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2024-09-04

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精选9篇)

1.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一

同志们: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服务载体,努力锻造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服务事项全面清理。中心配合县法制办、编委办、物价办、财政局等单位,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收费等四类项目进行了新一轮清理,经清理,取消收费项目35项,县本级共保留行政审批服务事项335项(其中许可事项16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03项、服务事项70项),收费事项148项。

(二)项目运行健康有序。借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的东风,加大项目进驻中心大厅力度,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服务项目,本着更好更快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纳入中心,如司法局司法公证项目、民政局城镇低保对象确定项目等。目前,进驻中心的部门为38个,进驻项目总数为313项(其中:许可事项14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01项,服务事项66项)。2009年窗口累计办件56454件,规费收入60643292.3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5%。

(三)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心先后组织开展了“联、帮、促”、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庆七

一、迎奥运、促发展、构和谐”演讲会、游九龙潭、如何做一名合格窗口工作人员征文、义务植树、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重温入党誓词、登将军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在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心广大工作人员、全体共产党员迅速捐款捐物表达爱心,共捐赠款物和缴纳特殊党费折款7200元。

(四)培训活动扎实开展。中心多次组织计算机技能培训、新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做到业务学习不间断、技能培训经常化,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和业务技能,不少工作人员成为一岗多能的行家里手,进一步打造了“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品牌,巩固了省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创建成果。

(五)行政效能不断提高。通过实行一周办结、延时服务、预约办理、承诺办理等制度,行政效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2009年中心窗口项目进驻率达93.4%,项目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60%,即办件比例达60%,有近一半的窗口启用了“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行政效能的提升使中心美誉度也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达99.8%。

(六)制度管理走向规范。在实行指纹考勤、离岗登记、返岗回执、月度量化考核、季度明星评比、业务核查等制度基础上,推行红黄黑旗制度和主任驻厅值班制度,将中心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效地实现了“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2009年先后共有10个窗口29次被评为明星窗口、55人次被评为服务明星、全勤明星、学习明星。

(七)电子政务作用凸显。中心网站开设了服务指南、政策法规等栏目,方便群众查阅,目前日均访问量在300人次左右,网站开设的网上咨询栏目及时回复群众咨询28(来源:好范文 http:///)0多条次,树立了中心良好的对外形象。在建设好中心网站的同时加快窗口网络建设步伐,物价、司法等窗口实现了网上的数据共享,共有11个窗口实现了与所在单位业务专网的互联互通。目前中心已初步实现互联网、局域网、部门业务专网三网并存的目标。

(八)政务公开机制健全。中心在实行“九六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将项目设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在中心政务公开专栏予以公示,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公开渠道。中心还印制了2000多份服务指南在窗口免费发放,2009年4月中心被命名为全市政务公开示范点。

(九)服务网络纵向延伸。积极配合县纪委做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5个乡镇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有2个乡镇的服务中心与中心成功联网,使中心服务功能得以辐射到乡镇,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中心2009年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市级青年文明号,县责任目标完成优秀单位、县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县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县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去年林业、国土、质监、计生等四个窗口还被评为省级优质服务窗口。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县委、县政府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是和县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也是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县委、县政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专门划拨了新的办公场地,还组

织开展了两次专项督查,促进项目的进驻和规范运作;各窗口单位对窗口工作也是大力支持,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到窗口了解运行情况,对窗口工作进行指导,财政、林业、计生、民政、质监等单位还为窗口购置了新的办公电脑,可以说部门配合支持是确保中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心的岗位十分特殊,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既要保证形象,又要

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不能断岗,特别捆人,但是我们的窗口工作人员毫无怨言,兢兢业业,有的同志坚守工作岗位没有请过一天假,像刚才通报的那些全勤明星,特别不容易,有的同志为坚守工作岗位顾不上照顾父母子女,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中心的女同志多,小孩还小,而父母公婆年纪也都大了,有个三病两痛的很正常,她们能够坚守窗口,正确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十分难得,还有的同志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为办事群众服务,像我们林业、民政、公安、收费等一些窗口的同志,节假日、夜晚加班服务都成了家常便饭,去年腊月二十八,公安、民政、收费窗口的同志还是照常上班,为办事群众服务。在此,我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向辛勤战斗在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向这次获得表彰的12名优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9年中心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项目进驻不到位,仍有少量项目未按照“应进尽进”的要求进中心大厅受理办理,还有极个别单位将已纳入中心的业务撤回本单位办理;收费弹性大,尤其是部分单位的中层工作人员,掌握着收费的自由裁量权,随意性较大;业务骨干派驻不到位,有的窗口单位没有按要求选派业务骨干进驻窗口,办事窗口办不成事。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牢把三个“不”字,即坚持改革发展方向不动摇,实现优质服务目标不懈怠,确保中心形象不折腾;紧扣“三大主题”,即改革、发展、服务这三大主题;突出四项工作,即大厅日常管理、标准化服务窗口建设、新中心建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等四项工作;切实履行五项职能,即管理、协调、监督、指导、服务五项职能。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开展项目清理;二是实行流程再造,简化办事环节;三是积极推进项目进中心,整合窗口资源,强化“一站式”服务功能。

(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全面抓好标准化服务窗口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使标准化服务窗口达70%以上。

(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配合县有关部门搞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争1/3的乡镇达标。

(四)政务公开工作。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公开。

(五)规范收费自由裁量权工作。针对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性项目,分别明确刚性收费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收费弹性空间,实行标准统一、公开透明、操作简便的行政服务收费格局。

(六)机制创新。积极开展“两集中、两到位”的试点工作。

(七)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全省开展的“企业服务年”活动,狠抓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推进中心的作风建设。

(八)电子政务建设。办好中心网站,力争全面实现部门专网与中心窗口对接、市县乡三级联网。

(九)效能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周办结制、承诺办理制、联审代办制及“双默”(缺席默认和超时默认)制等制度,使各类事项办结率达98%以上,周办结率达80%以上。

(十)新中心建设。积极做好新的服务中心的设计和规划,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促使新中心在2010年投入运行。

为圆满完成2010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一是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服务品质。借用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的一句话: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的工作热忱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为自己服务的要求,以自己办急事的心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心实意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二是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服务水平。要根据各窗口服务内容和业务要求,潜心钻研业务,娴熟相关政策和工作程序,做到讲的清楚、做的明白、合法合理、情到理周。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实效。要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推动窗口服务再上新台阶;要提高咨询服务、现场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等服务环节的效能,不断提升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四是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形象。讲话、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办事人员的情绪,是办事人员对政府形象影响的衡量表。要进一步规范服务礼仪,做到语言文明,仪态端正,主动服务、温馨服务、微笑服务、热情服务、耐心服务,着力提升中心作为政府第一窗口的良好形象。五是强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要严格按照“五禁止、十不准”及新优发20101号文件的要求,自觉执行中心各项管理规定,自警自律,令行禁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中心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带头遵守,硬起手腕,大胆管理,对违反“五禁止、十不准”的,要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同志们,2010年是继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克难攻坚,敢于创新,务实工作,努力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再创新佳绩,登上新台阶,为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和谐、魅力、辉煌新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二

搞好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思路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安排上来,绝不能因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而放松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能因为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伟大成就而减少扶贫开发投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更加注重强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不断增进贫困人口福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靠发展缓解贫困、靠科学发展消除贫困,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有效实现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抓紧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形成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加大各部门投入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倾斜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平均增幅不低于今年。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增加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规模,支持发展小额信贷,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扶贫开发资金到户扶持机制,全面推行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和投入强度。

3.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三

李新华

(2013年2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集团公司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明确矿区服务系统工作思路,提升矿区服务保障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建设美丽石油石化矿区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矿区服务系统广大干部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环境面貌和员工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和谐矿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和各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和蒋总、周总,向矿区服务系统广大干部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和支持矿区工作的地区公司、总部机关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集团公司党组对矿区服务工作非常重视。今年1月份,蒋总、周总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蒋总指出:“建设和谐稳定的石油石化矿

区,服从于油气发展,服务于百万员工”;周总强调:“广大员工和离退休职工满意度的不断提升,是对矿区服务工作的最好评价。建设美丽矿区、和谐社区是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2013年工作安排的落实,取得新的成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蒋总、周总的批示精神,倾力做好矿区服务工作,倾情建设美丽石油石化矿区,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和职工群众幸福生活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今年的矿区服务工作,XX同志已经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矿区服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去年以来,矿区服务系统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工作要求,全面履行“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三大职责,持续推进重点民生工程,着力加强和谐矿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社会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们加强矿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矿区的重要抓手。从去年初开始,各企事业单位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实现了社会管理与矿区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驻矿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工作合力;通过合署办公、联合共建等形式,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建设,强化了居民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通过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公益服务大厅,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

— 2 — 会机构专业服务导入矿区,方便了职工群众;通过落实地方惠民政策,提高了矿区困难群体、残疾人员、高龄老人等生活保障水平,拓宽了矿区建设资金和相关业务的费用来源。应该说,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大家对矿区社会管理的认识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矿区社会管理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及驻矿单位、矿区居民的充分肯定。

二是保障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围绕企业生产、职工生活和矿区和谐稳定,各企事业单位持续完善矿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2012年,集团公司共下达矿区建设投资XX元、安全环保隐患治理资金XX元,力度是比较大的;XX家矿区新开工职工住宅XX套,竣工XX套。特别是编制下发了《社区活动室建设专项规划》和《社区医疗站点建设专项规划》,为矿区基础服务设施的持续完善奠定了基础。在完善硬件设施、改善环境面貌的同时,各单位注重软件服务的提升,在持续做好水电气暖供应、物业服务以及生产一线餐饮、住宿、医疗、文化、保安等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目前XX家矿区单位共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XX个,在社会知名医院开通职工绿色就医通道XX条,XX个社区开办有绿色蔬菜、放心食品销售点,XX个小区开通“一号通”服务热线。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集团公司在严格控制直接补贴费用的同时,研究出台了工作量增长与收入增加、成本费用上

涨与收费价格调整,以及安置一线转岗员工薪酬承担等管理办法,完善了矿区运行机制;各企事业单位在严格执行“三控制一规范”要求、调整优化组织机构、减少直接用工数量、降低非生产性费用的同时,积极开拓工业物业、办公物业和生产服务市场,增加了矿区对外收入。2012年,矿区服务系统实现对外收入XX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XX元,增幅达到XX%。与此同时,稳妥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以及托幼等业务社会化市场化,促进社会资源在矿区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矿区服务业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专业化,减轻了企业办社会负担,降低了矿区运行成本。截至去年底,石油石化矿区XX户住户中,已有XX户用水、XX户用电、XXX户用气实现社会供应;有XX平方米供暖实现社会公司直供或提供热源,XX家托幼园所由社会机构运营。

四是综合管理力度明显加大。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围绕管理体系、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考核制度、计量体系等基础工作,各企事业单位在持续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基础上,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结合矿区业务特点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深入开展诊断分析,认真查找管理短板,明确细化提升目标,有的放矢地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为规范矿区业务运行、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组织开展矿区建设项目效果评价检查,实施矿区服务业务专项审计,研究制定《数字化社区指导意见》、《数字化医疗指导意见》、《矿区养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全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等政策性

— 4 — 文件,加强了工作指导和业务监督。以安全社区创建为抓手,全方位开展社区安全调查摸底和风险诊断,有针对性地实施社区安全促进项目,实现了矿区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和素质提升,在成功应对华北、东北地区夏季洪涝灾害和西北、东北地区冬季暴雪严寒等自然事件中,展示出了矿区服务队伍的良好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二、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矿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石油石化矿区是百万石油员工的幸福家园和温馨港湾,也是企事业单位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进和谐建设的重要阵地。做好新时期的矿区服务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让全体员工过上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矿区服务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一系列关乎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并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书记在去年11月15日与新闻记者见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集团公司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事业中,既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保障国家能源

安全的重要职责,也肩负着将石油石化矿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美丽矿区、和谐社区的历史责任。建成小康社会、美丽矿区、和谐社区,责任主体在企业,操作实践在矿区。矿区服务工作好坏、矿区服务系统职责履行如何,直接关系到石油石化矿区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全面建成美丽矿区、和谐社区。

做好矿区服务工作是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保障。在今年集团公司工作会上,党组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国际业务努力达到“半壁江山”,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实现“三个XX%、两个倍增”,规模总量、质量效益、技术管理、生产效率、价值品牌等全面进入国际大石油公司前列,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的宏伟目标。矿区服务系统作为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配套发展业务,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后勤部和大本营,承担着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凝聚员工士气、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责任,在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一定要努力做好各类服务工作,全方位解除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在职职工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地干事创业,让离退休老同志安心舒心、快乐健康地安度晚年,为企业生产建设、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保驾护航。

做好矿区服务工作是让百万石油员工过上美好生活的载体

— 6 —平台。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党组高瞻远瞩,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改善民生的高度,实施了矿区服务系统改革,推进了石油石化企业后勤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提升了矿区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改革五年多来,矿区环境面貌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对生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矿区服务是将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的重要平台,是企事业单位联系职工群众、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矿区的主力军。矿区服务工作与职工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服务理念和方法,持续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手段,才能不断满足百万员工家属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三、全面提高矿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矿区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推进小康社会、美丽矿区、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坚持服从油气生产、服务员工生活,持续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持续提升保障和服务能力、可持

续发展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为集团公司实现近、远期发展目标营造更加良好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一是要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管理提升活动是近两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目标的全局性工作部署。集团公司党组也把管理提升作为全面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提出“把加强科学管理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三基工作,推进依法治企,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式方法,实现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的全面提高。”与其他业务板块相比,矿区服务系统业务杂、战线长、专业化管理时间短,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又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感受,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要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结合矿区特点,对照先进单位和标杆典型,深入查找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以及业务运行、服务效率、基础工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事求是编制改进方案,有的放矢强化专项提升,全面提升矿区综合管理水平。要持续完善矿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三分开”“三统一”改革要求和矿区预算管理制度,明晰矿区服务系统的管理界面和工作职责,建立矿区运行费用合理负担机制。要持续推进矿区专业化重组,同一地区不同企业的矿区服务业务要逐步进行跨企业重组;规模较大矿区的相同业务要逐步实现合并;规模较小的矿区,要实施扁平化管理,压缩组织层级,精简管理

— 8 — 人员。要持续健全矿区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把规范矿区服务运行和打造服务品牌结合起来,根据矿区服务业务类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逐步实现“按制度管人管事,以标准规范行为”。要持续改进矿区对标工作,标杆选择要有针对性、先进性、可比性和积极性,要通过建立分析制度,寻找标杆的优势、查出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要持续落实“三控制一规范”要求,调整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减少用工数量。要持续提升矿区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推广应用矿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小区、数字化医院等信息化项目,提高矿区运行质量和效率。要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使矿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工作流程和服务行为更加规范科学、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更加健全完善,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明显改善,矿区服务系统保障企业生产、服务职工生活、维护矿区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要持续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并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出了四个“加快形成”: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四个加快形成,为我们持续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明确了思路,— 9 —

指明了方向。石油石化矿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社区一样,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包括居住人口结构日趋复杂、居民思想活动日趋活跃、职工群众需求日益提高等。另外,由于各方面原因,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矛盾和问题,包括利益群体多、诉求差异大以及地方惠民政策难以落实、“一老一少”问题突出等。我们一定要从落实中央要求、解决自身问题、建设和谐矿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搭建共建平台,落实惠民政策,创建平安社区,繁荣和谐文化,全面提高矿区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要在巩固去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单位在矿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丰富矿区社会管理的内涵和手段,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载体和平台,提升矿区社会管理的层次和水平。要深入研究社会化程度较高矿区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上狠下功夫,认真寻找社会管理的切入点,积极发挥矿区服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在矿区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维护矿区和谐稳定。要根据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的实际,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导入矿区的机制和平台,落实矿区职工群众的市民待遇,争取地方政府对矿区社会公共事务的政策支持。要深入研究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形势下矿区社会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加强矿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以及虚拟社会、新媒体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健全矿区

— 10 — 信访、维稳、扶贫帮困和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完善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调处化解社区矛盾、邻里纠纷和家庭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矿区安定和谐。

三是要着力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要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员工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离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蒋总在今年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优化企业年金和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强化员工健康管理和人文关怀,突出做好特殊岗位人才、一线骨干和海外员工的健康体检及心理疏导,提高员工福利保障和身心健康水平。矿区服务系统肩负着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重大责任。要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明确矿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定位明确、重点突出、保障全面、可持续的矿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要突出加强独立工矿区主力医院建设,完善设施设备,特别是要完善健康体检、基本医疗、应急救护等设施设备,提高疾病诊治和救护水平,保证职工群众基本医疗需要。要突出加强社区医疗站点建设,认真落实社区医疗卫生站点建设规划,完善站点布局,健全“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并适时纳入地方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要突出加强员工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员工体检制度,完善体检项目和相关标准,加强体检结

果的分析应用和后续管理,建立重点人群、特殊人才健康跟踪和健康干预制度。要根据油气生产特点和员工生活地域特点,认真搞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控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送医到现场、送健康进一线活动;要在员工较多、远离生活基地的生产场站建立流动医务室或流动药箱,切实提高一线员工健康保障水平。要大力推行矿区主力医院领办社区医疗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要积极利用社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建立职工就医“绿色通道”,为职工家属看大病、重病和疑难病提供帮助。

要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底,集团公司各类离退休人员已达XX人,比2011年增加XX人。特别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石油工人,都将步入老龄化,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XX%。解决好这一代人的养老问题、为这一代石油工人做好养老服务,既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原则和9073工作目标,加快建立符合矿区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要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社区公建配套建设项目,通过完善“一键通”服务热线、引进专业家政公司、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等,积极搭建矿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应急救助等服务,让矿区

— 12 — 绝大部分老同志在家就能实现养老。要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充分挖掘和利用矿区现有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或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合作,为社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就餐、午间休息、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要稳妥开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强与社会专业养老机构合作,积极引进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社会专业养老公司,为矿区失能、半失能和有离家养老需求的老人提供托管、看护、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

要着力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困难。“住房无保障,不能算小康。”“住有所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住房是职工的大事,也是企业的大事。“十一五”以来,矿区住房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职工住房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对住房的需求依然强烈,特别是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地区,职工经济压力较大。各单位要在坚持职工住房市场化社会化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要求,采取集资建房、团购商品房、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及把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地方保障房体系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困难。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争取地方政府优惠政策,通过集团公司信托平台,利用企业自有土地建设职工住房。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上,一定要明确认识,合理区分住房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职工“住”的问题上。必须明确的是,企事业单位组织建设职工住房,尽管具有一定的保障性

质,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准确了解职工真实购房需求和购房能力,以需定建,科学配售,确保把好事办好。

四是要大力繁荣矿区文化。一个矿区,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样,没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就没有归属感,没有长久的和谐与幸福。矿区文化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一脉相承,但又有其自身特点。矿区文化融合了中国石油的企业文化、矿区服务文化和社区家园文化,有油味、有企情、有亲情,其重要意义在于培育矿区精神、塑造共同愿景,促进居民沟通、融洽邻里关系,增强凝聚力、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同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矿区和谐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矿区文化阵地建设,按照“建在社区、小型多样、方便居民、保证开放”原则,进一步改造完善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爱国、爱企、爱矿区教育,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要全面提高矿区居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感动矿区人物、好儿媳、文明楼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要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开办老年大学,成立社区文体协会等组织,培养文化活动骨干,鼓励居民自编自演反映矿区的文艺作品,组织引导居民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要通过提炼形成矿区核心价值观,完善矿区文化体系,将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转化为矿区居民的共同行为。

四、认真谋划和努力建设美丽矿区

— 14 —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建设美丽矿区,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改善石油石化矿区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矿区服务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认真谋划建设美丽矿区的思路和途径,研究制定建设美丽矿区的实施规划和保障措施,提出符合实际的目标任务、重点要求和推进计划,并尽快予以实施。刚才,XX同志对美丽矿区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提出了一个目标方案,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结合矿区实际和所在地的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尽快研究编制本单位建设美丽矿区的实施方案。

总体上讲,集团公司建设美丽矿区的目标任务是,在2020年前,率先将石油石化矿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环境优美、文化繁荣、平安稳定、社区和谐的美丽矿区,矿区的整体业态处于所在地区城市前列。美丽矿区布局,要与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城市建设相协调、与油气主营业务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经济承受能力相配套、与职工群众期盼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美丽矿区规划,要纳入地方城市建设规划,并成为地方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亮点”。美丽矿区建设,要坚持“不尚奢华、简朴实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配套完善、舒适宜居”的原则。美丽矿区方案编制,既要统筹规划、着眼长远,又要突

出重点、立足当前;既要考虑职工群众的期盼,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要在注重硬件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服务的提升;要在注重企事业单位加大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要在注重动员矿区员工努力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驻矿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

建设美丽矿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认识上的突破和提升、整体上的谋划和布局,也要有组织上的协调和指导、具体工作上的部署和安排。一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从大后勤、大服务、大保障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矿区服务工作,在持续做好传统的生活后勤服务的同时,要围绕主营业务改革发展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围绕职工群众幸福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业务,围绕矿区社会和谐稳定打造立体化服务体系。二是要着力优化业务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大力发展工业物业、生产服务、社会管理等新兴核心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稳妥退出“三保一修”、托幼、公交等业务,实现矿区业务结构的提档升级。三是要积极调整角色定位。要根据矿区业务结构、管理方式手段和服务模式的变化,进一步调整矿区服务的角色定位,实现矿区服务业务从单纯的物业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矿区服务人员从直接提供服务向服务的“管理者”、“监督者”转变。四是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建设美丽矿区,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并能不断满足矿区广大职工群众热切愿望的伟大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

— 16 —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在矿区建设、市政设施、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要加强与驻矿单位的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共建平台,发挥驻矿单位在地区经济引领、矿区财务核算和费用分担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和对矿区居民的教育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矿区居民大力开展植绿护绿、节能减排、扶贫帮困、治安防范、维护稳定、文化建设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成建设美丽矿区的强大合力。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工作作风问题。去年年底,中央就改进工作作风提出八项规定,总书记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集团公司党组也专门制定了二十条规定。矿区服务工作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干的都是一些实事、具体事,矿区服务系统的形象反映企业形象、领导形象。我们一定要带头执行中央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带头做改进工作作风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把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树形象、抓落实、促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美丽矿区的重要保障予以积极推进。

同志们,矿区服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勤勉尽责,努力推进小康社会、美丽矿区、和谐社区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为矿区和谐稳定打牢基础,为职工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为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四

*** 同志们:

今天镇党委、在这里召开***镇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八次会议及十五届四次人代会精神,回顾2009我镇经济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安排和部署2010年我镇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营造气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开创我镇经济工作新局面。下面,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就全镇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9年镇域经济工作简要回顾

2009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快速发展不动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回顾总结2009年经济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稳步推进。

1、农业生产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完成农业产值1.7亿元,实现粮食总产量2.6万吨,新建设施农业大棚135座,共计353亩,全镇时令桃树面积130亩,时令杏树面积100亩,苗木花卉1000亩,韭黄250亩。

2、工业生产方面,完成非公企业上交税金36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同时先后投资1950万元,建成西安渭河家禽育种繁育基地和西安建花铁塔制造有限公司,为我镇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是城乡面貌不断改观。

1、加强镇区改造,聘请专家对镇区及商贸示范街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与此相配套的办事服务工作制度,目前已商贸示范街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2、完成了镇区文化站和政府院内综合办公楼的建设,完成了农贸市场内框架路和排水管网的初步建设,为接下来的农贸市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老西街和街道政府段的道路分别进行了硬化、绿化改造。

3、在出村路建设和村内道路硬化方面,完成了5个村出村路的硬化建设,共修建出村路6公里,完成了永安、赵王、东曹、鲁家寨等四个村的村内街道硬化任务,共硬化4700米,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4、全镇共新植和补植树木58000余株,目前全镇所有出村路、村内路都得到了绿化,基本形成了林网骨架,城乡面貌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是人畜饮水全面覆盖

集中供水项目一直以来被我镇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不断突破种种困难,09年又先后筹资500万元,对涝滨片9个村,1062户6460人实施了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共埋设主管道 公里,埋设村内管道 公里,目前自来水入户工程已全面竣工,广大 群众已经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与此同时中北、中南两村的饮水工程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得以完工,这也使得我镇的人畜饮水在09年实现了安全全覆盖的目标。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符合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97.5%,全面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活动,创建了余姚、西保、鲁家寨、小坳河等4个计划生育新农村。

2、扎实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扶贫困户481户,发放扶助金6万余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名,发放助学金4.6万元。

3、全镇全年劳务输出6346人,完成任务的122%,安置城镇青年就业166人,占任务的110%,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2人,完成任务的112%,技能培训139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签订劳动合同200份,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4、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参合率达96%。

5、无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完成了辖区污染源清除、垃圾清运、污水处理任务,秸秆禁烧成绩显著,全镇三夏三秋基本实现零火星。

五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和谐村庄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和谐村庄建设工作,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完成了西保、余姚、鲁家寨、小坳河市级重点村的建设任务,同时对鲁家寨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 “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荣誉表示祝贺。

六是全镇大局稳定和谐

始终视稳定为第一责任,坚持从落实责任入手,不断加强综治维稳工作,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1、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工作,设立专门接访室,每天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并及时处理信访案件;

2、深入开展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共调解矛盾纠纷35起,排查矛盾隐患50件,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

3、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年初与各村、各单位、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坚持每月检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责令其停业整顿。一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例恶性事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件,确保了全镇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实现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回首2009年,涝店经历的挑战前所未有,实现的发展来之不易,一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始终牢记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镇人民的奉献和努力,归功于全镇党员干部的奉献和努力。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涝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0年经济工作部署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承上启下,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因此我镇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十五届八次会议确定的“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八个提升”的总体部署,不断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进一步振兴镇域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全力维护镇区稳定,努力推进党的基层建设和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力争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更大的跨越和进步。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2010年我镇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为:工业经济总产值2.712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8元,符合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97.5%以上,完成镇区改造、商贸示范街及农贸市场建设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去年我镇被纳入“关中百镇”建设行列,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镇区面貌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离省上规定的关中百镇建设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镇仍将继续把镇区改造、商贸示范街和农贸市场建设作为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不放松,同时以县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城市建设提升年”为发展契机,不断完善镇区各项基础设施,健全 镇区各项功能,今年预计投资1000万元,重点完成农贸市场和滨河文化广场建设两项任务,尤其是对农贸市场内门面房、交易大棚、道路、排水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加大力度,争取在年底能够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同时配合省上对108国道的改造,做好西宝路两边的环境整治,重点路段加强绿化,加强对违章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挂等现象的清理与整治,从而尽可能的从根本上消除西宝路周边脏、乱、差和交通拥挤的现象,使涝店能够真正成为户县大西北的一颗明珠,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捷和福祉。

二是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长久以来***镇作为户县的一个农业大镇,粮食总产量一直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以种粮为主的种植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群众的收入也很难有大的提高,而要快速提高农民收入,唯一的的办法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我镇也结合实际情况,在前面产调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了今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发展完成产调面积500亩,其中以小坳河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大棚西瓜150亩,以龙窝永宏果业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大棚果木100亩,以永安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大棚桃树、杏树100亩,以东西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发展露地果菜150亩,加快建设“一村一品”,不断增强我镇特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 时借助渭河示范区的发展模式,不断明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努力使我镇的农业生产朝着更加生态、节能、高效的轨道上迈进。

三是全力推进交通示范镇建设,打造和谐优美新涝店 经过几年的辛勤和努力,辖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各村的出村路、生产路和村内道路也都已硬化,基础工作已基本到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交通示镇建设,重点做好皇甫、赵王‘鲁家寨、西保等过境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对于赵王等重点路段实施重点建设和养护,增加绿地面积,栽植绿色立体景观,并派专人进行养护,以使得这项建设成果能够真正惠及我们每一位群众,对过境村的墙壁以绘制壁画,宣传语等形式进行美化处理,从而使得过境村的整体面貌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对道路周边的采草、垃圾、粪堆等要进行彻底清,各村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各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打扫,及时清运,真正地做到绿、美、洁、畅、安的标准,希望各村能够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全力支持这项利民惠民的工程。

四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我镇的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因此10年我们将在总结和借鉴前几年建设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农村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具体地说就是不再仅仅局限于几个重点村的投资和 建设,而是要全面实施,整体推进,借助已有的模式在全镇有条件的村子(非重点村)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努力完善村子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子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从一开始就谋划长远发展的路子。但也不是说仅仅局限于村子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而是要提高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注重村庄文明程度的提升,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同时注重产业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另外还要不断完善村子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真正的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所以今年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村能够积极地配合做好此项工作,为群众切切实实地做几件实事。

五是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就目前***镇的现状来说,要能更快更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这 一目标,必须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2)不断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使其能够真正实现配套化标准。(3)努力推动农村交通通讯市场繁荣,实现交通通讯的网络化覆盖。(4)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使各个企业真正实现商品化的管理和经营。(5)不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保证文教卫生的标准化水平。(6)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群众生活小康化水平。(7)努力健全城乡服务体系各项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水平。(8)不断推进农村制度改革的进程,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规化水平。所以我们应走的路还很长,同志们还应不断努力,六是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最根本的生产资料,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实现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着力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所以土地管理对于农村的发展尤为重要,但就我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土地管理还比较混乱,原因是政府和土地所对土地实行双重监管使得分工不明,加之管理上的固有缺陷使得在许多方面执行还不到位,从而最终导致了土地管理的混乱,因此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分工,并严格执行各项土地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筑,保护和节约现有土地,同时加大对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注重从整体上对村庄进行规划,从而更加有效 地保护和节约土地。

七是加大关注民生力度,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2010年我们将创新就业模式,搭建就业平台,做好新增就业人员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支持创业的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自主创业,年内输出劳动力6000人;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开展“四术一征”和打击“两非”活动,积极推行综合改革,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势服务,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的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对违法生育的,坚决依法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毫不留情,对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坚决兑现奖励,提高实行计划生育地自觉性;大力宣传,努力做好合作医疗基金的收缴工作,对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做到应保尽保的同时,将开展多次扶贫送温暖活动,使群众能够真正体会到一份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保障和温暖。

八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中的昂上访人员的教育稳控工作,严防进京上访及引发群体性事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严密做好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全年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的 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5.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五

在2010年度税收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决战之年,也是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振兴的转折之年,更是我们工作压力较大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矿产资源整合对经济税收的严重冲击,我们xx县国家税务局在市局党组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 “12345”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依法治税、管理强税和人才兴税“三大发展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税收工作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确保税收任务按时完成”为己任,强化税收征管,认真组织收入,全年共入库税款10860万元,占年计划任务10200 万元的106.5 %,顺利完成了2010年度的税收任务,为确保全县财政收入目标的完成做出了新贡献。

2010年,面对组织收入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我们坚定信心,攻克时艰,把组织收入的着力点放在强化税收管理上,认真落实总局、省局和市局出台的一系列加强税收征管的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组织收入纪律,全局上下大打组织收入攻坚战。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多次召开税收任务落实会,科学分配税收任务,层

层签订军令状,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并对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以及处罚率进行严格考核;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监控质量,37户规模企业全年入库税款 6375万元,占全年“两税”税收收入9695万元的 65%;三是认真执行个体税收和商业税收政策,全年入库个体税收532万元,比上年同期315万元增长69%;四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扎实开展纳税评估。在开展增值税纳税评估方面,我局对所管辖23户成品油经销企业及14家药店、6家超市开展了增值税专项纳税评估,共查补税款18万元;在所得税纳税评估方面,我局按照市局要求,先后对13户亏损企业和11户盈利企业进行了纳税评估,发现有问题企业8户,共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1.1万元,查补企业所得税15万元,加收滞纳金 4278元,罚款3.3万元;五是开展“地毯式”管户清查活动,对液化气销售行业、砖瓦行业、蜂窝煤加工行业、废品收购及废品加工行业、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批发户、各超市、专卖店六大行业开展漏征漏管户税款清查工作,通过全县纳税人的积极自查和我们的税务检查,共清查管户621户,堵漏增收税款50余万元;六是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严格欠税清缴工作考核,共清缴欠税713万元,真正实现了当年无新欠的目标,清理欠税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七是认真开展非煤矿产领域税收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铝矾土矿、太谷石矿、石灰石矿等35户非煤矿产企业进行税收专项整治,共清缴税款81.4万元;八是推行局领导包片、股室

包点的工作办法,加强工作调研和督导,形成了人人心中有动力、个个肩上有压力的工作机制。

通过多措并举,我局纳税申报率、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有力地推进了任务进度,提前半月实现了“满堂红”。县委、县政府对我局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敢于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确保财政收入圆满完成,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以推进税收法制化建设为目的,认真贯彻各项税收政策,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稽查力度,整顿税收秩序,突出法治公平,强化依法治税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结合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监控数据,将自动考核与人工考核相结合,依据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责任追究模块,严格兑现奖惩,建立考核追究档案,责任落实到人,过错行为较往年明显下降;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减免税管理,全年共计减免退税340万元;加大稽查工作力度,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共检查纳税人85户,检查税款168.3万元,并组织296户纳税人开展自查,自查税款61.7万元,查补收入总额达234万元;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利用税收宣传月和“12〃4”普法日,扩展税法宣传渠道,丰富税法宣传内容,先后开展了送税法进企业、税法启蒙教育等一系列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实效性强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积极组织全员开展法

律学习,规避执法风险,预防职务犯罪。2010年8月18至11月28日,我局以贯彻落实《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为契机,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百日教育活动,围绕“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降低执法风险”等实际问题,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我们在县人大的指导下,开展了统一学法、统一考试、统一竞赛法律知识的“三统”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局税务干部的法制观念。县依法治县考评组在深入我局检查验收依法治理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我局依法治税的可行做法以及显著成效。

三、以开通财税银库横向联网系统为标志,加强网络监控与维护,确保网络畅通无阻,严把数据采集关,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0年,我们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完善征管运行机制,确保了各项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强税务信息网络、硬件和软件的管理,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先后维护网络106次,并对210余户次的两卡进行了维护,确保了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加强税收数据质量管理,严把数据质量关口,提高了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全年为104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5万余份增值税发票和1100余份运输发票,为3000余户(次)纳税人采集申报数据6万余条;三是对“xx国税”内部网站的版式和内容进行了大幅更新和补充,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国税工作,使其成为展示xx国税形象的一个靓丽“窗口”。四是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和网上

认证,认真做好财税库银联网工作,全年为85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了1000余次网上申报服务,并成功上线9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过银行划转税款4户,税款为179万元,这标志着我局税收工作在信息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以实施人才兴税为抓手,合理调配岗位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税收业务培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以人为本”方面有了新成效。

我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一是严格按照市局机构改革方案科学配臵干部队伍,组织实施了股级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工作,先后对31名德才兼备的股级干部进行了考察考核,全面完成了我局机构改革,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提高了领导班子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带好队伍的能力;三是组织国税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全省干部工作会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中心议题,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召开动员会、学习会和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了“山西大发展,国税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每一名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职责,人人写出了承诺书,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党员干部与非党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谈

心、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形成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帮扶结构,促进了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四是加强税收业务培训,先后派员参加了省、市局举办的“六员”、党务、廉政、领导知识更新等教育培训,共参加培训班23期,受训人员达130余人次,提高了全员的业务能力;五是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和弘扬荆保山精神。2010年11月30日,我局组织新任命的国税干部前往中条山巅云盖寺,认真学习荆保山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实地体会荆保山的生活环境,聆听他的亲身讲述,国税干部受到了很深的启迪和教育,进一步激发了税务干部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创先争优精神;六是夯实党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了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任务。我局党总支及三个支部均被县直工委评为先进单位,有两位同志获的全省国税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三位同志获得全市国税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

五、以廉洁从税为根本,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行风建设,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勤政廉政形象得到新提升。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二是狠抓警示教育,增强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省纪委新出台的“五个不准”。9月3日,我局组织税务干部前往xx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了“学廉思廉”警示教育活动,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小官大贪警示录》,学唱了廉政歌

曲《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并进行了《廉政准则》考试。11月30日上午,局党组对新任命的31名国税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使其头脑更清醒,思想更坚定,精神更振奋。三是狠抓行风建设,针对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18种行为,及时纠正工作方法简单、效率低下、甚至刁难纳税人的问题,不断提高办税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四是继续开展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特邀监察员座谈会等活动,共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咨询会6次、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余份、明察暗访21次;并按照县纠风办要求,重新修订了公开承诺制度,通过电视台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承诺;五是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质量,严格着装挂牌上岗制度,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AB角零缺位制等服务模式,不断加强对纳税服务承诺、兑现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主动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服务,先后为新办企业办理开业税务登记89户次,变更税务登记51户次,为个体户减免税务登记工本费270元,为5000户次纳税人免收代开普通发票工本费2600余元,为民政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新办企业受理法律文书40余份,为22户次纳税人受理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手续,为100余户次纳税人办理了发票领购资格认定手续,为近2000户次纳税人办理了车购税完税证明;全年共为纳税人和社会群众送服务、送政策、送资料30余次,辅导纳税人操作报税100余户次,接受群众咨询700余次,接听涉税电话1200余次,解答涉税问题150余个,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好评;六是巩固文明和

谐创建成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先后为植树造林、社区建设、贫困大学生入学以及包点帮扶村等捐款达3万余元、赠送图书1000余册,彰显了国税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关爱弱势群体的民本情怀。

六、以规范内部管理为基调,完善规章制度,狠抓纪律作风整顿,压缩经费开支,提速基建速度,各项管理机制日益强化,工作秩序井然有序,行政管理水平达到了新高度。

一是狠抓制度建设,重新修改了机关办文、办事、阅文、保密、值班等有关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全局规范化、精细化建设步伐;二是强化目标管理与考核,把机关考勤、卫生、值班及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个单位,严格督办通报,确保机关工作执行力不断提升,安全侍卫、机关卫生,达到了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三是针对个别税干上班不积极、出勤不出力、工作得过且过、目无组织纪律等行为,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及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了税务干部的工作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压缩经费开支,制定并完善了来客接待、办公用品采购、以及车辆用油和维修等管理办法,全年实际经费支出比上年节约15万元左右,打造了节约型国税机关;五是新建综合办公大楼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主体建设已经基本竣工。由于市局党组和县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以及我局对工程建设规范化的严格管理,该基建项目的施工

和管理都达到了总局要求的规范、公开、公正、透明的标准。2010年9月份,我局新建综合办公大楼做为全省国税系统唯一基建项目接受国家税务总局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其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工作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辉煌。2010年,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既是近年来倾注心血、付出汗水最多的一年,又是近年来采取措施最多、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一年来,由于受矿产资源整合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大幅下滑,导致税源萎缩,全年税收收入形势异常严峻。面对严峻的税收形势,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坚定、精神振奋,认真落实县局一系列征管措施和安排部署,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视考验为历练,在各自岗位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组织收入工作中,上至班子成员,下至一般干部,每一个人都是认真负责、勇挑重担。各班子成员积极深入包片单位,及时了解税源变化情况,测算收入缺口,为各单位拿出了弥补缺口的具体措施;中层干部思想过硬、热情高涨,带头拼搏在组织收入工作第一线;全局干部团结一致,以组织收入为己任,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变“休息日”为“工作日”,变“税源管理独角戏”为“机关全员大合唱”。全局干部职工“挑战面前不松劲、考验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让步、压力面前不低头”的大无畏精神和顾大局思想可圈可点、可歌可颂。可以说,是全局税干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和扎实苦干,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总之,近一年来,我们xx县国税局迎难而上、负重赶超,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税源不足与税收任务的矛盾较大,2011年的组织收入任务依然艰巨;税收征管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行业税负较低,征管力度仍需加强;税收执法不规范,特别是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纳税服务的水平还不高,个别单位纳税服务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纳税服务的层次仍需提高;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的问题相对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逐步予以解决。

同志们,2011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也将更加繁重。职责所在,不可丝毫懈怠;重任在肩,更当百倍努力。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之际,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市局党组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变革的步伐赢得历史的机遇,以创新的手段拓展工作的宽度,以优异的业绩续写国税的精彩,在新的一年里争取更大的辉煌,努力开创xx国税更加璀璨的明天。

最后,我谨代表县局党组一班人,向一年来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为国税事业发展做出优异成绩的全体干部职工,以及你们的家人表示感谢和慰问,并向大家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愿!祝

福同志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6.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六

二〇一〇年八月四日

同志们:

刚才,会议表彰了二季度合理化建议获奖个人,为二季度精细化管理考核优秀单位、精细化标准化班队创建先进单位、明星班队长、金牌员工、上半年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培训考核先进单位兑现了奖励,于矿长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矿井平稳转型提三点意见:

一、树立信心,在战胜困难中推动矿井平稳转型

面对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我们必须树立信心,让全体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

信心一方面来源于我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科学而正确的分析判断,对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刚才,于矿长的讲话已经对下半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对下半年工作安排具体、部署细致、措施得力、针对性强,这是我们认识困难、战胜困难的前提。各单位要做好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让全体员工正确判断形势、树立必胜信心、激发昂扬斗志,主动战胜转型期发展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信心来源于对我们自身能力的认识、评价和信

1任,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三位一体”管理的深化,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在集团公司“三位一体”管理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的思想、方法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落实。积极建塑企业文化,全体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明显上升,企业文化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稳步显现。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员工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全员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持续推进“三位一体”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丰富内容,提高落实效果,矿井发展根基进一步牢固,为矿井期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二是对矿井科学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为转型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自去年8.3事故以来,全矿上下认真自查反省、系统查疏堵漏、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执行落实、严格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矿区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矿井迈入了安全生产基础稳固、经济效益保持稳定的良性循环周期。同时,我们对转型期发展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转型期发展规划,准备充分、方案完备、措施得力。我们还拥有扎实的管理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对矿井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些良好的发展趋势和深厚的矿井发展底蕴,以事实为证说明我们有能力抓好工作,督促我们充满信心的干工作,也为我们的转型发展以及完成各项奋斗目标提供了可

靠的现实条件。

三是***人独有的精神和气魄,是转型期发展坚强的思想保障。***矿三十三年的光辉业绩已成历史,随之而来的***振兴篇章期待我们用百倍精神、万丈豪气书写。回眸三十三年的历程,使命的感召、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人海纳百川、厚积薄发;对事业的热爱、对成功的渴望、对荣誉的追求,***人乘势而上、勇争一流,用辛勤和汗水、用厚实的脊梁担起了企业发展的重担。三十三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创业创新的历程中我们形成了特有的艰苦创业、敢为人先、顽强拼搏、自信自强、乐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我们“***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挑战的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转型期发展是矿井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好“矿井转型我有责、安全发展做贡献”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对矿井转型意义的认识上来,统一到应对转型期困难的举措上来,确保转型期“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干劲不减、目标不变”,激励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到振兴***的宏伟事业中去,共同谱写二次振兴的新篇章。

二、坚定决心,在科学发展中推动矿井平稳转型

矿井平稳转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

契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重点:一是创新载体,融入实际。要紧密围绕矿井转型期发展的实际,深入查找本单位、本部门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党员干部员工关心的迫切问题,统筹谋划创先争优方案,精心设计创先争优活动载体,让创先争优活动有效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把活动成效体现到推动矿井平稳转型上来。二是细化目标,打造品牌。各单位要围绕安全生产管理这个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以及“四强”党组织和“四优”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细化创争目标,切实做到:每个单位都有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创争主题和活动载体,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做到创有目标、争有方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奉献、岗位创新、岗位创效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努力打造体现自身特色的活动品牌。同时,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党务公开工作的各种途径,积极建立公开承诺、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在全矿上下大力营造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三是发挥承接作用,探索长效机制。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活动经常化的重要机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和深化。

继续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大小的重要依据。矿党委将对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认真梳理,进一步明确整改落实职责;各单位要根据落实方案的职责划分,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得落实。职能部门要按照公司对我矿出经验、出思路的要求,认真总结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促进矿井科学发展、平稳转型的典型经验。

三、坚持恒心,在苦练内功中推动矿井平稳转型

下半年的目标已经明确,工作思路已经清晰,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抓落实,用恒心把美好愿景落到实处、化为现实。各党支部、全体党员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增强身份意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对企业发展和员工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员工群众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充分发挥党组织三大作用,带头加强执行力建设,带头抓落实,引领全体员工努力矿井转型期发展中做贡献、立新功、展风采。一是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建设。各支部要按照“四强”党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党支部工作基础,推动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党支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双争”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四优”的标准,广泛参与到“党员安全包保”、“党员责任岗”等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广大党员自觉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矿井转型期发展的主战场上当先进、做示范。三是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按照“勤思考、敢负责、重执行”和“四种作风、四个力戒”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坚定性。不仅要自己带头抓落实,而且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制订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做到严于律己、遵纪守法。要切实牢记“严是爱,宽是害”的道理,严管班子、严管队伍、严管亲属、严管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注重教育、超前预防、及时堵漏,确保党纪国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四是进一步强化维稳工作。要针对转型期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矿区社会治安和武装保卫工作,努力维护矿区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确保矿区的和谐稳定。

7.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七

金牛辞旧岁,寅虎迎新春。在这春意盎然之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科技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9年度科技工作,表彰先进,全面安排部署2010年全县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王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坚定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

2009年,全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开放和谐新卢氏”的奋斗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卢氏县植桑养蚕技术综合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复查验收;地震工作受到省表彰奖励,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全县科技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科研开发实施良好。2009年,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特点,认真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9项,争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投入科技经费431万元。采取分管领导挂帅、跟踪指导、全程监控等相关措施,全县39项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率达到80%以上,一大批科研开发项目在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大鲵人工饲养及繁育技术研究,获得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全省首创;卢氏鸡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卢氏鸡选育及生产完成国家级生产标准体系,并开工建设了河南省家禽良种繁育中心卢氏鸡分中心;黑木耳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核桃新品种及丰产技术推广取得良好效益;10台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和60盏太阳能灯的推广,起到了开发能源、保护环境的科普示范作用。

(二)科普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科技宣传全面开展。利用县人大、政协两会及县物交会、第九届科技活动周等时机,组织农业、林业、水电、畜牧、烟草、食用菌、中药材、卫生等单位,在县城新建路、行政路等地开展科普咨询11次,累计展出版面87块,展出实物60余种,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咨询人员达8000余人。同时,编发卢氏科技信息12期、1200余份,分别报送县有关领导及各乡(镇)、县直厂矿企业;为县、乡领导及部门免费订阅《河南科技报》100份、《河南科技》100份、《农家参谋》100份。二是科技下乡扎实进行。全年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12次,出动科技人员39人次,展出版面30块,实物27种,发放科技资料16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难题30条,受益群众4200余人。三是科技培训认真实施。综合全县培训资源,实行部门协作联动,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20期,培训农民31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4000余份。

(三)成果推广成效显著。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工业生产上,围绕环保、科技,全县新上、续建、改(扩)建工业项目103个,其中:27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已建成20个,完成投资22.4亿元。如:已建成的隆基矿业、思可达石英砂、万谷矿业和在建中平能化集团100万吨电石料石等项目,实现了由单一金属矿开采到非金属矿开采加工的突破。特别是积极兴建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的企业项目,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总投资5亿元,年产90万吨的卢氏县晋豫钢铁球磨铸铁项目,已落户我县,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工程量的85%。农业生产上,围绕烟、牧、果、林、渔等特色农业,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积极引进、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我县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比如;测土配方施肥、现代烟草种植带及罗曼蛋鸡养殖、奶牛养殖、桑蚕副产品深加工、食用菌深加工、防冻核桃新品种栽培、速生杨栽培等引进推广,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直接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

(四)科技网络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农科天地》、《科技110》栏目质量,扩大科技信息联网和县专家咨询团的作用,全年在《农科天地》、《科技110》两个栏目分别播出实用技术12期、14期;各乡镇农户和企业通过科技信息户联网咨询技术难题1.8万条,发布各类信息1500条。组织专家咨询团到县晋豫钢铁公司、县仁达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县博康卢氏鸡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调研活动12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解决技术难题19项。

(五)知识产权整体推进。我们组织专家对2009年的科技成果进行鉴定,评出科技成果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3等奖6项。全年申报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所占的比例,分别比去年提高48.6%,47.2%;已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例比去年提高了100%。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突破。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县已发展烟叶、畜牧、林果、桑蚕、蔬菜、渔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特别是在2009年10月20日,召开了全县农村科技经济合作组织现场会,对卢氏县同利林果专业合作社等6家专业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对全县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挥了推动作用。

(七)地震工作稳步开展。“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地震科普知识1000份,下发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并利用“科技活动周”时间,开展地震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地震宣传资料3000余份,展出地震宣传版面21块,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投入相对较少,项目重点不突出;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是科技网络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较为缓慢;四是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基层科技队伍不稳,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0年科技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科技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大幅度提升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全县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开放和谐新卢氏”的奋斗目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重点围绕八大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做文章,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实施人才战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要措施,狠抓科普培训,加强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着力提高全县科技工作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主要目标是: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以上;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筹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个;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个以上;培育发展农村科技经济合作组织19个以上;完成科技培训30000人次。

为确保上述任务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大张旗鼓、坚持不懈地做好科普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要搞好技术培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农业生产中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办培训班、外出参观、异地交流、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传授技术,增强输血造血功能。特别是要注重搞好外出打工回乡人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的技能培训,为广大农村提供生力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要开展科技下乡。充分发挥农业、畜牧、林业、卫生等部门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和科技咨询团的作用,整合智力资源,深入各地开展“送科技下乡”、“送科技进企”、“送技术入户”等活动,把农民最需要的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三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推广粮、油、畜禽、林果、食用菌、蔬菜等新品种,以开展“万亩方”、“千亩点”、“规模小区”及示范基地为依托,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20项以上。

(二)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卢氏实际和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一要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在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及时筛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带动能力强、科技显示度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搞好项目储备。二要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全方位服务,保障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三要抓好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大中型企业独自组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研发机构,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重点是做好卢氏鸡工程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

(三)抓好人才工程建设,实现人才机制创新。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机制,大力引进人才,努力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鼓励各单位和团体,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扩大人才、科研课题的引进渠道,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要发挥专家咨询团引领、咨询作用,积极实施科技项目,搞好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要帮助大学生村官搞好创业,重点是针对全县352个行政村的大学生村官,通过邀请专家、教授开展针对性的课题培训,解决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从而为他们搭建创业的平台。

(四)强化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重点办好卢氏科技信息户联网、卢氏农业信息网等网站,提高网站的影响力和点击率;不断提高《农科天地》、《科技110》质量,丰富内容,扩大覆盖面;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同时,要抓好知识产权工作。一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工作是上级考核我县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上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标准,如果忽视此项工作,企业就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越来越被动,最终将被挤出市场。因此,大家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抓好政策落实。要认真落实和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县财政局、县科技局于2008年4月出台了《卢氏县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希望各企业的厂长、经理要认真落实兑现,激发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三要促进专利转化实施。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八大支柱产业,大力应用专利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县政府从今年起,将把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情况作为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和申报企业研发中心,以及年终科技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

(五)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整合。一要加强对已有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重点抓好科技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和指导,着力培育一批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效益明显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全县专业合作社质量;二要扶持发展新的科技专业合作社。大力宣传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县域经济方面的作用,落实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给以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创造机会。同时,围绕种、养、加,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的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成为整合生产要素的载体,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一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抗震防震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震减灾和抗震自救意识。二要今年将对各乡镇和各行政村的地震灾情速报员进行一次筛选,把大学生村官调整为各村的地震灾情速报员,对他们进行灾情异常知识培训,并上报省市地震局注册登记。三要加大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配合市地震局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离不开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我们惟有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实现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支持科技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科技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责任,各单位一把手就是具体责任人。各单位要按照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将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即分工负责,又相互协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技工作格局。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国家和省市鼓励科技进步与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使各部门和企业、群众进一步了解科技政策、掌握科技政策、运用好科技政策。县科技网、县农网、县电视台等,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在全社会倡导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用科学的良好风尚,逐步形成科教带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社会行动的格局,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同志们,2010年科技工作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扎实苦干,努力开创我县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实现“跻身全省十快县”和“富民强县”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8.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八

在全区贸易统计年定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2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贸易统计年定报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省市贸易统计年定报会议精神,研究布署我区贸易统计年定报工作。为了扎实做好我区贸易统计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认识贸易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贸易统计对象多,调查涉及面广,数据收集渠道复杂,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较大。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各地采取一系列刺激内需的举措,推进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科学反映当前全区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状况,及时为政府应对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各地统计部门要充分认识提高贸易统计数据质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对贸易统计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好贸易统计工作职责,增强贸易统计力量,夯实贸易统计基层,切实提高数据的抗干扰性。

二、进一步加强贸易统计基础建设

根据新的贸易统计制度,企业统计员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地应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贸易统计岗位责任制,完善企业统计台帐,健全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和个体抽样调查原始记录,从源头上确保贸易业统计数据质量;严格遵守抽样调查员入户调查制度,切实做到数出有据;维护好贸易业统计名录库,限额以上企业要抓全,做到应统尽统。对于新增限上贸易企业,各地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定报企业的认定工作,如实申报定报企业,并对新增限上企业做好年定报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贸易业联网直报工作,区局将建立半月度重点贸易企业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同时区局将分阶段组织对各地贸易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列入专业考核。

三、加强贸易统计业务培训和指导

针对当前全区基层贸易统计人员新手较多业务不精和企业贸易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的现状,要求各地,特别是市区范围内限上贸易企业单位较多的街道(园区),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人员和基层抽样调查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统计操作性、数据评估以及统计口径上,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对新增企业和更换统计人员的企业的统计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明确统计人员必须取得统计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统计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确保他们对方法制度和指标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增强对

报表的逻辑审核和数据的综合评估方法的掌握,提高基层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区局也将适时组织限上贸易企业统计人员轮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反映全社会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占全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的比重(即限上占比)是反映一个地区商业繁荣程度、企业规模和扩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今年开始的国家贸易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将这两个指标作为考核各地消费情况的关键指标,各地要严格把握市局数据评估标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各类评估指标对零售额的支撑作用。

四、从严控制贸易统计数据质量

各地贸易统计人员要增强责任心,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第一意识,要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贯穿于整个工作,切实加强对基层数据审核,对企业上报的畸大畸小的月份零售额,尤其是增速,必须逐家核实;正确掌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范围,把准企业零售额统计口径;各地限下企业和个体户调查样本户替换,要严格按照同规模同行业要求实施更换,及时上报区局备案;要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季度评估制度,认真搜集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现金收入、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支出、财政税收等指标的增长情况,对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对增长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

把握。各地要切实加强基层单位零售额指标的逻辑关系审核,既要与同期比,又要与上一报告期比,同时要加强合理性审核,每月对本地区零售额变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对于报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加强查询,对于网上直报系统中审核不通过的企业数据必须要求有文字说明。从而核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社会消费品数据。

五、2011年贸易统计工作思路

2011年全区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为亭湖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贸易统计要紧紧围绕全区统计工作思路,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基础工作上新台阶。加强统计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各类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强化源头数据管理,同时注重对部门统计的管理和指导,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特别对新增企业,要切实做好网上直报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业务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二是统计服务水平新提升。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统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预警监测和分析,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三是统计方法制度新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统

计网络,强化服务业数据审核和评估,规范和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评估标准。

四是队伍建设树立新形象。加强统计干部综合能力建设,按照“有为才有位”的指导方针,积极营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五是调研分析再创新佳绩。紧紧围绕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分析,撰写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进度分析报告和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统计调研分析报告。

六是进位争先再获新突破。扎实做好基础统计工作,加强指标数据质量控制,强化对上协调和沟通。贸易统计工作力争进入全市前3名。

同志们,新阶段、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也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和新机遇。希望全区统计工作者乘势而上,积极进取,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己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区贸易统计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赶超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9.行政副总在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篇九

超前安排部署 全力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2年2月2日)

同志们:

2011年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中央先后出台1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水利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频发多发连发并发的洪涝干旱灾害,夺取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今天,我们在重庆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回顾总结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分析研究新时期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刚才,黄奇帆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用朴素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全面阐述了重庆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大力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水务水投集团、广辟资金渠道、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做法、经验和成效,描绘了重庆更好更快发展的美好蓝图,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汪洪总工程师宣读了国家防总关于2011年全国先进省级防办的通报,与会领导向受到表彰的单位颁发了奖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防汛抗旱工作十分重视,有关负责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一会儿,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和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郭晓光同志还要讲话,张志彤同志还要代表国家防办作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汛情旱情形势复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2011年我国降雨总体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汛情旱情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明显,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特点。

一是大江大河平稳,局地洪涝频发。2011年大江大河水势平稳,但湖北、贵州、北京、广西、浙江、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发生了强降雨,其中湖北省通城县和贵州省望谟县超过200年一遇。受其影响,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北京、武汉、成都等多个大城市发生了严重内涝,136个城市受淹,全国有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大洪水,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

二是旱涝快速转换,洪水涨势迅猛。

4、5月份长江中下游5省旱情严重,江河湖泊水位严重偏低。进入6月份,南方地区不到20天连续发生4次强降雨过程,湘鄂赣浙等省旱涝急转,苏皖等地南涝北旱,湖北陆水、江西乐安河、湖南湘江支流涓水等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浙江钱塘江、安徽水阳江、贵州望谟河等24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的大洪水,其中钱塘江发生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

三是秋汛范围较广,洪水量级偏大。9月上中旬,12天内汉江上游、嘉陵江、黄河泾洛渭以及伊洛河流域发生3次强降雨过程,四川、重庆、湖北、陕西、河南等地4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四川渠江发生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陕西渭河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秋汛范围之广、洪水量级之大,在历年“华西秋雨”过程中都非常罕见。

四是台风结对活动,登陆接近常年。西北太平洋、南海共生成台风和热带风暴21个,其中有16个在活动期内结对出现,比常年偏多1倍以上,并有7个在我国登陆,登陆个数接近常年。但登陆台风仅有1个达到强台风量级,且均未深入内陆,影响相对较小。

五是干旱过程偏多,受旱区域较大。2011年我国从北向南连续发生了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3次严重干旱过程,波及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耕地受旱面积累计达到4.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7%,北方冬麦区的旱情贯穿了整个冬麦生产关键期,南方地区的旱情贯穿了整个主汛期。旱情过程之长、范围之广、时间之久、程度之重历史少有。

六是人饮困难突出,分布区域集中。2011年全国有2800多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内蒙古、甘肃等地,其中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9月上旬旱情高峰时有1405万人发生饮水困难,是全国多年同期人数的2倍,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群众饮水困难时间长达半年以上。

面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和各流域防总、各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旱区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 防灾抗灾减灾。

一是领导重视,超前作出安排部署。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做出重要指示,并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国务院三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两次在旱区一线召开抗旱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抗旱扶持政策,对抗旱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支持力度之大,是多年来少有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决策部署,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亲自安排,亲赴现场检查指导,有力推动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汛前,国家防总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对重点工作提前安排部署,组织10个检查组分赴各地开展汛前检查,会同监察部通报了重要防洪工程和重点抗旱地区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人,组织各地编制修订了方案预案,举行了2011年黄河防汛指挥调度演习。各地严格落实责任,提前做好汛前检查、水毁修复、物资储备、预案修订、抢险演练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统筹兼顾,科学调度正确决策。国家防总科学研判汛情旱情灾情形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14次,发出紧急部署和调度命令80多个,派出150多个督察组、工作组和专家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工作,商财政部下达了80.6亿元防汛抗旱经费,调拨了2246万元防汛抗旱物资。各地根据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有效应对了各类灾害。国家防总和流域、地方各级防指精心组织、优化比选、果断决策、科学调度,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两江一河”严重秋汛;实施河北向北京输水、珠江水量统一调度、引黄济津济冀、引察济向等应急调水,确保了重要城市供水安全,改善了白洋淀和向海湿地的水生态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妥善转移安臵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强化人员转移和安臵避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人员伤亡。湖南、云南、江西、四川等省利用刚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90多万人。在台风防御过程中,各地分层次、按区域组织渔船回港避风、海上养殖人员上岸和危险区域群众转移,有效避免和减少了人员伤亡。

五是强化基础,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国家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全国抗旱规划》编制完成并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建立了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出台了黄河滩区淹没补偿政策,全面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和县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研已经批复,中央抗旱物资储备实现了零的突破,大大增强了防汛抗旱的综合能力。

六是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提高了防灾抗灾的整体能力。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和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充分发挥抗洪抢险、抗旱减灾的突击队和中流砥柱作用,攻坚克难、化险为夷,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年防洪减淹耕地2217万亩,减免城市进水91座,防洪减灾效益达506亿元,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至519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死亡人数最少的年份。解决了2055万城乡居民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地3.2亿亩,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65亿公斤,大旱之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八连增”。在此,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向关心支持防汛抗旱工作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常年奋战在防汛抗旱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国情民情水情,准确把握防汛抗旱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水利跨越发展、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防汛抗旱任务越来越艰巨。

从经济形势看,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但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面临着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资源约束强等新形势,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对稳定物价和宏观经济全局至关重要。

从气候变化看,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反常 性、不可预见性、突发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以及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往往是多灾并发、重灾频发,时空异常、旱涝急转,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认识和经验,防御难度极大,安全威胁与日俱增。

从保障民生看,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供水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施了一揽子保障措施,夯实民生水利基础,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这些措施既顺应了民意、满足了群众的期盼,也赋予我们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为重大的责任。

与面临的形势、要求和任务相比,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五个差距”。

第一,与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地位相比,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尚有差距。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大江大河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但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程设施仍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小型水库病险率之高已成为防洪保安的突出隐患,山洪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之多已成为防洪减灾的紧迫问题,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之弱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明显短板,一些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之低已成为城市正常运行的最大隐忧,一些地区水资源供给能力之低已成为抗旱保供水的突出瓶颈。

第二,与应对极端天气多发局面相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尚有差距。当前,我国局地强对流天气导致短历时、突发性暴雨的预测预报水平不高,无法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测预报。台风预报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致灾规律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旱情监测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稀少、精度不高,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预警发布机制尚不健全,网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边远地区覆盖率和时效性难以保证。

第三,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相比,防汛抗旱保障水平尚有差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城市防洪设施跟不上,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一些地区群众性防汛抗旱队伍有名无实,难以发挥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作用;专业抢险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装备落后、能力不强等问题;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数量、品种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需求;水旱灾害保险机制尚未建立,社会救助补偿体系还不完善,防汛抗旱投入机制尚不健全。

第四,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相比,防汛抗旱社会管理尚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洪水风险和水资源条件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城市工矿企业向 洪水高风险区盲目扩张,干旱缺水地区盲目上马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等现象依然存在。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无序开发建设还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全民水患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一些社区和乡镇等基层组织防汛抗旱机构不健全,预案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第五,与水利信息化现代化要求相比,防汛抗旱科技应用尚有差距。目前我国防汛抗旱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尚未覆盖到基层,利用遥感、遥测等高新技术开展灾情调查和评估刚刚起步,抗洪抢险现代技术和装备水平建设相对滞后,抗旱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手段不完善,高效节水等抗旱措施应用不足,这些都表明防汛抗旱科技研究和应用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防汛抗旱科技应用水平还不能满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要求。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立足国情民情水情,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搞好统筹谋划,加强基础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对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防治水旱灾害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强防汛抗旱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要全面贯彻、狠抓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防灾减灾安全保障。

第一,要提高认识,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优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需求。在防抗方略上,要坚持人水和谐、科学防控,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需求,既着力防治水旱灾害又规范人类活动,做到流域区域协调、防汛抗旱 齐抓、城市农村共管。在应对措施上,坚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强化预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着力构建有利于防汛抗旱新发展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第二,要突出重点,在夯实防汛抗旱工程基础上拿真金。要牢牢抓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继续实施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加快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建设,推进海堤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强化水资源配臵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工程保障能力。要加快以监测预警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央财政已安排38亿元用于1100个县的项目建设,2012年度736个县的中央补助资金计划也即将下达,要加强组织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强化技术指导,力争2013年汛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高我国山洪灾害防御能力。要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抓紧编制全国和省级抗旱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落实编制经费,切实加大抗旱减灾工作的资金投入。

第三,要科学防御,在提高防汛抗旱管理水平上见实效。要加强雨情、水情和台风的监测预报,完善监测网络,优化站网布局,强化应急机动监测,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加快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尽快建立旱情测报系统和站网体系,研发旱情分析、评估和预警平台,建立干旱综合分析会商机制,构建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要继续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和试点,组织研究大江大河、重要跨省河流的水库群、河道、蓄滞洪区、取水枢纽等防汛抗旱联合调度方案,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成果,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平,做好二期工程全面启动的各项工作,抓紧组织实施。

第四,要依法防控,在完善防汛抗旱法规体系上下气力。要强化防汛抗旱督察工作,抓紧制订出台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各流域和省级防指要配齐配好督察专员,逐步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抗旱条例、台风防御工作意见等法规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各地抓紧制订配套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文件。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的意见征询工作,做好颁布实施的有关准备。要按照水利部最近印发的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意见,督促各地适时修订城市防洪规划,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能力。要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优化修订,提高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要创新机制,在完善防汛抗旱保障体系上求突破。要明确和落实政府及各部门、各行业承担的防汛抗旱责任,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防汛抗旱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各级财政预算内投入。要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要加快编制主要江河洪水风险图,开展干旱风险区划研究和水旱灾害保险研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旱灾害保险制度和灾后补偿机制。要加强防汛抗旱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

第六,要立足服务,在强化防汛抗旱队伍建设上出实招。要将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延伸到乡镇村组,在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建立乡镇、社区等基层防汛抗旱组织。要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地方与军队武警相结合、防汛与抗旱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成包括国家级、省级(流域)、地市级、县级和乡镇及以下5个层次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体系。要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广湖南、江苏、山西等省的经验,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防汛抢险队、抗旱服务队和物资仓库“两队一库”建设。要切实加强各级防办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防办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在机构规格、干部配备、设备配臵、资金保障等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防汛抗旱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处臵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超前部署狠抓落实,着力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总的目标是:坚持稳字当头,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灾害损失,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为此,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当前西南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人饮困难依然突出,要充分考虑冬春持续连旱的最不利情况,倒排人饮解困计划,落实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损毁设施修复,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北方地区去冬雨雪偏少,春季抗旱形势不容乐观。要强化旱 情监测预报,科学调配抗旱水源,提前做好春灌春耕等各项抗旱准备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着力做好河北向北京输水、引江济太、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低枯水位应对等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重点地区生态安全。

二要切实抓好北方河流防凌工作。当前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北方河流正处于防凌的关键时期,要强化防汛防凌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密凌情监测,优化防凌调度,加强巡查值守,备足防凌物资,强化军民联防,全面落实各项防凌部署和措施,按照“上控、中分、下泄”的原则,综合采取水库调度、堤防守护、破冰疏凌、人员转移等措施,确保防凌安全。

三要不断增强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各地要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公共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种涉水资金,形成投资合力,推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要抓紧修复水毁堤防、水库、闸坝和渠道,尽快恢复防洪和抗旱能力。要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抗旱供水能力。

四要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要根据工程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抓紧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确保科学合理、实用高效。要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减大灾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演练,提高队伍实战水平和应急能力。要充实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加强防洪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物资储备。要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汛前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及早消除隐患。

五要突出抓好水库堤防安全度汛。重要江河堤防和水库防洪保安始终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存在病险或正在施工的水库,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避免垮坝失事。要组织辖区内堤防、水库管理单位制定完善抢险预案,严格执行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制度。要认真执行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防汛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要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发生险情后,行政责任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专家研究制订应急处臵方案,调派人力物力全力抢护。

六要有效防范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防御台风、山洪和城市内涝工作涉及部门多,防御难度大,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强化统一指挥,搞好协调配合,合力防灾减灾。沿海地区在防台风工作中,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落实各类防台风预案,及时组织海上船只回港、近海养殖人员上岸、灾害易发区和低洼易涝区群众转移,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山洪灾害易发区要强化基层防御组织,细 化防避方案,落实责任措施,充分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成果,加强预警,及时组织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各地要大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加强防洪排涝应急能力建设,搞好防洪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及时疏浚河道,疏通排水管网,落实地下公共空间防护和低洼地带应急排涝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七要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高度重视气象预报和汛情、旱情监测工作,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确保信息测得出、报得准、传输快。一旦发现异常天气和重大汛情征兆,要及时通报,为防汛抢险争取更多时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预报方案,强化会商分析,搞好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多种传统和现代化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八要科学调度各类防洪供水工程。要根据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变化,做好水库、湖泊、闸坝和分洪河道、蓄滞洪区等骨干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加强水库群和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综合采取河湖联调、湖库联调、库闸联调等手段,统筹安排“拦、分、蓄、滞、排”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调蓄作用和防洪减灾效益,确保防洪安全。同时要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工程蓄水,保障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九要着力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各地要深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公布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最近一个时期,地方各级政府陆续换届,要及时对新上岗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进行培训,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水平。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面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要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发布机制。要加强防汛抗旱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防汛抗旱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正确引导媒体舆论,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要积极探索防汛抗旱宣传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及时发布重要汛情旱情灾情,有计划组织策划专题报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防汛抗洪和抗旱减灾工作,提高防汛抗旱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社会各界了解水旱灾情、关注灾区、支援抗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我家的小喜剧作文下一篇:模具设计(含精度设计)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