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自整理小抄(精选4篇)
1.物流管理-自整理小抄 篇一
二、企业物流结构 物流与流通的关系:流通是由商流和物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等可以确定的物品;⑸设计变更风险大
(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 根据物流活流组成的,他们分别解决两个问题1.物理管理: 的物品;⑹多种商品采购可以节省费用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将其划分为四部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成用户所有,采购决策模式:⑴订货点采购模式,包的情况;⑺同一品种物品分散保管,同分。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解决所有更迭问题。2.要解决对象物从括:定量订货法采购、定期订货法采购一品种物品向多家供货商订购,批量订物流。4.回收废弃物物流。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⑵MRP采购模式⑶JIT采购模式⑷VMI购分期入库等订购、保管、入库不规则
(二)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物流系统值,也就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采购模式⑸电子采购模式 的物品;⑻需要定期制造的物品
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关系密切,相辅相采购战略采购品种分析:一是用户需求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⑴拣选、⑵分货、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成;只有在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分析;二是市场供应分析;三是品种性⑶流通加工、⑷保管、⑸配送、⑹订单MRP的数据:⑴生产总日程计划,即生有发生商流的契机;物流是产生商流的质分析 处理、⑺信息处理
产计划;⑵产品的物料清单;⑶库存记物质基础,在发生次序的先后上商流是供应商战略是考虑与供应商的关系程配送中心流程优化管理的环节:⑴进货录文件 物流的先导。度以及发展程度来制订不同的战略。通环节建立预约机制;⑵仓储环节优化货MRP的逻辑:首先,MRP是对应于产品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流通是商品常,站在采购方的立场看待采购方与供物管理;⑶配送环节优化配送线路,提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不论产品的类生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商的关系就形成采购管理的供应商高配送效率。配送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型、生产规模、工艺情况如何,它必须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流通是国民经济战略决策,而站在供应商立场看待采购节
回答4个问题,这些问题是生产企业的现代化的支柱。方与供应商的关系就形成了供应商的配送中心的作用
共同问题,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问流通的内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决策。所以供应商战(1)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A使题,即:1)我们要生产什么?(根据主息流 略决策可以覆盖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物流成本得到控制B实现库存集约化C生产计划)2)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什么物生产系统的组成:⑴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分类:
(一)、按与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关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料?(根据物料清单)3)我们已经有什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持⑵加工活系重要程度分类:1)商业型供应商。D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E有利于实现商么了?(根据库存记录)4)我们还缺什动的直接目的就是制造产品,所以它是对于那些与采购单位的采购业务不是物分离(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A降么?何时购买(由MRP计算)生产系统中最主要的环节 很重要的供应商,可以很方便地选择和低进货成本B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C减MRPII系统循特点:⑴MRPⅡ把企业中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①物流为生产更换。2)优先型供应商。采购单位认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等费用D减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②通过物流系统为对于某个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对本公少交易费用E促进信息沟通 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管理系统;⑵的改善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物流因司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但是供应商认为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MRPⅡ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此被称为“第三例利润源泉”。③物流本单位的采购业务对于他们来说非常
1、按经营主体分类(1)厂商主导型配库;⑶MRPⅡ的计划编制是从上到下,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重要。3)重点型供应商。如果供应商送中心(2)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3)由粗到细 性的影响。认为采购单位的采购业务对他们来说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4)物流企业★ERP的概念:ERP是在MRPII的基础.物流分类:(1)按照作用分类:①供无关紧要,但采购单位的采购业务对本主导型配送中心(5)共同型配送中心 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和应物流②销售物流③生产物流④回收公司却是十分重要的。4)伙伴型供应
2、按服务对象分类(1)面向最终消费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与废弃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动商。采购单位认为供应商有很强的产品者的配送中心(2)面向制造企业的配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的空间范围分类:①地区物流②国内物开发能力,采购业务对采购单位很重送中心(3)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流③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要,而且供应商也认为采购单位的采购
3、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1)商业货应链管理思想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质分类:①社会物流 ②行业物流③企业务对他们来说也非常重要。
(二)按物配送中心(2)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 ★ERP与MRP/MRPII的联系:ERP 可以业物流 80/20规则分类: 供应商可以分成两
4、按社会化程度分类(1)个别企业的说是MRP/MRPII的一个扩展。
1、它将
二、企业物流结构 类:重点供应商和普通
(三)按与供应配送中心(2)公共配送中心
系统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
(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 根据物流活商的交易关系稳定性角度分类:1)短
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1)通过型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在最佳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将其划分为四部期目标型。2)长期目标型。3)渗透型。(分拣型)配送中心(2)集中库存型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增值”;分。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4)联盟型。5)纵向集成型。配送中心(3)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4)
2、基于管理核心的转移,其管理范围物流。4.回收废弃物物流。采购成本比较法:对于采购商品质量与礼品配送中心(5)售后服务型配送中和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他企业仓库的功能: 交付时间均满足要求的供应单位,通常心
和行业;
3、在功能和业务集成性方面。,⑴储存和保管的功能;⑵调节供需的功是进行采购成本比较,即分析不同价格配送中心主要功能:⑴储存功能;⑵分它都有了很大加强,特别是商务智能的能;⑶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⑷配和采购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以选择采购拣功能;⑶衔接功能;⑷集散功能;⑸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务处理系统变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成本比较低的供应商的一种方法。采购配送功能;⑹服务功能
成了真正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仓储合理化:⑴实行ABC管理;⑵科学成本一般是售价、采购费用、交易费用、配送中心基本模式:⑴基于销售的配送
(一)、MRP是ERP的核心功能(二)、的库存管理控制;⑶应用预测技术 运输费用等各项支出的总和。中心模式;⑵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MRPII是ERP的重要组成。综上所述MRP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采购进货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①进货式;⑶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A到MRPII再到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集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方式选择原则。进货方式选择,要根据其规模大,服务范围广;B有完善的信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都是一次为主要内容的目的的活动,具体说,包进货难度和风险的大小的具体情况选息系统和网络体系服务于用户的变换重大飞跃然而它们之间也是一脉相承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择合适的进货方式②安全第一原则③需求;C具有物流领域的专业化优势;D的,虽然是后者从前者发展而来的。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成本效益统一原则④总成本最低的原其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不全是属于自己并没有绝对的某项技术落后、过时或后装卸搬运意义:⑴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则 所有,既有自有的,又有公用型的,分者将取代前者的含义。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⑵在物流成本中仓储管理的目标。1.空间利用率最大布地域广,因而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化★ERP与MRP/MRPII的区别:⑴在资源占有重要地位;⑶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化。2.人员及设备的有效使用。3.所有的配送服务,所追求的是物流合理化 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⑵在生产方式管的关键 货品都能随时存取。4.货品的有效移配送中心管理内容: 信息管理电脑化、理方面的差别;⑶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⑴省力化动。5.保证货品的品质。6.良好的管理 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商别;⑷在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⑸在跨原则;⑵消除无效搬运;⑶提高搬运活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存储空品配送共同化
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性;⑷合理利用机械;⑸保持物流的均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配送中心发展策略:⑴积极创建适应企⑹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衡顺畅;⑹集装单元化原则;⑹人性化仓储规划评价要素:⑴仓储成本;⑵空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⑵充分利最新生产技术(TOC)的物流原则 : 原则;⑻提高综合效果。间效率;⑶作业时间;⑷货品流量;⑸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企业配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配送中心设施规划原则:⑴根据系统的作业感觉 送中心;⑶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平衡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货位分配原则⑴可与随机储存、共用储营机制;⑷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运用;本身决定,而由系统的约束决定的。
3、化;⑵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⑵可与定位储⑸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才的培养;⑹建资源的“利用”(有效性)和“活力(可发点,并贯穿在设施规划的始终;⑶从存、分类(随机)储存策略相配合的原则 立稳定的客户关系;⑺完善服务功能;行性)”不是同义词
4、瓶颈控制了库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库存控制重要性⑴库存控制是物流管⑻强化增值服务
存和产销率
5、运输批量可以不等于(在⑷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⑸重理的核心内容;⑵库存控制是提高顾客运用“节约法”优化配送运输路线利用许多时候应该不等于)加工批量
6、批量视人的因素 服务水平的需要;⑶库存控制是回避风节约法必须满足的条件:⑴方案能够满大小应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险的需要 足所有用户的要求;⑵不使任何一辆车OPT的计划与控制—DBR系统:实施计用户需求;交叉性 库存控制作用⑴维持销售商品的稳定;超载;⑶每一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时划与控制主要步骤:⑴识别企业的真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1“横向一体⑵维持生产的稳定;⑶平衡企业物流;间或者行驶里程不超过规定的上限;⑷约束(瓶颈)所在是控制物流的关键;⑵化” 的管理思想 2非核心业务都采取⑷平衡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 能够满足用户到货时间的要求。
基于瓶颈约束,建立产品出产计划 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和业务伙库存控制弊端⑴占用企业大量资金;⑵运输市场特点:⑴运输业是国家基础产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⑴面向制造企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3供应链企业间增加了企业的商品成本与管理成本;⑶业,属于服务业,具有公益性和竞争性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4以顾客满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 双重特征;⑵运输生产运行领域正逐渐⑵面向制造企业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6借助信息订购点法的优点:⑴管理简便,订购时取消指令性计划;⑶运输投资领域。息系统;⑶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技术实现目标管理 间和订购量不受人为判断的影响,保证运输需求的含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信息系统;⑷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 集中于四个库存管理的准确性;⑵由于订购量一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商的物流中心 方面(或流程)的管理,商流(买卖的定,便于安排库内的作业活动,节约理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服务方面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业务需求:典型物流流通)、物资流(物资实物的流通)、信货费用;⑶便于按经济订购批量订购,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中心作用:⑴通过物流中心可以及时地息流(信息、知识的流通)、资金流(货节约库存总成本 运输需求的 特征1派生性2规律性 了解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和产品的销售币的流通)。1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具订购点的适用范围:⑴单价比较便宜,3不平衡性 4个别需求的异质性
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搜集信息;体包括:供应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而且不便于少量订购的物品;⑵需求预运输需求五要素:⑴运输需求量;⑵流⑵及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流通情况,进而计。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测比较困难的物品;⑶品种数量多,库向;⑶运输距离或运输航线;⑷运输价达到企业产销平衡 组,具体分为(1)各节点企业内部集存管理事务量大的物品;⑷消费量计算格;⑸运输需求结构
信息系统的作用:⑴信息系统是物流中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复杂的物品以及通用性强、需求总量比运输保险理赔与索赔的程序:⑴损失通心的神经中枢;⑵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有包括三大核心作业流程的设计与重组A较稳定的物品等 知;⑵查勘检验;⑶核实保险案情;⑷效地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⑶信息系统客户需求管理流程B客户订单完成管理定期库存控制的适用范围:⑴消费金额分析理赔案情,确定责任;⑸计算赔偿建立使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大大拓展 流程C客户服务管理流程(2)外部集高,需要实施严密管理的重要物品;⑵金额,支付保险赔偿
☆要构建我国区域物流平台,应注意解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3)根据市场的状况和经营方针,需要经常
决的问题:⑴缺乏系统性整合;⑵非标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3供应链管理机制调整生产或采购数量的物品;⑶需求量
准性设施减少竞争力;⑶积极做好区域的建设:合作协商机制、信用机制、绩变动幅度大,而且变动具有周期性,可
物流资产的整合工作 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与约束机以正确判断的物品;⑷建筑工具、出口
2.物流管理-自整理小抄 篇二
1、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2、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4、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5、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6、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7、菲力普斯曲线:描绘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8、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
9、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
10、粘性: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要耗费相当时日。
11、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格的成本。
12、中立货币: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13、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机效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4、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够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优先和优惠,以充分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
15、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下一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
16、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
17、永恒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18、时滞效应:它是指货币政策行动与其效果之间的时间距离,它不仅表现为行动与效果之间存在时间差距,而且表现为传导过程中初始效果与最终真实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19、单一规则:所谓“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0、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当税率从零开始升高时,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超过某个临界点时,由于过高的税率对税基造成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总额不升反降,最终在税率达到100%时税收额降为零。
21、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22、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不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唯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
23、预期通货膨胀:是指由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即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24.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25.区间论:区间论就是指由于受技术上所能达到的精确度的限制,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时,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目的是为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提供一个“缓冲”地带。
26.渠道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在相当范围内是同方向增减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相辅品。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种渠道,资本积累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而发生,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实质资本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被称为渠道效应。
27.金融作用力:它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28.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息。
29.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3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31.心理预期:心理预期是预期理论的一种,它的主要参数是人们的心理因素,例如根据人们的嗜好、兴趣、习惯来预期未来的变化。它是一种无规律无理性的预期。32.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简答题
1、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哪些特征?
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点。
2、新剑桥学派认为控制利率的渠道有哪些?
不是单纯地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这一条渠道,主要有:制定官方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家债务的结构调控市场利率的结构。
3、简述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产选择理论是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托宾把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债务为代表的既有收益也有风险的风险性资产;另一类是以货币为代表的没有收益也没有风险的安全性资产。收益的正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递减,风险的负效用随风险的增加而增加。
人们总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人们为了既能得到收益的正效用,又不致使风险的负效用太大,需要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两者在量上组合的依据是最后增加的那张债券所带来风险负效用与收入正效用的代数和等于零,因此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4、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信贷配给说的主要观点和政策意义。
主要观点:在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上,银行依据利率的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往往以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同时以配给方式部分满足市场对贷款的需求。实行信贷配给时,银行优先给那些资信度高的借款者贷款,限制或不给高风险借款者贷款,这是银行理性行事的结果,不是国家的产物。政策意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不能惟一地定位在利率指标上,信贷配给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另一渠道。
5、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新剑桥学派沿袭和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方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三动机说扩展为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机——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古典综合派修正、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和资产选择理论分别修正了凯恩斯的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和资产选 择理论的主要观点或结论。
6、简述哈耶克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变动;货币保持中立时对经济的影响最小从而对经济最有利;保持货币中立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保持不变;货币是否保持中立的标志是货币供应量是否稳定。
7、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①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② 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③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8、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经济政策主张的特点是什么?
在坚持国家干预的政策取向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是:①温和性。②适度性。③原则性。
9、瑞典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途径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途径主要有五条:①价格传递,指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商品价格变动的传递;②部门传递。在商品市场上、劳动市场上,在收入的竞争中,都可带动商品价格。③需求传递;其他国家若存在过度需求,就会刺激本国出口部门的繁荣和出口量的上升,经过外贸乘数的作用,使国内收入增加,需求扩大,导致国内价格水平上涨。④货币传递,当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时,国外货币和资产将流入国内,增加了国内货币量;⑤预期传递。国际市场上工资和价格发生波动,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使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来。
10、简述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
①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化后对国民收入有实质性影响,货币是非中性的;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产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②凯恩斯注重狭义的市场资产和市场利率,它的传递渠道主要是货币市场上金融资产的调整;弗里德曼认为应该考虑广义的资产和利息,传导途径可以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进行,通过物价的普通上涨吸收过多的货币。③凯恩斯非常重视利率的作用,认为利率是传导机制的中心环节;弗里德曼则重视收入之处在传导中的作用。
11、供给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①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②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③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④重视智力投资,反对过多的社会福利;⑤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12、简述经济货币化程度对货币政策影响?
①货币化程度对于确定适度货币供应量是一个有切实意义的变量。②货币化程度将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的增长,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现金余额的增长。③货币支付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和其他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增加货币的交易余额。④在经济关系复杂程度低,新近货币化的部门中,货币流通速度低于原来已经货币化的部门。由此,即使其他情况不变,一国货币化比率增长,将使整个货币流通速度放慢。
13、影响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新发行金融工具比率;②金融相关比率;③金融机构的多样化;④金融体制的渗透;⑤外国银行的作用。
14、凯恩斯所描述的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是什么?
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主要充当贮藏财富的手段。对利率极为敏感。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
15、简述凯恩斯理论模式中的货币量变动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
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16、为什么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
17、在IS—LM模型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因素是什么? 资本边际效率;消费倾向;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
18、储蓄生命周期说的政策意义是什么?
①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②财政政策方面,将对本期收入征税改为对消费征税;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原则;采用周期平衡预算;③必须采取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
19、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根治措施是什么?
货币数量过多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其产生于:①执政者把发行货币看作是力量的象征②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增发货币提供了条件③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根治措施:坚决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重建市场是唯一选择①首要的是停止货币数量的增长②改造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③改造货币制度 20、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目标公布制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表明中央银行防止通货膨胀的坚定决心;②有效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有利于巩固社会伙伴关系;③有利于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④为各经济单位安排下一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⑤把中央银行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21、社会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融资方式有哪些?
1)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①银行信贷融资②发行有价证券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2)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筹集资金;3)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2、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①固定汇率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其上涨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通货膨胀率;②开放部门上升的产品价格经固定汇率转化为本国的货币价格,假定开放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外生给定的,在收入分配不变的前提下,开放部门的价格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起共同决定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③由于存在全国统一的劳工市场,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溢出效应”的关系,从而保持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实际的货币工资比率结构不变;④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后,使企业家的生产成本上升,为了保持固定的利润比率不变,他们就会结合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决定其产品(劳务)的价格上涨率;⑤国内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数。
23、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最佳中介指标应该是货币供应量?
①货币供应量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 ②中央银行作为管理和调控货币的机构,其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稳定货币,在货币需求本身具有稳定性时,只要稳定货币供应量,货币就能稳定;③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④货币供应量可以明确地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松紧。
24、供给学派对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了什么政策措施?
①治理通货膨胀的治本之方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②减税以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③恢复金本位制,限制货币发行,以稳定币值;④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⑤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25、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可以产生合理预期的依据有哪些?
①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而且能够作出合理预期;②公众根据合理预期指导自己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③公众的预期比政府更合理、更灵敏、更准确;④众的预期行为和预防措施可以抵消政府的政策效果。
26.试分析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我国目前经济政策的借鉴意义 ① 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② 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③ 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
④ 重视智力投资,反对过多的社会福利; ⑤ 主要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26、文特劳布的公共权力动机货币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答: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时需要一定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称之为公共权力动机。(1)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2)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
(3)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波及是不固定的
27、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的选取上新老凯恩斯主义有何异同? 答:(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方面,两派基本一致,认为应该放在稳定物价何实现经济增长上
(2)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方面,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在利率上;新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率和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并重。
28、新古典综合派为什么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 答:(1)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2)利率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3)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4)中央银行的中介目标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6、试分析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及其原因? 答: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1)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
(2)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
29、凯恩斯认为储蓄对于经济有何影响? 答:(1)当投资不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大。(2)当投资依赖于收入时,储蓄增加会减少国民收入。
(3)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再增加储蓄,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收缩性影响是很大的。
(4)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否有利于主要取决于是否影响投资。30、货币学派货币政策“单一规则”内涵主要有哪些要点? 答:(1)所谓“单一规则”,就是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它的内涵主要有:
(2)公开宣布,其目的是告示于众,减轻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定感,同时也将货币当局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3)长期采用,其意图在于消除频繁的相机抉择变动引起的经济波动,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决策给经济造成的扰乱,并可以消除时滞效应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反映。(4)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利于加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以其自身的稳定性抵御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
31、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的影响是什么? 答:(1)利率的激励效应是指利率的高低能改变借款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它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借款者行为 的影响。
(2)利率的选择具有正反两个方向。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超过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反之,银行的收益将随利率的提高而下降。论述题
1、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
①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 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②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③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得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解决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与凯恩斯的三动机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的内容:1)产出流量动机;2)货币——工资动机;3)金融流量动机;4)预防和投机动机;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凯恩斯的三动机的内容: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
联系主要表现在它是在凯恩斯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所在。
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提出了一个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动机,即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论述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要点。
1)新剑桥学派提出了借贷资金论,认为利率水平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借贷资金的供求既有实物市场的因素:储蓄和投资,又有货币市场的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既有存量又有流量,是存量与流量的统一。利率与借贷资金的供给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与借贷资金的需求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利率对经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它不是一个万能的政策工具。
2)借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借贷资金的供应主要有①当前储蓄;②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③窖藏现金的启用;④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量。借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①当前投资;②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③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3)利率的决定与变动。利率由借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FS和总需求曲线Fd的均衡点决定。
4、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与货币非中性是何关系?
工资具有粘性,两个主要原因:合同的长期性和合同的交错签订。
1)当工资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只要存在工资的粘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价格粘性的三种学说:菜单成本说: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交错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与工资交错调整一样,经济中的价格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投入产出关联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日益紧密和复杂,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不可能单独进行。企业最佳的行事方式是根据有直接要素供给关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调整价格。3)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量变动后,企业不改变价格而变动产量,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5、弗莱堡学派为什么认为人民股票是最优的筹资方式?
1)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购买的小面额股票。这种股票的发行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原有私营企业发行股票以扩充资本;②政府通过发行人民股票把国营企业转为私有制;③发行人民筹集资本新建股份制企业。
2)人民股票对于个人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购买人民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也是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3)发行人民股票对于企业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更重要的是发行人民股票可以改善劳资关系。4)发行人民股票对于国家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通过发行人民股票,可以获得双重效果。一重效果是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二重效果是指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
6、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论点和理论依据。
新古典综合派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倡导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以总量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在许多方面突破、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
1)供应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在复杂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相对的。
2)在货币需求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和托宾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的观点,模型论证了利率变化通过影响持币成本作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分别求证了两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托宾模型认为在对未来预计不确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行为,从而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所以利率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在利率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批判地吸收了凯恩斯货币供求决定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论,又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曲线分析模型,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精致、朴素的IS—LM模型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在研究利率决定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还从利率的风险与期限角度研究了利率的结构问题。
4)在储蓄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储蓄生命周期论和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储蓄生命周期论将储蓄与终生收入和个人的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富有创见地探讨了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试图从动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哈罗德的实物经济增长理论和托宾的货币经济增长理论为典型代表。
5)在通货膨胀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需求拉上说和成本推动说,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说认为,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膨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形成膨胀性缺口,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成本推动说认为,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工会组织和雇主协会人为地提高各种供给方面因素的价格,引起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6)在货币政策理论方面,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多重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和货币政策资产传导论。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或者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者视经济形势的需要突出重点,权衡主次,这便是相机抉择。利率中介指标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也可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为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托宾则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从资产的价值与结构变动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7、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哈耶克认为,政府凭借权力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扼杀了私人银行提供自由货币的可能性,并明文剥夺了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的权力,这就给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带来了可能。哈耶克的设想是,一旦打破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允许私人银行发行竞争性的自由货币,这些私人银行为获得公众的信任并能全部承担起发行责任,必定会慎重行事,各个发行货 币的银行会自行限制其货币发行量,主动维持货币价值,从而保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哈耶克对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作了三点分析: 1)允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并不会形成货币种类的无限增加。
竞争结果使真正能流通使用的只是几家信誉卓著的大银行发行的货币。对于发行货币的银行来说,必须控制货币发行量,维持币值稳定,保持足够的储备,以应付所需的各种支付,否则,其他不发行货币的银行和公众就不会选用它所发行的货币了。
2)许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将会从根本上引起商业银行业务政策的重大政策。发行银行承担着支票结算的责任,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来依赖于国家中央银行的做法,而加强对流动性较少的各种资产的管理。
3)实行货币非国家化的首要步骤是向公众进行自由货币的宣传。通过宣传和舆论,使公众了解到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动荡的根源都在于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认识到货币非国家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最为理的货币制度,消除对私人银行发行货币的疑虑和误解,使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去努力争取并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就能为实现货币非国家化清扫障碍,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8、简述凯恩斯理论模式中的货币量变动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
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货币量变动对于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的因果关系链条,他将这种因果关系链条概括为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第二环节: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其规模变化的大小主要视资本边际效率而言。第三环节: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第四环节: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第五环节: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9、评述凯恩斯货币供应理论。凯恩斯货币供应理论包括:
1)外生货币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2)货币供应量渠道。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
3)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而不是旧货币数量说认为的货币量变动的直接结果是物价的波动。
10、从瑞典学派中关于利率与经济运行的关系的论述,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发挥利率的作用? 1)瑞典学派理论中对利率在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的分析;
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率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规模。企业如果要扩大生产或投资规模,在其资金来源中,利率构成投资的成本,而利率是关键。利率与投资成本成正比,与投资量成反比。高利率因加大投资成本,致使投资量下降,缩小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使经济处于收缩状态。反之,低利率减少投资成本,使投资量上升,使企业生产和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处于扩张状态。②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收益,当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加大,居民就会一方面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量;另一方面减少手持现金量,增加生息资产的供给;当货币利率较低时,情形正相反,有利于减少储蓄,扩大消费。③利率对政府筹资行为的作用。瑞典学派把举债作为政府筹资的最佳渠道。这样,利率的高低就决定了政府筹资成本的大小。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政府只能响应提高政府债券的利率,否则不足以吸引居民和企业购买国家的各种债券,这将意味着政府举债的成本增大。当利率高到一定水平使政府难以支付高昂的筹资成本时,也会把政府“逼”到通货膨胀的道路上去。④利率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利率的边将影响该国对外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对资本输出输入的影响。当利率水平较高时,出口量减少,容易引起对外贸易的逆差。在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市场利率时,较高的收益将吸引外国投资者,诱使外国资本大量输入国内;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还会造成新的国际收支逆差。同样,若利率水平过低,则会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失,出现资本项目的逆差。
可见,利率通过对上述部门经济行为的影响,对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引起生产、消费、投资、储蓄、进出口等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导致经济扩张或收缩的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利率的的、调节上,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2)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利率作用的发挥程度。3)理论联系实际。
11、论述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1)北欧模型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北欧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此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式的特征。北欧模型具有开放性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式的特征。
2)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北欧模型表明,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变量和部门结构共同决定的。非开放部门在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国内通货膨胀对世界通货膨胀的离差就越大,因此,尽管世界通货膨胀率是统一的,但由于各国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所占的比重不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导致国歌通货膨胀率存在着差异。3)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
①在固定汇率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产品的价格也随之而上涨,其上涨幅度主要取决于世界通货膨胀率。
②开放部门上升的产品价格经固定汇率转化为本国的货币价格,在收入分配不变的前提下,开放部门的价格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一起共同决定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
③由于存在全国统一的劳工市场,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溢出效应”,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按与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相同的增长比率增长,从而保持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实际的货币工资比率结构不变。
④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后,使企业家的生产成本上升,为了保持固定的利润比率不变,他们就会结合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决定其产品(劳务)的价格上涨率。⑤国内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数。
4)北欧模型的结论是: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变量(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本国两大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部门结构(本国两大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共同决定的,非开放部门在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国内通货膨胀对世界通货膨胀的离差就越大。因此,尽管世界市场通货膨胀率是统一的,但由于各国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所占的比重不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不同,导致各国通货膨胀存在着具体差异。
12、为什么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其原因有三:第一,虽然利率对投资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第二,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第三,在当今国际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际性影响的,因此,一个国家不能随意地、无限制地通过变动利率来调节经济,否则回影响该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最后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总之,新剑桥学派认为,虽然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对该国利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这种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无限的。
13、论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内容、主要特征和政策含义?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内容。弗里德曼对影响货币需求的三类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①收入或财富成为货币需求的限制因素。②货币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物价上涨越快,持币的机成本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少,物价变动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③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既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货币所提供的效用。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具备这个特点的理由。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理由有三:①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②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如U、W),有些只在很少情况下才影响货币需求(1/P dp/dt),因而它们不会破坏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与利率。③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弗里德曼认为:从实证来看,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则性。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数值并不是一个常数,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有规律可循。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政策意义。弗里德曼指出:“货币论者不但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有稳定性,还认为它在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分析中具有重要性的变数(如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由于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都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其目的在于说明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应方面。
14、论述供给学派关于税率对储蓄和投资影响的分析?
(一)、税率对储蓄的影响,不只是笼统地受收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税率的影响。因为储蓄一方面受制于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受储蓄率的影响,而这两方面都与税 率有关,税率对储蓄在这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1)税率对储蓄数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2)税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税率对投资的影响
3)税率对储蓄规模的影响。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税率对储蓄和投资规模的影响。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在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货币稳定和降低税率是实现储蓄和投资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货币稳定意味着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减少,减税意味着改善长期赢利条件。当这些政策付诸于实行时,有形资产和易转手资产就会加快转向股票和债券,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也就趋向合理。
(四)、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减税能够增加储蓄量并提高其配置效果、鼓励投资并为之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这种效果不是与减税的实施同步产生的,从减税实施到效果显现之间存在着时滞。
15、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1)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问题上,合理预期学派认为,菲力普斯曲线根本不存在,充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实际就业量不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政府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在公众的合理预期作用下,不但失业率不会下降,反而会加速通货膨胀。
2)预期通货膨胀理论。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当代各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中,预期通货膨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预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因为公众预期行为的提前性所致。由于政府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推行膨胀性政策来干预经济,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这样,由以往通货膨胀造成的预期,又成为以后通货膨胀的原因,或者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本身就成为通货膨胀的成因。这种预期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果政府继续奉行膨胀性政策,必将加剧预期通货膨胀的激烈程度。
3)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合理预期学派强硬地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是最理想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人们的合理预期能使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和自动出清。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过多干预,不仅扰乱市场信息,破坏市场机制,而且强化了公众的防范心理,迫使他们采取过分的防范措施,反而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混乱。预期通货膨胀的出现就是明证。
4)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合理预期学派认为,最明智的货币政策就是公开宣布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长期坚持实行,取信于民。
16、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
凯恩斯不同意任何货币数量的增加都具有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不能把通货膨胀仅仅解释为物价上涨,因为影响物价波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成本单位和就业量。而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则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物价上涨幅度小于货币量增加的幅度,此时出现的是“半通货膨胀”;(2)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显著的膨胀性效果,此时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同比例地增加。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非充分就业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政府可以利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加就业、产量和收入。
17、惠伦模型的结论是什么? 第一,最佳防御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S2),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r)呈立方根关系。第二,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
18、在IS—LM模型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因素是什么?
汉森认为,影响两市场同时均衡的主要因素有四个:①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在利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若资本边际效率上升,企业家的预期收入增加,会刺激其扩大投资,增加生产,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②消费倾向的增减。当消费倾向增加时,就提高了原有的投资乘数效应,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同时,由于消费水平提高,增大了社会总需求,刺激新增投资。③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当货币需求一定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原因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操作。④货币需求的变动。当货币市场货币供应量不变而加大需求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表明利率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下降。
19、储蓄生命周期说的政策意义是什么?
1、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货币政策不仅可以通过投资的渠道影响总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现有储蓄的实际购买力,直接而迅速地影响消费和储蓄,对总需求产生扩张或收缩性影响。
2、在财政政策方面,莫迪利亚尼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说提出:第一,将对本期收入征税改为对消费征税。第二,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原则。第三,采用周期平衡预算。
3、政策的配合效果。莫迪利亚尼认为,增加储蓄不完全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能奏效的,还需要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例如,发达国家应当适当削减过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使人们对退休后的生活有所顾虑,从而提高或保持工作期的储蓄率。20、哈耶克认为货币中立的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1)哈耶克认为,要保持货币中立,最基本条件是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如何做到货币数量不变呢?他认为必须坚持刚性的货币制度,即货币发行有硬约束的货币制度,取消弹性货币制度。哈耶克认为弹性货币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经常使货币发行量失去控制。但是,要真正做到货币中立,仅有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自由价格制度,所有商品价格都能随供求状况而自动调整;二是人们用货币签订长期契约都建立在对未来价格预测比较准确的基础上。
2)意义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帮助人们对货币经济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把货币因素对于经济过程所起的作用隔离开来,即货币中立时和货币非中立时的情况不同;二是提供一个政策判断的标准,货币政策应该把货币中立作为目标,使货币在经济中不至于离开中立性太远,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它使货币接近中立的程度如何。越接近货币中立性,说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越佳。
21、简述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应原则。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应该是保证币值稳定。他们认为,稳定货币主要是指稳定币值,因为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因此稳定币值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能够生产出多少商品,由此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以现价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的最佳数量。第二,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他们认为,在商品和货币的对应关系上,如果货币量多,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但若使货币量相对略少于商品,则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过公众所投的货币票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22、社会市场经济中主要的融资方式有哪些?
弗莱堡学派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筹资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①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②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集资金。③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3、简述瑞典学派的理论中利率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其条件。
1)瑞典学派认为,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是通过对个人名义收入、储蓄比例,消费品供给量等因素的影响来间接实现的,具体说来,有两个导链: ①利率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②利率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数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第一,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第二,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第三,货币流量不变。三个条件在不同时期具备的程度不同,利率对物价影响的力度也会不等,因此,利率对物价的影响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24、论述弗莱堡学派关于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1)金融控制的重点。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是贯彻货币政策,实现公布的货币供应目标,稳定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货币环境。因此,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货币供应上,包括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由于以中央银行货币量表示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化牵制着信贷总额,所以,金融控制的关键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2)金融控制的手段。通过间接控制信贷总额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这种间接控制的手段主要是:
①.利率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种利率:①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给予金融机构再贴现的利率。②短期放款利率,即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利率,称作“伦巴德业务”。③证券回购协议利率,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与各金融机构签订证券回购协议时的利率。
②.流动性政策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有①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制约银行信贷扩张的能力。②通过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限制银行贴现贷款的业务。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影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比率,调节信贷规模,进而控制货币数量。
25、论述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①在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中,最著名的是弗里德曼——施瓦兹模型和卡甘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并以方程式的形式表述的。1)弗里德曼——施瓦兹模型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方程式表示为:M/H=C+D/C+R,从式中可见,决定货币供应量最主要是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D/R、商业银行存款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比D/C。2)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方程式表示为:M=H /(C/M + R/D-C/M * R/D),卡甘方程式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②在货币供应理论方面,货币学派认为,高能货币、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通货比率是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高能货币的变化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而高能货币是由中央银行的行为所决定的,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变动高能货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因此,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
26、对比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以及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中性问题上的异同点。
1)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货币幻觉,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其实际价值,这样,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后,随着货币工资的增加,人们就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提高实际消费水平,由此出现刺激投资、扩大产量和就业量、增加收入等真实变量变化的效应,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可见,货币是非中性的,名义货币量的变化可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2)货币学派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认为“货币最重要”,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与货币有关,货币数量是决定物价、产量和就业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货币当局能够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运行。
3)虽然在货币和货币政策问题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观点有分歧,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经济中,货币对于经济具有实质性重大作用,货币政策将对经济运行发挥实际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一般地不是中性的。
4)合理预期恰恰对这两派的共同点发表了迥异的观点。在合理预期假说中,货币被认为是中性的,它不可能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唯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卢卡斯认为,由于公众的合理预期和预防性对策,名义变量的变动将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任何作用,只有当货币数量突然而剧烈地变动,才能使人们的预期出现误差,从而对失业率、产量和收入等实际变量产生暂时的影响,但公众很快能从各种信息中察觉出来,并迅速地调整预期,一旦人们作出合理预期,这种短暂的影响也随之小时。因此,从长远来看,增发货币即便是突然的和一次性的,其效应仍将是中性的,因为它最终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一切实际变量随之将保持不变。
27、供给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哪些?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3)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5)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 货膨胀。
28、西方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西方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简单预期;2)外推预期;3)心理预期;4)调整预期;5)合理预期。
29、供给学派为什么把减税作为其政策主张的中心?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但供给的大小取决于产量的多少,产量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直接结果,而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决于各种刺激,在所有的刺激中,税率的变动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的因素。高税率因减少人们的净收益而挫伤劳动热情,缩减储蓄,致使利率上升投资萎缩,生产增长缓慢,商品供给不足。而减税则具有与上相反的作用。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不仅能将国民收入更多地积累在企业和个人的手里,用以扩大储蓄与投资,增加供给,而且也不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因为决定税收总额的因素不仅是税率的高低,更主要的是课税基数的大小。高税率不一定使税收额增加,却常因压抑了经济主体的活动而缩减了课税基数,反而使税收额减少。30、结合对经济货币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快经济货币化的进程。
①经济货币化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由于经济货币化的差别既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体现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职能发挥状况的优劣,货币化程度高,意味着社会产品均成为商品,其价值均通过货币来表现与衡量,商品和劳务均以货币为尺度进行分配,货币的作用范围大,渗透力、推动力和调节功能强;反则反之。因此,经济货币化对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②经济货币化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中有两个因素起支配作用: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用商品化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是货币化的基础。二是货币金融的作用程度。货币化程度与金融的作用程度高度正相关。③我国应该如何加快经济货币化的进程。
31、结合金融深化论,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快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制度。
1)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自由运行的前提条件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另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扩展,由此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的程度如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实际利率为正数;②利率弹性大,金融资产吸引力强;③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④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⑤汇率自由浮动,不存在黑市和倒卖;⑥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
32、简述金融创新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1)首先,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机制、总量和结构乃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融云做和宏观调控影响重大。2)其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其效果,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3)金融风险有增无减,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4)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
33、简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储蓄与投资水平具有决东性作用,而要提高储蓄与投资水平又取决与金融结构和发展。在金融结构发展过程中,由于两个因素造成了储蓄与投资二者功能的分离并相应提高了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一是出现了金融工具;二是成立了金融机构并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储蓄与投资职能的分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
①是通过金融工具促进储蓄想投资转化。②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来完成。2)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与金融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对应,金融工具也可分为第一性证券和第二性证券。第一性证券与直接融资相关,是指又企业和政府直接发行的金融工具;第二性证券与间 接融资相关,是指由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在两类证券中,对于储蓄者和投资者而言,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更为有利,表现在:①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②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有更好的可分性③金融机构在发行的第二性证券时还可以附带其他功能④第二性证券比第一性证券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一方面通过第一性证券的直接融资;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性证券的间接融资,因此以第一性和第二性证券构成的金融上层结构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程度,视其促进促使资金导向最佳使用者的程度而定,就是说将资金投放于经济体系中能产生最高社会效益的地方。
34、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与凯恩斯的三动机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包括:
①产出流量动机;②货币——工资动机;③金融流量动机;④预防和投机动机;⑤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⑥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⑦政府需求扩张动机。凯恩斯的三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联系:七动机是在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并包括了凯恩斯的三个货币需求动机,在分析方法上也采用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分析方法,对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的不同动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它们不同的牲以及影响何在。
区别: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文特劳布的七动机说从现实经济中经常存在的现象入手进行分析,更为关注货币需求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关系;
二是货币需求七动机提出了凯恩斯没有提出的政府货币需求动机。这个动机的提出与分析对于解释当代西方国家普遍衽不同程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其影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5、简述人民股票筹资方式优越性?
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购买的小面额股票。人民股票的最大特点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俦和优惠,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通过发行人民股票来筹资,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是最优选择,而且还有利于维护和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购买人民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发行人民股票对于国家的意义: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
36、论述供给学派税率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理论?
供给学派认为在货币稳定的条件下,税率将对储蓄和投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税率对储蓄数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可只支配收入的变化产生的。高税率直接减少可支配收入,将削弱人们的储蓄能力;而减税则通过提高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储蓄基数,增加了人们的储蓄能力,从而增加储蓄的数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率变化与储蓄数量的变化成反比。
税率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经济因素中,影响储蓄率变化的主要是消费倾向的大小和储蓄收益的多少。在其他情况不变时,税率与储蓄率成反比。高税率打击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储蓄率;而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资本净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因加大了当前消费的成本,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总支出构成,使可支配收入中的储蓄率上升。税率对投资的影响: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增减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高税率使投资者的可支配收益下降,挫伤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即使利率不变,只要降低税率,同样具有提高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减税后,当长期储蓄率开始上升,必然减轻利率对于投资的压力,所以减税对于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储蓄不仅在总量上是投资的基础,而且在配置上也成为投资的条件。货币稳定和降低税率是实现储蓄和投资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货币稳定意味着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减少,减税意味着改善长期赢利条件。当这些政策付诸于实行时,有形资产和易转手资产就会加快转向股票和债券,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也就趋向合理。
税率对储蓄和投资作用的时滞效应:减税能够增加储蓄量并提高其配置效果、鼓励投资并为之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这种效果不是与减税的实施同步产生的,从减税实施到效果显现之间存在着时滞。
37、论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A、合理预期与菲力普斯曲线
B、预期通货膨胀理论;C、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以及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38、“新古典综合”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主要理由:(1)由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决定的信贷及其创造的存款货币是货币供应的发源地;(2)通过金融创新可以相对地扩大货币供应量;
(3)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由于以上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得出结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不完全是中央银行可以操纵的外生变量,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等也对货币供应量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人生变量。也就是说,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因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39、论述北欧学派的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以及经济开放型小国对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要对策?
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佳作主要有五条:
1、价格传递;
2、部门传递;
3、需求传递;
4、货币传递;
5、预期传递。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都不知用于瑞典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小国。凯恩斯学派提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就是限制工资增长率的收入政策,这对于对外贸易在CNP中所占比重很小的美国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经济开放型小国来说,其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很高,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生变量决定的,阻止工资增长并不能阻挡世界通货膨胀的输入,结构性通货膨胀仍会发生,况且这种限制工资增长的收入政策与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的主旨不符,也要遇到瑞典强大工会的抵制,因而是行不能的。
货币学派提出的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即“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也不是瑞典这种开放型小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良策,稳定本国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不能防止世界通货膨胀的冲击,也不能对部门间工人互相攀比货币工资增长率的行为发生作用。
瑞典学派根据本国政治经济的历史特点和现有经济结构的特点提出,防止国外通货膨胀影响的主要对策应该是:
1、实行全盘指数化经济政策;40、重视人力;
3、限制非开放部门的发展,鼓励开放性部门的发展加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强对外经济政策在决定和实施上的灵活性,特别是应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市场的具体发问灵活变动汇率。
41、评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答: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生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
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
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这三个条件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生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
1、资产负债渠道;
2、银行借贷渠道。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与其研究不稳定的货币需求,还不如研究银行信贷需求。
42、试分析德国金融体制的构成,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答:德国的金融体制主要由金融体系和法规体系构成。德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独立的中央银行、全能的银行系统和银行监管署构成。弗莱堡学派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其完成稳定货币、防止通货膨胀任务的先决条件。这种独立性主要是指不受政府辖制,免受政治影响,独立地承担并行使保卫货币职权的一种特征。所谓全能银行是指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全套金融服务的银行。弗莱堡学派认为,为了维护社会市场经济中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稳定的货币环境,仅有中央银行的金融控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金融监督。德国的金融法规体系不仅种类多,而且内容全面,对各种金融活动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这种庞大而严密的法规体系既作为金融控制的手段,又成为实施金融控制的法律保障。
43、试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对通货膨胀问题的不同看法?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在充分就业这个最后分界点的前后,其膨胀效果的程度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
1、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以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此时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当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货币量增加产生了显著的膨胀性效果。
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里,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而小于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实际上他认为,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成为他提倡膨胀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弗里德曼他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引起物价长期普通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货币量过多的直接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政府开支增加;第二,是政府推行充分就业的政策;第三,是中央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
3.管理学 小抄 篇三
2.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提出谋求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挑选一流的工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明确责任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工原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行职能工长制3建立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效率的关键4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5要求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劳资合作原理贡献: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讲求效率和调查方式;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法约尔:1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管理的职能2倡导管理教育3提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的思想4总结归纳管理14条原则,分工 权利与责任 纪律 统一命令和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报酬合理 集权 等级 链秩序平等 保持员工的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精神 六项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1权利及其类型 合法和法定的权力即职权传统的权力神受的权力2行政组织理论的特点明确分工权力体系员工的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1、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进驻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实验。结论:照明对生产率影响小;照明对产量影响无法准确衡量。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结论: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式人改变工作态度、增加产量。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结论: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自身状况和与同事的关系。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实验。结论(1)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2)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态度;(3)成员中存在派系。
3. 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做出的估计方法:定性预测法德尔菲法该方法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背靠背地征询专家的意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第一步,确定预测课题;第二步,选择那些精通业务、各方面专家组成专家预测小组;第三步,根据预测主题设计咨询表;第四步,逐轮征询和信息反馈。一般经过四轮,预测意见可相对集中。第一轮,请专家做出初步判断;第二轮,将第一轮的咨询表汇总归纳成预测事件表,对每一预测事件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处理;第三轮,根据上一轮的统计资料进行重新判断和评价,并陈述理由;第四轮,在第三轮的统计结果基础上,再次预测,取得一致结论。决策:为了得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决策特点: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决策类型: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确定、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决策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决策方案检查处理 确定型决策: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 风险型决策: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但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已知 不确定型决策: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有几种不同结果,但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未知 4. 计划:对未来行动预先做出的安排和部署实质是对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进行预先规定 目标管理就是由组织的上下级管理人员和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定期检查目标,并据此进行考评和激励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目标设置要求:smart原则具体明
确可考核可实现结果导向明确的时间表 确定组织目标的原则:体现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具体性和可检验性、具有可及性和挑战性、应主次分明、之间的协调性 目标制定的步骤: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平定和考核
5. 组织管理学中的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具有目标分工系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对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设计建立或调整进行规划的过程 7原则:目标一致、命令统一、分工协作、权责对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跨度、弹性结构、精干高效 管理跨度:某一管理者可以有效的监督、指导直接下属的人数 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管理与被管理的工作能力,任务的性质,组织沟通的途径,授权,计划的完善程度,组织的稳定性组织设计的依据:环境战略技术规模 组织结构的内型:直线制特点:不设职能机构,由直线指挥人员全权负责 优点:简单易行责任明确决策迅速维持低成本 缺陷:权利完全集中一人,存在风险,对成长后的组织不适用 职能制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且职能机构有指挥权 优点: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直线主管负担;缺陷:多头领导,不利于明确划直线行人员与职能部门的责权 直线职能制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但职能机构无指挥权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指挥,又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作用 缺陷:直线与参谋间的矛盾 事业部制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组织高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有利于事业部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缺陷:机构重叠,管理效率较差,事业部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矩阵结构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项目与职能经理)优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组合结构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有较好的适应性 缺陷:双重结构易产生责任不清 宁外还有团队结构,网络结构,无边界组织 职权:经过正是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及奖惩的权力 职权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直线职权:直线管理者拥有的指挥其下属工作包括发布命令和决策的权力 参谋职权:职能管理者拥有的支持协助建议和减轻直线管理者的信息负担权力 职能职权:参谋人员或某部门的主管人员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 三段论理论:解冻、变革、重新解冻阶段
6. 领导者—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领导职能:指导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行为导向和人力资源整合活动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职能范围不同 G管人、财、物 L人 L是G一部分 权力来源不同:G职位权力 L更多来自非职位权力 工作重点不同:G为组织的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运转 L为。指出方向创造态势开拓局面 在理想情况下组织的管理者应当是领导者,而组织的领导者是那些能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力的人 领导权力的来源与构成 来源:职位权力(L所处职位所赋予其法定权力:法定权(组织制定)奖赏权(权力引诱)强制权(惩罚的威胁))非职位权力(个人权利,是由L自身一些特殊条件才具备的,包括感召权(个人魅力)专家权(专业技能))构成:强制力奖赏力合法力模范力专家力代表力个人权力 L的工作原则:指明目标原则协调目标原则命令一致原则直接管理原则沟通原则激励原则 L的有效影响方式:正确激励下属加强上下级沟通合理授权塑造领导魅力 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勒温)独裁型(集权、限制员工参与)民主型(授权、鼓励员工参与)放任型(给群体充分自由)工作中心和员工中心理论(利克特)研究群体效率如何随L的行为变化而变化 划分两种基本领导类型:“以工作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 假设了四种管理方法:专制—命令型、温和—命令型、商议型、集体参与 二维四分图:低结构高关怀,高结构高关怀,低结构低关怀,高结构低关怀
管理方格图(布莱克和穆顿)使用“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个维度,在坐标轴上从1~9标度他们,划分81个小格。1~1型—贫乏型领导;9,1型—任务型领导;1,9—乡村俱乐部型领导;5,5型—中庸型领导;9,9型—协调型领导
7·激励的概念:心理学角度(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管理学(指管理者通过一些手段,来刺激员工需求,使员工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而产生行为,而此行为和组织目标一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主要观点:人均有各种需要,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在不同时期、阶段需要不同,但总有一种需要(最迫切)发挥主导作用人在较低层级需要获得适度满足后,将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符合满足-前进趋势)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一。保健因素,做到没有不满意。(满足员工较低层次的需要,员工不再“工作不满”(工资,安全))二 激励因素,做到增加满意度(满足员工较高层次的需要,使其“工作满足” 成就感、上司的认可)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主要观点:三种基本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成就需要(主);所有人的需要结构由三种需要混合而成;三种需要无层次关系 弗隆的期望理论:主要观点:当人们预期某些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具有吸引力时,个体就。倾向于采取这种行动。它包括以下三种关系: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简化的期望模式激发力量(M)=目标效价(V)*期望值(E)《只有当效价和期望值>0时,激励才会发生 M高=E高*V高 只有目标效价和期望值都高,才会产生高的激发力量》 亚当斯公平理论 主要观点: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员工会将自己的所得—付出比跟参照对象比较,若相同则认为公平
8·沟通是一定组织的成员,将信息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以期对方作出某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人机交互行为和过程 要素:信息源、信息、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反馈 沟通方向:按照沟通时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是否交换位置,分为单双向沟通
单双向沟通优缺点比较:单向沟通的速度比双向沟通快;双向沟通更准确;单向沟通中,信息接收者由于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意图,因而对自己的判断显得信心相对不足;双相沟通中,传达信息的人感到心理压力大,因而随时会受到信息接受者的批评或挑剔,并容易受干扰。即,若需要迅速的传达信息,单向沟通效果更好。若需要准确的传达信息,双向好,但速度较慢。沟通方向按信息流向不同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斜向
下行沟通的优点:带有命令性和权威性。有利增强合作意识,有助于管理者的决策和控制。缺点是速度一般较慢,容易被曲解和贻误 上行沟通的优点:管理者可以广泛地听取下级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并通过给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积极性。缺点是速度一般较慢,容易被曲解和贻误。沟通的组织系统:正式、非正式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有较强的约束力,易于保密,一般重要的信息通常都采用这种沟通方式。缺点是因为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速度较慢,而且显得刻板 包括(链式(优点是结构严谨规范缺点是慢,易失真,成员平均满意度较低)轮式(优点是快,准确性高,主管控制力强,权威性特点是集中化程度高缺点是成员满意性和士气低)环式(优点成员满意度和士气高特点集中化程度低缺点是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较低)全通道式(优点是成员满意度和士气高,合作气氛浓厚,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沟通的准确性特点是集中化程度低缺点是缺乏结构性易造成混乱讨论费时效率低))
非正式沟通(常用)在正式沟通之外进行的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特点是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正式组织中;常以口头方式进行;容易受人们重视;不受管理层控制 优点是快,内容广,方式灵活,可以传递一些不便在渠道沟通的信息。缺点是较难控制,传递的信息往往失真,容易在组织中增加矛盾,影响团结 网络类型包括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型
9·控制: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方向,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受控对象上的作用 三个环节:制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4.人力资源管理 小抄 篇四
人力资源: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特性:生物性、社会性、时效性、智力性、个体差异性、能动性、时代性 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薪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与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管理的目的不同:更多的强调成员的职责和需要达到的绩效,不过多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
管理的重点不同:重点在于求才、用材,对于育才、激才和留才的关注次之
管理的对象不同:除了项目组成员以外,还会设计其他直接或间接项目干系人 4职位分析的含义及重点
又称岗位分析,主要是指通过搜集、确定与目标职位有关的信息,对目标职位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确定目标职位的名称、督导关系、工作职责与任务要求等的系统化的活动过程。
重点:Who What:When Where:Why:How:
5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内容,观察人员,观察对象和观察时间 直接观察法:即直接到工作现场对工作全过程进行观察
阶段观察法:对具有较长周期性的工作,进行分阶段观察 工作表演法:直接让工作人员表演工作中的典型过程和处理方法
1.应事先准备准备好标准表格来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2.观察法主要使用与操作机床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
3.应注意工作行为的代表性
4.在观察应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5.观察者应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的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
2问卷调查法:制定问卷计划:确定问卷提纲,问卷人员,问卷对象、内容和时间
优点: 较其它方法费用低,用时少,速度快。填写时间灵活,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填写,不占用工作时间,调查面可以更广一些。另外调查资料还可以量化。
缺点: 填写问卷时需要分析人员亲自说明和解释,否则会造成较大误差。样本量小时代表性差,容易受被调查者影响。注意的事项:
必须明确要获得什么信息,要将搜集的信息用问题的形式加以具体化; 问题表达方式要简练、准确;
问卷提问的方式要符合员工的思维习惯 3访谈法:制定采访计划:
确定采访人员,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和采访时间 三种方式:
与每位员工个别访谈
与一群执行同样工作的员工进行群体访谈与全然了解此工作之一位或几位主管人员面谈 指导原则:
1.工作分析人员与主管应该密切合作,找出最了解工作的员工,且该名员工最能客关地描述其工作任务与职责。
2.与受访者建立和谐的谈话气氛。3.依循结构化的问题来询问。4.当工作并非规则性的時候:应该请他将工作依轻重缓急的顺序列出。
优点:分析者可以获得通过观察而得不到的信息,信息 及时
缺点:被访的员工对访谈动机持怀疑态度。干扰采访对 象,信息准确性差。访谈法一般不单独使用。
4工作实践法:务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需要研究的工作,由此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
优点:准确地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和在体力、环境、社会方面的要求
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
缺点:不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
6内外部招聘优缺点分析
优点:内部:1)员工熟悉企业 2)招聘和训练成本较低 3)提高现职员工士气和工作意愿 4)企业了解员工 5)保持企业内部的稳定性
外部:1)引入新意念和方法 2)员工在企业新上任,凡事可从头开始 3)引入企业没有的知识和技术 4)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内部;1)引起员工为晋升而产生矛盾 2)员工来源狭小 3)不获晋升可能会士气低落 4)容易形成企业内部人员的板块结构外部;1)人才获取成本高 2)新聘员工需要适应企业环境 3)降低现职员工的士气和投入感 4)新旧员工相互适应期增长 5)决策风险大 7内外部招募渠道分析 内部:职位公告
利用各种媒介发布内部招聘广告,使员工感到透明性和公平性,有利于提高员工士气 ,内部兼职,针对暂时性或者阶段性需求设置的职位主管提名, 由主管推荐空缺岗位的合适人选,成本低,效率高,查阅档案,职业发展系统
外部:1.广告招募2.电子招募3.职业介绍服务结构4.员工(或熟人)介绍5.校园招聘
8面试的类型
按面试组织方式分:个别面试与集体面试
按问题结构分:结构式面试、半结构式面试与混合试面试
按面试问题的内容性质分:情景面试和行为基础面试
9评价中心技术
根据被测者可能担任的职位,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应聘者安排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解决某方面的问题,测试其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景模拟的类型、公文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企业决策模拟竞赛、角色扮演 10人员培训流程 1.培训需求分析 2.培训方案设计 3.培训实施与评估 11沟通的过程和类型
过程:1.思想。发送者脑海中的想法,希望传达给别人。
2.编码。把思想编译成适当的文字、图像或其他传输符号。
3.传递。选择合适的传输渠道。4.接收。被信息接收者接收。5.译码。把接收信息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翻译出来。
6.理解。7.反馈。信息发送者可以了解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
沟通类型:1)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2)按照通道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按信息传播的方式划分,有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和斜向沟通。
(4)按照沟通的方向特点,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5)按照沟通者的数目,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
12沟通的障碍 发送者的问题:
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送不全、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信息的过滤 接收者的问题:
信息译码不准确、对信息的筛选、对信息量的承受力、心理上的障碍、过早地评价、情绪沟通通道的问题:
选择沟通媒介不当、几种媒介互相冲突、沟通渠道过长、外部干扰
13项目冲突的原因和处理
1)组织分工所带来的岗位之间的不同。(2)资源有限,不能满足需求。
(3)组织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信息、认知和角色差异。
(4)其他原因 :信息沟通不善、内部奖励制度不当、作为激励手段的竞争机制、特定事件的处理不当等。
处理:1.协商妥协
适用条件:双方强调共同的战略目标,意识到任何一方单凭自己的资源和力量都无法实现目标
2、第三方介入:调解或仲裁
所谓第三方,就是指本来不是与冲突双方有直接关系的人帮助解决冲突。
仲裁人,由权威人士仲裁,靠法规来解决问题强制性的或者至少通过强烈建议的方式促使冲突双方达成协议 3.隔离法
1)组织调动
(2)减少利益的相互依赖性。分別提供资源和存货,使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供应。成本高:按产品划分组织(客戶的要求)
14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360度绩效考评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法,排序法和强制分配法)行为锚定法:行为锚定评价法的最大特点是明确定义每一评价项目,同时使用关键事件法对不同水平的工作要求进行描述。因此,锚定行为评价法为评价者提供了明确而客观的评价标准。其主要的缺点是设计和实施成本比较高,经常需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帮助设计,而且在实施以前要进行多次测试和修改,因此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
设计行为锚定评价法的步骤是:
第一,主管人员确定工作所包含的活动类别或者绩效指标; 第二,主管人员为各种绩效指标撰写一组关键事件; 第三,由一组处于中间立场的管理人员为每一个评价指标选择关键事件,并确定每一个绩效等级与关键事件的对应关系; 第四,将每个评价指标中包含的关键事件从好到坏进行排列,建立行为锚定法考核体系。排序法:排列法是将根据一定标准将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名次排列,一般采取列表的方式。优点:直观性强,激励员工;
缺点:员工多难于进行,容易伤害员工感情,如常用的学生考试排列名次的方法 15薪酬的构成基本薪酬(基本工资、底薪)奖金 福利 津贴或补贴
16薪酬管理的原则 1.公平性
(1)外部公平性(2)内部公平性(3)个人公平性
2.竞争性3.激励性4.经济性 5.合法性 17基于岗位的薪酬设计
职位薪酬体系是根据每个职位(岗位)的相对价值来确定薪酬等级,通过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来确定每个等级的薪酬幅度的工资制度。职位薪酬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员工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就得到什么样的报酬 一)步骤:(1)环境分析(2)确定薪酬策略(3)职位分析:全面了解职位(4)职位评价: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5)等级划分(6)制度保障(7)市场薪酬调查(8)确定薪酬结构与水平(9)实施、反馈与调整
1.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点
(1)保证同工同酬原则的实现
(2)有利于消除工资结构中的不公正因素,易于为员工们理解和接受
(3)有助于减少在相对工资等级上的怨言,可以提供一个核查和详细解释的基础(4)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较低
(5)有利于控制薪酬成本。2.职位薪酬体系的缺点
(1)当员工晋升无望时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挫,甚至会出现消极怠工或者离职的现象(2)职位评价生成的薪酬结构显得过于呆板,难以充分适应生产和技术的变化
18基于绩效的薪酬设计
绩效薪酬体系是指组织根据经营策略和业务计划,以员工所作出的绩效表现为重要依据而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个人:1.计件制
单纯佣金制 收入=每件产品单价×提成比率×销售件数
对销售人员而言,单纯佣金制是一种风险较大而且挑战性极强的制度。混合佣金制收入=底薪+销出产品数×单价×提成比率
超额佣金制
收入=销出产品数×单价×提成比率(一般为2.5%)-定额产品数×单价×提成比率。
【物流管理-自整理小抄】推荐阅读: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09-01
电大管理英语3小抄07-12
小抄管理会计07-28
工程合同管理小抄10-28
行政管理自考小抄07-20
办公室管理小抄08-06
完整企业管理小抄10-17
10月《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小抄【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小抄08-17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11-03
铁路物流 物流企业如何制订管理制度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