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2024-08-29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精选9篇)

1.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一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 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3)哲学的功能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考点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区 别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提示】哲学上讲的“关系”,一般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 别

(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联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

考点3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1

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

2、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答:题目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因此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3、辨析: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是具体知识的基础。

答:题目错误表达了二者的联系,并且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故题目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基础”是错误的。③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的作用。

4、辨析: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答:题目只看到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

②二者存在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提示】:A、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 ,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B)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唯心史观

【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不结果实”:是说唯心主义的缺陷:在世界观上是根本错误的;“花”是说唯心主义的可取之处: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推动了人的认识发展,发展某些辩证法思想。【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 3

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2)为什么: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重在理解)

①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②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

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3)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区别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经典辨析题示例】

1、辨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①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②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

③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

④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所以题中看法是片面的,只看到其中一个缺陷。

2、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非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 4

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3)这种观点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

3、辨析: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根本上是正确,但带有明显的缺陷:(略)。

(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4、辨析: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

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②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点1 哲学和时代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①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具有批判性: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性: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考点2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à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哲是以往哲学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等同于问:为什么说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三个统一: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3、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哲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②活的灵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②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科学发展观 ①含义:②主题: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要义:发展;☉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质核心:以人为本;☉主旨:更好的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注意: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扩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①从唯物论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从认识论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③从辩证法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辨析题经典示例】

1、辨析: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①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2、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①文化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因此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时代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面。②面对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既可能是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是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反映,而只有那些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能真正称其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因此该观点的讲法不够科学。【

四、真题再现】

1、(07山东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作用的知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李振声的观点说明了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6

作用,D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错误;哲学是整个世界普遍规律的概括,B错误;只有正确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错误。答案

D

2、(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B)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09上海4)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答案】D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解析】本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题中观点认为“水是万物的基础,水是万物的本源”,即将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所以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选D。

4、(09江苏卷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5、(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答案】A 【解析】我国借助于国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方法,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A项正确;B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故C项错误;意识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项错误。

6、(09广东1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答案】A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这种动物,所以他们没有相应的意识。选A.7、(09江苏卷2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w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其他的哲学也是这样。故③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排除含③的选项,本题选B项。

8、(2010江苏卷)“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答案】C 【解析】本题为综合考查。《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结合。AD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表述错误;BC从哲学角度分析,考查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能级要求理解。

9、(2010四川卷)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基本派别的认识,考查了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材料《吕氏春秋·自知》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和D项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C项属于不可知论。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应该是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材料和四个选项所蕴含的哲理。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

10、(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哲学是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正是反映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②④正确,①错误。③材料未反映。

1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12、(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无关。

13、(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

14、(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

2.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二

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一般等价物没有价值

2.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关于“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进行了讨论。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从100美元能兑换756.91元人民币到100美元能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4.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完全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为互补品

④增加住房供给,能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与1台电脑价值量相等的手机数量是()

A.2

B.4

C.8

D.16

6.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供不应求

C.供过于求

D.雨伞的价值上升

7.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8.18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 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 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内的商品产量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9.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计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10.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11.小黄在网上购得某一电影的电影票,并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12.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折合约2 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的原因是()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没有自来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同时矿泉水较稀缺

13.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14.2000年、2005年和2006年,江苏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5%、406%和38.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江苏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减少

C.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家庭食品支出额不变

1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要得到更多的利润就应该()

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6.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17.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18.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比例不断提高。这表明()

A.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B.生产对消费有反作用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19.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20.农民工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也必须得到尊重。这是因为()

①在我国,每个劳动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②他们干的活又脏又累,不值得尊重

③农民工是特殊的群体,对城市建设贡献很大

④侵害农民工的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保护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1.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

①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农民工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②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③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④劳动者要提高竞争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李有10 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23.某年世界杯的开赛引发了平板电视的销售热潮,即使在世界杯结束后的几个月内,销售热潮也没有大幅度降温。这一商机给厂家带来了福音,不少厂家停止生产普通电视,转而增加对平板电视的生产投入。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B.生产促进消费发展

C.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4.某集团由于空调技术领先,使“健康”和“变频”完善地结合起来,其产品备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该集团的成功主要依靠()

A.增加设备,扩大投资

B.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C.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D.科技进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25.针对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受到过多限制的问题,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提出,要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平等

B.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C.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将不受任何限制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统一的

26.近年来,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比如在上海,当前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与社会供给量之比是 4∶1。对这一事实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失衡

B.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减少

C.年轻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D.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27.据报道,在当前的社会上存在着“等饭碗”、“找饭碗”、“造饭碗”等各种不同的就业观念,这些观念直接影响到求职者的成就。那么,你认为作为一个普通求职者应该树立的择业观是()

①择业靠政府

②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④根据个人的兴趣、专业和条件,自主择业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8.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国有企业,有的直接依法破产, 有的可以停产整顿,有的可以采取联合兼并、合作股份、租赁等方式改革。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限制国有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

D.优化资源配置,搞活国有企业

29.就一般而言,风险最大也是获利最高的投资方式是()

A.储蓄存款

B.购买股票

C.购买商业保险

D.购买国债

30.“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31.辨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投资活动日益增多,储蓄存款日益成为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会减少;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调节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该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促进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走低碳发展之路时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表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参考答案:

1.A2.D3.D4.C5.B6.B7.A8.D9.A10.B11.D

12.D13.A14.C15.A16.C17.C18.A19.A20.A21.B22.A

23.C24.D25.C26.B27.A28.D29.B30.C

31.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投资活动日益增多是正确的,储蓄存款日益成为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是错误的。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商业保险、投资股票、购买债券等。储蓄存款是公民个人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是一种减少损失、防范后患、保障生活的有效方法,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③题中观点将储蓄存款和购买商业保险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32.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使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诚信经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33.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②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价格就会下降。

3.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三

1.家庭: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10.异性交往时的保护途径/方法:(外界保护)社会的法律、道德,学校的纪律、守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则,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外界的保护。(自我保护)增

3.家庭的结构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还有少量的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

4.家庭的功能: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11.在日常生活中,女孩应该这样保护自己:保持稳重,不丧失警惕;沉着应对,不惊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慌失措;即使是和自己喜欢的男孩儿单独相处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真正的朋友

5.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绝对不会提出非分的要求的。)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12.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6.要了解继承家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13.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

7.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和父母?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14.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老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的第一任老师。榜样。

8.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15.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爱生尊师、和谐融洽。

德和法律的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的作用:知师、信师、爱师、敬师,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如果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

9.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16.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10.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11.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17.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老师是我们的友伴,和老师的交往还体现在娱乐、生活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和思想交流等方面,我们和老师共同组成学校共同体。

12.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和能养三个层次。18.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13.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19.与老师主动沟通的有效方法:(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扬和批评

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3)原谅老师的错误(4)注意交往的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如果他们触犯泛滥,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20.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财富。

14.造成两代人隔阂的深刻原因: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21.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加勉。

难免产生差异。22.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恰当的方式”指的是不伤害老师

15.如何看待父母的严格要求?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

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16.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1.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是(B)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2.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A)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当独立意识受到阻碍的时候,当自主性被忽视的时候,当个性伸展受到妨碍的时候,②

3.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画面里妈妈给奶奶洗脚,孩子看到了,也颤颤巍巍地端来一盆水当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17.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给妈妈洗脚。这则广告说明(A)

18.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误区,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B孩子非常孝敬妈妈 C妈妈非常孝敬奶奶 D孩子没有孝

敬奶奶,这是不对的确的行为选择。

19.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还是对父4.秀怡的父母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子而遗弃她,秀怡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法庭判决

秀怡父母必须承担扶养义务,直至她有独立生活能力为止。这个事例告诉我们(C)母的一种伤害。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A扶养子女是父母亲情的自然流露 B父母扶养子女是道德的约束

C父母扶养子女是当今法律的要求 D扶养子女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权利努力克制自己。

20.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我们不能否认、漠视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要积极地走近5.夏小波同学的爸爸由于单位不景气,面临下岗困境,家里的经济状况也紧张起来,这时他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爸爸才算是孝敬呢?①责怪爸爸没有本事②安慰爸爸,给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他精神上的鼓励③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向家里提出额外的要求④经常21.要解决与父母的矛盾冲突,要学会与父母商量。

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把学校里一些好笑好玩的事与家人分享,尽量使家里人心情舒畅(B)接受的办法;沟通得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国庆节快到了,同学约我和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外出到效区游玩。这样既锻炼身体,以偿。

22.与父母沟通得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又能开阔眼界,但不知父母是否同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A 不管父母同意不同意,坚决要去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23.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B 向父母说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免得他们不同意

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C 向父母说明旅行的意义、路线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征得他们同意后再去

D 干脆不要给父母讲,去了回来后再讲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4.与父母交往的方法: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帮7.作为学生,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有能力做到的是(B)

①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②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事 ③理解关心父母 ④侍奉、赡养父母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要我这样,我偏要第二单元

那样。这种心理就是我们常说的(B)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2.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不自私、幽默、开朗、信任A颓废心理 B逆反心理 C依赖心理 D独立意识

9.小明上初中了,他觉得家庭生活中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于是他在自己的房间门别人等等

3.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他这样做(D)

①是不孝敬父母的体现 ②无可厚非,独立性增强了 ③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良策 ④不利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大家喜欢和信赖的人。

4.朋友的真谛: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于家庭和谐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10.当与父母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B)5.交友的方法:

(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①尊重体谅父母 ②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 ③及时与父母沟通 ④坚持已见,绝不让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多赢。

(2)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就会觉到更多有趣11.下列属于确立家庭关系的有(A)

①小李和小王结婚了②小张的儿子出生了③老刘通过民政局到福利院收养了一个孤儿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怎样获得更多的朋友)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④小贾和小陆已离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所谓的友谊。

12.小洪今年18岁,他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三口非常幸福。小洪的家庭结构属于(A)6.要交诤友,不交损友。我们要慎交朋友。要明智而谨慎地把握。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单亲家庭 D联合家庭7.男女同学交往的积极作用: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1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未尽抚养义务,不仅要受到_______,而且要承担________能力;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生成长(D)

A良心谴责 道德责任 B道德谴责 经济责任 C子女谴责 法律责任 D道德谴责 法律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

8.怎样进行正常的男女同学的交往?/怎样获得异性同学的尊重和友情:男女同学之间责任的交往,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14.父母抚养教育子女,你认为(B)

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只要我们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①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②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③是道德的要求④是法律的要求

4.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四

(一)字词读音

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轻捷jié 蟋蟀shuài 臃肿yōng zhǒng 脑髓suǐ

相宜yí 书塾shū shú蝉蜕chán tuì 人迹罕至hǎn 人声鼎沸dǐng fèi

衣襟jīn 肿胀 zhǒng zhàng 花圃 pǔ 骊歌 lí 叮嘱dīng zhǔ 讪笑shàn 嫉妒 jí dù 伫立zhù lì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 幽寂yōu jì

(二)解释词语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确凿:确实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 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萋 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三)、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

攒 拗 哽 惮 踱 撇 蘸 拽 泅 瞅 雏 抽 确凿 菜畦 桑葚 臃肿 脑髓 蝉蜕 骊歌 花圃 丑陋 讪笑 幽寂

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①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②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③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④找出文中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

(如“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的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⑤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鲁迅先生在“恭敬”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以此来否定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旧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丑小鸭》,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从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启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天才成长的关键因素。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古诗文复习:

1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2实词理解

未尝 异焉 自是 立就 稍稍

宾客其父 乞之日扳 隶耕 环谒

自为其名 彼其 奇之

3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4古今异义: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义,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为判断词。

②或以钱币乞之 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为或许。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5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 并自为其名; b、从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 余闻之也久; b、名声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 其诗以养父母; b、他的 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 并自为其名; b、副词,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 并自为其名; b、动词,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动词,从事,做 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 父利其然也;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 贤于材人远也; b、介词,在 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 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动词,成为 卒之为众人。

⑾夫:a、指示代词,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 b、名词,丈夫 夫起大呼。

6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以……为有利可图,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7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8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

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译: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译:(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译:(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译: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古文练习

1、作者 ,字 ,号 ,世称 , (朝代) 家, 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写得很好,名句有:

2、对黑体字理解:

金溪民( )方仲永,世隶( )(注音)(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 )(指: ),忽啼求之。父异( )焉( ),借旁近( )与( )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 )、收族( )为( )意( ),传一( )乡秀才观之( )。自是( )指物作诗( )立就( ),其( )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 )(注音)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 )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 )扳( )(注音)( )仲永环谒( )(注音)( )于( )邑人,不使学。

余( )闻( )之也( )久。明道中,从先人( )还家,于( )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 )(注音)然( )众人矣( )。”

王子( )曰:仲永之( )通悟( ),受之( )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 )材人( )远矣。卒( )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 )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有其他原因吗?

5、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

说明了什么道理?

6、“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

7、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 、

,仲永的

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

8、“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几层意思?

答案:

1、王安石 介甫 半山 临川先生 宋 政治 文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临川先生文集》

2、见书本注释

3、四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能指物作诗立就

十二三,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泯然众人

4、受于人者不至也 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议论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6、仲永家既非书香门第,也非官宦世家,不可能受到诗礼熏陶,突出了仲永的天赋

7、天才出于勤奋 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后天没有接受教育;自己不够勤奋

5.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五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考点 8:价值与价格

(1) 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 联系:价值________价格,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考点 9: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___________,但价格最终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____________,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

考点 10: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______________。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围绕_________上下波动。

考点 11:供给与需求

除了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考点 12: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_________、时间、地域、________等,甚至是宗教、__________。

②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______________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_________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_________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考点 1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⑴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⑵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①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________或________,可以满足消费者的____________。

②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考点 1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⑴_______生产 ⑵提高_______________ ⑶生产_______________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15: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__________,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___________;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16(1)影响消费的因素:

主要是居民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居民的收入影响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前提。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保持经济的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

C、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②商品价格高低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个点在今年的全国物价形势中显得比较重要)

考点 17:消费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____________消费,___________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_________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________资料消费。

考点 18: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________________所占的__________。

(2)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___________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一个系数。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A、恩格尔系数越_____,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B、恩格尔系数越_____,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 19:消费心理

A、______________: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B、求异心理: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C_______________: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有我有的炫耀心理。

D、求实心理: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考点 20: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________消费和不________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2)避免盲从,__________消费。

(3)保护环境,__________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___________,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6.语文期末复习1-8单元提纲 篇六

一 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

坪坝 穿戴 招待 蝴蝶 孔雀 跳舞 铜钟 粗粮 尾随 耍弄 装扮 使劲 朝阳 假装 这些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绒线 爬山 峰顶 苍白 似乎 仰望 咱们 奋力 辫子 勇敢 珍惜 低头

(二)形近字、同音字:

评()戴()耍()钓()坪()带()要()钩()察()瓣()峰()查()辫()锋()

(三)多音字: 假、朝、似、好、晃、发 二 词:

(一)四字词语:

绚丽多彩、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随风飘动、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惹人注目

(二)近义词:

鲜艳——亮丽、安静——宁静、常常——经常、穿戴——穿着、打扮——装扮、居然——竟然、终于——最终

(三)反义词:

安静——热闹、合拢——张开、勤劳——懒惰、喜爱——讨厌 三 短语:

鲜艳的民族服装、敬爱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金色的花瓣、可爱的草地、笔陡的石级、淡淡的清香、勤劳的孩子、长长的钩刀、觅食的小鸭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 四 默写: 《小儿垂钓》 五 课文重点段落以及表达方法: 《我们的民族小学》

1、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一是突出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很认真,读得入情入境、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不忍心打扰孩子们学习。

2、描写小动物凑热闹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金色的草地》

1、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的含义是什么? 答:(1)蒲公英花开花合的时间与我们起床睡觉的时间有关系。(2)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与我们形影不离。(3)表达了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爬天都峰》

1、第二自然段:写了天都峰什么特点?从哪些字词看出来?

2、第十自然段:爸爸的话的含义: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够成功。

六、积累:

写出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具体知识点分析:

1、本单元重点词语。

郊外 散步 胸脯 土渣 或者 勇敢 珍惜 低头 诚实 基本 突然 按照 摆弄 准备 侧身 胶卷 车辆 秘密 杂志社 著名 躲藏 静悄悄 闪烁 坑坑洼洼 卧室 推倒 旅游 考察 秦朝 纪念 遗迹 研究 地震

2、熟读课文,掌握需要认识的字。

3、背诵并默写《语文园地二》中“读读背背”。

4、了解掌握第7、8课后的资料袋里的内容。

5、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郊()耍()诚()秦()社()低 胶()要()城()春()杜()底 安()备()测()俩()记()震 按()奋()侧()两()纪()振 惜()杂()推()究()峰()悄 借()朵()准()穷()蜂()削

6、多音字:散、藏

7、短语:

高大的白桦树 婉转地歌唱 自言自语地说 欢蹦乱跳的灰雀 阳光明媚的早晨 著名的地质学家 孤零零的巨石 突兀的大石头平整的土地 守信用的孩子

8、数量词、近义词:

一()摄影师 三()灰雀 五()电车 一()杂志社 两()照相机 六()石头 一()朋友 一()白发 著名()喜爱()明媚()震惊()

10、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仿写AABB及X来X去词语。一┅┅就┅┅ 无论┅┅还是┅┅ 如果┅┅就┅┅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11、了解引用别人的话的几种形式及标点符号的使用。(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2)“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12、从名人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了解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质。列宁:善解人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追求。宋庆龄:讲信用,诚实。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具体知识点分析:

1、本单元重点词语。促织 深浅 记忆 异乡 相逢 佳节 加倍 遥远 遍野 插花 精神 希望 依然 退却 拼命 奔跑 乡村 抖动 垂头丧气 磨坊 扇子 一枚邮票 凉爽 柿子 仙境 梨树 菠萝 粮食 加紧 杨树

2、熟读本单元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及意思、单个字的解释,背诵《秋天的雨》喜欢的部分、“日积月累”。

3、形近字辨析:

促()织()倍()佳()捉()知()培()挂()趁()异()坊()波()起()导()纺()菠()遍()浪()紫()磨()篇()粮()紧()摩()深()亿()却()杨()探()忆()确()扬()

4、多音字:磨、坊、扇

5、反义词:炎热-(寒冷)垂头丧气-(兴高采烈)继续-(停止)留意-(疏忽)

6、近义词:凉爽-(凉快)精心-(细心)依然-(依旧)

7、四字词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五彩缤纷、频频点头、凌空飞起 翩翩飞舞

8、短语:

飞快地跑起来 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垂头丧气地坐下 极快地飞走 不停地转着

巨大的木轮 我们的幸福鸟 秋天的大门 秋天的雨 黄黄的叶子 五彩缤纷的颜料 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 秋天的凉爽 金色的海洋 好闻的气味 小朋友的脚 金色的小喇叭 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厚厚的衣裳 妈妈的脚下 丰收的歌 欢乐的歌 秋的声音 道别的话音 数量词: 一()大雁 一()叶子 一()汗水 一()秋风 一()谷粒

9、园地知识点:

“日积月累”要求记住对对子的基础知识。“我的发现”了解表示颜色词语的构词方法 “我会填”指导学生会用“地”,在动词之前用。

10、分析课文: 《古诗两首》

(1)《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夜里,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写了王维身处异乡,在重阳节这天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2)解释词语:书 所见 萧萧 知 挑 促织 篱落 忆 山东 独 异乡 佳节 倍 遥 遍(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单独一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4)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的? 《风筝》

(1)这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

(2)在作者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你是怎么理解“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这句话的?答:在风筝身上寄托着快乐、寄托着幸福,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所以,孩子们寻找的不仅仅是风筝本身,其实寻找的是快乐和幸福。(4)为什么我们做的风筝什么都不像,但是依然快活?答:因为做风筝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像不像不重要了,只要快乐就行了。《秋天的雨》

(1)课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2)注意比喻、拟人句的运用

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具体知识点分析: 1、本单元重点词语。

鲜艳 内外 睡梦 苏醒 湿地 娇嫩 坚强 合适 昆虫 传播 修改 精致 讨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大概 加减 阻力 推测 包括 准确无误 路途 超常 名堂 放大镜 空闲 等待 阅读 大腿 随便 调节 简单 拜访 玩具

2、熟读本单元课文,背诵《13 花种》第一自然段和园地八“读读背背”。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坪()辨()燥()俄()娇()评()辫()躁()娥()骄()苹()瓣()操()饿()

镜()湿()测()闲()既()境()温()侧()阅()即()

4、近义词辨析: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检察:考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连续:一个接一个。

4、多音字:闷、尽、看、磨、。

5、四字词语: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留心观察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6、数量词

一()植物学家

一()试验

一()本能

一()放大镜 一()显微镜

一()牙齿

7、园地知识点

“读读背背”:关于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歌谣,要求会背诵。“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词语,知道带“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一器官有关,会举例。

8、分析课文(1)《花钟》 课文内容: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举例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科学家修建“花种”。重点段落:

本课的第一自然段涉及抓住特点描写几个时间段、几种花开花的形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结合课后题第三题,课本54页。(2)《蜜蜂》 主人公:“我” 故事内容:

讲述了“我”为了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所做的一个试验。人物品质:

“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重点段落: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试验过程: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装进纸袋(避免蜜蜂用眼认路)→给蜜蜂作上记号(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这一系列的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听说”一词,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我想、我推测、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3)《玩出了名堂》 主人公:列文虎克 故事内容:

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微生物世界。人物品质:

列文虎克: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重点段落:

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这是对微生物世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义,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具体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复习课文)

一、17课《孔子拜师》:

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些品行?从课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积累四字词语: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毫无保留

近义词: 等候—迎候

二、18《盘古开天地》

朗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神话? 说说神话具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想象丰富的句子。重点体会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丰富的想象。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积累词组: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美丽的宇宙 巨大的变化 滋润万物的雨露 反义词:轻—重 清—浊 升高—下沉近义词:漆黑—黑暗 缓缓—慢慢

三、19《赵州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四、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朗读课文,说说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生词

一、读要求会读的生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孔丘 毫无保留 传授 敬佩 猛然 缓缓 一丈 逐渐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祖宗 赵县 经济 石匠 砌成 横跨 坚固 雕刻 抵着 智慧 搞好 稿件 编造 妨碍 防卫 叮嘱 编剧 根据 重磅

二、听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词。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纳闷 孔丘 山丘 迎候 等候 止境 传授 品行 黑暗 下降 丈夫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滋润 创造 县城 设计 参加 部分 横跨 举动 冲击 坚固 图案 前爪 宝贵

三、多音字组词:论 倒 血 济 爪 参 作 冲 溜 乘 舍 应 间 降 溜 第三课时 复习课后题、园地

一、背诵并默写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了解哪些孔子的名言,自己再说几句,写几句。

二、了解孔子。(读读课后资料袋)

三、读读背背:

1、四字词语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知识渊博 毫无保留 随时请教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形态各异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来来往往 清清楚楚 日夜兼程

2、词语搭配:

巨大的变化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美丽的宇宙 精美的图案 美丽的水花 宝贵的历史遗产 名扬中外的画 热闹的场面 精美的民间工艺 独特的风俗习惯

四、背诵十二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重点分析

一、字

1、看拼音写词语

中断 清楚 孤独 帆船 蓝色 懒洋洋 披肩 划算 威信 威武 挑拣 颜料 形状 渔业 材料 长辈 汇合 欣赏 反映 阻挡 视线 浸湿 献出 药材 松软 刮风 舌头

2、形近字、同音字

孤()形()料()映()狐()行()抖()央()挡()现()浅()蓝()当()视()线()篮()状()波()或()懒()壮()披()武()嫩()

3、多音字 参 舍

二、词

1、四字词

淡妆浓抹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千奇百怪 祖祖辈辈 琳琅满目 酸甜可口 应有尽有 物美价廉 举世闻名 夜幕降临 五颜六色 奔流不息 一应俱全 大饱口福 五洲四海 璀璨无比 旅游胜地 光彩夺目 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又松又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2、近义词

富饶——丰富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3、反义词

美丽——丑陋 高——低 深——浅 俯——仰

三、短语

嫩绿的枝叶 清澈的小溪 鲜嫩的蘑菇 乳白色的浓雾 明亮的镜子 威武的大龙虾 绽开的花朵 富饶的西沙群岛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美丽的珊瑚 漂亮的贝壳 茂密的树林 欢快地流着 彩色的条纹

四、默写

1、《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2、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3、描写景色的古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五、课文重点段落及表达方法 《21 古诗两首》

1、《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和长江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晴天和雨中的西湖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喜爱。

2、西湖为什么被称为西子湖?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1、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首尾呼应的特点:第一段写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段又写西沙群岛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2、课文的中心句是: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接着写那里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总到分。

4、怎么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1、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的好在哪里?

3、课文中写夏天的那一段,那些词可以看出树木长得茂盛?

六、积累

祖国的迷人风景和富饶物产还有哪些?

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重点分析

一、字

1、看拼音写词语

矛盾 集合 坚持 一般 招架 打架 乌龟 攻击 大炮 坦克 战争 精神 士兵 退后 挖洞 冰鞋 斧头 手锯 减免 房屋 抢夺 困难 初级 敌人 台阶 懂事 陶器 谦虚 嘴巴 恼怒 吵嘴 感受 荒凉 捧着 朴素 价值

2、形近字、同音字

矛()船()攻()炮()予()般()功()跑()担()站()腿()兔()坦()

战()退()免()枪()难()敌()价()抢()推()刮()阶()虚()恼()努()荒()虎()脑()怒()慌()

3、多音字

量 处 称 撒

二、词

1、四字词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2、近义词 恼怒——恼火

3、反义词

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愚蠢—聪明 称赞—批评 模糊—清楚 繁华—荒凉 兴奋—镇静 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进攻—防守 羞耻—光荣

三、短语

1、八字成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近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2、短语

骄傲的铁罐 谦虚的陶罐 轻蔑的神气 傲慢地问 谦虚地回答 漂亮的鹿 匀称的身段 精美别致的角 凶猛的狮子

四、默写 园地中的八字成语

五、课文重点段落及表达方法 《25 矛和盾的集合》

1、课文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6 科利亚的木匣》

1、这篇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出道理的顺序来写的。通过一件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2、科利亚刚开始量了十步没有找到木匣,后来他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这是因为人一天天在长大,步子也在发生变化。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明白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

3、“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说说对于这句话的理解。《27 陶罐和铁罐》

1、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其中有谦虚的陶罐,骄傲的铁罐,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式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我们还读过其他童话故事,比如:《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

六、积累除《刻舟求剑》之外,还有其他的成语故事

第八单元复习提纲

单元具体知识点分析: 1、本单元重点词语。

愿望 姿势 投入 情况 吞吞吐吐 热烈 情绪 描述 普通 鼓励 教育 花瓶 系鞋带 绳子 喝茶 危险 顺利 俩人 不假思索 激动 堵住 获得 给予 分担 宽裕 买卖 买东西 猜想 糖果 立即 卡片 盼望 仁爱 体贴 2、熟读本单元课文,背诵园地八“读读背背”。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历()予()买()即()厉()矛()卖()既()励()

塘()投()糖()设()

4、多音字:落、调、系、给、担、卡。

5、四字词语: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满载而归 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 沉默不语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 举世闻名 高楼大厦 应有尽有 一摇一晃 不假思索 兴高采烈 彬彬有礼 恋恋不舍

6、发现并会举出ABB式词语

圆溜溜 胖乎乎 红扑扑 笑呵呵 乐陶陶 喜滋滋 静悄悄 雾沉沉 雨蒙蒙 绿油油 黑糊糊 白花花

7、课文分析(1)《掌声》 主人公:英子 故事内容:

同学们鼓励和赞扬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英子)的命运,让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重点段落:

本课的第三自然段,详细叙述了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终于走上讲台的全过程。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不同。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掌声,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和信任。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她的普通话说得好极了,声音也十分动听。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第二次掌声里除了鼓励,还有赞扬。(2)《一次成功的实验》 主人公:小女孩 故事内容:

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人物品质:

小女孩:临危不惧 处事果断 先人后己(3)《给予树》 主人公:金吉娅 故事内容: 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人物品质:

金吉娅:善良 有爱心 关爱别人 重点段落:

本课的第三自然段,理解“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两个词语,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娅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金吉娅说“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孩子却什么都没有。”这直接反映了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4)《好汉查理》 主人公:查理 杰西 故事内容:

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杰西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人物品质:

7.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七

《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368-1644)概况:

1、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2、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3、明朝的统治政策:(1)明初的统治政策: ①政治方面: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作用: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②经济方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作用: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③对外关系方面:郑和下西洋(作用: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中后期的统治政策: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作用: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末农民起义:

(1)爆发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②自然因素:1627年,陕西北部连续发生旱灾。(2)爆发时间:1627年;

(3)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4)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二)清朝(1636-1912): 1、17世纪初(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3、1644年,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

(三)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明修长城,清修庙”,体现了明朝的“防御的民族政策”(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清朝“怀柔的民族政策”(在避暑山庄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少数民族联络感情。)

注:“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第二课第二课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基础重点记忆单)

(一)进步思潮

1、进步思潮兴起的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败。(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文化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2、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3、主要思想:(1)追求个性解放

(2)主张平等民主(3)批判专制皇权

(4)反对以农为本,主张工商皆本。

(二)世俗文化

(1)明清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 ①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②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

(2)晴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3)文学艺术(小说、戏曲)①中国“四大名著”

②京剧是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

8.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篇八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1、人类的始祖:

2、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

3、种族形成的原因:自然环境

4、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

5、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亲戚关系以母系计算,女子受到人们的尊敬。

6、反映女子的权利大于男子权利的神话故事是:

7、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权利超过女子,亲戚关系以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

8、反映男子的权利大于女子权利的神话故事是:

9、现在为什么还有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传统观念)。

10、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教材87页):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1、古埃及文明是孕育的成果

2、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

3、金字塔的作用:

4、古巴比伦文明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成果。

5、6、法典由的功绩。

7、古印度文明是孕育的成果。

8、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9、婆罗门的职责和义务:

10、刹帝利的职责和义务: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

11、吠舍的职责和义务:

12、首陀罗的职责和义务:

13、种姓制度产生的影响:许多人的反对和批评。

14、佛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大多(释迦摩尼)

主张:众生平等

教义的核心: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

任务: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传入中国在汉朝,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地区。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1、西方文明的摇篮:

2、全希腊的学校:

3、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是在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时代。

4、5、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6、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则无权享受这种民主(局限性)但它毕竟在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积极影响)。

7、罗马共和国:

8、布匿战争:

9、但它也使罗马的贪婪和占有欲恶性膨胀,人们开始把财富和奢侈品享受视为神圣。

10、罗马帝国

时间:公元前27年建立者:屋大维

第19课“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2、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元旦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用调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最终使日本迈进了封疆文明的发展时代。性质:它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朝,唐朝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3、伊斯兰教

创始人:默罕默德经典:《古兰经》

4、三洲的5、派遣的使者叫和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1、西欧的封建制度的核心:

2、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

3、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5、产生的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创始人:耶稣

教义核心: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宣扬对人们的博爱

地位:在当时人们备感绝望的混乱时代赢得了人心,成为一种被广泛信奉的宗教,丕平填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6、7、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8、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1、拜占廷帝国的建立

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灭亡→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公元前27年)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帝国建立(拜占廷帝国)

2、拜占廷帝国强盛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并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经济发展基础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形成了许多发达的商业中心。

3、拜占廷帝国衰落的4、拜占廷帝国衰落和灭亡的原因 ★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故步自封 ★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缺乏创新,创造力渐失 ★土耳其人的进攻

5、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告诉了我们什么?(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23课文明的冲撞和交融

1、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2、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

3、暴力冲撞的典型事件: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

4、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5、竺(印度)郑和下西洋

6、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哪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为什么?(教材120页)

7、说一说古代文明交往方式的类型及其区别?哪种方式发展更有利?

类型: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 区别:和平交往多以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展开,而暴力冲撞多以战争、武力征服、殖民扩张等形式进行。和平交往带来的是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而暴力冲撞会带来伤亡,痛苦,仇恨和物质上的巨大损失等。因此和平往来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第24课昔日的辉煌

1、最早的文字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公元前4000年代末

象形文字埃及人创造

2、文学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赞美了希腊人的力量和勇敢 《奥德赛》赞美了希腊人的聪明和智慧。

3、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

4、素有,代表作是

5、索福克利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6、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7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成书于的反映了中古时代中近东国家的社会状况。

8、艺术

9.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知识提纲 篇九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知识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知识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7.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9.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知识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1.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2.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

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上一篇:公司元旦活动主题方案下一篇:本年度最经典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