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精选16篇)
1.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一
文章标题:电力多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垄断行业伴生物的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何去何从成为电力多种经营必需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电力多种企业改革存在的困难分析,对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多经企业改革与发展困难对策
随着农电
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入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的新阶段。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即“主辅分离”中的辅业部分),也必须在短期内实现转变,适应新的形式,并且在转变过程中妥善处理诸多问题与矛盾的任务。
一、电力企业“主多分离”改革的难点
电力企业的多种经营大多由八十年代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修配厂或为安置待业青年和富余人员的劳动服务公司起家,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在主业扶持下,经过十几年的风雨历程,逐步发展壮大,已基本实现由安置型、福利型向规模效益型、生产经营型转变。但是由于涉及的企业面广、地区差异大、就业人员数量多,电力多经辅业分离改革成为矛盾重重、推行难度大、风险高的一次改革攻坚战。这项改革的核心难点主要集中在辅业和主业在人员与业务上的双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电力多经企业的市场化生存能力薄弱。电力多经的业务定位往往是与主业密切相关的领域,从全国的电力多经产业比例分析,(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百度直接输入“好范文 wenmi114.com”第一个网站便是[注:中间加的符号请勿复制])其中超过90的企业单一从事电气建安行业,从事产品制造开发的不到10,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与产品比重很低,且大多无效益或效益很低,高科技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呈严重的弱势。再者多经企业一般是背靠主业且在高壁垒的保护下形成的,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摊小面广、没有规模效益,对主业和主管部门的依赖远大于对市场的依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向它们要优惠和照顾上,很少去研究市场,缺乏参与市场竞争和创新的意思。
其次,电力多经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化程度低。电力多经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主业,他们大多数习惯把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件主业衍生的任务,而不是一个独立企业来考虑。加上对他们的考核往往还是参考主业同级别人员的标准,而不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再有,电力多经企业基本上都存在“两种人”的问题,一种是电力主业委派的管理人员或其他从主业富余分流的人员,另一种是社会招聘人员。前一种人待遇明显高于后一种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电力多经企业中。由此导致前一种人压力不足、后一种人动力不足,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电力多经企业的利益关系复杂,涉及的人员众多。电力多经企业的成立往往是基于主业的人员分流安置(也包括职工子女的就业安排)和主业职工福利提升两大目的。因此,对于电力多经企业的分离改革的利益人绝不仅仅是多经企业职工,更牵涉到多经企业所对应的主业的每一位职工的利益,甚至包括已经离退休的职工。
第四,电力多经企业公司治理体系不健全。由于电力多经的福利安排目的,持股人员覆盖了对应主业的全部职工,持股人数多,且大多比较平均。这种本质上的投资行为在职工脑海中往往被误化为集资,对多经企业发展的决策不关心,但往往对回报的期望很高。而对于多经企业发展决策的投资人权力一般就让渡给对应主业的领导班子。这种异化了的公司治理体系客观上将多经企业的运作风险转嫁到了主业。另外,对于多经企业经营企业的约束与激励的不到位导致了多经企业内部体制与机制平台的不健全。
总之,电力多经分离改革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间矛盾重叠,业务转型与体制优化错综交织,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性、结构性难题。
二、妥善推进电力“主多分离”
电力多经改革本身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否到位,政策是否科学并具操作性对于本次改革至关重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看,目前是方向性、原则性的文件多,而可操作性、配套措施到位的则相对较少。
解读目前关于电力辅业改革的政策及相关文件,“一刀切”的倾向比较明显,也就是限定的最后期限,在此前全部完成改革。诚然,“一刀切”的改革模式有其内在的优点,具体体现为:有利于统一部署,避免有关人员的观望与拖延心态。这种模式往往容易被理论界及国家宏观经济主管部门认可与接受。但这种模式对于电力辅业而言,推行的成本高、难度大,往往改革的微观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已经印证了这些,国家原定于2005年年底前完成的电力主辅分离未能实现。纵然实现,国家将承担更多的社会综合改革成本。
2.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二
一、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弊端
1. 违背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原则, 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实际平均税负一直在10%左右, 而内资企业则在25%以上。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税法, 既违背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原则, 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2. 税基界定不规范, 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限制过严。
近年来,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会计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且不断处于调整之中, 而税法没有建立一套独立的所得税税基确定原则, 有些规定甚至在沿用老的会计制度。对内资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列支标准规定过严, 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3. 税收优惠政策多变, 税收优惠形式单一。
目前, 我国内资企业的优惠比较少, 偏重于解决机制转换过程中的临时性困难。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其效果偏重于鼓励吸引外资总量, 不能有效调节外商投资的方向。另外, 我国税收优惠方式单一, 政策效果不确定, 企业偷税、避税现象严重, 地方优惠政策的实施主观性、随意性大, 随意扩大优惠范围, 越权减免税, 采用地方税先征后还、即征即退等形式变相减免税, 搞低税优惠竞争, 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
4. 企业间税负差异过大, 部分企业税负过重。
我国现行税制对同一经济行为在各类主体之间税收待遇上的差异性很大, 尤其是在所得税上表现最为明显, 导致税收待遇不公现象非常突出。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发展的影响
1.“两税合一”政策中税率的变化对外商投资企业影响不一, 可以享受的优惠税率将同时被取消。
对部分外资企业而言, 税率将来是从33%降低至25%;但对另一些外资企业可能要面对税率从15%或24%提高至25%, 将直接影响外资企业的利润。对于投资和经营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的外资企业, 似乎新的税收优惠体系对它们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于投资和经营一些较传统的产业的外资企业, 便可能要面对再没有税收优惠的冲击和困难。
2. 优惠政策在两税合并后对外资优惠政策方面的直接影响主要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现行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两免三减半”的优惠, 在两税合并之后可能取消;其
文
次, 就是再投资退税, 在两税合并之后, 这个优惠很可能会被取消;再次, 就是外商比较关注的税后利润, 按照现有的《企业所得税法》, 外国投资者在外商投资企业所获取的税后利润在汇出中国时, 免征预提税。
3. 这次税改不是中国对吸引外资政策的大改变, 而是以调整吸引外资的方向为目的。
从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看, 中国将优惠原则从过去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高新技术企业和某些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等, 将仍可继续享受税收优惠。而一些行业, 如服务、零售贸易行业, 于现行的税收政策下是没有任何优惠的, 它们将因税改后税率降低而受益。
毫无疑问, 税改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某些行业中的部分外资企业, 使它们可能考虑选择将投资转向周边税收优惠政策明显的国家。但从长远来看, 应不影响中国吸引外资的流入规模, 而且还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 改善社会经济结构。
三、外资企业针对新税法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 新税制对于投资和经营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的外资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但是这些企业必须注意, 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是有机地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不断加以更新完善, 国务院相关部门会适时制定获取税收优惠的新标准和要求, 所以外资企业需要持续密切地跟进。
2. 新税制对于投资和经营一些较传统的产业的外资企业影响巨大。
此时, 外资企业需要考虑新的措施, 例如提高产品和生产技术的高新技术含量或增加环境保护与节能节水、支持安全生产等投资, 来争取新的税收优惠以减轻总体税负。
3. 当“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成型后, 外资企业在
华的投资重点就不再是找最多最长的税收优惠地区了, 而是回到更切实际的考虑。
3.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供电企业;改革发展;反腐倡廉
作者简介:肖锋(1975-),男,山东宁阳人,山东宁阳县供电公司,经济师。(山东?宁阳?271400)
中图分类号:D2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00-01
一、当前县级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供电企业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阶段,改革发展任务重,生产经营压力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对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提高。
从外部社会环境看: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务必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切实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据统计,2011年国家立案查办省部级高官7人,厅局级官员198人,其中包括铁路、通信等重点国有企业的一些领导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时,社会各界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反腐败工作的参与度显著提升,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成为披露违法犯罪线索的重要渠道,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格局逐步形成。
从供电公司系统看:2012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相继召开了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印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细化了县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同志指出:“要把管控与惩防体系全面向县供电企业延伸,统一规范县供电企业管理”,特别强调将“反腐倡廉”摆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位置来抓。省公司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把县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纳入了整体部署,实施省、市、县公司三级反腐倡廉建设“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县公司反腐倡廉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考核力度。因此,各县供电公司体制上划后,省、市公司对县级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管理措施会进一步细化和加强。
从县供电公司发展要求看:变革创新、提升管理将是2012年工作的主旋律,随着主多分开、队伍建设、依法治企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集中显现,保持员工队伍“思想不能有杂念、工作不能有杂音”,维护公司健康发展局面的工作压力较大。
分析形势,更要认清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单位对反腐倡廉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个别党员干部不注重自身廉政建设。二是个别员工认为反腐倡廉是领导干部的事,与腐败行为距离相差甚远,反不到自己的头上,推进全员廉洁风险防控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在社会管理和企业发展双重变革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产生叠加效应,信访高递、人员高访、一信多投行为较为突出,维稳工作形势较为严峻。四是廉洁从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经常性教育创新不力。
二、企业改革发展时期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意义
1.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企业改革进程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一体化的实施,县供电企业管理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在劳动用工与薪酬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将触及部分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时,就各县供电公司而言,电网发展方式也面临重大改变。近几年来,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电网投资规模较大,确保资金安全、工程优质、人员廉洁是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敏感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可以确保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走样,防止政策实施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保障员工队伍和谐,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提升企业优良社会形象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县级供电企业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四个服务”的水平明显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越来越突出,得到了政府认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群众极度关注反腐倡廉,民主法制建设也日趋完善,廉政是企业优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电力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为此,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树立责任国企的廉洁形象。
3.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员工队伍纯洁性的重要保障
县级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廉洁风险防范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一线管理人员来讲,他们是执行法律、政策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力量,也是所在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靠,直接与管理对象、服务对象接触,所受诱惑多,腐败风险高,一旦自身把握不住,容易走向犯罪泥潭。最为突出的是县级供电企业用工多元化,农电工占的比重较大,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难度。他们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处在供电企业的最前沿。如果对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处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与廉政建设的关系上结合不够紧密,就会使县级供电公司反腐倡廉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企业改革发展时期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三个融入”
(1)融入中心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要采用“一线工作法”,开展对“五大”体系建设、“安全年”活动、主多分开等重要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顺利实施、落实到位,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围绕“两个转变”,深入开展电网工程管理、行风建设、“三不指定”后市场规范效能监察,严查违反“三重一大”制度的行为,完善内控机制,弘扬“国家电网”品牌。
(2)融入生产经营。就廉政抓廉政,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牢固树立“预防腐败靠管理、管理必须预防腐败”的观念,把反腐倡廉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并转化为员工的业务内容,从而自觉地在建设和运营电网的全过程贯彻落实反腐倡廉的要求。结合部门、岗位特点,积极借鉴生产经营“反违章”、“一线工作法”等成功管理经验,提高反腐倡廉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引入预防腐败危险点控制理念,认真分析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风险部位和关键环节,分层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活动,构建“让廉洁并网”的格局,实现“让腐败跳阐”的目标。
(3)融入业绩考核。建立权责一致的责任机制,实施“三级签状、双向承诺”,将反腐倡廉任务分解到部室、班组、员工个人。加强对业务单位日常风险管控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预防力度,设计常态描述性记录方式,实行定期报告制并公示。坚持责任落实与奖惩挂钩,注重发挥分管领导、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将履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2.突出“三个重点”
(1)突出文化引领,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干净”。以廉洁文化“四进”(进班子、进部室、进班组、进家庭)为抓手,开展“五上”(桌面、墙面、灯箱、屏保、网页)活动。高标准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丰富办公楼楼层廉政文化,运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廉政文化网站建设,打造“抬头有标语、低头有提示”的廉政文化体系。抓好廉政文化“五小载体”建设,编印《爱心倡廉漫画集》,制作廉政“中国结”、廉政挂历,廉政扑克、廉政桌牌,提高宣传教育亲和力。
(2)突出警示教育,常敲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警钟”。廉政教育应形式多样,避免单调乏味,流于形式。与法院、检察院联合开展“法企、检企共建”活动,定期为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上廉政教育课。采取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法、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等形式,进行警示教育。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适时举办供电所营销员、物资管理、工程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专题会。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节假日发送廉政短信,拓展廉政“提醒”渠道。
(3)突出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关键点”。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扎实开展制度建设“回头看”活动,定期进行制度效能分析,构建规章制度动态管理的模式,提高规章制度的“生命力”。从员工最关注、权力最集中的领域、部位和环节入手,大力推进事务公开,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员工的参与度,调动员工敢于监督的积极性,着力打造阳光司务。坚持“立”、“行”并重,形成有效的制度监督检查机制,能够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做到“四个统一”
(1)统一认识。广泛宣传,注重实效,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了解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熟知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并自觉地贯彻到组织行为、管理工作和个人行动之中。
(2)统一领导。建立权责一致的责任机制,形成由领导小组宏观决策、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各单位密切协作,互为补充,互相服务,共同营造齐抓共建、协调推进的良好氛围。
(3)统一规划。从建立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入手,把文化建设、廉政教育、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与企业内控机制、风险管理紧密结合,确定总体建设框架、目标任务、考核考评等具体细节,分批、分级、分阶段实施。
(4)统一推进。增强系统观念,保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兼顾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使之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教育扎实、制度管用、监督有效,达到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
4.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篇四
回顾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二十多年历史,我们可以取得如下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政府要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退出,不再直接经营企业;而改革的难点是要从国家对社会经济高度垄断的格局转化为多元分散的市场经济,其间不仅横着巨大的制度鸿沟,缺乏现成的中间制度可以过渡,而且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障碍,由此造成国有企业改革仍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整体改革的进程。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是委托人即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也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国有企业势必会长期处于了低效率运行状态。由此不难看出,让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必然会对经营者积极性产生激励,进而有利于改变过去权力集中与外部化的状况,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 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经营权的让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许多文章在回顾放权让利这一阶段的时候,认为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改革。但,正是由于这一过渡性制度的安排,才使得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
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
经营权层面的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放权让利是以中央政府的利益让度作为切入点,受益者是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在各利益主体均获可得收益下的改革,不仅推动起来阻力小,且还会对各个经济主体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各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在原国有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改革,是不改变原有的所有权框架,而只在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姓公姓私”或“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问题,因而来自社会意识和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较小,改革能够被全社会所接受。第三,放权让利虽然表现为中央政府利益的部分损失,但于经济总量增加,中央政府收益的绝对量也是增加的;同时,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会带来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改善。因此,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
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
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仍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
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和1988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年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 年增长18.2%,亏损面也逐年下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下降的状况。在推行承包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20.8%,骤降为18.4%,一年下降2.4个百分点,1988年又急剧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降2.6个百分点。
承包制带来的结果招致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一种普遍的批评认为,在经过了放权让利之后,国家财政已无力继续让利。而承包制又向企业做了更大幅度的让利,致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还有一种分析认为,承包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仍然是软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这不仅使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而且还造成了企业承包者的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刘世锦,1993)。
承包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利弊分析现在仍需要认真讨论后再下结论,但有一个认识是能够形成共识的,那就是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财产关系的变革,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就很容易出现短期化,且国家对经营者的监督很困难。在承包制度中,国家和企业处在一种不完全的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企业一对一的谈判成本很高,且无法对承包合同的细节逐一地加以规定。所以,企业承包者可凭借充分的剩余控制权合法或不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而出现行为的短期化和机会主义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承包制的改革主张不同,国内理论界的一些学者专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与这种主张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财产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为实施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
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开始于1986年,但大都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影响面并不广泛,主要问题在于非国有的财产主体介入不足,“找不到能够合作的非国有主体”是一种普遍的反映。在多元化主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股份制试点往往在企业内部职工中展开。由于企业内部职工筹资能力的局限,股份制改革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且由于当时股份制不够规范,很多试点企业的职工股份演变成为一种内部借贷,最后以还款了之。在这期间,由于承包制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及股份制的发育不足,致使国企改革一度处在摇摆和徘徊之中。改革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阶段:1992—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步骤。1994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国有企业中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下,政府不能再直接地控制和经营国有企业。它的意愿只能在国有企业清算和转让时依据终极所有权来实施和表达。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参与国有企业重大事宜的决策,但这个决策也是受所有者出资额和所持股份数额限制的。因此,在现代企业组织框架中,从发展上看,政府的意志是递减的,而股东的意愿则可得到组织和制度的保证。而且在现代公司中,权利、责任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并受出资额和所持股份制约。决策只能是董事会成员讨论后通过表决做出,这就可以避免长官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独断专行,从而为科学决策的实现提供组织基础。但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难点仍然在于多元的,尤其是非国有财产主体供给不足。而当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
5.关于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五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中枢,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乡(镇)卫生院如何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这是摆在当前每个卫生院领导者和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的问题。近日,笔者进行专题调研后,特撰文对卫生院改革提几点建议。
1、要明确定位,体现卫生院公益职能。应确定乡(镇)卫生院作为非营利性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明确其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同时,按照乡(镇)常住人口数量、经济收入、地理、交通及服务半径、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资源利用等情况,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业务的人员编制,并明确乡(镇)卫生院公益职能。
2、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明确定位和职能的前提下,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支持的多元化卫生投资体制,保证乡(镇)卫生院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其中县、乡两级财政投入至少保证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的发放,并把基层卫生的配套措施落到实处。县、乡两级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每年要拨付部分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加强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院的业务收入通过转移支付,用于人员培训、办公和业务发展,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3、要规范管理,增强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依据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业务指导,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并执行有关医疗质量、合理用药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培训、监督和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长的管理职能,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严格考核,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懂经营、善管理的乡(镇)卫生院院长队伍。要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和加快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
4、要增强素质,提高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与水平。要采取多种办法,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乡镇医务人员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务人员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卫生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一是继续采取灵活的考试考核办法公开招聘大中专毕
业生,聘后直接给予定级,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长的培训。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长期的规划,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连续性地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开展管理培训,对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定期选送业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6.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六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发展当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农业科技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明确新任务,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更大程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全省农业发展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为我省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前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 者:董忠堂 刘涛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F323.3 关键词:
7.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企业文化
将全面的建设标准提升上,从企业内部的详细的经济管理手段上,找到相应的控制标准,从目前的企业经济管理技术上入手,对经济投资、人才管理、市场营销上找到解决办法。下面对相关的经济管理技术的延伸发展做出了相应介绍,以供参考。
一、资本投资与生产建设的控制办法研究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科学性
首先,企业应当明确自身人力资本积蓄与未来发展必需的缺口,正确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另外,企业应当特别重视其发展信息的服务,通过政府人力资源市场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市场来获取更多信息,保证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且着力提高鉴定信息的能力,保证有效信息能尽快被识别,同时还应该积极征求专业人士指导与帮助,吸取经验及建设性意见。选好投资的对象。作为合适投资对象须具有以下条件:(1)适合企业文化及具体工作岗位;(2)有学习欲望及改善工作动机;(3)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另外,企业还应选择科学投资的决策方法,其投资决策应当遵循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着重成本核算,分析各个投资方案投资收益率,择取既能符合企业要求也能使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高的决策方案;选择投资的决策指标时,要考虑实际的成本及效益,应考虑机会成本;在决策时,必须杜绝盲目的决策和长官意志的现象产生,要严格按原则与程序决策,在源头上来降低投资的风险。
2.生产建设中创新技术的延伸
进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认识清楚,使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生产技术人员应该及时认识到生产的技术不足之处,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在进行账目和一些经济计算的管理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比如对ERP云计算这种高性能高计算的方式,着都是使企业能够准确进行内部计算和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企业内部的控制的方法研究
1.人才引用方面的延伸
首先,应该加强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升华,使员工的技术和思想素质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升华,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工作,并且在工作环境中,能够团结进步,不断进行创新,使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在新经济时代的催促下,我们企业有必要培养更多更新型的技术人才,与素质较高、团结友爱的员工,当这些员工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的时候,会带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把企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使企业的利润能够有更好的提升。
其次,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内部环境的管理建设,使员工都能够进行严格的生产作业,监督他们是否是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来进行严格施工的,监督施工作业的各项流程是否真正的合理,在进行生产作业的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不论是对员工的、还是对生产作业细节的考核,都应该进行下去,使生产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进行。
2.市场营销的发展
进行市场营销的时候,经济管理者应该把市场的最新信息掌握清楚,看清投放的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正确营销,打好营销的战略,转变营销的投放地点,把最好的市场进行有效的利用,在进行实际的市场竞争中,谁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谁就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位置,因为对于经济市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客户群,把握住潜在客户群,把客户群都引到本企业来,加强对经济建设中的重点突出出来进行研究和细分,发现其中的对企业有利的有营养的成分,并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吸取,使企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内部员工管理研究
当企业员工发现自己的某些待遇不符合自己的初衷时,就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员工把任务完成时间一拖再拖,或者故意违抗领导的命令,导致企业效益不断降低,在某些程度上也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工作的兴致。这样,企业在前期投入的人力资本会大打折扣,不管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一些企业的潜在客户都会对本企业失去原有的信心,很有可能致使公司的部分亏损。
4.全面的经济建设内容的完善
对经济建设事项的发展过程中的筹资、采购、预备、生产建设、经营的完整事项中的会计凭证、票据、账目等进行有效的关注,使其中的各项真实的数据能够通过网络的统计,真正能够完善地建立起来,把握较好的信息管理手段,使更多的经济建设发展事项在进行高效的记录、统计、计算、审核过程中,能够找到其中存在的各项经济问题,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有效的创新技术的建设方针,使创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企业、银行、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使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明确,把握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建立,真正将贷款、费用分配、投资建设进行良好的把握,真正将经济事项掌控到较好的水平,使财会队伍能够不断地进步;并且将经济交易中的各个事项都进行掌控,使其中的各项经济数据能够有较好的安全保障。加强对细节的把握就是财会队伍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经济管理创新建设技术的发展
1.系统性的财务管理内容延伸
在现代财务管理中,企业已经做到了系统性的管理,静态的管理模式逐步变成了动态的;事前预料、事中分析监督、事后审计;由以往单一化的管理变为现在的整体性、全方位的考量分析。这样的财务管理使企业不断得到各方面的进步,使企业能够进行长足的发展。
企业的主要工作和基础工作中就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责任制度和培训等,是项目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础,同时,他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打好企业的基础工作不去實施,也是没用。所以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后,应加大对这些基础的落实力度。另外,如果建筑企业管理做不好,会通过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体现出来。在实际的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企业应正确合理的分配建筑企业与施工项目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财会队伍的建设
对财会队伍的强化推动,必须要将国家性的法律法规进行渗透研究,加强对《会计法》、《经济法》等重要的经济法律进行渗透,使更多的经济条例能够在企业内部呈现出来,并且在企业内部建设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完善的经济建设方案的建立,使财会队伍在进行正常工作的同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其在进行有效的发展过程中,把握较重点的事项,真正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完善建设结合起来研究。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对成本核算、控制迫切事项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对实际工作中的库存材料、备件价值事项、备件存放时间等进行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整体核算,使真实的数据能够呈现出来;对于薄弱的控制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整改,把握对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与储藏部门进行有效的结合施用,对计算机的系统核算中细节事项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创新软件的使用、管理子系统中的采购订单;账款登记等事项进行系统整合;对非法供货商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归纳整合披露等。
四、总结
在相应的经济管理技术延伸下,可以带动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且从企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出发,在详细的细节管理、外部环境控制、网络技术引用中,从基础上入手,并且在市场营销、会计管理、物资采购上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将内部与外部的全面管理控制办法提升上来,使企业更大、更强的经济管理手段渗透于其中。
参考文献:
[1]李 巍: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J].品牌(理论月刊),2011(09).
[2]多化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升级[J].企业活力,2011(09).
[3]于有庆:试论以市场经济为特点的经济管理转型时期开放先导区现代管理方式[A].2011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11.
8.加强三线国企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篇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企业民主监督指明了方向。
民主监督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法律赋予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的基本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三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产业转型、改革改制、结构优化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三线国企民主监督工作,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积极性,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三线国企工会组织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三线国企民主监督面临的主要难题
随着三线国企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彻底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企业、小社会”格局,在企业实行产业转型、机构改革、并构重组、分配调整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民主监督缺位、侵害职工权益等现象。
新时期三线国企工会民主监督面临以下主要难题:一是职代会与股东会的关系难理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职代会自身机制的变化,使职代会的作用有所削弱,甚至出现“空转”现象。二是职代会和股东会的职权难划分。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并依法行使职权,且有决定或审议批准权,它与原职代会的职权往往发生重叠或交叉。另外,由于在决策程序上董事会、股东会往往先于职代会,使职代会职权特别是决定权落实难。三是劳动者利益与股东利益协调难。随着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彻底打破了过去工资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格局。企业改制后,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参与分配,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一方面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因其身份的不同,对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关注自然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目前职代会所维护的是职工作为劳动者的利益,而股东会维护的是职工作为投资者的利益,两者之间协调难度大。虽然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但对职工年度工资增长未明确增长幅度。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职工特别是从事特殊作业的职工对劳动强度、作业环境、劳动生产安全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技改资金有限的原因,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较大资金对厂房、设备、防护装备等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改造,导致企业对职工代表在劳动生产安全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难度大。五是个别企业在实施改革改制过程中,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事前缺少与职代会沟通,导致方案出台后职工不同意,方案执行难甚至推倒重来,“炒回锅肉”的现象。
二、关于加强三线国企民主监督的措施
加强三线国企民主监督工作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切实深化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阶段,三线国企工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监督工作,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改进工会工作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关系到企业和谐稳定。因此,三线国企工会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深理解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把总思路纳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中去把握,去运用,使工会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一是要加强对工运业务知识的学习,突出维护职能。要按照“双维护”的原则,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研究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工会工作方式,以不断满足和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的需要。二是要加强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会负责人作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进入两会后,只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以及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在两会中发挥参与决策和监督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职工代表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大家在劳动安全生产保护监督、提案、议案中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职工代表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二)突出重点,持续开展厂务公开
厂务公开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在调动职工主人翁积极性,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三线国有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有利于扩大企业民主,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更广泛地参与企业管理。新时期,面对艰巨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三线国企厂务公开要取得实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加强针对性,要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具体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9.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九
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对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作者:徐 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得国内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变革构成时代的主题和焦点。不过,彻底有效的组织变革有赖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变革,所以,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对于今日的国内企业来讲,成了必需的选择。
[关键词]企业改革;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P124
10.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一、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动因
1994年分税制改革留下了地方资金运转困难的问题,中央政府没有明确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以及事权的责任划分,导致财权事权失衡,使地方财政资金运转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原有的“市管县”体制打破城乡界限,虽对商品流通有一定好处,但更对的是对县级经济发展的制约。政府为更好履行地区经济管理职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开始实施省直管县的政策。
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困难与挑战
(1)省对县的管理难度加大。我国幅员辽阔,各省份之间情况差别大,我国所管辖的省份中,县级地区最多的是四川省,全国平均每省所辖县级单位为89个。市管县取消之后,省管县的管理幅度加大,由于不同地区情况各具特色,难以统一管理方法,省级政府在财政结算与资金拨付等方面实施困难。(2)省直管与市直管体制有摩擦。由于改革不彻底,市级政府在财政权利与县级剥离之后,行政权利却仍旧存在,财权、事权不统一。实际市级政府仍旧可以对县级政府的人事调动、任免、行事的权利进行干涉,与省级政府领导形成冲突,影响基层财政正常运转。(3)市县之间矛盾加深。在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中,市级政府利益受损,降低了市级政府对县级单位的财政扶持,对城乡统筹工作带来阻碍。尤其在抗洪抗旱、保护环境、公共设施与公共产品部分,原本市级财权起到的整合县级资源,协调县与县之间相互联系的作用,在省级政府是无法做到的。在省直管县之后,市级政府与省级政府财政权力在同一水平线上,于是对于招商引资、生产要素分配的竞争趋于明显。经济实力良好的市县在竞争中占了大额优势,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市县不利。这种拉大贫富差距的行为,会使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4)不利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激活了一批县级、乡级的发展潜质,达到了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小城经济的目的。但阻碍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中心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交通环境优势,辐射面积广,对带动区域经济有很好作用,在我国,江浙一带的中心城市发展不如广州地方好,笔者建议,在省直管财政改革制度下,保留一部分市管县体制是有好处的。(5)市级行政部门的职能变化给省直管财政改革带来阻碍。省直管县制度下,市级职能范围缩小,一些市级政府部门变化,人事变动较大,许多人员重新安排岗位,对其权利有所损坏。这会导致相关部门员工形成消极情绪对待省直管县工作,成为省直管县的另一个困难。
三、改革措施
(1)对各级政府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要划分权责界限,按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的收益范围划分省市县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另外应将权利下放给县级政府。(2)合理划分税种。为保护已有的省直管县工作取得的成果,均衡调控地方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实现城乡税制一体化,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物业税、环境保护税等。赋予省级政府税收立法的权利。(3)持续对县域经济的扶持。省直管县政策实施后,许多经济平困的县级地区领到了更充足的资金。省政府应该对县级区域的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弥补市直管县体制遗留下来的不足。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鼓励地方发展民间企业,吸引外资,改变县域经济结构。(4)财政支付制度倾向县级政府。实行省直管县就是要减少地方财政级次,加大对县级政府的财政补助,目前总体转移支付规模较小,政府应首先考虑让利给贫困的县级地区,然后为防范原有地级市争取财政资金而采取不公平手段,省级政府要严格把关,维护良好经济操作秩序。(5)建立财政激励考核系统。省直管县的目的不仅在于减少行政级次,省直管县光靠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各省直管县应积极寻找自己的经济发展出路,财政部门要提高对经济发展良好的县级地区的税收,降低贫困地区的财政税收,对于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采取税收上的奖励制度,激励地区自行发展,树立先进地区楷模。(6)将改革成果纳入法制化轨道。省直管县为的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从法律角度来看,市级与省级财权与事权没有划分清楚界限是法律没有相关条文约束的缘故。我国法律应该把省直管县政策执行需要的法律支持纳入考虑,制定出其所需依靠的法律条款,为这项政策的执行提供出详尽可行的法律支持。(7)多元化改革方式。我国地区多,情况复杂,在省直管县的实施中也有不一样情况,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方式与措施。
结语:推行直管县财政改革,是一项阻碍很大的工程,就目前试点来看,中东地区取得了较大进展,西部地区发展仍有一些困难,而且在有些不发达地区,无法有效实施省直管县的政策,还在维持市直管县的状态。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面临是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综合问题,不单单是行政或财政单方面的事,为保证其有效实施,还要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通过刺激直管县财政政策,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东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1.三线城市快捷酒店的发展 篇十一
2009年前,中国三线城市酒店业以小宾馆为主,并没有真真正正的快捷酒店品牌。尚客优快捷酒店开创了三线城市连锁酒店的市场,打破了人们的对中小城镇的认识。经济型酒店密度最高的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南京六大城市上海世博会和广运会的推动使得经济型酒店以200%-300%的速度在一线城市进行扩张。总部设立在青岛的尚客优快捷酒店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南下北进迅速扩张分店总数已经接近百家,超越了以往任何经济型酒店品牌的扩张速度。业内人士认为,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较高的投资回报和较短的资金回收周期等是分不开的。
与白热化的一线城市竞争不同,全国二三线城市近乎空白的市场却被诸多大品牌连锁酒店忽视,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一家连锁酒店品牌,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二三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加大了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流动。但是到这类城市出差旅游的人群经常很难找到经济实惠而又干净卫生的住宿宾馆。因此连锁酒店行业新秀尚客优快捷酒店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布点,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站稳脚跟,完成对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布点。同时高性价比的房价和服务不断吸引众多二三线城市酒店投资者加盟品牌。
与二三线城市的房屋面积要求、资金投入、酒店形象、房价、租金成本完全不同于一线城市。尚客优完全依照二三线城市人群特点而设立的品牌定位,与其他品牌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线,赢得了市场认可。
12.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二
利润是企业生存之本,也是存在的目的。同时企业应承担其社会责任,为经济繁荣作出贡献。要追求利润,公司必须发展、兴旺————兴旺在于管理,管理关键在于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体现,是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每一位员工都知道怎样去工作对公司有利,而且都能够自觉自愿地去做,时间长了便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牢固的“观念”,并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二、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工具,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思想意识,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团结、融洽、配合默契,在员工中造成强大的凝聚力。
管理一个企业,制度建设是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如果没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文化建设,仅仅依靠制度来管理也是不行的,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是要靠人来执行。之所以经常出现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环节理不顺的情况,关键还是对于人的管理没有到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文化服务于发展,一种优秀的文化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生命力。我们要靠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公司发展竭尽所能。
三、在文化建设中重点提倡“德文化”
把“德”作为文化的精髓,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德文化”体现在员工高尚的人格上,我们要追求完美、用最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德”能够孕育和激发员工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有执行——业绩——价值。
一个人的品德可以通过勤奋、敬业、忠诚等品质来表现,员工的品德修养是外界认识企业、认知品牌的最直接途径。员工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中,对待工作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每一种产品的高品质。
四、怎样建设企业文化?
“品正至上、塑造未来”作为至正道化的企业宗旨,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设计出符合至正道化发展的企业文化。
1、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如员工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等
2、建立部门管理制度以及作业指导书等
3、工作中任何环节都要依据公司制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在建立完善以上制度及流程后,要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使其深刻理解,体现公开、透明、民主、平等。从制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怎样去做。
4、业绩考核,全员参与
5、我们公司有“先进党支部”以及“工会”等组织,还可成立“员工代表大会”,让这些组织代表先进的文化造成良好的氛围,影响公司每一位员工,使至正公司无处不体现着文化的存在。
6、公司文化应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宣传力度
7、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8、公司组织活动应尽可能全体参加,这样形成有效沟通、了解、信任,确定共同的目标关系
企业文化需要设计、宣传、培养,使公司所有员工真正地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文化应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这样才有生命力。企业是一个强调整体协作的团队,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品行,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增强团队凝聚力。
公司与个人是共同体,不是对立的。我们用“公司利益=个人利益”的观念去对待工作,用文化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在此,感谢至正公司,感谢我们的工作,它丰富了我们的阅历,锤炼了我们的人格。
附:智库
1、员工不学习,将被企业淘汰;企业不学习,将被市场淘汰
2、学习永远不嫌晚,早学一天就会早用一天、早一天产生价值
3、思考固然重要,却不能改变企业;行动才能改变企业
4、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找得到理由;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找得到方法
5、锅里有东西,碗才装得满———员工与企业是生命共同体
6、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由于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7、再妙的借口,对事情本身一点作用也没有
8、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工作粗糙的人生活肯定也是粗糙的9、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竞争
10、公司要有名气,团队要有士气,个人要有志气
11、拥有优良产品及服务的公司,就将拥有无限的发展机会
12、不重视小问题,有可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3、细心的聆听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14、员工忠诚是企业用“心”换来的,只有企业用“心”,员工才会“安心”
15、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
李鹏
13.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三
关键词:企业 科协 改革发展
How does the brief analysis promote the enterprise Science association’s reform and develops
Zhang Zichun
Abstract:The enterprise Science association took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one kind of organization carrier,is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personnel participates in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the development academic exchanges important organization shape,is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system important constituent,is consummates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the conformity business management resources,raises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level the organization carrier.Promotes Science association’s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vigorously,is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bjective need.
Keywords:Enterprise Science association Refor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062-01
1.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与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手段,是科协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要把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主要任务,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促进学科群建设,培育创新人才,增强科协学术影响力。注重质量,创建学术交流精品。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互动充分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探索,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学术交流成效,促进科技工作者间的交流。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沙龙、圆桌会议等活动,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开辟学术网站或专题网页,推动在线学术交流,促进学术信息的快速流动和资源共享。严格避免有活动无交流、有交流无争鸣、有规模无互动的现象,要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2.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服务企业科技发展
充分发挥科协人才密集、沟通便利的优势,调动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围绕企业发展、科
技进步以及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问题,组织会员深入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活动,举办专家论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不断提高科协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科协开展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方式,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在基层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健全科普工作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积极鼓励和引导每位会员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科普活动,支持会员开展科普创作活动;推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强化科技传播能力培训,建立职业化科普队伍,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为会员参与科普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3.努力为会员服务,不断增强科协凝聚力
科协要把会员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会员是科协的立会之本,联系会员、服务会员、发展会员是科协的基础性工作。要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多元结构会员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按照“会员优先、会员优惠”原则,及时充分地满足会员的学术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科协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完善会员联系、沟通和交流机制,积极生动听取会员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和帮助会员,加强会员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准确反映会员意见和建议。
4.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组织基础建设。建立健全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制定会员发展规划,加强会籍管理,完善科协基础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会员网上入会和信息交互,建立完善会员发展、管理、服务的合作机制。
加强科协办事机构建设。即有数量适当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有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完善科协组织、会员管理以及学术、期刊、科普、咨询等各项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内容。
进一步深化科协改革。自觉接受科协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监督。制定科协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利于科协自律、自立、自主发展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企业科协的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坚持“立会为公”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认识科协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科协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经营科协的能力,努力做到以服务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开创科协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冯长根.《科协学术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精神》,《科协论坛》,2006年,第21卷第229期、4~5
14.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四
余姚市直机关党工委(2008年12月)
余姚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非公企业发展十分迅猛,截止2007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1500家左右。近几年,由于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公企业发展遇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2007年初,余姚机关党工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作为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新的突破口,探索开展了市直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适时启动了首批22个市直机关党组织与22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2008年,又结合余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作风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从“全面推开、全员参与、全方位共建”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拓展“结对共建”工作。目前已有66个市直部门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通过“结对共建”活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有475家,联合建立党组织的有205家,近40家非公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党校。同时,机关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也切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着眼“互需”,强化“互动”,围绕“组织建设共抓”、“党员队伍共带”、“文明和谐共创”、“先进文化共育”、“经济发展共谋”扎实开展“共建”活动,以取得“共促”的工作目标。一是组织建设共抓。机关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工作,着力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机关党组织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薄弱环节,帮助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工作网络和活动阵地,协助推进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党建工作水平提升,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凝聚党员、凝聚职工、凝聚企业中的作用。同时,机关党组织利用结对共建这一载体推进自身组织的党员教育管理以及党内民主、党内和谐工作,通过抓好党建示范点、机关文化、党员实践锻炼平台等工作载体,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思路拓宽、内容拓展和形式拓新。
二是党员队伍共带。机关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工作,着力建强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结对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培训讲座、上大党课、过组织生活等互动教育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结对双方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和综合素质。机关党组织针对非公企业部分党员角色意识淡化、党员作用弱化等问题,帮助企业党组织抓好党员理想、信念、宗旨、党员标准和组织纪律教育,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员的先锋意识和角色意识。机关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参与共建活动,把结对共建活动与“作风建设年”、“企业服务年”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机关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本领。
三是文明和谐共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构建党内和谐、促进机关与企业和谐、推动社会和谐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聚集机关和企业的智慧与力量,开展共倡文明、共创和谐创建活动。机关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从企业党员和基层群 2 众最需要处着眼,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企业加大和谐文明创建力度,强化和谐文明创建管理,建立和谐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自身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企业党员及职工共同为企业各项建设献计出力。
四是先进文化共育。机关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加强先进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共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快乐学习、舒心工作、愉快生活”的良好氛围。增强企业文化与机关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艺活动联欢等形式,让机关党员干部和企业党员职工感受更多现代文化气息,提升机关党员和企业党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形式,把机关和企业各具特色的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文化、法律知识等辐射和传播到对方,使结对共建活动不断向提供精神慰藉、满足基层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延伸。
五是经济发展共谋。机关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把促进经济发展做为“结对共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真正把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围绕市委提出的“两创”战略,结对双方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共同解决好“机关(企业)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群众有意见,我该怎么改”、“群众有困难,我该怎么帮”等问题。思考和探索改革创新和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帮助对方理清发展思路。机关党组织利用政策、信息、技术等优势,通过联企业党员、联工作项目等,向企业传达国家相关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协调好企业和相关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关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出谋划策。机关党组织向企业学习和借鉴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领先一步的管理 3 经验,向企业征求意见、问计基层,解决自身发展问题。
为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实效,机关党工委切实抓好组织保障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与市委组织部共同下发《关于开展市直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建立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健全领导组织和工作组织。要求部门主要领导参与到活动中,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结对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认识到位、任务到人、责任落实、活动务实。二是建立工作制度。要求结对单位建立结对工作联络员制度、支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和定期汇报制度、共建活动登记制度等共建机制,确保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三是强化考评考核。把“结对共建”工作列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党员参与“结对共建”活动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机关党工委定期或不定期对结对机关党组织进行督查。及时总结经验,召开共建工作推进会和表彰会,深化这项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结对共建”认识尚须提高。个别机关党组织或党组织负责人还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结对共建活动的意义,主动性、热心度不够,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在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存在着结对共建活动“一边倒”思想,存在很大的“等、要、靠”思想,使机关党组织很为难,影响了共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是“结对共建”载体相对单一。上党课、办讲座、走访慰问等活动形式确实受到了非公企业职工的欢迎,支撑着整个活动的开展,但还跟不上非公企业不断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跟不上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等问题。
三是“结对共建”制度有待完善。现有的“结对共建”情况反馈制度、支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共建活动登记制度、联络员定期联系工作制度等建而不执行,对一些结对单位来说形同虚设。同时,还尚待完善,存在反馈不够及时、栏目设置不够合理、反映问题不够准确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制度上要求、规范化操作、量化性考核,造成共建活动发展不平衡。
四是“结对共建”保障不够稳固。机关党员都有自己的行政业务工作,而且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不能集中一定的精力开展共建活动,非公企业党员生活经营任务也比较重,因此“结对共建”活动在时间不能得到保障;加上行政主要领导支持度的高低和投入的资金等因素制约,使共建活动的质量、党员的参与度等均受到一定影响。
三、下步有关对策思考
一要围绕中心工作,科学定制共建目标,确保“共建活动”有的放矢。结对单位在制定具体共建目标和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活动内容落到实处。由于不同机关党组织和不同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共建单位要不断做好调研工作,摸清不同形势、不同时间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客观实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共建目标。要把长远目标和年度计划结合起来,落实好各个阶段开展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措施,分步实施,阶段推进。当前,机关党组织尤其要帮助企业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坚定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决心,共同研究探讨应对当前严峻形势的对策措施,积极指导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企业共谋发展,共渡难关。同时,5 机关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共同探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把结对共建的基层党组织建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示范点,促使非公企业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组织生活、作风发挥、党员活动及思想工作等方面取得进展。
二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共建载体,确保“共建活动”有声有色。机关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要精心安排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探索共建载体,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围绕党员教育共推进开展活动。通过共同组织党员教育学习、共同开展党员联谊活动、共同过组织生活,共同推进文明共建等活动,机关党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得到拓展,企业党员的学习教育得到加强,机关和企业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二是围绕党建工作共规范开展活动。机关党组织按照组织建设的“五好”要求,帮助指导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活动阵地、规范组织生活、深化党员教育,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中突出地位,党员在职工中更具凝聚力、号召力。机关党组织也可以从非公企业党建特色、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党组织的创造力增强,使机关党建工作内容得到拓展。三是围绕党员作风共转变开展活动。机关党员进企业走访交流、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实践服务,面对面了解接触企业职工群众,亲身感受企业职工的艰苦创业精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进一步调动机关党员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促进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非公企业党员也可以从作风建设活动中进一步树立 “企兴我荣,6 企衰我耻”、“爱岗敬业讲奉献”的理念,立足岗位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树立非公企业党员的良好形象。四是围绕和谐发展共促进开展活动。机关党组织主动深入企业,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搞好服务,促进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健康发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党员活动,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推进工会等组织建设,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使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和广大职工在促进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5.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五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吴海峰、陈明星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始终把粮食和农业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粮带畜、种养相促,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实现了从缺粮大省到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的历史转变,形成了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粮食安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回顾和总结河南农业3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中原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历史嬗变:农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回顾河南从曾经的缺粮大省转变为如今的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的历史发展,30年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吃粮问题不再难(1978~1983年)
河南,这一承载着中华文明发祥地厚重文化的中原大地,自南宋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越来越落后,甚至俨然成为贫穷的代名词。1949年河南解放,在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但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行,严重压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结果,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河南的粮食产量一直低迷,保证不了本省人民的吃饭需要,粮食和农业始终是河南最大的问题。1978年,全省粮食产量也只有420亿斤,人均占有量594斤,仍为粮食净调入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保障了农民的劳动成果,激发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加之同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中原化肥厂的顺利投产增加了化肥投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1982年起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强力推动,河南农业发展实现了飞跃。1978~198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由420亿斤增长到581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递增6.7%;人均占有量从598斤提高到767斤,年均递增5.1%。到1983年,尽管当时主食中粗粮占的比重还比较大,但河南的确解决了本省的吃饭问题,粮食除养活自己外,粮食开始输出省外,甚至普遍出现了“卖粮难”。
(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84~1992年)
随着粮食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及收购粮食“打白条”现象,为此,1985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河南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大部分农产品主要实行市场调节,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国家合同定购和市场流通的“双轨制”,并对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整。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多种经营,也为农村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各地在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以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发展林果生产。根据农副产品和秸秆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河南确定了稳定猪禽生产、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的指导方针,促使畜禽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畜、禽、渔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刺激了粮食稳定增产,促进了以
粮带畜、种养互动,促进了种植业内部乃至农业各部门的良性循环。1991~1992年,国家两次提高粮食销售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结束了近40年粮食统销的历史。为了促进粮食市场化,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三年后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正式推出期货交易。“郑州价格”的产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粮油批发价格的历史,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市场的“晴雨表”。
(三)向农产品精深加工进军(1993~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决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上1994年、1996年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促进河南粮食产量又创新高,先后迈上700亿斤、800亿斤两个台阶,1999年粮食产量创纪录达到851亿斤。但由于农产品原字号多,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以及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卖粮难”、财政补贴库存压力增大,加上畜禽、油料、蔬菜等农产品也相对过剩、销售不畅,农业效益持续下滑。针对这种状况,河南果断作出了化农业资源优势为商品竞争优势、加快向农产品精深加工进军的重大抉择。河南省委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制定了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此后,河南省委进一步明确“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2001年,河南又提出把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列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八大举措之首。河南积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呈现出互动互促的良好态势。
(四)打造国人大粮仓大厨房(2003~2008年)
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有力推动了河南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5年,河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不仅被免除了粮食生产上的税收和各种提留负担,而且得到了财政多方面的补贴。同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农村发展的全面支持。这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提高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06年5月,河南省委进一步明确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省八次党代会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从而在发展理念、目标要素等层面确立了农业至高至重的位置和工农业并举的指导原则,保证河南继续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路子,继续保持农工互动协调发展。
2007年,河南生产总值突破1.5亿元。全省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分别跃居全国第五、第四位,工业总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河南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得到确立。河南的粮食总产,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斤大关,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位。如今,河南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每年向省外输出300亿斤左右的商品原粮及粮食制成品,河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期,肉、蛋、奶产量也分别达到818万吨、440万吨和21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3位和第7位。另一方面,河南食品工业连续8年实现2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232家,粮食、肉类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450万吨、57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畜牧养殖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河南生产的面粉、挂面、速冻食品、方便面、味精等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冠军”,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创造的利税双双跃居全国第二,其中利润占到了全国10%以上。在全国市场上,每10箱方便面,有3箱是
河南造;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双汇;每10个汤圆,有6个出自郑州三全;每10个饺子,有5个是郑州思念。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饼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河南作为国家大粮仓大厨房的地位和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基本经验:创新农业大省现代化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实现了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农业地位不削弱,创新了农业大省现代化模式,其内涵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立足农业本位、注重粮食增产与实现工农互动相结合,是农业大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无疑是传统农业大省迈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河南实现富民强省、追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根本途径。但是,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尤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快、农业地位容易被削弱的情况下,强化这种意识十分必要。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不仅要解决本省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某些东部沿海省份以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尚有其一定的历史性,那么,在工业化不断深化、国家产业布局已相对稳定之后,作为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就不能再复制沿海的工业化模式。河南必须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在不放弃农业优势特别是粮食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走出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农业大省的工业化需要立足农业,围绕“农”字做足工业文章,将工业化看作是从农业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看作是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不能片面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部分工业作为工业化。而且,只有依据省情选择主导产业,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深加工,使农业“长入”工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涉农工业,才能在推动产业升级中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实现农业的突破和更大发展。多年来,河南将食品工业作为六大优势产业之首重点来抓,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走出了一条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并以“农业安天下”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
(二)坚持调动农民积极性与激发粮食大县活力相结合,是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的较快发展,正是因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市场导向的改革等,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世纪之交的那些年,由于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生产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2000年前后粮食产量一度出现下跌势头。几年来,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的很好贯彻,2004年后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2005年取消农业税,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新农村,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使农民越来越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大提高
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和农业发展连年上新台阶。这两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连超千亿斤,从深层次上看正是由于“政策好”,改变了农民对种粮的态度。庄稼长在田野里,更长在农民的心上,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离不开激发粮食主产县的活力。以前,产粮大县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局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从粮食上获得的收益却很低。为此,近些年来,河南在壮大县域经济过程中,加大了对产粮大县的补助和奖励力度,加大了对农业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全省还确定24个产粮大县进行重点扶持,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对全省40多个畜牧大县,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河南还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制度,在稳定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合理流转农业用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事实表明,农业强省与工业强省并不矛盾,巩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与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并不矛盾。近年来,河南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支农惠农政策,既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大的贡献,又能有力地促进中原崛起。
(三)坚持严格保护耕地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相结合,是粮食稳定增产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保障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重要条件。只有保护耕地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而工业化的空间结果表现为企业增多和工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用地需求增加,扩大土地占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产生了工农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寻求工业扩张、城镇扩大与农田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点,是粮食稳定增产、工农业协调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科学用地、集约用地,推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的耕地占用。从新增建设用地中“抠”地、从存量建设用地中“盘”地、从严管严查中“挖”地、从多层厂房中“节”地。通过集约利用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整治空心村和砖瓦窑场等多种途径挖潜土地资源,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1999年以来,全省建设占用耕地168.67万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179.1万亩,占补相抵净增耕地10.43万亩,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亿亩以上,为粮食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情况下,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进步。多年来,河南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业发展的重点,不断提升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近年来,河南加快粮食品种繁育,选育出了郑麦9023、豫麦
34、郑单985、浚单20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已成为国产食用小麦首次出口品种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易的首选品种,河南有小麦、玉米的两个优良品种培育分别获得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一方面,河南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重点推广了农作物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与地力培肥、精量半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0%以上。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日臻完善,为河南粮食和农业的持续增产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四)坚持面向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大交通、发展大农业,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努力方向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相关服务产业的集聚融合,是农业大发展的重要路径。市场需求,是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导向,也是其下游流通业发展的导向。食品工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联结点,也是农业生产价值的再延续,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重要环节,在产业链上与其他环节一起构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由于农产品和食品的物理特性,其生产组织、产品销售,要求流通和交通相配套,才能降低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成本,并以规模化的生产占有大的市场份额,进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显然,农业和食品工业,要面向大市场获得大发展,必须以顺畅的大流通为条件。而大流通的发展,又以发达的交通为载体。反过来,发达的交通又催生流通的大发展,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壮大。河南建立的全国第一个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期货交易所,通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市场。河南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拓宽了粮食产销渠道,促进了粮食流通。河南利用地处中原的地理优势,加快交通事业发展,使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农村公路里程均跃居全国第一,顺畅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流动,为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经济大动脉。郑州生产的水饺、汤圆、混沌,一天之内就可以摆上北京、上海、武汉的超市货架。同时,大市场引导农业区域分工和农业产业化高度化,河南以优质农产品和畜产品核心生产区为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带,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
三、光荣使命:努力铸造农业发展新辉煌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全球能源危机的加深,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而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短期内在国际市场粮食高价的局面难以改变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市场平衡国内供给的风险和成本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加剧省际工业化的竞争,而河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重要时期。显然,新时期赋予河南新的使命:既要继续自觉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又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乘改革发展之势而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合二为一,就是必须在发展中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农促工,以工哺农,努力铸造农业新辉煌,保持工农业协调发展。
(一)正视农业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要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正视农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例如,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粮食增产和农产品供给扩大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大大抵消了粮价上涨和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效应;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突出,制约着粮食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等等。同时,更应看到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越来越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中央提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二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连年增加,不断出台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扶持;三是国际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大幅攀升,也为扶持粮食生产提供了契机;四是目前河南农业增加值与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之比仅为1:0.7,要达到发达国家1:3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潜力,这就为农产品
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做大做强国人大粮仓大厨房的思考
河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做大做强国人大粮仓大厨房、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谋划粮食和农业的更高层次的突破、寻求食品加工业更大规模的发展。一要积极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我省最近提出建设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建设核心区的战略目标,首先是要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到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再增加300亿斤,同时,更要在今后发展中坚定不移地走不削弱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农业做大做强。
二要加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要加强对优势食品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的扶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创业的扶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的扶持。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增加中长期贷款,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完善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标准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指导行业协会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食品工业集群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三要加大食品安全扶持力度。积极建设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健全与标准化生产相配套的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以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为目标,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检制度和生产记录等可追溯制度,完善质检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基地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集约经济、生物质经济和循环经济,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四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从制度上,真正将中央把“三农”工作提高到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的要求落到实处,决不因农业形势稍有好转就忽视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机制,完善工农互动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支农惠农制度化、法制化。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要把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三农”搞好服务和优化发展环境上,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大发展、快发展。
16.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六
摘 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R-4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之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近年来,随着医学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如多重耐药菌的层出不穷、新病原体不断被发现以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革新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学检验中的重要地位愈来愈凸显出来[1]。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临床第一线的亲身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将学生培养成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这门课程,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旨在与同行交流探讨。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其内容须具有针对性、重点性和适用性。一本厚重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材,内容多达30章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既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的任职要求,也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从医院的临床实践出发,该课程对学生需具备的能力目标包括:能正确评价、处理、运送和保存标本;能正确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能正确操作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试验。因此,人卫版第五版教材2、3、4、5章节的内容贯穿了整个临床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明确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常规的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此外,第1章的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意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和无菌操作意识。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操作具有强烈感染性的微生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原则操作,例如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废弃物丢到指定地点、器皿的消毒灭菌等,以避免医院实验室的污染,保证实验室安全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就理论教学而言,本章内容多为一些条条框框,虽为重要内容,但学生兴趣不大。因此要想学生提高意识,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授课老师在授课中,应选择一些具有强烈现实意義的安全事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树立严格的安全意识。从第6章起,则是分别介绍每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检验程序。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实践,将临床上常见的、具代表性的菌种为学生明确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事半功倍。例如临床上常见的分离得到的球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每种微生物致病性的讲解,以及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区分。因为临床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分离出致病菌,帮助临床医生找出病因,每种细菌随着寄生部位的不同,其致病性也会发生改变。例如,从皮肤表面分离得到的表皮葡萄菌为人体正常菌群,不具有任何致病性;但是若从血液中分离得到,则其就会致病菌。在医院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每种菌种的特征及致病性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往往会对特定标本中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的区分混淆,不能有效的分离出致病菌,这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大忌,直接导致其检验工作没有任何临床意义。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不能忽视实验教学。这是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能快速进入角色,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迫切需要[3]。教师应严格把关每堂实验课的理论教学时间,不宜超过整堂实验课时间的四分之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平板划线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大多数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初期操作时,都有双手发抖,接种姿势不正确,平板划破,线条似蚯蚓状的现象,需要带教老师安排时间集中训练,当标本量大时,则直接影响整个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在学校里的训练机会太少所致,平板划线远不是一堂实验课就能掌握的操作技能,因此实验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实验老师指导的方式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熟能生巧。此外,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标本应尽量贴近临床标本,避免使用菌种明确的单一标本,这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真实需求。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从未知的非单一菌种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检验程序,最后分离出致病菌的过程,而非已知菌种,然后验证其特征、致病性的过程。因此要从课堂上培养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自己探索的意识,才能胜任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分别对痰液、血液、尿液等标本微生物检验授课时,对从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多种细菌,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区分不同细菌的能力,尤其是正常菌与致病菌的区分,从其大小、颜色、光泽、气味等方面区分,使肉眼观察成为判断的第一步,为将来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自身素质
授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给学生一滴水,就需要老师有一桶水的储备量。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教师的工作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习惯都可能被学生继承下来[4]。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培养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具有正确而熟练的操作技能,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紧密结合临床,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能真正适应临床医学检验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童明庆. 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
[2]黄静芳,易丽娴,孙中文,等.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3) : 29.
[3]曹文. 关于改革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 .检验医学教育, 2007, 14( 2) : 33-34.
【三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推荐阅读:
三线城市旅游业发展10-05
围绕“三线五风”重点工作汇报10-12
李岗村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方案09-23
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探索和思考要点11-02
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06-21
大企业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09-17
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