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2024-11-17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共8篇)(共8篇)

1.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一

朱玲(2009143208)

瑜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对中国当代全民健身的启示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健身文化观念的增强迅速带动了健身行业的蓬勃发展。做为寻求身心合一、回归自然、回归人性本质的运动,瑜伽成为很多人的健身选择,成为当今风靡世界的体育健身项目。瑜伽是强调呼吸法、体位法和冥想法三合一的训练。通过瑜伽的练习,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耐受性都会增强,这是最先体现出来的。而随着练习的深入,练习者会逐渐体会到其他美妙的变化,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通过瑜伽运动身体和调呼吸,可以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身体健康。而在其运动中必然形成养生功能。关键词:瑜伽 养身 全民健身 启示 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1.1 瑜伽的起源

“瑜伽”是梵文词,意思是自我(atma)和原始动因(the O-riginal Cause)的结合(the union)或一致(oneness)。瑜伽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简单地说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驭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躁动。瑜伽通过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相传在五千年前的印度,当时的瑜伽修行者常常在大自然中作息、静坐、调息、冥想,藉此学会控制身体的活动及情绪,进而将自我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这些有智慧的修行者察觉到这一点,觉得非同小可,于是在与自己的朝夕相处中,学会细致地与自己的身体对话,深入探讨微妙的身体语言,终于从中领悟出一套获取健康的方法,这就是瑜伽。

1.2 瑜伽的发展

瑜伽源自古老而神秘的印度,后流传到欧美发达国家,近些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现代学者将瑜伽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后古典时、现代瑜伽,用经典表示的发展顺序为《犁俱吠陀》→《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瑜伽奥义书》→现代各式各样的瑜伽书籍。瑜伽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有一套从生理到心理的极其完备的修持方法。其中包括全世界最为流行的是哈达瑜伽和八支分法瑜伽,主要包括呼吸、体位和冥想等练习。随着瑜伽体系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瑜伽已被广泛运用在运动健身、心理治疗、美容健身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健身领域,瑜伽已被喻为健身领域的“白领”。

在美国约有3/4的健身中心设有瑜伽课程;在亚特兰大,一些学校已将瑜伽列入必修课。英国也有超过50万人练习瑜伽。国外还有专门的瑜伽学院(如印度著名的PARMA瑜伽学院,瑞什克斯的瑜伽疗法学院,要姆拉瑜伽大学等),把瑜伽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在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有气的瑜伽健身俱乐部(如北京天悦国际会馆、北京禅舟瑜伽馆等)。同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各种瑜伽学习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不难发现,瑜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成为部分临床医生的“健康处方”。瑜伽的养生效应 2.1 呼吸功能

一般而言,呼吸分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腹胸式完全呼吸。瑜伽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而成的完全式呼吸,肺的上、中、三部分都参与呼吸,腹部、胸部乃至全身都在起伏张缩。瑜伽呼吸法目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呼吸方法,有效地按摩内脏,刺激各生理腺体良性的分泌,激活脉络的潜在力量,更好地清理洁净身体,让生命之气提供给人体足够的健康养分。瑜伽要求学生采用“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的调息法,使动作与呼吸有节奏、自然地结合起来,因此能提高肺通气量,使肺活量增大。瑜伽非常讲究呼吸跟动作的和谐配合以及呼吸法的运用,而这些练习可以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给它们以良好的刺激。所以经过瑜伽的练习后可以使心肺功能增强,肺活量、心功能指数都有显著性改变,心率下降。研究表明六个月的瑜伽练习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加吸气和呼气肌的力量。瑜伽练习可以使肺功能和运动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强。

2.2 美体养颜功能

瑜伽能使人不同程度地体会到,通过瑜伽呼吸法、体位法、冥想和松弛功的练习,可达到舒展筋骨、轻松身心、健美形体、通畅经络的特效果。许多瑜伽姿势能够塑造强健和柔软的身体,从而达到全面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瑜伽练习可以让做完器械后的肌肉放松下来,帮助舒展肌肉;可以改善人的体形,使之变得更为匀称、线条优美;同时还有安静神经的功效,练后有利于减少疲劳感,瑜伽可以美体养身。瑜伽可以矫正由于日常的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增强自信心,伸拉肌肉系统,使人体线条优美,瑜伽可以修容养颜。瑜伽通过推、拉、扭、挤、伸等各种姿势,对内脏器官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能强化生理机能、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永葆靓丽容颜。

2.3平衡和减轻精神压力

如今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瑜伽不同于其他的健身方式,它通过呼吸、意识和姿势的结合,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瑜伽练习讲究在宁静的心境下进行身体的舒缓伸展,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通过把意念集中在身体、呼吸和情绪上,通过呼吸与每个姿式的配合,通过冥想和休息术深度的放松,瑜伽使我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进而使情绪稳定,使精神宁静、祥和而又愉悦。所以瑜伽作为一种完整的锻炼系统,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的身体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调节人的精神状态。

2.4 瑜伽对肥胖的影响 瑜伽形体训练不仅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并且对增加瘦体重、改变身体成分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瑜伽形体训练组合的持续姿势动作练习,可增强机体热能的消耗,加强脂肪的动员,同时可抑制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积累,提高代谢率,消耗体内多余脂肪,使体脂重量减小幅度明显大于体重下降的幅度。瑜伽还能调整用来控制吸收与流失的新陈代谢,持续的练习能保持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从而减轻体脂重量,降低体重指数,达到减肥、控制体重的效果。

2.5 发掘潜力,提高情绪

通过长时间联系,瑜伽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提高精神的健康程度,使人更有耐心、宽容心、同情心,从而改善与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瑜伽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提高身体的健康程度,并能集中注意力和改善记忆力;瑜伽使我们身心平衡,这样我们就能调动体内的所有能量,从而创造性地应对家庭和工作中的诸多挑战。所以通过瑜伽的练习,不但能使人们保持健美的形体,还能缓解压力,修身养性,使人们热爱生活。瑜伽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瑜伽练习目的在于调节身心平衡,改善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和平衡系统,更关注精神世界的改善。瑜伽能改变身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培养一种更崇高的内在情趣,真正体验到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意义。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学习如何使身体健康运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力。瑜伽练习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帮助改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的功能,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一些体式和调息方法,提高横隔膜,由于按摩始终处于工作中的内脏,实现增压和减压的交替转换增强肺部功能,强健呼吸道肌肉,清除呼吸道的堵塞,对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治疗作用。瑜伽还可以成为很多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失眠等病人都能够很快受益。

瑜伽在生理方面的作用是:①增加随意肌和非随意肌的健康状况,同时改善韧带、肌腱和体内肌的功能。除了身体的耐力以外,还有助于培养承受压力的能力。②在姿势处于静态的情况下,主要是红色肌纤维起主要作用(红色肌纤维赋予人体稳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③释放能量,促使能量流动,使身心重新充满活力,精神振作,同时对身心起到镇静作用。瑜伽练习顺其自然,引导人的心灵安宁、和平,缓解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压力。瑜伽运动对我国当代全民健身启示作用

每个时代的人对健康和美都有基本要求,何况现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同时,快节奏的生活致使人们身体活动少,心里压力大,营养过剩,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人们就对健康和美越来越重视。由此,瑜伽由于动作简单柔和,能使人心境平和的特点倍受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喜爱。

4.1 瑜伽对中老年人的启示作用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出现各种身体机能衰退的现象,再加上有的老年人一生波澜起伏,一路走来不免有些疲劳、怨恨或者是遗憾,所以他们容易得各种心理上或身体上的疾病,他们需要的是充分而有效的放松。而练习瑜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舒活筋骨,增加肌肉的力量与弹性,还可使他们心境平和、调节内心。同时可以针对很多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肺功能减弱等有一定的辅助功效。

4.2 瑜伽对青年人的作用

青年人是现代都市的主要群体,由于对工作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还有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加班加点便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身体的放松调养也就无暇顾及了,由于他们长时间的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工作,所以会造成他们的颈椎,腰椎疼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还有可能导致肥胖,而这些问题都时时刻刻地困扰着他们。所有的青年人中尤其是女性内心深处对于健康和美的追求,是那么的渴望,因此,简单、有效的瑜伽便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4.3 瑜伽对少年儿童的作用

众所周知,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完善。而瑜伽揉和了体育项目的特点,不仅能使肌肉发育完善,还可以矫正体形,锻炼身体柔韧性,平衡性和灵活性。同时,使孩子们可以自然而然的在走路时抬头,挺胸,纠正平时含胸驼背等坏习惯;而且瑜伽具有独特的静心作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如果采用闭目练习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张兴良等.瑜伽的文化足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1):72-73.[2]毛娟.论瑜伽教育的健身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05.12.[3]陈雨彤.练习瑜伽的四大理由[J].中国养生保健,2006.9.[4]黄彩华,廖建媚.瑜伽的起源与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4.4.[5]廖玫.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宋海霞,宋海燕.浅析瑜伽形体训练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

[7]陈雨彤.练习瑜伽的四大理由[J].中国养生保健,2006(9):23-24.[8]赵栩博,刘荣.瑜伽对大学生的身心作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9]单清华.瑜伽文化足迹及现代健身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9.5.[10]白徽等.论瑜伽的健身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8):73-74.[11]徐鹂,韩小菊.瑜伽对人养生健身的影响[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07. [12]蓝晟.享受瑜伽[J].中华养生保健,2005(4):89-99.

2.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二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从起步到发展, 有自己的辉煌, 也经历了曲折。在这个发展的历程中, 有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也有些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为了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二十一世纪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思考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1 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科技发展的脊梁

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不仅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也将是中国科学技术继续发展的脊梁, 它支撑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宏伟大厦。在封建社会, “神学”本身就与科学不相容的, 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都是起阻碍作用。没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没有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 就没有现代科学。资本主义发展中许多生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资本主义市场竞争规则迫切需要人们发展与探索科学技术,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论是西方, 还是中国封建帝王统治时期, 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大都对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加以禁锢, 对掌握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人加以迫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开端, 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创新与求实精神, 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本出发点, 而不是主观臆断。科学精神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 而且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中也是重要基石, 并延伸到管理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也奠定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2 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与经济兴衰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与该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从公元1001到1500年期间,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 有中国人创造的约占58%[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200年研究报告中指出, 1820年时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依次是印度、法国和英国, 美国排在第九位。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还是英国的三倍, 但是, 科技的中心已经从中国移到欧洲, 中国的科技已经落后, 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步落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自1800年起继英国之后欧洲大陆和美国、日本等国全力推广瓦特发明的高效能蒸汽机, 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期, 德国仍然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以李比特为首的科学家发展了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 首创了前所未有的肥料业和煤化学工业, 并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 人类进入化学合成时代和人工制品时代, 1875年世界科学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美国自1850年结束了完全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 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 电子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 完成在美国。电子技术的兴起和运用,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世纪, 世界科学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日本曾经因为善于消化和改进引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是, 日本基础研究落后,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在拉大。据统计, 如以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绝对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为100, 日本只有56。旧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近代科学技术几乎与中国无缘, 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人民饱尝了科学技术落后而导致的经济落后的痛苦。

当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 我国还在争论科学技术的位置放在哪里。曾经认为科学技术属于上层建筑。实际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马克思也说过“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在一九八八年说:“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一步表明, 没有科学技术, 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科学技术的社会, 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能有多大呢?又有什么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呢?科学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我们的经济建设不依靠它, 怎能搞上去呢?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长, 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进, 加速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并使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不断革新;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劳动的复杂程度, 从而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发挥生产主体的作用;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 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 可以大大节约劳动消耗, 使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 并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使一些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管理科学化, 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 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提高效益, 同时, 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使之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 并将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因此,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克服我国人口多、资源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才能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学技术进步, 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况且, 许多领域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是根本无法涉及的。经过二十世纪的洗礼, 中国人民已深刻体会到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 就没有强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已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连不识字的人都知道科学技术有用。

3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前提

在生产力的要素中, 人是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是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科学技术能迅速地发展与应用, 人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发展历程表明, 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才能大力提高生产力, 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的竞争围绕着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展开。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 经济实力是中心, 而现代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力量。因此, 当前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决定着世界各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利益, 而且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兴旺发达。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经济实力的增强,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一切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在初等机械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9:1, 在中等机械化生产中, 两者支出的比例为4:6, 而在自动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1:9[2]。科学技术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驱动力, 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制造业的优势曾被日本人夺走的背景下, 波士顿大学教授梅里·怀特指出:“日本人的成功, 大部分是由于他们的蓝领工人懂得高等数学, 看得懂复杂的工程图纸, 并能从事先进的技术工作, 他们在这些方面比美国的蓝领工人强多了。”[3]对此, 美国采取措施, 迎接了挑战。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人凭借科技的优势, 不仅夺回被日本人夺走的领域, 而且美国人还夺走了日本人制造业的优势。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 我国只有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且善于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智慧, 才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从新的起点上重新崛起。

4 良好的机制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良好的科技发展机制, 只靠科学工作者或科学家的一股热情是难以保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持久发展的。不能以一两个特别的例子来否认这一点。一个民族, 如果仅仅提倡科学家的无私贡献, 不给它们必要的生活保障, 必要的科研条件, 在艰难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若干个科研成果, 但是要整个民族的科技事业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对科研人员的管理, 如果也套用一般行政管理方式, 必然阻碍科技的发展。例如,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 但是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还在高校普遍使用, 是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比如, 在教师管理中, 沿用计划经济的年终考核模式, 规定优良百分比, 不论你单位人员构成、工作实效, 一律按上级规定的百分比评优, 多么简单的数字管理!可是, 它不是客观的衡量一个人, 严重地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有的教师谦让连续多年不评优, 有的为此产生了矛盾。科研院所的管理问题也是如此。甚至由于管理方式陈旧, 出现了伪科学、假学者、假院士、假科学家, 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将那些不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管理模式抛弃, 同时建立起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机勃勃的良好科技管理体制, 从而加速我国科技进步,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5 让思维自由翱翔, 才能产生一流科技成果

科学是思想的升华, 一流科技成果来源于思维的自由翱翔。可以想象, 在一个思想被禁锢、言论被限制的社会怎能产生现代科学技术。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让思维自由翱翔, 随后的一段时间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 什么时候限制思想自由, 祖国的科技事业就受到摧残。然而, 自由与民主这对孪生兄妹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使人民发展科学和增强国力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但是, 人民为争取自由、争取民主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建立后, 从旧中国而来的一些封建思想、封建迷信不能在短期内消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更是扼杀了民主与自由, 科学家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还谈得上什么发展科学。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给科学家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生存自由, 对科学工作实行民主管理, 科学家才有自由的思想, 才能产生一流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 我国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才能圆本土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梦。

摘要:全文回顾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简要阐述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 从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所给出的启示出发, 提出了几点反思。作为全文第二部分, 在回顾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总结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1]李六一, 孙忠年, 王学礼.创新知识经济灵魂[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91-92.

[2]徐久刚.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概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3.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当代中国;农村土地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回顾;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制三个主要阶段。当前,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农村土地政策变动的历史作个回顾与总结显得尤为必要。

一、1949-2003年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动的历史回顾

(一)农民土地所有权阶段(1949-1953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新解放区仍维持原来的旧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可是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雇中农等只占20%-30%的土地”[1]。只有改变旧的土地制度,新生政权才能稳固,农村的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所以,进行土地改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内在要求。

1950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实施。“从此,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广泛开展起来。”[2]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农民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由于农民是土地的所有者,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在此形势下,农业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生政权也得以巩固。

(二)农民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阶段(1953-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后,执政党对土地改革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毛泽东主张“土地改革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并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主张,是一切革命民主派的主张,并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3]中共领导人认为土地私有制被土地公有制所取代,是农民脱贫的唯一路径。所以,就必须利用土地改革的时机,把农村和农民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集中于人民公社阶段(1957-1978年)。中共中央认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整风和反右派运动后,经济、政治和思想战线上的革命已取得了胜利。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到经济建设上来。1958年5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1958年,以农业为突破口的“大跃进”运动开始。同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它是一场生产关系上的“大跃进”。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北戴河会议上通过。[4]这样,人民公社就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因此,生产队基本上处于无权地位,只是徒有基本核算单位的名而已。

(四)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相分离(1982-1986年)。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名,之后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次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得到确认。1995年3月,国务院在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领导。”[5]

(五)集体所有与农民承包逐步法制化(1986-2003年)。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由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1998年第一次修正,2004年第二次修正。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承包制”,删去“联产”和“责任”。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6]这些法律的实施,确定了土地承包关系,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民能够增加长效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新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村土地政策调整

(一)土地政策调整既前后衔接又一脉相承。新世纪的第一个中央文件,即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积极探索非农用地进入市场。[7]此后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涉及农村土地的政策都基本围绕这个思路展开。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19条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8]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内容有所增加,全文27条,直接与土地问题相关的政策有8条,其中第19条指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9]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10]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11]

(二)农村土地政策逐年细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仅是原则性规定农村土地政策的总体架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12]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以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经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工的合理补偿机制。”[13]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切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1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1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16]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7]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8]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19]

三、当前农村土地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一)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首先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悖论。我国《宪法》一方面规定农村土地除国有土地外,归农村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却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买卖土地。然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劳动者集体,既然规定它对这块土地具有所有权,那么它就应当有自由支配和处置其土地的权力,但却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这是互相矛盾的。

其次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第一是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排他性,即同一地块的所有权主体只有一个,不是国家就是个人;第二是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是合二为一,就是土地一分为二,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分开,所有权者授权租赁者使用;第三是只有确定所有权主体,然后依法登记并产生法人代表,才能有法律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主体。今后,到底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还是国家土地所有制或是农村土地农民私有制。这是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是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的法律冲突。农村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不统一的,甚至是矛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20]这条规定说明,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是行政村或行政乡、镇范围内的农民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21]综上可见,《民法通则》将所有权主体划归行政村,而《土地法》将所有权主体变为村委会所有和村民小组所有。但是,从民事法律上来看,“合作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或“行政村全体农民”都不属于民事主体的范畴。

(二)关于农村土地征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2]宪法规定政府征地行为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推行土地财政,热衷于把农民手中的土地低价征收过来,高价出卖给开发商或者其他投资者,倒卖农民土地。地方政府还滥用土地征收权,致使大量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了国有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当前失地农民正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无着的境地。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生活依靠,地方政府不能用土地寻租来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了,政府有义务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23]

(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4]但是,根据这个政策就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央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是直接转入原承包农地的农民账户,而这些农户由于土地流转出去而没有种地。这就产生了真正种地的农民没有得到种粮补贴,而有承包权但没有种地的农民却拿到种粮直接补贴。二是由于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很多荒废的农地无人耕作,但却拿到国家的种粮直接补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思和探讨。

(四)关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农村土地政策,是农村土地法律制定的指导和依据,但农村土地政策又必须借助农村土地法规来实施。政策不能代替法律,更不能以政策来修正法律。当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在实践中,存在重政策、轻法律的倾向。如何处理好作为土地政策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宪法》、《农业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关系,如何处理二者在实践上的矛盾,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莉等.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阶段性变迁与经验[J].安徽农业,2004(02).

[2]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1-42.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6-450.

[5]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EB/OL].中国农经信息网,http://www.caein.com,1995-03-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2-08-29.

[7][8][9][12][13][14][15][16][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9.99.119.164-172.172.190.213.99.130-131.140.172.191.213.

[10][1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2-01.

[11][19][2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3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3-01-21.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4-08-30.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4-03-15.

[23]陈少艺.需正视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N].农村工作通讯,2009(04).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博士生

4.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四

1.信贷政策。1995年,中国 人民银行制定了适应环境保护要求的信贷政策——《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 问题 的通知》(银发[1995]4号),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项目不得贷款。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差。

2.环保产业融资。融资问题无疑是我国环保产业化 发展 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我国环保 企业 除政府投资以外,主要通过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一方面,大型环保项目由国家通过政策性银行作为专项贷款方式融入资金,由于存在外部性等问题,缺口部分较难从其他商业银行获得;另一方面,那些具有成长性、效益可观的中小环保企业贷款难、担保难。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间接融资制度还有不少缺陷,如货币信贷政策的非灵活性 影响 了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金融机构呆账核销率太低,贷款积极性不高;信息传导机制滞后,客观上造成金融部门的服务不到位。更深层次原因是直接融资薄弱,即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太低,导致环保资本和金融资产结构严重不足,环保企业资金普遍短缺,国有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大、成本高、效益差。

3.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为对象的一种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毁等民事赔偿责任提供保障的保险。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英国等一些 经济 发达国家的保险行业相继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大连市1991年率先推出了污染责任保险。此后,沈阳等一些城市也开展了这项保险业务。

二、近中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研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宏观决策层提出了“ 科学 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构建“和谐 社会 ”等一系列发展理念,这表明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是一种更加注重环境的发展模式。环境经济政策是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重要政策保障,因此,在近中期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和完善力度,优化、调整环境方面的经济制度安排。

当前及今后一个期间,我国将处于 工业 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并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还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消耗、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和挑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关于完善环境财政政策的相关建议。

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环保的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根据统计与测算,在 现代 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环境资源状况下,把1%~2%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环境保护,就可大体上控制污染,使环境质量保持在一个公众可以接受的水平;如投入达到5%,就可以基本终止环境恶化的进程。目前,我国的环保投资水平还较低,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我国要想扭转目前环境整体恶化的局势,使环境质量达到一个公众可以接受的水平(最低底线),国民生产总值的1.5%应当用于环境保护。这个水平既适合国际环保经费的发展趋势,又是我国国力可以承受的。

首先,要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且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提高环保的财政投入尚面临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可以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来源包括排污费、罚没收入等。

其次,应考虑在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制度时,将“环境保护”作为支出的一大类单列,并下设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信息、环境科学、行政管理以及各类资源保护等子目。同时,继续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加大对国家确定的重点生态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

再次,公共财政还应力促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环保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朝阳”产业。有关预测表明,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环保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以上。政府部门应将环保产业视为兼有公益事业性质的高 科技 产业对待,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式支出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此外,要强化政府财政对环境保护支出的责任,将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对各级政府和干部的考核范畴。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 内容 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试点示范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将资源环境绩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体系和 方法,对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实行资源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

2.完善各种财政激励措施,扶植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第一,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使用无污染或者能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即“合格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制度;第二,允许企业把污染治理费用计入成本,鼓励企业迁离污染限制地区,易地建设,并给予减税、免税优惠,维护积极防治污染的部门的利益;第三,对于有助于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个体和行为,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和税式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加大环境因素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多渠道融资。一是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增加对生态重要区和保护效果良好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对重要的生态区域(如 自然 保护区)或生态要素(国家生态公益林)实施国家购买等。二是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国家生态补偿基金的建立需要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人民收入。二是新的资金源的开辟必须与内化社会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的原则相一致,例如在财政改革中关于资源有偿使用的思路下寻找渠道。基金的使用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开展,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用于治理和修复大规模的或 历史 遗留的、由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第三,用于国家认为需要进行生态补偿的其他领域和地区。该专项基金是一个经常性资金渠道,能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国家生态补偿基金的方式建立地方生态补偿基金。

4.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我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化”政府消费行为的主要措施。“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政府采购法》的框架下,尽快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法则,制定绿色采购标准和清单。从长远来说,我国应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制定专门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验示范。“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主题,其内涵之一就是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绿色奥运”是试验示范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好机会和平台。政府应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影响消费者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5.提供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第一,实行物价补贴。针对企业实行循环经济初期产品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的情况,给予价格性补贴。第二,实行企业亏损补贴。对企业循环经济建设初期的暂时性亏损给予财政政策上的倾斜。第三,实行财政贴息。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增加企业利润。第四,税前还贷。就是政府在 计算 企业应税所得时,将企业应当归还的贷款从中扣去,相应减少企业纳税基数。

6.实行财政信贷政策。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应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惠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对企业资金进行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对环境保护“绿色银行”可行性的论证,以根本解决目前企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信贷资金落实难的问题。

(二)关于改革和完善环境税收政策的相关建议。

1.调整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流转税政策。

(1)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为更好地体现鼓励“利废”,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意图,应当将部分社会效益好、促进环境保护力度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纳入增值税优惠政策范围。①为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允许企业购置的污染治理设备、环球监测仪器与环保设备,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②对于意义重大,但经营亏损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垃圾电厂、废旧电池处理厂等,采取即征即退或免税等优惠政策,解决因退税不及时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等问题。③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来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

(2)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建议将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提高这些易造成环境污染产品的使用成本,限制其生产和消费。①增设煤炭资源消费税税目;②对低标号汽油和含铅汽油征收消费附加税,利用税收差异鼓励使用高标号汽油和无铅汽油;③对危害健康和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如烟草、塑料袋、塑料饭盒、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或消费附加税;④对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

(3)调整营业税有关税目税率。对木材、药材、稀缺动植物等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污染的行业规定较高的税率;同时降低那些有保护生态环境、耗费资源较低产业的税率。

(4)建立“绿色关税”体系。一方面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能对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大幅提高这些产品的进口关税,同时给予进口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和产品相应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矿产资源和初级产品的税率。

2.调整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所得税政策。

(1)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将优惠范围扩大到环保机器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生态工程,环保技术和新产品试制等领域,促进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对专门生产国家鼓励的环保设备、提供环保或节约资源的技术或服务的企业,以及对研究污染控制技术和生产污染替代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包括给予一定的免税期、取消计税工资扣除限制等政策。

(2)对企业购买并使用的国家鼓励的环保设备以及环保设施的投资实行企业所得税投资抵免。目前企业享受投资抵免政策的条件规定比较严格,只限于技术改造,而且只是增量抵免,政策力度较小,建议适度放宽标准,对有利于环保的上述固定资产投资都允许按规定比率抵免企业所得税。

(3)扩大享受加速折旧设备的范围。加速折旧不应只局限于目前促进环境保护的关键设备,对节约利用资源的环保设备、生产研发用的仪器设备都应纳入到加速折旧适用范围。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该重点突出,标准明确,管理规范,不宜搞普惠制。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详细、可操作的鼓励目录。目录中可包括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环保监测设备、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设备、环保材料与药剂等大类,并对每一项提出具体的技术标准。

3.积极准备适时开征燃油税。原油税方案早已确定,关键是开征时机的选择。从目前看,尽快开征燃油税的时机已经到来。

4.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相关政策。受目前征收规模、征收范围、单位税额的限制,资源税对环保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建议在近中期进行以下调整:

(1)扩大征收范围。把资源税的范围从矿产品和盐扩大到适用于一切自然资源。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目前只局限于矿产品的资源税税目扩大到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地热资源以及其他所有应该给予保护的资源,理顺资源税与资源费的关系。

(2)合理确定资源税单位税额,建立单位税额定期调整机制。根据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情况,及时调整单位税额,并建立和完善税额定期调整的机制;对煤炭、原油等品种划分资源等级,确定等级的指标应与储量消耗、回采率等挂钩,鼓励其充分利用储量,惩戒储量浪费。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税档之间差距,体现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级差收入,优质资源高税,劣质资源低税;体现资源的稀缺度和政府对开采该资源的限制程度,资源的稀缺度越大,政府对该种资源的限制程度就越强,资源税税率应越高,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单位税额要反映资源开采形成的外部成本,资源的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在开采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损害越大,资源税税率就应当越高,这既是保护环境的要求,也是商品价格决定的准则。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3)调整计税依据。将现行以销量和白用量为计税依据改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不足以及盲目开发的行为,同时也便于源头控制,防止税款流失。

(4)将水资源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改为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在性质和征收范围上同现行的资源税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征收方法和收入的分配使用与现行的资源税不同,将费税合并征收从 理论 和现状看是可行的,至少可减少一套征收机构及相应的征收成本。目前遇到的困难:一是涉及矿管部门利益和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尚须做大量的研究和协调工作。二是从征收的理论依据上,目前矿管部门还不同意将矿产资源补偿费改征资源税,因为国外对矿租收入的调节既有收费的,也有征税的。但有一点各国是相同的,即没有必要对同一矿产品的同一矿租收益同时采用两种雷同的手段并由两个部门征收。三是水资源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都是经过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立法征收的,所以将上述两费正式改为资源税首先要解决 法律 程序上的问题。

4.调整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其他税收政策。对于现行具有一定环保作用的地方税种,一方面要按税制改革的正常要求完善税制,如取消内外有别的两套税制,适时调整偏低的税负等,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其环保功能。

(1)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不仅具有财产课税的性质,还具有环境保护的作用,应逐步考虑对车船是否安装了废气净化装置而给予税收优惠或课以高税;同时应按汽缸容量设置更多档次的税率,这样才能逐步淘汰污染车和高耗能车,逐步改善空气污染状况。

(2)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由于税款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为城市环保开辟了具有法律依据的、稳定的资金渠道,对于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城建税应改变目前附加税的地位,使其拥有独立的税基,并进一步扩大征收范围,逐步增加收入规模,保证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资金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对环保项目的投入。

(3)土地使用税。1984年起开征的土地使用税由于只限定在城区及部分镇、工矿区等征收,适用的范围较小,税率也较低,并且又出台了一系列减免政策,比如对塌陷土地的减免等,致使我国的土地使用税难以发挥遏制“圈地”现象、节约使用土地、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对此,应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并较大幅度地提高税率。

5.积极探索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如前述 分析,我国现行税制中,税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主要依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零星规定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力度,又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要求构建一种新的税种——环境保护税。

课征环境保护税是西方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普遍做法。环境保护税一方面通过加重污染者的税收负担;使其外部成本内部化,促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环境保护事业筹资。“环境保护税”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环境污染税,对污染物或排污行为征税;二是环境资源税,对稀有资源或利用、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征税。环境资源税可以通过完善现行的资源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加大资源税的调节力度,来达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5.中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回顾与展望 篇五

】公路交通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概况,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探讨性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交通 经济 公路运输 发展 趋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量按不同运输方式的构成比例来看,公路交通运输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及公路网的日趋完善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在当代已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骨干运输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使公路运输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技术经济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机动灵活,适应个别交通运输用户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服务面深入广大,是最基本的集散运输方式,适应西部开发的基本交通运输需求。(2)直达性最好,在途周转、停滞时间短,运输时间利用充分,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时运输速度在地面运输方式中也是比较快的。是唯一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3)公路建设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公路运输企业兴办费用较低,易于进入或退出市场,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上述这些特性无疑最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因而是现代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二、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建国初期,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技术等级十分低下。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到1996,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1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22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15000多公里,四级及四级以下公路87万公里,在一些大经济区域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网。全国100%的县城,95%以上的乡镇的74%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九五”期间,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三纵两横”和两条重要国道主干线公路,五年新增通车里程10万公里(含中西部地区约6万公里),到2000年,通车里程达126万公。2001—2010年重点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余下的“两纵五横”主要路段,加快建设国道主干线系统以外交通特别繁忙的其他高等级公路,改善和提高边境口岸公路标准,完成川藏、青藏等国防公路的整治和改造,积极扶持未通车的行政村公路建设,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公路。

三、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成效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特别是高档客车和大吨位柴油货车以及集装箱等专用货车所占比例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2.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相当数量的县城以及大多数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3.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存在着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驶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降低,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造成了消及的影响。

4.运输法制建设滞后。目前道路运输业执行的仍是部门规章,缺乏高层次的管理法规,使全行业的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影响。

5.运政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运政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公路交通运输市场点多线长面广,行业治理错综复杂,因此,既要分析当前形势,以发展的眼光解决运输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重视行业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确保运输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治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大办运输、办大运输。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行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其他线路、维修、检测、驾校等经营方式多元化。在运力结构调整方面,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

2.提高运输生产力,加快道路运输发展。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客货运站场;同时切实做好客运站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强化运营治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一是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治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检查制度,把安全责任至上而下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营运车辆技术治理,坚持和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切实规范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行为。三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治理,切实加强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和进站车辆经营资格的审查,果断防止超员车辆、“带病”车出站运行。

4.严细市场监管,创造规范运输环境。一是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问题。二是监督治理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运输行业各类收费项目,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治理。三是多元经营机制,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探索推行主干线、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公开、公正的运输环境。

5.规范执法治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按照“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检查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办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五大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要求公路交通运输提供更可靠、快捷方便的运输服务。未来几年,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但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相比,公路运输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

2.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3.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和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4.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参考文献:

6.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六

姓名:段安东哲学号:139054318 班级:机械133班

本文原创,完全手打。客观研究,绝无抄袭。

一、前言

相信在世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组织的目标中,不论是长远的还是短期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新政策的出台,甚至新旧政权的更迭都与发展有关。可见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当今世界的中国来说,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新中国建国以来,一代代领导人的政策都离不开发展这个关键词。在这个关键词的指导下,中共中央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新型观念,以及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式。想要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发展是什么,发展方式又是什么。

二、什么是发展?什么又是发展方式?

发展本是哲学术语,指的是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事物变化到新事物的变化过程。哲学上说,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运动,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在我看来发展是有多个维度的。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发展是人类历史向前的推进,是科技的进化,是文化的更新换代,是政权与相应政治制度的完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外的发展可以理解为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推动的一场场变革。人民推动更有利于民众的政权上台,政权再确定相应政策,这便是一种发展。从文化的眼光看,欧洲从教皇的绝对思想统治到欧洲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以及在中国发展迅猛的新文化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发展。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人内心对自由,合理,公平的渴望。

发展方式即是人们意识到需要发展之后用以推动发展的方法。纵观人类历史,一个民族发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革命推翻不合理的政权,推动新的,较为合理的政权上台执政。政府往往通过新政策的方法推动发展,比如我国的三大改造,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发展的目标确定之后,相应的政策也会出台,但并非所有的政策都是合理,正确的。但是在我看来,并非正确的政策也应当属于一种发展方式。即使政策上存在误区,也不应当影响到政策推行时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本质。而文化的发展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像文艺复兴,以及近些年来中国发扬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传统文化这样的一场运动,也可以是像新文化运动那样,编写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新青年杂志》。

以上便是我对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的理解。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方式以及路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新的革命,这种革命使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化。1973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过于激进,追求生产效率,重心在于改造生产,希望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重工业来在短期内达到赶超世界其他强国的目的。这种方式是盲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科学的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发展大势,提出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出要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提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问题,并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通过改革。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开始形成。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中国需要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议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念,明确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后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体现了党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1992年,邓小平从理论上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于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并非是某一种明确的属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尤其是制造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对其进行了巩固和发展,增加了公有经济的控制力。与此同时,我国也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完善了社会的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我国先是决定在沿海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设立经济特区,后相继开放了中国所有的大中型港口城市,又将将上海的建设目标树立为:假设成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卷定开放常见沿岸的五个城市,由此以后内陆城市也开始走向开放。二十世纪刚刚过去,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向外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着手开发西部,以解决东西发展,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重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证明了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改革开放这样以政策理论尝试为起点的发展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战略毫无疑问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对自身政策的一次重大的改良。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正确的分析了新中国所处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分析了我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面来,提出中国经济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由内而外,由高到低的一种变革。邓小平推出的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都向人们证明了政党思想、政策的大变革不一定需要使用暴力,也可以是党内制度的一种革新。也证明了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当今中国最适合的制度。这种和平演进的方式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生命力,以及解决问题时中共的创新,和坚定的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决心。

四、当今中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和路径

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而言,在这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发展方式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环境,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发展的方式也必然不同。当上层建筑的所采取的措施、政策不再适合当前情况时,发展方式就需要得到转变。而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质,相对完善了分配制度与保障制度,制造业以及贸易进出口都获得了极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日益暴露,一些社会矛盾也开始有激化的趋势。中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诟病。如钢材产能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则仍然短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工业兴盛的同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不少地区出现矿区塌陷形成的“矿坑”,工厂严重污染空气以至周边居民集体中毒。东西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仍需调整。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出现治病难、治病贵。房地产发展过度,城市郊区出现“鬼城”。因此目前的中国仍旧需要在新形势下转变目前的发展方式。

胡锦涛担任主席之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竖起了新时期下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面大旗,以人为本,告别资源浪费型发展开始提上日程。在当今中国实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应当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转变的,应当对经济社会的全局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继续大力开发西部地区,开放重点也应当逐渐转向内陆地区,并在沿海城市提倡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继续起到带头的作用。

7.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篇七

———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与阶段总结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28-03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便在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建设着。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摸索新道路、探究新规律, 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更鲜明地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的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 更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曾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大课题做了鲜明的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刻,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刻而生动地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性“社会公德模

范”、“职业道德标兵”、“家庭美德榜样”等竞赛活动, 弘扬正气, 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管理体制, 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

●连恩德

认识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过程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从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 一直到党的十七大再次突出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摸索与探究始终都是紧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的特征来展开的。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不断持续稳定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不切实际大搞平均主义的单一经济, 更不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贫富悬殊的两极经济。在中国, 要解决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无比的历史任务。而在全社会温饱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的基础上, 要再使广大人民过上小康水平的生活, 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更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要消灭贫穷。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不断摸索与探究的过程中,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继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平均主义, 实行多劳多得, 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分配制度改革课题继续不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 也进一步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 强化税收调节, 打破经营垄断, 创造机会公平, 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改革开放, 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来,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进行摸索与探究,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以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 历程艰辛、目标伟大, 我们必须自觉维护、积极支持并倍加珍惜。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高效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更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传统的观念认为,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困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难题,

发展。以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 积极组织开展“三节”文化活动以及“群星风采”广场文化活动。合理优化配置文化资源,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挖掘阳泉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丰富内涵, 开发好百团大战纪念碑 (馆) 、药林寺八路军制药厂、盂县彭真渠等红色旅游资源, 积极开展国情和市情教育, 凝

聚人心, 鼓舞斗志, 激发人民群众热爱阳泉、建设阳泉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两先”目标,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撑。

(作者为中共阳泉市委常委、秘书长山西阳泉045000)

(责编:伟平) 邓小平同志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 针对当时中国的发展现状, 又做了精辟的阐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的南方重要谈话, 解放了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人们头脑的保守片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 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谈话中对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所做的精辟阐述, 既继承了前人, 又突破了常规,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事业推向了更高、更广、更深的历史阶段。

当前, 我国完全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也已经相当有效地解决了因市场自发调节所产生的市场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问题, 并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稳定中不断得到科学发展。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 必定是一种完善的法治经济, 同时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经济。我们所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机统一的市场经济,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纵观古今中外的经济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只有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有条不紊地发展;市场经济只有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运行, 才能确保其在一定的良好环境中健康稳定地发展。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是贪婪榨取上的垄断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要发展和完善法治经济、竞争经济, 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其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中,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法律部门的出现, 可以说是这一成就的重要体现。经济法在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的作用的同时, 还起到了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作用, 因此, 经济法既是“补缺”之法, 又是“控权”之法。!"我们不仅要学习经济法,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经济法来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及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 国家紧紧围绕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有财政税收方面的, 也有金融证券方面的, 有市场竞争方面的, 也有环境保护方面的,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竞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强而有力的保障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强劲、更加迅猛、更加健康的科学发展。

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 不是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曾深刻地指出, “经济体制的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党的十五大也突出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更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继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我国改革发展到了关键阶段的历史时期, 党带领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七大, 对如何发展和繁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规划。反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但从本质意义上来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的资本经济, 其与思想腐朽、道德败坏、享乐主义盛行的堕落文化杂糅在一起, 共同构成并支撑着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回顾党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 并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从一开始起, 就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确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

纵观20世纪的复杂态势, 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史实阐释着这么一个道理:经济与社会,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个社会, 如果常常处于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状态, 必然要导致其经济的动荡;而反过来, 其动荡的经济, 也将必然会加速这个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更加频繁, 乃至最终走向崩溃。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就曾语重心长地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赶上亚洲‘四小龙’, 不仅经济要上去, 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这些精辟论述, 为我们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起来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阶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进一步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融合的市场经济, 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经济, 它不是矛盾激化、冲突频繁的动荡经济, 更不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私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观念在更新, 实践在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究与不断回答中, 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发展期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绩面前, 倍受鼓舞;成绩面前, 倍思进取。我们在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 不断努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渠道、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层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要继续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有机地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注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0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34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678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即“南方谈话”) .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363000) (责编:若佳)

摘要:由于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给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危害。有必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利用一系列的信号显示机制和激励与惩罚机制, 有效地减少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和税务人员的道德风险, 最终有助于节约征纳成本,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效益, 实现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建设税收法治。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机制激励与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8) 10-030-03

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7%, 尽管目前相对比例偏低, 但是每年都以48%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而且发展中国家平均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水平为10%~20%, 反映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估计, 我国每年税金流失金额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负担者是工薪阶层, 很多高收入阶层、新生贵族阶层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反而较少, 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社会公平, 也没有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而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金融信息体系没有建立、个人收入状况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 经济、社会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 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征管信息数据不准确, 而且时效性差。因此, 有必要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保证个人所得收入信息有效收集, 使税务部门准确判断税收信息真伪, 提高征管效率。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参与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并不拥有或拥有信息比较少, 而导致的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差别, 也就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9:

1. 除了信息使用人不直接参与信息产生

过程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不可避免, 信息产生过程自身的一些特征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即: (1) 个人收入、家庭存款等信息是由非公共产品生成的私有信息, 具有私有性、隐蔽性, 一般不予披露;而且在交易中自己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越有利, 信息的优势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构成对于信息的垄断。国家即使花费很大的信息成本才有可能获取这部分信息或根本得不到。 (2) 由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与征收机关, 税收管理各级机关之间关系呈现层级性, 对于纳税人信息, 纳税人与税务管理机关之间形成不同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它为“下欺上、下瞒上”创造了机会。 (3) 信息都有生成过程性, 经过加工整理的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许多人为的分类、判断、估算, 极大地影响了其可靠性。 (4) 由于信息传递都要经历从生成、传递、汇总到披露的过程, 最终到使用部门时传递滞后性就变得不可避免。缩短信息加工与信息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十分必要。信息技术越先进, 时间差越短, 信息传递越及时, 对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也就越有帮助。

2. 每个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面对政府的

信息管制, 各自心态和行为是有区别的, 所以信息披露动机也是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优势企业往往为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利于自身的发展的动机, 而自愿借机多披露部分信息;而劣势企业的思维定式则为了赢得新机的动机, 不愿披露信息, 甚至采取一些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修饰来欺骗公众, 有意制造信息不对称。

3.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用不同的信息

加工技术方面, 造成信息内容的详细和粗略、获取的及时和滞后、质量的好与坏、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等方面差别, 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种对个人所得和所得扣缴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严重降低了经济管理效率。

二、信息不对称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利影响

1.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可能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 反而借着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求增加自己的福利, 但是这种行为却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由于税务机关在纳税人私有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信息劣势”, 易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 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 而收益却较大, 纳税人因此获得正收益。纳税人成功隐匿的信息或提供的不实信息越多, 他对税务机关的“信息优势”也就越大, 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更多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务机关提供虚假信息, 以获取更大利益, 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 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 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结果自然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如果把合法经营, 照章纳税的纳税人称为“良企”, 反之则称为“劣企”, 这时则会在纳税人中间产生“劣企驱逐良企”的现象, 并伴之纳税人整体质量的下降和诚信纳税人的减少,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并且, 如果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越少, “信息劣势”就越明显, 若又未能建立运作良好的信息显示和甄别机制, 则“劣企”在税收上获得的利益越大, 退出“良企”的纳税人就越多, 结果纳税人中剩下来的都是“劣企”。?@

2.信息不对称引起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参与交易的一方在双方契约签订后才会做出某种选择, 一旦契约中所包含的刺激设计不佳或是没有考虑到信息不足的缺陷, 极可能会引起一方浑水摸鱼, 致使另一方权益受损。一方面, 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状况及能力的了解更多取决于税务征管人员的效用函数;另一方面, 税务机关也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税务征管人员的收入、家庭状况、工作能力等情况, 无法像他本人一样了解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并且没有使其无可辩驳的证据, 加上纳税人缺乏揭发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应用

●金邦庆刘晓平

""""""""""""""""""""""""""""""""

摘要: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要弄清楚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 就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规律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10.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9.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2.10.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14.

朱崇实.经济法 (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3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1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10.14

8.浅谈对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的反思 篇八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传统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因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而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真正深入中国社会,是与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宫廷画以及二十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现实主义美术传统相对立的艺术,强调的是观念、现象与思潮,也是对过去近三十多年在中国出现的新艺术现象状态的整体概括。学术界一般认为,凡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在艺术前沿比较另类、边缘、激进的探索现象都可称为“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之初,像一个步履蹒跚的孩子,跟随西方的步伐成长至今。期间经历了各种美术思潮与现象,出现了纷繁复杂,花样不断翻新的场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重要组部分,甚至已迈入世界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在面对全球化的影响下,也出现了自身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艺术潮流的带动下,出现了盲目的崇拜、跟从,甚至是照搬;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和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或否定;再加上商业大潮的席卷,致使功利主义盛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使得总体上创造力略显平庸,缺少本体构建,精神性匮乏,缺少给人以强烈震撼的艺术作品。中国当代艺术急需找到一根救命稻草,从西方话语权和市场功利化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找到灵魂,自由呼吸,走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路……

一、“学一半,撇一半”

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国与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文化与思潮在发生着相互的融合与碰撞,尤其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价值体系,正在日益同化着世界。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世纪崛起于国际艺坛,如今已纳入了世界文化艺术的体系,而艺术的国际标准有去民族性、地域性的倾向,所以,我们在对待西方的态度时,应该“学一半,撇一半”。中国当代艺术有必要学习西方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包括先进的展览运作、策划营销等模式,充分利用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资源,壮大自身,与西方艺术缩小差距。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盲目崇拜,照搬、重复,应当用冷静和理智筛选、过滤掉西方文化艺术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体质霸权。应当站在自身文化的立场,看待艺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把握话语的主导权,争取与西方平等对话。其次,我们在对待自身传统文化时,也要“学一半,撇一半”。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攻击,中国当代艺术要树立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信心,不可放弃传统跟随西方节奏,没有自身文化身份作为支撑,中国当代艺术很难在国际艺坛立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应当发挥传统的优势,扬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和转化。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这种“学一半,撇一半”的合而再生的过程,站在自身文化的立场,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现当代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内在的化合。

二、艺术家个体价值体系的构建

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滋养着焦躁、功利的气息。处在包围中的艺术家个体,更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构建自身价值体系,坚守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的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从商业炒作、名利驱使的漩涡中突围,关注生活,批判现实,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在以西方为主导的艺术国际化影响下,同样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以自身文化的视角,从盲目跟随西方规则的牵制中解脱出来,从自身传统中寻找独立发展的基础,合理借鉴世界艺术先进的东西。作为艺术家个体,在构建自身价值体系时,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相关联,融合出一种当下的、本土的文化意识,形成属于自身,也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统,规范自身的言行,影响自身的艺术实践,创造出当代的传统文化艺术,这需要艺术家们共同的努力。

三、“自立门户”

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自立门户”,从西方文化艺术的潮流中挣脱出来。“自立门户”,终究涉及到的是艺术创作语言表达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在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模仿中,进行表面语言转换而创作出的作品,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关注;肤浅运用中国传统符号,利用中国经验、中国身份,在世界“打中国牌”的作品,也只是一时满足西方的猎奇口味,不会长久;走个体伤感、记忆,青春呻吟的作品,更多的是被市场所追捧,等等。像90年代兴起的政治反讽、媚俗、犬儒等,或许已经丧失了前卫性。想要在国际艺坛中立足,确立自身文化身份,建立一种基于本土文化土壤之上的艺术表达方式是何等的重要。至于如何的建立,这需要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共同肩负起自身的文化责任,重建本土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早日成功转型,共筑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袁文彬.当代艺术中的挪用现象[J].美术观察,2002(4):27-28.

[2]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劳动争议仲裁需要提供哪些相关的材料呢下一篇:2018证券公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