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中心2007-2011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规划(精选2篇)
1.信息管理中心2007-2011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规划 篇一
骨伤科2011总结及未来五年规划
在2011工作中,我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但是也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骨伤科知名度与九十年代相比,已大不如从前,缺乏知名专家。这是由一些客观原因、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因而,骨伤科病人多部分是由一些乡镇村医介绍而来,每个月都不稳定,就是个别介绍来的患者,对科室的治疗技术也心有疑虑。老河口周边部分乡镇群众,对我院骨伤科,甚至我院的知晓率都很低,这是束缚骨伤科继续发展的第一大瓶颈!
其次,缺乏专科专病特色。在我的印象中,九十年代初、中期,就当时股骨颈骨折这个单个病种,就吸引了太平店、谷城等周边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对当时我院骨伤科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在现阶段,医疗竞争日趋激烈,缺乏专科特色、专科技术,我们很难和兄弟单位竞争,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这是制约骨伤科稳步发展的第二大瓶颈。
第三,骨伤科急救器材、能力不足,这一点和我院的快速发展不大协调。就创伤急救患者而言,更快、更好,更有效的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现在还拿着九十年代的一套骨伤科装备,怎么为急救患者服务?没有显微镜,我们怎么来接神经,更不要说来会诊进行断肢再植了;手术室没有骨伤科专用器材,我们怎么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伤科病人做治疗?虽然创伤急救的病人少,但是“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我们把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想在前面,才能在患者面前更自信!
2.XX局未来五年信息化建设规划 篇二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XX工作的具体特点,XX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统一规划、分级建设,试点先行、分期实施,讲求实效,注重应用,面向社会、服务公众。
(一)统一规划,分级建设。XX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将由政府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单位遵照这一规范和标准,分级负责,协同建设。
(二)试点先行,分期实施。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和各地的办公现代化水平及工作基础,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按步骤,分批次地实施,先试点,后推广,不搞“一刀切”。
(三)讲求实效,注重应用。XX业务范围宽,涵盖面广,信息化工作不能贪多求快,要讲求实效,以当前重点XX工作为突破口,以应用促发展,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四)面向社会,服务公众。XX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XX信息化建设必须以面向社会为基础,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我市XX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年时间内逐步构建管理型和服务型两大网络。管理型网络即XX系统广域网,该网络将覆盖至各镇(区)XX部门,网络上将构建通用XX业务软件平台,通用平台上运行专项XX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型网络即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三位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
二、主要任务
为实现XX信息化的发展目标,2007年至2012年,我们将实施“数字XX”工程和“便民”工程。
(一)“数字民政”工程
“数字XX”工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覆盖各镇(区)的XX业务宽带高速网络;二是在这一网十,上,建立分布式XX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开发管理和分析这一数据库的通用XX业务软件平台;三是运行在通用平台上的专项XXX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数字XX”工程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各镇(区)XX部门的专网,使各级XX干部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利用通用XX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和分析XX业务信息,利用专用业务管理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行政管理,从而实现XX工作的现代化。
(二)“便民”工程
“便民”工程以XX信息资源及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为基础,围绕社区建设工作,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结合“数字XX”工程,建设智能呼叫中心,形成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信息管理中心2007-2011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规划】推荐阅读:
法院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年度工作思路12-21
学校信息化五年规划07-09
信息技术教师五年专业成长规划11-21
信息中心运维管理流程12-11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08-10
信息网络中心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08-22
工商行政管理应知应会知识题库-信息中心12-28
信息管理学试卷及答案10-25
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及监督检查机制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