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考试题

2024-07-17

公共关系考试题(精选11篇)

1.公共关系考试题 篇一

公共关系考试试题

要求: 1.可从下面六题中选择任意两题作答,每题字数600字左右。

2.要求:观点清晰,论述清楚,字迹工整,方案详实

3.5月31日前发至:

注明班级、学号、姓名

1.从你了解的高校公共关系危机的某一案例,试论高校组织环境的变革与公共关系应对举措。

2.请以近期典型的社会事件为例,试论如何在群体突发事件中实现有效的公共关系反应

3.试述当代社会心理的某一方面对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对此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沟通。

4.试评价我校媒体(广播、校报、网络、电视、宣传橱窗等)在传播学校组织文化中的现实效果,并对其改进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5.你面对着这样一个学生:热情、率直、自信,志向远大,但执行力弱,自控性差,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果你是他的领导者,从公共关系人际沟通的角度,如何使其成为顺意公众?

6.请为我校校庆活动,策划一个以提升学校社会责任形象为主旨的公共关系方案。

2.公共关系考试题 篇二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质可以分为统一考试 (以下简称“考试”) 和招生录取 (以下简称“录取”) 两个环节。考试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组织的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统一考试, 录取是指高等学校依据国家政策和本校公布的录取规则选拔招收新生的过程。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就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调整好具体的考试关系和录取关系。考试和录取的社会关系一旦被法律规范所调整, 即上升为考试的法律关系和录取的法律关系。在法理意义上, 我们称之为依法考试的法律关系和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录取的法律关系, 两种法律关系同属教育法律关系的范畴, 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类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表现都是具体的, 包括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涉及教育的民事法律关系。考试的法律关系和录取的法律关系属于哪类的法律关系, 需要根据法学基本理论, 从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客体三个方面对考试和录取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

二、考试的法律关系分析

考试的实质是通过科学测量手段, 按一定的标准把人某方面的特征加以定量和定性的描述, 以便实现鉴别、诊断优劣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 是政府行为, 体现国家意志, 其主要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提供考试成绩, 同时也要有助于中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 考试是国家对教育进行管理调控的直接体现, 它具有配置有限教育资源、选拔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保证社会公平稳定等功能, 国家教育行政权力对教育考试的调控程度和方式直接关系到考试制度在整个教育制度中的功能发挥。而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统一考试是由国家组织实施、认可和监督的, 并以国家名义发出告知的一种考试制度和考试行政行为, 其根本目的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可见, 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统一考试涉及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1.考试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即考试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招生考试管理机构 (通常指被授权的考试管理机构或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 教育部规定, “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由教育部领导,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管理, 地方各级考试机构组织实施”, “省级人民政府成立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招生委员会设省级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省级招生办公室是招生委员会的常设机构, 代表招生委员会行使职权, 处理招生日常工作;省级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报名、考试、评卷、成绩发布、复核分数等事宜”。因此, 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是考试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主体, 考生是报名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入学统一考试的主体, 是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行政主体的相对人。

2.考试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即考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和。如, 在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考试、成绩发布、复核分数等工作中, 考生应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享有行政处理权力并应承担义务。

3.考试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即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考试、成绩发布、复核分数等工作的制定程序和管理秩序。简言之, 就是以上各事项中关于考试的制定程序和考试行政管理秩序, 这也是该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在考试行政法律关系中, 还有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地 (市、县) 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考点学校等上下级之间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 涉及处理相关考试问题所产生的行政法律关系, 由于其间接涉及考生的权利义务, 因而也属于考试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

三、录取的法律关系分析

在录取方面, 依据教育部规定, 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主要有五方面职责。一是执行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章, 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必要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二是对高等学校而言, 汇总并公布高等学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专业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 指导、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本校招生章程及对社会的承诺;三是对考生而言, 负责组织考生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等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招生、考试的科学研究工作、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五是保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 调查处理或协助有关部门调查本地区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从以上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的职责看, 其实质是做出招生录取工作的抽象行政行为, 汇总并公布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 指导、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本校招生章程及对社会的承诺;同时对考生予以组织和指导;既要尊重高等学校的依法招生自主权, 又要保护考生的合法权利。对于高等学校而言, 要制订并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和计划, 并根据考生志愿依法实施录取。考生结合自身实际, 依据国家政策、高等学校招生章程和计划自主填报志愿, 自主参与录取过程。可见, 高等学校与考生之间的录取关系完全是一种双方依法、自愿、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1.录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即民事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1) 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 制定招生方案, 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2) 报名考生。自主报考高等学校的考生是高等学校予以录取或不予录取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另一方主体。在现有的录取管理模式中, 虽然由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考生报名和填报志愿, 但报考哪所高等学校、哪个专业完全遵循考生自己的意愿。

2.录取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即录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高等学校有依法自主招收学生的权利。依据教育部规定, 在报名、填报志愿、拟定招生章程、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考试、招生来源计划等有关录取的工作中, 高等学校对符合规定的合格考生有依法自主录取的权利, 并承担相应义务。报名考生依据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 符合报考及录取资格的, 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3.录取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即录取通知书, 或不予录取的答复。教育部规定, 对符合有关规定及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 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 高等学校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工作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这是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对象。

3.考试中的四个关系 篇三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便下笔,连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就更无从谈起,这样一来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关键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找准解题方向,

二 快与准的关系

在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去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实现的.一味求快,只会落得个错误百出.比如解一道应用题,列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往往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甚至连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都会算错,尽管后继部分思路正确又舍得花时间去算,还是几乎得不到分,劳而无功,适当地慢一点儿、准一点儿,可多得一些分;相反,快一点儿错一片,白白耗费了时间.

三 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然而,有些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先易后难的,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消耗时间又拿不到多少分,会做的题也被耽误了,近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趋向于“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人口宽,人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一些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一些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难题不要胆怯.

四 “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4.公共关系考试 篇四

(一)1 缺乏专业的公关手段和经验,对事件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公关的指导思想不正确。首先,英国核燃料公司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太在意,也没有认识到事故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从而没有积极应对,工厂的新闻办公室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消息,而是被动的接受媒体的询问;其次,英国核燃料公司应对此次事故的态度不正确,没有向公众公布足够有效的新闻,而是极力掩盖事故真相,从而导致这次事故引发的公众恐惧心理;最后,英国核燃料公司的新闻办公室在办公时间停止上班,没有积极的进行公关活动,而且对核工业的极力封闭,引起公众的不满。

2 英国核燃料公司应摆正公关态度,树立正确的公关思想:(1)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想公众和媒体发布事故发生真相,让公众对事故有个大致了解,也为自己在公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真诚的形象;(2)立即对事故展开调查,尽快查明事故的原因,经过和所造成的后果,同时,新闻办公室应全天办公来积极应对媒体的采访,回答记者的疑问,把调查的情况积极的向公众反映,消除公众的疑虑;(3)积极处理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赔偿有关员工损失,把事故处理结果向公众公布,并且使核工业透明化,让公众对核工业有个更清楚的认识,主动调查公众的满意度,接待公众的参观,接受公众的询问,多采纳公众的意见,从而在社会上树立一个有信誉讲诚信的形象;(4)总结经验,提高公关人员的公关技能,制定以后公关计划,以便应对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在公关社交过程中,公关人员应当注重自己的着装是否符合规范和职业要求。因为人的外表和礼仪不仅能美化自己,更能向别人传达一定的信息,反应自己的修养水平,因此,公关人员乃至各行各业的职员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 工作环境 接触对象 工作性质来合理的搭配自己的着装。第一个案例中她虽然是财税专家,有很好的学历背景,常能为客户提供很好的建议,但由于她的着装过于可爱,与自己的职业风格不符,给人不稳重不踏实的感觉,所以虽然意见好,但她的着装会使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换成一套深色的职业套装,给人以踏实稳重,比较专业的感觉,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与第一个案例相比,第二个案例中则是推销员的着装没有和环境相适应,在北方比较保守的环境下,深色套装固然是主流的职业套装,但是到了阳光普照 环境开放的南方,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服装,因为深色的职业套装在相对比较阳关的环境中更显沉闷 老气,吸引不了顾客的眼球,改穿色彩淡的套装和洋装,换一个女性化一点的皮包,使自己有亲切感,这样的变化更符合南方的审美情趣和职业装的规范,从而提高了业绩。

(三)1 安塞公司成立“抢救队”,主要了为了促进良好的社区关系,因为安塞公司既然处于这个社区之中,那么它自身的利益也就与社区密切相关,如公用场所共享、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建设责任等,当社区内发生意外事件,影响的不只是社区内个公众利益,安塞公司自身的利益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安塞公司的抢救队在帮助社区解决困难的同时也为自己做了宣传,在社区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和高的美誉度,为社区的投入也带动了社区的发展,从而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保持与社区公众良好的人际关系。(1)可以在某些特定的节假日,组织公司内员工去访问社区内各种机构,如妇女节、儿童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主动拜访社区有关机构,像学校、福利院、地方政府机构,向他们表示慰问与感谢,适当时候还可附赠些礼品,让他们感受组织的亲和力。(2)积极运用社区的传媒或自发组织进行宣传,向公众免费发放公司刊物,报告手册等等,让公众对公司业绩 运营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3)大力支持社区中个各种公益活动,社区的各类领导者与意见领袖一般都希望本社区的社会组织能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人力等方面能给予扶植,如兴办教育、投资科技、赞助社区文体活动、安置老弱病残、支持社区绿化等。(4)开展大众娱乐活动,让社区在娱乐的同时对公司有更深刻的印象,促进与社区公众更融洽的社会关系,维护社区的安定祥和。

(四)1因为开始生产速溶咖啡的厂家没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倾向,仅凭主观想像盲目行事之时,它方便、省时,不会发生配料错误而且价格低于新鲜咖啡,所以厂家对此踌躇满志,认为速溶咖啡一定能大受欢迎,而事实上正是速溶咖啡强调的方便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冲突,认为冲咖啡为了方便是懒汉的行为,宁愿买新鲜的咖啡也不去购买速溶咖啡。因此厂家在调查之后发现真正阻碍消费者购买速溶咖啡的原因之后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不再强调速溶咖啡方便的特点,而是着力宣传新鲜咖啡所具有的美味、芳香和质地醇厚等特点,速溶咖啡也同样具备,这样很快速溶咖啡在消费者中的消极印象被克服了,成为西方咖啡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公共关系=90%做+10%说”,体现了在公关活动中“做”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使自己的产品质量好,能使消费者满意放心,另一方面,要做的正确,采取正确的措施,也就是当速溶咖啡卖不出去的时候应当及时的去做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不购买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进行公关宣传,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在平常的公关活动中,公司都应该多做,首先就应该保证自己做的好,自己的产品真正是质优的产品,然后再进行适当的宣传就是百分之十的说,去让消费者了解,百分之九十的做还体现上公司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不仅仅靠自己的感觉盲目的宣传,要在大量的公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宣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青岛啤酒公关策划

杭州:1 市场分析及建议(1)产品分析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2)市场分析杭州市场品牌林立,竞争激烈,外国产品较多。(3)建议宣传青岛啤酒文化,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青岛啤酒,了解青岛2 推广策略(1)活动目标 进行全方位品牌宣传活动,使公众了解青岛啤酒的高品质(2)宣传定位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酒液晶莹剔透、香醇爽口3 活动主题品味优质生活,感受青岛文化4媒体宣传 :电视 报纸 杂志电台广播 网站手机短信 户外媒体先行 大众媒体跟进 其它媒体配合5 SP促销活动的实施设想与公关促销活动相互配合,共同进行(1)活动主题品味优质生活,感受青岛文化(2)活动区域 杭州各大商业中心(3)活动时间待定(4)活动内容 各专柜及专卖店 超市的现场集中促销活动(5)可行性分析:集中进行促销活动,可以制造销售热点,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强烈关注,通过直接的促销手段,推介新品,达成可观的销售业绩。时间:可以选择新产品上市,节假日等时间举行。方式:a、优惠价销售,免费品尝,喝酒比赛,抽奖活动 b、派送精装产品(6)费用预算 6 公关促销活动的实施设想(1)活动设想举办一次小型的啤酒节(2)活动内容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活动消息,在XX日XX广场举行啤酒聚会,设立多个啤酒比赛项目,并请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以扩大影响(3)活动奖励以青岛啤酒为主重在参与(4)可行性分析: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制造社会及舆论关注焦点,利用杭州市公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饮食上的高标准,让公众了解青岛啤酒,打开市场的突破口,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对青岛啤酒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纽约:一 市场分析及建议1 产品分析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2 市场分析 美国啤酒市场是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酿造商百威啤酒公司,品牌众多,竞争趋于国际化,较国内要激烈。3 建议打出中国文化的主题,利用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来向外国人宣传青岛啤酒,领悟中国特色,与此同时是深入市场调查,调查美国公众喜欢的口味和饮酒习惯,做好营销准备 二 推广策略1 活动目标 进

5.国际公共关系考试范围 篇五

一、简答题(40分)

1、国际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国际关系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2、公共外交对于中国和平崛起有着怎样的意义?

二、论述题(30分)

3、请以中共十八大所推出的方针政策为中心,对中国党和政府的国际公共关系活动的运用及其成效加以解读和评价。

6.《公共关系实务》试题及答案 篇六

1.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及以下哪种要素构成()A.组织B.消费者C.社区D.媒介

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产生于()A.远古时期B.奴隶时期C.封建时期D.资本主义时期 3.中国农业银行属于下列哪一类社会组织()A.政治组织B.群众组织C.经济组织D.文化、教育、科研组织 4.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内部运营问题

5.按公众的发展过程,行动公众是由哪一类公众发展而成的()A.非公众B.知晓公众C.潜在公众D.将来公众 6.企业外部公众中最重要的公众是()

A.社区公众B.政府公众C.供应商公众D.顾客公众 7.利用电子类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属于传播类型中的()

A.自身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大众传播 8.与员工谈心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符号媒介的()A.有声语言媒介B.无声语言媒介C.有声非语言媒介D.无声非语言媒介

9.调查报告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符号媒介的()A.有声语言媒介B.无声语言媒介C.有声非语言媒介D.无声非语言媒介 10.一个组织抽样调查了400人,其中200人知道组织,知道组织的200

人人中有80人对组织持认可态度,则其美誉度为()

A.20%B.40%C.50%D.60%11.公共关系调查程序的第二阶段是()A.收集调查资料B.处理调查结果

C.确定调查任务D.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 12.下列属于战术型公关的是()

A.建设型公关B.宣传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矫正型公关 13.汶川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信息发布,到启动应急预案、抢险救灾,所有这些工作都在2个小时以内启动,这体现了危机处理的()原则。

A.主动性原则B.诚意性原则C.真实性原则D.快速反应原则14.由于媒介的错误报道,使得上海“稳得福”烤鸭店遭到社会的强烈批评,这是属于哪种危机()

A.形象危机B.经营决策危机C.媒介危机D.突发性危机15.企业员工属于企业的()

A.首要公众B.次要公众 C.边缘公众D.独立公众

《商品学概论》期末考查试卷

16.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服务公众意识B.真诚互惠意识

C.创新审美意识D.立足长远意识E、塑造形象意识17.消费者、竞争者、记者、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

18.某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关行为方式是()

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防御型公关 19.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

A.CISB.MIC.BID.VI

20企业不论风格、管理制度、经营策略,还是标识、广告、口号都体现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体现了CIS的().

A、战略性B、系统性C、差异性D、竞争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处理关系的方式有()A.暴力方式B.金钱方式C.伦理方式D.智能方式2.请指出以下哪些言论具有公共关系意识()

A.要使用动感情的呼吁影响听众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D.“顺我着昌,逆我者亡”3.公共关系强调“为社会服务原则”,就是要求从事公共关系的工作人

员必须做到()

A.积极承担社会责任B.注重社会整体效益C.处事公正D.优化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有()

A.社会组织B.传播C.公众D.政府5.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A.平等互利B.为社会服务C.真实信用D.社会规范 E、科学指导

6.按照使用的主要资源,企业分为()A.混合制企业B.劳动密集型企业C.技术密集型企业D.知识密集型企业7.以下属于企业外部公众的有()

A.新闻媒介B.顾客C.企业股东D.竞争对手8.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从其物质形式看有()A.符号媒介B.实物媒介C.信息媒介D.人体媒介9.以下属于传播的类型的是()

A.自身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

10.某奶粉公司因为质量问题导致多人中毒,广大顾客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向奶粉公司声讨起诉,他们是该公司的()

A.知晓公众B.行动公众C.政府公众D.首要公众 11.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意识B.真诚互惠意识

C.创新审美意识D.立足长远意识E、塑造形象意识12.“顾客就是上帝”体现的是()

A.塑造形象意识B.服务公众意识C.立足长远意识D.创新审

美意识

13.对组织形象地位的调查包括()

A.知名度B.透明度C.美誉度D.服务度 14.企业理念的内容有()

A.企业使命B.企业精神C.企业准则D.活动领域15.公共关系人员角色分为()

A.专家型角色B.领导型角色C.技术型角色D.事务型角色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设立公共关系部,即是公关小姐迎来送往、表示客套()

2、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金钱上的关系()

3、经理是公共关系人员角色当中的技术型角色()

4、对低知名度低美誉度的企业应该先提高其知名度而后提高

其美誉度()

5、问卷法不是访问法的一种。()

6、公关关系调查和市场调查是不一样的。()

7、按照发展过程,公众是由非公众到知晓公众,再到潜在公

众,最后是行动公众()

8、夫妻之间也存在公共关系。()

9、产品和公共关系礼品属于符合媒介。()

10、公共关系传播的重点就是对主体进行单向的宣传。()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顾客购买产品时的权利?

2、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有?

3、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4、简述CIS的内容构成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家丑是否可以外扬

2005年3月19日起,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部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在中国范围内的50万辆问题车实施召回。召回原因是燃油泵继电器内部有密封胶流入,油泵不能正常供油,严重时导致发动机熄火。上述召回是本田汽车近期全球召回和市场措施的一部分。

结合案例分析

1、公关是坚持以“美誉为目标”的,广州本田自揭“家丑”和公关 原则是否矛盾?你是怎么样理解的?

2、假如你是公关部主任,针对这一事件进行一次公关活动策划。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D3.C4.A5.B6.D7.D8.A9.B10.B 11.D12.B13.D14.C15.A16.E17D18.A19.D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商品学概论》期末考查试卷

1、ABCD2.AB3.AB4.ABC5.ABCDE6.BCD7.ABD8.ABD9.ABCD10.BD11.E12.BC13.AC14.ABCD15.AB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知晓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要求公平交易的权利

要求得到尊重的权利

2、答:策划与创新的能力组织与协调的能力写作与宣传的能力交际与应变的能力

3、答: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

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公共关系哦难过的效果评估

4、答:完整的CIS有三个子系统组成:企业理念识别企业行为识别企业视觉识别企业听觉识别企业环境识别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7.公共关系考试题 篇七

一、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考试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 我院公共英语考试模式基本沿袭以考试为主、测验为辅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由于生源水平较低、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 学生成绩提升缓慢,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提升英语教学实效, 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英语的综合使用能力, 我院于2009年秋学期对英语考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积极推行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英语考试模式。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种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要表现为不及格人数显著下降、学生缺课现象明显好转、课堂表现积极主动、平时测验认真对待等方面。成绩固然值得肯定, 但也不能忽视因改革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对待终结性考试重视不够、平时作业中以“互相帮助”为借口的抄袭现象不断出现、偏重表现忽视积累等问题。

二、对于新考试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完善基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教学体系, 切实提高英语教学工作水平, 通过认真分析新考试模式实践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学生英语基础对于普及新考试模式的影响

多年来的应试型教育形成了英语成绩决定分数线的错误认识, 也造成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 英语成绩偏低, 学习能力不强, 应用能力较差的现状。基于这种现实, 高职高专英语考试仍采用单纯的终结性评价, 以考试成绩论成败, 会使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 推广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成为最好的改革方法。但是, 这种新的考试模式对于学生英语的基础能力也同样有着较高的要求, 没有扎实的基础, 过程性评价所占的成绩份额仍不会起到重要作用。

2、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普及新考试模式的影响

多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始终将教师作为教学的核心, 教学中以讲解为主, 以成绩划分学生等级, 从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误区, 也制约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3、教学方法单一对于普及新考试模式的影响

以书本、教案、黑板、作业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扩充学生知识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面对现代社会, 这种教学方法显然落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虽然在多媒体教学方面有着较好的传统, 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与学生互动较少的现象, 换句话说就是将教案和黑板换成了电脑和投影仪, 忽略了英语重在运用的本质, 从而使语言的应用性、交际性特点无法得到充分实现。

4、学生自觉性对于普及新考试模式的影响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是把“双刃剑”, 在激励学生学习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懈怠。为了考试过关、提高平时成绩,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惜抄袭、剽窃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 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学习气氛。所以, 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是推广和普及这种新考试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考试模式的建议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 这是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致认同的观点。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终结性评价的效果, 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在应用中表现出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重视。

1、积极推广中英文双语教学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 就是将平时成绩融入到最终成绩。因此, 平时成绩至关重要。但是,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 全英教学必然会使听力能力不强的学生无所适从, 造成了英语教学事倍功半。所以, 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使用符合学生程度的用语, 对句子较长、词汇较新、寓意较深的内容, 辅之中文解释, 便于学生的理解,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促进平时成绩的提升。

2、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在日常性测试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逐步增加听、说训练, 并将听力和口语测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注意汇总、梳理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运用情况, 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编配成小组,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采取这种方式, 既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也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成绩, 杜绝出现抄袭、剽窃他人学习成果的现象。

3、将学生自主学习纳入考核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熟练地使用语言技巧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要积极探索以实践效果为主的考核方式,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开展以口语为主的互动交流、创意性节目编排、辩论、实事分析等活动, 并将活动实效纳入考核内容。这些活动, 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可以掌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4、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阅读写作能力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平时考察中, 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词汇, 提高快速阅读能力。要不定期地提出一些写作的题目,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的方式完成, 积极指导学生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进行写作, 并将作业情况纳入过程性评价之中。

5、合理安排考试内容和时间

为了在终结性评价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学生经常在期末前突击性学习、补课, 这样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而新考试模式注重平时测试, 将不定期的测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在推广和普及过程中, 要做到测试不做预告, 内容灵活掌握, 并将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依据, 从而督促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

6、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新考试模式, 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教学方法, 广泛参阅各类资料, 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考试模式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 逐步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 无论哪一种考试模式, 其目的都是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必将会推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更好发展, 并逐步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考试模式的综合性分析, 证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并从完善考试模式, 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考试模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德春.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1]李德春.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

8.公共关系考试题 篇八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

一、语文试题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问题:

学生们在试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类型,比如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规范等等。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关于答题思路不明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关于迟子健《荧火一万年》一文,有这么一题:

作者因为“迫切地想独处一会”而走进一片丛林,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对作者来说,这次游历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案1:这次游历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力所在,以及它的神韵,同时带给“我”安详与宁静,心情变得舒缓与松弛,从而体会到竹林的亲切感,萤火虫的沉迷也使“我”醒得透彻。

学生答案2:这次游历让作者眸子里的沉郁阴影剥落了一层,照亮了作者的青春,作者感悟到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也会给社会带来些许的帮助,也会在黑暗中擦出一点火花。

参考答案是:“这次游历使作者理解了过往生命的意义,消减了人生旅途中的疲惫、烦躁和恐惧,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为什么最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这个问题。两位学生没有根据问题本身进行明确的思考,仅是凭着自己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泛泛而谈。

再有一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意概括卫星拍摄地球图片的过程,不超过40个字。(5分)

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维吉尼亚和挪威、南极洲的4个地面控制站中获得拍摄目标的指令,它的两大星象跟踪仪将校准其照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一旦此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如鸟巢奥运场馆,反应轮就会转动,给它确定方向。当靠近目标的适当位置时,这些轮子就会反向转动,让此卫星悬停在空中旋转,使排列好的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目标。卫星根据地面站传输的信号,确定拍摄的曝光时间。此照相机以每2秒20,00037,500×1像素条的速度扫描目标,可以在2分钟内轻易产生一张900亿像素的图片。卫星每天40次通过无线电波向地面站下载加密了的图像数据。一旦把这些下载的数据转换成完整的卫星航片,就可以向买家出售了。

学生答案1:卫星越过地面目标,反应轮转动,给它确定方向,靠近目标时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进行拍摄。

学生答案2:瞄准目标,转动反应轮使卫星旋转,卫星根据地面传输的信号在2分钟内完成像素拍摄,制成图片。

参考答案是:“获得指令,校准位置和角度,对准目标,确定曝光时间,扫描目标。”

这两位学生的答案同样也缺少明显的回答思路,仅凭着自己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找了一些所谓的过程。

从这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答题思路不明确。一些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答,围绕问题泛泛而谈,想到什么就随手写下,缺少明确的回答思路。而这两题的回答思路明显和社会生活有关。关于第一题:都市生活中的喧嚣和功利让人们身心疲惫,有人渴望安宁,有人幻想世外桃源,甚至有人选择逃避,这是一种社会常见现象。人累了就得休息,但休息完了还得继续,所以“走进一片丛林”之后“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么休息的目的何在?获得力量以便继续!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徒步去游览某一处景点,走到中途累了,坐在树下歇息一会儿,顺便买瓶水喝喝,目的便是希望重新获得力量继续前进!顺着这个思路就容易解答该题了。关于第二题: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相机拍摄——首先有一个“拍摄的想法”(获得指令),然后调整焦距,对准目标,按下快门(确定曝光时间),“喀嚓”一声。只不过本题多了一步“扫描”。生活中的相机拍摄许多学生有经验,有体会,至少看过。这样一来,解答该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当解答试题有困难、找不到思路时,可以联系一下我们的社会生活。

二、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诸多体现

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越关注人文性,社会生活化。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语文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社会生活在试题中的体现比比皆是。

比如2008年江苏卷第5题“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孩子上学的接送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再比如2007年全国卷1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和2007年江苏卷第3题(语病题辨析)B选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这两个选项都涉及到“意识”与“提高”的搭配不当,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不少人一直错说着“提高××意识”。

对古老文明某个方面的怀念也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于是便有了06年江苏卷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有杨闻宇的《日月行色》对农村纯朴生活的描写,有朱以撒的《空巢》对亲情的呼唤……

还有许多例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社会生活在试题中有着太多的体现,只有体会生活,融入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解答语文试题!

三、如何用生活去解题

1、多观察生活,多体会生活。

有些学生对生活经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总认为生活很简单,没有什么好留意的。这一种观点在他们写作文时尤其突出,作文时常常想不出要写什么,原因就在于平时很少留意、观察生活,更不要说体会生活了。其实,观察与体会生活也并不很难。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各种人物,各种事情,多去想一想即可。但关键在于思考。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仅在脑海中过一下,不去动脑筋思考,那就谈不上体会生活了。而我们学生对生活的思考的关键又在于能否联系人生价值、人生真谛等方面的抽象的主题。这些主题往往跟我们的语文试题有关。

当然,我们要进行有重点的观察,要抓住生活中具有观察意义的事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观察能力。我们要从粗略的笼统的观察事物表面现象,逐步学会具体的细致的观察,从只注意个别的生动情节,逐步学会比较全面的观察。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对课文的研究与思考也是体会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观察、体会的过程,具体地叙述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作者观察思考的过程,成为课文内容的一种内在联系。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会生活。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可以逐步体会怎样观察,并指导自己平日的观察,对外界事物不断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2、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话题并不是单指表面上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是指那些具有人文性的、深层次思考类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特点的社会话题。比如都市的喧嚣、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人生的奋斗等。

只有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才能在解答语文试题中得心应手。

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熟悉常见的社会话题?

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

高考试卷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时事要闻。比如08江苏卷对“接送孩子上学”这一社会普遍现象的考查,让学生们说出赞成与质疑的不同看法。再比如08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所以我们要从热点问题、时事要闻中挖掘背后的深刻话题。

②从名家名篇中提炼主题,依托课文内容背景提炼主题。

课本上的不少课文都是作者进行观察,产生体会,触发感情写下来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提炼太多的社会主题。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生命的可贵,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大自然的美妙等等。

③常见社会话题的熟知。

比如“信念”、“民族大义”、“故乡情”、“梦想与坚持”、“人生的奋斗”、“尊严”、“心灵的呵护”等等。这些社会话题经常在试题中体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并从中寻找答题的灵感与思路。

比如2004年广西等五省卷第23题: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6分)

三亚南海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24℃

有的学生居然在一开始就进行台词设计。针对此题,我们可以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节目主持人,身临其境一番。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第一条信息前设计话语了,再说题目要求中也有“在每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和“为电台设计两条这样的话”的提醒。

再比如1992年全国高考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如果我们把试题还原成生活,用生活进行类比,把自己当作播音员,身临其境地想象一下,就会发现“震灾”和“赈灾”有相同读音现象。而相同的读音不同的词义在播音的实际过程中是让人难以分别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括号中的内容需要转换成实际表述。

所以说,用生活去解题的最后关键在于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用生活进行类比。

9.《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篇九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区别:1,主体不同。公关是组织,人关是个人群体。2目的不同。人关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双方的了解,联络彼此感情,协调双方的关系,寻求需求的满足。公关是建立适应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形象。3手段不同。人关主要依赖人的自然行为去协调人际关系,它采用的基本手段是人际间的直接的人际传播。公关交往的手段复杂得多,需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策划等各种专门活动才能产生效果。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部分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包括人际之间的沟通。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区别:1目标高度不一(市场营销的目的是营销,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塑造形象);2应用范围不同(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比市场营销要广得多);3着眼点不同(公共关系是着眼于长远,着手于平时;市场营销则是以市场和消费需求为着眼点)。联系:对象都是公众;都遵循互利原则。

公共关系与商业广告 区别: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范围大,商业广告范围小;2从传播的手法看,商业广告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引人注目,引起受众购买兴趣,促使购买行为的发生。公共关系的传播原则讲求真实性和公共性;3从传播目的看,商业广告倾向于短期的、具体的、易于界定的、以产品为主的传播,公共关系倾向于长期的、整体的、宏观的、不易界定的、以形象为主的传播;4从评价上看,商业广告看重具体效果,公共关系看重整体效果。联系:都要借助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

公关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对待公众应该诚实守信、公关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2公众性原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投身社会服务)3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4创新性原则5全员公关原则。

公关的基本职能:1收集信息(组织形象、产品形象、社会环境、组织内部员工信息)2协调关系(协调好组织内部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3塑造形象4咨询建议(是最有价值的职能)。

公关的历史:1公关的萌芽: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修辞学>>被西方学者视为最古老的经典之作)、柏拉图、凯撒《高卢战绩》第一流的公关著作。2现代意义上的公关: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四个时期:孕育时期(19世纪中叶。美国的报刊宣传代理活动,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代理人是巴纳姆)发展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标志是在美国扒粪运动的背景下,出现了公关职业和公关学科)兴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

公共关系的组成要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

社会组织:指的是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特征:整体性、目标性、自主性、适应性。分类:竞争性赢利性组织(包括生产性组织、商业组织、一般的交通运输业组织、服务业组织);竞争性非赢利性组享受(非营利性医院、学校、各种民间团体、协会);独占性赢利性组织(邮政、电信、电力、铁路、航空、金融等企业);独占性非赢利性组织(国家机关和军队)。

组织形象:是指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构成要素:1产品形象(包括质量、名称、商标、性能、包装等)2人员形象:(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员工形象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文化素养,精神风貌,言谈举止,服务态度,着装礼仪等)3环境形象(地理位置、建筑群落等)4标识形象(组织的名称,产品的品牌、商标或徽记、广告形象等)5文化形象(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管理哲学、职业意识和道德)。

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的步骤:1现有组织形象的评估2组织形象的定位3组织形象的树立 提高组织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具体途径:要注重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要适时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增加交往,联络感情。

公关的组织机构: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社团。

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 地位与作用:信息储存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趋势预测中心。设立的原则:权威性原则、专业化原则、高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工作机构模式:领导直属型(最为理想的模式);部门并列型;部门所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

1985年8月,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1965年5月12日在雅典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全体大会上通过《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又称雅典准则),1968年4月17日德黑兰全体大会对该文件进行了修改(又称《德黑兰宣言》)。

公关公司类型:综合服务型公关公司;专业性定向服务型公关公司;顾问公司。

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有着现实或潜在的联系、影响的社会群体。基本特征:共同性、多维性、群体性、变化性。分类:1按公众与组织的从属关系分为:内部公众、外部公众2按公众发展的过程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3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4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公共关系传播:社会组织借助一定的载体和途径,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活动。特征:公关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活动。传播的方式: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传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类大众传媒、信息网络传播媒介。选择的依据:传播对象的特点;传播信息的内容;经济合理的原则。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又叫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

公共关系调查: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根据本组织的公关目标采集、搜寻、选择公关信息的活动。目的:考察公共关系状况,预测民意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步骤:准备阶段(明确调查任务、制定调查计划是、组织调查人员);进行阶段(实际收集资料、争取多方支持);处理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形成调查结果)。调查内容:1自我期望形象调查(包括组织领导层的期望和员工对组织形象的期望)2组织社会实际形象调查(组织自身情况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社会环境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包括:对组织形象的调查;公众动机调查;活动效果调查;传播效果调查;内部公众意见调查。

对组织形象的调查:组织形象地位图:I象限表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说明组织公关处于极佳状态,今后应进一步总结公关工作经验,努力保持极佳状态。II现象表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说明该组织的公关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重点在维护其美誉度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组织的知名度。III表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说明组织的公关状态不佳。该组织的公关部门应该立足完善自身,争取较高的美誉度然后在提高知名度上下功夫。IV表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说明该组织的形象地位极差、名声很坏,公共关系境况恶劣。该组织的公关部门应集中精力改变形象,设法逐步提高组织的美誉度。

公共关系调查方法:文献法(特点:历史性、灵活性、继承性和创造性)、访谈调查法(不择时空、人群、费时费力)、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抽样调查法(准确度较高、节省时间和费用、灵活度较大)。

公共关系策划:指公共关系策划者为实现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和行动方案进行谋划与设计的思维过程。原则:创造型、目的性、连续性、严密性原则。步骤:确立目标、设计主题、分析公众、选择媒介、选择时机、公共关系预算(人员预算、时间预算、经费预算)、审定方案。

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技法:灵感激发法、横向思维法、逆向思考法、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现代创造学奠基人没过的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使每一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意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原则:自由奔放原则、保留判断原则、多量并存原则、灵活多变原则、集中研究一个问题的原则、不作一般性讨论的原则、清楚表述的原则。

公共关系计划实施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创造型、影响性。

正确选择工作的模式: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社会型公关。

社会型公关:是通过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方式,来扩大组织社会的影响力的活动。目的: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基本形式:庆典式、捐赠式、协助式。

影响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障碍:目标障碍、实施主体障碍、沟通障碍(语言、习俗、观念、心理障碍)、突发事件。

公关评估 意义:改进公关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后续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激励内部公众士气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公关评估体系的创新。内容:1准备过程评估(信息资料是否充分、信息内容是否准确、信息表达方式是否有效)2实施过程的评估(制作并发送信息的数量、传播信息的数量、接受信息的数量)3影响效果的评估(公众态度、行为的改变、投入产出的改变)。方法:自我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公众评价法、效益检测法。

1997年11月15日,“全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关工作正式成为一种职业。

1999年5月,国家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出版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全》。该大典首次将公共关系人员列入大典的第三类,这标志着我国已正式承认公关员这一职业。

2000年11月3日,我国第一次举行了全国统一进行的公关员资格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公关业已正式走上了职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品德素质(真诚、公正、勤奋、热情);生理素质(公关人员具有健康的体魄、得体的仪表风度、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准确的记忆);心理素质(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合适的气质、敏锐的思维);知识结构T字形,即专业知识要精,一般知识要博。T识,横向知识表与公关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外语);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关意识(塑造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高度的法律意识、长远意识)。公关工作的真诚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关人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应真诚2要让公众感觉到可信可亲可敬 3公关传播的内容要真实 4真诚地接受公众的意见、投拆和抱怨

公关工作的公正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内部无论亲疏远近、职位高下,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2在对外交往中,既不能为了组织利益损害公众利益,也不能一味迎合公众而置组织利益于不顾。

公关工作的勤奋表现在以下方面: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干苦干勤于动脑,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口头、书面形体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控、自制和处理危机能力。

情绪智商的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的协调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员工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员工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细胞;员工是组织对外公关的生力军;处理好员工关系,有利于引进和留住人才。

协调员工关系的方法:重视员工的物质利益要求、全面满足员工精神方面需求、重视组织的内部沟通、创造令人满意的家庭气氛。

顾客关系协调的重要性:能够为组织带来直接的利益、能够帮助组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是稳定顾客队伍的保证。方法:

1、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

2、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3、重视顾客消费教育

4、妥善处理顾客投诉

5、与顾客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新闻媒介关系的协调的重要性:1新闻媒介是社会组织的特殊公众2新闻媒介能加强社会组织与公众的信息交流3新闻媒介有助于提高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效率。方法:要经常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介取得联系;充分尊重新闻媒介;真实传播组织信息;正确对待新闻媒介的批评或误解。

协调国际公共关系的方法:遵守国际惯例;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具备全球眼光。

公共关系危机 特征:危害性、意外性、紧急性、关注性。类型: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宣传报道引起的危机。产生原因:组织行为不当(自身素质低下、管理缺乏规范、经营决策失误、法制观念淡薄、公关行为失策);外界突发事件(自然环境突变、其他组织侵犯本组织利益的行为、外来的人为制造的麻烦、政治体制不利、科技的负面影响、社会公众误解);报道失实。

危机事件的预防措施:培养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建立灵敏的预警系统、完善组织的管理系统、模拟准备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原则:预防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应急原则、变危机为良机的原则。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1成立专门机构;2迅速调查原因(查明危机的种类;查明危机的后果和影响;查明危机的现状、原因、控制措施;危机的发展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预测;本次

危机牵涉到的公众对象有哪些);3制定有效对策(针对新闻媒介的对策:第一,确定配合新闻媒介工作的方式,实事求是,并统一对外宣传的渠道和口径。第二,向新闻媒介及时通报危机事件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方面的信息。第三,利用有较强公信力、影响力,并与企业有良好互动关系的媒体,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危机处理的方向发展 第四,确定与新闻媒介保持联系、沟通的方式,何时何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应事先通报新闻媒介);4重塑组织形象。

公关危机的处理方式:独立快速式(危机事件主要是由于公众误解引起的,组织本身没有实质性问题,不涉及人身、财产等重大问题,影响范围比较小);协商维权式(时间较长,可危机事件性质比较严重);主动进攻式(危机是由于恶劣手段陷害而使组织形象受损时)。社会型公共关系:CIS:即“企业识别系统”,也叫“企业形象设计系统”,通常简称“CI”。是企业将其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形象及一切可感受形象实行统一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构成要素: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理念识别(MI)。

MI:理念识别,是CIS的基本依据和核心所在,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BI:行为识别,是组织所有员工行为表现的综合和管理制度的再现;VI:视觉识别,是组织形象的静态表现,包括组织的产品品牌、商标、标志、字体、颜色、广告等。

实施CIS战略的意义:能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传达统一信息;有利于重建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吸收招揽到优秀人才、有利于企业扩大资金来源、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流通渠道、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利润、有利于新产品上市);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

CIS的基本原则:统一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有效性原则;艺术化原则;长期性原则。企业理念的内容:企业价值观、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企业准则。

企业理念识别设计程序:企业调研;理念定位;确立新的理念系统。

企业理念识别的语言表达设计:要简明凝练、要富有文化个性、要易于传诵。

企业行为识别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创建令员工满意的家庭气氛。

企业视觉识别设计流程:创意准备、初稿设计、反馈修正、编制VI手册。

视觉识别基本内容:1基本要素设计系统: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企业常用印刷字体、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基本宣传标语和口号等.2应用要素设计系统包括:企业产品、事务用品、办公室器具和设备、招牌、标识、旗帜、制服、衣着、交通工具等包装用品、广告、企业建筑、环境、传播展示与陈列规划等。

视觉识别核心要素的设计:1企业标志的设计(文字型、图案型、图案文字混合型)2标准字的设计(印刷体、美术体、书法体)3标准色的设计:(企业在选定标准色时,要注意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要能突出企业风格,体现企业性质、宗旨、经营方针。第二,标准色的设计应与消费者的心理相吻合)。

公共关系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它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以求得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企业如果能通过广告来树立最有利的形象,树立起自己品牌的清晰人格,那么,从长远来看,他们就一定会以最高的利润,获得这些商品的最大市场。)类型:1组织广告(即主要介绍组织的整体特点,宣传企业形象,让公众全面了解组织情况的广告。包括:宣传组织的价值理念、组织时态广告、解释生产目的和消除误会);2响应广告(指组织为响应社会或其他组织的号召,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以求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活动。主要形式:a 对政府的某项措施响应或者对当前社会公益事业热心支持的广告b是以向社会各界公众贺喜为主要内容,以同行身份刊登广告以热烈祝贺。);3特殊类型的广告(创意广告、印象广告、征求类广告、声明类广告、引导广告)。

公关广告的原则:明确主题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性原则、一贯性和传新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公关广告的程序:1公关广告的设计(明确广告目标、确定广告定位、进行广告创意)2公关广告的制作(拟定广告制作方案、公关广告文案的写作,包括标题/正文/标语口号/随文)3公关广告的发布(可信度高、一致性强、适应性强、费用适当)4广告效果的测定与评定(等级评价、回忆测验、传播效果的测定)。

公关广告技巧:1制作技巧(巧用名人效应、发挥创造能力)2传播技巧(利用广告信息传

播的刺激技巧、对公众进行心理诱导、恰当的运用媒介组合)。

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为发布某一重要信息(如荣誉与真相)而邀请新闻记者参加的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也称记着招待会。

公关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互利、诚信、宽容原则。

10.公共关系选修结课试题+答案 篇十

一.简答

1.简述处理危机公共关系原则

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

2.简述美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1)巴纳姆时期

有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源自19世纪中叶“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这时期的公共关系已经带有一定的组织性、明确的目的性。由此说明,公共关系已不再局限于政治活动和思想宣传活动,而逐步与谋取利益的愿望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公共关系在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艾维·李时期

1903年,美国记者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了第一家正式的公共关系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公共关系事业由此迈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发展时期。19世纪末,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美国新闻界此时掀起一场所谓揭丑运动

(3)伯纳斯时期

真正奠定公共关系理论基础,使公共关系真正科学化,公共关系的先驱是美国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伯纳斯。伯纳斯的公共关系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公共关系的科学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4)公共关系的现代时期

5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世纪中期,随着消费者权利尊重的程度不断提高,公共关系同资金、设备、人才一起称为现代企业的四大支柱,公共关系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3.如果按一般发展规律,公众的类别可分为

4.简述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论证一般程序

① 通过对方案中的目标、主题及活动开展的各要素,如资金、人力、时间等进行分析论证

② 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补救的措施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③ 对预期结果进行综合效益论证,判断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是否值得付诸实施

5.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客观公正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定量化时效性

二.综合试题

1.论述排除干扰公共关系方案目标障碍根本途径

方案目标障碍指公共关系计划拟定的不准确、不具体所带来的实施障碍。有效的开展实施计划,必须排除各种目标障碍。排除目标障碍的根本途径应从五个方面检查公共关系目标是否准确、明确与具体:计划目标是否可以比较与衡量;计划目标是否切合实际;计划目标是否有期望结果;计划目标的职权范围与余地;指标完成的日期。

2.作为一个公关公司经理接受客户业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遵守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以事实为依据、以诚实守信为根本、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为指导

② 遵守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11.公共关系考试题 篇十一

【关键词】刑法学;课堂教学;司法考试;关系

2008年6月,司法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参加司法考试。这意味着大三的在校生也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这一规定极大地改变了司法考试与高校法学教育的关系,反响强烈,因为在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几乎从一入学就把目标对准了司法考试,司考辅导用书替换了高校教材,司法考试辅导班直接渗透到了大学校园。在此情势下,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思索与探索。

一、司法考试对刑法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刑法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部门法,是法学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同时又是司法考试中的“大户”,每年都占80分左右,所以会引起考生的特别关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司法考试的内容对高等院校的刑法学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司法考试统一的理论观点,有助于统一理论纷争中的不同观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尽量用明确的条文告知法律的意义,但语言是抽象的,法律规范不能够涵盖一切生活事实,所以刑法理论的争议点也是很多的。这就造成当前许多法学本科教材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理论争议介绍太多。司法考试对刑法中争议的理论点以通说的形式进行考试,而不再展开抽象的理论观点交锋,有助于在刑法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理论难点。

其次,司法考试集中十余个部门法的知识,要求在考试中一次性通过,这种高强度、高集中式的复习方式对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忍耐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刑法学知识,如果要通过司法考试,必须对刑法规范和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再次,司法考试会促进高校教师改进教学活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的理念下,采取灌输式的“讲授”手段,重视对刑法理论、观点交锋进行解说,重视抽象思维能力,忽视了刑法理论与刑法法条的衔接,忽视案例教学。而司法考试要求刑法理论与法条并重,会逼迫高校教师改进长期以来坚持的教学方式,更多地结合司法考试试题、案例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刑法学教学活动。

二、司法考试不能替代高等院校刑法学教育

司法考试的内容不能完全涵盖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梁根林教授认为,在刑法学的内部应当分为三个基本的分支学科,即刑事立法学、刑法解释学和刑事法理学。刑事立法学是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应然规范”的体系,研究哪些行为应当犯罪化和刑罚化,另有哪些行为应当非犯罪化或者非刑罚化,也包括研究刑事立法的一般原则、技术、方法。刑法解释学是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实然规范”体系,它以注疏论证刑法规范为其基本任务。刑事法理学是有关刑法规律、刑事法理的知识体系,它超越了个别刑法条文和具体刑法规范,并对刑法现象进行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冯亚东教授将刑法学按研究对象细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运用注释方法专门研究实在法条文的注释刑法学。二是提供概念、原理及方法的概念刑法学,三是面向立法及司法的观念方面运用多学科的原理、方法研究刑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刑法学。刑事定罪的理论既是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刑事实体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实体法学中的犯罪论体系(犯罪构成理论)、因果关系理论,集中地体现了刑法对刑事定罪思维的研究。司法考试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在刑法规范及其解释这一方面,请看下例: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该例中不仅描述客观方面行为特征,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心理描述用语,如“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不知情的丁”、“ 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背着乙向丁谎称”、“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等,都清楚地交待了每个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因此,该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是具体案例,但由于其主观方面是清楚可知的,所以如何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是规范层面上的考察,刑法规范层面上的考察是针对某一类案件,而非针对一个具体案件。所以说,司法考试中的案例,大部分都对主观方面交待十分清楚,其对考生的考察方向是刑法规范层面上的。但现实中发生的案件并不同于司法考试中的案例,如:甲一家三口被杀死在卧室,侦查人员在现场发现血指纹一枚,并据受害人其他亲属反映现场丢失首饰等财物若干。侦查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乙,并在其住处搜查出甲住室丢失的财物,经过比对,现场发现的血指纹系乙右手中指所留,乙拒不承认有杀人行为。另外,甲曾因盗窃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如何判断甲的行为性质?

这起案例充分反映了司法人员针对一个具体案件所面临的困难,其考察的起点是分散的证据,这与司法考试中直接归纳出来的案件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学者认为,统一司法考试在有限的考试内容之中,必然着重考查应试人员实践方面的技能。事实恰恰相反,司法考试虽然大量的运用了案例,但也只是通过案例来考察刑法规范的运用,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本科生的刑法学教育中,把通過司法考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只要考生能通过司法考试找到工作,其他一切可以从简的培养模式是令人担忧的。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学生学术素养、法学思想以及司法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式教育对司法考试也许不会直接起作用,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

三、妥善处理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司法考试与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等各方面均与司法考试有一定的差别。当前,高等院校法学学生除了要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外,另外还参加各种各样的司法考试培训班,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把司法考试的辅导书当成教材来使用,而放弃学校指定教材。这对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造成了困惑:对于教师来说要迁就学生,认为学生只要考过了司法考试,找到了工作,即使达不到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无关紧要的;对于学生来说经济负担加重,大笔开销投入在培训班上,往返于多个课堂之间,精力严重透支,上课出勤率有一定的降低,师生矛盾明显。从长期来看,高校在法学本科教育中不可能不对司法考试做出回应。

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对司法考试的试题进行适度讲解。法学本科的刑法教学很多是讲理论,而司法考试针对的是案例,是具体操作方式,两者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刑法理论有直观的理解。司法考试主要是客观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把握住题干中包含的各种信息,分析其命题意图、答题思路、答题角度、答题要点、解题技巧。在对司法考试试题的讲解上,不必追求面面俱到,选择有典型试题进行讲解即可。

其次,对有争议试题也有必要抽出来重点讲解,特别是历年试题中题干相同而答案不同的试题,要抽出来对比分析,分析其不同点,以消除学生疑惑,使其认识到司法考试中也有不同观点存在,也有不严谨的试题存在。

再次,重视司考但不偏向司考,除了在刑法学理论中穿插入试题外,还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在多元的法律流派中养成从多个视角观察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不惟司法考试是从,要重视利用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各种类型案件所需要的法律能力,注重在刑法教学中教导学生把刑法和其他刑事法学知识如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刑事诉讼法学相融合,最后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根林,何慧新.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下)——反思与展望.载《中外法学》,1999(4):8.

[2]冯亚东.刑法学研究的层面划分.载《法学研究》,2001(3):55—56.

[3]2006年司法考试卷二第96-100题.

上一篇:沧源县城乡规划局关于“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下一篇: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