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精选6篇)
1.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篇一
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攻坚,努力建设美好新甘肃(记者 苏云)作为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也是中国最早开展扶贫工作的省份。自1982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甘肃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了解到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2011年(2300元以下)837.52万人。根据《甘肃省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核算结果》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仍占全省农村人口的40.12%。因此甘肃省的贫困面积仍然较高。
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切实增强甘肃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甘肃省委,省政府从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脱贫致富不断努力奋进。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体制机制,扶贫开发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从整村推进走向连片开发
全国首创的“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是 甘肃扶贫开发的最大的亮点。
“十五”期间,甘肃省创造性地以行政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金,并让贫困农民自主选择扶贫项目,监督资金使用,集中解决改变生产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及改善教育、卫生设施等方
面的突出问题,达到整体推进、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同时以“县
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新模式,按照
自然环境相同,产业类型相似,基础条件共享的原则,在整片、整乡、整流域甚至整县推进谋划扶贫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
益,一片一片地解决问题。据统计,自整村推进走向连片开发以
来,2010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了20.9%,临夏减贫率达到15.4%。改变了以往单
一、零星的扶贫措施,使
扶贫工作做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产业扶贫走出新路子
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强有力的扶贫产业带动。
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定西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中
国薯都”的宏伟目标,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化经营保障
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门成立了“定西市支柱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规划、产品
开发、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土豆从脱毒种薯培育、农民
种植、鲜薯购销与贮藏到马铃薯精淀粉与变性淀粉加工,形成了
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2011年,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总产
值达到38.2亿元。在成为“中国薯都”的同时,定西中药材从
育苗、种植、购销、贮藏、切片加工、萃取加工到保健品、化妆
品开发,也形成了全链条产业体系。并吸引了国内千金药业、扬
子江等一批知名中医药企业,分别投资中药材仓储、物流、饮片
加工和期货交易等环节。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药都”正在加速
发展。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合作
8月5日至10日,甘肃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三运,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率领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远赴天津、福建和广东,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考察。
8月6日上午,甘闽合作交流座谈会在福州举行。8月9日,甘肃省与深圳市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甘肃省与深圳市长期战
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对口帮扶甘肃,厦门帮扶临夏,深圳对
口援建汶川大地震中的甘肃灾区等。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合作,积
极引进合作项目以及资金等,为甘肃的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支持。
加强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次培训,长期受益;一人培训,全家脱贫”。在“十二
五”期间,甘肃省将整合培训经费和资源,把短期培训和中长期
培训结合起来,力争用两年时间在58个贫困县实现贫困家庭劳
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使每一个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劳动者都能
得到免费培训,使受训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学
历证书,使取得证书的每个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同时,甘肃省还将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输出全覆盖,通过健
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打响甘肃劳务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攻坚冲锋号已经吹响,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正在陇原大地迸发。我们期待,在甘肃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将展现一个全新、美丽的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2.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篇二
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全力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暨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建设,不断凝聚扶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正能量
做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挑战大,机遇多,责任也重。
扶贫攻坚的任务重、压力大,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去年全县仍有1 1个贫困乡镇、108个贫困村,10.9万农村贫困人口。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017元,与全国、省、市平均水平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全县仍有23万多人存在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有4.8万多户居住在土坯房中,每年有1万多人因灾返贫。加快脱贫的机遇多、前景好,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遂川县已纳入罗霄山脉特困片区扶贫开发县,并参照享受原中央苏区县的有关政策,国家将在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组合式扶贫新举措,即每县有一名省领导定点扶贫,一个实力部门帮助扶贫,一个重点企业参与扶贫。实现梦想的愿景强、标准高,必须补足短板、克难而进。贫困乡村犹如我们熟知的“木桶理论”中最大的短板,如果没有广大农村的加快发展,特别是没有农村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不会有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改善民生,发展产业,勇于探索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新路子,努力创造齐心协力扶贫攻坚新辉煌
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归根结底就是人民梦。具体到遂川,就是全县人民的脱贫梦、致富梦和小康梦。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必须强力推进扶贫攻坚,走出一条符合遂川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全县的扶贫开发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到2020年,根本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为此,必须重点抓好“六结合”,实现“六促进”:
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促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必须把改善基础设施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到优先位置予以考虑。加快推进三条交通主动脉(大广高速公路连接线、遂井公路、105国道)“二改一”工程和三条交通次动脉(遂桂公路横店至高坪段、雩厦公路、久营公路)“三改二”工程,以及林区、景区和村组公路建设,构建覆盖全县、通村达组的交通网络。着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四大万亩灌区改造、集中供水、中小河流治理、县城及乡镇圩镇防洪堤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4.8万多户危旧土坯房改造,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农民的居住条件。
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收入增加。只有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平台建设,才能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要紧紧抓住被列入全省移民搬迁扶贫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移民进园进城工作,今年要完成500户2000人移民进园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占地600亩的移民进园实验区,安置移民5000户2万人,增加园区用工1万人,使贫困群众由农民变工人,由村民变市民,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群众的生存、脱贫和发展问题。
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促进贫困乡村富民产业全面覆盖。一个好的产业,可以“撑起一县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遂川农业有特色、有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年轻劳动力在本县工业园区或沿海地区务工经商,“4050”后劳动力在当地从事现代农业的思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和创业,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以现代营销拓展农业,按照“一县一业一龙头、一乡一品一特色”的发展规划,加快发展“茶叶、金橘、板鸭、高产油茶、毛竹”五大富民产业,大力实施“三宝”提升工程、油茶扩面工程、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引进和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家庭农场。着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实现“乡有万亩、村有千亩、户有十亩”目标,使全县农村人口人均达到一亩茶、一亩果、一亩油茶、一亩毛竹,其中遂桂线、久营线沿线乡镇以茶叶为主,户均茶叶达到5至10亩。
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促进贫困群众加速向城镇居民转变。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户籍管理办法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加速人口与产业向城镇、向园区集聚,确保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按照“第二县城”的标准,规划建设工业园东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将工业园区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园区、和谐社会新社区和宜居宜业新城区。
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通过深度挖掘、大力开发遂川优质旅游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主动融入“大井冈”旅游经济圈,加快推进遂井公路“二改一”工程、汤湖温泉提升改造、热水洲温泉开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的建设,与井冈山旅游形成有效对接;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入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乡村观光、农家采摘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将茶叶、金橘、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成生态观光园,把古村古树修缮保护好供观光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贫困乡村发展统筹推进。积极策应省里对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策,将全县108个贫困村落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力争3年内完成所有贫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大力争取和建设一批有利贫困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并将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关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加快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步伐。
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开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谱写幸福遂川美好未来新篇章
要创造扶贫工作新业绩,再创扶贫攻坚新辉煌,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采取过硬举措,狠抓工作落实。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责任体系。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发展“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转变作风,真心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把扶贫攻坚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具体实践。
3.抢抓机遇 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篇三
姚亚平一行首先来到吉水县文峰镇砖门村,察看村庄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村级组织和农家书屋建设情况,并深入农户家中详细了解改水改厕、电视电话入户、孩子入学、生产发展等情况。当看到村庄规划有序、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安居乐业时,姚亚平十分高兴。他指出,砖门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卫生、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农家书屋、村务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方面抓得全面,形成长效机制。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工作做得扎实,成效明显。
姚亚平还考察了吉水县行政中心、文化公园和城市防洪路堤结合工程,随后与县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代表开展座谈。座谈会上,姚亚平强调,要主攻工业,加快园区发展,在发展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注重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优质企业;依托古村古木资源,结合“四城同创”和文明村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态城市。加大力度,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更多服务百姓、惠及民生的文化工程,协调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以新一轮扶贫开发为重点,以库区移民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努力创建和谐平安村组:在加快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2年11月28日,寒风中带着浓浓暖意,姚亚平一行又一次来到吉水。姚亚平十分关心扶贫开发联系点吉水县文峰镇井头村发展情况。来到井头村,姚亚平仔细察看村容村貌变化,详细了解村里井冈蜜柚、大棚蔬菜、高产油茶等产业发展和村落规划建设情况,要求井头村遵循科学发展观,加大强农富民扶持力度,完善特色产业布局。在71岁的王明权家,姚亚平悉心询问老人家身体、生活、家庭成员和收入来源等情况,并叮嘱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力度。村民王木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收入稳定,家境殷实,新建了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姚亚平饶有兴致地来到王木生家中,看见洁白干净的厅堂里放置了电视音响等家用电器,厨房已接入自来水,冲水厕所里安装有热水器,姚亚平非常高兴,他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村民走上平坦路、洗上热水澡、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
在吉水县枫江镇毫石村峡江水利枢纽同江“拾田工程”现场,姚亚平与工程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抬田工程”的实施情况。当了解到通过抬田、排涝等综合工程处理,不但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还可以促进农业早涝保收和稳产高产时,姚亚平指出,“抬田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是江西的创新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开创示范带动效应。
姚亚平指出,水利枢纽工程兴建,重点是移民搬迁,难点也是移民搬迁。既要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民搬迁、妥善处理好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库区社会和谐稳定。“拾田工程”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了移民搬迁和库区浸没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建设高标准农田;最大限度减少了库区淹没处理投资成本,节约了资源,保护了耕地的永续利用。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科学规划了村民的房屋设计,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姚亚平指出,“抬田工程”要用先进的理念做到科学规划与推进发展相统筹,移民搬迁与建镇相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筹,抬田与造田相统筹,为民造福与社会和谐相统筹,使“抬田工程”真正成为廉洁工程、优质工程、民生工程、富民工程。
姚亚平还在吉水县作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报告。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努力结合本地县情、市情实际,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着力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凝聚各方力量,以攻坚克难的能力和魄力、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为,加快推进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努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姚亚平深情地说,老区、苏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央和省委对老区、苏区人民十分关心。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央和省委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落到实处,真正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近些年来,吉水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居民人均收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善,但与全省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中,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抢抓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扶贫项目,探索建立关爱老人和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浓浓情意,一次次温暖着老区人民的心田;点点星光,一次次照亮了老区人民前行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水这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红土地将又一次绽放绚烂的光芒。
4.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篇四
我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扶贫成本高,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在目前国家划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有58个县区分别被纳入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四省藏区的扶持范围,涉及扶贫开发重点乡733个、重点村8347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6.3%、95%;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省有扶贫对象837.万人,贫困发生率40%。
一、我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明显
我省是全国扶贫开发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以定西为代表的“三西”农业建设开创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先河,先后提出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四个一(一人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经济林果园,一户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转移一个劳动力)”、“十二字(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方针”等开发路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立足省情,开拓创新,科学决策、强力推动,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始终把增加农牧民收入、降低贫困面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积极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056元增加到2010年的2599元,年均增长11.5% ;农村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504 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310万人(按1274元扶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24.3%下降到14.85%,下降了9.4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坚持把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扶贫开发的首位,不断加快水、电、路、田、林、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省贫困地区梯田面积达到216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71万亩;整修村组道路2.27万公里,解决了521万人、47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3.6万户,易地搬迁6.99万户、35.32万人,劳务移民11.4万人,贫困乡村“行路难”、“吃水难”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贫困农户发展能力逐步提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一批支撑农牧民增收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全省贫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2万亩,经济林果349万亩,发展优质瓜菜258万亩,中药材202万亩;贫困地区肉牛存栏202万头,肉羊存栏679万只,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
——科技扶贫步伐加快,农村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引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200多项,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00万亩,培育科技示范户6.1万户;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17万人次,完成“两后生”培训10.5万人。通过实施“两基”攻坚、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党的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通过培训,新成长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区域开发有序推进,贫困地区社会和谐稳定。5年实施整村推进3008个,“三个确保”整村推进任务按期完成;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初见成效,“两州一市”、庆阳革命老区等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步伐加快,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全力推进,东西协作、社会帮扶成效明显。贫困地区农牧民对党的惠民政策十分感激,对现有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表示肯定,生产生活积极性普遍高涨。各级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明确、态度积极、责任感强,对打好扶贫攻坚战信心十足。
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主要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脱贫致富之路;坚持抓主抓重,重点突破,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扶持特色优势产业两手抓,同步推进生产生活基本条件改善和特色增收产业发展;坚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两后生”转移培训等多措并举,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有机结合,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相互促进,创新机制,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整合资金,社会参与,群众主体,注重调动扶贫开发内生动力。
二、连片特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具体表现为:
一是自然灾害多,返贫率高。我省农村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70%,现有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环境更恶劣的民族地区、极干旱地区、高寒阴湿地区和偏远山区,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率极高,因灾返贫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截止2010年,连片特困地区58县的贫困发生率为17.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由于其标准低、底子薄,一遇灾害极易返贫。据调查,正常年景下每年约有10%以上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其中因灾、因病、因子女上高中大学、建房和婚丧嫁娶是导致返贫的主要方面。
二是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连片特困地区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相当一部分地方不宜人类生存,更不适于开发。以甘南州为例,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处于青藏高原地震带东段,地质结构复杂,属地震高烈度区域和泥石流、滑坡高发区,农业生产受光热限制严重,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通讯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至今尚有17024户牧民仍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水土流失仍十分严重,仅定西市就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临夏州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4.3%。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欠帐大,部分行政村仍然不通农用车,不通电,没有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尤其是陇南市道路通达深度低,路况质量差,村与村之间,村与乡、县与县之间的连接道路尚不发达,行政村之间、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与行政村之间的连接道路数量少、质量差,成为制约贫困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是农牧业产业规模小,农牧民增收困难。连片特困地区基本是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农牧业生产单一,贫困农牧民发展项目选择面小,有些产业尽管有特色,但有优无势。有带动辐射力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联合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还在起步探索阶段,直接影响到农户家庭经营的水平与收入,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益流失的问题相当突出。绝大多数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一定技能,主要以干苦力活为主,且输入地和职业都很不稳定,经济收入偏低。2010年,连片特困地区58个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82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1%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其中:甘南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8%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5%;临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375元,相当于片区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9%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0%;定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9%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6%;陇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9%。
四是扶贫成本高,投入标准低。由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实施同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成本高一倍以上。以2009年甘南州为例,牧区发展生产成本高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生活消费支出数额高出农区1886.09元,高出半农半牧区1963.71元;在生产性支出方面,牧区比农区在支出所占比重和数额上分别高于67.45个百分点和387.85元。如每块砖的产地价为0.50元,到项目实施地单价高达1.20元以上,钢材、水泥、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费用更高。在扶贫投入标准上,整村推进、基础条件项目和易地搬迁等与其他地区同等对待,加之地方配套资金困难,对扶贫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直接影响扶贫开发的状态效益。资金投入量较大的整村推进任务依然艰巨,陇南市、天水市各完成31%,平凉市完成42%,定西市完成47%,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进度。
五是社会事业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连片特困地区大部分地区由于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观念陈旧,直接影响到社会事业的发展。乡村卫技人员数量少,技术水平低,服务能力弱,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农牧民受教育、培训意识单薄,积极性不高。甘南州农牧区人均受教育年限4.2年,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2.3年和4.3年,低收入人口中藏族文盲率高达26.8%。加之农牧民受语言限制,外出就业创业能力差,自我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虽然劳务输出工作普遍得到重视,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劳务输出层次过低的现象在贫困乡村仍相当普遍。不少乡村各类文化设施几乎是空白,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三、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的主要对策
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是新时期扶贫方式的重大转变。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是甘肃今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任务。要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导,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以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机制为突破口,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实现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明显好转、基本收入明显增加、基本生活明显改善、基本素质明显提升、基本权益有效保障,为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习贯彻《纲要》精神,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意识。连片特困地区是我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区。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问题事关全省工作的大局,没有连片特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全省的跨越式发展,没有连片特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要以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为指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现贫困地区小康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真正使新时期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相一致,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相符合,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呼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特困地区更应将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今后十的扶贫攻坚的工作责任和使命,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今后十年《扶贫纲要》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扎实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省已全面启动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四省藏区三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具体规划将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的发展目标和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结合甘肃实际,以县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思路、攻坚目标、重点项目、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好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非常差的特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抓主抓重,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基础设施始终是决定和影响甘肃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必须更加重视生活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坚持不懈地加强道路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交通问题要整体规划,优先安排,分年实施,争取“十二五”末60%以上的贫困村通油路,自然村基本通砂石路。抓住国家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贫困乡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利用率,扩大覆盖面,力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人均达到1亩水地。抓好特困片带的人饮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末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切实抓好梯田建设,凡是适宜于修建梯田的地方,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高标准梯田化。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稳定基本口粮田,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2、培育壮大增收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培育和壮大草食畜牧、马铃薯、林果、瓜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和油橄榄、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走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集中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品牌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竞争力,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积极与有关部门衔接,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专门的扶持措施,使其做大做强,帮助当地群众稳定脱贫。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支持贫困乡村兴办“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开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培育贫困地区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多措并举,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升经济实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3、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科技扶贫作为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环节,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强化贫困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坚持走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发展路子。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着力解决贫困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按照市场需要,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培养,提高服务能力,降低多发病、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支持贫困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和村计生服务室建设,不断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和优生优育,提高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能力。加强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设施建设,优先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监测,及时落实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4、加强劳务输转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把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贫困地区的一项战略任务,围绕扶贫攻坚和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两后生”等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健全“两后生”教育培训集团和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广泛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创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增加劳务收入,提高稳定就业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扶持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一半以上劳务人员有一技之长,推动劳务产业良性发展。
(四)加大支持力度,打好扶贫攻坚战
1、加快构建“大扶贫”格局。根据新扶贫纲要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项职责、任务的定位,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下,以扶贫开发部门为主体,多部门、多形式联动,促进“三位一体”大扶贫机制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构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突出项目支撑。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理念,紧紧围绕国家扶贫战略,认真开展扶贫项目的调研、论证、储备工作,在连片特困地区集中实施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扶贫效益显著的好项目。优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安排实施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移民搬迁、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扶贫、劳动力输转培训、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社会帮扶及扶贫贷款贴息、互助发展资金、雨露计划等项目,特别是要逐步提高整村推进投资标准,把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规模扶贫效益。同时,积极调研论证并实施西汉水流域扶贫综合开发攻坚、庆阳“长环线”扶贫攻坚、沿洮河流域综合扶贫开发、沿大夏河流域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等重大项目,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扶贫攻坚的瓶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以实际到位,导致扶贫资金缺口更大。要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实施特殊政策加大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关于加大庆阳革命老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力度的意见》、《甘肃省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持资金整合办法》等文件精神,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与发改、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的联系,共同研究项目规划、申报和实施工作,做到区域开发“一盘棋”。探索建立以县为基础的资金整合平台,从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等环节层层把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向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安排项目和资金,切实提高扶贫攻坚成效。
4、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州指导、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要求,总结经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制度。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办法,在连片特困地区资金分配中增加重点区域、扶贫成本等要素,增加资金总量。强化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坚持把扶贫规划和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市州、县区扶贫部门及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将扶贫工作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奖优罚劣。制定出台《甘肃省扶贫开发条例》,将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和调研工作,积极反映扶贫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成绩和经验,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5.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篇五
按照省政协常委会工作部署,7月25日至8月5日,由德哇仓、李永军、黄选平副主席带队,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就甘南州、陇南市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前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扶贫工作和扶持“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和政策规定,听取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委、省扶贫办等部门负责同志的有关情况介绍。调研中,深入整村推进、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等示范点和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广泛听取乡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先后召开8次座谈会,与两市州及所到8个县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总结扶贫工作经验,了解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问题,讨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精神,立足省情,开拓创新,科学决策、强力推动,走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有力推动了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甘南州、陇南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整村推进和片带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为举措,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甘南州、陇南市始终把增加农牧民收入、降低贫困面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两市州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面不断降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监测数据,陇南市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89.7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61.45万人,减少28.25万人,贫困面由38.66%下降到24.9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53元增加到2299元,增长69.92%。甘南州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23.58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5.22万人,减少8.36万人,贫困面由58.5%下降到27.4%,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514元增加到2689元,增长77.6%。特别是甘南州玛曲县2010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35元,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陇南市、甘南州始终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摆在扶贫开发的首位,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等项目,完成了一大批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建设项目,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到2010年底,陇南市乡镇通路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3.53%。止2009年底,甘南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362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达93.56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98个百分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是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贫困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陇南市、甘南州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面推进农牧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步伐,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批支撑农民增收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到2010年底,陇南市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累计种植面积达868万亩,其种植规模和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均占有较大份额。甘南州在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肉制品、乳制品等加工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暖棚养殖、牛羊繁育育肥、优质牧草种植等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五年来新建牲畜标准化暖棚4617座,发展牛羊育肥户2085户,种植优质牧草10.5万亩,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四是劳动力培训输转稳步发展,劳务收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两市州全力实施“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项目,积极培训输转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收入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甘南州五年来共完成贫困农牧民劳务技能培训5.85万人次,培训“两后生”6597人(次),输转劳务71万人(次),完成劳务移民6107户25041人,创收劳务收入16.86亿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21.5%。
五是社会帮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两市州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帮扶机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发达地区和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帮扶工作,投入到扶贫事业中的力量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甘南州坚持“四到五定”不脱贫不脱钩的帮扶责任制,主动加强与3个国家级、21个省级、113个州级、408个县级帮扶单位的联系协调,到2010年全州累计争取落实帮扶款物9.25亿元。陇南市积极协调各级对口帮扶单位,定点帮扶2007年后尚未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力量的全覆盖,为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是贫困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农牧民生产生活积极性高涨。调研所到之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一排排新建的农牧民新居,一条条宽阔的通村道路无不展现着当地快速发展的勃勃生机;各级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明确、态度积极、责任感强,对党和国家现有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表示肯定,对打好扶贫攻坚战信心十足。贫困地区农牧民对党的惠民政策十分感激,生产生活积极性普遍高涨,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这为打赢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不竭动力。
两市州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主要是:只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整合资源,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群众的贫困问题;只有坚持抓主抓重,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才能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合力攻坚,扶贫开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坚持把落实普惠政策与特殊扶持政策相统一,把政府扶持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才能增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活力和动力。
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陇南市和甘南州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脱贫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是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根据“两项制度”衔接汇总结果显示,2010年底,甘南州贫困人口达38.7万人,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70%;陇南市实际贫困人口达152.4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6%。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由于其标准低、底子薄,一遇灾害极易返贫。据调查,正常年景下每年约有10%以上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其中因灾、因病、因子女上高中大学、建房和婚丧嫁娶是导致返贫的主要方面。
二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陇南市和甘南州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深山区、林缘区、高寒阴湿山区和灾害高发区等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仍然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陇南市15400个自然村中,还有5819个自然村不通公路,2719个自然村的人畜安全饮水尚未解决,还有375个自然村不通电。甘南州80%以上的耕地在海拔2500米以上,90%以上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尤为突出,至今尚有17024户牧民仍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三是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两市州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程度低,直接影响到农牧户家庭经营的水平和收入,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牧户收入低而不稳。2010年,陇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7%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9%。甘南州自实行草畜双承包以来,高度分散、各自为政的农牧户只能进入初级市场,交易难度大、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四是扶贫投入标准低,无法满足当地需要。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地方的扶贫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调研中了解到,实施同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甘南州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原材料成本高出一倍以上,如一些偏僻山区砖的单价高达1.2元以上,而每块砖的产地价只有0.5元,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差价更高。据甘南州测算,在农牧户家庭支出方面,牧区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农区1886元;在生产性支出方面,牧区比农区支出高387.85元。近年来由于频繁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陇南市税源严重受损,2010年陇南市的财政自给率仅为18.8%,最低的宕昌县为12.9%。资金投入量较大的整村推进项目,陇南市目前只完成了756个,占2433个贫困村总数的31%。
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欠缺。两市州相当一部分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青壮年文盲率高。甘南州农牧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2年,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3年和4.3年,低收入人口中藏族文盲率高达26.8%,如按汉语文计算,青壮年文盲率高达70%。陇南市在现有的95.75万特困灾区劳动力中,文盲率达24%。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很难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保健的需求。陇南市还有409个行政村没有医疗卫生设施。据有关方面调查,甘南州农牧民20%死于乙肝,孕产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8倍。劳务输出层次过低的现象在贫困乡村仍很普遍,政策性收入仍然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自我发展能力弱。
六是生态保护任务重,发展矛盾突出。陇南市和甘南州分别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的前沿区,在保持流域生态平衡、确保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把甘南州定位为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同时把国土面积的2/3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地面积多达2200万亩。一方面国家实施限制开发的措施已经实施,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还未出台,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刚性限制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
七是对贫困片区倾斜力度不够,部分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在两市州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扶贫投入标准上,与其他地区同等对待,没有考虑像甘南州、陇南市等特殊贫困片区的实际情况,影响了一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效果,使一些惠民政策的效应在这些特殊地区难以发挥。比如:省上在下达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时,以人口基数核定建设规模,没有考虑到卫生行业的建设标准和功能需求。一些偏远贫困山区乡镇人口在2000-3000人左右,按人口基数核定建设规模只有300平方米,事实上一所乡镇卫生院要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少需要800-1000平方米,才能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或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比如:国家关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按规划至2010年底应落实国家投资18.95亿元,而实际上仅落实了5.335亿元,仅占计划总数的28.15%,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项目效益难以有效发挥。
三、打好扶贫攻坚战的意见建议
甘南是列入国家扶贫计划重点的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区,陇南是列入国家扶贫计划重点的秦巴山区甘肃省连片特困区。“两州两市”是全省扶贫攻坚最后剩下的难度最大、成本最高、任务最艰巨的地方,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所在,需要举全省之力推动“两州两市”的加快发展,力求2020年顺利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确立大扶贫工作理念,全力推动“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
1、深化对“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两州两市”是我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区。“两州两市”的脱贫问题事关全省工作的大局,没有“两州两市”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全省的跨越式发展,没有“两州两市”的小康,就不能说甘肃省实现全面小康。“两州两市”的整体脱贫致富,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打好“两州两市”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现贫困地区小康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真正使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相一致,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相符合,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呼应。“两州两市”的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加快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中力量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困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树立大扶贫工作理念。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甘南州的贫困面为70%,陇南市的贫困面为66%,贫困面相当高。这说明,“两州两市”的贫困是区域性的整体贫困,实质是“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集中反映。由此可见,要解决“两州两市”的贫困问题,仅靠当地干部群众和扶贫部门的努力难以达到目标,需要动员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大扶贫的格局,举全省之力打好“两州两市”的扶贫攻坚战。省上应确立大扶贫工作理念,把开展扶贫攻坚与促进“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省上各部门各单位应着眼全局,倾心倾力支持“两州两市”的发展,各部门的资金、项目应优先向“两州两市”安排,并积极帮助论证申报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的好项目、大项目。
3、制定“两州两市”扶贫攻坚专门规划。规划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衔接,明确“两州两市”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将“两州两市”作为一个特殊的扶贫开发区域报请国家给予重点倾斜扶持。省上相关厅局应出台与“两州两市”扶贫规划相配套的具体扶持措施,并据此安排相应的资金、项目。要通过强有力的支持,使“两州两市”在“十二五”期间GDP的增幅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达到15%左右,努力实现全省同步奔小康目标。
4、调整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思路。要把打好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举措。我省的贫困群众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贫困片带上,最为集中的就是“两州两市”。当前,国家已将扶贫开发的重点转向集中打好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这完全符合我省实际。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集中力量打好以“两州两市”为主战场的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战。要把整村推进与集中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整村推进投资标准,并将整村推进连片布局。同时应将新农村建设等有关农村建设发展的项目与整村推进配套实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片带的贫困问题。
(二)坚持抓主抓重,集中力量解决制约“两州两市”发展突出问题
5、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始终是决定和影响我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必须更加重视生活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坚持不懈地加强道路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两州两市”的农村交通问题要整体规划,优先安排,分年实施,争取“十二五”末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自然村基本通砂石路。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建设的机遇,坚持大、中、小水利工程并举,提高利用率,扩大覆盖面,力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人均达到1亩水地;抓好特困片带的人饮工程建设,确保“十二五”末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切实抓好梯田建设,凡是适宜于修建梯田的地方,在“十二五”末基本实现高标准梯田化,稳步提高粮食产量。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改变全省同一投资标准、同一配套要求、同一扶持模式的做法,省上安排的项目,要核定”两州两市”的实际投资需求,足额拨付。
6、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两州两市”提升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突出扶持最具优势的畜牧产业、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旅游业和油橄榄、核桃、花椒、民族特需用品、清真食品等特色产品;集中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品牌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竞争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对“两州两市”的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省直有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扶持措施,使其做大做强,帮助当地群众稳定脱贫。要重视贫困地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高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的产业收入比重,促进规模化经营,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向两市州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启动,应论证建设连接陇南亚热带自然风景区、甘南、陇南民族风情区等旅游景点的高速通道,着力打造一批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点,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积极谋划,全力推介,使甘南、陇南尽早融入青藏、川西北藏文化旅游圈和陕西汉中、宝鸡旅游圈,发展大旅游产业。
7、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教育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对两市州城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要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普及“双语”教育,提高办学的开放度,推进“民汉”合校。继续实施对口支援和招生协作计划,省内重点职业院校要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接受教育和实训。适当降低贫困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提高“两州两市”高考招生比例,争取在今后十年内高考升学率达到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把文化建设作为智力扶贫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两州两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项目和资金。重点推进“两州两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县、乡、村级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医疗和救助能力,争取到“十二五”末县级医院达到“二甲”标准,乡级医院能做一般性手术和基础性的检查化验、有1名全科医生,村村建起卫生室。重视乡村两级卫技人员培养,强化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降低多发病、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特困家庭大病患者统筹报销比例,农村救助资金要重点向特别困难家庭和大病患者倾斜,到“十二五”末,基本不出现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
8、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规模。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两后生”培训组织的作用,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培训经费支持,扩大培训规模。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两州两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广泛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一半以上劳务人员有一技之长。增加劳务收入,提高稳定就业率。
(三)加大落实力度,切实发挥好各项扶持政策的效应。
9、进一步落实现有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及配套法规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有许多具体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对扶持“两州两市”发展有明确要求,省上也相继出台了支持两个民族自治州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如取消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等地方配套资金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项目仍然要求配套,有些虽然取消了配套,但核定的投资标准低,实际工作中如果不配套就无法完成项目任务。要在按规定取消“两州两市”基础设施、社会公益和民生项目地方资金配套的同时,按实际需要核定项目资金,积极加大项目扶持的力度,确保民族贫困地区的有关项目不因资金配套的取消而减少,不因投资标准过低而延缓。
10、进一步完善支持“两州两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针对“两州两市”的许多优惠政策比较笼统、比较原则,缺乏具体操作办法和约束机制,往往落实不到实际工作中。省上应将优惠扶持政策分解到有关部门,并责成各部门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加快推进扶贫政策和惠农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简捷的农村低保和贫困人口识别办法和动态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针对我省农村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金融政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扩大信贷规模,完善小额信贷便民办法,建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实现滚动发展。研究以农村合作组织互助资金建立民间信贷机构,解决农村小额信贷渠道过少的问题。建议报请国家批准设立甘肃农村银行,引进国内外资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重点解决省内贫困地区投资需要。
11、加大惠民政策倾斜扶持力度。“两州两市”在全国主体功能划分中基本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全省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区域。应将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特殊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和帮扶政策,优先在两市州得到充分体现。加大各项惠民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实把有限的惠民政策资金用在最困难的群众身上和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帮助这些地方大力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积极争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增加退耕还林任务,并根据粮价上涨的实际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国家在我省陇南甘南优先实施生态移民的各项优惠政策,人口向城镇和牧民定居点集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一部分牧民和生态脆弱区农民转化为生态管护人员,稳定解决其生活来源问题。农村危房改造要优先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的五保对象、智残致残家庭和其他特困家庭,并根据实际提高资金补助额度。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科学化水平
12、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十二五”期间,要全力争取中央对我省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省市各级确定扶贫资金,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核定比例,并逐年递增;按照国家要求逐步达到省上对扶贫资金配套的比例,以保证扶贫资金实际增加和落实到位。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政策,集中财力推进“两州两市”的扶贫开发,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由省上统一编制规划,优化整合全省扶贫资金,项目随规划走,资金随项目走。按照扶贫开发和支持“两州两市”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两州两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幅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危房改造等与扶贫开发直接相关的投资,增幅应高于其他地区10%以上。
13、不断健全社会帮扶机制。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强对社会帮扶工作的协调,建议省扶贫办依据省上部门特点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定点扶贫、对口扶贫工作适当进行双向调整,尽量把一些扶贫能力较强的帮扶单位安排到“ 两州两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真正提高帮扶的成效。省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每年检查通报一次,并作为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省属骨干企业支持扶贫开发的办法,增强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企业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优势,为“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主动地联系、协调、组织好中央、国家机关和外省市的帮扶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民营工商企业家参与扶贫开发,并在税收和其它方面落实国家、省上的有关优惠政策。
14、不断完善扶贫攻坚的工作机制。搞好扶贫工作,领导是关键。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把扶贫开发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扶贫开发的各项规划目标和任务要逐级分解到市县、部门和单位,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期考核。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各级班子建设,通过挂职、培训、交流等办法加强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重点抓好乡村两级班子,选好配好村支部书记。完善乡镇职能和干部岗位设置,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从市县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干部到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乡镇任职,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按照实际需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在提高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好想干和会干两个基本问题。教育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树立自力更生、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克服片面依赖国家的观念。
(五)发挥工业优势,支持陇南率先脱贫致富
15、进一步加大支持陇南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的力度。陇南地区处于我国重要的多金属存矿带,不仅有丰富的铅锌、黄金资源,还有铜、锑等多种有色金属。据推测,铅锌金属储量超过1500万吨,铜金属储量在20万吨左右,还有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这些矿藏成矿条件好,资源前景好,开发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开发是陇南最具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仅对加快陇南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陇南脱贫致富步伐。省上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重点研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在夯实资源保障的基础上,立足境内外资源开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铅、锌、铜等有色资源深加工的大项目,努力把陇南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16、进一步加快陇南黄金产业开发的步伐。陇南黄金资源丰富,推测的黄金储量在800吨左右,并且遍布各县,远景储量乐观,开发前景广阔。省上应从陇南黄金资源的实际出发,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在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大中小项目建设并举,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并举,加大黄金资源勘探力度,加快黄金资源开发,发展黄金加工产业,把黄金产业培育为“十二五”期间陇南工业发展的增长点,使其成为推动陇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7、进一步研究对陇南的电力支持。目前陇南全社会用电量为28.8亿千瓦时,已建成水电站104个,装机容量83.4万千瓦,每年可提供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在建水电站64个,装机容量43.9万千瓦,预计在“十二五”期间,陇南每年会有20亿千瓦时的剩余电量。省上有关部门应从扶贫攻坚出发,积极争取国家优惠电价支持,通过向电网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过网费,使陇南多余的水能发电能够在陇南境内封闭使用,主要用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钛合金产业。
6.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篇六
印发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我省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现就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进程中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对江西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是我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着眼小康提速,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减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至276万人,比上年减少7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7.7%,下降1.5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贫困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遗留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发展条件差、脱贫难度大。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对我省老区人民饱含的深情关切,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眼实施我省“十六字”发展方针,围绕促进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战略部署,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
(一)增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攻坚的导向,清醒看到我省遗留的贫困问题是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进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从而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充分认识抓好精准扶贫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充分认识确保精准脱贫是我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和最艰巨任务;充分认识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二)落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以习总书记对我省老区扶贫攻坚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指引,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根本,制定更加明确的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付诸更加有效的行动。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
(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实干兴赣的工作作风。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进一步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努力在内外兼修上狠下功夫,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继续发扬实干兴赣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领导,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奋力书写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尽快让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的时代荣光。
二、加快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
根据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结合江西实际,我省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具体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一)减贫任务提前完成。以国家核定我省2014年底的276万贫困人口为基数,全面加大精准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减贫进程。到2018年,力争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脱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县全部退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贫困群众收入达到新的水平。保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到2018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进一步强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的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兜牢底线。
(三)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到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得到整体搬迁安臵,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2018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贫困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较为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强有力。
三、突出抓好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按“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三场攻坚战。
(一)着力加快增收步伐,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贫到户、分户施策,按照突出产业扶贫、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扶贫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支持产业扶贫。
1.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好存量投入,充分发挥省级已有每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58个县的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增量投入,省财政对25个贫困县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并新增安排资金支持58个县以外的产业扶贫。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和帮扶责任人携资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对贫困户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探索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
2.创新贫困村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贫困村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58个县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支持贫困村建立“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
3.加强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在教育部门普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部门进一步加大扶贫对象培训特惠扶持力度,增强其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对贫困户新生代职业学历教育和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减轻扶贫对象经济负担。加强致富带头人培训,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4.整合涉农资金倾斜支持产业扶贫。统筹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产业发展、土地整理等方面政策资金,大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重点支持25个贫困县和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产业、生产和经营“三个体系”,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等政策重点支持贫困户,加强贫困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富民产业,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推进贫困村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探索电商扶贫新途径。加强金融扶贫,完善信用扶贫体系,加快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丰富金融扶贫服务产品,优先保证贫困地区支农再贷款需求。
(二)着力提高救助水平,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649号),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
1.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
2.加大医疗保障和保险救助。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县级住院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同时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
3.强化教育救助。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4.推进慈善和社会救助。强化民政、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组织慈善救助的职能,搭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贫困农户救助需求相对接的信息平台,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健全完善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政策,引导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和企业设立社会救助扶贫公益基金、组建慈善救助机构。
5.完善临时救助。加大分类施救的力度,对因支出型贫困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群体予以特别救助。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
(三)着力改善生活条件,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统筹贫困地区一体化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实施精准改善条件扶贫。
1.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优化村庄、人口布局的要求,对不宜居住的贫困村自然村庄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全面准确摸清底数,统一群众思想认识,按整体搬迁的要求制定实施规划。整合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避灾搬迁移民等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投入,大力帮助扶贫对象彻底摆脱恶劣生产生活环境。对列入整体扶贫搬迁的自然村庄,原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再安排,可调整安排至移民搬迁安臵点。深入打造整体搬迁、梯度安臵、差别化扶持、组合式帮扶、综合配套的有效模式,不断提升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水平。
2.加快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根据现有一些贫困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重新识别确定一批发展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在“十三五”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将贫困村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每年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对贫困村全覆盖,每个点叠加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全面优化村容村貌。
3.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对特困扶贫对象住房救助实行“交钥匙”工程。2017年基本解决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农村贫困群众的安居问题,为2020年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住房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优化村庄建设发展规划。2016年率先完成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力争2018年完成全省农村25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化。2015年底基本解决贫困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力争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力争2017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周转指标主要用于贫困县扶贫攻坚,优先保障贫困县符合申报条件的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允许贫困村周转出来的结余指标在县内流转并适当提高流转价格,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产生的土地增值净收益,主要用于贫困村被征地拆迁农民的补偿安臵及项目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项目优先向有条件的贫困村覆盖。优先支持贫困村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优先扶持贫困村小型水利建设,落实贫困县资源开发有偿政策。
5.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支持贫困农村完成薄弱学校改造,普及义务教育,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比例以及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资助政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享有全省同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农村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就业援助、安全住房以及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补贴等社会保障体系,编密织牢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文化、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把确保精准脱贫责任始终扛在肩上,严格执行六项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用好考核扶贫实绩的“指挥棒”。进一步完善市县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将精准扶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要落实中央对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三大机制的要求,制订我省25个贫困县的考核约束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约束的“指挥棒”作用,引导贫困县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财力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以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政绩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在贫困县埋头苦干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调整。按照“鼓励摘帽、政策保留”的思路,认真研究脱贫摘帽办法,及时制定我省贫困县退出机制。通过建立考核、约束、退出机制,树立“摘穷帽为荣、戴穷帽为耻”的观念,坚决杜绝“戴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的现象。
(二)编制精准扶贫攻坚的规划蓝图。各级要按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科学制定“十三五”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描绘好实施精准扶贫攻坚的“路线图”,纳入本级“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落实好“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前三年的精准扶贫投入,统筹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要搞好各方面规划相互衔接,把精准扶贫攻坚规划与全省区域发展规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统筹起来。尤其是县级要多规合一,用统筹规划承接上级扶贫开发政策支持,抓好本地精准扶贫攻坚的组织实施。要加强县级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规划的督促指导,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
(三)健全落实行业扶贫的责任体系。各级部门要全面准确掌握本行业扶贫所需解决的问题,明确本部门肩负的行业扶贫任务,在已有行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部门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特惠政策措施,纳入本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加强行业扶贫任务的组织实施,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并在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若干个行业扶贫攻坚专项工作组,根据职能明确牵头和配合单位,由牵头部门负责协调落实并分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加强行业扶贫的责任考核,每年底由牵头部门汇总本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向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集中报告行业扶贫任务落实情况;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行业扶贫考核,考核结果列入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筹措扶贫投入的整合平台。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各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持续增长力度。实行扶贫开发“省级监管、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监管职责和设区市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县级以统筹规划为载体,健全完善扶贫投入筹措整合平台并将整合使用计划上报备查,确保真扶贫、扶真贫。抓好政策落地,落实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投资项目、生态保护、转移支付、扶贫捐赠、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杜绝侵占扶贫资金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五)凝聚合力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重点要深化“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完善省级领导定点指导一个贫困县、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几户贫困户的机制,协调随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开展驻县定点扶贫,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抓好精准扶贫攻坚。落实各级部门“十三五”新一轮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确保对贫困村全覆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抓紧向贫困村派驻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实现扶贫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对接好国家部委在我省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承接好中央政策在我省落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发动民营企业扶贫,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多方发掘社会扶贫资源。运用宣传舆论媒体传播正能量,营造精准扶贫攻坚良好氛围。保留、稳定和加强与精准扶贫繁重任务相适应的扶贫机构及工作队伍。
(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的信息系统。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部门对接和共享机制,提高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精准度。充分运用扶贫信息数据系统,把握减贫工作进程、监管扶贫资金使用、考核精准扶贫实效、科学决策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荐阅读: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09-05
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推动甘肃发展(论坛报告参考)06-19
开展新一轮“先进单位”11-19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思考10-12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方案解读08-08
新学期高三生物教师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09-05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地方新一轮工业发展服务07-12
推动舟山海洋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探讨08-27
医院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讲话稿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