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精选11篇)
1.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一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大致等同于国外的国家公园体系。从保护效果而言,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可称之为典范,包括内务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是国家公园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独立的垂直化集权管理,完全独立于地方政府。国家公园管理费用主要由国家拨款,严格限制门票等费用的征收,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实现完全的政企分开,美国建立了一套非常健全的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的法律体系,并鼓励非政府组织、州县以及私人企业和其他联邦机构广泛参与国家公园景区管理的的保护行动等。
景观区的开发将通过保护性开发的模式,使得旅游活动的增加不但没有对项目区块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反而通过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为项目区块的生态环境带来不断优化的生态,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根据王爷府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总体目标以及旅游资源特性,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市场目标,并综合考虑到准旗旅游总体布局的开发格局,按功能及地块相对的组合性,在梳理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银行黄土高原呼斯太河流域小环境治理的有关内容,同时景区管理项目组从整体环境的处理与王爷官邸的协同发展考虑与整个准旗旅游网络分布相协调等众多情况下,确定本区块的总体布局是以万亩水体、万亩树林、万亩草甸、万亩沙柳等为资源背景的四个主要旅游发展区,主要包括:树林休闲体验区、沙柳运动休闲区、亲水文化休闲区、牧场生态度假区。
2.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二
一、哈尔滨市民国内旅游现状分析
(一) 哈尔滨市民的国内旅游规模
资料来源:2003~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哈尔滨市民的出游率近几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007年达到102%。按照估算, 哈尔滨市民每年出游达到几百万人次。在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方面, 哈尔滨市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名列前茅。以国内旅游集中的黄金周为例, 2005、2006、2007年, 民航、铁路、公路发送旅客量合计分别为197.59、221.96、246.3万人次, 说明市民出游已经达到非常大的规模。
单位:万人次
资料来源:哈尔滨市旅游局历次《黄金周情况通报》
根据哈尔滨市旅游局历次《黄金周情况通报》的内容, 可以发现哈尔滨市民约占一日游游客数量的50%~60%。按此数据推算, 每年哈尔滨市民的本地游规模可以达到每年200万人次左右。如果考虑到仲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假日的情况, 以及近年来私家车的增加等积极因素, 实际的本地游规模会更大。
资料来源:哈尔滨市旅游局历次《黄金周情况通报》
(二) 哈尔滨市民的国内旅游流向
1. 市内及周边地区。
本地游主要选择的是市内的景区、周边的郊区和休闲度假区, 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 以农家乐、采摘、爬山、漂流、滑雪等为主要形式, 地点集中于二龙山、平山、松峰山和帽儿山等郊县的景区景点、滑雪场、农家院等。2009年, 哈尔滨市旅游局推出的“哈尔滨旅游集散中心”正式运营, 该中心推出了“旅游+公交”的服务方式, 重点经营哈尔滨市区及周边一日游、两日游旅游产品和服务, 这一举措将极大促进市民的本地游热情。
2. 近程目的地。
主要是大庆、齐齐哈尔、伊春等, 主要城市有黑龙江省内和长春、沈阳等周边省份主要城市, 这些城市距离哈尔滨的距离较短, 而且交通便利, 车程在2~6个小时, 非常适合自驾车的周末度假和短期旅游, 这些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接待服务基础。
3. 中程目的地。
主要是北京、河北、山东、大连、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 这些地区具有与哈尔滨反差较大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尤其是大连、青岛等海滨城市对地处内陆的哈尔滨市民的吸引力极大, 华东线路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出游线路之一。这些地区之间的铁路、航空运输十分发达, 哈尔滨与经贸、人员往来密切, 这些也是哈尔滨客源形成的主要原因。
4. 远程目的地。
包括广西、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福建等省, 这些地区也具有与哈尔滨反差较大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尤其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和海南的热带海岛风情, 对地处寒冷地区的哈尔滨市民吸引力极大, 避寒和度假的客源占据较大比例。
本地、近程和中程目的地成为哈尔滨市民最主要的国内旅游目的地, 这与旅行距离有关, 还与哈尔滨市民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有很大关系。因此, 哈尔滨市民外出旅游具有很强的地域指向性, 具有相对成熟的目的地选择模式。
二、哈尔滨市民出境旅游现状分析
目前, 哈尔滨尚没有准确的出境旅游统计数据。2007年,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出境旅客为14.22万人次。考虑到部分哈尔滨市民经其它口岸或其它方式出境, 以及其它城市市民经哈尔滨口岸出境等因素, 估计每年出境旅游者约为10万人次左右。
由于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接近, 哈尔滨市民前往俄罗斯旅游的人数较多, 在全国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尤其自2003年开放了中国公民赴俄旅游后, 每年从哈尔滨市出发赴俄边境旅游的人数在5万人次以上。
哈尔滨市民出境旅游主要集中于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由于合理的性价比、成熟的接待业和较短的日程, 日韩和东南亚线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主要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其中, 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传统的出境目的地;香港作为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和中转地, 也是哈尔滨市民前往东南亚的重要一站, 在出境旅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韩国、日本都是从2000年后开始成为哈尔滨市民的重要出境旅游目的地;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在成为增长较快的出境旅游目的地。
三、哈尔滨旅游功能定位
随着客源基础的两个转变———本市客源逐渐成为市场重心, 国内客源成为市场主体, 哈尔滨的旅游业面临着由粗放向精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型, 最终依托客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对哈尔滨市民外出旅游的分析, 可以认为:从城市旅游功能的角度而言, 哈尔滨已具备了旅游客源地的综合功能。
(一) 由单向的向双向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转型
哈尔滨是北方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主的旅游业格局。2000年后, 随着“黄金周”旅游活动的兴盛, 哈尔滨市民开始了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哈尔滨市民的本地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规模和增速都十分惊人, 哈尔滨已经成为一个的重要客源地。
在这一背景下, 哈尔滨的旅游客源已经出现变化:由单向的客源输入向双向的客源输入、输出发展, 进而导致城市旅游功能向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二) 以城市为依托构建“以市民为本”的客源地服务体系
从估算数据可看出, 哈尔滨市民这一客源市场已经形成并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没有准确的数据, 但毫无疑问, 哈尔滨市民的本地游、国内游和出境游的人数和花费金额都是规模巨大的。因此, 哈尔滨的旅游市场重心已由接待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转向组织本地游、国内游和出境游。
但对哈尔滨来讲, 目前整个旅游服务体系是围绕“接待”来建立的, 哈尔滨作为一个重要客源地的组织和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哈尔滨市民外出旅游还存在诸多不便。因此, 必须建立以市民为基础的旅游服务体系, 完善哈尔滨作为一个客源地的服务功能。
随着哈尔滨市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加, 以及对通过旅游方式实现自身福利的认可, 市民的出游动机将会更强, 出游规模将会更大。另外, 国家和地方也在鼓励市民出游, 为市民出游提供了便利条件和优惠。因此, 哈尔滨这样的一个大型城市, 其客源地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强化和明确。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认为哈尔滨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 市民的本地游、国内游和出境游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该客源市场的旅游形式和内容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该客源市场的形成要求旅游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和方式, 依托哈尔滨市民这一客源市场发展壮大。此外, 也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为市民出游提供便利的条件和设施, 构建“以市民为本”的旅游服务体系。市民出游便利了, 外来的旅游者也会享受到同样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2008.
3.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及定位分析 篇三
关键词:港口;国际物流中;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海运港口在现代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有资料表明,世界贸易周转量的90%是通过水运实现的。海运运量占全世界贸易总体运量的80%。港口已成为保障一国经济顺利运转的生命线,是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当今时代,港口作为国际运输的枢纽和国际经贸的支撑点,参与经济腹地资源要素分配与综合物流配送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因为港口拥有海、陆两大辐射面的优势,不仅起到连接世界性和区域性生产贸易和消费的中心纽带作用,并且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在更大程度上为这两大辐射面服务。这种职能和角色的转变源于港口已从过去单一的运输服务向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后勤基地转变,从单一的中转站功能向物流分拨中心转变。而在经济新形势下则进一步要求将港口逐步建设成为高度现代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经济中心。
欧洲海港组织对港口的定义为:港口是由一定的水域和陆域及相应设备,从事接卸船舶、存储货物,同时包括海运相关贸易企业的活动。我国《港口法》定义港口为: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仓储等功能,有相应的码头设施,有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标准》给物流中心下的定义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具备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強;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凡从事大规模、多功能物流活动的场所即可称为物流中心。由于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就大范围国际物流而言,某些小国家或地区可能成为物流中心,如我国香港、新加坡等就具有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其次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等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中心的功能。就小范围而言,港口码头、保税仓库、外贸仓库等都可以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当前人们所说的国际物流中心多指由政府部门和物流服务企业共同筹建的具有现代化仓库、先进的分拨管理系统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外向型物流集散地。国际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规模集结、吞吐国际货物,因此必须具备运输、储存、保管、分拣、装卸、搬运、配载、包装、加工、单证处理、信息传递、结算等主要功能,以及金融、贸易、展示、货运代理、报关检验、物流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港口历来都是各国对外经济的门户,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港口的功能和角色已发生多次转变。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港口属于第一代港口。我们称之为“运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运输、转运和仓储。集散大宗的散货与液体货物,港口规模主要依赖港口腹地的资源货物的充足状况。第一代港口主要运输的货物以杂货为主。主要功能定位在运输方式的转换,即从水路到陆路的转化。在主要的生产特点方面,以货物流通为主,很少提供相关的增殖服务。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港口,我们称之为“配送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在运输、转运和仓储基础上再加上管理和加工。在这一阶段,扩展服务的思想开始出现,港口从功能上开始以运输型向集运输、工业和商业活动并存转变。活动范围也从单纯的装卸、储存、航运服务增加了货物转变、拆装等工业与商业服务。在这一阶段,以集装箱运输代替杂货运输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集装箱吞吐量成为现代港口功能和地位的主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综合物流的发展要求。第三代港口开始出现,我们称之为“综合运输物流中心”。第三代港口的决定因素是技术和信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真正意义的现代流通开始形成。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在物流活动的应用,有效整合了港口物流各要素,形成可以实时控制的整体物流系统,港口角色开始转变为信息处理中心、运输配送中心、商贸金融服务中心的结合体,实现了现代港口发展的质的飞跃。这一阶段的港口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以港口为中心,以海运、海陆空联运为特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目前世界上的大港口,如鹿特丹港、纽约港、汉堡港、马赛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物流中心。
作为国际物流中心,港口的枢纽功能已逐渐让位为平台作用。大范围的公路网和铁路网以及信息网络在各国、各地区的建成,以前的经济腹地为港口供应货源的模式,逐渐被港口为所在腹地提供信息支持、决策帮助和运行基地的模式取代。世界各大港口物流中心功能虽然几乎相同。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港口的定位却各不相同,运营模式也各有特色。在我国。目前各大港口也正在朝着物流中心转化,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宁波、厦门等港口都在积极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探究国外物流中心的成功运营模式,指导我国港口物流中心的定位和建设。本文将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此模式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港口地区码头设施、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等,该部门拥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港口物流中心是其中部分仓库和堆场组成的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该部门实际上相当于一级政府机构。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工商企业可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物流中心负责,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参与供应链管理。地主型港口物流的管理模式代表着当今世界港口发展的一大方向,目前鹿特丹港、汉堡港等港口所采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模式。以鹿特丹港为例,其土地、岸线和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属于鹿特丹市政府,市政府下设港务局,负责港口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港务局对港区内的土地、码头、航道和其他设施统一规划和投资开发,在港区内开辟专门的物流中心。重点引进和布局与港口相关的产业。参与经营的私人企业以租赁方式进行,一般只需投
资码头上部的机械设备、库场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私人企业参与该港的经营。
第二,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此模式即多方合资经营港口物流中心。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海、陆运输企业组成物流中心,甚至可以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性服务。该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中心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方式。其典型代表为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安特卫普在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港务局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港口基础设施,而物流、土地开发以及海运业务则由私营物流运输企业经营,并预留了大批地块用于发展内陆河两岸的配送业务。这样当地政府融资经营港口的渠道变得多元化,降低了投资各方的风险。
第三,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即港口企业自行组织专业化物流中心。这种模式的物流中心在组建过程中,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供一条龙的、完善的物流服务。汉堡港和香港港物流中心的运作就属于这种模式。香港港的主要特点是物流企业行业相关度高,实行一条龙经营和一体化服务,物流中心充分利用港口各项资源和设施,与海关等有关各方联合协作,为企业提供包括腹地运输、拆装箱、报关、报验、包装、质量控制、库存管理、订货处理和开具发票等在内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并充分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为企业提供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其他辅助性增值服务。
第四,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即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物流中心。联合型物流中心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和与国际班轮公司联盟。港口所在地政府在调整港口产业、产品结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港口用地、仓储、疏港道路等方面的困难。港口与国际班轮公司之间的联盟是基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班轮公司实行的是定线、定港、定班、定时的运输方式,有利于港口形成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且可以拓宽港口投资渠道。新加坡港大胆创新,在运作上所采取的是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者相结合的模式。新加坡港执行自由港政策,直接投资建设港口设施。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开辟大面积的保税区,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4.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四
第一章:项目简介
一、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地处将军路延长线、牛首山风景区整体规划范围之内。基地南临佛城西路,连接将军路,北靠将军山脉,东侧隔康辰豪园与河海大学新校区相连,西接牛首山国家级度假休闲风景区。可直接与江宁城区及**市中心联系,距市中心新街口约15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约2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规划和居住环境上是一个正在日渐成熟的新区高尚住宅区。
由于江宁区将军路沿线的大规模开发,联系基地的道路业已具备了通畅的交通状况、完善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的视觉景观。江宁区主干道将军路跨外秦淮河大桥的竣工、共青团路的开通,可直接通向新街口,大大减少了基地与**市中心的时距;距将军路1公里的机场高速公路,也增强了该区域的交通选择性,为基地成为市域性地块准备了充足条件。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占地面积500亩,基地呈方形。规划红线面积32公顷,其中小部分必须用作主题艺术馆及艺术园区的建设。基地南临佛城西路,北靠将军山脉,东側隔康辰豪园与河海大学新校区相连,西接度假休闲风景区,是将军山脉中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区段,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
基地内地势北高南低,同时具有浅丘、平地、人工湖、林地、沼泽等多种地形地貌 。将军山脉在基地北侧形成4座山峰,峰谷交错,形成良好的基地背景。基地中部相对平坦,局部有水塘和沼泽,南侧地势略高有缓坡,形成与南側道路的天然屏障,在隔尘挡噪方面有良好作用。从佛城西路越过此缓坡,隔湖望山,别有洞天。基地西南部、东北部有两个人工湖(康后湖与韩老洼水库),是基地宝贵的景观元素和生态资源。东北部尚有一景观独特的废旧采石场。整个基地范围内植被茂盛,空气清新,集景观性、生态性于一体。具备建设高品位住宅所需的多种资源。
本项目规划容积率为0.3左右。
第二章:土地价值研判
土地属性分析:
尊重每一块土地。只有视土地如生命,精心挖掘它的各种属性,并赋予它内涵,才能发挥土地的最高价值。
我们从先天和后天两大方面来研判本地块的价值:
1、先天
资源:将军山脉形成的四座山峰,林木茂盛;坐拥康后湖与沐英湖两大水体,更有遍布基地的人工湖、水潭;同时具有浅丘、平地、坡地、山峰、山谷、林地、沼泽等多种地形地貌,基地腹地的废旧采石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景观。应该说,本基地的自然资源在整个**都属上乘,在将军路沿线更为突出。
景观:韩府山、翠屏山、将军山的联体山脉,正好在本地块上拐个弯,形成了本地块最好的景观优势,坐北朝南,靠山面水,可充分利用自然的山水景观。
位置:整个将军路板块均为高尚住宅区,本地块南临佛城西路,北靠将军山脉,东側隔康辰豪园与河海大学新校区相连,西接度假休闲风景区,与运盛正好构成将军路板块的头尾,而且道路沿线均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符合高档别墅的区位和环境要求。
交通:距市中心16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开发区管委会新址1.5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20公里。沿将军路跨秦淮河大桥与共青团路贯通连接市中心和沿机场路高速与城东干道贯通连接市中心均只需20分钟。同时地铁1、2号线延长线三年后的接通为交通的更加便利埋下很好的伏笔。
从先天条件看,本地块是一块自然山水生态的绝佳别墅用地,具备建造高尚别墅区的各种条件,称得上是“山水生态,别墅天成”。
2、后天
艺术文脉:本地块本身就是以“**艺术园”的名义立项的,园内必须有60-100亩的艺术园用地,而且“亚明艺术馆、江宁区博物馆”就在小区内,艺术性必将是本地块价值提升的最大的亮点和特色。
历史沉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从唐诗宋词中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将军山,翠屏山的典故和人文传说;本地块属牛首山风景区,“春牛首,秋栖霞”,从中可以借用很多牛首山的历史掌故,本地块上本身也有少数历史遗迹和古墓;再加上本项目命名为“**”,唐本盛世,江宁为“六代繁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冲,本地块的历史资源较为丰富。
人文氛围:项目位于**新建大学城内,五所大学、两所国际学校,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包括14家世界500强企业),使得整个大环境充满独一无二的知识氛围,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
超低地价:本地块的取得价格十分优惠,使得本地块比竞争对手更有条件建造出高品质、低容积率的别墅。
从后天条件看,本地块具有很大的价值提升空间。艺术和人文为本地块价值提升的两大手段,而超低地价的取得为本地块获得了后发的重要优势。
第三章:项目开发理念
太多年了,**市场最好的别墅还是被帝豪花园之类所占据,营销的升级只能从金陵家天下的炒作中依稀看见……这个城市从不稀缺顶级的山水资源,但真正顶级的产品,太少太少。
从开发商的角度出发,**人不仅仅希望赢取利润,更希望赢得掌声;从策划公司的角度出发,我们也不仅仅期望能够完成特色传播和快速去化的任务,更希望从营销的立场出发,尝试从土地的固有属性去提升它的价值,以别墅消费的心态去构造产品,在纷杂的竞争中凸显产品的特色与差异。
对于本案的开发,我们充满热情和信心。当然,我们的信心必须来源于开发商的专业和实力,我们的热情只能建筑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品质上。
一、整体开发理念
理念之一:围绕市场,赚足利润
——作为一个发展商,赚钱是本能和动力;只有赚钱,才能生存,才有发展;
——卖掉产品,才能赚得利润;要卖掉产品,就必须尊重市场,从市场的真正需求出发。
理念之二:做精品,树品牌
5.试论社区功能定位 篇五
社区是容纳社会人、聚焦社会矛盾的载体,同时社区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众性基础机构。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社区是研究整个社会的起点。无论是对于一个社区本身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研究社区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理清社区的基本功能和运行功能:从基本职责看,它包括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功能;从运作过程看,它又包括社区党建、民主自治、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区治安促进文明等一系列运行功能。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功能定位;服务
一、社区功能定位的必要性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
(一)社区的定义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我们国家在特定的国情下,社会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社区功能定位是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定位还在探索中,我们应该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与群众需求更相适应的社区理念,构建社区管理及职能的新型模式。
(二)形成社区的要素
社区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 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聚落的承载体,所以构成社区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
1.人口
人是社区形成的第一要素,社区是由人组成的,人们长期聚居在同一个地方而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成系统的内部交往关系,群体成员因共居一地而拥有共同的归属感。在社区中,社区居民由于交往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活动的保障。
2.区域
社区是地域性社会,也就是说,社区具有一定的边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脱离一定地域的社区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地域要素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3.组织机构
社区既然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地域社会,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区实体。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事纠纷等等需要处理。所以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成为社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社区,就有组织管理机构。
4.认同感
所谓的认同感,是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也就是社区居民对自己所住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人们在特定的社区 里,过着长期的共同生活,从而会产生认同的心理,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尤其是在传统社会里,这种“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观念就更显著。甚至人们还会逐步形成其他某些共同的意识,包括共同的荣辱感、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伦理观念,以及某些共同的习俗。
(三)社区的特征
社区既然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也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那么它必然有自己的特征。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
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2.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
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有序改革,逐步推进的原则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4.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 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5.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
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6.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的原则
民主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获得权力,第二个目标是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中国的民主不同于西方式的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下和法制的范围逐步向前推进,任何把民主同政府、同法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区的功能分类
社区功能是指社区工作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特征可通过社区反映出来。多年来,理论界对社区功能问题研究甚少。在《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书中,曾经把社区自治的功能概括为管理社区事务、协助政府工作和社区自治的外溢功能。在《社区概论》一书中,则把社 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功能)和本质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两个方面。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社区功能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论述。社区功能有基本功能和运行功能之分。从基本职责看,它包括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功能;从运作过程看,它又包括民主自治、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党建等一系列运行功能。
(一)社区的基本功能
1.自治功能
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加强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服务。通过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
2.整合功能
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社会利益的调整和社区资源的整合,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融洽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和力和归属感。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
3.服务功能
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为社区居民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服务和资源,包括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等。4.保障功能
救助和保护社区内质弱势群体,也称稳定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挖掘社区资源和实行社会互助,协助政府承担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务。
5.监督功能
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对社区自身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对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社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力,促进政府部门工作的务实、规范、廉洁、高效,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的运行功能
1.民主自治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社区的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决定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它通过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还要加强社区自治建设,主要是自治组织建设、自治制度建设、运作机制建设、保障体系建设。
2.社会服务功能
它要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程序规范,质量优良,服务形成体系和网络。其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社区便民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就业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老人服务、家政服务等。二是社区福利服务,主要包括贫困户和孤老病残人员的生活救助(含最低生活保障);部分特殊人员的生活救济;灾民的生活救济,主要解决因自然 灾害或人为灾害(如人为的火灾)造成的受灾居民的吃、穿、住和防疫、治病问题;社区优抚工作;社区助残服务。三是社区物流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商业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两个重点发展领域。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属于物流服务,且是经营性服务,因而是中国城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3.教育文化功能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加强社区居民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的“八荣八耻”教育,宣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两劳”人员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思想文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社区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理想信念;突出阵地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分工负责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是社区文化建设。这就是加快社区居民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健全旨在满足不同阶层需要的社区文化设施;开展职业培训、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突出居民的主体作用,设立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创造条件;注重文化设施的投入,形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4.卫生环境功能
这就是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做好市容管理工作;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搞好社区环境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美化、绿化、净化社区环境控制污染;培养和强化人们生态消费的观念意识;健全环境管理机制,规范居民环保行为;路、街、巷等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出行无障碍。
5.社区治安功能
社区治安的内容,从管理对象角度划分,包括协助政府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防范灾害事故发生,重视民事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从管理业务角度划分,包括社区秩序管理,治安事件管理,民用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户口管理,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等;从工作目的角度划分,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防控网络和发展壮大治安队伍,强化社区治安责任制度,拓宽社区治安领域,加强重点部位和特殊人员的管理等;从管理主体职责角度划分,包括社区治保组织的治安管理,社区单位内部治保工作,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让社区帮教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6.社区党建功能
社区党建的内容,主要是社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社区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社区党建一方面要消灭党建盲区和空白点;另一方面 要突出“为民”为宗旨,“富民”为中心,“安民”为保证,“乐民”为动力,“便民”为重点的工作重心;再一方面要转变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影响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明确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不断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的工作协调机制。
三、当前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社区的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了街道、居委会联网。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各社区都配备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到一万册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动站、心理咨询室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市民文明学校、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阵地。同时有80%以上社区建有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宣传,为失业人员、残疾人提供再就业,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了应保尽保,制定有地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的管理,社区有专门的清扫保洁及家政服务队伍,95%以上的居民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有楼栋党组织并能认真开展活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社区内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组织达到70%以上,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 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1、行政事务服务重于便民服务
我国的城镇社区基本上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街道居委会和 村委会演变而成,许多城镇社区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城镇社区仅仅在原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换上一块新牌子,其功能仍带有浓厚的行政机构色彩,主要忙于应对上级政府各部门所布置的任务,忙于准备各种汇报材料,社区工作趋于行政化。地方各级政府仍把社区当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所有上级机关的各种统计数据和各项检查,统统汇集到社区,使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应付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从而削弱了社区的便民服务工作。
2、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服务仍大都停留在传统、单项服务上
由于目前我国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人手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上经费缺乏,对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性服务大都停留在代发救济物、款等传统、单项服务上,尚未拓展到新型、系列服务上来,如兴建老年公寓、组建助残助困志愿队等。
3、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型期,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及时建立健全,职工还未真正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单位福利仍构成职工实际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部分人对单位的各种福利仍有强烈的依赖感,许多单位不仅是职工工资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福利保障的提供者。因此,绝大多数下岗人员不愿意选择公开失业,因为目前在我国,下岗虽然离开了其就业岗位,但就业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 一系列其他关系不离开其工作岗位,即原单位仍然保留其劳动人事关系,并仍然负责提供其基本的社会保障,有些单位甚至还向下岗者发放一定数量的“下岗工资”。、至于离岗和待岗人员,虽然他们的就业状态和工作处境与下岗人员是一样的,但却不能享受下岗人员的待遇。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无论下岗、离岗还是待岗,回原单位就业或得到象原单位较好待遇的机会已十分渺茫,实质上他们都已经失业。可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没有《失业保险法》作法律保障,同样的失业却是不同的待遇,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在单位,社区无法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4、对居民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家政服务比较零星,尚未形成实体化、产业化,对卫生环境、治安环境的服务尚未形成社会化
我国目前各种制度尚未规范,对社区哪些是有偿服务哪些是无偿服务未能明确界定,因此社区的各种有偿服务如家政服务等仍处于零星状态,尚未形成产业化,而大量的公益性服务如卫生环境服务、治安环境服务也尚未形成社会化,更缺乏经费支撑。
5、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特殊服务基本处于空白,有的甚至处于失控状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市流动,据报道,我国目前约有2亿农民进城经商务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目前涌入城镇各个社区,他们大都生活在城乡接合部、旧城区。一方面,这些流动人口在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增加家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大量涌入,又给城镇的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建设等方面带来压力。最初,对这些流动人口,公安机关曾通过办理“暂住证”的办法来进行管理,但后来终因警力、财力等原因限制而放任不管。因为这一群体流动性太大、人数太多,目前各城镇社区对他们的一些特殊服务诸如计划生育服务、卫生预防服务等仍无法完全真正到位。
五、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各个社区的现状。我认为新形势下推进社区服务,必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制定社区服务制度,建立各种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努力打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建设向规范化、服务型发展。同时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社区工作社区功能定位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着力于服务机制的健全,改革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一是要理顺关系。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负责,街道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下放权力,还权于民。改变权力倒置状态,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使社区服务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要规范社区服务。统一社区服务机构设置,明确社区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服务岗位和职责,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要推行社区准入制度,为服务进社区设立门槛,杜绝打着“服务”的旗号,实质是谋取行业或个人私利的项目进入社区,改变社区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
(二)着力于服务功能的完善,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社区服务的物质基础,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始终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因此,要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改变目前社区设置过大的局限,科学规划社区布点,包括服务设施规划、办公场地选址。二要加大政府投入,及早规划,逐步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问题。三要整合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社区是城市的一个小社会,辖区内行业门类齐全,单位涵盖政府的各个系统,有着丰富的公共资源。社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这一有利条件,加强社区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基础服务建设;要结合卫生、综治、计生等服务进社区,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点、集约管理;要吸纳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进入社区,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原则,积极引导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协作和竞争,从而使社区的部分服务项目转向市场化运作。初步建立包括社区公共就业、卫生、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会综合救助在内的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着力于服务理念的提升,切实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经常化,增强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促使社区党员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要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参观考察、学校进修、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社区服务理念。其次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继续实行社区干部公开招聘,面向社会广纳人才,逐步实现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实践中,还要对选人标准、方式渠道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
(四)尽快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以登记失业率为失业人口统计的标准口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登记失业率为4.5%,近年来在不断上升,尽管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但有专家估计目前已经超过7%的国际预警线。事实上,我们的下岗、待岗人员、失地无业农民都不在失业登记范围,由此统计出的失业人口数量当然低于依照国际惯例计算和反映出的数据,当以这种失业率判断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时,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度往往都被低估。而且,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对象仅限于企、事业单位在编职 工,街道失业者及失地无业农民不在其范围。这支庞大的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及失地无业农民汇集在各城镇社区,他们当中部分人无业可就,整天无所事事,长此以往,他们的基本生活无保障时,无疑给城镇社区的治安和稳定带来隐患。为真实反映我国现实的失业率和城镇社区的贫困问题,中央政府应考虑尽快颁布实施《失业保险法》,尽快废除下岗制度,凡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岗人员,都应尽快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转为失业者并尽快进入失业保障体系。同时,在政策上、经费上给城镇社区大力支持,在挖掘城镇社区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扶持城镇社区组建家政服务公司、清洁卫生服务公司、治安联防服务公司等,让城镇社区既可以作为一个中介组织,连接着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又可以作为一个直接的吸纳机构,承载着各种具体的服务项目,吸纳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失业者就业,大批量解决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使城镇社区服务与城镇社区建设的双向效益得到体现。
(五)出台相关政策,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今后几年,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预计每年新增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不少于600万人,加上原有的进城农民工的庞大基数,使城市的就业压力越来越突出。而农民工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没能享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同样因无业所导致的贫困,在农民工身上体现得要比城市居民严重得多。在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工中,他们的贫困发生率比城市居民高出2倍以上。可以肯定地说,随 着城市各社区中农民工的增加,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央政府有必要考虑出台相关政策,为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应本着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统筹解决的原则,以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壁垒为目标,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六)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培训
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市)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助城镇社区居委会做好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工作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尽量减少他们就业的盲目性。对于在城市固定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公安机关要通过让其办理“暂住证”等办法来加以管理,对于有固定住所并居住在城镇五年以上的农民工,可考虑尽快给他们落户。这样既可使外来流动人口对城镇社区产生归属感,也便于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他们实施管理及进行诸如计划生育等特殊服务工作,有利于维护城镇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七)完善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
地方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政社不分地方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明确认识社区居委会是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首脑机构而不是政府一级行政组织,属于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事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去完成,虽然可以要求城镇社区居委会适当协助但不宜让其承担太多,尽量减少城镇社区居委会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压力,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便民服务工 作。
(八)加强社区共驻共建活动
社区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与社区共驻共建驻社区内各单位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做到资源共享,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社区支持,让社区有足够的能力强化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服务,并使这些服务尽快向新型服务拓展,让老年公寓、助残助困志愿队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服务在各社区活跃开展起来。总而言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镇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不完善原因造成的,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各级政府、各街道、社区及各物业公司和各业主委员会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去逐步解决,我国城镇社区的服务就能在保障城市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满足居民的多方服务需求、大批量解决失业人员就业以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再就业等诸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我国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
总之,社区的基本功能首先是服务功能。服务居民是社区的宗旨。社区服务体系包括福利和公益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等。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 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二是管理功能。管理有序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主要体现在对与社区居民有关的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包括把松散的个人和单位组织成为关系相对紧密的群体或团体,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诉求主体;处理社区关系(社区之间、社区组织之间、住户之间、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团、利益共同体、家庭与外部的关系),维护社区利益;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认同感,提高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消除社区内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的安定团结;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居住社区内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人员的监督和帮教工作;加强社区管理主体的组织建设、功能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管理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产。
【参考文献】
[1] 岳峰.《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手册》.2007.01 [2] 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2003.1 [3]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2000.1
[4] 窦泽秀.《社区行政——社区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视点》2003.1 [5] 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20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7] 于显洋.社区概论.2006
致 辞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作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首两年半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马俊林教授,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马俊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倾注了马俊林教授大量的心血,马俊林教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马俊林教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二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马俊林教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谨向马俊林教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其次我也要感谢内蒙古党校鄂尔多斯分校,为我提供了如此之好的学习的平台。尤其感谢公共管理系的各位老师们,你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敬佩。
6.论法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篇六
——以法学学科建设为视角 程 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法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文献资源建设的理念和方向,为了适应文献资源的静态单线性传递转变为动态放射性传递的演变,更好地配合法学学科的建设,法律图书馆应将其功能定位于法学学科的导向和法学学科对接功能,以凸显其与学科对接的学术性和研究性特点。【关键词】:法律图书馆;功能;定位;学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我国高校法学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一些国内著名大学法学院均设立了独立的法律图书馆,如2011年新迁址的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武汉大学法律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图书馆 等,一些偏理工类的高校也在近些年内渐次成立了法律图书馆,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律图书馆 等。但综观法学学科建设的现状,法学图书馆的建设重视程度与法学科研相比,显得极为不匹配。一是资金的分配。有些高校的法律图书馆依托校图书馆的经费,每年只能分配少量经费用于订阅现刊,至于法律数据库的建设、图书的购置则成为无米之炊;二是馆员的素质。大多数法律图书馆馆员是非法学专业人员,对法学研究资源的利用渠道和特点不甚了解,只能履行传统图书馆的借阅职责,无法为法学研究者提供高品质、专业对接的资源信息服务。以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法律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导致与法学学科建设脱节,不能给予法学科研者物尽其用的资源效益使用最大化。一所大学法学院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法律图书馆内在的张力和外在的影响力,内在的张力是指对本校法学研究者研究的实际推动力,外在的影响力是对校外法学者的资源需求的满足度。因此,本文以为,法律图书馆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功能的正确定位,传统的法律图书馆的功能应重新予以审视,以利于现代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法律图书馆的演变:静态单线性传递到动态放。
机构人员、法院以及法学研习者呈现法律文献资源信息,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了解和搜集文献信息为主要工作职责,正如哥伦比亚法学院图书馆馆长kent mckeever提出的关于法律图书馆角色的看法:“图书馆员们检索资料,但不阅读资料”。以美国国会法律图书馆为例,在法律馆成立的早期,工作人员服务范围和类别较少,但在1990年规划成立数字图书馆后,已为为50余万盲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了唱片、磁带和盲文点字书服务近2300万人次; 办理版权登记526,378种次; 通过国会研究服务完成国会移交的研究任务822,697项; 通过法律图书馆为国会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准备法律研究报告1,416份; 读者到馆记录9300万人次; 图书馆网站访问61400万pv,在线用户超过140万人; 截至2007年底,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提供的数字在线历史资料文档已达到1360万个; 通过电话、书信和邮件等形式向个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682,672人次。另外,美国的法律图书馆成立公共参考部和外国法律资料参考部,公共参考咨询台每年至少要接受10,000条咨询服务,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律师和图书馆员,且一般具备较高水平的图书馆学和法律专业知识,他们为读者提供法律及立法咨询服务。公共参考服务部也提供部分外国法律咨询,主要的国外法律问题参考咨询服务由外国法律资料参考部提供,这一部门是法律图书馆的核心,人员均为经验丰富的律师,全都掌握多种语言,他们为需求者提供的服务覆盖所有法系,并负责所熟悉语言的主权地区的资料采选。
在中国,随着数据信息化,馆内工作人员的静态服务也动态化。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学科馆员小组”,为学校38个对口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主动的、及时的、深层次的学科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因此能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他们通过与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一是为本学校的研究者提供动态服务,同时也可以向校外的研究者提供动态服务。如通过calis外文期刊网这个平台,实现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本平台收录近10万种高校收藏的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信息,其中有4万多种期刊的文章篇名信息周更新,目前期刊文章的篇名目次信息量达6000多万条,以下图则是最新更新的数据。
法律信息时效性较强,法律研究者对资料、信息的掌握的全面与否、确切与否可能直接决定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水准和成败,法律信息在法律研究中的至关重要性。各种法律信息的更新和查询的便捷,使法学研习者能尽快地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紧跟研究动态。可见,现代的法律图书馆已从传统的静态纸质馆藏图书馆转型为动态数字图书馆,现代化的法律图书馆不再停滞于文献资源静态单线性地传递,而是演变成动态地放射性地传递给研究者。它与传统的法律图书馆最大的区别就是改变传统的提供阅览室内的阅览、复制等静态的传递服务,而是通过动态地传递文献资源信息,将服务空间超越阅览室,走向研究所、研究者家里,如参考咨询是法律图书馆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服务,有法学研究需求的师生在家里就可以获取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对接服务,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节约成本,更是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此类专业性、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真可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法律图书馆功能:从实然到应然的定位
(一)法学学科导向功能: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
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法律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硬件,法律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纸质和电子的文献资料,一是各种立法资料、法规条令、条约协定、案例汇编、各种政府出版物、国际组织出版物、法律方面的专著等;二是收藏反映法律发展历史的视听资料和实物资料;三是类似lexisnexis,westlaw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四是馆际互借的信息资源。
为更好地适应研究性大学法学学科的建设需要,法律图书馆收藏文献时,一是偏重收藏名著译作和外文资料,二是兼收与法律研究相关的其它学科资料,特别是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环境科技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使学科交叉且更多途径研究,三是实行专家选书制度,由不同法学学科的专家代表(每年换选不同专家),按照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法学学科采购图书。以德国大学为例,其综合性大馆与法学院图书馆及其部门法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组成一个全方位的文献收藏与利用的文献保障体系。如汉堡大学是德国境内一所著名的高等学校,其大学综合性馆同时还兼有汉堡市国立图书馆的职责,它针对所有公民(包括本校学生)提供大量的法律文献服务,而其校内设置的法学院图书馆则是专门针对本校法律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它是法学院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基地,在法学院内另设置的16个法学研究心独立设有16个专门研究性图书馆。这16个研究图书馆只为博士申请者与本研究中心的教授开放,重点收集对外国法学文献与本部门法文献的领域,许多这样的小型图书馆都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曾得到过许多知名学者的青睐与支持。该校法学院的民法图书馆,建立于1919年,现有藏书5万册,订有专业期刊78种,工作人员4人。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法律学科特有的专门图书馆形成一个公认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专业馆藏。
当然,要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供给功能,最重要的支撑是资金,但每年的经费是有限的,而且还有限缩的趋势,尤其是非985院校,非211院校,文献购置经费就更为紧张,如果馆藏文献和数据库以高校联购方式购买,高校法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这样就可以用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资源供给效应,以更充分地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供给功能。在这一问题上,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法律类的图书以英国的图书居多,法律图书的采购一般采取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香港大学图书馆三校联购的形式,而电子图书则采取8校联采的形式,以达到采购费用的最节省。图书馆多以购买精装图书为主,采购回来的平装图书,不论语种一律外包精装,为的是图书能很好的典藏。
(二)法学学科对接功能: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
法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法学研究者,其查阅资料的目的最终在于学术研究,而不是为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对法律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研究性大学法学学科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丰富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图书馆,需要专业图书馆员对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整理,宏观上指导法学学科的研究,实现法律图书馆与法学学科的对接功能。具体可归纳如下:
7.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分析 篇七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现状
自1992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在7省(区)批准成立了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一个经济合作中心,它们分别是辽宁省的丹东,吉林省的珲春,黑龙江省的黑河、绥芬河,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博乐、塔城,中哈霍尔果斯经济合作中心,云南省的河口、畹町、姐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和东兴。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跨边界的经济合作行为,受边界两侧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的影响,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曾加了困难。也正是由于边境地区所特有的区位特征和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边境经济合作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管理层次纵深设置较多等问题,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引出了边境贸易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
边境合作区是沿边地区各种资源和要素相对富集的地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快速、持续发展,带动沿边的总体发展,提高沿边居民生活水平。1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合作中心)有10个设在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对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立足于“中介服务功能”的发展定位。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地处国家交界地带,拥有通往国外的相对便捷的通道,是客货流的集散地,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具有为跨国合作与交流、客流和物流的集散提供中介服务的特殊优势,是其它地区无法取代的。另一方面是中介服务的发展是一项投资少,回报高的行业,可以把更多现有资金集中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时也为地区发展建设提供资金帮助,这对建立初期的边境合作区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功能一直都会是整个合作区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中介服务发展水平也是衡量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子。
2、旅游功能”的发展定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边境地区大多都是少数民族集居和杂居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边境经济合作区融合了境内外少数民族文化,对旅游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加之边境经济合作区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3、边贸功能”的发展定位。
边贸功能是边境合作区的基本功能之一,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边境贸易。现阶段中国边境贸易主要以小额边贸、边民互市边贸、地方边贸三种形式,存在着贸易市场结构单一、规模小、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对边境贸易的整顿,使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
4、合作平台功能”的发展定位。
随着合作的深入,条件的改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有了更大的发挥舞台,它有能力,也有条件为腹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合作平台的搭建能够带来更多物流、客流和资金流,更多实力企业的落户,对解决边境区在发展中遇到的诸如资金、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合作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对国家间提供更多直接的合作和交流机会,促进国家间的了解和互信,增进民族情感,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5、加工功能”的发展定位。
边境合作区的加工功能在早期体现的并不明显,边境合作区加工功能的体现主要是随着边境合作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期主要以手工艺品和初加工产品为主,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分工不合理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边境地区特殊的区位条件吸引了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同时边境区的技术、人才引进也加强了边境加工能力。边境合作区的加工功能也因此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分工细化,规模扩大附加值增加,成为边境合作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发展阶段分析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在边境合作区的功能发挥方面也同样是在不同时间段功能发挥程度是不相同的,但随着合作区的发展,合作区功能的都会得到全面的发挥。
1、建立初期。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立初期,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文化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大,工业发展落后,主要是一些手工艺品和初加工品,附加值低。这一时期边境区的各种功能都没能充分发挥,甚至像加工功能、合作平台功能等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基础设施落后等而没能发挥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蓄积能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建设,为下一阶段的冲刺做准备。
2、发展中期。在第二发展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初期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总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基础设施有了改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它们还是困扰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问题所在。主要任务是加大资金投入及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及引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使边境区的各功能都发挥出来,以促进边境区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提高边境区的造血能力和竞争力。二是调整阶段,初期及第二时期第一阶段的发展,又为边境区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都会对边境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对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式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3、成熟阶段。经过前两个时期的发展,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的各种优势已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挥,地区发展速度在逐渐减慢。在这一时期,区位优势再造,挖掘内生潜力以带动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另外,充分发挥合作区的外溢效应及示范效应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使边境经济合作区由点向线、向面扩展,为改变边境地带贫困、落后的现状服务。
四、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边境经济合作区存在的以大问题。近年来,边境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所改善,但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远远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软件建设也达不到要求。设施简陋、规模小、不配套等制约了地区的发展,通道建设的滞后更是成为制约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瓶颈”因素。
2、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现有边境经济合作区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金缺口大。进一步拓宽思路,探索新型市场融资方式,多渠道融资,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如:通过融资贷款或是土地滚动开发解决资金问题;将开发建设与经营捆绑在一起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等。
3、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贸易规范化发展。
现有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多以初级品为主,质量差、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扶持一批有竞争能力的、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推动这些产业由初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上文提到,小额边贸、边民互市边贸和地方边贸是现阶段三种主要的边境贸易形式,它们存在贸易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产品附加值低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改变现有边境贸易现状,使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以增强经济合作区竞争力。
4、建立高层沟通协调机制。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并不只是一国之事,它对促进合作双方经济发展,提高双方边境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是同等的。大多数国家都已把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和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涉及到国家间的合作,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由地方政府解决的,建立高层的沟通协调机制以保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顺利发展。
五、小结
边境区是一国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和平时期能够表现出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的特殊区位优势,均由边境这一特殊区位决定。在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区位优势不断表现出来,就体现在区域功能的发挥上。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区域功能不同,区域功能发挥程度也不同。
摘要:边境区是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区,发展水平滞后,边民生活困难,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有利于提高边境区发展水平,增加边民收入。在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功能不断的显现出来,对边境经济合作区做功能定位分析有利于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阶段的分析以确定各个时期主要的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定位,发展阶段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晔,毕燕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2),1-4.
[2]、田光伟.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6),23-25.
8.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八
李学术
摘 要:中国农村在反贫困领域已经进入了“两轮驱动”(低保和扶贫开发)的历史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对扶贫开发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机制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扶贫开发既要发展又要救济,发展与救济目标同时兼顾。未来应确立“发展型”的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格局,实现正确激励,充分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的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竞争,扶持先进,梯次前进,共同发展。关键词:农村低保,扶贫开发,功能定位,发展机制
2007年7月,在全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面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3月,中央决定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新的标准将原来的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并统一提高到家庭人均纯收入1196元。上述制度安排标志着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国政府对抗贫困的斗争已经进入了“两轮驱动”的历史阶段——低保制度维持生存、扶贫开发促进发展,开发与救助相结合。
作为一项重大而且长期的制度安排,低保制度必然对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所有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是扶贫开发工作部门的职责所在,而在低保制度背景下,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职责与目标已经发生变化,职能部门对此不仅必须要在理论上有清晰认识,更应在实际工作中作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设计。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在低保制度背景下,扶贫开发应该有着区别于低保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分工,对此已有共识。但究竟如何定位,建立什么样的工作机制才能实现其“发展”目标,迄今为止尚未见到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
一、农村低保制度出台背景和实施过程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通常的做法是政府对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其保障对象是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家庭。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财力稳步提高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切实解决少部分极端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让贫困人群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227余万人,人均月保障标准为162元,1-9月份的人均补助差额为76元。应当说,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城镇居民,城市低保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并不晚,实际上还早于城市,但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其进展一度比较缓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突破后,民政部着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并决定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中国农村形成了低保制度和特困户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这一制度安排也在事实上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因此明显加快。2006年底,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区市已经达到24个,2007年6月底,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2068万人。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并确保在年内将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到户。至此,先经地方政府实践探索,后经中央政府正式确
认,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终得以全面确立施行,这是中国政府继全面取消农业税等重大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决策。
二、农村低保制度演进趋势
(一)农村低保制度将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
中国国家层面的农村低保制度的确立迄今只有不到3年时间,但应看到,这项制度绝非权宜之计,而将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首先,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即使在保证起点公平的前提下,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会导致获取资源能力上的不同,最终导致人的经济情况的差异。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共同富裕是终极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是应有之义,对此,作为最重要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的低保制度也将是长期的。其次,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初,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13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今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促进社会福利所做努力中最核心的部分。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再次,从中国的国情看,虽然经过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按照中国官方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农村的贫困率(人口数量比例)从1981年的18.5%下降到了2004年的2.8%,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1.52亿下降到2600万。按照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按2003年农村价格计,平均每人每年888元人民币)计算,中国的扶贫成就则更为显著。从1981-2004年,在这个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从65%下降到10%,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6.52亿降至1.35亿,5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处于贫困线的人口绝对数仍然很多,而且,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化,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极为复杂,有的甚至是自身能力的缺乏,因此,单纯依靠他们自身的发展并不能解决脱贫的问题,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低保制度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综合上述几条理由,我们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是中国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一项重大而长远的制度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贫困将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会成为一项基本的国家制度。
(二)保障标准将逐步提高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伊始,受政府财力所限,低保制度标准较低。但2007年国家《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指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这也是国际惯例。随着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保障力度势必持续加大。就近期动态来看,这种趋势已经比较明显。2008年底,全国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是人均988元年,月人均补差是49元。有的地方(如辽宁省大连市)甚至开始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今后根据物价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城乡低保标准每年都将有所提高。
(三)低保制度覆盖面将继续扩大
美国近10年来,每年享受贫困线救助的人相当于总人口的14.5%。目前,中国的农村低保覆盖面仅有6.15%。这说明在使农村贫困群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中国政府的财力还比较有限。受财力所限,中国在低保制度建立之初设定的政策标准还比较低,这使许多应该得到制度保障的低收入农民家庭暂时被排除在制度框架之外。符合政策标准的困难农户未能做到“按标施保”和“应保尽保”,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面还远远低于理论数字。可以预期,将来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增长,农村低保标准将逐步提高,更多的低收入农村家庭将加入到低保制度覆盖范围之内,符合低保标准的困难家庭也将应保尽保,低保制度的实际覆盖面将继续扩大。
三、低保制度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从总体上和长远来看,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作为一项“兜底性”的制度安排,直接减少了绝对贫困人口,分担了扶贫开发的一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低保制度也提供了物质条件,使扶贫开发工作从维持生存的包袱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发展目标的实现。低保对象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将这部分人群从扶贫对象中分离出来,不仅可以减轻扶贫开发工作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扶贫对象的特征更加趋向“同质化”,这一变化将更加有利于探索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相关政策,从而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挑战
农村低保制度大面积实施前后,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走向一度出现思想波动,甚至有人提出“全面实施低保制度后还要不要扶贫开发”的疑问。在2007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重要批示以后,上述思想波动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但是,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不再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是要着力于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尽快对低保制度实施后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作出调整。具体包括:一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职能必须重新界定;二是为了确保完成自身职能和发展目标,必须进行积极探
索和创新,尽快确立“发展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虽然扶贫与低保性质有不同,职能有分工,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交叉或重叠,如何进行组织协调和政策衔接,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低保制度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新定位
(一)传统扶贫开发工作:兼顾“扶贫”与“低保”双重目标
中国的传统扶贫政策虽然以“扶贫开发”、培育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但在国力匮乏、贫困人口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此一政策实际上同时承担着人道主义救济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职能。这两项职能的性质不同,其实现的机制也应不同。对于前者,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贫穷”——只要足够贫穷,达到一定的标准,政府就不能袖手旁观;而对于后者,问题就要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扶贫资源的分配必须至少考虑两项内容,一是贫困,扶贫资源必须瞄准其对象——贫困者;二是扶贫资源的分配必须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那种只能照顾到贫穷而无助于脱贫目标实现的政策应该予以摒弃。但是,当贫困人口(尤其是极端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而扶贫资源又极度匮乏的时候,要将有限的扶贫资源集中赋予其中的“发展的贫困者”,不仅存在操作上的障碍,而且势必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因此,现实的政策选择必然是,扶贫开发既要发展又要救济,发展与救济目标同时兼顾。
9.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九
天津港口发展功能定位与战略规划目标
5月天津市政府召开了首次天津市港口建设工作会议,8月又召开了天津市第二次港口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天津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个方面24条意见:一、加快港口发展是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二、天津港发展的功能定位、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综合能力;四、统筹规划,保证港口及相关产业发展;五、做大做强天津港集团,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六、优化服务,营造一流口岸环境;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天津港发展创造条件;八、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合力兴港.
作 者:王海平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港口英文刊名:CHINA PORTS年,卷(期):“”(10)分类号:F5关键词:
10.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十
关键词:知识主管,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日益突出,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如何对知识进行更好地管理, 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需要已经成为企业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作为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CKO应运而生。
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简称CKO, 有人也译作企业知识执行长、首席知识官员、知识总监或智力资本主管等。是指在一个公司或企业内部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行政官员, 是近年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而在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个新的高级职位, 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知识主管职位的设立, 意味着知识管理已正式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 将为公司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1.CKO的角色定位
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Tom Daveport认为, 由于CKO还是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概念, 其角色是比较复杂的, 他列出了这一职位的四个可能方面:
1.1 CKO必须是组织知识和学习的鼓动者或传道者
这里的知识是指组织所知道或能够知道的具有附加价值的信息, 它包括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图书馆和文件柜中的文献、与其他能够产生知识的企业和个体的联系以及计算机数据库中的资料。由于知识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需要对与知识相关的组织文化和个体行为进行长期的变革;
1.2 CKO是组织知识基础设施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组织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组织的图书馆、知识库、人力资源 (HR) 、计算机知识网络、研究中心和学术联系;
1.3 CKO将是外部信息和知识提供者之间的主要联络员
这是许多企业的一项主要开支, 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CKO对企业内业已存在的知识创建和使用过程 (如产品开发) 提供关键性的输入;
1.4 CKO在企业知识结构的设计和实施中发挥领导的角色
有些知识主管从自身实践的角度, 对知识主管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如John Peetz从1995年起就担任纽约Ernst & Young LLP的知识主管, 他认为知识主管的一个主要角色就是影响者。他说, “他们是一些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的人, 能够忍受模棱两可的人, 能够通过说服影响他人的人。”Peetz强调说, 即使像他这样拥有广泛的资源, 他也无权决定其他部门如何去做, 他是依靠自己的交流技能来说服那些比较勉强的员工和主管的。
2.CKO的主要职责
2.1制定知识政策
设立CKO之前, 组织通常设有信息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而知识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由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的, 如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使用与创造等。这时的知识管理是分散的、隔离的, 组织很难对其全部知识进行整合,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政策来约束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 使组织的知识流有序地流动, 这些工作就是由知识主管来组织的。
CKO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充当组织的“设计师”。他们通常是知识目录、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密集型业务与管理程序、知识交流机制、知识共享空间和知识保护政策的“设计者”。CKO的大部分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是概念性的。通常他们先说服那些热衷于参与知识管理的员工 (拥护者) 接受一个设想, 然后从不断深入的知识管理实践中获取经验、注入新思想, 在动态中调整计划, 并从相关协作者处获取必要的帮助。这时CKO事实上是提供咨询服务。
2.2提供决策支持
一般组织人员的职责始终是向上的, 而知识主管不是组织的直线人员, 其职责是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主管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性工作。CKO要与组织内四种人打交道:首先是知识管理的拥护者, 这些人对特定的知识管理概念或者计划感兴趣, 已经认同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并愿意接受新观念, 尝试新事物,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群众基础。其次是知识管理的支持者, 这些人只能在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寻找, 他们必须热衷于知识管理, 认同知识管理的理念, 关键时刻他们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甚至投身于知识管理活动, 他们是知识管理的中坚力量。再次是知识管理的协作者, CKO发起的任何一项知识管理活动, 都不是独立能够完成的, 必须与公司其他高层人员合作, 如人力资源专家、CIO等。他们是知识管理实施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最后是知识管理的怀疑者, 对知识管理活动他们或者反对或者消极对待。
3.知识主管的能力要求
3.1 CKO必须是咨询者、整合者
要能够引发企业员工的创意、倾听创意并予以响应, 在激发创意与符合企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也要让新的创意为企业所接受, 并对改变感到感激, 也因此CKO必须要深知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对改变的接受度, 了解哪些是对企业有价值的改变, 以求企业在改变过程中能够更平顺, 以达到增进企业的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3.2 CKO是技术专家
CKO必须了解哪些技术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储存、利用和共享。早期CKO工作研究表明, CKO的第一步工作通常都是以IT为基础的, 例如创建知识目录、发展知识共享组件、建设公司内部网络等等。而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与业务流程通常也需要开发知识共享信息应用系统, 如记录经验和观点的组件、同步自动更新的数据库。CKO还经常是公司IT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即使不是如此, 他们一般也要经常与CIO或者IS经理合作共事。因此CKO必须对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有足够的了解, 与相关人员有充分的沟通, 他们必须能够理解知识管理对技术的要求, 能够判断哪些技术是有效的;他们必须能够识别采用新技术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清楚该在何时采用新技术。
3.3 CKO是战略专家
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仅仅拥有合适的软硬件系统是不够的。它要求公司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开发、共享和创新作为竞争优势的支柱, 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决策, 实施全面管理。由于CKO的工作对象都不直属于CKO, 因此CKO实际上是在一张平行的工作网上开展知识管理工作。CKO只能以他们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演示证明等手段取得他人的信任。他们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逐一说服公司管理层, 使之相信个人或者某些地方可能存在的知识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危险和机会,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定知识管理计划。
3.4 CKO是创新专家
CKO大都富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他们对促进业务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感到兴奋, CKO会认识到担任一个全新职位存在的个人风险, 但是他们似乎更喜欢冒险事业, 不少CKO都把自己视为开创一种新活动和培养一种新能力的建设者。总之, 成为CKO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必须拥有跨领域的丰富经验, 作为支持公司中所有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者, 他必须是一个通才。
4.CKO知识管理的内容
4.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
知识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而CKO们则乐于将自己的角色戏称为“设计师”, 他们需要就知识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 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 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4.2 CKO站位于企业战略高度, 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规划
知识资源是企业里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 它是知识管理的对象。国内许多企业往往重在思考建立管理知识的手段和工具, 但是对于需要管理的对象—知识资源的分析并不到位。所以CKO首先要进行知识的规划。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当前影响度最大?哪些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度最大?这些领域的知识与同行业标杆相比是强是弱?企业对这些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编码程度如何?这些领域知识的扩散程度如何?等等问题, 都需要分析清楚, 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企业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和活动。
4.3 CKO要对知识管理进行规划, 领契企业管理好知识资源
知识规划完成后, CKO需要通盘考虑如何通过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保障, 使人与知识紧密结合, 让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这个“知识之轮”转动起来, 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 为企业创造价值, 赢得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 这个阶段CKO要做如下的工作: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 率领企业找到知识管理的愿景和目标;正确定义好企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地表达;推动建立合适的IT系统工具以保障“知识之轮”的运转;将知识管理的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为一体;建立合适的知识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营造适合知识管理的信任、共享、创新的文化氛围。
4.4 CKO要负责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
怎样让企业里的每位员工将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和应用、知识创新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中, 这其实是一件旷日持久的拉锯工作。当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用知识创造价值, 怡然享受这一过程的快乐, 且浑然不觉他做的事情上面挂着的“知识管理”帽子, 这往往是最完美的境界。如何改变组织的行为, 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推崇共享、持续改进的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 更是CKO殚精竭虑, 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努力完成的宏伟事业。
这一阶段CKO要做的工作有: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逐渐改变大家的观念;建立正式的、虚拟的团队, 在各部门和业务环节推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机制, 保障知识管理方面的制度得以贯彻和执行;对知识进行质量、数量、安全等方面的审计;基于知识管理, 不断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持续改善, 建立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张福学.知识主管论.现代情报, 2002, (1) .
[2]吴庆海.中国CKO之道.http://cio.it168.com/e/2007.06.05.
11.旅游项目功能定位设计分析 篇十一
摘 要: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提出巡视检察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检察监督的载体,其制度设计具有鲜明的价值定位,而现阶段亟待寻找适合的巡视检察制度供给路径。
关键词:巡视检察 巡回检察 刑事执行检察 派驻检察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检察院对监管场所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法律监督效果,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2月29日下发的《关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开展巡视检察工作的意见》第一次对巡视检察制度进行科学定义。巡视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的天子巡狩制,即天子对各地进行自上而下的巡察。巡视检察作为监所检察部门(现更名为刑事执行检察局)履行法律监督的一种新型方式。该意见将其准确地定义为:地(市)级以上监所检察部门(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对本辖区内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的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刑罚执行、监管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检察,同时对该监管场所检察机构是否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情况进行检察。因此巡视检察的对象具有双重性。
追溯我国刑事执行检察制度,巡视检察制度诞生之前,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场所的监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派驻检察,对监管场所实行直接、实地、即时监督,具有优越性、有效性的一种主要监督方式。另一种是巡回检察,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监所工作的决定》中的内部规定:可以实行巡回检察是适用于常年关押人数数量较小的监管场所。目前高检院对于“关押人数较小”也没有明确解释和规定。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公安部关于看守所等级考评规定,月均关押人数少于100人的为小型看守所,实行巡回检察。巡视检察制度虽然在近三年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坚持下去,必须进一步进行健全,对其功能价值准确定位,达到刑事执行监督的形式创新。
一、关于我国巡视检察的功能定位
巡视检察是巡视和检察的结合,既体现了检察机关对外法律监督关系,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内部的上命下从关系。巡视检察不同于检察院对传统派驻检察或者巡回检察,当然也不同于以往上级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对下级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工作检查,而是在二者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不管是派驻检察,或者是巡回检察,这两种方式均是由对该监管场所直接负责法律监督职责的人民检察院平向履行的;但是,巡视检察却是由对该监管场所直接负责法律监督职责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履行的,因此其适用指向具有对下性。巡视检察在刑事执行监督环节,作为除“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监督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监督载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价值功能,其优势表现在:
(1)有效强化检察机关外部监督,补强监督视角、补强监督效力
巡视检察有助于消除监督盲区,其站位更高,视角更开阔。对于派驻检察的日常监管中部分习以为常的违法行为等监督盲区,巡视检察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发现刑事执行活动、监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易发情况。
笔者认为,派驻检察的级别相对于其对应监管场所的级别,经常出现级别过低而导致法律监督乏力的现象。比如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监狱由于是隶属于该省级监狱管理局统一管理的机构,其对应的级别大部分为正处级,而承担对这些监管场所法律监督职责的派驻检察室级别多为正科级,检察室主任的级别也低于监狱长的级别。派驻检察仅能通过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等手段,监督手段单一,对被监督对象刚性强制力弱,导致被监督对象可以按照自己意愿是否采纳检察建议。而巡视检察充分体现了上级人民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工作业务的指导和支持,让下一级检察机关更能够借助上一级检察机关的直接力量,解决了级别不对等、监督乏力困境,达到监督成效最大化。并将监督情况及向被监督对象的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屡纠不改,监督无约束力的问题,补强刑事执行监督效力。
(2)有效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积极督促指导,了解真实情况
巡视检察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为上级检察机关刑事执行监督局。巡视检察体现了一种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对下级检察机关具有督促作用,对于怠于行使检察职权者有一定规范、指引作用。使得派驻检察干警不敢萌生“上级无人管,管不着”的错误思想,巡视检察制度通过这种突然抽查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派驻、派出检察室履行检察职责起到积极督促作用。
长期以来,派驻检察室通常人数较少,办公室多数由监管场所提供,吃饭在监管场所干警食堂,甚至有些情况派驻监管检察人员会私自搭坐监所场所的班车上下班,从而引起一些监管场所派驻检察人员较易存在被看守所、监狱等监管场所的干警“同化”的不良工作现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情社会背景环境下,派驻、派出检察机构的法律监督作用就无法发挥到位,其法律监督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地大打折扣。然而巡视检察制度彻底改变了检察部门只依靠派驻检察单一的监督监管场所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权力制衡调控的工作机制,强化了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
巡视检察检察时间具有突然性,非预告性。这不仅可以助于提高检察业务的日常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助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更了解真实的监督场所日常情况。笔者认为,上一级检察院刑事执行监督部门到下一级相关部门进行巡视检察业务工作时,日常情况下均会通常事先通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的相应刑事执行监督部门。下一级检察院接到通知后,提前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进行自查自纠。由此可能造成无法真正反映下一级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监督最真实的一面。巡视检察已经真正地确定不需要事先通知被巡视检察的单位或监管部门,而是通过亲临现场,能够对于派驻检察室开展的情况一目了然。
(3)有效发挥刑事执行检察一体化长效机制
近年来,在检察一体化方面,关于侦查、批捕和公诉环节,检察一体化的制度和措施都相对成熟和完善,比如侦查指挥中心的设立,侦查环节一体化已经非常完善。而在刑事执行监督环节,检察一体化举措还在初步尝试阶段,而巡视检察制度确保了日常监督工作置于上级院不定期并且进行现场指导、督促,使得基层派驻检察人员更加自觉、充分的履行监督职责,发挥了检察一体化机制。
巡视检察制度设计初衷是将检察机关刑事执行监督部门在履行职责时进行合作和互动,将刑事执行监督检察人员力量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促使上下两级之间的纵向指挥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整体作战的强力配合机制,集中力量对某一地区的监管场所开展检察监督活动,促进检察效能的发挥和侦查工作效率的提高。实践中,巡视检察与派驻检察、巡回检察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进一步深入把握了解刑事执行监督检察工作的日常活动规律,全面客观地把握被法律监督对象的活动情况及内容,一方面强化事前监督,另一方面也强化事中监督。真正地展示法律检察监督职责以及日常监管责任的划分情况。巡视检察,对现场进行亲临指导,对于刑事执行监督检察人员来讲,是与上级检察人员相互学习交流,相互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
二、我国巡视检察制度供给路径
(1)远期的制度供给路径
由于巡视检察制度涉及到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监督的司法机关(部门)进行法律监督关系,按照法理来讲,这种法律监督关系是毫无保障的,目前巡视检察制度也只停留在刑事执行检察厅的文件中,效力层级过低。为解决法律效力层级过低,这就要求由法律明确规定,才能确保刑事执行监管领域的检察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公平公开。笔者认为,建议立法机关要为了推动巡视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考虑将巡视检察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
(2)近期的制度供给路径
在立法层面尚不到位的情况,为保障我国的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在文明、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针对巡视检察制度,目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加以完善:
一是要坚持巡视检察组长级别高于被巡视检察单位负责人级别的原则。对巡视组成人员要设立专门的检察人才库,要从业务优秀能手、业务标兵中选取任命。每次巡视组成人员必须坚持随机性抽取原则,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组长必要时可以由上级院分管副检察长担任巡视检察组组长。笔者认为,巡视检察组成员,按照特殊情况也可以邀请具有相关职业技术职称的检察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或抽调下一级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监督检察部门的优秀检察业务人员参与。更有甚者,务必可以按照要求,尽量邀请同级公安局、司法局相关的业务人员参与巡视检察的日常工作,达到群策群力。
二是要积极采取必要的突然性巡视检察,并做好保密工作。为了了解被巡视单位最真实的情况,坚持对监管场所进行全方位监督内容检察。对监管场所的执法活动巡视检察时,必须亲临现场查找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听汇报,看材料等形式上。要深入到监区、监舍、厂房,查看被监管人生活、学习、劳动等情况,务必需要与被监管人或监管民警当面一对一的口头谈话,在固定场合,一对一接受被监管人或者其相关近亲属的控告、申诉、举报等日常工作。也可以通过及时查看派驻检察机构和其对应的监狱、看守所所形成的信息联网或监控联网的微机以及重要的日常监控录像,帮忙扫除监管盲区。在现实过程中,不管如何突然,巡视检察人员要进入场所时,都要通知当地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当地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陪同下才能进入监管场所。为了确保巡视检察具有保密性和突然性,目前要赋予上级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对下级部门有直接的临检权,巡视检察人员凭着工作证和介绍信,即可开展巡视检察。
三是要善于运用巡视检察成果,树立监督的权威性。在巡视检察以后,发现派出、派驻检察机构存在问题的,巡视检察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罚措施。同时,主动向被检察的监管机关通报当前巡视检察的结果,适时提出正确的检察意见、建议,同时及时通报担负该监管场所的检察任务的人民检察院。为了避免一些被巡视单位仍然不会把监督太当回事,要坚持将检察结果向被巡视单位的主管部门进行报告。通过形成综合巡视检察报告,督促其主管部门责令被巡视单位接受整改纠正,树立巡视检察监督的权威性。并要求其主管部门对于被巡视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回访反馈。
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巡视检察的适用范围。虽然《关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开展巡视检察工作的意见》只界定在对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监督范围。但笔者认为,在巡视检察制度设计过程中,巡视检察侧重于日常的监督,日常监督不仅含对监禁刑的监督,还对非监禁刑的监督,这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执行监督的职责相对应。因此在刑事执行监督领域,无论是自由型的执行监督,或是财产性执行监督,或是死刑执行临场监督,或是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或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等,巡视检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