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024-09-08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精选12篇)

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二

为了深入贯彻邓小平倡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切实解决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我们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这对实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颇有意义的。

一概论课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

第一,概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与教学时间的特定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目前,在高等院校开设的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理论组合而成的,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庞杂。既有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军事、党务、外交和不断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纵向的重大理论的提出、形成、发展、完善以及与时俱进继续创造的新理论。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而且也具有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对具体内容不敢做任何的调整,对每个理论问题的讲解都力求做到全面、完整、系统,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平淡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横向交叉性和概论课自身内容的纵向重复性,与大学生个体需求教学信息新颖性的矛盾。从概论课与其他思政课的横向看,“思想路线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哲学部分内容有重复。“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有重复。概论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更多的内容重复。从概论课各个章节之间的纵向看,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章都有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其中有“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三章的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其中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实际上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虽然所讲授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标题和内容方面看也存在着重复。第五章第一节中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其中讲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七章第一节中又有“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节内容又出现了重复。另外,大学的概论课与初中高中部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重复。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这些重复,不分主次,那就会使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新鲜感,由此便会萌发一种强烈的厌学情绪。

第三,概论课教学内容鲜明的政治原则性和理论指导性,与大学生面对各种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一般说来,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从现当代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治国方略和政治原则,是指导我们深化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国际社会问题、国家现实问题、群体利益问题、个人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等等,都是一些实际问题,有的还是极其严肃的政治敏感问题。对这些极为具体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本人往往把解决的期望,不恰当地寄希望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答案,而主要的又是寄希望于概论课给出具体而又明确的答案。可是,概论课所提供的理论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进行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概论课不是解决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的答案库。这种认识上和要求上的误差,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的兴趣。

二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确立精讲原则,把握重点问题。概论课是高等院校的公共理论必修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在教材编写上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课时方面,明显不如专业教学的课时多,因此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自然体现出教学时数的有限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确立一个“精讲”原则,通过精讲,利用有限的时间解剖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以“精讲”原则开展概论课教学,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革新、教学内容要更新。在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的同时,必须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此对每次课的课型设计要精心,教学的内容要精选,对概论课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和重新整合,形成专题,力求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达到教师讲解精辟,学生掌握精华的效果。

以概论课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例。根据“精讲”原则,应当把这两章整合为一讲,即“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这一讲可讲四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讲的“精讲”,应该强调几点:第一,对每个理论成果形成的基本过程不必详细讲解,直接讲该理论提出的起点和形成(确定)的标志。至于理论形成的过程,只做简要的说明即可。因为有些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表述并不成熟,尚未确定,讲述起来不仅繁琐,而且给学生一系列的没定形的甚至是不需要掌握的“准理论”,对学生理解最后成熟的理论本身并无意义,甚至受先入为主等因素的影响而干扰了对成熟理论的记忆和理解。第二,在这一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只做简明扼要的介绍,每一成果的具体内容不展开讲述,避免与其他各讲的内容重复。第三,每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不单独讲解,而是集中起来作为一个问题统一讲述,重点讲述共性,对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个性略加说明,减少讲述中的重复和混乱,便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不单独设为一讲,将其作为“第一讲: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讲述。应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讲述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必要把产生于成果的精髓与产生该精髓的成果分别设为一讲。另外,在讲述每一个理论成果时,也不必单独讲述各个成果的精髓,防止给学生造成视乎每个理论成果有其各自的精髓的错觉。

通过“精讲”,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整合,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突显出来了,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坚持求是原则,突破难点问题。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理论课。受这一特点的影响,有些政治敏感问题不好展开讲,有的甚至采取回避的方式干脆不讲。有的不得不讲也是不痛不痒地照本宣科、鹦鹉学舌般地重复教材上的结论。使学生听起来如同八股,没有味道。凡是这一类的问题,一般都属于教学难点问题。突破这种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坚持求是原则。

例如,在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这一讲中,应该坚持求是原则:第一,应该给学生们讲清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已经打开了国门。当代大学生常常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截然分开,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也就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内在规定性。在讲述有关对外开放的问题时,应该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中外关系的变化,尤其是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及在这些重大变化时期开始引进先进设备的问题等。这些重大事件为确立对外开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在讲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没能明确制定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时,既要讲清我们党认识的问题,也要讲清当时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实行和能否实行对外开放,不完全取决于中国方面,因为这里有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政策的问题。第三,我们党和国家重视对外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开始的,直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把对外开放定为国策。这种国策的制定,与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关,但是也要说明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总趋势有关。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和不断改善领导非常有利。

在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教材上强调了“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这种解释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不科学的,是传统性思维的延续。因为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并不一样,如果一样为什么在宪法和党章里不直接写无产阶级专政而写人民民主专政?实事求是地说,直接阐述人民民主专政要比强调“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好得多,既客观又科学,同时也比较符合现实中国的实际。忽略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差别,有意无意地把人民民主专政等同或归属于无产阶级专政,恰好是我们党曾经发生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重新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正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纠正,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强调这个“实质”呢?实事求是地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涵效果会更好,更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还有诸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表述问题,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章、节、目中的地位和科学阐述问题等,都需要坚持求是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述,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涉及某些重大理论问题应该慎用绝对性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有些缺乏前提性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不顾及几十年改革实践已经显现的实际后果,尤其是不能与后面重点讲述的科学发展观相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虽然很大,但是如果不能坚持求是原则讲清楚,想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是不可能的。

概论课就其性质来说属于理论课,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就是解决世界观问题。无论是改变错误的思想认识还是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都需要坚持求是的原则,没有求是原则的理论说教是没有实效性可言的。

第三,贯彻管用原则,破解疑点问题。解决概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的问题。仅从内容方面说,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讲活,把具体的问题讲真,把模糊的问题讲准,把疑惑的问题讲明。让学生感到可信才能真信,感到该学才能真学,感到有用才能管用。

学生不学不信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疑点没能解开,使他们感到我们讲解的内容没有可信度。这一点几乎成了大学生厌学和不学思政课的拦路虎。当然,解决“真信”“真学”问题实际上是很难的。

比如,一些政治性极强而大学生又不太认可的问题往往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当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所产生的疑惑并没有完全解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材回答得不到位,缺乏针对性,使人有一种打隔山炮之感。在强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根本不同的时候,所提出的三点本质区别过于原则和笼统,而且是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优点与西方国家议会的缺点进行的比较。这种比较方法本身和比较的结果不可能让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信服。当然,对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应该强调的,但是非本质的东西对学生理解本质的东西是有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化。

其实大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疑问,只能通过客观地全面地科学地比较才能得到排疑解惑的教学效果。在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时,也把实践中已经暴露的不足讲清楚,在讲述西方议会制度的不足时,也客观地介绍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方面,这样对学生正确判断和理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性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国家多党制的比较问题。在当今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大学生能够获取很多有关西方世界的信息。比如有些西方国家总统或政界要人,不管他是在任期间还是卸任之后,只要是违法就会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各政党之间的监督关系和解决问题的力度,并不是教材上所说的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那么简单。大学生看到的是西方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尽管存在现象与实质之别)。与此相关联,他们也看到中国有些党和政府官员身上出现的腐败现象,法律在这些人面前某些时候无可奈何。各地连续发生由于官僚主义导致的群体事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利益驱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而得不到惩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加以科学说明和解释,就无法解决大学生的“真信”问题,概论课的实效性也就自然流于空话。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更无法回避的问题。

还有诸如两极分化的标准和标志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问题,中国共产党内腐败程度及其底线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难以回答的疑点问题。在教学中不解开这些疑点,思政课就无法达到“管用”的目的。因此,必须坚持“管用”原则,有理有据地破解这些疑点问题,才能达到开设概论课的目的。

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三

一、各课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面对孤寂漫长的旅程,作者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戴上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反复读一本书如与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感受,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有百读不厌。中心思想:表达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4、《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5、《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应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几件事。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7、《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8、《新型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9、《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10、《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1、《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终于就出了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中心思想:歌颂伟大的父爱和深厚的父子之情。

1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13《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正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15《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本课时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诗。中心思想: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开国大典》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中心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一、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谜。)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现在,国外(学习汉字、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

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

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是在(兽骨)、(龟甲)等平整的东西上用刀刻字,或用有颜色的矿石画字。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造纸变得比较容易了,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聪明的古人还想到过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其中,用得较多的是(竹子)。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是在汉字字体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七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龙骨指的是(龟甲)和(兽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期)。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能诱发你调动(语言文字的情绪)。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散文。

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我们要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二、重点课文背诵并默写

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四

四、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第一,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第二,毛泽东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 握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实行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 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隐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中的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 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 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 给以政治教育,等等。

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这些政策和策略思想的著作有: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论政策》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不要四面出击》

五、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一,深入论述了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

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第二,明确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

主要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 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他们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社会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等。

第三,正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立场。集中体现上述思想的著作有: 《青年运动的方向》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纪念白求恩》 《为人民服务》 《愚公移山》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六、党的建设的学说 第一,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 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难题。

在这一学说中,毛泽东郑重强调了从思想上建设党,注重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概括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提出了“团结─ 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

第二,新中国成立前后,鉴于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毛泽东多次提出要继续 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集中体现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主要著作有: 《反对自由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 《学习和时局》 《关于健全党委制》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始终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我们将在第六章展开论述。综合上述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看到: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从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 中国

5.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这个学期我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虽然其中的大多数内容我都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上学习过了,而且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对于这些理论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感兴趣。但卢国杰老师的上课风格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老师截然不同,以前老师都是以讲理论为主,辅以视频,感觉很枯燥很无聊,但卢老师不同,他是以自身经历为主,同时让学生上台自我发挥,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枯燥理论的兴趣,使我对于马克思理论及其后继的理论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兴趣。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大学生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历史高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将其应用的学校的建设中,有了以下的思考: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以人为本说到底是对人的充分肯定,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智慧潜能,使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所长,为我们提供创业的机会,锻炼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发挥,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做得就比较好,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实行“学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每一个宿舍楼都会成立一个楼管会,由学生自己竞选各级职位,然后进行自我管理。此时,管理员不再是宿舍管理的主体,而是学生管理者的协助人员,在这样的制度实行以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把宿舍当作“家”,而不仅仅是“旅馆”。与此同时,这样的宿舍管理的制度作为校园管理的一种补充,也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岗位,让我们能更早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这一制度就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会被其他学校所模仿和学习,然后发扬光大。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然而这块瑰宝现在却越来越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改变着,比如说西化现象。大家都只听说过英语过不了四级大学就不能毕业,却没听说过汉语过不了甲等、乙等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吧。我鄙视印度人,因为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本民族的语言。但我们现在也正在走向这样的窘境,许多人写文章都会夹杂一些英语,这在科学论文等文章中尤其明显,什么DNA,NaCl,PCR等等,在我们汉字这种象形文字中夹杂几个字母文字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也没见谁在写英语文章的时候会加上几个方块字的啊。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西方文化OF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业

在对我们进行文化上的侵蚀。而其中尤以美国的文化侵蚀最为严重。20世纪上半叶,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都不太发达。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输出。无可置疑,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凭借其稳固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着近乎“单方面”的输出,这俨然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我们国家的人文修养、道德标准都受到美国的影响,有些人崇拜美国文化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这些人电影基本上只看美国的,连电视剧也是如此。还有就是篮球,美国NBA在中国的市场是极大的,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科比一出现在镜头里,成千上万的球迷就一起尖叫,其声势绝不比中国队入场时差到哪去。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被分配到死亡之组里仍然取得不俗的佳绩,可是CCTV-5上播的永远是美国的NBA球赛。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将会成为美国式的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不能进行下去。我们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优秀文化,我们的优秀文化要比美国这个成立才几百年的国家淳厚深远得多,只不过我们的优秀文化暂时被外来的文化掩盖了,所以我们更要发掘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鉴于此,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最典型的就是“八荣八耻”的提出,它唤起我们被市场经济淹没多年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修养,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侵略面前能站得住脚。而作为文化人的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更不应该只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口号,而是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优秀的理论去更加深入的学习,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加繁荣更加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科学。在当今历史条件下,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胡书记强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最根本的发展动力的激发,是对社会最关键的发展主体的塑造,它构成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要想成为一个人才,就必须全面发展。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在学校里,一天到晚都是做卷子,做啊做,一直做到麻木,老师总是暗示我们会做卷子就能走遍天下。可是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会做题的不一定会做人,成绩一般的人往往吃得更开,这才发现在高中里除了文化知识外几乎什么都没学到。这怎么能算是全面发展呢?还好,在我们的下一届,教育体制有了些改变,许多以前我们高考忽略的科目现在都是必须的了,而且如果这些科目考得不好的话就不能参加高考了。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全面发展”的体现,我们的高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大学生一毕业就会踏上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不是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社会怎么能发展得下去呢?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六

关键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煤炭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煤炭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企业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 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深化都需要建立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准确掌握的基础上, 因此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地不断改进, 就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煤炭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形势政策教育

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通过加强在企业内部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有效地引导煤炭企业中职工干部对当前社会形势、国家和我党政策方针的了解, 进一步做好政策的宏观把握, 从而在实际的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始过程中, 能够投入较多的热情和信心, 并对相关的方针政策进行贯彻和落实。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 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法制观教育

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颁布的, 是具有权威性质的法律观念, 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和开展过程中, 通过加强法制观念的宣传和教育, 可以使企业员工知法懂法守法, 能够保证企业充分地利用法律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要加强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手抓, 不断地健全我国的法律宣传教育体系, 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坚决地抵制贪污腐败, 通过法制教育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1]。

1.3 道德观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道德观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道德观教育, 能够正确地引导企业员工和干部的奉献精神, 在工作过程中, 懂得尊重别人、关心别人, 在利益面前, 能够正确地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通过加强社会公德宣传和教育, 从而确保代表企业形象的职工干部能够在社会公德的统领下开展相应的活动, 从而使得每一个企业员工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1.4 安全观教育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 那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加强对企业的安全观教育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主题和内容, 安全教育一旦没有落实, 那么企业员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 对于安全观念的意识就会薄弱, 煤炭企业中制定的制度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就难以实现,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 通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性地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培训, 不断地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从而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2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研究

2.1 理论灌输法

要想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那么就必须加强员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煤炭企业职工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 并不能完全确保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 那么就需要企业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方法来促进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理论灌输法就可以加强企业员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并且能够很好地引导员工干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这种工作方法, 从而增强企业员工对腐败思想的抵抗, 树立坚定的信念[2]。

2.2 疏导教育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必须要做到广开言路, 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地拥有言论自由发表的权力,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通过疏导教育方法, 确保企业员工干部在思想和认识方面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问题, 同时对于员工遇到的问题也能给予及时的帮助, 帮助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疏导教育法的应用必须要充分地尊重职工、相信职工, 同时更需要依靠职工,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 才能够使得员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同时提高员工的团结积极性。

2.3 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能够引导企业员工和干部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 不断地推动员工干部思想素质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在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同时, 对主观世界进行重新改造,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让员工干部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对理论知识加以应用, 让员工做到知行合一。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 如果一味地开展理论教育, 那么也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而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来验证理论, 从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

2.4 典型教育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通过利用先进人物或者是先进事迹来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 先进人物或者是先进事迹和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接近, 这样的方法更具有说服力, 更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得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2.5 激励教育法

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奖励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在员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确保员工和干部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中, 同时引导职工干部能够端正自己的认识, 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确保激励教育法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2.6 自我教育法

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自我教育法就是强调员工干部对自身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在这种教育方法中, 企业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方向, 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自觉地开展思政治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 能够不断地推动行为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克服自身的弱点, 在这种方法下, 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干部的积极性要求不断提高, 通过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再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总结, 从而能够带领和感染企业员工都具备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不断地完善自我教育功能。

2.7 管理教育法

这种教育方法就是将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相结合, 通过明确行政措施和组织纪律来不断地规范员工的行为, 并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能够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管理教育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上, 企业需要将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地结合, 加强员工和干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断地强化管理教育方法。

3 结语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 企业需要加强对干部和员工的教育学习方法的改进,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通过制定详细、准确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方法研究, 从而确保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而不断地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帅.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7) :291.

7.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篇七

神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

(一)一个流程

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危险源辨识。发动全员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找出煤矿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风险评估。对煤矿辨识出来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搞清哪些是重大风险,哪些是中等、一般的风险,进而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依法制定危险源管理标准,确定危险源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不出事故,解决每个管控重点“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

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煤矿需要通过监测危险源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动态排查事故隐患。

危险源预警。对于监测中发现危险源未有效控制的情况,及时分级预警,促进现场迅速落实整改和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两个理论 一是海因里希法则。根据该法则明确了我们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即防范大事故必须从消除小事故和隐患做起,将管理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查处为风险预控。

二是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阐明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能量意外释放的结果,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事故的内因,排除诱发事故发生的外因,为煤矿实现切断煤矿事故因果链、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两个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三)五个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按照系统化原则进行设计的,由风险辨识与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和预控保障机制五个部分构成。这五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了以风险辨识与管理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系统控制、综合要素管理为重点,以预控保障机制为支撑的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辨识与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5个元素,其主要内容在“一个流程”部分已经作了说明,不再赘述。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神华多年来事故统计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了事故致因的90%以上。因此,我们在设计这套体系时,将不安全行为管控作为体系中的独立部分。这部分从人员准入开始,从源头上排查不安全行为人,到过程中强化人员安全培训,加强不安全行为梳理,矫正不安全行为,实施安全激励政策,提高人员自主防范能力,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几率,用7个元素规定了煤矿开展不安全行为控制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生产系统控制。这部分主要针对煤矿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生产系统中工艺、设备和有害物等危险源的安全控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了管控标准和要求。整个生产系统控制部分分为15个子系统,包含了112个元素。

综合要素管理。这部分我们设计了6个子系统23个元素,对生产系统控制之外的地面辅助作业、应急救援、职业卫生和健康服务、环境管理、承包商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是煤矿实现全面、全方位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预控保障机制。为保障这一整套体系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各级人员落实体系的积极性,我们用5个子系统14个元素,分别规定煤矿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考核与奖惩机制和安全文化建设等,确保体系各项要求的有效落地。

8.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五个统筹”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9.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九

一、说教材

1、说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

首先,说课前,要先熟悉课程标准,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指导教学设计。了解该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再熟悉教材,说出该教学内容的课题题目,处于教材的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篇乃至整个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臵,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要说的课题在本章的地位以及本章与其他章的关系。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整个学段、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讲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安排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才有依据,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要定得明确、具体,这样才能切实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准确地确定几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考虑可能达到的程度,然后定出具体目标,不能要求过低,也不能凭空拔高。目标的制定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所谓重点,是指在教学知识系统中,对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了解了一节课的重点以后有利于在教学中分清主次,在说课中有所侧重。难点即学生难以理解和领会的内容。教师应在分析教材中依据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分散难点。限于各单元、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不同,其教学目的、重难点也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应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学生情况具体确定,说课应将这几部分内容组织好,讲清楚。在说课时,只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而不说“为什么”,这是不符合说课要求的。因为只有理解“为什么”这是重难点,才可能有效地提出解决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它们又不是互不相关的,有时可以是双重身份。即既是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

维品质、品德状况作以详细的分析,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基于新课程的说课要加强“学情”的分析。学情分析包括:

1、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即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学生肯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清楚,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2、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认真分析并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体系中检索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4、最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情分析是对学习主体在动机原理和学习特点上的认识。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确定在教学活动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答“为何教的”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学情分析”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或者仅仅依靠教师的想当然,或者仅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做个大致了解,较少对他们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作具体分析。只有对全体学生从知识、能力、态度、风格、动机等多方面去关注分析,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三、说教法及依据

说教法,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臵,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2)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3)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4)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四、说学法及依据

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课中说的学法,实际上是指学法的指导。学法指导,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传授,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独立的技能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学法指导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说学法具体要求说出:

(1)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

(2)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指导和培养学生那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在学习环节上,指导如何预习,如何看书;在能力训练环节中,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联想能力,如何提高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如何提高迁移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某一具体目的任务,借助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简言之,是指一个具体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的中心内容,能否说清楚教学过程是能否说好课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关注的是课中的教与学活动的结构,以及为目标达成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教学过程要设计合理、以目标为主线,重视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展现教师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展开教学内容、如何安排教学程序以及采取何种手段来达到反馈和强化学习结果。促进教学过程有序的发展即按规律运动。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学过程要说明课堂教学过程和步骤安排以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这是说课中更为具体的内容,要说出教学过程中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教学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环环紧扣,结构严谨。一般应包括:

1、教学思路的设计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讲教学内容的安排,及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说明白。整个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逐点解释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的解释要联系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识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如课堂的导入?新旧知识的衔接?新授内容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教学如何展开?如何提问和组织讨论?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过渡?如何小结?……等等。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必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要说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的设计。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因素与情境因素,如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心理特征及对学习该内容的可接受性,分析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对该内容的适应性,分析可能产生的差异。在哪些关键性问题和环节上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动性的最佳结合,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最佳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同时做到最佳状态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调控等。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和使用价值。

5、说明作业布臵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六、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的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

板书的出现有以下几种方式:先说课后板书,即先把课说完,再一次性的展示板书;边说课边板书;先板书后说课;先板书一部分,再边说边完成全部板书。

总之,对说课中的板书的总的要求是简练、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生动直观又新颖大方。

七、说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许多学校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但一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跟记流水账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

反思之一:成功点。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

反思之二:失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实记下失误点,“长善而教其失”。

反思之三:疑惑点。记下“卡壳” 点。“教然后之困”值得一记,以便钻研。

反思之四: 情感激发点。捕捉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反映,调控学习动态过程。

10.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篇十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什么?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括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6)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要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

2.大学生如何更新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的理念 全面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的理念 合作学习的理念 终生学习的理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第一章

(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

(7)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青年有理想、立大志,于国于民,于己于人,都大有裨益。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立志需躬行。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

第二章

一、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些方

五、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为什么中国精神面? 是强国之魂? 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解上。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表现上。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和理想人格。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

二、中国精神是什么?

六、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浓厚感情,反映代精神。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

三、中国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提升综合国力的总要保证

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四、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八、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九、对大学生来说,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是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什么观念? 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 政治、文化一体化。

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

十一、如何推进祖国统一? 统一的一致性分别是对什么人的要求?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中国,爱国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这不仅是对生活

十二、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 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十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十五、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增强国防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十四、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

十六、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二)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三)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前提) 积极投身实践(关键)

第三章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值三个方面。2.什么是人生观? 4.其核心是?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看法。5.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6.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8.错误的人生观包括? 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要严肃思考人的错误的人生观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9.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人生当务实。要从人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有的价值。人生应乐观。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10.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人生要进取。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看一个人的人生生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7.如何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大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11.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中的得与失。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12.人生价值的评价要做到哪几个坚持? 更加注重追求德性和人格的高尚。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大学生要意识到生命宝贵、人生紧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迫,珍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合理地规划人生。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 13.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观。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14.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方面? 17.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定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18.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把握好哪些方面的关15.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系?平等原则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诚信原则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宽容原则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互助原则 19.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自觉珍爱自然,把握生态。试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试论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并联系实际说明我们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第四章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二、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四、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1.备课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篇十一

一、备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备学生

我们常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育思想也要不断改进。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学生当作独立发展的个体。

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其次,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

践中让学生自主拓展发展空间,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能挖掘到鲜为人知的“冰山”。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话,与不同层次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些方面已达到了何种程度,学生间的差异又怎样等等。

2、备课程

首先从总体上了解整套教材的概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它系统地反映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掌握了整体,才能以全局观照局部,看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其次,通览所教的一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各章节各单元的重点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这样,既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了基础,又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根据。

第三,研读一遍某一单元的教材。一个单元是个相对立的整体,是全册教材中的较大组块,它总有个主题或中心,把几个课题组合起来。最后,才进入钻研教材的核心地段——准备要教的具体教材。“钻研”的本色要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那就是要深钻、细研、熟读、精思。

3、备情境

备情境又包括备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思维情境、媒体情境、环境情境,良好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4、备自己

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超越教材,以便自己在讲台上有沉着冷静的心态。其次,教师必须了解自己,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展现内在的个人魅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最后要强化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5、备设计

备设计主要包括备过程、备方法、备事件、备拓展、备课件。备过程,重视经历,体验过程。备方法,要不断创新方法,提高效率。备时间是指要合理安排教学事件,追求效益。备拓展,要精心研究,引向深入。而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如果备的得当,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1.课前环节—预习

⑴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⑵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获得对教材的初步感悟。

⑶根据教材内容的难度,适当布置预习思考题。

⑷及时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为课堂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做好充分准备。

2.课始环节—导入

⑴通过简明、生动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

⑵选择设计的最佳切入口切入教学。

3.课中环节—重点、难点突破

⑴通过准确精要的讲解和富有成效的师生互动,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弄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排除识记和理解上的疑难。

⑵通过启发、探究和生成,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⑶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使学生会学、善学。

4.课末环节—巩固小结

⑴回顾教学过程,归纳教学内容,完整把握知识要点。

⑵教师小结为辅,学生课内小结、随堂练习为主,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12.思想汇报写作主要内容 篇十二

思想汇报的主要内容

思想汇报是党员或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与党组织保持经常联系、沟通,求得帮助指导的一种方式。思想汇报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按类型分,又可分为党员日常思想汇报、外出流动党员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等。

上一篇:公司财务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下一篇:教导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