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12篇)
1.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一
****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长效机制为重要手段,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和谐***,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文明和谐的富强****”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促进团结的原则。把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教育***,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作为活动的主要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活动。
(二)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民族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广大干部群众民族团结意识。
(三)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创建活动重在引进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通过每年一次的表彰先进、典型引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小组必须真实反映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并保存好工作痕迹和档案资料。
(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标准量化,办法公开,程序公开,奖惩公开。
三、实施范围 ****全体干部群众
四、实施内容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1、将***和***纳入支部党建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成立**协调小组,有领导分管民族工作、有专人负责***工作具体事项。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
1、做到制度上墙。
2、建立协调、处理涉及***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1、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
2、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3、近年来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涉及***的***,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每年6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
5、规范使用****用率、准确率规范率达95%以上。
(四)***工作基础数据和资料准确详实。
1、*****做到对***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2、有********花名册。
3、有****特困****花名册和被救助****花名册。
(五)积极为****办实事、做好事。
1、积极主动为****排忧解难,每年为****办2件实事、好事。
2、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积极开展对****的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有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联系人,进行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
3、尊重***风俗习惯,积极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
(六)创建****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
2.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承德,民族团结,常态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指示,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发展的大局尤为重要。承德民族地区既有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传统,也有当今各民族密切交往,休戚与共的资源优势。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倾心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历来备受我国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重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我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和建设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无所畏惧地战胜了诸多困难,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铸就了非常宝贵的中华民族团结意识。今天,我们更要巩固和发展这一密切关系,生活在承德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将民族团结意识作为各民族生命的精神底色,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一部承德地区开发和建设的艰难岁月,也是一部生活在承德地区各民族长期融合的历史。
(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其建构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我国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承德,特别是在清代,康熙北巡,设围场、修行宫、建山庄、造外庙,满蒙回汉各族同胞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建造了这座美丽的山城,使其成为团结统一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特殊区域。以史为鉴,于今示范,既要让人民群众有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又要使生活在承德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团结和凝聚,构建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反对民族分裂,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作斗争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境外敌对势力始终从事着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活动,影响民族团结的诸多因素还将长期存在。承德既是民族交融地区,也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区域,我们不能忽略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使各族人们正视并尊重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风俗上的差异性,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其和睦相处,共和谐发展。
二、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途径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必须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宣传承德地区统一多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阐明各族人们共建的美丽家园,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党政机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开展民族团结“六进”活动,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文化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新闻评选;民政部门开展“和谐邻里、民族团结共建”活动;教育部门认真抓好民族团结“三进”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基础,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真情,让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成为时代主旋律和社会共识。
(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促进各民族群众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邻里守望、手足相亲的友好关系,就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环节中,引导各族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增进相互信任,密切血脉深情,培养珍惜爱护民族团结的感情,建立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进步这棵常青之树永葆青春活力。
(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发挥地方民族院校的引领、示范功能
民族院校承担着其他普通高校一般不能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即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的民族本科院校。学校以贯彻落实民族教育为基本方针,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长期以来,为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引领和示范功能,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道德力量。
三、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意义
(一)使民族团结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现
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归依,壮美的河山是13亿中华儿女共有的壮美家园。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一直以来激励着全国各族人们的一个最有感召力的口号。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使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共同珍爱和建设美好家园。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来开创未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为了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命运共同体而实施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科学决策。要像净化空气那样,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像阳光普照那样,在全社会深入地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像保护水源那样,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基。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地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重要精神纽带。承德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主题和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三)它关系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局
2008年拉萨“3·14”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极大地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安定局面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更说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承德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49.9万人,占总人口的43.16%。在这样一个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生活在承德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们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普遍性以及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因此,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对承德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发展是必不可少。
在承德民族地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个重心,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就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塞外疆域,让各族人们共同绘就一幅“一城文明风、满目民族情”的和美画卷,为打造“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增添新助力。让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夯实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为承德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基础,凝聚起推动民族地区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蓬勃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礼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湖南:湘潭大学,2010.06.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N].中国民族报,2015-8-18(03).
[3]万明钢.建立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15(10).
[4]陈永亮.浅析民族高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J].调查探讨,2012(9).
3.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篇三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61-03
民族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示范区的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一剂良药。大理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且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民族工作一直以来都很成功,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吸收借鉴。大理响应中央号召,立足州情,开展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的活动,这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大理民族工作做的如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州市乃至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的团结、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
(一)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历史基础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联,北接丽江市,下辖1市11县,面积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在历史上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全州有彝族、白族、壮族、傣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藏族、布朗族、阿昌族12个民族,各民族文化上的交融渗透,经济上往来互补,形成了独具大理特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族际关系比较和谐;历史上就有各民族凝心向内、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动乱分裂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奠定了文化、政治和民心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大理州与其他民族地区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在国家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下,我国民族地区在进入21世纪后普遍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但同东部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尚未缩小”[1],因此,各类社会矛盾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有所上升,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煽动,危害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纠纷日益增多,民族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疆‘7·5事件警示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各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问题”[2]。大理在这种情况下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两个共同”主题,这既是立足于大理州情的客观选择,也是在新形势下实现各民族和睦共处、共享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条件
新世紀以来,大理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一样,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系列帮扶政策的扶持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面对经济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利益分化加剧、国内外影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大理也面临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承担着与三股势力做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区域稳定、国家统一的重任。毛泽东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从切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理州委、政府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指示,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为重要契机,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的意见》,以求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把大理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的示范区。
二、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大理州继承并发展了历史上各民族融洽共处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很多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现实针对性、更有区域特色的促进民族团结的举措。
(一)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大理州为发展文化事业主要提出了以下措施:(1)建设活动中心。在9个人口较少民族、周边结合部和县与县结合部建设自然村综合活动中心,包括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普栏、体育设施和基层组织、民族文化场所,以解决农村群众各种切实需求。此外,积极倡导“大气明理、崇尚礼仪。诚信进取、德化和谐”[4]的大理精神,破除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培育出一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风文明、民风淳朴的新社会风气。(2)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了弘扬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民族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创作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打响大理民族文化的品牌。这需要建立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的扶持,并对有突出贡献的能手进行奖励,让民族文化能人不断涌现,将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3)发展文化旅游。大理旅游资源丰富,州全境旅游资源密布,不仅有苍山、鸡足山、洱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等人文资源。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挖掘、开发、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交融共进。这使得来大理观光游览的人数逐年上升,大理旅游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4)活跃民族节庆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大理传统的民族节庆很多,有“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三月街民族节,有位于南诏国发祥地巍宝山的延续千年的巍山彝族祭祖节,有以交易各种农具而闻名的洱源鱼潭会,还有白族本主节等。通过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并丰富其内涵,必将成为大理的文化品牌。
(二)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5]。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設,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0日考察大理时指出:“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6]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大理州委州政府为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1)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首先要发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优良历史传统。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保护生态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文明环保的行为蔚然成风。(2)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重点推进防护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进洱海保护。积极在农村推广风能、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可再生能能源的使用,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让苍山更绿,洱海更蓝。(3)绿化城镇乡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门户和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大理提出了要加快“森林大理”的建设,教育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林木,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要在街道、集市、庭院等地方种植优良乡土树木花卉,提高城镇乡村绿化水平。并实现城镇森林化,乡村绿荫化、农田林网化。(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偿、项目扶持、技术援助、提供就业、优先聘用等方式,倡导集约化经营,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之路。加大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并逐渐向重点地区倾斜。
(三)巩固团结和谐的局面
大理州历来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历史传统。近年来又涌现出了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而这种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就是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必须不断巩固并发展。为此,大理州在示范区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1)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主要是通过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规和以“讲团结、讲发展、讲和谐、将幸福”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此外,通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镇、社区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来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睦。(2)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大理的民族团结工作不是临时的应急措施,而是有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举措能够切实完成,落地生根。(3)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大理州属于边疆民族地区,也是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众多教派在这均有传播。由于信教群众的增加,寺院、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也在不断增多,宗教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不断增大。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既发挥好宗教的社会功能,又要积极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适应,是大理州在新时期要面临的十分复杂的课题。示范区建设意见对此提出,要以党的宗教基本政策为指导,依法加强宗教管理,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加快培养出一支爱国爱教、品德好、有造诣、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加快民族工作队伍和代表人士培养,主要是在民族工作重点村设立民族好工作信息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当地的情况,以解决各种困难。同时充实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此外,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要加大培养力度,切实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以更好的发挥他们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特殊作用。
三、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经验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大理族际关系的和谐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州整体呈现一种大局稳定,稳中向好的局面。由于示范区的建设具有较为有利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得到了全州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流域开发、连片开发”和“抓样板、带中间、强帮扶”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被证明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方面是切实可行的,也是经济的、有效的、可持续的,对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甚大,对其他地区的民族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示范区的建设,顺应了大理州的客观需求,巩固了和谐民族关系,也比较好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夯实了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并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把大理打造成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家园,不同文化共融互补的乐土,以及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之,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能有的放矢,提出很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当前,我国的民族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理示范区的建设情况,既是本地区民族工作的一种反映,也能为其他地区的民族工作提供参考。相信通过在不同民族地区展开因地制宜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延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青海模式[J].青海民族研究,2015,(01).
〔2〕纳日碧力戈.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指号学新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张剑萍.凝聚起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强大正能量[N].大理日报,2013-07-13.
〔5〕马树勋,黄欣,赵长青.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若干经验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2).
4.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四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凝心聚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全镇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根据《xx委办公室
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和发展我镇民族团结大好局面,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全力推进“六大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得到有效落实。三、创建范围
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各宗教活动场所。
四、创建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
年
月至
月):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通过宣传发动、学习教育、强化举措,找问题、找差距,定方案、定措施、定责任,建章立制、完善机
制、改进作风,为创建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召开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部署会,各村(社区)要召开推进会,进一步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0
年
月至
2021
年
月):在宣传发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村(社区)开展“六大示范”创建任务,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着力解决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化解矛盾、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形成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时时处处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三)巩固提高阶段(2022
年
月至
2022
年
月):在2020
年、2021
年工作的基础上,再用一年时间,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推动全镇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城镇和乡村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明显提高,抵御分裂渗透、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更加坚实牢固,长治久安的局面全面形成,充分发掘各条战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个人的典型事例,努力达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标准。
五、创建任务
(一)在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全面领导上作示范
1.坚持党委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宣传、统战、民族工作部门共同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晰、配合协调、措施得当、方式多样。(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大局上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社会氛围。(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3.加强对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研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或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牵头单位:镇党政办、镇党建办、镇经济发展办;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4.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牵头单位:镇党建办;责任单位:
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5.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各单位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配齐、配强统战、民族工作队伍,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制度。(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党建办,各村〈社区〉)。
6.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党委政府及各单位、各村(社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7.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知晓率≥90
。(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各村〈社区〉)。
8.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党政领导班子熟悉了解民族工作。党委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各村(社区)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牵头单位:镇党建办;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9.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强化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入地方党组织政治巡察重要内容之一。定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畅通群众参与、监督、反馈渠道,建立激发民族团结正能量激励机制。(牵头单位:镇党政办、镇党建办;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10.加大经费投入,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牵头单位:镇财政分局;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二)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作示范
1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挖掘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实现个人、社会、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统一。(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教管中心、各村〈社区〉)。
12.积极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教管中心、各村〈社区〉)。
13、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度,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教管中心、各村〈社区〉)。
14.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牵头单位:
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责任单位:镇教管中心、各村〈社区〉)。
15.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类型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与创新。(牵头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责任单位:镇党政办、镇妇联,各村〈社区〉)。
16.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舆情管控引导机制。注重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应对网络舆情,营造良好宣传氛围。(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派出所,各村〈社区〉)。
17.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鼓励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活动,并与地方传统民族节庆、纪念活动相结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文联,各村〈社区〉)。
18.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制定政策措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乡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国土所、镇规划站、镇市场监管站、镇财政局、县妇联,各村〈社区〉)。
(三)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作示范
19.完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工作体制机制。(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财政分局、镇国土所、镇规划站、镇扶贫办、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卫生健康院、镇市场监管站、各村〈社区〉)。
20.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多民族共居社区,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共居。(牵头单位:镇国土所;责任单位:镇财政分局、镇规划站、镇扶贫工作站、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1.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推进国民教育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引导各族
学生互助共学。(牵头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2.积极开展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文体娱乐活动,促进各民族相互欣赏、增进交流,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共生共乐。(牵头单位:
镇综治办;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3.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基层干部群众、青少年、各民族代表参观考察及各民族联谊交往等活动,增进交流互动,感受发展进步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县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各村〈社区〉)。
24.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制定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职业规则,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镇记者站;责任单位:镇财政分局、镇市场监管站、镇交管所、镇工会、镇团委、镇妇联,各村〈社区〉)。
(四)在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上作示范
25.加强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注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林业站、镇环保站、各村〈社区〉)。
26.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灌溉率、机耕推广使用率、道路通行率和硬化率逐年提升。辖区内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及通讯网络全覆盖。义务教育普及率、医疗卫生保障率、社保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各族群众拥有安全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镇交管站、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卫生院、镇合医站、镇国土所、镇环保站、镇规划站、镇水利站、各村〈社区〉)。
27.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加强民族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制定有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长,城镇市容市貌、乡村村容村貌逐年改善提升,各族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满意度逐年提高。创建工作满意度达
90以上。(牵头单位:镇规划站、镇农业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镇卫生院、镇国土所、镇环保站、镇规划站、各村〈社区〉)。
28.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达
90以上。(牵头单位:镇综治办;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五)在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上作示范
29.注重法治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地方普法规划并认真抓好普及教育。(牵头单位:镇司法所;
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30.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全面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积极以立法形式推进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民族关系,治理民族事务。(牵头单位:综治办;责任单位:镇人大办,各村〈社区〉)。
31.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族公民的合法权益,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较大涉民族因素案(事)件。(牵头单位:镇综治办;责任单位:镇司法所、镇派出所,各村〈社区〉)。
32.定期开展对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督促问题整改,消除民族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形成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牵头单位:镇综治办;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33.制定完善涉民族因素重大问题、重大舆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涉民族因素纠纷排查,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各种矛盾纠纷。(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记者站、镇派出所、镇司法所、镇综治办、站安监站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县应急局,各村〈社区〉)。
(六)在建立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上作示范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创建工作覆盖率不低于
90。村(社区)、学校等重点单位场所创建覆盖率≥90
。(牵头单位:镇综治办;责任单位:镇记者站、各村〈社区〉)。
推进“七进”活动常态化。常态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
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主体责任清晰、宣传氛围浓厚、措施具体实用,有创建典型。各类示范单位创建程序规范,基础数据、材料客观真实。(牵头单位:镇党政办;责任单位: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
建立动员组织各族群众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群众普遍了解开展创建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创建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群众知晓率高。广大群众关注创建工作成果,创建绩效评价群众满意度达
以上。(牵头单位:站党建办;责任单位:镇记者站、各村〈社区〉)。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单位、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确保创建活动顺利进行。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直相关单位、各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综治办,由杨自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曾朝顶、浦颖、张涵为成员,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二)建立健全机制,整合创建力量。
为确保创建活动这一系统工程顺利开展。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配合机制。二是把创建活动工作纳入对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适时督促检查,严格奖惩,促进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制定经费保障方案,抓好经费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健全深入开展先进单位、村(社区)
和先进个人评选、命名活动的表彰奖励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五是各村(社区)的创建活动资料,按照测评内容的顺序整
理归档后报镇综治办。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创建活动有序、稳步推进。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创建内涵。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要联动联创,根据具体职责和目标任务,紧密配合,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符合各自实际、体现各自特点的创建活动。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扩大范围。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区)要有各具特色的新举措、新办法、新亮点,力求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四)强化宣传报道,营造创建氛围。
镇记者站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对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展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确保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的宣传报道活动,充分展示高质量的发展成果、民生改善促进和谐稳定成果,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显著增强全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第三方评估中,实现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安全幸福感、创建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的目标。
5.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五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团结是保证我区繁荣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继续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并能在原有基础上做到努力创新,是团结新村社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多年来,社区党总支积极有效的开展了大量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工作,强化组织宣传,创新活动载体,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心工程,巩固民族团结基础。每一位工作人员在民族团结工作中都能做到在思想认识上到位,能够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上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做到了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仍会继续坚持团结进步两大主题,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并大力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加强与少数民族群众的交流,增加情感。在开展社区民族团结活动中,紧紧围绕服务居民群众这条主线,实实在在的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社区还会继续坚持开展民族团结、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并延续以往积极有效的活动内容,如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通过结合教育月活动为载体,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并努力做到调动和影响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把民族团结文化活动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爱国社区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创建“民族团结社区”的形式和内容,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民族模范单位”的活动中去,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不断开创社区民族团结新局面,努力推动社区民族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民族社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认真自查自结后,认为我社区已经达到申请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现恳请来我单位进行初评。
妥否,请批示!
爱国社区党支部
6.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六
村创建活动总结
2013至2017年以来,我村在县民宗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按照“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的原则要求,引导村居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不分开”的思想观念,现将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做好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经村党总支、村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村委会,办公室主任由许勇同志兼任,副主任由何跃同志兼任。
(二)建立民族团结管理相关制度。制定《文武镇XX村民族工作岗位责任制》、《文武镇XX村民族纠纷化解工作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联络员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宗教工作学习制度》、《文武镇XX村民族团结示范展览室及物品管理制度》等工作规章制度。
二、工作开展情况
文武镇XX村辖1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5个种植
三是通过建设小组文化活动场所,紧紧围绕“团结、发展、和谐”的主题,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团结教育、科技培训、民族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村群众素质,增强群众民族团结意识,使各民族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改善民生,构建民族团结和谐村
一是加大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力度。2017年达到100%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
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排查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全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四是认真调解矛盾纠纷。我村积极围绕村民需求服务,以服务促创建,以服务凝聚人心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困难村民进行深入了解,入户走访,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宗教热点、难点问题。目前,我社区无民族纠纷情况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年来,创建民族示范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7.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七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是省教育“9+3”计划、“百校大战”50所重点建设的项目学校之一。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校园位于龙里县城北龙瑞山下桃园——贵新高速公路龙里出口处,是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高级学校。是“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国家星火带头人培训基地”、“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单位”。是首批50个“贵州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贵州省教育扶贫百校基地”。是贵州省第15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黔南电大龙里工作站所在地.校园占地面积266亩,建筑面积68000㎡。学校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在册学生4616人。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对广大师生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今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学校不断加强管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强全面协调,促进落实。二是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同时专门出台了《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
确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中午、下午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二是制作宣传栏进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三是以专业部位单位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四是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三、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因此,我校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全体教职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为了提高教师民族团结教学业务水平,学校专门对全体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专题讲座。各教研组结合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点、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四、以课堂为主渠道,丰富教育内涵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一是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新活力。二是学科教学注重渗透。在各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学校主要采取学科知识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发掘民族团结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重点是将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
五、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
2014年以来,学校围绕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是举办“节庆”活动,增进交流、互助感情。引导学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利用本地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重点节日,开展民族文化展示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促进各民族同学们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和谐互助的感情。二是利用校园网络,组织观看民族团结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回家收看有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片,了解我省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班级出版以“民族团结
教育”、“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知识”等为主题板报。宣传民族团结相关知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统。四是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五是开展“我爱家乡”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民俗风情、发展变化。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学校全体师生增长了民族知识,提高了民族意识,融洽了民族氛围,深切地感受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培育下,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正开遍校园。
虽然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过程活动中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一蹴而就,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客服困难,积极创新,努力使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8.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八
办好家长学校共建和谐育人环境
我校是共和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共和县地区唯一一所普通教育初级中学,特教师资培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10月,占地面积69003平方米,教职工196人,全校共有50个教学班,初一年级有16个教学班,初二年级有18个教学班,初三年级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数2768人。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补偿缺陷,发展语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办学方针,学校在可持续发展中一步一个台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提升学校的品位,先后荣获海南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共和县文明单位、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状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成为点缀在中原绿洲上的一颗耀眼新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中央这一精神,切实执行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功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针对新世纪聋生的特点,努力构建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网络,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准确定位,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
我校家长学校成立于2000年,过去我们把办家长学校作为学校的附属工作,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家长会。2005年10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了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并就如何有效地办好家长学校达成了新的共识:家长学校要名副其实,真正解决家长层面对孩子教育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5年12月底,家长学校对全休学员及全校近300个家庭开展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学生家长来自于农村,经济收入低,近30%的学生家长来自于黄河滩区,家庭特别困难;我校所处周边社区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与濮阳市中心区域差距较大;家庭经济状况严重制约着家庭教育综合环境的改变,家庭经济收入上的明显差别造成了教育事实上的不平等;家长把传统的教育思想“上大学”归为唯一目的和单一期望;家长的文化教育素质较低,难以形成家庭中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教育态势;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程度、家庭民主气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效果。
面对调查结果,家长学校领导形成四点基本共识:一是学员的家庭教育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办好家长学校;二是办好家长学校不单是有利于提高濮阳市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我市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弱势群体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社会的需要;三是家长学校工作不但求稳求实,更应探索创新;四是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二、完善组织建设,密切学校联系,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合力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载体,作为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把构建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网络作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动员和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重视和参与家庭教育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为了搞好家长学校的工作,我们把家长学校的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领导和安排,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领导小组,由袁凌建任校长、夏智标任副校长,王相菊任教务主任,刘张利抓常务工作,定期研究家长学校工作。还分级设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年级段、每个班都有固定的家长委员会,这一组织每学年选举出一至两名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分层管理,分层开展工作。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不但要向其他家长宣传学校的一些举措的目的、意义,向学校反馈广大家长的意见,还要进行育子经验的交流、探讨,以便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2、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为更好地开展家庭学校的工作,家长学校先后制定了家长学校职责、校长职责、秘书长职责、教师职责,教师备课制度、学员登记制度及守则、考核奖惩制度、家访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十佳家长评比条件、十佳家长评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范了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同时,学校把家长学校的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并纳入我们的督导检查中,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并做到班班有班主任、有课表、有教师、有授课内容、有点名册、有成绩统计,学员有学习记录、有作业、有学习心得、有提高。
3、密切协作,增强合力。
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从1998年起,就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学校规定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在一学年内每生家访不少于一次,连任班主任一学年家访人数不少于全班的1/2,并对每次家访作以详细记录,在家访过程中,坚持杜绝打小报告,向家长告状等不良现象,期末学校检查各班的家访表。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热心人士的作用,广泛团结社会各界热心弱势群体家庭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积极宣传和普及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优化育人环境。
4、做好家长学校的档案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档案工作,专人负责管理。将领导情况、办学条件、常规管理、办学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分类归档,分装21个档案盒。
5、学校在校园网特设“家长学校”栏目,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与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家长学校的工作有声有色,受到良好的效果。
6、学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辅导员,针对特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疏导,使其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并且做好家长育儿咨询。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扎实办好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
1、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家长进行集中培训。
每学期初,我们都要举行隆重的家长学校开学典礼,表彰一批优秀学生家长,向家长汇报一学期的工作,请优秀家长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并进行家教知识集中培训。近几年来,学校每学期根据主题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讲座,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性,为家庭实施和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2、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教育。
为了让家长从学校、老师那里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为此,我们把每月接学生时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学校教育的要求,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感受教师的辛勤劳动,增强家长自我学习的紧迫感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感。这个时间家长只要走进校园,便能同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见面交谈。家长开放日的设立,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教育共识,管理共识,实现了学校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良好沟通。
3、改变家长会形式,为家长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
我们一改以往家长会上教师讲家长听的方式,在会上让每位家长畅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自己管理孩子的经验与教训。采取教师与家长互动,互通学生家校表现,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和家长互动,让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让家长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家长与家长互动,进行典型引路,一些优秀家长的家教经验是最生动的教材,最易为其它家长学习仿效,利用这些做法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4、评选优秀家长,为家庭教育树立榜样。
每个学期,我们都评选优秀学生家长,并向他们颁发证书。此项活动引起了家长和孩子的共鸣和互动,调动了家长致力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家长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激励他们进一步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5、创建学习型家庭,促进家长、孩子共同成长。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共同学习氛围,引导孩子学习多种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我校年都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多次举行学习型家庭读书征文活动:《我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我最想给家长说的话》等,通过“小手牵大手、大手拉小手”等创建活动和各类比赛活动,使广大家长树立了全家一起学习,亲子共同成长的观念。
6、家校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近两年来,我们与家长联合开展了:“畅想2013——我自豪,我是中国人”粉笔画大赛活动;感触生命,用爱心创造希望——造血干细胞宣传和捐献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体验活动组织了“新世纪,我能行”----小小艺术节,“彩色生活”----师生时装表演,“播种与收获”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质量
家长学校是广大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渠道,如何提高家长学校的办校质量,为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更大的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几年来先后作了如下探索:
1、坚持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加快创建家长学校步伐。
从2003年起,我们就对如何争创优秀家长学校进行了专题培训,校领导深入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具体指导,帮助家长学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优秀家长学校的创建增强了家长学校的工作热情,摸索出许多好的办学经验,家长对家长学校的评价普遍提高,有力地推动我校家庭教育工作。
2、坚持标准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家长学校成功的办学模式。
创建特色,注重实效是优秀家长学校的根本。家长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办学模式。如开办了后进生转化班、特殊家庭班、农村特别贫困家庭班、外地学生家庭班等。针对校内70%家长来自农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特点,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和不同家长的实际,对学生及家长因材施教,精讲细答,深受家长们的欢迎。由于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注重实效,办学模式符合学校实际,家长满意率达96%以上。
3、坚持考核与总结、推广相结合,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
优秀家长是家长学校中的佼佼者,发挥好优秀家长的辐射作用是我校家庭教育组织和家教工作者的职责之一。通过分析家长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利于优秀家长的自我完善与不断提高。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我们及时召开现场会,组织各家长参观、学习、推广,在全校家长中推广,使家长学校办学面提高了近一倍。
通过我校近几年组织家长学校工作的不断努力,我校各年级家长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项工作的成功开展,同时还极大的拉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得家校协同工作也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总之,学校十分注重与家长共同进行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这项工作的有效操作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和县中学德育处
9.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九
自今年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范单位工作开展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县社党委关于民创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切实加强领导,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我单位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机制,务求实效,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向企业深入,在民创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单位创建民族团结示范企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不懈的奋斗,我公司现以发展成为集农用地膜生产销售、各类民用铁丝及钢丝、棉花打包丝生产、加工、销售,氮、磷、钾、复合肥、专用肥、复混肥,农药、农械,存储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流通企业。在职党员10名,占职工总数30%.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把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活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县社民创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自今年6月开始,我单位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模范范企业活动”,整个活动进展顺利。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协调能力
我单位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这项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序开展。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充分发挥各自作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从根本上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深入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活动氛围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宣传教育是前提。我单位狠抓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以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公司内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氛围。一是发放各类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张贴宣传标语10份。二是召开座谈讨论会,听取他们对于搞好名族团结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培训班开设民族政策知识课程,加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确保党员干部熟悉民族工作知识。
(三)突出创建重点,丰富创建活动内容
在创建活动中,我支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紧紧围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这一主题,围绕“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鲜明主线,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月专题座谈会,对五月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重点、有新内容,使民族团结工作常抓不懈。二是通过上党课、组织举办专题培训班、做宣传标语、制定专栏等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了中央、区、州、县委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马列主义“五观”、“三爱”、“六史”和党的民族政策,重点学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条例》,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民族团结知识测试,测试率达90%以上,以此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以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例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使支部每位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吸引职工群众广泛参与,提高教育效果。五是召开了民族团结座谈会,邀请了离退休民族同志
和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座谈,大家畅所欲言,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到社会稳定,从国家出台的富民政策到供销社的发展,表达了大家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我单位的未来前景充满了希望,六是悬挂“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等标语2条。七是组织开展了“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将诚信教育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职工等活动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以诚信办事、以诚信工作的实际行动相互感染,来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和社会诚信环境。
(四)扎实做好创建,力求新突破新实效
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来,我支部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进企业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政策法规宣讲。二是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困难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行动;三是树立了1个维护团结稳定、创建成效显著、职工满意度高的典型示范个人,激发了全体党员职工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各族干部职工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已蔚然成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我单位各族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和统一行动。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企业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不断深化。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提高认识。二是要注重在创建活动中努力打造亮点,做好经验总结,及时为下步推广
经验和打造亮点奠定基础。三是要开展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丰富实践活动。四是利用企业简报、板报、标语等加大民族团结教育舆论宣传。
10.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教育,根据教育局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大双庙镇总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长效机制为重要手段,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兴办赤峰市一流教育,建设自治区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促进团结的原则。把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教育稳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作为活动的主要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活动。
(二)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民族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快我镇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创建活动重在引进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通过每年一次的表彰先进、典型引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各民族师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小学、幼儿园必须真实反映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并保存好工作痕迹和档案资料。
(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标准量化,办法公开,程序公开,奖惩公开。
(六)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总校每年对活动进行一次考核,凡达不到要求的取消评比资格。
三、实施范围
大双庙镇总校所属各小学、幼儿园。
四、实施内容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1、将民族工作和民族教育工作纳入支部党建工作目标和学校(幼儿园)工作计划,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成立民族工作协调小组,有领导分管民族工作、有专人负责民族工作具体事项。
3、定期召开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民族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
4、积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在班子中占一定的比例。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民族工作制度。
1、做到制度上墙。
2、建立协调、处理涉及民族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1、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
2、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3、近年来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涉及少数民族的民族纠纷,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每年9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
5、规范使用社会市面蒙汉文,社会市面用文的并用率、准确率规范率达95%以上。
(四)民族工作基础数据和资料准确详实。
1、学校有少数民族师生基本情况统计表(含少数民族成分、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学生数和未学本民族语言文字学生数),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2、有学校少数民族师生花名册。
3、有学校特困少数民族师生花名册和被救助少数民族师生花名册。
(五)积极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实事、做好事。
1、积极主动为少数民族师生排忧解难,每年为少数民族师生办2件实事、好事。
2、开展帮扶结对活动。普通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校(园)办学条件和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对民族学校(幼儿园)的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有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联系人,进行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4、积极配合民族部门办好学校清真食堂(或窗口),为回族师生服务好。
(六)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五、考核方法
日常考核。日常考核重点是检查阶段性工作、单项工作和临时性任务的完成情况。
考核。考核主要是对全年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总分值为100分。
六、考核程序
(一)自查自评。每年10月30日以前各校(园)要进行自查,把书面总结报总校,同时准备好有关资料备查。
(二)考核组考核。由总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领导小组牵头组织。
七、奖惩措施
(一)考核结果由县民族团结进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公布。对考核为优秀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完成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二)考核结果作为推荐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重要依据。
附:
大双庙镇总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仕慧
副组长:李凤祥、孟祥会、赵宏利
11.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方案 篇十一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按照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
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三五”活动为重点(三五即:
1、五进。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
2、五有。有组织领导、有活动方案、有支撑载体、有突出亮点、有实际效果。
3、五评。每年在五进中各评出5个先进单位),以创建活动为载体,逐步建立健全镇村民族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团结良好社会氛围。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4月25日-5月15日
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动员会,在全镇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5月15日-9月30日
1、落实《***镇民族宗教工作实施意见》。成立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领导组,明确专人负责全镇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与各行政村签订民族团结进步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各种民族团结规章制度。
2、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在镇机关设立民族团结专题版面,经常性开展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常识宣传。在各少数民族聚居村和相邻村设立不少于10条的固定民族团结宣传标语。
3、开展“友好村邻”创建活动。少数民族聚居村要全部与相邻村制订民族团结制度、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友好村协议”,制度和协议要上墙。每年回汉相邻村之间要开展1-2次友好团结联谊活动,活动要有文字记录;回汉村之间要树立“团结碑”。
4、开展“民族团结进社区(村组)”活动。在全镇各办事处、行政村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回汉群众中营造互谅互让、互相尊重、友好融洽的民族关系。
5、开展“民族团结进企业”活动。在职工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为少数民族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职工的知识技能培训,营造团结、和谐的职工关系。
6、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活动。在全镇各中小学认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民族常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认真落实少数民主学生学费减免政策,经常性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
7、开展“民族团结进清真寺”活动,镇主要领导要经常到所联系清真寺进行走访座谈,通报情况、交流感情。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清真寺管委会的领导,确保各坊清真寺做到“管理到位、制度完善、活动规范”,把清真寺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阵地。
8、镇创建活动领导组对各单位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
(三)评比验收。10月1日-10月30日
1、自查。各单位对照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做好各种创建活动材料的归档整理。
2、初评。镇创建活动领导组对各单位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初评,对达到考核验收标准的单位,作为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向县推荐。
3、表彰。在创建活动结束后,召开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表彰会,对在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除颁发奖金外,还要给予响应的积分奖励,计入年终考评档案。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创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一把手是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专人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确保创建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2、创新形式、突出重点。各单位在创建活动中,要对照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创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确保创建实效。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12.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 篇十二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
乌兰县民政局党组从6个方面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做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一是结合各自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做好动员部署,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部署上来,全面推动创建工作。二是坚持继承和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创建活动。突出统筹谋划。通过办一件件具体的实事,解决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让创建深入人心,赢得支持。三是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促进乌兰跨越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打牢抵御分裂渗透、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推动天峻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四是示范区建设要着重抓好深化宣传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抵御分裂渗透活动等七项重点任务。五是严格把握达标条件,就能进一步推动乌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工作,把示范区创建活动始终建立于牢固的发展基础之上。六是要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抓好宣传教育、调处纠纷、宗教管理、维护稳定等重点环节的协调、协作工作,形成推
动乌兰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12-19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10-14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实施方案08-02
莲池中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材料09-26
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12-05
血站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方案08-11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先进事迹申报材料09-05
乡民族团结进步实施方案09-11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简介10-22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规划201510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