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质控医生

2024-09-27

肿瘤科质控医生(精选2篇)

1.肿瘤科质控医生 篇一

病区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0例相关治疗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小于20min者16例(8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和并发症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区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质控组,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

PICC置管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对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的穿刺插管,其操作比较复杂,置管过程中的穿刺次数和出血量等众多因素都会对置管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1],因此,在置管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置管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回顾性总结40例相关资料,旨在探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置管患者共计40例,其中包括男性24例和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42岁-75岁,平均年龄为(57.3±14.8)岁,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进行护理的20例设为对照组,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后进行护理的2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平均年龄、化疗方案和生活质量评分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肿瘤患者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后的插管护理质量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首先成立病区质量控制小组:通过考核方法选拔出三名具有较强责任心、护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护士组成质控组,主要工作内容是日常护理和病区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维护、宣教和质量控制。具体方法:一是规范制度,尤其是对导管的维护制度要严格加以规范,制定维护检测列表,内容包括患者信息、导管的型号和品牌等、维护记录以及拔管的时间和原因等。二是规范宣教制度,质控小组成员应该对每个进行置管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就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置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与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的患者积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1.3统计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拔管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等,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以此评价病区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组)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间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值检验,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2结果

观察组肿瘤患者在病区质量控制小组的护理下,PICC置管护理质量获得明显提高(P<0.05),主要比较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PICC置管护理质量结果比较表

项目

观察组 16 4 12 8

对照组 12 8 7 10 3

8.65

<0.05

χ2值 9.22

P <0.05 置管操作时<20min 间 >20min 置管成功所1次成功 需的穿刺次2次成功 数 3次及以上0 成功

拔管情况 计划拔管 17 16 4

1.27 >0.05 非计划拔3 管

并发症 静脉炎 血栓 导管堵塞 炎性反应

3讨论 3 2 4 1 1 1

4.38 <0.05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肿瘤患者,经过反复的化疗治疗后,其机体的免疫力和外周血管情况均处于较差的状态,这大大增加了picc置管的困难,也提升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自2012年成立病区质量控制小组以来,对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护理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与2012年以前未实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和并发症情况等均获得比较明显的提升。

质控小组通过制定严格的导管维护制度,能够保证肿瘤患者有一份完整可查的置管监测I了,方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法,通过循环反复的评价达到逐步改进的目的。规范的制定完善的宣教制度的原因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成功率不但与护士的维护有关,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可以使患者在置管治疗过程中更密切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成功率[2-3]。参考文献

[1]金晓燕,尚少梅,刘洋等.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8.[2]张艺,王翊,姜秀文等.1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40.[3]任文芳,曾凤霞,郭云等.以问题为中心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2):39.

2.肿瘤科质控医生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晚期恶性肿瘤经临床、影像学、组织学证实, 肿瘤卡式评分 (karnofsky performancescore, KPS) <70分, 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 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同意接受舒缓疗护协议书, 家属自愿配合本研究, 患者家属能够独立完成各项自我评测。

1.2 一般资料

在上海市长桥社区范围内的居家晚期肿瘤患者40人。其中男22人, 女18人;年龄48~95岁, 中位数年龄71.5岁。患者家属40人, 男15人, 女25人。患者和家属均接受为期8周的舒缓疗护服务。

1.3 舒缓疗护服务

舒缓疗护专职医疗队每组由医生和护士各1人组成, 对社区及患者家庭进行宣教, 探问患者终末期病情, 提供顾问式的舒缓治疗及护理服务。工作内容包括疼痛的控制, 解决饮食营养需求, 缓解症状, 控制排泄混乱, 做好皮肤护理, 心理疏导和关怀家属。

1.3.1 舒缓疗护知识宣教

以病患为中心, 从3个方面进行:①针对无法治愈的疾病, 实施缓解症状治疗和身心照顾。②患者最后阶段, 提供积极的疼痛控制, 最大程度地缓解其他不适症状, 使病患尽可能获得舒适的生活, 在宁静而安详的环境中尊严地死亡。③护理服务对象从单纯的患者转为全人全家, 指导并教会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的技能, 帮助家属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 投入正常的新生活[3]。

1.3.2 优死教育

当代的优死价值观是“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重, 以丰富患者有限生命为贵”。医护人员在端正面对死亡及濒死者的态度的同时, 应引导患者家庭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认识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既不刻意加速, 也不拖延。

1.3.3 心理疏导

医务人员不仅要关注临终患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情况, 更应关注患者家属, 协助家属面对因疾病和死亡带来的家庭、经济、角色等的转变, 在患者离世后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

1.3.4 生活护理技能指导

指导患者家属了解并掌握疾病护理知识、基础护理操作、家庭护理方法、紧急救护和病情观察等。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翻身, 拍背, 皮肤头发会阴清洁, 导管处理, 饮食搭配及喂养, 大小便观察等。潜移默化地鼓励患者及家属进行有益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

1.3.5 规范止痛

药物控制:可按WTO 3阶梯止痛原则[4], 规律按时给予止痛剂, 提高镇痛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从少侵入性 (低危险性) 渐渐到高侵人性 (高危险性) 的步骤, 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肤注射和药物阻滞破坏痛觉传导通路的止痛方法。各种盐酸或硫酸控释片, 口服后1 h即有镇痛作用, 二三小时达高峰, 持续作用12 h;静脉用吗啡, 5 min内起效, 持续一二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作用在6~12 h起效, 持续72 h, 给药1次/3 d。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非药物镇痛:如呼吸止痛、自我暗示、松弛止痛, 还可看电视、讲故事、读书等。

1.4 评估量表

1.4.1 对研究对象采用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家庭医生满意度调查表》, 让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效果、医护人员的技术与能力、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舒缓疗护知识掌握程度、生活照顾技能掌握程度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 由调查者填写患者有关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90个项目, 以及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评定时间为“现在”或“最近1周”, 每项按1~5分5级评分, 总症状指数均分 (GSI) 反映苦恼强度。

1.4.2 资料收集及录入

本次研究的数据由中心具有中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公卫医师、全科护士负责收集和录入。在收集资料前统一培训, 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所有评分均在规范统一的标准下进行, 原始数据实行双核双查。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干预后, 患者对医疗效果的满意率由干预前的37.5%上升到干预后的95.0%, 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由干预前的90.0%上升到干预后的100.0%, 整体满意率由干预前的52.5%上升到干预后的9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家属满意度

干预后, 患者家属对医疗效果的满意率由干预前的27.5%上升到干预后的97.5%;整体满意度由干预前的70.0%上升到干预后的1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患者及家属自评量表

干预后, 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由干预前的 (123.28±21.76) 分下降到干预后的 (109.37±22.71) 分。GSI由干预前的 (1.29±0.22) 分下降至干预后的 (1.16±0.24) 分, 其中抑郁症状均分>2的人数比例由52.5%下降到20.0%;焦虑症状均分>2的人数比例由47.5%下降到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抑郁症状均分>2的人数比例由82.5%下降到45.0%;焦虑症状均分>2的人数比例由95.0%下降到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在我国, 舒缓疗护是医疗服务的一类特殊项目, 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慰籍和亲人关怀等。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使得舒缓疗护的高需求量成为普遍客观的社会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 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 是以社区为范围、面对所有人群 (包括健康人和临终患者) 、从生命孕育到终结的全程综合连续性的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舒缓疗护服务可利用的资源[5]。

早在1990年, WHO就提出了舒缓疗护:对所患疾病无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提供积极的、整体的关怀照顾, 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减轻精神、心理创伤。即以解除临终患者的痛苦和医疗适宜技术为重心, 不以延长临终患者生存时间为目的, 对临终患者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 重在缓解患者痛苦, 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为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心理、生理关怀、咨询及相关服务。其目标是为患者获得尽可能的最好的生命质量, 得到了世界性的广泛认可[6]。

已有研究表明, 晚期肿瘤患者身体各系统功能逐渐衰弱, 生理及社会功能恶化。在家庭支持后, 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如家庭成员根据患者喜好及医护人员建议提供个性化的食物, 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症状, 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 控制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癌性疼痛, 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使其安祥、无憾、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也能使家属得到慰籍[7]。

家属的照顾和支持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但由于患者家属常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和照顾常识, 对患者在临终期身心方面的变化过程知之甚少, 往往不能胜任照顾者的角色, 无法及时与患者探讨病情状况、治疗打算, 导致许多临终患者遗憾离世, 家属的哀伤难以平复[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干预前由于家属对生活照顾技能、躯体症状护理、心理状态的认知程度较低, 而干预后, 晚期肿瘤患者家属逐步掌握生活照顾技能及躯体症状护理及患者临终心理状态相关知识, 使得舒缓疗护知识知晓率满意率、舒缓疗护生活照顾技能掌握程度满意率有明显改善。

注:GSI—总症状指数均分。

社区居民满意度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次研究显示, 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效果、医护人员的技术与能力、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 整体满意度分别提高为97.5%和100.0%, 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生工作的高度肯定, 舒缓疗护服务既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延伸, 又是居民满意度提升的补充[9]。

综上, 舒缓疗护的优死教育是提高姑息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 正确的死亡观有助于患者克服对濒死、死亡的恐惧, 提高临终生存质量;有助于家属缓和悲痛情绪, 安然渡过这一特殊阶段;有助于医护人员坦然面对患者, 提高服务质量[10]。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朱雅萍, 张弛, 胡雁.对居家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临终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4) :428-432.

[2]刘瑛, 袁长蓉, 徐燕.关于姑息照护与临终关怀的讨论[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4) :376-377.

[3]庞英, 唐丽丽, 宋丽莉.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疼痛调查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 (6) :350-353.

[4]王晓翔, 刘英, 石军梅.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及应对措施[J].河北医药, 2014, 36 (4) :625-626.

[5]余春华, 付岚, 向秋芬, 等.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6, 12 (21) :1961—1963.

[6]李莉, 戴福生, 张洪珍.关注老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 :337-339.

[7]王建平, 崔俊南.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 :23-26.

[8]黄世俊, 凌艳.家庭支持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12, 16 (4) :545.

[9]王小洁, 李淑美.临终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10) :921-922.

上一篇:初三说明文:正月十五750字下一篇:童年周记5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