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52xueshu.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9篇)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9-28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9篇)

1.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一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江夏

胡亚波

2011年第5期 ——生态建设

近几年来,江夏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第一名。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江夏要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十二五”时期,江夏经济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立区之路。

一、突出园区特色功能,建立创新型的生态工业体系

生态工业体系是生态经济的核心。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江夏将依托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开发区,围绕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江夏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打造特色功能园区,做强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承接东部沿海和外资新兴产业转移;注重配套产业链,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战略性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规划。重点突出庙山、藏龙岛、大桥新区三个主体开发园区的特色功能。藏龙岛以光电子信息和总部经济为主要特色,庙山以轻工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园为主要特色,大桥新区以重工业及配套产业链为主要特色。三个开发区在主体功能的框架之下,进一步细化若干个产业集群。南环线一带的乡镇街工业园区,以承接三个主体开发区辐射产业链和配套产品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二是按照园区功能分区落实项目。在划分三大园区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制定《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开发引进项目指导目录》,认真梳理现有项目库的项目和意向性的项目,采取协商和双向交流的方式,按照各园区的功能统一组织协调项目落位。利用各种机遇,组织大型招商推介活动,推进新一轮的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开发园区要积极打造清洁生产的要素环境,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节约、降耗、减污和增效,使产品、产业结构符合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逐步扩大区内清洁生产企业试点面,加强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性政策,强化清洁生产的监督管理。

二、突出南部生态特点,建立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借鉴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江夏将充分发挥南部农业规模化的优势,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形成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群,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一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以中化东方、金林等有机肥料厂为龙头,建设乌龙泉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配套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的农业产业链,推进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以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乃至几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

二是加快农业生态小区建设。以法泗怡山湾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庄为示范,建设猪—沼—稻(林、果、菜、鱼)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小区。以全区35个万头猪场为中心,强化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规模化养殖小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沼气能源、沼液灌溉、沼气发电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形成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群。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板块。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符合都市农业发展方向的大棚农业、基地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 “八大产业化基地”,即以107国道为轴线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梁子湖岸线为纽带的有机绿茶基地,以江夏园艺场为中心的绿色瓜果基地,以范湖沿江和天子山大道沿线为重点的武嘉蔬菜基地和环城蔬菜基地,以法泗桂子米为代表的优质稻及莲藕基地,以舒安湖泗为主产区的藠头苎麻生产基地,以南部老区为主体的杉木丰产林基地和以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湖泊为环状的水产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三、突出区位优势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体系

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江夏将抓住山水、人文资源丰富和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逐步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水陆空联运的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一方面该产业本身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信息与商品的快速有效流动和增长,拓宽区域价值创造的空间,优化企业的战略竞争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江夏将充分发挥郑店区域内京珠、沪蓉、青郑高速交汇京广铁路、长江水道、107国道等交通发达的优势,做大做强华中物流产业园,将该园区作为战略大园区来谋划,形成与白沙洲大市场相呼应的物流区域;加大招商引资推介力度,打造集建材市场、钢铁市场、家具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日用工业品仓储物流以及综合运输调度信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华中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加强与武汉港的联合,以武汉第二机场建设选址江夏为契机,逐步形成水陆空联运的现代物流中心,以物流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一是壮大发展连锁超市业态。全区将以中百仓储、武商量贩店为龙头企业,以纸坊中心城区发达的超市和仓储业为依托,建成一个功能完备、辐射全区的现代服务流通网络,促进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集中采购、配送。二是以江夏定位为武汉中等卫星城市的发展战略,快速发展大专院校、新增住宅小区内的服务业,发展壮大社区服务业业态。三是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壮大发展农村自由经济业态,为农副产品入市,为农民经商创建一个方便、舒适、快捷的场所。四是壮大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引导零售业、餐饮业、宾馆等服务行业建立商业门户电子网站,支持无店铺销售有序发展,推行网上交易活动,争取在最大限度节约商业用地的情况下,使我区服务业更加优质、便捷和繁荣。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江夏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蓝图,围绕“一舰三湖三山”的旅游发展定位,做好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文章,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拓展江夏旅游市场,精心打造中山舰、武汉巴登城、梁子湖风景区等江夏旅游主打品牌;抓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藏龙岛湿地公园、庙山麻雀湖湿地公园建设,着手规划三门湖、梁子湖青山岛等环湖旅游景区,引进开发森林公园(熊廷弼公园);积极打造以村为主体,集生产生活旅游为一体的“两型”低碳和谐的生态景区;大力发展环山、环湖、环路、环景区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建设,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作者系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

2.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二

1 因势利导, 创新发展思路

左权县为什么要开发生态庄园?主要是基于特殊实际情况:一是山大沟深, 生态脆弱。左权县为典型的太行山中段西侧山区县份, 山岭沟壑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左右, 且绝大部分是干石山区, 山大、石多、土少, 生态比较脆弱, 自然灾害频发。二是村庄众多, 人口分散。全县最多时曾有1 000多个村庄散布全境, 到2000年底, 还保留着379个行政村、336个自然村, 平均每村不到200人, 100人以下的村庄就有200多个, 加快城镇化步伐是发展的一大难题。三是移民搬迁, 空村呈现。进入新的世纪, 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和人口分散的特点, 实施大力度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 大力推进城镇化步伐。从2001年至今, 全县共搬迁行政村11个、自然村150个, 移民4 981户、共计1.60万人, 加上群众自主搬迁, 全县累计移民3.70万人, 县城人口由2000年的不足2.0万增加到现在的5.40万人。随着移民搬迁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些空壳村随之出现, 原有的土地撂荒,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水、电、路、房屋等资源被闲置。

县委、县政府基于上述实际, 在充分利用移民搬迁遗留的资源上做文章。围绕生态建设、城镇化发展、“三农”工作, 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向农业拓展, 创新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庄园经济。概括地说, 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是依托移民搬迁旧址遗留下来的耕地及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自然资源,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 运用和投入现代生产要素,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林业发展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组织模式。从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性质来看:其产业类型主要有规模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多种经营开发模式, 特别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综合庄园正成为一些较大规模庄园的发展目标。其经营形式主要由企业或大户独资、股份制、自然人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民营经济为主, 也有少数农村集体经营形式。三是资本要素的组成主要有民营企业家、普通农户、离岗机关干部、在职职工、周边省市外来人员及外商等多种成分, 显示了生态庄园经济吸引力的不断扩大。

2 成功经验, 奠定了发展根基

2.1 规模是生态庄园经济的前提

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是劳动力加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生态庄园经济模式, 必须具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宜林荒山荒地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左权的茂丰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创办初期, 民营企业家以31万元竞得后庄村北山、北圈自然村荒坡荒地的使用权, 面积311.34hm2, 将原有的空穴村改造成“农家乐”, 期限50年, 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月星庄园依托200hm2荒山和村庄, 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太行山风情旅游区。这些典型实例表明, 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已经实施整体搬迁的移民山村, 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2.2“能人”带动是发展的核心

“能人”即有眼光、有资金、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茂丰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由优秀企业家赵保明创办, 按照“生态林盖帽、用材林垫底、农家乐游憩”的发展规划, 5年累计投资870万元, 仅2010年庄园总收入就达到230万元, 成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领头人。

2.3 政策扶持是发展的保障

左权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在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宣传发动、资金扶持等方面, 因地制宜用足用活相关政策, 相继研究出台了涉及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土地使用、闲置住宅、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域金融业、农村信用社支持、司法保障、财政贴息、经济林发展、畜禽、药材、水利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对生态庄园的建设程序、技术和资金支持、司法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为引领和保障生态庄园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4 林业生态是发展的基础

发展现代庄园经济, 当务之急是恢复生态。过去生活在山庄窝铺的村民大多是靠山吃山, 生火做饭靠上山砍柴, 现在搬迁移民了, 首要任务就是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 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成为造林绿化的有效载体和新型模式。截止2010年, 全县生态庄园经济开发者用于植树造林的资金已超过5 000万元, 累计造林面积达到4 173hm2, 占全县造林面积年度计划的30%以上。宝泷、华鼎、茂丰、日月星等一大批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的庄园, 不仅开发面积大, 而且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林, 以生态林来保障经济林的发展环境, 反过来以经济林的效益促进生态林的发展, 形成了良性循环, 促进了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为全县荒山荒坡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典型,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效益兼顾是发展的目的

生态庄园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主要目的。如果忽视了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 生态庄园经济就不会得到大众支持和社会认可。左权县委、县政府在生态庄园经济建设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们在引导当地就业增收时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一是土地流转。可为土地原有者带来直接效益, 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离乡不丢地、不种保效益”。目前, 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益达1 000余万元。二是股权效益。如龙泉乡顺源繁育养殖生态庄园, 将周边村庄农户零星散养的黄牛合伙入圈, 由庄园统一养育、统一出售、统一结算、按股分红, 年收入90万元, 带动入股农户增收14万元。三是劳务收益。左权县人均耕地少, 每户农民仅仅耕种几亩薄田, 大多处于隐性失业。生态庄园经济在经营过程中, 需要使用大量常年工和季节工, 许多外出打工人员不用外出即可“农民变工人, 就近能打工”。据统计, 全县生态庄园常年用工2 000多人, 季节性用工6 000多人, 工资报酬年均1 500万~2 000万元, 为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庄园主通过承担社会责任, 与农民共同分享了经济发展成果。

2.6 科学技术是发展的支撑

生态庄园经济在发展上具有规模化、集体化、产业化的特点, 在建设内容上集合了种植、养殖、旅游等多种产业。无论是从种植业的基础设施、养殖业的优良种质资源、培育技术, 还是经营管理、水、电、路配套等设施, 都需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进行统筹的规划设计。日月星庄园确立“发展庄园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种、养、加、游同步开发”的经营理念, 沟底规划种植良种核桃林, 荒山荒坡规划发展生态林, 同时还规划了养猪场、养鸡场, 这个庄园生产的绿色鸡蛋每公斤卖到20元, 野猪与家猪杂交猪肉质好、卖点高, 效益连年攀升。龙则村的皇甫红与长治大象集团签订养殖肉鹅合作协议, 已上马两个养殖1.20万只肉鹅的现代化温室, 年出栏可达7批8.0万只;马厩口村的秦永红大搞稀缺彩叶苗木培育, 所产苗木供不应求, 圃地存苗价值350万元。

3 启示和建议

3.1 创建了人力资本、金融和基础设施有效结合模式

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经济性质上, 生态庄园是民营经济;在组织形式上, 生态庄园是规模经济;在产业组合上, 生态庄园是多元经济;在管理机制上, 生态庄园是公司经济。庄园主主动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与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 符合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这是将中央一系列政策精神和当地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典范, 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农民分到荒山荒坡如何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学习案例, 具有推广价值。

3.2 提供了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载体

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取得了如下效果:一是推进农业组织创新, 由一家一户变为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 强化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谈判 (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 和对“企业控制产业”的制衡机制。二是以新型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 从良种培育、生产服务、营销和物流体系等建设方面入手,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三是通过技术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 加快步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轨道。四是立足特色、有机、健康农产品的生产基础, 探索出适合部分边远贫困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参与庄园经济的农民年均收入已是当地人均收入的一倍以上。

3.3 为扶贫开发输入了新鲜血液

左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扶贫工作一直是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扶贫工作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 如何引导社会投入扶贫, 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做出了创新性实践。生态庄园的带头人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 更有为改变家乡面貌的赤子情怀, 他们将民间资本注入了农村。据统计, 自庄园经济创办以来, 全县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1.82亿元。随着资金的注入, 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 一大批农民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 整体素质有了提高, 提升了贫困山区经济的“造血”功能。不少生态庄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彰显, 昔日凋敝、荒凉、破旧的小山村呈现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3.4 探索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办法

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事实说明, 在山区发展生态庄园经济, 见效最显著的是生态建设, 效益最长远的是干果经济林。庄园建立后, 森林资源成为庄园新景观和绿色财富, 庄园主对其倍加珍惜和呵护, 宜林荒山的治理力度明显加大, 资金投入增加, 造林质量提高, 成果保护明显, 这是机制活化后出现的最大变化。庄园建立后, 林业产业基地发展迅猛, 每个地方均有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定位并形成了一批产业基地群, 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仅核桃经济林一项, 就发展4 173hm2、近200万株, 养殖畜禽77.05万头 (只) , 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十分可观。

3.5 提高了政府服务新水平

左权县庄园经济发展得好, 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新、服务意识强。他们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型发展这一切入点, 认真分析移民搬迁后出现“空壳村”的现实, 敢于破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 在旧村旧址上搞开发, 可谓思想解放。在服务意识上, 因势利导、用足用活现有的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法律保障等政策, 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 研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水平, 彰显了强劲的拉动效应。通过树立标兵、重奖典范、择优扶持、给予庄园主一定政治待遇等激励措施, 从经济上、政治上的荣誉让庄园开发者倍受鼓舞。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历时6年,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纵观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也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倍努力。

3.5.1 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一方面政府要将各种补农惠农政策性投资 (包括财政补贴、金融信贷、转移支付、扶贫开发等) 向庄园经济优惠和倾斜, 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吸引更多的本地和外地社会资金进入开发领域, 通过招商引资, 加速庄园经济开发步伐。

3.5.2 完善服务体系

要扶持庄园经营者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加大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 打造一支高素质、懂技术、能服务的技术骨干队伍, 全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3.5.3 打造品牌, 抓好主导产业

要将核桃发展作为庄园经济的主导产业, 通过 (上接第6页) 优良品种选育, 在产量扩张的基础上提升品质, 打造品牌。与此同时, 促进生态旅游、小杂粮加工、畜禽养殖等多元发展, 创造适合地域特色的精品生态庄园。

3.5.4 科学规划, 延伸产业链

要认真搞好土地利用规划, 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牧则牧、规模经营, 以庄园经济组织为载体, 从良种培育、生产服务、营销和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 打造生态庄园内部、生态庄园之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条, 形成特色、有机、健康的新兴产业体系, 促进区域经常济的转型跨越式发展。

摘要: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总结了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的经验, 提出了今后发展、完善生态庄园经济的建议。

3.发展生态经济 创建生态城市 篇三

如今,我们再一次来到钱江源头,感受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姑娘们多彩的衣裙,小伙们轻盈的步履,孩子们灿烂的笑靥,时时处处展现了“浙江绿源”衢州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壮丽画卷。

在这个春阳醉人的日子里,《绿色中国》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浙江衢州市委书记厉志海。

《绿色中国》:厉书记,您好!据了解,早在2003年3月29日。衢州就正式启动了生态市建设。您能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吗?

厉志海:你好!我可以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2003年,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任务,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我们衢州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上游地区,又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中确定的9个全国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钱塘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工作关系到全省一半以上地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衢州的生态市建设,直接影响全省的生态建设。衢州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可以为浙江建设生态省做贡献。为此,衢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生态市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绿色浙江”建设中去。

《绿色中国》:如此说来,衢州生态市建设一定有着较大的优势?

厉志海:2002年春,我开始到衢州任职。经过深入调研,我发现,衢州在浙江虽属欠发达地区,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衢州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小区48个。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与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哪个地方生态与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越强,发展潜力和空间就越大。生态资源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生态优势是衢州最大的后发优势。因此,衢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充分开发生态资源,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一条有衢州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绿色中国》:2003年11月21日至22日,衢州市委、市政府曾与国家环保总局和人民日报社一起,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与会的领导专家对此赞赏有加,称衙州生态市建设的实践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典范。您是如何理解、衢州又是如何实践生态与经济“双赢”的?

厉志海:感谢有关领导专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鼓励。以我的理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只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保护,或只谈保护而不发展经济,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建设生态市,说得形象些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就是要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建设生态市,必须确立绿色GDP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区域经济的“生态含量”,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建设生态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生态城市、生态农村建设,努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建设生态市,必须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方面取得更大发展,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衢州生态市建设启动早,见效快,工作实,具体做法为:

一是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制规划,确立生态市建设“三步走”战略。

二是研究政策,探索机制。衢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干力口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初步建立起一套政策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是项目推进,加大投入。《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了生态经济重点建设工程、生态社会重点建设工程、生态文化重点建设工程,生态建设重点建设工程,共64个项目,总投资约275亿元。每年以生态建设“六个一批”项目为抓手,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部门,加强督查,确保项目抓实抓好。

四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市每年抓20个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和40个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生态示范点,以促进面上的生态市建设。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2003年10月,我们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征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主题词,“浙江绿源、名城衢州”便是从400多条中选出的最能体现衢州特色的一句。2004年6月,衢州籍著名演员周迅出任衢州生态旅游形象大使,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旅交会上,打响了“神奇衢州,山水名城”的品牌。

《绿色中国》:2004年7月出台的《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可以说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根本大纲,也为未来的衢州构画了美丽的蓝图,您能谈谈这份规划吗?

厉志海:当然可以。按照《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的衢州生态市建设“三步走”战略,近期目标是2002~2005年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期目标是2006~2009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远期目标是2010~2015年建成生态市。其中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目标,今年底一定会实现。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山川秀美、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的“浙江绿源、名城衢州”一定会崛起在钱江源头。

《绿色中国》:在即将召开的浙江省人代会和全国人代会上,您会提出哪些相关建议?

厉志海:作为浙江省和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会把衢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通过建议的形式向上反映,以期推动衢州区域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改定书》,也给衢州带来了机遇。可以预见,生态建设将会引起全社会更多人的关注。对衢州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市建设,真正成为“浙江绿源”,努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

《绿色中国》:谢谢您接受采访,祝愿衢州早日实现理想!

4.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 篇四

许 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

摘要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

关键词生态农业集约经营山区

陕西省陇县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它位于陕西省西陲的千山腹地,海拔124米,距县城约15公里。1991年统计,全村有40户,173人,88个劳力(其中男劳力只有39人),4550余亩土地,人均26.3亩,劳均约51.7亩。虽然人少地多,但土地是山地,质量低劣。1986年以前,跃先村以粮为纲,单抓粮食生产,经济落后,1986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8.8元,相当于当时全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的76%。1986年12月,跃先村在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农业试验。试验使跃先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28.8元增加到1990年的69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6元高出40.4%。1991年大旱,人畜长期缺水,跃先村的粮食产量仍远高于周围村庄,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9.4元,相当于1986年的3.19倍。目前,陇县正在全面推广跃先村的经验,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部门也在广泛宣传跃先村的事迹,约有20种报刊做过宣传报道。

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山区农业经济不应以粮食为主,应以林牧为主。可是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粮食作物面积相当大,林草面积却很小。由于人少地多手工劳动,迫使人们不得不广种薄收,实行粗放式经营。跃先村的粮食亩产,70年代仅62.9公斤,1986年也只有80.11公斤。广种薄收没有增加粮食总产,还限制了畜牧业发展。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畜牧业主要以牛、马、驴、骡等役用畜为主,猪、鸡甚少,奶畜几乎为空白。畜牧业除利用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秸杆外,很少得到优质人工牧草和精饲料补充。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畜牧业的作用只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动力和少量农家肥料,经济产值很低。

农业与工业不一样,工业可以实行两头在外的策略,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在当地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外地去。农业不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非常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跃先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应,是跃先村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1987年开始的生态农业实验,以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发展畜牧业,最终形成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1987年以来,跃先村逐步压缩粮食作物面积,从原来的1570亩压缩到1990年的1015亩,减少了35.3%;林地面积从1986年的1510亩扩大到1990年的2240亩,扩大了48.3%;苜蓿面积从1986年的312亩扩大到1990年的728亩,扩大了133.3%,另还发展了其他豆科牧草161亩。林地和人工草地面积扩大,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跃先村的大牲畜由1986年的74头发展到1990年的137头,增长了87.1%;奶山羊从1986年的31只发展到1990年的268只,增长了764.5%。粮食、林业、牧业收入比例,从1986年的1:0.046:0.224变为1991年的1:0.085:0.408。经过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跃先村形成了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基本适应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示意图如下:

生态农业是实现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的农业。就跃先村的自然条件来说,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既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符合生态农业的根本要求。苜蓿有利于培肥地力,种了三年苜蓿的地种粮即使两年不施肥,产量也不低。苜蓿还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据国外报道,苜蓿地的水土流

失量仅为同等条件下农闲地的2.5%。另外,种苜蓿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跃先村的土地生产力很弱,从前种粮,一般亩收入只有50元左右,很大一部分田块还上不了30元。改为种苜蓿,亩收入一般能上80元,经济效益高于种粮30—50元。跃先村户均退耕还草1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户均增加300—500元。种树的生态效益远高于种粮,这不必说,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据调查,在跃先村,一般一棵生长5年的树至少值2.5元;一棵生长10年的树至少值50元,平均每年长5元;一棵生长15年的树至少值150元,平均每年长10元;一棵生长20年的树至少值250元,平均每年长12.5元。按平均每年长10元计算,一亩地种上300——400棵树,一年就长3000——4000元,经济效益是种粮的10多倍。发展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畜粪肥田上。畜牧业发展带来畜粪增多,大量的畜粪投到耕地上,根本改变了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太少、质量低劣的现状。发展畜牧业也给跃先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1年,跃先村有许多农户仅出售鲜奶一项,月收入就达200元以上。有个村民,仅出售育成牛和育成羊一项,收入就达2800元。在跃先村,种植业是靠天吃饭,种植业结构各家也差不多,因此,农户在种植业的收入没有多大差别。另外,跃先村几乎没有工商业,农户在工商业上也几乎没有收入差别。跃先村农户的收入差别主要表现在畜牧业上,畜牧业搞得好的家庭成了富裕户,畜牧业没有上去的家庭仍是贫困户。2 集约经营措施

跃先村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把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了集约化经营。

2.1 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措施

2.1.1改良土壤。一方面通过粮草轮作、生物养田等措施来培肥地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畜牧业积累大量农家肥来培肥地力。1991年全村农田平均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比1986年高出1倍。另外,在化肥施用上,改革过去单纯施用氮肥的作法,根据当地土壤缺磷的实际情况,增施磷肥配合使用,每亩增施25公斤磷肥,三年小麦累计增产105公斤,比不施磷肥增产44.3%。

2.1.2农田基本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大抓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平梯田,面积从1986年的315亩增加到1990年的490亩,增长了55.5%。水平梯田的修建,既便于耕作,又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据

测定,水平梯田土壤氮磷含量分别比其他田块高35.7%和22.4%。

2.1.3改良品种。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逐步引进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高产、稳产优良小麦新品种。他们先后从有关科研单位引进7852、植168、武农132、小偃6号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现了小麦品种良种化,优良品种区域化。此外,他们还引入了大麦、玉米新品种。优良新品种的引入,为粮食丰产创造了条件。

2.1.4积极推广先进播种技术。长期以来,山区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耕作制度。小麦大多采取“一把麦籽飞上天”的撒播方式播种,小麦发芽率低。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跃先村积极引导农民采用条播、开沟亮种、水平沟播等先进播种技术,800亩小麦全部采用开沟亮种和条播技术播种,基本上杜绝了撒播。推广先进播种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据调查,采取水平沟播种小麦亩产高达225公斤,比非水平沟播种增产69.8%。

2.1.5精耕细作,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跃先村积极推广“麦宝”等多种微肥拌种、化学除草、叶面喷肥等技术。在冬春季节,利用农闲时间组织人力追施化肥,清除杂草,喷洒农药防治条锈病、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收到了明显效果。

由于实行集约化经营,跃先村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1986年,跃先村的粮食平均亩产只有80.11公斤,1990年达到210.39公斤,提高了162.6%;1986年,跃先村每人平均产粮只有622.7公斤,1990年达到1166.9公斤,提高87.4%。跃先村的粮食总产量在粮食面积减少35.3%的情况下从1986年的125785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213547公斤,提高69.8%。

2.2 畜牧业方面的集约化措施

2.2.1建设饲料草基地。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跃先村大力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同时,注意精饲料生产。1990年,全村种植大麦120亩,高梁22.5亩,黑豆106亩。此外,还积极组织青贮饲料生产。在牧草方面,先后从新疆等地引进了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无芒雀麦等牧草品种进行试种。另外,还组织农民加强草地管理,利用农闲时间清除杂草,增施磷肥。采取以上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牧草产量,据测定,三年生紫花苜蓿一茬产干草594公斤,增产80%。

2.2.2品种改良。畜禽品种是影响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先后引进了关中奶山羊基础母羊、西农莎能羊的优秀种公羊、莱航

蛋鸡、迪卡蛋鸡、罗斯蛋鸡等。此外,还用秦川牛改良当地黄牛,提高产肉性能和役用性能,用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黄牛,培育乳役兼用牛,等等。

2.2.3科学饲养。不同生理阶段的家畜有各自的特点,科学的饲养就是针对家畜各自特点分别饲养。根据奶山羊生产性能高、需要营养物质多的特点,跃先村积极组织农民在冬春季节补饲适量的青干草,在泌乳期内适当缩短放牧时间,补饲一定量的优质牧草。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奶山羊泌乳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因运动量过大而带来的体力消耗。此外,还积极倡导农民每只羊平均日补饲0.2公斤混合精料,8克食盐。这些科学饲养措施使泌乳期平均产奶量提高了33.4%,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引导农民对奶山羊科学组群,分群管理。1991年,建立了一个拥有40只公羔羊的羔羊肥育专业户及一些挤奶母羊专业户。组织奶肉专业化生产,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又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

2.2.4防疫。跃先村先后到西北农业大学培训了两名畜牧兽医技术员,通过这两名技术员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疫病防治工作。还定期组织群众对圈舍进行清毒,确保畜群健康。

2.3 林业经营措施

既注意保持防护林基本稳定,又积极营造经济林,发展经济价值高的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树木。经济林管理上及时组织科技人员传授果树管理技术,帮助农民科学施肥、修剪、整技;防护林管理上采取农户承包、封山育林、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以杜绝乱砍乱伐现象发生。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1

3.1 为生态农业的理论提供了实据

广种薄收,只能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劳力投入多而产出少,粮食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要改变这种局面。有效的办法就是走“生态农业”之路。跃先村的成功实践,为生态农业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一个实据,树立了一个样板。

3.2 为建设生态农业总结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技术路线

跃先村的“林草——畜牧——粮食生产系统”,基本特点有二:(1)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豆科牧草,轮作倒茬,生物养田。(2)发展畜1 以下部分借用了《西北农大报》总第953期第三版评论员文章《生态农业 大有可为》,在此致谢。

牧业,着重发展奶山羊,以它为转化器,把苜蓿、树叶转化成畜产品优质肥料,促进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协调发展。

3.3 促成了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跃先村的生态农业试验,是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作指导,陇县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蹲点实施的一项科学实验活动,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跃先村的变化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为跃先村的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通过几年艰苦工作,跃先村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村民的科技意识也大大增强。由于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土地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这就为进一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1991年跃先村通了电,1992年人畜饮上了自来水,困扰山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变成了促进生产的有利因素。电和水将为农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5.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五

论池州生态林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本文分析了林业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从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池州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加以初步探讨.

作 者:何来友 作者单位:池州市贵池区林业局,247100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5(3)分类号:F1关键词:池州 生态林业发展 对策 生态经济

6.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

前言:

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充分的了解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意义,了解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个方面的知识,学校特意组织了这次“万民学子下鄱湖,国家战略献智慧”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下到群众基层,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切实问题。

时间:

7.23-7.26

概况: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一个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

正文:

江西提出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大发展思路,是以该省辖区内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环绕湖区有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共5个设区市,具有构建城市群的多项有利条件。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空间范围以南昌为核心,昌九工业走廊为重点,以环湖设区市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以县域为单位,大体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0县区,景德镇市4县区,鹰潭3县区,上饶市的鄱阳、余干、万年3县,抚州市的东乡县共30个县市区。这是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可以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宜春市的其他部分县市。但近期范围不宜扩大过多,以保证中心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密度和辐射力。

为了落实学校的“万民学子下鄱湖,国家战略献智慧”的大学生暑假“三下乡”主题社会时间活动。我参加的这次九江市浔阳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暑期调研活动。通过了这3天的实地调研,我们脚踏实地了走访了解到了当地的一些基础民情,以及当地老百姓对我们讲诉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结束了这为期3天的实地“三下乡”调研,我感触良多,同时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国家把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

九江作为环鄱阳湖城市群中的一份子,它的发展坐标又是什么呢?

九江需要进一步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建成赣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以九江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泽沿江城镇板块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镇板块。

九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2008年全国的城镇化率是45.68%,江西的城镇化率是41.36%,鄱阳湖经济区的城镇化率还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然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现代城市物质、技术、人才及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农村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现代新农村全面建成的过程。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传统的以城市利益为主体、较少考虑农村甚至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旧的城市化道路,而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势互补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谋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乡村居民提供大致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2、环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昌九工业走廊的沿湖县经济发展强,而纯临湖的鄱阳湖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滞后,开发程度偏低,占我市湖岸线2/3的星子、都昌均为省级贫困县。

这2个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老百姓缺乏致富手段,外出务工人员比重大。

3、沿湖居民贫困程度高。因血吸虫和捕鱼时间短等因素,沿湖居民相对贫困。

4、鄱阳湖开发保护资金严重不足。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环境,沿湖地区升级替代产业的发展步伐还不快,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缓。

5、环湖基础设施功能不健全。公路网络不完备。各县内部沿湖地区公路路网不完备且等级差,星子与都昌多宝等地隔湖相望没有公路相连,共青与星子苏家垱公路没有连接。永修至吴城是季节性的过水路。这些都影响当地人员的便捷通行,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加强环湖内部经济联系和推动湖区社会经济发展,修建环湖高等级公路势在必行。同时,为了利用水上资源,发展物流业及旅游业,环湖各县要改造和新建货运和客运码头,改造航道,提升水上运输能力。沿湖各县目前还没有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场。

6、沿湖乡镇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都昌县、星子等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传统农业和渔业占主导地位。

7、沿湖旅游业没有形成整体联动效应。沿湖旅游资源丰富,但因交通条件制约和体制等原因,石钟山、星子温泉、都昌老爷庙和永修古镇吴城、共青城等以湖区为核心的旅游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线路和品牌,综合效应低。湖区水上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还没有形成。湖区独特的江南沙山旅游有待开发。

8、鄱阳湖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人口结构正在面临着重大转型。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人口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劳动力的流失,加之人均占有土地少,耕作农业变得无利可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江西农村大量土地处于低产率运作状态。

9、失地农民问题。该是中国城市进程中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城中村”是江西已经城市化的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后堡垒。

面对如此多的的问题,同时九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同样有许多可以利用的优势和很大的发展潜力。

1、广域开发条件优越。环鄱阳湖区位于国家主要开发轴长江开发轴和京九开发轴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铜九铁路、昌九、九景高速公路和计划中的九景衢铁路纵横交错。对外通达能力跨上新的层次,区外交通发达。

2、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生物环境,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3、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量多质优,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生态绿色食品具有明显的优势,粮、棉、油、猪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或商标。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4、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上,鄱阳湖是从中原进入江西的要道,对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和影响,发生在湖区的重大事件、事故传说、名人轶事、民俗风情、湖光山色和候鸟栖息群,都具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

5、发展水上物流业潜力巨大。鄱阳湖水资源丰富,通江达海,如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能实现,将再现鄱阳湖水上运输繁荣。

利用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和潜力,省政府已确定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强化三带,构进四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对应省提出的“三带”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从国土开发空间布局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内核区域,中核区域和外环区域。内核区域为湖内部水域、湿地,中核区域为沿湖乡镇,外环区域为县城及市(区)等。

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以生态为切入点,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相应产业功能定位可为:内核区域以湿地保护、水产业、物流业及观光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中核区域以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导,外环区域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产业发展重点:立足于环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现代教育产业和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新型产业集聚区

工业发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利用鄱阳湖区风力资源,湖区有10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造船业。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大力提高工业在本区经济中的比重,培养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稳步发展。不断完善环湖地区投资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实施支柱产业基地化战略,全面提供工业竞争力。实施中小企业集群化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园,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商贸会展业、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业、金融保险、楼宇经济及服务外包业等现代服务业。

(二)加强宣传,联合做强旅游业

组织精品旅游路线,高规格、高起点建设名山名水名湖名城名村的品牌旅游区。加快湖区旅游景区建设,开发风力发电场、江南独特沙山沙漠风光和水上游乐等新型景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建立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力争在九景衢铁路都昌段取名为鄱阳湖站,开设鄱阳湖论坛,加大鄱阳湖宣传力度,同时,争取鄱阳湖博物馆项目落户九江湖区县并启动建设。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鄱阳湖大型商品粮基地的作用,加快渔业发展。按照全面提升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渔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要求,配套建设水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调整林业经营结构,保护生态公益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草山坡草洲潜力,发展草食家禽养殖。配套建设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根据保护生态的要求,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减少农业及渔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沙山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植树造林,兴建生态公益林。

对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我有以下建议:

1、针对鄱阳湖区的特色和建设目标,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突出三个方向:工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约化经营集中,农民向中小城市集中。工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是谋求聚集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向园区集中”为实施路径的起点,引导产业走集约化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产业聚集过程同时也是人口聚集的过程,是市场购买力聚集的过程,是第三产业市场发育扩张的过程,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为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扩大城市就业机会提供空间依托。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发展,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是江西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2、启动环湖高等级公路建设。湖区内部缺乏高等级公路,制约经济发展。为加强湖区内部经济联系,促进沿湖及湖区旅游业发展,环湖高等级公路建设十分必要。

3、启动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鄱阳湖水位不确定,导致干旱及湿地面积减少和影响血吸虫病防控。根据候鸟宜栖息的最佳环境为水位14m左右(吴淞高程),并考虑鱼的回游及生态影响,科学选址,规划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4、建议国家和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保护鄱阳湖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省政府确定了“三带”和四区。沿湖核心部分属生态保护带和生态恢复带,在这一区域,工业项目准入门坎势必高,对这一区域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造成影响,同时鄱阳湖上游地区南昌、赣州等地区是工业污染的来源地,保护地区及受益地区的利益关系体之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国家要加大对鄱阳湖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5、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沿湖各县(区)建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为保护环境,强化工业达标排放,便于集中处理,各县(区)须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希望国家、省加大对沿湖县(区)污水处理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

6、充分把握国家政策,促进湖区经济发展。九江享受中部崛起的比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和修水、都昌、德安三县享受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利用这两个政策平台,提升产业结构,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利用优质油菜基地政策,发展都昌、湖口、彭泽、九江县等县油菜生产。结合省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争取更多生态县和生态工业园创建项目。

总结:

7.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七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8.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篇八

一、生态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来,各省加大了生态省建设工作力度,在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资金项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生态省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全面推进。

1、生态省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通过生态省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各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目前,在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安徽、江苏、福建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上,河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已通过了国家论证,陕西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正在修编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四川、天津、广西也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启动了生态省(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辽宁省在全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也就是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14个已开展或将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省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为推动生态省建设,浙江、山东、安徽先后在全省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部署生态省建设工作。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近期山东生态省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导原则、工作重点;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决定》,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吉林、浙江、山东分别印发了《生态省建设公民读本》、《生态省建设基本知识》、《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海南省举办各种生态理论报告会,组织讲师团下基层,普及生态省建设知识;安徽省选派6000名年轻党员干部携带《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建设实用技术100例》奔赴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全社会的创建意识,生态省建设深入人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在规划实施中,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所辖的地级市都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了5大类133个项目;江苏在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同时,还编制了《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确定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10个示范单位,并计划到2010年投入2000个亿,实施八大重点生态工程;浙江省2004年生态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8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1亿元,特别是实施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示范项目,完成7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了7个绿色农业示范县和17个省级健康肥沃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黑龙江省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3490万亩,有549个产品,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5%,实现产值195亿元;吉林省重点扶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浙江、吉林、安徽还建立了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和补助生态产业重点项目,推动了生态省建设工作的开展。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力度。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在淮河、海河流域组织进行215个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开展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4年完成了100个示范村的建设,1000个村的环境整治,对2003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吉林省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修复和治理,省内西部地区退化草地恢复和盐碱地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黑龙江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公顷,为黑土带生态保护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海南省、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海南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4133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18.3%,河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初见成效,有4800个试点,计划到2020年,全省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生态村;江苏省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农村小康环保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生态村、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建设,各项创建活动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形成体系,为生态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态省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为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环保、财政、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林业、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形成了环保和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省通过建立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分解和落实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开展定期考核,推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开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中将生态省建设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浙江省制订了《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生态省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年度对省直各部门及各地市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标准》,每年由省长与各地市、各部门签定责任状,连续三年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为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落到实处、形成体系,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安徽要求所辖市、县分级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目前,浙江省全部地级市都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实施;江苏、山东、黑龙江所有地级市也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生态市规划。2004年,海南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又对1999年颁布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黑龙江、江苏、山东、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山东、黑龙江、浙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执法检查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丰富生态省建设内涵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生态省建设指标中明确提出,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近期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我们建设生态省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1、生态省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省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促进环保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可以预防和化解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生态省建设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循环经济又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过程实现减量化、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在中观层面上,要求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这正是生态省建设必须大力倡导的新的发展模式。

3、生态省建设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生态省建设要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围绕创建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下决心不欠新帐,并努力还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旧账;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强化环境监管;大力推动环境建设,努力实现辖区内天蓝、海碧、山青、水秀,生态系统稳定、和谐。

要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在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村屯建设中,努力做到现代理念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人居建设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功能齐全、生活方便舒适。

4、生态省建设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的社会和谐是目标,内外统筹是手段。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防止“环境贫困”,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公平,缩小生活质量差距。

三、求真务实、不断深化生态省建设工作

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还处在启动阶段,建设生态省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组织与管理、政策与法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

第一、生态省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和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行产品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设计与改造,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积极推动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列创建活动。

第二、生态省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点

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方式,东部省份可以建设生态省,中部、西部省份也可以建设生态省。由于中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的生态省建设模式也不同。海南建设生态省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吉林、黑龙江则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经济,浙江、江苏在规划生态省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资源禀赋的不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辽宁、山东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积极推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样,福建、安徽、陕西、河北、四川、天津、广西生态省建设的特点也不一样,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在循环经济(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各省区的特色。

第三、生态省建设要从基层抓起,夯实工作基础

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作和细胞工程,是确保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生态省建设的标准中,有三个80%的基本要求,即省内要有80%的市达到生态市的标准,生态市要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标准,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因此,生态省建设必须扎扎实实抓好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在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广大农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的现实,要结合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大力推进郊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生态村建设。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推动种植、养殖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工作。

第四、生态省建设要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建设

建设重点项目和工程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在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文化等领域,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紧建设,尽快实施,确保成效。

第五、生态省建设要创新体制和机制

目前,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不断完善这种推进机制,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等方面不断探索机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为生态省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准备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建立领导机构、编好规划纲要,报人大批准、实施。要结合创建工作,尽量集中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项目,按照投入渠道不变、建设内容不变、管理责任不变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综合整治,形成规模效益。要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公示评议活动,努力提高生态省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第六、生态省建设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

9.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篇九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从大的地形地貌特征来划分,可分为坝上和坝下两个地貌单元.坝上属内蒙古高原背斜,地势高亢,地形平坦,滩淖相间,呈波状高原景观;坝下则处于恒山、燕山、太行山等山脉的交汇地带,地形起伏大,群山之间由于地形构造切割,形成了深山区、浅山丘陵区及串珠状间山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类型.自然气候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干旱、少雨、多风、生长期短等气候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森林资源少,生态环境质量差,自然灾害频繁,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作 者:胡玉山 张树桐 作者单位:胡玉山(张家口市林木种子站,河北,张家口,075000)

张树桐(张家口市农业开发办公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上一篇:医学生康复求职信下一篇:班主任写班干部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