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2024-11-16

德育工作(精选8篇)

1.德育工作 篇一

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李白溪小学 伍滢琪

关键词:德育 指导思想 健全管理系统 统筹安排 开拓创新

内容摘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而小学德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我校的德育工作历经多年摸索、创新、总结和反思,已经独树一帜,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那么,到底如何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1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

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2成立机构,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就学校来说,这样做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既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又能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定期向家长和有关单位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纪律、劳动等方面的情况,真正体现学生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在小学阶段,学校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3.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努力开拓德育的多种渠道

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①正确的观点、先进的思想,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失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②开发德育资源,整理本校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③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④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和“创良好班集体”、“学英雄做新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⑤注重师德教育,强调言传身教。

5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主要是调动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

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为了调动班主任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学校一方面尽量为班主任老师提供舒适而又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班主任考核中对争先创优的班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总之,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该重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全体老师的聪明才智,同时运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以及关协的作用,让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达成育人的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事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每学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充分发挥学校的德育力量

注重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教职工的德育力量,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少先队员和工会的领导,并教育党员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争当先锋模范。校长负责健全德育网络,大队辅导员协助校长制定德育计划,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德育活动。班主任协调德育力量,组织德育活动,创建优良班集体。德育课教师潜心改革教学,把德育课的重点由应试转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轨道上来,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都把育人放在各自工作的首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注重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教育的载体,具有客观的教育力量。通过打造德育舆论,净化社会环境、组织社区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等途径,形成关心、爱护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风尚。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总之,搞好学校德育工作是我们教育事业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是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不停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德育工作开展得

更好。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德育原理》,胡守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当代班级管理引论》,曹长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4、《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德育工作 篇二

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困境, “德育孤岛”现象以及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

(一) “德育孤岛”

根据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提出“德育孤岛”概念。它包括两层涵义:外部孤岛和内部孤岛。外部孤岛是指各个学校各自开发案例和开展案例教学, 同行之间缺乏横向交流。内部孤岛是指在同一个机构和单位内部, 教师相互很少在德育工作案例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各自耕耘各自的一片德育园地, 同事之间缺乏横向交流。

(二) 德育理论跟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相距较远

灌输很多理论和原理, 在真实工作中却派不上用场, 这是德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德育工作中充满了未知数, 遇到问题时不是简单套用理论就能应付过去的, 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 判断力和决策力都显得很弱, 迫切需要了解怎么样像有经验的教师那样去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做出专业的判断。

因此, 构建一个管理有序、使用便捷的案例数据库, 开发、搜集相关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实现案例信息服务功能, 为教师德育工作提供有实战价值的参考, 更好地为中学德育工作及德育师资培养服务, 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

二、德育工作案例库前期相关研究梳理

(一) 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以“德育”、“案例”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共得到119条结果。经分析, 这些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分别是具体案例分析 (84篇) 、案例教学 (17篇) 、基本理论探讨 (12篇) 、案例撰写 (2篇) 。从分析结果看, 目前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相关研究, 大多仍局限于具体案例分析的层面。德育案例教学研究在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情况下, 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德育案例基本理论的探讨大多也仅停留在“德育案例研究的价值”、“网络时代德育案例的特点”等层面;针对案例撰写的研究仅有2篇, 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二) 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研究

以“德育”、“案例库”作为关键词取交集在中国知网 (CNKI) “题名”字段进行检索, 没有任何返回结果。将两个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引擎, 也没有符合要求的结果, 只返回了“德育案例”、“德育工作”以及其他领域案例库等模糊匹配的结果。再加上“中学”关键词后, 检索结果更不尽如人意。针对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分析结果反映出, 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较为薄弱, 亟待加强;而针对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检索结果则反映出, 严格意义上具有开放性的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建设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急需填补。

(三) 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与德育工作案例研究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研究的情况不同, 我国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却较为充分。

1. 其他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自1919年哈佛企业管理研究所沿用并创新了案例教学法后, 之后六十多年间, 逐渐从美国推广至英、法、加、德、意、日本等多国, 除了商学、法学、医学教育外, 其他专业教育领域也纷纷提倡案例教学法, 并且建立了案例发展及交流中心, 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中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从国外引进案例教学法的, 在管理院校受到比较多的重视。在全国MBA教指委支持下,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出版了16部案例教学指导书籍、《管理案例研究》刊物, 举办了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学术研讨会及40多期案例教学法培训班, 拓展了与国内外知名商学院的合作交流。2007年成立的“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在开发本土化管理案例、传播案例教学成果、促进案例教学经验交流、MBA院校间案例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

2. 师资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

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 案例教学法在师资教育中的运用和研究起步较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学者, 此后研究力量有明显增长。案例教学法运用及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教育心理学、多元文化教育、教材教法、职前教师实习、专业伦理等方面。第二, 将案例教学法置于师资教育这一新领域, 突破了案例教学在法学、商学、医学的传统运用。第三, 未形成系统的师资教育领域案例法学说, 理论范式并无显著出新。应该说, 师资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是从成熟的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成功借鉴和移植。

综合来看, 我国近年来案例教学法研究的兴起正与当前德育工作案例研究的薄弱以及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空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侧面反映出加强研究, 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必要性。

三、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破解当前德育困境

(一)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假设桥梁

在德育师资培养中, 经验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一些宝贵经验因为没有一种好的形式保存下来而流失, 更多的经验则是分散的、原始的, 潜在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在某种意义上, 案例就是经验的载体, 是对经验的整合和保存, 可以反复供学习者分析和反思。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一方面可促进单位内部教师分享心得,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间德育经验交流提供平台, 有利于打破“德育孤岛”的孤立性。

(二) 有助于教师了解德育工作实务

对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案例有较多详细生动的描述, 便于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案例教学较多关注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揭示比较典型的教学及管理中的问题, 分析教师行为和采取措施的理由。这种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在真实背景中学习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获得感性认识。

(三) 有助于教师模拟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可使缺乏经验的教师思维模式逐渐靠近有经验的教师, 学会像有经验的教师一样去思考。德育实践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但是可以借助案例这种工具, 使教师在真实的、多层次的问题情境中思考, 理解变得更清楚, 认识变得更深刻。案例教学侧重于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讨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理论。

四、结论

总之, 从应用层面来看, 对于学校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对于在职教师, 案例开发和案例使用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工作反思, 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对于职前教师, 案例教学法运用真实生动的案例, 引导自主学习,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有利于高工作水平。从这个意义出发, 本研究与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密切相关, 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中学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 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的构建过程中提炼出的理论思考将丰富案例教学理论, 检验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人本主义”理念,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从操作层面来看, 数据库技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 而案例库在其他领域也早有应用, 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具有可操作性。

摘要: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 存在“德育孤岛”现象以及理论无法有效指导实践等困境。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是系统化、有序化的案例来源, 是中学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培养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构建中学德育工作案例库, 有助于在“德育孤岛”间架设桥梁, 帮助教师更快掌握德育工作实务, 破解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困境。

关键词:中学,德育,案例库

参考文献

[1]央青.工商管理案例库对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3 (10)

3.建构德育框架 创新德育工作 篇三

关键词:中职;德育框架;德育工作

中职生大多十七八岁,学习方向不明确,发展目标模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均未完全确立,如何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发展的内动力,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职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中职毕业生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检验中职德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构建中职德育框架,创新中职德育工作,是当前中职教育的紧迫任务。

一、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中职生自信心不足。

中职生大多在中考中文化课成绩较差,不得已才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中考的失败给中职生带来无形的压力,他们大都感到自卑,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在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普遍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

2.中职生行为习惯不良。

由于扩招,中职招生门槛低,生源素质不高。有些中职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是差等生,在家里也不是好孩子,进入中职之后,种种表现不尽如人意,如:生活习惯不良,怕苦怕累,时间观念差,劳动观念淡薄;不遵守人际高往规则,自私自利思想较重,学习目标不明确,无心向学;法律意识淡薄,等等。

3.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大。

目前,首先,在中职学校,与技能教学相比,德育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标准是“软性”的,在实施中过程中更出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奇怪现象。其次,中职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的实际,空洞、枯燥。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获得信息大量增多,学校的知性德育传统面临新的挑战,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困忧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题。

二、建构德育框架,创新德育工作

中职培养的学生要求既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发挥高水平的技能,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大德育观,创新德育工作,建构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的德育培养模式。

1.注重实践体悟,创新德育内容。

基于德育内在规律和德育实践成效,中职德育应以“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为指导思想,创新德育内容。一是以《中专生学生手册》《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内容丰富、夯实校本德育教材,二是以班规班约、宿舍公约等为主线,创建班级制度文化,三是以入学教育、军训、成人宣誓、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建构校本德育机制,四是以宿舍卫生、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等为内容建立德育体系,五是以组建集文学、体育和科技兴趣等社团活动组成自主实践、自主管理的系统,六是以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团干部等评选形成德育激励机制。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德育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以梅州农业学校为例,学校在坚持升国旗,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技能竞赛,在坚持“评优、评先进”制度和成人宣誓等固定德育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实践年级德育框架,提高德育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与爱。第一学年以学习、理解和践行《学生手册》为主线,以实施《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进行行为规范训练;以入学教育和军训等主题活动,开展“抹阴影,树信心”的实践活动;以制订班规班约、宿舍公约为主要内容,形成班级文化;以道德与纪律系列讨论为主实施道德道德信誉制;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关注弱势群体,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爱的教育,学会感动与感恩;以法纪校纪、行为习惯、礼貌与沟通、职校学习生活规律与珍爱生命为主要内容,举办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2)责任、自主、诚信。第二学年以“责任、自主、诚信”为主要内容,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开展班级自治、宿舍自治、活动自治和社团活动等自主管理,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实践;以突出做社会人的教育主题,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民主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一名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3)理想、拼搏。第三学年突出“理想、拼搏”的教育主题,以人生哲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3.整合资源,构建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要保证学生德育工作质量,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全员、全程、全天侯深入、细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一是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建成一支熟悉学生特点、具有一定政治理论与德育工作能力、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管理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强化全员德育,将德育融合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中。

4.规范管理,健全制度。

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中职学校必须始终把“教学生做人”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德育为先,职业导向,技能激励,心理关怀,严格要求,导堵结合,强化养成”的方针,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努力做到:一是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报表》和班主任下班、下宿舍制度,落实班主任工作规程,提升班主任团队活力;二是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专题教育活动,通过邀请公安干警作专题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三是构建科学的训练机制,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律、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隐患排查台帐化;五是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让学生感悟人生价值和责任,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方法,从而提升精神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尹后庆.给德育注入丰富精神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9-06-27(1).

[2]陈克虎,陈勤.经济发达地区中职教育主要矛盾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09,(7).

[3]陈淑萍.职业教育下的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9,(8).

4.德育工作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工作,以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优化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少先队队伍建设,强化浓厚的育人意识。

2、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狠抓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5、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主要措施;

(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逐步健全完善制度,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工作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通过培训会、新老班主任结队子活动,加强年轻班主任的培养。

3、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要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人真实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差异的人、有潜能的人来看待,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内驱力,坚持激励和正面教育。

(二)扎实开展德育活动。

1、强化养成教育。加强新学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各班队继续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和《班级公约》,要求学生熟背并落实到行动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抓好两操、路队、安全活动。继续推行领导班子值周,红领巾监督岗制度,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及时公布情况,保持校园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2、抓好法制、安全教育。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队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要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参观展览和安全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发挥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特别是对一些单亲学生及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

4、落实感恩教育。以三八妇女节、母亲 节、劳动节为契机,从感恩父母入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关心献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活动。如:开展争当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主题活动,以班级为主体,举办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组织开展观看感恩影片、吟颂感恩诗歌、传唱感恩歌曲、阅读感恩美文、征集感恩格言的活动。开展我能行的活动,每个队员在家庭中选择一个岗位进行体验,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说一句心里话,送爸爸妈妈一件礼物等。

5、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学雷锋 日、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主题班(队)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

6、开展好校园文体活动。本学期,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体育活动系列评赛,六一联欢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努力把德育的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自我教育,让他们快乐成长。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工作要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

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逐步使队员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XX小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树立育人为首,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以三有三讲(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班风、学风建设,构建洁净、平安、和谐、文明、绿色校园。

二、工作原则;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契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务实创新。以德育是影响为理念,以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为重要途径,以德育工作案例为抓手,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载体和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统筹协调。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骨干工作影响力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德育导师制,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化以德育人,以爱育人。开发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育人合力。

三、工作要点;

(一)坚持一个发展

即德育工作全面发展。发挥德育处的主体作用,加强德育网络建设。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工会等群体组织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解决好为人师表的问题;配合工会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将家长学校工作列为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注重实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中进行家访,架起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家庭与学校合力,共同培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断完善各项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水平。创设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发展。

(二)建设两个重点工程;.安全工程。牢固树立安全至上、健康 扎实抓好安全法制教育。要真正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教育警钟长鸣的意识,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安全教育工作合力。要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管理责任状,共同做好学生校内外安全工作。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预防地震、交通安全、防火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把单一的说教和实际演练相结合,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2.卫生工程。继续抓实每天的晨检午检、每周的校园消毒、每学期的卫生知识讲座、体检、卫生防疫等卫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及预防,全面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抓好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落实三个学习;

(1)认真组织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学习,努力提高班主任综合素养。

(2)各班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德育大纲》、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勤俭节约,爱护校园,爱护公物,爱护花草,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和节约一粒粮食做起,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关。谢谢阅读!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湖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湖北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结合县政府、教育局等文件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民族自信心、社会责任感、诚信感恩和文明礼仪。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增强教师生命意识,积极推进校本德育和班本特色,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主要工作;

1、深入贯彻两个纲要的要求,积极开展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初步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内体糫,构建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体系;结合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知识传授和人格教育有机结合。

(1)根据省市县教育局文件的要求,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两个纲要的有关精神,特别是要组织班主任重点进行学习,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民族精神,健全学生人格,发挥人生导航作用。班主任老师要制定班级两个纲要的推进计划,并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利用思品课、班(队)会课、晨会课向学生进行教育和宣讲。

(2)迎接建国六十周年、聚焦社会公德。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以树新风、除陋习为重点,结合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在校园内

开展宏扬文明礼仪、创建快乐校园的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礼仪知识知晓率。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做到五个一,搞一次小调查;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身边的变化召开一次主题队会;开展一次树新风、除陋习原创小品比赛:利用网络寻找一个文明礼仪的故事或格言;开展一次社会公益宣传活动。

(3)开展两个纲要的研讨活动,各班交流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

三、常规工作;

1、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德育工作的整合功能,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继续开展好新老班主任一对一,手牵手师徒结对工作,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交流、参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以评选优秀班主任为契机,弘扬先进,发挥优秀使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

2、重视基础行为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结合本班承诺内容、班级公约,强化教育训练,遵循迈小步,不停步,严要求,经常抓的原则,做到时时督促,周周小结,月月抽查,切实培养学生做一个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节的校园小主人。

(2)、大队部要切实加强反馈检查的力度,并能发挥红领巾广播、及黑板报的功能,及时进行播放评订。对检查情况及时公布,树典型,造氛围。

(3)、充分挖掘传统道德中文明礼仪教育的资源,赋予时代气息,结合网络、结合课堂使广大学生知文明、懂礼仪,在学校以校园礼仪为主题创造纯净的校园环境。同时把养成教育溶入到学生的活动中,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4)、以民族教育、生命教育为重点,以推进中队电子化管理为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定期修改更新网页,培养发挥队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努力使我们的中队在建设过程中张扬个性,凸现特色,真正成为快乐中队。

(5)、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月活动,举办好认识中国名家,欣赏经典童话的读书节活动和跳跃的音符--------集体舞比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体现河小学生多才多艺的一面创造舞台。

3、宏扬民族精神,做有根有魂的好少年

(1)结合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发挥网络教育功能,继续培养发挥学生上网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班本特色继续开展教育活动,及时充实民族璀璨中的内容。

(2)充分发挥课堂等主渠道的作用,结合思品课、晨会课、升旗仪式、广播宣传等,以中国上下五前年历史为主线,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4、关注学生成长,加强人格教育,发挥人生导航作用

(1)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课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发挥心灵之约、班级阳光心语的作用,确定每月主题,促进家校、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始终拥有自信、向上、进取、健康的精神状态。

(3)班级师生建立困难学生跟踪卡,开展成长困难学生教育对策研讨,真正落实对困难学生的帮助转化工作。

5、加大德育科研力度,积极转化研究成果

(1)、搞好德育科研工作。在学校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的前提下,根据班本实际情况,提出子课题,并开展实践研究。

5.德育工作-德育资源4 篇五

一、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德育资源指的是对培养人的德性起作用的一切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因素。

(二)分类

1、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学校德育资源、家庭德育资源、社会家庭资源

3、国家德育资源、地方德育资源、学校德育资源

4、历史性德育资源和现实性德育资源

5、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

6、现实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

7、国内德育资源和国外德育资源

二、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一)德育资源意识

德育资源意识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积极关注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事物,并主动而敏锐地进行捕捉和利用的主观意向性思维活动。它表现为教育者对各种事物所含有的德育价值的敏锐性和积极捕捉。

(二)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1、解决现实德育资源缺乏的现象

2、解决大量德育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3、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

4、有助于优化学校的德育环境

5、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三、了解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生活性原则

3、创造/新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7、主体性原则

五、掌握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的具体开放和利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一)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资源,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2、挖掘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改进物质文化建设;

3、挖掘学生的活动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4、实现各种德育资源的整合。

(二)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家校联系

2、建立良好的家庭德育资源

(三)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人

2、环境设施

3、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特色

(四)媒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培养青少年理性地对媒介资源进行评鉴、欣赏和判断。

6.“德育教研计划”德育工作计划 篇六

根据*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修部门关于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精神,我校重点以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验收为内容,注重加强班主任常规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拟定计划如下:

1、全面总结三年来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工作,梳理分类归纳相关材料,做好迎检验收工作

2.按照区进修学校德育研修关于现任班主任的常规培训要求,积极稳妥地落实班主任培训工作,从人选的确定到出席培训,全过程参加,认真学习记录,及时反馈,并将所学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学用思并举,使自己的育人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借助培训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切实加强班主任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实效性。

3.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主动参加教研培训和指导,以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发挥心理健康辅导室作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积极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和阶段总结,征集哈尔滨市第八届“班主任杯”论文

5.积极开展课程研究活动,拟参加心理健康健康等教学赛课。

6.充分发挥只有一台电脑能上网功能,开展网络互动教研,发挥博客作用,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7.德育工作 篇七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扎扎实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学校要严格执行升降国旗规定, 师生以规范礼仪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主题鲜明。学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9月18日开展学生演讲比赛, 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教育;10月1日举行庆“十一”文艺会演, 让学生感受到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多么幸福和欢乐;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德育内容, 融入日常活动中,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力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 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 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 使学生知道哪些可为, 哪些不可为。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熟记条文, 能正确理解并落实在行动上,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评选出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特长之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 陶冶情操。同时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榜样台等宣传阵地来宣传典型。学校、班级要设立榜样台, 对评选出的优秀学生予以张榜公布, 起到激励、促进作用。班级之间坚持开展各种文明竞赛, 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同时结合《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 上好法制课,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校规校纪, 使学生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 在家做一个好孩子, 在校做一个好学生, 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很多偏激之处,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达成共识。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要深入学生生活中去,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宣传阵地,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面对面交流,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

四、开展“三结合”教育

学校要开展立体化教育,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沟通, 获得家长、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三结合”的手段逐步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学校应利用农闲时召开一次家长会, 结合学生实际、家庭教育搞一次讲座, 重实效, 实现学生多元化教育。同时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 常同家长沟通。由于信息化的步伐加快, 学生生活周边环境不再是一片净土, 游戏厅、歌厅、网吧等不良场所容易腐蚀学生的心灵, 社会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治理, 加大打击力度, 还学生一片净土。

8.德育工作 篇八

一、建立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德育管理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全校教师、全体职工以教书育人、以管理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共青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学习小组、学生自我管理线的管理、监督作用,形成学校常规德育管理的有效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二、夯实基础,注重两支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德育评价机制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在当前的形势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依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因此,一是学校要继续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和管理力度,全面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坚持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二是建立班主任常态性学习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以观摩主题班会、班主任经验交流、开展与校外交流等形式进行,强化理论学习、规范管理,提高班主任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班主任履行职务行为的执行力,努力引导班主任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由管理型向研究型转变。三是班主任工作开展围绕四个方面入手:(1)抓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2)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3)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及优秀学生的培养;(4)沟通家庭、社会教育,督促课外活动的有序开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须具有责任心,严于律己,工作一丝不苟。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考评,有利于促进学生干部不断地自我反思,及时改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同时,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先进学生的作用,鼓励学生干部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三、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1.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根据当前社会和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通过政治课、主题班会、晨会课、图片展、专题法制讲座等各种途径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习较为系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开辟法制宣传專栏,在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并大力宣传网络道德知识,反对沉迷网吧,引导学生进行文明、健康、高尚的网络活动,提高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班会课要做到“四有”:有时间、有主题、有备课、有记录。确保班会课时间不被占用,每月确定1~2个主题,班主任要认真备课,使班会课有内容、有重点,班会课言之有物、言之有效,真正把班会课作为对学生养成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学习态度等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渠道和阵地。

3.利用各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充分利用校园内板报、广播、LED显示屏等各种宣传媒体,尤其利用好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时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做闭门死读书的书呆子,而要做一个关心社会发展,了解时事动态,并积极思考的社会人。

4.建立校园卫生曝光台,强调学生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比和“星级”学生评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齐抓共管,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

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方式、道德信念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进一步完善全员参与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方可提升教育实效。一是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二是做好家校间的及时沟通工作,努力指导家庭教育,家校互相协助,合作育人。三是通过社区共建,与关工委、派出所、各德育基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区服务,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协调性,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总之,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强化德育意识,循序渐进,才能培养出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学生,真正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上一篇:小学英语观课感悟下一篇:夏季肠道病防治监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