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024-09-25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0篇)

1.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一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富裕和谐新金山

金山屯区是伊春市下辖21个县(市)区(局)之一,坐落在小兴安岭中麓,汤旺河中游。这座美丽的金山小城山川俊美,秀水环绕,资源丰富,物产众多,施业区总面积184 949公顷,总人口48 100人。近年来,金山屯区围绕全面建设富裕和谐新金山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业富民”三大战略,着力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推进生态旅游、绿色能源、造纸、特色种养殖、木材精深加工五大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全区呈现出生态更加优越、经济加快发展、城镇环境优化、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一、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金山屯曾是一片林木葱郁、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自1952年建局以来,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初期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对这片茂密的森林进行了几十年的过度开采,截至2007年,全区累计为国家输送优质木材1 303.8万立方米,上缴利税2.84亿元,是同期国家投资的2.5倍。在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森林资源也濒临枯竭,森林公顷蓄积量和成过熟林大大减少,林木总蓄积量由2 183万立方米下降为1 192万立方米,可采林木仅为53万立方米,林分质量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退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庄严承诺,“不管怎么难,再不能向林子伸手”,“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保护好金山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森林资源”。自此,将生态建设作为立区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严管资源。严格控制“三总量”,严格采伐限额管理,坚持“一米不超采”,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使森林资源得到较好的休养生息,全区森林覆被率由上世纪末的78.5%上升到93.1%。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胜利实现了连续57年无森林火灾,森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培育资源。切实加强营林工作,2000年以来累计完成更新造林5 634公顷,退耕还林133.3公顷,营造民有林43,500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8.5%。义务植树108万株,尽责率95.4%,城镇绿地面积达到239.55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7.8平方米。经营资源。坚持走在保护中经营、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路子,牢固树立经营资源理念,通过远封近分、分类经营、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既使资源优势变为项目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又保证了资源得到更为直接、细致、有效的保护,实现了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合理兼顾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二、努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近年来,金山屯区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精心构筑形成了“生态旅游、绿色能源、造纸、特色种养殖、木材精深加工”这样一个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相互拉动的产业格局,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近年来,金山屯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和人文历史悠久的优势,全面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按照建设旅游大区的战略构想,围绕“青山秀水、冰情雪趣、绿色生态”的形象定位和“两漂体验游、休闲度假区、风景观光线”的功能定位,形成了“大丰河源头漂、汤旺河竹筏漂、金山鹿苑观光、峰岩山寨休闲度假”等品牌,全区旅游业投资规模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 23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元,近3年实现旅游收入3亿多元,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兴区的重大产业。

――绿色能源业迅速崛起。为了能让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飘金洒银,使这一得天独厚、用之不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伊春龙源雄亚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老白山开发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已完成95 754万元一期工程,即将并网发电,投资近10亿元的二期工程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全部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44 951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2.74亿元、实现利税4 952万元,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劲发展后劲。目前,正积极进行区域内其他适合建设风电场、梯级水电开发地域的勘测,金山屯正向着建设小兴安岭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绿色能源之乡的目标阔步前行。

――造纸业优化升级。金山屯坚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富民之路,由吉林永丰造纸有限公司投资2 500万元对造纸厂进行整体收购,投资700万元对原污水处理系统和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做到了环保上完全达标,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正按照“在原料上‘吃废纸’、环保上实现‘零排放’、规模上达到30万吨纸”的发展目标加快向前发展。

――特色种养殖业日益壮大。近年来,金山屯区坚持把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作为富民的“黄金产业”,按照“巩固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思路,构建了特色种养殖经济带,培育壮大了黑木耳种植、养鹿、养狐、野生动物驯养、养鸡、养猪、养牛、冷水养鱼、北药种植、绿色农业示范等十大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扶持发展了雪中王、红森林、金穗公司等7户加工销售企业,使特色种养殖业在实现种植、养殖收益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加工和流通收益。目前,全区黑木耳种植达到7 060万袋,养鹿达到3 800头,养狐达到5 700只,养鸡达到88万只,年可创产值可达1.8亿元,全区共有16 134人在从事特色种养殖项目中实现着增收致富。

――木材精深加工业稳中有进。近年来,金山屯区坚持从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努力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园区载体为增长极、节能减排为保障的木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依托距佳木斯口岸和与其他林区毗邻的优势,坚持扶持东盟、瑞丰、创维、金合等具有规模优势的木材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这些企业在开辟外埠原料市场上,发展终端化、精品化产品上,生产经营管理效益等上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出口创汇由2003年的12万美元增加到883万美元,更好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现如今,金山屯区五大立区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壮大,对“强区富民”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的和谐城镇

多年来,金山屯区坚持把城镇建设摆放到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建设“山城特色、江南风韵、现代气息”的北方山水小城的定位,围绕“生态平衡、环境优美、景观独特、风情浓郁、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积极对上争取和市场化运作,仅近几年就先后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亿多元,新建楼房11万平方米, 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8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四、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促进金山文化繁荣发展

金山屯区坚持以文化的繁荣发展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按照“发挥优势、弘扬精神、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打造品牌、促进发展”的文化发展思路,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文明建设的新实践,把繁荣发展金山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区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呈现了群众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氛围热烈浓厚、规模盛况空前的新局面,文化队伍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

金山屯区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在群众富裕的基础之上,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致富群众的主渠道,积极创造自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自营经济项目蓬勃发展,全民创业热情涌流,全区自营经济年增加值已达到1.8亿元,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0 000元,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就医、就学、供水等热点难点问题。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在发展中创造就业岗位,仅近几年就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17 26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3%以内。坚持把增加职工收入,作为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拓宽增收渠道,在职职工工资收入由2004年323元增加到目前的756元,职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将3 939名混岗的大集体职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对4 162名森工企业混岗人员全部进行一次性安置,累计将6 200名贫困群众纳入低保,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全区基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9.7%、91.4%、95%。扎实推进“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三年来累计为贫困群众投入扶解资金100多万元,使全局贫困群众脱贫率达到96%以上。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教学楼4 700平方米。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资400万元新建医院住院处,完成惠民医院和13个社区、场所、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启动实施了“兴安健康行”活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好地满足了全局职工群众的就医需求。扎实推进“平安金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区安全文明单位、安全文明社区创建达到市级以上标准的占92%。全面做好信访工作,化解了一批信访难题,连续五年实现了越级进京、进省上访“零”目标,有力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现如今,勤劳、勇敢、质朴的金山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正用汗水描绘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用汗水洗濯着汤旺河畔这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金山屯,正以独特魅力和耀眼光芒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编辑/穆杨)

2.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二

1 绿色环保理念的概述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 我们国家逐渐对绿色环保重视起来, 绿色环保主要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合法的、合理的开采, 在降低环境污染的情况下, 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 现处在初级阶段。通过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与环境法的完善,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的环保工作还相对较为落后, 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绿色环保这一理念的提出, 是站在一个长远的角度提出的。

2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正常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因此在人类的发展与生存过程中, 离不开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人和自然之间具备一体性, 因此我们要更好的理解人和自然一体性, 这有利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人类需将自己看成自然的一部分,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会在一定范围对自然加以利用和改造, 但是由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一体性, 因此对自然的改造, 势必会对我们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然不是随意进行改造的对象。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 要对改造程度和改造方式进行一定的约束, 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反之,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 若对自己没有约束, 就会对自然造成损害, 从而对我们人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 如何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3.1 推广低碳生活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倡导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号, 人们所提倡的低碳生活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耗用, 以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目前, 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流行语, 而且关系着人类未来战略的选择。低碳生活的中心思想是“节能减排”, 主要是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消费习惯, 最大化的降低排放全球温室气体, 以避免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的出现。

3.2 资源可持续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需要在科学合理调整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保障以后子孙后代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保证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需处于再生速率的范围中。其次, 在资源开采后, 我们需采取相对完善的措施, 以防止再生资源枯竭的出现。

3.3 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在回收利用废旧物品的过程中, 需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这一思想紧密相连。重视废旧物品的再回收利用, 不仅能够“变废为宝”, 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旧物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1有关部门需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 并大力宣传废旧物品回收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集中处理, 以避免分散污染, 降低回收利用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2我国利用废旧物品的相关技术, 和国外的发达国家比较, 还处在劣势地位。由于在我国废旧物品利用的水平还达不到国际水平, 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回收利用的成本, 还有的出现了“得不偿失”的局面。我国的相关部门需重视研究回收利用技术, 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

3.4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环保工作, 不是个别部门的事,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需要大家的参与与配合, 需要环保部门对人民群众进行有效动员, 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1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 促使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比如报纸、电视、社区宣传、网络等多个途径, 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内, 开展环保知识的讲座;2环保部门在环保活动中承担组织者和策划者的作用, 在活动中需发挥核心作用。想要在环保中取得好的效果, 部门除要以身作则, 端正工作态度外, 还需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发挥好带头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因此需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 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 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环境问题在严重危害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 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本文针对绿色环保理念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论述和见解,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 2009, 25 (2) :78~82.

[2]杜文艳, 袁卫民.城市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3 (5) :202~205.

[3]陈德敏, 董正爱.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1) :189~192.

[4]李莉, 袁超.地理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J].地理空间信息, 2011 (6) :42~44.

3.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三

[关键词] 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当前,充分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是我们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

(一)人口与资源比例不平衡

从总量上看,我们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值的50%。

首先是生存空间。目前中国大陆有13亿人口,比建国初期翻了一番。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除去1/3天然无法居住的地带,建国之后50多年,水地流失面积又超过1/3,现在能生存的土地仅占总量的1/3。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而生存空间却减少了一倍。

其次是耕地面积。我国现有耕地18.3亿亩,人均只有1.4亩,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3。主要原因是城市不断的开发改造,每年流失耕地600万亩左右,预计到2030年,人均不到1亩,中国土地承载力已达极限,耕地资源不足已呈不可逆转之势。

第三是淡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人均占有水资源2200立方,只及世界人均值的1/4。我国是全球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110座严重缺水。而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需水量持续增加,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正不断向我们亮出“黄牌”。

第四是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的1/2,且富矿少,贫矿多,特别是石油、铁、铜等缺口很大。

第五是森林资源。我国属于少林国家,森林面积1.58亿亩,人均只及世界的1/8,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其中1/4在青藏高原,1/3以上集中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需求相差很大。

总之,我国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非常丰富,但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比世界的平均值还少,所以说人均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是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剧。

从农业方面看,我国农业基础地位薄弱。我国人均耕地与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手工劳动仍占不少比重。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差,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工业方面看,工业发展模式为粗放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的。专家指出,不可再生的资源消耗未来必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大障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战略上,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考虑国家的能源储备,在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把一些密集性、高消耗的产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从服务业看,我国服务业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目前世界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都在50%以上,发达国家更是平均达64%,而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占40%。主要是我国新兴服务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

(三)环境问题令人担忧

由于我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受到严重破坏。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长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理率仅为32%。生态和环境恶化,正在侵蚀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医学专家认为,我国每年200多万的癌症死亡者中,有70%与环境污染有关,全国20%的儿童有铅中毒症状,城市中10%的夫妇因污染不能生育或生下畸形儿。国外科学家甚至宣称,如果中国不迅速采取有效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可能出现在中国。

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大对计生工作的监管力度,继续控制人口增速。既统筹全局,又要突出加强对农村、城市农民工、城乡结合部居民的人口生育管理工作,遏制偷生、超生现象,真正实现人口的有计划生育。采取得力措施,使我国人口增速适当,结构合理,适应资源、环境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要注重教育公平,推行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起码的义务教育。更要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把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人口资源环境意识教育等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国家培养一代具有独立人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备法制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现代公民。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坚实基础。

(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当一些地方还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热潮之中时,环境污染已越来越严重起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1、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集中力量膨胀支柱产业,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文化优势,使集约型经济快速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2、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量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推广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把污染预防的综合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和服务中,从而从污染产生源开始减少生产和服务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能够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节俭意识、环保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里,才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所在。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规律。

一方面要树立节俭之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铺张浪费之风日渐抬头。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节俭风尚,在工业生产以及用水、用电、用材等日常生活方面厉行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才能尽可能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4.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四

引 言

自然生态环境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利用开发的对象,对于幼儿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生理、心理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徐菲:《对仪化幼儿教育宏观生态环境的分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所形成的环境态度、情感等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穿着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终身学习思想,贯穿着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与幼教密切结合起来的开放教育思想,不仅给幼儿园的全面教育设定了总纲,也与我们正在实践的环境教育不谋而合。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自然环境教育为切入点,在《纲要》的指导下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幼儿自然环境教育实践,经历从茫然到了然、从盲目到规范、从过程,现与各位同行交流、分享。

第三阶段

深入学习《纲要》,开展行动研究,形成解决策略

第二阶段的尝试曾让我们一度陷入迷茫与困惑:我们虽然明确了自然环境对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地利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何在实施过程实现教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究竟应从哪里入手开展研究„„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再度开展了新《纲要》学习,但这一次我们缩小了关注范围,围绕“环境教育”这一点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以新《纲要》为核心指导思百度文库

想,广泛收集了有关自然环境教育的大量资料。终于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学前教育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而这些领域均可成为有效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载体。

一、明确新课程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

首先,健康与社会领域:《纲要》要求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如果从小就能初步了解整洁、绿地、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学前教育就能为幼儿未来环境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康与社会领域涵盖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往往容易被忽视的行为习惯都与环境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迫切需要通过环境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公共道德并萌发环保意识。

其次,语言与艺术领域:《纲要》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并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讲述有关大自然的故事形成环境意识;艺术要求幼儿广泛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自然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放松心情,呈现自由状态,有助于幼儿自主地感受美、发现美,并用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美。

第三,在科学领域,《纲要》要求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这一领域里,显然更多的是倡导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关爱。由于幼儿认识过程中有意性发展较弱,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现象的兴趣都是无意的、偶然的、不稳定的。这就需要成人及时地帮助他们,去关心、了解生活中出现的有关自然界的各种秘密,百度文库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二、把握《纲要》精神,确立自然环境教育目标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环境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得到提高。而在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我们应“以情感目标为环境教育的核心,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渗透其中”。因此,我们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的研究总目标,即“引导幼儿关注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形成欣赏、尊重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的确定是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为依据的,主要是发展幼儿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树立幼儿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环境教育,使幼儿自觉遵守环境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且能初步识别和抵制那些不自觉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

三、开展行动研究,形成实施策略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过程,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环境教育经验。通过在教研活动中的交流与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下四种实施策略:

1、根据季节变化特征,制定教育计划

自然环境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平时孩子们接触自然界时是懵懂的,无目的的。而老师在根据季节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之后,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从而避免了环境教育的单一性和盲目性。例如:春天,万物复苏,我们带领孩子们百度文库

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描绘桃红柳绿的自然美景,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机;夏天,乍雨初晴,孩子们在水帘洞中嬉水玩耍,“放小船“、“照镜子”,观赏天边变化的彩虹;秋天,丰收时节,我们带领孩子们到花果山采摘收获,体验劳动的快乐;冬天,在按摩足道上活动活动,在攀爬岩上一显身手,既锻炼的身体又磨练了意志„„各生态景区在不同的季节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教育优势,老师们则根据这些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计划,让孩子们在每一次的环境教育中都有新发现,都有新收获,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结合自然环境资源,生成园本课程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才可能真实自由地展现自己,自然地发展他的内部潜能,我们也才可能了解到儿童发展的真实情况。”教育者只有真正了解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现状,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我们正是在前两阶段的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失败和提炼的过程,才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这些原始积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新《纲要》开展了“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幼儿英语运用能力”和“绿色生态教育”等行动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例如,我们结合幼儿园各人文景观对小朋友进行英语口语教育,让他们扮演“英语小导游”,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自然习得各景点的英语名称,同时还运用了日常交际口语,活学活用,形成了我园环境教育的一大特色;我们还充分利用花果山种植园的地理优势,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不仅让孩子们进行观察、记录,还让他们亲身参与到蔬果的种植和收获中来,进行劳动教育;此外,我们还通过教研学习、园本培训、赛课活动等形式,百度文库

促使老师们不断开发和提升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最终将经验形成文字,形成了我园园本课程的雏形。

3、开发自然环境功能,优化一日活动

在前两个研究阶段,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性方面,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在意识到这一薄弱点之后,我们尝试将自然环境教育与一日活动的各环节结合起来,即“能使用户外自然环境的生活环节,尽量在户外开展”。例如:以往的晨间活动,多是教师在室内组织开展的,象“结构游戏”、“区域活动”等等,现在我们将晨间活动移到了户外,带领孩子们跑跑步、走走按摩足道,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享受温暖的阳光;我们进行了“绿色教育”的专题研究,明确了哪些集中教育活动适合在户外进行,最能体现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科学活动、体育活动、种植活动等);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更是保证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午餐后带孩子到花果山上散散步,既帮助了睡前消化,又观察了种植的生长情况„„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不仅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让孩子对幼儿园流连忘返,还减轻了老师们在活动准备方面的负担,一举多得,受到了教师、孩子、家长三方的肯定!

4、合理运用自然环境,保障幼儿活动机会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必须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不能盲目地追求时尚而使之破坏。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才会成为我们受用不尽的财富。但随着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增多,不可避免地会给自然植被带来一定伤害,而且在户外开展活动,百度文库

老师的组织教学难度很大,不能及时地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因人施教。为了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也缓解教育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在本学期,我们又及时调整了教学模式,将分组教学引入环境教育之中,即“两名教师各带领一半的幼儿,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这样就提供了更多师幼互动的机会,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减少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消极等待,对已有的自然环境也予以了保护和优化。

收获与展望

1、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与孩子一起收获了成长的惊喜。 孩子的发展: 自然环境教育有效促进了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收集了全园幼儿的体检结果,发现本(2004.9——2005.6)的体弱儿童较去年减少了40%,幼儿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明显增强,动作发展协调;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和自然智能发展较快;孩子的交往能力增强,具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和意志品质(自信、勇敢、有毅力);同时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喜欢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并从中获得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教师的发展: 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上,我们实现了五个突破和五个树立:

百度文库

一是突破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了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生活教育等先进教育观念。

二是突破传统的儿童观,树立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先进儿童观。

三是突破传统的教师观,树立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新的教师观。

四是突破传统的发展观,树立了“让儿童适宜、主动、均衡、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五是突破传统的教育过程观,树立了“师幼双主体,互动学习、共同发展”的教育过程观。

2、自然环境教育只是我们开展“幼儿园教育资源统整利用策略”行动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将继续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探索家、园、社区一体化的幼儿环境教育实践,例如“如何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怎样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社会性”等等。

幼儿园实施《新纲要》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每一次的小结与回顾都意味着我们向更高起点的迈进。我们将继续投身到新《纲要》引领的教育改革之中,不断地去探索、总结,谱写出具有园本特色的幼教篇章。我们期待着与同行的交流学习,更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专业化引领。有了你们,我们将走得更加脚踏实地!谢谢!

百度文库

参考文献

5.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五

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可勇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攸县立足县情实际,以创新、务实的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要着力于城乡规划先行,以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一是科学规划全覆盖。坚持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打破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以统筹城乡资源、优化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攸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编制了《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等10余个专业规划,并做到相互衔接、互相促进。二是以点带全面。以中心镇、中心村为节点,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完成了20个乡镇镇区和180个中心村的总体规划,建设了规范化社区(村)40个,抓好罗家坪、谭桥、新联等一批农村示范创建工程示范点,着力打造106国道和网朱公路沿线的示范带,推动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完善设施促对接。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推进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全县95%的村、80%的组、60%的农户通了水泥路,单位面积公路密度、万人公路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70%的镇用上了自来水,为5万余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居民全部实现了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到组到户改造率达到90%,被评为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去年,全县共投入4000万元对19个乡镇镇区实施净化、美化、亮化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二、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是支撑。为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攸县以“两区一带”(攸州工业园区、酒埠江风景区和106百里经济长廊)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北部生态、中部农业、南部物流等六个功能区,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多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为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围绕打造“百亿产值园区、百亿产值能源基地、百亿产值产业集群”的目标,通过加大投入、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基本形成以攸州工业园为龙头,网岭、新市、酒埠江、桃水、菜花坪等乡镇为补充的“一园多区”工业发展格局,园区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推进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引导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去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6.2%,涉及农户6.8万户,占总农户的40%。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53个。促进了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60万亩优质稻、5万亩杂交制种、3万亩无公害蔬菜、6万亩优质油茶林等具有区域板块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催生了武陵源油脂、万丰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推进农民向中心城镇集居。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减少农民、增加市民。近年来,攸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县非农就业农村居民达10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8万人,在深圳的“的士”、长沙的“超市”、北京的“菜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务“群族”。全县每年有近2万人到城镇定居置业,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力。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2009年攸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98:1,城乡收入差距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三、倾斜投入,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把社会事业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构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平台,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一是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大

力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全县学校总数由2000年的565所调减为现在的189所;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基本消除学校危房;为所有的中心完小开设了宽带网;从今年开始将用3年时间投入1亿元资金实现寄宿制学校全覆盖。二是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对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共增加病床300多张,所有病房均配置空调、电视机和卫生间。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为所有的卫生室添置了必备的医疗卫生设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建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建立健全就业、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体系。在所有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实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互联,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和农村五保救助标准,落实城乡低保对象33419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推行九项公共卫生服务,大力保障农民的基本健康权益。

四、文明共建,促进社会进步一体化

按照“城乡文明共创共建”的思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推进社会进步一体化。一是生态共建。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力度的基础上,实施东部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划用8年时间投入5亿元资金完成矿区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自2005年以来,已投入治理资金3亿元,矿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面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彻底改变城乡卫生面貌,全县已实施“三清四改”8万多处,建成垃圾池2500多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二是文化共享。建成12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85家农家书屋、80家乡村大舞台,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数字化电视改造,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推介。三是文明共创。总结提炼、大力宣传“三十条”和攸县精神,促进城乡居民更新观念,养

6.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六

中共XX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XXX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不但要协调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社会才可以在以人为本的目标下和谐发展。维护党纪政纪,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主要任务。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一、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环境保护执法监察的责任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我们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小康进程的必由之路,是一个长期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严明纪律,加强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执法监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XXX市是一个风沙灾害严重的县份之一,被生态专家称为“吉林生态的西大门”。多年来,我们XXX市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执法监察,每年都安排《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执法监察,环境建设专项资金专项检查等相关环境方面的执法监察项目近10项。去年我们通过对《草原法》落实情况进行执法监察,查处了服先镇草原开垦案,对四名干部给予了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各级纪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作为首要任务,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力量布局、精力投向上,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保障作用。

一要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就是要维护政治纪律,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贯彻市委重大决策以及工作部署的监督检查;鼓励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大胆开拓创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各行其是、无所作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通过严肃政治纪律,确保各种决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不受干扰。

二要提供严明的纪律保障。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不顾相关规定而乱批工程,甚至挪用或侵吞环保工程资金、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资金。只有严明纪律,加强检查监督,才能有效地遏制和预防腐败,才能确保环境保护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要提供良好的作风支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支勤政务实、踏实干事、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来组织实施。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好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加强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使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和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带头人。

二、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明确环境保护执法监察的工作重点

纪检监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执法监察。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加强退耕还林和生态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草工程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西部乃至整个吉林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今后,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防汛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建立全程监督(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制度,实行综合配套监督管理,就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治理、事后查处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确保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国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安排的专项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要切实管好用好,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纪检监察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要严格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领导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四项制度,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实。要对国债项目资金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实行专户储存、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和专款专用,不准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国债资金,切实防范和杜绝专项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三是加强与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一要与环保、林业等部门相配合,对草原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监察,并对全市有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检查各级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保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增强环保意识;二要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排污单位执行环保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要重点围绕保护辽河水源、生态环境建设,对检查发现的环保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三要对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检查,凡执法人员有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致使辖区发生重大、特大污染事故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案件,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防范和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四是加强投资环境治理力度,促进绿色产业建设。以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为着力点,大力引进域外资金投资生态环境、环保工程建设。要围绕树立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开展投资环境治理工作。要着力就部门职能错位、推诿扯皮,掣肘经济建设的问题;就办事效率不高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及吃拿卡要的问题;就执罚执收行为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就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歧视外来企业,优惠政策兑现不到位,“笑脸迎客、关门宰人”的行为,认真找准症结,切实抓好整改。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不该审批的项目减下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方式,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涉外企业投诉中心建设,强化对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的监督,推行“马上就办”制度,提高行政效能,认真受理企业对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投诉,实行直查快办,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解决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反映的问题,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发展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形成“洼地”效应,促进环境建设和环保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流向我市。

三、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察的具体措施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坚持把建设环境与保护环境的相关纪律要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三项任务结合起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落实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执法监察的手段,重点加强责任追究和案件查处,全面落实有关纪律规定。

一是要维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战略决策的权威,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要求各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战略的决策,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齐心协力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全面、准确的贯彻好执行好。对弄虚作假,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和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对市政府要上马的工业项目等涉及耕地、林地等关系到环境问题的决策时,监察局从决策开始到项目达产要进行全面监督。要全面贯彻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切实把环境放在第一位,对无视环境、无视生态建设,造成环境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的行为,要加大责任追力度,从严从重处理。

二是要重点查处干扰和破坏环境的案件。对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擅自改变、调整作业设计,采购、销售伪劣种苗,检查验收中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虚报面积,不按政策规定兑现补助钱粮,挤占、截留、挪用、贪污补助钱粮等行为的,坚决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和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对违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法规的行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进行查处。对在专项资金、国债资金使用中,随意改变建设内容,不按规定实施项目建设,影响工程质量,违(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反资金管理规定,截留、挤占、挪用、贪污专项和国债资金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对未按政策取缔、关停和新建污染项目,超标排放污染物和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对授意或者擅自办理污染项目审批手续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环境违法违纪行为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同时对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乱设站卡,无偿占有企业钱物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7.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七

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主要精神,可以说是从机制上保障机会平等,保障社会公平,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用。《决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

要思想和理论保证。我党做出这一系列重大决定,标志着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已经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迎来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记者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等各种矛盾的凸显,因此,六中全会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需重点解决社会管理、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医疗卫生、教育普及、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认真学习和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及时报道反映各种社会问题和利益冲突等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社会正确解决矛盾,是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报纸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态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是我们报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因此,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大众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模式,服务群众多方面需求,应是大众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大众传媒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合社会关系的载体。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承担的职能和所起的作用。所以,在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要加强管理,严格纪律,这是改进新闻宣传,提高引导水平的重要保证。要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和偏差。不论形势怎么变,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只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要严格宣传纪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给错误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

其次,要坚持不懈地在改进方法、提高水平上下功夫。要认真研究社会发展进步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干部群众的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坚持尊重新闻规律、讲究新闻艺术,要多用群众的语言,多用事实说话,多刊发一些生动活泼、激荡人心、弘扬正气的现场报道,多刊发一些论理深刻、文字清新、引人入胜的文章,多刊播一些健康向上、为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和节目,把读者、听众和观众更多地吸引过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贴近广大受众结合起来,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市面临着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转型振兴的重要任务。新闻宣传作为舆论引导、营造和谐氛围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贯彻“十一五”规划,努力营造**转型振兴的浓厚氛围。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搞好创业、创新典型报道,关注全市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软环境建设,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强对外新闻宣传,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示**良好国际形象。要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形成大宣传工作格局,推进新闻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思想工作在“十一五”开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新闻舆论宣传,更好地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8.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八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强调 “要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当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发展差距并不大,主要差距在农村。常德作为中西结合部的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大市,城乡差距过大、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和主要障碍。因此,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加快常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一、要构建和谐常德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常德的内在要求。,常德农业增加值146.97亿元,占gdp的25.2%,农村人口409万人,占总人口的68.2 %,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这一基本市情决定了构建和谐常德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常德农村虽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农村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常德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3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59元,城乡之比为2.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4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59元,城乡之比为2.7:1;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城市。据统计,当前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别已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越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警线。如果占全市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不能实现与市民协调发展同,构建和谐常德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不把农业这个母体产业搞好,为其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常德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就需要立足全局,统筹城乡,以工业带农业,以城市带农村。

2、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常德的持久动力。构建和谐常德,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当前常德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与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常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但会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严重影响城市和整个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影响工农联盟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问题,确保构建和谐常德目标实现。

3、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常德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常德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农村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常德的最大障碍。要构建和谐常德,就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力气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4、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常德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根据专家的分析判断,常德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初始阶段,城市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紧迫,也更有条件。面对建设和谐常德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认真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要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采取过硬的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实现常德城乡统筹发展,就要采取过硬措施,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互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子,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和谐常德建设。

2、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人口互动。当前,我市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不快。只有3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如果不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进步、共同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始终把加强基础建设放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突出位置,以基础设施为载体,拉动城市与农村两个板块的互动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500-1000美元时,即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目前常德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也是利用劳动力最廉价期,经过一段时期,很可能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黄金时期,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一手抓大中小城市建设,一手抓小城镇建设。重点培育澧县、津市、桃源、石门等九个县城,打造城市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的县城新形象,增加县城在全县城镇化进程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发展太子庙、蔡家岗、陬市、新安、新关、黄山头等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并使各类城市和城镇相辅相成,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同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为农村人口的转移开辟广阔空间,为他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引导有技术、有资本、有实力的市民到农村投资兴业,促进农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技术化发展。

3、统筹城乡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与城市产业互补。在产业结构上,统筹搞好产业发展规划,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实现城市与农村产业互补。一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打招商引资攻坚战,借助外力求发展。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现有的国有、集体企业积极进行改制。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用人机制灵活、决策机制科学等优势,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穿鞋上岸”,进厂务工。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利用常德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无环境污染的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欧美杨、蔬菜、柑桔、珍珠、牛五大主导产业,实现种植园区化、养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同时,围绕五大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延伸增值。三要推进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扩大产品营销范围,减少市场流通环节,拉近农产品与餐桌之间的距离,把经营者对农民的间接补贴,转化为市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使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4、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实现农村和城市环境互等。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以农补工的发展路子。政策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多,向农村和农业倾斜少。从投入政策看,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信贷政策,大多是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由国家包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农民投资投劳;城市居民可以贷款用于消费,农民发展生产贷款却很难。从教育、社保、医疗等政等方面看,城乡之间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构建和谐常德各级各部门都要本着“城乡一致、合理公平”的原则,对现有城乡发展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尽快调整不平等、不合理的城乡发展政策;对市内无权调整的要积极向国家、省建议,切实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国两制”的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5、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实现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和保护。农业是个基础和弱质产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是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常德对农业的投入是明显不够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小,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现在我国已加入wto,农业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从国际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采取保护措施,发达国家的保护力度更大。如欧盟15国对农业的补贴上农业总产值比重的7%,美国占3%以上,而常德目前没有建立对农业生产环节直接补贴机制。如果我们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我市农业就无法与国外农业竞争,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在wto框架下,建立健全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包括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动物检疫防疫等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

9.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篇九

——三拱桥乡2011年政府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业带三化”的总体思路,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立足乡情,认真分析发展形势,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抓好了本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工作落实,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平稳推进,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构建“和谐、平安、富裕”三拱桥打开了良好的开端。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完善各项廉政制度。乡党委、政府始终按照党的“十七大”和中纪委有关会议精神,以学习文件,贯彻条例,建章立制,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为重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勤政为民,廉政兴乡,同时在抓好党员干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我乡认真开展学习《党章》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并结合主题教育,制定了十几项廉政制度和监管措施,如重大问题采取集体讨论和群众评议制度、定期审计制度、政务公开责任制和群众评议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党委民主议事、岗位责任、现场办公、平常费用支出定额管理制度等,监管措施也逐步到位。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常

识》等有关廉政规定,开展“阳光工程”工作。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常识》有关规定,积极实施“阳光工程”,不断提高警惕领导班子凝聚力和组织威信,从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一是规范政务公开,完善党务公开。二是重大事情民主决策。一年来,我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两个条例”的要求,认真执行上级规定,逢年过节没有接受任何单位赠送的现金或礼品,一年来没有出现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现象。

(三)、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乡党委始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按照乡党委的民主议事规则,坚持每个星期召开一次领导班子会议,坚持按时过好党内组织生活,发扬党内民主,推进领导方法合理化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提高党政班子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财务支出上,坚持由财务副乡长一支笔审批签字制度,300元以上的由党委班子研究决定。经费使用从不搞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坚持党政民主议事会制度,提高党委议事制度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四)、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乡党委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始终把它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根据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健全和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责任制管理的决定》,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力度,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分工落实到位。三是考核监督到位。

(五)、严格执行省、州、县委《关于治理领导干部收钱送钱、跑官要官等违纪问题的意见》,狠刹“四股歪风”,净化党风政风,把治理四股歪风作为廉政工作的一项突出重点。把治理婚丧事大操大办作为治理干部收钱送钱的一项重要措施去抓,并不断组织人员开展检查,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正是由于制度严、措施硬,全乡尚未发现婚丧事大操大办;尚未发现违规收受现金、尚未发现利用职权和 2

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的问题;

二、农业农村经经济工作

根据年初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的任务,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结合本乡实际抓主导,创特色,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2011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 万元,农村劳务总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一)突出特色,狠抓农业生产发展。一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依托优越的城乡地理优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对传统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巩固了千亩蔬菜(生姜、萝卜)基地、千亩油菜基地,发展了千亩楠竹、油茶基地,发展猪、牛、羊规模养殖和娃娃鱼特色养殖基地。二是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县林业局专家主讲油茶种植技术,发动农民参加州县电脑、烹饪等就业培训,利用远教平台、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1563人次,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三是今年是百年不遇的旱灾之年,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开展抗旱自救,投入抗旱水泥30吨,柴油2吨,抗旱资金2万元为群众缓解旱情,使我乡农业生产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二)优化环境,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社会有大投入,经济才有大发展。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优化经济环境,全力跟踪服务,确保了各个重点项目顺利进行。一是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危房改造任务65栋,完成任务65栋。文化站建设投资48万元正在建设之中;乡邮政所投资25万元正在维修;大田村 5000米村间道路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最后8个村全面启动,年底完成.。二是县重点项目:拉吾至洞角公路9公里硬化全线竣工,三腊公路9公里建 3

设正在扫尾,年底前完工。两条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6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协调拉吾村22工区内企业搬迁,配合部队国防重点工程建设,经多方努力,企业基本搬迁接近尾声,部队前期平整准备进场。完成吉凤工业园200亩征地任务。三是政府多方争项12个,筹资200多万元,新修高斗6组、洞角5组、大田3组、茶山2、3、4、5组5条组级公路13公里,维修拉吾村、茶山村人畜供水,维修了麻冲水渠2000米和部分山塘水库河堤,关刀村村间道路硬化正在实施,全乡水、电、路设施不断进步完善。

(三)关注民生,狠抓惠农政策的落实。一是抓惠民政策的落实,不折不扣地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惠民资金发放到位;宣传引导群众参加水稻、农房、新农合、新农保各种惠民保险,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两项制度政策,全乡共落实126户472人,已发放资金16.3万元,有力提高贫困户产业脱贫的能力。二是关注民生,关弱式群体。全年全乡358户低保户980发放低保金 75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人,发放民政救济款14.5万元,大米7500斤,让弱式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三、涉农减负工作

我乡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苗族山乡,农民负担管理是一个涉及我乡家家户户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包含涉农收费、各项农民农业补贴、“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事项,它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是否能从党和政府的“支农、扶农、惠农”政策中 4

得到实惠,关系到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关系我乡农村社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发展和稳定。

(一)、提高减负工作意识,强化减负工作的基础。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搞好减负工作,乡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减负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好2011减负工作计划,调整了以乡长为组长、副乡长、乡纪检书记为副组长,经管员、司法员、财政所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乡政府全年投入5000元作为减负专项资金,用于减负的政策宣传及政府的减负软件资料的完善等。我乡在政府工作、党代表、人大代表、村主干会议等场合,传达和宣传“一事一议”的政策和标准,以推进“一事一议”工作的开展。在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配合下,认真核实农民农业补贴面积,认真填写和发放2011年涉农补贴和涉农收费负担卡,确保涉农负担管理和国家国家转移支付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和农业、农民、农村集体国家转移支付补贴金能够如实发放。

(二)、各项涉农减负、补贴发放和其他减负工作的落实情况。学校收费是减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今年学校收费监督,我乡政府安排负责减负工作的工作人员配合乡纪检、人大等部门对三拱桥学区收费进行调查、监督,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形成专门报告材料。在落实各项农业补贴和补助的兑现上,截止10月底,共向辖区内农户发放粮食直补143371.93元,综合补贴855963.134元,良种补贴165428元,低保户补助(含五保户)957600元,随着年底各项国家资金的到位,其他各项补贴如退耕还林补贴将得到逐一发放。

四、安全生产工作

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抓预防严整治、抓落实促安全”的工作方针,从打基础、强管理、抓重点、严整治、广宣传入手,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网络健全。

1、加大投入,确保经费落实。乡政府千方百计挤出资金2万元,满足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的必要开支,确保全乡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2、责任落实,网络健全。确定一名副职专抓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范网络,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理念,按照“堵源头,防事故”的要求,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信息通报制度明确职责。年初与16个村,3个乡直单位,1个氢气厂,2个加油站,1个采石场,3户烟花爆竹零售户,中小学,农用车业主(驾驶员)等,按内容、类别、性质区分,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道路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书》、《消防目标管理责任书》、《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三拱桥乡2011年安全生产实施方案》、《三拱桥乡2011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地质灾害救援预案》、《防汛实施方案,救援预案》等。

3、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机关干部、驻村干部以及村干部按分线、分村实行安全生产捆帮式责任制。一是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

二是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三是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监站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四是例会制度,安委会成员会议每季一次,总结监管经验,探讨安全监管工作新办法。除每季度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外,还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严格要求企业每月组织自查自纠。同时在“春节”、“两会”、“五一”“国庆”重要节假日等重大活动前后组织对在建工程、车辆交通等进行检查,保证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生产安全。

(二)、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是怎样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乡除了平时加强宣传外,结合今年安全生产月“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检查活动。

1、在乡主要街道、路口、学校悬挂横幅宣传标语6条,乡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30张,张贴宣传画40张,并在中小学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以黑板报、橱窗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消防、危化品防护、安全用电等知识宣传。

2、在学校和利用赶场天散发安全生产资料2000余份,开辟专栏1处,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4次等载体、形式,以《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消防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三)、经常巡查、及时上报、消除隐患。

坚持“抓预防严整治、抓落实促安全”的方针,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开展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经常性的跟踪检查、监管督促,对道路和水上交通,非煤矿山、民爆物品,人员密集场所、加油站、氢气厂不定期地进行巡查,及时排除生产事故隐患,有效遏制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我乡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车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因我乡地处吉凤工业园旁,车辆变动性较大,为了搞好车辆管理工作,我们加强对车辆摸底工作的同时,还建立车辆档案,实行一车一档一照片,并坚持每季度对车辆情况进行更新统计。目前我乡有机动车辆123辆,其中证照齐全的有45辆,已签订安全交通责任书;证照不全和无证无照的有78辆,已全部下达整改通知书。针对当前农用车违章载人现象频繁,乡村公路运输条件较差,广大群众安全意识较淡薄的局面。我乡在农用车管理上实施了宣传教育,上路执勤,道路整治等措施,并及时将证照不齐的车辆进行造册登记上报给县交警队、农机局,请求其开展集中整治,以促进农用车违章载人现象的有效治理。

(四)、深化整治,加强节日、汛期等的预警。

根据上级安监部门的要求,今年开展了8次专项集中整治,充分调动了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性,规范了安全生产行为,加强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乡主要领导根据重大节日、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工作的特点,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到现场实行面对面的指导,起到了“预警”的作用和目的。

五、精神文明和宣传思想工作

(一)精神文明建设

我乡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以提高两个文明素质为根本,突出抓了思想道德建设、环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

入开展了群众性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干部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一是按照县委宣传部关于党员干部学习计划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乡机关和个人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的学习活动。二是积极开展了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活动。三是开展了岗位培训活动,对在职干部开展培训,提高了专业素质和岗位素质,切实转变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抓全民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和乡机关干部职工分别每月学习一次的制度。二是加强道德教育。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宣传品。三是普及推广科学文化、法律和实用技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科普宣传;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

3、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设施;建设一批乡农村文化室、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橱窗和科普宣传栏等,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

4、抓文明创建,提高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

一是开展“五好家庭”创评活动。积极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在开展创评中,表彰了一批“五好

家庭”户。二是开展孤寡老人赡养活动,组织干部和志愿者到各村慰问孤寡老人,并印发宣传资料,利用宣传车广播等进行宣传,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二)、宣传思想工作

一是抓领导。今年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议,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印发了《三拱乡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三拱桥乡2011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三拱桥乡宣传思想工作计划》、《三拱桥乡2010年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与各战线党组织、各村(单位)党支部签订了宣传思想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全员目标量化管理。全乡共分类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专题会议8次,签订宣传思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16份,利用乡党校举办宣传思想工作培训班2期,培训党员干部300余人。

二是抓学习。我乡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考勤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理论学习督查通报制度,把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计划生育条例》等作为全乡党政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将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考勤情况,如实记录,纳入干部目标考评范畴,推动了全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抓督办。一是开展了“解放思想,促进三拱桥乡跨越式发展”大讨论活动。针对部分村发展活力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和一部分干部“不思干、不会干、不敢干”,“温饱即安”的现状,乡党委、政府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知识的学习和 10

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展开大讨论、大培训,努力增强全乡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中心意识,进一步营造全乡土下思发展,同心合拍干事业的良好氛围。6月份,乡党委、乡政府组织16个村党支部书记、乡直机关干部20多人到周边考察,收集整理内外开展了为期2天的学习观摩考察活动调查报告,随后,乡党委、政府就地组织观摩人员围绕“找差距、析原因、强措施”展开大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激发了全乡党员干部创业热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二是开展以“文明在细节”、“微笑满三乡”、“洁净新家园”为主题的“人人是形象”的文明创建系列活动。

四是抓宣传。年初,乡党委印发了《三拱桥乡新闻宣传工作意见》和“上大报”、“攻头条”新闻报道活动奖励办法,乡委成立了以雷正武、龙燕萍等7名同志为骨干的乡中心报道组,建立健全了全乡新闻宣传报道网络。2011年来,我乡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组织开展了4个方面的新闻宣传。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宣传报道;二是深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专题报道;三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报道;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整脏治乱方面的系列报道。

七、整脏治乱绿化工作

一年来我乡的整脏治乱成果显著,市集管理、车辆停入逐步规范,卫生环境有较大改观,群众卫生意思明显提高。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乡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抽调3名机关干部职工为成员,实行全年主抓此项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专栏、传单、标语、开群众会、学校开设爱卫环保课程等形式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与农户签门前五包责任书1023份,与村签责任书16份,印制标语横幅40多幅。

3、加大投入。乡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新购臵扫帚30把、垃圾车2台、斗车3台、垃圾桶20个、建垃圾池20个,聘请专职保洁员8名、卫生监督员5名衽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新购植600余棵风景树用于乡直街道绿化建设,实行政府栽植,居民户管护,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

4、狠整狠治乡直卫生。乡党委、政府采取“七个”狠抓措施(即狠抓组织宣传、狠抓清运垃圾、狠抓乱贴“牛皮癣”、狠抓乱摆摊位、狠抓乱停、乱搭、乱靠、狠抓乱堆乱码、狠抓绿化建设)整治乡直卫生、秩序,组织干部集体大清扫12次,清除死角100余个,整治散放点10余个,乡直面貌焕然一新。

八、工会工作

(一)夯实组织基础,抓好规范化建设。

通过抓组建和规范化建设,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延伸,形式不断创新。今年春节期间,我工会利用广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的契机,对所有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摸底和宣传发动,通过入户宣传、发放资料 12

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争取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寻求保障机制,确保广大农民工受到法律保护,享受合法权益,积极加入工会组织。现全乡登记在册的农民工会员已有1500余人,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二)、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签定集体合同,强化民主管理,对工会会员签订以工资福利待遇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合同。关爱女职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5月份组织开展了“红丝带”健康知识讲座和“关爱女性,关注健康”为主题的“平安女性防癌保险”活动。

(三)、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学习工作

一年来,我乡工会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了《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与工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广大职工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开展送温暖活动和帮抚困难职工活动

针对我乡会员困难状况,进行摸底立档,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工会开展送温暖和困难帮抚活动,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金秋助学工作中,认真组织广大会员进行帮抚,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困难职工的心里,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的大家庭。

(五)、认真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会凝聚力

“三八”妇女节,我们组织广大女职工到福建厦门参观考察活动,让广大女职工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6月份,我乡工会组织全体干

部职工参加了全县民兵实弹射击训练,进一步增强了国防意识。7月份,我们利用“七一”建党的契机,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举办有奖知识找抢答赛,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和了解。9月份,我乡工会组织全乡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身体大检查,关爱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老人送去温暖,受到广大群众一致肯定。另外,我们全年组织了五次与邻近乡镇篮球交流活动,既增进了兄弟乡镇的友谊,又提高了广大职工参与集体活动的凝聚力和上进心。

九、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管理。

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副职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人员忠于职守,熟悉室藏、主动服务。有专门的档案经费,档案经费能满足基本工作需要,本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围,对本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管理或年度考核。

(二)、完善管理制度。制订了档案工作的领导与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了档案工作管理制度,狠抓薄弱环节,并且所有公文坚持按照发文单位、文号、发文时间分类归档,做到档案查阅一目了然,我乡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档案业务建设。为确保我乡档案建设工作有序发展,对办公室人员进行了档案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增强了档案管理意识,反映受益匪浅。

今年来,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地域环境制约及其它因素影响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结合本乡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新的发展思路,以新的思路推动新的突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及党员干部立争在新的一年工作打开新局面,成绩再上新台 14

阶,为实现“平安、和谐、富裕”三拱桥而继续努力奋斗。

10.坚持内涵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篇十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1-05-19 08:57:34 | 作者: | 来源: | 浏览:2007次

——南京市人民中学2007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2007年是我们南京市人民中学各项教育教学成果大丰收的一年,在这机遇和竞争并存的一年里,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校长室、党总支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一致,开拓进取,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与实验,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健康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玄武区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将我校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治校,加强精致化管理,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1.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2007年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不平凡的一年。经过几代人民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喜迎120华诞。以校庆为契机,全面总结几代“人民”人120年的办学经验和展示发展成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的身上。学校高度整体安排,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多方联系,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成立校庆筹委会,校庆筹备工作历时数个月,从校庆工作人员的选调,到校庆礼品的设计、招标;从校庆公告的拟定、发布,到各方领导嘉宾的邀请;从礼仪服务人员的选拔培训,到来校领导嘉宾的接待服务;从庆典舞台方案的考察设计,到庆典现场的组织调度,全体工作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艰辛的努力。本次校庆对学校未来发展所产生的潜在意义和积极影响目前是无法具体预测的,但同时所产生的一批“物化”成果确是前所未有的:完成了一本纪念册;完成了校庆纪念品的制作;进行了广泛的校友联络;完成了校史馆的建设工作;对校园内小花园、体育馆、教学楼道等场所进行了人文化布置,成为校园新的亮丽景观。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对学校120年的建设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展示。《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爱校热情,也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我校《依法治校绘和谐,以人为本促发展——人民中学校园管理“文化场”效应总结》一文入选了玄武区于7月份编印《玄武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专集,、,该文详细地介绍和总结了我校近年来学校管理的做法和思路,通过管理文化探索形成的校园“文化场”效应,提升了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氛围,营造了学校开拓创新的育人环境;通过依法治校,校务公开的推进,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健全学校监督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细致规范的学生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该专辑于2007年8月在校长学习班上发放。今年学校通过对南京市人民中学网站的升级改造,使我校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上了新台阶,网站的栏目更加科学合理,后台管理技术更先进,服务更加完善。我们研究制定了《南京市人民中学网站改造建设方案》,将原“南京市人民中学网站”由静态改为动态;增加了教育教学、依法治校、电教课题的内容;突出了校务公开、行政通知、网上办事、教学信息、教学论坛等栏目的建设;并对数据库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发网站新闻提交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各主要部门都能通过学校的网站对外发布各种重要信息,这就推进了我校的电子校务公开工作,提高了我校的工作效率,方便了全校及校外人员对学校信息的了解。在“南京市人民中学网站”上增设了精彩教研组和教学论坛栏目。该系统的开发建成可为全校各教研组提供个人空间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学校网站为教学服务的功能;改进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扩建了原有的教学资源数据库,使网上教学资源由原来的简单分类扩展到按学科、按教材、按年级等多项目检索,方便了教学人员的查询和使用。使学校网站的后台管理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当今中学校园网站建设的先进水平,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信息中心于2007年暑期对学校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汇文楼添置两台楼层交换机并进行光缆铺设,图书馆所有设备搬迁并重新布线,实现了每位老师的办公桌前都有网络信息点,提升了网络速度,为老师日常上网搜集上课资料提供了方便。

我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硬件设施水平。为改善教学环境,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在区教育局支持下,我校于2007年暑期对全校教师办公桌椅、文件柜进行更新,给每位教师一个优美的办公环境。我校暑期对音乐教室进行搬迁调整,背投、影碟机、电子音乐黑板等设备均进行了重新调试并维护,改造后的音乐教室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是南京市一流的音乐教室。今年为迎校庆120周年,对百年老校汇文楼500多平方进行维修改造,对校园后住户进行了清理工作,种植了绿化带。对教学楼1—5层2000多平方教室窗户进行了更新,对教学楼进行了粉刷。更新了教师的新办公桌椅、柜子,做到每人一桌一椅,新增了住校生宿舍面积,把图书馆改建了学生宿舍二层400平方米,增添了双人床40张,新建学生浴室20多平方米,并安装了防盗门窗,增添自来水池等,为新生住校提供了基本设施。对体育馆四、五、六层进行了维修改造,将其更改为学生图书馆、教师图书馆、音乐教室,更新了书柜、空调、桌椅等,并安装了不锈钢护栏,更新了塑钢窗及窗帘工作,对学生处、体育器材室、医务室、美术室进行搬迁工作,同时对部分办公室安装了3匹以上的柜机空调9台等。我们认真抓好校园绿化的管理,对绿化进行了全年维护、保养工作,接受了市、区百家校园评比验收,新增了绿化面积,做到了环境绿化、卫生无死角,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学校的电扇、空调、水管等设备。

2.建设学校制度文化

(1)学法用法,依法治校。

2007年,我校进一步提高对民主建校问题的认识,强化民主建校的意识。在我校去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007年上半年,我校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整理,使我校的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人民中学特色。乘人民中学建校120周年的东风,我校在2007年10月举行校庆活动时,出版了《南京市人民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其中特别突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容和教职员工申诉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依法规范学校管理,依法保障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安全的法制环境。

我们还认真学习和执行上级制定的有关教育法律和法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文件,2007年2月26日),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江苏省中小学人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做到学法用法,依法治校。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五五普法”教师读本》,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工作;2007年12月19日,在学校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校连初三高三在内停下课来,聘请了南京晓庄学院的阎教授为全体教工开设了两个小时的法制教育课,提高教职员工对法律的认识。我们还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按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不随意增减课程,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认真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南京市“高中教学十八条建议”和“初中常规管理的10项要求”;认真研读和积极落实《玄武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局、教育工委编印的《依法治校,从严治党(第三编)》。

(2)努力实践精致化管理

精致化管理是新时期赋予学校管理的一种新思想,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校管理的一种新境界。我校在这一问题上努力做到三个方面:

A.德育的精致化:本学生处工作确定总的思路是: 以爱国主义教育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以爱校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实际,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同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班集体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①抓常规教育,修德敦行。a抓学期开始:把握提要求、抓常规的契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锻炼习惯,督促学生尽快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进入状态;b抓常规管理过程: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人民中学学生手册》,坚持严、细、实、恒的常规管理风格。c抓总结反馈:每星期一对前一周的常规分进行统计反馈,每月进行班级常规小结和学校常规小结,并出一期《德育工作简报》。

②抓起始年级,打好基础。组织初高一新生军训,学会吃苦、学会服从、学会坚持。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更重要的是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了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③抓实践活动,感悟体验。a组织学生春游活动,做到有计划、有预案、有组织,并进行春游活动征文评比。b庆祝教师节,举行教师节专题晨会。c组织冬季环湖长跑,广泛开展师生的健身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d开设 “纪念南京大屠杀”、“纪念一·二九”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e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参观了由南京市税务局、玄武区教育局组织举办的税务展览。f举行主题为“弘扬民族精神,^做**校守纪青年”的晨会,学生代表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弘扬民族精神,爱校爱国从小事做起”的倡议;g开展和平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全校范围内征集关于和平的书法作品;h走访慰问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幸存者,请每位团员写一句反映对30万遇难同胞的祭奠的一句话箴言;„„

④抓队伍建设,提高实效。a利用暑假举办年级组长、班主任学习班,总结上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状况,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布置新学年工作计划;通过每周的例会,学习学校常规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德育理论学习,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内在素质。b充分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文明礼仪岗、绿马甲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常规管理,对各年级的年级长和班干部进行培训,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c用多种形式,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理论修养,重点抓好各班级团干部的学习。学校团委举办团校培训班,组织各年级各团支部的学生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团的基本理论等。引导青年团员树立崇高理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教学的精致化: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务处提出“规范、有效”的指导思想,“有效”是追求,而“规范”是前提。本我们做到:

①抓规范、力保全校教学工作稳定有效。a教学秩序的规范:多次召开教研组长会,对“规范、有效”的指导思想进行解释并对新学期各有关人员工作提各种规范要求:规定教务处对老师教学“五认真”检查的标准并重点检查所有教师的“候课”情况。学期中组织教务人员多次检查并及时反馈。b考试的规范:教务处于10月上旬新制定了《监考规范》,联系了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召开会议,规范了各个年级月考出卷、监考、登分、评价各个环节的要求,逐步使全校的大型考试规范化、合理化。c教学常规的规范:我们加大对全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了确保在原有自查制度的基础上由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对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普查,对优秀教案、作业进行了表彰,对检查出的部分有一定问题的教师进行了谈话、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更上一层楼。d二线部门的规范:多次召开图书馆、实验室人员会,加强了各部门按照规章制度的学习执行,强化管理、协调部门内部进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保证了教务处所管理的二线部门对一线教学的服务。10月下旬,教务处积极组织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教育厅对我区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验收工作,利用这次迎查机会对实验室、图书馆等部门作了规范管理的日常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探索探究高中新课改。9月中旬市专项督导各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于今年已是高中课程改革第三年,我们认真总结前二年的课改经验,结合市、区检查,对高中课程方案的设置、研究性课题的科学化、各年级综合素质评价的填写作了统一要求,布置高

二、高三年级全体班主任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准备学生所需材料,积极地解决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和高考报名工作,同时加强对新高一班主任的培训,让高中各个年级有序运转。

③加强学习交流、为年青教师成功搭台。积极组织对外交流、学习活动:先后安排了一些年青教师为杭州九中、临沂一中的来访老师开公开课,并组织来访老师的座谈,互相学习,共促课改起到了积极作用。11月组织了我校50多位骨干教师到东大学习“整体课堂教学的构建”,全体教师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大家都觉得学有所用,很有收获。抓住区四边双优秀推荐课的机会,认真组织各个教研组集体备课,推年青教师上课,在各组内部赛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推1—2人在全校赛课,并组织了电教中心对16节课全程录象,组织20多位骨干教师评课,在全校兴起四边热,对参赛的年青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C.后勤的精致化:本学校总务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严格收费,管好财物。a按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代办费、学费杂费收取工作,住宿生费用严格按上级标准收取,停收了初、高中的自行车管理费,在各班级广告栏、校园公告栏公布了收费标准,及时核对学生交费情况,加强了对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杜绝乱收费,做到月月结帐、帐帐相符,严格经费支付报销验收制,会计室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收支情况,多年来坚持一枝笔报销制度。b做好一年一度的医疗费审核、报销工作,做好在职教工、退休教师体检专项工作,总务、医务、财务各自把好关,按章办事。c完成门面房房租的收取、签订新的一年合同工作,做好了水电费和催缴工作,及时收回租金,同时按时到房产局纳税。d核实固定资产,接受了市、区固定资产专项检查,对全校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大盘点,贴标签,做到了学校固定资产的总数、放的部位,做到胸中有数,检查得到了好评。e对学校用电、用水加强了管理,坚持做到每天早开闸晚关闸,按季节开启、关闭电扇、空调总阀门。检查学生执行“五关”的情况(关灯、关门、关窗、关电扇、关投影等)。

②做好各项常规工作。课桌椅安排、修理、赔偿,开学典礼的物品准备和会场布置工作,做好校庆120周年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好了学生校服的登记、发放、补发等工作,保证了学校正常开好、保证了食堂、小卖部、锅炉房准时正常开放,进货卫生、环境整洁、用餐餐具全新清洗消毒,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平时的维修工作能及时到位,在人手少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边干边学,服务优质责任到人,加强每天的巡视,发现隐患及时维修,保障安全,对两个毕业年级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了一年一度校冬季长跑的服务工作。做好各种节日发放食品、物品的工作,保证质量、服务到位。

3.强化学校质量文化

一所学校,归根到底是靠教学质量说话,要用教学质量来向社会、向老百姓作出交待。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靠全体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了确保初高三的教学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抓常规,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①以德立校,以德润身,以德促学。

我校素以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在全市闻名。学校抓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常规养成,抓得严、抓得细、抓得实,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针对初高一新生特点,我校从学生一进校军训开始,就从学生的发型、衣着服饰、佩戴的挂件直到学生的上课听课、午间休息、课后的人际交往、就餐秩序、自行车排放、校园环境卫生等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有要求更有检查,检查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每天早晨七点,总会看到校长们站在校门口笑迎师生的身影;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工作处、年级组、班级每天都有专人检查督促。全校从上到下统一思想,从教师到学生,全员管理,全员育人,保证了早读、自修、午睡的严明纪律,为学生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和谐竞争、良性竞争、合作竞争。

保持稳定、有序,鼓励良性竞争是我校的一贯做法。在起始阶段我们做到:第一,狠抓各班班集体的建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班级间的竞争状态,从而培养和引导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优良的班集体是成功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第二,每天放学后全体学生在班级晚读20分钟,班主任管理。每天规定不同的晚读科目和内容,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以及需要背诵的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进入初三高三,我们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常规管理毫不放松,各项纪律常规、环境卫生、文明表现、评比名次要和其他年级竞争;体育运动会入场式要展示初高三的精神面貌,激励迎考士气,比赛表现要突出、运动成绩要名列前茅;月考成绩名次要进行班与班的竞争、同学与同学的竞争;各种统考、模拟考要与全市同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学校竞争„„。通过竞争展示风采,通过竞争鼓舞士气,通过竞争激励精神、通过竞争树立志向。

(2)不断激励师生,形成发展动力 A.教师方面:

①强化目标意识,树立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07届初高三教师的年龄结构偏于年轻,不少青年教师没有真正经过初高三的磨练。学校在去年暑假中就召开了教师会,强调了作为初高三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用我校过去成功的事例去激发教师的信心与斗志。提出了我校初高三的工作目标,让老师们感觉到我们能够做到也必须完成我们的目标。

随着复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测评数据,从入学成绩到历次统考成绩一一对比,让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教师感受自己的工作成效。选取了今年本区生源和师资组成情况最好的某一中学作为参照,对照我们的各科教学,激发教师的好胜心,每月一次的月考,明确提出促优生、抓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抓练习与反馈、为学生的高考复习夯实基础。

②弘扬敬业精神,形成优良教风。

我校一贯坚持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办好学校的思想,形成了一支师德优良、教学技艺精良的教师队伍,营造了团结协调,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大环境。许多年轻教师结婚自愿放弃婚假,坚持不耽误学生一节课。一位班主任把三年的班主任费拿出来交给班集体用于学生活动或激励学生。许多老师经常利用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经常利用晚自习下课和星期日时间找学生谈心补课,帮助学困生和临界生,义务辅导,所有班主任早上七点到校,晚上到六七点以后离校。一位老教师,80多岁的母亲开刀动手术,没有请一天假。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在高考前几天他25岁的独子车祸身亡,他强忍老年丧子的悲痛,第二天下午又出现在课堂上,他说,失去的已经无法挽回,别人的孩子我不能耽误。全体老师始终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以帮助和发展学生作为衡量教育价值的主要标准。老师们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落实为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的教学行为和对学生的无限情感。这得益于我校良性发展的大环境,得益于我校团结一致的整体氛围。在老师的精神感染之下,学生也以更勤奋的学习来回报老师,师生之间感情融洽,教学相长。

③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团队。

初高三阶段,学校领导将主要精力都投放到了初高三,学校成立了校长、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和年级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坚强有力的毕业班领导小组的形成,工作做得更有序、有实效。学校和年级组十分重视凝聚人心的工作,始终保持与师生的密切接触。领导小组在抓学生工作时,利用多个中午的休息时间分别和各班的希望生、临界生谈话,讲过去成功学生的例子,讲科目学习方法,讲人际协调的艺术,树立学生的高考信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召开家长会、教师会前,管理层研究反复交流,确定主题和主讲人,始终保持一致。

B.学生方面:

① 体现人文关怀,调动学习状态,树立中高考信心。

在我们这个层面的学校,让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重点高中是不可能的;但让每一个学生都去考大学、考高中却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对每个学生的培养加以科学的设计,是我们学校的基本教育思想。尽管限于学生各自的能力,多数学生不容易达到重点大学、四星级高中的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培养下,他们可以更好的应付未来的生活。尤其对除知识能力以外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决不会比别的学生差。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在思想品行上。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极大的发挥自己的内驱力,才有可能在短期内把自己发展处于弱势的部分极大的提升,才有可能让学生跨越自己过去的极限。

②确定阶段重点和目标,确保措施实施和目标实现。

在初高三起始阶段,年级组首先抓住学习自觉性较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激励他们坚定学习信念、树立自信心,让他们逐步形成想考、一定要考、一定能考上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责任观、理想观、意志力、自控力等。其次让这些学生的良好习惯去影响周围的学生,用他们对中考高考的渴望去激励周围的学生,并影响到老师,使全年级师生逐步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学习集体。

初高三复习的中期,关注各个时段学生情绪波动。如第二学期高三一模考试中,我校学生成绩不理想,学生普遍受到打击,我们及时通过学生会、座谈会对学生进行信心和信念的教育,要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坚持就是胜利。学会听对自己有益的话,懂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全年级师生保持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氛围。

后期复习阶段,我们侧重于考试技巧的指导、复习策略的训练,强调坚持到底的品质。我们在班级开展了百日誓师会、分批召开了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的考前辅导会、考前动员会,及时对应考对策,答题技巧,科学饮食,心态调整,劳逸结合,注意安全等作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缓解紧张的心情,掌握心理调适和应考的对策。

(3)强优转差,讲求实效

“强优”方面。首先每次考试的成绩分析表,重点统计各班各科优分段的人次,横向作比较,纵向看发展,导向十分清楚,引导教师抓优生。其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巡视、找老师谈话,督导教师们的抓优生工作。在强优工作中,我们坚持做过细的工作,对不同层次的优等生进行分类指导。每次大型考试,班主任都对考生进行分科分类排队,筛选出一定比例人数,建立学生档案。各学科老师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优秀生在课堂内“吃不饱”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加大培训、指导的难度和密度,以满足这方面学生的要求。强优实际上也带动了整体。

“转差”方面。高度重视“临界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摸清学生底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弱处”,确立各班的“临界生”名单;在此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和教师承包责任制,实行层层承包,个个负责。每位初高三领导都有自己的特殊“责任田”,并建立起了“临界生”的成长档案,要求教师针对“临界生”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指导,按学科进行扬长补弱,强化提高,加强贴身辅导,认真实施“五面”教育:即思想教育面谈、课堂作业面批、错误作业面改、自习辅导面查、阶段考试面评。李世金校长亲自利用中午、课间、放学后的时间找学生谈话,向学生核实辅导的情况,效果与初高三教学奖挂钩。

我校在2007届高出三毕业班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高考中,我校取得了近几年来历史性的突破,600分以上24人,本一达线38人,本一本二合计上线100人,艺术类体育类达线51人,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预测保底目标34人,冲击目标38名,两个实验班分别上线37人和40人,取得了高考推进率769%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校在高考中第四次超过学习竞争对手——鼓楼区一所四星级高中,成为全南京市三星级高中学校中遥遥领先的第一名。中考也同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考达到省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142人,占到总人数的62.3%,及格率达到96%,我校从初一入学的全区第十一名,上升到中考全区第六名,在玄武区公办校中名列第一名。

二.2007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2008年重点工作思路和措施

1.2007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2007年,我校获得的各级各种荣誉情况如下:

省级: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授予“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获得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女子组团体第八名、高中女子组团体第二名、高中男子组团体第六名、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三名,受到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的表彰;获得江苏省第三届中学生羽毛球比赛初中女子组团体第一名、初中男子组团体第四名,受到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的表彰。江苏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结题,受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省教育学会表彰。

市级:被南京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评为“南京市民主法治单位”;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授予“南京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被南京市教育局评为“06/07学南京市高中教学绩效评估高考综合奖”、“06/07学南京市高考学业成绩单项奖”、“06/07学南京市高考本科达线贡献奖”;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南京市第二十九届中小学生运动会长绳比赛第一名”、“南京市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二等奖”,受到南京市教育局的表彰。学校民进组织被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员会评为“民进南京市先进基层组织”。

区级:被玄武区纪委定为“玄武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被玄武区委、玄武区人民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平安玄武建设先进集体”;学校工会被玄武区总工会评为“玄武区先进职工之家”;获得“2007年高考优秀奖” “2007年中考优秀奖”,受到玄武区教育局的表彰;语文英语生物教研组获“四边评析”活动一等奖、体育教研组获“四边评析”活动二等奖、高二英语备课组获“四边评析”活动三等奖,受到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表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教工团支部分别被玄武区团委评为“玄武区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玄武区先进团支部”。体育方面,获得区冬季长跑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获得玄武区体育局、玄武区教育局的表彰。

2.2008年重点工作思路和措施(1)重点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以贯之地加大和谐校园的建设力度,凡事以老师的利益至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大对先进的宣传力度,鼓励争先创优,力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一以贯之地加大师德建设的力度,力创市级师德先进集体。

一以贯之地加大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力争完成市区下达的中高考任务,力创中高考优胜单位

(2)对区教育局的建议

准确定位,加大投入,对我校校园东北角的改造建设问题和高初中剥离问题拿出指导性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方案。

逐步加大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考虑,如我校的“苏武”问题。

上一篇:对口帮扶工作方案下一篇:2024年云南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练习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