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

2025-01-29

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精选4篇)

1.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 篇一

语言知识点的考查除了以往必考的动词 (短语) 辨析、时态、从句、非谓语等核心考点外, 新课标卷六年来第一次考查独立主格结构 (28题) 。此外, 句型结构考查的比例也比往年有所增加 (29题、34题) ;完形填空题一改往年以记叙文为主的文体, 六年来第一次以说明文的体裁出现;阅读理解题六年来第一次考查文章出处 (59题) , 及文章的作者 (64题) ;听力的最后一篇材料历年来都是一篇独白, 本次却夹杂着大量的对话, 这也是六年来新课标卷第一次出现。

下面按题型逐项分析。

一、听力

2012年海南卷的听力录音语速较慢, 较去年变化不大 (整个听力用时约18分钟) , 音质非常清晰, 大部分话题贴近生活, 如:图书馆借书、看电影、谈论周末计划、餐厅对话、购物、节日出游等等, 对此考生非常熟悉。听力考查主要根据考纲的要求, 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理解主旨要义等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查, 重点依然是考查考生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的能力 (见表1) 。

今年听力的题目设问非常灵活, 考生几乎无法在听力材料中听到问题的关键词。如:

7.What does the boy promise to do for the girl?

A.Buy her a new CD.B.Do some cleaning.C.Give her 10 dollars.

题干中的promise一词在材料中并没有出现, 只能从那个男孩的话去获取:I’ll clean up your room.如果这个问题直接问:What will the boy do for the girl?那就容易多了。第15题也属于这种情况:Why is Ariel in a hurry to leave?听力材料中根本就听不到的in a hurry, 材料中对应的信息是:I’ve got to go now.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听力问题的顺序排列基本和听力的内容一致, 但在第16题中, What might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这个问题对应的材料和答案应该是在13题的位置, 但是却出现在第16题的位置, 这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听力的考试结果:文科平均分为13.37分, 理科13.98分。

从近几年的高考听力题来看, 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真实听力水平以及交际能力的考查, 越来越侧重对信息的重新加工, 直接提取信息的题目越来越少。

二、单项选择

2012年海南卷的单项选择题继承了往年全国卷的特点, 题目设计注重基础, 突出语境, 强调考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题干设计和往年一样简洁, 长度适中, 没有难词和长句, 考查的内容覆盖面也比较广, 尤其加大了动词的考查力度。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未涉及的考点独立主格结构今年也出现在考题中。此外, 词汇题的考查 (put down, persuade) 也选取了课本中都曾出现过的、考生所熟悉的词汇, 这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具体考点分布如下:

单项选择的得分情况:文科平均分为5.53, 理科6.08, 为6年来该项最低的分数。其中, 得分最高的题目是:30题 (0.58分) 考查的是情态动词, 这本来是考生的弱项, 但由于题目的设计着眼于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考生反而做得比较好。21题 (0.56分) 考查交际用语, 经过这么多年的考试, 交际用语已经不太容易出得有新意, 常用的交际用语考生也见得比较多了。失分最多的是26题 (0.22分) 、23题 (0.23分) 、24题 (0.26分) 、33题 (0.28分) , 其中23和33题都是时态题, 这恰恰反映了考生对时态的掌握还很欠火候, 尤其是对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 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26是固定的搭配, 考生在课本上从未见过, 失分在所难免。24题考查名词从句, 按理这样的题平时的练习应该是比较充分的, 可能是题干中的其他成分干扰了考生的判断引起的失误。2011年失分最多的是两道词汇题, 而今年的两道词汇题 (27题和35题) 的得分率就分别高居榜首 (分别为0.54和0.51分) , 因为考查的词汇 (put down, persuade) 在课本中都曾出现过, 是考生所熟悉的词汇。

三、完形填空

2012年的完形填空一改往年以记叙文为主的风格, 不再是以往考生熟悉的那种叙议结合的文章, 而是以说明文的体裁出现, 文章讲述的是“body language”。话题考生非常熟悉, 人教版和外研版都有以“body language”为题的文章。在能力考查方面, 今年的完形填空仍然侧重考查考生对“语义、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 设空间隔非常合理, 但是, 由于部分题目缺失的不是文章主体的信息 (如:38、40题) , 考生推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试题考点的设计比较全面, 以考查实词为主, 动词、名词、形容词占了大部分, 同时也兼顾了虚词。其中, 名词考了7题, 分别是37、42、44、46、50、53和54题。形容词考了5题, 分别是36、39、40、43和52题。动词 (短语) 考了5题, 分别是38、47、51和55题。副词 (短语) 、介词 (短语) 3题, 41、45、48题。

该项得分情况:文科平均分为11.63, 理科12.77。其中得分最高的选项是52、53题 (0.905分、0.865分) , 具体如下所示:

And when parties are from 52 cultures, there's a strong possibility of 53.

52.A.different B.European C.Latino D.rich

53.A.curiosity B.excitement C.misunderstanding D.nervousness

52和53题涉及的内容是文章的主要思想:“来自不同文化的双方是非常容易产生误解的。”大多数考生有这样的文化背景, 所以“完形”就不太困难。

得分最低的选项为36、50题 (0.27分、0.28分) 。其中36题为完形填空得分最低的题目:

Body language is the quiet, secret and most powerful language of all!It speaks 36 than words.

36.A.straighter B.louder C.harder D.further

解析:体态语言是无声的…, 然而却比一般的语言更加“有力”。考生无法明白既然体态语是无声的, 又如何比一般的语言更“大声”?其实这里的louder不应直接从书面含义去理解了, 相信看过这句谚语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空谈。) 的考生一定能做好这道题的。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五篇文章选材地道, 贴近生活实际。A篇为应用文, 介绍了几个可带孩子去玩的博物馆;B篇为说明文, 介绍了一种借助人们的帮助可以获取隐藏在树丛中的蜂蜜;C篇为记叙文, 作者讲述了一次当群众演员的难忘经历;D篇为说明文, 讲述了一种现象;一种知识和技能, 一旦我们掌握且练习熟练, 即便好长时间不再练习, 依然不会忘记。七选五谈论的是给孩子减压的几条建议。

2012年海南高考的阅读理解题难度适中, 梯度明显, 问题的设计和选项总体比较直接明了, 主要涉及细节、推断、主旨大意、词义判断等几个方面。其中细节题占比较大的比例。具体情况如下:

细节题考了8题, 推断题考了3题, 词义猜测考两题, 主旨大意考2题, 值得注意的是阅读理解六年来第一次出现考查文章出处 (59题) , 同时还考查文章的作者是谁 (64题) , 这是往年新课标卷较少考查到的。七选五难度是阅读理解中最大的 (难度系数为0.39) 。

得分情况:文科平均分为15.57分, 理科17.95分。其中失分最严重的是最后的一篇补全信息的阅读题中的72和73题 (0.5分、0.53分) 。

(1) Get support.When you need help, reach out to the people who care about you.Talk to“trusted adult, such as“parent or other relatives.72 They might have had similar problems, such as dealing with a test, or the death of a beloved pet.

(2) Don't take it out on yourself.Sometimes when kids are stressed and upset they take it out on themselves.Oh, dear, that's good idea.Remember that there are always people to help you.Don't take it out on yourself.73

乍一看, A和F选项都有可能适合72题, 但到了73这个空处, 就会发现A合适这个地方, 用F则显得不够严谨, 且又用词重复, 这反倒更坚定了F更适合72那个空了。

五、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一篇共有114个词语的短文。和往年一样, 短文改错选材简单易懂, 看似学生的习作, 设题多数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侧重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重点检测考生对语篇的校验能力”, 考点分布如下:

短文改错讲述的是个小故事, 由于篇幅有限, 讲述的故事连贯性不好, 加上部分考点用词相对比较陌生, 如aggressive、tear apart、last (延续) 、考生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定位错误时就比较艰难。此外, 还有一处错误涉及到词语搭配 (did wrong改为went wrong) , 这种错误如果不是非常固定的搭配, 是比较难发现的。不过从短文改错的选材及语法知识的考查来看, 它的要求应该并不很高, 但我省考生此项的每年得分几乎都是整卷最低的, 可能与考生长期以来的自我定位及答题策略密切相关。

从我省考生的考试结果来看, 今年的平均得分文科为0.94分, 理科为1.31分, 是历年之最低。

六、书面表达

尽管今年的试题多处求变, 但书面表达还是一如既往地采用了往年的书信形式, 并列举内容要点, 试题材料贴近生活实际, 且已经给出书信的开头和结尾, 考生不需要考虑书信的格式。试题难度不大, 考生只需在完成内容要点的情况下, 能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且能恰当使用少量的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 同时注意在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就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我省考生今年书面表达的理科学生平均得分8.47分, 文科7.31分, 综合平均分为7.89分。比2011年的8.01略低, 但比2009年、2010年都要略高。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近年来得到重视, 理科生的书面表达平均分已是最近4年来的最高分, 作文零分率也从原来的13%降至10%, 但仍有将近5000考生作文分为零。

2.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 篇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03-01

201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从总体上看,今年的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试卷难度适中。整套卷子选材地道、贴近生活、知识点覆盖面广,在考查考生基础的同时,注重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侧重考察新课标中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感觉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答题的同时深受教育。

一、听力部分——难度稳中有降

听力语速适中,对话简洁实用,内容贴近生活,趣味性强。题型的设置既侧重信息的筛选和转化,又要求考生通过把握全文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正确应答。例如:1、6、11题是就材料中包含的时间提问;7、10、16题则是对地点的提问;而15、17题考生则需对涉及到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这些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把握关键信息有足够的敏感性和沉着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4、5、12、13、20题对考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握材料的基本和重要信息,还需正确理解全文的主旨大意,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的整理、理解和推测,方能选出最佳答案。总之,听力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较易拿分的题型,学生们通过平时大量的训练和积累,往往都能得心应手的作答,这就为学生的后续答题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阅读理解部分——侧重文化意识的提升

阅读理解是英语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本次阅读理解的特点是:选材以说明文为主,与西方国家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侧重对文化意识的考察。A篇介绍了在伦敦运河博物馆召开的4次月论坛活动的主题和发言人等信息;B篇为作者在美国佛罗里达的旅游经历,侧重于介绍当地的农场特产——番茄;C篇介绍的是法国蓬皮杜中心的达利艺术展览;D篇介绍了法国巴黎开设让顾客能够敞开心扉的心灵咖啡店的社会背景和价值,体现了人文关怀。15道题的类型仍为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21、22、23、32题为细节题,都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基本属于送分题;25、27、28、29题也可以归为细节理解题,但需要考生对细节部分进行推理判断才能选出正确答案;26、33、34、35题为推理判断题,考生需要把握文章的深层次涵义方能应答;30题属于主旨大意题,31题为猜测词义,24题为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题同样需要考生正确理解全文才能选出最佳答案。总之,四篇文章的选材和题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考生的要求,侧重于考察学生整体把握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和提升考生的文化意识。

七选五介绍了再次建立信任关系的步骤和技巧,题型考察学生对文章逻辑关系的把握。38、39题的位置为段落的总结即主题句,考生可以通过句式的长短和结构特点正确选择,比较容易;36、37、40题为段中的位置,需要考生运用查找关键词、理解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关注代词等方法,从而选择出正确答案。

三、完形填空部分——词汇难度降低

文章题材与往年保持一致,仍旧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心灵鸡汤类的记叙文。长度较往年缩短,这样的话就会使已知信息变少,使句子理解难度提升,但单词的考察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过长过于生僻的词汇基本消失,基本为新课标中复现程度较高的重点词汇。其中,42、43、47、52、55、58、59题为名词的辨析;41、45、46、49、51题为动词的辨析,56为动词固定搭配的辨析;48、53、60为形容词的辨析;57题为副词的辨析;50、54题为连词的辨析。由此可见,英语八大词性中名词和动词仍旧为考察的重点。考生提笔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必须从各方面认真考虑,如上下文,词汇意义及用法,逻辑推理,常识及习惯用法和搭配等方面。

四、语法填空——侧重对语法能力的考察

今年高考英语的语法填空的设题方式与往年一致,分为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种,但不同的是今年带括号的(有提示词)题目有7题,占10.5分:不带括号(无提示词)的题目只有3题,占4.5分,这充分说明加大了对考生语法知识掌握能力的考察。其中61、67、68题为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考察,65题为名词考察,62、69题为形副的考察,70题为非谓语动词考察,63、65、66题分别为代词、连词和介词的考察。由此可见,动词的时态语态仍旧为考察的重点,而非谓语动词、名词、形副转化、定语从句等也是常见的考察的知识点。

五、写作部分——中规中矩,较简单

短文改错依然以常见的介词、时态、冠词、名词单复数、形副混用等错误为主,文章难度不大,要求考生答题时要理解文章大意和逻辑关系,细细辨别每一个词汇和句式,方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书面表达依然是写信,内容是为学校的英文报向美国的朋友写信约稿,介绍美国的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与往年不同的是,内容要点已经用中文罗列出来了,话题也并不陌生,考生基本可以使用耳熟能详的句子,所以较去年简单。

3.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 篇三

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凸显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重点、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和生活,注重交际运用,如选择题、词汇题的题干、完形填空及阅读的材料均能联系社会和生活,如:玉树地震、平安校园、电单车的利弊、上海世博会、人际间的宽容与理解、手机使用的礼貌等,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融入多样的题型之中,渗透德育,较好地发挥了中考的导向作用和选拔功能。

1. 考试目标与考试内容

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内容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包括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2. 试题主要特点

(1)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试题结构着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配合合理的题型设置,使考查目标、内容覆盖面及比例得到较好的体现。其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占全卷题量的70%以上,分离性测试语法和词汇知识试题占30%以下。(见表1)

(2)题型稳中有变,以基础题为主,各档题目难度适中,梯度设置合理,考点分布均衡,难度比例是7∶2∶1,试题难度、区分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较好地发挥了中考的导向作用和选拔功能。

整份试卷的难度为0.45,有75道题目的难度大于0.20,难度小于0.20的题目只有5小题。

整份试卷的区分度为0.45,有75道题目的区分度大于0.20,区分度差的题目为0.05。

(3)教师肯定对试卷的作用。2010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阅卷结束后,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对阅卷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试题和各大题反映考生水平的程度。其间发出问卷83份,收回80份,以下是对问卷的统计结果。

从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此试题能较好地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

二、题型简析

1. 听力:循序渐进模拟真实

第1~5小题是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第6~10小题是情景反应题,这种试题可减少心译的过程,考查学生用英语思考、快速反应的能力;第11~15小题是五个小对话,分别用不同的疑问词提问了人物、地点、方式、时间及事情,考查学生获取细节信息,加以分析甄别的能力;第16~20小题是听短文,考查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细节内容进行综合判断或推理的能力。

各小题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话题,由短句到对话再到故事性语篇,通过创设真实情景考查学生对短句的反应能力和对话、语篇的理解能力。听力题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从真实的语境入手,着重考查学生听的能力。题型适当,难度适中。

2. 单项选择:注重意义淡化形式

与前几年相比,本题型继续保持15小题的题量。考查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涵盖《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初中生应掌握的语言知识(如词法、时态、情态动词、不定代词、宾语从句等);另一类是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及功能项目。试题的特点是将语言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每题的题干就是一个微型语篇,语言情境设置合理。这样的考查对中学的教与学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单词、语法或句子,一定要加强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题目设置过程中注重检测双基,力图涵盖重点,做到面向全体,保证大多数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题的测试,又能体现一定的区分度。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题的主要特点是:(1)突出了对动词的考查。单项选择题中对动词的考查占了7题,占47%的分值。着重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动词固定用法、非谓语动词以及词组辨析。(2)重视语境的设置,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考查均设计在有交际意义的情境中,避免了纯语法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社会功能。几乎每一道题都要求考生考虑语境来解题。考生只有通过上下文呼应,凭借基本知识和常识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的答案。本题以对话形式设计的题较多,单项选择15个小题中有5个小题以交际对话的形式出现,如:第24、28、29、31、33小题。(3)设题内容新颖,关注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教育引导作用。选择题的题干(如23、26、27、34小题)包含玉树地震、电影《阿凡达》、拖欠工人工资、平安校园等,旨在引导关注社会、弘扬正气、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完形填空:重视词块兼顾全面

完形填空题文章内容突出故事性和哲理性, 贴近学生生活, 通过“电单车上路的利弊”, 引发思考:“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plan.What’s your idea?”让学生在解决英语问题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此外,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考点分布较广。10个选项中,涉及到了8类词的用法,6种主要语法知识,达到了考查综合理解能力的目的。题目中干扰项设计严谨周密,词性都相同,且所选答案都在考纲词汇表范围内;题目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词语的含义、用法及搭配等多个因素,即通过上下文联系和整体文脉来设计选项。

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4. 阅读理解:选材适当关注细节

阅读理解是中考的重点题型之一。其考查目标为:(1)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能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3)能推测文章中的隐含意义;(4)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5)能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不同文体的阅读任务。

试题覆盖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全部考查内容。微技能“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共10小题,占总题量的2/3,考查较低层次的理解;微技能“能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猜词义、推理判断”共5小题,占1/3,侧重考查较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考查内容见下表:

5. 情景对话:情景烘托交际运用

该题通过笔试的形式间接达到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将已学过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流的能力。试卷中所选对话内容是关于暑假计划安排的。设题过程中,由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关注对话前后的连贯性,为考生答题留下必要的线索,让考生有线索可寻,同时还关注了对话前后的流畅性和所选答案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一个逻辑合理、真实可信的对话场景。

6. 词汇:突出语境词汇运用

该题分为两部分进行考查。A部分要求选用方框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词的形式须改变;在考查点选择上,设置了名词(名词的复数)、代词、动词的固定搭配及介词等4类词的变化形式。B部分要求根据句子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在考查点选择上,设置了5个不同的语境,涉及3类词,即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将单词置于有意义的语句中考查,不仅能全面考查学生英语词汇的储备知识,同时还可以考查其词汇理解、拼读及运用的能力,使学生重视词汇的学习。

7. 书面表达:超越直译拓展思维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分为“看图写话”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均属半开放性试题。A部分要求根据图画所给的情景及提示词,加上合理的想象,写出5句话。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一家人晚餐后的活动情况,图示明晰,让考生有话可写。B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通过文字与图表提示,重点考查学生获取、理解、整合信息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转化成文字信息,构思、组织出一篇通顺连贯、合情合理的短文。本题的A、B部分的题材均贴近当前社会生活,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能够考查学生书面表达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对主题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写作能力与表达技巧。

三、考生考试结果情况

今年我省中考考试人数为123088人,满分人数为15人,零分人数为236人,平均分49.66分,优秀率为14.10%,及格率为30.99%,难度为0.45。具体详情见下表:

1. 试卷各分数段统计

2.各大题数据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份试题难度为0.45,试题不算太难,但海南考生的考试结果却不够理想,相当部分考生的得分较低。高分段人数:105分以上2583人,100分以上人数4999人,90分以上17060人;低分段人数:20分以下4051人,40分以下62416人。上述数据表明,我省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且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较大。

3. 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从抽样试卷分析,目前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以下是今年考生在各个题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1)听力测试。如何在情景对话和语篇中获取主要信息,并根据所听信息进行归纳判断的能力有待提高。

(2)单项填空。基础知识记忆不深,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较弱。

(3)完形填空。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薄弱,对某些词的用法理解不透。

(4)阅读理解。考生能根据文段获取表层信息,但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考生虽然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理解、推断生词的含义,但不能准确表达词义,不能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5)情景对话。部分考生不注重语境,答题前没有先读对话,而是就题论题,没有从上下文分析说话人的意图。

(6)单词拼写。词汇掌握不好,不能准确拼写;不注重单词正确形式的运用,比如名词复数形式或易混词的运用;有些考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7)书面表达。审题能力差,段落不清晰,观点不明确,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弱,出现很多“中国式”英语句子;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单词拼写错误也多;平铺直叙,缺少句式灵活和表达生动。

四、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几点启发

1.突出双基,强调运用。

必须从七年级甚至小学开始教给学生正确的单词发音和句子读音。归纳、区别、总结易混淆的单词发音, 读音规则。把双基作为重中之重,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去学习。

2.创设情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语言环境和交际情景,激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3.词汇教学应注意音、形、义、性的结合,注意词的各种形式在语境中的运用。

教师应教会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词汇教学原则。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词汇教学的目标要求是达到5级。掌握1600个左右的常用词,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从近几年中考英语词汇题的命题特点是:(1)考查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2)考查在语境中应用单词的能力;(3)考查词汇变化的能力;(4)加大实词的考查,尤其是动词的考查。

4.阅读教学应从八年级开始强化阅读,培养语感。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多选用时代感强、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技巧。同时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5.写作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坚持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训练程序,还可通过仿写训练、背诵课文、看图写话、记日记、课前两分钟自由谈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意:(1)中考常为一般提示性写作,因此写作训练选材以课本单元话题为主,不要盲目追求课外资料,增加学生学习负担;(2)应用文体必须让学生掌握,如:请假条,通知,招领启事,广告、书信、日记等;(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句子应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时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性。

6. 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应试技巧。

要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提高复习质量,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让学生在“纵、横”两个方面得到提高,在纵的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做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明确重难点;在横的方面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7. 情感态度不仅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许多方面影响语言的学习。

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2023-2024年英语试卷分析 篇四

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一、总体评价

2013年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十年,今年高考英语试卷沿袭了江苏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题型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变化,但试题难度跟以往相比略有增加。所选取的知识点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合理的难度,试题既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又突出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查,全面科学地测试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分析

(一)听力

今年,我省听力仍然采用了全国卷的命题材料,分长短对话和独白两种形式。今年听力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信息量大,语言材料丰富,但材料涉及的都是常规话题如拍照,居住问题,日常生活等等,没有偏僻材料,因此考生不需要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其次,今年听力材料中出现了许多人名和地名,并且有些不太常见,给考生听懂材料设置了一些障碍,如text10。第三,听力部分的问题和选项简短明了,有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试题。

(二)单项选择

今年,单项选择试题信息点明显,注重实际,试题设计情景化、语境化,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部分试题设题很灵活,具有较高区分度。2013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单项选择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考查重点突出,覆盖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5个单项选择题涉及时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从句等语法项目,以及词语辨析和情景交际等。具体的语言点分布见下表:

2.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考查了4道时态题,比以往多考查了一题,而且没有考查语态,以往通常把时态和语态揉合在一起考查,其中21和27题是和其他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的,21、25和27题都是难度中等题,而34题属于难度较大题。

(三)完形填空

今年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夹叙夹议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的梦想的改变。以前总相信“美国梦”是意味着有一份工作,有按揭、信贷和成功。但现在作者所信仰的“美国梦”,是通过共同努力让所有人都有收获。由此启迪人们:一个人的梦不是美国梦,所有人的梦才是美国梦,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的梦想。其选材贴近时代,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为这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是一致的。

从选项中所考查的词汇来看,基本上包括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这些常考的词汇性质。具体来说,动词历次都属于完形填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次考试中连同一道动词固定短语题,共出现了6道和动词相关的题目。名词作为第二常考的词性,这次考试中出现了5道。形容词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这次考试中出现了3道题,而连词和副词各考了两道题。这次考试中还考了一道固定搭配题,即第37道题,考查的短语fall apart,意为“垮掉,崩溃”。大部分题为难度中等题,少部分题是难度较小题。

(四)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理解仍然是4篇文章,共15个题目,每题2分。阅读材料所选话题新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信息量较大。文章涉及旅游,社会现象,科普说明和文学评论。文章阅读量相对较大,问题设置多为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

A篇是一篇应用文,主要介绍了加拿大游乐园为游客提供的各种周到的服务。考查了两道题目,都是细节理解题。答案从文章中基本可以找到,相对难度较小。

B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讨论了按市场和排序两种分配东西的方式,比较贴近生活。考查了三道题,其中58题是细节理解题,59题是推理判断题,60题是写作意图题,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C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潜水时如何处理减压问题的研究报告。考查了4道题,前三题是细节理解题,最后一题是推理判断题。

D篇是一篇文学评论。主要通过对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品评来揭示他对于种族歧视的猛力抨击。文章很长,有672个单词,学生读起来难度很大。考查了6道题,这在近几年高考是很少有的情况,其中有3道细节推理题,2道推理判断题和1道指代判断题,最后一道阅读理解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推理出答案。

(五)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阅读,一直是江苏卷比较难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今年高考中任务型阅读依然作为一种比较难的题型出现。本篇文章题材为议论文,探讨认真负责对工作利于弊的影响。文章段落清晰,全文分6段,第1段总领引出工作认真负责之人的特点,下面5段分开论述其利弊。标准的总分结构,而且题目提供的板块框架清晰易懂,这可以帮助考生做题时快速定位到所需段落,但是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型阅读考查点包括原词重现4题,固定搭配1题,词性转换2题和提炼概括3题。难度相对较大,考生相对得分较低。

(六)书面表达

今年,书面表达是一篇看图命题作文。题中给了两幅图:一幅是一个人在仅剩下一棵樹的树林中挂上宣传“Happy Earth Day”的横幅;另一幅图是两个人栽了一棵树。本篇书面表达属于半开放式作文,信息提示很少,这给考生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需要考生充分发挥想像,构思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完成这篇书面表达要注意以下四点:(1)采用三段成文法。第一段,描述两幅图的内容;第二段,谈谈自己对两幅图中不同看法的理解;第三段,举例说明两幅图对自己的启示。(2)时态应用一般现在时;(3)人称:采用第一、三人称;(4)要恰当地使用连接过渡词(如besides,meanwhile,what’s more,as far as I’m concerned等)以及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倒装句等),以使行文更加流畅,提高文章得分等级。

三、结语

上一篇:大学自我介绍英语演讲稿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