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教案

2024-09-17

习题课教案(共13篇)(共13篇)

1.习题课教案 篇一

习题讲评课教案

习题讲评课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习题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习题讲评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等诸方面),有的放矢的确定(通过阅卷、分析

获取第一手资料)。

2、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中的盲点及学生存在的疑点(分清普遍现象和个别现象)

3、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

⑴肯定成绩(特别是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以鼓励为主

⑵指出不足

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

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

⑶提升讲评的层次,有只讲答案到讲题意、思路、方法、错因分析提升到讲知识联系、归类、诱导创新;

⑷留有适当时间要求学生搞清错因,及时改正错题,整理有关的思路、方法、知识结构、联系;

⑸针对出错率高的习题另选相关内容的习题,供学生巩固强化;

4、某些内容可体现在教师题卷上(题意分析、考点、学生普遍错误答案、知识联系等);

5、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高考要求,有的放矢,做到分层指导。

2.习题课教案 篇二

现在很多教师不喜欢上习题课, 原因之一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次作业下来, 有的学生一个问题都没有, 而有的学生问题很多。原因之二是有些题目教师已讲了几遍, 学生还是不理解, 以至于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的抱怨。

目前的习题课, 无外乎是这样一些模式:教师根据作业情况有所侧重地讲解, 多数学生会做的题目不讲, 错误较多的题目重点评讲;高三的习题课, 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 教师就题论题, 从头讲到底, 味同嚼蜡,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无精打采, 严重影响了教师上课的情绪, 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 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证明, 学生喜欢教师做实验, 更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若在习题课中, 借助一些实验, 通过从生活到物理、从实验探索到知识点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领略生活现象中的原理, 提高探索的兴趣, 增强理解能力。我们在习题课中把实验有机地结合进去, 一节课总共设计了6个实验,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 学生对物理结论充满了期待, 对物理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学生在习题课上搭上实验的翅膀, 在实验中直观地掌握物理知识, 可以养成尊重事实的态度, 培养知难而进的勇气。下面通过案例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搭上实验的翅膀, 增强感性直观的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动手操作过或描述过的东西可以记住90%。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物理过程。物理实验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再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在习题课中, 通过实验再现和教师指导, 在步步深入的讨论中, 最终由学生得出答案。

[案例1]如图1所示, 甲、乙两人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 保持凳子水平, 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 两人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 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4块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谁用的力气大谁将获胜

B. 由于甲端比较轻, 甲将获胜

C. 由于乙端比较重, 凳子和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不会有相对滑动, 乙将获胜

D. 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这将是一场平局

方式一:教师讲解式教学模式

看谁能把凳子拉过来, 主要就是看谁对凳子的摩擦力大, 这取决于人手与凳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而两个物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两物体之间正压力的大小, 二是两物体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 即最大静摩擦系数。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 两人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 那就要看两物体间的正压力谁大谁小。凳子的乙方这一边, 加压了4块砖, 乙方的手与凳子间的正压力大, 故乙与凳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 凳子向乙方移动。

方式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师让甲、乙两名学生做如图1所示的“拔河”游戏, 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 保持凳子水平, 然后各自向两侧“拉”, 结果是乙同学的手与凳子之间发生了滑动, 凳子被甲同学拉了过去。

接下来教师在乙同学一侧的凳子上放了几本书, 结果是甲同学的手与凳子之间发生了滑动。通过亲身体验, 学生们感受到了增大正压力可以增加最大静摩擦力。

教师再问:请同学们不妨再设想一下, 如果乙端没有4块砖, 能不能略施小计而取胜呢?经过讨论, 有学生提出方案:乙方选手在手向右移动的同时, 给凳子一个向上的力, 使凳子向上加速, 也就是使凳子处于短暂的超重状态, 从而使人手与凳子之间的正压力增大, 摩擦力也同步增大, 凳子也就被拉过来了。

2.搭上实验的翅膀, 养成尊重事实的态度

思考问题时, 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实际的物理情境, 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作业中出现的这类错误答案, 教师若从理论上分析, 需要费很大的劲, 往往是讲了许多遍后,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搞不明白。而用实验来展现情景, 通过实验论证答案, 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

[案例2]如图2所示, 物块M位于斜面上, 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受到一个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 则物块的加速度方向为 ( )

A. 沿斜面向下

B. 与水平力F的方向相同

C. 与水平力F和下滑力的合力方向相同

D. 无法判断

方式一:教师讲解式教学模式

教师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讲解, 由于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 (下滑力) , 水平推力与下滑力的合力沿斜面斜向下, 所以物体将斜向下运动。

方式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往往半信半疑, 此时正是用实验来“说话”的好时机。教师为学生体验准备了斜面和木块。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配合, 有人选择最佳的倾角, 有人测试推力的大小。学生惊奇地发现, 斜面上的物体并不沿着水平推力的方向运动, 而是沿斜下方运动。发现的喜悦引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进而得出结论: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方向与加速度或合力的方向相同。

3.搭上实验的翅膀, 培养知难而进的勇气

学生对某些相似的问题常常搞不清楚, 甚至在教师说出结论或答案后仍会如此, 可能是由于受类似物理模型的影响而引起混淆, 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这类问题用实验来展现情景, 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 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还可以培养他们知难而进的勇气。

[案例3]如图3所示, 一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系于质量不计的轻弹簧L1、细线L2上, 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L2水平拉直,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 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若将图3中的弹簧L1改为长度相同的细线 (如图4所示) , 其他条件不变, 求剪断L2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方式一:教师讲解式教学模式

如图5所示, 在细线L2剪断前, 小球受力平衡;L2剪断瞬间, L2的拉力消失, 而弹簧还是保持原长, 弹力与剪断前相同。此时, 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是弹力和重力, 其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与剪断前L2的拉力相等。

如果把弹簧L1变成细线, 其他条件不变, 当L2剪断的瞬间, 情况与前面不同:细线不是弹簧, 它发生的是微小形变, 弹力可以发生突变。当线L2断时, 线L1的拉力与L2断前不再相同, 这时, 线L1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将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如图6所示) 。

由以上分析可得, 首先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根据剪断前后各力变化情况 (弹簧弹力不能突变, 线绳中弹力可以突变) , 求出合力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

方式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问题: (瞬时力) 弹簧与线绳弹力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探究:用拉力传感器、DIS系统等实验器材来探究。

实验现象:力与时间的变化图像 (如图7所示) 。

通过图像, 师生共同分析获得结论:

(1) 弹簧中的弹力是渐变的, 在极短的时间Δt内几乎不变。

(2) 线绳中的弹力是突变的, 在极短的时间Δt内变化很大。

学生体验: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弹簧、小球、线绳, 让学生亲自操作, 仔细观察剪断L2时小球的运动方向, 从而确定合力的方向 (如图8所示) 。

三、分析与启示

在案例1中, 通过实验, 学生不仅直观地看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而且掌握了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在不知不觉中又把超重的知识用到了本题中, 使牛顿定律的应用构成了知识链。

在案例2中, 通过实验, 学生不仅解决了疑惑, 还学习了设计实验的方法、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培养了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可以看到学生对体验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都有极大的兴趣, 并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案例3中, 通过实验, 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习题并不是抽象的公式和符号, 它是真实的、可以触摸和再现的。反过来, 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可以解题的, 可以验证理论, 可以发现新的规律。

四、反思和讨论

的确, “没有实验的物理新课, 就不是真正的物理新课。”但是,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有实验的习题课, 教学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3.一节习题课 篇三

当然不是每节课都能等量的达到这三个目的,具体课节往往有所侧重。下面以具体的一节习题课为例进行探讨。

在学完《机械能》和《动量》两章之后,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力学知识的能力,开展了一节主题为“多过程力学综合题分析”的习题课。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学会分析物理过程,明确各过程间的联系”。

首先让学生观察用冲击摆测弹丸速度的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这个实验有几个物理过程?各过程是怎样联系的?(两个过程:碰撞、摆动;联系:弹丸与摆箱碰撞后的速度是摆动的初速度。)

分析:这两个过程各遵循怎样的物理规律?

结论应是:碰撞——动量守恒;摆动——机械能守恒。然后将实验编成习题。

例1.用冲击摆测定弹丸速度。若摆箱质量为M,悬线长为L,质量为m的弹丸射入摆箱和摆箱以共同速度起摆,偏离中心的最大偏角为θ,求弹丸的速度。

这里要向学生指出,像这样包括碰撞、摆动等多种现象的综合题就是多过程综合题。让学生求解例1并思考(暂不要求回答):对这样的多过程综合题如何研究?

注:从学生已分组做过的冲击摆实验开始讨论,难度小,展开自然,易为学生接受和引申。这是依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的方案。

例2.质量M=200克的小球A,自25厘米高处沿光滑的倾斜轨道滚下,与静止在斜轨底端的质量为m=100克的小球B正碰,如碰后A的速度是碰前的,方向不变,B球碰后沿平直轨道前进2米后停下来,求B球所受的阻力。(用倾斜轨道装置演示题意。)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几个物理过程,过程间的联系以及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

不同点:例1中两个过程的研究对象都是弹丸和摆箱系统,例2中三个过程的研究对象各不相同;例1的待求量寓于初过程中,例2的待求量则寓于末过程中。因此我们说隔离分析各过程时要分别选取研究对象,并且在初学时要注意思维的方向:对例1宜用逆向思维,从末过程解起;对例2宜用顺向思维,从初过程解起。这可使思路清晰。

解例2(强调画好草图):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画草图;分清过程,抓准联系,注意思维方向;对各过程分别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确定解题依据的物理规律;列解方程,讨论结果。

例3.例2中若不知A球的碰后速度,而已知B球在水平轨道上所受阻力为球重的0.1倍,求碰后A球的速度(其他条件不变)。

组织学生按解题思路求解。

回到思考题,归纳对多过程综合题的研究方法:把复杂的过程看作是由几个比较简单的过程组成的。向学生指出,这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这节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从个别实例出发了解多过程力学综合题的构成特点和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上,意在使学生掌握分析、求解物理题的要领,记住思路、方法等物理概括,而不是去死记具体的习题,从而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这有助于减轻学生对综合题的恐惧感,对扫除题海战术的影响也是有意义的。

4.初中物理复习题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衡状态。

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已知平衡状态,求平衡力;已知受平衡力,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能联系实际体会二力平衡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重点和难点]

1.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区分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3. 两对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以及三力平衡。

[教具和学具]木板、钩码、滑轮、、细线等。

[课前准备]

1.自主复习知识框架并补充完善,查找自己的问题。

2.完成评价手册二力平衡的习题,并自主的订正。

3.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2分钟)

1、总结什么是平衡状态

提问:悬浮的直升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提问:打开伞运动一段时间的跳伞运动员在未着地之前可以近似认为什么运动?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回答: 静止

回答:匀速直线运动

回答:平衡状态

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回顾什么是平衡状态

二、习题判断平衡状态(5分钟)

例1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的状态的是(d)

a 从树上下落的树叶b 静止在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

c平直轨道上慢慢停下的火车d沉在水底的石头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

a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小球b荡秋千荡到最高点的同学

c绕圆形花坛匀速跑步的同学d匀速下沉的石块

点评:最高点的小球有一瞬间的静止,但小球只受重力,下一秒小球不再静止。总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回答为什么选d.a 运动轨迹不是直线b 相对静止,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c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静止

a

c

d

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学生回答: 小球在做减速运动b运动轨迹不是直线 虽然速度不变,但方向在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什么是平衡状态 通过拓展题让学生理解瞬间静止不能称为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要在某三、二力平衡条件(时间3分钟)

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例3 评价手册第4题拓展e选项

例4 评价手册第13题

动画演示 根据三要素两个完全相同的力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e 作用在2个物体上

学生回答:完全相同的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通过拓展的选项,让学生更加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已知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分钟)

例:起重机吊着2t货物,在下列情况下,钢绳所受拉力为2×10 n,那么此时货物所处状态不可能是()(g=10n/kg)

a 货物停在空中b 货物匀速上升c 货物匀速下降d 货物加速上升

小结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学生上黑板对货物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受力分析能力,从而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五、已知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平衡力(5分钟)

评价手册第11题

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长征二号”火箭b竖直向上抛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评价手册第7题

用绳子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吊在空中,当物体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

此题还有一种情况,拉力仍是10n,你能说说是什么情况吗? 学生回答,进行自主评价或互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在学生掌握受平衡力处于平衡在状态后,帮助学生理解逆思维通过拓展的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六、区分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6分钟)

评价手册第5题

一个物体放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平衡力是()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与物体的重力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4个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个选项的力 让学生掌握画图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一种学法指导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某同学说:马拉车,车也在拉马。马给车一个力,车也在给马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应当抵消,所以马应该拉不动车,车也应该拉不动马。而实际情况马能拉动车,请你帮他分析下。

学生进行回答,自行进行如何进行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七、二力平衡扩展(15分钟)

评价手册第10题

评价手册第15题

评价手册14题

讨论:

评价手册第16题

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厢里不动的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补充习题11题: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和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

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若有摩擦力只有一个摩擦力没有2个摩擦力。若摩擦力的存在,水平方向物体受的不是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由此推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

1、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平衡状态

2、我的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等

还有一个摩擦力 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

3、若想得出正确二力平衡的条件,改进装置? 减小摩擦力

4、为什么选取卡片?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勾码对卡片的拉力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情况,并联系实际情况解决二力平衡应用通过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本实验带动上节课实验的复习。通过选取仪器的不同,回顾上节课为什么要选取卡片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手册17题.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下拴着一个小木盒,盒内装有一些物体。当整个装置总重为5n,气球匀速下降,已知空气的阻力为1n且不变。

(1)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方向为_______;

(2)如果把盒中去掉2n重物,整个装置恰好

匀速上升,则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方向为_________。

动画演示,气球运动情况。

总结 向上的所有力大小等于向下的所有力的大小 分别理解气球的运动轨迹,对气球进行分析 弄清2次因为运动方向不同,摩擦力的方向不相同 在理解实验3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解决拓展题,已知物体平衡状态,受3个力作用,求其某个力

反馈练习(3分钟)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举例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球所受到重力和球所受到的摩擦力b球所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c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分析。

注意 不再受脚给足球的力

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 通过反馈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引出下节课知识(2分钟)

5.铁和铁的化合物习题课教案 篇五

一、典型计算题

1.差量法的应用

【例1】

(1)常温下,向下列各溶液中分别投入5.6g铁片,溶液质量变化最小的是

A.浓HNO3 B.HCl C.CuSO4 D.AgNO3

(2)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盐酸和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烘干,称得

+-滤渣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时,则原混合液中[H]和[Cl]之比为()

A、2:7

B、2:9

C、1:7

D、1:8 〖习题类编〗

1.将一定量的铁粉和氢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发现混合物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原混合物中铁和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4:81

B、9:8

C、31:12

D、81:64

2.将质量为50g 的铁片插入60g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片刻,把附有铜的该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变为50.25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通入足量的空气后,结果得到4.26g沉淀。则原来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

A、5.5%

B、10.8%

C、16.2%

D、36.6%

2.铁与酸反应 【例2】

(1)在浓度均为3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A、5.6g

B、8.4g

C、11.2g

D、16.8g

(2)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一氧化氮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3.铁三角的相互计算 【例3】

(1)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3∶2 C.1∶2 D.1∶1(2)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的盐酸140mL 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吸收标准状况下0.56L 氯气可使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三价铁离子。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 〖补充习题〗

3.测知由Fe2(SO4)3 和Fe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 a%则其含铁量为

()B.2∶1

C.3∶2

D.4∶1

A、(100-4a)%

B、(100-2a)%

C、(100-a)%

D、(100-3a)% 4.某金属氧化物的分子量为M,对应的氯化物的分子量为N,则该金属的化价为

A、(2N-M)/55

B、(2M-N)/55

C、2(N-M)/55

D、2(M-N)/55 5.向100mLFe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然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NaOH溶液125mL,充分反应后,过滤出生成的沉淀,在滤液中加入1.5mol/L的盐酸20mL,溶液恰好呈中性;把滤出的沉淀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放出坩埚中燃烧,最后得到8g固体物质。求:①原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二、三价铁盐考点分析

※Fe3+盐的性质和应用,历年的高考常常有涉及,现将有关内容归纳如下:

1.考查Fe3+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例1.(TCE96.5)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1)Cl2+2KI=2KCl+I

2(2)2FeCl3+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

(4)H2S+I2=S+2HI A.H2S>I2>Fe3+>Cl2

B.Cl2>Fe3+>I2>H2S

C.Fe3+>Cl2>H2S>I2.D.Cl2>I2>Fe3+>H2S

2.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例2.①(MCE2000.12D选项)向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2H+;②(TCE95.9C选项)铜跟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

3.考查Fe3+用于提练 例3.(MCE91.8)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4.判断Fe3+水解产物 例4.(MCE96.8)将三氯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A.无水三氯化铁

B.氯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5.判断Fe3+反应后产物的颜色 例5.(MCES98.1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CuSO4放入医用酒精中

6.习题课教案 篇六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09-110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课件等。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司要了解一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就需要了解顾客群体,需求状况等数据,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统计图统计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总体回顾。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2)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我们学过简单的统计表,还有统计图。统计表里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图里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述统计图表的优缺点。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1)独立整理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

(3)交流汇报。(师多找几个小组汇报,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整理方法,并完善板书。)

3.师:谁知道统计知识有什么用处?(1)找不同学生独立回答.(1)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统计知识。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经常要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把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又如,工厂要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生产进度或产量,就需要进行统计;要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等,也需要进行统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统计知识的用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出示例1中的各统计图表:

(1)师:同学们,下面是对六(1)班同学进行调配所搜集的几项数据,分别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第一幅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第二幅是什么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但不能反映部分的具体数量。(2)第三幅图是什么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①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各部分的数量,也可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但不能看出各部分总体的百分比。

(3)第四幅图是一个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是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4)从第四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汇报。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5)师: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①小组交流讨论。.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在各种媒体收集现成的数据,在各种统计公报中收集现成的统计图表等。

(6)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①小组交流讨论。.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① 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 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用于问卷调查)或统计表(用于收集现成数据)。③ 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④ 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明确把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上还是记录在统计表上。⑤ 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⑥ 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

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自主检测 ⒈填空。

(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选用()统计图。

(2)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统计表。(3)为了给病人描绘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统计图。2.完成下面统计图。3.做一做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一)统计表

直观、清晰。

条形统计图 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折线统计图 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 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作业设计 基础:

1.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中,最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A、平均值 B、统计表 C、折线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 2.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任意选用

3.某省统计近期禽流感疫情,既要知道每天患 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又 能反映疫情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最好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4.下面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统计图表示的是()。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 C、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 D、学校教师的人数 综合: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

(二)课型 复习课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12例2。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深化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决断的能力。

3.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兴趣,提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计算器等。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统计量的复习,说说你学过哪几种统计量? 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师:大家说的很对,接下来就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二)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总体回顾。

师:关于统计量你都知道哪些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2)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特征等。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量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1)独立整理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3.汇报展示。

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可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2)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3)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不同点:(1)定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2)求法不同

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3)代表不同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做简要板书:

统计与概率

(二)统计量 定义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均数 总和除以总个数 都可表示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 奇数:中间的数据

偶数: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出示例题。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1)师:请同学们独立解答第(1)题。找一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答案。

(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两小题,然后小组交流汇报。(3)师对学生的汇报做相应评价,同时明确各题答案。3.小结。

师: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大家要特别注意求平均数,中位数时计算的准确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检测题 1.选择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六(3)班有43人,六(4)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跳绳成绩,应该选取()。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进行比较。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4).九位同学比赛投篮,每人投5次,成绩如下:0、0、0、2、2、2、5、5、5。这列数中,众数是()。

A.0、2、5 B.0 C.没有

2.估一估

(1)在上面这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不用计算,你能发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3)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教师公布答案,学生校对,同桌互评)

五、归纳总结。

1.谈收获。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自我评价。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

(1)六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球的个数分别为2,13,3,5,10,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2)路旁一池塘,平均水深1.50米.小明的身高是1.70米,不会游泳,他跳入池塘的结果是()。

A.一定有危险 B.一定无危险 C.可能有可能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综合:

1.若一组数据91,96,98,99,X.的众数是96,则平均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2.数据3,4,5,5,6,7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三组数据:第一组:1,2,3,4,6,8第二组:2,3,5,5,7,9第三组:3,3,2,2,-1,-1.这三组数据的众数分别是多少? 拓展提升:

个体户张某经营一家餐馆,餐馆所有工作人员某个月的工资如下:张某6000元,厨师甲900元,厨师乙800元,杂工640元,服务员甲700元,服务员乙640元,会计820元。

(1)计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

(2)计算出的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一般工作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3)去掉张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这个月收入水平吗?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

(三)课型 复习课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13例3。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2.教学难点: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设计公平方案。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等。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你和你的两个好朋友在家看电视,你们三人有可能同时看三个不同的节目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1)不可能,只能看一个台。(2)可能,利用画中画就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节目。。。。。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师注意到刚才大家再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谈到了“可能”与“不可能”,那关于可能性的问题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三)二、自主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可能性”的知识进行整理。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2)整理要尽量详细、完整。教师巡视,并给学生做一定指导。2.小组交流、讨论。

要求:(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2)讨论的时候把自己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3)组内推选一人展示本组的作品。

3.汇报展示。

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可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做简要板书: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出示例题。

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师:你同意谁的方法?为什么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汇报以下几点:

(!)每个游戏规则做实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2)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3)表妹和表弟的游戏规则,每个人有权决定看节目的可能性是多少? 3.拓展延伸。

师:你还能帮他们设计一个其他的方案吗? 4.小结。

师: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在这部分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1.填空:

(1)盒子里有20个白棋子,5个黑棋子,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出黑棋子的可能性是(),摸出白棋子的可能性是()。

(2)书包里有5本《童话故事》和1本《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的可能性是()。2.选择:

(1)太阳从东方升起。()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2)公鸡下蛋。()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3)明天考试我得100分。()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3.解决问题:

若要在一个盒子内放入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要使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红球的可能性为1/6,这些求应该怎么放?

(教师公布答案,学生校对,同桌互评)

五、归纳总结。1.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自我评价。

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盒子内装有6个分别标有1,2,3,4,5,6的小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有()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任意摸出一个球,是单数的可能性是(),小于3的可能性是(),大于3的可能性是()。

(2)盒子里有红皮球、花皮球共5个,要使摸出红皮球的可能性是3/5,红皮球应放()个。(3)口袋里有6个苹果,2个橘子,小红摸出一个,摸出橘子的可能性是()。2.判断

(1)投掷1元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0。()(2)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可能性是1。()

(3)一本书有40页,小华已经看了20页,也就是看了这本书的1/2。()(4)全部装黑球的箱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小。()(5)一副扑克牌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二十七分之一。()综合:

3.一只口袋里有10个标有号码1,2,3,4,5,6,7,8,9,10 的球。任意摸一次。(1)有几种可能?(2)每种可能性是多少?

拓展提升:

4.要在一个盒子里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白、蓝、紫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使得从盒子了摸出一个白色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1/3,摸出一个蓝色的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1/5,摸出一个紫色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7/15,白、蓝、紫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应装几个?

7.习题课教案 篇七

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处理课后练习题。习题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训练, 又可以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不当的做法。如有些老师对于教材所提供的课后练习, 逐个讲解很详细, 结果费时费力, 收效甚微;也有一些老师对于教材中所提供的课后练习根本就不予重视, 认为没有新知识重要, 仅事先让学生去做题, 然后利用教参等提供的答案进行核对, 应付了事。实际上, 开放式习题设计可以帮助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既能照顾班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品质, 发展智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 开放式习题

1.封闭式习题和开放式习题。英语练习题可以分为封闭式习题 (Close-ending) 和开放式习题 (Open-ending) 两类。封闭式习题是指习题仅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如:It would begood to have a pencil and paper ________ (provide) . 这个题中, 只有provided才是正确的, 填入provides、providing等都不对。

而开放式习题指习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并且答案也基本没有正误之分, 非要体现答案的不同, 也是体现出学习者水平层次的差异而已。如:What are the personalities we canuse to describe a person? 这类有多种答案的问答题就是典型的开式式习题, 回答一个honest就算对了, 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其他答案, 如:enthusiastic, easygoing, introverted等。

2.因材施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他们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教育, 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有智力方面的差异, 也有人格方面的差异, 基于这些学生差异, 我们应注意因材施教, 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封闭式习题在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略有不足, 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在答错题时会有挫折感, 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又会遇到“天花板效应”, 即受限于唯一的答案, 他们的水平无法真正全部反映出来。而开放式习题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学习水平不好的学生可以尽自己所能提供简单的答案, 而水平高的学生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所学而不局限于某个唯一的答案。

三、 开放式习题的设计

目前英语教材的习题普遍以封闭式习题为主, 这有其一定的原因, 因为教材的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一定的因素, 提供唯一的答案有利于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提供参考。鉴于此, 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来设计开放式习题, 一种是自编, 即放弃教材里所提供的练习, 自己编一些开放式习题:另一种是改编, 即将教材里的封闭式习题改编为开放式习题。

1.自编。围绕主题, 设计一些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的习题, 如编故事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某一课的重点词汇和词组, 让学生以这些词汇和词组编一个小故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词汇和短语, 将它们扩充成句并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复杂程度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水平不同而不同, 在复习巩固课堂重点的同时, 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趣味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改编。目前英语教材中的习题普遍以课后阅读问答和词汇填空题这种封闭式习题为主, 下边以《新编大学英语》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为例, 结合这些题型进行开放式习题改编的探讨。

(1) 问答题。课后阅读理解问答题共有8道题, 包括:Where did the story take place? The little girl was ____? 等, 后附四个选项, 其中仅有一个为正确答案。一般情况下, 我们都是从第一个题目开始, 逐个完成, 就有可能遇到让学生作答不会的题。针对这类问答题, 我们可以在操作层面进行适当更改就可以了。学生作答时可以允许从8道问答题里任选一个来作答, 这样学生就可以选一个自己有把握或感兴趣的题来作答, 而不会遇到不会答或者硬着头皮作答这种尴尬的场面。甚至学生也可以不作答这些题目, 而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让其他学生作答。这些作法都很好地体现了开放式习题的基本理念。

(2) 填空题。如: Every year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______in serious accidents at work. (wound, hurt, injure) 像这类选词填空题, 我们可以采取部分删除的策略, 比如让学生忽略空格后的部分, 由学生来补全句子等方式。这样简单的习题也可以复于变化, 以多种情境来呈现所需掌握的词的用法。

四、 结论

开放式习题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出问题, 保住了学生的面子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并且也能改良英语练习课堂氛围, 基本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是, 也并不是非得把所有的习题都改编成开放式习题, 应根据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Penny Ur.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309-311.

8.如何上好数学习题课 篇八

关键词:数学;习题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23-02

初中数学是代数与几何并重学习的科目,既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锻炼,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和形成。课前预习、知识讲解和习题巩固是对学生完成数学知识传授、数学品质培养的必要途径。在每一节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更看重知识教学,忽视了习题课的作用。有的老师在讲解完本节知识点后,只是被动地带领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至于每个练习题的用意和目的根本就没有弄明白,甚至也没有想过弄明白。学生们也只是就题论题赶紧完成布置作业了事,也不主动地思考题目的出题规律和所属类型,应该以怎样的技巧去解决。这样师生双方就在浅层次上完成了对课后习题的回答。就目前习题课在师生心中的地位和面临的尴尬现状,的确值得每一位老师深思。如何真正体现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和意义呢?本文尝试谈论一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提前布置,做好准备

如学习一节新知识之前,要预习一样,在正式处理习题之前,也要布置任务,让学习把上课要讲的习题阅读,思考,解决,为参与习题讲解做好准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都能独立解决,如果不能自主解决的一定要标注出来,以作为重点在上课时能高度注意。而对于能独立解决的题目,也不能只停留在对问题表面的理解和运算上,还要明晰自己的思路并能达到用语言条理有序地讲述出来的目的。这样做出的习题才是真正的弄懂了。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习题后,老师还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这些习题给予我们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以总结。那完成的就不仅仅是几个干巴巴的数学题了,而是对某一数学规律和技巧的掌握和巩固了。

二、师生互动,共同应对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仅是主导。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即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其余的工作能交给学生完成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老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兴味索然、昏昏欲睡的失败情景出现。如在给学生讲解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B组第1题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一遍题目,然后让学生闭上双眼听我再缓慢地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力求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画出相应的图形。这一步可以依靠新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很愿意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并能勾画图形的大概。在此基础上再提问:那怎么画出∠AOC=70°相交于O点AB、CD两条直线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老师的激励下肯定有学生会大胆地站出来表述自己的画法。然后其他同学再做补充和修改,于是画图步骤就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清晰了。老师最后只起一个总结的作用,把作画过程完整叙述即可,当然也可以让某一个学生来总结。

三、启发诱导,拓展思维

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下的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特点是以十倍的努力换回一分的收获,而我们需要的是给学生“减负”,力求让学生做一道题能懂得某一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或对一道题能以多种思路去解决。举一反三才是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如甲乙两队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公司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一天罚款1000元,甲乙两队经商量后签了该合同。问正常情况下两队是否能履行该合同?为什么?我先提醒同学们,按正常思维,问该设谁为“x”,可是题目中似乎没有可设未知数的对象,那么该设谁为未知数呢?我帮助同学们思维,要想知道甲乙两队能否履行该合同,就必须知道甲乙两对合作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天,再与规定的15天作比较,这样不就知道该设谁为x了吗?第一道关冲过去后,以后就归结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上去了,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可是此题还有一问:可是两队合作工程的75%后,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一个对,问调走哪个队更合适些?为什么?思考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与15天有关,两队完成75%所需的天数加上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剩余工程所用的天数不超过15天就可以了。经计算两队完成工程75%所需的天数为9天,在分别计算甲队或乙队完成剩余25%工程各需多少天,分别与(15~9)天作比较,即可知调走哪个队更合适。当然这是一种思路也可以启发学生(15~9)天,甲乙两队分别完成工程的百分之几呢?在分别与25%作比较,也可以知道调走哪个队更合适。一道题老师只要在关键之处担负起启发的功能与作用,其余的工作全部交给学生完成即可。

四、适时鼓励,激发兴趣

在解决习题时,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批评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处于紧张畏惧的状态,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习题思考中去,思维大受限制,收获大打折扣;有的学生还会在老师的批评之中产生厌倦情绪,从此走上厌学数学的道路。老师要少用批评,多用鼓励性语言。哪怕只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细微的正确表现,老师都能用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学生受到鼓励,自然增加学习的内动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步。

五、结合实际,形象可感

习题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而做出的假设想象,有着生活的影子。老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到数学应用性的特点,并能运用其应用性为教学服务。如果在进行习题训练时,题目当中的内容可能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产生困惑。这时老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引进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实现抽象问题的生活化、形象化。如在带领学生作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103页习题时,我把“公园”改为“学校”,“长方形草坪”改为“操场”,处于农村的学生听了后感觉就像规划自己的学校一样,纷纷向窗外瞧去,兴趣大增,做起题来主动性大为增强。

9.习题课1 篇九

0.860m,摩擦系数为0.023,泵的性能曲线方程是H190.88qv。试问:

流量为10m3/h时输送每立方米的水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是否可以胜任?

10m 解:

(11分)

uqv10/36000.7850.0521.415[m/s]

24dhf1lleu2d20.023601.415220.05227.6[J/kg]

如图,取1-

1、2-2截面,以1-1截面为基准列柏努利方程式:

gzp1u2p212u212Wegz22hf12

z10;z210m;p1p2;u1u20

Wegz2hf129.811027.6125.7[J/kg]

即每千克质量水需要125.7J功,每m3水需要125.7×103

J,或125.7kJ。

2.此时需要压头为:H需Weg125.79.8112.8[J/N]12.8[m]

分)

泵在此时可提供的压头为:H190.88100.813.4[m]

HH需

故泵可以胜任。

1.4

2.用泵将2.5×104 kg/h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 槽(见右图)。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28×103 Pa 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路内径 为0.068m,管路总的能量损失hf为26.74J/kg

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 m。若泵 的效率为0.65,求泵的轴功率。(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3)

3.如图,用泵将水从水池输送到高处的密闭容

器,输水量为13.5m3/h,输水管的内径为48mm,其出口位于水池液面以上20m,伸入压力为 500Kpa(表压)的容器内,水在管路内机械能 损耗为39.5J/kg(不包括出口局部阻力损失),试 计算输送所需的有效功率,设泵的效率为0.65,求:泵的输入功率。

4.用泵将水从水池送至高位槽。高位槽液面高于 水池液面48 m,管路全部能量损失为22 J/kg,流量为38 m3/h,高位槽与水池均为敞口。若 泵的效率为65%,求泵的轴功率。(水的密度取为1000 kg/m3)

5.如图所示,用泵将河水打入洗涤塔中,喷淋下来后流入下水道,已知道管道内径 均为0.1m,流量为84.82m3/h,水在塔前 管路中流动的总摩擦损失(从管子口至喷头 进入管子的阻力忽略不计)为10J/kg,喷头 处的压强较塔内压强高0.02MPa,水从塔 中流到下水道的阻力损失可忽略不计,泵 的效率为65%,求泵所需的功率。

1.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由直径为Φ25×2.5 mm的钢管束组成。苯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 流量为1.25 kg/s,由80℃冷却到30℃,冷却水在管间和苯呈逆流流动, 进口水温为20℃, 出口不超过50℃。已知体系总的传热系数K为0.472kw/(m2·℃)),苯的平均比热为1.9 kJ/(kg·℃),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式

Q = KOSOΔtm

式中

Q = WhCph(T1 – T2)= 1.25×1.9×103×(80-30)= 118.8 kW

m2

2.有单程列管换热器,传热面积为4.8m,由252.5mm的管子组成。用初温为20℃的水,将机油由200℃冷却至90℃,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机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1250 Kg/h和1480 Kg/h,其比热分别为4.18 kJ/(kg·℃)和2.0 kJ/(kg·℃),两流体呈逆流流动,传热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为175.6 W/(m2·℃),忽略热损失。

10.七课复习题 篇十

2、理解“三步走”战略?

3、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是它包括和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5、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6、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7它的确立是有和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的主体地位,同时,需要在的条件下发展经济。

8、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0、在分配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1、共同富裕的含义。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允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上的差距,允许存在先富与后富之分。

1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

13、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在社会上努力让、、、、蔚然成风。

(2)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发挥实现自我价值。

1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15、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16、中学生如何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中学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17、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免征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

18、列举当今社会的民生问题:

上学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食品安全问题等

19、为解决民生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解决人民的期盼才去的措施)

完善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再就业制度、城乡社会养老制度等

①有利于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②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③ 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优越性④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小康社会 ⑤有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①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 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2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把“蛋糕分好”问题

11.习题课备“非”为宝 篇十一

【关键词】习题课;错题;选题;编题

经过这几年观察发现,目前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甚至基本不动;习题教学针对性不强,对资料上、试卷上的习题不进行取舍和归类,教学效率低;课堂教学容量特别大,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本人只对于如何习题课备题提出一些改变现状的策略,以供同行参详,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出“非”

错题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不难找,教师对于长期任教的班级来说大多是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试卷的检测情况就有大量的错题堆在那里,但对于对班级不了解的情况的教师也有一个好方法——课前练习。通过课前练习,哪些题目学生错得多,查哪些知识点学生还不会,查哪些方法学生没掌握,针对课前练习的情况,就知道要选择哪些题学生还不会,有了大致的方向。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习题课前,我先让全班默写判定两个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再让组长把小组内错误的题号收集起来,这样我就能在课前了解到哪些学生还不懂,还不会。

二、“非”分析

对于习题课选题是必须的。没有一张试卷是统统都要讲的,也没有一次作业全部要讲的,这就要面临如何选题的问题。在选题之前首先得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分析学生错误的方法,分析学生错误的习惯,分析错误的类型。针对这些分析的结果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习题课和新课是一样的,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特别是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学生的错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三、精选“非”

如何选题是每个老师都必须做的事情,很多老师就选那些学生平时作业里错误比较多的,或者是比较难的。我听有个老教师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对于80%的学生都会做的题目老师会选择不讲,对于90%甚至95%学生都不会的题目老师会选择讲评,但是讲评后的结果去想过吗?后者讲了之后也还是有80%甚至90%的学生不会,你觉的这种题目要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我觉得也应该选,只要这道题目值得一讲,至于怎么讲,多少人能听懂是另一个问题。那是不是只讲错的多的题目呢?那也不尽然。我觉得选题应注意一下几点:

(1)题目应该是精选的,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

有些知识点重复的题目可以选择一道就可以。例如:在一次作业中同时出现了这三道题:

①若关于方程x2-ax+2a=0的两个根的平方和是5,则a的值是_____(选择题)。

②若关于方程x2+(k-2)x+k2=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k的值是____(填空题)。

③α、β是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它们满足 ,求m的值(简答题)。

这三道是一次作业中错误率很高的题目,应属于易错题,它们的也属于同一类型的题目,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罢了,我只要选择期中一道作为典型进行讲解就可以了,当然我们可以选择第三题,讲完之后把第一二两题的不同之处点一下即可。

(2)选择一些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例题,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体现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

(3)为了习题课有阶梯性也可以选择一些错误比较少,或者大多数都会的题目,已达到让学生明白难题都是由简单题累加起来的,会了多种简单题,也会了难题。用例子说明一下:在解方程组中,有些方程组比较复杂对于学生计算起来很繁琐,也很容易错。

总之,解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波利亚也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那么习题课就是数学教学最关键的部分,从而使准备习题是关键部分的关键。习题课一定要有主题,要有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讲习题中也变得像上新课一样,感觉有东西可学。那么请教师们多去看看学生的错题怎样才能变成习题课的上课宝贝,多去想想学生的错题怎样变成学生的数学食粮。真正让习题课成为学生查漏补缺的良药,真正让学生已达到会一题会一类,左右逢源一世界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当好配角精心组织习题课[J].人民教育,1980(10)

12.生物习题讲评课教学探讨 篇十二

关键词:生物习题,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

习题评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查漏补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高三练习相应增多,因而习题、试卷讲评课也频频出现。讲评课常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只公布答案不作任何解释,其课堂容量可想而知。另一种是题中凡是涉及的知识点,不论学生是否已理解,都梳理一遍。这样看似容量很大,教师也很辛苦,但重点不突出,没有针对性,效率不高。

笔者对生物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下面笔者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 有针对性评讲

评讲习题,应将该讲的内容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讲。

(1)正答率低的题重点讲。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答对率低于40%的题要重点讲,要分析其出错的原因。只有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

(2)典型习题变式讲。一般分为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将题目条件稍作改变,变定式思维为多向思维,可有效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素质。[1]

[例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多大?假设常染色体遗传病(以下称为甲病)基因用a表示,色盲基因用b表示。由题意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致病基因a频率为1/10,正常基因A频率为9/10。丈夫为该病携带者(Aa)可能性为Aa/(AA+Aa)=(2×0.1×0.9)/(0.92+2×0.1×0.9)=2/11,而妻子(AaXBXb)必携带致病基因,这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所生子女患病包括三种情况: (1) 只患甲病(aaXB); (2) 只患色盲病; (3) 患两种病。运用“分解组合法”,先将两对等位基因分解为:Aa×(211) Aa, XBXb×XBY,分别求出后代某种表现型的几率,然后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得出各种表现型的几率为:

(1) 只患甲病(aaXB):Aa×Aa→aa (1/22), XBXb×XBY→不患色盲概率(3/4),几率为3/88。

(2) 只患色盲病:Aa×Aa→aa(不患此病概率21/22), XBXb×XBY→XbY (1/4),几率为21/88。

(3) 患两种病:Aa×Aa→aa (1/22), XBXb×XBY→XbY (1/4),几率为1/88。

此题解法一(逆向思维法):只考虑不患病(正常)的情况,再根据概率法则进行计算;解法二(集合计算法):(集合图略)。

将题目条件或提问角度加以改变,构成新题,然后进一步求解。通过一题多变,深入挖掘这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更深入地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将例题1加以变形、延伸就成为例题2。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色盲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则此孩子: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 (2) 色盲的概率,

(3) 两病兼患的概率, (4) 不患病的概率,

(5) 患病的概率,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答案 (1) — (6) 1/4, 1/4, 1/16, 9/16, 7/16, 3/8]

(3)综合知识扩展讲。习题评讲不能就题论题,应以本题目为基础,“借题发挥”,进一步扩宽知识。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知识点的遗漏,评讲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与之相关但未涉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适当延伸,强化知识的纵横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增加知识的摄入量,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道题”而“会一类型题”的目的。

[例3]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为高度不育

本题将染色体组及单倍体、多倍体、胚乳等知识综合在一起,教师指导学生对某一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合理的思维发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它们的思维空间。

(4)解题思路方法渗透讲。讲评中,教师应注意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及其关系,抓住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解题技巧的讲评就是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应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方法规范,提高解题能力。

[例4]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3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先要弄清本题涉及的知识点:DNA(基因)和信使RNA的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再理出解题思路:基因→信使RNA→氨基酸→蛋白质。此题关键是求氨基酸个数,由转录、翻译知识可知:DNA上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数目=6∶3∶1,蛋白质分子量=形成此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量总和—脱去水分子质量总和,所以依题意知氨基酸数b,失去水分子数为(b-n),故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b- (b-n) ×18。

2. 同学之间合作,自我纠正

对于答对率较高的题,学生一般通过查阅书籍或回忆都能自行解决,没有必要进行集体评讲,否则会引起学生思维错觉甚至混乱,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具体做法是:把相邻的几个学生编成一个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自我纠正。这种方法解决了时间的矛盾,同时很好地弥补了大班教学难以兼顾学生个性的不足。

3. 由学生讲解

由学生讲解,这也是调节上课形式的一种方式,并能更好地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任学生担任“讲解员”,教师作必要的技术指导并带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当然这种操作方法实施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从学生答卷中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几位对试题分析比较有见解的学生或者是全班中的几位学习尖子对试题作分析,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提出他们的解题思路的具体过程,教师再与学生针对这些解题思路提问、质疑、补充、推论、总结,与学生共同探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由学生讲,有时教学进度可能会慢一些,但学生比较投入,如果讲解者概念存在模糊,教师应及时纠正。并且此过程中允许其他学生提问和反驳,通过辩论或讨论,学生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十分有效。

4. 自主复习和巩固,教师督促

学生掌握知识要有一个过程。有些题目评讲过了,当时学生也觉得懂了,但再做学生还是做错,原因之一是没有给时间让学生自我消化。评讲课上通过讲,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基本上能明白错误所在,但此时所学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忘记,故对获取的信息需要加工、储存和应用,可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这样做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此时教师与学生进行进行个别辅导、督促,教师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督促指导与学生的自学、巩固两不误,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效果更佳,也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2]

当然,评讲课上怎么评、怎么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统计分析是评讲的依据,统计的内容包括:分数统计、出错率、错误答案的类型、错误原因等。教师应从中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在评讲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

从笔者探索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孙义全.生物学试卷讲评的思路探究.生物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0, (8) :43-44.

13.物理习题课教学研究 篇十三

物理习题是实际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的科学简化、抽象化和理想化模型。物理习题的教学是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物理教学物理习题学生教师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是在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认识活动。学生头脑中所记忆的物理知识都是在一些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概括出来的物理规律,学生往往对这些事物中的物理情境比较熟悉,而对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习题中所给出的情境,通常会被头脑中原有的、熟悉的情境所限制,形成思维定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或情境多是经过教师精选、简化了的,这些物理现象与所要得出的结论之间都有简洁的联系。所以学生在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过程一般都比较简明直接。而物理习题所呈现出来的是各种具体的物理问题,通常问题中所给出的己知条件与所求的结论之间也不容易直接找出联系来,因此需要学生进行较复杂的思维。例如,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以简明直接地导出动量守恒定律,但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却需要进行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如怎样选取研究对象(以哪些物体为研究的系统)、研究对象在哪个过程中动量守恒、这个过程的初末状态情况如何、正方向应如何选取等。这说明在解答物理习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比学习新知识时复杂得多。

物理习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是我们研究物理习题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方面

(1)由于解答物理习题往往要涉及运用数学工具,所以一些学生总将解答物理习题的主要精力放在已知哪些量值、求什么量值上,这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同时包含在哪个公式中,将已知量代人公式中使用怎样的计算技巧等。面对于物理习题所述的物理情境、物理过程及过程的特点等却不能进行认真分析,另外对解答所得出的数学解也没有进行物理判断的习惯,认为只要解出结果,就算完成了解题任务。

(2)正确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过程应从题目所述的物理情境人手,分析物理过程及其特点,根据过程特点确定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物理规律(公式),在此基础上列方程求解。然而,学生在解答物理习题时,习惯于简单地套公式计算,而不重视对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这种根据题目所给已知量找公式的思维习惯,在初中阶段解答一些单一过程的习题时,还勉强可以应付。而对于一些过程较复杂的问题或有隐含条件的问题,特别是高中物理习题,则显得无计可施,常常出现记住了一堆公式,却没有一个公式好用,或不注意适应条件而乱套公式的被动局面。

2.教师的教学方面

(1)搞题海战术。教学中所讲解的例题和布置的作业不加选择,不顾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见题就讲、见题就练,不少题目学生要重复解答多次,对一些偏题、怪题、超纲题,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用简单的重复代替了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既没有明显的收效,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片面追求高难度和高密度。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总想着高考的要求,追求习题教学一步到位,而放弃了基础题的训练。这样的习题教学,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的限制,所以解题只能依葫芦画瓢;教师片面追求习题课的高密度,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不注重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只考虑高考的题型,将所有考过的或可能考的题目,全部、反复地进行讲练,造成教学密度过大而形成“满堂灌"的教学,从而使习题课的教学节奏太快,学生的思维活动过于紧张,最终造成两极分化的被动局面。

习题课既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上好习题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习题教学之初应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思维定势。从人的思维定势的形成和特点来看,思维定势对习题教学有促进作用。在习题教学之初应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思维定势,才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角色,使学生对某一类习题建立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帮助我们解决90%以上的问题。思维定势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有利于人们利用经验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但同时思维定势容易使人产生思想上的惯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容易将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生搬硬套到新的情景中去,导致错误的结论。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创新思维,做出新决策。所以,在习题教学的后期,又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一定的分析方法之后,就要适时的运用一些习题,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定势的基础上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只要做到了建立思维定势与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建立思维定势的基础上再打破思维定势,就能让习题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建立先分类,再根据不同物体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当学生已经建立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再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打破思维定势。

(2)为了使习题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克服传统习题课的缺陷,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是值得尝试使用的。

探究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为探究而自我组织、查阅或收集资料、分类和处理资料、得出结论等环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②开放性和自主性。探究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③交互性和探究性。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协商和对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探究,甚至会争论,这就体现了明显的交互性。在这种师生互动中,学生才能自主相互交流和论证各自所提出的解释。

上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试讲稿考试下一篇:迎新联谊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