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2024-10-16

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精选10篇)

1.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一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大意,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教学难点:

1.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角色转换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1、狐狸和老虎的画图。

2、识字游戏卡片。

3、充分考虑或是预设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4、.学生预习课文、对各角色有初步认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预知

1、分别出示狐狸和老虎画图,让学生指认,并说说自己所知晓的有关知识。

2、根据你们平时的经验,说说狐狸和老虎谁厉害?为什么?

3、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狐狸和老虎的故事。(师讲故事)

4、说一说在“狐假虎威”故事中,狐狸是怎样把百兽吓跑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5、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狐假虎威(师补充板书并带领学生齐读2遍)想想这里的“假”应该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在“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一只狐狸却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给吓跑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一)读文

1、每人选择一小节或几小节读给本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大家评议。

2、一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二读课文,做到读通顺,做到不断句,不破句,不重复。

(二)识字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内集体读,说说各自理解的意思,如不能统一,拿出来全班讨论。

2、本文要学习的这些生字,有多少是你已经掌握的,将你的经验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让大家都来记住。

3、说说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原因,遇到难以记忆或理解的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组内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三、游戏巩固 刚才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有的小动物吓得找不到家了,只要读出动物卡片背后的生字,你就能把它们送回家。

四、指导写字

1、提示学生:“威、派”两个字要求按笔顺描红,掌握正确的笔顺,要提示学生不要把“爪”写成“瓜”;“派”字右边也不要写成“瓜”。不要把“假”字的右边与中间写错。

2、语文书上的生字表中描红。

3、在课后练习题上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在家中熟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1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比狐狸厉害?说说自己的意见。

在这其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窜”、“扑”、“逮”,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再理解“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再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人选合作表演,来表现这些词语的含义。

2、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3、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并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看看谁表演得最像。

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

1、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再请几个小朋友当导演。注意提醒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走?

2、请学生进行评价。

3、通过表演,学生基本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老虎和狐狸看见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它俩分别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四、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1、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其实,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2、这个故事学完了,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个办法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会不会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用?为什么?

五、课后作业

1.用你所知道的一些词结合课后习题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狐狸和狮子。

2.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结合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课本剧,希望有所创新,形式、道具都不限,在内容上也可以有所变化。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狐狸分的公平吗?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教学难点:

1.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角色转换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狐狸和小熊的画图。

2、识字游戏卡片。

3、充分考虑或是预设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4、学生预习课文、对各角色有初步认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预知

1、分别出示狐狸和小熊画图,让学生指认,并说说自己所知晓的有关知识。

2、根据你们平时的经验,说说狐狸这样分奶酪公平吗?为什么?

3、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狐狸和小熊的故事。(师讲故事)

4、说一说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一)读文

1、每人选择一小节或几小节读给本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大家评议。

2、要求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二)识字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内集体读,说说各自理解的意思,如不能统一,拿出来全班讨论。

2、本文要学习的这些生字,有多少是你已经掌握的,将你的经验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让大家都来记住。

3、说说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原因,遇到难以记忆或理解的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组内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提示学生:“奶”“吵”“急”“第”“始”“仔”“咬”“公”八个字要求按笔顺描红,掌握正确的笔顺,要提示学生不要把“第”写成“弟”。

2、语文书上的生字表中描红。

3、在课后练习题上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在家中熟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1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狡猾?说说自己的意见。

2、紧紧扣住“分”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分的奶酪,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

1、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扮演两只小熊和狐狸,分角色演绎故事内容?

2、请学生进行评价。

四、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狐狸的本性。

1、这个故事学完了,你觉得狐狸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1.用你所知道的一些词结合课后习题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狐狸和小熊兄弟。

2.完成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教学难点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2、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不想知道纸船和风筝到底是谁的呢?学生:想。师:那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找出刚才质疑的答案。(纸船是松鼠的,风筝是小熊的。)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并大声地读几遍。

3、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开火车读。(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

5、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6、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幸:上下结构,上面是“土”不是“士”。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不是“衣补旁”。

7、玩游戏(游戏规则:把生字放在一个圆盘里,老师随意设置一个“炸弹”,这个“炸弹”同学们是不可以读出声的,然后老师指哪个就读哪个,速度要快,如果指到炸弹,学生读出声,我们就“炸”他。)

三、默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1、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纸船是,生:(松鼠的),师:风筝是生:(小熊的)。

2、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他们互相敬意,互相祝福。)

3、他们是怎样互相祝福的?请你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4、松鼠和小熊拿到对方的礼物,看到上面的字怎么了?(乐坏了)

5、你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6、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纸船和风筝还存在吗?

7、小熊和小松鼠难过吗?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很难过?(在书上画出来,请同学们说一说)

8、后来通过怎样做他们和好了,再次成为好朋友。

9、你们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一()纸船 一()纸条 一()风筝 一()草莓 一()小事 一()话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纸船和风筝),谁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接龙读,领读)huài sāng zā zhuā zhù fú jù xìng 坏 松 扎 抓 祝 福 句 幸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伙伴。(师总结:按结构分类的方法:左右结构的;坏,松,扎,抓,祝,福;半围结构的:句;上下结构的:幸。加一加的方法:土+不=坏 木+公=松 提手旁+竖弯钩=扎,等)

3、猜字(根据字形或字义特点自编意思,根据意思猜字)

4、指导书写

①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看老师范写。

③重点指导。幸:与“辛”区分开,“幸”上面是“土”。不是“士”。抓:右边不要写成“瓜”。祝、福:左边不要写成衣字旁。

④学生仿写(老师注意下去观察学生仿写情况)

⑤写后与书上对比,找一找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进行修改。

⑥、再写一个,把字写漂亮。

5、小组合作给生字找好朋友(组词)小组汇报,师范写词语认读新词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6、把卡片发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当小老师。

三、举行朗读比赛。

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课堂练习 坏()松()扎()句()

怀()公()礼()包()

五、全班朗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可多的生字了,带上这些生字让我们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吧。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替小熊写一张卡片送给松鼠挂在风筝上。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帮助过别人吗?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别人会对你说些什么?对,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后,总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今天,有一个小娃娃热心帮助人们做了许多事,得到了人们的感谢,同时也有一些责怪,让他感到很委屈。(课件:卡通风娃娃伤心地说:“我一番好心帮人们做事,可他们为什么还责怪我呢?”)你们想帮他找到答案吗?那我们就得先走进他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游戏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和身边的同学,弄清读音后,要多读几遍。

2、风娃娃带着大家来到“字宝宝乐园”,这里有着许多可爱的字宝宝,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字宝宝,就上来把它带回家。(出示“字宝宝乐园图”)

3、学生上台摘字宝宝,摘下后带读字卡上生字的读音。

4、生字宝宝的拼音帽子取下后,你还认识他吗?(抢读课件上的生字)

5、顽皮的生字宝宝躲到了句子里,你还认识他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多种形式读,把句子读通)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要帮助风娃娃弄明白为什么帮助人们做了事,还被人们责怪,我们就要再读读课文,想想风娃娃分别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转了大风车,吹动了帆船,吹跑了风筝,吹跑了衣服、折断了小树。)

2、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些事中,哪些事得到了被帮助者的感谢?哪些事却受到人们的责怪?

四、分块研读,合作探究

1、探究:“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情,得到被帮助者的感谢?”(1)小组讨论: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情,得到被帮助者的感谢?它是怎样地做这些事情的?(2)小组汇报:

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情,得到被帮助者的感谢?” 教师板书:吹转了风车 吹动了帆船(3)他是怎么做这些事情的?

抓住“风娃娃来到„„看见„„慢慢、断断续续、他深深„„飞快、奔跑着、不住地、高兴极了。风娃娃又来到„„看见„„他急忙„„弯着、流着、喊着、一边„„一边”这些重点词句促进学生感悟,指导学生朗读。

(4)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得到了帮助的小秧苗和纤夫们,你们想对帮助了你的风娃娃说些什么?(课件出示说话1)

田野里,秧苗喝足了水,挺直了腰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边,纤夫们收起了纤绳,看着鼓起风帆的帆船,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风娃娃是多么热心和善良啊!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2、探究:“风娃娃热心帮助人们做事,为什么受到人们的责怪呢?”(1)自由读,从文中找找理由,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汇报时,引导他们抓住“风娃娃看见„„赶紧„„摇摇摆摆、翻起了跟头、无影无踪、伤心极了。他仍然„„吹跑了„„折断了„„”这些重点词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并在朗读中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2)通过赛读,齐读等多形式,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次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以及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3)风娃娃一片好心,却办了坏事。假如你就是那被吹走了风筝的孩子和责怪风娃娃东吹西吹的人们,你又会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说话练习2)

广场上,孩子们看着手中断了的风筝线,再抬起头看到天空中渐渐远去的风筝,伤心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伤心哭泣的孩子,看着被吹跑了的衣服,看着被折断了腰的小树,人们纷纷皱起眉头,责怪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你知道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伤心了吗?谁来说说。

4、看到伤心难过的风娃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说话练习3)

我想对风娃娃说:”风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像风娃娃一样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的情况?谁来说一说?现在,你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吧?

五、课外延伸

现在,风娃娃已经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得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热心的风娃娃还会去到哪里?还会帮助人们做一些什么事?

六、创设情境,快乐写字

瞧,快乐的风娃娃带着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如果你能有自己的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的读音,字形,并且为他们找到好朋友,你就能把风娃娃和字宝宝都带回家。

1、出示字宝宝乐园挂图,鼓励学生上台摘字宝宝乐园中的活动字卡,摘后要读准卡片上的字音,并给生字组词。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赶快和同桌的小伙伴一块分享。

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表 号 伤 吸 极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写得好的奖励风娃娃的卡通图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2.学习8个拟声词,并了解拟声词的用法。

3.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4.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教学重难点:

1.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

2.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3.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播放小火车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列车又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辆列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准备好了吗?

二、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1.出示课件:

(1)认一认: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依次出示词语: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说一说: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然后集体评议。

2.引言,提问:这些动物中哪几个动物是同一类呢?(1)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2)汇报学习成果,把同一类的动物名称写在一起,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卵生类等;按生存环境:空中、陆地、水上等。

三、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以下拟声词:

啪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2、你听到过这些声音吗?什么情况下有这种声音?

3、选词填空:

(1)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的敲门声。(2),雨不停地下着。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了解拟声词的定义。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

(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6、谈感受,说收获。日积月累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读一读。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呜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

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

6、你还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三、我爱阅读:称赞

1、读一读。

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

4、师小结:称赞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称赞身边的人,让他人和自己都感到快乐。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2.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二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足疾罢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4、试着赏析颔联和颈联。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沉浸,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秋景之中。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

五、课文主题

3.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三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引导学生学会分类词语。2.学习拟声词,学会运用拟声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的结构,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4.积累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5.阅读《称赞》这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能正确分类词语。2.引导学生学习并能够正确使用拟声词。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4.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学前准备】

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2.让学生分组讨论词语分类的标准。3.请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有哪些分类标准。

二、字词句运用

1.猜测词语读音,再选词填空。

2.让学生猜测词语的读音,小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把词语读准确,引导他们发现词语的特点——拟声词。4.讲解拟声词适用的情况,再选词填空,指名读句子。

5.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想一下除了这里给出的拟声词,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并说说这些 拟声词适用于哪。

三、书写提示

1.出示4个生字,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2.师说明“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4.全班讨论书写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朗读。2.老师带读,读完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3.指名说说这些词语里说到了哪些动物。

4.指导学生发现每列词语的特点,再让学生想想类似的词语。

二、我爱阅读

1.谈话导入课题《称赞》,引发学生猜想。2.自由读文,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4.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四

蝉的地穴: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侯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弱的身体还没有精力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是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热爱之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4.激发学生对于《昆虫记》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批注发,赏析本文文学性与科学性兼顾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激发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圈点批注发、延伸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下作家法布尔笔下的《蝉》。

二、初读谈感受

“本文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是带文学性的说明文。我们读这篇文章时,除了要感受其中的趣味,更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的,要学习其说明事物的独特方法,体会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生齐读这段文字,圈划重点,然后开始自读。(5分钟)

谈感受:有意思、有趣味、细致,喜爱……

(设计意图:本文是自读课文,先出示阅读提示作为前导,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本文的语言、作者的观察等方面。自学前,要求先行,效率更高。)

三、再读细观察

1.果然大作家魅力无限,看似一篇说明文大家也读出了无限趣味。

——法国戏剧家罗丹

法布尔居然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那我们今天一起来探一探究竟,看看法布尔是不是真如此厉害!

2.我们就先来看看他的艺术家特质。艺术家会如何看?请你找一找,法布尔如何看?

重点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学生自学3分钟。请学生自主分享。

研究的习惯、准确的测量、同类的比较、精确的观察、艰辛的观察……

讲学生找出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

不但是用眼细致观察,还会用心带着坚持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法布尔比美术家的观察更难更不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一部分,能着重找法布尔如何看?体会法布尔科研的艰辛,观察的细致,从而发现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四、三读品语言

作者赋予蝉人的心性和精神,读来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情感。哪些词句写得精彩又生动?请运用批注法,圈点,评析。

学生自学——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分享。

配合朗读指导,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特别注意“称呼”“动词”等角度……

教师总结: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设计意图:通过圈点批注与朗读相结合,体会文本文学性的语言,提高同学们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五、四读悟情感

1.出示同学们课前的疑问:最后一段话?

法布尔也是个非常有思想的哲学家,那这段话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谈谈你们的理解。

感受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介绍法布尔,介绍昆虫记。(资料介入)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的无限魅力。然后介绍其人,其书,作为名著阅读的导读课,引导孩子深入阅读整本书。)

六、延伸阅读——《绿色蝈蝈》

我们已经充分体会了法布尔在观察、写作和思考上的无限魅力!就带着今天所学的再次感受下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如何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划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和同学分享。

七、作业布置

阅读《昆虫记》

制作两张你最喜欢的昆虫的名片(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蝉法布尔(科学家)

美术家——观察细致、长时间

文学家——生动、喜爱

哲学家——思考

《蝉》知识点

1.文学常识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文学界的“维吉尔”。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

2.重点字词

喧嚣(xiāo) 蚋(ruì) 臃肿(yōnɡ) 鳍(qí)涂 墁(màn) 蜣(qiānɡ) 窠(kē) 无动于衷(zhōnɡ) 寻觅(mì) 跳蚤(zǎo) 钹(bó)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文章主旨

5.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认识象声词,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4、规范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朗”。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难点:积累成语,理解《称赞》这则童话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欣赏:丹顶鹤的故事 你喜欢动物吗?你认识哪些动物? 导入新课:下面的动物你认识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动物图片,认识动物认识字。依次出示:

狼 猩猩 海龟 白鹤 鸽子 羚羊 蚯蚓 螃蟹 蝴蝶 蚕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会认。

出示10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读。给生字口头组词。

3、我会分。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分类合理即可。预设:

天上飞的动物:白鹤 鸽子 蝴蝶 地上走的动物:狼 猩猩 羚羊 蚯蚓 蚕 水中游的动物:海龟 螃蟹

三、字词句运用

1、我会读。预设: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啪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谁来读读试试?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发现。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发言。预设:

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带有口字旁的形声字,词语都是表示声音的象声词。

3、我会用。预设:

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______的敲门声。_________,雨不停地下着。试着用这些词语分别说一个句子。

4、我会说。

你还知道其它类似的词语吗? 预设:

呜呜 呼呼 哇哇 哗啦啦 哒哒哒 砰砰砰 乒乒乓乓 叮叮咚咚 嗡嗡嗡嗡

四、书写提示

1、出示“领、群、船、朗”。

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好?说一说你的看法。自由发言。

2、发言汇总。预设: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2)有的字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3)左右结构的字还要注意“多横平行,多竖相对”。

3、学生书写。

五、日积月累

1、出示图片,认识理解词语。依次出示: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鸣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识记词语。预设: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你能找出词语里面的动物名称吗?

3、词语运用。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鸣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预设:读一读,任选一词说句子。

六、我爱阅读

1、出示《称赞》阅读提示:(1)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故事中的动物具有怎样的品质?(3)故事中称赞了几次?谁称赞谁?(4)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自由阅读。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提示的问题。

3、练一练。

6.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重点)

2.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品析语言及作者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居里夫人是世界的科学家,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了贡献。在其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人物中,她是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炽热(chì)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

沸腾(fèi)咽喉(yān)溶液(yè)触目(chù)踱步(duó)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美丽的颜色”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认真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3.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五、探究写法,把握主旨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感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辛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交流点拨】我受到的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传。

《美丽的颜色》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xx),她是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故事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三、理解词义

①炽热:温度高,极热。

②猝:突然。

③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系统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④吹嘘:夸张地宣扬。

⑤筋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⑥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的工作环境及她的快乐。

第二部分(2-24):通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展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执着探究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美丽的颜色》知识点

一、问题归纳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

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3、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6、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7、“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9、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最后以居里一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而悠闲的夜晚作为结尾,使读者在温馨与平淡的氛围中体会居里夫妇艰辛之后的巨大成功。字里行间体现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个性和精神。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进行的科研工作,表现他们热爱科学、痴迷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20~26):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四、课外知识(名言警句)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七

【教学目标】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第一课时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指导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轩榭(xuān xiâ)

池沼(zhǎo)

丘壑(hâ)

模样(mú).....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阑干(lán)镂空(lòu)蔷薇(qiáng wēi).....回廊(láng).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3.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其总体印象如何?

【交流点拨】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总体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交流点拨】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文章是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交流点拨】(1)整体: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②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③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④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2)局部:①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②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③极少用彩绘给人色彩美。

第二课时

学法指导一: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法】

1.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2.抓中心句及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学法指导二:

【题型: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理清思路 弄清顺序

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文章的结尾,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思索和向往。(总—分—总的特点:1~2段总说特征,3~9段分说,10段再总说。)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交流点拨】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①学生齐读第4段。

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

【交流点拨】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最后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把握特色

一、揣摩说明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是什么意思?)【交流点拨】“标本”原指实物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范本、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交流点拨】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交流点拨】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交流点拨】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去掉吗?)【交流点拨】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学法指导三: 【题型: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的词进行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词在原句中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了„„,删掉了“„„”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词,符合实际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景象,生机盎然,沁人心脾。

二、把握说明方法

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交流点拨】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②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③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④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⑤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三、探究表达方式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1.记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2)“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景象。)(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2.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居室设计:当今社会,有人因为久处繁华闹市,生活节奏忙碌紧张,很想拥有一个能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的处所。那么,不妨从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借鉴一点灵感,设计一个你喜欢的有自然之趣的居所。来,说说你的创意!

【附: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大处讲究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8.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7 篇八

一、教材分析:

目前采用的是人教版新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加之初中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学起来较吃力,而且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因此这学期的教学任务艰巨,需花费大量心血。所以,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教学重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学习本册书上课文,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食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途径与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习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习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六、优生辅导计划: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这里所讲的优生,既指各方面或多方面优秀的学生,又可以是仅某一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具体实际,特提出我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明确“人才”的真正含义,明确优生对一个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重视优生,主动自觉地培养优生。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社会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通才”。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想成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成才。努力实践“三让一树”,即“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文明校风”。

9.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诚信重要性,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树立诚信意识,拥有诚信智慧,践行诚信要求,自觉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拥有诚信的智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家旅馆门口,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在卖火柴。一位绅士拿出一先令买一盒火柴,可男孩没有零钱找。于是,他让绅士稍等片刻,自己去换零钱。绅士等了一会儿,不见男孩回来,就走了,深夜了,另一个男孩来旅馆找绅士,他对绅士说:“先生,我哥哥没法给你钱了,他在换零钱的路上,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火柴和钱也丢了,医生说他活不成了,这四便士是他找给你的零钱。”

是什么品质促使卖火柴的小男孩实现其承诺?这一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师:是啊,诚信是做人的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要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的重要性: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践行诚信: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诚信无价 活动(一)人无信不立

学生阅读教材P42上面探究与分享“一诺千金”的故事,探讨:(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小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活动(二)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学生阅读教材P42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探讨:(1)结合教材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结合教材案例,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小结: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活动(三)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有人说,诚信对个人和企业非常重要,对一个国家而言无实质意义。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小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探究二 践行诚信 活动(四)做诚信的人

材料一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希腊)伊索

实话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节省着使用吧!——(美)马克·吐温

材料二 刘华在“好朋友”王强的逼迫下,被迫答应了为王强旷课到电子游戏室玩电子游戏的事保密。

材料三 从2006年1月起,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欠债不还的失信者,将在该数据库中留下信用污点。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结:践行诚信要求我们:(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正确处理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的关系;(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板书

诚实守信诚信无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10.2017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全部教案(中学老师必备) 篇十

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所选五首诗歌,有一首古体诗(《饮酒》其五),三首近体诗(两首律诗:《春望》五言,《雁门太守行》七言;一首绝句:《赤壁》),一首词(《渔家傲》),诗体形式多样,各具特点,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时间上,晋、唐、宋,久远的历史,丰厚的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读诵诗歌,理解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当时时代状况。

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学生已读背过不少的古诗,掌握了一些古诗体裁,历史朝代,诗人生平等常识,有了一定浅层次理解诗歌的能力,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是:大多重背诵,轻理解,而且背诵的是字音,默写时很多错别字,连诗句字面意思都没有理解,更不要说整首诗的意思,诗人的思想感情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许是小学阶段,中学初级阶段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不求甚解的指导思想,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古诗词教学要求要提高,要通过对诗歌的诵读,从而理解“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

另外,本课所选《渔家傲》是词,在初中教材中首次出现。尽管学生都知道“词”这一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词”的特点。词和诗有何区别,还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关于诗体常识,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系统了解,避免胡子眉毛含混不清。

教学目标:

1.梳理古体诗歌体裁分类,整体了解古诗体裁知识

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体裁诗歌不同韵律特点,背诵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

4.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用“知人论世”方法解读古诗,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创意:

恰当分类,举一反三,比较阅读,彰显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原来一堂课能学几首古诗?(学生说)我们这节课要学三首,怎么学呢?

请大家翻开书第24课《诗词五首》,说说该哪三首放在一起学,为什么?

学生说,明确:

时间上都是唐诗,体裁上都是近体诗:律诗、绝句,同类的一起学,可触类旁通。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类古诗,形成完整的古诗体裁知识体系,从形式上认识中国古诗丰富多样的特点;学会触类旁通学古诗。)

二、重点学习《春望》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粗通诗意。

(二)想象画面,深入理解

1.首联描写了那些景象?这些景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说

明确:国(破),山河(依旧),城,草木(深),京城在战后破败荒凉的景象。

2.重点赏析颔联

明确:可做两种解读

此句最能体现诗歌的抒情表意贵含蓄而忌直露的艺术特点。

(三)知人论世,准确理解

1.学生介绍安史之乱

2.学生或教师介绍杜甫当时经历

明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深入准确理解诗人借助诗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建议教师结合人物生平、时代背景相关内容解读关键诗句及诗歌主旨,让学生具体学习此方法。)

板书设计

三、学习《雁门太守行》

我们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来学习《雁门太守行》

1.学生介绍一下诗人李贺:

明确:李贺(790-816),唐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称“诗鬼”,27岁病逝,诗常写战争,表达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建功立业的壮志。

2.介绍当时的社会状况

明确:唐中期边塞常有战争,社会风气:从戎报国、建功立业。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①学生说说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三个画面:

白天

敌军压城,官军严阵以待

黄昏

战斗惨烈

中夜

突袭敌营

②战争的艰苦惨烈,悲壮。赞美戍边将士勇敢无畏,忠心报国的精神

4.品事诗句,重点赏斯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结合本诗说明。

学生说

明确;本诗几乎句句都是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赤红色,不但鲜亮浓艳,而且黑色、黄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更好地传情达意。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读古诗”方法,学以致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合点拨)

四、学习《赤壁》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学的“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自学绝句《赤壁》

教师准备以下问题助学,检测:

1.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学生讨论:诗人借此想表达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周瑜得到孙权的赏识重用,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诗人却无人赏识,怀才不遇。

3.老师介绍诗人杜牧:

诗人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高,喜好用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且怀抱报国建功之心,却始终郁郁不得志。

4.诗人为什么不直说?(用议论抒情直抒胸臆)

学生说(教师提示,将两种说法比较)

明确:直说就不叫诗或没诗味.诗贵含蓄忌直露,即诗用形象传情达意。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学习“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此诗很多学生小学时就会背,但并没有真正读懂,教学中侧重解读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首唐诗学习了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是“知人论世“读古诗;二是透过形象领会诗的情意

六、课堂作业:当堂背涌这三首唐诗。

七、课外作业、预习本课另外两首。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深我们学习了三首唐请,从体裁上看它们分别是什么?

律诗(五言、七言),绝句。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饮酒》其五,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想想它与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律诗、绝句有何区别?

二、对比,了解古诗知识

请学生说: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四联)、《饮酒》(其五)十句。那么《饮酒》(其五)这样的诗叫什么名儿呢?

明确:

古诗分类:

古体诗:歌、行、吟

(也称古诗、古风)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

近体诗(今体诗):唐以来形成的受格律束缚的诗:律诗、排律、绝句。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凡不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所以,《饮酒》(其五)叫古风成歌行

(教师可以准备一张PPT,简要讲明)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照应第一课时“分类古诗”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类(体裁角度),帮学生形成完整的古诗体裁知识体系)

三、学习《饮酒》其五

(一)朗读诗歌,体会节奏

明确:本诗为古体诗,节奏、音韵比较自由。

(二)理解诗句,理解诗意。

1、请五个同学每人两句解读诗句字面意思(翻译)

明确:

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

(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的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绝妙美景。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结伴还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2、深入品读、把握情感。

(抓关键语句用“知人论世”读古诗法)

设计如下问题:

①你怎么现解“悠然”?它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学生说:

明确:“悠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投身自然后心灵的自由、闲适、惬意,通过神态描写来写心情,化抽象为形象。

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中“真意“指的什么?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说说陶渊明及陶渊明生活时代社会状况,教师酌情环充。

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

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为生活所迫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官,从此归隐田园,写诗作文。

陶渊明做官时期,东晋社会官场十分黑暗腐朽,他看透了,所以写《桃花源记》,加上陶渊明的性格不与世俗同流会污,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代弃宦归隐,寄情山水田园,写诗作文,成为田园诗的“鼻祖”。

明确:

自然的美好、自由、宁静、快乐等。全诗表达了诗人憎恶官场腐败黑暗,寄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读古诗”的方法解读《饮酒》其五。学生对陶渊明较熟悉,对时代背景可能很陌生,教师可准备充分些,用PPT形式提供给学生。)

四、学习《渔家傲》

(一)朗读深文,对比识词

同学们都知道《渔家傲》是“词”,它在我们的课本中第一次出现。请大家把它和前面我们学的四首诗此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说,教师注意引导从句数.每句的字数、排列等方面说,引导学生认识“诗”与“词”外在形式上的不同)

明确: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是从诗中独立出来一种体裁,其本质就是诗)

词有词牌名。词牌规定了词的阙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即:词有定句,句有定字。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式,所以创作词称“填词”

古时候词是用来唱的词分为小令、中调(50-90字)、长调

(90字以上)

词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

(数师可准备一张PPT简要讲解)

(设计意国教学建议:照应本课时“分类古诗”环节,用比较法学习“词”的知识,至此,完整、系统了解掌握了古诗的体裁分类知识,比较中也加深了对“词”的特点的认识)

(二)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1.自己朗诵诗词!

提示学生从感性上体会词在节奏、音韵方面的特点。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字面意思,不懂处课堂质疑。学生举手质疑,师生同解。

3.学生复述词的内容

学生说

明确:

我像是乘着船,在波涛翻滚的云海上,越过星河,如像梦中回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关切地问我,想回到哪里。

我回答说,路还很远可惜天快黑了,空有诗才。我要是能像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该多好啊。风、请不要停,快把我的船吹到三山吧!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旨在让学生读懂字面意思,为下面诗词主旨理解打基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复述。)

(三)问题探究、读懂诗词

先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准备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天帝“殷勒问我归何处”?

2.如何理解“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词人想当神仙吗?如何理解“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归纳为一个问题:李清照写这首词想表达什么?

要突破这个难题。还是要用“知人论世”读古诗词的方法。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背《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明确:

李清照借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喻批评南宋皇帝弃地南逃,苟安江南的行径。

这首诗可帮助我们理解这首词。

要深入,准确理解这首词,还是要“知人论世”。要了解李清照生平,思想情感,了解当时社会背景。

请学生说说李清照生平,思想感情。

请学生说说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师准备关材料,①李清照生平,思想感情:

重点是后期,南渡,建炎三年夫赵明诚卒于建康,国破家亡,只身漂泊江南,孤寂穷苦。不甘忍受国破背井离乡现实,又悲叹年老弱女子只会写诗,空有报国之志、伤国之心,无力改变。73岁,卒于金华,留下“江山留与后人愁”的诗句。

②南宋时代背景,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侵,“靖康之变”北宋崩溃,五月,赵构,建炎元年南宋,皇帝昏庸,奸佞当道,投降妥协,不思收复国土,苟安江南。

引导学生解读前面的问题1、2、3

明确:“三山”象征没有战乱,没有离散

孤寂、痛苦的幸福生活境界。

本词诗眼:学诗漫有惊人句。

①感叹自己空有才华、空有报国之志、但自己是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

②回国难当头,战乱年代,诗词文章有什么用呢?

小结:

词人苦于现实。只好借梦境、神话、想象,会蓄地表达了对与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不顾民众苦痛、苟安江南的不满,对没有战乱、没有离散、痛苦的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童年-学生写事作文下一篇:物业管理员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