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产业转型案例(精选8篇)
1.德国产业转型案例 篇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后工业化”特征,自1995 - ,德国的GDP总量增加了28%,而其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变化不明显。尽管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占比明显下降,但之后随着“欧洲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 0”战略的提出,德国的第二产业占比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德国第二产业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在1991 - 期间占全国排放量的比例维持在约60%,如图1a所示。然而第二产业中电力与热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存在特殊性,与其他能源不同,尽管电力与热力在消费时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但在用化石能源发电和供热的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以及德国能源平衡表的统计体系中,电、热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全部计入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使得该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的30%到40%,而消费电、热的各经济部门对环境的影响随之被低估。为更好地分析各部门对环境产生的实际影响效果,应该将电、热生产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各部门电力和热力使用量占总电力和热力消费量的比例,分解到各电、热使用部门。由于国家排放清单数据中未将热力部门数据单列,故此处只根据各部门对电力使用情况将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处理。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以及向国外出口电力,均计为电力生产部门本身的消费。德国各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考虑电热消费间接排放后的总排放量如图1a所示。分解后第二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明显下降,但仍然是排放量最高的部门,而第三产业和居民部门的温室气体总排放较直接排放明显增加。从1991 - 20,各部门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第三产业变化不明显,第二产业总排放量年均降幅达2. 5%,排放下降量占全国总下降量的61. 3% .
从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来看,如图1b所示,1991 - 2012年,德国整体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从0. 464kg /美元(年不变价,下同) 下降到0. 289kg /美元,年均降幅为4. 2%,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由0. 143kg/美元下降到0. 089kg/美元; 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排放则由0. 577kg/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0. 397kg/美元。虽然降幅略低于第三产业和总体水平,但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排放下降量是最大的。
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实现了在维持第二产业比重几乎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的低碳转型。由于第一产业对德国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已经很小,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单位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很小,居民部门消费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几乎未变,因此占温室气体排放量比重较大的第二产业的低碳转型,对德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德国产业转型案例 篇二
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敲响了化石能源的警钟,德国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德国开始考虑能源安全问题,当时把发展核电作为能源转型的重点。到1990年,德国核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占国内总装机容量的23.6%。1986年切诺贝尔核电站事故暴露出核能利用的高风险性,核电站运营安全以及核废料处理问题引起了德国人对核电的担忧。20世纪90年代,德国把能源转型的目标锁定在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上,但仍未放弃核电作为过渡能源的选择。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德国政府进一步坚定了弃核的决心,提出在2022年彻底放弃核能,加速进入可再生能源时代。
德国人选择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目标,在于他们对可再生能源两大特性的深刻认识。第一,可再生能源的首要性,即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可再生能源的价值。德国的最高法律———《基本法》第2条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第20a条规定“出于对后代的责任,国家在宪法秩序的范围内,通过立法并依法由行政和司法机构对自然生活环境和动物予以保护”,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上述精神,对生命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环境污染应该得到严格控制和治理。据此,德国人在可再生能源首要性方面达成两点共识:一是把发展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作为保护环境、实现基本人权的重要保障,从社会和政治责任的高度认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二是把现在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作为保障当代人和子孙后代都能获得环境友好、廉价充足能源供应的前提条件,从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出发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1]。第二,可再生能源的优先性,即全面考虑各种能源的成本,可再生能源比传统能源具有突出的优势,应该优先发展。由于可再生能源是免费的,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并且取之不尽、无污染。而传统化石能源除高昂的勘探、开采和运输费用外,还具有对健康、环境和气候损害这些外部成本。德国正是摒弃了孤立的经济成本比较,进行综合的社会成本衡量,从而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并从法律上保障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市场上享有优先权。
二、德国能源转型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2010年9月28日,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发布了“能源方案”的长期战略,提出了德国到2050年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核心,以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为支撑的未来能源战略,具体目标如表1。2012年德国最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EEG-2012)进一步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提出在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国电力供应中的份额分别要达到35%、50%、65%和80%。表明德国已经确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能源转型战略。
资源来源:德国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Figure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 2013:9
实际上,德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采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至今德国已经形成一整套以《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的完整的战略措施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的上网电价给可再生能源投资者提供稳定预期和激励。
1991年,德国颁布实施《电力输送法》,逐步开始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的固定电价制度。2000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和随后在2004年、2009能和2012年进行的三次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上网电价制度。德国的上网电价制度规定有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强制入网,电网运营商有义务保证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完全接入电网;二是优先购买,电网运营商有义务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商的全部电量;三是保护性上网电价,电网企业有义务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价格和期限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支付固定电价,并由全体电力用户分担对可再生能源电价的补贴费用。德国的上网电价根据不同情况形成了复杂的结构,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类型、电厂的预期成本制定,保障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有效运行。比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21.11~28.74欧分,海上风电为每千瓦时3.5~19欧分。德国上网电价制度有一个较长的期限,一般为20年。为激励技术进步并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尽快投产,在电价支持期限内,上网电价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递减。比如水电的递减率为1%,地热能为5%(从2018年开始),海上风电为7%(从2018年开始),陆上风电为1.5%[2]。对于已经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再给予价格优惠和支持。
2.灵活的电力交易市场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在1998年《能源经济法》基础上,德国建立了开放、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其要点有:(1)打破地域供电界限,允许任何符合条件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经营许可的公司经营供电业务;(2) 对所有的用户开放能源市场,即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供电商;(3)电力公司必须将发电、电力传输和配电业务分开,而电力传输在经营管理上也必须与公司的其他业务分离开来。在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电力作为绿色产品被推向市场,得到用户的认可。仅在2002年德国就有135个市场开发商向用户提供了绿色电力产品,吸引了32.5万用户参加。目前德国900家城市电力公司中有95家提供了一种或多种绿色电力产品。新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EEG-2012)规定,自2012年起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营商除可选择固定上网电价外,也可选择直接参与电力交易。虽然直接参与电力交易的运营商不再获得固定上网电价,但是仍然能得到除交易收益以外的市场补贴。此外,中欧区域电力市场也为可再生能源跨境交易提供了机会,更有利于通过灵活的价格信号平抑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波动性。
3.电力、建筑和交通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转型步伐。
从2000年开始,德国把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扩展到建筑和交通部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长期低息贷款支持现有建筑物开展碳减排项目(1996—2004年),以长期优惠贷款开展住所现代化项目(2003—2004年),以长期低息贷款面向新建筑物开展生态建筑物项目(2005年初开始)。由环境部、行业协会和部分企业共同提供资金,能源署发起“促进太阳能供暖”行动(由2002年开始)。2009年“市场加速计划”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在新建建筑的供热制冷系统中所占的最低比重,并为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提供投资补贴和软贷款。为实现交通领域的能源转型,德国政府把重点放在道路交通方面,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德国政府在2009年8月发布的《国家电动交通工具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推出至少100万辆、2030年至少500万辆电动汽车[3]。同时,为提高现有汽柴油中混入生物燃油的比例,德国政府将要求汽车和燃料制造企业在技术上予以支持。德国政府也通过调整费税制度加速减少化石燃料在道路、航空和铁路运输上的使用,并为个人出行提供更多更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三、德国能源转型的成效及面临的难题
德国能源转型起步较早,措施得力,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20年来,德国可再生能源获得了飞速发展。
首先,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和最终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高,由1990年的1.3% 、1.9% 分别提高 到2012年的11.5% 、12.7%。
其次,可再生能源应用范围得到拓展,除了在电力部门以外,在供热和交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从1990年到2012年,德国终端能源供应中,可再生能源占发电比重由3.4%提高到23.5%,可再生能源占供热比重由2.1%提高到10.2%,可再生能源占汽车燃料比重由0提高到为5.7%。2012年在全部可再生能源应用部门中,发电、供热和交通部门的应用比例分别为44.1%、44.8%和11.1%[4]。
最后,在发电领域,传统的水电保持稳定,风电异军突起,光伏、生物质能发电后来居上,形成了以风电为首,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齐头并进的局面。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大国中,德国也占有重要一席。2012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装机容量达7100万千瓦,列中国、美国之后,位居第三。其中,光伏装机列第一,为3240万千瓦;风电装机列第三,为3130万千瓦[5]。
然而,能源转型是一个涉及技术、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系统过程,是持续的结构变迁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德国能源转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题。首先是转型的成本问题。德国目前是欧盟能源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与2000年相比,居民平均电价(含各种税费) 由每千瓦时13.9欧分上升到每千瓦时25.8欧分,4口之家能源成本占税后收入的比例从5%上升到7%,市场的电力销售价格和上网电价之间的差额由2000年的9亿欧元上升到2011年的130亿欧元[6]。德国能源和环境部长阿尔特迈尔估计,到2030年,德国能源转型的成本将高达1万亿欧元,到2020年,仅用于支持风能和光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将高达6800亿欧元。此外,电网的大规模改造也将增加成本,在2030年之前估计需要支付最高达425亿欧元的电网改造费用。这些补贴和成本会加重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对德国产品的竞争力将造成一定影响。其次是电网和储能设备的技术问题。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较大比例时,需要大规模的储能设备实现供需平衡,维护电网稳定。德国国内的抽水蓄能电站基本已无更多的开发潜力,使用邻国的抽水蓄能电站不仅会增加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大电网的压力。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以及电动车储能技术都有待取得更大的突破,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第三,能源转型涉及到一系列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冲破各种传统能源体系的“惰性”和阻力。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得到社会民主党、绿党以及其他占多数的议会党团的支持,体现了德国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同。但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社会运动过程,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更加具体、涉及面更广。
四、德国能源转型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发展还将面临着能源消耗总量上升的压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现实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左右的格局长期难以得到改变。“十二五”规划确定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4%的约束性指标,并提出2020年达到15%。而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9.4%,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需要加快,德国能源转型给我国提供了以下启示。
第一,要用长远、战略性的眼光选择能源转型方向,设计能源转型的快速通道。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目标是提供安全、可支付的环保能源,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同时放弃把核电作为过渡时期能源。这是德国人从社会责任高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认识可再生能源而做出的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源结构转型面临的困难更大,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应该看到,能源战略的选择将产生长远影响,因此必须对能源转型的方向做出科学理智的抉择。在化石能源方面,要逐步提高天然气的比重,但也要看到我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十分有限,而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的开发又面临着技术、成本和对水资源及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等障碍。核电是中国能源结构中不能缺少的角色,但其项目建设周期长达十几年,使用周期长达数十年,锁定效应十分明显。更要注意的是,核电缺乏“错误友好性”,即核电有可能出现的错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不可逆转的后果。相比之下,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如太阳能的年可开发量为22亿千瓦,风能年可开发量为10亿千瓦,并且大多已经具备规模化开发的技术水平。因此,在能源转型战略上,中国应该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
调研世界2014年第11期第二,要进一步构建适合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德国以《能源经济法》作为能源的基本法,明确将“保障提供最安全的、价格最优惠的和与环境相和谐的能源”作为立法目的,并以《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而我国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虽然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等10余部配套法规,但是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比如,2009年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在目标、措施、保障体系、实施等方面还有不少缺陷,对有关各方、尤其是电网企业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中的责任和权益界定不清,影响了其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德国经验还提示我们,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强大的电网和灵活高效电力市场的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将对电网的建设及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推进相关改革,加强和改善电网建设、电网调度,合理分担可再生能源入网造成的额外辅助成本,激励电网企业接纳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竞争性、高效的电力市场,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推进跨省跨区联合调峰,充分挖掘消纳潜力。要逐步提高化石能源的资源环境税费,使化石能源价格能够真正反映·64·环境成本,从而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
第三,动员全社会力量,拓展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和应用范围。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方式灵活,与传统能源的高度集中、规模化开发方式不同,它是一种适合公众参与、集中与分散发展相结合的能源体系。德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采取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发展相结合,发电与供热、交通齐头并进的思路,极大加快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步伐。而中国由于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存在障碍,导致出现可再生能源“产能过剩”现象,“弃风”和“弃光”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借鉴德国经验,中国需要调整原来重生产轻市场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用户的直接补贴,着力培育可再生能源的用户,在发电、建筑、交通等领域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同时,调整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方式,在“三北”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动其他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形成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开发及分布式利用并进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摘要:基于对可再生能源首要性和优先性的充分认识,德国选择了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能源转型战略,并提出了积极的能源转型方案。明确的上网电价、灵活的电力市场以及多领域市场开拓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德国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道路上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转型也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其中成本、技术及利益调整等难题也困扰着德国。中德两国面临着相似的能源与环境挑战,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对推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3.德国剧院由强盛到衰败的案例分析 篇三
一、引言
德国的文化生活一向丰富多彩,尤其是戏剧事业和各种剧院的陆续建立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繁荣的景象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能够得以实现,这其中有令人欣喜的成果和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不足值得深思反省。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艺术团体的发展,少走一些弯路,能够有意识的克服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我们仅从德国剧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例,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更好的警惕我国的艺术团体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管理理念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问题。德国戏剧及其歌剧院在国外往往享有盛誉,就连一些偏远城镇也有颇具艺术价值的、集三大艺术样式(话剧、歌剧、芭蕾)为一体的剧院。这就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戏剧格局,一个由国家剧院、流动剧团和私人舞台构成的稠密网络。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发达的剧院文化发展系统内仍然有一些剧团由强盛走向了衰落,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我们以柏林德国歌剧院为例来分析它有强转弱这一阶段的原因。
二、案例介绍
2.1 剧院历史沿革。
柏林德国歌剧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歌剧院,建造于腓特烈二世执政时代(1743年),由波茨坦王宫的著名建筑师克诺贝尔斯道夫设计。建成伊始该歌剧院一直作为皇家御用剧院举办演出活动。早期剧院内上演的剧作均由皇室审核,普鲁士国王甚至亲自选择脚本,指导服装及布景的设计。1剧院曾经三次毁于大火,但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1912年重建之后大剧院更名为国立歌剧院,但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了德国,国立歌剧院也陷于经营危机。
从1925年到1934年间,德意志歌剧院经历了历史上最为流光溢彩的10年,它广邀名家助阵,不断推陈出新。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从1925年起担任剧院的指挥,剧院的演出制作精良,水平高超,其中最拿手的,当属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其他如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沃尔夫、韦伯等人的作品,剧院的诠释至今仍值得称道。
1933年,纳粹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市立歌剧院改称作德国歌剧院,剧院被置于戈培尔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盖了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歌剧院。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再次毁于炮火,于是暂时移到其它剧院演出。1961年9月24日,在原址重建的歌剧院落成,开业之日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此后,歌剧院又开始了新的发展,演员人数增加到120人,管弦乐团扩大到140 1 翻译自Wulf Konold,Deutsche Oper, einst und jetzt: überlegungen und untersuchungen zu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s deutschen Musiktheaters 人,一些著名指挥家来剧院担任首席指挥或客座指挥,使演出水平迅速提高。2
2.2 兴盛期与没落期。
从上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柏林德国歌剧院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中有辉煌的发展时刻,但也经历了几段没落的时期 柏林德国歌剧院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数次辉煌期,其中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及战后三十年是柏林德国歌剧院最为繁荣的两个阶段。
2.2.1 德国歌剧院的辉煌年代。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出现了表现主义文艺运动,柏林德国国家歌剧院在表现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下获得了繁荣发展,剧目数目大幅度增加,经常上演当代戏剧作品,首先是易卜生、比昂松、托尔斯泰、豪普特曼等人的剧作,为推动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绚丽多彩、宏伟壮观的舞台效果以及针对时事的剧本吸引大量市民涌入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在这一段时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歌剧院划归东德管理,既有军国主义传统,又有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成了欧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战争与和平进行全面较量的场所。这种较量在戏剧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是,剧院成了讨论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论坛。当时流行的所谓“时代戏剧”,即描写现实题材的戏剧,以其反映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最能引起观众兴趣,常常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2.2.2 危机与没落
德国国家歌剧院主要经历了两次主要的危机,即20年代经济危机期以及纳粹德国时期。
经济危机以及一战时期德国歌剧院经历了她的第一次低潮期,政治上的黑暗以及经济上的疲软使德国戏剧陷入了第一次低潮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再次毁于炮火,暂移到其它剧院演出。战争的洗礼使得国家对于剧院的财政上的支持不足,因此不能更好的投入都爱戏剧的创作与演出,而此时人民也够陷于战争的苦难中,无心观看与欣赏戏剧演出,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这都严重影响了剧院的发展。3
三、原因分析
对于德意志歌剧院衰落的具体原因,我们现试从历史背景,剧本创作,经营理念,新型媒体冲击等方面具体进行分析。
3.1 历史、政治原因。
科学时代的理性,103页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陆世登,101页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意志剧院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战争使德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歌剧院也陷于经营危机,歌剧院被关闭,剧院的演员被遣散。而对剧院艺术影响最深的还属政治原因。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各界文化繁荣发展,得益于宽容的社会氛围,政府对文化产业宽容的态度使得德意志剧院蓬勃发展。20本世纪20年代,是德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就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后来布莱希特称这个时期“不论它有多少弱点,却有一句实实在在的格言:“艺术属于人民”。4就在这个“言论和艺术表现自由”的氛围里,德国戏剧活动呈现出一派人才济济、丰富多彩的局面。举一个例子:彼时著名剧作家赖因哈德·戈林曾经在他著名剧作《海战》中写道:“祖国啊祖国,我们是猪,等待着屠夫。5”类似这样的极左的剧作品每天都在德意志剧院里上演,这种宽容的文化氛围显然是纳粹德国时期无法想象的。
1933年前后,共和国的戏剧在思想上偏左,但是时代精神的发展却越来越向右转,许多有地位的导演和演员,例如布莱希特,豪普特曼,凯泽等人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作品很难再通过审查,有争议的剧作实在太多,于是古典剧目重新登上了德意志剧院的舞台,整整1933年一年大部分时间全德国的舞台都被《浮士德》这类古典作品占据,针弊时事的戏剧从舞台上销声匿迹。
3.2.剧本创作
剧院的发展离不开戏剧创作和文学创作的发展,戏剧事业发达与否的标志,关键还是看剧本创作成就,只有好的剧本才会产生出好的戏剧。魏玛共和国从时间上与德国表现主义文化的兴起同步,戏剧领域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类新思潮的影响。德国的舞台上涌现了一大批新晋导演和剧作家,德意志剧院在那个时代在一千二百盏灯的照射下灯火通明,各类新晋导演将剧院当做自己的实验室,竞相试用非传统戏剧手段,并且经常采用群众场面。当时德意志剧院最著名的导演古斯塔夫·福尔摩勒甚至将真树搬上了舞台。德国戏剧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期。
战后德意志剧院的繁荣也深受剧本创作的影响。当时流行的所谓“时代戏剧”,即描写现实题材的戏剧,以其反映现实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政治、社会、道德问题,引起观众强烈兴趣,常常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人们在战后第一次纷纷走向剧院,戏剧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3.3经营理念
德意志剧院在历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毫无例外,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协助,由于成本太高,指望一个剧院自负盈亏地独立负责自己生存几乎不可能。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国内所有剧院都直接隶属于国家管理,战后东德的剧院亦如此。然而由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戏剧在进入新千年之后发展陷入了停滞,我们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在德国也已经出现。在德国,剧院只能支付20%的成本费,其余均国家出钱,每年歌剧院和剧场费用达25亿欧元,劳动力的费用占整个费用的3/4。因为费用高,很多歌剧院的生存成了问题。财政上的不足必然导致戏剧质量的下降,这更加剧了剧院的生存发展。6
译自 Theater und Gesellschaft im 20.Jahrhundert 动荡中的繁荣——魏玛时期德国文化,米尚志,159页 6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陆世登,123页 从这个角度讲,剧院的生存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
3.4 新型媒体冲击
在近现代,戏剧院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新媒体的出现及互联网等新型媒介的介入,也对戏剧院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人们更多的愿意选择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线观看一些戏剧演出,而不用支付昂贵的门票。7门票的收入减少,使得剧院的生存更加艰难,根据波恩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与德国乐团协会的合作给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中显示,尤其是近六年来,德国音乐会的萧条,剧院观众数量的下降这一现象,2004/05演出季,约有42%的德国国民,都会到音乐剧院或音乐会欣赏演出。2010/11演出季,这个数字增加到44%。1993/94演出季,这个数字为50%,但是,现在这个数字非常难达到。对这一现象起重要作用的是24岁以上的年轻人,他们不再对戏剧歌剧这种演出形式和演唱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怎样将戏剧的内容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更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是剧院近期改革的重要目标。8
四、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我国的艺术团体的发展中也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几个方面可能对我国的艺术团体所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与克服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我国艺术团体的可持续发展及保持积极地卓有成效的发展的状态与趋势。
参考书目:
Erst Schumacher: Theater und Gesellschaft im 20.Jahrhundert.Henschelverlag Berlin 1981 Wulf Konold: Deutsche Oper, einst und jetzt: überlegungen und untersuchungen zu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s deutschen Musiktheaters.KasselÖ Barenreiter, 1980.孙志文: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
米尚志: 动荡中德繁荣——魏玛时期德国文化 陆试澄: 德国文化与现代化
科学时代的理性,129页
4.富士公司转型案例 篇四
1.公司发展史
在数码化浪潮的冲击下,富士胶片的主要产品摄影胶片的市场需求锐减。在克服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后,我们将当前视为企业的“二次创业”,并将我们的核心影像技术应用到不同业务领域。
1934年 1月 为了实现胶片国产化目标,富士胶片的前身——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于1934年在日本成立。新工厂继承了从大日本赛璐璐株式会社 分离开来的照相胶片业务。
2月 足柄工厂(目前为 神奈川工厂足柄厂区)开始运营,生产照相胶片、相纸、干版盒其他感光材料1938年 6月 成立小田原工厂(目前为神奈川工厂小田原厂区)
1944年 3月 继承了榎本光学精機製作所的业务,成立富士胶片写真光机株式会社
1946年 4月 成立天然色写真株式会社(1953年6月更名为富士天然色写真株式会社,是富士彩色服务株式会社.的前身)
1963年 10月 富士宫工厂成立
1965年 4月 富士天然色写真株式会社更名为富士彩色服务株式会社,将富士天然色写真株式会社.的销售部门单独分离,建立富士彩色销售株式会社
12月 在纽约成立Fuji Photo Film U.S.A., Inc.(目前为 FUJIFILM U.S.A., Inc.)以全面管理北美的业务
1966年 6月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Fuji Photo Film(Europe)GmbH(目前为 FUJIFILM Europe GmbH)以全面地管理欧洲的业务
1972年 12月 成立吉田南工厂
1982年 8月 在荷兰成立了Fuji Photo Film B.V.(目前为 FUJIFILM Manufacturing Europe B.V.),将之作为富士胶片集团在欧洲的主要生产基地
1987年 3月 在德国成立了生产记录媒体的制造工厂Fuji Magnetic GmbH(目前为FUJIFILM Recording Media GmbH)
1988年 7月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成立了Fuji Photo Film, Inc.(目前为 FUJIFILM Manufacturing U.S.A., Inc.),将之作为富士胶片集团在美国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3 10月 收购了千代田医疗株式会社51%的已发行股份
1995年 10月 在中国苏州成立富士胶片印版(中国)有限公司(原富士胶片印版(苏州)有限公司)1996年 6月 在香港成立了Hong Kong Fuji Photo Logistics, Ltd.(目前为 FUJIFILM Hong Kong Limited)1997年 12月 并购了德国的Eurocolor Photofinishing GmbH & Co.KG
2001年 10月 在美国成立了印刷器材销售公司Enovation Graphic Systems, Inc.(目前为FUJIFILM Graphic Systems U.S.A, Inc.)
2003年 4月 追加收购了Process资财株式会社的其他股份(目前为富士胶片印刷系统株式会社),将该公司转型为关联子公司
2004年 4月 将千代田医疗株式会社合并进富士胶片医疗株式会社.8月 将富士胶片电池株式会社合并进富士胶片AXIA株式会社.10月 富士胶片影像株式会社.成立。新公司不仅将富士彩色影像服务株式会社和富士胶片AXIA株式会社整合进来,它同时还接管了4个主要的照相产品经销商的国内市场业务,以统一富士胶片国内影像制造市场业务
11月 并购以美国为基地的致力于微电子材料Arch Chemicals, Inc.,以及拥有100%股权的合营企业FUJIFILM ARCH Co., Ltd.(目前为富士胶片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2005年 2月 并购以美国为基地的Sericol Group有限公司(目前为 FUJIFILM Sericol 有限公司),一家不
断在筛网印刷油墨、包装印刷油墨和工业用喷墨打印机油墨拓展业务的公司
2006年 1月 将三协化学株式会社(目前为富士胶片精细化学株式会社)纳为100%子公司
2月 并购Avecia Inkjet 有限公司,更名为 FUJIFILM Imaging Colorants Limited
4月 富士胶片先进研究所成立
7月 并购了美国的工业喷墨打印机头制造厂商Dimatix, Inc.(目前为FUJIFILM Dimatix, Inc.)
10月 富士胶片集团转型为控股公司,在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旗下设两大事业公司: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和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10月 收购了株式会社第一放射性同位体研究所.并被转为全资子公司(目前为富士胶片RI制药株式会社.)12月 并购美国的一家心血管医疗影像信息系统的制造厂商Problem Solving Concepts, Inc.2007年 2月 发挥总部作用的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和富士施乐株式会社重新迁址到东京中央城的办公大楼
7月 富士胶片商务专家公司成立,主要业务为管理服务和人力资源的运作
2008年 1月 并购德国的IP Labs GmbH,是网络照相服务系统的开发商
3月 印度关联子公司FUJIFILM India Private Limited成立
3月 通过股权并购,富山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成为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的关联子公司
11月 并购美国的Empiric Systems, LLc,一家放射信息系统制造厂商
12月 并购ZAO”FUJIFILM-RU”,丸红株式会社的医疗和影像产品独立的俄国经销商
2009年 4月 将富士能东芝ES系统株式会社整合进富士胶片医疗株式会社
5月 并购富士胶片在匈牙利经销商为富士胶片的关联子公司:富士胶片匈牙利有限公司
6月 富士胶片医药品研究所成立
2010年 1月 富士胶片美国有限公司和富士胶片美国冲印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富士胶片北美公司
2月 富士胶片药业株式会社成立
2.公司第一次转型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胶卷市场,是富士的天下。富士牢牢占据着中国60%以上的胶片市场份额,绿富士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
1998年初,柯达与中国政府多个部委联合签订了著名的“全行业合资计划”,即“98协议”。协议规定,柯达与中国七家感光企业中的六家进行合资合作。“98协议”中还规定,中国政府承诺在协议签订后三年内,不批准另外一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
“98协议”意味着,国内感光材料领域由此对柯达开放,但对富士等其他企业而言,这一协议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富士不能与国内感光企业合资,意味着所有产品必须从国外进口,而这必须缴纳高昂的关税。富士暗地与中国小企业合作建分装厂,但柯达每次都依据与中国官方达成的“98协议”进行投诉,迫使富士关闭工厂。
在近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惨败的富士决定把数字业务作为下一个重点发展的目标,并确立了向数码转型的基本思路。数码业务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兴起,在富士和柯达的业务板块中也一直存在,只不过在胶片横行的年代,很长一段时间数码都只是巨头们的边缘性业务。从战略层面分析,富士此时选择数码业务作为重点,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传统胶片业务的空间已被柯达封死,只能选择一些边缘业务求存;
二、数码业务在当时已有壮大的迹象,但柯达还“看不上”和“不注意”,胜算比较大。
“98协议”对于柯达而言无疑是大吉的。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这个近乎垄断的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
但柯达没想到的是,数码变革也在同一时期袭来。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
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截至2001年,富士数码相机已经卖出了1000多万台,并宣布已拿到在中国的内销权,且其中的30%~50%将内销中国市场,富士数码相机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紧接着,富士又广开数码激光冲印店,并命名为“100万创业计划”。富士宣称,将每年投资1亿元,在中国3年内开1000家具有全新理念的数码激光冲印店。开始抢占新兴市场的制高点。2002年9月,富士宣称,其数码冲扩设备“魔术手”已经在中国销售了300余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销售出了8000余台。
到了2002年,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富士则继续巩固已有的数码业务,全力推进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并确立中国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富士则继续巩固已有的数码业务,全力推进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并确立中国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富士首先对渠道进行了深耕。过去富士中国的渠道模式是,整个中国市场通常只有一两个总代理,渠道不够深入;而经过渠道变革后,每个省都有一到两个一级代理商,并由他们来负责下级代理商的供货。
2005年底,富士胶片作了一个决定,就是以富士苏州工厂取代日本的仙台工厂,让苏州工厂成为富士全球第一大数码相机生产基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富士强化了零部件的开发采购、生产技术的开发、质量保证体系功能,特别是在苏州工厂内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这样做,能让富士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到了2006年,此时的富士在苏州已经有四个工厂:数码相机的工厂、PS版工厂、摄影化学品工厂、半导体材料工厂。富士的关联公司还在天津和深圳有两个生产镜头组件的工厂。2006年富士年中财报,富士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7.57亿美元,营业利润达8.06亿美元。
3.公司二次转型
2007年间,柯达出现过短暂的“春天”。据当年前两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为5.92亿美元,每股收益2.06美元。在这张让股东们长出了一口气的成绩单的背后,是这家老公司长达四年的辛酸转型。
而富士,在数码业务得到巩固后,也开始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二次创业”。
或许是受柯达单一业务过于庞大的启示,在古森重隆看来,没有多样性,富士的持续发展就很危险。2005年底,在成功带领富士进入数码时代后,他开始推进富士新的结构性重组。
古森重隆认为,模仿不能成就富士,得有自己的创新哲学。要想在技术上引领世界潮流,富士就必须有自己站在前沿的研发力量。
为此,富士调整了自己的研发模式,2006年,富士成立了先进研究所,并以“融知、创新和新价值的创造”为基本理念。具体的作法是,富士通过对传统核心技术的“重复使用”,使自己在传统胶片领域积累的精密化学、对光线与色彩的控制等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到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开发出含有自己技术的新产品。
期间,富士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非消费业务的大范围投资,总的投资金额将近30亿美元。
液晶屏材料领域、医疗、印刷等都是富士投资的对象。2006年,富士甚至推出了机能性护肤品和机能性体内保健品。
到了2007年底,通过结构性调整,富士的业务领域已扩大到影像、信息、文件处理三大板块,将传统银盐胶片时代的技术优势,延伸到化学、医疗、高性能材料等领域。此时,传统的感光材料方面在富士集团中的销售额比例则由6%下降至3%。
在传统的胶片行业领域,富士停止部分感光材料生产线,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从事该项业务的员工5000人,大幅减少研发投入,整合冲印车间网点等。对于数码相机,富士则继续强化高感度为核心的产品开发,并削减经费和强化库存管理。
期间,富士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非消费业务的大范围投资,总的投资金额将近30亿美元。液晶屏材料领域、医疗、印刷等都是富士投资的对象。2006年,富士甚至推出了机能性护肤品和机能性体内保健品。
点评:事实上,产业转型并非一夜之间就能改变行业格局,如同胚胎不能一夜成人一样,都有着悄悄的潜藏发育期。但在如何面对变革的态度上,对既得利益的迷恋和战略上的路径依赖惰性往往成为强者接受新生事物的最大心理魔障,而穷则思变,弱者在重压之下又恰恰是颠覆性变革的最强力推动者,于是乎攻守易位常常在不经意之间,而结局则要经年之后才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谜底揭示。
富士的出击并不能说明它比柯达就要更为清醒和超脱,而更多是因为它只有“华山一条路”,别无他途导致,偶然的幸运中有着必然的历史逻辑。
企业的转型并不完全只需要勇气和方向感,还十足是一场协调各方利益,折冲樽俎的政治斡旋。否则要么横生枝节,转型半路夭折;要么功成之日,改革者却被迫出局。第一,企业转型千头万绪,全线出击,必将分散资源,触动多方利益,如果无法在短期内在某一方面有显著收效,则难以团结人心,凝聚改革共识,后劲不足。这也是邓凯达首尾难以兼顾的原因。第二,对于柯达这样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来说,不到危急情势,恐难形成改革共识;而一旦病入膏肓,则将丧失渐进改良的缓冲时间,而如果激烈转型又可能遭遇各方抵制,时机把握实在难以拿捏。相比之下,富士乃日式家族企业,只要企业领袖下定决心,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只要方向正确,不怕杀不开一条血路来,执行力之强是柯达难以想象的。
富士对传统领域不过多纠缠,早已守好数码领域的各大山隘关口,从容以对行业变局,顺便还可以腾出手来寻找新的绿洲。这正符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
4.公司转型后的发展
2006年1月,富士将法国巴黎的两家富士医疗设备经营及售后服务企业的全部股权收入了囊中;同年9月,富士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子公司第一放射性同位体研究所100%的股份,借此收购,富士从以“计算机放射诊断装置”为中心的医疗设备领域,迈入到了核医学图像诊断用、放射性治疗用药物领域……刚刚过去的2009年2月,富士又收购了PerseusProteomics公司。到了2007年底,通过结构性调整,富士的业务领域已扩大到影像、信息、文件处理三大板块,将传统银盐胶片时代的技术优势,延伸到化学、医疗、高性能材料等领域。此时,传统的感光材料方面在富士集团中的销售额比例则由6%下降至3%。
而2007年后的富士,在“融知创新”理念下布好局后,他们开始从这些庞大的产业链中选择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务,施以重拳重点打造——医疗行业成为了富士选取的对象。
当然,这一选择与富士的“融知创新”理念也是契合的,富士在医疗行业同样拥有核心技
术。20世纪80年代初,富士开发出了计算机放射诊断装置FCR产品。这是一项属于世界首创的技术,但在专利有效的20年中,这项技术和产品是通过OEM等方式提供给了飞利浦、西门子等厂商。
截至2010年,医疗、生命科学事业已经成为富士新兴的“现金牛”业务,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到集团整体销售收入的8.6%、10.1%、12.3%。
如今富士胶片集团已形成三大事业群,即以摄影胶卷、彩色照相机、数码照相机为产品代表的影像事业;以医疗、印刷、液晶显示屏材料为主要产品的信息事业和以文件处理器、复印机、打印机为主要产品的文件处理事业。
5.OEM企业转型案例剖析 篇五
中学时代的许爽早就有一个美女加才女的称号。但由于成分问题,许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毕业快二十年了,彼此之间缺少联系,但深存在记忆中的回忆是美好的。在许爽的眼中,李阳是个大才子,又长的仪表堂堂。许爽从心里欣赏他。特别是许爽失去了学习机会,她就特别羡慕李阳的学历。去年的一次高中同学会使他们又接上了联系。
许爽做的事业是一个流行饰品的生产和销售。她从最初与丈夫一起挑货郎担、摆地摊销售小饰物到利用乌达市场开设门市部承接外贸定单,开工厂加工饰品,生意一路发展,越做越大。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干脆在国内十几个商品流通的主要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门市部。好的门市部一年的销售收入竟然达到千万元以上。
许爽做的饰品可不同于国内传统的珠宝饰品。这种饰品的材料主要是采用纯银、水晶、亚克力、铜、布等材料,通过各种图案款式的变化来传递时尚和美感。国内市场上的时尚饰品价格多在十几元、几十元至一、两百元之间,美观、别致、时尚、价廉,是它们最大的特点。
正因为这类作为纯装饰意义的时尚饰品不仅可以紧密配合时装潮流的走向,及时反映时尚流行趋势,价格又便宜,所以特别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他们将流行饰品视为服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拥有多件时尚饰品,配合流行时装,不断更换款式。如此使时尚饰品拓展出一个不小的消费空间,成为消费热点。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时尚饰品越来越受到都市女性的青睐,像耳环、手镯、手链、项链、胸花、脚饰、腰饰等,都在不经意间显现在人们身上,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
聪明的许爽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佩戴首饰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保值进而转向为装点自己和美化生活。正因为如此,以前被人们认为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时尚饰品,如今却以其价廉物美吸引人们、特别是喜爱追求时尚的青年人的视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不断提高,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城镇居民在服装、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持续增长,许爽相信饰品在中国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许爽是个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人,她从市场上嗅到了饰品强劲的发展需求的气息。她觉得一个很大的机会正摆在她的面前。尽管目前她的国内门市部与外贸的生意一年能给她赚个几千万,尽管她并不缺钱,并且早已是资产上亿的富翁,但一种更大的抱负在她心中翻腾。她需要挑战,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她觉得外贸生意再好,无非也是在为人作嫁。她的工厂说白了,无非是人家的加工车间而已。而国内市场目前自己的产品还只是活跃在批发流通领域,产品通过批发渠道流散到全国各地,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的品牌。特别来气的是,在许多大百货商场的饰品专柜上,她发现自己的产品被撕掉了标签,腰身一变,变成了别人的产品,产品身价则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一些号称是国外进口的饰品,产品质量也并不比自己家生产的好多少,价格却翻了几十倍。凭什么?就凭人家有响当当的品牌呀!许爽不服气,既然国内市场的需求形势这么好,自己也不缺投资的资本,产品质量在同行中也是顶刮刮的,凭什么不在国内市场做自己的品牌呢?!于是许爽想起了老同学李阳,许爽觉得与其在外面苦觅人才,还不如在关系圈中先搜罗人才。毕竟人才难找啊。与李阳彼此知根底,信任的基础比较好。
也许是大学时代彼此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都十分的美好,特别是李阳正处于人生的转折关头,因此,两人一拍即合,李阳当下就接受了许爽的邀请。那一天,许爽邀请李阳到好月亮茶楼喝茶,这是他们第三次交流了。这一次他们交谈的话题已不是是否接受使命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国内市场的品牌开拓问题。
许爽觉得,自己原来的品牌说白了只是个商标而已,
在批发流通领域名气很大,但在消费者眼中还只是个零。而且,由于在消费者眼中,批发市场的东西没有好东西,因此,这个商标也不响亮,如果要做品牌,还不如另起炉灶,重新树个品牌。因此,她想委托李阳做的就是这个新品牌的国内市场。
依据许爽的经验,卖产品首先是建网络。许爽自觉自己的成功与自己在国内批发市场建立直属的十几个门市部分不开。她十分羡慕那些拥有数千家专卖店的商家。听说象石头记这些品牌,其出身不过是人家产品的代理商,自己搞了一个商标后就转为OEM,让厂家贴她的牌子生产。她则专心专意做连锁店,结果短短的几年中在全国发展了上千家店。一直到市场做的很大后才再开工厂自己生产。多巧妙的思路啊。依此来看,当务之急,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在全国做网络。而至于这个销售网络的建立方法么,许爽不是特别清晰,但有两条,她是明确的:一是不能与现有的自己的十几个批发市场的门市部搅在一起。二是在终端必须也应该是开店。但如何能让自己的店迅速地在全国铺开呢?许爽想不明白。
李阳毕竟是个高智商的人,学的又是心理学,而且还是许爽的老同学,比较了解许爽。尽管并没有直接做过消费品的营销,但他顺着许爽的思路走下去,结合自己这么多年对销售的一点理解,很快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阳说:“我跑了几个大商场,发现已经出现了几个品牌,譬如伊泰莲娜、梦特丽、流行美、海盗船、艾菲儿、石头记等,销售情况都不错,平常一天三四千,碰到节日能卖到7、8千元。算下来,真有钱赚。其他新起的小品牌也不少,但都还不成气候。――――我想他们中大多都是贴牌生产的,出厂价就比我们高许多,我们在成本上比他们有优势。而他们贴牌的厂家生产水平还不如我们,因此,我们的竞争能力应该不成问题。而开个店,应该也不难吧。就是请人设计一下,弄的鲜艳漂亮些,就能吸引顾客。如此设计,假如我们的产品价格再比其他对手的低一些,那么,他们一天7、8千,我们就打个对折,3、4千吧,这个店还是不错的。关键的问题是一个店的收入再好,一年算下来也不过几十万元的赚头,离我们的目标还相差太远。如果是几百家,几千家店每年几十万就十分可观了。”李阳的分析正中许爽的下怀,是啊,如果只是为了开个小店,还搞什么搞啊。许爽的心中至少是几千家。但问题是这几千家店怎么快速地开出来呢?
“是啊,这也正是我要说的话题。我的想法是立即成立新品牌国内销售部,招聘几个业务人员,在全国大中城市寻找省级或地区级代理经销商。再由代理经销商物色地区级经销商,并由各地区经销商负责在当地的高级时尚商场设立店中店或专柜销售。”
“说的具体点,你怎么能够快速招到这些代理商呢?”李阳这问题问的有些棘手,是啊,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得有许多经销商看的上咱们的产品,否则就是你求着他们进货。你就有应收账款的风险。但李阳毕竟是个反应挺快的人,他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做品牌得有个推与拉得配合。你看脑白金,那广告多猛,这叫拉。底下又有许多销售人员在推。这推与拉一结合,我们就不愁没有经销商要加盟。”
但许爽不同意,她觉得这样做是否风险太大。“这广告投入是无底洞,你说到底投入多少才合适呢?在哪里投?你说一个城市充其量就开那么几家店,在电视上做广告投少了连个影都不起。多了,几个店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够这个广告的。我觉得广告还是不行,也许脑白金能行,但我们这个产品不适合。”许爽心里隐约感到广告不适合自己的产品,但究竟为什么不适合,也想不清楚。也许是安慰李阳,许爽又折中了一下。“不过,我们可以把广告费返还给经销商。我们可以让的利大些。”
“这是条思路。我听说许多白酒厂家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把广告费打入价格中,按比例在销售额中提广告费。这样风险就比较小。”
“是啊,我们可以给大代理商很低的折扣,她必然就有积极性去物色下家。”李阳支持道。“假如一家省级代理发展了6、7家地区代理,每个地区代理发展了6、7家县级代理,每个县级代理再开出3家店,全国就算二十个省,就有――-”李阳顿了顿“就有2千多家连锁店了。”每个店假如是日销售额――――-,算算数字,许爽的脸开始潮红起来,这些数字太让人兴奋了。尽管她谈起生意来十分的精明,但本质上是个性情中人,她向来的作风就是说干就干。她相信行动就是真理,许多道理都是边干边琢磨出来的。当初她开门市部,还不是如此吗,说干就干,第二天就跑到乌达找铺位,第二天就签下了租赁合同。为此,她的先生还与她炒了一架呢?事实怎么样?今天看来,多亏她当年的果断。她相信经验,她认为这就是老毛说的“实践出真知”。她此时最需要的是行动,但万般事开头难,自己忙工厂那头就忙不过来,这个项目得有专人去操作,因此当前之急是安排李阳早日到位,细节的事等做起来后再慢慢商量不迟。
请问:
一、 许爽对国内市场的运作与她以前的运作有什么差异?
二、 OEM企业转型做品牌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 许爽的分销模式的缺点与优点是什么?
6.德国产业转型案例 篇六
X偷了E的车,发现车有故障而拿去给D(修理厂)修,D不知此车为盗窃车辆而进行了必要修理。后甲因畏罪潜逃而逾期未来取车,D知道情况后,以受到X欺诈为由撤销了其与X的修理合同。后D向E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E抗辩称是X让你修,你应该去找X。问:此时D可否向E主张(E之所有权内容扩张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2 本案争议
本案中欲探求D是否可向E主张不当得利,须逐一检查是否符合不当得利的要件。理论上,不当得利包括给付型的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的不当得利,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功能在于使结付者得向受领者请求返还其欠缺给付目的而为的给付。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主要指一方的受益并非是基于另一方的给付而生的不当得利。本文所探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主要限于给付型的不当得利。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一方基于给付而受有利益,即需是基于有意识地增加他人财产的目的而使他方当事人受益,实际上,在给付不当得利,其所受利益,即一方当事人自他方当事人所受领的给付。依据,台湾民法第199条第2项,此项给付不以具有财产价值为必要。
(二)致他人受损害,在给付型不当得利,一方当事人因他方当事人为给付而受利益,即为他方的损害。关于一方受利益,致他方受损害,传统上皆以因果关系为判断基准,并有直接因果关系说、非直接因果关系说及相当因果关系说。所谓直接因果关系说,是指受利益与损害之间须有因果关系,即一方之受利益与他方之受损害,须互为因果,其因果关系须为直接的,至于其间的因果关系是否直接存在,应以受益的原因事实与受损的原因事实是否同一为判断标准[1],直接因果关系说的功能在于适当限制不当得利请求权当事人之范围,使受损者不得对于间接获得的第三人请求返还其所受的利益。非直接因果关系认为,关于财产之移动,若于各原因事实间具有客观的牵连关系,依社会观念,认为不当时,即应依不当得利,命受领人返还,其主要的依据是财产价值之移转,在社会观念上是否认为不当。相当因果关系是指当事人一方因终止契约而受有损害,而另一方当事人因此而受有利益者,此项受益与受损之间即具有相当性。
(三)无法律上的原因(即欠缺给付目的)。包括自始无给付目的、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和给付目的不达。在自始无给付目的情形,主要讨论的是狭义上的非债清偿(不知欠债已清偿而仍为履行)和作为给付的原因行为不成立、无效或撤销。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是指给付行为当时虽有法律上的原因,但其后该原因消灭,如附解除条件或终期的法律行为,其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给付目的不达是指为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而为给付,但日后并未达成其目的,给付目的不达还适用于给付之人违反诚信原则,而妨碍目的之达成的情形。
经逐一检索,满足不当得利上述构成要件时,始发生不当得利之返还请求权问题,另外,学者对不当得利请求权究竟是采统一说还是非统一说的争论是针对“无法律上之原因”要件而言的,关于是否“致他人损害”,均采统一的判断标准,或为直接因果关系,或为非直接因果关系,笔者赞同王泽鉴老师的观点:“在给付不当得利,一方基于他方的给付而受利益,是否致他人受损害,应以给付关系作为判断标准而取代因果关系”[2]。主要理由有三:第一,为维护当事人间的信赖关系:使返还义务仅发生在给付者与受益人双方之间,受益人无须向与其无给付关系的第三人负返还义务;给付者也仅能向其所为给付者请求返还。第二,危险的合理分配,保持当事人之间的抗辩及仅需承担给付相对人破产的风险。第三,为“谁得向谁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标准,尤其是在三人间的给付关系。如乙向甲购买水泥,以甲交付的水泥,修缮丙的房屋,在此情形,给付关系存在于甲乙之间甲并未对丙为给付,丙受利益并未致甲受损害,甲乙间的买卖契约不成立或无效时,甲对丙无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余地[2]。
3 本案评析
在本案中,E确有得利,得利的内容为汽车所有权内容的扩张,惟此时E的得利是否致D的损害,依给付关系为判断标准时,D与E之间并无给付关系,D提供修车服务是基于其与X之间的承担合同,且由于X的欺诈行为和潜逃行为致使D的目的落空。依理,D应向X主张不当得利,D与E之间并不成立不当得利返还关系。但由于X已潜逃,D此时无从主张,若一味反对D对E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则D之损失无从救济,对D而言有失公允。因此,有的学者主张,此时应构成例外,即例外承认D在受欺诈的情况下对E享有不当得利请求权,以兹救济。但笔者认为此是受到英美法之“欺诈毁灭一切”之法谚的影响,以此作为例外将会造成一个误区,即凡事遇有欺诈都需要特别考虑。
现笔者尝试运用在德国法学说和判例都广泛承认的不当得利的三个规则来分析D与E之间的不当得利关系[3],分别是逐步认真检查规则、意思自治规则、若起规则。
首先,对于逐步认真检查规则(minute scrutiny rule),此规则要求在涉及三方不当得利问题时,应逐步认真检查三方之间的不当得利关系,以维护合同的相对性。首先,判断D与X之间的不当得利关系,现X因盗窃而潜逃,D为车子的直接占有人,车子的所有权仍属于E,此时,车子因修理而从一个坏的车变为好的车,车子的所有人有一个得利,得利内容为所有权内容的扩张。D此时受有损失,损失的内容是其提供的服务未得到报酬。若在给付不当得利优先考虑的情况下,应是D直接向X主张不当得利,D与X之间有一个债权合同和履行行为,现D因为受X欺诈而撤销其双方之间的合同,合同撤销之后其债权债务关系转为无效,紧接着要考虑的是D的履行行为是否有一个清偿决定?履行行为和债权合同订立是不同的,单对履行行为来说,D有一个清偿决定(designation of discharge)。在德国债法修订前后,通说认为清偿决定是一个法律行为(契约或准意思表示),且无须相对人同意,甚至不须对相对人通知,如抛弃。此时D因为受E欺诈(fraud)而撤销了所订立的合同,那么,因欺诈而撤销了债权行为之后,履行行为是否会受到影响呢?例如,甲因受欺诈而将一个明清时代的古董花瓶当作赝品卖给乙,交付后,甲始知其为真品,因此而撤销了买卖合同,此时在德国法上花瓶的所有权是谁的?关键看物权合意会不会因债权合同的撤销而撤销?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欺诈时在撤销债权合同时也可同时将物权合意撤销,因若甲知道真实情况,不会将所有权转移。此为瑕疵同一性,欺诈的瑕疵同一性指欺诈的瑕疵可能既污染债权行为,也污染了物权合意,撤销时是将两个行为全部撤销,此时所有权仍是原所有权人的,虽然他人仍占有此物。当瑕疵同一性很强时,德国法与和其它国家的法律是趋同的。因为生活当中很多都可以解释为具有同一性。在德国法上不具有瑕疵同一性的情形亦有之,如某人在订立合同时精神是正常的,但两个月后在移转所有权时已变为精神病人,此时德国法区分的十分清楚,前面的债权行为是有效的,后面物权行为是可撤销或效力待定的。
那么,在此案中,当债权合同被撤销,履行行为不受影响时,此时仍是给付不当得利优先考虑,因为履行行为依然维护着给付的特征,而不只是单纯增益他人财产的“财产给予行为”(德语是zuwendung)。但是,当随着D撤销了债权债务合同,清偿决定也被撤销时,则不再是给付不当得利问题,因为给付不当得利的核心是清偿决定,此时则意味着D不能向X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其次,对于意思自治规则(non-originator’s freedom rule):该规则包含着选择的意思,一个行为根据自己的意思而产生的结果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要承受其选择之意思可能破产的风险,该规则是意思自治的表现。
下面分析D与E之间的不当得利返还关系,当D撤销债权合同,清偿决定也被撤销时,则意味着“我不愿意消灭我的债务”(non originator’s freedom)。若从意思自治的角度撤销清偿决定,则说明意思自治不存在,因此无须给付不当得利优先考虑,此时D便可以直接向E主张返还不当得利,因E的得利与D的损失之间无任何时间间隔,且其取得利益没有合同法上的根据,也没有其它法律根据。
最后,对于惹起规则(attributable appearance rule):即存在可归责的表象。惹起规则可影响前面所提到的两项规则,债权人对有效的清偿决定之表象的善意信赖是值得保护的,如果这个表象的产生是可归责于发起人(本案中指车的所有权人E)的,因为这一表象代替了事实且足以使他人相信有一个有效的清偿行为。此时,发起人存在可归责的表象。
本案中,X偷了E的车拿去给D修理,对D而言,D并不知该车属于X盗窃而来,他善意的相信D对该车的修理有权作出决定,比较观之,E作为汽车的所有权人则具有可归责的表象,他须对D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善意信赖负责。
通过以上三个规则的检索分析,E作为汽车的所有权人,在汽车被盗后,仍对汽车享有所有权,现在,E的汽车由一个坏的汽车变成一个好的汽车,所有权的内容有扩张,故E有得利。D对该车进行修理,修理之后未获得相应报酬,对D而言,他受人损害。且E的得利与D的损害之间无任何时间上的间隔,E取得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因此,本文认为D对E应享有不当得利请求权。
参考文献
[1]胡长清.中国民法债编总论[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98.
[2]王泽鉴.不当得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430.
7.国际企业转型成功案例 篇七
中国的企业习惯于依靠机会成功,而实际上,最终决定企业前途的是商业模式。在饮料行业,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在模式上泾渭分明:农夫山泉擅长传播,创造了很多经典案例,比如农夫山泉借助“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在娃哈哈、乐百氏水都只卖2元的时候,卖出了3元钱的高价;,统一“鲜橙多”、康师傅“每日C”开始热销时,农夫山泉则推出了“农夫果园”,一句“喝前摇一摇”开创了国内混合果汁新品类;当纯净水、矿物质水大行其道时,农夫山泉又打出“天然水”和“弱碱性水”的概念,在引发业界争议的同时吸引了国内消费者的眼球;当果汁饮料竞争方兴未艾之时,农夫山泉在推出水溶C100复合柠檬果汁饮料,又在白领中掀起了一股补C热潮;其重磅推出“东方树叶”茶饮料,又在市场上引发风潮。
8.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 篇八
------------------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7日
作者: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办公室
【编辑录入:book】
产业转型是城区转型的核心和动力。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提升城区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海珠区紧紧围绕“转型”开展工作,就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促进城区转型。
海珠区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产业发展现状
海珠区是位于广州市中部的一个岛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7万人,外来人口80.3万人,共174万人,辖18个街道、257个社区。海珠区原来是一个老工业区、老城区和城乡结合区,现正逐步转型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603.66亿元、区财政收入27.37亿元,分别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和近两番。
二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海珠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五年前的0.7:38.4:60.9调整为0.4:17.9:81.7,第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和税收增长的主力。海珠区近年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详见表一。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龙头作用明显。以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整体搬迁到海珠区琶洲为契机,发挥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世界第一的优势,积极做好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在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保利地产、广东钢铁集团、广东电网等知名总部企业落户海珠区。目前海珠区共有总部企业74家,其税收占全区的三分之一。
(二)产业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我们将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指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近年来,海珠区产业能够顺利转型,一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海珠区新的功能定位和新的产业布局,二是区内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当前,海珠区产业转型又迎来三大机遇:
一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在这一定位下,海珠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能更好地承接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海珠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无疑将更强大。《纲要》提出扩大“广交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加快国际生物岛等项目建设,都跟海珠区有直接的关系。《纲要》和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提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将为海珠区发展高端产业,淘汰低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建立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现代服务业区位提升的机遇。广州市“南拓”“中调”战略的深化实施,对于改善海珠的发展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造了条件。随着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等新地标落成,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广州市最近确定的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中,琶洲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白鹅潭地区三个涉及海珠区。这些为海珠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强大动力。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海珠区拥有两个“第一”:“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和“世界第一大”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最近,广州市出台了《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集聚、培育品牌、交流合作、产业链条、支撑体系、扶持服务等六大方面提出22条发展措施,并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亚洲会展名城和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这对海珠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目前琶洲会展商务区日益成熟,以会展中心为龙头、广交会为名片、周边展馆和配套设施共同发展的会展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增强,将有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海珠区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
(一)人口密度高
目前海珠区人口近180万人,每平方公里约1.99万人,减去水域面积16.31平方公里和万亩果林10平方公里,达到每平方公里2.8万人,远高于国际标准每平方公里1万人。据前几年测算,规划批出的住宅建筑面积共231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每套住房80平方米、住进三人计算,批出的住宅将引入居住人口约87万人,加上海珠区现有人口,将超过200万人。由于海珠区原来是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区,在城区转型过程中,居民呈现出“五多”,即困难群众多、失业人员多、转制居民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员多。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将给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二)建筑密度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区的范围发展和扩大后,一方面形成一批城中村,导致环境“脏乱差”;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密度大,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到2010年,全区建设用地65.84平方公里;农用地10.23平方公里,为万亩果林保护区;未利用土地16.1平方公里,全部为水面积。也就是说,如果海珠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必须通过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进行二次开发。
(三)土地利用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城中村土地的利用水平低。目前海珠区20个村,共有各类集体建设用地37.89万平方米,绝大部分属于低效建设用地。表现为“三低”:一是容积率低。除了住宅用地外,工业、商业的容积率均低于常规标准。工业仓储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68,小于0.8的标准;商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85,低于2.5的标准。二是产业档次低。多为简易工业厂房、旧仓库和旧工业小区,多用于作坊式经营,难以发展高端产业。三是土地产值低。主要用于发展五金、皮革、制衣、印花、加工机械等小规模工业和批发市场,出租价格低廉,单位土地产值较低。如海珠区一些二手车市场每平方米土地月租金还不足十元。
造成集体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甚至仍然延续原有农村土地政策,难以进行高标准建设开发。二是集体建设用地缺乏明确指引,规划控制指标偏低,造成建设用地总量偏大、单元规模偏小、离散程度高、功能分区不明确的土地利用形态,不利于集约和高效用地。三是集体土地缺乏有效流转,土地市场化程度低,造成村社社员及集体所建的物业出租比较低廉。
(四)经济质量和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低端产业比较多。经摸查全区共有37.69万套出租屋, 其中4.77万套物业用于生产经营,均为小制衣厂、小作坊。仅南洲街属下三个村就有50.4万平方米物业,以经营小饮食、小百货等为主。这些低端产业不但对国家财税收入没有任何贡献,而且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偏小。据统计,全区共有生产经营单位近10万户,个体户就有近8万户。呈现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分支机构多、总部企业少的局面。2009年全区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5户,且大多为批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三是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为81.7%,但其中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了42.8%。前几年摸查发现,全区109个专业批发市场占地约120万平方米,而年纳税额仅有7000万元。曾对全区不同行业纳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些行业的效益和税收普遍较低,详见表二。
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
按照省、市部署,海珠区加快推进“双转移”、“退二进三”工作。海珠区有9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纳入广州市“退二进三”计划,总占地280万平方米。去年已搬迁、停产、关闭了43家企业,腾出了128万平方米的用地空间。作为原来的老工业区和城乡结合区,海珠区工业外迁后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村社产业如何升级?这是海珠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海珠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结合实际,推进产业转型。作为中心城区,必须走产业高端化的路子。海珠区“退二进三”的重点是“退二优三”、“退二强三”:“优三”就是指优化提升第三产业的结构和效益,“强三”就是指增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总体思路是:努力建立以会展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会展产业。广交会是中国第一展会,2008年已从越秀区整体搬入海珠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市把国际会展中心放在海珠区,极大扩充了海珠区高端服务的总量,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海珠区作为广交会的主办地,积极构建会展服务体系,大力促进会展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形成完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会展经济产业链,使其成为海珠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琶洲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商务配套项目建设,继续做好知名展会和会展企业的引进、培育工作,办好每年一届的会展经济论坛,不断扩大琶洲会展影响力。
(二)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是城区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以会展经济为带动,积极发展高档次写字楼,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琶洲,促进总部聚集区建设。另一方面,在“退二”中积极留住工业企业总部。在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的同时,争取企业把研发总部、销售总部留在海珠。区工业龙头企业珠江啤酒集团计划部分啤酒产能转移到南沙新基地后,将原厂区改造为企业总部,打造成为国内外啤酒知名企业的总部、会展、贸易基地。
(三)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海珠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手段。近年来海珠区创意产业发展逐步加快,位于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广州市希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被工信部列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之一。在“退二进三”中,工业旧厂房、旧仓库由于历史的沧桑感,能激发创意人员的创作灵感,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较佳载体。海珠区抓住省、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大力引导工业企业搬迁后发展创意产业。原广州纺织机械厂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建成以服饰、时尚、文化为主题的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被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市重点创意创业基地,现在有30多家服装名企进驻,引进了如刘洋、屈汀南等全国服装十佳设计师。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省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星文化星城和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四)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化提升。积极发展中高档次零售业、文娱消费业、现代物流业,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优质零售网点。加快推进全区109个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交易市场转型,重点抓好中大布匹市场,以及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周边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引导“退二进三”腾出的用地发展高级商务楼宇、星级酒店,提升传统商业档次,满足居民需求。原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仓库改造成集购物、餐饮、体闲为一体的大型社区购物中心—燕汇广场,已建成开业。广州橡胶十一厂完成搬迁后,正在建设经营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海珠区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40多所,在广州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科技单位的密集程度名列前茅。经过多年的努力,海珠区逐步培育和聚集了一批有一定技术和创新水平、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今后将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借助广州大学城和官洲国际生物岛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加快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创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以产业转型推动城区转型的措施
(一)加快建设三大功能区,谋划高端服务业新布局
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三大功能区建设,将产业升级转型的空间布局落实到功能区建设上来。
一是加快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建设。琶洲岛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广交会所在地,2009年琶洲地区展览面积占广州市九成以上,海珠区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区”称号,琶洲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我们将重点加快推进琶洲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商务配套设施建设,整体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国际一流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这一区域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贯通珠江前、后航道,面积约16平方公里。该区域北有新电视观光塔、南有中交集团南方总部、中有海珠湖。其中,广州新地标——广州新电视观光塔将在亚运前投入使用;投资38亿元的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已在中轴线南部奠基,珠江后航道10公里江岸线将成为总部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园功能区;规划用地2248.3亩的海珠湖将于亚运前完成主体工程,成为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上的靓丽景观。海珠区将以新中轴线规划实施为契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吸引现代行政办公机构、商务机构和服务机构进驻,打造独具岭南文化特色,以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广州南中心区。
三是加快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建设。这一区域北起洲头咀、南至丫髻沙,工业大道以西、珠江以东,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珠区将借助广州市实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沿江地区创意产业、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滨水商务区的发展,重点推进太古仓创意产业园和工业博物馆等建设。
(二)加快“三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集约经营、节约利用,是破解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瓶颈”的希望所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旧改造”战略决策,为老城区释放发展高端产业的空间,提供重要的产业资源,激发了老城区的发展活力。海珠区城中村、旧城区、旧厂房改造地块超过700块,总面积28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0%。通过对低效“三旧”用地改造,引导那些技术含量低、产值低、效益低、污染高的企业迁出海珠,腾出土地引进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海珠区有20个城中村,面积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如果按照平均改造一个城中村项目投资50亿估算,全区城中村改造总投资共需1000亿元。城中村改造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城区特别是城中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促进城中村居民收入增长。当前重点推进琶洲、新城市中轴线南段等地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力度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有价值的黄埔古村进行改造,按照古建筑和古港文化结合的思路建大型主题景区,建成后将成为海珠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二是加快旧城区改造。在旧城更新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如对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黄埔古港、岭南画派发祥地——十香园进行修缮保护;拥有潘家大院、青砖屋群、骑楼街、红楼群、基督教河南堂等古建筑的南华西街正积极申报首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争取各方支持推进历史文物的连片保护。下一步将推进南华西地块二期、草芳围地块、海珠南广场地块改造建设。
三是加快旧厂房改造。早些年,海珠区工业外迁后土地大多用于房地产开发。为此,海珠区一方面向广州市积极建议,争取把外迁工业企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公共配套用地和公园绿化用地,另一方面积极向企业做工作,引导其发展高端产业。针对村社旧厂房中存在产权手续不全、布局分散、集约度不高、土地使用率低的问题,海珠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旧厂房进行改造。近期,南华西第五工业区10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整合改建成海珠创意园,引进了40多家科技型、工业设计和文化艺术类企业进驻。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省、市“三旧”改造的政策,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采用连片改造等方式对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把目前分散零乱的旧厂房和村社经济用地,适当集中起来,形成一片,进行集约经营,实现产业关联,提高厂房的使用效益。
(三)以四大环境为保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代表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近年来,海珠区先后出台《海珠区扶持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区领导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帮助解决困难,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政务环境。如加强琶洲会展周边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整治,积极协调解决会展企业、参展客商的“停车难”、“吃饭难”等问题。我们将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和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坚持区党政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城区管理和社会管理,保一方平安稳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全力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切实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民生实际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亚运会场馆的安保工作。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海珠区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城区宜居水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采用政府租地模式建成三大果树生态公园。对全区74条河涌进行全面整治。我们将以海珠湖建设为契机,大力促进河涌整治、万亩果林保护和全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区内100多公里绿道网建设,加快形成海珠“江、涌、湖、园、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江岛生态系统。
四是营造良好城区环境。近年海珠区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年来新增道路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九纵九横”路网系统。今后将一方面继续完善道路网络,重点加快环岛路建设。海珠区是个岛区,环岛路建成后将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景观性道路,可以环岛欣赏珠江一河两岸城市风貌,也可以作为环岛马拉松和自行车等比赛场地;二是作为交通主干道,把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三大功能区贯穿起来。环岛路全长42公里,已建成14.5公里,下一步将全部打通。另一方面加强居民休闲场所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大元帅府广场和洲头咀公园活动文化广场项目。
【德国产业转型案例】推荐阅读:
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08-12
产业转型升级研究10-08
通用航空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07-28
2018职称继续教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部分答案5范文07-26
高端养老产业案例09-06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10-03
德国著名建筑06-24
德国材料清单09-01
德国法院09-03
德国节日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