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老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篇)
1.在敬老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同志们: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乡镇敬老院建设现场会,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乡镇敬老院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县乡镇敬老院建设工作任务。刚才,县民政局袁局长传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的意见》,平邑、白彦、临涧三个乡镇作了经验介绍,这几个乡镇工作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下面,我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对乡镇敬老院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村民中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对这部分人进行及时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全面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邑的客观要求,加强敬老院建设是保障五保对象生活权益的根本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中央、省、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各级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敬老院建设,切实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把敬老院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近年来,我县的敬老院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敬老院建设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乡镇敬老院16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995人,年投入供养资金199万元,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特别是去年省、市部署乡镇敬老院改扩建计划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敬老院建设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把敬老院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把敬老院建设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从规划、设计、筹资、开工建设等方面都层层把关,高标准、严要求,行动较快,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平邑、白彦、郑城、卞桥、魏庄、丰阳、临涧七个乡镇在全县率先进行了改扩建或搬迁,平邑镇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较大资金,新建老年公寓大楼,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工程完成后,可容纳260人入院;白彦、卞桥、临涧也都在1500平方米以上,其他准备改扩建的乡镇也都拿出了实施意见,工作都非常积极主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乡镇的重视特别是在场各位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敬老院建设岗位上的各位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敬老院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院舍房屋普遍破旧落后。全县多数敬老院由于建院时间较长,面积、规模小,园容园貌破旧。宿舍内配套设施简陋,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也严重制约了五保供养水平的提高;二是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落后,有人浮于事的现象,管理人员与院民数比例不合理,管理服务人员年龄偏高,整体素质偏低,管理质量、服务水平不尽人意;三是供养比率太低。据统计,2004年,我县有五保对象2563人,其中分散供养1568人,集中供养995人,集中供养率仅为38.8%,2005年新增了2014名五保对象,按照省、市要求,2006年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全县集中供养人数应达到2746人,但全县16处敬老院现有总床位只有1200张,总床位占老年人数26‰,现有条件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由于集中供养率偏低,严重影响了我县省、市文明敬老院的创建。四是现有资金还不能满足实际建设需要。目前,我县乡镇敬老院是以本乡镇“五保”对象为主体,以集体经济为依托,以“一乡一院”为建制的福利型体制。这种供养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生存和发展,由于乡镇财政拮据,配套供养资金难以到位,敬老院资金缺口较大,“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病有所医”的办院水平得不到有效的财力支持,特别是敬老院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改扩建的力度不大,有些乡镇存有等、靠、要思想,面对困难不去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消极对待,致使敬老院建设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我县敬老院改扩建的进程。五是责任心不强。个别乡镇没有长远规划,思路狭窄,设计规模达不到上级要求,有的对建设质量把关不严,给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这些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研究解决。
二、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敬老院建设工作
(一)积极筹措资金,尽快把敬老院新建、改扩建资金投入到位,确保2007年底基本实现五保集中供养。省、市、县提出的乡镇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对乡镇敬老院建设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也为我县的乡镇敬老院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县的敬老院建设,要本着布局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力争今年基本完成敬老院建设任务,2007年扫尾。敬老院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省民政厅规定的三级院标准,做到庭院美化绿化、路面硬化、水电路畅通,娱乐健身、医务、就餐、洗浴等设施配套,工作人员配备合理,规章制度健全,五保对象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95%以上,使敬老院成为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一要认真落实规划。去年以来,我县制定了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规划落实,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有一个大的提高。要保护好、利用好敬老院现有资源。各乡镇政府切实负起责任,凡能够利用的,要充分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要搞好资产处置,不能造成资产流失。要继续坚持“稳定一级院,巩固二级院,发展三级院,转化等外院”的指导思想,需要维修改造的要加以维修改造,容纳能力不足的要逐步加以扩建。要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尽量降低建设成本,要积极利用撤乡并镇后闲置的政府办公场所及学校、卫生院,也可以利用破产倒闭的企业等房产资源,通过维修改造,作为敬老院使用。要加强对敬老院建设的组织领导,民政、财政、建设、土地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在项目设计、评审、工程招标和验收等环节上,通力协作,共同抓好落实。要实行目标责任制,按照三年规划,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和任务目标。要严把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要将敬老院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督导。二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采取财政列支一部分、社会捐赠的慈善资金投入一部分、福彩公益金拿出一部分的办法进行资金筹措,确保按时完成计划。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敬老院建设,对企业和个体老板愿意向敬老院投资的,如果数额可观,可以让其冠名,凡是对五保事业给予赞助的,可以铭刻纪念。可以劝导企业自己兴办敬老院,政府在供养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助。总之,要千方百计挖掘社会潜力支持五保事业,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孤的良好风尚。三要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敬老院工作水平。要继续开展敬老院等级管理,促进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要选拔政治素质高,热心五保事业,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人担任院长。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服务技能。民政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和完善以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建设要细,执行制度要严,靠制度来规范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分散供养人员的保障服务,村里要安排专人负责,乡镇要以敬老院为依托,定期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乡镇敬老院管理规程》,使我县敬老院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院长、服务人员职责,岗位责任制,院民守则,学习制度,卫生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食堂管理等制度,同时要成立有院民参加的院务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食堂管理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逐步形成民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良性管理机制;二是强化管理。要把任务层层分解,实行指标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人,要让院民直接参加管理,评定工作优劣,体现院民的主人翁地位,发挥院民的民主权力,与服务人员一起提高敬老院的工作水平;三是要进行检查评比,县民政局要根据等级管理的标准制定《文明敬老院检查评比标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要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力争把敬老院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为增加敬老院的收入,改善办院条件,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促进乡镇敬老院的发展,各乡镇要根据敬老院等级管理的规定,积极探索发展院办经济的路子,在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上多动脑筋,大做文章,搞好突破,不断增强乡镇敬老院的经济实力,积极走以院养院的发展道路。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敬老院建设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一)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要将敬老院建设作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分工负责,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明确任务和要求,落实责任,按时完成。民政部门要搞好调研,当好参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要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敬老院建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各部门、各乡镇要从弘扬主旋律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敬老院建设工作中来。敬老院建设是民政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但仅靠民政部门的力量,有些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今后,要充分利用平邑电视台、临沂日报平邑版等多种传媒,宣传敬老爱老、关心支持敬老院建设的好人好事,呼吁全县人民为敬老院奉献爱心,努力营造尊老敬老,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各乡镇敬老院要积极争取与各部门、企业结对子,建友好单位,签订建立友好单位协议书,结成帮扶对子,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努力为我县敬老院的建设和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在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和临沂日报平邑版设立乡镇党委书记访谈录,促进敬老院建设步伐,要培育、宣传一批好典型,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把敬老院建设成传递爱心的窗口、精神文明的品牌。
(三)要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敬老院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规范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确保取得好的效果。
同志们,尽管敬老院建设工作存有很多困难,但是困难和机遇同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敬老院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2.在敬老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 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对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水利部对贵州的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 陈雷部长亲自率队专程到贵州与我省签署了部、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推进贵州水利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 并莅临我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向与会同志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辅导报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深入搞好农业农村工作,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和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 讨论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会前, 省委办公厅已将这两个文件印发各地进行讨论, 会后下发。等一会, 克志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 富玉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 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显著成绩,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省“三农”工作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的五年。我们克服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三农”工作的影响,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业农村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粮食产量稳定, 肉、蛋、奶、蔬菜产量大幅增长, 市场供应充足。烟叶产业稳定发展, 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的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 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规模扩大, 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果。减负增收、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村贫困人口由777.7万减少到505.3万。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96.9%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 96.7%的建制村通公路, 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推进, 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五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土地承包经营从耕地向林地延伸。六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明显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民生的改善, 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说,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较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的好成绩, 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为什么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还要在两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 提出第三个“重中之重”, 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在农村。2009年, 全国各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分为四个方阵, 贵州排最末方阵, 实现程度为59.4% (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 100为全面小康) , 与全国2000年水平基本相当。从具体指标来看, 2009年, 我省经济发展、人均GDP, 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在全国倒数第一, 分别只有48.51%、21.9%和46.6%;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不足60%,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省区之一;社会结构实现程度在60%以下, 仅高于两个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 均处于全国挂末位置。其中,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0.8%, 如果按100%的实现程度来比较, 我省农村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还相差69.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 我省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也取决于农村。中央反复强调,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 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我省农村人口多, 市场潜力大。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严重滞后,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购买力。2009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28∶1, 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74∶1, 是全国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三个省份之一;农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2421.95元, 仅为全国的60.65%, 列全国倒数第二;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仅为全国的54%, 现金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全国最低的三个省份之一。我们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对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 确保社会稳定的深厚基础在农村。我省贫困人口多, 贫困程度深, 这本身就给农村稳定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 随着城乡互动增强和农村社会深刻变革, 出现了一些影响农村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一些地方, 因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移民搬迁等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 因村庄整治、土地承包、集体资产管理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 导致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 群体上访事件增加, 社会治安不好。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社会和谐稳定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总之, 在我省,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三农”问题忽视不得、松懈不得、麻痹不得。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坚持三个“重中之重”不动摇, 领导力量不削弱, 工作要求不放松, 投入力度不减少。要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精心谋划好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使“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深入贯彻“三化同步”重大部署, 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整体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部署, 是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是“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对推动“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 深刻理解, 切实贯彻落实。如何从贵州实际出发, 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我省“三农”工作必须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我省要不要、能不能搞农业现代化问题。不少同志认为, 只有大平原才有条件实现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省是山地农业, 地块小而散, 没必要也不可能搞农业现代化。这主要是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 我省不少地方难以实施大农机作业, 但不等于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它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场变革。传统农业是孤立的农业生产, 而现代农业则是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相联, 是产加销服一条龙;传统农业是自然农业, 基本上是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而现代农业则是不断用新技术更新发展的农业, 从土壤到种子, 从耕作到植保, 从加工到销售等, 总是在轮回中得到提升;传统农业是手工劳作、粗放经营的农业, 而现代农业则是信息化引导、机械化武装的高效农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断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觉得, 中央提出“六用三提高”, 就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概括和描述。从这些方面综合来看我省农业, 我们搞农业现代化, 还是有必要、有条件、有潜力、有作为的。当然, 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同东北、华北大平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同华东、华南城镇密集、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要解决“三化”要不要、能不能同步的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这是许多地方的事实所证明了的。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 特别是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 经营粗放, 农业效率和效益比较低下, 解决农民吃粮问题、收入问题、农村脱贫问题一直是我省的头等大事, 客观上影响我们腾出手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但同时必须看到, 这种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抓法、打法,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面貌,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必须相应地抓好工业化, 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来装备和改造农业,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必须相应地抓好城镇化, 吸引更多的富余农民进入城镇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这个问题在我省尤为突出。我们曾经讲过, 在现阶段我们推进城镇化, 主要不是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需要疏散问题, 而是解决农民下山进城进镇创业致富问题。只有这样形成“三化”良性互动, 农业才能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生活、生产必需品, 工业才能为农业和城镇提供强大的装备和支撑, 城镇才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巨大的就业空间, 为农业和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曾指出:贵州的欠发达、欠开发, 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的欠发达、欠开发。这句话很有份量, 切中要害。在我省, 统筹城乡发展, 任重道远;实施“三化同步”, 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好, 农业将出现受到削弱、面临萎缩的风险;农村将出现受到忽视、面临凋敝的风险;农民将出现从业艰难、深陷贫困的风险。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比, 农业现代化更为滞后, 已经成为推进“三化同步”的“短板”。我们强调“三化同步”, 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补齐农业这个“短板”。我们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其目的之一, 也在于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 加快新农村建设, 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我省农业、农村的最基本特征是:地少人多, 且大部分是山区小地块;农业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村落和农民居住分散, 交通不方便。我省发展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从这些基本特征出发, 因地制宜, 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一是多措并举实现水利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在工程措施中, 大型枢纽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举;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 库、渠、站等排灌工程和窖、塘、池等集雨工程并举, 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水农业。二是以中小型农机为主推进农业机械化。就大多数地区来讲, 无论是动力机械还是配套机械, 都不宜追求大, 而要追求各种作物的各个环节从整地、耕翻、播种, 到追肥、排灌、植保, 再到收获、加工、运输、销售等, 都能够实现机械作业, 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此, 宜研制和发展各种中小型、多功能的农机具, 如中小型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浇灌机、植保机、采掘机、去壳机、脱粒机及深加工机械, 研制和发展水稻、玉米、马铃薯、茶叶等大宗农作物作业使用的机械。在发展农机组织上, 既要扶持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 也要更多地发展农机专业户特别是农机专业大户, 这样可以提高机械使用率, 降低千家万户的购机、作业成本。三是普遍地、大规模地推广农业科技。这是不受地域、不受交通、不受作物品种限制, 各地都可以、都必须要搞的。现在经常谈到的信息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农业、旱作农业、转基因农业、太空农业、高效农业等, 说到底都是用现代技术武装的科技农业。我们要着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大规模推广运用, 从质上提高我省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拉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 把农业向工业环节、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五是多点布局、尽可能多地发展中小城镇, 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推进。除培育、建设大城市或大型城镇外, 更多的地方是发展功能完备、产业特色突出、能够容纳就业, 规模却不一定很大的中小城镇。当前, 要根据农业滞后的特征,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面向农民, 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性、传统特征、民族特色, 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妥善解决失地与就业及医保、低保、住房、就学等保障的有机衔接, 切实解决好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以上五个方面, 可能就是具有我省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三、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 统筹城乡的任务更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多,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更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加之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使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必须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的要求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作目标上要体现“四个高于”, 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高于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高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最高增幅。在工作思路上要提高“三个比重”, 即: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 立足特色、生态、安全、优质、高效, 大力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 积极发展薏苡、芸豆、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着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抓住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巩固生猪生产, 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着力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产业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 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在工作措施上要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即: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搞活农产品大流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城镇化带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助农增收措施。在来源渠道上要增加“四项收入”, 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走出去”, 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农村投资理财服务, 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突出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个重点, 努力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又是农民向工人、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便捷通道。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组建大型农业产业集团, 并推动其上市;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 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引导、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 积极发展劳务合作、消费合作、资金互助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 逐步改变我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普遍偏小、覆盖面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
(二) 以水利交通为重点,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问题, 首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水利综合性文件, 这为推动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为契机,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工程性缺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利设施薄弱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水旱灾害频繁是我省的心腹大患,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去年特大干旱以及多年的洪涝灾害警示我们, 加快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要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 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提高灌溉保障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水利问题, 抓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贵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继续开展长距离管道输水、江河湖库提水等试点工程建设, 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着力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基本建立起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抓好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建设, 切实解决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 要继续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土改造, 狠抓乡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水电, 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 以扶贫攻坚为重点, 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只是局部问题, 而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全省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34个贫困乡、13973个贫困村, 不少地方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一半。按1196元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5%左右, 居全国第一。如国家执行新的扶贫标准, 我省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 贫困人口绝对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第一, 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要实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的战略目标, 贵州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花更大的力气, 用更大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不管任务多么繁重, 工作多么艰巨, 时间多么紧迫, 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绝不能动摇, “减贫摘帽”的要求绝不能动摇,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我省不能拖全国的后腿, 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 牢固树立扶贫开发脱贫致富是贵州“第一民生工程”、是最大民生的意识, 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新十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一是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 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和“双万”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在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的同时, 重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扶持, 集中攻克占我省贫困人口95%的老、少、穷地区的贫困问题, 鼓励重点县和贫困乡“减贫摘帽”。三是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和大娄山山脉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主攻方向, 把贫困乡作为工作重点, 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四是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完善、规范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五是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依托各级党员干部短期教育实践培训墓地、党校和远程教育资源,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订单输出培训, 大力实施劳务输出, 鼓励贫困农户自主创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 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体育和农村危房改造等社会事业发展, 凡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 都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好, 切实构建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济的农村和谐局面。
(四) 以深化改革为重点, 激活农村体制机制。二十多年来, 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在土地制度等方面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 得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当前, 农村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深层次推进,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 要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在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得进展, 为改革探索路子, 为发展注入活力, 为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促进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试点,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等专项改革, 深入推进毕节、湄潭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诚信农民创建活动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动力。探索建立政府支持, 企业、农户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切实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着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格局。五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乡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有精干的人员队伍, 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有必要的工作条件的基层服务机构。六是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机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鼓励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基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 鼓励引导科技人员、资深专家、良种良法、资金项目下农村。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科技特派员的积极作用, 推动形成城乡农业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五大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工程, 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专项计划, 研究特色、优势产业的优良品种, 生产耐运输、耐储藏的鲜活农产品, 构建和完善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体系, 着力提高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水平。
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助农增收措施”为重要抓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一, 落实三个“重中之重”,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 各级党委在今年换届后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 并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上做到加强“三农”工作。要把“三农”投入、农民增收、特色农业发展等作为党政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认真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把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来抓。
第二, 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 增加对农村的了解, 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 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 坚持群众路线, 了解农村实际, 提高工作能力, 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 增强对农民的感情, 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 也要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思想上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行动上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力戒浮夸作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把农民关心关注、直接受益的事情办好。
第三, 夯实组织基础, 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紧密结合贵州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需要,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落实有人管事, 有钱办事, 有章理事, 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行农业产业党建工作,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让党员作用发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 全面铺开“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建成一支带头创业致富有实际本领、带领群众致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围绕山水做文章, 走开发兴农之路;围绕资源做文章, 走地方特色之路;围绕服务做文章, 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围绕效益做文章, 走兴工致富之路。今年我省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都要换届, 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来。要针对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村“两委”班子整体年龄偏大的实际问题, 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 切实优化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 付出了艰辛努力, 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加快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要研究、实施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和照看管理的政策、措施;要研究、实施具体的防止和处置因征地拆迁、村庄整治、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措施。要改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基层平安创建, 加强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及站、点建设, 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 提高农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在全市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4.在党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2010年3月6日)
同志们:
镇党委、镇政府今天将全镇经济工作和党委会议同时召开,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是传达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各项工作,前面鲁镇长就全镇农村经济工作做了周密部署。下面我就今年党委各项工作做一总结安排。
过去的一年,全镇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和镇党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这一主线,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纪检工作按照“三查三抓两加强“的总体要求,从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入手,大力查纠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沼气建设防腐监督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实现了即保障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顺利落实,又保护了干部健康成长的目的。组织工作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从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和人
才队伍建设四个层面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总揽,理论武装从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向基层宣讲扩展,党员“冬训”,农村思想教育“三到户”等宣讲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纵深推进,全镇上下加快发展,共促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愈加浓厚。政法工作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为目标,高度重视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创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统战工作以凝聚发展力量为重点,全面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势头强劲。工青妇工作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加强,总的来看,去年全镇党委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全镇各级党组织和镇辖各单位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纪检、组织、宣传思想、政法和统战、工青妇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全镇党委各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工作视野和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去年,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完善提出了今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坚
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一个中心(发展经济),推进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加强三个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实现四个转变(农民生活状况、财政收入、党风和社会风气、镇村两级班子建设),发展五大产业(玉米、洋芋、药材、畜草、劳务),以走好“开放促改革、稳定促发展、调整促增收、协调抓统筹,保证抓班子”的“三保两抓”路子。按照这一既定思路,突出特色发展壮大XX估衣贩运产业,做大做强“绿色、优质、道地”柴胡产业,全力打造XX“XX之乡”品牌。全镇各级党组织和镇辖个单位一定要准确定位,正视差距,强化职能,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委工作,用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工作成效。
下面,我着重就今年的党委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纪检工作要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六大措施,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一要强化干部教育和监督。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在全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开展以廉政勤政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镇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强化责任追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抓好群众生产生活,树立良好党群干群关系。认真纠正部分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走读”现象和不坚守工作岗位等问题。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受理群
众来信来访,及时办理上级纪委转交的信件。二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做到“四到位”。一是宣传到位,组织镇村干部召开村民会议、广播、板报专栏等方式,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党的惠农政策。二是责任到位。实行包片领导监管责任制。对各项惠农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通报。确保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三是措施到位。各村在据实上报和核实情况的基础上,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通过“一册明、一折统”的形式发放到户。四是监督到位。加大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民政救助、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各项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监督中发现挤占、截留、挪用、贪污各类资金的行为,严格按照《陇西县国家惠农政策落实稽查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进行追究。三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镇村干部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为群众服务意识,坚持把治庸治懒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切实改变作风,提高依法行政,为民办事的能力,塑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队伍,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要积极开展党风廉政示范村的创建活动。按照《关于印发陇西县2010年党风廉政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陇办发[2010]25号)文件要求,年内将XX村确定为示范点创建村,XX村要提早谋划,明确目标
任务,突出特色,争取在年底创建达标。
二、基层组织工作要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狠抓创新提高,着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着眼于发展、服务于发展、有利于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使组织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要深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把创建“五好班子”和领导班子“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科学发展本领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不断完善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宣讲、集中辅导、座谈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努力建立坚持学习的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二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百乡党建整推”活动和“双培双带”工程、“十强百富” 工程,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办公条件。XX、XXX、XX、XXX4村要认真做好新一轮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要切实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前期选址规划等工作,坚决杜绝建设标准低、质量差以及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保证年内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今后5-10年内不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主的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年内适
当调整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的村级领导班子,特别要调整配强村党支部书记,XX村要通过组织动员、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的方式,实行致富能人不占编制、不拿报酬进入村“两委”班子的试点工作。在党员发展方面,每个村党支部至少发展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名,对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XX村要发展4-5名党员,并确保1名少数民族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培养以高知识群体、致富带头人、35岁以下青年、退伍军人等中优先“培带”。要努力扩大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党组织设臵模式,尽快理顺学校、卫生院等党组织的关系,对各学校有3名以上党员的要建立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的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则挂靠或建立联合党支部,条件成熟时将学区党支部升格为学区党总支部,便于管理和学习,卫生院要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力争年内至少发展2名党员,成立卫生院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各支部在确保《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小读本》发放100%的基础上,积极按照“双找双帮”的要求,加快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好村组织活动场所参政议事、教育培训、文化活动、联络服务“四个中心”作用,规范各类软件管理,努力实现民主议事在阵地、学习培训在阵地、文化娱乐在阵地、民情沟通在阵地。同时,积极配合实施“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努力改善办公条件。三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年内要科学合理确定储备镇村两级后备干部,根据需要合理调整交流干部。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
源,统筹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同时,通过逐步减少村级副职的办法,减职增效,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
三、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促进发展,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上下功夫,着力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党委中心组严格落实“五项”制度(即:每月定期一天集中学习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集中学习考勤签名签到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理论联系实际制度),“四个”环节(即自学、辅导、讨论、调研)以及“六有”(即小组有学习计划,有考勤记录、有学习档案、学员有专用笔记、有调研考题、有体会文章)、四定(定时间、定计划、定专题、定进度)和“三个二”(即中心组成员每年必须精读2本书、撰写2万字以上学习笔记、每周利用3个晚上保证自学2小时),努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上取得成效。要加强宣传力度,围绕农村干部重点工作开展、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宣传报道,年内撰写刊发宣传稿件要在6篇以上。在宣传活动上,“七一”、“八一”前后,举办一次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大型文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10月份对各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座谈会,认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县级文明单位(村)、(户)。
四、政法工作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着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清理和化解活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认真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制度。要全面落实社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制定出台应对突出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惩处危害群众的村痞社会霸,优化周边环境,打击黄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给群众安全感。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年内争取在XX街道安装一处电子视频监控探头。要加强人防队伍建设,补充完善治保,民调等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维护稳定的作用。要切实加强村级综治组织建设,年内选择一个村建立村级工作站,按照乡镇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落实建设任务。信访、派出所、综治办等单位要协调配合,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五、统战工作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着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衷共济、精诚团结”的精神,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努力促进“五大关系”的和谐,特别是做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全镇的经济建设服务。
六、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根据县上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广泛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三八”节即将到来,我们要结合节日的庆祝,大力宣扬尊重妇女权益,提倡妇女干事创业,为今年开展“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好媳妇评选”、“女能人”评选等活动开个好头,打个好基础,全面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组织广大团员义务参加植树、修路等公益活动,增强自我意识。
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改革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要强化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认识镇情、村情,探索规律和完善思路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转化为严谨求实、开拓进取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二要改革创新。党委各项工作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开创新的局面,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用改革的办法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工作载体的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成效。三要改进作风。过硬的作风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改进作风,坚持在改进作风中提高工作水平。要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把目 9
标和阶段性安排紧密结合进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好阶段性工作,保证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党委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镇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党委工作的新成效保障和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在春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同志们:
2005年春运即将来临,本次春运从1月25日至3月5日,共计40天。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春运期间客货运输的安全、畅通、舒适,让全市人民及出入我市的旅客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定的新春佳节,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对今年的春运工作提以下四点要求:
一、加
强组织领导,确保协调运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春运工作,把做好春运工作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春运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春运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实加强对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日常工作机构和值班制度,对此所需的人员及经费要予以落实。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春运一线,及时协调和解决春运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要继续推进春运工作的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各条块的组织协调职能。
二、合理安排运力,确保运能充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预计发送旅客客运量将近13亿,其中公路客流约占75%左右,铁路客流约占20,水路客流约占5。我市预计旅客发送量将达到1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公路、铁路、水路比例约为89.9、8.9、1.2。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历年春运客流规律,科学预测客流,合理调配运能,确保春运期间客货运力充足。公路部门要加强与铁路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早掌握客流变化动态,增强旅客疏运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在重点做好旅客运输工作的同时,铁路、公路等部门要统筹安排好节日市场供应物资和重要工业原材料、电煤、电油等重点物资的运输,确保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春运期间,有关运输企业若要调整各种客运票价,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
三、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措施严格有效、组织保障有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排堵保畅的要求,强化现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春运期间客货运输的安全、畅通。一要切实落实排堵保畅要求。要以汽车南站、汽车东站、湘运公司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途客运行业班线、站点整合,优化长途客运线路走向,减小对市区的交通压力。在大力整治高等级公路上货车超载现象同时,要继续严查公路客车超载,进一步巩固治理超载超限成果,确保公路畅通。二要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春运期间,各单位要从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客运安全、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专项整治,严禁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交通工具投入营运,进一步形成“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合力。公安机关要重点对混迹于车站、码头的各类刑事犯罪分子和“拉客”、“倒客”、“倒卖车票”、“欺行霸市”等非法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三品”查堵工作,坚决把“三品”堵在车站、码头外。三要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和指挥网络。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订完善今冬明春特别是春运期间的突发事故防范方案,明确突发事件的类别、处置人员、处置程序,建立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行动迅速、处置有效的应急指挥网络。四要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冬春季为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各单位要保持高度警惕,坚持思想不麻痹,领导不削弱,工作不松懈,切实落实传染病预警机制和防治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四、坚持以民为本,确保优质服务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各有关单位要以方便旅客出行为目标,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各运输部门要把春运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展示服务水平和自身精神风貌的良机,在保证服务供应正常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上来。全力打造良好的交通服务环境,努力做到旅客购票方便、车船班次正点、出行快捷安全、满意程度提高,让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满意。
各有关单位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春运工作的监督促进作用;要及时发布春运动态、运力状况和车船班次等信息,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
同志们,今年的春运任务是艰巨和繁重的。希望大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行动,共同努力,切实抓紧抓好春运交通安全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过上喜庆、祥和的春节!
6.矿长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六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我们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接“两会”和全国现场会为动力,紧紧围绕“1236”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发展、效益、民生”工作主题,准确把握形势,超前思维谋划,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步伐,全矿上下努力克服安全稳定压力大、采场接续异常紧张、生产经营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负重拼搏,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毛煤产量:上半年计划99.5万吨,实际完成105.62万吨,超计划6.12万吨。
2、商品煤量:上半年计划75.7万吨,实际完成83.83万吨,超计划8.13万吨。
7.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篇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 新世纪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机关键,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昨天下午, 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陈小娅副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未来十年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近期教育工作重点;会议安排了分组学习讨论, 进行了表态和交流发言, 各市、各高校还提交了书面材料;会议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两个重要文件。为深入学习领会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落实好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编制《规划纲要》, 制定《若干意见》, 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王珉书记在讲话中强调,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作为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 尽快提高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要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到2020年, 辽宁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强化责任意识,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辽宁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大省的面貌, 坚定了建设教育强省的信心。政高省长要求, 要抓住重点, 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突破, 推动学前教育连锁发展,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加快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让辽宁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要用战略眼光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抓好教育, 切实肩负起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两位领导的讲话内涵丰富, 重点突出,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
二、认真领会两个重要文件精神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十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全省加快实施《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措施, 大大地提升了教育服务能力, 教育事业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已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坚强支撑力量。
2008年10月, 辽宁被国家确定为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同步起草省级规划纲要的9个试点省区之一,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辽宁的巨大信任, 是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成绩及对全国教育影响力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对《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极为重视, 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提出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编制规划纲要、制定若干意见, 突出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 突出辽宁区域特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 王珉书记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明确编制《规划纲要》的要求, 研究审定《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从2009年12月以来, 陈政高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座谈会, 多次听取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情况的汇报, 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省人大、省政协认真审议了《规划纲要》,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制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省教育厅做了大量专题调研、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等基础工作。《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的制订过程, 充分体现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配合和广聚民智的科学决策特点, 这是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体现。
《若干意见》确定了到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 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强调了加强领导、依法治教、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投入水平等保障措施。《规划纲要》除序言、实施两个部分外, 由总体战略、发展与提高、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组成, 共22章、25条。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 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三、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会后,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紧传达学习, 尽快部署落实。我在这里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 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工作中, 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抓住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有利时机, 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准确理解和深入领会精神实质,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 着重学习宣传省委、省政府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保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注重实效, 贴近群众。要利用各级党委、政府中心组专门组织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 重点培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教育的负责同志、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
第二, 编制好本地区、本学校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 制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改革和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本地区、本学校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 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 制定出与国家、省《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相衔接、相贯通, 突出本地、本校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第三, 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改革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抓好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特别是要推进学前教育规模化发展, 实现学前教育连锁办学, 形成幼儿教育地产品牌;要统一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地推进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要实施市域内跨县区统一招生, 增强普通高中的竞争力, 激发高中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吸引、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辽宁投资办学、合作办学, 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 提高集约化程度, 提高办学质量;要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促进高校投入多元化, 通过土地资源盘活开发等方式筹措教育经费, 减轻和化解债务负担。省教育厅要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科学设计, 试点先行,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各地各高校重大改革试点方案要按程序报批, 事先做好预案, 防止出现偏差。要把握好舆论导向, 避免媒体对教育的炒作, 误导社会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判断, 影响群众对改革的支持。
第四, 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 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明确目标任务, 制定发展措施。要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分担比例, 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目标要求加以贯彻落实, 明确达到国家核定教育投入标准的时间表和预算财力安排。要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完善配套政策, 制定落实措施, 扎实做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即将下发的职责分工, 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 共同抓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各市要周密安排、精心部署,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召开本市教育工作会议, 对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有关情况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8.在敬老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八
全国来华留学管理工作会议于2016年10月31日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厅(教委)、部分高校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其中13家单位做了现场经验交流。教育部前副部长郝平出席会议,并从来华留学战略意义、发展成就、问题与挑战、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谋划、工作要求五个方面作重要讲话。
郝平指出,来华留学历来是我国外交工作大局、改革开放事业和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均将国际教育视为政治外交、人才竞争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留学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日益突出。
郝平表示,近年来,特别是《留学中国计划》实施以来,来华留学工作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障质量”的方针,取得显著成就。第一,发展规模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共有20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万名留学生在華学习,比2010年的26.5万人次增加了50%。第二,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持续扩大,引领作用明显。2010年以来,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投入年增幅保持在11%以上;2015年,大幅提高了奖学金资助标准,生活费标准提高了近1倍。第三,规范管理服务,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加强来华留学法制化、科学化管理,保护国际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部近期将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的要求,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促进国际学生在华勤工助学合法化。第四,省市高校努力推进来华留学工作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地方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对推动本地区来华留学工作发展提供专项支持;部分高校建立了一批高层次、主要针对国际优秀留学生的项目;部分高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设计专门的人才培养项目。
郝平指出,来华留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近三年来,来华留学规模增幅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2012年以前持续超过10%降至近两年的5%,其虽然与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疲软等因素有关,但在当前留学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查找自身的原因也极为必要。一些地方和学校在认识高度、质量和管理等方方面面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党政班子一把手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重点工作予以重视和研究。二是对发展来华留学工作的定位认识模糊。有些省市和高校不能站在全局考虑问题,没有真正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三是质量水平亟待提升。有的学校留学生入学门槛低,师资水平达不到要求,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四是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对留管队伍和汉语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随着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部分学校的留管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也有待提高,辅导员数量不能够满足管理要求,汉语教师队伍建设是今后必须加强的重要工作环节。
郝平指出,为适应国家发展新常态,服务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各界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教育部的总体谋划,下一阶段来华留学工作思路应明确来华留学定位,坚持服务国家大局、人才战略和教育改革;要努力做强来华留学事业,建立中国留学生质量和管理保障制度;要坚持规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提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郝平还提出,各地方、各高校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把来华留学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教育部国际司要在国家层面做好整体谋划,加强综合协调能力,做好国家重大示范引领项目的顶层设计,并为各外事直属单位提供支持服务;省级政府要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完善本省来华留学发展规划;高校要将来华留学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战略等整体规划,并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各级单位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宣传服务水平。
9.在清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九
今天我们召开的*清欠工作会议,主要是就*清欠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002*清欠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清欠措施、组织保证及清欠工作的具体要求等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全*清欠任务,为提高我*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清欠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清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涉及面广、事关经济全局的重要工作,清欠工作力度的大小和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做好清欠工作对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清欠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与企业发展建设、经营管理、规范运行、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等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从事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主管领导和做具体工作的财会人员思考和为之努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清欠工作,减少资金沉淀,缓急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发展壮大*,致富职工群众,增强戍边实力”的目标。做好清欠工作不仅要突出阶段性重点,更主要的是做到常抓不懈,这是我们做好、做实这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党委已把清欠工作列为2002下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既是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目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聚财、理财、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沉淀损失是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职能。清理欠款作为企业理财工作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清欠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清欠工作在盘活资金、减少财务费用,提高全*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支配财力,有效缓解全*资金紧张局面,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194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9252万元。流动资产中应收款项47234万元,其中:应收账款15938万元,其他应收款28829万元,预付账款2467万元,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总额的53%,占全*资产总额的22%,是2001年末全*短期借款29764万元的1.6倍。应收款项中三年以上的不良款项为3092万元。但是在各项应收账款中,据不完全统计只有7000—8000万元是*以外单位和个人的欠款,绝大部分是*内部形成的“三角债”,可以通过转帐,或*有关职能部门帮助逐步解决。这种状况使全*资产结构不尽合理,债权额度大,风险度高,对我*的经济管理和运行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资金沉淀损失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运转,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它一方面使企业资金紧张,支付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增加了对贷款的需求,加重了利息负担。尤其在金融风险性较高的地区,一方面是企业对贷款的高度需求,一方面是银行的惜贷和苛刻的担保贷款条件,但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时又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从而加大了*本级财力负担,形成负债风险。
对此,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做好清欠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变要我清欠为我要清欠,将清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自觉的工作常抓不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时时处处站在全局的高度,为企业的发展恪尽职守,为职工的利益废寝忘食。做好清欠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是致富职工的关键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把清欠工作作为今后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只有我们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清欠工作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致富的辩证关系,就能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落实,扎扎实实抓好清欠工作,为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结经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全*清欠工作
近几年来,我*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狠抓清欠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清欠工作力度加大,应收款项逐步下降,资金沉淀损失减少,使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一大突破。
从1998年到2000年末,全*已累计清理欠款43002.77万元,共收回货币资金13209.91万元。成绩来之不易,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么几条措施: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各单位都成立了行政一把手挂帅的工作组,加强了清欠工作的组织、协调。二是确定了“谁欠款,谁负责收款”的债权终身负责制。三是以清理领导干部欠款为突破口,推动了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实行“四定”,即定人员、定指标、定任务、定奖惩,保证清欠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实行了定期清欠报表制,各单位按统一要求上报清欠进度,对科学指导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六是运用综合措施,营造全社会清欠的工作氛围,有力的促进了清欠工作的全面推进。
我们在清欠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清欠任务还十分艰巨,长期应收款加大,旧账没收完,新账又形成,对我们的清欠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清欠工作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发扬*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主动向难度大、困难多的地方靠拢,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顺利完成全*的清欠任务而不懈努力。
今年我*清欠工作的目标是:动员全*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以2001年会计报表数据为基数,以各单位2000年前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为重点,确保应收账款总额下降15%,全*完成清欠任务6915万元。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难度很大、困难很多,希望各级党委、各级领导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制定措施,抓好落实,坚定必胜信念,全面完成清欠目标任务。
三、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全*清欠工作任务
清欠工作是我们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少沉淀资金损失,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全面做好清欠工作。今年只剩下四个多月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为确保今年清欠任务的顺利完成不遗余力,恪尽职守,积极工作。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清欠工作的需要,*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已于近期作了重新调整和分工,扩大和吸纳了*公检法司、部分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在调整的基础上充实加强了清欠办公室领导人员,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充实加强了由各部门组成的、分工明确、较为广泛的办公室成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抽调专人抓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真正纳入各单位议事日程,尽快抓出成效。*财务局、企业主管部门、各银行、*行政、事业单位,*各扶贫挂钩小组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协助措施和手段,帮助企业做好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都要积极投入到清欠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推进工作。各单位清欠工作要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清欠工作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清起,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跟踪清偿,对于近三年已核销的应收款项也不能轻意放弃追款的责任。领导干部不动,清欠工作就会不力,领导干部自身不硬,就不能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就无法打开清欠工作新局面。所以这次我们要求,先领导后职工,领导干部有责任的拖欠款项,必须首先清理,以实际行动推动工作。同时,对艰巨、困难、棘手的清欠工作,主要责任人和单位领导要积极主动的向上靠、亲自抓、亲自跑、亲自过问,绝不能只听汇报,下命令,当甩手掌柜。要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掌握工作情况,经常研究分析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措施。要根据分工,组织机构成员要明确自己工作的着力点、侧重点,相互配合、全力以赴抓好清欠工作。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硬措施,拿出实招数,积极带头清偿,清欠工作就一定会取得好的实效。
(三)分解目标,签订责任状。根据各单位的清欠任务,*清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与各单位行政负责人签订清欠责任状,并作为经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清欠指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具体的人,层层落实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并抓好落实检查、监督和考核。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审时度势,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各种关系,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每个人清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促使大家自觉自愿、全身心的投入到清欠工作之中去。
(四)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强化清欠力度。在清欠工作中,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综合手段,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欠款,谁负责”的原则和采取清欠激励政策,落实欠款回收责任制,鼓励全*一切力量投身清欠工作。要采取停职清欠、专职清欠、留职清欠、法律诉讼等强硬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结合经济处罚和奖励手段,强化清欠力度,形成全*浓厚的清欠氛围,树立诚信的理念。*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纪委、监察、审计、计财和公检法司法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工作之中,根据工作需要安排骨干力量进行清欠。*清欠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各单位的清欠工作,督促落实清欠目标和任务,对于不积极清欠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主要责任人要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建章立制,健全责任制,防止发生新的资金沉淀损失。目前企业赊销、代销情况比较普遍,缺少合法的合同和规范性的协议,销货款不能按时收回,商品销售秩序混乱的现象还未根本扭转。企业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企业在销售经营活动中必须规定产品销售、保管和结算方式,建章立制,实行责任追究制,防止发生新的资金沉淀损失,切实纠正“拖欠有理,拖欠有利”的不正之风。
(六)有效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和落实检查、监督和考核制度。*清欠办公室要制定应收款项清收方案和检查、监督、考核制度;审计部门要突出对企业债权、债务的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并将单位开展清欠工作情况和履行清欠目标责任情况,作为今后单位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纪委监察部门要协助配合做好检查、监督、考核工作。要有效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为*清欠工作服务。
(七)清欠工作要注意与帮扶特困职工结合起来。对职工个人欠款的清收,要注意特困户的问题,保障特困户的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看病、取暖等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对特困职工要采取特殊政策,既不能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又要明确清欠目标,要签定分期还款或定期还款协议,既要保护真正困难的职工,又要防止久拖不还、有钱不还或不想还的现象发展,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八)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全*清欠任务的完成。各项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具体任务落实的好坏关键在于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导。今年清欠工作这一仗能不能打好、打胜,也关键在各级领导。我们要增强做好清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并把它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动手解决清欠工作中遇到的紧要问题。要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力求把工作做细、做好、做扎实,确保完成全*清欠工作任务。
10.在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十
(2006年1月4日)
同志们:
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
对当前我县的经济形势,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2005年,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3.6:60:26.4调整为11:65:2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0家,新增67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2亿元、利润7亿元,分别增长52%、41.5%、57%和52%。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家,占全市总数的1/3。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设立的“博兴奖”被中宣部批准为全国性奖项。
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进程明显加快。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大民心工程”进展顺利。成立了县慈善总会,募捐资金居全市第一位;“突破乔庞”工程成效明显,南北差距进一步缩小,10个镇都有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县被列为全国首批“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4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我县荣获“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县”、“全国文化产业先进县”等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群众达20万人。争取国家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新增就业再就业46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600人。率先在全市实施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新增用户15000户。
五是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知名度明显提升。京博控股进入2005中国服务业500强,渤海油脂进入2005中国制造业500强,兴福镇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厨具业商会授予“中国厨都”称号,兴福黑白铁市场被命名为全国重点现代化批发市场,京博物流中心被列为省重点物流配送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8件,“山东省名牌产品”7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在全市率先全部取消农业税,建成全市首家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被列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冬暖式大棚西红柿项目被列为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强镇强村工作中,博兴、兴福、湖滨3个镇进入全市前10强;兴福镇中毛村,博兴镇椒园、北关、西谷王等19个村被列为全市百强村。我们完全可以说,博兴已经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共识和氛围,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当前,我县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机遇大于挑战。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2006年我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到2007年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到2012年冲刺全国百强县、比全省提前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大目标”,按照“工业兴县、城市带动、人才强县、信息化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12356”工程,即:突出县城区“一个中心”建设,加快兴福、陈户“两个中心镇”建设,着力放大骨干企业、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打造县经济开发区、县工业东区、兴福民营经济园区、湖滨新型工业区、县工业北区“五大经济板块”,拉长化工、粮油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家纺及服装、造纸及文具、厨具及新型材料“六大产业链”,解放思想,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锁定2010,拼搏2006,为冲刺全国百强县开好局、起好步,在推进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向县强民富、碧水蓝天、友好环境、和谐社会迈进。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37%(工作目标140亿元,增长47%);财政总收入12亿元,增长33%(工作目标13亿元,增长44%);地方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30%(工作目标6亿元,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88%;工业投入100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进一步振奋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建设新博兴,实现新跨越
(一)大力实施“一业特强”战略,着重抓好“五大经济板块”、“六大产业链”。坚持工业兴县、项目带动,推进实施“一业特强”战略,加快做强做大制造业,确保全年工业投入达到100亿元。一是积极打造“五大经济板块”。县经济开发区要积极发展油脂化工、粮油加工、机械制造、纺织家纺、现代物流等产业,年内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县工业东区要充分发挥京博控股的带动作用,集中支持石油化工、农药化工、板材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年内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兴福民营经济园区要以板材加工、不锈钢厨具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年内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湖滨新型工业区要重点发展化工、造纸等产业,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县工业北区要重点引进建设大型电源点项目,膨胀发展新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二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继续深化“五大对接”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县经济开发区要建设好总投资2000万元的两条南北路、一条东西路,全面提升硬化、绿化、亮化水平;县工业东区要按规划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载体支撑水平;兴福民营经济园区要拓宽曹纯路店子到曹王段,打通兴福镇西环路,完成兴福电厂路至曹纯路段公路建设,搞好曹王与兴福工业园的一期对接工程;湖滨新型工业区要确保寨郝电厂早日动工,建设新张至博昌工业园公路;县工业北区要根据国电博兴电厂建设进度,同步开工建设电厂至博辛路、广青路和纯化中心大街三条公路。同时,年内力争使纯梁热电开机发电,早日开工建设一次蓄水2000万方的博兴水库。新建35千伏吕艺输变电工程,实施各工业园区配网工程。三要拉长“六大产业链”。要精心制定化工、粮油及食品加工、厨具及新型材料3个产业规划,出台《拉长六大产业链大会战实施意见》。化工产业链方面,要着重抓好京博控股的重油催化裂化、离子膜烧碱和甲维盐项目,华润油化的脂肪酸、脂肪胺扩产项目以及天力焦化深加工和兴港石油化工、仓储项目。粮油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方面,要着重抓好渤海油脂的年产5万吨浆粕、6万吨粘胶纤维项目,香驰豆业的年产1万吨大豆浓缩蛋白项目以及新盛食品公司的肉制品加工项目。机械制造产业链方面,要着重抓好华兴机械年产10万吨精密铸件、10万吨钢构及激光设备等项目以及海南金盘电器和医疗器械项目。纺织家纺及服装产业链方面,要着重抓好顺天纺织的20万纱锭二期投产、喷气织机生产高档面料项目以及申博棉业的二期纺纱和医用药棉项目。造纸及文具产业链方面,要着重抓好京博控股、欧华纸业的高档新闻纸项目以及上海源丰文具用品项目。厨具及新型材料产业链方面,年内建成厨房设备省级检测中心,完成兴福镇黑白铁市场二期工程,抓好鲁丰铝箔的铝板带箔项目和远大板业科技公司的镀锌板及冷轧板项目。要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实施好60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工业项目,突出抓好4×100万kw电源点等28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确保尽快开工、按时投产、早见效益。要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博兴的灵魂,是博兴的英雄,最值得尊重。希望企业家们深刻认识所肩负的责任和全县人民的厚望,不仅要创造物质财富,更要创造精神财富,引领博兴的和谐发展。
(三)大力培植新亮点,着重抓好骨干企业、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一是培育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主业突出、成长性好、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核心龙头企业。继续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梯队管理,确保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销售收入过3亿元的企业13家;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3家,其中京博销售收入75亿元、渤海45亿元、香驰3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50%以上。二是发展高新技术。突出引进高新技术,强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各1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4家;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申请国家专利55项,新创山东名牌2个,争创中国名牌1个。三是膨胀民营经济。进一步培育“三大经济隆起带”,尽快实现以短线的贸易流通为主向制造业为主转变,确保年内全县民营业户发展到3.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3250家;民营经济实缴税金7.8亿元,增长40%。加快中小企业加工贸易区一期工程建设,确保3月底交付使用,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强镇强村建设,深入实施“突破乔庞”工程,重点培育兴福黑白铁批发加工市场、城东大市场,年内各镇都要培植完善5个专业村、20个民营经济大户。全县要有6个镇进入全市20强,35个村成为全市“百强村”。
(五)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着重抓好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第一,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按照“再造优势企业”和“优势企业再造”的原则,力争使京博控股在6月底前实现境外上市,首发融资4.5亿元;香驰豆业在年底前实现境外上市,首发融资3亿元以上。积极稳妥地搞好县自来水公司等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稳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县兴粮玉米、粮食加工供应公司改制,加快县酒厂、水泥厂等特困企业的破产终结。巩固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改革理顺县、镇财政管理体制,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严格依法治税,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40%。第二,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大企业成立招商部;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改进招商方法,精心组织承办好第四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举办好首届“中国博兴(国际)厨具节”。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76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000万美元。继续加大立项争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立项盘子。加大金融安全区创建力度,建立和完善银企合作联谊会制度,引导和组织县内企业高质量参加全市第五届银企洽谈会,力争完成25亿元的融资任务,实现一家股份制银行来我县落户。第三,对外贸易要有新发展。大力培育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努力拓展食用油、皮革、农药、石材机械、农业机械、铝箔等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确保年内完成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增长50%;其中自营出口4800万美元,增长20%。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造新环境,激发新动力
要建设新博兴,实现新跨越,必须解决好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机制因素,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造新环境,激发新动力。
(一)坚持人才强县,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切实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一是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在巩固第一批、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同时,扎实推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年内力争使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轮训一遍。实施好“百千万工程”,即扶强扶弱100个村,安排1000名干部下乡包村,培训基层干部10000人次。二是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多更好地启用事业型、创新型、敢负责任型干部;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研究出台《关于认定和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使领导干部做到不失格、不失察、不失控、不失误。三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镇党委建设,完善村“两委”班子实行“五星制”管理的实施意见。继续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深化“民主议政日”活动,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考核力度,积极推进《公务员法》的实施。四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肃纪律、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下属、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个不准”、“四项规定”,树立起务实、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确保自己分管的部门不出事、少出事。五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办实事,提倡领导干部到现场解决问题,尤其要到困难群众、困难企业和困难地方去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春节即将来临,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特别要关心下岗失业职工、贫困户、低收入群体,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二)维护社会稳定,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和谐的基础。要坚持“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工作理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基层创安活动,巩固“平安博兴”创建成果。一要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确保去市到省上访明显下降,进京集体上访和异常上访为零,信访老户结服率达到90%以上,主要工作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二要深化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处法”工作第一名的位次;密切关注地下非法宗教活动,确保不出问题。三要认真做好专项稳定工作。确保无“挑头”人员组织到省进京集体上访,无新的“三拖欠”,无下岗失业人员,无失控人员,力争全市专项稳定工作第一名。四要毫不放松地抓安全生产。突出依法监管,强化源头控制,完善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减少重大和一般事故,主要事故控制指标居全省前列。
(三)完善“三个体系”,强力推动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博兴要跨越发展,干部作风必须务实求实。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我县即将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着重解决干部作风不实和行业作风不正问题。要实现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凝聚全县各方面的力量,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完善决策目标体系。我县已经将2006年的主要工作具体量化分解成90项重点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将把90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县目标管理争名升位考核范围,考核成绩与干部任用挂钩,对成绩突出的进行重奖,优先提拔任用。会后,各责任人、协办人要会同责任部门对照各自负责的重点工作,在一个月内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分别上报县委、县政府督查科。同时,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在博兴工作生活过的老领导担任我县的战略顾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二是完善执行责任体系。对90项重点工作,县委、县政府将于4月份、10月份左右组织两次现场会进行观摩检查。第一次观摩会将重点观摩小清河以南的兴福、曹王、店子、湖滨4个镇和新城区建设,着重看兴福民营经济园区、湖滨新兴工业园的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链拉长、招商引资及新农村建设。第二次观摩会将重点观摩小清河以北的镇,着重看县经济开发区、工业东区和工业北区有关情况。同时,县委、县政府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推进会,听取汇报,督查进展。从现在开始,各镇及有关部门要以迎接观摩会召开为手段和动力,着手实施定计划,倒排工期抓落实。三是完善考核监督体系。我县将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责任追究制,对照责任强化考核。要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突出政府投资审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对于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各镇、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项项都完成。
【在敬老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三月雷锋月敬老院院长讲话稿09-28
敬老节讲话稿12-21
敬老在我家小学生作文600字07-18
参加敬老院活动的工作总结07-06
敬老院工作人员责任书09-01
敬老院党支部工作职责11-28
国旗下讲话(重阳敬老_话说美德)2012.10.211-26
敬老月活动工作总结10-23
走进敬老院简报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