人离别的场面都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莺莺的大胆痴情更是鼓舞了无数痴男怨女大胆冲破世俗的藩篱而为爱而斗争。因而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应定在欣赏唱词的艺术魅力和把握莺莺形象意义两个方面。
二、内容选取:
本文是一篇扩展阅读,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即选取课文前三个唱段[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来分析,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和品味。
三、过程安排:
课程导入——作家作品——字词梳理——整体感知——品味语言(唱词鉴赏)——人物形象——课外作业
四、方法选择:
1、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去鉴赏、评价;
2、比较阅读。通过和其他诗词比较的方式来领会课文唱词的绝妙之处。
五、手段利用: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四个维度给学生以丰富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送别的美景和凄婉的离情之中,从而收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教学实施】
教学目的:
1、品位文中隽永的唱词,进而体味其曼妙幽怨的离别的意境;
2、把握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和《西厢记》的主题。
教学重点:
1、鉴赏文中的精彩唱词,感知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式: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前面,我给大家讲单元导语的时候说过,我们现在所欣赏的戏剧主要是20世纪从欧洲传过来的“话剧”。而在此前,我国早已有了本土的戏剧,而且也曾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本土的戏剧由于以唱为主,被叫做“戏曲”。今天,我们来看看,我们民族的戏剧和欧洲话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作家作品:
(略提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京剧等)
1、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请学生回忆已学的知识)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2、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3、《西厢记》故事梗概:(教师罗列人物,请学生来讲故事,然后教师补充更正)
(人物:崔母、长老、崔莺莺、红娘、张生<君瑞>、孙飞虎、白马将军)
三、生字词梳理(预习检测)
染 骢 倩(婧)迍 钏 靥(魇)揾
谂(捻)携(隽、镌)泠(伶、拎)霭(蔼、谒)蹙
四、整体感知:
1、先浏览课文。
2、结合课文,看黄梅戏《长亭送别》视频片段和相关的图片,思考问题:
选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主要表现的是哪个人物?
基调:离别的伤痛
主角:莺莺
第二课时:
五、品味语言(唱词鉴赏):
(精彩的唱词比比皆是,在此以第一、二、三段出来和学生一起赏析)
1、提示鉴赏方法:①找典故②找意象③分析表现手法④找关键词句⑤分析用词的普遍性的特点。
2、四人小组自己鉴赏。
3、请代表讲解,同小组的同学补充。
4、教师更正、补充、点评。
A、《端正好》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资料:(1)、典故:“碧云天,黄花地”化自范仲淹词《苏幕遮》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意象:万里碧空 遍地秋菊 萧瑟秋风 南方大雁 醉意霜林(特征:都是典型的秋天景象,感情基调都是秋之凄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秋景——离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4)、关键词:染
点评:这首曲词开头化用前人诗词,总体勾勒离别的背景——秋。前四句同时罗列四个秋之意象,两动两静,给离别的感伤作了充分的情感上的铺垫。接下来一个问句引出直接的感情抒发——总是离人别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所有景物都被离别的伤感所笼罩。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写法。
B、《滚绣球》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资料:
(1)、意象:柳丝、疏林、斜晖(柳丝是古人送别的代名词,斜晖也传递出日暮时分的伤感)
(2)、表现手法:由情及景、对仗、夸张
(3)、关键词:恨
点睛之句: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点评:这首曲词和《端正好》不同,它以“恨”开篇,不忍分别之情以不可遏止之势奔泻而下,然后才涉及景物。
第一是虚拟的“柳丝系马”,古人向有“折柳送别”的传统,这里进一步巧妙地想象,把它那绵软的枝条比作栓马的缰绳。“柳丝系马”实际上是说女主角不忍猝别,欲以缠绵之情丝留住情郎,但是“难”字说明这也只能是一种没有的幻想,幻灭更是让人徒添怨叹。“疏林挂斜晖”也略同此理。
最精彩的一句当数“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缠绵数语之后,重要别离,这时张生跨上玉骢,却恋恋不舍,于是任由马儿细它慢行,而莺莺目送张生离别之后也要坐上马车归还。但是不忍情人立马消失在视线之外,于是策马驱车快快追赶已经前行的马上郎君。这一慢一快,恰好是一个数学上的同向“追及问题”。显然,他们会在一刻相遇,但也仅仅只能是一刻。它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者揣摩两个有情人因不忍分别而在在乎那一刹那的“相遇”的微妙心理。难怪金圣叹先生曾经深深感叹说“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而接下来的“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一句,我认为也是令人叫绝之句。柳永词《凤栖梧》有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言因为思念情人而消瘦,被王国维先生称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之第二重境界。而他也只用了一个“渐”字,但王实甫在这里却更进一层,似乎是耳朵刚听到“我去了”人便转瞬消瘦,眼睛只远远地望一眼送别之长亭,当即形容憔悴。以此可见相爱之深,离恨之切!
C、《叨叨令》
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资料:
(1)、普遍用词之特色:儿字词尾、叠词
点评:这首曲词较前两首又有其特别之处。它不在关注外在的景,转而摹写内情外露之娇憨情态。女主角从眼前之车马而心生怨气,进而想到分别之后无聊、落寞、凄清的孤单生活。悦己之人不在,“容”已是无益之举,只好把相思寄托与昏睡与眼泪,只渴盼郎君能不忘曾经的缱绻,能寄些书信与我,也不枉我之苦苦等待。
这首曲词用词颇有特色,多用“儿”作词尾,以缓和语气,减慢语速,更有一种撒娇之态依稀可见。另外,还用了五组AABB式的叠词,以加重语气,延伸伤感。
这首词比前面两首更大胆、直接,当是二人低语之时的言辞。
D、其他值得玩味的词句:(可先让同学们自己找出自己喜欢的,然后互相交流心得。这里提供的仅供参考)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幺篇]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六、靓女莺莺:
前面已经说过,《长亭送别》的主角是莺莺,她其实也是《西厢记》的第一主角。《西厢记》家喻户晓很大程度上也因为莺莺这个人物深入人心!我们结合时代想一想,莺莺这个人物形象为何如此令人倾倒?她身上到底有些什么无法抵挡的魅力呢?而这些魅力可以从唱词之中看到吗?
1、学生讨论,浏览课文,找佐证。
2、展示学生成果,补充,总结。
特点唱词:
[幺篇]„„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快活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点评:广东人把好看叫做“靓”。莺莺作为元代的一个相国千金,却不自命清高,认准了要与没有背景没有功名张生长相厮守。张生在母亲的要求之下进京应试,张生也允诺一定要考取功名荣耀于她,可她却将这些东西看做“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只担心张生会寻花问草,始得终弃。在她眼里,爱情越过了功名、身份而占据了第一的位置。所以,我说,虽然千年之后的我无缘一睹其芳容,却深知她有一颗不为世俗所扰,忠于爱情而义无返顾的洁净、芬芳的心灵。也就是说,我可以知道的是,她是一个有着“靓”的心灵的稀世女子。是真正的“靓女”!
七、课后拓展:
《西厢记》在中国的知名度不亚于任何一部文学名著。有人说它的语言很多都堪称绝笔。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放弃这样一个感受和学习的机会,去找找这本书,花一两个下午,好好地读一读。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小评论。
【教后】
从教一年来,《长亭送别》的语言是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本来它是戏剧单元的一篇“扩展阅读”,课时最初只分配1个。我反复读了文章,觉得这应该好好地让学生感受一下它那语言的魅力。另外,这也是这个单元唯一一篇中国本土戏剧。现在中国戏剧衰落了,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我从来不认为它的艺术档次在西洋话剧之下。所以,我更改了原来的安排,分配它两个课时。我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一下民族戏剧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忽视了结构的梳理,而把重点放在语言(曲词)的品味上。这一课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了《长亭送别》的黄梅戏片段,还让学生看了相关的图片,在安排上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两堂课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都承认在我的引导下能很好地进入曲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而且他们也从中学习到了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唯一遗憾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效果还是不太好。这主要归咎了他们的古诗词基础薄弱和我在引导上不够具体。
6.《长亭送别》导学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教学重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难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一. 导入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板书:西厢记 王实甫 2.《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板书: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三部书的区别是:《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板书: 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听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
迍()迍
金钏()
靥()儿
揾()
挣()揣()
蹙()眉 弃掷()淡烟暮霭()
谂()知
玉醅()
白泠()泠 罗帏()
青鸾()谨赓一绝()栖()迟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映情感的重要词语。
剧情一: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剧情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情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影片《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作业。
结合课文和《同步导学》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
班级 高二()班
姓名 时间 月 日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教学重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难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结合课文理解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曲词的优美,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片断“长亭送别”。
杂剧,是元代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俗话说汉骈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下面介绍元杂剧的有关知识。1.元杂剧四大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 剧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5.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二.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借景抒情的写法。
昨天我们说到“长亭送别”这折戏主要通过描述张生和崔莺莺长亭送别的事情,刻画了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那么,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2.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
“端正好”鉴赏点
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愁苦。
3.朗读“滚绣球”,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齐声朗读一遍。……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________________。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________________。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诗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地表现莺莺_____之重。
三.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一起品读“朝天子”。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怨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 【幺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她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
(作长远打算,中状元后在厮守在一起不是更好吗?)
(假如他一去不复返呢?他们的爱情就是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祸首是谁?)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许这是《西厢记》传诵千古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也剖析了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她鄙视功名利禄,鄙视等级观念,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反判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正是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才使得《西厢记》历久弥新,为大家所喜爱。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长亭送别》(第三课时)
班级 高二()班 姓名 时间 月 日 教学目的: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教学重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难点
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杂剧的曲调,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只元杂剧,题目和作者分别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曲四大家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剧的角色分别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那么什么是“宫调”呢?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长亭送别》用正宫,是惆怅的、悲壮的,它正好与崔莺莺当时的心情相配。杂剧每折都有一个宫调,每个宫调由许多曲牌构成,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二.赏析词句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而《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赏析。
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
(1)化用范仲淹的词: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谐音。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________多。
2.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
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______”;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_____________,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3.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伤心之至(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归纳: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三.课堂作业
《同步导学》p44--48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参考:
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7.谈《长亭送别》的诗情画意 篇七
从元末起,《西厢记》已经有了“天下夺魁”的盛誉,王实甫的华美文采又被比拟为“花间美人”,清王士贞亦称“北曲故当以《西厢记》压卷”,金圣叹更赞《西厢记》为“千古奇文,非人为之,神为之,鬼为之也”。我认为,《西厢记》在古代戏曲中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固然因为有从《莺莺传》到董《西厢》再到王《西厢》的逐步理想的故事和人物,但再好的思想,如若离开了艺术的表现,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明代朱权在评《西厢》时写道:“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总之,《西厢记》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正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而《长亭送别》正是《西厢记》中最能表现诗情画意的部分。
具体说,《长亭送别》的诗情画意表现在词美、境美、情美。
先说词美。中国的戏剧都是诗剧,所以要求唱词都是诗歌。而《长亭送别》尤为出色。像[正宫][端正好]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有很浓厚的宋词味道,渲染送别的凄冷氛围。[脱布衫]中“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又有很鲜明的律诗中的对仗气息,使离宴笼罩在秋风萧瑟之中。再像[叨叨令]用了不少“儿”化的词,如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书儿、信儿,再配上几组叠音词,如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忄西)(忄西)惶惶。此曲还把这些用排比、反复手法衔接起来,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长亭送别》中还有些唱词纯粹是民间口语,最出色的要数[滚绣球]中“马儿迤违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写出了莺莺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深情。语句通俗自然,生动活泼,合乎音律。
在[一煞]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把“无语”和“有声”(马嘶)两相对照,既突现了凄苦的离情,又因“古道”的联想,平添了苍凉的况味,属出语平易,含情无限的诗句。
此外,《长亭送别》在曲词里使用比喻、夸张、用典、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自然而纯熟,“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可以说,《长亭送别》的唱词以它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铺设了戏剧主人公活动的舞台,塑造了崔莺莺、张生丰满感人的美好性格。
再说境美。《长亭送别》创设了一幅艳丽而凄凉的秋景图,把人物的活动全部纳入这幅图景中。剧情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赴亭、离宴、亭别。在“赴亭”中环境描写是最有名的。碧云、黄叶、西风、归雁、疏林、斜晖、马儿,车儿,这些富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形象地渲染出秋天寥落苍凉的气氛,生动地衬托出莺莺为离愁别恨而产生的痛苦心情。在“别宴”中,作者主要笔力是写崔、张告别的情景,但也没忘了渲染环境:“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作者提醒读者,别宴是在秋风萧瑟的郊野长亭进行的,暮秋的凄凉与主人公的内心凄苦两相辉映。待席散人欲去,作者又把读者带回秋境:“落日山横翠。”给人虽凄苦却如在画中的感觉。在“亭别”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写张生离去,隐没在群山暮霭中,远远地在残照中闪现。既是写张生,又是写莺莺。虽是淡淡景语,其实包含无限情思。
人言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实甫也是曲中有画。《长亭送别》的环境描写依剧情的发展变换照应,并形成贯穿全剧的统一整体。它显露出来的苍凉美是与剧情严丝合缝的,是与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的。它搭建了一座壮美的舞台,让张生、莺莺能在台上尽情表演生动曲折的爱情故事。
构成《长亭送别》诗情画意最主要的还是情美。自古以来写离情别恨的太多,不是失之于浅俗,就是失之于做作。《长亭送别》的离情则写得情真意切。而且它的语言不是从生活中照搬过来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如[端正好]曲,整首曲句句是景语。只一个“泪”字,解说了全篇景语,使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因景生情,以凄凉的暮秋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很符合生活的逻辑。再如“离宴”中[小梁州]曲:“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准确地写出了张生在离宴上当着老夫人的面不能过分流露真情的委曲难言以及莺莺的细致观察。但在老夫人离宴后,四顾无人,莺莺向张生倾诉感情的[二煞]却全然不同了:“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这里感情的潮水奔流直泻,前后环境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隐显,但情真意切是相同的。又如[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即将与恋人离别,“甚么汤水咽得下!”因而再香的美酒也清淡如水。感情抒写到这里已经够火候了,但大手笔的作家偏偏觉得情未写足,加一句“多半是相思泪”,说美酒比泪苦,那真是神来之笔。不是深深体会莺莺此时此景的内心感受,如何能写出此句呢?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清代著名文学家姚鼐评论《西厢记》为“如初升日,如清风,如石,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寥阔”。观《长亭送别》完全与这种风格吻合。它以一种诗情画意的美独占戏剧鳌头。它借画之形而展现为美的诗情,又借情之意而敷演成美的画意。《长亭送别》是一段悲剧故事,但作者没有把它写成呼天抢地、抱头痛哭的撕肝裂胆场面。它也有浓浓的哀愁,并以此打动人心,但它借助古典诗词描写愁恨时的一些表现手法,以景写情,情随境迁,情境交融,洋溢着优美的诗情画意。应该说,“天下夺魁”的盛誉,它是当之无愧的。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送别 长亭外06-24
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07-06
长亭送别我的教案07-22
语文《长亭送别》优质课教案08-04
长亭,长亭司空图,长亭的意思,长亭赏析07-02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07-17
六年级送别诗教学设计06-13
教案送别07-26
本期主题:送别08-22
王之涣《送别》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