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2024-10-03

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精选8篇)

1.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篇一

利川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加入时间:2007-12-14 15:49:38作者:易文忠阅读:406

关 键 词:实用技术技能新农村任务

内容摘要:农村职业学校的根基在农村,教育的对象90%以上是农村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面向农村,服务“三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的办学方向,其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和专业设置都要紧紧围绕“三农”。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创造意识和坚韧精神,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国职业教育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蓬勃发展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也在曲折的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对人才人力的需求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时而澎涨,时而委缩,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也在变化。下面以利川为例,分析总结前二十年农村职业教育走过的曲折道路,探索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九十年代围绕“农”字转

利川是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级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职业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共创办五所职业高中、两所职业中专和一所职业初中,一度成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典范。烤烟是利川市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70%以上靠烟叶,不少农民靠种烟走上了富裕路,市教育局与烟草公司联办的利川烟叶中学成为农村娃勇跃就读的学校。药材是利川市的优势产业,黄莲、贝母、厚朴、杜仲……全国闻名,特别是鸡爪黄莲天下无双,福宝山上办了所药材中学。坝漆名冠全球,在坝漆原产地毛坝有所坝漆中学。利川是鄂西林海一

颗璀璨的明珠,林业学校自然少不了。素有“金建始,银利川”之称的利川大米品质优良,支罗米曾是朝廷的贡品,现在的“支罗贡品米”是利川的一大品牌,一个农业大市一定有农业学校。烟中、农中、药中、林中、漆中象五朵金花,鲜艳夺目。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职业学校,不但省内不少学校来人观摩取经,就连发展职业教育最早、最有特色的山东省也慕名而来,内蒙、四川、贵州等省还来过多次。

在职业教育兴旺的六、七年间,利川职业学校为本地培养了不少实用人才,同时送上一批优秀学生到高校深造,为振兴利川作出了贡献。

二、二十世纪末——甩开“农”字干

二十世纪末,利川又增办了农广校和成人中专,职业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从服务农村向城镇转移。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沿海城市逐渐开放。农民进城务工开始走俏,到大城市去发财成了时尚。利川烟叶中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开设机电、文秘、公关、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针对城市的用工需求培养学生,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未跟上时代步伐的其它职校却陷入了困境,在校人数逐年减少。仅仅两三年时间,辉煌过的药中、林中、漆中、农中都失去了吸引力,有的学校教师甚至比学生多,利川的职业教育进入低潮期。此后,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对职校进行整合,到二十世纪末,全市仅存一所职校。这期间学校生存的两大法宝,一是紧紧抓住对口高考不放,尽可能圆优秀学生的大学梦;二是将学生成批地送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务工,让普通学生有一条发发展之路。

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机电、财经、文秘、保安、军人预备役等专业,没有一个专业是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职业教育已失去了“农”味。曾经拥有的试验田、试验地变成了菜地或荒地,养猪场、养鸡场、鱼塘被闲置,甩开了“农”字的农村职业教育似乎偏离了方向。

三、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以“农”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

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兢兢业业和严谨求实的作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让他们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鼓声中,今春,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目标是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乐意扎根农村的具有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农民。造就这批新型农民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在农村职业学校的肩上,因此,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以“农”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

(1)农村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三农”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农村是关键,只有农村现代化了我国才能现代化。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这些日渐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瓶颈,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才是生力军,现在和今后的中学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必须围绕“三农”,服务“三农”,不能离开“农”字,更不能甩开“农”字办教育。

(2)加强对学生爱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90%以上是农村人,他们心里虽然有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爱家乡的赤诚之心,由于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乡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日渐悬殊,这不能不使他们感到自卑和沮丧,呆在农村是条死路的悲观情绪时刻笼罩在孩子的心头。女孩外嫁还有“鲤鱼跳龙门”的梦想,还有寻求一个“不穷”的新家乡的机会,绝大多数男孩只能守着穷家乡过上穷日子,有的甚至打一辈子穷光棍。鉴于此,学校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要宣传象华西村、八峰村那样的先进典型,访问本地走上富裕路的带头人,参观“公司+基地+农户”的示范乡村。在利川这样的公司不少,如毛坝的茶叶示范基

地、团堡的山药基地、凉务的莼菜基地、齐跃山反季节蔬菜基地、黄莲基地、都亭的园艺场梨园、扬子岭的新农村建设等等。开一些热爱家乡,分析家乡潜在财富和区位优势的主题班会和演讲、摄影比赛,寻找家乡的致富途径,让他们看见家乡的希望。帮他们算一算在家创业和外出务工的长帐和短帐,比一比弄得“鱼”可饱一餐与获得“渔”可饱一生的得失。现在的农村还是贫穷落后,要让学生能安居乐业于农村,还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优良作风教育,使他们具有永不停步的坚韧和坚持精神,象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全心全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只有这样,新农村的建设才有希望。

(3)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用科技的实践实习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此,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培训与农技推广、科技开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才能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着力点,向学生传授实用技术和进行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的义务和责任。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专业教师资源,把实用技术的推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措施。

农村实用科技不单是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技术,还包括科技信息、良种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成功模式。

要让学生能学到实用技术,具有一技之长的本能,首先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要求,恢复曾经拥有的实验实习基地、养殖场所和实验室,在学校周边建立联系村、联系户,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把技术学懂学精;其次,学校的课程设置应作适当调整,要增加专业课的比重,开设专业课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本地的实际,针对农村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紧迫的科技需求选择内容;再者,要建立学生科技小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开展课外科技讲座和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小组学习内容可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意

愿学习一至二种实用技术,在利川当前有山药、磨芋栽培与加工技术,黄莲、天麻、茶叶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玉米、蔬菜等良种适应性种植和对比试验,猪、牛、羊品种改良试验等等。科技小组的人员不宜过多,三、五人一组较合适,人少了缺乏研究探索的氛围,人多了,老师精力不够,无法让每一个人把技术学懂学精,三、五人的科技小组还便于走村窜户,向农民学习,为农民服务。

(4)给学生谋求一条发展之路

近十年来,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学生参加对口高考和外出务工而展开的,忽略了服务农村,加强对口高考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优秀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农村职业学校理应重视对口高考,今后还需坚持不懈,但是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人只是极少数,湖北省去年高考中职生本科上线率7%左右,估计今年不足5%。学校不能引导全体学生去挤这根独木桥,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再踏上应试教育的老路。进城务工,到发达地区发财,这是中职生最广泛的出路。学校把学生整班整班送入大城市或沿海地区务工,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为农村增加了财富,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逐渐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在今后一段时间,进城务工仍然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出路,要改变这种局面还尚需时日。由于众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乡只剩下老幼病残,致使良田荒废,农事萧条,农村发展无力。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者,动员农村中职毕业生留守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成了当务之急,克不容缓。没有人才、人力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句空话。农村职业学校要向当地政府进言献策,为学生营造一个建设家乡的好氛围和必要条件,让农村成为中职生创业的大舞台。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当地劳动主管部门联合,给中职生办理农技方面的技术等级证和从事农、林、牧、渔技术服务的资格证,鼓励毕业生开设“庄稼医院”、“兽医门诊”、“农技咨询中心”、“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站”等服务“三农”,选拔一些优秀学生进入村支两委,作为乡村后备干部。另一方面,争取国家的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向中职生倾斜,鼓励毕业生在家乡承包林场、荒山、荒滩和连片土地建园、办厂、办公司。号召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积极吸收中职生就业。争取税务部门能给中职生建厂办公司给予政策优惠,税费减免,鼓励中职毕业生在家乡扎根创业,建设家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鄂政发(2006)23号

《中国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获2006年湖北省“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征文三等奖,2006年湖北省召开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经验交流会”大会经验交流材料。

作者资讯:易文忠,男,生于1962年9月,利川职校教师,从1985年从事职业教育至今。

电话:7211992邮编:445400

通讯地址:利川西城路325号

2.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篇二

一、双元理论的理论源泉

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20多年, 企业在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来自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快速竞争。企业陷入了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与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之间的挑战之间的囚徒困境。所以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 双元理论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双元理论是如何形成的?本文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1. 组织进化理论:企业就像是有机的生命组织一样, 从幼儿到成人最后到衰老。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当中的渐进式变革和突变式变革。只有企业能适应这种变革, 企业才能防止衰老。Ducan在Burns和Staker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组织双元的概念, 他将组织分为有机式和机械式, 有机式组织结构应对于未来的挑战而机械式组织结构注重于现在的绩效。

2.组织学习理论: March (1991) 《组织学习中的探索与利用》的文章提出了“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其中, 探索是指利用企业探索新知识拓展新领域而利用是指利用是指利用现有的资源、知识和人力资本旨在开发利用现有的企业财富并且注重短期绩效。根据传统的权衡取舍论,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企业不能同时获得一对矛盾的主体。这种非此即彼的观念, 造成了一种失衡。所以, 考虑到探索与应用这一对矛盾体如何平衡的获得企业的稀缺资源。他提出了“双元性能力”的概念。双元性能力是指具有应用于现有知识的能力同时获得开发未来应用的能力。组织必须保持双元性能力才能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组织情境理论:不同于组织的双元结构性, Gibson和Birkinshaw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认为在组织中可以在同一个组织内由员工拥有一种双元能力, 并且在应用与探索中相互协调。同时, 企业更加注重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方式, 并且按照一定的管理模式激发出员工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当然Gibson和Birkinshaw也同意在具有双元思维高管领导下可以通过组织情景设计来实现组织的双元管理。

4.组织战略联盟: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组织间的关系日益提升。同时, 组织间的竞争更加的上升到组织联盟当中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 规模小、资源小和不利于构建双元能力的组织甚至具有双元性的组织未必会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 企业的视角更加注重组织联盟间的关系。在联盟中, 所有的组织必须在共同的愿景下进行彼此之间的分工, 确定自己各自的优势。基于组织战略联盟的双元性研究, 组织应该在所处的组织地位与组织外部的多样性中去构建组织的双元能力。

二、双元组织的分类与比较

1.结构性双元。结构型双元一般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 组织的最高领导根据组成元素的特征来决定组织结构, 并负责对空间上分离的结构进行整合。除组织的高层领导和子结构的关键负责人必须具备双元型思考和行为能力以外, 其他员工一般不必具备双元条件, 而只需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从事某些固定的任务范围较窄的工作。同时, Reilly和Tushman (2004) 通过15 个业务单元的案例研究发现, 当具备结构独立并且集中到高层管理者层级的业务单元时, 这些企业比其他类型的组织架构更成功。

2.情境型双元。随着对结构双元的研究不断深入, 学者们逐渐发现了双元结构的局限性。并假设如果结构的分离可能对一些大企业更加的适用。于是Gibson和Birkinshaw (2004) 正式提出了情境型双元的概念, 认为情境型双元是指在整个业务单位范围内同时展现一致性 (alignment) 和适应性 (adaptability) , 并且通过情境的一致性来实现组织的双元性而不是结构上的双元。其中, 这里的情境指的是情境是指影响个体层面行为的系统、 流程、 信念 ( Ghoshal和Bartlett, 1994) , 这 (下转第42页) (上接第39页) 种情境的设计应该能够鼓励和促进组织成员如何能够最好地在探索和利用这两个矛盾活动之间分配时间和精力, 成功的组织表现为能够有效地平衡硬性部分 (纪律和伸展性) 和 (软性部分组织支持和信任) 之间的平衡,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组织系统和流程促进组织内部探索和利用行为的发现, 引导企业进行双元创新。同时与结构式双元不同, 情景式双元更加注重个体成员在探索与应用行为当中进行协调与配合, 通过有效的沟通进行优势互补。而且在情景双元组织中, 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是由基础员工、办公室文员和一线销售人员, 组织更加注重权利的下放, 并且员工的管理者的职责是构建情景式的组织结构, 并且在组织中员工通常拥有各种技能, 可以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

3.领导力视角。高层理者因素, 包括CEO、创业者及高管团队等方面的特征, 在促进组织双元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情境视角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高层管理者对组织双元的作用, 因为高层管理者不仅是组织情境的设定者, 也是实现结构和情境双元性的支持因素, 并且能够影响组织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 Raisch和Birkinshaw 2008; 凌鸿, 赵付春和邓少军, 2010) , 在与员工交流过程中可以实现双元性建设 (Tushman和O'Reilly, 1997) 。同时, 部分学者在研管究领导团队背景发现, 创业团队构成, 尤其是管理成员先前工作的企业情况, 是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创业团队先前工作企业的多样性积极影响探索式战略, 而先前工作企业的重叠性对利用式战略存在积极影响, 当团队成员的先前工作企业同时存在多样性和重叠性时, 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双元性 (Beckman, 2006) 。同时, Peretti和Negro (2006) 发现了类似有意思的结果:团队成员中“新进入者”和“老前辈”间的混合组织双元性存在积极影响。

三、双元组织的构建途径

本文已经讨论的双元理论的理论来源并且对比和讨论了各种类型双元组织。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去处理好三种类型的双元, 以及如何在组织中构建双元形组织?为回答上述问题, 我将构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选择路径、发现阶段和执行阶段。

1.选择路径:各自的组织有其各自的文化背景、组织规模和市场定位, 在决定建设何种双元型组织时候, 组织必须考虑其处于的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 同时组织产品当中处于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企业的规模、文化和人力资本都是构建双元型组织的必要条件。

2.发现阶段:在此阶段当中, 组织应都过各种路径去观察组织当中的各种悖论, 并识别组织当中这些悖论形成的原因, 并且预测这些悖论会给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将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 组织必须广泛进行扫描、寻找并且探索组织当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为了使组织当中各个部门保持信息流畅, 管理者应该进行科学的信息传播通道, 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 并且传递有效的信息。

3.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 双元理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战略构架当中, 在一个科学的战略下, 探讨可能实现的路径。并且通过分配资源、制定组织结构、建立组织文化等途径来保证悖论元素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同时起到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确定路径以后, 组织必须硬性与软性的手法去支持构建双元型组织。首先, 组织管理者在确定的组织战略目标下通过纪律和薪酬等硬性的东西和伴随着升职和英雄人物等软性的条件做辅助去鼓励员工构建双元组织。其次, 高管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因为在组织中的高管们, 其背景、文化和管理履历不同的情况下, 管理成员很有可能在一定的问题上达不成一致, 那么这会造成信息之间传递的不通畅, 同时会造成管理之中的非建设性冲突, 从而影响企业对待外部环境适应性。再其次, 组织高管们应该处理好“差异化”与“整合”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差异化是与传统的组织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不符合的事物, 而整合是在承认差异化的条件下, 保持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只有在差异化与整合之间保持稳定的平衡才有利于企业长期的绩效。

四、总结

3.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篇三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

1862年(同治元年),我国第一个英语教学机构——同文馆在北京建立,史称京师同文馆,它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开始,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开端。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外语的使用没有从语言规划的角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外语的使用出现了复杂的局面,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受政治的干预更是大起大落,外语教育规划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上完全采用“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结盟。在经济建设方面依靠苏联的援助,聘用了大量的苏联专家,我国也选派大批留学人员到苏联深造。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主要来自苏联,高校的教材要么直接译自苏联的教材,要么以苏联的教材为蓝本重新编写,俄语成为当时最有用的外语。1951年设立俄语系的大学共34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而在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只有13所学校设有俄语专业。此外还成立了较大规模的俄文专门学校7所,共有学生4000余名。中学学俄语的学生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做出了停办大部分师范院校英语系的决定。英语老师也顺应形势改行教俄语。

到了20世纪60年代,顺应当时中苏矛盾激化和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政治和经济交往加深的背景,教育部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做出了外语教育的改革,如专业外语教育与公共外语教育并进、重新建立一批外语院校、聘请外籍老师、选派留学生等。这些政策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才被迫停止。但是那一时期外语教育政策的失误是显而易见的,俄语人才过剩,但是其中有很多又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的要求,比如翻译,工程等,而英语等其它外语人才缺口巨大。

改革开放以后,外语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其中的英语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197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英语教育,也要注意日、法、德等外语的比例。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语被纳入高考范围,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到20世纪90年代,英语已成为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三大主课之一。另外,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被引进和启动,各种民办外国语学院、英语培训市场、教材等纷纷出现。

二、外语教育现状

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在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而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长时间积累的一些问题。例如,各种外语重要性应如何排列,各自应占什么比例,培养多少学生,应如何连贯成一体等。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开始,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的英语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近几年来,我国城乡中小学在课时安排上,已经把英语与母语置于同等地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课设置为每周4~5课时,每课时40分钟。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接触1200个单词,会拼写450个左右)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课为每周四课时,目标定为: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头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的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高中英语总课时量为384课时,周课时累计为12课时。而且,整个中学英语学习的六年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给出了不同等级的评价。于1998年12月正式通过了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样从小学到大学日渐成熟的教育体系确定了英语在中国社会上的重要地位。

教育家Graddol认为在现今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世界范围内英语的地位正在经受着冲击。“英语已经失去了其唯一地位”,一些其他的语言,特别是汉语、西班牙语等已经在一些国家显示出优势。在英语强势地位的对比之下,我国小语种的教育发展相对社会的需求发展是缓慢的。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只有几十所高校真正有成系统的小语种人才培养经验。而且这些人才的流向比较固定。根据对我国小语种人才培养有影响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项调查,该校小语种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已经全部落实去向,除了选择上研究生之外,大部分选择了外交、国防、经济、教育等国家机关,少部分从事广播、出版、宣传等工作,真正去企业或从事社会教育的很少,这就造成了小语种人才的相对短缺。

三、外语教育的问题讨论与构想

语言政策属于政府行为,是国家干预语言使用的主要手段,对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当今情况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社会各个层面,又要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的现实问题。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考虑到英语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应确保英语的优先发展地位,同时兼顾多元化发展的方针,可以将与国家对外交往、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外语如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列为优势语言。另外,希望设立全国性、权威性的外语教育咨询机构,由其负责全国外语教育的指导工作,制定统一、连贯的外语专业的教育标准;协调和统筹各个层次的外语教育,为政府制定教育规划和政策提供咨询。针对目前外语考试五花八门,彼此之间缺乏关联性、比较性的现状,设立统一的权威考试机构,举办统一的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可分为若干等级,由考生根据自身外语水平和个人需要自由报考,考试机构颁发经过认证的、国家承认的证书。这样,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提高外语教育水平。

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的历程,有成功也有失误的方面。根据现实情况,外语教育政策应该既要确定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又要致力于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确实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可以说是全民性质的,开始于幼儿阶段,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中。高层次的外语教育分成外语专业和大学外语两大块,各有各的教学思想,很少切磋。另外,虽然各阶段都开设英语课,但教材衔接性很差,很多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在以后还在不断重复,而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又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不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导致了外语学习数量和质量上的矛盾。而小语种人才短缺问题也考验着我们外语教育政策上的导向,是坚持英语的第一外语,鼓励全民学英语,还是英语教育和其他外语教育在比例上调配合理,都是我国外语教育应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Graddol,D.The Future of English?London:British Council.1997.

Graddol,D.English Next.London:British Council.2006.

[2] 邓文英.我国外语教育规划初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

[3] 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 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6] 杨德祥.外语教育规划与外语教育的定位.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

[7] 金志茹,李宝红.关于我国目前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08.

4.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篇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

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文革”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5.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篇五

2008年1月10日~11日,我校党委书记饶宁华、教务处处长肖蕙蕙、学生处副处长谢春林、招就处副处长张勇刚、教务处教学建设科郭永强等5位同志在黑龙江大学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08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并提交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等两篇交流论文。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黑龙江大学承办。会议期间,大家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同行及专家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考察了黑龙江大学学生创业园。现将研讨会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一、开幕式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信同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吴燕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晋峰同志、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同志、黑龙江省教科院院长姜树卿同志以及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花旗软件企业的代表。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曹胜利同志主持。

1.曹胜利同志主持辞:

党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全国人民深受鼓舞,会议以鲜明的语言回答解决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及奋斗目标,意义特别重大,影响极为深远。这个报告11处讲到了教育问题,第一次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写进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之中,使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同时,这次报告还特别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要求,为我们深入研讨全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指明了方向。

黑龙江大学是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实验院校之一,在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特别是率先在全国单独设置创业教育学院的作,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很有特色。既体现了在原有教育体制内的创新,又为构建新型的办学模式积累了经验,明确了方向,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全国高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在全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讨和相关政策研究,总结推广黑龙江大学创造的创业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经验,经过研究,我们在黑龙江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本次会议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及高教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省委省领导以及黑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各地高校代表热烈响应。各地代表提供了有关会议论文及研讨文章66篇。在此,我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和承办方 1 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2.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同志致欢迎辞:

作为全国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的黑龙江大学十分重视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扎实推进基础层面和操作层面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建设了学生科技创业园区,积极开展创新工程和创业实训,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的交叉和人文素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探索复合型、个性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在专家治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一种不可避免趋势的今天,开展高校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也日益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手段。我们坚信,2008年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一定会在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定会对各高校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晋峰同志致辞:

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时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十七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七大报告的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里首先讲的是“学有所教”,讲的就是教育。在这一部分的第一条中,讲的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十七大报告把教育事业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不仅在社会建设部分把教育问题摆在了首位,而且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部分,也对教育的相关使命和任务进行了阐述,相继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建设部分的第二条当中又提出来,“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出了这样的论断,这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这次会议实际上也就是在落实十七大报告的精神,适应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在年前,至立国务委员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第18次工作会议上做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报告,她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与之相适应我们应该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她又从四个方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等四个方面深入说明了在当前这个时期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的意义,之后又深入论述了建设高等教 2 育强国需要抓好的几项工作,还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指导思想和一些要遵循的原则。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为了落实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新目标的提出,我们召开了此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是在一个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有基础的黑龙江大学召开,又来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我们也相信,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将会对创业教育有新的认识,并且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进我们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我们高校前一个时期进入到大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人数也是增长非常快,每年以五六十万的速度往前增长。去年毕业生的总数是495万,今年大概达到540万左右。在国家GDP增长8%-10%左右的时候,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概900多万个,毕业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多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就业难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一方面要从加强国家对就业的领导方面解决,更主要的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把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我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在学校期间就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意识,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一毕业就进行自主创业,从而带动就业,这样的话就可以从根本上来解决我们现在暂时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我觉得,我们这次会议还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并且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个会议,推进高等学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使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我们自己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复兴使命的新的贡献!

4.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同志讲话:

我是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派来参加2008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会。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家会聚冰雪名城,共同研讨创新创业发展思路,交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这对于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高教学会、黑龙江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提出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且指出我们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内容。去年一月份,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还下发了一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全面实施质量工程,认真落实2号文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去年2月,周济部长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视频会议上提出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并且强调一定要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都能够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 3 各种障碍,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和方法,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必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改革创新的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2007年的2号文件就强调,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分层次和类型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位置,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形成创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教学的支撑。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我们在质量工程中还安排了一些专门的项目,比如说实验教学的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还有实验试点,还有大学生的竞赛活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赞助,通过这些项目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是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来提高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的人才不仅仅应该具有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应该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通过创业教育,我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也使我们的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和实在。

为了推进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从2002年4月确定了清华大学、北航和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来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几年来,各试点学校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我们在2006年的9月,高教司根据试点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主编了《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开始,高教司还委托有关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举办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了几百名创业教育的教师,为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师资保证。但是从总体而言,我们国家的创业教育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们在创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九所试点高校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我们也知道,很多其他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工作,探索创业教育的发展思路,而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衷心希望各个高校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实践创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应该值得注意:一是要立足办学的实际,来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要把我们的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学改革中来,逐步完善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特别是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来 4 开展创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融入到市场和社会中,强化实践教学,在和社会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多元发展的格局;二是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就能够接受创新思想,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丰富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并且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靠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高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推动理论研究,引导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也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为高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黑龙江大学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逐步社会示范和辐射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希望黑龙江大学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也想借这个机会希望与会代表紧紧抓住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契机,深入贯彻2号文件的精神,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探索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大批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我们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5.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同志讲话:

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开展和作为教育部高教司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我一直在参与。2002年,当时杨司长就说,教育部要搞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当时是8所,后来变成了9所,那时候我非常主张创业教育,就开展了试点工作。2002年,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创业教育的试点,9所试点院校的工作推进会,9所学校只有我是作为校长去参加这个会,其他有两个学校去的是副校长,还有其他学校去的是处长。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编辑约了我一篇稿子,关于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我昨天特别把这篇在《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十期发表的文章调了出来,不是想在这里跟大家宣读论文,是作为一个重温,这几年一直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借这个机会,我不想说更多的客套话,只是想汇报两点我关于创业教育的基本认识。我看了一下会务的安排,我们这里有很多很著名的专家,这些专家肯定会给我们做很好的关于创业教育的阐释,很多兄弟院校可能比黑龙江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我只谈两点基本的认识,这也是2002年以后我们黑龙江大学一直在指导创业教育的基本想法。

第一点认识,应该把创业教育理解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深化的具体化,理解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素质教育真正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谈到以创业促进就业,这是从最直接的原因来说,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今后改 5 善就业状况肯定有很好的作用,这是表层的认识,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毕业分配,我们那个时期,都是毕业分配;后来第二个阶段叫就业指导,现在没有就业指导;第三个阶段应该是创业引导。深层看,为什么我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一个必然要求呢?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总在争论一个“规模大还是规模小”的问题,这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高等教育远远规模不够,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进入大众化时期,大众化时期跟传统的最大不同的特点是在于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一样了,传统社会只要求少数的精英,高层次的尖子就可以了,大众化时期要求的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所有社会成员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跟我们国家最近提出的人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联系到一起了,所以我们一再提出创新、创造、创业,这可能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喊了很长时间的素质教育,创新和创造,它体现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来体现?都应该通过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来体现,这应该用创业能力来表述它。所以,我们不仅仅在解决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应该从培养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的高度来认识。

第二点认识,高等教育应该把创业教育摆到什么位置?我的命题是,创业教育不应当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枝节性的、附加性的要素,而应该是真正体现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本质要求的,能够拉动高等教育全方位改革的教育实践。刚才吴处长谈到,要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谈,那是针对一种现象。我说在创业教育中,就像素质教育一样,我们往往容易以一种表面化、枝节化的现象,比如说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体系的情况下,附加一些东西,音乐体育文学等等,这是表面化。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把创业教育理解得很窄,往往鼓励一些学生创办某个科技公司,这是对的,本来创业教育也是讲创办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企业。但是我认为,仅仅理解到这样一个层面,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现有教育体系的一个枝节性、附加性的内容。它带来一个问题,很少数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条件才能从事创业;而且这种创业教育的理解往往更多理解为纯粹技能的问题。纯粹技能的问题其实还是一个应试的问题,因为在现在的市场调节下,各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岗位的变化,任何一项技能,就像任何既定的知识都不能保证你能终身应付这个世界,应付生存。当时我就提出,黑龙江大学想做的不是狭义上的创业教育,而是广义上的创业教育。我给广义的创业教育界定了两个层面,黑龙江大学也是这两个层面上做,一是基础层面,创业教育一定同主体教育(课堂教育)联在一起;第二是创业教育的操作层面,基础层面是要培养学生内在的创新能力,而创业教育操作层面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包括创业的技能。我认为这样面向更多的学生,是广义上的创业教育,而不仅仅是枝节性的、一个附加的因素。当时我们就考虑,在基础层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人文素养。当时我们提出了几个目标,一是把它同我们已经开展的学工制的改革联系起来,我强调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多元质量观,多元质量观是个性,我们一直在喊创新,创新的源泉就是个性。当时阳光讲坛的宗旨,我说了16个字,“激活思想、放飞学习、张扬个性、幻想生命”,这也是教育的真谛。如果教育不能激活思想、放飞学生、张扬个性和幻想生命,是不成功的。我们还谈了很多,如何培养学 6 生的人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等等,在创业的基础层面进行构造,然后在创业操作的层面上,我们成立了一个创业教育学院,这个层面同样包括很多内容,包括科技创新、商服、服务等等各个领域,包含了八九个领域,我们的设想是创业教育部应该是少数学生的特权,无论从基础层面还是到操作层面,都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收益。我在文章里说,包括操作层面,我们的创业教育不能理解狭窄,即只有办一个企业才算创业。除了典型的创办企业的创业实践,比如说对一个学生来说,一种社团,或者沙龙的组织和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报纸的构思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的设计,一种新观点的提出,甚至一次集体理由的自主安排,一次调研的实施,一次实验的自主设计,一个科研或者学术研究立项的起草与申请,一种法律事件或者金融实践的模拟,一次头脑风暴的形成,一次独特的创意,一份请示报告的起草,一份证书的获得等等,都是创业教育。其实宗旨是什么?宗旨就是通过基础层面和操作层面使我们的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给定的知识和给定技能的主体,而是具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主体。其实我们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可能稍稍有一些狭窄。我特地查了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89年—91年设立的关于亚太地区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革新项目,当时开了一个东京会议,那个会议上说,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际单位除了要求受雇者具有本职能力之外,更要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这是我关于创业教育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创业教育对所有学校都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我们高等教育有一个外延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现在很多学校进入了一个相对规模稳定的时期,政府给我们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什么途径?我想,应该是同创业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现在高等学校面临的是如何强化内在教育质量的问题。现在是非常合适的时机,然后形成综合实力。今后高等学校考虑的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单独的学科、或者单独的科研,或者单独的传统教学,而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实力。我做了九年大学校长,我认为最使我安慰的是,我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这次中国大学评价,虽然大家说这个排名体系有很多弊端,有很多不合理,但是它的各种基本的数据还是大家公认的。我担任校长,最开始评价的时候,黑龙江大学是在二百名左右,经过这几年,黑龙江大学能够进到百名,第一次进到百名,它跟很多方面有关系。黑龙江大学是省属院校,在当年由于种种特殊原因没有进入到“211”,又没有院士,这样一个学校能够在中国高校林立中进入百强,跟学科发展、学术发展,跟教学改革有密切关系,评上四名国家名师,十一五期间30多本教材进入优秀教材,多门进入精品课程,这次又有十个左右的特色专业能够入围,这都说明了综合实力,这些实力都体现在创业能力的提高。我想,今天研讨创业教育确实有它的特殊意义,我在这里只是有感而发,回想这几年的实践,在这里跟大家汇报这样一些体会。

二、主题报告: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报告——《从国际视角来看我国高 7 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听说我们九所院校或者更多的院校参加了教育部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而且更多的高等院校加入到这里面来,已经快了很多次的经验交流会,有很多出色的成绩,确实我在这方面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也知道,我们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看到名单里有中南大学,我当时参加了这所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我对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会更深,了解了他们创业教育的一些情况,我后面会讲到另外一些高校情况。目前,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提到一个空前高度的位置上,可能有些学校已经参与了,中国工程院搞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国家拨了六百万经费,他们搞的一个课题叫做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其中160位院士参加,分成了12个课题。我们教育部分管科技的副部长也牵头了一项课题,就是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能力的研究。我们很荣幸地作为这个课题,搞了一个创新型人才从基础教育的研究。我们总结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今天时间的关系,不讲这个。

首先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位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的美国加上网络学习注册学生数也就是1700万人左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对于2002到2003年度的130个国家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是31.3%,当时我国的毛入学率是21%。我国从业人员大专科以上学历仅占6.5%,近期能够改善的,主要是新增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而人才存量与中等以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同发达国家在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相比,我们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很同意刚才衣部长讲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当然,怎么样增长,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增长,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竞争是长期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是来自大学学者,70%以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在大学工作。由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中具有的关键地位,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在抢占世界学术高地方面加快了步伐。

托马斯·弗里曼很有名,发表了一个著名的著作,叫《世界是平的》,他原来是搞新闻学的,是战略预测的大师,他特别强调通过经济全球化来推动世界的发展,而且他也非常强调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制度的创新,特别是对美国教育目前的现状非常不满,所以他说,要彻底审视美国的教育制度,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思考能力的劳动者,从卫星定向的汽车驾驶员,我们都知道,美国很普遍的制约,在高速公路上开长途汽车的,按说都是靠远程的卫星定位,来驾驶的,并不是有很多的技能,他说从卫星定向驾驶员到软件工程师,都要进行创新型培养,要进行思考。他认为,要根本改变教育制度,培养人具备原来没有的想象力,在创作著作、制造家具、软件设计方面,都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对印度,对中国各方面的改革,无论是经济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都非常关注,当然也包括军事地位的改变。他认为,美国、印度和中国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要加强学习,共同探讨对创新人才 8 的培养。托马斯·弗里曼确实影响非常大,在他的推动下,去年三月份,在美国的艾默里大学,这是非常有名的私立大学,排名一直在美国前二十位,我们通常知道的是东部的常青藤学校或者西部的伯克利等几间学校,但是艾默里大学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学,他们成立了美国、中国、印度的研究所,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中国的教育改革,在托马斯·弗里曼的推动下,去年三月份曾经召开了中国、美国、印度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的研讨会,请了一批世界非常有名的专家,包括OECD原来教育总干事、包括远东教育的总干事、专家,和一大批其他专家来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原来让我讲国际竞争视角下的中、印、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当时发表在教育评论上,它是季刊,我觉得既然已经发表了,就不讲这个了,但是里面肯定涉及到中国、印度、美国。他有一个观点,要通过制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在中印美创新大会上再次重申了他对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看法。比如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我们通常讲的一桶水和一盆水的关系,他讲到了一个观点,CQ+PQ大于IQ,C是好奇心,P代表精神,他认为,你首先要有好奇心,其次要有激情,如果有了好奇心和激情,就可以大于IQ,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记忆,我们教学里是通过反复的背诵来记忆知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要教给学生如何挖掘信息,自我学习的能力。再有一点,他特别强调,要开发创新的右脑,而不是主管理性的左脑。一些大学都对脑的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发现右脑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音乐、诗歌等方面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左脑包括逻辑思维等等方面,当然我们国家近几年来,包括李岚清同志,包括韦利同志多次强调开发右脑。这里面涉及到创新人才培养从哪里来培养,今天我们讲的是高等教育,如果根据刚才讲到的大学的排名,世界上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经济和世界报道,每年都有对世界高等学校的排名,二百强中美国有54所,前10强当中美国有7所,可见美国的高等教育始终处于统治的位置。但是我们看到,自从我们国家93年和98年先后启动了“211”和“985”工程,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振动很大,包括德国、俄罗斯和台湾,都先后启动了类似我们国家的“精英大学”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都有。比如说德国从2004年先后同中国进行了四次高层次的教育战略对话,这个战略对话探讨的就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特别是研究型梯队,怎么样在梯队建设中,比如说重点实验室中,怎么样培养创新人才。俄罗斯去年3月也启动创新型大学的申报和评审,计划对30所一流大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我们“985”是38所。再比如说我国的台湾,2006年启动了“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我们都到台湾开了研讨会,一是关于质量保障的,还有关于法制建设的,他们多次跟我讲到“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台湾跟中国大陆一样,五年拨款500亿新台币,重点资助其中两所,一是台湾大学,是在台北,还有台南的成功大学,是在陈水扁的老家高雄。这两个学校是重点支持。另外,对10所大学(每年不一样)重点资助,包括台湾的清华,台湾的政治大学等等。

所有希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制高点的国家,都在加紧筹划本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各个国家都在制定国家战略,积极谋划新世纪的教育发展。大家都知道,我国先后制 9 定了两期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在正在制定2008年到2012年第三期教育行动振兴计划,这和“十五”、“九五”规划的最大区别就是国家利用专项资金重点投入某些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说985、215建设的问题,包括信息教育工程、两基攻坚工程等等,“十五”、“十一五”规划是每个领域都要考虑到,而这个计划是以工程的形式来带动对重点项目的投资。俄罗斯开始搞《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构想》,韩国是《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法》,都是力图通过法制,通过加强战略规划的形式,来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际教育七个发展趋向。大家都知道,OECD国家今年9月26日搞了一个OECD关于对高等教育反思的研讨会,OECD国家是富人俱乐部了,都是人均GDP在一万美元的国家,他们把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作为进入OECD国家的基本标准,但是他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特别希望中国能够加入OECD的成员,目前有29个成员国家。他们用三年的时间搞了一个研究,这当然是政府来做,就是对对高等教育的反思,高等教育过去从七十年代有哪些发展,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去年9月26、27日在巴黎召开了一个对高等教育反思的报告会,我作为中国的代表,很有幸参加了会议,进行研讨。他们对国际教育的趋向总结得比较科学,对高等教育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研讨,这本书大概今年3、4月份才会出,大家对发展趋向没有什么争议,回来以后我就把这个趋向写了一个摘要,报给部领导。10月份的教育研究把这个也登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这都是世界上共性的问题,在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都走过了这个历程。比如说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扩展,我们知道,从99年到2006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增长得非常快,但是我们要看到,不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有了明显发展,根据世界统计,从92年到2005年,世界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也增长了一倍多,当然东亚是发展得比较快的。再比如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越是发达国家,女学生占的比例越高,特别是北欧国家、西欧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体现了一个趋势,女生在高等学校里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授予的学历也越来越高。中国也是这个趋势,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女生比例是30%多,现在是48%了。资金投入方式上,由于成本分担的政策,尽管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但是高等教育的家庭和学生,跟中国一样,都是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学费。

我用三个案例来讲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什么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在高度竞争的背景下,怎么样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个案例,我讲一下印度。去年开的国际研讨会,有些专家就提出来,拿中国和印度来比较,他们认为印度比中国更有发展潜力。我当时很不以为然,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不会以为然,印度现在人均GDP比中国低,而且只不过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国,怎么在发展潜力上比中国高呢?后来我们听了一下,他们一些观点还是很值得思考的。第一个观点是人才发展的优势,印度在三个方面有优势,一是印度人口的结构构成,目前他们10亿人口,但是25岁以下人口超过一半,预期到2050年人口构成,从16岁到65岁,劳动力人口占到70%以上。而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由于我国多年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已过早地进入了发达国家 10 老龄人口结构。青壮年在整个劳动力的结构里,占的比重少得多。尤其到了50年的时候,更多地存在着一个劳动力要担负着四个老人的扶养责任。不是说劳动力来扶养老人,而是老人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当然,老年人可能有自己的退休金,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压力来看,就会造成很不利的状况。所以从我们劳动力结构来讲,印度比我们更有优势。

第二个优势,印度目前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才和有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需求。印度和中国一样,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的数量大量激增,而中产阶级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是最强烈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从中国整个平均收入水平来说,我们基本处于前20以上的位置,处于中产阶级这个行列当中,和银行、金融业比较,收入当然是有限的,和高校领导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放在中国全部人口统计来讲,我们肯定处于中产阶级的位置。照发达国家所走的路,中产阶级必然人口越来越多,走两头小、中间大的模式,而这部分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最强烈的。印度是所谓的民主教育体制,印度有一个特点,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说质量和数量的矛盾、就业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国家及时作出结构调整。而印度高等教育的热火一旦点燃,所谓的民主体制将迫使它必须回应越来越多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所以印度这种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中国还要强烈,印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超过中国的,现在在学人数是一千多万,中国是两千四百万。现在印度的这种体制,政府相对来说是比较软弱的,而印度的高等教育大部分是私立的,所以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比中国的人才培养需求更强烈。

第三个优势是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性,印度少数精英是在精英大学里培养的,但是印度有一个NIIT,国立信息技术研究院,这个高等教育系统成立二十多年,培养了二百多万信息技术人才,不仅在信息技术,包括在金融、保险等等很多方面的就业竞争力都非常强,而且这部分的科技人才国际流动性很强。从这三点来说,印度人才培养发展趋势较中国来说,确实有它一定的特点和优势。

印度的高教发展很不平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是密集在少量的精英学校,80%的工程学博士是20所顶尖大学授予的,65%的科学博士是30所大学授予的,如果按照统计,我们现在每年新注册的博士生差不多将近5万人,印度每年培养的博士生不到7000人。是不是印度的民主制度和健全的法治环境比中国更有后劲呢?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探讨。去年北大一个学者叫姚扬,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五篇文章,叫《印度观感》,对印度的民主体制和政治制度、社会构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很同意他的一个判断。他说印度的民主危险在于这种趋势过于强烈,以至于印度一直是个危险和复杂的社会。

印度虽然被西方投资者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但行政关卡、贪污、能源问题,差距非常大。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时候,圣雄甘地就提出普及小学校,印度现在基础教育的按时毕业率才70%多,我们已经超过了95%了。种族的原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确实差距很大。印度教育的发展,跟中国一样,已是离弦之箭,不可逆转。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老百姓对教育需求强,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如果说我们出现小学生到大学生,最主要的构成还是中产 11 阶级的人口,因为他的收入相对来说能够有比较大的支付能力,来支付子女受更高水平甚至国外的教育,当然,对私营机构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所以国外在分析我们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财力有限,如果要达到50%的毛入学率的目标,不可能完全通过国家的投入来发展高等教育,必然要有私立性的教育在中国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和二十一世纪初,民办教育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衡,遇到了一定的障碍。

远程教育及其更大规模数量的招生。我们也知道,全日制正规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要使更大的受众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用各种的远程教育的手段,用IT技术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高多的是通过广播电大,通过我们高等学校的远程技术学院来做。而现在的一个趋势是远程跨境教育。大家都知道,国外的高等教育机构来通过网上的课程和教学形式,来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我们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没有对跨境远程教育做承诺,所以目前的远程教育基本上还是国内的网络学院或者电大函授。像美国的MIT,把所有的教材都在网上公布,每一门课程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经费,MIT很有远见,把几千门课都在网上公布,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网上学习,但是你要考试,要通过我们MIT专门的机构。印度由于采用英语教学,在网上用大量的西方的远程教育的课程,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确实更有潜在的优势。

为了应对高质量教育机构的不足,印度高教系统正在大力吸引国内和外国私立部门参与和资助高等教育。发表文件许可外资可以直接投入高等教育,外国大学可以在印度建立校园。在这里我们有宁波大学,大家都知道,宁波大学诺丁汉这所学校实际上是独立办学的学校,根据合作办学的规定,外国不允许在中国独立办学,但是我们在合作办学方面有一些很好的典范,包括上海的中欧国际管理学院,相对来说是外国独立办学。我曾经跟英方诺丁汉大学的校长谈了一小时,这个模式的合作办学是质量很高的模式,他在人才培养上,聘用的教授基本上都是英国的教授。刚开始这所学校的声誉并不太高,但是这几年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现在三千多名学生基本上都是一本里面相对比较高的分数,而且学费是五万块钱,比起学生到国外留学来讲,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从培养学生的质量,他们校长自己都承认,现在在宁波诺丁汉的学生不亚于英国诺丁汉本校的学生,这种办学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独立办学,真正引进了国际教育优质资源,培养了很多创新人才。

下面看一下欧盟的教育创新。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的国际交流,如果同德国、英国、法国接触,更多的有一个概念,叫“博洛尼亚进程”,是欧洲教育体制改革的代名词,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现在欧洲和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一样,美国一直是它的老大哥,现在又受到东北亚和APEC地区的挑战。所以欧洲深刻感觉到来自APEC的威胁,从上世纪末开始建立所谓欧洲高等教育,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目标是2010年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

1997年4月的时候,欧洲许多国家教育部长在里斯本开了一个会议,通过了里斯本公约,目的就是促进欧洲高等教育的学历学分逐步统一,而且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12 这是最初的。1998年5月的时候,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四个国家教育部长在法国索邦大学通过了索邦宣言。1999年6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通过了一个宣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这个宣言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具有等值性和对比性。我们知道,欧洲各个国家的学历是不统一的,德国本科是五年,英国是三年,东欧是四年,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的国家没有硕士制度。欧洲由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西欧、北欧大量缺少劳动力,而东欧和南欧,甚至北非国家的劳动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富裕,他首先希望通过统一的欧洲来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基础,所以他要推行欧洲的教育一体化,他们就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提出了学分制,特别强调学生的流动、教师的流动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流动,在欧盟内部进行流动。比如说欧洲的大学生要求,如果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必须本科里大学中有半年在其他国家的大学里学习,取得学分,并且为推动流动创造条件,最根本的是加强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督和保障,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制定一个欧洲标准,欧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学历学分互相认证的进程。核心就是建立“知识的欧洲”,强调发展欧洲文化取向,推动交流与就业,通过驱动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特别是他们搞了欧洲的转移学分制度,既涵盖了欧盟内部的国家,包括正规教育制度,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制度,包括企业办教育机构的学分,也可以相互转移,可以相互承认。而且它涵盖到了欧盟国家平级到非欧盟国家,比如说澳大利亚,是教育输出国,为了吸引更多的欧洲学生,也提出来以博洛尼亚进程的学生互认对等。同时他们构建了统一的3-5-8模式,本科三年,硕士2年,博士生3年,一方面强调国家之间的构建共同学分体制框架,另外保障学校的自治权。特别核心的是建立质量监管机制,欧盟搞了ENQA,这是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欧盟学历学分的标准,以学科和专业作为评估的基础。我们国家搞评估,大家都知道是需要整体性评估,搞19项评估指标,而不是通过专业人才来进行评估的,我们往往最初评价学校都是看投入多少多少钱,现在更强调的是看产出,看学生的就业,看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重大的发明创造,而且这个标准是欧洲统一的标准,不受自己标准的影响。

在落实“博洛尼亚进程”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签订了一纸合约,而是通过每个国家的教育部长每两年在一起开会,而且各国都成立了自己推定教育欧盟进程委员会来做这个事,比如说2001年5月的时候强调了终身学习,2003年在柏林开会的时候强调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网络,2005年的时候在挪威开会,搞了欧洲学术资格框架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进欧洲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怎么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刚开始创业教育比较突出的欧洲国家,并不是西欧,而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国家比较重视,因为原来这些国家的教育制度更多是东欧包就业、包分配的教育制度,市场转型之后,跟中国一样,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岗位,更多学生要自主创业,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搞创业教育最新的就是欧洲国家,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就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这些国家更重视,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13 因为他里面更多的是强调自主创业、自我谋职的能力。这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涉及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协调利益各方,比如说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家长、社区的关系的协调,解决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层次学历教育的定位。

美国在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上遇到哪些挑战和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200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健康研究所搞了一个报告——《迎接风暴》,这个报告对美国科研能力的推动,加强科研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已经对这个报告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2006年7月,在上海有一个论坛,我们请了国内一百所“211”大学的校长和14所著名西方大学的校长来做报告,其中一个重要的报告就是美国唯一的华人校长,他是加州大学的校长,用了很多的篇幅来谈这个报告。我们已经做了归纳、总结和分析,过了两年来看,《迎接风暴》。

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直面竞争危机,二是标准中国,三是反思教育。强调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在科学和书学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二是对本科生对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兴趣大幅度下降,三是无论是美国在校的研究生还是拿绿卡的外国学生,在美国学习科学的人数都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首先提出来政府的责任要加强,二是要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特别是针对中国、欧盟、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迎接风暴》里面明确提出来,创新将成为美国二十一世纪成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这里面对英国科学经济特别要加强发展和改革。提了四大政策建议,一是改进教师教育。他提出来,要每年吸引一万名最聪明的老师去当基础课里面的科学课、数学课的老师,他面对着三十多个学生,通过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在他的一生中可以影响到一千个学生。如果每年吸引一万个高素质的人当科学课和数学课的老师,就会影响一千个学生提高素质。二是重点支持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研究,这是受中国的影响,我们不仅教育要提高经费,科技界最大的呼吁也是要提高经费,原来科技教育战GDP的比重是1.2%,他们提出来要增加一倍。而美国始终重视基础研究,增加R&D的投入,特别是国防教育档案以后,突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他现在发觉到,在中国的挑战下,要重点加大对科技研究经费的投入。他们特别提出来要增加拨款,减免学费,吸引科技技术工程、数学本科生优秀人才来加强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

《迎接风暴》这个报告说服了参众两院的议员,导致提出了“美国竞争力计划”,跟中国一样,10年之内增加基础教育经费。

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报告,这是6月26日,从四个方面谈高教改革,一是高教入学;二是学生的经济承受力的问题;三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加强创新;四是如何建立美国高等教育的问责制度,加强问责体系的建设,从这四个方面来谈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这个报告现在过了一年多,确实影响比较大,反过来分析,首先看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一个问题是名牌大学学费太贵,另一个问题是一般性的特别是两年制的高等学校学生按时毕业率太低,本来应该两年拿到学位,但是根据现在的统计,平均要5-6年,学生才能拿 14 到学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不了业,因为他们是一边就业一边学习,效率比较差。当然,作为整个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里面出现了效率低的问题。他们就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高等教育承受力,改善资助体系。

这里面特别讲到,现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效率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衔接要进一步研究,他们觉得,高中阶段应该让合格的学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如果我们现在到美国高中看,往往看到美国许多高中设了一门课,叫APP课程(大学预科课程),把高等学校里特别是科学的数学、微积分这些基础课放在高中,从里面看到哪些学生对科学和数学感兴趣,从里面选拔学生,给学生双学籍的学习制度,以这个大学同时录取你,同时高中里有学籍,有目的地选学数学课和自然科学课,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再一个是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设置新课,使用新技术提高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在报告当中很详细。他们特别强调要把某些交叉科学和前沿学科里面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到教学改革和教学课程的编制上。比如说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组织科学、管理科学,最新的科学成果运用在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在美国的高等教育课改和报告里有比较大的体现。

还有,他们鼓励建立一个设计合理的简明适用的知识传承系统,叫终身学习基金帐户。这个终身学习基金帐户在美国已经搞了七、八年了,最早在美国比较贫穷的阿拉巴马、密西西比搞,为了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包括企业培训、自我学习,通过函授和远程教育学习,在社区学院学习,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企业来支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来拿到一定的学分,国家高等学校和州政府要给这些学分认可,而且要有鼓励手段,比如说免税收,积累一定的学分,更可以鼓励你免学费,提供更多的学习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终身学习基金帐户,而且消除学分中的障碍。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学校和学校之间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过去因为美国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担的责任很小,州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责任也只占一定的比例,在现代管理教育的理念下,更强调问责制度的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对内部,层层建立问责制度,建立问责体系指标,来提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问责体系的建立。这份报告发表之后,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一方面认为联邦政府发表这份报告是为了加强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控制,是力图削弱高等学校的自治权和自主权,更多的认为这份报告对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特别是加强问责制度的建立,还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第三个报告是2006年11月16日未来创新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对现状的估计:创新、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列举了美国创新优势受到削弱,特别是针对中国、印度、欧盟知识创新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变化,举了一系列的重要指标,说美国现在受到了危机和挑战,他们用了一个概念,叫做美国正在经历了一个逆向的脑力流失,过去是发展中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在美国学习的,拿高学位的学生往往留在美国就业,现在随着人才结构的 15 变化,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台湾、韩国、日本、爱尔兰这些地区新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国出生的人才取得美国学位再回国,这个报告并不是很全面,但是确实看到,我们国家都建立了创业园和基地,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国创业。跨国公司大的五百强里的研发中心所进行的最核心技术的开发,最早这些研发中心都建在发达国家,而现在出现了一个趋势,开始向印度和中国转移,230个研发中心里,55个建在中国,18个建在印度,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大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微软,在座的还有花旗公司的、ICD电脑设计和编程人员,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他们感觉到,我们某些领域在纳米技术、能源科学方面,并不是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刚才我讲到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在中国是领先的,他们的校长搞的材料科学研究,是国家重点科学实验室,无论是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在美国的就业和在大学发表的论文,不仅数量高,质量也相当不错,我们当然也不能妄自菲薄,说所有的科学领域我们都落后,这些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确实培养出了一批比较突出的人才。这个报告也引起了美国高度的重视,就是关于创新能力的报告。

基础教育里面,有一系列的报告,去年1月6日,美国有一个杂志叫《亚洲学会》,发表了一个报告,美国的数学能向中国学什么,他们做了一个对比,发现美国科学课设置和中国科学课的设置不一样,中国初二新开物理,初三再开化学,再开生物,为什么这么开课?因为中国认为物理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培养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学好了物理,其他的课程都打好基础了。但是物理是比较难学的,往往初二学生出现分化,学生对理科不感兴趣,觉得我不是学理科的料。而美国是倒过来的,科学课程设置,先设生物,再设化学,最后是物理,课是反的。而且你看生物课程的教材,不像中国是生物细胞的进化开始,他们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把上帝造人论,亚当夏娃也列了出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列在那里,让你从对比中去学习,当然他们是从兴趣出发来培养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些报告,一是认为美国是有危机感的,“911”以后,善于发现危机、正视危机和利用危机,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路,作为一条成功经验。

这些重要的报告,往往是先讲危机,先讲挑战,然后集中解决战略措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往往先总结经验,讲成绩,然后再讲挑战。二是强调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家标准和考试制度的建立,因为过去没有国家统一的考试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他发现,在两个大的中学生的能力测试,欧盟和美国的两个能力测试,发现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中学生的能力就强,反而最好的是北欧国家的,其次是欧洲国家的,当然中国没有参加这两个测试。包括韩国,包括日本,包括香港,包括新加坡,学生的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和语言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素养都排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所以他们觉得要进行反思。

美国怎么样来认识这个问题,中国也在研究怎么样培养创新人才。美国历史上重视基础研究,美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在创新与竞争力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美国的研究省教育、研究性大学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处于世界顶尖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

中美两国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各有优劣。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巨大 16 差异决定了两国在基础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我们几千年来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刻苦学习的特有的社会氛围,这是美国学不来的。而美国始终倡导教育民主、平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形成了特有的宽松的大环境,我们这两国的体制不可能相互融通的,只能在深刻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相对地吸收对方的长处。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要完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缔造一种更宽松的学习氛围。现在从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的制约,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思维方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博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博得更加理想的工作。而在发达国家里,基础教育就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增长个人体验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而我们是以考为本,不利于发挥学习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美国去不比他们差,甚至更好,到了大学,差距就体现了,特别是研究生以上,博士生培养的差距,这是教师群体的差距,当然学术环境是另一方面。这种群体的差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我并不是说美国融合得怎么样好,美国一个大学的教师,哪怕是一流教师的选拔,都是几百人在竞争,通过层层淘汰,进入教师岗位。而进入教师这个圈子里,又面临着学生要对教师不断的进行综合评价的各方面的威胁,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氛围,里面就容易出人才,这是一个群体环境。而我们最大的差异就是教师群体的差异,这种差异确实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的。为什么他们连续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就出不来?这不是简单地说你投入了多少,增加了多少设备,这有一个长期的人才积累和吸引人才的竞争环境不断凝聚的过程,这样才能把大的人才培养的环境缔造出来。

第二部分,结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们的教育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思考的认识。

这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快,我们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不一样,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欧洲国家是公立高等学校,美国是属于公私立高等教育混合型的国家,但是主要是发展公立高等教育,二战以后,发展社区学院和州立的学校来实现。亚洲的模式是日本、韩国包括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私立教育占主体,75%到80%是私立的,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少数的精英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私立院校实现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问题。许多国家没有解决好大众化与社会需求问题的教训值得关注,存在着“高教育低就业”的现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七十年代的时候,当时法国和意大利学生上街游行,八十年代韩国学生上街游行,都是没有解决好就业的问题。第二个矛盾是高等教育发展经费投入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能力是有限的,出现了这几年高等教育大额欠费。周部长第一次提出我们已经欠了两千五百亿的银行贷款,究竟以何种方式来偿还贷款,当时提了三个措施,尤其希望能够土地置换的方式,已经被国土资源部否定了,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靠政府来做这个事。第三个是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17 这涉及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问题。在面临这三个矛盾的时候,中央政府作出了决策,要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必须下决心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节奏,正确处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之间存在的矛盾,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而且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学术取向和标准来规范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因为我们现在和三十年前相比,当时是二十万本科生,现在是五百九十九万本科生,取向和标准大大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总体的一个是教育投入的矛盾。我们总体判断,教育经费投入是严重不足的,这是从1990年—2005年,教育战GDP的百分比,90年是3.1%,2005年是2.2%,一直在3%以内来徘徊,最高这一年,是2002年3.31%,而我们国家从93年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就提出来,4%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始终没能实现。同样,不光是教育投入战GDP的百分比,还有另外一个数字,到底GDP的多少是用于高等教育的,也有一个统计,根据2007年发表的OECD国家平均是1.4%,总的投入高,美国是2.9,韩国是2.3,澳大利亚是1.6,博览是1.5,墨西哥是1.3;非OECD国家以色列是1.9,智利是2.0,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差不多,占0.7%,印度是0.6%,看得出来,中国对教育投入不仅整体不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足,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大的欠帐。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投入的构成,一部分是政府投入,一部分是社会投入。政府财政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一直在3%徘徊,而社会投入不是企业,企业没有多少钱投入教育,更多的是私人家庭的投入,这个比例一直在增长,已经突破了2%。所以我们教育占GDP投入的5%,其中2%是私人和家庭来投的,而私人和家庭投的里面,还没统计乱收费和出国留学的,光是政府投入八千九百亿里面是这样算的,38%多是家庭拿的,60%多是政府拿的钱。这就造成了我们学校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逐年下降,98年生均是8000多块钱,2000年是7300元,2005年就5375元了。教育投入总量增长不到三倍,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更少,所以就出现了生均预算内的事业经费就在逐年下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也是逐年下降,20005年是2200元,每年下降2%、3%。这说明我们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不足的。如果横着比,中等收入国家,2001年人均GDP是1860美元的时候,公共教育支出是4.5%,我们国家是3.1%。根据我们制定的2020年的教育发展纲要,希望达到5%,起码2010年达到4%,家宝同志也多次表态,要在GDP里达到4%的目标,但是难度相当大。

国际高等教育投入有三种模式,欧洲高福利国家基本依靠公共财政;大多数国家是公共财政为主,社会资源为辅;少数国家更多依靠社会资源。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公益事业,特别是本届政府强调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国家的投入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通过刚才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政府不仅在公共支出里面有教育,还包括国防、卫生、安全、福利、老年保险、科研等等都要加强投入,目前情况下不大可能给你更多的加大投入。那么怎么样发展,必须要更多发挥民营资本的力量,通过非政府的投入,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加大投入。

刚才讲的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关系;二是教育水平和提高的关 18 系;三是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现在我们围绕着教育里一系列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问题,都避不开这三个问题,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今后将是关键问题,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进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也有新的市场经济下遇到的新问题。我觉得,我们尽管现在强调政府的作用,强调国家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始终要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这种概念取向,并不因为强调政府的作用,忽视学校定位和发展的时候,不完全靠政府指令来做这个事,这是学校自身必然遇到的挑战,自身必然遇到的一个自我选择,特别是我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增加的时候,质量和数量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不同类型、不同的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面临着进一步分化的风险,在重新洗牌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办学质量不高,培养人才没有特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就要被淘汰。现在最激烈的竞争是民办,下一步可能是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甚至本科院校,你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被淘汰。

我们高等学校要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怎么样办好自己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要以培创新人才为己任。结合我去浙江大学进行教学评估,我觉得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是很有特色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知道,一般大学是分成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他们提出的目标是把浙江大学构建成为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在国内还是不多的,他们有自己的指标体系,他们有自己一系列的目标,在评估的过程中,有评估的权威专家曾经提出疑问,说你这个创新型大学怎么样定位的?我个人认为,他这个创新型大学提得好。当然,也要讲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上并不是没有创新型大学做得好的,日本筑波大学、英国剑桥的改进模式、斯坦福大学都在近些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得很有特色,我说你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构建中国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当然,他们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浙大的110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把求实创新作为学校的校训,致力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创新型大学的办学方向,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培养求实精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未来领导者的培养目标。九十年代,这个就开始了KAQ教育模式的探索,就是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并重,提出了KAQ的教育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探索,提出了“多通道、多规模、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有的同志可能不知道浙江有一个竺可桢学院,他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已经经过了二十三年,浙江大学84年的时候曾经搞了一个混合培训班,文理工科不同学校专业录取的人才混合在一起,单独编班,混合培养,开始了20余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竺可桢学院录取的是排名前8—10的学生,有的从中学就开始定向推荐,但是更多的是文学院、理学院、工科院最好的学生,他们同时又是文学院的学生,又是竺可桢学院的学生,竺可桢学院的老师,集中了相当有特色的教授,而且实行导师制,本科学生是有道是,而且混合编队。实施宽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和自主性、个性化培养模式。学生前期在文科、理科、工科方面进行培养,后期进行专业培养,实行专业导师制。所以他们在学生培养方面出了大量的创新人才,不光是学习成绩好、19 出国留学的和拿各种考试证书的,他们还出了好几个企业家,自主创业的人才,有三个进入了中国百强,其中包括竺可桢班04级的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他们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交叉型人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下次开创新创业会议,可以请他们来介绍一下经验,当然我的认识很不全面,可能有个人倾向,只是个人一些看法。浙江大学总结说,在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一块沃土、一个品牌和一种模式。

2.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报告——《以创业促进就业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应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的机遇,教育部1999年搞试点,我们2002年和英国大学搞了一个合作,那时候没有人参加,大家不知道应该翻译成什么,叫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很陌生的概念。这几年发生了变化,一说到创业,哈佛商学院教授斯蒂文先生说得非常好,创业是不拘泥于资源约束的前提下把握机会,整合资源,创业价值的过程,创业更多的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是《赢在中国》的口号。“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的口号。财富故事会的口号是很振奋人心的,十七大报告说用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越来越热,把创业管理作为工商管理的一个课程,核心概念就是我们遇到了非常好的机遇。

但实际的情况是,高的失败率和创业恐惧!我同意,我一直觉得,创业更多的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一定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创办企业。当然创办企业也是好事,我们去年和百盛商学院合作,他是全球创业教育领域连续11年排名第一,我问他们校长,你希望创业的比例是多少呢?他说不知道,他真正在做公司创业,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在干什么?都在制度变革,战略重组,战略更新等等,都是公司创业的概念。高的失败率和创业恐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原因在哪里?我们看两个调查。四川大学一个本科生在保送到南开读研究生,他参加了第十届挑战杯的创业大赛,今年在南开召开的,拿了一等奖。他调查从1998年到现在,四川大学三十多个学院,学生毕业之后的创业情况,他花了很大的工夫。他调查了156个实例,有83.97%是失败的,成功的是5.13%。目前处在初始运营阶段的是10.9%,这10.9%还前途未卜,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显然比大众的创业失败率高。

为什么失败?第一个原因,缺乏创业技能,占到96.18%,第二是缺乏商机,第三缺乏创业企划,第四是缺乏融资渠道,不能整合资源、缺失团队建设。一般认为创业失败是因为没有钱,不是这样,缺乏创业技能。

第二个调查,南开大学本科生在做的调查,针对天津的八所院校所做的调查,反映了创业恐惧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说你毕业想干什么?这些不是实际创业者。考研是第一位的,占42%;接下来是就业占36%,给别人打工的;第三位是出国和创业是一样的比例,11%。清华大学GEM调查发现,100个劳动力在中国有16个人在创业,我们喊了半天,大家的创业激情还没有,这仅仅是创业欲望,还不是真正的创办企业了。所以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创业恐惧。

为什么产生创业恐惧呢?有几个数字很有意思,他觉得所学的东西跟他的创业没有什么关系,认为创业与所学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的只是24%,认为基本上没有关系的是9%,非常肯定没有关系的是4%,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的是63%。要缺什么知识呢?第一个说大学生创业失败多,没有创业技能,但是大家都在学管理,学商业,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关系。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创业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49%的人认为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创业相关经验,接下来是缺乏资金。

症结在哪里?是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问题,这从GEM的报告当中同样显示出的调查结果。

再往下,自然就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创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目前的管理教育,能不能为这些学生们提供这些技能?显然就要问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看一个视频,这是《财富故事会》的节目。

边看边想,这里面有什么创业技能。

这里涉及到第一个问题,大光是不是一个创业者?原来是18岁开始给别人打工,在影楼里当学徒,干了十二年,发现给别人打工没什么意思,开始自己弄这样一个摊子,在很小的一个地方,半年没有生意。我们从事创业教育的话,要么培养他自己创业,要么培养创业思维。这个人为什么要成为创业者,而不是给别人打工?你就琢磨这个事。紧接着,半年没有生意,突然接到了1999元的大订单,看这个订单,你能不能分析,为什么能够接到这个订单?如果按照常理来分析的话,这个订单该接还是不该接?还是感觉完全就是运气?

再往后是热带雨林婚纱、海底婚纱等等。

后面从1999元到了4999元,他用十分钟的时间把明年一年的档期都排满了。后面当他想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事情出现了,他培养了七年的徒弟,头一天还说我要跟你一起工作,第二天就说我还是想自己单干,就离开了。他很伤心。接着,他发现业务越来越多,他就善于摄影,不善于打理公司,他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个人叫刘嘉,是他原来的客户,后来在美国拿了MBA回来了。我想告诉大家,管理学在讨论的问题,是从他开始找职业经理人之后的事。你翻德鲁克的书,你会发现,这里面没有这样小公司的例子,他是针对大公司的,讲IBM,讲GE,讲通用汽车公司。在这之前,他的是怎样遇到这个机会的?他怎样赚钱?影楼到处都是,他怎么来赚钱?他的创新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

我稍微总结了一下,大光为什么成为创业者,是可以回答的,我们可以从给别人打工的收益成本来比较,可以从创业动机来比较,从以往工作经历的连贯性的角度可以解释。但是他转折性的第一笔订单好不好解释?我觉得不好解释。目前的经济管理知识不好解释。比如说我现在有富余的生产能力,别人委托我加工,我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最基本的是,他给我的价格应该弥补我的变动成本,低于这个底线不能干。但是你看,大光的第一笔订单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1999元的订单没有赚钱。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新婚夫妇俩找到了大光而不是找到一个知名的影楼?这都是问题,不能说这里面都是随机的,如果那样的话,咱们 21 不用搞创业教育了。找大的影楼,大影楼愿意那么老远跑去给他照婚纱照吗?他认为是胡说八道,他也就是在房间里给你布一个景,但是大光就可以了,为什么银行不给中小企业贷款?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是为了安全,把安全的钱拿出来搞风险投资,行吗?所以目前的管理学知识不好解释。大光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我的理解是,搞这个新奇的东西,然后上网,把婚纱摄影加上旅游,然后照出的照片上到网上,谁知道有没有侵犯肖像权的问题,反正成功了,这样就和传统的影楼就不一样,这个是可以解释的,但是不被大家重视。他的创业模式的问题、商业模式的问题,不好解释。这就是创业活动不能用主流管理理论简单予以解释,但是能够挖掘出内在的规律,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现状,很有挑战性。

如何来应对?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只要是涉及到教育或者培训,或者是什么,我认为永远是八个字,第一个就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他愿不愿意创业,创业是不是就是创办企业?他总认为创业太辛苦了,如果你想要有成就的话,干什么不辛苦?当老师辛苦不辛苦?当学生辛苦不辛苦?致富性栏目拍一个节目,一个栏目七十多个人,这七十多人当中有四十多个人在现场直播的时候不能在两点钟以前睡觉。所以首先是态度,然后知识、技能、行动。所以首先要改变态度,然后提供知识,然后学习技能,再有行动。他先做,做了之后可以改变态度,态度改变之后会总结技能,在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提升为知识,这个就反过来了,完全两回事。我建议大家,多琢磨这八个字,是教育也好,培训也好,总能琢磨出门道来。在总体琢磨的基础上,建议大家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反反复复想发明和创新创业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现在创业这个概念越来越活跃了,但是如果创业就是创新的话,创新可不是新名词,老早就有了,现在大学的创新或者经济技术专业都转到了创新,发明是搞出新东西,创新是把新东西商业化的过程,创业是创造顾客,你没有创新也可以创业,而且更多赚钱的人是那些在做别人都在做的而他做得更好的事。中国有多少是真正研发性的创新?更多是模仿性的,但是他也成功了,他是创造顾客。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人员,只要是研究人员,他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片面追求好东西,但是不考虑顾客的需要,这种意识太强了,根深蒂固,所以大家一定要琢磨这样的事情,要不然不好往下持续了。

我刚才通过这个例子已经提醒大家了,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前端的活动和行为,因为以前大家不研究这个。为什么研究这个呢?研究大企业怎么样继续扩张和发展。为什么研究大企业呢?是因为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强调的是规模经济,有了规模经济,单位产品的成本才能降低。小轿车的企业年产量应该是三十万辆,我们办一个班要达到三十人的规模才能保本。工业社会强调的是这种,经济社会需要的是速度和创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出了很著名的书,哈佛大学1945年就开课了,德鲁克1947年就开始开课了,那时候没有环境,今天不一样了。这样的话,就要考虑他们之前有什么活动。我认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咱们是对待学生,建议大家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待创业教育,要理性。我并不鼓励他们马上出去创业,今后只要有职业发展,干任何事都需要用创业的思维方式,创业的精神和技 22 能开展你现在的工作,否则你就很难成功。为什么关注前端呢?是关注创业活动的一些独特性。请大家注意这样两个命题,一是小企业保证不是规模小的大企业,尽管很多小企业的口号都是把自己建成五百强,这是两回事。第二,创业也不是新创建的小企业。我们看几个例子,小企业为什么不是规模小的大企业呢?如果大家给一个初创的小企业提管理咨询建议的话,建议你不要跟他说你应该丰富你的管理制度,健全你的管理制度,然后要授权,这是害他。他把管理制度都制定得那么完善,还有活力吗?这个阶段他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发展,他成长的前提就是生存,成长的目的也是为了生存。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像摩托罗拉那么有钱吗?任何管理措施都会有成本,建立了管理制度,成本用什么来弥补呢?这里面缺乏制度和授权,对他来讲是正常的现象。过早制定规章制度,过早授权,失去了控制权,这些反而是不正常的现象,所以小企业不是规模小的大企业。

创业活动和新创业的中小企业不一定就是一回事。这里总结了一下,在外国经济管理的杂志上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提炼了一下,在新企业创建之前的活动当中,(看图)红字表示这些事情很有点意思,比如说在识别机会方面,小公司是粗略的计算,但正确;大公司是精细的计算,但错误。我们教给学生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哪几个企业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之后才也的呢?我们说,不需要搞创业计划书,搞一个创业大赛呢?以前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企业创业计划书有助于创业成功,没有创业经验的人,写了很长的创业计划书,不可能成功,或者成功概率并不是很大,这个观点我赞同。所以大学生创业大赛搞了这么多,有几家拿了风险投资?为什么拿不到?因为你的团队是假的,另外你的数字是算出来的,不一定有效。创业者一定在资源缺乏的时候创业,给你一千万你还创业吗?没有资源怎么干成事呢?他保证有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本事,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有这样的本事。他为什么能够整合到资源呢?大家说因为有社会资本,什么叫社会资本?通俗地讲就是有关系,有靠山。没有关系和靠山的人怎么还能成功呢?这就有门道了,你开始琢磨琢磨这个事了,你教的人如果都有资本有靠山,还用你教他吗?不好证明的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上的友谊,永远比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商业更重要,我认同这一点。而且,想要整合,一定要双赢,让别人先赢,然后你再赢,51:49的比例,这里面博弈的问题需要关注。

成长过程当中还有一个独特的问题,我们企业做起来的时候,马上面临创业元老的处理问题,现在有书叫隐形冠军,应该高度专业化运作,我们的创业企业往往是什么赚钱干什么,先是高度多元化,赚了钱再找专业,这是因为找不到融资渠道。我们搞一搞,企业就裂变了,做大的企业很少,所以有朋友说,有的能做大,黑社会的企业能做大,你把钱拿跑了,还要不要命了?但是不可能都是这样的企业。把什么问题都归到管理上,结合到中国的话,可能有很多这样的问题。

总体上的建议,这样一个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创业教育很多在技能和能力方面,应该从创业活动当中找问题,而不是直观的想象,大家说创业一定是高风险的,这不可能,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你可能冒险吗?你拿什么资本去冒险?你赚了钱才可能成为赌徒。23 所以说船小好掉头,中小企业是在河沟里,好掉头吗?目前我们做了什么?上次我请了一些院校单位做了一个调查,大家都高度赞同大学生进行创业,大学生用创业来带动和促进就业,而且学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时上课的老师们说,创业教育要干什么呢?似乎也挺好,基本上都是从素质的角度,并不是很局限。上午老校长谈到99年的时候他的那种观念的确很超前,现在大家都说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广泛被大家接受了。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缺乏创业经验的师资,这个可能还需要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去创业呢?也不是。在推动中国创业教育,可不可以说我们本身就是在搞一个创业工作?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3.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报告——《创新创业—大学的责任》:

我们这次的会议,规模比较大,也反映出我们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以往大家都有一种印象,创新创业教育可能在沿海比较重视,在老工业基地,可能不一定重视。通过今天这个会议,实际上我们这些地方的创新创业教育可能比沿海更重视一些,因为沿海已经做起来了。

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现实当中,作为大学的责任是什么,我的标题就是《创新创业—大学的责任》。

有人讲创新创业是一种活动,我这里想说,创新创业首先是一种民族精神。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概93年的时候,我们做创新研究,自然基金一个课题,八五重大项目课题。从89年开始做,一直希望得到社会的回应,到了92、93年的时候,大家不断地写文章、做宣传,那时候就提出了一句话,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大家都感觉到研究的问题得到了回应。

今天讲创新创业问题,现实当中大家也在做,但是更希望得到高层在思想上的更多的回应。

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创业也是。柳传志有一句话,他说创业是民族富裕之路。尽管这两个人处于不同的行当和地位,但是两个人讲的话是能够衔接起来的,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创业是民族富裕之路。一个国家,只有创新,只有创业,这个国家才有希望。创新创业了,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大家说,我不创业,也不创新,找一个单位,我有活干,就能生存。现有的企业和机构,能够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是十分有限的,每年多少大学生毕业,每年有多少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就业岗位是很有限的。

技术进步很快,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好处,但是也带来了坏处,技术越是进步,就业机会就越少,当然技术进步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技术进步在一个企业里面,往往带来一些岗位的减少。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生存,离开这个单位去生存,可能就得创业。你要想在这个企业里有生存的机会,就得有内容创业,或者公司创业。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IBM个人计算机的开发。大家知道,用友也在推动职工的创业精神。

一种是生存性的,一种是机会型的,还有一种个人激情型的。生存性创业,这个人不创业就没有办法过日子,所谓机会型创业,就是他遇到了一个好的机会,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去从事相关的创业活动,可以实现他的梦想。还有一种是所谓激情型的,这个人的的兴趣就是创业,不创业就感受。不管是哪一种创业,本质都是生存型的。遇到好的机会的人,想做一番事业,为什么想做这个事呢?他想生存得更好一些。激情型创业的人,为了过一种充满激情的生活,他为了更富有激情地去生存,所以他去创业。这三种创业实际上都是为了生存,不同的是机会型创业是为了活得更好一点,激情型创业是活得更有激情一些。

我们现在看电影,看影视界的一些个别明星,这几年走了那么几个,为什么呢?他活得太有激情了,整天在激情创业中,一年演三个片子,一年把我们的一辈子的喜怒哀乐都过完了。不创业就难以很好地生存,92年的时候,《经济日报》连续三个月讨论一个现象,说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从国外引进了阿里斯顿的冰箱技术,有九各企业引进,经过几年之后,九个企业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引进来之后没有任何变化,产品卖不出去。第二类是略有改进,产品卖得一般。第三类是引进技术之后不断改进,像海尔这样的企业,就越来越受欢迎,为什么个头不一样呢?就是创新与不创新的差别。所以,创新对企业来讲也是种生存方式,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生存方式。甚至对一个国家来讲,你不创新,这个国家在世界上就没有生存的竞争力,所以创新创业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第三,创新创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比较时髦的名词,叫“求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为人类作出贡献,你在世界上不可能有地位。一个国家如果不创新,就很难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大发明之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们能讲的东西就比较少了,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创新不到位。我们本质性的、根本性的东西,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多。对一个国家来讲,对一个民族来讲,创新创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要贡献于世界更多一些,个人要贡献给社会更多一些,就要把创新创业当一回事。

我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创新创业。首先它是一种精神,它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创新创业这么重要,大学的责任是什么?大学需要做什么事情?第一个,大学要诱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长期以来,过去的教育是一种记忆教育,大家学习技术和技能,后来发现把大学教育方在记忆技能的层次上太低了,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过一段时间发现,能力好象狭窄了一些,应该讲培养学生的素质。我们的社会从政府到学校,甚至从学生本人,大家都呼唤素质教育。但是我觉得,素质教育可能还不够。谈到创新创业,我们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教育,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精神的话,可能创新创业在中国还做不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地做起来。我们可以看历史上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党校、军校办得都很有规模,很有层次,但是对中国来讲,中国的军校办得最有成效的只有两所,一所是黄埔军校,一所就是抗大。抗大的学生就上三个月,学员不是部队里的老兵就是各个地区跑到延安去的青年学生,他在抗大上三个月学,就坚信中国能够把日本打败。这些人后来逐渐成了八路军、解放军的骨干,领着战士跟着敌人作战。为什么抗大办得这么成功呢?最重要的 25 是通过那三个月的教育,让大家建立了一种信念,让大家有了一种精神。所以,精神方面的教育可能比素质方面的教育更重要一些。我们谈到创新,谈到创业,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环节,使大家形成这样一系列的一整套的意识。创新创业教育,要形成创新创业的精神,精神总是跟文化相联系。最近有一个短信,其中一句话,叫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就叫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也不太容易讲明白。我们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方式等等,但是我请教一些搞企业文化的老师,谈到企业文化,大家都觉得,通过有限的文字都没有把自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他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怎么回事,但是用有限的文字把自己脑子里认识到的东西、潜意识里认识到的东西没有办法完整、系统地表述出来。所以,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的氛围,我也没有办法完整地表述出来。但是有一个调研可以证明,我们在大学里从事诱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精神,需要有一个比较适当的文化氛围。浙大的程进老师,调查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冲动,跟性别有多大的关系?跟考生的来源有多大的关系?跟学生的专业有多大的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之后,发现一个现象,其他方面不谈,这个学生有没有创新创业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强烈还是比较淡薄,跟学生来源的地区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跟专业有关系,还有跟假期去实习的地区有关系。对于学生来讲,他有没有这种创新创业的意识,往往跟所受教育地区的文化氛围有关系。另外,对于大学来讲,需要培育具有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我们总是讲创新,总是讲创业,但是有些事情为什么做不好呢?跟我们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有很大的关系。刚才张老师也讲了,创业跟一般办一个企业、管个企业是有差别的。一个现有的企业里面的问题,跟一个新办的企业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相近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已经有若干年历史的企业,缺少资金,可能想到去跟银行贷款。对一个新建的企业里讲,缺少资金,可能从银行里贷不了款,因为缺少商业信用记录,你可能找一些创业投资。对新企业、老企业,相同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不同的,首先面对的问题就不一样,即便是相同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这几年做了一些调研的时候,往往有些学校的朋友都说,你看我们这个管理学院或者我们的商学院,开的管理方面的课程很多了,是不是还需要把创业方面的课程专门开一所,或者是不是还需要把创新创业管理方面的教育作为一个方向?他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实际上,他对创新创业所面对的特殊的问题不了解。我们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人才,要有世界的眼光,中国情怀,要了解现实的国情。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你没有全球的眼光、世界的眼光,那你能看到的就是中国的市场,看不到国际市场。而且有人讲了,现在不单要看到国内的市场,看到国际的市场,还要看到虚拟的市场。比如说网上的市场。当然,网上的市场最终还是落脚到现实中。培养创新创业技能,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还要提供更鲜活的知识,更实际的技能。为什么这样讲?大家都知道,前面讲了,创新创业的活动面对的问题和经营一个现有的企业不一样,国内外的研究,国外启动得比较早,国内启动的比较不太长。大家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规 26 律是不了解的,在现有的情况下,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给学生讲授这方面比较系统、完善的知识,可能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你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一些鲜活的资料,学生可能通过研究这些资料,研究这些案例,他自己就能够感悟出一些创新创业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培育出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人,提供的是比较鲜活的知识。通过提供这些比较鲜活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我给MBA讲创业管理,其中一句话,你不要相信课堂上讲的任何关于创业管理的知识,为什么这样讲?老师讲的东西,第一是自己研究的东西,大量的是缺少实证的检验。另外,即便是传授别人总结的知识,也没有经过证实,也没有证物,所以大量的还只是讲授一些感觉,所以更需要如实地把自己的感觉告诉给学生。所以,真正的创新创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鲜活的案例才能感觉到,只有你自己今后真正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时候,才能领悟出来。

大学的第三个责任就是孵化创新创业的项目。为什么这样讲呢?长期以来,对科技人员和科学活动的设备设施,在中科院等等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在过去的产业科研部门,前几年,242家产业科研院所一下子转变为企业。再一个是大量的研发基础、研发设施是在高校。所以,相应的企业就缺少研发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大学跟专业的科研院所一样,它承担着重要的研发项目。为什么企业就不做呢?我们说中国计划经济经过若干年,即便改革开放之后,企业还是缺少研发力量,所以大学还是搞点应用和开发。大学事实上承担着重要的研发职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的科技成果要变成现实的生产力,需要通过企业转化。这样就又面临着一个问题,企业需要的是像傻瓜相机一样,拿去一按就可以照相的技术,而大学科研院所给企业提供的技术达不到这个程度,也不用达到这个程度,如果科研院所和大学能够提供这样的技术,就不叫大学和科研院所了,就叫企业的开发部了。大学的科研成果要变成企业实际可用的技术,中间缺少一个环节,需要把不同来源的技术、不同方面的技术、不同领域的技术进行整合,通过技术整合之后,把不成体系的技术、不配套的技术、不成熟的技术整合成企业可用的、配套的、系统的、成熟的技术,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面向企业生产技术的整合,有些需要大学来做,有些需要大学和企业结合起来做,有些事情需要大学、企业、院所结合起来做,这样的一些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孵化创新方面的项目,孵化创业管理的项目,大学需要力所能及地孵化创新方面的项目。

所以研究生创业,本科生创业,也不可能要求他完全从头做起,这样有相当一部分难点,首先缺少最基本的资源,需要学校为他提供连前期的条件。所以,对于大学来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是必要的,可能也是大学没有办法推卸的责任。过去大学是三个中心,一是人才培养中心,一是知识生产中心,还有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中心。这样三个中心的归位,又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是一致的。

特别需要讲的一个问题,我们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需要研究中国现实的问题,特别是教师要先行。为什么讲教师要先行呢?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跟国外不一样。现在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跟计划经济不一样,跟国外不一样。我们举一个例子,现在国外研究创业活动,他 27 用比较典型的框架,叫Timmons模型,有了机会,这个团队就会找资源,就会把事情推动起来了。这个团队找机会,发现了机会,就找资源,把这个Timmons拿到中国来,发现解释不了中国创业的现实活动。如果按照Timmons模型研究中国的情况,解释不了比较多的创业活动,我们构造了这样一个模型,在Timmons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加一个方块(市场响应),发达的市场经济比较规范,比较成熟,一个团队推出个新产品,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可以传到用户那里去,用户有比较理性的改革,你这是比较好的产品,就可以卖出去,得到市场的回应。市场第一还不规范,第二步成熟,第三还存在一些缺陷,一个企业开发出新的产品,即便很好,但是缺少一系列的市场环节,把产品的信号传导给客户,这种情况下,你的产品即便再好,也有可能不被市场所接受。即便被市场接受了,也不一定给你一个客观价值的评判。所以,在中国研究创业,把市场会不会做出响应要考虑进去,怎么样响应,要做一个特殊的讨论。我们在学校开设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我们给学生谈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首先得研究中国特有情况下的一些创新创业的问题。

今天上午我的感受比较深,学校的前一任校长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到位,但是其他的学校一定,黑龙江大学把这个事做得这么轰轰烈烈,跟领导的重视应该说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在一些学校,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可能难度就比较大。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唤起领导的重视。第二是需要研究创新创业的特有的一些规律。第三是需要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我遇到过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从一个地方过,听几个MBA学员议论,张三问李四,张三是我的一个同事,李四是我的一个朋友,根本就没有到企业去过,没有当过工人,没有在企业当过管理人员,也没有在机关工作过,没有任何管理经历,结果就在课堂上大讲企业怎么管,政府怎么管。我想,不少高校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尴尬。自己缺少相关的管理方面的实践,围绕管理方面的知识是从书本上来的,从文献来的,你只有从书本得到的知识、报告当中得到的知识,首先是没有深度的,你自己都缺少深度,怎么样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当然这个想法可能不一定合适。老师讲的,他能够明白60%,他能够记住其中的60%,记住的这60%里面,他将来会用的是60%。我们想,知识的传授过程,这个潜移默化地过程,可能发生一级一级的转变,缺少相应的体验和研究,你自己首先能够掌握的知识就不够。对于工商管理这样的大学来讲,不少的老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包括我,在工厂呆三年,在农村呆三年,在工厂呆三年,市场经济当中的企业,是怎么样运作的,这种知识从哪里来?从文献当中,从课本当中,从自己研究当中。创新创业有它独特的规律,我们想给学生提供的真正有价值的,就需要自己去研究,就需要去培养教师。要培养教师的过程当中,可能要让教师有一种亲历的实践,给他提供实践的机会。这跟中国教育制度有关系,跟高教的管理体制有关系。国外在企业做若干年,可以到大学里教书,我们这里,从大学出去了,到了企业,想在企业做了若干年再返回这个学校,是不可以的,你没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你没有发表学术论文,你没有带研究生的经历,即便你对企业理解得再深,可能也只是你的讲座教授,或者是特聘的一个讲师,你可以到学校讲课,但是不能作为学校的编制,不能作为学校的正式员工,这 28 跟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师资上要多想一些办法,尽快地培养师资队伍。

光说不练也不行,尽管给学生讲创新创业管理的时候,我会做调查,班上有50%的人刚上课的时候说,他毕业以后就想创业。讲了一学期之后,我就希望这50%的人将来只有10%的人希望毕业就创业,90%的人经过一定的历练,有了人脉关系,经过一些渠道,再创业。在学校里要提供机会。今天早上一位老师讲了,建立了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园区,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学校里为学生创建这样的环境和平台,示范性地从事一些创新创业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精神和意识、能力,为他今后的创业奠定比较好的基础。在所有相关的问题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尽快培养一支成规模的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过去北航的张老师有一个培训基地,高教学会的曹老师这里也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今后围绕师资培训方面,把这部分尽快做得好一些,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创新创业的教育,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为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做出相应的努力。

4.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张磊——《在平坦世界中企业和高校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每年中国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毕业,但是说句实在话,我们仍然感觉到找不到人。不只是我们,我们接触的所有跨国公司都认为人才紧缺。紧缺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另外一个报告,相信有的人也看到过,在2005年10月份的时候,全球研究院麦肯锡与中国做了一个报告,报告里有一个论断,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这是我们真实的感触。一开始看到这次大会的主题,我非常担心,是不是要鼓励学生毕业之后就去创业。既然就业这么难,包括刚才看到的统计,50%的学生第一个优先原则是考研,或者说有就业恐惧,其实我们担心,是不是所有最优秀的学生全部都考研了?这样等到最后,不只是10%,可能更少的人符合我们的要求。今天上午听到专家教授的演讲,非常开心,对创业有了更深入的学习。确确实实,所有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除了操作技能之外,包括他的综合素质、思维方式,这是应该从创业教育里学的核心,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机会和资源等等,才能真正走上独立创业。

我们为什么说会有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世界是平的》这本书这么受欢迎?我们花旗软件在面临这样人才危机的时候,并没有不管人才培养,只是挖其他企业的?为什么我们自己花这么大的资金去培养人才?或者跟高校共同探讨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人曾经给我算过,如果按照你的投入和你对企业之间招的人才来说,你招人成本远远大于猎头公司。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做?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全球的挑战。

上午周先生也提到了中国和印度、美国的竞争,比较凑巧,我们都列了这两国之间的竞争。花旗服务的是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是说百分之百一定要把业务给花旗软件,我们必须要有竞争力。作为软件公司,或者作为知识型的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来源于人力资源成本,而我们说人力资源成本的居高不下,或者说北京、上海,甚至全国 29 优秀跨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我们说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导致的。我们也看到了一系列的投资方面的变化,2005年、2006年、2007年,很多跨国企业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因为相对而言,在麦肯锡的这份报告当中还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对印度的,印度有大约20%到25%左右的人才符合跨国企业的要求,而且加上NIIT对人才培养当中印度的职业教育或者IT教育中居于领先地位,导致我们在全球竞争当中面临这样的挑战或者压力,最根本的就是人才,我们面临的共同话题,我们跟企业要做什么?或者跟学校共同做什么?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下花旗软件做的,也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们的学校怎么样能够培养一大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能够培养出社会和行业包括企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

我们是2002年8月份成立的,到2007年底,中间一部分人分割出来,成立了花旗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我们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岁不到,很多员工第一份工作就进入花旗软件。我们另外有一个单独的项目,是实习生项目,从2003年开始,通过实习生项目,一共招聘了超过二百名学生,完成实习之后直接进入企业。有人问我感觉如何,说句实在话,头疼。从他们开始实习,到最后正式毕业,成为我们的正式员工,这个过程是我来负责跟学生交流和沟通,我们发现学生所追求的和企业所需求的有很大的差别。当然,一方面需要自我反省,企业在某些领域是否有欠妥当或者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也进一步和教育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进行交流,因为我们发现,尤其是刚才南开大学张老师也提到,四个领域,一个是态度,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技能,一个是实践。我们始终认为,态度的问题,我们目前关注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有职业教育,我们觉得有点晚,大家都等到大四最后一年,最后一个学期,才有职业辅导,其实应该尽早,高中的时候,甚至超过18周岁,开始独立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引导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考虑,我要做什么。相对所有的高校,包括和我们合作的院校来说,我是一座私立院校,当我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是台湾教育基金建立的第一所高校毕业的,我们的创办人告诉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中低端管理人才,如果有一天你们进入中高端管理阶层的话,不是学校的功劳,是你们自己的努力。一开始对我们发展的定位。目前为止,尽管我毕业了十多年了,没有机会回我的母校,但是我仍然感谢母校给我的这样的教育。我们食堂有一个挂联,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成功感谢他人,失败反省自己。告诉我们人生不同境界,不同阶段的追求,而所有加上我们进入社会之后,对自己工作过程中的了解,我们认为,目前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多的和企业和社会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来交流和合作。

花旗教育集团基金项目下面有另外一个项目,我们进行了统计,看到了另外一个数字,也是非常有意思。这是我们历年来,从2005年开始第一届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到2007年第三届,左边是报名的,有一个中期报告进行跟踪,还有多少人在做,后面是参与的,最后按照大会组委会要求递交所有参赛作品的。我们发现一个巧合,只有20%从最开始报名到真正实施完成。报名是一个激情迸发的时候,但是后面是执著和努力。因为花旗杯大赛不只 30 是纯粹的一个科技型的大赛。而我认为,在分析的过程中,恰恰也说明了,在目前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那几个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跟学校一样,都在想这个问题,什么是合格的人才。德才兼备也好,黑猫白猫的理论也好,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家都说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深度和高度,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和地区在关注本地或者国家的人才战略发展规划。2002年、2003年我经常开玩笑,尽管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家出台政策,招商引资也好,创新也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的关于人才发展方面的战略,或者说我们听到了,但是没有看到有效的执行和实施。我们一直在想,究竟哪个环节发生了问题,是操作层面还是战略规划,还是在思维认识角度。

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个,根据在企业增长过程中,包括跟学校沟通合作过程中,我们认为,用人单位在筛选人的时候,10%或者20%看的是学生的什么方面,不只是我们一家企业,而是相关整个的行业,而是很多家企业的共同认识。第一,专业知识技能。不管在金融信息化领域还是其他各个方面。昨天我看到会务组提供的资料里有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的方案,有一个很完整的论述,我相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多年的也会关注到,整个创业分广义和狭义的,在狭义上,大家会把它定义层操作技能方面的,我们认为,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定义为狭义的创业教育的一部分。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多高、多低,或者刚刚应届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是必不可缺的。第二是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已经有工作经验,跳槽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工作经历和经验,就和我们看学生一样,看他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是综合素质,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广义上的创业教育。这三方面是我们同时关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我们觉得难度并不大,一方面有众多教育专家或教育学者在关注这方面,他们辛勤地工作,加强对产业的了解,再加上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但是某些核心领域,这个专业知识技能需要进一步密切和产业和社会需求的联系。因为在我们教育基金下面专门有一个面向专业银行基础知识实务,我们在专门编书,专门做师资力量培训,因为我们不是在推广,不像其他跨国IT企业说在推广它的技术,我们只是希望大家了解到这个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发现,在教育里面好象缺少了这些,因此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实践和动手能力方面,包括综合素质,一会儿会谈到。为什么说不只是我们一家认为,在下面的报告里,在刚才同样的一些报告里,麦肯锡也调查多家,得到这样的结论,这10%的标准仍然是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动手能力。麦肯锡得出的结论不是综合素质,是英语能力。为什么我们称为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独讲英语能力?因为沟通交流能力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很多。包括刚才南开大学张老师列出的调查表,今天真是受益匪浅,各位专家都做了很深入的研究,这都是学生们应该关注的。

综合素质怎么样来理解?其实花旗有自己的理解,花旗软件在2002年成立的时候,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本地优秀的企业,我们是个年轻的公司,大部分的员工第一份工作就是花旗软件,我们认为应该让员工有归属感,刚才提到了企业文化,当然企业文化和内部推广和 31 交流也是我负责协调的,究竟对员工有什么样的要求,除了知识技能之外,我们选了五个字,就是定义成花旗软件的精神,“勤、学、创、勇、齐”,所有人都认识这五个字,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五个字作为我们的精神?“勤”加上SMART,或者有智慧的努力勤奋,包括责任心。勤奋不是老板让我做什么,或者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就照做,不管命题是否正确,不管他教我的方式是否简洁、便利。但是在花旗软件要求包含责任心来努力工作。学是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过程,“创”是2002年提出的,非常巧合的是2006年国家也提出“创新”的口号。我们2002年提到“创”,我们认为不只是原创性,对原有系统的提升,甚至对原有业务流程的改进都是鼓励的。包括创业人才,也不应该仅仅是鼓励原创性的,从整个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有更多的原创性,但是由于学生,尤其是大学本科刚刚毕业,没有太多原创性的,如果他能做一些资源整合,集成性的创新,已经是很不错了。“齐”是指团队精神,创业失败的分析里,看到一些数字,很多人认为团队因素只占18%左右,如果大家对团队精神在创业中失败率只占18%,以后的失败率会更高,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不只是因为没有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我也创过业,从我个人来说,很大的原因是创业团队没有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对目标没有决心,或者有疑虑。为什么我们那个大赛只有20%不到的人坚持下去,其实很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他有疑虑,对既定目标没有坚持。这样的统计,其实也能够反映出目前大家对创业里各个素质占的比重的认识。

综合素质,在准备整个资料的时候,在网上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了一个巧合,有一个地方对综合素质进行了表述,这个表述和我原来的题目有相关性。为什么我刚才提到创业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表述,它跟企业家精神相关。很多人看到企业家这个词,都是运营一个企业,企业成功了,我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就是告诉我怎么样能够成功。除此之外,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企业家精神,有一个简单的论述,我很认可,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没有把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作为主题,这里面提到,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精神包含了合作、创新、敬业、学习、执着以及诚信。其实我们看到,在这里面提到的精神已经不只是指导你创业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几个素质是在大家职业发展过程中,在创业过程中,都应该秉承的,大学生应该关注。这里面提到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是合作。基于我们对整个人才培养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花旗也做了一些尝试了努力,每年我们的项目都会向六个院士包括九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在内的领导做汇报,我们的规划是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第一,我们认为这个层面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我们也在做一些企业力所能及的尝试。我们和北大成立金融信息工程系,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培养中国中高端信息化人才之路。我们和北大、复旦、华东科技大学等等有一个大型技能的培训,有面向IT专业的银行实务,也编了一本书,和银监会、济南长江大学、川大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做的一本书,我们今年还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有人说奖学金和奖教金没有什么稀奇,不是跨国公司,本地都在做,不过我们在老项目里做出新意,我们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在奖学金和奖教金评选条件里加入所有申请的学生必须有不少于两个月 32 的社会实践,同时如果有参加全国性大赛经验的优先,鼓励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我们要求是参加大赛是优先的,但是在奖教金里,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参加大赛,因为我们认为,作为老师有这样的责任,让学生们不只是在象牙塔里,需要和社会融为一体,知道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有两个,一个是花旗杯的竞赛,我们也有一个金融信息研究中心,这些我们认为都是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2007年11月30日我们有一个新闻发布会,提到了我们将进一步投入124.4万美金,用于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是2008年对我的顾问及理事会所做的承诺,我要做的整个项目。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分析,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刚才那张图,花旗杯大赛的统计资料。有很多的大赛,区别在哪里?首先我们是金融信息化或者说科技应用大赛,关注的是老声常谈的话题,学以致用,我学了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我们的出身锁定我们关注的学生在技术和金融行业的结合,不只是要求他有技术能力,首先他要有金融方面的知识,不只是死的知识,他必须对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能够用所学知识能够了解目前经济活动中,尤其是金融行业里运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只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话,其实不是一个科技应用大赛,它只是金融科技大赛。但是大家会意识到,技术已经慢慢融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突然有一天网络中断的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容忍网络中断一天两天,一星期。我个人来说,中断一两天还可以忍受,但是如果中断一个月,几乎可以放假了。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关注技术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变革,金融仍然不例外,我们需要在团队里提供解决方案,用技术手段来实施,而且技术手段必须符合国际开发规范,同时要求在整个开发规范过程当中核心文稿必须中英文方案,因为我们最终总决赛是全英文,每支队伍选派两名代表,45分钟用英文进行答辩,我们邀请的专家有来自于花旗国外和国内的,有来自微软、IBM美国的院士,建行总行科技部的副总,招行、浦发的科技部经理等等,资深的管理层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所用的工作语言都是英文,我们希望中国学生的才华能够用国际通用的语言目前还不是中文的前提下用英文来表述。所以为什么只有20%的学生从报名到最后坚持下来,能够按要求递交相关资料,因为他倡导的是跨专业的团队合作。现在是讲复合型的团队,对知识的了解不只是单一的领域。我们往往习惯在某个领域和具有同等知识背景的交流,但是我们忽略了跨专业的沟通和合作。二是持续学习能力,最终大赛要求用英文来表述,导致很多学计算机的其实英文学得不怎么样,没办法,只好培养自己金融方面专业的学生或者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两个人要充分表述出自己产品的特点。

我们大赛一等奖是一万美金,过去三年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摘得桂冠,包括北大、复旦、西交、上交等等6支团队获得二等奖,清华、北航、大连海事大学等15支团队获得三等奖。我们整个大赛作品受到产业界的关注,受邀参加汉诺威电子金融展和上海人才博览会,这是2007年总决赛过程中,获奖的团队得到专家评委的某个知名公司的认 33 可,目前正在和美国交流,预计会获得将近三万美金的进一步投入。其实所有的这些,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创业教育,其实应该关注的除了操作技能方面,更加关注广义方面、综合素质以及精神、态度的引导,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在这里面,我们认为,这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整个政府相关机构共同关注的责任,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目的,推动社会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认为,我们的项目一直在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的国际性、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们也希望,当一个新的学生走进校园的时候,当他接受创业教育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你应该考虑你的职业,应该考虑一些思维方式,应该考虑他的综合素质,应该去关注企业家精神所蕴含的6个方面,那不只是说他找工作,是他未来职业发展永远需要的东西,我们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当中需要的精神。我也非常高兴利用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所做的,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跟在座的各位老师进一步探讨整个相关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模式,也欢迎所有学校的师生参加这样的大赛,因为这样的大赛是全国的,我们坚信,通过诸如此类的研讨会,尤其是通过今天创新和创业教育实践的交流,让我们对创业教育有全面的认识,也了解到在企业里、行业里,在社会里,有很多企业也把人才培养视为自身责任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5.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吴金秋——《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逻辑发展。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现代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为背景的一种现代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其基本精神,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坚持两条主线并进:

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另一方面以创业家培养为核心,培养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家或企业家。在具体实施上,学校通过基础层面的教育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制度层面的建设,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把开展创业教育作为促进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重要举措,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业的观念。

三、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概况 1.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

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必须把广义的和狭义的创业教育相融合  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个性教育  创业教育寓于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之中  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2.基础层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播创新创业知识

(一)开发创新创业课程群,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4(1)建立专业创新课程模块,培育创新创业思想

各教学单位在教学计划内开设了89门创新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和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

(2)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传播创新创业知识

(3)建立认证培训课程模块,提高创新创业技能

(4)建立创业培训课程模块,掌握创新创业本领: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37个创业培训基地之

一、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6个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之

一、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培训基地、团省委青年创业培训基地

(5)建立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模块,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开发创新创业教材,促进教学与时俱进

《创业法律》、《创造学教程》、《职业生涯规划教程》、《大学生择业预测与指导》 《大学生创业教程》、《成功学教程——原理与训练》、《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创业与成功教育丛书》等系列教材

(三)开展读书工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操作层面,开拓创新创业实战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建立科技创新模块,倡导研究创新实践

(1)创新课题立项,促进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的开展  每年1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学生课题立项

 每年3万元专项基金,用于课题成果评奖;累计共投入100余万元创新基金  创新课题立项872项  科技成果评选365件作品获奖

(2)项目化管理,推动创新实验室出成果实行项目化管理 ——1300余名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获得89项成果 ——获奖140项 ——获得专利2项 ——申请专利3项

(3)学术科技竞赛,彰显教学质量

(二)建立创业实践模块,提供创业实战实训空间(1)学生科技创业园,搭建了解小企业平台

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46个团队为基础,形成学生科技研发区、信息技术区、营销服务区

(2)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培养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3)技能培训基地,拓展学生专项技能

35(4)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6.回顾与展望作文 篇六

回顾过去,昨天的课堂上,我还在奋笔疾书中,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万全准备中。在过去的一年,我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及时的问同学以及老师,争取让自己熟透课本的知识。

展望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还保持着过去一年的好习惯,认真的对待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完成,不要给自己拖拉的借口,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回顾昨天,展望明天,把握今天……

7.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篇七

广东省高职教育宏观发展回顾

(一)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广东省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广东也进入第一次经济转型时期, 经济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调整引起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 从而对高、中层次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 广东省政府于1983年颁布了《关于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决定》, 提出“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大学和职业中专教育,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各种专门人才”;1985年颁布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指出“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层次比例, 加快专科教育的发展, 扩大招生规模, 逐步改变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需要的市 (地) 创办各种职业 (专科) 大学”;1988年颁布的《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加快专科教育的发展, 以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的驱动和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始发展。上世纪80年代, 广东省创办了4所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 分别为1980年4月创办的广东外语师范学院、1981年2月创办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业余法律大学、1982年创办的广东业余财经学院、1984年9月创办的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 这4所专门学校为广东省培养了急需的外语、法律、财经和城建类的专门人才。随后,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广东省在中心城市相继创办了10所新型的地方大学, 积极参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截至1990年, 广东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5所, 在校生6241人。

广东省高职教育在这一时期的规模很小, 但省政府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积极探索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途径, 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培养高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门学校明确地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 专业设置与当地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按需补缺, 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突出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由于学校规模较小, 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 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较高, 另外学生毕业由国家包分配, 所以当时深受社会的欢迎。

(二) 低速发展阶段 (1991~1998年)

1994年,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三改一补”的方针发展高职教育;1995年, 《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高职教育的途径。1997年, 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要贯彻“三改一补”的方针, 逐步建立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 辐射粤东和粤西两翼, 带动粤北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从1997年起, 广东省一方面通过改制现有的职业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的途径积极发展高职教育, 另一方面适当地以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方式尝试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当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3所, 在校生人数为5485人;截至1998年, 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有5所, 在校生人数10474人。

尽管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有力的国家宏观政策引导, 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办学经验不足, 资金投入紧缺, 另外转入高职教育行列的多为普通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习惯于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办学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没有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观念和模式, 同时师资力量、课程教材、实践条件也根本无法满足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育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 加之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较低, 高职教育处于次等教育的地位, 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

(三) 快速发展阶段 (1999~2004年)

1999年,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试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不一高”的政策, 极大地冲击了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 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广东省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对高技能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 尽管受到“三不一高”政策的冲击, 然而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WTO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驱动力下, 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在这一时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01年, 中共广东省委颁布了《广东省教育事业“十五”计划》, 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广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开展中央财政重点建设职业技术院校、国家示范性建设软件职业技术院校以及若干个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2002年颁布了《关于广东省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面向基层、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人才。一是在尚未有高等学校的地级市设置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二是通过中专学校升格及成人高等学校转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是国家级重点以上的技工学校经审核和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 升格后按原隶属管理归口管理;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五是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市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社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 广东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3所, 到2001年为止, 广东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36所, 在校生15万人, 将近达到本省高等教育的半数。2004年, 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数量达到55所, 其中38所为公办院校, 17所为民办院校, 在校生38万人。这一阶段, 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在政策引导下也快速发展起来。

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同时也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此阶段广东省高职教育的质量得到长足的进步, 部分高职院校脱颖而出, 探索出适应高职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鲜明, 培养目标明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然而, 广东高职教育在整体上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结构失衡, 文科专业过多, 实用型的工科专业极少, 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经费投入不足, 实训资源严重不足, 技能训练不充分;三是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缺乏核心竞争力;四是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 稳健发展阶段 (2004年以后)

自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下发后,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启了内涵建设的新篇。2006年, 广东省政府为加快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 推进经济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提出要“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到2010年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达65万人以上, 招生规模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 积极探索发展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创新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院校校内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评估监督、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并提出从2006年起连续5年, 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作为高职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2009年, 广东省已有74所高职院校。依据办学主体性质划分, 其中36所为公办高职院校, 28所为民办高职院校, 10所为行业所属高职院校, 在校生达52万多人。

广东省从前一阶段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内涵式发展阶段。一方面, 广东省政府不仅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力度, 努力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 政府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节专业结构以满足产业结构需求;二是积极督促学校与企业、行业间的联动, 完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公布丰富、及时、准确的人才信息, 以期高职院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另外, 高职院校也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上下工夫, 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本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双师”结构教师比例, 竭力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缩小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这一时期, 广东高职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充分信任,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高职教育的“次等教育”身份得以改变, 社会各界开始接受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然而, 如今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发展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仍有待提升;二是高职院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三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差异悬殊, 两极分化严重。

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广东省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指标, 如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办学条件等方面展开分析, 广东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院校和在校生总数较高, 但全省人均占有率较低; (2) 办学主体以政府为主, 民办院校较少; (3) 院校办学水平差异悬殊。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发展规模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 办学条件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3) 发展结构难以适应广东高职教育整体发展需要。

从政府在高职教育中的责任角度分析广东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1) 政府对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协调, 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广东省的高职院校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及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等方面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使得办学条件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很多高职院校只能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以学科倾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 无法凸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适应性。 (2) 政府对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高职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但制定的政策依然存在宽泛、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尽管政府一直都强调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必须要密切联系, 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人才培养过程, 以使学生获得的能力和素质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与社会的认可, 减少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差, 但高职教育发展近二十年来, 却一直没有形成正式的法律法规, 明确行业、企业必须承担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责任和义务。 (3)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力度不够, 从2002年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到, 管理、英语、文秘类等文科专业占招生总计划的29.1%, 而制造类、设计类等实用型的工科专业仅占招生总计划的2.7%。专业设置失调, 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人才结构失调, 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无法发挥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更谈不上具备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 政府主管部门为了追求毛入学率,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同时为了扩大招生、吸引生源, 放松了对部分高职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申报社会上的热门专业的审批, 导致文、理、工科专业的搭配比例与广东省的人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相脱节。

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加大办学自主权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政府较大投入的教育类型, 然而, 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成本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学费也已到极限, 因此, 广东省高职院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办学经费的需求也逐渐加大, 单纯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学费, 已难以满足职业教育本质发展的要求, 必须拓宽多元经费筹措渠道, 建立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 以学费收入为辅, 以社会资金、社会支持为补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 优化办学条件, 使教学条件能够真正地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要求。

深化校企合作, 引导企业投资办学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这一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仍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中层次的起步阶段。一直以来,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既有外部因素, 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在于政府一直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制度, 确定行业、企业的义务, 同时也缺乏对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质性的奖励机制;另外, 广东省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尚未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管理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 企业对于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储备的意识不强, 使得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内部因素在于多数高职院校习惯于接受地方政府的财政性拨款, 缺乏吸引企业投资、扩充经费筹措渠道的主动意识, 开展校企合作的核心仍停留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层面, 满足于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或订单培养等阶段, 缺乏成熟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化, 始终处于浅层次的合作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要实现转型,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引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政策法规上制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法律责任和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规范管理, 强化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自此, 民办高等教育正式纳入了教育的最高法规范畴之中。前几年, 民办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规模扩张上, 相对忽视了内部管理, 没有及时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完整的规章制度, 缺乏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手段, 没有可遵循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 办学不规范, 随意性较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既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也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民办高职教育只有注重内涵发展, 确保教学质量, 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经受住检验, 得到社会的认可, 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 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朝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史述评[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叶小明, 廖克玲.广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

[3]何万宁.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4]王毓, 严振.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基于粤、苏、浙、鲁高职发展指标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

[5]王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7.

[6]罗罕淑, 张敏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1) .

8.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 篇八

关键词: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分类;议题

尽管在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已有文献对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诸多阐述,但目前运用“关系”视角探讨我国本土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成果却寥若晨星。本研究首先对关系的内涵及类型进行了细致梳理,然后分析了在关系视角下研究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可能的相关议题,从而为后人研究具有本土契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奠定基础。

一、 本土关系构念: guanxi与relationship的区别

在英文相关文献中,“关系”一词所对应的词汇中既有“relationship”,也有“guanxi”。那么“guanxi”是华人独有的本土概念吗?“relationship”是否能代替“guanxi”诠释中国情境下的关系内涵?本文认为尽管其他文化也存在着关系现象,但西方语境中的“relationship”与华人的“guanxi”却存在重大差异。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两者的差异如下:

1. 文化根源差异。“Guanxi”现象与行为根植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伦”。所谓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五伦中每个角色都承担相应的义务,承担“父、兄、夫、长、君”等角色的人,应当分别根据“慈、良、义、惠、仁”的原则进行决策;相应地,扮演“子、弟、妇、幼、臣”等角色的人,则应当分别依照“孝、悌、听、顺、忠”的原则行事。以五伦为基础的关系是有亲疏差异的,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类似于把一块石头丢进水里之后水面上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即以“己”为中心,依据与自身的亲疏远近而向外伸展的一轮轮关系网络,他将这种格局称之为差序格局。而西方语境中的“relationship”根植于西方宗教思想,该思想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体在神面前的一律平等,二是神对每个个体的公道。费孝通将基于这种宗教思想产生的格局称之为团体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人际交往所遵从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而非特殊原则。

2. 关系基础差异。华人社会的“Guanxi”更加强调共同的关系基础,如血缘、地缘、同事、同学、结拜兄弟、同性、师生关系等。例如,乔健归纳了十二种关系类型。在诸多关系种类中,最重要的是血缘关系。相对来说,基于社会网络的“relationship”则偏重强调基于人口统计特征的同构型或相似性。尽管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概念是分析社会网络的重要工具,但作为“guanxi”中最重要的关系基础——家人关系并非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时间导向差异。建立长期关系是华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虽然儒家社会常言“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但是具体回报的时间,却是可长可短。Yeung与Tung认为儒家社会成员中每次交往事件均是普遍联系的,长期的相互利益而非短期的个人获取是华人人际关系的典型特征。双方的关系帐户需要保持足够的充裕,以便未来的某一时间方便及时取出。在这个资产负债表中,借方和贷方双方永远不可能保持平衡状态,因为一旦平衡就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结束。“Guanxi”就是这样通过双方不断的长期互动得以加强,因此“Guanxi”是建立在长期导向基础上的关系。相对而言,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relationship”则将每一次双方交换事件视为一个单独行为过程,强调每次交换事件的公平性,这是一种典型的短期导向。

二、 关系的分类

目前研究者对关系的分类主要有二元、三元以及四元分类方式。

1. 二元分类。在费孝通由“己——家——国——天下”不断外推的“差序格局”概念中,个人人际关系以“己”为中心如同一串同心圆向外逐渐推开。越接近“自己”,关系越亲密,越接近外圈,关系越疏远。在此基础上,费孝通构建了“自己人与外人”的重要二元分类,他的二元分类成为后来华人人际关系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概念构架。

2. 三元分类。黄光国将人际关系大致分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三种类型。所谓情感性关系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性关系,例如家庭成员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指的是个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和他人进行短暂而不稳定的交往,类似的例子包括公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关系、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人际交往双方互不知对方的姓名,其间的感情成分十分有限;在混合性关系中,交往双方可能彼此认识,也可能通过共同的第三方认识,双方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感情成分,但其感情成分又并未达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深度。这类关系可能包括师生、同事、同学、邻居、同乡等。在黄光国看来,不同类型的关系往往会遵循不同的交往法则。在情感性关系中,人际互动以满足成员对归属感的需求为主,遵循的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在工具性关系中,双方属于“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关系,人际交往坚持的是“童叟无欺”的公平法则;混合型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情关系之间,人际交往法则强调的是人情法则。当资源请托者一方要求资源分配者提供资源时,资源支配者往往会陷入人情困境,他会依据其所付出的代价、未来有可能的回报以及关系网内其他人的回应进行比较,以此来决定是否答应请托者的请求。

与黄光国相似的思路,杨国枢依关系基础不同提出三类关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家人关系是所有关系中的核心关系,生人关系和熟人关系并非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生人关系可以通过领养、结拜、认干亲等形式发展成为熟人关系,而熟人关系可能会因为意外事件或交往频率的降低而慢慢成为生人关系。

3. 四元分类。Tsui 和Far在杨国枢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人关系”进一步分解为具有相似人口背景的同质生人和不具相似人口背景的异质生人,并将华人组织中的关系类型区分为家人、熟人、同质生人与异质生人四种类型。前人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同质生人还是异质生人,其交往皆是基于输赢的工具计算,但Tsui与Far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同质生人之间的交往将会得到更多的便利,而异质生人之间的交往则是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来进行。

杨中芳和彭泗清认为人际交往中包括既定关系基础成分(即既定成分)和交往成分。既定成分类似于Jacobs所提出的关系基础的概念,如同乡、同学、同事、莫逆之交,但这种关系基础涵盖义务性的成分。而交往成分则包括工具成分与情感成分。与以往黄光国的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工具性关系的静态分析方法不同,杨中芳主张运用动态的视角看待关系,她认为人际关系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及交往的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增减变化的,随着人际信任的深入,人际关系也相应地由浅入深。在随后的研究中,杨宜音又进一步突出了义务的重要性,将关系依其含有人情(应有之情)及感情(真情)的多寡高低分为四类,分别是高应有之情与高真有之情的“亲情关系”、低应有之情与低真有之情的“市场交换关系”、低应有之情与高真有之情的“友情关系”和高应有之情与低真有之情的“恩情关系”。

三、 关系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学术界对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国理论”的热情激发了学者们运用关系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值得说明的是,组织管理的研究存在多种视角,如对偶层次(Dyad)、三方关系(Triads)与关系网络(Networks)。其中对偶关系一般包括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与同级之间的关系。在组织管理的各类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当属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此,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偶层次中的上下级关系研究。开拓性的研究主要是沿着以下三条主线展开:一是在比较西方主流上下级关系(leader-member exchange,LMX)构念和中国上下级关系(supervisor-subordinate guanxi,SSG)构念差异基础上剖析上下级关系的内涵,并探索其结构及测量;二是对上下级关系(SSG)的结果变量展开研究;三是探讨上下级关系的前因变量。

1. 上下级关系及其测量。与西方主流上下级关系(LMX)构念所强调的工作范围之内的互惠不同,中国的上下级关系(SSG)构念还包括工作范围之外的、非正式的私人关系。Wong 等人的研究发现主管与下属关系互动行为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经济支持、优先照顾、节日庆祝和情绪支持五个方面。Law 等人明确了六种下级与上级构建良好私人关系的各种行为活动, 包括工作之外拜访上级、上级邀请下级吃饭、特别节日送给上级礼物、下级与上级分享情感思想、下级关心上级的家庭与生活状况、冲突事件发生之时下级坚定不移地支持上级等。他们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SSG与 LMX 在构念上的区分效度,发现两者分属不同因子,实证结果也表明,SSG与 LMX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决策具有不同的解释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并非同一构念。

2. 上下级关系的结果变量探讨。一些研究从关系基础的角度探讨关系对信任的影响。例如,Farh、Tsui 和Xin考察了同学、亲戚、同姓、同乡、同事、师生、前上下级和邻里关系这八种关系基础对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戚、邻里关系这两类特殊联系的关系与对上级的信任显著相关。Chen, Chen 和Xin (2004)以程序正义观为基础,讨论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guanxi HRM)对管理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中运用“通过关系进入公司、依靠关系获得晋升、薪酬与奖金依靠关系来决定、基于关系的任务分配、绩效评估受关系好坏的影响”五项条目来测量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系实践。研究结果发现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管理信任的负面影响,在此关系中,员工感知的程序正义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负面作用会因关系基础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上司对亲戚或同乡差别化的特殊对待会降低下级对上级的信任感,而上级对同学或好友的照顾却不会影响下级对上级的信任。

当然,由于关系基础到关系成分的推论不够清晰,所以一些学者另辟蹊径,从关系品质的视角讨论关系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例如Law 等人认为,上级与下级的私人关系品质能影响主管的管理决策,如对下级的晋升机会、奖金分配、工作安排等。Lin和Ho讨论了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面子与情感对组织公民行为中的组织认同、利他行为与敬业精神三维度均有显著影响。

亦有文献对上下级关系与角色外行为——“谏言”之间的影响机制展开了研究。汪林等人通过以中国本土家族企业高层领导及其下属经理人为配对样本的研究证明,在个体层面上,下属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和下属“谏言”显著正相关,组织自尊与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层面上,威权领导对组织自尊与经理人“谏言”的关系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即在弱威权领导的团队中,组织自尊与经理人“谏言”的相关关系较强,而在强威权领导的团队中,两者的相关关系较弱。

3. 上下级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从提升关系品质的角度出发,哪些因素会对上下级关系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Wei、Liu 和Chen等将下级个人的政治技能纳入上下级关系的研究框架中。政治技能一般包括社交敏锐性、人际影响力关系网络能力、真诚表现。研究收集了16家制造型企业中的343个员工、662个同事及343个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分析模型,他们发现员工的政治技能对其与上级的关系有正面影响,同时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又有助于个人在组织中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中国情景下,为了获取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员工有必要通过提升政治技能来培养其与上级关系品质的提升。

四、 可能的议题展望

基于已有文献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有如下可行议题:

1. 关系内涵的丰富与量表的构建。目前研究者对关系内涵的探讨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如探讨关系的维度以及组织常见的关系类型——上下级关系的内涵与测量。但现有的探索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学者们对关系维度的认知存在不一致性甚至矛盾性,例如一些学者将信任作为关系变量其中的一个维度,然而也有学者将信任作为关系的后果变量。第二,目前关系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偏重于上下级对偶关系的研究,而缺乏对同事之间的对偶关系的探讨,同时也缺乏三方关系和整体网络的研究。对关系内涵的把握和测量工具的有效构建是研究的着眼点,因此全面深入理解关系的内涵,发展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关系量表是今后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2. 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郑伯埙和林家五的研究显示,台湾大型家族企业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通常是他的家人以及少数和他有亲信关系的“自己人”所组成,中层管理人员则主要由可作为企业所有者心腹的“自己人”构成,而基层的员工来源一般是与企业所有者没有特殊关系的普通员工(即“陌生人”或“外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亦有所差别。事实上,根据员工类别的不同采取差异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家族企业,在特殊主义盛行的中国,管理者天然就具有招聘具有关系基础或与其具有良好关系品质的“自己人”的倾向和偏好,与之伴随的是员工的晋升机会、薪酬管理、培训机会等各方面的差异化管理。组织上述的人力资源差异化管理实践是否会影响组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感以及组织公民行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其影响机制又为如何?这些议题亦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3. 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就已有文献而言,关系在华人组织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较多的强调,但学者们对关系的前因变量研究还远远关注不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激烈碰撞的华人社会中,关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是基于关系基础,更多强调的是关系的工具性或关系的品质,例如Far等人在一项以 560 对上下级关系为样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具有同学、亲戚、同姓、同乡等关系基础的出现率仅在3.4%以下。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不仅仅局限于关系基础,而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探讨关系的建立、关系品质的提升、关系品质的衰减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和动态地探讨关系的形成机制。

4. 关系与员工绩效、组织绩效的关系。关系基础的有无或关系品质的好坏究竟对个人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一方面与上级、同事或与下级关系品质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从而提高组织凝聚力,降低缺勤率,提升个人生产率及周边绩效;另一方面,对上级、同事和下属的关系分类及差序对待,可能会在促进组织圈内个人绩效提高的同时,增加圈外人离职意愿并导致个人生产率的降低,上述推论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验证。

在关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方面,这是目前研究者最为模糊亦是最有争议之处。一些研究结果认为,关系是组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然而亦有学者认为,关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有诸多负面性,资源支配者会分别依据人情法则和需求法则给予不同关系类型的资源请托者一定的资源,倘若这种做法是以公共资源的牺牲作为代价,必将导致组织绩效的降低。不仅如此,在一个关系盛行的组织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派系,派系之间的不良竞争长久以往必将增加组织的内耗。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此项议题将是今后研究者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平.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理念定义及范式设计.管理学报,2010,(5):633-641.

2. 周丽芳.华人组织中的关系与社会网络.李原.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86.

3. 黄光国.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3-94.

4. 汪林,储小平,黄嘉欣等.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对经理人“谏言”的影响机制——来自本土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0,(5).

5.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YWF-11-06-19)。

作者简介:谢凌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上一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下一篇:教师节送老师什么花代表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