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2024-12-16

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10篇)

1.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篇一

炳燊精密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 4 炳燊精密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5.1.9

/ 4 炳燊精密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如同一质量问题连续发起两次品质异常,验证结果无明显改善,则需采购部组织召开供应商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取消供应商资格。5.2

制程品质异常: 5.2.1 发现制程产品不良,应立刻停止加工。5.2.2 如异常属现场作业人发现,需立即找品质部确认不良现象可否接收。如异常可接受则继续生产,不可接收依5.2.3执行。5.2.3

依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确认不良成立时,应开具《检测不良记录表》。5.2.4 将不合格内容标识在工件上,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5.2.4.1 不良品如以进行返工、返修达到合格要求,则由品质部发出《不良返修报告书》,生产对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需交付品质进行检验,合格品进行出货区,品质回收报告书,统计返修用时,交返修者签名。5.2.4.2 判定重做时,生产1小时内填写补料单,交工程确认后,同《异常分析报告》一起交采购,采购1小时内下加急采购单,生产跟进材料,所有工序加急处理(如内部制程超出负荷,可申请外协)。如影响出货交期,营业客户客户交期。5.2.5 当异常问题严重,品质部又不能明确判定时,则由品质、工程、生产、营业共同会签,品质部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责任部门分析原因、改善措施后,发送至营业部,最终由营业转发给客户,营业部负责跟踪客户回复处理结果,并将客户处理结果发给各部门。5.2.6

生产部按客户处理意见返工或重做(必须要有补料单),营业部1小时内回复客户最终送货时间。当处理意见为让步接收时,品质部将工件转入出货区,并附上《品质异常联络单》和客户回复的处理意见,出货时此工件不贴合格标签。5.2.7 制程品质异常开立时机。5.2.7.1 制程异常属材料所致,需第一时间通知责任单位、品质前往确认,双方判定标准一致,确认异常成立,则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责任单位改善。5.2.7.2 产品制造过程中如发现产品不良时,品质应开出《检测不良记录表》待工程、品质、制造担当分析出原因找出责任单位后由责任单位进行对策,品质部监控对策实施有效性 5.2.7.3 当产品制造不良时,品质应立即召集工程、品质等单位对问题点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等问题点解决后,方可再生产。相关不合格品的控制见《不合格处理流程》。5.2.7.4 品质再现(品质异常重复发生)时,开立《检测不良记录表》,通知生产单位整改。5.2.8 所有制程中《检测不良记录表》需生产部、工程部进行会签,生产、工程接到品质异常 3 / 4 炳燊精密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信息后半小时内需针对异常现象提出临时对策。5.2.9 责任单位需于《品质异常联络单》或《检测不良记录表》要求期限前,针对异常现象提出长期改善方案。5.2.10

品质部对责任单位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责任单位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由品质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2.11执行。5.2.11 返工OK产品需重新送品质检验,重新检验合格转入出货区,检验不合格依《不合格处理流程》要求执行。5.2.12 针对异常改善后产品,品质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后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5.2.13 如异常发生后连续2个月无生产,则强制结案,后续生产依正常检验执行。5.3 出货品质异常: 5.3.1

客户投诉或抱怨,由营业将投诉或抱怨内容0.5小时内发给品质部,抄送到生产、工程。5.3.2 如客户退货返修,依5.2.4.1执行。5.3.2.1

如客户判定重做时,依5.2.4.2执行。5.3.3 品质部24小时内分析外流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回复给营业部,抄送到生产、工程。5.3.4 营业部1小时内将品质回复内容确认,并回复给客户。5.3.5 异常单回复后,由文员统一归档整理/追踪。5.3.6 改善对策执行后,品质部依对策内容进行追踪确认,连续1个月内无同样异常外流再发,则予以结案。5.3.7 追踪期内再发则重新开立《检测不良记录表》,依5.3.4-5.3.6执行。

/ 4

2.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篇二

流程的协调关系是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不少学者已经对流程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通常, 流程的协调研究有两种基本类型:从活动的依赖关系讨论流程控制以及通过参与者承担相应角色分析他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前者关注流程业务逻辑, 对参与者之间的交互重视不足。面向角色的流程建模方法突出了流程的参与者, 以便把握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流程的参与者是流程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 他们之间的协调直接影响流程的执行效率。agent具有自主、智能的特点, 与流程的参与者类似, 且便于计算机实现[1]。本文利用agent讨论流程参与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信牌是西北大学软件研究所用改进的Petri网描述流程中复杂的表式结构而引入的基于活动的流程控制工具[2] , 本文对传统的信牌进行扩展, 并从活动、知识等多个角度, 讨论流程中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同时, 本文基于知识对流程中的异常处理作进一步探讨[3,4]。

1协调模型

信牌是古代官府执行任务的凭证, 官员只有在收到信牌后才能执行相应的任务。西北大学软件研究所研究把信牌的概念引入基于活动的工作流管理, 通过信牌驱动工作流的执行。这里先对信牌进行了扩展, 作为分析流程agent协调的工具。

定义1 扩展信牌 定义流程为一个五元组P =<G, A, K, S, B>, 其中G是流程目标, 每个参与者负责一个流程子目标, 目标是整个流程的驱动元素;A是agent的集合, 即流程的参与者, A={ agent0, agent1, …, agentn}, agent间采用分布式协调机制。这里agent0是一个特殊的agent, 称为虚拟agent0, 负责流程的初始化工作, 负责流程的总目标g0;K是agent对应的知识库, 知识库中的知识为agent实现负责的子目标提供基础。此外, agent分发信牌的规则, 如分发信牌的条件、信牌的接收agent、执行信牌可用的资源等也在知识库中进行定义。在流程的执行过程中, 知识库通过agent之间的知识流动态更新;S是信牌集, 信牌在流程设计时定义在agent的知识库中, 并在流程运行的过程中通过agent “派发”。信牌中包含了agent之间的输入、输出和流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用以驱动流程运行。agent在收到信牌后开始执行相关活动, 实现负责的子目标。B是信牌箱。每个agent具有一个或多个信牌箱, 在流程设计阶段所确定。若单个agent拥有不止一个信牌箱, 称为多信牌箱, 这里多信牌箱的设计出于流程同步的考虑。当且仅当所有信牌箱都收到信牌时, agent才开始工作, 并取走信牌箱中的信牌。此外, 存在一种特殊信牌箱, 称为多路信牌箱, 多路信牌箱用于后续agent不固定的情况, 如文件装订任务即可由装订工甲完成, 也可由装订工乙实现。通过多路信牌箱, 可在流程运行过程中由胜任的多个agent其中之一主动承接信牌, 类似古代将领主动请令的过程。为防止多路信牌箱中的信牌出现“饿死”的情况, 即没有agent取走信牌, 在派发多路信牌的同时在信牌箱中设定了信牌的默认agent和时限, 在规定的时间没有agent接受信牌的情况下, 信牌将自动分发给默认agent。多路信牌箱的设计使流程的运行更为灵活。

定义2 信牌操作行为 定义信牌的五种操作行为如下:

(1) 派发Crt (S, X, Y) 在流程的运行过程中, agent X根据知识库中预定义的触发条件和对应的信牌内容向agent Y的信牌箱中派发信牌实体S, agent Y在获取该信牌后执行活动, 实现相应的子目标。若agent Y在收到信牌后由于某种异常原因无法完成既定子目标, 则可通过下面的移交或拒绝操作对信牌进行处理, 避免延误流程的执行。

(2) 更新Upt (S, X, Y) agent X对已经发送至agent Y的信牌S进行更新。agent X在向后续agent Y发出信牌S的情况下, 可能需要对输出信息进行重新修正, 这样可以通过更新操作对已经发出的信牌进行更正。若agent Y已向后续agent发出信牌, 而其输出也需要通过更新操作对后继信牌进行更新。上述做法的好处是无需在后续流程运行中发现错误后进行返工, 从而将流程异常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 提高流程对异常的处理能力。

(3) 移交Dlg (S, X, Y) agent X将获得的信牌移交至其他agent。agent X在接受到信牌后发现由于资源不足、时间冲突等原因, 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负责的子目标, 需要将此信牌移交给其他胜任的agent Y, 若agent Y仍不能完成, 则将此信牌移交至agent Z, 以此类推。

(4) 完成Cmpt (S, X, Y) agent X已完成负责的子目标, 且所有后续信牌都处于Completed状态, 则通知agent Y信牌S完成, 信牌S进入Completed终止状态。

(5) 拒绝Rej (S, X, Y) agent X拒绝接收来自agent Y的信牌S。agent X 若发现收到的信牌输出等信息存在错误或不符合要求, 可以拒绝接收信牌, 并要求agent Y返工。拒绝操作将导致信牌进入Rejected终止状态, agent Y在修正输出后重新派发信牌。

定义3 信牌状态机 信牌在agent之间的传递过程中, 不同的操作行为导致信牌处于不同的状态, 如图1所示。

图1中Dispatched表示信牌被派发的初始状态, Updated表示信牌内容更新, Delegated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信牌被参与者移交, Completed表示信牌既定子目标已实现且后继信牌处于完成状态, Rejected表示信牌由于某种原因被拒绝执行, 信牌的发送者须根据具体的原因调整并重新派发信牌。信牌的状态根据agent对信牌的操作行为不断转换。通过对信牌状态的跟踪可了解流程的执行状况, 所有信牌进入Completed状态则意味着流程结束。

agent之间通过对信牌的操作实现信牌在agent之间的传递, 推动流程的运行。而agent则根据内建知识库中的知识执行对信牌的操作。流程的初始化由虚拟agent0完成, 初始化工作主要包括流程资源的申请以及派发初始信牌。agent在完成信牌所定义的子目标后, 根据agent知识库中的知识向后续agent派发信牌, 请求后续agent实现流程后续活动。agent在接受信牌之后, 或实现所负责的子目标, 或根据实际情况将信牌移交给其他agent完成;当agent认为信牌传递的输出等信息不符合要求, 或者收到目标相冲突的多个信牌时, 也可拒绝接受信牌, 申明原因后请求原agent进行调整后重新派发信牌。在某些情况下, agent在尚未收到后续agent的拒绝信牌前主动发现了已派发信牌中错误的信息, 则可对信牌进行更新操作, 对信牌进行调整, 并及时通知后续agent。agent在所有前信牌完成且所有后续信牌也都处于完成状态时, 对其所有前信牌进行完成操作, 通知信牌的发送agent信牌已处于完成状态。当虚拟agent0派发的所有初始信牌处于完成状态后, 流程终止。

图2是上述信牌协调机制应用于论文审核流程的过程。在流程开始时, 负责初始化工作的虚拟agent0向作者agent1派发信牌S1, 流程开始运行。作者agent1将论文稿件通过信牌S2派发至初审编辑agent2。agent2收到信牌后将论文进行分类整理, 并实现论文初审。在本例中, 初审编辑agent2认为稿件格式零乱, 不符合要求, 于是拒绝信牌S2并将论文退回。作者agent1在对论文重新进行修正后再次向初审编辑agent2派发信牌S2, 请求审稿。agent2在整理分类并给出初审意见后分别向审稿专家agent3和审稿专家agent4派发了两个信牌S3、S4 (假设一篇论文有2个审稿专家) , 请求他们分别实现对稿件进行复审。如果审稿专家agent4对论文内容不太熟悉, 将信牌S4移交给审稿专家agent5。审稿专家agent3和agent5完成各自的子目标之后分别向汇总编辑agent6派发信牌S5、S6, 由汇总编辑agent6对审稿意见进行汇总。这里汇总编辑agent6的信牌箱属于多信牌箱, 只有在其所有信牌箱中都有信牌时, 汇总编辑agent6才开始工作。因此汇总编辑agent6需等待审稿专家agent3和审稿专家agent5所派发的信牌都到达后才进行汇总工作。在汇总编辑agent6进行汇总的过程中, 审稿专家agent5发现其审稿意见需要进行修改, 于是对信牌S6进行更新, 汇总编辑agent6在收到更新信牌后重新对复审意见进行汇总。意见汇总的结果是论文内容尚需修改, 于是汇总编辑agent6向作者agent1传递信牌S7, 请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作者agent1完成论文修改后, 通过初审编辑agent2将修改后的论文重新交由审稿专家agent3和审稿专家agent5进行审核。再次评审后的汇总意见认定论文通过, 汇总编辑agent6向终审主编agent7派发信牌S13请求终审。终审主编agent7终审通过后“完成”信牌S13, 通知汇总编辑信牌S13已处于完成状态, 如此逐级向上, 最终虚拟agent0派发的初始信牌S1处于完成状态, 总目标实现, 流程终止。

上述基于信牌的agent协调机制以参与者为中心, 与规范化预定义的刚性流程不同, 参与者可根据流程执行的历史情况和经验再流程运行的过程中自主决定如何驱动后续流程运行, 使流程具有一定的柔性。如在图2中, 初审编辑agent2在收到作者agent1针对汇总意见的修改稿后, 根据知识库中信牌分发的历史纪录, 将信牌直接传递至审稿专家agent5而绕开了审稿专家agent4, 从而提高流程效率。此外, 每个agent需要跟踪所发出信牌的完成情况, 从而使参与者关注整个流程的运行情况, 加强参与者间的团队合作。流程每一次的运行结果和信牌传递的过程都会记录在agent的知识库之中, 在信牌的传递过程中, agent之间需要共享知识, 从而信牌的传递过程也需要知识流的支持。

整个协调机制对信牌采用分布式管理的方式, 每个agent都是该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 agent对所属的信牌进行管理和监控, 通过对知识库的分析决定信牌分发的对象, 并在异常状况发生时, 根据知识库中定义的处理规则, 执行对应的行为。虚拟agent0仅负责流程初始化信牌的派发工作和监控流程总目标的完成状况。与集中式管理的工作流引擎相比, 将协调过程分散到每个agent节点的分布式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程柔性。另外, 流程设计阶段预定义信牌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异常处理

定义4 异常单元 将流程实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特定实例描述为一个异常单元, 记为AU.定义异常单元为一个四元组, 即AU=<T, C, E, A>。其中T表示异常种类, 包括系统异常、数据异常、时间异常、资源异常、目标异常、信牌传递异常。C是异常发生的条件。E为异常元素, 可以是异常所在的agent、发生的时间、目标、资源等异常描述信息。A是异常处理操作, 可以进一步定义为一个两元组, A=<AT, AP>。AT是异常操作的具体种类, 同样描述为一个枚举类型, 具体包括:忽略、重试、回滚、修改、组合。AP的具体的异常处理过程定义, 其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活动, 也可以是一个子过程定义。

定义5 异常知识库 异常处理agent是对信牌驱动的多agent协调模型进行扩展, 专门负责处理流程中异常状况的特殊agent, 同样是多agent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 也同样具有其专属的知识库, 称为异常知识库。异常知识库是异常单元的集合, 记为AKS=<AU1, AU2, …, AUn>。

定义6 异常处理记录信牌 当agent在执行相关活动以完成所收到信牌定义目标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时, 若agent可自行处理, 则在异常处理完成之后发送异常处理记录信牌至异常处理agent, 异常处理agent负责将异常案例记录异常知识库。异常处理记录信牌同样具有目标, 即完成异常案例记载, 而其内容则是一个具体的异常单元。

定义7 异常处理请求信牌 当agent在执行相关活动以完成所收到信牌定义目标的过程中发生异常, 且未能自行处理时, agent发送异常处理请求信牌至异常处理agent请求进行异常处理工作。异常处理请求信牌的目标是给出异常处理方案, 其内容是异常单元的一个子集, 即TC=<T, C, E>⊂AU。异常处理agent在收到异常处理请求信牌后同过异常处理机制进行诊断并给出异常处理方案, 并以一个异常单元的形式记载于知识库。

定义8 异常单元相似度 将异常单元中的每一个异常元素数值化, 原本为数值型的元素保留原值, 如时间、agentID等。而将非数值型的元素在流程定义之时进行硬编码, 越相似的元素在编码上越接近。则可用该元素两个实例间差值的绝对值描述其相似程度, 即为dif (e1, e2) 。定义异常单元相似度如公式 (1) 所示:

DΙF (AU1, AU2) =dif (e1i, e2i) /wi (1)

其中wi为每个异常元素所对应的权重, 权重越高, wi值越大。而DIF值越小则表示两个异常单元间的相似度越高。

信牌驱动的多agent协调模型异常处理机制如图3所示。

当异常发生时, agent就实际情况判断是否为可自行处理异常, 若可自行处理, 则将处理方案整理成异常单元并通过异常处理记录信牌将异常单元发送至异常处理agent, 并直接完成异常处理工作。异常处理agent提取所收到信牌中的异常单元并进行整理后存入异常处理知识库。若异常不能自行处理, agent将对异常的描述TC通过异常处理请求信牌发送至异常处理agent, 异常处理agent收到信牌后将所提取的TC与知识库中的所有异常单元逐一进行异常单元相似度计算。在完成与所有异常单元的相似度计算后, 提取相似度最高的N条异常单元作为异常处理的重点参考。其同N为系统预设值, 可根据异常处理专家或团队的实际能力进行调整。在得到所有N条相似异常单元后, 人工将其与所发生异常进行高精度匹配。若与某一条异常单元完全匹配, 则直接根据该异常单元定义的异常处理方案进行异常处理。若没有完全匹配的异常单元, 则异常处理agent参考所有的相似异常单元所提供的经验, 制定出新的异常处理方案, 并整理出相应的异常单元, 归入异常处理知识库。

在流程的执行过程中, 异常并未实际发生, 然而agent根据执行流程的经验和自身知识库的积累, 可能预见异常的存在。这种情况之下, 若agent能直接给出所预见异常的处理方案, 则通过异常处理记录信牌将异常单元录入异常知识库。反之, 同样将异常状况通过异常处理请求信牌通知异常处理agent, 一场处理agent同样通过异常单元相似度匹配的方法, 得出异常处理方案, 并将新的异常单元归入知识库。这样避免了每次在异常发生后运行异常处理流程所带来的时间和效率的消耗, 而主动通过agent的知识积累对可能存在的异常进行预测, 使系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异常做好准备, 并在异常实际发生时作出即时处理, 提高流程效率。

3结论

本文以扩展的信牌为基础分析流程中多agent的协调, 协调模型以目标为驱动。通过定义agent对信牌的几种操作, 使得agent之间实现基于扩展信牌的交互协作, 推动流程的运行。在流程的运行过程中, agent通过知识流实现知识库的不断扩充。基于知识的半主动式异常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系统的柔性, 提升了系统的应变能力。本文利用多agent系统对信牌采取分布式管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欠缺柔性的弊端, 但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依旧是一种挑战, 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ai Z.Workflow-and agent-based cognitive flow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team cooperation[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3, 40, 419-429.

[2]岳晓丽, 杨斌, 郝克刚.信牌驱动式工作流计算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0, 37 (12) , 1513-1519.

[3]Hagen C, Alonso G.Exception Handling in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0, 26 (10) :943-958.

3.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篇三

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病例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 员:

(二)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医疗组:

疫情报告管理组: 医技组: 后勤保障组:

(三)及时报告请示;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时间向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将突发事件情况的措施和现状简要进行汇报。

(四)及时对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收集信息基础上,计划执行过程一定要保持灵活性,必要时进行调整。

(五)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介合作;通过媒体,让社会了解事件的真相、医院态度;通过媒体树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好形象。

二、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委,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医疗组: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

疫情报告管理组:负责疫情报告和个案调查

后勤保障组: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三、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一)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防护意识:利用周会进行动员,请专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疾病、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及重点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强化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二)准备防护用品预防用药: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三)公共卫生科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传染病病人,重点可疑病人,上报疫情。建立隔离区,对病区进行分区(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四)对病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

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同时,为他们在病区内提供必需生活用品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五)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病区楼内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病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与病区从专门通道送到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加大污水处理的消毒剂量。

(六)加强消毒管理:对全院医疗工作地点和病区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隔离病区内的污染物品要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七)保护易感受人群:为全院人员发放预防用药。对重点科室及隔离病区的工

作人员除发放预防用药外,还要配发隔离衣、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物品。

四、常见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流程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理流程

1.疫情报告。首诊医生发现非典病例或疑似病例或不明原因疾病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院感科报告,由公共卫生科逐级报告院领导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诊断后,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龙亭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作出初步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治疫情的扩散。

3.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原则上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实现就地隔离治疗,各地指定具备呼吸道传染病急救和隔离条件的医院,就地相对集中收治病人。及时采样检测,必要时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

4.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周,一般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

5.疫点消毒处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对疫点(包括患者住所、工作场所等)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消毒技术》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6.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处理流程:首诊医生发现非典病例或疑似病例或不明原因疾病时→疫情报告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逐级上报疫情→CDC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

学调查→作出初步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控制措施→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处理

(二)鼠疫应急处理流程

1.首诊医生发现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立即报告龙亭区CDC。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分析流行趋势,实施严密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封锁疫点、管理疫区等防疫措施。

2.核实诊断(确诊时限要求2天内)。个案调查包括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暴露史等,结合病人淋巴液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

3.紧急疫情报告。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史重大疫情,必须按照规定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封锁疫点,管理疫区。

5.隔离治疗病人与疑似病人。

6.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疫源地、宿主、传播媒介等情况的调查,流行病学史,并追查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患鼠疫动物的接触者。

7.补充完善防治措施: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处理流程:首诊医生发现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核实诊断→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分析流行趋势,实施严密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封锁疫点、管理疫区等防疫措施→紧急疫情报告→封锁疫点,管理疫区。

(三)炭疽疫情应急处理流程

1.首诊医生发现炭疽病人应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初步调查与

分析判断立即报告防疫机构疫情的初步调查与分析判断。了解疫情发生、发展情况,检查部分病人,进行现场查看,采集部分病人及现场可疑物品标本做检验。根据流行病学暴露史和特殊的临床表现对疫情作出初步判断。

2.实施疫源地处理、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3.核实诊断。进一步调查病例或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和暴露史,采集病人生物标本,根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4.隔离治疗病人。进行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

5.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调查。

——根据暴发、流行原因的初步分析,对可疑炭疽死亡的家畜进行细菌学与血清学检查。

——调查与患者及病畜、死畜、可能污染的畜产品和土壤等的接触者进行登记和调查。

——根据个案调查和上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暴发、流行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等。

6.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处理流程:首诊医生发现炭疽病人应→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逐级上报疫情→CDC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作出初步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控制措施→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处理。

(四)医院感染爆发应急处理流程

1.临床科室发现在病区内短时间内发现多种症状相同的病原菌感染的病例

后,由感染监控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报告院感科,院感科证实流行或爆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院或科室历年医院感染一般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爆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进行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处理,隔离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免疫接种或投药等。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传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4.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篇四

曝气生物滤池

工艺简介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ration),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克服了污泥膨胀,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② 改变了传统的高负荷生物滤池自然通风的供气方式,人为供氧,强化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提高。③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特别适合于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现代城市污水处理。④ 生物填料对空气有相互切割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氧气利用率。⑤ 根据需要可以组合成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A2/O工艺。⑥ 采用中小气泡专用曝气头,杜绝了微孔曝气头容易堵塞、破裂的缺陷。⑦ 采用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开发的特种生物填料,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占地面积小。

应用范围

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艺

工艺简介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以达到要求。为此,我公司在现有的物化除磷与生化除磷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工程经验,开发出了城市污水深度除磷技术—SPR除磷工艺。

该工艺以厌氧生物除磷机理为主要技术依托,采用SPR除磷工艺,通过强化厌氧释磷,并辅以物化沉淀去除释放磷的方法,达到整个生化处理系统的除磷要求。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除磷效果好,较传统的前置厌氧除磷的释磷效果增大10倍以上,回流污泥的摄磷能力也可以提高很多倍。② 运行稳定可*,在进水TP 7mg/L的条件下,2 可以保证出水达到TP≤0.3mg/L,而除磷加药量比常规化学除磷减少80~90%。③ 污泥易沉淀、浓缩和脱水,污泥含磷量高,可达6~10%,适宜于磷的有价回收。④ 加药量少,运行成本低。⑤ 可以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A/O生物处磷工艺的强化改造。⑥ 该工艺也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磷回收的有效工艺。

应用范围

大、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

大、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厂磷的回收利用

A/O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工艺简介

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处理技术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P> ① 采用SNP特种悬浮型生物填料,系统污泥浓度高,停留时间短。② 厌氧生物滤池:能耗低,为活性污泥法的十分之一,产泥量很少。③ 好氧生物滤池:停留时间短,保证出水达标。④ 所有设备可以采用利浦罐或拼装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投资低,占地节约,外观美观的特点。⑤ 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较小,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灵活性强。⑥ 低投资,低运行费,尤其适合于规模低于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⑦ 维修检修工作量低,需要运行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也较低。

应用范围

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改良 A2/O 工艺

改良 A2/O 工艺综合了A2/O 工艺和改良UCT的优点,有着良好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脱氮能力高于 A2/O 工艺。改良A2/O 工艺处理流程简图如下:

> 技术特点与优势:

● 出水水质高

改良 A2/O 工艺工艺原理是针对高效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运行可*,节省化学药剂使用。

● 运行管理方便

改良 A2/O 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 污泥肥效高

改良 A2/O 工艺剩余污泥含磷量3%~5%,肥效高,可利用作污泥堆肥。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改良型氧化沟在工艺上,是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组合成不同比例的厌氧-好氧-缺氧(厌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生物处理工艺。这种流程不但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而且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能把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成易于好氧生物降解的低分子量有机物。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处理流程简图如下: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图

技术特点与优势: ● 投资费用低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采用微孔曝气(或大功率机械曝气)与机械推流方式配合运行,可以使氧化沟设计有效水深达到 5.0米以上,占地面积大幅减小,投资费用大幅降低。

● 运行费用低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采用高效曝气方式,工艺根据进水水质地不同可调节回流污泥分配,可大幅节省设备运行费用,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 运行管理方便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成熟,运行稳定,常规管理方便。CASS 工艺

CASS(Cyclic Activated S1udge System)工艺是普通 SBR 工艺的一种改进型工艺。CASS 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提高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CASS 进水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 无电动控制阀,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CASS 工艺可以根据脱氮除磷效果的要求,将预反应区分成厌氧、缺氧两段。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污泥性状和除磷要求选择回流装置的开启。

CASS 工艺处理流程简图如下:

CASS工艺流程简图

技术特点与优势:

● 建设费用低

CASS工艺较普通活性污泥法省去了初沉池、二沉池,工艺流程简洁,布局紧凑,一次建设费用低。

● 运行费用省

CASS工艺由于曝气地周期性,池内溶解氧浓度是变化的,在每一周期开始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省运行费用。

5.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篇五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但提高,但日益发展的科技和工业生产等,使得社会中的污水量越来越多,破坏了社会环境和生态平衡。所以要想提高社会的生态环境质量,就需要加大对污水的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对污水进行集中、过滤、消毒等一系列的程序进行,最后得到达标的处理水。由于在处理中会涉及到很多个环节和处理工艺,再加上条件的复杂性等,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文主要针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生产技术 工艺流程 研究探讨 建议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但具体还是要通过粗格栅、污水泵、细格栅、沉沙池、生化池、终沉池和过滤池等环节,通过各个程序的连续操作,采用一系列的处理方式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污水处理

1.1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主要是指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手段,采用有效的设备和空间对收集的污水进行过滤和消毒等,排出后可以供再次使用,或者排入到某个特定的区域,不构成环境和生态的污染。

1.2 污水处理等级

通常按照污水处理的等级将污水处理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等。(1)一级处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固体物质等,一级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法进行处理,通过可以达到30%的处理,满足不了排放的标准和要求,一般为二级处理的前奏。(2)二级处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或者溶解状态的物质,包括BOD.COD物质,消除90%以上的污染,满足排放要求。(3)三级处理属于高等级的污水处理,将污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物和氮磷等元素消除掉,具体的可以采用砂率法、混凝沉淀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另外还可以使用电渗分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技术来处理。

1.3 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厂区获取一定量的待处理污水,然后通过截流井让污水进入到厂区处的粗栅格中,去除过大的渣滓,经过污水泵后经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在流入到细格栅,去除掉较小的渣滓,利用重力分离的原理在沉沙池将污水跟沙分离,排除较大的颗粒物,然后再转到生化池,此时采用活性强的污泥将水中的SS、BOD5和其他的氮和磷等消除掉,通过终沉池排除剩下淤泥后进入到D型过滤池,彻底消除掉SS,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来消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等细菌,排除过滤后的水。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采用物理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等,通常生化处理法将被运用在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处理上,例如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mbr和活性污泥法等。

1.4 污水处理中各构筑物的作用和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的耗能占据了污水处理厂生产环节的很大比例,当污水通过粗格栅流入到提升泵房时,在提升泵房将污水转移到高处的沉砂池的前池,在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其中耗能的多少也跟污水流量有关系。

(2)沉砂池。沉砂池主要分为多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等类型,通常可以将沉砂池安置在泵站之前,避免污水中的颗粒对管道和水泵的磨损等。沉砂池主要为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供应能量。

(3)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一般分为竖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等,对于一级处理来说非常重要,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方,可以消除掉BOD5和SS等物质,减少了BOD5的负荷。该构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在排泥装置上,其中涵盖了刮泥撇渣机、链带式刮泥机和吸泥泵等设备,因为这种能耗受到周期性的影响,能耗程度较小,所以可不予考虑其能耗。

(4)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的污泥处理和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能耗占据了整个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例如在进行曝气处理时需要消耗很大部分的电能,在处理曝气问题时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处理设备进行,同时搭配活性污泥法,但生物膜法耗能较小,可以大规模的使用。

(5)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过程中主要是涉及到污水表层上的漂浮物的消除,同时还会进行污泥的抽吸等过程,但两者对能量的消耗较少。

(6)污泥处理。污泥处理时整个污水处理流程中较为重要的过程,主要包括污泥脱水、干燥等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些处理设备都需要做很多的功,所以设备的电耗很大。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等过程,其中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可以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将污染物转化为对环境没有危害的物质,达到净水的目的。其中污水处理的方法有:

1)物理化学法,例如可以在处理污水时采用混凝沉淀法。2)物理处理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等,有效的将污水的杂质去除掉,达到净水的效果,提高水源质量。3)采用生物处理法,该方式主要是通过经微生物放置于污水中,将微生物来分解和吸附污水中有机物等,将有害的、不稳定的有机物等消除掉,或者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污水得到净化的目的,其中活性污泥法就属于生活处理法的范畴。

预处理阶段:由格栅间来处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入曝气沉砂池,将无机颗粒物进行沉淀,在配水井中处理从曝气沉砂池流出的污水,经过缓冲和分配,稳定性处理,利用传动刮泥机等工具来去除大部分的泥渣。

生化处理阶段:在A/O生化池,通过微生物来消灭掉水中的磷和有机物等,进入二沉池,将底部的泥渣跟水分离开,进入鼓风机房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然后通过水的排放系统将水排放到河道中,在由污泥处理系统将污泥进行处理。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社会中的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不但破坏了社会环境和生态平衡,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要想提高社会生态环境的质量,就需要加大对污水的处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对污水进行集中、过滤、消毒等一系列的程序进行,最后得到达标的处理水。由于在处理中会涉及到很多个环节和处理工艺,再加上条件的复杂性等,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针对目前污水处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指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6.试述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篇六

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

2 构筑物及设备

2.1 预处理工段。

预处理工段包括:调节池、格栅间、平流沉砂池、配水井、初沉池五个构筑物, 它是为保证A/O生化池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磷而设置的。2.1.1调节池的尺寸为:64.8×44.8m。调节池的作用是对进入的污水进行水量调节和水质匀和, 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在调节池上有两条管线, 一条超越管线, 清理调节池时可以把污水直接排到格栅间, 一条溢流管线, 若调节池中污水的流量过大时, 污水可以顺着溢流管线排出。在调节池中有126根支柱, 呈正方形排列, 相邻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为4m;池顶有两个人孔, 八个通气孔, 十五个搅拌器吊装孔。进水标高142.8m, 最高水位为144m。2.1.2格栅间用于去处污水中粗大漂浮或悬浮杂物, 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不被磨损或堵塞。主要的设备是格栅机及砂水分离器。每间隔五到十分钟, 泵将污水从沉砂池的集砂斗抽到砂水分离器, 泥水混合物有入口进入砂水分离器的漏斗进行分离, 多余的水有出口流出, 剩下的污水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分钟内进行沉降分离, 在此之后, 由电机旋转带动螺杆旋转缓慢将沉降下来的污泥输送到集泥槽, 这一过程将持续二到五分钟。砂水分离器中的水通过排空阀门排空, 进入厂区排水井。2.1.3平流沉砂池:平流式机械刮泥沉砂池分为2格, 每格的尺寸:12.5m×3.0m, 水深:1.1~1.3m, 池底坡度0.016, 出水挡板高0.85m。平流沉砂池是利用重力沉降的方法将废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固体颗粒分离, 减轻后续沉淀设备的无机负荷。2.1.4配水井:内径D=6.6m, 高3.4m, 设圆形手动提板闸DN700mm的2台, DN900mm的1台。作用是将平流式沉砂池流过来的污水进行均衡分配和缓冲, 确保两套工艺的过水两相同, 且稳定的进行污水处理。配水井采用中心进水, 环内出水。它连接三条管线, 两条分别向初沉池供水, 另一条是跨越直通A/O生化池。2.1.5初沉池:直径D=27m, 池边深4.8m, 池中深5.4m, 有效水深3.4m。是一个幅流式的沉淀池以除去污水中的大部分泥渣, 其刮泥采用的是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 泥渣经刮泥机推入池底中心处的污泥斗再输送到贮泥间。

2.2 生化处理工段

生化处理工段包括A/O生化池、二沉池、鼓风机房三种构筑物, 其Á中A/O生化池是水处理的核心部分, 工艺流程就是以它来命名的。2.2.1 A/O生化池:A/O生化池尺寸:32.5m×4.9m×5m, 有效水深6.3m。它是绝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艺的主要组成部分, 分为五个廊道, 两段 (A级、B级) 。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进入A/O生化池, 首先进入A级绝氧段,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这儿先释放磷, 并且繁殖。当进入B级好氧段时, 由于氧气充足, 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机物, 达到处理的目的。在第一个廊道分三个大支管, 每个大支管又分十二个小支管, 每个小支管上有七个曝气头;第二、三、四廊道分四个大支管, 每个大支管又分十二个小支管, 每个小支管上有六个曝气头;第五个廊道分四个大支管, 每个大支管又分十个小支管, 每个小支管上有五个曝气头, 曝气头的总数是3988个。曝气系统采用波富尔 (HDPE) 曝气系统。2.2.2二沉池尺寸:直径36m, 深为4m。主要将A/O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淀分开, 底部的泥渣由刮吸泥机吸入后由污泥泵打到污泥泵池, 处理后的污水经溢流堰流出到排水井直接排到水体。采用周边进水, 周边出水, 进水槽的设计是由宽变窄, 保持水流速度, 控制进水配水的水头损失, 在进水槽窄端装有曝气装置, 使之在冬天不被冻上。刮泥采用半桥式周边进出水刮吸泥机。2.2.3鼓风机房:A/O生化池的供气有最重要的部分——鼓风机房, 里面有三台 (两用一备) 鼓风机。

3 污水、污泥、化验室工段

污水、污泥工段包括污泥泵池及贮泥池和污泥脱水间, 是污水处理的后续工作——水的排放、污泥脱水。

3.1 污泥泵池及贮泥池:

污泥泵池主要作用是污泥回流, 把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到曝气池, 一部分运到贮泥池。在污泥泵池中最主要的设备就是污泥泵, 污泥泵池有三台回流污泥泵 (两用一备) 把泥打到曝气池, 两台输送泵 (一备一用) , 把污泥打到贮泥池。

3.2 污泥脱水间:

污泥脱水间是对剩下的污泥进行脱水的。进入污泥脱水间与配好的药剂聚炳烯酰氨混合, 药剂与水之比为3~5%。混合好的药剂进入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在脱水机上有一离心式脱水装置, 在含水率极高的稀污泥甩出从管道中排出, 排出的污泥均匀的进入履带中, 通过履带的上下挤压使污泥干燥脱水, 脱水后的污泥排出后自然晾干, 制成泥饼运出用来制化肥, 脱出来的水从地下排水管道排出。在脱泥机上有一接泵管道用于排除房中的臭气。污泥压滤脱水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 耗水量为14.1m3/h, 产泥量为600kg/h。

4 化验室

化学分析室是一个检测污水处理厂各个地点的污水指标的部门。确定污水的相关指标——检验污水处理效果;检测出水是否达标。污水处理厂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沉降比、污泥浓度、COD的测定、总磷、氨氮、溶解氧、微生物镜检。

4.1 沉降比:

水样来自A/O生化池出口混合液。方法是:先将1#, 2#曝气池出口水样摇匀, 然后分别量筒量取100m L水样, 静置30分钟后, 从量筒上读出污泥的体积, 数值在50~150之间为良好。

4.2 污泥浓度:

水样来自A/O生化池, 采用重量法测定污泥浓度, 先将1#, 2#曝气池出口水样摇匀, 后分别量筒量取20m L水样, 倒入坩埚中, 然后在将坩埚置于水浴锅中蒸干水分, 将干污泥再放入烘箱中干燥2小时后, 称重并计算污泥浓度。

4.3 COD的测定:

原理:采用重铬酸钾法, 在强酸性溶液中, 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加热回流, 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 (主要是有机物) 氧化, 过量的重铬酸钾以亚铁灵作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 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COD。

4.4 总磷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 用过硫酸钾使试样消解, 将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 正磷酸盐与钼酸铵 、酒石酸锑氧钾反应, 在锑盐存在条件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 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 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4.5 氨氮含量:

采用滴定法。先预处理, 调节PH值在6.0~7.4, 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 加热蒸馏, 释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 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 用酸标液滴定馏出液中的铵。

4.6 溶解氧: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 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 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 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 可计算溶解氧含量。

结论:对于整个污水处理厂, 其设计、施工凝聚着广泛的学科知识和许多工程设计者的智慧。污水处理厂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值得研究, 不管是从运行, 还是从管理。在工作中, 方法的正确和便利非常重要。

7.现代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介 篇七

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一级)处理、生化(二级)处理、污泥(三级)处理三个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是二级处理的预处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生化(二级)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核心,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AAO法)。生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污泥(三级)处理,常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能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此工段中,在生化处理工段的污泥,先到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处理工段,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用污泥泵快速输入到污泥浓缩池。在污泥浓缩池浓缩一定时间后,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浓缩后的污泥再回到另一格污泥调节池,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脱水车间。污泥在脱水车间脱水后,制成泥饼外运。

二、各工段主要设备及工艺详述

(一)机械处理工段: 1.格栅池

(1)格栅和水流形成35°角,因为折流的形成,即使厚度小于格栅缝隙的许多污物也能被分离出来;

(2)格栅装备有冲洗装置,挡耙装置,具有自净功能;

(3)圆柱形结构使格栅比传统格栅过水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减少,而且格栅前的堆积平面减少;

(4)所有与水接触的部件都由不锈钢制作成,并经过酸洗纯化处理,在所有的民用污水和大多数工业用水中,防腐性能强,寿命长;

(5)通过格栅一体化打捞,输送,压缩处理,既节省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垃圾的后续处理费用;

2.调节池

污水调节的原因:

对于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时间所排放的污水差别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漏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处理能力;对于城市污水,尤其是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由于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杂质的不均匀性,也会使得其污水流量或浓度在一昼夜内有较大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操作。因此,对于特征上波动比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进入处理主体之前,先将污水导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使其水量和水质都比较稳定,这样就可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对污水处理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2)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使处理污水时所用化学品的加料速率稳定,适合加料设备的能力;(3)在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减少中和作用中化学品的消耗量;(4)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生物化学处理系统;(5)当工厂或其他系统暂时停止排放污水时,仍能对处理系统继续输入污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沉砂池

常采用平流式、曝气式两种形式。

(1)平流式:平面为长方形,采用机械刮砂。因构造简单,除砂效果较好,加之除砂设备国产化率高,已成为我国建成城市污水厂沉砂池的主要池型;

(3)曝气式:曝气沉砂池与平流式沉砂池一样也是平面呈长方形,只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除砂效率高,有机物与砂分离效果好。大有取代平流式沉砂池之势;

本作品中所示为曝气沉砂池。

(二)生化处理工段: 4.AAO污水处理技术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该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氮磷含量较多时建议使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应用较多。

其基本单元和功能为: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三)污泥处理工段 5.二沉池

即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ttling tank)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原则上,用于初次沉淀池的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都可以作为二次沉淀池使用。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机械吸泥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中型也有采用多斗平流沉淀池的,小型多采用竖流式。

6.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sludge thickening)是采用重力或气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过程。

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经浓缩后的污泥近似糊状,仍保持流动性。

该工艺是减少水处理构筑物排出的污泥的含水量,以缩小其体积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适用于含水率较高的污泥。例如活性污泥,其含水率高达99%左右。当污泥含水率由99%降至96%时,污泥的体积可缩小到原来的1/4。为了对污泥有效地、经济地进一步处理,须先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5~97%。污泥浓缩中所排出的污泥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一般混入原污水一起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

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本作品所示的为重力浓缩法,浓缩池的构造类似沉淀池,大多采用直径为5~20米的圆池,内设搅拌机械作缓慢搅拌。

在浓缩池中,固体颗粒借重力下降,水分从泥中挤出,浓缩污泥从池底排出,污泥水从池面堰口外溢(连续式)或从池侧出水口流出。

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总结:

整个过程为:

8.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篇八

关键词:大型移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简称为再生集料)使用。目前再生集料制作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基础路面和非承重结构,通过选择和严格控制配合比,也可满足承重结构混凝土的要求,这在国外建筑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再生集料具备其它建材无可比拟的优点:数量大、成本低、用途广。

中意矿机生产的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粉碎,尤其是建筑垃圾场地小,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发挥了其优势作业。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可以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具有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9.SMT工艺异常处理流程 篇九

一、物理处理

1粗细格栅及提升泵房

(1)作用:粗细格栅是用来拦截污水中较大和细小的悬浮物,确保提升泵的正常运行。提升泵房是将污水储存并提升后续处理。(2)原理:利用机械化格栅除污机,根据栅前后水位差或按周期自动控制清查。提升泵是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停启水泵,实现自控或手控。2沉砂池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相对较小的粒砂,保护后续处理构筑物及管道不受堵塞,减少污泥泵,闸门的磨损。原理是利用砂水分离机和吸砂泵实现污水中泥沙分离。

二、生物处理法

作用及原理:利用水体中微生物细菌也就是活性污泥在CASS反应池中周期性循环运行,并且有效降解污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CASS池每个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几个阶段,并且设有生物选择池,进行回流,提高了生物浓度梯度,有效的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同时去除BOD和COD。CASS池设有为活性污泥充氧提供气源的鼓风机房,保证给活性污泥充分供养和污水充分混合。

三、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构筑物为加氯间和接触池,通过前面两步处理的污水到达接触池后,利用加氯间的二氧化氯消毒杀灭水中的病菌和病毒,并且接触池有储存、调节回用水的作用。

四、污泥浓缩脱水间 作用和原理:通过前三步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利用浓缩脱水机进行浓缩脱水降低含水率,便于污泥运输和最终处置,每天压榨后的干污泥量为8吨,最后在垃圾填埋厂进行无害化填埋。

五、在线监测

1作用:国家环保部门对污水厂进行在线监测,可以实时知道污水厂的进出水水质情况,及时发现突发事故,采取相对应措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且满足污水排放标准。2原理:COD检测仪器是利用重铬酸钾法 氨氮检测仪器是利用分光光度法

六、中控室

10.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探讨 篇十

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探讨

摘要:根据某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情况,介绍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处理流程,并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分析.作 者:朱俊杰 张发有 ZHU Jun-jie ZHANG Fa-you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81期 刊: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 Journal: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年,卷(期):,34(4)分类号:X7关键词:烟气脱硫 废水处理流程 设计优化

上一篇:学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下一篇:婚礼服务品牌策划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