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标学习感悟

2024-08-16

科学课标学习感悟(精选8篇)

1.科学课标学习感悟 篇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音乐新课标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创造、交流和传承”四方面,核心是学生的审美体验,途径是音乐实践活动。随着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转变,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也势必在传统的互补和延伸的关系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而体现出新的内涵。新课标体现了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艺术想像。

新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专门对教学过程与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如果单纯的讲述音乐课的常规,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学生对音乐课就会失去兴趣。失去了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2.科学课标学习感悟 篇二

关键词:科学教学,感悟,感知认识

“感”即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感知, “悟”即“我的思考”。感悟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 而所谓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感悟就学习者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一种经过反思而顿悟、理解、应用的过程。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之一。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 在教学中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纳入教学过程的通常是一些有行的活动, 如各种训练、作业等。过分的依靠训练, 忽视感悟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弊病之一, 也是人的创造精神被压抑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悟结果是形成新的思想, 而训练是为在新的思想、新的符号体系下熟悉、熟练建立新习惯服务的, 它对尔后的思想开拓具有准备工具的作用, 但不是思想开拓过程本身。因此, 感悟和训练相比, 显得更为重要。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这种新的思想, 或者本身就是感悟, 或者它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感悟的过程。显然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

一、初中科学教学应关注感悟学习

感悟过程中涉及许多科学方法的使用。如学习者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来获得信息, 会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需要学习者不受原有知识的限制, 联想、想像、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方法, 对头脑中某些观念、表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此, 无论是过程, 还是结果, 感悟都具有创新的特征。

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 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 则越容易形成感悟。同时, 感悟的形成, 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 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感兴趣, 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 因此,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感悟和感悟能力的提高。正因为此, 感悟的东西往往很难遗忘, 感悟的程度高, 学习的效率就高。

科学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需要学生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 认识自己生存的物质环境;需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角度来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需要应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手段等来收集需要的信息;需要用特殊的科学语言对众多的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思维。而一门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通过感悟才能获得。

科学发展的历史中, 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当学生的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 便会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感悟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而学生积极探究、努力进取、竭诚合作、敢于创造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更需要学生去感悟。因此, 初中科学教学应促使学生感悟。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感悟

“感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的学习必须是先“感”, 对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才能由“感”及“悟”。而“感”指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 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丰富, 则越容易形成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这是学会感悟的先决条件。

(1)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在讲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时候,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平时, 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油锅里的油着火的时候要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器灭火、消防队员用水管灭火等;在讲溶液的性质时让学生联想, 冬天天冷的时候, 厨房里的水结冰, 而酱油、菜汤等却不容易结冰, 原因是什么?等等。

(2) 利用科学实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 让学生做镁、锌、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 金属有的能和盐酸反应, 有的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感性认识;在讲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时候, 让学生做实验, 使学生认识到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感性认识等。

(3) 利用多媒体课件,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进行抽象知识的教学时, 可通过多媒体课件,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使学生通过感知准确理解抽象的知识, 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如对晶体结构、对科学平衡的认识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其形象和直观化;如在讲酸雨的时候, 向学生展示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从而增加学生在感性认识;在讲食盐和纯碱时, 向学生展示有关西部盐湖和有关的矿物照片, 以及西部开发的动人情景, 进而引出“食盐和纯碱”的知识;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使导线产生电流的过程等。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促进感悟

“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升华, 是学生把知识化为内需的手段。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有了“感”, 但必须有“悟”, 才能形成感悟。那么在教学中, 教师应在对新新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 给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对新知识进行深刻的思索, 在头脑中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 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式引导, 这是学生学会感悟的关键所在。

3.及时评价, 激励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 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评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教师必须注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给予及时地鼓励性的评价, 以激励学生认真去“感”, 用心去“悟”。评价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用激励性语言, 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科学的天才大师霍金指出:科学创造只能在人间的心灵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教学中的自由就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就架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 为感悟铺平道路。二是要注意进行过程性评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教育的时机, 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 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评价不断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感悟。

3.新课标地理学科教育感悟 篇三

关键词 地理学科;德育;三生教育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 “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

4.科学课标学习感悟 篇四

人总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心生恐惧,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定会涌现很多新事物,而我们若想与时俱进,则必须勇于走出舒适区,迎接新事物,迎击新的挑战。

新课标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新事物。可以说,从教以来,我从没有像这次般近距离地接触它,观察它,学习它。在张虹老师和刘广文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工作室成员的热烈讨论中,我对新课标的感觉由陌生变得熟悉,由模糊变得清晰,尽管现在仍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触良多,也迫切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的工作中做出改变。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适应未来国家发展的人才。

在深入学习新课标以前,我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分数,培养具有真善美的人。让学生迅速而全面地掌握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在高考中发挥语文的最大助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曾是我的职业追求。所以彼时我的目光聚焦的是高考,至于学生未来进入社会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具备怎样的素养,则没有过多考虑。如今看来,这种想法极其短视,没有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用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算是考试机器,更别提核心素养的提升。尽管在课堂上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但也只是偶然为之,并没有完全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而新课标则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的作用。新课标的站位更高,它拓展了我的眼界,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而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入大学。

二、转变教学方式,还课堂给学生。

上班伊始,我就曾苦恼于用过去老师教我的一套方法再来教我的学生,但一直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模式好用而惰于改变,课堂上仍然以讲为主。担心学生懒惰,甚至把字音,字义提前查好标注在课件中,学生只需要看一看或拿起笔记一记;有时为了赶进度,甚至压缩学生活动思考的时间,一味的讲,甚至满堂灌,甚至占用晚自习讲课。老师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听的精神恹恹,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成绩也上不去。而新课标的制定以及新教材的编排致力于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设置任务群单元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深度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发生,而不再只做一个听众和被动接受者。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个转变,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三、转变教师职能,做积极的引领者。

从前的语文课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观众,并不能主动参与其中。而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做一个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学生去完成任务,真正参与进来。那么一个高明的导演就要做到提前深入了解教材和学生,还要善于创设任务情境,合理设置目标。让教材、学生和情境有机融合,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达到预设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设定既要有挑战性,又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活动能够完成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案和学生之间的搬运工,他是调动全局的一个引领者。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善于把控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他的使命是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这样的角色转换让我觉得新鲜,同时内心又惴惴不安。我不禁扪心自问,我能胜任引领者的角色吗,我能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吗,我又该如何做呢?好在全国各地的同仁都做出了探索,我想只要善于学习,虚心求教,再结合自身实际,还是可以尝试去做好的。

5.初中数学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为期两天的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教材的编排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 “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 ” 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这样,能使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6.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感悟 篇六

姓名:陈欣学号:2009200040班级:09投资一班学院:经济学院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

1、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3、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和巨大意义

1、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为管理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2、开创单个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分析,是流程/过程管理学的鼻祖。

3、率先提出经验管理法可以为科学管理法所代替,从而开拓了管理的视野。

4、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

5、首次提出管理转变必须考虑人性

6、首次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来,管理首次被审视为一门可研究的科学。把管理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是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标志,管理因此被公认为一门需要独立研究的科学。

三、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感悟

1、用科学来取代经验,不要迷信或树立权威,要敢于质疑,研究,剖析现实中的问题,规则。实践出真知!

2、事实最有力量,事实最难体现;要用合适的方法体现事实,用事实推动工作和学科的发展。

3、认识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科技以人为本。只有我为人人,人人后方为我。企业上下员工团结一致,才能创造利润,带领企业不断向前蒸蒸日上。

4、朴实=伟大,这在泰勒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道德经》中便有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而且包括我们普通人,也应该朴实,平易近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7.初中数学课标的“人性美” 篇七

新课标中显示, 教育人士就是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的角度, 人性化地设计了初中数学课程内容, 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获得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及成熟.新课标彰显了人性之美.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活动面向全体, 必须适应每名学生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相同, 一定会存在差异, 所以要尊重差异.

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 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角,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配角.”

二、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的修改

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部分在内容结构上保持不变;“图形与几何”将原来的“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四个部分调整为“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三个部分;“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 关注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密切;“综合与实践”内容结构做了调整, 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 明确“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牵引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

三、数学的“双基”要求的修改

数学的“双基”要求改为“四基”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课程目标注重过程性和结果性双目标相结合, 明确提出“四基”: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拓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点,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从“双基”到“四基”是全面数学教育目标的要求.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只是数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 而这部分往往是易操作的.人们往往在教学与评价中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知识点和技能训练上.评价学生也往往如此, 忽视其他方面.然而, 数学教育的目标除知识技能外, 还应当包括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把握, 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因而, 只有知识技能是不够的, 必须同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其他方面,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正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基本思想应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只有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 数学的教学活动才更有意义, 这也是新课标彰显人性化的又一体现.

四、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关于课程内容, 强调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数学素材, 启发和引导学生,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于教学活动, 强调师生积极互动, 共同进步;关于评价, 强调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 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 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如“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形成新的知识.而“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从而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 理顺所学的知识, 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知识结构.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贯彻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活动

新课标要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 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实现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的转变,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自主完成探究活动.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摘要:初中数学使用的新《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即: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思维模式的形成阶段, 为此在新课标中明确了要求, 设计了课程安排, 循序渐进地培养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形成, 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智慧的人生.

关键词:数学教育,以人为本,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南华.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 2012 (12) .

[2]谢明利.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J].新疆教育, 2012 (12) .

8.新课标文体分类不科学 篇八

关键词: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文体分类

教育部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2013年及2014年据此编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考纲”),亦多处使用“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或“论述类文章”、“文学类文章”、“实用类文章”这些新术语。那么,新课标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科学吗?用它们取代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分类必要吗?本文就此作些探讨,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一、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

何为论述类文本?何为文学类文本?何为实用类文本?新课标多处使用这些术语,但对这三类文本并没有严格定义与具体列举。新考纲是新课标的具体实施与体现,按理应对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有严格定义与具体列举;但新考纲对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并没有一一列举。

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对“论述类文本”的作品范围没有具体列举,仅有“阅读一般论述类、说明类文章”(2007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2013及2014版)的简单提法。必考部分的“写作”,对三类文本也没有具体列举,仅有“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简单提法。考卷是新课标及新考纲的具体实施与体现,其中的“现代文阅读”,大多为议论性的社会科学类文章,有的是说明性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考纲选考部分对“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有具体列举。考纲选考部分对“文学类文本”的要求是:“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考卷中的“文学类文本”多为散文和小说,偶尔也有戏剧。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7版)、“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3及2014版)。考卷中的“实用类文本”多为人物传记,有的是社科论文。

综合新课标关于三类文本的提法、新考纲关于三类文本的规定,以及课标卷实际所考的文本,我们可以得出三类文本具体作品的大致范围:“论述类文本”有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等;“文学类文本”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实用类文本”有访谈、新闻、传记、社科论文、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二、三类文本的交叉情况

1.论述类文本中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有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等。且不谈“等”所指的范围,单就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看,它们不仅有论述类文本性质,而且有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性质。因为,论述类文本中的社会科学类议论文,有的用散文笔调或杂文笔调写成,属于散文或杂文的范畴,具有“文学”的特点,属于文学类文本;有的是表达朴实的社科论文,具有“实用”的特点,属于实用类文本。同理,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也如此,有的用散文笔调写成,具有“文学”的性质,属于文学类文本;有的表达朴实,具有“实用”的性质,属于实用类文本。

有的论述类文本属于杂文,从表达内容看,杂文有说理类杂文、叙事抒情类杂文。据此,可以认定说理类杂文为论述类文本,叙事抒情类杂文为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从表达形式看,杂文一般被认定为“文艺性议论文”,具有“诗与政论相结合”的特点,而“文艺性”及“诗”的因素,正是文学类文本的特点。鲁迅杂文集中许多文章属于论述类文本(如《灯下漫笔》等),但同时有许多文章属于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如《纪念刘和珍君》等);甚至可以说,鲁迅的许多杂文,既属于论述类文本,又属于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

有的论述类文本属于评论,不言而喻,朴实的评论犹如实用类文本的“社科论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交叉。文学性强的评论犹如“文艺性议论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交叉。

2.文学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指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似乎界限清楚,不会混淆。小说、诗歌、戏剧固然不会被认为是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但散文就比较复杂:它固然属于文学类文本,但很多散文或者同时属于论述类文本,或者同时属于实用类文本。有的散文类似于杂文,而如上所述,杂文文体属性不单一。就表达形式看,散文大都讲究形象塑造、意境营造、语言锤炼,属于文学作品,因而被归为文学类文本范畴。就表达内容看,散文有的侧重说理,有的侧重叙事,有的侧重抒情。侧重说理的,属于论述类文本,也属于文学类文本;侧重叙事抒情的,属于文学类文本,也属于实用类文本。正因为如此,2013年江苏高考卷中的文学类文本《何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它“更像实用类文本”。[1]

总之,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有的兼属论述类文本,有的兼属实用类文本。

3.实用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

高考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常考人物传记,这里着重谈谈人物传记。简单朴实的人物传记固然属于实用类文本,但更多的人物传记属于文学类文本。一般工具书与教科书,都认为人物传记大多文学性强,属于文学作品。如王凤主编的《简明语文知识辞典》对“传记”的解释:“传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学传记,以记录翔实的人物史实为主……另一类是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加以刻画描绘,并组成情节和给予某些联想和想象”[2]。再如十四院校所编的《文学理论基础》,将传记文学放在“文学作品的体裁”中讲述,说“传记文学是以文学手法描写人物成长历史的叙事散文”[3]。高考卷及高考模拟卷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常考文学性强的人物传记,形象鲜明,文笔优美,说它是“实用类文本”实在牵强,故其名为“实用类文本”,实为“文学类文本”。

根据新考纲的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时会考“社科论文”与“科普文章”,不言而喻,“社科论文”与“科普文章”同时属于“论述类文本”。

可见,论述类文本中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三类文本互相包含,彼此交叉,不能并列,其分类不合逻辑,更谈不上科学。

三、三类文本的逻辑猜想

新课标为何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与“实用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若按内容属性划分,只有“论述”能标示内容属性(以说理为内容),而“文学”、“实用”不能标示。若按形式特征划分,只有“文学”能标示形式特征(表达有文学性),而“论述”、“实用”不能标示。若按功用属性划分,只有“实用”能标示功用属性(有实用价值),而“论述”、“文学”不能标示。可见,“论述”、“文学”、“实用”不是同一逻辑范畴内的概念,三类文本的分类不合逻辑,更谈不上科学。

或许因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分类不合逻辑,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5的作文训练等,仍然使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术语,用以指称不同类别的文章。笔者认为,尽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不能穷尽所有文章,但它们是按表达方式分出的文体类别,彼此互不交叉、互不包含,术语使用不仅约定俗成,方便交际,而且符合理据,科学性强,有其使用的合理性,新课标及新考纲不应盲目跟风,将其废除。

参考文献

[1] 赵仲春.材料选择不当命题规范失衡.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3(9).

[2] 王风.简明语文知识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

[3] 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文学理论基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

上一篇:会员积分奖励办法下一篇:党支部党课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