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2024-10-02

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12篇)

1.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一

社区春季安全大检查自查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团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团安委会、安办的安排部署,开展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活动工作,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检工作,现将此次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明确职责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积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召开了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文件精神,对春季安全生产中的工作进行布置,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自查自检”,明确各项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人。

二、 加大宣传,突出重点,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我单位认真按照团安委会、安办的安排,积极组织社区干部、老龄委、退休人员集中学习了安全生产知识,总结了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的宣传力度,对辖区的居民住户、沿路的个体修理铺、餐馆、旅社、驻辖区的重点单位进行了认真的督促检查,同时联系了电力公司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对辖区住户讲解了生活用电、用气的安全使用规程和方法,及出现险情的自救方法。同时对营业性场所的住户人员加强了安全指导和操作规程,使辖区各居民住户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意义和认识,形成人人讲安全、防安全事故的.良好氛围。

三、 加强安全检查,深化治理,认真自查自检

此次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本着积极认真的原则,对所属辖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查漏洞、查隐患,坚持“自查自检、边查边改”的原则,对查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整改,检查出一处,即整改一处,特别是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重点部位进行认真而全面的检查,重点加强了对辖区居民的生活用电、用气及个体餐馆、修理铺、旅社,驻社区的园林单位住户的安全检查,做到了每天一次检查,杜绝了今年春季在果园烧荒的现象。并对检查出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和维护,并实行跟踪复查。

通过此次安全生产自查活动,总体情况良好,在自检自查工作中对发现的一般问题能处理的都及时地进行处理,对一时无法进行处理和解决的较大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临时性预防补救措施,并进行登记,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限期整改。此次大检查工作中,我辖区共对5处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场所进行了整改,其中有2处由团派出所民警下达了书面限期整改通知,确保了各项检查落实到实处,控制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防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证了社区的生产安全和社区居民的财产。人身安全和社区的良好稳定的环境。

2.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大连市,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模式

一、物业管理的含义

“物业”一词译自英语property,主要是指以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形式存在的不动产1。

《物业管理条例》中“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2。

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组成部分,社区物业管理通过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有偿服务,而创造适合人居的舒适、安全、清洁、文明、和谐的环境,提高物业的价值,建立开发商的声誉,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3。

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模式指企业如何运行,其管理水平可从卫生与环保、小区治安、公共设施管理与维护、物业服务、社区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体现出来。

二、大连市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现状

辽宁省大连市物业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经调研目前全市物业管理企业有879家,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实施物业管理面积达10347平方公里;有87家物业管理企业通过了IS09002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涌现了一批如中保、名流、永嘉、万达、金环、万科、公用等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物业管理知名企业3。

目前,大连市物业管理企业从类型上总体可分为四类。

1.福利性类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后,一些单位公有住房出售给了单位人或社会人,但其物业仍由原产权单位管理,例如润兴·凤凰城。

2.建设和管理相分离类型:这种类型物业管理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很多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的物业管理企业,例如拥有国家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的大连亿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3.连锁管理类型:一些外埠物业管理企业凭借良好品牌和较强实力,他们在发展全国市场中进入大连,如深圳万科物业,金湖物业、中日合资大连吉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4.是由国内外知名的酒店集团派生成立的物业管理企业,例如富丽华物业。

三、大连市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大连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目前大连市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诚信。大连市的物业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建立物业管理的市场主体大多在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不足,普遍存在业主委员会组织成立困难的情况,或成立后存在凝聚力不强、存在腐败等现象,对规范物业管理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企业缺乏诚信,投机取巧,消费者不满的情况比较严重,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在关于物业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职责在问卷调查中的结果如下:

2.制度尚未完善。大连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12月23日公布了《大连市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办法》,但是由于颁布以来,关于物业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存在问题与漏洞,监管力度不够,物业管理企业没有严格的制约标准,物业管理纠纷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和物业管理行业竞争不断涌现,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出现纠纷多样化、当事人群体化的特点,处理相对复杂,经调查有62%的用户没有听到、看到自己所在社区有规范的物业管理制度。

3.收费制度不合理。根据调查,一些住宅小区根据物业的配套设施、环境和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等因素, 物业服务收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个等级。

在关于物业公司是否公开物业费的收取、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关于物业公司是否空开账目的结果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业主并不了解物业费支出情况,财务透明度不高。居民对物业公司信任程度不高,消费者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存在矛盾,物业管理费收费偏低的情况及收缴率不高的情况较多存在。这给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以致物业管理企业长期低成本运行,甚至长期亏损经营,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发展动力不足,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也影响到了消费者自身的利益。

4.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在市场经济下,物业管理企业市场化、 经济化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优秀的物业管理是以专业化、社会化为特征,以科学化和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健全的组织机构、 财务制度、法律体系为保障,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最终结果的。然而目前大连市人才的缺乏已经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经调查发现,物业企业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到40%,企业缺乏专业型人才,导致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瓶颈。

四、大连市社区物业管理模式选择

1. 以政府为主导的老城区管理模式。大连市旧城区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甘井子椒金山、甘井子、周水子、兴华街4个街道,老旧建筑物占有城市19.4%的比例,人口密度高达1.25万人 / 平方公里。在这些地区,多数建筑年代久远,有3个街道没有排污和污水处理设施,近万户居民不通煤气,区域内卫生、交通等服务设施欠账严重。在老城区的物业管理改革中,应该在逐步弱化政府的作用,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可以借助社区服务的优势,与物业管理相结合,提供有偿服务,拓宽经营项目,单一固定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应该在房屋维修、垃圾清理等基础性服务之外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促进老城区逐步实现自我改造。

2.“三位一体”的普通社区管理模式。“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是指街道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三者间各司其职、彼此依托、相互支持的新型管理模式4。在该管理模式中,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责是宣传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维护社区成员权益,协助政府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治安、计划生育、物业管理等工作,掌握和了解居民需求,向政府反映民意;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区域内楼宇及建筑配套的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进行保养维修,维护环境卫生等;业主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召集业主大会会议,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规约的实施情况。该模式是“三主体”参与,能充分发挥房地产开放商与业主大会的监督职能,强化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指导,使物业管理企业更好地提供服务,应该在福佳新城、芙蓉人家、泡崖的亲亲美境、南关岭的住宅区、软件园等中档社区实行该模式。

3.小球大社区 篇三

在选题方面,起初杨昶也选择了与于志强相同的角度,拍摄特征鲜明的人物,他曾经计划拍摄一位聋哑学生讲述她心中的2008,但由于各种原因拍摄被迫终止了。这也迫使他进一步思考拍摄的方向——怎么样才能体现真正的北京特色呢?北京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我们就生活在这个被众人包围,被无数楼房包围的北京城里,而能够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聚集人与人交流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社区了。在前几期训练营中,我一再强调社区是我们生活的根本,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于是杨昶撞响了平时的方向,开始在北京各个城区里寻找开展全民迎奥运的先进社区。

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和平街乒乓球协会就是一个全民迎奥运的先进社区的典型例子,而社区乒协会长程师傅就是热爱乒乓球运动,热爱奥运,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北京和平里社区一个普通的市民。

经过交流,了解到这个总面积达到1600余平方米,拥有18个标准的乒乓球台,场内近20棵高大耸立的杨树成为天然的遮阳伞,环境十分优越的乒乓球健身园,是由几位热爱乒乓球运动,热爱奥运事业,热心于公益的老同志,从1999年的2张球台慢慢发展成现在的规模的。今年66岁的程师傅现在的工作比退休前还忙,每天早上六点就准时到球场上岗,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家。打扫卫生、维护设施、维持场内秩序、收取会费、义务当教练……身兼数职,1000多个会员他都能够点名道姓。程师傅一付热心肠、一片好人缘,程师傅赢得了大家的敬重,也带动形成了球场互帮互学、互谦互让的良好风气。

这些都是一些松散的素材,怎么才能把它们串起来?更要紧的程师傅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在谈到要在镜头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有点不好意思了,说起话来有点结巴,他甚至还想找别人替他说。

4.社区管理社区实践报告 (35) 篇四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居委会管辖着17个居民小区,居住总户数达4452户,居住人口11299人,而社区工作人员只有5人,如何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考验着基层干部。然而,社区干部却有着一套办法,让小区的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

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管辖面积1.5平方公里。社区领导干部想出了将志愿服务与社区事务代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135个青年志愿者按照兴趣爱好、行业特点划分。先是成立了“红色爱心”服务队,它是由来自社会各界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这些志愿者们关心空巢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带去欢声和笑语。“奶奶您别动,我来做。”、“今天就让我给您收拾屋子。”、“您就把我当您的孩子,别见外!”“红色爱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亲人般的呵护去温暖每一位孤寡老人。”长城花园社区居委会书记赵耐香说,目前,红色爱心服务队又成立了结队帮扶,帮助社区2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红色爱心服务队,就像一支极具感染力的团队。使得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不少社区项目由此应运而生,像“四点半”爱心学校、青少年心理咨询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这些志愿者们贡献的力量。”赵耐香说。随之,“绿色环保”服务队、“平安祥和”服务队、“多彩生活”服务队,“创业就业”服务队4支志愿队伍相继应运而生。

志愿者们的付出,社区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志愿者的加入,有力地补充了我们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不足。”赵耐香说,自从有了志愿者的不断加入,小区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通过邻里相传,社区的精气神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占地面积0.96平方公里,辖区有5483户11299人,17个居民小区,62家辖区单位,11家社会组织。社区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其中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772人。社区3300平米的阵地全部由长城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社区劳动、医疗、计生、党员活动等“十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开创了自治区社区阵地由社会提供的典范。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走到了宁夏的前列。社区率先在宁夏全区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率先建立了居家老人与社区“一键通联网健民呼叫系统”,形成了具有长城花园社区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网络”,开创了宁夏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典范。目前,社区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

30多个。老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呼叫器上红键或绿键按钮即可,24小时值班的信息中心收到信号后,电脑自动显示用户基本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做出救助或服务处理。今年来,社区以建设社会组织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为主线,率先在宁夏实现了与辖区社会组织的“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结对共建、党员教育和党建资源”的“五个开放”。开放组织设置。按照社会组织组建、按社区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多样的组建方式组建党组织,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互相观摩制度,共同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开放组织生活。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常联过组织生活,全面开展组织生活联过、各项工作联议、群众意见联办,互讲党课、互评党员、共驻共建活动,全面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力。开放结对共建。在社会组织中积极推行支部书记一联五,普通党员一加一的“党员联系群众”模式,社会组织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对子,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开放党员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打破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的支部界限,组织开展与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建立“开放式”课堂,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开放党建资源。打破社会组织“院墙内”体内循环模式,在社区组织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员活动中心,优化事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使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与社会组织实现全方位共建共享,构建社区社区与社会组织大党建格局,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吸引力。

社区3300平米的阵地全部由长城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社区劳动、医疗、计生、党员活动等“十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开创了自治区社区阵地由社会提供的典范。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走到了宁夏的前列。社区率先在宁夏全区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率先建立了居家老人与社区“一键通联网健民呼叫系统”,形成了具有长城花园社区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网络”,开创了宁夏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典范。目前,社区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30多个。老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呼叫器上红键或绿键按钮即可,24小时值班的信息中心收到信号后,电脑自动显示用户基本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做出救助或服务处理。

社区以建设社会组织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为主线,率先在宁夏实现了与辖区社会组织的“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结对共建、党员教育和党建资源”的“五个开放”。开放组织设置。

按照社会组织组建、按社区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多样的组建方式组建党组织,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互相观摩制度,共同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开放组织生活。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常联过组织生活,全面开展组织生活联过、各项工作联议、群众意见联办,互讲党课、互评党员、共驻共建活动,全面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力。开放结对共建。在社会组织中积极推行支部书记一联五,普通党员一加一的“党员联系群众”模式,社会组织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对子,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开放党员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打破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的支部界限,组织开展与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建立“开放式”课堂,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开放党建资源。打破社会组织“院墙内”体内循环模式,在社区组织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员活动中心,优化事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使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与社会组织实现全方位共建共享,构建社区社区与社会组织大党建格局,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吸引力。[1]

古丽阿然木

20120012

5.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五

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党对社区的领导体制创新。在这方面,中共山东潍坊市奎文区委首先构建社区“大党委”,在“大党委”制的框架下,着力推进八个方面的工作创新:

构建社区“大党委”,创新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城区,总人口38万。区内原有59个村、43个居委会、544家驻区单位。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区委将其进行科学的“网络化”定位,定格为42个基层社会单元,统一设置为42个城市社区,对原村、居党组织进行改革创新,每个社区组建一个社区“大党委”,作为新型社区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创新。在区委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大党委”对原村、居委会体制实施稳步改革,统一建立42个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判权。

领导和推进全新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社区所有成员的服务需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其核心是服务。奎文区调动社区内的所有力量和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经过调整与融合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社区服务中,确立了“八个不出社区”的服务体系目标,通过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服务和群众诉求服务等,并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拓宽服务领域。这些全新的服务,日益赢得民心。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全面提升社区所有成员的文明素质和城市基层社会的文明程度。奎文区的社区文化富有自己的特色:一是按照“健康、和谐、开放、包容”的社区理念,创造性地提出“孝为先、和为贵、诚为本、法为上”的社区主题文化命题,普遍推进社区主题文化建设。二是打造社区居民的和谐邻里文化,通过“邻里节”活动,打造和谐邻里文化。三是依托红色节日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传统节日推进社区文化创新,依托周末休息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是努力推进社区信息文化建设。

实施社区党建工作“集群化”创新,日益增强党员与社区群众的创造力。全区的42个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奎文区委的探索是实施社区党建“项目制”建设,让社区党委都展开项目论证与申报,用党建“项目制”建设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集群化”创新。实施的初步结果是“民生服务”、“和谐创建”展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社会管理创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有一个基本标准,追求标准化建设;二是在贯彻标准中,不断实现创新。奎文的做法是,通过党建“项目制”建设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集群化”创新;通过追求与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奎文区委和社区党委主要在社区服务和基本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民主管理四大方面,追求标准化建设,通过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

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现无震荡的“村变社区”。奎文区先是确立城中村、城郊村嬗变为社区的“四步走”战略;其后是按照“网格化”对城中村、城郊村进行定位;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稳步推进村级服务向社区服务转变,稳步推进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最后是“村改居”,实现无震动的“城中村”消失。奎文区的无震

动的“城中村”消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创举。

对“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实施“网链式”管理,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奎文区创新“条块结合、三级管理”方式,构建起“链条为主、网络兜底”的新模式,强化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党的建设,使“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健康发展。

实施党员与群众属地化管理,开辟党员与群众管理的新篇章。奎文区委和社区党委对社区内的所有党员和所有成员实施属地化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探索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服务作用;探索驻区单位党员管理属地化,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行政、经济组织支持社区建设;探索流动党员与进城就业人员的属地化管理,为他(她)们提供统一标准的社区服务。

“大党委”制是对创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

奎文区的社区“大党委”制,是对创新党的基层领导体制的有益探索。它有利于解决党对城市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党的领导体制不够顺畅,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和纵向领导的“权威性”较小的问题。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社区各类管理与服务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实现了中心城区一元化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组织管理方面,通过社区“大党委”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服务管理。同时,奎文区委建立的社区“大党委”制,也是对创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它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必将对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在深入潍坊市奎文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撰写了《社区“大党委”制与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一书,对奎文区建立社区“大党委”制的做法和经验作了全面介绍和一定的理论升华。其中的“社区‘大党委’体制、提供全新的社区服务、社区党建‘集群化’创新、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实现无震荡的‘村变社区’”等几个问题,可以说是开创性的时代探索,需要给予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中给予学术探讨和争鸣。

6.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六

至2011年11月,全镇社区服刑人员56名,其中4名户籍是外地流动社区服刑人员,占全镇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7%;本地在外流动社区服刑人员8名,占全镇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14%。我们的具体作法:

一、设定三个条件,确保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现行司法所的体制,对接收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设定了三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同时符合有固定住所地(1年以上)、稳定的经济生活来源打工和明确的监护(担保)人三种条件的非大雁镇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才能列入社区矫正范围,缺一不可。三个条件的设定旨在便于落实社区矫正教育监管措施,保证接收的流动人口罪犯能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规定,有效防止因流动性大而造成脱管现象。

二、把好三个环节,有效落实社区矫正各项制度和措施。我镇在市、旗社区矫正部门的指导下,经过3年来的努力和探索已基本建立了从衔接、报到、改造、教育、帮扶、解矫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全方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们在接收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中要求各地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落实相应措施。

一是把好衔接、报到的“进人”环节。旗人民法院在对判后宜列入我区社区矫正组织监管的非常住户籍罪犯,应在判决前后将有关情况通报住所地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事先未将相关情况通报和经核实不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流动人口罪犯,并将有关材料退回旗社区矫正办公室。在报到登记时,流动人口罪犯须由协助监管(或担保)人陪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是把好教育、改造的“育人”环节。流动人口由于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底,就业层次不高,且来源广泛,成份复杂,人员构成层次化明显,居住以出租房、企业宿舍和建筑工地为主,生活和工作环境较差。他们一旦因犯罪而列入社区矫正对象,往往缺乏对法律约束力的认识,有的甚至会加重对社会的仇视程度,造成心理失衡。这就要求我镇社区矫正管理部门除按规定对他们进行集中教育和组织参加公益劳动外,还要化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他们,化更多的财力去救助他们,用更多的方法去教育感化他们。

三是把好解矫后列入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的 “送人”环节。对矫正期满解矫后应列入帮教人员,其帮教期限为社区矫正期满后3年。这样,既可作为流动人口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偿试,又可巩固和检验社区矫正的工作效果。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管理。

在镇、社区对每一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建立由司法所

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和所在社区(居)委员会或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监管小组,始终将他们控制在视线内,以防脱管。在各社区居委会和有关企业对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成立由帮教志愿者、亲属、担保人和房东(或宿舍负责人)组成的帮教小组,开展日常的教育帮助工作,并用更人性化的改造教育理念搭起“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使他们真正融入到无户籍地域之分的和谐环境中,以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的社会效能。

四、加强本地户籍外出就学务工矫正对象的准假审批。本镇有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因种种原因外出就学、务工、就医、探亲,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旗采取了请假审批制度。对于确实需要长期外出的的服刑人员,应提出请假申请,由辖区派出所同意后提交旗社区矫正办公室,经旗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外出。初次请假期限不超过半个月,续假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回来后及时到司法所报到销假。请假期间周电话报到不变,月汇报经由网络(QQ、电子邮件)发回。

虽然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对流动人员采取了管理,但是在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异地无法托管社区服刑人员。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尚没有社区服刑人员异地托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外地流动人员只能以电话、网络(QQ、电子邮件)形式由接收服刑人员的司法所监管,无法委托异地司法所监督管理。

二、技术手段不够完善。对于在外流动社区服刑人员,只能通过电话、网络形式管理,没有高科技手段定位其所在位置,增加了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风险。

三、各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展不统一。我所监管一服刑人员王某某,父母离异,母亲改嫁至黑河,现其想至黑河投奔其母亲,但因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尚未普遍开展,无法委托黑河地区司法所管理。

四、与公检法联系不够紧密。司法所和公检法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对于服刑人员在外流动情况做不到及时沟通。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异地托管相关法律法规。有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服刑人员流动在外可由接收他的司法所委托异地司法所对其监督管理。

二、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的科技手段投入。建议采取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对在外服刑人员进行监管,可随时报告其外出流动情况。

三、对于流动至未开展社区矫正地区的服刑人员,和当地公安部门及时沟通联系,与其共同监管。

四、加强与公检法之间的联系。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建议建立一个平台,公检法司都能够在平台上及时沟通,对于异地流动服刑人员的监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刑法中明

确了社区矫正对象,但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地位。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7.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现状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大力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十分紧迫。在这一背景下,社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单元而存在,不仅突破了原有的“地域”概念,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扮演着基础性的一线角色。现有的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种问题,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力不从心,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辖范围过小、人员老化、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从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赋予社区居委会足够的财权,赋予居民足够的监督权,真正建立居民与社区建设之间必然的、经常的、制度性关联,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在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既能满足个人利益诉求,又能增进社区居民的共同福祉,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娄底市娄星区大科街道办事处大科社区这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问题及成因,并从体制建设、完善服务、培育意识、拓宽渠道及强化监督等方面探索提升居民参与的方法。

1 娄底市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现状分析

1.1 大科社区建设情况简介

娄底市娄星区大科街道办事处大科社区成立于2001年,辖区面积19.54平方公里,辖区楼房400余栋,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现有居民4390户、15365人,居民以区直机关干部和离退休干部为主,人群素质较高,生活宽裕,精神生活需求高,是我市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涌现出的新兴城市社区的典型代表之一。

1.2 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现状

随着大科社区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参与的内容呈现多样化发展,居民参的空间呈现跨领域拓展。在原有的以个人方式参与文体活动的基础上,社区居民通过居委会换届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等方式,开始在政治领域有所涉及;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社区居民根据个人爱好逐步组建多样化的群众文化团体,根据个人特长积极参与各类型志愿者队伍;按照社区居委会设置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居民民主推荐产生楼栋长、楼道长等作为自身利益的代言人等,也都成为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将志愿者渗透到社区的各个工作岗位,将志愿精神渗透到社区的各个工作岗位,为居民自我服务提供了渠道,有效凝聚起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力量。大科社区注重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成立了乐百家艺术团、书法协会等,发展会员500余人。通过大众文体活动,传播社区文明风尚,扩大社区影响力,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3场次,组织各类居民文体活动28次,带动居民5000余人次参与。现已组建“2+1”党员医疗服务队伍、“夕阳红袖章”志愿队、“扶贫帮困献爱心”、“关爱下一代”等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在职党员中设立了党员奉献岗,开展了区级党代表进社区、单位党建进社区、党员奉献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党员在服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1.3 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科社区属于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新型城市社区,在居民构成、基础设施、政府支持等方面拥有其他社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居民参与方面仍然存在着当前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社区功能的充分发挥。

(1)参与主体的有限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者的数量有限。调查显示,能够长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仅限于少数文娱艺术爱好者或社会困难群体。二是,参与者的构成不平衡。既体现在参与者年龄方面的不平衡,如青少年、老年人参与比重偏高;又体现在参与者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的不平衡,即参与程度与经济、文化状况成反相关。

(2)参与领域的片面性

大科社区居委会通过社区体制改革、发展社区文化、联系商户服务、与驻区单位合作、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尽可能拓展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但真正的能够引起居民参与意愿,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也仅限于声乐舞蹈、书法绘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而诸如行使选举权利、开展社区服务、参与决策议事等领域则鲜有涉及。

(3)参与方式的被动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渠道单一,多由居委会为完成上级任务、迎接领导检查而设置的少数活动载体,据调查显示,大科社区月均迎接各级检查、评比、验收活动6次左右,社区原本就有限的室内活动场所也只有在迎检时才面向居民开放,为体现活动场所的有效利用,往往临时通知少数居民临时应景,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只有二选一的有限选择权,却无法根据个人需求、兴趣爱好自行组织参与;二是,行政色彩浓厚,尽管大科社区较早的开展了“居站分设”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但在目前社区范围内开展的各类居民参与的活动中,60%以上的活动如科普进社区、法制宣传、党员承诺服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等,并非完全出于社区居民的主动发起和热情参与,而更多的是在居委会的动员、说服下进行的被动式参与,这类活动多以完成上级安排为初衷,没有合理的解决行政推动力和居民内生动力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1.4 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

综观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现状,结合大科社区建设实际,可以发现居民参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历史传统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定格国家管理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历史传承在民族血液中的这种冷漠意识,导致即便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特质。导致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较低,也就直接造成公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热情不高,成为当前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2)政府角色定位

“要达到社区善治,必须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所有资本,社区治理就是政府支持、社区自治组织的自主管理运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

在我国,实现社区的良好治理,首要的是准确定位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应有角色,这是决定我国社区未来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包办社会这一历史现象的关键环节。而目前政府仍然介入过多,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越位,导致了居民参与的缺位,并阻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同时影响了社区组织的正常发展。

(3)社区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多是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的垂直化行政模式,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上级政府行使各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在行使选举权的过程中,由于不熟悉、不关心、图省事等现象的存在,选举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社区居委会从产生之日起即缺乏在社区居民中间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而本应在社区服务中发挥支撑作用的社区组织,也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引导和政策支持而迟迟未能发育成长起来,从而阻断了居民与社区之间本应千丝万缕的沟通、互动渠道,未能形成居民个人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之间的应有联系,使居民普遍对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存在淡漠甚至反感的情绪。

(4)参与成效不佳

随着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居民对于组织社区文化、娱乐、科教、健身等活动的呼声逐步提高,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但在社区目前的发展程度下,社区内可供居民利用、共享的资源是较为有限的,在实际运作中,居委会负责人并未遵循竞选承诺积极开展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等工作,而更多地投入到迎接上级检查、发动居民配合行政活动等政绩工程上来,同时居民希望参与的社区重大事物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事项却未能获得参与机会,这一矛盾的存在进一步影响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5)现代生活方式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力因素的个人流动越来越频繁,居民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较低,难以发现共同互通的兴趣爱好或共同诉求,而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社区居民往往也难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区事务中;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居民更倾向于通过物业公司解决,而很少考虑到居住小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

2 针对城市社区建设居民参与度提升的思路

通过对大科社区建设居民参与实践的现实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居民参与度:一是,从管理体制上,理顺政府、居委会、居民之间的关系,为居民参与扫除体制障碍;二是,从社区服务上,完善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的应有功能,提升社区对于居民利益的满足能力;三是,从政府和社区两个层面主动采取措施,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四是,拓宽、通畅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领域和渠道,降低居民参与成本,便于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治理权;五是赋予居民监督社区建设的主体地位,从而保障其参与权、表达权、管理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中来。

2.1 培育居民参与意识

一是,在政府层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如支持社区居委会、文体活动队伍等社区组织,开展“我爱我家”等为主题的社区文娱晚会、组织“邻里文化节”联谊活动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逐步加大社区科普宣传力度,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是以什么为发展方向的;更进一步开展“参与式”教育,从社区成员的利益需求出发,鼓励其参与到事务决策、组织、监督等一系列环节中来,培养居民的社会活动意识。二是,在社区层面,应强化信息互通。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我国早已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但真正落实到社区一级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公开范围随意性较大、公开层次有限,公开的居民没兴趣,居民想了解的又未公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社区建设状况的参与积极性。

2.2 健全社区管理体制

当前,社区日益成为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聚集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的支撑点,赋予了社区建设更加复杂、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从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入手,加快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各类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职责权限。要求建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政府职能部门则应承担起相关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不再将社区作为下设机构进行管理,从而使居委会从繁杂的上级任务、应付检查等事项中解脱出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居委会的自治权限,包括人事选免、财务管理、服务提供、社区事务等方面,真正做到“费随事转、权随责走”。

二是,赋予居委会独立的权力。从我国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对社区自治比较通行的解释是: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过程。。一方面从治权来讲,应当严格遵循《规划》和《意见》的要求,实现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居民直选的方式产生,同时根据《规划》提出的“凡城区、街道层面能办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不能再向社区延伸;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组织”等,为社区居委会“松绑”,使其回归到“自治”的本质属性上来。另一方面从财权来看,当前社区自治机制迟迟不能建立的一项重要原因在于社区经费完全依赖政府投入,社区不掌握财务自主权,因此应当探索政府拨付、社区经营、社会捐赠等于一体的社区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独立财务核算机制,居委会享有财务自主支配权,并有权拒绝不合理的财力摊派;为实现社区自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是,培育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发展社区组织,将社区居民参与的个人形培育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填补行政权力空白的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事项;整合社区离退休党员、驻区单位在职党员等社区资源,建立包括网格化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公益性社区志愿者队伍、经营性社区服务组织等在内的社区组织体系,发挥社区组织在引导居民参与、承担社区建设事务、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3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随着居民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多元化日益增长,利益关联度已成为决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以居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培育社区资本,建立完善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指导、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的社区服务体系,确保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民利民特点,增强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以社区办公设施为依托,每个社区配备一个综合性社区服务站,其资金来源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组织配合、居民积极参与的公共服务网络,向全体居民提供就业、社保、养老、医疗、邮政、综治、文教、社会福利等服务项目;健全社区志愿组织登记管理办法,鼓励社区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引导驻区单位开展邻里互助、承诺服务、社会捐赠等公益性活动,推动驻区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社会化进程。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普遍面临的“养老难”问题,采取社区照顾的养老方式,开办社区养老服务公司,提供餐饮、公共卫生、上门护理和养生保健等服务项目,在方便居民养老的同时,增加了社区就业岗位,带动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纵深空间。

建立社区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一是,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二是,挖掘社区内部资源,鼓励居民、商户自发组成社区组织,开展互帮互助、结对帮扶或微利、公益性社区服务项目,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工作、保险、补贴等福利待遇,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四是,突出社区服务人才吸纳的针对性,结合社区服务项目的设置,分门别类的开展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方面人才的吸纳与培训工作,提升服务社区的综合能力。

健全社区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对社区服务项目的设立提供土地、税收、场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注入社区服务事业;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类资金倾斜力度,设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推动社区服务资金筹集渠道的多元化,在政府承担公共设施、社区工作运转经费等社区建设基本费用的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投资兴办社区服务事业;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将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奖惩,对于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予以奖励,对于未能达到资金数额、投入方向、使用效率等规定指标的,一票否决。

2.4 拓宽居民参与渠道

根据公民参与阶梯论,当前我国居民参与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过程中,即由官方操纵的动员型参与向信息沟通、组织形成的象征性参与转变,能否顺利实现这一转变过程,对于我国基层组织自治能力的培育和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拓宽参与渠道,使居民参与由单一、低层次、不平衡向多元化、高层次、同步发展的良性状态转变。

目前我国居民参与主要限于文体娱乐、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一般性社区事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有限性和不平衡性。因此,政府和社区党组织应当从满足居民利益和兴趣爱好出发,支持社区居委会探索开拓权益性参与和政治性参与领域,将居民参与的触角拓展到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积极的居民参与状态。

扩大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在发动居民参与居委会、驻区单位,或其他社区组织开展的社区建设活动的同时,注重居民知情权、决策权的维护和实现。通过实行联络员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组织听证会、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定期举行民意测评等途径,让居民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商议,扩大居民的知情、决策、监督的范围和权力,由居民根据其意愿自主协商确定参与的项目、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而将居民的意愿注入社区发展的路径中来,引导社区建设向符合居民利益的方向上来。

2.5 强化监督考核机制

监督权是居民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前提条件。“现在的公民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新技术和媒体发展带来了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些加深了人们对拥有更大的民主自治的需要。我们必须通过下放权力,使政府更为开放和反应更为迅捷,来满足这种需要。”

特别是在行政部门的影响力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居民组成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同时,还应具有足够的、实际的监督权才能真正行使社区治理的权力,并有效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真正从符合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一是,建立社区建设成效的居民考核机制。探索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体系,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可以针对公共服务提供者、居委会等自治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伍等社区建设主体,设定不同标准、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考核细则,居民享有通过居民代表大会或居民小组等参与细则的制定、实施的权利,从而真正将居民(或其组织形式)提升到与其他社区建设主体就平等的对话平台上来,增强居民对社区发展方向的影响力。

二是,建立社区建设的网络监督平台。随着互联网在普通市民层面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习惯于通过网络,参与到国家政策制定、重大事件评论、社会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以此为借鉴,我们可以尝试在社区层面建立居民互通有无、畅所欲言、参社议事的平台,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更加便于社区居民可以不必有所顾忌的参与到对社区决策、执行等环节中来,通过网络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社区范围内的民意舆论,从而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等自治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将居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纳入议事日程,确保社区规划、计划的制定、执行始终围绕着实现居民利益展开。

三是,建立健全社区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物业服务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成立以社区居委会干部、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居民小组组长、警卫室干警、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主体的社区监督团体;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楼道长—居民代表的社区监督员队伍,在收集传递居民意愿诉求的同时,对相关部门、单位等责任主体的答复、办理情况进行督促监督,并确定专人负责,确保所有情况能够直接反映至当地党委组织部或纪检部门,且保障监督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监督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正处于由完全的政府推动向居民逐步参与治理转变。尽管最终的方向是社区自治,但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政府仍应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主导力量,有所不同的是,主导的领域、主导的方式应随着我国社区发展的进程实现转型,着重发挥在规划引导、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扶持社区组织的成长壮大,承担起行政力量退出后余留的职能空白。在推动社区自治、实现居民广泛参与的征程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还有更切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的诸多政策措施需要予以配套推进。在所有动员居民参与的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应当是建立居民与社区发展的利益关联机制,需要更加重视居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和程序设计,这是实现居民广泛的、实质性参与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我国基层民主自治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勇,陈伟东,等著.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出版社,2002,11.

[2]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6.

[4]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7.

[5]蒙婷婷,符盈.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7).

8.社区服务拥抱大数据 篇八

全面管理生活

3月刚刚上线的龙湖物业APP,让吕峰乐此不疲。通过移动设备“遥控生活”的日子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预定早餐,龙湖生活中心会把业主远程下单的早餐按时递送到家里。

简单算一笔账,重庆龙湖目前拥有25万名“龙民”,按照规模速度,2016年预计将达到40万人。两年后,如果“龙民”每人每月通过APP消费2笔金额,比如订餐、订水果之类,人均花费约200元,仅一年重庆龙湖App平台上产生的消费就约为9.6亿元。龙湖集团流程与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万国锋指出之所以龙湖会如此看重网络与终端,在于互联网有机会打开房企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龙湖的云服务平台,也有能力统计每一位业主的消费开支和购买能力。如此巨大的金矿,让开发商们不断思考如何在物业服务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

其实,开展物业服务的模式并非龙湖一家,与龙湖物业APP着眼于业主的吃、住、行略有不同的世茂“云服务”则更注重提升客户的生活体验。例如,墙面自带表情,可随意切换。吃早餐前会有腕表提醒你今天的健康指标如何、该吃些什么和不宜做哪类运动。孩子在社区里学钢琴、芭蕾、话剧,不用满城接送,每周还有大师熏陶……这听起来貌似是比尔·盖茨过的生活或是科幻片里才有的情节,其实这正是世茂“云服务”正在努力实现的提供给业主的“生活体验”。

龙湖物业APP以及世茂“云服务”平台都是房企基于大数据走向“云社区”的第一步,然而如同龙湖、世茂一样服务于业主的社区平台似乎要追赶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正如雨后春笋般滋生。如万科的幸福驿站、花样年探索“彩生活”电子商务模式、绿城研究“园区服务”增值服务体系、北大资源打造“资源家”平台、绿地建设“智慧城镇”及“平台型企业”……众多房企纷纷介入网络平台的研发,希望以此打破社区规模限制的壁垒,为业主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谁拥有的数据库越大,谁就能精准定位客户,实现精准营销。正如地产资深评论人沈光明所说:“这和我们把做手机的小米看作互联网公司相似。未来的房地产,出售的不再是房子,通过APP入口,物业将创新商业模式,成为房企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数据化的时代,用户体量和规模决定了可运筹的数据资源的多少。”

“服务”或将大于“卖房”

“云服务”、“大数据”概念并非一夜之间就如此火爆,目前拓展“云服务”社区较为成功的花样年“彩生活”模式,早在十年前就将触角深入到这一领域,如今花样年的物业管理部门甚至获得行业最高的40%毛利率。这不禁让人感叹,一个不逊色于淘宝,甚至可能规模更大的市场就在地产商的身边。

简单算笔账:中国有多少个社区?截至2012年,全国500户以上的社区约有5万个,约2500万户,人口7500万。这些人都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或以上的富裕阶层,按照人年均消费1万元计算,一年消费额为7500亿元人民币。在欧美国家,社区商业占据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以上;而在中国,目前整体水平不足30%。由此可见,社区是一块未被开掘的金矿。

9.关于社区自主物业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九

一、基本现状

本社区有4个是属于老旧小区,但实施自主物业管理的小区仅有腾飞大厦和天星桥街道家属楼2个小区,其他的小区还处于无物业管理的状态。现有的两个自主物管小区,一个是由社区居委会直接管理的,还有一个是由小区业主委员会进行自主管理。由社区直接管理的小区比较规范,但是大大增加了社区的工作量。由小区业主委员会管理的小区由于缺乏相关监督机构,矛盾较多,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由于小区业主争当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发生小区停水的事件。其他无物管公司的小区还处于无人管理的局面,多次出现电线被盗割的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物业管理要实现良性发展,惟有走上一条规范化、市场化的道路,调查报告《关于社区自主物业管理的调研报告》。要实现自主物管市场化,现阶段较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上的碰撞和突破。要行政不干预,要业主理解和适应市场化,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变迁,存在着不少问题。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http:///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一)业主较易对自主物业管理机构产生不满

由于自主物管提供的是软性服务,可用来参照的硬性标准很少,而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水平又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在管理过程中业主很容易对物业产生不满,认为收费高,治安和卫生状况管理不到位,而自主物管的人员又认为自己是吃力不讨好。

(二)自主物业管理对所聘用员工的工资待遇较低,造成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熟练工比较少,服务质量不稳定

自主物业管理的收费较低,相对而言给所聘人员的工资就较低,有的甚至是兼职,因此造成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更换频繁,从而使服务质量降低,造成业主对物业管理的不满。

(三)自主物业管理处于探索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

自主物业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政府没有具体的规章可以遵循,在处理自主物业管理的相关事务中没有根据,社区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尺度难以把握,不利于规范的管理。

(四)自主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混为一谈,职能没有明确合理的划分

10.社区管理干部述职报告 篇十

又是一年秋来到,盘点自己在社区主任岗位的这一年,有工作的经验、有学习的收获、实践的感慨,也有反思的遗憾。籍此机会,我也将从自己学习、思想和履职情况等方面总结报告:

一、重视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面对社区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要求,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适应社区工作的建设步伐。为此,我带头投入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中,学理论、悟精神,活学活用,力求实效,社区也顺利完成作为试点社区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个人的理论水平、统筹工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用于团队建设、社区工作中,让个人的成长融入到集体的荣誉和进步中;为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我还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自学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中级资格考试。

二、认真履职,带班子抓建设,当好“领头羊”

一名合格的社区主任,最重要的是带好班子,打造一支战斗力强、充满活力的社区队伍,热心服务为民。我也充分了解,培养好副职,当好助手和参谋,社区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大步向前。因此,我推行层级管理模式,鼓励和支持副职们大胆工作,有展示的平台,责任我来承担,工作让她们放心去做,同时要求副职们带好、管理好各块口工作人员、协管员,层层管理带头,充分听取副职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中坚力量的作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同志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扬长避短,合理分配和安排工作,使社区能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和迎检、现场会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三、多方协调,做实事解民忧

服务是社区工作的生命力,而民生问题则是评价社区工作的“试金石”。因此,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不回避不推诿,带头协调,充分发挥社区职能作用。

四、开拓创新,丰富载体内容

为了更好明确社区工作方向,收集社情民意,在我的筹划和建议下,社区推出了“居务恳谈会”制度,这项工作的实施,使社区为民办实事的方向更具体,与居民们的联系更紧密,同时,也使居民们有了直接了解、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为方便居民们反映民情,

五、反思工作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再上台阶

11.各大社区广撒“网络漂流瓶” 篇十一

点鼠标,就能抛出或捡到一个“漂流瓶”,陌生人就能通过漂流瓶“结缘”,倾诉心事,分享秘密。这种采用匿名交流,且形式简单又充满童趣游戏,在白领一族中迅速走红。

将心事装在小小的玻璃瓶中,抛入浩瀚的大海,等待一份充满未知的回音——这是曾经在中世纪的欧洲盛行一时的“漂流瓶”游戏。而在网络高度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扔“网络漂流瓶”的游戏在年轻白领中悄然兴起,成为许多白领宣泄情感、减压交友的新方式。

某天,网友茉莉登陆QQ,有提示说她收到了一个漂流信,茉莉点开,发现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徘徊在择业的十字路口,字里行间洋溢着苦恼。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找工作时候的困窘,百般滋味在心头,所以決定好好回信开导这个迷茫的陌生人。”茉莉说。她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就把信“扔”回“海”里。“我很意外第二天我又收到了他的瓶子,他说我的信让他心里明亮了许多,希望跟我交个朋友。”

“网络漂流瓶就是一个充满童真的载体。这种方式让我们感觉又回到了童年,写下心事和秘密,怀着希望等待远方的朋友,做个天真的梦。”“人生总有低潮期,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觉得自己特别需要一个漂流瓶,就像需要童话里的魔瓶一样。”众多玩家这样评价漂流瓶的作用。

有社会专家认为,“漂流瓶”带来的效果是双方面的,它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加大,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人们很多时候都不把自己的真实情绪轻易示人。而网络漂流瓶为人们带来了一个倾诉和宣泄的空间,有利于人们排解心里的孤独和压抑。但它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是:如果完全借助它来疏导心情,对于未成年人和有心理障碍的人存在危险性。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当他们把自己的秘密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出去后,难免会有所期盼,如果回复者给他们的建议是正确的,那么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是有好处的,如果给他们的回复是偏激的,那么将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更是如此,一些过激的语言容易加深他们的心理疾病。

百度贴吧

动漫作品分类

活动内容:是否收集了丰富资源想要分享给更多的人?是否有太多太多吧友的创作想要展示?

是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贴吧主题?为了满足吧友的需求,百度贴吧正式开放“动漫作品”分类大全申请。

活动时间:长期有效

活动说明:吧主须提交申请资料,经审核员审核达到官方要求后,方可开通大全。

条件一:分类动漫作品;

条件二:吧内主题作品对应漫画、动画资源丰富完整,集数(话数)连贯;

条件三:精品帖数量达到200以上,分类明确;

条件四:吧务团队及吧内成员活跃,能保证编辑团队的规模,并在10日之内完成大全初稿制作。

http://tieba.baidu.com/f?kz=1001591798

凤凰论坛

网友积极参与犀利辩题

辩论主题:面对北京,你选择坚守还是离开?

北京,曾经是我儿时的梦想,几经周折,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现在的我,真真的生活在北京了!但现实却一步一步地告诉我,那些梦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幻想……

在这个环境里生存,就连儿时亲密无间的发小都让我感受到什么叫“都是被逼的”……生活在北京的你们,快乐吗?面对这样的城市,针对定居而言,在去留之间,你们是怎么想的?

活动内容:一、网友可参与辩论,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与网友分享。二、参与投票。凤凰论坛为网友准备了“这里有我的工作和朋友,我选择留下并继续坚持”、“已在北京购房,只能选择留下”、“等攒够一笔钱,就回老家过安逸的生活”等8个选项。

中华网论坛

每日美图大赛开办

最新主题:在你的生命中,一定会有伤心失落难过失去希望活着遇到瓶颈的时候,是什么给了我们力量,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朵微不足道的花儿,一棵我们从不曾看它的树,一部激愤人心的电影,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遇到那个给你力量的重要记忆点了吗?

活动要求:图片为原创,内容健康,不限题材、数量,标明图片说明。图片为JPG或者GIF格式。

评比办法:每日评选前一天的图片,上传的图片采用跟帖回复形式,根据网友评论、楼层“顶”的数量以及编辑的挑选,评比出最佳照片,进行奖励和社区首页推荐。

参与办法:关注论坛的贴图板块,看每天的活动细节,再发帖跟图。

活动奖励:

1、获得论坛频道首页焦点图片推荐的权利;

12.社区管理大调研报告 篇十二

1 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莒南县结合自身的实际, 探索出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所谓“大村庄制”农村社区, 就是将几个村庄合并成一个大社区, 由新成立的农村社区进行统一、规范地管理。在进行社区建设之前, 对全县723个村居进行了数字化测量和详细规划, 同时启动22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 截至到2009年末, 莒南县共建成“大村庄制”农村社区56个, 覆盖210个村庄。另外, 在建社区5个, 还有10个社区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已经有9座小高层和108座二层楼房完成了主体工程。莒南县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先进社区的建设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社区都建有自己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主要街道安装路灯, 垃圾集中处理, 有线电视入户等。全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试点先行、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1.1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莒南县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 村庄合并以后, 带来了许多变化, 其中之一就是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 社区对各村的土地、财务、债权、债务、制度等进行了重新的清理、登记, 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原来各行政村独立的管理从此废除, 由合并后的新农村社区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即推行一套班子、一套财务、一套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 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1.2 行政支出大大降低

村庄合并后, 原来分散的几个村庄现在合并为一个大的社区, 行政区域由小变大、班子职数由多变少、行政支出成本大大降低。例如, 莒南县相沟乡在村庄合并前村“两委”成员是192人, 村庄合并后变成了118人, 又经过上次的换届选举, 村“两委”成员直接减少至86人, 用于行政方面的支出随之降低了许多。在这方面, 莒南县每年可以节省800多万元的行政支出成本。

1.3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最为直接明显的就是村庄容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区建设前, 各村庄房屋建筑杂乱无章, 街道弯曲、宽窄不一, 主要道路还是土路, 垃圾随意丢弃等各种问题严重。而社区建设之后,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房屋建筑变得整齐有序, 一些先进社区正在尝试推行农民集体住楼房。对主要的街道进行了修建、硬化, 而且还安装上了路灯。除此之外, 还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各社区都建有自己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很多社区都建起了人民广场、超市等基础设施。

2 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 由于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 在进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遇到一些困难, 这些都会阻碍着社区建设的推进。

2.1 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就是资金的投入。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基本上是由以下部分组成的, 临沂市、莒南县财政提供的一部分经费, 各乡镇在村中通过集资获取的资金, 以及一些企业的投资资金。从2010年起, 莒南县财政每年拨付2000万元用于农村社区建设, 按照规模档次、建设标准及完成时限分配给各个社区, 但是大部分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额远远超过从县财政中分配到的数额, 资金匮乏严重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另外, 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农民群众并不是很富裕, 加之农民的参与热情不高, 真正靠社区中农民自身筹资获得的资金支持也是非常有限的。还有, 对于整村拆建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的, 虽然可获得每亩21万元的土地置换补偿金, 但补偿金到位滞后, 必须要等到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这使得土地置换补偿金不能及时有效地支持社区建设工作, 甚至会耽误一些重要项目的建设。随着“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各项活动的广泛展开, 现有的资金投入己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需求, 进而不能开展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2.2 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够, 使得他们在现实中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不能有效配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对莒南县部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的调查发现, 大多数村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把农村社区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实行集中居住、统一规划。正是由于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进而导致实际行动上的缺位。所以就经常会出现村委会对乡村进行规划时, 有些房屋根据规划是要拆迁的, 而有些农民是极大的不同意, 更是非常不愿意配合工作。

另外, 农民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高也是制约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足、自小受小农经济影响等原因, 在很多行为举止上有失文雅, 如随口而出的脏话, 到处乱倒垃圾……这些行为都会阻碍着农村社区建设。

现在莒南县农村社区规划内容之一就是农民统一住楼房, 而通过调查发现:有75%的农民不愿意住楼房, 他们更愿意住在瓦房里或自己建筑的小楼房里;甚至有10%的农民极力反对住楼房, 只有15%的农民表示愿意住楼房的。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对农民的咨询得知, 农民根本就不习惯住楼房, 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瓦房, 习惯了瓦房里的生活方式。

从图2可以发现, 社区居民对社区是否是利村利民的事业认识还比较模糊, 有43%的农民不清楚农村社区的好处, 另外48%的农民对社区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只有9%的村民认为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对村庄、村民是有利的。显然, 农民对农村社区的建设持有怀疑或不认可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不愿意配合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得知, 农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了解程度, 只有3%的农民表示非常了解;30%的农民表示比较了解;了解非常少的占5%, 62%的农民表示马马虎虎。农民连村委会的工作都不能了解, 显然, 这是不利于居委会工作开展的。另外, 通过询问还得知, 农民主要是通过与人交谈、电视的方式获取各类信息, 渠道比较单一, 也使得他们对居委会工作了解不够。

2.3 干部带动作用不够强大

首先,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地开展, 社区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需要紧随社区建设的步伐提高, 否则无法胜任社区建设工作。因为社区建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大到宏观的战略制定, 小到微观的任务执行, 都对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 莒南县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主要是由原来的农村基层干部构成, 他们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不仅缺乏理论知识, 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通过调查问卷及对一些居民的询问得知, 许多村委会干部为小学或初中水平, 两者共占63%,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村干部才占有37%, 可见, 文化素质普遍是不高的, 所以导致了社区建设有时候会只重表面、搞形式、走行政。

另外, 因为是在农村基层工作, 现在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薪酬待遇并不高, 莒南县大部分社区村委会干部月基本工资500元左右, 绩效工资400元左右, 一些先进社区干部薪资会相对高一些, 但整体上社区干部的薪酬待遇比较低。而且农村社区工作特别繁琐, 工作比较累, 这就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大大削弱, 进而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2.4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目前莒南县从已建设的社区现状看, 存在社区规划层次较低、样式较单一、整体规模较小的问题。目前, 莒南县社区建设主要体现在村庄规划、村容整治上, 而水、电、暖、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社区规划时没有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另一方面是社区严重缺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服务, 所以大多数居民没有体会到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

3 推进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莒南县“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 解决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才是关键。参照、借鉴相沟乡三义社区建设的成功典范, 提出以下的解决对策。

3.1 政府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

首先,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方面, 政府要在先前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可以每年根据当年经济发展情况适当地提高从财政中拨出的专项资金额, 即每年在2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基础上, 根据当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 按照一个适当的百分比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社区建设, 争取为社区建设多提供资金。当然, 社区建设仅仅靠政府划拨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它还需要各社区继续在本社区村民中集资, 鼓励农民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只有资金充裕了才能顺利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社区。

其次, 还可以鼓励一些先进个人、社会团体或者企事业单位等对农村社区进行捐赠、投资, 吸引多方投资支持农村社区建设。例如, 三义社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比较好, 它通过建设民营经济项目区来吸引企业投资, 陆续地像盛隆牧业、磨具磨料、饲料加工、混凝土搅拌等15家企业开始在此设厂发展。这些企业的投资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便于顺利开展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最后, 针对土地置换补偿金到位滞后的问题, 政府可以适当改变一下政策, 对于整村拆建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的, 经实地考察后, 立即按照某一适当比例支付土地置换补偿金, 具体比例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剩余的土地置换补偿金将于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置换。这样可以避免因补偿金迟迟未到而致使社区建设工作难以开展。

3.2 提高农村居民素质, 增强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

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有效配合, 农民参与并配合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影响农村社区建设能否顺利开展。要提高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必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

可以对社区居民开展一些教育培训, 普及基础教育、科学、卫生、法律方面的常识, 讲解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知识, 并有针对性地适当开展一些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以让社区居民既增加了知识储备, 又提高了操作能力, 久而久之, 社区居民的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理解社区建设, 了解并懂得村委会的日常工作, 使其愿意配合并主动参与村委会开展的相关工作。

同时, 社区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社区服务, 增进与居民的沟通交流, 做到经常走访居民, 对于居民提出的建议要重视并研究决定其可行性, 对于居民反映出的问题也要及时调查并尽快解决。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及服务, 让他们充分享受这些服务, 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3.3 增强干部及工作人员素质, 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首先, 加大对社区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频率并做好培训考核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农村社区建设有关的知识, 增强社区领导干部的知识储备, 掌握理论。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提高社区建设能力。例如, 三义社区对社委会成员实行每年2~3次的思想业务培训, 社委会保证每月开展1~2次的学习工作交流会。

其次, 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薪酬待遇, 适当幅度地上调他们的工资, 改善办公条件, 提高福利待遇。参照当地公务员的薪资待遇标准, 适当提高福利待遇, 可以为他们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年终发放福利时多考虑村干部及其家人的实际需求。通过这些措施来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 通过一些方式, 像三支一扶、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方式, 吸引优秀人员及毕业大学生加入到社区建设队伍中, 充实社区建设力量。他们可以根据先进的知识与经验, 把好的想法带到农村,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为农村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4 逐步完善公共产品及服务,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 要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尽早实现村村通公路, 为农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继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为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整治村容村貌, 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

其次, 加快改造农村中建设薄弱的学校, 为其配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提高办学条件, 为农村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借鉴其他先进社区的先进经验建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 开阔农民的思路。同时还可以为农村配备一些体育健身设施, 供农民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最后,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根据农民的意愿, 提供一些有助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机构设施, 例如人民广场、百姓乐园等, 通过这些措施来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 深刻体会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 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 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本文获得青岛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杨世松, 村庄合并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选择[J].中共商丘市委党校报, 2008, 9:23-25.

[2]徐干, 莒南县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6个[EB/OL].山东建筑信息网, http://www.sdjs.gov.cn, 2009-07-17.

[3]武宗义、李辉, 大村庄制, 农村社区建设新探索[EB/OL].大众日报, http://www.sina.com.cn, 2008-07-30.

[4]贺明银, 浅析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2010, (9) :238-243.

[5]贺爱琳、贺晓斌, 农村社区建设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 (1) :82-83.

[6]覃万科, 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习月刊, 2009, (6) :55.

[7]姜媛媛,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 2010, (2) :89-91.

[8]卢忠、肖杰,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与管理探讨[J].北方经济, 2006, (10) :27-28.

上一篇:总结表彰会主持词下一篇:爱贝国际少儿英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