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共11篇)
1.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恩”等12个生字;会写“龙、柏、泼”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结合插图学习课文。
4.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
5.有兴趣了解各民族的节日。
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具准备
1.泼水节的录象。
2.教师用没有拼音的词卡字卡。
3.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录象导入
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视机镜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
⒉(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⒊学生主动说。
⒋是啊,在录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时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泼水节都十分热闹,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要求:小声地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注上符号。
⒈看录象。
⒉齐读课题。
⒊为什么“难忘”呢?
⒋学生自由读。
集中识字
⒈(出示“我会认”图标)
先用教师的带拼音的字卡学习。
⒉(换没有拼音的词卡)。拼音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
⒊(换没有拼音的.字卡)词语变成了单个生字,你还能认读吗?
⒈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语认读。
⒉学生读下面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⒊学生读生字
⒋同学们真能干,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生字的吗?
① 我预习了课文,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了。
② 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我总看到咖啡这两个字,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
③我把生字编成小谜语来记,说两个给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为有心(恩)。
二 朗读感悟
⒈这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就再来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
⒉小朋友请你和我们一起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指导读好长句子:“因为……”(可以根据情况再让男、女声各读一遍)
⒊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师生呼应读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⒋(指导看插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⒌通过看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再来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说说,想怎么读。
⒍好,那我们就分几个小组赛读吧,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
1 三人以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①三位学生读完课文:1 、2段一人读;3、4、5段一人读;6、7、8段一人读。
②我知道了,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所以这一年的泼水节非常难忘。
⒉齐读一、二自然段。
⒊师生呼应读。
⒋学生看图说话。
⒌分小组比赛读。
⒍赛读。
⒎听着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朗读,我仿佛也成为傣族人民的一员,与衣着傣族服装的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⒏请同学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⒐同学们,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⒑我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到了高兴, 听到了快乐, 还听到了激动和兴奋。让我们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吧。
⒒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受感动,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傣族的泼水节多么热闹啊!
齐读六、七、八段。
⒑展示读(读句、段、篇均可)。
⒒①我还知道彝族有火把节,也很热闹。②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放鞭炮,热闹极了。3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喜欢过端午节。
作业练习及指导写字
⒈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词语了。这节课,你们又能积累哪些词语呢?请同学们画一画,再练习用词语写话,一会儿向大家展示。
⒉请同学们看49页上的“我会填”,有没有什么发现?
⒊好吧,我们来开火车组词语比赛,每人根据不同的音组词语,不能组别人已经组过的。
⒊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⒋这一课要写的字很多,请大家先看看这些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大家看凤凰这两个字。它们俩哪儿长得像呢?
⒍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两个字,想想,写几字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⒎对。(范写“艺”)请看,如果这个横折弯钩写得像艺字下面的横折弯钩一>
样了,里边的“又”和“皇”就没有地方待了。好了,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两遍吧。
⒏评字。
⒉①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多音字,②是要求我们用多音字不同的读音组词语。③老师,我们进行组词语比赛,好吗?
⒊开火车组词语比赛
⒊填空
⒋(1)脚的右边是单耳旁,不能写成双耳旁。有三个部件,中间高,两边低。(2)鲜的左下横要变成提。(3)寿的第三横要写长,撇要写得靠左边,起笔在竖中线上,给下面的寸留出空来。(4)敬字右边是反文,是四笔写成的。(5)凤里面是又不是
⒌都有几字头。
⒍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横折弯钩的折不能向里收,不能写成艺术的艺那样。
2.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1、复习词语,导入难忘;交流资料,铺垫难忘;整体读文,感知难忘;感悟场面,解读难忘;整体回忆,再现难忘;节日拓展,想象难忘。
细分析柴老师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和与大家分享的有许多:
一、查找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在柴老师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凤凰花象征着吉祥,用凤凰花铺成的“红地毯”,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水是神灵赐予的吉祥物,是幸福的、圣洁的、光明的象征。泼洒时,周总理的警卫怕他身体受不了要为他遮伞,被周总理挡住了————--这些资料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华而不实,而是为了达到课堂目标: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解读文本前,柴老师交流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知道了傣族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隆重的节日;了解了这是一位艰苦朴素、舍己为人、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好总理。为理解感悟文本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以课标为导航,设计教学
1-2年级阅读,课标中指出“阅读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柴老师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段,再根据学情,选大家都喜欢的第3自然段展开教学,在读中交流中,感悟了傣族人民盛情欢迎周总理的壮观场面,感受到傣族人民多么热爱周总理,最终又让喜欢的学生读了自己所选段落。
这一段教学也较自然地指导朗读了“周总理来了”这句话,老师没有把此句单列出来让学生呼喊,而是在老师读了这一段热烈场面后,引导学生深情地欢呼出来,读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读的自然,读出了真情。此段老师解说了:“从天空五彩斑斓的绚丽景象,到地面鲜红的地毯,到水面船桨声,欢呼声,水声”的话语中,我作为一名听课老师豁然开朗这一场面原来是这样写的,无形渗透了场面描写。
课标中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柴老师充分利用插图不仅感受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还抓住“满面笑容”这一词积累运用到写作中去,现场仿写老师、学生的外貌,培养了学生观察、表达、运用能力。
三、没有过多肢解课文,段落
抓住几个场景教学,形成了课堂教学高潮,听到了学生个性的发言;学完了“盛情欢迎的场面”后,开始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两个场景,在让学生想象周总理祝福的话时,老师充分给时间并启发,我听到了异彩纷呈的答案“祝愿有很多人买他的东西”“上一个好的大学”“不要再淘气了”这样的课堂真实,有新课程课堂的气息。在看了泼水节的视频后,齐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一下子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人们欢快、激动、幸福的心情一下子通过读宣泄出来。
四、拓展引导妙
此课结尾让学生说其他民族的节日,柴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各民族节日后,并说“一定会有难忘的那达慕节”“一定会有难忘的火把节”,这一环节设计,不仅拓展了民风民俗,还真让学生感受到周总理永远关心人民和人民心连心,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资料如何交流、如何引导
课堂上我看到每位学生精心查找的资料,课在交流时老师没有充分让学生展示,或许是资料太长,或不重要,或和老师的一样,或怕学生难以读下来。课下和柴老师交流一下,课前了解啦,可没深入了解。所以我想,对于资料交流,课前或课上是否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一下,让每位收集资料的同学不失望,老师也充分了解,再重点选择几位表达能力强的,资料有价值的方方面面说一说,真正为教学服务,又不浪费时间。
对于二年级学生周总理太陌生了,老师的资料应再通俗些。如解说周总理时可通俗说:“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的職位就和我们现在的温家宝总理一样。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外交部长” 这样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真正立了起来。
(二)老师的评价针对性再强行
3.小学生《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篇三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
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开火车读,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了解了他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开火车认读。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
②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
的事情,工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
(2)指导朗读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
(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
(评读: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4)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5)男—合作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五)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1、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3、说说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盛情欢迎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4.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 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 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 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 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泼(泼洒)(泼水)度(度过)(一年一度)敲(敲门)(敲打)龙(龙舟)(龙船)驶(驾驶)(行驶)容(容易)(笑容)踩(踩到)(踩死)铺(铺上)(铺开)盛(盛饭)(盛满)碗(碗筷)(大碗)祝(祝福)(祝愿)福(福气)(有福)健(强健)(健康)康(安康)(康复)寿(长寿)(寿命)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 赶来 撒满 欢呼)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 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 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 “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四、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鲜红的地毯 漂亮的龙船 水红色的头巾 好看的花炮 难忘的泼水节 高高的山峰)
二、自学生字
1.小组互查生字的读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哪儿容易错,相互提醒。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小组学习情况。2.识记生字,对号入座
3.指导书写。学生仿写,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4.给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总结
本课生字较多,希望同学们选择最巧妙的方法,准确记忆。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 笑哇,跳哇
教学反思:
5.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引领导入课题
1、前几天我们一起去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和盛产葡萄的葡萄沟)。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课件:地图----云南的西双版纳)。(出示课件:傣族人过泼水节的情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图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知道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生回答的过程中,老师板书:泼水节这三个字。什么是泼水节?(解释泼水节)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了呢?(老师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二字)。让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理解“难忘”.2、复习生字词
出示课件:凤凰花
对襟白褂
咖啡色
盛满
蘸水
敲鼓
周恩来总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去感受一下,那年的泼水节为什么让傣族人民难忘呢?
活动2【讲授】
二、逐段学文,体会“难忘”
学生自由读文章第1自然段后,(举手发言)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你见过凤凰吗?出示课件:凤凰花。凤凰花是什么颜色?说说像“火红火红”的词语。(瓦蓝瓦蓝、雪白雪白等)“一年一度”什么意思?用“一年一度”说话。学习文章第2自然段。今年过泼水节时,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请孩子们默读。思考:今年指的是哪年?“特别”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特别”说话?周总理是谁?出示课件:周总理的生前的照片,并介绍周总理。请用“因为、、、、、、所以”说说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
既然周总理要来参加泼水节,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他的?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抓住关键的词和句子。句子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出示课件)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赶来”而不是走来? 句子
2、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出示课件)区别“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句子
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欢呼”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要欢呼?(见到总理高兴、激动)指导朗读。人们欢迎总理的到来有的划龙船,有的放花炮,大家齐欢呼。人们还做了什么?句子
4、“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朗读,学习文章第4自然段。
瞧!周总理来了!他已经走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了!出示课件:课文的插图。仔细观察图,说说周总理今天的穿着?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总理穿着的词句。用“~~~”画出总理神情的词。理解“笑容满面”并运用。
周总理来到人群在干什么?生朗读“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学习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周总理高兴地端着一盆水的画面。
开始泼水了!请孩子们认真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男同学朗读有关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同学朗读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越多。周总理把水泼在老人、青年和小孩身上,他会分别祝福他们什么?出示课件。
傣族人民向总理祝福什么?生发言。
请用“一手、、、、、、一手、、、、、、”和“一边、、、、、、一边、、、、、、”说话。
是呀!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总理和傣族人民泼出的仅仅是水吗?你感受到什么?(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他们心连心)
指导学习6、7、8自然段。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总理是一位大忙人,他就要离开了,但这个泼水节深深地留在了傣族人民的记忆里。在他们脑海里一遍一遍的浮现。请孩子们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课件测试: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所以(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所以(多么难忘啊!)。
活动3【作业】练习
我们欣赏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国共有五十六个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请孩子们自己去收集领略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下节课咱们展示给同学们.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6.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六
级
教
学
设
计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精读
单元主题:第三组歌唱祖国
课时:两课时
设计者:赵伟丽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阅读浅近的的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沟通。
2、教材简析: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3、学情分析: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学生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体会心里的感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价值目标: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3、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评价任务:
1、初读感知阶段:采用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习领悟理解词语的方法。
2、精读感悟阶段:采用师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走进文本,体会泼水节的盛况。
3、深化与升华阶段:通过文章的学习,充分给学生展示泼水节的盛况,以及人民当时的热情、激动、幸福和难忘,结合文中的一幅洋溢着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进而增加对于周总理的热爱尊敬之情。课前准备:
周总理的资料,泼水节的视频材料,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云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那里看看!(看录象)
2、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板书)
师介绍: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3、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指名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子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 因为 敬爱 周恩来 总理 花炮 对襟白褂 敲鼓 银碗 祝福 健康 长寿 幸福 令人 盛满
(学习多音字:盛)
(4)、认读长句。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B、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生字回文。
三、初读课文
师:到底什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要求: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⑴认读生字:老师把生字请到了大屏幕上,你能有礼貌地和他打招呼吗?自由读生字。抽卡片读。
⑵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吗?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三、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 凰 恩 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一)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二)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三)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四)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五)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四、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一)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二)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三)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四)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五)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五、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的朗读。二、学习课文,体会感受。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3)交流、感悟。
A、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B、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1)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中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你看到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鲜红的地毯”?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情况下会用“红地毯”?而傣族的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来欢迎周总理。)
(2)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串、一条”的区别,让学生领悟到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3)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人山人海的热闹,读出这锣鼓喧天的热闹。
教学“敲”人们高高兴兴地一次又一次地敲着象脚鼓,是多么高兴啊!
(4)多么壮观的场景啊,一起来读一读!C 句子3:人们欢呼着:“总理来了!”
(1)正在这个时候,盼望已久的的总理来了,你看到旁边的老百姓
表情怎么样?(想象说话)你会怎么喊?
(2)我们一起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周总理来了。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欢快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来吧。──周总理来了!
⑶ 1961年的早晨是这样的难忘,让老师带着你们再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闭上眼睛。(播放音乐)
① 师配:“象脚鼓响起来了,快乐的呼喊声来了,龙船划起来了,花炮升起来了,多热闹啊,”
② 把你们感受到的高兴放到课文中。③ 读课文的1~3段。
3、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4、学习6-8自然段。
(1)师:多么让人激动的 画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5、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三、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一)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这两个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那句就感悟那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说说表示颜色的词语。
(2)“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3)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同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树枝沾满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3)联系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交际互动,老师演总理,学生当人民,互相祝福、互动。
(5)课件演示泼水的画面。
(6)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四、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7.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七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2新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难忘”,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难忘”。
3学情分析
本课的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年代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很多连周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为此,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学生讲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在教学中,我抓住“火红火红”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傣族人民的心情就像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品味词句,再联系之前对周总理的认识,让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总理和傣族人民的那份真情。
4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难忘的泼水节 你了解泼水节吗?谁来说说看。
(出示图片)师:对,在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是——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泼水节的活动,除泼水外,还有赛龙舟、斗鸡、跳孔雀舞、赛歌会等活动。听了老师的和同学的介绍,你觉得“这真是个()的泼水节啊!”(开心、快乐、)
是啊,作者也说这是个难忘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的)为什么是难忘的呢?请同学们去读一读课文吧。
活动2【活动】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小组比赛,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活动3【讲授】难忘的泼水节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作者为什么说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句式训练:用“因为……所以……”(指名说)
课文中哪一段说了这个内容?(第二段,请你读一读吧。)出示第二段。
师:今年,是哪一年啊?(1961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谁能给“特别”换个词?(非常)请你把它换进去读一读。真的很高兴。还能换成什么?(十分,格外)也请你把他换进去读一读。我听出来了,傣族人民真的很高兴。请大家一起来高兴地读一读。
2.师:傣族人民特别高兴,是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来跟大家一起过泼水节了。周恩来总理是谁啊?(板书:周总理)你知道吗?(生补充)老师补充:周总理啊,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他的心里总是想着人民,为人民服务。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来西双版纳,正好碰上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你们知道吗?周总理可是乘了飞机又乘汽车,乘了汽车又乘轮船,好不容易才到了那里。大家知道了,都激动地奔向码头,用最热情的民族礼节来迎接敬爱的总理。周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读(齐读第二段)
师:是啊,不仅是人们,就连那一年的凤凰花好像也听说了这好消息似的,开得更加明艳,读——第一段 1961年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的泼水节!齐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三段。
1.敬爱的周总理就要来了,傣族人民拿出民族的最高礼节来欢迎他。(板书:欢迎)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到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现场,去体验当时的情景吧。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相关的词句边读边在书中用“——”画出来。2.交流、感悟。(1)学习第一句
学习“早晨”和“赶来”,体会人们急切的心理。
敬爱的周总理就要来了,傣族人民是多么高兴啊!那天——(生跟读)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指名)你为什么来这么早啊?(2-3生:我很想看看周总理啊)你早晨几点钟起来的啊?累不累?(不累,因为我的心情很激动)(请你激动地读一读)随机出示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走来了。
师:一大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老师换了个词,你们看看这样好不好?
(因为是有事情才赶呢,更能让人体会到人们要来迎接周总理的急切心情)说得真好,那请你读一读。学习“四面八方”,体会来欢迎的人数之多。
师:那么这一大早赶来的就你一个人吗?不是的,还有很多,你怎么知道? 预设1:我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中感受到来迎接周总理的人很多。
师:是啊,人很多,云南省东部的人来了,西部的人来了,北部的人来了,南部的人也来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请你读一读。(指名)
我听出来了人真多,你再来读!人更多了,你也来读!
(出示画面和句子)大家看,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都赶来了,我们一起读。(2)学习第2句
师:为了欢迎敬爱的周总理,你看到人们都做了什么?(生答)(地上 凤凰花瓣)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②随机出示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指名读 师:(出示满地凤凰花)你看这是什么?(凤凰花的花瓣)这满地的凤凰花的花瓣让你想到了什么?那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连接看到的和想到的呢?对,一个“像”字把想到的和看到的连接在了一起。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来,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指名读)
想一想,生活中,你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结婚、隆重的节日、迎接贵宾的场合)而今天这“地毯”是什么?(是凤凰花的花瓣)这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也让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迎接的仪式很隆重,还让我们看到了傣族人民的真诚。)
师:周总理就是傣族人民的贵宾,他们用撒花瓣这种独特而又真诚的迎客方式来欢迎敬爱的周总理。(齐读)
(3)学习“一条条”、“一串串”,感受迎接场面的热闹非凡。
师:你还看到了人们做了什么?(生答)(板书:江面上 龙船 天空中 花炮)几条龙船啊?几串花炮啊?(很多)你怎么知道的?(一条条、一串串)“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有什么区别? 师:同学们,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江面上一条条龙船驶过,天空中一串串花炮炸开,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啊?(多热闹啊!)看,这就是当时的场景,泼水节真是热闹非凡啊。请你也来感受一下吧。随机出示句子: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齐读)除了驾驶许多龙船,燃放许多花炮,人们还可能怎样迎接呢? 放飞气球、挥舞彩旗…… 我们也能像课文一样说一说吗?
(一个个气球)飞上天空(一面面彩旗)迎风飘扬……
(4)过渡:傣族人民一切准备就绪,敬爱的周总理终于来了。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为了和傣族人民同庆泼水节,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
a、(课件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之情,找一找。(欢呼)
b、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人们到底会怎样欢呼呢?(生自由发言)c、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是呀,从山寨赶来的老乡们激动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从坪坝里赶来的傣家儿女深情地欢呼(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4)引读总结
师:每年四月,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时候,——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 为了早点儿看到敬爱的周总理,那天早晨——
为了迎接敬爱的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江面上——一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天空中——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震耳欲聋的花炮声也无法表达傣族人民的热情,我们听——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活动4【活动】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同学们,周总理来了,他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这个难忘的泼水节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现在有些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哪些是认真学习的好同学啦!活动5【作业】作业
1.熟读课文,认会生字。
8.《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篇八
1、利用媒体,拉进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原本,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是适合运用媒体营造情境的文本,媒体使用恰当,可以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的作用,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2、变换形式,提供学生多次朗读的机会。
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予学生。
9.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设计 篇九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⑴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⑵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⑶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⑵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⑶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⑴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⑵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⑶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⑷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⑸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
⑹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10.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练习用重点词语描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用重点词语描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1、自主预习课文,不会读的生字利用拼音或查字典多读几次。
2、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正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指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正音。
3、看朗读视频,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学生观察生字,从读音字形入手,想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描红,试写,和原字对比,想想怎样写得更好。再写。师巡视,指导,激励。
3、点评书写。
四、小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播放泼水节视频,让学生感受泼水节时的气氛。
激趣:想参加泼水节吗?让老师考考你们:抽读生词,巩固生字。
2、出示课题,学生质疑,为什么难忘?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激趣:让我们穿越时空,也来到1961年的泼水节现场,看看为什么这个泼水节这么令人难忘。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2、看视频,听课文录音,自读,想想:a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b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c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
3、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首先看到的什么?
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相关图片。理解“一年一度”
朗读指导:读出人们兴奋的感情。
4、学习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今年人们特别高兴?
板书:周总理——————傣族人民
出示周总理的照片,了解周总理,激发对周总理的爱戴。
用“因为,所以”说话。
指导朗读。
5、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么好的日子,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语句。地上、江面、天空
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四面八方 赶
撒满
一条条
一串串
朗读指导:欢呼
6、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文是怎样描写周总理的外貌和动作的?
朗读指导
周总理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
7、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用“__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借助重点词练习说话:(1)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
(2)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周总理的水泼到老人(青年、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第六自然段:齐读,语速稍慢,表达幸福和开心
8、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叹号表达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回顾、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听录音跟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后拓展延伸。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设计 篇十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博达助教通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
泼:念“p#”,不念“b#”。
令:注意和“今”字区别。读准字音“lìnɡ”。福:应读作“fú”,不能读作“fǔ”。
2.字形:
蘸:“zhàn”可分部件记忆字形。
敬:左宽右略窄。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健:左窄右宽,中间的“廴”,不要写成“辶”。
寿:半包围结构,寸字底,上面是“丰”字竖变成“丿”。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3、复习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博达助教通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博达助教通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1)这段有几句话。(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熟读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部编版语文二上《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2-12
难忘的泼水节阅读答案12-08
泼水节来历传说故事11-01
泼水节初一作文500字07-13
师恩难忘的教学教案11-15
《难忘的八个字》教学教案08-25
难忘的启蒙教案01-05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指导课教案01-08
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