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种

2024-09-24

查漏补种(精选11篇)

1.查漏补种 篇一

蜀卫发[2012]18号

蜀河中心卫生院

2012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降低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和流行,确保广大儿童身心健康,以麻疹和脊灰疫苗为重点,根据旬卫发【2012】28号《旬阳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通知,结合我镇实际,我镇于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3月30日对辖区内5周岁以下无免疫史或未全程免疫以及无接种证、卡的所有儿童进行了接种证、卡的补登和疫苗的补种工作,查漏补种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旬阳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要求,为做好本次工作,我镇制定了《蜀河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

案》,并成立了以田治进院长为组长的查漏补种免疫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及工作不良诊断处理小组,根据方案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社会动员、宣传和摸底

3月16日至22日,动员政府工作人员、教师、村长等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摸底登记工作,并对公众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意义的宣传,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重点将漏证、漏卡、漏种儿童登记在册。确保查漏补种工作顺利进展。

三、业务培训

为认真顺利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我镇于3月15日对辖区内22个村卫生室负责人及负责计划免疫工作的工作人员召开了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培训会,详细讲解具体时间安排、查漏补种原则、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接种点要求等,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疫苗的供应、冷链和后勤保障

根据摸底情况提前做好了各种物资的储备和分配,于补种活动前,将疫苗、注射器、表格等物资发放至各村接种点储存,并做好收发记录。由于本次调查登记儿童较多,工作量大,以防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我镇落实了异常反应应急处置方案,准备了急救药品等抢救措施。

五、现场接种工作

严格掌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其他缓种原则,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前对受种者进行了核实和告知、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儿童的监护人做出了解释。对于

应缓种儿童家长告知了补种地点和时间,确保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程序顺利完成。每个接种现场按要求准备各接种器械和急救药品,儿童接种完成后均在观察室休息30分钟以上,并有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六、完成情况

根据查看目标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卡,询问目标儿童家长等方式,完成了本次目标儿童的摸底调查和接种工作。在此次查漏补种活动中,我院采用固定接种和设立临时接种点进行接种,全辖区摸底应种儿童171人,实种儿童171人,接种率为100%。其中:麻疹应种儿童18人,实种儿童18人,脊灰疫苗应种儿童52人,实种儿童52人,甲肝疫苗应种儿童11人,实种儿童11人,乙脑疫苗应种儿童29人,实种儿童29人,A群流脑应种儿童6人,实种儿童6人,A+C流脑疫苗应种儿童28人,实种儿童28人,百白破疫苗应种儿童20人,实种儿童20人,乙肝疫苗应种儿童7人,实种儿童7人。

七、存在问题

流动儿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由于流动儿童居无定所,少部分儿童家长意识淡薄,给摸底登记和补种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有少数儿童未登记造册或未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变迁,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接种率,为消除免疫空白而继续努力。

蜀河中心卫生院

二0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2.查漏补种 篇二

关键词:流动儿童,强化查漏补种,预防接种

近几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一直是北京市大兴区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其疫苗接种率低,其发病率远高于本市儿童。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降低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的发病,自2000年起北京市大兴区每年3、4月集中开展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强化查漏补种活动。强化查漏补种活动的开展为探索流动儿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管理,现将2011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4月1—20日,北京市大兴区内居住无北京市户籍的学龄前中国籍儿童。

1.2 调查方法

1.2.1 摸底调查

镇、街道政府、村(居)委会负责组织调查小组,挨门逐户对辖区内所有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摸底登记,现场发放“预防接种通知单”,通知家长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按预约日期带儿童到指定接种点查验接种情况。

1.2.2 查验预防接种卡(证)和疫苗补种

对所有摸底登记到的流动儿童,预防保健人员登录“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下载辖区内儿童最新接种信息与接种证进行核对,根据需要为儿童补建接种卡(证)和补种疫苗。

1.3 组织实施

工作方案由大兴区卫生局、大兴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文,活动前期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和动员,各镇、街道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组成调查小组进行摸底,开展社区宣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预防保健科检查儿童接种情况、补卡、补证、补种。

1.4 补卡、补证和补种标准

1.4.1 补卡、补证对象

无论在当地居住多长时间,调查时未在“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找到或未提供预防接种卡者,均视为无卡儿童,需要补卡;调查时未提供预防接种证者,视为无证儿童,需要补证。

1.4.2 脊髓灰质炎疫苗补种对象

①已满3月龄第1剂尚未接种者(即零剂次);②与上剂服苗时间间隔超过60 d仍未接种第2剂或第3剂者;③已满5岁第4剂尚未接种者。

1.4.3 麻风、麻风腮疫苗补种对象

①麻风疫苗补种对象:满9月龄不足1.5岁未接种过含麻疹疫苗者;②麻风腮疫苗补种对象;③满1.5岁未接种过含麻疹的疫苗;;④满2岁未接种过含风疹或腮腺炎或第2剂含麻疹的疫苗且距上剂麻疹(麻风二联、麻腮二联、麻风腮)疫苗接种间隔超过28 d者。

1.4.4 其他疫苗零剂次补种对象

①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未接种乙肝疫苗者;②白百破联合疫苗: 满4月龄未接种白百破疫苗;③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满2岁尚未接种乙脑疫苗;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苗:已满7月龄未接种流脑疫苗。

1.5 质量评估

1.5.1 评估对象

强化查漏补种前到达被评估村(居)委会且未跨地段接种的学龄前流动儿童

1.5.2 工作指标

以镇、街道为单位补证(卡)率≥97%,脊髓灰质炎疫苗补种率≥97%,麻风疫苗(或麻腮风疫苗)第1剂次、第2剂次补种率均≥95%,流脑疫苗(A或A+C)、百白破疫苗零剂次补种率≥90%,其他疫苗零剂次预约或补种率≥95%,在当地累计居住≥2个月的儿童免疫接种录入信息与接种证符合率均≥90%。

1.5.3 评估点的选择

1.5.3.1 第1类地区

上一年度强化查漏补种中未达标、出现麻疹突发疫情或高危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的镇、街道为评估点,每个镇、街道全部村(居)委会均需评估,流动儿童数<100的村(居委会)调查15名儿童,流动儿童数≥100的村(居委会)调查30名儿童

1.5.3.2 第2类地区

市级选定的镇或街道为评估点,每个评估点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调查30名学龄前流动儿童。

1.5.3.3 第3类地区

以第1、2类地区以外的镇或街道为评估点,随机抽取2个镇或街道为评估点,每个评估点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调查7名学龄前流动儿童。

1.6 统计方法

根据各镇、街道上报的数据,用Excel 20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龄前流动儿童调查情况

全区共摸底调查学龄前流动儿童53 230名,较2010年(39 998人)上升33.0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城近郊区、中部地区调查人数分别占47.81%、38.47%,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流动儿童聚集地(以镇、街道为单位学龄前流动儿童≥500人)17个,较2010年(14个)增加了21.43%,聚集地流动儿童最多,占96.79%。2007—2010年出生儿童39 319人,占73.87%。在当地居住时间不足2个月的,中部地区、聚集地和2010年(2011年含新出生儿童除外)出生儿童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18.78%、16.45%、21.24%。非聚集地儿童在当地居住累计时间≥2个月的所占比例较高,占90.05%。见表1。

2.2 建卡和建证率

学龄前流动儿童建卡率为95.78%,建证率为99.32%。按镇、街道分远郊地区建卡率较低,占94.58%;城近郊区建证率较低,占99.00%。按地区分布划分聚集地建卡、建证率均较低,分别占95.76%和99.33%。按出生年份分(除2011年含新出生儿童)2010年建卡、建证率均较低,分别占94.06%和99.02%;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调查地居住<2个月的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分别为76.71%和96.40%,明显低于在调查地居住≥2个月儿童建卡、建证率(99.46%和99.83%)。活动后补建卡、证率均为100%。见表1。

2.3 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其他疫苗接种情况

脊髓灰质炎疫苗零剂次率为0.39%,非零剂次率为1.01%,麻风减毒活疫苗(MR)、麻风腮减毒活疫苗(MMR)、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白百破联合疫苗(DPT)、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和乙型肝炎疫苗(HepB)零剂次率分别为0.39%、1.74%、1.17%、0.51%、0.87%和0.20%。远郊地区、非聚集乡脊髓灰质炎疫苗零剂次率较高,分别为0.49%和1.17%,2010—2011年出生的小儿零剂次率高于较大年龄组儿童,非零剂次率则大年龄组高于小年龄组儿童。其他疫苗零剂次率最高为麻风腮疫苗(1.17%),最低是乙肝疫苗(0.20%)。在调查地居住时间<2个月的流动儿童各种疫苗零剂次均高于居住时间≥2个月的儿童。见表2。

2.4 质量评估

辖区内无第1类评估地区,北京市卫生局抽取我区第2类地区3个镇6个村(居)委会,共计180名学龄前流动儿童,第3类地区共抽查2个镇、街道4个村(居)委会,共计28名学龄前流动儿童。结果抽查的各镇、街道补证率、相关疫苗补种率、累计居住≥2月的儿童免疫接种录入信息与接种证符合率均达到工作指标要求。

3 讨论

大兴区地处北京市南郊,属远郊平原地区。2011年大兴区强化查漏补种调查学龄前流动儿童数较2010年增加33.0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大兴区流动人口增长迅速,符合北京市流动儿童向远郊平原地区流动的特点[1]。从区内的分布来看,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占47.81%、38.47%,明显高于南部地区(13.72%),流动儿童聚集地较2010年增加21.43%,覆盖全区70%的地区,提示接近北京市区的地区流动儿童较集中,但人口有向中部发展地区流动的趋势。各预防接种单位应认识到现有免疫接种服务人员和门诊硬件配置明显不足,需有针对性地增加免疫服务的投入,以满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

从调查情况来看,远郊地区、聚集地和2010年出生儿童建卡率较低。建证率与建卡率分布基本一致。在中部地区、聚集地居住<2个月的儿童所占比例较高,建卡、建证率明显低于在调查地居住≥2个月的儿童,这类地区是我们应加强管理的地区,借助与村居委会卫生专管员的定期联系和常规查漏补种做好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2010年(2011年出生的除外)出生儿童在居住地居住<2个月所占比例较高,但建卡、建证率均较低,这是由流动儿童本身的流动性所决定的[2]。

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零剂次和其他疫苗零剂次率较高的儿童主要分布在远郊地区、非聚集地及2011—2010年出生的小年龄组儿童。麻风腮疫苗零剂次率最高,乙肝疫苗零剂次率最低,说明既往部分省未将麻风腮疫苗列入免疫规划,而大众普遍重视乙型肝炎的预防。在调查地居住<2个月的流动儿童各种疫苗零剂次率均较高,说明春节过后对大量返京流动儿童及时开展强化查漏补种是非常有必要的。流动儿童较少的远郊地区和非聚集地居住的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家长或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对封闭,外来信息量少,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最关键措施是加大宣传力度[3],让流动儿童家长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免疫接种。这些地区要加强免疫服务供给,将周门诊逐步改为日门诊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性,是今后常规免疫的重要措施之一[4]。

大兴区免疫服务的供给与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不成正比,免疫规划做为控制相关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的主导、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投入是免疫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流动儿童因其流动性和家长认识的不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率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期待尽早建成全国性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共享[5],从而可以提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蕊,孙美平,曾阳,等.北京市2007年<7岁流动儿童强化查漏补种策略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81-585.

[2]刘大卫,孙美平,刘维祥,等.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2):165-169.

[3]朱青,童亦兵,张大勇,等.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1):23-26.

[4]林永杰,雷仁宇,罗耀星,等.珠江三角洲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86-588.

3.每季度查漏补种工作小结 篇三

为了更好的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定于2016年3月12日—13日对我镇适龄儿童开展一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工作采取村医发放预约单的形式进行。

接种对象主要为2009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出生的应种未种的适龄儿童,在接种前,利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进行筛查预约;接种过程中逐

一、认真核对了接种对象、预约单,询问家长儿童近期身体状况;接种后告知儿童家长留观30分钟。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接种后有无异常反应。经过防保人员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本次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本次筛选对象 25人次,其中实际应种 25人次,(白破4人次、A+C群 21人次);实种19人次(白破4人次,A+C群 19人次)。有

6人未按时接种,下次补种作为重点通知对象。

本次接种无一例异常反应发生。对于医疗垃圾进行了分类、毁型并全部回收,按照要求全部上交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基本达到了查漏补种预期目的,由于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认识的提高和积极配合,使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4.每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省疫苗和注射器管理规范》、《**省免疫规划资料管理规范》和《**省免疫规划督导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市和**区疾控中心的规定和要求,我接种门诊开展了儿童逾期未接种查漏补种工作,现将****年第*季度查漏补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初步筛查

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记录,对连续**个月及以上逾期未接种儿童进行筛查。打印通知单,通过打电话或短信形式通知家长(村医发到儿童家长手中),督促漏种儿童尽早接种或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没有接种的,按照程序进行接种或补种。

二、查漏补种工作

对于儿童信息系统筛查的逾期未种对象,我中心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儿童随家长在外地接种的,我门诊把儿童设置为临时外转;患病住院儿童,告知家长在儿童痊愈后,尽快接种或者补种;由于家长繁忙而没有及时接种的,对家长预约接种日期,及时进行接种或者补种。发现其他疫苗漏种的,及时进行补种或者预约。

三、查漏补种结果汇总

本季度共通知逾期未种儿童575人次,826针次(脊灰 90人次、无细胞百白破121人次、麻疹59人次、乙肝50人次、流脑100人次、麻腮风48人次、甲肝62人次、乙脑154人次、流脑A+C群142人次);实种 697针次(脊灰 75人次、无细胞百白破96人次、麻疹46人次、乙肝43人次、流脑87人次、麻腮风41人次、甲肝52人次、乙脑132人次、流脑A+C群125人次)。有儿童是在外地打针的,回来后给与查漏,没有上电脑的上电脑和底册的有35人;不在家外出的有27;有病不能进行接种的25人,告知家长痊愈后1周来接种。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了减少由于信息不准确而无法通知的现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儿童进行入册登记时,告知家长预留有效信息,如果有临时接种活动能够进行通知,或者**个月以上没有接种则电话通知;如果联系信息变更,在接种时及时告知,以便在信息系统上及时变更;如果儿童随父母到外地,告知家长带接种证和儿童,到当地接种点,按照当地程序进行接种。对于没有预留有效联系方式的,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通知。对与留守儿童,通知爷爷奶奶及时来接种。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不能及时通知导致的儿童接种疫苗降低,最大限度减少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查漏补种 篇五

为消除免疫空白,巩固常规免疫基础,确保无脊灰状态,力争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全面加强我县规范化预防接种工作,按照卫生局的统一布置,结合我乡实际情况,2012年3月8日—17日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对于: 8月龄—17月龄儿童查漏补种麻风1剂次 18月龄—6岁儿童查漏补种麻腮风疫苗 7岁—不满15岁儿童查漏补种麻疹疫苗

其他疫苗按查漏补种

(一)高度重视,克服困难: 我们防疫组人员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此项工做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把这次查漏补种工作作为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动员了各村卫生室人员全面进行拉网式查漏,排查率达到了100%

(二)认真执行方案:

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各项相关工作,制订了计划和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掌握相关信息,重点是流动儿童进行摸底。

(三)接种工作:

1、严格标准,确保疫苗质量安全,疫苗在运输、注射过程中、严格掌握疫苗温度。

2、规范程序、应急处理、为保证好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性,我防保组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进行操作,对所有常规基础免疫,疫苗都严格掌握了接种禁忌,接种部位、接种方法、接种剂量、对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应急处置准备,接种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接种反应、接种做到了一人、一针、一管。

(四)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本次查漏工作,充分贯彻了执行上级的要求,使我辖区的儿童的免疫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总结了良好的经验和工作方法,使今后在工作中不断运用和提高,为全县的卫生防疫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6.麻疹类查漏补种月实施方案 篇六

麻疹是迄今威胁我国儿童健康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提出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政府对此目标做出了承诺。近年来,我国通过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消除麻疹工作总体成效显著,但是,自今年6月份以来,全省麻疹疫情出现了小幅上升的势头,为有效遏制麻疹疫情,切实做好我省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省卫生厅决定根据全省目前麻疹以及风疹、腮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并结合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靖宇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对目标人群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指导本次麻疹疫苗接种活动的开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技术方案。

一、目标

西南岔卫生院将对辖区目标人群按照免疫程序漏种的儿童实施补种,以村为单位补种率达到95%以上。消除目标人群中的麻疹疫苗免疫空白,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阻断麻疹病毒传播,使全镇麻疹发病率维持在1/10万以下。

二、实施范围

根据吉卫疾控发[2012]2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全辖区村卫生所(林场.矿区)均对所有辖区目标人群开展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三、接种对象

目标人群为辖区内所有15岁以下儿童,按照麻疹类疫苗免疫程序,接种史不足两剂次的进行补种(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症除外)。

四、实施时间

全镇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摸底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8~16日,现场接种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17~25日,快速评估时间为2012年9月26~28日,评估后接种率未达到95%的村屯,补种时间为2012年9月29~30日。

五、组织措施

西南岔卫生院在实施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前成立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开展技术指导及现场处理工作,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

技术指导小组主要由卫生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

西南岔卫生院在既往成立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小组的基础上,成立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小组,做好培训沟通工作,保证人员随时出发参与

住状态等信息,同时给家长发放家长告知书(通知单),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对学龄前儿童应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预防接种证。(未在教育部门登记在册的家庭幼儿园按散居儿童登记)。

②幼儿园及学校摸底:在园、在校儿童由班主任教师分年级、班级单独造册,登记在《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填写编号、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居住状态等信息,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交卫生院负责接种的医生,同时由教师将家长告知书统一发放给学生,告知其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4、厂矿、林场等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

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证或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6、卫生院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的应种部分。并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出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天为单位制定出详细接种实施时间表,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后勤保障

1、疫苗、注射器(1)计划制定

制定查漏补种疫苗采购、分发计划要遵循“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的基本原则。各级疾控机构做好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所需疫苗、注射器的领取和发放及有关表格的发放工作,于查漏补种前送达村级接种点。卫生院要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2)疫苗的储存和运输

疫苗的运输、贮存要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为保证疫苗冷藏运输、储存质量,开展查漏补种前,各类冷链设备应保持机械和制冷系统的良好状态。麻疹类疫苗在2~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卫生院在查漏补种前及时将疫苗、注射器等物资逐级下发至乡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应在开展接种前2~3日做好疫苗、注射器、表格等物资的接收和储存工作,并做好领发登记。

2、其他相关物资和保障

(1)消毒器械、体检器械、急救药品和器械、安全盒等由各基层接种单位在实施接种前2至3天准备齐全,并随时补充。

2、预检登记员

预检登记员由乡村医生或医院医生担任,负责核实接种对象,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麻疹类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有禁忌症儿童,记录禁忌症的种类,并将记录有禁忌症的处方交由儿童家长保存,作为快速评估时不计入应种儿童数的凭证;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和接种登记;每天接种工作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上报。

3、现场接种员

承担现场接种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并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许可的医护人员担任,持证上岗,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接种。

由具备现场急救技能的医务人员承担。负责接种后儿童的现场留观、不良反应的处置和救治工作。

(四)设立巡回搜索组

在镇直或村,根据人口数量设置巡回搜索组,在查漏补种集中接种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接种点接种;在市场、汽车站,设立巡回搜索组,反复巡回搜索未接种目标儿童,通知到指定接种点接种。

巡回搜索组应对搜索到的未种目标儿童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做好详细记录。

(五)现场接种

1、准备药品、器械

(1)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计、治疗盘、氧气、输液器、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压舌板等。

(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地塞米松、5%葡萄糖液体、抗过敏药物、常规急救药品和其他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药品等。

2、核实接种对象

预检登记人员在接种前对受种者核实、登记,对不属于本次查漏补种对象的儿童,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者,应对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告知预防麻疹的相关知识,并在接种卡(薄)和接种证上记录。对于应缓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交代补种的地点和时间。

如发现未摸底登记的目标儿童,应作为应种儿童进行登记、接种,并计入应种汇总数。

疫及查漏补种儿童名册的原始记录。

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属于报告范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的AEFI监测与处置等参见附件六。

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开展对麻疹类疫苗AEFI的临床救治工作,指定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对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救治工作,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麻疹类疫苗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应建立媒体沟通机制,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引导媒体对AEFI作出客观报导,统一发布信息或接受采访,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消除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担忧。基层接种医生应做好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沟通解释工作。

九、督导与评估(一)督导

查漏补种实施方案中制定本级的督导方案,明确督导方式、督导内容和督导方法,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接种结束后对接种率进行评估。

(二)接种率快速评估

查漏补种接种完成后,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查漏补种接种率快速评估。快速接种率评价的方法及要求如下:查漏补种现场接种工作结束后的三天之内,县级组织对每1个乡镇进行快速评估。

以预防接种单位为单位,进行快速评估时:

1、抽取辖区内2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入户调查5名目标儿童。

2、在集贸市场、车站或城乡结合部开展非入户调查,随机调查目标儿童10名。

十一、资料收集、总结和上报

在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实施全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各乡镇预防接种单位在2012年9月30日前,按照《2012年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提纲》要求将辖区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及相关表格上报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附件一 2012年西南岔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组

附件二 2012年西南岔镇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组 附件三 2012年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方案

89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在2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核实后立即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监测机构应当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AEFI报告信息。

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的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调查诊断

(一)核实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AEFI报告后,应核实AEFI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经核实后属于报告范围的AEFI均需调查。

(二)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接到AEFI报告后48小时内组织专家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日内初步完成《AEFI个案调查表》的填写,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

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的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三)资料收集。1.临床资料

了解病人的预防接种史、既往健康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

1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AEFI的描述,AEFI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疫苗和预防接种组织实施情况,AEFI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AEFI的原因分析,对AEFI的初步判定及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等。

(六)AEFI分类。

AEFI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

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

五、分析评价与信息交流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维护管理,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共享AEFI监测个案信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AEFI调查诊断进展和结果,随时对AEFI个案报告信息和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订正和补充。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AEFI报告信息实行日审核、日分析报告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将分析评价情况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反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疫苗质量等相关问题,并将分析评价情况上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同时向下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反馈。

7.查漏补种 篇七

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脊灰工作取得的成果,切实搞好我乡2011脊灰查漏补种工作,根据南江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南江县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卫发〔2011〕161号文件和南疾控〔2011〕62号文件要求,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宣传和督导工作,为确保辖区2-36月龄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有序开展,彻底消除免疫空白地带。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脊灰查漏补种活动是进一步巩固无脊灰工作取得成果的有效措施,直接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此相工作的关心支持,上级培训会后,及时召开村医例会,并成立了平岗乡卫生院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为确保脊灰查漏补种活动的科学性、安全性、真实性。

二、强化措施,狠抓业务培训。

为了使脊灰查漏补种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了《平岗乡卫生院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并对《方案》作了详细的培训,对报表的填写作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了脊灰查漏补种活动的质量。

8.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阶段性工作总结 篇八

汇报

长期以来,麻疹危害着广大儿童身心健康,消除麻疹既是我国政府对世界卫生组织的郑重承诺,也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消除麻疹在我辖区以开展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消除工作,但也存在各种不到位的漏洞和死角,为了确保不让这种疾病再次流行传播,接合4.11日晚8:00时我区召开的消除麻疹工作推动会议精神,我院在4.12日中午12.00时组织安排了消除麻疹“回头看”工作会议,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消除麻疹“回头看”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万无一失,我院向当地政府汇报了消除麻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成立了以院长为负责人消除麻疹“回头看”工作的领导小组,会上,以政府副乡长为主持,我院全体职工及各村卫生所负责人为成员隆重召开了这次回头看工作会议,会上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重要安排。

一是流动人口的排查。我院特意为各村制作了宣传横幅及宣传牌,对流出流入目标儿童做一详细不定时的监控、对外出通讯联系中断的、通过村委会和相关直属联系电话告知,对家长详细告知接种事宜。

二是进一步安排对卡、册、证录入详细核实。七个村及时做了核对工作,对核对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现场做了纠正。对近期各类疫苗的接种和新增儿童做了上卡、上机,确保卡、册、证的录入同步进行。三是强化督导。把培训村医和我院帮扶医人员列为重点,讲清操作规程,从冷链运转、儿童告知、接种程序等各方面都做了详细讲解,确保接种程序和操作不出错‘

四是靠实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和责任包干制。这次消除麻疹“回头看”工作不走回头路,我院抽调七名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进行包村督导,采用“走下去”的工作方式,对村医积极汇报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切实进行解决。

五是规定工作程序,严密疫情监测。我院干部职工不定期、不定时的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麻疹、风疹病例的主动搜索,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格执行会诊制度,有拟似病例,必须做到院内会诊明确诊断,必要时联系上级医院进行各项检查,确保工作程序不错。

9.查漏补种 篇九

白玉中心卫生院

关于乙肝疫苗第三轮接种工作总结

商南县卫生局:

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在经过七次宣传、积极组织、认真培训、严格摸底的前期工作推动下,我镇第三轮接种工作于2011年5月5日至6日顺利完成,共计接种儿童886人圆满完成了整个接种工作任务,现就第三轮接种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安排

在以院长张忠富为组长的“一强化、两补种”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布置下,分别于4月4日、10日、17日、20日,召开了四次补种工作会议,接受培训人员达70余人次,为接种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宣传工作到位 大力宣传力度,使“一强化、两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达到了家喻户晓,取得了儿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镇共出宣传板报40余面,保证了应种儿童的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接种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中心卫生院于5月4日至5日派车一辆,抽调17名接种工作人员,按照制定好的接种路线,分别对各学校开展工作,全镇应种儿童889人,实种886人,达到了99.7%的接种率,使第三次接种工作圆满完成。

白玉中心卫生院

2011年5月7日

抄送: 县疾控中心

10.查漏补种 篇十

乙脑是通过蚊虫叮咬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每年的6-9月是乙脑高发季节,乙脑的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初期常伴有头疼、嗜睡、恶心、呕吐,进而发展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严重者因并发症或脑部损伤严重而死亡。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我院于8月25日前完成了院内医务人员和村医的培训工作,利用8月份冷链运转,新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之机,做好对各学校14岁以下学生及在家散居儿童(2006.1.1—2016.12.31)的摸底登记工作,共计查验接种证1500余本,对需要补种的学生及时发放告知单,预约接种时间,及时接种疫苗。并对从事家畜、家禽养殖户及其邻居、建筑工地工人、野外作业人员及40岁以上农民等高危人群进行摸底统计。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开展接种。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决定于2017年9月份到11月份在全乡范围内对14岁以下儿童(2006.1.1—2016.12.31)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并圆满完成了查漏补种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组织按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领导非常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落实责任制,认真开展对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抓流动人口较集中的重点,全力以赴进行摸底调查和接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从组织领导、宣传动员、人员培训、现场接种,提出抓重点、出实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络组织落实措施得当,人员到位,使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落到了实处,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组织人员集中张贴通告100份散发传单1200多份。挂过街横幅5条散发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宣传通知单1200多张,接种点有醒目的宣传标语和标记,各个村所都能看到形式多样的宣传标语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通告。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保证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质量。

进行了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目的、方法、措施、及目标人群,通过对14岁以下儿童(2006.1.1—2016.12.31)摸底调查中真正发现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并补种,主要方法是通过入户摸底和查对卡、册、证及儿童接种信息系统核查儿童接种情况。尤其是把计划外生育儿童,流动儿童,边远、免疫规划薄弱村队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摸底做为重中之重。对村级免疫规划人员进行了培训,共计培训33人次。

四、防范措施到位,减少了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对异常反应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同时,加强了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对已出现的一般的接种异常反应,县疾控中心和各接种点按照分级处理原则,在第一时间组织异常反应专家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上报。由于本次查漏工作防范措施到位,强化了在实施接种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查漏补种免疫过程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本次补充免疫未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五、圆满完成了本次查漏补种免疫工作任务根据摸底登记数据合理安排了具体接种实施时间表,不再设置临时接种点。为确保此次查漏补种免疫工作的质量,严

格按照冷链要求分发疫苗,确保了疫苗的效价。接种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和培训要求,开展了接种前预检、实施了安全注射、观察接种后接种人员反应。在接种现场(处置室)还配备了急救器械和药品。本次查漏补种免疫未发生一例接种异常反应。

六、各村卫生所扎实摸底调查漏种儿童并及时补种,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乙脑疫苗查漏种工作。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载止11月14日全面结束。乙脑疫苗查漏补种摸底儿童1549人,应种目标儿童137人,实际接种137人,接种率100%。

七、存在问题

1、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给摸底登记、疫苗接种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2、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接种意识淡薄。3、2006年—2010年出生的儿童信息登记不详细,多数与系统不相符,造成工作难度大。

八、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建立牢固的乙脑免疫屏障。

11.2012年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为了落实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 年消除麻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工作的通知》和《卫生局关于认真执行 2012 年消除麻疹行动的通知》的有关精神,我院公共卫生科于2月底开始组织安排工作,3月开始对辖区内8月到6月的儿童进行摸底查漏补种工作。现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已圆满完成结束,特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人

我院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后,相关负责领导人要求公共卫生科 认真落实工作,科室主任于2月底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工作责任主要是两个地段管理员。

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培训

我院利用电子游标,宣传页、医务人员讲解等多种方式向社区人员介绍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公共卫生科的人员都参加疾控中心的麻疹查漏补种工作的培训。

三、查漏补种方式

⑴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核查。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核查8月龄到6岁的儿童的接种信息,对需要补种的儿童登记其信息,通过发短息或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家长及时带小孩来补种。

⑵拉网式入户调查。通过进社区、上门入户、询问的方式,现在通知家长带儿童补种。⑶幼儿园预防接种证查验。在社区各幼儿园收集预防接种证,现在查验,开具补种通知单通知家长及时带小孩来医院就诊,对于需要接种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带上药品在幼儿园进行补种。

⑷预防接种门诊查看。来我院接种其他疫苗的儿童,仔细核查,对于未种麻疹者,及时补种。

四、加强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具备接种资质,接种前需向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宣讲疫苗查漏补种相关政策,告知疫苗接种禁忌症和相关注意事项,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后实施接种,接种后登记信息。接种完成后须现场 观察30分钟,切实做到安全接种。

五、工作完成情况

通过各种方式排查,在本辖区核查了2048名适龄儿童,应种的儿童共130名,实种126名(其中四名缓种),补种率96%以上。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⑴流动人口过多,儿童信息不完整导致核查不到位,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完善流动儿童信息的登记。

⑵家长预防意识淡薄,未能及时接种。需要加大宣传,告知家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为小孩的健康而共同努力。

上一篇:追梦经典励志语录下一篇:基建类档案管理办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