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简答题

2024-06-23

马克思主义的简答题(精选2篇)

1.马克思主义的简答题 篇一

促进有效咳嗽的措施

(1).根据病灶位置改变姿势,使分泌物引流到大气道,(2)增加患者的活动量,有助于痰液松动

(3)鼓励患者由鼻吸气,缩唇呼气,有利于咳嗽反射。

(4)双手稳定地按压胸壁下侧,在咳嗽时提供一个坚定的力量,固定腹部,缓慢的深呼吸可刺激痰液松动

昏迷病人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1、禁止漱口,以防误吸

2、棉球不可过湿,以防吸入呼吸道

3、擦洗时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一次一个,防止遗留在口腔内,必要时清点棉球数

4、对于牙关紧闭,使用张口器者应从臼齿处轻轻插入,不可用暴力 简易工人呼吸机的使用方法(1)检查简易呼吸器性能

(2)取下假牙清理呼吸分泌物,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扣紧面罩,连接正确,反复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一次挤压需有500~100ml空气进入肺内(3)频率16-20次/分,挤压与放松时间为1/1.5-2.5

洗胃时,每次灌入量为多少?过多容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答:一次灌入量为300~500ml为宜,过多则胃容积增大,发生急性胃扩张;促进毒物进入肠道,加速毒物吸收;液体过多引起返流,造成呛咳、窒息;甚至造成胃穿孔。低渗性溶液过多则易发生肺水肿 脑水肿等。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有哪些要求?(1)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具有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的移情;(3)积极的情感投入和接纳性的态度。

(4)注重语言修养和掌握沟通技巧。写出热疗的应用目的。

(1)保暖与舒适;(2)减轻疼痛;(3)促进炎症消散和局限;(4)减轻深部组织充血与肿胀;(5)促进伤口愈合;

对排便失禁患者应做好哪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保护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压疮;

(3)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4)保持床铺、衣服的清洁,室内空气清新

(5)帮助患者掌握排便规律,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

简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

(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后回抽,有胃液抽出;

(2)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将10ml空气注入,能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中,无气泡逸出。

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注射时,为了缓解疼痛,可用采用哪些方式?

(1)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

(2)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放松;

(3)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

(4)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较长针头,进针宜深;

(5)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先注射刺激性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

简答无菌物品的放置要求。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3)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物品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4)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1分,过期或受潮后应重新灭菌 写出氧疗的主要并发症。(1)氧中毒;(2)肺不张;(3)呼吸抑制;(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准备床单位②迎接新病人,将新病人安置到指定床位③建立住院病案,填写有关表格④测量与记录T,P,R,BP,或体重身高⑤通知医生,协助检查,执行医嘱,对并实施分级护理⑥介绍医院的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⑦入园护理评估及记录.休克病人应采取什么卧位?为什么? 答:应采取中凹卧位.因抬高头胸部约20°,有利于通气,改善呼吸及缺氧症状.抬高下肢约30°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证实胃管在胃中的方法有哪些?

答:证实胃管在胃中的方法有三种:①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抽吸,有胃液抽出②至听诊器于病人胃部,同时用注射器经胃管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留置导尿管病人如何防止逆行感染?

答:留置导尿管病人防止逆行感染的措施有:①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1~2次②及时排放贮尿袋内尿液,测量尿量并记录③贮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趾骨联合,防止尿液返流④每日更换贮尿袋及引流管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怎样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

答:①阴性:皮丘无改变或缩小,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②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出现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写出褥疮的临床分期。1)瘀血红润期 2)炎性浸润期 3)浅度溃疡期 4)坏死溃疡期

写出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1)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2)不宜过浓,不超过0.3%;

3)不宜过快,成人每分钟30—40滴,小儿酌减;

4)不宜过多,成人每日不超过5g,小儿0.1—0.3g/kg.d。什么是多尿、少尿、无尿?

1)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者。

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者。3)无尿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者。简述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病人的护理

血管的选择和保护需要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时 ,要建立单独静脉通路 ,滴注垂体后叶素的静脉要尽量选择比较粗且病人活动方便的血管。垂体后叶素通过强烈收缩内脏血管起止血作用 ,静脉滴注时间长 ,血管细容易引起静脉炎 ,持续滴注时如沿血管方向出现红肿 ,或病人自觉疼痛 ,要更换输液位置。持续静点满 2 4小时无上述症状也要更换输液位置 ,严禁液体渗漏 ,否则会造成局部坏死。2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浓度是 0。2~ 0。4 μ/分 ,速度过慢达不到有效浓度 ,速度过快引起不良反应。持续静点垂体后叶素使用输液泵既方便又快捷 ,没有输液泵要根据医嘱、病人的体位及时调整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同病人的体位有关系 ,一般是坐位和半卧位时速度较慢 ,卧位时速度较快。同时 ,要教育病人及家属不要自行调整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集合 篇二

答:(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打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3、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答:(1)在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较早时期,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而投入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则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他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组

5、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新世界。

6、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在经

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1)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成为金融寡头。

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通知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简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答:伴随着这种过渡和更迭,必然是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实现。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而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这个过渡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调整、完善和发展,逐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壮大和成熟。

9、简述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答:

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而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3、个别企业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其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它就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10、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

1、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

2、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3、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答:

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2.试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答:

1、实践是主体能动性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时间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13.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

1、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次要矛盾解决的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并且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的转移工作重点。

2、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其他各种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4.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

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1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6.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1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生产力:的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

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

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基本要素:2劳动资料2劳动对象3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经济关系。辩证关系:(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是指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18.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及其作用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1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竞争的强制作用下,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上,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其他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也必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这样在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20.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后果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的一体化过程。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后 果: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 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 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 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2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2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上一篇:2020年党员干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言稿下一篇:家风小故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