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模拟试卷

2024-06-15

初一语文模拟试卷(共8篇)

1.初一语文模拟试卷 篇一

2011年语文摸底考试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41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5分)

líng lì

wǔ rǔ

máo dùn

pái

huái

kāng kǎi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各字的声母或韵母是否正确,对的里画“√”,错的画“×”。(4分)

①“阀”字的声母是h。()②“溅”字的声母是j。()③“裸”字的韵母是uǒ。()④“元”字的韵母是ān。()3.确定下列汉字的笔画数,在括号里填上序号。(2分)

(1)娱: A10画 B11画 C12画()(2)紫: A11画 B12画 C13画()(3)臣: A6画 B7画 C8画()(4)鼎: A11画 B12画 C15画()4.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4分)

废()忘()

舍()为人

同心()力

居()思()

万古长()

神机()算 5.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

A、斩钉截铁 秉烛夜游 张冠李戴 三年五栽 B、技叶繁荗 恍然大悟 万籁俱寂 失声痛哭 C、战无不胜 置之不理 坚持不懈 争先恐后 D、拨苗助长 赞叹不已 盛气陵人 兴国安帮 6.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4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7.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组是()(1分)A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应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要求他改正。B尽管胡狼潜伏在草丛间,悄悄向猫鼬靠近,但还是被机灵的猫鼬哨兵发现了。C与其在家老坐着,还不如出去找同学打打球,做做游戏。D不但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我,而且锻炼了我的自理自立能力。

8.用下面的字扩词,再用所组的词正确地填入后面的括号中。(3分)

然()()()

(1)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一传出,()受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嘲笑。

(3)这件事这样办()稳当,但是太费事了。(4)在公园散步我()能遇到她。9.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4分)(1)夸奖 夸耀

骄傲的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自己;谦虚的人,即便听到别人的()也从不沾沾自喜。

(2)简朴 简单 简陋

李奶奶在破瓦房里居住时,家里的陈设很(),现在搬进了新楼房,她仍然保持着()的生活作风。

10.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1分)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D.小刚,你今天的行为打动了我,我要学习你。11.没有用比喻的一组是()(1分)

A.残阳如血。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C.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D.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2.不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熟记下许多精彩的语句。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9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6)燕子去了,();杨柳枯了,();(),()。”(选自《为人民服务》)桃花谢了,()。(选自《匆匆》)13.请你写一句话,表达对老师六年来对你培育的感谢,并用上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修辞方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共29分)

(一)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请你认真阅读本文,并回答文章后面的联系。(11分)

挪 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怕。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的在地下蔓延。老花匠用产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 “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

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4.文中第⑻段有三个错别字,它们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3分)15.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16.“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7.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2分)一铲,两铲,三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18分)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ã)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â)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2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4分)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A表注释,B表语意转换,C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2分)(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22.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3.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

(一)题目:________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醒:1.写出真情实感,字迹要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2.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3.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任命;

4.不少于450字。

(二)题目:我的心儿怦怦跳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有时遇到的事情,或情况紧急,或紧张激烈,或愉快喜悦,或惊慌不安,此时你的心跳得也特别厉害。请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把内心的感受写下来。

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情感真实,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伶俐 侮辱 矛盾 徘徊 慷慨

2.× 应该是f √ √ ×应该是uān 3.①

4.废(寝)忘(食)舍(己)为人 同心(协)力

居(安)思(危)万古长(青)神机(妙)算

5.C

6.(1)“不禁”和“忍不住”删除任何一个词即可。

(2)“已经”改为“快要”或“即将”

(3)把“不是很清楚吗?”换成“呢?”

(4)在“写作水平”前面加“提高”。

7.D

8.答案示例:居然

虽然

偶然

9.(1)夸耀

夸奖

(2)简单

简朴

10.C

11.C

12.(1)她在丛中笑

(2)赤橙黄绿青蓝紫

(3)但使龙城飞将在(4)家祭无忘告乃翁

(5)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6)有再来的时候 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 13.略

14常(长)

产(铲)

轮(抡).15.人挪活,树挪死

16.弱不禁风的腊梅

17.继续铲土的次数

腊梅濒临死亡的惨状

18.一株奄奄一息的腊梅,在移栽时被砍断了主根,却存活了下来。

19.作者赞美了腊梅顽强的生命力。

20.(1)用手遮住自己的脸部。本文指年轻的女护士害怕看到马修经受痛苦的样子。

(2)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本文指马修把痛楚作为病情好转的关键。

21.(1)B(2)A

22.活着就是高兴的,幸福的。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渴求,而希望则是生命的源泉。

23.(1)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2)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

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24.因为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感受到自己还活着,病情在不断康复中,所以他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25.学生回答能符合文章内容,言之有序,老师酌情给分。

三、(略)

2.初一语文模拟试卷 篇二

关键词:初一,语文,衔接策略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连续性, 更重要的是使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协调一致,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协同发展, 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兴趣的衔接与培养

1.要融洽师生关系。初一新生刚接触初中老师, 心里有陌生感和距离感, 老师应该在开始阶段, 抓住时机,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朋友的心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 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2.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老师要在学生接触初中语文前, 给学生做好心理铺垫, 利用小故事或小游戏来讲解初中语文知识的趣味和美妙, 让学生增强学生语文的信心, 在不断鼓励中树立学好语文的目标。

3.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教师要针对初一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 利用课内和课文时间, 对学生展开不同的学习引导和评价。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既能有针对性, 体现了对学生重视的公平性, 也提高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正能量。

二.教法的衔接与创新

初一学生刚结束小学阶段的学习, 需要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 教师要掌控课堂节奏,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反映能力, 调整讲课的难度和速度, 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的知识, 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要注重对全面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的学习要贴切素质教育, 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有知识的教授, 也要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 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 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总之, 在初一语文的课堂上, 教师要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让学生在初中的开始阶段养成对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 奠定基础性的语文素养。

三.学法的衔接与改进

1.由学会到会学。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般局限于上课专心听讲, 课后完成作业。初一语文教师则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而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训练状况出发, 采取一些过渡措施。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让他们去研讨, 逐步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独力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2. 从个体操作式学习到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独立操作式学习常常是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是学生思维特点对学习方式的客观制约。但进入中学学习后, 语文学科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初中阶段, 学科多, 任务重, 难度高, 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 单靠自学往往效率比较低。所以初中语文的学习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习效率, 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提升了学生思考创新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衔接教学对于学生的初中学习阶段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阶段的学习, 认真探索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氛围, 实现良好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陈秋芳.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衔接:解读语文新课标[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8) .

[2]单晓丽, 王欣.浅谈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2 (5) .

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九) 篇三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 车/水瓶皮/吃里外

脸/转弯期/久不归 

B. 世/人才届/有尽有

/词夺理 铜/遗万年 

C. 善/高山景 栗/颤悠悠

横/人所难 防/心吊胆 

D. 复/鞭入里 凉/手成春

/级而上 样/棱两可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 现代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时空观念的变化,它不但刷新了人类历史,而且改变了时空对人们交往的限制。

B. 校车管理是否规范是学生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近期校车事故频发的现象,温家宝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法规监管校车运行。

C. 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会见了南京访问团代表,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宣称“没有这回事”。此次会谈在媒体公布后,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 重庆巫山县骡坪村的村民自发出钱出工,靠肩挑背扛手刨,在山崖上修了一条10公里的路。有人提议把筑路人做成手模即手的模型,收藏进博物馆。 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空线上填出有关“图书馆云计算服务”过程的四个关键性短语。(4 分)

是否能够用“云计算”技术解决数字图书馆发展遭遇的种种难题,成为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外,云计算技术已经在图书馆服务中得到应用。2009年,总部位于美国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推出云计算服务——“Web级协作型图书馆管理服务”,将世界上一万多个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全球图书馆知识库,用户只需通过一次检索,就可以得到所有图书馆的信息。此项服务的推出,被认为是图书馆“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极高。但不少地方电视台近几年先后推出各种地方特色栏目,其主持人以极富亲和力的形象让这些栏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本土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但同时也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你如何看待这些地方特色栏目主持人用“地方方言”主持节目的现象?请在赞成意见或反对意见中,任选一方观点写出你的理由。(不超过50个字)(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性整贵,风韵甚高,好读玄书,兼属文论,少有盛名。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祖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艑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酬接甚欢,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报以疾笃,敷往奔省,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日,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 乃录之 缄:封存

B. 敷赴假还江陵 会:正赶上

C. 以敷同省名家,欲之 诣:拜访

D. 琅邪颜延之书 吊茂度曰 吊:凭吊

6.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3 分 ) ( )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

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

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瞧。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见江夏王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先有事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 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nlc202309030538

(1) 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 ①灞上:又作“霸上”,唐长安东。②郊扉:郊外居所。③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意即出仕任职。

(1) 诗中哪些意象点明了“秋”?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历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其表达技巧。(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节选)]

(3) 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4)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5) 上善若水,____________,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6) 历览前贤国与家,____________。 (李贺《咏史》)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围 墙

素 素

①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阳光强烈地照在这面斑驳而苍老的莱奥内围墙上。如果从围墙中间那个门洞走进去,我就走进了梵蒂冈。

②我对围墙并不陌生。中国有无数条比它长得多也比它老得多的围墙。记得博尔赫斯曾说,如果给菜圃或花圃筑一道围墙是常有的事,把一个帝国用城墙围起来就不一般了。博尔赫斯还说,修筑防御工事是君主们常干的事,始皇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行动的规模,那是一条长得没有尽头的城墙。博尔赫斯是阿根廷作家,他从没来过中国,只在书里看见那条横在中国北方的长城。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

③它叫莱奥内围墙。它的长度尽管不能与中国的长城相比,可同样是防御工事。只不过修筑它的人不是中国皇帝,而是罗马教皇。它包围的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座教堂。被莱奥内围墙环绕着的梵蒂冈,过去曾经是欧洲的先知和圣人发表预言的地方之一。公元1世纪,萨拉切尼人侵袭罗马,将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洗劫一空。几年后,罗马教皇莱奥内决定修筑这条围墙,于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④围墙是一种抵挡。最开始抵挡的是抢劫,后来抵挡的则是岁月。漫长的岁月里,莱奥内围墙始终保持着一种姿态,看守着墙里的梵蒂冈,凝望着墙外的罗马,以及比罗马更远的地方。可是,墙外那个古老而辉煌的罗马,如今只剩下几块残骸,而墙内的梵蒂冈依然灿烂。也许因为罗马是物质的帝国,而梵蒂冈只是一个精神的府邸。

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那里不是小时候的家,没有祖母讲过的童话,也没有自家的葡萄架和门前的那条小河。它不在我的生命里,只在我的想象里。它也不在我的思念里,而在我的梦里。更主要的是,它在西方,而我在东方。记得在我有了一点汉语知识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西方。它是一个指示代词,表达的是一个方位,西方的另一面是东方。在我学了一点地理知识的时候,知道了西方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公转决定的,不论我站在哪里,不论我的脸朝着哪个方向,西方就是西方,它永远就固定在地球的西半部。在我懂得了一点政治常识之后,我明白了西方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我弄懂了这种解释,我就几乎忘掉了指示代词和自转公转,我对西方这个地方就有了一种本能的拒绝。

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这个词在我们的话语里已不多见,我们习惯地叫它欧洲。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那一道墙塌到了地面,不用翘起脚跟,彼此都可以坦然地相望了。莱奥内围墙虽然还站在这里,可我看出它已经成了摆设,像一个忠厚然而颤颤微微不中用的老仆,只是在守着最后的本分。

⑦欧洲的门敞开着。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

11.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中“围墙”的含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 分)

(1) 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2 分)

nlc2023090305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章第⑤自然段开头写到:“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作者为什么会对“它”感到遥远?(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写“莱奥内围墙”,却在第②段写了有关长城的内容,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我们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对话

谭晓婷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现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有人说,如果西方属于后现代的话,当代中国则属于前现代,既然我国的现代性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又何谈抛弃现代性去关注后现代呢?然而,事实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正是在后现代的全球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中国成为整个全球后现代时代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大卫·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一书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国家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上是‘后现代化’了。”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迅速普及,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商品化逻辑、资本逻辑已渗透市场经济诸多领域,后现代语境氛围日渐浓厚。然而,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沉迷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后现代思想家坚决反对科学至上的观念,抨击科学话语的霸权。后现代学者指出,科学的价值实现既依赖于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依赖于对科学的应用方式。科学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但是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害处,科技的价值既依赖于使用者及其使用方式,还取决于应用的文化环境条件。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科技话语的霸权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实现一种绿色和平。在中国,对科学应用方式的研究,在体制上还缺乏相关论证和保障体系,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反思和批判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当下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正在重组,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各种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交错汇集。如何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格里芬曾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拒斥支撑着现代社会政策的实利主义以及被这种实利主义信条所驱动的追求无限增长的政策。”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在理论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但在实践中,对社会发展所设定的规划指标,基本上是围绕经济增长制定的;文化、环保、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等方面则被当做次要手段而忽视。经济指标是现代化建设的硬指标,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的现代化,但只有社会、文化、自然、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才预示人们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5. 后现代主义有哪些代表性的主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中国在走向后现代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中国与后现代思潮对话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 分)

18. “一半”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社会现象:天有时是一半艳阳,一半蓝天;人有时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有人说话留一半,叫“欲说还休”,做事做一半,叫“有始无终”。一半既可以看做是与成功的距离的拉近,又可以看做离奋斗的目标还很遥远。社会文明一半靠物质文明,一半靠精神文明。改革成功一半源于经济改革,一半源于政治改革。

请以“一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省黄桥中学 尹继东提供)

4.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篇四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跛脚(bǒ) 青冥(mín) 孪生(nuán) 莽莽榛榛(zhēn)

B.御聘(yù pìn) 匿笑(nì) 竦峙(sǒng zhì) 啜泣(chuò)

C.滑稽(jī) 赏赐(chì) 莴苣(wō jù) 波光鳞鳞(lín)

D.丫杈(chà) 慷概(kāng kài) 一霎间(chà) 猝然长逝(cù)

2、横线上填字完成词语。(4分)

人听闻 径通幽 变本加 然长逝

获益 浅 心旷神 具体而 珠联 合

3、理解性填空。(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有新事物寓于旧事物中的哲理的句子是: ,。

(2)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回答)

(3)香山居士踏青于钱塘湖畔,领略了“ , ”莺燕争春的美景。

(4)从李白 “ , ” 的感叹中,我们感受到他对友人的牵挂。

(5)曹孟德观看沧海,从 , ; ,

中我们感受到他的博大胸襟。

4、冰心的《 》《 》两部诗集中把 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4分)

5、古诗文中月亮有许多美称与雅号,你能写出两个吗? (1)

6、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8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子.②耒(lěi):农具

6、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兔走( ) ②因释其耒( )

③冀复得兔( ) ④身为宋国笑( )

7、翻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分)

8、这则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一种人?(2分)

(二)(10分)

⑴“伟伟,你的新伞呢?”我一跨进家门,妈妈劈头就问。“妈妈,珍珍的旧伞被大风刮破,淋湿了全身,到我们家路口时,我的新伞借给她了。”我轻描淡写地说。

⑵下午,珍珍来还伞,妈妈撑开伞东瞧西瞅,发现了芝麻粒儿大的一个小眼,立刻沉下脸,瞥了一眼珍珍,走到我跟前骂道:“死丫头,叫你爱惜点,爱惜点,你瞧瞧!”从那以后,珍珍再也不来我家做作业了。

⑶有一天,妈妈突然问我:“伟伟,你最近跟珍珍闹意见啦?”我不知妈妈这话的意思,没有回答。妈妈又说:“乖伟伟,听妈的话,今后,要跟珍珍好一点,请她常来玩,噢!”

⑷哦,妈妈已经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了,我真高兴!

⑸又有天放学后,我一跨进门槛儿,妈妈便拿起一把崭新的红尼龙折叠伞塞给我,说:“伟伟,给珍珍送去,她准喜欢。”

⑹我莫名其妙,迟疑地说:“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互送过东西。”

⑺“傻丫头,就是死心眼儿,她爸爸现在是副厂长了!你跟他女儿是好朋友,今后……”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生日,快给她送去!”

⑻哦,原来如此!妈妈过去是车间主任,而珍珍的爸爸是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却倒了过来。

⑼“快去快回,好孩子,妈妈在家给你煎荷包蛋,快呀!”

⑽我无可奈何地接过伞,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出了家门。

⑾“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量着这把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最后,我终于转回身,朝自己家走去……

9、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⑴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

1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将⑺段中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补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快给她送去!’”这句话表明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妈妈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1分)

14、联系全文,伟伟为什么没把伞给珍珍送去?(2分)

(三 )九十九分的.苦恼(10分)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寓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5、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2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16、文中划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2分)

17、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1分)

(1)于是就有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18、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3分)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19、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2分)

答:

(四)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12分)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20、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2分)

21、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22、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 (3分)

23、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①措施:

②理由:

三、作文(4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也是明了的过程。

5.初一语文竞赛试卷[定稿] 篇五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B.李老师手上拿着国标苏教版《语文》(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版)。C.“泰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创业的理想之地。”王总在外地在泰客商座谈会上动情地说。

D.我不知道2006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是哪所学校的毕业生?但我知道海陵区高考状元是民兴实验中学的毕业生。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D.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二、阅读鉴赏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山村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这些特点的?(4 分)

答:

。(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 分)答: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2分)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了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是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6.标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2分)

7.文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对下列两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4分)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9.文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3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分)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2分)

11.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3分)

12.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3分)

13.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方子儒: 年轻人: 14.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3分)

有点尴尬→()→()→笑了→()→满怀歉意

15.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3分)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⑴“一两家鸡鸣”说明山村人家不多,突出了山村的幽静;(2 分)雨中的竹林、溪水、村路、板桥,写出了山村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致。(2 分)⑵“闲”。(1分)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1 分)

写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向上的劳动生活气息,(2 分)

6、(父亲打造的)斧头;“我”

7、善于教育孩子,手艺高超,做事从容不追,干自己爱干的事

8、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②抓住句中重要词语(如“一声不吭”“狠狠”“啃”等),分析父亲的形象或教育孩子的方式

9、没干成一件事;做事没有耐心;总喜欢想入非非。踏踏实实做事;耐心地采草药;帮父亲打造斧头;专心学习

10.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或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

11.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或: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12.环境(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埋下伏笔)。

13.①独自走路上山;②不要欢迎仪式;③不要捐赠仪式;④抓阄决定资助对象;⑤向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表示歉意。(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14.方子儒: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成绩好的贫困生)。方式:千挑万选。

年轻人:标准:所有贫困生(贫困生;答出“贫困生,包括那些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亦可;若只答“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则不得分)。方式:抓阄决定(意思接近即可)。15.慌乱 沉默 坚定

6.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篇六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出卷人:初一语文集备组复核人:郑 静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语言积累和运用 阅读 作文

得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彷徨()(2)污huì()

(3)眼睑()(4)深suì()

(5)冻饿之虞()(6)xián熟()

2、下列成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2分)

进退唯谷略胜一筹叱咤风云本色当行郑重其是

迫不急待自命不凡望梅止渴不可思义抑扬顿挫

错别字

正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我国政府再次郑重: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人制造两个中国。

(2)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28日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了的揭牌开馆仪式。

(3)我国自己研制的无人飞船“神舟三号”发射成功,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A、声明庄重标志B、声明隆重标志

C、申明庄重标明D、申明隆重标明

4、余光中有一首描绘唐代著名诗人的诗歌“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诗人是谁?()(2分)

A、白居易B、杜甫C、韩愈D、李白

5、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含情。(3分)

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

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6、背诵默写。(8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苍苍竹林寺。

(5)《木兰诗》中体现“扑朔迷离”这个成语的是:,(6)《夸父逐日》中最能表现夸父甘为人类造福的句是,二、阅读(50分)

7、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用“/”标示下边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标一处))(1分)

其一犬坐于前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①一狼径去()②一狼洞其中()

③盖以诱敌()④止有剩骨()

(3)与例句“恐前后受其敌”中的“其”字含义相同的是()(2分)

A、场主积薪其中B、一狼洞其中

7.初一语文模拟试卷 篇七

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我发现有些学生上课和做作业前不复习;边做边玩, 错误很多;在自习时目标不明确, 东翻西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开小差;在作业和考试中, 把简单容易的、能做正确的题目做错。显然, 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的典型表现, 也是学生未能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的体现。因为, 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必须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这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学生在思想上能否意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的成败, 因为如果学生不认同, 不能就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个高度的认识, 就无法进行认真的反思。因此, 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并变为自觉的行为。任何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学习者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和努力实践。因此, 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去努力实践, 同时高度警惕学生任何不良学习习惯的滋生, 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这方面, 我主要是通过故事讲解、古诗名言、不良学习习惯自查和互查活动让学生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重点是不定期地开展学习习惯自查和互查活动, 让学生通过该活动查找并自我反思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我要求学生在自查后以书面总结的形式向教师汇报, 并规定和鼓励班级同学相互指出不良学习习惯, 并在每周找几位同学在班级内交流, 以便及时改正。

二、进行培育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常规检查

首先, 培育学生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良好习惯。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 没有预习,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没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在听课过程中, 学生不免就有生吞活剥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教师的讲课是注入式的, 学生的脑子就会像是一个图书馆, 只暂时装知识而不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样学生无论是接受知识还是培养应用知识能力, 效率都将是很低下的。为此, 就要抓好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工作, 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前对生字、词语的查找情况。具体做法是, 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阅读课文, 把生字、生词抄写下来, 然后自己进行查找, 并把查找的答案抄写在练习本上。上课时, 要求学生翻开来摆在桌面上, 老师有针对性地抽查几个学生的预习情况。抽查完后, 对做得好的、书写整洁的进行表扬, 对做得不够的进行指正或教育。我觉得这种做法比以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检查, 效果要好得多, 做到了人人动手、个个动脑。

其次, 要抓好与课本配套的复习资料的检查工作。具体做法是, 每篇课文上完之后, 要求学生在当天之内把与课文配套的《练习册》、《节节练》上的练习做完, 下晚自习后交来老师检查。老师在下班时间或者找其他空闲时间, 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将个别不认真的同学找来面对面交谈, 并告诉他, 下次要重点检查他的。这样, 学生们便会在老师的督促和压力下, 由不愿意或不自觉变得愿意或自觉了。这样长期坚持抓下去, 学生便会形成一种良好习惯。

最后, 要抓好学生作业的订正检查工作。我以前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往往只注重批改, 而不注重订正, 例行公事了事。其实, 老师批改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订正, 让学生自己订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懂。只注重批改而不注重订正, 批改便会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有很多学生一拿到发下来的作业本一看了事, 不会去订正, 特别是作文, 往往是只看老师给出的分数, 即使对老师的批语也是一看了之, 不去做更多的感想和订正。因此, 如果老师不去抓这一关键性的工作, 大部分学生便不会主动去订正。

检查学生订正作业的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随堂作业的订正检查。具体做法是, 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标示出学生作业的错误或者不妥之处, 要求学生自己订正, 并对订正后的作业本进行复查。二是对作文修改的订正检查。具体做法是, 老师对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及语意不通顺的句子或搭配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标示, 让学生自己修改, 在下一次作文时查看学生的修订情况。老师在批改作文之前, 先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 并根据情况进行反馈。同时, 还要根据不同情况找个别同学交谈。以上两个方面的检查, 老师要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对有进步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培育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和思考是获取知识的两个基本途径。认真独立思考, 不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有疑惑的问题, 并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以及产生学好语文的愿望。为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如如何运用科学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做好语文知识的梳理与归纳、怎样进行文章精读。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预习提示”, 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在讲授新课时, 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 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和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坚决防止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和“害怕提出问题”情绪的产生, 经常给学生传递老师“最喜欢大声答问、大胆质疑的学生”的信息, 使学生逐步养成在课堂上大声答问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进入更广阔和更深层的学习, 乃至终身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述所讲的几项工作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而且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其实很困难, 因为学生多年学习养成的习惯不会很容易改正,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 在和学生一起确定标准之后, 就要严格遵守, 不能放松。再之, 如果没有教师的严格要求,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惰性, 如果没有教师严格要求的外来压力, 学生就会放松导致难以成功。 (2)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虽然工作比较费神费时, 但老师一定要坚持下去, 不能半途而废, 更不能毕其于一役功, 而要常抓不懈。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如果不坚持, 今天训练, 明天放假, 行为就难以变成学生内在化的习惯。愿广大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 使学生真正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的地步,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强,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本文从使学生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常规检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初一新生的良好语文习惯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五) 篇八

1. 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 )

A. 会晤 唉声叹气 浩瀚 立杆见影

B. 领衔 强弩之末 决择 门可罗雀

C. 贯穿 明火执仗 临摹 原气大伤

D. 恻隐 功败垂成 狭隘 书生意气

2.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 京剧《云罗山》中白士永在幼子被奸相之子强抢后,又要抢夺妻子时,夫妻对唱:“怀冤仇哪顾得风狂雪降,心惨惨悲切切好不凄凉。”

B. 在西南联大卓越的先贤蔡元培先生提倡的兼容并蓄之风的指引下,我们能借鉴联大丰富的经验与智慧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扬帆导航。

C. 面对方舟子等人对韩寒代笔的质疑,韩寒父亲韩仁均通过微博表示:回应各种误导性的欲加之罪真的很累,将少说此事。

D. 1944年11月,西南联大校医室接待了2119名学生,1033人看内科,573人看眼科。

3. 政协委员张抗抗提出哪些建议力挽实体书店?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0个字。(4 分)

张抗抗委员提出,全国图书行业的销售总税收约22亿,这在国家每年9万多亿的总税收中,只占万分之二的比例。发达国家如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的政策,保证了大小书店的良好运营。政府可以参照目前新华书店享有的返税政策,使民营书店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让民营实体书店能够健康发展。面对网络书店的书价恶意竞争, 政府不能无所作为,完全可以依照国际价格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网络书店以及其它任何类型书店的图书销售进行限价。主管部门可出台网络书店的准入措施对恶意竞争行为加以约束和惩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雷锋画传》采用当下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最喜欢的画传形式,收入雷锋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图片150多幅,图文并茂。请给本书和本书中的雷锋形象各拟一条新鲜生动真实又时尚的宣传语。(5 分)

(1) 雷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雷锋画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重刻黄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序

傅怀祖

余姚黄别乘芝生,梨洲先生之族孙也。同仕吴门,以兵后先生遗集多散轶,《明夷待访录》仅汇刻潘氏海山仙馆,无单行本行世,谋重刻之。既成,属序其端, 固辞不敏,不获。

嗟乎!先生,忠孝人也。余生晚,又私淑末由,幸同郡去姚氏之墟不远耳。故老传述久,曰:先生以童年孤露,跋涉数千里,讼冤魏阙,椎仇天廷,拔逆党之须,归祭忠端公墓。纠集 死珰①难诸孤,恸哭诏狱,天子动容,悯恻称孝。厥后两都覆没,越中多士,拥戴鲁宗②为螳臂之拒。先生首率乡曲子弟,立“世忠营”,击楫渡江,豪杰响应,有并吞三吴,席卷中原之志,乃孙、熊失策,柯柄授人,方、王无谋。北兵宵济,江上师溃。先生仓皇返旆,弃散徒众,间道从亡。君臣聚泣落日乱礁之中。势穷力竭,犹欲嘘已冷之灰。乞师海外,不避风涛、鲵鳄之险。

然则先生忠孝大节,参乎天地而无愧,并乎日月而无亏。宜乡之人,虽野夫岩叟,至今嗟叹如昨日事也。

是录世远年湮,士大夫或知或不知。盖行事,实也;著述,华也。实者,有迹可寻,昭然在人耳目;华者,徒垂之空言,非用之不见其效。故有旷世而感,亦有交臂而失者。昔贾生患诸侯强大,建分封子弟之策,汉文不行,至孝武之世而大用。文中子奏太平十二策,隋主不能用,而房、魏辈窃其余绪,佐唐成贞观之治。时有遇不遇耳。况先生之作是书也,当元黄再造之日,独卧空山,屡征不起,悲天悯人之志, 顾不能自休,遂损益百王宪章,研求尽善,深藏以待清问。

其曰《明夷待访录》者,有王者作,援其道而审行之,顾宁人③所谓可复见三代之隆,岂虚语哉?芝生之重付剞劂氏,有心哉。将百世以俟圣人乎?庶亦旦 莫遇之也。山阴后学傅怀祖谨序。

(选自《明夷待访录》,有删节)

【注】 ①珰: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②鲁宗:鲁王朱以海(1618年-1662年),明帝国宗室,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领袖之一。

③顾宁人:顾炎武。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纠集 死珰难诸孤 死:杀死

B. 固辞不敏 固:坚定

C. 顾不能自休 顾:却,不过

D. 庶亦旦 莫遇之也 莫:同“暮”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黄宗羲之“忠”的一组是(3 分) ( )

①讼冤魏阙,椎仇天廷

②拥戴鲁宗为螳臂之拒

③立“世忠营”,击楫渡江

④君臣聚泣落日乱礁之中

⑤乞师海外,不避风涛、鲵鳄之险

⑥损益百王宪章,研求尽善,深藏以待清问

A. ①③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傅怀祖因家乡靠近黄宗羲的家乡余姚,听到了不少关于黄宗羲的事迹,故主动为《明夷待访录》写序。

B. 黄宗羲的父亲遭宦官陷害而死,黄宗羲少年时赴京为其父申冤,当廷痛击仇人。

C. 黄宗羲组织家乡子弟,成立武装队伍,投奔南明鲁王麾下,到鲁王政权崩溃后仍继续抗清。

D. 序文举贾谊、王通的例子来说明有些著作虽不能在当代施行,但能在后代见效。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然则先生忠孝大节,参乎天地而无愧,并乎日月而无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录世远年湮,士大夫或知或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有旷世而感,亦有交臂而失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①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 ①诗作时,李白被流放到夜郎,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②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nlc202309040217

(1) 诗歌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从哪四方面表达了对李白的关切和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本诗尾联,《读杜诗说》评价“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试分析用“赠”比“吊”好在哪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2) 宫中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 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5) 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为天地立心,____________,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四言》)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父亲的神鞭

刘红庆

①30多年前,父亲是我们那个边远小城最著名的拳师。正月闹元宵时,最受欢迎的便是他的神鞭。相熟的人兴奋地传诵:“蛮五昌又耍神鞭喽!”——五昌是父亲的名字。

②1970年代初,我上小学那阵儿,隐隐约约记得是个夜晚,家里来了两三个北街村的干部,请父亲教村里的年轻人打拳。父亲答应了下来。

③开始,父亲的徒弟总有十几二十个。但坚持认父亲为师父,并与我们家来往的,却不很多。

④正月闹红火的时候,他们师徒一帮人就结队去表演了。枪术、刀术、棍术、对打,每个人都有一套节目。上场的次序是有讲究的,先是小而矮的,单个练;接着是高大的,持大兵器的;再接下来,是两人或三人对打的。最后,在叫好声中,父亲脱掉上衣,裸着膀子出场。“神鞭,耍神鞭了!”围观的人兴奋了起来。

⑤一个10多厘米长的铁尖头,拴在一根一丈多长的绳子上,绳子另一端,是麻绳编的圆环,套在父亲的一个手腕上。开始耍的时候,父亲把两根手指放进嘴里,打很响的口哨。徒弟们也跟着打口哨给他助威。我跟在他身边,替他抱着脱下来的衣裳。

⑥神鞭舞起来了,锣鼓声更响了,口哨声犀利地穿过小城的夜空。太行的冬天都在零下10多度,所有出来看红火的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父亲赤裸的上身便分外招人眼目。

⑦父亲用肘控制神鞭到达围观者面前的距离。那铁尖头会“嗾”地射到围观者面前。那人自然是吓了一跳,叫喊着向后退,但铁尖头瞬时已经到别处了,另一处响起了惊呼声。所以,父亲耍神鞭,围观人群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⑧最高潮时,父亲将神鞭缠在脖子上。现在想来,不是实实在在把脖子缠住,而是用一只手控制,左绕一圈右绕一圈,那绳便不会把脖子箍紧。但观众看到绳子把脖子缠住,惊讶地叫起好来。正在高潮处,父亲的手不知怎地一抖,绳子就又从脖子上回到他的手里。围观的人不免又要惊呼起来。

⑨父亲一辈子好身体、好身手,从不曾打针吃药。他有工作,要上班,但更要精心耕种家里的地。偶尔,他会从墙角取出大刀或者双刀,在房后学校的操场上练将起来。一次,他随单位的人到五台山旅游,在那里照了一张像,骑在马上,挥舞着一把刀。我觉得,父亲是有横刀立马的英雄情结的。

⑩但是他害不了人,也不害人。“文革”开始武斗时,我刚刚出生。外公对父亲说:“你可不要出去打人。”父亲说:“有咱孩哩,我还去做甚哩!”而有一身武艺的父亲,在“文革”最乱的派性斗争中参加了“二五”,与“红总战”对立过,却从来没打过人。

B11我在北京读书时,带父亲去玩,在前门大街的一个工艺品商店,他想要一个瓷的观音,别的都不要。25块钱,我给他买了。他就抱着个瓷观音回了太行。我不知道尚武的父亲为什么要买一个慈悲的观音,他活着时,我没有和他交流过。

B121995年,父亲68岁,被鼻咽癌击倒,永远地去了。

B13父亲去世后,他的神鞭也便成了废物。母亲说,一次家里急着拴什么东西,就把那绳子解下来用了,神鞭头不知丢弃到了何处。

B14我将不能再见父亲,可我怎能忘记父亲活着时的辛苦和悲凉?怎能忘记飞舞在父亲赤裸的身体周围的神鞭呢?

(选自《2011散文》,有删节)

11. 父亲的名字为何要用“蛮”来修饰?(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本文为什么重点描写父亲“耍神鞭”?(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父亲买瓷观音的情节对表现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深刻寓意。(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滚石与红楼

王以培

不久前,在上海看了一场鲍勃·迪伦的现场演出,才发现“滚石”的含义原来“另有出处”——鲍勃·迪伦在《像一块滚石》中唱道:

“你感觉如何,感觉如何?

当你自成一体,无家可归。

像个局外人,又好像一块滚石。”

也就是在听歌的一刹那,我如梦初醒:原来整部“红楼”,记录的正是一块“滚石”的历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先看这石头的来历:这是女娲氏炼石补天, “单单剩下的一块未用,弃在青峺峰下”。然而正当此石“嗟悼之际”,来了一僧一道,在上面刻几个字,“再携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那里去走一遭”。

nlc202309040217

“英雄所见略同”,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不如不去讨论这“巧合”的由来,单说这两者间的默契。

首先,他们都因“不得入选”,而整天“无所事事”,给自己的生命,赢得了巨大的时间和空间。

“不得入选”什么?——“主流社会”,“主流媒体”。

赢得时空做什么?——玩儿。

且不说鲍勃·迪伦一辈子如何自由自在,桀骜不逊。看看宝玉,一辈子就是玩儿:浑然一体,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动,只醉心于诗歌与爱情。艺术中,如果少了一种游戏、游玩的纯真乐趣,不懂得游离世俗与游历红尘的妙趣,如何到达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通灵”之境?

再说“通灵”。我见过一些“滚石”依然是顽石,成天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就是不“通灵”。通灵不仅是具有一双慧眼,更要具有一种灵性、悟性,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源泉。

比如宝玉,取自于一个神话传说:是女娲补天的那块巨石,缩成扇坠大小,来到人世间游历。而鲍勃·迪伦呢?当“同行们”都在砸烂、嚎叫,要死要活的时候,他却独自来到耶路撒冷的哭墙边沉思冥想,追念祖先与古老的神明,并默默为人类祷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只有仰赖天恩族德,古老的信仰与神灵,方能获得永久的祝福,永恒的生命。

可见“滚石”不“通灵”便不能成玉。而玉呢,不滚也不行。这里所说的滚(rolling),是一个现在进行时,代表在当下,即此生此世,乃至此时此刻的运动、反抗与星际旅行。

人穿行此世,如白驹过隙,流星转瞬即逝。与其围绕着世俗的众星旋转,不如“成为一个自转的轮(尼采之言论)”,一块滚石,一颗流星一样的通灵宝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生命自诞生之时起,便是孤独、无助,无依无靠的;在世俗世界,他们永远都是局外人。可他们自成一体——“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悲亦无喜”。可谁说这种与世无争的孤孤单单,不是一种最强大、最持久、也是最彻底的反抗呢?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3月7日第3版,有删节)

15.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8 分)

(1) 可见“滚石”不“通灵”便不能成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而玉呢,不滚也不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中引用大量歌词、诗句的作用有哪些?(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 分)

18. 请以“我的书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南京市金陵中学 韩玉洁提供)

上一篇:警钟长鸣,珍惜生命下一篇:大学生旅游出行活动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