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的心得

2024-09-08

王君的心得(精选7篇)

1.王君的心得 篇一

王君小传的散文

同乡人王君,幼时即好棋。及年长,从一师兄学弈,粗通棋理,便四处寻人过招。自云:可不饮不食不寝,不可一日无棋。友人戏称其为“棋痴”。人既言痴,其行事自有其痴处,今收录一二,以驳一笑。

王君年轻时尝求学于某高等学府,此中高手如云,人才济济,自有棋艺不凡者,故专设棋类协会。一日,协会举行赛事,王君闻之,意欲参加,又深知自己棋道初成,恐出乖露丑,左思右想,心中惴惴难定,乃问道于师兄。师兄云:“君不识人,人亦不知君,奈何畏之?”某君以为然,欣然而往。

赛事实行抽签制。及对弈,王君观对手身高且壮,面目威严,畏之甚。顾谓师兄曰:“其人甚高大,恐不敌。”师兄哂之:“尔弈棋乎,较技乎?”不顾而去。

顾盼之间比赛开始,王君无奈,勉力出战,小心揣度。数子之后,王君惊,此人落子毫无章法,随心而下,可谓落子无方,攻防无度。难不成其外表强而内疲弱哉?思量间那人破绽频出,王君轻松吃掉其大龙。及提子完毕,正得意微笑,却见刚提掉数子的空处又现棋子,盖其人不知死地,复投子于腹中。王君大喜,尽提之,几番来往,本不甚明朗的棋局情势大变,王君全盘皆活。王君意外得胜,拊掌大笑曰:“妙哉妙哉,棋之一道盖如此乎?吾得之矣!”

王君自此一役,信心大增,不再畏首畏脚,唯唯喏喏。但有赛事,必往而战之,虽屡战屡败,但王君自认运气不佳,不肯往思棋艺之不足,故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一日,王君携师兄外出,偶见路边一老者摆棋摊,其痴性复发,跃跃欲试。师兄止之曰:“但凡摆摊设赌者,多世间高人,不可妄动。”王君冷眼观之,不识老人妙招,只认做寻常之辈,不顾师兄阻挠,慨然掏钱入座。

老者不言不笑,落子如刀。王君只觉一股大力压来,顿感呼吸不畅,心知不妙,然自视才高,不肯言败,强自镇定,落子如飞。几十手后,棋已无解。旁有闲人支招曰:“劫活,劫活。”王君此刻如寒冬而浸冷水,心下一片茫然,持子良久,收一官子。老者拈子微笑,曰:“后生轻老儿邪?取笑老儿邪?”戟指一弹,棋子直落中盘。王君大惭,冷汗交流,手颤心慌,棋子飞出,自填一眼。闲人哄曰:“真真高手也,高手也。”王君面赤气短,有心发作,见其观者众,自忖再三,终不敢驳,抱愧弃子而去。

既归,师兄埋怨曰:“甫一落子,高下立判。尔何自大至此,自讨无趣焉。”王君强辩曰:“非不能也,乃不欲也。怜其年老,不忍痛下杀手耳。”

市文化馆为弘扬棋类文化,特聘一职业棋手设坛授课,兼陪业余棋手过招。是日,职业棋手开坛讲解,果真出语不凡,舌绽莲花,口若悬河。台下听之者众,个个如痴如醉、如闻天籁,群情激扬。然对弈之时,或畏棋手手段高妙,或惭己身技艺浅陋,不免你推我让,失之唯唯。时王君闲来无事,正于闹吵处寻人玩耍。见之,昂昂乎而来,纠纠然落座。棋局开,王君神情肃然,不谦卑,亦不自傲,颇具高手之风。棋手不知高低,亦不让子,执黑先行。

且说王君大模大样,落一子,虎虎生威,俨然九段亲临;落二子,气势雄浑,不减棋手风范;及七八手棋一过,则眼花缭乱,无暇思他,只顾将自己的子连起来。职业棋手忍之再三,忍无可忍,愤而掷子,谓王君曰:“君下围棋乎,五子棋乎?君已四子连珠,成五子何妨?”。

满堂皆哄,王君浑不知羞,顾左右而得色满面:“噫!吾胜职业棋手也。”

王君自觉手段高明,棋艺非凡,遂开馆收徒,广而告之曰:“吾尝胜职业棋手,尔欲求弈者何不速来?”

有家长不明所以,将学生送来。王君按期开课,不讲棋理,只论手谈。棋盘展开,王君拈子先行,一飞高目,二点三三。有一小学生已窥门径,见此不解,出语质疑云:“先生,吾曾从师,师言,高目挂三三损棋,先生何出此招?”王君怒:“吾尝胜职业棋手,尔师何人,敢疑吾棋!”罚小学生出局。

自此,王君只打棋谱,凭小学生自悟,自言此番无人能识高下。谁知,偏有那伶俐小子,瞧出端倪,细诉于乃父。于是,真相大白。

王君从此落魄,无颜继续混迹于棋界,又羞见友人亲朋。索性别家离省,权认他乡做故乡。然其痴念既成,爱棋成癖。见棋必观,观棋必语,时日无多,四处讨嫌,人人呼之为“厌物儿”,见之唯恐避之不及。王君因之潦倒落寞终生。

2.王君婧——令人钦佩的环境大使 篇二

8年走遍大半个中国

1993年,王君婧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4岁那年,父亲王长青给女儿讲故事,讲起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过了几天,在接小君婧从托儿所回来的路上,有几节废电池躺在路边,王长青没留神,踩了上去,被小君婧一把拉住:“爸爸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说着,她将电池捡起来,擦干净带回了家。这事很快在亲戚朋友中传开了,许多亲戚来玩,总要给她带几节废电池,而小君婧呢,比收到糖果、玩具还高兴。几年过去了,小君婧成了“电池回收迷”。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王长青旅行和摄影这两个爱好一直没丢。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王君婧和父亲王长青一道,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路程长达8万公里,北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南到西沙群岛,西到新疆喀什,东到浙江温岭石塘镇,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2001年,她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因收集10万余节的废电池而创下了“收集废电池之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如今,她所捡拾的废旧电池已经超过发13万节。

“万人签名环保行”

小君婧发现,废电池实在太多了,捡也捡不完。她问父亲:“爸爸,世界上没有废电池的地方在哪里?”“有啊,我们国家的西藏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应该没有废电池。”“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去西藏,好吗?”

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女儿去西藏的念头。面对女儿期待的眼神,王长青觉得不能辜负孩子的愿望。于是经过一番准备,1999年9月初,他们出发了。

“啊,爸爸,这里多美呀!”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珠峰大本营,王君婧兴高采烈地跳着、玩着。突然,她的笑容凝固了,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前边,原来,她看到了路旁乱石间的垃圾。父女俩继续往前走,然而看到的是更多的垃圾:废电池、饮料桶、罐头盒、胶卷盒和丢弃的汽车配件……

从珠峰回来后,王长青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孩子眼中,珠穆朗玛峰是一块净土,怎么会有人将有毒的废旧电池扔在那里?小君婧心里也一直在惦记着,想再去西藏捡电池。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妈妈说:“君婧毕竟是一个孩子,应当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组织一次征集万人签名环保行!”王长青心中一亮。

可是,哪来的经费呢?王长青放弃了买电脑的打算,用这笔钱买了睡袋、帐篷、照相机,又印制了1000份介绍废电池对环境危害的宣传品,还制作了写着“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绿色大字的横幅。2000年7月10日,王长青带着女儿从北京踏上了开往昆明的列车。这次行动的目标是云南、西藏和新疆。

一路上,他们分发宣传材料,做讲演,请愿意加入环保行列的人签名。每到一地,他们都请邮局的同志在签名横幅上盖上当地的邮戳。父女俩住帐篷,钻睡袋,吃方便面、啃干粮。由于缺乏蔬菜和水果,他们的嘴角都开裂了,嘴里长了水泡,可小君婧一点也不叫苦。

当时,昆明正在举办世博会,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了这里。小君婧站在世博园门口分发宣传单,她还特意放了一个纸箱,专门存放旧电池。一位开百货店的店主被小君婧的行动所感动,将君婧父女俩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店主的女儿和小君婧成了好朋友,还一起到街上拾废电池,附近的孩子们听说后也帮着她们收集。一天下来,箱子里废旧电池有四五十节,小君婧高兴地说:“这次我大丰收了。”

他们离开昆明后,经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在拉萨做短暂休整后,奔赴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再经过阿里无人区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到达新疆,行程17000多公里,历时40余天。一路上,他们乘过拖拉机、东风大卡车、越野车、马车还有牦牛,更多的时候父女俩不得不徒步行走。几乎所有的困难他们都碰上了:泥石流、塌方、断路、高原缺氧、车祸,即使这样,王君婧也没有叫苦退缩,还沿途捡了3000多节废电池。

与公司老总签署“绿色环保契约”

200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王君婧同爸爸在北京王府井进行环保宣传,展出了爸爸拍摄的上千幅有关环保的照片。就是这一天,王君婧继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穿越滇藏、新藏公路年龄最小的人证书之后,以“收集废电池之最”,再次收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王君婧环保的决心更大了,她和伙伴们组成了“小绿芽”环保小组,让班里的小伙伴也加入到她的收废电池的行动中。一次,小君婧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灵机一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给全国各家电池厂写信。信中说:“……我国每年电池使用量近100亿节,电池用完后人们往往随意抛弃,被扔掉的废电池里有很多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北京‘小绿芽’环保小组向您发出倡议:在您厂生产的电池和包装上印上‘举手之劳做环保,请勿乱扔废电池’……”两年中,她和小伙伴一共寄出了100多封信。

2001年11月21日,王君婧终于收到了一封河北的来信。发信人是河北长衡电池有限公司,当他们第二次收到“小绿芽”的来信时,被孩子们宣传环保的执著所打动。他们响应“小绿芽”的倡议,邀请“小绿芽”环保小组在第一批加印环保口号的电池出厂之日,来工厂参观,并举行了“绿色环保契约”签字仪式!

捡旧电池并没耽误王君婧的学业,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是班长。“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这个12岁的环境大使这样说。

3.王君诗歌教学实录 篇三

师:同学们,记得有一位著名作家说:痛苦的感受往往比幸福的感受更加刻骨铭心。今天我们要通过五首词的学习,去感悟和体会古人的愁。请大家自由地把全课五首词都大声朗读一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首词可以怎样简单地分一下类。

(生摇头晃脑自由朗读,交头接耳)

生:词中有些人很愁,有些人不愁。

生:词中有些人愁得很厉害,有些人只是一般愁。

生:有男人的愁也有女人的愁。

生:有男人描绘的愁也有女人描绘的愁。(众笑)

生:有为家事愁,也有为国事愁。

生:有为亲人愁,有为理想愁。

……

【自评:简单导入,直入正题。开篇整合,建构全课整体意识,第一次对比,为思维预热。】

师:那这样好不好, 让我们先来体会一下两位古代女子的愁。我再请两位同学朗诵,听完后,请大家说说你感觉到诗词中的两位女子她们各自在为何愁?

【自评:进入第二次整合对比。不足的是板块的过渡稍显生硬。】

(请同学朗诵《望江南》和《武陵春》)

生:我感觉《望江南》中的女子好像是在等待她的心上人,可是没有等回来,所以她愁。《武陵春》我没有感觉得出来她李清照到底为什么愁。

生:我也是。《武陵春》中的愁好像比较多,最后一句是“载不动许多愁”嘛!

师:那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现在请大家再自由地把两首词多读两遍,想一想,同学间还可以讨论一下:你觉得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大家一定要紧扣原词中的关键词句来应证自己的想法!

(生自由朗诵,讨论)

【自评:从另一角度巧对比巧整合。】

生:我认为《望江南》中的女子更愁,因为她愁得都“肠断白萍洲”了啊!还有什么愁比“肠子都愁断”了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李清照的愁连船都载不动了,这才是最重的愁。

生:不能这样比吧,这两个句子都是诗人应用了大胆的联想想像写成的,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这样比的话不客观。

师:有道理,大家能够关注到对愁的形象描绘这很好,但最能证明你的观点的还应该是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

生:李清照最愁。《望江南》中的女子还“梳洗罢”,可李清照却“倦梳头”,一个女子连梳妆打扮都不想了,那她一定非常愁闷了。

生:是的,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望江南》中的女子还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等丈夫回来看,可李清照连打扮自己的兴趣都没有了,我猜像她的丈夫一定已经去世了。

师:你很聪明。写这首词的的时候,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生:我还是觉得《望江南》中的女子愁,你看她“独倚望江楼”,一个人在那里等啊等啊,看了一帆又一帆,从早上直等到“斜晖脉脉”的傍晚,等了整整一天啊,可最后还是失望了,你难道能说她的愁不深重吗?

师:你这个分析很到位。但“倚”字品得还不够,哪个同学帮帮她的忙。

生:“倚”是“靠”的意思,她靠在望江楼上,很孤苦无依的样子!

生:“倚”还显得这个女子很柔弱,没有力气。

生:她一定是望得太久了,所以浑身酸软,就只能“倚”着了。

生:主要不是身体问题,还是心事太沉重了。

师:对了,这样抓住关键词抠进去,人物的形象就鲜明了。

【自评:对“倚”的品味环节是课堂机智生成的,处理得不错。】

生:我不同意刚才同学们的看法。《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愁,但是她毕竟还有事情可干。可是李清照呢,她却觉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她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她干什么都索然无味了,我认为这样的愁才最愁。

生:我有同感。她不仅不想梳头,她连去双溪泛舟也提不起兴趣呢!

生(高高举手):老师,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不太好。

师:你说说。

生:一是诗人窗前的花木太繁盛,没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凄凉感觉。二是图中画了一轮弯月,这就表明是晚上了。而诗中不应该是晚上。

生:是晚上,不是说“日晚”嘛。

生:“日晚”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那李清照不梳头就很正常了,谁晚上还梳头啊?

生:对,都晚上了,李清照怎么会想到去泛舟呢?

师:有道理,古代女子有夜生活的很少。(众笑)

生:“日晚”是日头很高的时候,可能是要到中午了,她都还不想梳头,可见心情非常郁闷!

【自评:旁逸斜出的一笔!学生的自主质疑很有力度,教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决学生困惑,处理得不错。】

生:这是因为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她已经习惯了,她怎么可能比还在盼望丈夫回来的女子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确实李清照是已经绝望,《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正在绝望,我认为已经绝望比正在绝望更愁。(生鼓掌)

生:可是《望江南》中的女子稀里糊涂经受的是希望的煎熬,而李清照已经是心如死灰,我认为这比前一种煎熬更痛苦。

(学生争论不休)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许当你们的生活阅历多一些后,你们的体会会更加深入。王老师想起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对小龙女十六年痴痴的等候。十六年的痛苦等待他都熬过来了,他为什么要在最后得知小龙女活着不过是一个谎言后却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而毅然跳崖自尽呢?

生:他活下来是因为他心中还有希望,他选择死是因为他在善意的谎言中清醒过来后他绝望了。

师:对杨过而言,哪种痛更为深呢?

生:清醒之后的痛。

师:对了,同学们,人的情感是一个难解之谜。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人生存下去的本质力量是靠希望:哪怕这种希望只是星星之火,它也可能成为一种生存的信念。而最残酷的人生境遇是没有希望,也就是绝望。绝望这种痛,是人生之最大痛。大部分轻生者选择死亡并非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恰恰是希望的丧失。正如开头同学们提到的,李清照的愁在词中很难表述清楚是哪一种愁,因为在她的生命历程中融入了太多的苦难。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大家一起背诵出来好吗?

(生齐背:唱记溪亭日暮……)

师:从这首年轻时代的李清照的词中,我们读到了一颗青春快乐的心。是的,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幸福得让人羡慕的。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结成佳偶,夫唱妇随、琴瑟和谐。而写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她流落江南,茕茕一身,辗转飘零,历尽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坎坷。她的愁岂止是心爱的丈夫早逝之愁,这其中有国家的败亡,家乡的沦陷,有文物的丧失,这愁,让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她只有“在人屋檐下,听人笑语”……这种愁,岂止是双溪的舴艋舟载不动,就是历经千年之后的无数的读者的心痛汇聚而成的心灵之舟也载不动啊!

【自评:这番争论整合了课外阅读资源,旧知识资源,比较有深度,学生课堂反应很动情。】

两位女子都愁,但愁的对象不一样,愁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也不一样,连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啊。现在同学们再自由动情朗诵一遍,品味一下两首词在具体描绘愁时的艺术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师生再一次动情诵读两首词)

生:我觉得《望江南》中最动人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

生:这首词只有三十个字,却从早上写到傍晚,从人写到楼写到船写到江还写到了洲,内容含量还是很大的。

生:人物情感的变化也很有层次,从希望写到失望写到断肠,很让人揪心的。

生:最妙的是虽然只写到了人物的动作,却可以让我们想像出人物的表情和心情。文字很少,留给读者的空间却很大。

师:评得不错,还涉及到了艺术表现的空白艺术。

生:《武陵春》中有两句很著名。一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言泪先流”,一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是的,前一句是欲说还休入木三分。而后一句是想像奇特出人意料。她把抽象的愁写出了重量。

师:愁不仅有重量,还有长度,比如“问君……”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愁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比如“月落乌啼……”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愁还有既重又长又深的,比如“抽刀断水……”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同学们,这是古人的一种愁,愁得让人黯然神伤,愁得让人缠绵悱恻,不管是思妇闺怨之愁,还是国破家亡之愁,但这些都是典型的女子的愁。下节课我们将要感受的是男儿的愁英雄的愁。

(在自由背诵中结束第一课时)

【自评:轻轻一宕,又是一次旧知识的整合――自然天成。】

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然后谈一谈你的第一感受,你认为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生自由高声诵读)

生:我认为范仲淹的愁最重,其次是辛弃疾,苏轼根本就不愁。

生:我也认为苏轼不愁。但我认为最愁的是辛弃疾。

师:那我们暂时把苏轼放一放,现在说说到底是范仲淹更愁呢,还是辛弃疾更愁。

【自评:这是整合基础的再整合,课堂继续朝着纵深发展。】

生:我觉得是辛弃疾愁,词的结尾是“可怜白发生”,五个字,特别醒目,字字泣血啊!

生:但是范仲淹的词中也写了白发啊,不仅有白发,还有泪呢!

师:谁的白发?谁的泪?

生:将军的白发,征夫的泪。

师:征夫就不白头发了,他们永远年轻?

(生思考)

生:哦,应该是将军和征夫的白发和泪。前几天才学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呢!

师:这种修辞手法叫作――

生:互文。

【自评:这种“故意误问”是一种虚拟问,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师:对了。同学们不要忘了,抒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描写记叙等来抒情,大家从这个角度审视一下两首词!

【自评:为学生指明理解方法,导得不错。】

生:我感觉到《渔家傲》的描写要感伤一些,而《破阵子》的描写要欢快一些。

师:这个感觉很重要,大家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

生:在范仲淹的笔下,塞外的风景很让人伤感的。大雁一点儿不留恋地飞走了,一轮落日,一座孤城,城还是紧闭的。

师:强调孤城“闭”,暗示着什么?

生:边关告急,战事很吃紧。

生:还有满地的霜,连绵不断的山峦啊,反正挺清冷的。

生:还有声音也很让人愁,大风、号角、羌笛、马啸、雁叫,一声声都催得人心中紧。

师:一声声都催得人心中紧!这话评得妙。不要忘记了词中的人都在干些什么。

生:在“不寐”,睡不着觉,失眠了。

生:愁啊,睡不着觉,就喝酒,喝的还是不好的浊酒。

师:这些景这些声音这些人合在一起,就构成一幅边关特有的景色。就如范仲淹自己在词中所说的――

生:风景异!

【自评: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进入文字,导得比较轻松。】

师:对。那我们再看看,同样是描写边塞,辛弃疾的笔下又是如何“异”的呢?读一读,比较一下。

(生自由朗读)

生:不一样!辛弃疾的边塞风景热闹得多,豪气得多。声音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声音,各种乐器合奏的声音。

生:还有骏马飞驰的声音,还有良弓拉开的声音,沙场点兵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生:热烈激昂豪气冲天。

生:热血彭湃激情洋溢。

师:说得好!在这样的声音中,我们可以想像画面中的人们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生:为建功立业而自豪,因为他们“了却了君王天下事,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师:既然如此,辛弃疾为何要愁?

生:可怜白发生啊!当初建功立业的年龄一去不复返了!

师:这和范仲淹在词中表现的愁一样吗?

【自评:在关键处点拨,让学生思维渐入佳境。】

生:不一样。范仲淹还在感叹“燕然未勒归无计”呢!

生:范仲淹是壮志未酬,而辛弃疾是渴望壮志再酬。(众鼓掌)

师:妙极了!因为愁的内容不同,所以同样的边塞风景,在他们笔下却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同学们,这又应了我们经常在强调的一个美学观点:一切――

生:景语皆情语。

师:来,再次自由诵读,体会这相同的土地上酝酿出来的不同的愁。

(生自由朗读)

【自评:整合中对比,效果不错。】

师:现在我们最后来研究一些苏轼的愁。哦,刚才大家都说他根本就不愁,谈谈理由。

生:“鬓微霜,又何妨”,他自己都豁达得很,何来愁?

生:他像少年人一样意气风发,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擎着苍鹰,穿着时尚的锦帽貂裘,青春得很呢!(众笑)

生:他还很有魅力,“千骑卷平冈”,有众多的追随者啊!

师:谁来品品这个“卷”字。

生:写出了一种气魄。

师:还不够,气魄怎么就出来了?

生:跟随苏轼的人很多。

师:仅仅是多么?

生:还有速度快。

师:对了。人既多又快,场面的热烈就出来了。

【自评:不能忘记是语文课,要时时紧扣关键词语。】

生:这种气势也反过来激发了苏轼,他还自比为孙郎,要当射虎英雄呢!

生:何止是射虎!他要射的是天狼星,他的建功立业的豪情也被激发出来了。

师: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连王老师也不得不服,看来苏轼还真不愁。不过我也记起了刚才一个同学的一句话:这种气势反过来也激发了苏轼的豪情。对了,环境对人是有催化剂的作用的。但是,如果不催化呢?作者的心情会是如何呢?在字里行间真的就没有流露出哪怕一丁点儿愁吗?大家再读读书,品品看,小声读,仔细想。

(生各自小声读书)

【自评:抓住学生发言的中的信息进行引导,这个板块的过渡就比较自然。】

生:哦,我感到“何日遣冯唐”的“何日”有些意味,毕竟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

生:还有,开头的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聊”很值得挖掘,“聊”是姑且尚且的意思,苏轼也还是觉得自己已经无少年血气了,所以只是趁这次机会“勉强、姑且”狂一下罢了。

生:是啊,这个“聊”字让我们读到了这首词意气风发之外的无奈,而“何日”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心中的恐慌。虽然借着酒劲儿,借着一时之欢,作者放浪形骸作了一回少年英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欢乐的缝隙里,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词人心中的愁,那想掩饰却终于没有掩饰得了的,想忘记却终于没有忘记得了的愁啊。(众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写《密州出猎》的时候,因为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意见,苏轼自请外任。这时他的仕途上已经是布满了阴影。他在这首词中所问的“何日遣冯唐”的理想其实到死也未能实现。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我们不是又读到了一个苏轼吗?还是那个要射虎要射天狼的苏轼吗?我们背背《赤壁怀古》。

(师生齐背:大江东去……)

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同学们,是啊,也许,把这份愁彻底展现出来的苏轼,这才是一个更真实的苏轼。苏轼之愁,虽然体现得很含蓄,但是他和范仲淹一样,其愁是难以排遣难以挥手自兹去的啊!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典型的壮志难酬的志士之愁。

来,让我们在再比较着朗读一遍,体会一下他们的愁。

(生自由朗诵三首词)

【自评:整合旧知,再次掀起理解和情感的高潮。】

师:不管是壮志难酬的愁还是渴望壮志重酬的愁,在英雄的笔下,愁还是和女子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再比较一下两位女子表达的愁和三位男儿表达的愁呢?

生:女子的愁较纤细而敏感,男儿的愁豪放阔大得多。

生:承载女子愁的世界是风花雪月,而承载男儿愁的世界是苍茫边关。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凄凉来表达女子的愁,但不能用凄凉来表达范仲淹们的愁。用什么表达比较好呢?

生:苍凉!以前讲《三峡》的时候讲过这种特殊的美。

师:对了。不同的人格形态决定不同的情感形态。不仅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是一切“情语”皆“人语”。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更要准确把握五位词人个性上气质上的差异。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设计朗读,然后起来表演朗诵。

(在朗读中结束全课)

【自评:最后一次整合对比,凸现五首词的整体性而且进一步深化思维。】

4.王君的心得 篇四

王 君(2011年4月20日)同志们: 全省煤炭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对我省煤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2010年全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工作。刚才,会议表彰了全省煤炭系统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全省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今年4月2日至4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我省吕梁山区的岚县、兴县和临县视察指导工作,调研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三天时间,总理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墒情,走进农户家中问农事、访民情,到学校、卫生院和农贸市场了解民生,晚上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时,总理对我省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专门就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总理指出:“山西近几年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这不仅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环境 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理特别强调:“山西的优势在煤。要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提高现代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水平,注重煤矿接续资源的勘探和煤炭资源的转化,建设全国重要的、可持续的煤炭基地。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脱胎换骨的新变化。” 总理的重要指示,既高屋建瓴又明确具体,切中了我省煤炭工业实际,是我们进一步推动全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全省上下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总理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始终牢记“山西的优势在煤”,始终把“建设全国重要的、可持续的煤炭基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方向,努力开创我省煤炭工业乃至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煤炭工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独特地位和在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作用,认真总结近两年煤炭工业改革发展 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山西之长在于煤。煤炭资源是我省最大的优势资源,煤炭工业是我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省累计生产原煤120多亿吨,外调90亿吨,总产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80%。全省现有的85个产煤县40-5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煤炭,其中36个重点产煤县7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煤炭。煤炭工业不仅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两年,我省煤炭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新的跨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全省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70%以上的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已经形成了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11个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和2005年相比,全省煤矿事故总起数下降了61.8%,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了80%;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7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0.905下降到0.187,下降了8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今年一季度又进一步下降到了0.092。全 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产业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同比增长了20.4%,创历史最好水平,外调5.1亿吨,同比增长15.2%。煤炭行业完成销售收入5441亿元,同比增长44.5%,是2005年的3.2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560亿元,同比增长31%,是2005年的2.7倍,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6%;上缴税费816亿元,同比增长38%,是2005年的4.2倍,占到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5%。如按一般预算收入口径测算,煤炭工业对全省的贡献率高达60%。总结这两年的煤炭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至少有以下几条经验: 一是坚持把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作为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2008年底,我们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中蕴含的机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启动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这一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战略性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通过这一轮整合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省煤矿多、小、散、乱的状况,从源头上提高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仅对全省经 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而且也为我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进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解决了破坏资源、保护干部、生态破坏、净化山西社会风气等问题。二是坚持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两年,我们立足我省实际,以煤矿安全生产为重点,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十项大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覆盖12个行业的118条安全生产规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技术保证、人才保证、管理保证、措施保证、纪律保证和体制保证等8个保证。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力地带动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这两年山西在安全工作上最大的进步就是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氛围,要严厉打击破坏良好安全氛围的任何苗头,领导就是责任,人命关天不能有半点私心。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不仅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宝贵生命,而且为我们聚精会神促转型、一心一意谋跨越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抓煤炭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的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煤炭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激发了企业内部活力,进一步增强了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扎实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安全生产、企业改革、生态恢复和转产转型等工作,积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研申请工作,并获国家批复。目前,正在加紧编制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积极准备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政策衔接,待总体方案6月份报国家批准后将在我省全面展开,这一重要平台也必将为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政策支持。四是坚持把加强行业管理、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加强煤炭行业管理,组建了省煤炭厅,并将其列为政府组成部门;着眼于强化安全监管,将省煤监局和安监局分设,并在全省组建了100多个“5人小组”;着眼于加强市县煤炭管理力量,从大型国有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选拔98名既懂技术又有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11个市市长助理和重点产煤县县长助理;着眼于加强煤炭企业领导班 子建设,为煤矿配齐了“六大员”,实现通风区长兼任矿长助理制度。同时,各地狠抓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推行“变招工为招生”等办法。通过这些措施,从整体上提升了煤炭管理人员和煤炭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两年多来,全省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全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所有这些,既是我们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进一步推动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煤炭工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初步规划,到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将达到10亿吨左右,仍将占到全国煤炭产量的四分之一。我省煤炭仍将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全国经济大局的重要支撑,仍将是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主要力量,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独特地位难以改变,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支柱作用也无法替代。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煤炭工业改革发展,下大力气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5.王君与“青春之语文” 篇五

作为语文教师,王君具备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各项素养:扎实的写作功底、敏锐的语言捕捉能力、灵动的教学风格、独到深入的文本解析能力;作为教育者,她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智慧谱写着一首首美丽的教育诗。她是青春语文教育之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写作命名

对王君来说,写作已成为她生命行走的一种形式。她的教育博客生动记录了她从教以来每天发生的教育、教学故事,丰富、厚重、有趣是我读后的第一感觉。作为一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很少有空闲时间,但并没有让她放弃对写作的坚持,为什么呢?王君老师自己给出了答案:“我把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因为渴望而带来的对生命的真诚、虔敬,所有的对幸福的梦想和追求都寄托给了文字。在很多人的眼里看来无比枯燥的‘码字,于我,却是莫大的享受。我发觉自己越来越像一名建筑师——以文字为砖瓦,一砖一瓦兢兢业业地建设着自己生命的大厦。”于是,无论多忙多累,王君老师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把一天的所见所感所思变成文字,记录下生活的印迹: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对文本解读的灵光突现、孩子们的一个细小的进步、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

王老师对写作的态度也成了她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理念。针对学生写作时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和假、大、空的痼疾,王老师带领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为写作正名”的写作课。课上以某同学的妈妈在圆明园荷塘拍摄的枯荷图片导入,启发学生要想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就需要有“明亮的心境、创造的激情、独特的角度”。之后通过展示学生们描绘的平凡人物身上的风采引发学生对写作本质意义的思考。最后援引著名作家、学者关于对写作的独特感悟的话,再一次呼唤学生要用真心进行纯粹、干净的写作,用诗意的心灵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

王君老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仅有“言传”,更有“身教”,而且身教胜于言传。在王老师和她的学生那里,写作远不是每周作文课上的几百字的练习,而是渗透在语文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王老师不仅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而且又往前进了一步,写“下水日记”。写日记,读日记,评日记让师生乐此不疲,整个班级都被浓浓的写作氛围包围。试举一篇王老师写的“下水日记”:

“11月11日周二晴 外语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很孤独地评讲卷子。教室里很安静。我在后排批改作业。突然窗外一阵很热烈的喧闹,接着火光便映红了小半边天。几乎想都没想,我和学生哗啦啦地就拥到窗前。原来是附近的学校在放焰火,是那种很小规模的焰火,一直都只有一种形状,甚至只有一种色彩。但已经足够了,这一片天空是属于学校的,反而很寂寞,一点点小小的美丽就足以灿烂它。我们趴在窗台上,很用劲儿地发表我们的惊叹。焰火每升起一次,我们便拍手、欢呼、大叫。无数张激动的脸映着并不耀眼的礼花,让呆板的冬夜顿时生动起来。可惜的是,焰火只持续了很小一会儿就结束了。我们很失望很落寞地回到座位。教室里跌落了一片叹息声。我也有点儿失落。抬起头来,接到了英语老师的目光。我这才发现,英语老师一直都没动。我歉意到朝他笑笑,他也宽容地朝我笑笑。我读懂了他的目光:这种小玩意儿你也感兴趣啊?还和学生大呼小叫的!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地做了一个鬼脸,我没有回答他。他哪里懂,焰火的精彩与否根本不重要,我们宣泄的是童心,是青春,是激情,是心心相印啊!”

就这样,王老师用日记的形式与学生分享着那些平凡又动人的细节,围绕着“下水日记”,王老师又顺势开展了“日记朗读”“日记感悟”“日记评点”“日记仿写”等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都不再为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而发愁,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还很稚嫩,但篇篇文章流露出来的都是真性情。另一方面,通过日记,师生、生生之间更多了情感上的交流,整个班集体也更加和睦团结。

期末为学生写评语是每个班主任的分内之事,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王君老师又在评语上动了心思,那就是师生共写期末评语。先让学生为班上某个同学写评语,王老师在评语之后再进行二评。这样不但给学生一个练笔的好机会,而且通过写评语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健康人格,师生共写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王君老师还会发动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为孩子写评语,让学生尝试用文言自写、互写评语,这样的活动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一到两次,这种方式也是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完美嫁接的一种途径。在《一次浪漫的评价——记一次一箭双雕的写作活动》一文中,王君老师就是通过评语写作为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在这次课上,学生们首先通过抽签分别组成五人学习小组,这五个同学共同为一位同学写评语,由于写作对象的熟悉,学生们个个文采飞扬,把平时学到的成语、术语也用的恰到好处;接下来则是全班同学对五位同学的评语进行提炼,把每个人的评价浓缩成一副对联,这就用到了学生们学过的短语知识和对联知识;最后由王老师进行一句话点评,对学生们的评语进行第三次创作。这些点评非常精炼独到,几乎可以和格言警句相媲美,如: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写给喜欢发牢骚的熊星

你是我们IB班的一个名牌,但名牌的价值也是需要提升的,否则同样会贬值——写给优生蒋云淞

小聪明就好像口袋里的零钱,干不成大事——写给小聪明柯晨号

你的生活应该像你的舞蹈一样舒展优美——写给害羞的焦雅

你是长跑高手,应该晓得比赛的胜负往往决定在最后一圈——写给长跑高手张慰慈

爆发力和耐力都很重要。但对于生活而言成功的关键还是恒心和耐力——写给缺乏恒心的何语婷”

王君老师对于评语写作有非常高的评价,认为“评语写作是最能激发写作欲望和催生写作才情的创作。因为写作对象的贴近、表达冲动的蕴蓄、阅读对象的切近,评语写作是最容易超越写作功利的写作,是最容易倾泻真情展现才华的写作。”

语文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王君老师更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这个大天地中去学习语文。

网络写作——写作方式的革命

王君老师率先尝试了通过网络平台来促进学生写作的做法。对于网络写作,王老师首先把它与广义上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自由地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一切书面表达形式”。这一概念区分开来,指出“我心目中的网络作文则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网络为写作环境,以科学有序的指导为保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其写作潜能,涵养其健康的写作情趣,培养其写作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多位同行教师的支持和协助下,王君老师建立了一个专业的写作教学网站:易动网络教学平台——写吧。这是一个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写作网站,里面分为“原创文章、心情日记、语文百科、写作宝典、影像记录” 等多个频道,已有注册会员5万多人。

网络写作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点评和修改平台。在写吧上,凡是精彩的点评就被称为“酷评”。为了让学生们对“点评”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王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由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点评的《以思想串连美丽》,从程老师嬉笑怒骂的点评文字中感受他张扬、率真的个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点评也是一种写作”的内涵。修改则是在点评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点评是在发表意见,而修改则是把看法落实为行动。王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老师的博客家园,阅读刘老师对某初二学生习作的修改稿,并学习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在网络上进行写作、点评、修改,学生一方面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又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写作基本功,避免了网络写作的散漫和虚浮,王君老师在网络写作这一领域的探索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6.《湖心亭看雪》王君教案 篇六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君

【教学前言】

三年前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过一个《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实录。三年后重新上这篇课文,结合本次大会“文学鉴赏”的主题,力图展示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所谓“新”,乃是回归中的“新”,乃是“新”中的回归。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入反思阶段。作为一名一直努力创新的一线教师,有必要重新认真地梳理自己的各种教学理念,进一步地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行为。上出朴实的、本真的、有文化底蕴的、有人文关怀的富有语文味儿的课,应该是我的更高追求。

要坚定: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咬文嚼字是必要的手段,诵读是必要的手段,知人论世是必要的手段„„更要认识清楚:教师本位、教材本位和学生本位本质上并不矛盾。语文教学需要“常式”和“变式”,需要“预设”和“生成”,需要“控制”和“自主”„„在这些概念中,其实都包含着教师智慧的开明的通达的“导”的因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备课,还是一定要精心设计——设计教材、设计学生、设计自己。天马行空式的生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取。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上课,一定要充分对话——在对话中生成知识,濡染情感,提升智慧。传统的满堂灌满堂讲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绝不能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堂课,是不是达到了这样的目标了呢?恳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教学实录】 第一部分: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王老师的儿子叫—— 生:尹犀墨!(笑)

师:这个名字出自一个成语—— 生:惜墨如金!

师:对。惜墨如金是写作的一种境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湖心亭看雪》就只有短短140来个字。但是,我们却要用——请读出大屏幕上蓝色的字—— 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师:对,我们就要通过这样的精读,努力走进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张岱的心灵深处。

第二部分:整体阅读把握全篇

师:现在请仔细听录音朗读,粗步感知课文内容,进行字词抢答。【投影展示】

一、牢记以下词语的读音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打更(gēng)

铺毡(zhān)

二、抢答:一词多义分辨

第一组:

一小舟

上下一白

第二组: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第三组: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第四组:

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师组织学生抢答)

师:这一次我们集体朗读全文,回答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课件展示】 大声朗读并思考:

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

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张岱。(生朗读)

生: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后文却说是 “舟中人两三粒”,人数是矛盾的。

师:真好!非常敏锐!是不是张岱数学没有学好,数不清楚人数啊?(众笑)还是其中另有玄机呢!请再说说第二个问题。生:这个字是“痴”。

师:聪明极了!作者描写舟子说这话的时候用的是“喃喃”,你感受到舟子是什么样的神态了吗?

生:大惑不解。

师:好!你能读出舟子的大惑不解的神态吗?

(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诵舟子之话,模仿其表情神态,读出味道)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另类!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生:智商比较低。(众笑)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呆人必定有呆行,现在我们就来“观其痴行”。

第三部分:咬文嚼字论“痴行” 【课件展示】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指导生朗读这三句)

师:说说看,从这三句你看出张岱有什么异常行为啊?

生:他居然在大雪三日之后的晚上跑去看雪,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师:古人以三为多,大雪三日就是大雪多日,大家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生动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稍微夸大处理“大”、“三”字和“绝”字)师:文中说,“湖中人鸟声俱绝”,什么意思?请用一个成语来替换。生(想了想):万籁俱寂。师:好!“绝”的仅仅是“声音”吗?重庆不下雪,那我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东西也消失了?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

师:哦,色彩也消失了,温暖也消失了。生:人的活动也消失了。

生:所有的生机和活力也消失了。师:说得真好!现在我来采访一下智商都不低的同学们。(众笑)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看电视。生:我烤着火上网玩游戏。师:你很诚实啊!(众笑)可是,张岱,他做了什么呢?请读出来——(生读“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师:他冷吗? 生:冷!

师:何以见得?注意咬文嚼字。生:拥

师:何以见得?为啥不用“穿”或者“披”呢? 生:“拥”说明衣服很厚,整个人都蜷缩在衣服中了。生:“拥”还说明张岱是把炉火抱在怀中的,他冷得很。

师:看来,在“冷”的感觉上,张岱并不异于常人啊!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却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见到张岱,这两个痴人很是激动啊,来,把他们的激动朗读出来。【课件展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辅导学生反复朗读“大喜曰”一句)

师:我听出了欣喜和自豪啊。来,假如你就是那两个痴人,咱们来自我表扬一下,说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言外之意。以这样的句式说“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者用现代汉语说也可以,用“我们都是

人”的句式。生:湖中居然有此雅兴之人!生:我们都是有高雅情趣的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生:我等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全然在乎冰天雪地间也!(全场鼓掌)生:我们都是超人!(众笑)„„

师:同学们啊,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这两个金陵客超凡脱俗,应该有可能和张岱成为知己。但是,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继续咬文嚼字,深入研究一下—— 【课件展示】

张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和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吗?(指导生朗读该段)

生:我觉得他是满心欢喜的。因为他强饮了“三大杯”。三大杯啊,老师,这是货真价实的饮酒啊!喝得多说明他心情愉快。(众笑)师:分析得好!这个“大”咀嚼得有意思!

生:我认为他并不是满心欢喜的。他是被金陵客“拉”着饮酒的!说明他并不是很情愿啊。师:再分析一下这个“拉”字!

生:从“拉”字中我看出张岱并不是非常愿意饮酒的。否则,他就会自己主动进入酒局了。师:品得好品得好!

生:而且他是“强饮三大杯”,这个“强”字,我看出他多少有些勉强的。师:哟,有意思,不管是“勉强”还是“努力”,这其中的滋味都值得咀嚼。生:我也认为他并不欣喜。你看,他是“强饮三大白而别”,喝完就走了,如果他很高兴的话,一定不会走。

师:真聪明。如果欣喜,按照常理,应该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会需一饮三百杯啊。生:我也认为张岱不会很快乐,因为他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的人。

师:慢!这个发现很珍贵。刚才我们已经替金陵客自我表扬了,张岱和金陵客都是高雅脱俗之人。你怎么会认为他们性格不同呢?

生:他们看雪的方式不一样啊!张岱是一个人来的。金陵客是约了朋友来的,还带了酒,烧着火,把湖心亭搞得热气腾腾的。

师:哦,你总结一下你感觉到的他们的不同的个性。生:金陵客比较豪爽。张岱比较忧郁。师:好!你咬文嚼字嚼出了境界了!(众笑)

生:我也认为他们之间并不和谐。你看,分别的时候,他们的问答就根本是答非所问。师:来,体会一下这位同学所说的答非所问。如果这边四排的同学是张岱,这边三排的同学是金陵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问其姓氏,乃金陵人”一句,注意啊,不要读错了。(生分角色读,恍然大悟)

师: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

生: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壶„„以天为盖地为庐!(鼓掌)师:这是不是很相似啊!(众笑)

师:我采访一下这个同学,如果你遇到一个知己,要分别了,你们会彼此留下什么呢? 生:电话、地址、QQ、电子邮箱„„(众笑)

师:是啊,同学们,酒逢知己千杯少啊,知己一个也难求,可是,张岱他们呢?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了却答非所问,即使是答非所问也不追究,而是彼此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旁观者清啊,干着急啊,我们希望他们是“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啊!(众笑)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师: 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或者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这让老师非常奇怪,产生了探询张岱心灵深处的想法的冲动。怎么办呢?这是三百多年前的人和事了,现在咱们手上也没有啥资料,无从入手。怎么办?(生面面相觑)

师:文章的题目叫《湖心亭看雪》啊,还记得老师经常念叨的一句话—— 【投影展示】 一切景语皆情语(生读)

第四部分: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比如,关于西湖的诗句很多,我们一起来回忆几句。【课件展示图画诗句】

(生动情朗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告诉老师,你从诗人笔下之景中,感受到了杨万里什么样的心情? 生:他很愉快,满心喜悦。【课件展示图画诗句】

(生动情朗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请告诉老师,你从苏轼笔下之景,又感受到了苏轼什么样的心情? 生:他也是幸福的,他愉快地赞美着西湖啊。【课件展示图画诗句】

(学生朗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告诉老师,你又从林升笔下之景,感受到了林升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痛恨统治者不争气,他在埋怨在愤怒。

师:就是这样啊,同学们,景语和情语之间息息相通,现在,就让我们去研究痴人眼中之痴景,进一步去探寻张岱的心灵世界吧。【课件展示写景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样的一副雪景,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我感觉第一句给人一种苍苍茫茫的感觉。

师:是吗?但老师觉得呀,这一句有问题。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开头我们还说张岱作文惜墨如金呢?这里居然一连用了三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我们对比再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师指导学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儿)生:我觉得文中的量词用得很怪,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

师:有同感。我如果来写,我会这样写“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你认为如何呢? 生:我觉得作者就是想把后面的景物写得很小很小,好和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师:有意思!你的这句“就是想”激发了老师的共鸣。我也觉得这句话不仅是量词有问题,而且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师:“融进”这个词用得妙!是啊,老师也感觉到张岱是想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否则你说,张岱和舟子是在船上的吧,他怎么能够说自己和舟子是“舟中人两三粒”呢?这视角根本就不对啊!

师:还有,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去掉再读)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师生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这样看来,当时张岱去湖心亭看雪,他是怎么定位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和世俗社会的关系的?

生: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见到。

师:对!明白了这个道理,先前关于他和金陵客交往的不和谐就有了答案了。他和自然的关系呢?

生:他希望融入自然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发现的那个“独”与“两三”之间的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不!那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在“相公”们的眼里,“舟子”这样的仆人是可以不算人的。但世上真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张岱笔下的西湖如此清冷,浩大,朦胧、孤独、纯洁,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静静地看,看完后,请设身处地地想象:五十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二十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旧事,并会把什么样的情感注入文字呢?

第五部分:总结拓展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资料】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生:我想,张岱一定是忧郁的。生:我想,张岱一定是孤独的。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还是坚定的。他在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生:我想,张岱也有逃避的心理,他还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师:同学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到大自然中去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去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和心智的独立。因为凝寒独立是其人格,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都很多啊。你们还能想起吗? 生:柳宗元的《江雪》。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生:曹雪芹写《红楼梦》也很像。„„

(课件展示,师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归隐》中的名句)师:同学们,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但是,其原因和表现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今天有时间,我们还可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经历时空隧道,张岱、柳宗元、陶渊明、苏轼等这些痴人们相遇了,张岱最可能以谁为知己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下来探讨吧。

最后,我们反过来审视开头提到的那个“痴”字,你还只想到“呆”、“傻”这一类意思吗? 生:我想到了如痴如醉。

生: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历尽磨难痴心不改”。

【课件展示】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人之痴心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师:同学们,《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请读大屏幕—— 生: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师: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来朗诵《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

7.王君的心得 篇七

来源:三晋都市报 2011年10月28日 08:40

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本报讯(记者 张荣妹)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昨天上午在太原工人文化宫隆重开幕。袁纯清同志代表九届省委作报告。工人文化宫,花团锦簇、彩球高悬。会场气氛庄严热烈,代表精神振奋。主席台正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巨幅会标,幕布正中的金色党徽熠熠生辉,鲜艳的党旗分列两旁,台前盛开的鲜花温馨喜庆。会场二楼的眺台上挂着“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的大型横幅。

袁纯清、王君、金道铭、李立功、李小鹏、胡苏平、高建民、李政文、汤涛、李兆前、陈川平、张少华、聂春玉、杨晋京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和主席团其他成员也在主席台就座。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出席中共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特邀代表共702人,昨天到会678人。大会由王君同志主持。上午9时,王君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袁纯清同志代表九届省委向大会作题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九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坚定转型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三、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四、“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七、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八、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九、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报告说,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省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先后召开十三次全体会议,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省委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描绘了科学发展新蓝图,全省呈现出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思想大解放,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新路的五年,是全省人民同舟共济、经受考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的五年,是赢得发展大机遇、打造建设大平台的五年。五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省之要、富民之本,必须把解决发展不足问题摆在工作首位,紧紧扭住不放;科学发展观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从资源型地区实际出发,走山西特色科学发展之路;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不停歇地推动观念创新,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改革开放是活力之源,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大开放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生为本是我们党的宗旨之要,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忱关心群众,全力造福群众,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兼顾是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必备品格,必须弘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在顽强拼搏中加快改变山西面貌;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党的建设新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大有可为、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转型跨越的机遇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能不能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实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面前。我们要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唱响转型跨越主旋律,打好实现全面小康攻坚战。要在解放思想中打开视野,在坚定信心中激发动力,在奋力赶超中争先进位,到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做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区域发展有新格局,民生福祉有新水准,社会管理有新作为,生态环保有新局面,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报告指出,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是富民、强省、利国之举,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要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个大平台、大政策、大机遇,在生产力层面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生产关系层面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使山西经济形态、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发生显著变化。要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确保今后五年实现转型综改试验的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报告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完善党建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转型跨越中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鼓起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勇气,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负重爬坡、敢创一流的胆气,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敢于担当、成事创业的志气,想大发展、谋大发展、干大发展,努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袁纯清最后强调,转型跨越使命光荣,全面小康前景灿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带领3500万三晋儿女,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袁纯清同志的报告赢得了与会代表阵阵热烈的掌声。

报告解读

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省城太原隆重开幕,袁纯清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回顾了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未来五年山西的发展方向。

过去五年

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省委作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描绘了科学发展新蓝图,全省呈现出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未来五年

山西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大有可为、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转型跨越的机遇期,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五年实现“七新”

经济总量有新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前移。

产业发展有新体系。在为国家提供能源支持的基础上,新兴产业比重和循环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区域发展有新格局。“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城市有新的增加,城镇化率接近60%,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更加清晰,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和区域发展板块。

民生福祉有新水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上,一批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县,现有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实现脱贫。

社会管理有新作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充分彰显,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生态环保有新局面。节能减排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市区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发展环境有新气象。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全民创业氛围浓厚,人才外流状况得到扭转,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幅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核心在转型。在发展形态上,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粗放高能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根本在改革。创新产业转型促进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主要用于发展接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鼓励类服务业。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改政策措施。理顺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节能节水降耗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建立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机制,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评估修订机制,统筹开发利用成片盐碱地和整合利用工况废弃用地。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建立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市场,完善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综合补偿机制。加快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对转型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信贷倾斜,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企业转型主体作用,加快实施十大企业“双千亿工程”,支持优势大型国有企业尽快跨入世界500强。加大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力度,凡法律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全部放开,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确保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在实践。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先行先试,只要是资源就地转化项目、循环经济项目、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都要抓紧推进。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政策,形成一系列推动山西发展的“晋”字牌政策。在板块突破上先行先试,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转型综改试点,加快扩权强县步伐,重点在减少管理层次,下放计划、财政、项目、税收、土地管理权限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着力破解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源型产业集中的难题;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导致生态大规模破坏的顽症;着力破解环境保护约束机制和利益导向落实难的问题;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伴生的社会矛盾。

“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新型化

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着力“用”好煤,努力实现全省新增煤炭一半左右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努力建设1亿千瓦级电力强省,外送电装机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五年内基本完成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新项目新产业要把全循环作为准入门槛。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煤机制造基地。有重点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建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品牌。建设数个百万吨级节能节水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提升节能减排率。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提升科技贡献率。加大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一倍以上。规划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太(原)榆(次)科技创新城,打造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极。

农业现代化

把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发展“五小”水利,使农业人口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重点解决6000余个低收入村的农民收入翻番问题。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大同、晋中、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建设1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深入推进“513工程”。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级全覆盖,农民入社率达到50%以上。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战略举措,每个县都要建成一到两个工业园区或产业集中发展区。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县域流动,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把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每年推进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把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突破重点。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内基本完成山庄窝铺移民搬迁。

市域城镇化

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先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充分凸显太原都市圈在全国城市群版图中的地位和全省发展龙头作用,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建立领导协调指导机制,坚持一个规划统筹、一个标准建设,实质性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

加快区域性城市群的建设和融合。全面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大镇。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

城乡生态化

绿化山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气化山西,加大煤层气抽采开发力度,建立“四气”合一体制机制,推进市、县、重点镇及工业园区气化全覆盖。净化山西,推进以汾河为龙头的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实现每个县城有垃圾无害化处理、集中供热设施和生态公园。健康山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饮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问题。

六方面改善民生

创业就业:建设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微小型企业发展。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机制。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遏制和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社会保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建设县乡两级社保服务平台,推广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低收入农户冬季生活用煤补贴供应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两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

教育优先: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每一个未能进入高中、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医疗卫生:五年内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社会管理:坚持民生为基、服务为先、管理为要,实现权益有保障、诉求有渠道、矛盾能化解、怨气可释放、危机能控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煤矿全面推行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确保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稳定在国内先进水平。

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首要任务——招商引资引智。重视资源的交换价值,利用地下地上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本、换项目,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四位一体”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的生产要素进入山西。

关键环节——打造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内陆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扶持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以优惠的政策、齐全的功能、便捷的通关吸引战略投资者。

重要突破口——扩大区域合作。加强与京津冀和中部省份的协作发展,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引深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与呼包鄂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联互动,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制胜砝码——营造良好环境。下大力气解决投资者反映强烈的软环境不“软”问题。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活力,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凝聚各方力量。扩大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健全民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建设“法治山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法制廉洁效能政府。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进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社区、农村为重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超过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左右,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跃居中西部领先水平。

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完善党建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转型跨越中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下一篇:选择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