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课件(共8篇)(共8篇)
1.散文家谈散文课件 篇一
语文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课件,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散文春的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朱自清散文春的课件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课文内容,总体把握朱自清的思想感情。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朱自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学习朱自清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对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以鼓励为主,但要注意引导 的方向性。)在语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会阅读文章和欣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朱自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安排:
两课时(有条件可增加一节活动课。)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朱自清积极热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学习朱自清景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喻、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展示春的图片)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学习的重点是要体会春天美在哪里。他的朱自清是——朱自清。(板书)
(二)朱自清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他留下来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三)朗读’16’
1、6’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领略春的风光,春的气息。在读的过程中有遇到好的词和句,就用笔把它划下来,这不仅是我们学会欣赏,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阅读课外文章,积累词汇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音正字:“水涨起来了”的“涨”,“涨”是多音多义字。
散(sǎn)在草丛里 ,酝酿(yùn niàng),巢(cháo)
应和(hè), 晕(yùn),蓑(suō), 水涨(zhǎng),剿(cháo)
迷藏(cáng),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笼(lǒng)着一层(céng)薄(bó)烟
散:散(sǎn)在草丛里 散(sàn)会
自由练习。
明确:文章中有对春天的赞美,有对春天的描绘,有对春天的期待,现在请大家对照课文想一想,朱自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面对春天,描写春天的?
明确:饱含着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万象更新的无限赞美,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给人以进取的鼓舞。(可以从课文中一些积极的词汇体现。)
2、通过这种感情朱自清在描写春天的过程中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是先赞美,还是先描绘,或者是先期待?现在请***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朱自清的热爱之情最初是体现在哪里?)
(四)分析精彩句段:
1、从对春天的盼望开始。3’
现在请同学们整齐的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朱自清期盼的语气。想一想,这一段哪里写得好?
(1)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朱自清期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朱自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们在叫唤朋友或者父母亲的时候,叫两声往往要比叫一声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读者的心悬起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什么?心往上提了一级,没写,还是一个盼望着,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级,到底盼望着什么?东风来了,为什么东风来了会让朱自清如此兴奋?答案还没出来,心又上了一个台阶,最后朱自清才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原来朱自清是在盼望春天。这就给我们读者一种渴望读下去,探究他后面到底写什么的愿望,从而引起共鸣。)
通过这样一种叠用,朱自清在文章一开头不仅表达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将读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把春天拟人化,写它的脚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手,缓缓地向你走来,一种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3)一句很朴实很平凡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能体会出这么多的东西呢?这就涉及到我们阅读文章的一种能力:品味和欣赏。(课本P51)
引出第三单元提示,联系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风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笔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们来品味和欣赏。
如何品味和欣赏呢?方法之一就是体会文章中的修辞。在第一段中朱自清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拟人和反复),通过两种修辞手法,表现了对春天的盼望,这是文章的总起。此时春天还没到,只是近了。接下来呢,春天来了,……
2、绘春:接下来呢,春天来了,走到了朱自清的面前,朱自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8’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朱自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朱自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见面为例。)
所以,在这一段里,朱自清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阳。
知识点:※一切,说明了没有一个例外,眼睛所看到之处都是。
※然:“的样子”,表示一种状态。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是拟人写法,很形象很具体地写出了春天刚到时的特点。
※“朗润”表示明朗、润泽。因为春天到了,山草变绿,林木抽芽,色彩变得非常鲜明,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树木由枯萎转为润泽。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点击朗润的山的图片。)
※水涨是因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写太阳,拟人。用“红”来描绘,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会给你一种烈日的刺通感。
(3)这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作用:使句子整齐和谐,有气势,表达了朱自清强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还有:“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是,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
学生优秀习作:“在上课的时候,日子从读书声中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写作业时,便从舞动的笔尖上过去。每天都重复着这些,没有什么改变。”
过渡:这一段是朱自清在描绘春天中的总写,他用非常概括的语言勾画出了春天的整体景观。那么接下来朱自清就要对春天进行仔细地观察,用他细腻的笔触去描绘春天的美,为我们展现一幅幅春的画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3到第7段,思考一个问题,朱自清为我们展现了几幅画,分别以哪一种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你能否为这些画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明确:展现了五幅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春草图,请同学朗读第3段。11’
(1)想一想,朱自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草图的?
明确:
质感:嫩嫩的。写出小草柔嫩的特点。
颜色:绿绿的。有了绿色就等于有了绿色,这里同样也是用绿色来象征着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钻”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钻不是一下子钻上来的,而是偷偷的钻上来,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的长出来的样子。
“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朱自清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其次,“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广阔,绿满大地。刚才是从一颗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又从整片的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朱自清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是多角度的,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体。
再次,“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这一组短语朱自清连用了六个动词,写了一群天真活泼小孩子。语言是非常口语化的,就像在和一个小孩子说话一样,非常亲切,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2)那么为什么朱自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朱自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这些景象也正映现出了朱自清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朱自清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时候是软绵绵的,更好的时候,甚至是散发着阵阵清香。
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硬梆梆的,针刺般的,甚至是恶臭。
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我们进行品味和欣赏文章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放在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会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优秀习作:
“望着天空,看着白云,又远又近,有一种刺眼的感觉。……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照射在路旁的树上,像被击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风轻轻吹过,我多想将我现在所有的感觉都寄托在风身上,让它随风远去,随风消失。呼,一天又过去了。”
评价习作: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当中。
因此,学会在文章中欣赏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要来运用这个精髓:在接下来的四段中,自己学着欣赏这四幅画面,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主要抓住两个点:第一,描写过程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属于情景交融的,有什么效果?在学习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同时,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认真的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去思考。
三 作业背诵第2-7段。掌握字词及课下注解,准备小测。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巩固对课文中生疏字词的掌握。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自己欣赏文章,领会朱自清思想感情。(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和评价)掌握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努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地运用。
二 教学过程:
(一)检测字词5’
(二)导入5’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学习了他描绘下的第一幅画春草图,这幅春草图是怎样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这一段。
朱自清并不单纯用春草图来表现春天,他还描写了春天的花,那么春天的花是怎样的呢?请一位同学来背诵这一段。
(三)春花图8’
1、假如现在你手中还握着一架摄像机,按照课文的描写,你将如何进行拍摄?
明确:从树上似锦的繁花移到花间喧闹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丛中烂漫的野花。从高到低 朱自清在进行景物描写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是值得我们在在作文时学习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幅画美不美?
谁能具体说说朱自清笔下的春花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美?
预计有如下几种答案:因为朱自清喜爱春花,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识广博,语言美,在描写中使用了修辞手法。(引出修辞)这段话共有几句话?五句。
想想每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1)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2)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3)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4)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5)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总的特点:春花万紫千红,争芳夺艳。
(附:用拟入,写桃树、杏树、梨树;不简单地说花朵开得茂盛,而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描述,寓树以人的情态、动作,“赶趟儿”,表明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赶春天,赶春光,百花争春,这就把是写活了。用比喻,1,写花色的艳丽,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2,为什么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没有直接写到太阳,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阳光,没有直接写到风,但却能够让人明显地感到一股习习的春风。)
从中,我们看到,五句话,写了五层意思,层次极为分明,都围绕着春花写,中心十分突出。从中我们是不是能获得一些对作文很有帮助的启示呢?——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在围绕中心写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让文章更加的精彩,让你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这就非常需要修辞的运用。就像朱自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写到了风,写到了太阳,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他也将这段对春花的描写引到了下一段对春风的描写。现在请全班同学朗读第5段。
(四)春风图10’
请一位同学起来背诵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体的、形象、可感的事物,朱自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而春风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朱自清怎样去写呢?朱自清写春风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先写风的温和,再写风的香气,后写风的和悦。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朱自清从触觉写春风,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
为什么要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而不比成父亲的手,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手呢?
明确:母亲手的普遍特点是温顺柔和,而父亲的手的特点是粗广刚毅。因此,这一比喻从触觉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把本来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形象化了。同时这个比喻也印证了前面古人所讲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为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风却不一样,古往今来,人们对春风的感受却是一致的,像母亲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刚才说了,风本来是没有味道的,这里哪来的香味?
这是因为朱自清通过嗅觉感受到了春风带来的各种气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有青草味儿,也有花的香,写出了春风的香甜和醉人。朱自清还借助听觉写出了风的和悦,请问他听到了什么?
鸟儿“清脆”、“宛转”的叫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和轻风流水应和,这是多么动听的音乐。以上我们看到朱自清从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图,朱自清也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感觉,还有视觉。从中,我们看到,文章对春景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和朱自清多方面的感觉和深切地感受分不开的。这里我们又获得了一种启示:要获得实际感受,就耍仔细观察,观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和表现事物。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
(五)春雨图5’
那么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朗读第6段。读完后思考或者自由讨论两分钟,让学生上台填写表格。(目的是让学生试着用自学或探讨学习的方式欣赏文章。)要说出体现在哪里。
明确:
顺序,由物及人,由近及远。
修辞,排比,比喻。
特点,细密,轻盈。
(六)迎春图5’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七)赞春4’
请同学朗读8—10段。说说这三段赞颂了春天的什么特点:生机勃勃,千姿百态,充满活力。
(八)活动3’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为什么?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个字或词谈谈体会。
(九)总结1’
评价同学的谈话。从文章中朱自清体现出来的感情,到从朱自清景物描写的方法给读者的启示,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作文。
三 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并读熟《古代诗词五首》
四 板书:见另页
2.散文家谈散文课件 篇二
《散文家谈散文》是评论家晓雪为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所写的一篇经典评论, 文章的笔法看似不经意, 实则很讲究。从喜欢散文之由, 到欣赏风格各异的散文, 从具体例析《白鹭》的写法, 到引用名言表达赞美之情, 字里行间并不见一般评论文字的枯燥呆板, 透着随性的文字中蕴涵着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 徐徐道来, 老成大度, 显得大气而不拘束。细细斟酌, 借鉴其法, 必有所获。
整体阅读, 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及目的。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 比如本文评论的是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 而非动物白鹭。评论的目的是对该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进行议论、评价, 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 收获阅读体验, 从而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细读本文, 我们不难发现, 白鹭的美是客观的, 但需要借助散文语言的主观描述才见效。“这篇散文, 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 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我们通过细品其简练的文字, 便可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为何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是如此的美了。
精细阅读, 要学会多角度地进行评论。不同体裁的文章, 评论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种作品, 都不可贪大求全, 面面俱到。评论家晓雪紧扣散文的风格、语言特点、写作手法, 娓娓而谈, 条分缕析, 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独到见解———作者喜欢《白鹭》“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 喜欢该散文“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 喜欢该散文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在阅读时, 要注意到评论的角度可因文、因人、因识而异。比如, 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探讨下面两段文字在描写白鹭之美上的异同:
【甲】白鹭, 是一种喙长而美丽修长的鸟, 更是颈长, 腿长。深水捕鱼, 歇在树枝的美丽一刻, 特别有湖光山色的韵味。先悬定在水面, 弓腰, 收腿, 然后伸颈捕鱼。那一片平静的处女水, 便点化出微澜令人遐想的涟漪。伸着纤细精致铁绿色美腿, 停在树梢, 波浪一样地压下来, 那一种灿烂, 任何芭蕾皇后都感到惭愧。
【乙】最高的香樟树冠上, 满满的鸟窝, 看不清鸟, 喜欢这份朦胧, 低调。白鹭见到人便羞飞, 只能在浓密的间隙里窥测只言片语。白鹭无冠羽, 嘴脚是黑的。蓑衣变换起来, 立体的, 像孔雀一样形成平面。
(注:【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康强的《白鹭为珞珈所赞歌》)
深度阅读, 要有独到的阅读感受或见解。“快餐式”阅读、“不求甚解”的阅读是难以产生独到的感受与见解的。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进行评论, 至少先后将作品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 “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 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 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 只有深度阅读作品, 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 评论时切中要害, 避免片面性。要做到深度阅读, 建议同学们多读几遍作品。对作品的阅读要钻得透一点, 对作品要像对人一样, 要知其心, 成为其知音。评论家晓雪之所以会在阅读作品时联想到古人的描述, 引用德国启蒙思想家、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的语言, 追根溯源, 正是因为深度阅读后产生了独特的阅读感受。试想, 如果作者不太了解原作品, 何以引发联想, 何以发表真知灼见呢?
3.梁衡谈散文 篇三
近年来我写了几篇记述伟人的文章,引来多种报刊的转载,有的篇目还很快被选入高中课本。
我原先决无一定要搞这类创作的打算,只是在工作实践中,在读经典著作时认识了这些伟人,而在目前的改革实践中、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又感到要重新认识他们,于是就拿起思考的笔。
伟人所以伟大,让后人时时想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业绩、 他的思想曾经辉煌一时,对历史进步起过推动作用,这将永不会改变,人们永会怀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现实意义。对照现在发生的事情,新的矛盾、新的课题,人们又想起过去的伟人,发现许多事情在他们那里早已解决,或者深受启发,得到一把打开现实之锁的金钥匙。比如他们的思想、方法、人格、作风、经验等。有着这两个理由,伟人题材是永写不够的,并且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作家阅历体验的不同会常写常新。每一个后来人,当他或因国事而心忧,或因琐事而心烦,或因歧路而彷徨时,回望一下伟人这座高峰、这座灯塔,就能得到一股浩然之气,一种聪明,一种智慧。
但是伟人与我们总会有一定的距离。伟人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很大很大了,但这主要是靠他们的伟业、理论,靠政治影响。人们接受的是他们的结果,被舍弃了过程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敬而远之。文学就是要把这个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就是要把这结果之前的过程揭示出来,要沟通情理,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所以我写伟人时不想再重复那些结果,而是努力“顺瓜摸藤”去找那些碧绿的叶片和芬芳的花朵,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样子。在这个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我找到了瞿秋白同志的故居,特别是门前那座已成过去的“觅渡”桥,找到了邓小平同志落难江西时劳动的工厂,找到了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的延安窑洞,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指挥国共大决战的最后一个农村战略指挥部—西柏坡,还有召开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的那间旧伙房。我甚至远渡重洋,在日本找到了周总理游历过的岚山和岚山诗碑,在德国西部找到了马克思出生的房子。伟人的思想和业绩是一棵大树,我要找的是这树的生长点,是它的年轮。我努力在那个新思想的生长点上做文章,希望能给读者启示出一个过程,指出一个亮点。
应当指出的有两点。
一是伟人大多是政治家。虽然也有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但是唯有政治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政治家这个位置最容易考验出一个人的才学与品质。能对一个时代呼风唤雨的人毕竟比只对一个方面有发言权的人要影响大一点。所以我在写人物散文时首选政治人物,而且首选与我同时代或者接近一点的人物。
二是人无完人,伟人不是没有缺点。过去我们喜欢把伟人说成十全十美、通体透明、永远正确,这不是唯物主义。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像毛泽东这样于民族有大功的伟人,仍有不少缺点错误,但这仍不失其伟大。作家不应回避这些,相反,如实写出他们的个性更有震撼力。
伟人是个旧题目,旧题最难作,这是因为它的许多方面都已为人打通,明白如话,纤毫毕现,读者已无惑可释,无知可求。但无中求有,便是大有,便是新路,会别有一番惊喜。还有,伟人已在人头脑里形成一个旧框框,不容易打破,但如果你真的有所发现,而且能自圆其说,读者也会有一阵惊喜。这就是创作。
二谈文化散文:仰望星空
歌德说,头顶上的天空让人敬畏。和天空一样辽阔深远的是历史。历史也让人敬畏,因为人类的全部文化积累都已退入历史。
历史的天空也有自己的星辰,那就是文化经典。文化是什么?辞典解释是社会财富的总和,但一般特指精神财富。经典是什么,是颠扑不破的思想和范例,即经典的人、事、理。只有精神的东西才能成为经典,才能永恒。即使是物质的人或事,也只有在转化为一种精神后才可称为经典。电视台曾播过一个镜头,在大西北,记者与一个放羊娃对话:为什么放羊?为了赚钱。赚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长大放羊。这是最简单的人口再生产,物质生产。这个娃很可爱,但他成不了经典。同样是在西北,当年林则徐禁烟有功却被发配到新疆,又在那里筹划固边;后来左宗棠又来到这里收复新疆。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成了经典,被沉淀为文化凝入史册。文化除政治内容外还有知识文化、思想文化、道德文化、审美(艺术)文化等,于是在历史的星空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星辰,它们都值得我们敬畏。如居里夫人是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文化)经典,《岳阳楼记》是一篇政治经典,李清照、柳永是文学艺术经典等。当然这些人物和作品不只是单一价值的,他(它)经常表现为综合经典,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后人只能学习、欣赏,凭借它们来解读文明的遗传密码,却无法复制,所以就弥足珍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第一大贡献是发现人类先得解决吃、喝、住、穿这些物质问题,然后才是宗教、政治、艺术等这些精神问题。事实上,社会上多数的人都是在从事物质生产,历史上最大量的活动也是物质活动。像高粱发酵蒸馏最后变成一滴酒一样,只有极少的物质活动、极少的人才能升华为精神。我在《书与人的随想》中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即使在读书这种精神生活中,也是享受者(只读书)为多数,创造者(写书)为少数。我们这些人都是些历史上的放羊娃,不可能成为经典的,于是只有仰望蓝色的星空,和那明亮的星辰做一次推心置腹的对话,那也是一种享受。
三谈山水散文: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
大自然给人的赐予有两种。一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明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自有人类以来,我们就向自然索取物质,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从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电气化、原子能。和这个物质开发相同步的是向自然进行的精神索取和艺术开掘。一棵树、一片石、一竿竹、一株兰,千百年来硬是那样地看不够、品不尽、说不完、画不厌。人类在还没有文字之前就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原始人就知道用彩石、贝壳制成项链、耳坠。从那时起,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一遍一遍、一代一代地观察自然,汲取自然,就有了山水文章、山水画卷,有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了姚鼐的《登泰山记》。人们向自然索取物质与精神是两个相同步的过程,正是这两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支撑着两个文明的创造,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nlc202309090624
我在云南看到过一块平光如镜的大理石,白色的底面上有黑色的图案,是一只猫,正伸出前爪去扑一只翻飞的蝴蝶,线条之清晰、神态之逼真,简直就是一幅人工的素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你想地层深处的岩浆在昼夜永无休止地滚动,里面有多少个点、多少条线、多少种色块,它们在运动中排列组合,一朝喷出地面凝为岩石就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再加上那地面上的水、空中的风,对着山石一下一下地切割、一遍一遍地打磨,这石头又会再变出多少图案、现出多少花纹。只这一块小小的石头就有如此多的文章,其他还有水,有树,有云雾、虹霓,有高山、大漠,有林海、雪原,所有这一切的组合搭配又将会有多少无穷的变化呢?就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本来任取一件乐器来独奏便够迷人的,更何况再把它们组合起来,那将创作出多少伟大的乐章!一位科学家说:把一只猫放在打字机上,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式作品。无穷的组合总会出现最佳的选择。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所包藏的因子无穷多,它每日每时不停地变,而且又拥有无尽的时间。这是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生命所无法企及的。且不要说单个的人,就是整个人类加起来也不过是它怀里的一个小宝宝。所以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又终于明白,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人类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一面索取,一面研究—研究这个神秘体是怎样不断地释放物质、释放美感,然后借此指导人工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我们在物质文明方面已经从与自然的相似中得益不浅。飞机与鸟相似,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与人的小腿骨相似,核裂变聚变与太阳这个大火球相似……在艺术创造中,人类也是在苦苦地向自然求着相似。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文与可胸有成竹,苏州园林浓缩山水,都是师法自然。我们经常把最好的东西称为“天然”“天工”“天衣无缝”。自然中永远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作品,谁能向自然求得一点相似,谁能摸住一点自然之脉,得到一点自然之灵,谁就是那个突然撞开了藏有维纳斯的山洞的顽皮牧童,他的作品,包括诗、词、文、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便有新意、有创造,就会突然跃上一个新的高峰。如李白、苏东坡、辛弃疾,当局把他们推出政界,推入山水,终日行无定所,穿行奔波,终于有机会叫他们撞开了某一个机关,文章就有了雄健之气。而王维、陶渊明隐居山中,终日与青松、黄菊相悟禅,文章便得了恬淡之神。大自然总是将它的艺术之灵传给那些最亲近它、最想和它求相通的人。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艺术家,大多数人对自然只是想求得一点精神的抚慰、一点艺术的享受,这时大自然也表现得一样慷慨。大自然塑造了人,就像画家画好了一幅画。不管这幅画是冷调还是热调,是单色还是多色,画家的胸中却是储着所有的调子、所有的颜色。如果你不满意这一幅,还可以求他修改调整。人是一团不稳定的矛盾:我们的性格有内向、外向;情绪有欢乐、忧伤;工作有紧张、松弛;事业有时春风得意,有时沉沙折戟;理想忽如旭日东升,忽又日暮途穷。幸亏人不是一张凝固的油画,老黑格尔的一大贡献就是在《精神现象学》中揭示了人的这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辩证关系。所以,当我们对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满意时,就可以跳到大自然中去打一个滚。就像山坡上的一头牛犊,在微风中撒一阵欢,跑到泉边喝几口水,再斜着身子到石头上蹭几下痒。细想,我们这一生要在大自然中作多少次的调整、多少次的治疗,要作多少次环境的转换与心灵的补给呢?泰山之雄可使懦夫顿生豪勇,武夷之秀可使宦臣顿生归心。大江东去让人不由追慕英雄伟业,杨柳依依却叫你享受幸福人生。唐太宗说处世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其实他还少说了一面,以自然为镜可调身心。
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不但已经上升到国策,而且已经成了全球的话题。生态平衡、环境保护、遗产保护,逐渐成了人类的共识。旅游已成了各国的一大产业,也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大内容。我自己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得与山水为伍,磨鬟厮鬓,深深感受到这种天赐之福与天教之悟。多少次我登上高山,见层林尽染,波起涛涌,真想化作一块石头永立于斯;多少次在海边看大潮起落,万马奔腾,真想化作一朵浪花随波而去。这时我才体会到为什么杜牧要“停车坐爱枫林晚”,陆游欲“一树梅花一放翁”,其与自然相通相融之心多么急切。我变不成石,也变不成浪,但我可以采一块石,撷一朵浪,借此来完成与自然的交流,同时也想把这份美感传达给如我一样热爱自然的人。我生怕自己不能理解它的真谛,所以这种文字总是想得多,写得少;笔记多,成品少。有时一个地方去多次而不敢著一字,一篇文章改一年、两年也不敢送出去,所以产品极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山水文字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否摸准了自然的脉搏。
4.散文家谈散文课件 篇四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满怀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而现实社会却使他的理想难以实现。于是诗人便通过发挥充分的想象,或运用独特奇妙的夸张,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雄心壮志。陆游的诗中,还有不少篇章韵致翩翩,风采流溢,恰似画轴,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好,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有关陆游的材料可用于“立志与爱国”、“忧国忧民”、“理想与抱负”等有关话题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
用生命展示才华 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刘伟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和评委都起身鼓掌。在宣布最终结果时,评委们表示已经无法用“YES(赞成;赞成票)”“恭喜你”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刘伟,他们只能说一句:“祝福你!”这是发生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一幕。这一次,我们在选秀节目中感受到了少有的感动。刘伟童年时因意外电击失去双臂,在“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很多人用手练钢琴都连连叫苦,他却用脚趾弹奏出动听的音符,演绎出动人的旋律。选秀节目究竟要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探讨了好几年,刘伟的出现让悬着的问题有了答案,答案即评委伊能静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有关“追求”、“理想”、“精彩”、“走出困境”、“目标”等有关话题中。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绍兴的陆游 梁 君 陆游一生,志在报国,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非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下,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二十八岁赴临安应进士时,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多少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六十八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八十五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步出陆游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钗头凤》,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二十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强行拆离。四年后的1155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邂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转辗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沈园凭吊、赋诗。在七十五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即在逝世的前一年,陆游依然在深深地怀念着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赏评】 这篇散文以游记的形式,先写陆游故居,怀思诗人的爱国情怀;后写游览沈园的过程,回忆诗人的爱情。陆游一生将“爱国”二字铭刻于心,立志恢复中原,只是理想与抱负得不到实现,最终陷入报国无门的境地而痛苦不堪。在婚姻上,痛失至爱之人唐琬,酿成终生遗憾。作者在文中既表达了对陆游爱国的颂赞,同时也抒发了对诗人婚姻不幸的惋惜和同情。谢谢使用 温馨杂草屋欢迎您 * 单元导语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 倘若这个世界有原先,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庖丁解牛 项羽之死 阿房宫赋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走进庄子,走进庄子的哲学,领略他哲学的无穷魅力。他是黑夜中陡然迸发出来的一团天火,从江东熊熊燃烧到阿房宫巨鹿,那闪耀的名字,至今仍镌刻着他的无限荣光在那片热土上,他曾以惊天的怒吼,拔木转石的兽力,席卷半壁江山,锻造出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西楚霸王。一个曾经踏平六国、叱咤风云的秦王朝,顷刻间,竟然那么容易地坍落了。这巨大的历史悲剧,激起后代多少人的思索,多少人的慨叹。杜牧也正是从这样一种强烈的悲剧感中思索秦王朝毁灭的内在原因,从而写下千古流传的赋文《阿房宫赋》。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文官武将的石像,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在改朝换代的时光中一脸漠然。历史风化了他们的容颜,模糊了甚至抹平了他们的姓名,却将那些瞬间的绽放永久地雕刻在一代代人的心上„„ 过小孤山大孤山 诗海探珠 清江曲 苏 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属玉、鸳鸯、白苹、芦花、扁舟、林樾、明月等意象,营造了幽美清新的意境,抒发了放任自适的情感。前六句既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日,又是长年生活的缩影。“万事不理”,指不问人事,不与世事。观其一生出处,这里有着诗人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在内。“弄明月”,指赏玩月色。这首诗,以属玉、鸳鸯、菰蒲、白苹、芦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清新的江湖世界,活动在其间的诗人,又是一位孤高出尘、自由不羁的隐逸者,因此,全诗给人以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 【思考】 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过小孤山大孤山 基础自主学案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5.1《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了解一般散文的评论方法。通过反复品味,获得自己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见解。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具体目标:
①把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白鹭的相关知识。
②反复诵读散文《白鹭》,读中感悟作者的笔法,感受白鹭不平凡的美。③认识《白鹭》的内容及主旨。懂得散文评论文的特点。④尝试背诵精彩的描写语段。学习作者的这种描写手法。⑤通过反复品味,获得自己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见解。
⑥通过学习《关于散文<白鹭>》,学会运用反复品味的方法。
在具体目标中,1、2、3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5是对中等生的要求,4、6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独特的描写手法。
2.反复品味,获得独特见解。3.评论散文的方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课前延伸
1.阅读《白鹭》,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阅读《关于散文《白鹭》》,懂得散文评论的一般特点。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白鹭相关知识,了解郭沫若以及晓雪。
预习题答案: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课内探究
学:
1.导入新课:
白鹭是一种为中国文人喜爱的鸟儿。杜甫的诗歌《绝句》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再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两首诗歌都将白鹭融进一个诗画的境界。而杜牧笔下的白鹭最为绝妙:“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人称这是“一字不着”地绘出了白鹭的独特神貌。那么作者郭沫若怎样才能用散文写出不同于前人的“白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鹭》,解决我们的疑问。2.检查预习情况:
⑪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作者及白鹭的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⑫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A.给加点字注音。①长喙()
②铿锵()()
③镶嵌()....④嗜()好
⑤赦()免
⑥为难()...B.认识一位名人: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
,又名郭鼎堂。
人。
家、、家、家、家、家、家。
3.自主阅读: 【出示幻灯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小组合作展示课文朗读)②其他小组点评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段落的朗读。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行间巡阅,关注有特色的小组进行展示,点评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点评。)③圈点批注:阅读散文《白鹭》,思考作者对白鹭的美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做充分的准备。此环节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④小组合作学习:
(自读思考8分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进行合作学习。)⑪探究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即怎样描写白鹭的......这些特点的)
⑫再读文章,体会本文的立意? 导:
一、自主阅读:
③点拨方法:寻找文章的中心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部分。参考答案:白鹭是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④⑪点拨方法:要求学生自读第2小节,圈点批注,体会白鹭的精巧之处。并关注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可以依次诵读3、4、5小节,给三幅画面拟小标题,探究这三幅画面依次展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怎样展现白鹭的内在神韵的独特之美的? 参考答案: 精 外在美: 颜色的配合 .
身段的大小 巧 神韵美: 觅食 白鹭钓鱼图(静)韵在骨子里的诗 ......的
栖息 白鹭瞭望图(静)诗
飞行 白鹭低飞图(动)
⑫参考答案:美因为常见,因而容易被忘却。教师精讲点拨: 知识点辨析:
学生自主探究题主要年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题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整合材料的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探究题评析: 自主探究题相对较为简单,只要能够充分读同原文,从原文中筛选即可。而小组合作探究题因为难度较大,需要对文本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高屋建瓴。要能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才能解决。
规律总结:
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写了白鹭的什么特点,然后再思考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寻找一个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用列标题的方式,分析每部分内容,然后再看每部分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作手法:衬托比较、动静结合、写意手法、诗歌的意境、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等 拟小标题,可以看成是概括画面内容,因此我们就可以抓住主要因素(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方法指导:
阅读散文,抓住中心句,也就是文章的神,扣住形散而身不散的特点来分析,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的目的。练:
五、课堂反馈训练:
1.涵咏积累:熟读课文5到8节。
2.重点检测:模拟写作,你一定也有你喜欢的小动物,模拟郭沫若的写作手法,用一段话描写该动物,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字数150字左右。3.当堂反馈:教师课后批阅,选择优秀的张贴交流。
课后提升
一、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甲同学把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对。请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4分)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 参考答案:
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 精巧、适宜
3.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4. 这样概括不太好,因为这个画面是为了表现白鹭的悠闲自得,而望哨是一个非常紧张的画面。所以不妥。5. 略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赏析了郭沫若的散文《白鹭》,认识了白鹭独特的美。对散文《白鹭》的写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当一回评论家,一起来品一品这一篇散文。
二、检查复习情况:
⑪文章描写了哪几幅图画?
参考答案: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 ⑫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能给我们以独特的美感? 学:
布置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探究题:再读散文《白鹭》,你觉得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先七人小组探究,先结合文本圈点批注,尝试用简洁而整齐的句子书面概括。后班级交流,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2.小组合作探究题:
⑪散文评论家晓雪对郭沫若的散文《白鹭》发表了怎样的见解? ⑫结合《白鹭》的内容,具体谈谈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两句话的? ⑬从《关于散文<白鹭>》一文中,探究如何评论散文?(方法总结)
导:
学生自主探究题: 参考答案:
①衬托比较,突出白鹭。②写意手法,点染神韵。③语言精美,如诗如画。
④结构精巧,立意独特。小组合作探究题: ⑪参考答案:
文字上:非常精彩,极其简练
感受上: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
⑫参考答案:
①引用了课文《白鹭》的句子,以事实证明《白鹭》的文字非常精彩、极其简练。②引用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引用莱辛的语言:“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的品味。”具体阐述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白鹭的美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⑬参考答案:
①领悟立意,扣住“形散而神不散”,识“文眼” ②分析结构,品味凝练、优美的语言
③品味特色,感受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自主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感悟、赏析文章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题重要考查学生提炼议论问观点的能力,分析如何论证,把握论证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见解。
2.探究题评析:
探究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从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散文,由已知到未知,有自己对《白鹭》的独到认识,到理解晓雪对《白鹭》评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利于被学生理解接受。
学生自主探究题: 点拨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解答本题。①语言特色②写作手法③构思艺术④主旨立意 小组合作探究题:
⑪ 点拨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⑫方法点拨:评论文也属于议论文,这一题目就是要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⑬方法点拨:点评文章无非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思考,形式包括语言、构思等;内容包括作品立意、作者情感、作品意境等。
3.规律总结: 评价文章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考虑,在阐述自己对《白鹭》独特的见解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思考。在阅读评论后时,要先把握作者的思路,弄清论点以及论证方法,那么作者对《白鹭》的品论也就清楚了。
4.方法指导:
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与晓雪的评论比较,从而加深对散文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明白评论散文的方法及评论要点。
练:
课堂反馈训练:
⑪学习了两篇文章,一篇散文,一篇是对此文的评论。从中你们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从中我们了解到散文的一般特点,学到了郭沫若独特的描写手法,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独特的美。同时也学到了一般评论的写作特点,学会要在阅读中调动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讲评策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班级交流。
⑫阅读阿桂《白鹭》,选择一两点特色进行赏析,学习写一段评论文字。评讲策略:学生互评,注意结合散文评论的方法。
课后提升
1.完成作业:补充《作业本》中相关练习。2.同步阅读:阅读阿桂《白鹭》,学习写一篇评论文章。
6.郭沫若《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篇六
散文家谈散文
《白鹭》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⑩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长喙( ) ②铿锵( )( ) ③镶嵌( )
④嗜( )好 ⑤赦( )免 ⑥为难( )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 )。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同学把第⑦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 ,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
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
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散文<白鹭>》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隽永( ) ②liáo廓( ) ③绮丽( )
④睿( )智 ⑤冷jùn( ) ⑥恬淡( )
2、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3、第⑤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第二段中的这些作家的作品吗?请列举一到两例并讲述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白鹭是一首诗,《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关于散文《白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 相关链接:
1、关于“白鹭”的诗歌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鹭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写一般文学评论的方法:
A、能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B、就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立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评论;C、可以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评论文章;D、可以巧妙运用原文来评论。
答案
《白鹭》参考答案:
1、略。 2、C 3、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要人们去寻求,在寻求中理解这种美。
4、本文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5、精巧 适宜
6、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7、没有标准答案。参考:乙同学有道理,因为作者并不认为白鹭是望哨。理由:
(1)文中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是反问,否定了“望哨”之说;(2)文中还有“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放哨的哨兵是不可能悠然的。
8、(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2)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关于散文<白鹭>》参考答案:
7.浅谈品茗式散文阅读 篇七
他们在以往阅读记叙文的基础上, 初读散文也会如初品香茗时那样盲目, 一目十行式地只想了解文章大意, 获得情节上的趣味, 却发现, 此种文章读到文末也不知道作者所云何意, 尤其是写景写物的散文, 只知语言优美, 情感浓郁, 但作者散文中的事、物、景或人表达了对人生的什么情感、启示等仍无所知, 故开始讨厌散文阅读, 觉得没有趣。
为何不用品茗的方式去阅读散文呢?泡茶的过程是茶叶获得新生的过程, 它将自己身体的精华和灵魂都传递给沸水, 在品评中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对话,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过程。散文的阅读过程不也正是读者和作者心灵撞击的过程吗?读者是多么希望能在咀嚼文味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啊!我认为要让学生了解散文, 并进一步的欣赏散文,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 读文章就要像品茶那样, 抿上一小口, 慢慢地进行回味, 如何从细处慢品, 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寻找散文的美点
一篇美文在首先听读一遍, 可以配上音乐, 在舒缓中由教师或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在营造品茗时的那种雅趣和情调中让学生直观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在抒情的音乐中, 在诗意的文字下, 学生很容易沉浸其中, 不知不觉地走进散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后, 让学生及时捕捉文章中他们觉得美的地方, 可以是优美的词句、段落, 可以是美丽的景色描写等等。在文中做上标记, 然后对这些美点, 反复地朗读, 在朗读中细细咀嚼, 理解深意, 圈点批注。老师也可让学生分小组互相分享各自的美点, 并说明美点的可赏缘由, 启发学生的思考, 增加对文章的理解, 为学生能更深入地解读散文打好了基础。
二、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
1.捕捉文中特别字 (词) 眼。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苏雪林的《溪水》一文中, 作者在描写溪水时有一句“她将那可怜的迷路小红叶, 挤挤推推地推到一个漩涡里, 使他滴滴溜溜的大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 向后不能, 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 他才一溜 烟的逃走 了”。其中“挤挤推推”“滴滴溜溜”“笑嘻嘻”“一溜烟”这样的词语, 传神地写出了溪水的欢愉之情, 溪水就像是一位天真活泼略带几分淘气的小姑娘, 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再如朱自清《春》一文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一句“钻”字用得很传神, 把春天来了, 小草急切的生长欲望和旺盛的生命力很可爱地表达出来了, 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只要我们留意捕捉, 每一篇文章里都有作者精心营造的、特别的字或词。可以通过此触摸到作者对景, 对人, 对事的情感, 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中心。
2. 关注文中 不同表达 方式的句子。在散文中要特别关注直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 这些句子是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 是散文的灵魂。比如席慕容的《槭树下的家》这篇散文中“对我来说, 我的这个槭树下的家, 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一句, 作者以议论的方式单独成段, 我们可以从此句中感受到作者把小鸟的窝巢和自己的家进行类比, 得出生活平凡而又充盈, 家人相爱而又欢乐的幸福观, 从而作者在文中传达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因这句话而变得简单明了了。阅读这样的句子时要做上记号, 它是理解散文的一条捷径。
3.洞察作者的情感线索。每篇文章都有一条明显的文路, 而作者的情感之路, 常常若隐若现地伴随其左右, 只要我们能触摸到作者的情感之线, 那么, 体会文章感情也就容易了许多。如《背影》一文中, 背影是全文的线索, 伴随着背影有作者的四次流泪, 通过它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情感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思念的一个过程, 浓浓的父子之情溢满全文。
8.散文家谈散文课件 篇八
关键词:《一个人的村庄》 真 边地乡土 人性 农耕文明
谈到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时候,“真”、“善”、“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善”是文学传达出的人文关怀,“美”是优秀文学作品外在形式的表现,而“真”是一种内在的审美尺度。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并且作为一种自由进退于文学和历史、哲学、伦理学、民俗学等非文学体裁之间的文学体裁,“真”也是散文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是在1999年出版发行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的,所以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而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评论界的非同凡响,就在于它的不娇柔造作,在于它有一种强烈的真实之美。那么这种真实美来自何处?
在喻大翔所著的《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中认为“散文的真”可以分为五个层层深入、共融共铸的层次:对象的真,主体的真,时代的真,文化的真,人性的真。“我们追求的真,就是在一篇满意的散文里,通过对象真的载体,经过主体真的化解与选择,穿越时代与文化,而达到人性的共真。然后,拨开共性,向下层层反观,我们又可把握到人性、文化、时代、主体与对象独特的具体性及其在特定环境中的演化。”[1]消解了各个层次间严格的界限后,喻大翔这种哲学层面的审视与划分在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里则融为三种真实美。
一、边地乡土的真实美
好比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山东高密县和贾平凹的商州,一个地域会因为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而呈现出它的独特魅力,而作家也成为这片土地的代言者。刘亮程也是通过《一个人的村庄》而成为边地乡村的代言者。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展现了边地乡土世界的真实美。边地的乡土世界是《一个人的村庄》描绘的对象,也是它依托的真实空间。这个世界为刘亮程的写作提供了客观的对象,自然也为它真实美的呈现提供了材料上的真实性。
但是刘亮程的村庄——黄沙梁,在现实中从何处来,归依何种文化背景呢?“新疆,特别是坐落在天山以北广大的山前平原中的村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人文景观。目前这片已经连为一体的耕地和房屋,在百年前还只是马帮驼队的驿站和游民们的乐园,最早在这里点燃生活的是沿着丝绸之路北道去的中原商人,这些疲惫不堪的跋涉者日出而行,日落后就在荒原中的羊圈、卵石小屋和芦苇棚中栖身,渐渐地,由职业的习惯应运而生的小滩小铺出现后,一些规模不大的村庄也就在西部背景上定格了。”[2]边地乡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上默默生长:干旱缺水,气侯环境恶劣,交通十分不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割据式的居住,使得新疆与外界的联系异常困难,各绿洲之间的来往也不是那么密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似乎与世隔绝。生态环境的偏僻荒芜赋予边区文化封闭而自足的文化基因,人烟稀少的现状使它更加注重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土地的关系。
所以,依托对象的真实性,在散文集里,他真实书写了边地这一特有的自然风貌:当然不是熙熙攘攘的集市,你来我往的邻里之间,而是无限的荒野和沙漠,倔犟而又卖力的老牛,卧在墙根的猪,年复一年遍地荒芜的野草,东荡西荡的大风,起伏向远的沙梁,踽踽前行的黄土路,路上的几串脚印,天边的几朵流云。然而,这种真实的边疆风土,在刘亮程的散文里却是充满着诗意情怀与文化自信的。所以在他的审美想象里,你会看到“一株草的死亡或许引起遍地草木的哀悼和哭泣”[3],“路比什么都永恒,它平躺在大地上,折不断、刮不走,再重的的东西它都能禁住”[4],“在狼天性的孤独中我看到它选择唯一食物的孤独”[5],“一朵云下的黄沙梁,也是时间的浮云一朵。吹散它的风藏在岁月里。”[6]“晨光很有劲。这面墙迟早会被早晨的阳光推倒。”[7]这样的审美想象,村庄里微小的生命并不是比人卑微的个体存在,而是同人一样或集体向上生长,或孤独地指引人生。他对细微生命的描绘与关照赋予他的散文一种虚化的真实美,而读者也在他构建的审美想象空间里体悟出庄子的齐物观。由此,荒凉而真实的边地乡土世界在他的散文里成为一个美的审美想象空间。
二、自然人性的真实美
人性的真就是人的真。“对于爱情的追慕与哀怨,对于自由的渴求与压制,对于生的烦恼与赞美等,这些尽管在不同的文化圈、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主体身上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准则,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与途径。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与力量,但基本的欲求与表达是不会消逝的。”[8]为自然人性唱响的赞歌便表现为刘亮程对人性之真的推崇。这种“真”有对自由的渴求,有对压制自由的悔恨,有对生的迷茫也有对死亡的向往,但是他却忽略“我”的主体性,而借助村庄里生存形态各式各样的生命体,甚至没有生命的个体也被他赋予了生命意识。
因此,在探寻人与边地事物的关系上,他把眼光放在人与一头驴,一条狗,一只牛,还有一片草,几棵树,一阵风,甚至一个坑,一坨牛粪的关联上。于是,“秋天,粮食不会按姓名走到谁家里。粮食是一群盲者,顺着劳动之路,回到劳动者心里。”[9]只有劳动才有收获,这样简单质朴的道理指引人要脚踏实地地行走。“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人一辈子种好它。”[10]荒地再荒凉也不如心地的冷漠更让人心寒。“这块石头已作为父亲生命中最坚硬的一块骨头提前埋进了土地中。”[11]父亲命运的遭际深刻着如地界石一般坚硬不屈的人格尊严。“你无意便将一棵草籽从秋带到春。”“春天空空来临。你走过不再泛绿的潮湿大地,你觉得身上痒痒,禁不住抖抖身子——无论你是一条狗、一只羊、一匹马、一只鸡、一个人、一只老鼠,你都成为大地春天唯一的救星。”[12]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尽管略带诗意色彩,然而村庄里的人就是这样和村庄里的各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endprint
的确“这个地图上确定存在的黄沙梁却在他的笔下不断地被虚化,他的文字让这里的一切变的更像一个寓言。在这里,你看不到村庄里的任何具体的人事纷扰,是非争吵,张家的媳妇儿、李家的婆婆,似乎这些从来不曾存在,只有这里的牲畜、花草、风月才是真实的,生命才是真实的。他写生命的生生不息,写生命在一种静止状态下是怎样消耗的,他写岁月的变换改变了多少东西,又改变不了多少东西。这些都是属于刘亮程的描写对象,但刘亮程的生存体验是不可置换的,这才是一个人的村庄。他以本真的状态呈现出它自身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以最原始、最简单、最真实的方式撞击我们的心灵,引出我们最丰富的感慨和联想。”[13]这就是刘亮程,对边地自然风物的呈现,表达出对自然人性深沉的关怀。
三、边地农耕文明的真实赞歌
文化的真指的是散文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与世界性之种种,是以不同心理基础为核心的广义文化传统。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寄予自己对边地农耕文明乡土文化基因的深沉留恋与向往。“生活在西部的游牧民族,在外部因素的驱使下,追赶着水草丰富的生活环境,他们生命里所具有的流动性的因子,是独特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动态的生命形式赋予他们特殊的生存方式,使他们努力在每片生活过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迹,这也就形成了具有独特色彩的西部乡土文化。面对西部的荒凉和未开垦过的土地,拿起锄头,扛起铁锨,也是西部人生活的一种必然选择——‘刀耕火种的文明在西部同样留下了它的传统印迹。”[14]由此可见,西部边地的农耕文明是西部游牧文明的变异,虽然是和土地而非水草息息相关,但是西部的农耕文明有着西部游牧文化的深刻烙印,并有着独特的乡土情结。这种独特性在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里昭然可见。如有评论者说“农耕文明则多会形成一种乡土情结,如农耕文明的表现者刘亮程的散文,就充分展现了作为一个西部作家,对故土深刻而执著的爱恋。在刘亮程的笔下,农耕文明业并非对种田垦荒的生活景象的描写,而是通过一个村庄的人物与生活细节,把这种文明的制造者农民,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15]当然,与周涛、柯红等西部散文家擅于表现游牧文化强健奔放的原始生命力不同,也与张承志选择沉于民间底层、放浪西北大地,与民众为伍挖掘真实的民族文化记忆不同,刘亮程更愿意以他的村庄——黄沙梁为中心,抒发细腻的乡土情怀。当然,刘亮程的乡土情怀也同西部文化的其他言说者一样,表达着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抗衡的强烈隐喻意味。只不过,刘亮程作为一名边地“土著”建设兵团的后代,一者,他是借助西部的文化精神来改造主流中心文化,而非以西部精神资源表现主流中心文化的精华。二者,他对农耕文明的向往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温和抵抗表达了他深切的乡土情怀,以此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在他的《一个人的村庄》里,刘亮程的乡土情怀寄托在一头驴、一只牛的身上。比如,在《通驴性的人》里,他把西部“自然生命精神的优越自信物化到驴身上,他们的驴不承认世界,它只相信驴圈,‘谁都不敢独自直面世界,但驴敢,驴的呜叫是对世界的强烈警告[16]”[17]。因此激发的情怀是如此昂扬:一旦鞭子握在别人手里,我会首先想到驴,宁肯爬着往前走绝不跪着求生存,把低贱卑微的一生活得一样潇洒、风流且亢奋,而且并不因此压低嗓门,低声下气。用激扬的呜叫压过沸沸人声;必要时,更要学一点拉着不走打着后退的倔犟劲。驴也好,人也好,永远都需要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18]。他所表现的是即使是西部的生物,也是天地造化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不正是一种独特文化视角下的崇拜?不正与中心主流文化下驴的丑陋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正是有着对西部农耕文明的真挚情怀,刘亮程才能借助于西部特有生物的特有品格建造他文化人格的自然原乡,以抵抗中心主流文化的强势侵袭。
刘亮程的乡土情结还表现在对农耕文明的守护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抵制上。实际上,数千年农耕文明是刘亮程散文书写的精神资源,而他的《一个人的村庄》则是对边地乡土文化的深情回馈。于此,他才对黄沙梁发出“我将不再走远,静坐在墙根,晒着太阳,在一根歪木棍旁把你给我的一天过完——这样平平常常的一天在多年前,好像永远过不完、熬不到边。”“我有点可惜自己,不愿像那根木头一样朽在这个院子里。我离开了家。”“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那不是我的,我不会留下脚印。”[19]虽然刘亮程是他村庄的代言人,是边缘写作的力挺者。但是,刘亮程终究是一个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城市人,他借助于《一个人的村庄》所表达的更是一种两栖人的文化乡愁。“早在十八世纪,当文明进步露出它辉煌的曙光时,启蒙先躯卢梭就警告说:文明与科技同样也会毁掉人类精神的宝藏,它提出著名的‘回到自然的口号。现在,人们完全处在都市硕大无朋的水泥空间,处在电子计算机亿次/秒的速率中,无不感到一种愈来愈重的精神压迫和畸化。被土地和大自然悬离的空茫、焦虑、莫名躁动、无力感、漂泊、无家可归的困惑,引诱人们想往一种坚硬、踏实、永久的精神居所。乡村中的麦地,村庄里的护河、大堆大堆的秸秆、磨光的锄把、镰刀、向日葵、瓷碗乃至麦粒,亦便成了小小的精神寓托之所,因为它们着实代表着土地,代表土地一种澎湃的生命和强旺的生机。土地——生命,村庄——生命,不约而同勾起他们对一种叫做‘家园的总体精神形态的想往与追寻。”[20]二十多年的乡村生活镌刻着刘亮程的童年时光、初恋的心事和青春的追忆。居住于城市之后,这些青春期的精神资源无时无刻不召唤者他回归灵魂最初的栖居地。地理意义上的家乡,社会学意义上的籍贯,文化意义上的故乡因此成为他寻找精神家园的出口。当代作家苏童的小说《逃》中“我”的叔叔陈三麦,在满载荣誉回到家乡后的再一次逃亡使人迷茫。为什么还逃呢?没有日常的理由,那是精神世界需要的精神归宿。《米》中的五龙带着城市的罪恶,坐上回往枫杨树乡村的火车,也是源于对地理意义的故乡的留恋和精神上的故乡的向往。所以,刘亮程所呈现出的这个村庄不仅仅是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而是一类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如他所说:“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个人精神世界,要靠自己一土一木去构筑。我们的‘圣经只能是自己居住其上的村庄大地,读懂它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把整个一生安置其中,开始是生存居所,最后是灵魂圣地。对村庄的写作其实是对自我灵魂的永久构筑。因着一颗心灵的力量,一座沉寂于黑暗时间的村庄被唤醒、照亮。”[21]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刘亮程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抵抗是温和的、不激烈的,他在对黄沙梁的朝拜中隐藏着对现代生活人心荒芜的批判。
四、结语
从古至今,由外国到中国,写村庄的名家作品举不胜举,从书写苦难、贫穷,抒发国仇家思到诗话乡村、寄托处世理想,村庄附带着艺术家们或沉重或无为的思考被代言,同时也为艺术家们的立言贡献自我。然而,刘亮程笔下的一个人的村庄——黄沙梁,却能够深深打动读者和吸引读者,不是因为它指引人们关注苦难与蒙昧,也不是因为它带着绿水青山的诗情画意。而只是因为,这片土地是他灵魂的皈依地,是他创作的全部动力与根基。如果一定要为《一个人的村庄》寻找它富于真实美的理由:在荒凉而真实的边地乡土世界中构建起一个独特的审美想象空间;借助村庄里生存形态各式各样的生命体为自然人性唱响的赞歌传达出他对人性之真的推崇;同时,作为一个两栖人对边地农耕文明的留恋与向往表达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迫切回归,一定是必须审视的三个缘由。
注释:
[1][2]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第40页。
[8]张功臣:《边地快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5][6][7][9][10][11][12][16][18][19][21]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3]吕新峰:《一个人的村庄 一类人的家园——新疆作家刘亮程的散文创作探析》,新西部,2009年,第16期。
[14][15]傅文靖:《西部文化的宏阔观照与诗意的生命关怀》,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17]范培松:《西部散文:世纪末最后一个散文流派》,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0]陈仲义:《乡土诗学新论》,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秋之卷(总第25期)。
【散文家谈散文课件】推荐阅读:
能用试题:散文家谈散文07-23
谈无路可走的散文11-06
谈亲情中的心愿散文06-17
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07-19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栗子》11-11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关於蘋果》06-20
霜降节气散文 霜降的散文08-04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11-02
心情女人散文06-10
读散文有感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