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借物喻人

2024-09-01

小练笔借物喻人(精选11篇)

1.小练笔借物喻人 篇一

蜡烛平时总是受人冷漠、丢弃。可是,当停电时,她总是会挺身而出。它那修长的身躯,红红的,晶莹剔透。随着时间的流失,她带来光明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也在慢慢缩小。虽然它小到弱不禁风,可是在黑暗中却显得那样耀眼,那样伟大。它照亮了别人,却奉献了自己。古人说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难道不是在赞美蜡烛吗?

这让我想到了为我们处处操心的老师们,他们从早上来到学校就忙这忙那,上课时想尽一切办法传授知识,回到家既要管家里的事情,又要备课检查作业,可是,为了我们的学习,他们即使生病仍然坚持上课。尤其是班主任宋老师身体本来就不好,因为每天加班操心,身体更不好了,她的嗓子,尽管全年吃药保养,仍然一年四季没有几天是正常的。以前因为自己年纪小不懂事,现在回想起和宋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她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的心田;像一股清泉,流泻出无可抗拒的力量;也像一部高功率的马达,争分夺秒地奋斗,消灭着“耽误”,粉碎着“障碍”。

我赞美燃烧的蜡烛,更愿做个具有蜡烛精神的人。

2.记叙文阅读之借物喻人 篇二

借物喻人,就是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文章中常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一种写作方法。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亲亲我的桃

许冬林

初夏时节,各色的水果仙子还没有鱼贯而入,齐整地列于水果摊前,桃暂且唱了回主角。

其实,樱桃也是这个时候上市的。小小的,晶莹剔透,宛如着红装的小家碧玉,没有殷实的家底,故而嫁得早些,从浓密的枝上走下来,开始堂前庭外地待客理家。但这种水果只在山区丘陵里见得多,山泉里濯洗,绿篾箩里摊开来,盈盈的水光晃动。倘能一夕瞥见,回家隔了一夜,心底里还惦记着。只是在我生活的这块江北平原,是难得一见的。

去年的苹果在水果摊或装潢考究的水果店里都能见到,但是,是再不肯买了。费了半天的劲儿削皮,一口咬下去,是酥松,又粉又面的那种感觉,可以当饼干了。

这样一琢磨,就挑桃了。

桃和樱桃一样,都属于平民家的水果。住在平原上的人家,宅前屋后多半有一棵或几棵桃树。春天里路过,远远看见一大团燃烧着的粉红的火,近了,人从花下过,百转千回,还是掐了一枝走。主人家走出来,脆生生、甜蜜蜜地叮咛一句:夏天来吃桃啊!于是当真惦记着,当真在梦里千百次回眸。夏天也当真来了,自己伸手摘,拿到水边搓一搓软软的桃毛,再坐到树底下吃,偶尔和主人家话话桑麻之事。桃让你和一些最平凡朴素的人亲近着。

也有玲珑的小媳妇,或者面善爱笑的阿婆,扁担上歪斜地勾着两支竹篮,里面是新摘的桃,肥嘟嘟,新崭崭,像刚被关进教室的一群小学生,憋着一肚子的叽叽喳喳,里里外外都是新下枝的鲜嫩。这样的桃,只管放心地买,无非是,阿婆为着农闲牌桌上的手头活络,小媳妇大约惦记着街角某个铺子上的一块花布料。芸芸小民掐指过日子,在属于平民阶层的桃上可见。

乡间的桃,离人近,抬眼可看,伸手可摘。乡间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风,想起那一枝桃花绽放在哪一场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实成形。你是这样熟悉它生长中经历过的一花一叶,一枝一节,与它相对,心安,实在。

在初夏小镇上买桃,没有陈货,新鲜就放心好了。围着圆圆的大竹筐蹲下来,一个个青的、红的、半青半红的桃像小脑袋在你的手心底下翻跟头,浓眉样的绿叶子还嵌在里面助阵呢。咬一口,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乡下人卖桃都是当天摘下的桃当天卖光,完了再回去摘。来来去去的路上没有冷库,没有精明饶舌的水果批发商。那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它是平民家的子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繁琐刻板的豪门陈规。它不招人,不惹眼,不像陈年的苹果,能面不改色地熬过一冬。它就那样真真实实地新鲜着,脆嫩着。

桃似你身边平凡的亲人,是你命里来得早或走得迟的人。他没有财力,没有头衔,可是几十年你蹭着他的胡碴,听着他的呼噜,与他安静相守在锅碗瓢盆里。

桃更似你不示显赫,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更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它摒弃了台上浮华的光与影,藏身于万人如海的寂寞谦卑里,懂得去礼赞阳光、空气、水还有泥土……

(选自《菊花禅》,有删节)

【专项训练】

1.本文想要借桃子来赞颂怎样的一类人?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概括。

解题思路:回答这类问题时,同学们要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打算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同学们注意要联系上下文语境作答。

【拓展练习】

2.开篇写各色水果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文章的开头通常有以下几个作用:(1)点明主旨,统领全文;(2)吸引读者,引起兴趣;(3)为下文埋下伏笔;(4)写出环境,渲染气氛。因此,同学们还是应结合文中具体语境答题。

3.请用文中的句子简要概括桃子有哪些特点?

解题思路:这类问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文章所描绘的事物特征的捕捉能力。具体操作时,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作答,但务必要记住题目的要求,使用文中的句子作答,而不是自己概括。

3.借物喻人写法 篇三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 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 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4.借物喻人作文 篇四

日本的牛终日无所事事,整天吃饱穿暖,只等一死;印度的牛似神仙,在街道上随心所欲……中国的牛却是截然不同的,终身受人拘束,只能行于田间。它的要求并不高,一间牛棚和一捆草。哪天精力不支,便躺在牛棚的一角不动了,或许这就是它的命了吧!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到农村一户人家家里做客。天气闷热得很,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吹着凉风,啃着西瓜。透过窗户,看见了一抹土黄色的身影在移动,是那样安静,我禁不住探头一看,原来是一头黄牛在耕田,皲裂的皮肤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异常明显,四条不太健壮的腿在卖力地向前移动,可是它一脸安然,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怨气,看着鼻子上打着一个环,我莫名的心酸起来,“啪!”的一声,吓了我一跳,一个男人扬起又粗又大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牛的身上,牛没有停下,也没有抗议,似乎抽打的是一阵风,只是加快了脚步,可那一条红色的伤痕清晰可见……“倩,该睡午觉了!”

我躺在床上,眼里满是那道红色的伤痕,挥之不去。心里不由自主地想黄牛默默奉献,无图回报的精神不就像环卫工人吗?

环卫工人每天起得早,睡得晚。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环卫工人每天都为城市打扫污点,还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5.借物喻人作文 篇五

刚出生的鹰,还是毛绒绒的一团,浑身上下都闪着灰乎乎的暗光,一对纤弱的翅膀牢牢地环抱着身躯,一双初识世间的眼睛,显露出一股无知纯洁的目光。但迫于生计,它必须要学会飞翔。在崖边,它双爪紧紧地攥着岩石,时不时哀鸣一声,恳求母亲的宽容。无奈,未来的路只能自己前行。雏鹰“腾”地一跃而起,灰黑色的羽翅奋力地扑扇着,在天地间沉浮着,柔软的胸脯也在剧烈地运动着……渐渐地,它慢慢地“浮”了起来,东倒西歪地落在了附近的山峦上。它尖叫着,金灿灿的嘴喙向着朝阳,欲说些什么。

谁的成功是一挥而就的呢?雄鹰之所以能自由遨游于苍穹,是因为它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踏出尝试的第一步。刚刚出生的它,看到眼前如此深的悬崖,难免会产生恐惧,在绝望之际,不放弃,依旧敢于迈出第一步,那么再继续往下走去,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呢?雏鹰如此,我们亦可如此。

我的表弟才四岁,当饱尝母亲怀抱的他突然有一天被大人们劝说着要自己行走时,他是百般不愿的。他一手死死地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愿落地。“嘭”地一声,又摔下了,紧抿着双唇的他顿时嚎啕大哭起来,再不愿爬起来。无奈,还是得继续学着。他一手揪着大人的衣角,一手扣着身旁的围栏,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渐渐地,越走越顺利,越走越快速,这不,已经能扶着墙跌跌撞撞地挪动一两步了!

6.借物喻人的段落 篇六

我爱梅花,爱它的骨气,爱它的坚强,爱它的永不屈服。它在严寒的冬天时不肯屈服,将自己娇嫩的肌肤顶着风欺雪压。只有它会用那份精神与那份傲气在寒冷的冬天与风雪做斗争。梅因冬天而存在,而正因为梅也使冬天添加了几分温馨、清香,减少了几分严寒、冷酷。

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蜡烛燃烧着自己,却为人们带来了光亮。在我的眼里,它不再是一根平凡的蜡烛,而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它不为名利,从没替自己着想过,而是默默地让燃烧自己的火光照亮黑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7.借物喻人梅花作文 篇七

早春,我们像往常一样来到那个墙角,看到的却再也不是那棵干巴巴的枯树了,而是一棵挺拔的,开着血红色小花的梅树。这让我们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望着寒风中娇小的梅花,我们发自内心地敬佩它的勇气。它以凌霜傲雪的身姿,独占春色,却又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为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二年级运动会上发生的一件事:我们们班的高川洲同学在一百米跑的比赛中,被一个高个子对手撞倒在地,摔伤了膝盖,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爬了起来,一拐一拐地走到了终点。虽然他已经没有了获胜的希望,但是他的这种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多么令人称赞啊!我们真的很佩服他!

“当当”一阵钟声将我们从回忆中惊醒。啊,该回家了,我们回过头来,恋恋不舍地看了看那株梅树,心中赞叹道:梅花啊梅花,你坚忍的精神、傲然的风骨、凌霜傲雪的身姿、勇斗严寒的凛然正气真是无愧于国花之称啊!我们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谦虚、乐观和顽强!

8.蜜蜂作文借物喻人 篇八

一天,小草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茁壮成长。虽然这山上一滴水也没有但等有雨的时候就可以吸收水分了。”你听,没想到,一棵小小的小草可以这么坚强这么乐观啊!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梦想。这株小草也一定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梦想。假如这棵小草是会说话的。它一定会说:“我也许像你们神话中的美猴王,是一只蹦出来的猴子。但我却站在这里一动不动,而美猴王说不定也已经环绕世界大半圈了呢!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变成一棵苍天大树。然后像美猴王一样看到全球。所以树都在我们脚下感觉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样子。”

“每天起来山上的树都在为我打招呼,说‘你好,你好……’,在上面可以跟白云姐姐和蓝天妹妹还有风哥哥一起在天空上玩,”我的身体是小鸟的家,他们用树枝建成巢天天在我的树干上欢声笑语的。天气热的时候我的身体就是整座大山动物的遮阳伞,为全心的小动物防晒。这就是我的梦想。

9.借物喻人300字作文 篇九

窗台前,一个蜡烛快要被烧完了,它快结束这一生了,它的燃烧是在默默奉献,为什么呢?原来是蜡烛在被使用中燃烧自己,为别人带来光明,它们虽然了解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帮助了别人。像蜡烛这样默默奉献的物还有很多,比如:火柴,汽油,电扇等等……。有默默奉献的人很多,比如:环卫工人,警察,主席,士兵……

科学家也是其中的一员,但他们默默奉献是为了让世界更发达,我长大也想当个科学家,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的生活着想,为了让国家不落后,顽强的拼搏。爱因斯坦就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就是因为他我们才有了电灯,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去为世界默默奉献的话,晚上将是多么恐怖,什么也做不了。我们要感激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是因为他/她们我们才有了电视,电灯,电脑……,都是因为他/她们我们的科技才会发达。

10.借物喻人初中作文 篇十

别看这个老师是个男的,谁说男的就没有认真的?我们的尖尖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

我来夸夸他: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要夸咱就夸夸小尖尖呀......

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感觉每一节课都是那样充实而多余,因为老师在每一个时间都没有浪费,好好地利用了起来,使我们学会了也都掌握了,也会利用了。

其他课余时间,我们上课的时间也不少,尽是些校对作业的事情,王老师似乎和尖尖老师在抢时间给我们班讲作业,而每一次尖尖老师总是自告奋勇,我呀,实在是支撑不住!真的很困很累啊,我想:老师不是神,但他不会累。还是虽然很累,但我们的学习比他的休息更重要,有时呢,老师可以休息一会了,男同学因纪律不好,又使我们的尖尖老师不能不坐视不管,又主动出击,从办公室出来到教室骂我们班的男生调皮,不务正业!

同学们,你们真的不要以为老师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赚钱,他们开始当老师时,为的是什么?是同学们的前途发展,等到有一天我们成功了,为祖国做出贡献,他们不也就是个小小工程师吗?他们是默默奉献的春蚕啊!

我们的尖尖老师,您还是要多加注意身体啊,别伤害了身体,会吃不消的,一个星期有19节课,是只有老师能做的傻事了。

11.借物喻人的作文 篇十一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粉笔

“身穿百纳五彩裳,日行千里勤奔忙,边走边唱身飞扬,惟愿桃李多芬芳”。你们知道这说的是什么吗?对,就是粉笔。作为学生对粉笔再熟悉不过了。

老师的教桌上摆着一盒粉笔,里面的粉笔大大小小,形状各异。

当老师拿一根完好无损的粉笔时,它可能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行行知识,粉笔的身躯慢慢变小,变短。当老师写完最后一个字时,粉笔彻底牺牲了,留下来的,只是一行行的知识,而用黑板擦把字擦掉时,粉笔留下的痕迹也消失变成飘落的粉末了,可是它们却无怨无悔,仍旧前赴后继地为大家服务,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啊!

粉笔这无私奉献的精神随处可见,比如:交警不顾自己的身体日夜操劳着,不管寒冬还是酷暑,他总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清洁工,他不管自己工作多么辛苦,总是无怨言的工作着。再比如,在我们身边的教师,她们付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将知识一点一点的传授给我们,他们青丝变白发,一天天衰老。没晚当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时,老师还要为我们备课,还换来的却只是上课不听讲的同学们,这令老师多么失望啊!

粉笔牺牲自己是为了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老师牺牲自己的青春是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好的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上一篇:繁星春水中考考点下一篇:治安保卫、消防安全及水电气后勤保障工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