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记忆为题的作文

2024-11-13

以城市记忆为题的作文(精选6篇)

1.以城市记忆为题的作文 篇一

雨只是静静地落了,风只是徐徐地吹了,叶却没有一丝颤动,那天,那件事,平常得引不起一丝波澜,却像雨后的潮湿一样,不可抹去。只是有一阵旋律,滴滴滴------

又是打着伞,又是不寻常的太阳雨,我应该庆幸于还能看见雨中的太阳吧。一路走着,不同的心绪渲染不起一丁忧伤的色彩,我喜欢这样的雨天,这样阳雨同在的天。

看看街道上空空的一切,平时热闹的时刻,在此时蕴含了一些好像雨后的清新,手中打着伞,没有太多的意义,天空中落下的雨,只是零星几点。看着出来散心的人一步步地走开了,夏天并没有散去的酷热直直地与点滴雨染起的冷凉碰撞,迟迟没有融合。还是他,那个熟悉的身影,小小的打不起精神。不知觉的自己心中竟浮出一丝不满,收了伞,静站在凉亭下,看着那个人。他竟坐在了秋千上,缓缓地荡起来。是的,雨天,荡秋千。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总寻不到讨厌他的理由,只是淡淡地觉得,他从未显落的性格让我厌倦。他被雨淋湿的头发还是原来那样,不是立着,也并没有塌下来,一线阳光照在树叶上,竟让我忘记了这是在下雨。一下子,那一点好像被抹去的记忆又浮现,还是一个阳雨天:

从秋千重重跌下来的他坐在冰冷的石砖上,望着眼前的小路,眼神中没有乞求,和平时一样,也没有喜愤哀乐,只是看着,看着艳阳下的雨,看着雨滴下的叶,看着那好像如叶般静止了的行人,那些过路人无论是否停留,他也许都不会向他求助,呵,我忘了,他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

但今天,又是阳雨天,他在秋千上笑了,我不清楚他在笑什么,也许只是最单纯的开心,也许我该羡慕他,永远只是看着一切,好像站在雨幕外,不受一切外界的干扰。又撑起伞,从凉亭下走出,恍惚间,听着那没有丁点节奏可言的雨声,我明白了:一直站在雨幕外的是我吧,而不是他。也许现在我进来了,听着雨伞留下的韵律,凌乱也不失顺序,悠长且没有惆怅,因为此刻看着他,与身边的人笑得如此清晰。从此刻开始吧,我真的开始去了解,了解站在雨帘下的那些人,与那些人的心境。

倒挂着的雨伞干了,没有了雨滴的那份清澈,单薄简单。再次想起那天,那抹不掉的记忆。

2.以城市记忆为题的作文 篇二

1丨历史照片2

1丨历史照片3

城市公共绿地是长久以来伴随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承载城市记忆的公共空间。 它为城市提供综合生态效益的同时,对社会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重视场所和记忆的营造,能避免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城市公共绿地在大规模建设中丧失地域文化。

1、记忆与记忆场所

与城市场所密切相关的记忆,是集体记忆, 而非个人记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源于社会学的“集体意识”研究。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书中将“集体记忆”初次正式定义为人类所构成的聚合体中持续存在着的共同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哈布瓦赫,郭金华译, 2002)。可见,“集体记忆”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化的概念,从时间维度上,包含过去、现在与将来;从关联对象上,与任何广泛或持久的载体都有可能产生关联,例如物件、事件、社会群体、 场所、环境。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 在其研究历史与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发现地方空间对于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建构有重要贡献, 并于1978年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记忆场所” (memory place)理念。但诺拉定义的记忆场所,仅特指少数的历史性文化纪念场所(沈坚,2010)。近年,学术界对“记忆场所” (memory place)的研究范围逐渐拓宽,其概念延伸到现存的、蕴含集体记忆的历史场所(陆邵明,2013a)。鉴于上述集体记忆的动态发展特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孕育集体记忆的场所。

2城市公共绿地承载的记忆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记忆场所,承载的记忆可以归结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事件活动的记忆(表1)。

自然要素是场地变迁的自然地理信息, 从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景观原型追溯(胡赞英, 2007),到一些现代景观作品的设计语言应用, 都证明了人类记忆与自然要素的天生联系。人工要素是人类对土地进行利用时营建的物件、构筑和建筑空间,是当时人类社会科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物化,其形成过程与城市和社会发展交织。 最后,长期的活动参与和大事件的发生是场所活力的直接源泉,事件的再现与营造也成为越来越常用的遗产保护方式(陆邵明,2013b)。

3城市公共绿地记忆重构

虽然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着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用地,但保留了绿地范围并不能代表保留了一个生活、文化和记忆场所。绿地的随意改造、区域性的城市变迁和社会变化,消灭了定义场所的要素:邻里尺度和空间关系,以及人对场所的生活认同(Friedmann,2010)。一个丧失了定义的记忆场所,将无法挽回地方文化被消解、被同化的危机(陆邵明,2012)。

城市公共绿地记忆的自然要素反映了绿地的自然特征,人工要素是城市建设的印记,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体现了绿地的公共性。场所营造经验表明了方法的综合、多样,包括形态学方法(胡赞英,2007)、景观叙事(Potteiger and Purinton,1998;陆邵明,2013b)、本土文化策划(赵磊,吴智文,2013)、关联耦合策略(陆邵明,马成,2013)等。但无论用何种方法修复场所的记忆,都需要符合动态原则,兼顾集体记忆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事件活动。

4项目实践——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

蛇口海上世界指明华轮及周边的休闲区,是新中国第一座海上娱乐中心。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的场地,曾是蛇口海岸线的片段,在1978年起的蛇口开发建设中,拓为分割滨海住宅区与沙滩的公共绿地(图1-2)。为发展新蛇口,1990年代后期起经两轮填海,新海岸线最远处延伸约0.75公里,成为海上世界的新核心部分。原来的海边休闲绿地成为城市道路旁无人进入的普通绿化带(图3)。 滨海特有的景观风情一去不返,所幸原有滨海居住区尚存,周边高端办公、公寓和文化艺术中心等落成,为绿化带改造提供了机遇。 海上世界艺术生态廊的命名,也是基于海上世界新规划的文化休闲发展理念,是对这条历史重要滨海休闲绿地的新愿景。

2丨海岸线变迁

4.1自然要素记忆提取

自然要素记忆反映绿地性质和自然发展历程。艺术生态廊最不能割舍的是其曾为海岸线的自然特征。对自然要素记忆提取,一方面是尊重场地现状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消失记忆的提取与表达。在原始状态保持良好的北段,尽力保留了原有的树木和地被,其余植物配置也以此为基础搭配,选取海芋、芒草等乡土植物,呈现自然、本土、低维护的景观。在人工改造过的南段则通过曲线平面、海浪式地景、沙石材料和海洋仿生雕塑,配合系列海洋主题节点,抽象表达海浪和历史淹没的主题,纪念已经消失的滨海景观(图4-5)。

4.2人工要素记忆重塑

绿地以绿化为主,人工要素记忆相对较少, 选择重塑的对象更应典型且具象征意义。艺术生态廊南段经过市政工程后复绿,原有景观消失殆尽。北段丛林中,仍保留了旧时园路。走在小径之上,树影婆娑,鸟语清脆,能体会到城市中少有的宁静。为了保留、提升在自然中穿梭的记忆,北段沿用曲线设计,在林间架起木栈道(图6)。栈道护栏上设计生态信息牌,在雨水花园等节点还有短暂停留的小平台,偶有趣味性的仿生雕塑,新的林间小径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自然生态路径,唤起的生态感知更加直接、强烈。南段则配合不断变化的波浪式地景和墙体,重新规划连续性的园路(图7)。

4.3活动事件引入

活动事件记忆引入,首先要对过去值得纪念的活动事件进行提取、纪念,其次是尊重现状的活动,最后是要为新的活动事件发生提供条件, 延续集体记忆。另一方面活动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区域背景,所以活动事件的引入需要对区域范围进行综合考虑。

艺术生态廊曾是海的前沿,也象征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配合不远处正在兴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将艺术生态廊用作户外艺术展场,能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对蛇口历史、滨海文化的纪念。

除了安排艺术展示和节日庆典等特殊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为社区的日常活动做好铺垫。北段的西北侧紧邻海滨花园小区的多层住宅和四层复式洋房,北段过度开放,将会对低矮建筑的住户产生一定干扰。因此,北段利用座椅和围栏将人流限定在车行道一侧。内部只保留1.5米宽的架空木栈道,尽量保持环境的自然、安静(图8)。北段尽头现有海湾小学,东面两块用地规划为教育和疗养,可以预见北段的日常使用者中将有大量的学生和家长,适宜在北段保留自然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将生态示范和教育作为特色活动,通过雨水花园、光风电能转换展示,呈现科技与生态的巧妙结合(图9)。

南段西侧的碧涛苑原是深圳第一批高档别墅,建成时拥有一线海景。由于年代久远、海景消失加上社会经济因素,碧涛苑的居住功能逐渐被商业办公、餐饮住宿和其他公共用途代替。逐步转变的碧涛苑别墅,与生态艺术廊东侧新建成的高端写字楼、公寓,还有未来的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了特殊的功能联系。为保持两边流通性,南段两侧多处设有开口,也设置了更多给人停留的景观休闲节点(图10),景观设计偏重文化商务休闲,力图通过休闲空间的营造来呼应、促进别墅区沿生态艺术廊界面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使之成为片区特色商业办公界面,为片区带来新的活力,形成活动引入与场所重塑的良性循环。

3丨区位图

4丨艺术廊模型

5丨艺术廊模型2

6丨木栈道详图

5结语

深圳蛇口海上世界生态艺术廊的实践案例, 展现了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记忆获得设计语言, 由周边功能入手引入生态教育、艺术展示、社区休闲活动以延续集体记忆,这种城市公共绿地记忆场所的典型重构过程,并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但同类型实践,都不能脱离对集体记忆的尊重和解析, 也不能只顾呈现某个时期过去,而忽略人与自然最本质的根源和未来场所发展的动力。

7丨步道详图1

8丨北段立面图1

9丨太阳能树

3.以记忆为题的作文 篇三

那是一个暑假,我和妈妈去湖州玩,我们两个乘着公交车去。公交车里的人很多,座位没了,我们不得不站着,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很多不安全,我们抓紧了公交扶手。

没过多久公交车就要到了,就在这个站台停得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上了车,我想公交车摇摇摆摆得老人能站稳吗,我心想。谁知,老人上车后没有一个人理睬这个老人,整个车里的人都把头扭过去装做看风景,一个年轻地哥哥首先离开了座位,没想到被别人给占了,人们都在议论他,又有一个中年叔叔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在叔叔离开座椅时,分明多了几分笑容,就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看到那个叔叔让座后,车厢里坐着的人都低下头,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让座。没多久,车箱里的气氛变得很活跃,我眼角闪出了晶莹的泪花,车厢里一下子变得暖和了许多。

4.以珍藏的记忆为题的作文 篇四

是你,使我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还记得,满载愁绪的我总能在家门口就能闻到令人垂延的饭菜香,打开房门,只见厨房的油烟机下忙碌的你,甩下书包,冲你喊一声“外婆,我回来了”,你回过头来,香气弥烟中与你祥和的眸对视,我看到了温柔与爱护。

是你,在我的成长中疼爱我。

还记得,昏黄的灯光下的灰尘飘落在你银白的发丝上,你倚在陈旧的躺椅上,哼着徽剧,不时托着老字号的老花镜,翻着一本泛黄的菜谱,不经意间惊动了你,你起身擦了擦眼睛又随之摸了摸我的头:“呦、不早了呀,学习很累吧!外婆今天做好吃的来犒劳你,好吗?”我点了点头,随即对你搞怪,你笑了,你的目光温柔、怜爱,温暖了我的心。

是你,在我虚弱的时候陪伴着我。

还记得,淅沥的雨季,高烧不退的我躺在床上,努力睁开沉重的眼皮,侧目一看,你坐在我的身旁,慈祥的面容显得憔悴无力,两眼微合,悄悄起身却使你一怔,一会过后,你才回过神来:“外婆给你熬了汤,估计现在凉了,你等着,外婆给你热去!”我拉住你的衣角,你回过头来,柔情的眸对视着我,你理好被子,转身的那一瞬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你的眼角闪动。

猛然间惊醒,却发现这是一场梦,可身旁不见你的踪影,泪水从眼眶滑落,嗅着你曾停留过的气息,感受你留下的却渐渐消失的温度,我知道,你在回你故乡的路上。看着那张摇椅,呢喃着:“一路平安!”

5.以记忆如画为题的作文 篇五

一条潺潺的小溪,一条弯弯的小路,一个小小的村庄,一群洁白的小鸟,两株茂盛的古树,像一幅画常留在我记忆里,二十年挥之不去。

晨曦在东方微露,给山尖染上一抹嫣红。山腰缠绕着一层薄薄的云雾,随着朝霞冉冉上升,化作一小缕一小缕的丝带飘向天空,慢慢变淡,终于无影无踪。接着又是一小缕,又在蒸腾。。。。。是飞天的仙女在作别离的舞蹈?别离的又是谁呢?

跨上单车,沿着弯弯的小路欢跑着,静谧的村庄一波儿一波儿抛在脑后。小溪是一位恋人的小妹,跟着山路哥哥奔跑,偶尔唱唱歌,离开一会儿,转过弯,又回到了哥哥的臂弯,亲密地依偎着,只有身上那一层层白色的薄霭证明她刚才贪玩了。

跑了差不多二十里山路,身上热乎乎的。晨风吹拂着,别提有多惬意。沿途有村庄开始冒出袅袅炊烟,安静地宣告新的一天开始了。路上有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孩子,他们和我的目的地相同——小山下面的学校。孩子们亲热地招呼我,我报以一串愉快的铃声。铃声带来笑声,笑声后面是踏踏踏踏轻快的跑步声,应和着一溪流水的欢歌,远山回荡着清脆的晨曲。

孩子们的脚步声尖叫声惊醒了大树上的白鹭,我再一次真实地看到了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先是一只,然后是三五只,接着就是一片白云冲天而起,在村子上空盘旋,几圈之后又回到了绿叶之中,躲进了它们安适的窝。仔细聆听,你会感觉虫子似的唧鸣,那是没睡醒的雏儿在向妈妈撒娇呢。轻轻靠近那株高大的银杏,地上全是鸟粪和零落的白羽。不知道树上有多少白鹭在安家,村子里的人早已习惯和白鹭共享每一个晨曦与薄暮。

这是一株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几百岁的银杏,单是斜斜舒展的枝条就笼盖了六七所民居。吸足了炊烟的扇形叶片格外苍绿,像刚抹过油烟似的闪亮。大树立在屋子的中央,像一把大伞撑在高空,用一大片一大片绿荫回报呵护它的乡亲。日落而息的老乡在大树下面乘凉是不要扇子的,单是听听树叶的摩挲就有了凉意和舒畅。

大树数人才能合抱,乡亲在它的四周围着粗大的杉木条,杉木条外是猪圈牛圈。大树有了这些有机肥料的滋润,越发的疯长,超过25米的胸围那是任何“健美冠军”望而却步的,它理所当然地登上了全县“大树王”的宝座。在离他200米的地方,它的妻子——一株雌性的银杏在仰望它崇拜它,虽然她也很高大。我很羡慕这对夫妻,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是那么相亲相爱悱恻缠绵。银杏有“开花不结果,结果不开花”的特性。雌树把花香和挺拔让给了丈夫,眼看着鸟儿与丈夫相依相偎也毫不嫉妒;雄树借助风儿的力量把花粉传给妻子,让她享有硕果累累的荣耀。每到秋天,漫天的小扇飞舞、飘落之后,一地的`白果就是孩子们的战利品。一小兜的白果送到卫生所,一年的文具草本费全有了。

孩子们爱树也爱鸟。我到这里工作了两年,从来没有看到哪个孩子捅过鸟窝掏过鸟蛋,即使在树下做游戏,也尽量离得远远的,生怕惊动了一树的白鸟。有几回我看到他们架着梯子往上爬,正要出声阻止,孩子们先对我做起了手势,指了指怀中淡黄的小鸟。我忽然明白,他们是往鸟窝送被大风吹落的小鸟的!我为自己对孩子们的错误理解感到羞愧,我们往往忽视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诲,把自己污浊的思维定势强加到孩子身上,其实,他们的世界比大人更澄明更友善。

工作了一天,该和孩子们告别了,孩子们又跟来时一样在我单车后面飞奔,不同的是他们唱的是我新教的歌。白鹭从四面的青山往回赶,它们又收获了什么呢?

6.城市文脉延续城市的记忆 篇六

(一) 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 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 是城市的灵魂, 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 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 不是若干片被保护的历史街区, 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 它是活的, 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 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 所以只要生活继续, 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 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不论保也好, 更新也罢, 对城市的了解, 对文脉的把握才是根本。城市文脉的保护不能局限在一城之中, 它还需要大系统的支持, 城市不能成为文脉孤岛。对于中国来说, 建立村镇两级的文脉保护体制, 将会有效支持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 城市文脉应该纳入城、镇、村三级文脉保护体系之中。根据城、镇、村的不同特点, 承担文脉保护的不同任务。

对于大城市来说, 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 旧城保护难度很大, 而且现在中国大城市旧城存留完整的几乎没有, 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继承文脉、改造旧城、打造新城上。对于小城市和集镇来说, 要完整保护传统街区, 重点保证传统街区内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对于村落来说,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它最大的价值, 因此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村落自身, 还有其周边环境。

完整的传统小城镇和村落不但可以为我们保存下传统生活方式, 而且还为大城市继承发扬文脉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滋养。传统的不一定落后, 乡土的不一定注定要淘汰, 它们很可能带有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的密码。破解它们、利用它们, 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形态和现代生活方式, 才是保护文脉、发扬文脉的终极目标。

(二) 历史街区。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均应妥为保存, 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又称《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 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 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 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 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我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 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 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 (设立) 的“历史性传统街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也予以保护, 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 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并报国务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

可见, 城市中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历史街区所营造出的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 是构成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部分。这些街区的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由于这些历史街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 所以他们的振兴实际上也就是城市的振兴。在城市文脉延续中, 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邓州市富胜寺回族聚居区外部空间改造

(一) 区域背景

地块———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老城区的富胜寺片区。

性质———城市老城区中一个典型走向衰败的历史风貌旧街区。

历史地位———城市的记忆。

邓州:邓州地处豫鄂边陲, 南扼荆襄, 北达京郑, 西倚秦岭, 东邻新唐, 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前列荆山, 后峙熊耳, 宛叶障其左, 郧谷拱其右, 据江汉之上游, 处秦楚之扼塞”,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背景之下为邓州带来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福圣寺片区:处于东西贯穿外城的要道与南北进出内城的主干道的城市核心交汇之处, 内含宋代名塔———福圣寺塔, 周围散布众多公共建筑———形成开放型商业经济繁荣区。这里曾是名商富贾的聚居地, 建筑多面街而建, 前店铺面密集, 后宅庭院幽深。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该传统地段受到了用地、交通和建设现状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滞后, 原有的功能正在慢慢丧失, 使曾经繁荣的街区如今面临尴尬处境。

(二) 基地周边特性分析。

基地位于南阳邓州市的老城区, 片区的西临是邓州市火车站, 东面是穰城路, 中间由花园路和古城路将街区分开。以古城路为界, 西侧名为民主街, 东侧为建设街, 周边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基础设施齐全。由于位置特殊, 这里就如城市的“瓶颈”一样, 是要疏通“瓶颈”还是要保留历史地段,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三) 现状分析。

曾经的辉煌不再, 一个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个地处中原土地肥沃, 一个古代中国的交通要道, 一个饱经沧桑与战乱的历史名城。而在历史的长流中它逐渐没落了, 团结中路片区变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城市中的历史片区。它破败、它没落, 但是它却是最能够直接说明邓州历史与变迁的证明。在面对它的何去何从时, 我们沉思。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 怎么延续并保留邓州的城市记忆, 又更好地更新街区。在过程中, 我们将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街区有着传统的很多记忆碎片, 如富胜寺塔、街巷、老树、传统民居院落、茶馆、传统工艺等。功能以居住为主, 并混有商业、银行、休闲、清真寺、富胜寺塔、医疗等, 功能比较齐全, 但缺乏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比较单一。建筑形式大多为明清时期, 也掺杂了多个时期的拼接, 建筑结构已老化, 大多已是危房。通过居委会的调查, 片区的民族纠纷并不多, 几乎可以忽视。

在这片没落的片区上却有着最丰富多彩的街区生活, 问候、喝茶、聊天、下棋、小孩子奔跑玩耍等。这些生活场景散落在街巷的角落中, 被街巷这条线串联起来, 形成一幅美丽的街道生活图景。这个鲜明的对比, 预示着街区的生机与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改造的切入点, 街区的邻里空间。

(四) 提出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对片区的改造提出问题和问题的研究方法。历史街区的问题主要是:建筑间距过小, 达不到防火规范;建筑质量问题严重, 违规搭建较多;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严重缺乏, 卫生条件差;商业没落, 道路拥挤。所有的问题导致片区活力下降, 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改造更新。

根据探索片区应属于居住为主的街区, 并不是纯粹的商业街区, 所以更加重要的是街区的生活图景的延续。传统街区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它的文化意义, 街区中生活的人是这些文化意义的直接传承者, 而他们的生活则是文化意义的活的体现。

邻里空间是指散落在街巷中的零零散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行走在街区中, 或许感动你的不是古建和街巷的本身, 而是在这个载体下发生的故事。保留真实的街区生活才是邻里空间的真正意义所在。而空间的关注点则在于人的行为模式, 外部空间的重要性, 场所的营造, 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历史街区的变迁中, 这种随时间变化的邻里空间为建筑和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了多样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成为城市丰富的日常生活的发生器。而这种空间的意义还在于他随时间的变化而转变, 在这种转变中看出人们生活的变化。在改造中, 以这种空间和空间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延续原有的“街道芭蕾”, 梳理片区的肌理, 最后改造人居环境。

三、延续城市文脉的一些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 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 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 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不可了吗?其实, “立新”不必“破旧”, 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 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 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城市记忆的延续, 这项工作不仅仅意味着要探究历史而且意味着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形式的模仿是以新的形式的自我消失来获得协调, 但新形式的自我消失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尊重。历史遗留下来的旧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当今时代的时间。形式的模仿只能含糊或抹杀时间, 没有时间差也就无所谓价值的体现。环视一下我们周围的现状, 不乏“地道式模仿”、“改良式模仿”以及“符号的演义”等众多作品, 这些作品中, 新的设计丧失了自身的形式特点, 协调被看成创造的目的, 而模仿几乎成为获取协调的必由之路。

面对现实深感, 我们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和在传统环境中添加新建筑设计中应该加强探讨。首先是对符号的意义和功能的思考。一般来说, 在文化活动中人们所受到的限制是符号方面的限制, 不是人们驾驭符号, 而是符号驾驭人。而所谓精通文化, 在符号层面上起码应该做到娴熟地操作构成该文化符号系统而不是符号本身, 并把新的经验和见识编织到符号中去。其实符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而有关文化的继承和革新的奥秘就在这变异之中;其次是对现代建筑语言的深刻认识。现代建筑语言是基于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建筑材料及手段为基础的空间语言。它的形式语言不是符号, 而是建构建筑形体和空间的手段。成熟的设计行为必定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持, 就新老建筑协调而言, 首要的任务是剖析历史, 知识是对已定论的建筑事实的认知, 包括历史文化, 因此涉及历史建筑的创作必须是再认识历史的过程, 重新寻求空间、环境、技术概念等不和谐因素间可对话的媒介, 以本质新与旧的统一作为出发点开拓共生的理念, 共生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保留旧建筑, 同时利用新设计中的现代材料及手段的对比, 更大限度地用时间差来表现老建筑悠久的历史, 城市的文化。

记忆的延续不是依靠某一人或一部分人的努力就得以延续的, 还需要靠全民的共同创造,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再是建筑或城市本身, 而是超越建筑物质本身的需要, 创造能产生共鸣的精神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家骅.发展中的中国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2005.

[3]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2022网站制作培训总结下一篇:app市场线下推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