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2024-06-12

教师用关键词总结(共10篇)

1.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一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新教师用)

2014年伊始,也代表着我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差不多告一段落,回顾这一个学期的教育工作,可真是所谓的五味杂陈啊!作为新教师,我被安排到一个完全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工作领域里-----数学,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挑战,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在这里跌倒的,在接到任命的时候,我心情巨沉重,虽然在大学期间也做过类似的工作----家教,但毕竟不一样,所要面对的是几十个人的大班教学,而不是一对一,我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工作呢?

因此在工作中,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更不敢敷衍了事。一有空闲,就认真地备课,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了解更多的资讯,为教学工作做准备。同时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不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下面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坚持认真备课

备课中我不仅教备材、教法,更要备学生。特别是我所接手的两个班是差别非常大的班级。一班的学生特别乖巧,上课基本不会操心学生会捣蛋,一整堂课下来,学生都非常安静地听你讲,大部分都不愿意发言,这既与学生的性格有关,也可能与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有关。而在五班,我每一节课都非常吃力,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创造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我永远不能预料到下一秒,这个学生又会干出什么事情,或说出什么话来。但恰恰相反,我非常喜欢在五班上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创造,往往能够带给我的灵感,所以,每上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这样,也避免了在教学中乏味。所以,备课中要备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请教与交流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三、提高技能机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也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注意精讲精练,也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四、完善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课后辅导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我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推进素质教育。

为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想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使自己早一日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2.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二

想要做到这个非常简单我们先保证自己注册了一个百度推广账户,注意不是非得交钱才能注册,百度推广账户是可以支持在线注册的,这样的空账户除了不能进行推广和扩展软件不能用其他功能应有尽有。

第一步:打开已有百度账户,进入搜索推广界面。

第二步: 点击进入账户管理界面,

第三步:点击打开推广实况按钮。

第四步:输入相应关键词&选择需要查看的地域即可。

OK,到达这一步以后全国的所有关键词实况已经为大家敞开,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了,关于怎么注册百度推广账户我相信只要你知道百度后台的登陆地址就能够完成,非常简单,如果不知道,这里就告诉大家百度推广账户的后台登陆地址是:www2.baidu.com。

登陆注册后开始享受不一样的体验吧,这个功能对于做SEO已有半年的兄弟很有帮助,因为一户在手全盘皆知的感觉的确很爽!

3.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三

“申论唯物论”直接告知我们申论命题的基本逻辑,即:“主题先行,材料跟进,埋藏思路”。材料是申论试卷的核心,也是考生答题的根本。因为“材料”是联系命题人与答题人的纽带、桥梁,看问题较多以多元化形式呈现,而命题人的角度(基本是政府对该问题的立场)只是其中比较客观、中立、全面的一种,由此,申论取得高分的基点就是尽最大程度揣摩命题人隐藏在材料中的“思考逻辑”,高效读懂、吃透材料就显得至关重要。“唯材料”理应成为广大考生亟待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突破申论低分的关键。

然而,在“立足材料找答案,加工材料写答案”的过程中,出现“雷同卷”现象比较普遍,考生很重视材料,几乎重视到离开材料不敢表达的地步,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考生在答题中大篇幅的摘录材料内容,尤其是文章写作很多内容均来自于材料,这也是导致淘汰出局的主因。材料重要,但一定要灵活运用,“活用材料”才是得高分的灵魂。

读懂、吃透材料是基础。想活用材料,灵活表达,创新个性化表达,必须调整心态,品读关键性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精髓,这是前提。如果读不懂材料或者对材料一知半解,及时想用个性化方式表达,可能会出现对问题相关要素拿捏、把握不准的情况,即:从“抽象”到“抽象”,背离命题人的思维,远离命题的初衷。消化好申论材料,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高效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之外,关注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对社会诸领域的问题有自己基本的认知也是学好申论的核心途径,不了解世情、党情、国情,单靠材料解决所有问题是功利、浮躁的行为,是对申论认知的严重错位。

掌握“转化”表达的思考逻辑是关键。在申论答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转化表达方式:

(1)语句字数(化繁为简)

找到材料核心词,结合材料表达意思,减少表达字数,这是在申论作答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转化方式。

示例:

材料:“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早已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但部分市民依然习惯于等待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救援,而这类救援往往因为需要一定时间,不够及时,而影响救援效果。S市火灾的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民自救、应急疏散能力的明显不足,部分居民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事后发现,连居住在二楼的有些居民都没有及时撤离而窒息在家中浴室里,令人痛惜。

简化:市民过度依赖公共救援,自救、互救与应急逃生能力明显不足

(2)同义替换

理解材料含义,用另外的语言精准表“意”,摆脱“抄袭”嫌疑。

示例:

材料: 国外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中大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发展经济能显着提高国民的幸福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与幸福的关系会减弱,并且在一些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变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反而带来幸福水平的下降

替换:经济落后,温饱未解决,无幸福可言,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与幸福的关系会减弱,可以说,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3)内容转换

把材料内容中的各个部分,调换位置,换角色。

示例:

材料:针对移民长期受旱作农业耕作方式束缚,短时间内难以使用温棚种植技术的状况,原州区采取举办培训班、邀请技术人员实地讲解等方式,强化对移民实施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

转换:通过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使移民掌握新技术,摆脱以往生产方式的束缚

(4)重构秩序

打破旧的表达逻辑,重构新的表达逻辑,重新“牵线搭配”。

示例:

材料:30年前的广东,追求的是速度。那时候的广东人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这口号曾经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慕、对于未来的期许以及对新生活的展望。速度,改变了广东,也改变了中国。搭配: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30年前广东人喊出的这一灯塔似的口号,不仅照亮了广东人民,更照亮了全国人民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诉求,对财富的渴慕、对未来新生活的期许和展望。

精炼真题是不二法门。学习方法重要,实战演练更是重中之重。正所谓“知易行难”,换句话说学习申论,掌握再多的技巧,方法,不在真题演练中,你体悟不到其中的微妙变化,申论之“术”给你的只是申论答题的思维方式。“活”是思维的灵魂,而活用的体现只能在每一道真题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提升你的申论想象力,也才能走出申论低分飞“黑洞”,而这一切绝对不是朝夕能够掌握,分秒就能通透的,需要理性面对,积极而为。

4.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四

Rosetta Stone今天在弗吉尼亚州东部地区法庭提起了指控,称谷歌上个月更改了AdWords广告政策,允许其他广告主在广告文本中使用该公司的商标或类似语句,甚至在广告主并非商标所有者或无权使用商标的情况下也可如此,

谷歌搜索的广告主能选择一些关键字,在用户输入这些关键字时,广告主的赞助商链接会随搜索结果一同出现;如果用户点击这些链接,则广告主就需向谷歌支付费用。

Rosetta Stone指控称,该公司的竞争对手及其他公司能使用其品牌名称作为关键字,并将其加入到广告文本或标题中,引导用户登陆这些公司的网站或以其他方式误导消费者,而谷歌则从此类交易中获得了财务利益。

5.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五

窦桂梅如何从“替补队员”成长为特级教师,七个关

键词告诉你

您是否觉得教师压力大,工作累?没错,这年头,当个老师很累,想当个好老师更累!不过,除了抱怨,咱还能做些什么?当个好老师,真的那么遥远吗?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窦桂梅的这番感悟,让小编很受触动。虽然,当今的窦桂梅已经名扬基础教育圈,但是,她常常向年轻的老师们说,当初,她这个从小山村里走出的东北姑娘,只能没人教什么课,她就教什么课,是“跑龙套”的“替补队员”。更让人羡慕的是,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提起孩子们,她始终笑容满面,优雅而幸福。

究竟是什么,让她成为了今天的窦桂梅?

听听窦桂梅的故事吧。

关键词:初心

故事:从跑龙套到转正,一定要做喜欢的事

我出生在吉林省蛟河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82年,15岁的我走出山村,走进吉林师范学校。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羡慕,我却不情愿──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就该成为一名好教师。

我跑市教委,跑学校,见到那些有机会让我当老师的人,便拖住不放,“我想找个小学去工作,让我当老师吧”。几经周折,我终于被改配到了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可是,我被分配在了教务处,还是做行政工作。

在这个岗位,我一干就将近5年,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每一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

在别人看来,我是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补队员,但我感觉却挺好,把自己当成了全能的主力队员。

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喜欢语文。因此,几年里我没有停止过恳求领导,要求岗位更换──教我最喜欢的语文。1991年,我终于如愿以偿。

“打杂”的五年,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我也会不自觉地把音乐、美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形式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韧劲儿

故事:从中师毕业一直进修到教育学博士

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

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

记得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我每天下午5点钟到师范学院进行补课学习,晚上9点钟到家后,再给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儿园的菜,有时还要备课,或者给学生改作业。之后,我再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直到半夜才睡觉。半年下来,我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如今,我已经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还有幸成为了东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求知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着。

关键词:闯劲儿

故事:公开课,课堂修炼的道场

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我越来越感悟到: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

于是我主动请领导、同行来听课,有时,我精心备课,没有人来听,就成了“一个人”的公开课。

那时,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

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由于准备得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这堂课一炮打响,此后我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我想对正迷茫的年轻人说,千万要争取上公开课。公开课就像过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客人来,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你日常“家政技艺”一日千里。

关键词:恒心

故事:几年写下超百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给76位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

不断的积累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我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哪怕是几十个字也赶紧记下来。另外,我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几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出版了个人专著。

在清华附小头两年,我和教师们一起实践,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到年底听了500多节课后,我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

在我当班主任时,期末就把对学生的评价用书信的方式呈现,将道理揉在了故事中。而在给76位一线教师的信中,我将对这些老师的评课还原情境,并将建议一并写入,给老师们留下记录,“立存此照”,是回忆,是激励,也是鞭策!这种交流的方法让教师有了一些感触和思考,我和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励,一起成

长。

关键词:自觉

故事: 尝试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1994年下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五班,在这片“自己的园地”,和我的学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一起用心经营了六年。

过去,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材陈旧,教法僵化,忽视母语教育的民族性和人文性。我认识到,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体现一种人文的关爱,从人的素质发展的规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我“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教改实验,建立了“积累-感悟-创新”这一全新的教改模式。

1998年,吉林省教委推广了我的教改经验;2000年7月,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在吉林市共同主办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有人评价,在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史上,为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如此兴师动众开会,恐怕也不多见。

2001年,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我又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人民教育》全篇刊发。

关键词:突破

故事:从课外打包围战的探索,到完全进入课堂主阵地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我调入北京这“百川汇合”的教育入海口,来到教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海淀区,工作于清华附小。在这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我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提升。

回顾以上我第一个班六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并且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实现的。我的课堂教学更多还只限于改良层面,总有那么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感觉到,自己仅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课堂主阵地。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

2004年3月27日,北京海淀区教委在清华附小专门为我召开了“窦桂梅专业成长思想研讨会”。我发言稿《创造生命的课堂--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全文刊载于《人民教育》,此后,这项成果多次获奖。

2013年10月,海淀教工委和海淀教委联合举办“窦桂梅教育教学思想实践研讨会”,进一步确立了主题教学思想内涵,明确了课程体系、课堂操作模式等,形成了主题教学理论,肯定并推动了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建设。2014年9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升华

故事:啃起了课程整合这根“硬骨头”,打造“1+X课程”体系

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清华附小一直在寻找清华附小课程改革的途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任务,们啃起了课程整合这根“硬骨头”。既面向全体,又满足个性;既提高素质,又减轻负担;既尊重分科,又提倡综合。构建“1+X课程”体系!

“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作为国家的教育组织机构,必须完成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是底线标准,是实现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根本途径。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为了“减负增效”,减少甚至避免重复、陈旧、不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则需要用整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校本化。

“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补充,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阳光、乐学”。

“+”:连接“1”和“X”,但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调整

“1”与“X”的内部结构,从而使二者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希望二者形成“黄金分割”的美学比例,即基础性课程站到课程总量的70%左右。

就这样,教师在知识中思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思考教育,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学校聚焦工作重心,通过课程研究将“育人”落到实处。

6.学校德育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 篇六

学校德育要真正落实,关键还在于教师。因为所有理念都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日常生活行为传递给学生的。因此,学校德育的落实要尤其重视教师的因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第一位,说明教师不能仅仅为“经师”,更要为“人师”,要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责任。从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的那一刻起,教师就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把教书育人扛在了肩上。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重视教师的育人影响,就是重视学校德育中教师的因素。这就意味着,从教师进入学校之前到教师在学校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要考虑和重视育人的因素。

首先,要从教师的源头把好关,让综合素质更加全面、更加优秀的人来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一种职业,当它不被重视时,人们对它的要求就低;当它逐渐被重视时,人们对它本身的要求以及对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就是提高教师岗位的专业标准,特别是要把那些师德不过关的人挡在教师职业之外,从源头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害群之马。从教师法的颁布到教师节的设立再到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都是在提高教师的地位。启动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对教师实行“国标省考”和定期注册制度等,都是从源头上进行把关。教育逐渐被社会重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群体自身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其次,要从教师的培训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既要有教学技能的培训,更要有育人能力的提升。课程经常改,教材经常变,教师的培训每年都在进行,但无论培训部门还是学校和教师,更关心的都是如何尽快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方向和变化,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又做调整了,评价、命题和考试的导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关注,但仅仅关注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承认育人是一门科学,那么育人也有相应的理论,也要讲究规律,育人者也要有相应的能力;如果承认教育的对象、需求、心理特点等也在随着时代变化,那么也需要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提升,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提高育人实效。

再次,在教师的考核中既要重视教学成绩、关注升学率,更要重视师德建设和育人成效的考核。考核评价是一个导向,年终考核以什么为主要内容、职称评定以什么为主要条件、绩效奖励以什么为主要指标,就是鼓励教师朝哪个方向努力。区、学校要通过评价考核的环节让那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那些“视徒如己,反己以教”的教师,那些“言传身教,以身作责”的教师,都能够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有些学校的教师,升学率、教学成绩可能永远无法和优质学校相比;那些为班级工作操碎了心的班主任,工作成效也一时难以量化、立竿见影,但是,他们付出的辛苦并不少,也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

最后,从社会舆论和氛围上要大力宣传教书育人的楷模,引导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争做“人师”。每年中考、高考过后,各个地方的媒体都会争相报道各地区的升学率和状元,考中的考生还办“谢师宴”,社会舆论和媒体都在关注教学成绩,这种做法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只有社会上少一些功利和浮躁,才能让更多的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才有可能做到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其身亡而其教犹存”,推而广之,做到“其身离而其教犹存”。

7.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关键 篇七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关键

作者:张韦韦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2期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中职尤为薄弱,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专业不对口、实践能力不强、教学观念滞后,而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又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针对这些难题,近年来,湖南以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为引领,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期,湖南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为我们介绍了湖南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教育与职业》:针对目前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提升职教教师队伍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葛建中:湖南把中职在职专任专业教师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构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一是全员培训机制。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中职专业教师近五年必须轮训一次,其中教师每年参加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要求市(州)和职业院校制定中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和分计划,并落实到专业、落实到人,确保学校和教师参训面均达到100%。

二是管理运行机制。我们专门成立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工作委员会,并将办公室挂靠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先后制定并颁布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遴选及管理办法》《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市(州)考核办法》《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学员管理办法》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组织及管理办法,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组织与实施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

三是经费和政策保障机制。从2010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要求市(州)、县市区也要根据区域专业教师培训需要,设立本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不能低于学校收入的5%。与此同时,把专业教师是否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作为专业教师资格再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的重要依据;把专业教师培训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依据。

《教育与职业》:我们如何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专业教师培训?

葛建中:我们注重以省本级培训为引领,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州)和学校四级培训体系。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同时,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明确省、市(州)、学校各自的培训重点,省本级主要培训技能紧缺型和培训成本高、组织难度大的专业,市(州)主要培训文科类和区域性特色专业,学校主要做基础培训。在培训体系建设进程中,重点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纳入湖南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内容。到目前,已建设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专业点110个,涉及本科学校2所、高职院校35所、中职学校13所、规模企业27家。基本涵盖了我省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地方政府和基地学校累计投入4.5亿元,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我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主讲培训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现场专家比例达37%。

二是加强培训标准建设。现已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34个专业(类)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涵盖中职90余个专业。标准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标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与运用,突出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新设备”的学习与应用。我省开发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已经成为培训与考核的纲领性文件,有效指导了培训工作。在2010年7月全国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示上得到高度评价,获得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三是认真抓好各级培训。突出抓好中职专业教师省本级培训,充分发挥省本级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2010~2012年,省本级共培训了22个专业(类)3740名专业教师,取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的有3590名,这批合格教师已经成长为全省中职专业教学骨干。通过省本级培训,带动了市(州)和校本培训全面开展,14个市(州)在组织实施专业教师培训的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组织专业教学法、教育教学管理等专题培训。广大职业院校在组织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教师基础性培训的同时,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组织各类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面达到90%。与此同时,共选送1837名中职专业骨干教师、610名高职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选送了134名中职青年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

《教育与职业》: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葛建中:我们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理念上突出作品导向,在培训方式上突出校企合作,在培训管理上突出全程监控,使培训取得了实效。

第一,突出作品导向。培训标准开发、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始终贯彻“基于作品”的培训理念,每一个培训项目以真实的任务呈现,要求学员形成真实的作品,如产品、方案和课程

标准等。学员培训过程就是作品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基于作品”的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学员学到了真本事。

第二,突出校企合作。“做中教、做中学”,校企共同实施培训,是我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培训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每个基地均与2〜3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实施考核。另一方面,组织学员到企业顶岗实践,40天的培训,学员有10天在合作企业顶岗,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感受企业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提高学员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突出全程监控。一是专门开发《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管理系统》,建立培训师和培训学员学习空间,培训全过程在网上实时跟踪、全程监控。二是建立学员培训手册,每个学员一本《学员培训日志》,每天记录学员的培训情况,反馈培训意见。学员日志还在网上公布,管理机构和送培学校可以随时查看和监督,实现了管理无盲点和全覆盖。三是建立培考分离制度。专业教师培训由相关基地组织实施,考核由省统一组织。建立由现场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考核专家队伍,开发考核题库,考核专家和试题随机抽取,确保考核不走过场,推动基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几年来,我省培训教师考核合格率为96%左右,不合格教师必须再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由于培训理念先进,培训内容具体、明确,过程管理到位,我省组织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获得社会各界和参训学员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参训学员认为,这种培训对他们是一种震撼,练就了本领,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收获很大。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专业教学改革种子通过培训播撒。企业专家认为,这种培训完全符合企业要求,极大提高了中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8.《文化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 篇八

一.基础

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3.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根本、基本、重要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三.途径、方式、形式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4.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四.本质、实质、性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五.标志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5.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特征、特点、属性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七 保证、保障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八.最、首先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是口语

3.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4.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九.核心、中心、关键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十.原则、准则

1.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十一.体现、表现

1.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3.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十二.目标、目的

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十三.源泉、来源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3.中华文化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十四.动力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十七.精髓、灵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4.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十五.精神

1.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5.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6.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7.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十八.主题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共同理想 十九.关系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P10—11; 2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P21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P31; 4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P43、53 5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P53—54; 6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P69—70 7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P71、79;

8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P109—110 二十.意义

1.文化的作用P9—

11、P17—21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32 3.文化传播的意义P37 4.文化创新的意义P49—50(生活与哲学P78—80)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P71、76、78—80 6.爱国主义的重要性P74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P98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P100 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P105 10.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的重要性P109—110 二十一.如何

1.如何对待传统文化P43—

9.教师用关键词总结 篇九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师素质水平,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优化调整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此外还要在集中有限财力优先解决特别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问题方面取得共识

党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乡村义务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占全国义务教育总规模的比例长期维持在70%左右,构成我国未来新生劳动年龄人口的主体。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乡村义务教育的均衡、高质量发展能够大幅提升乡村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积累所需的人力资本;能够缩小城乡不同群体的知识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促进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性措施,如大力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如2010年完成了31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教育的“普九”验收工作,全面解决了农村儿童“有学上”问题。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国农村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有了较大进步,与城镇学校的差距逐步缩小;然而,城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差距依然较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师素质水平,不少省市已经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但总体看来,各级政府仍存在着统筹力度不够、落实强度不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所颁布并将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为《计划》)是极其必要的。

综观《计划》全文,根据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我认为解决当前这一领域问题,应以如下“两个关键”为主要抓手: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优化调整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存在着年龄老化、学历与知识层次偏低、学科配比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这方面,可从省市两级师范院校扩大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去乡村学校任教的学费代偿制度,增加特岗教师的计划人数,适应农村寄宿制教师工作量大的需要增加编制(通过省市县事业单位编制的内部结构调整),鼓励中青年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允许老年乡村教师享受“内部提前待退休”(腾出少部分事业编制)等措施来实现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另一方面,调整乡村教师队伍内部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增强农村从教积极性的激励措施、增加在职培训专项经费和周转房建设等,都需要足够财力的保障和支持。在当前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少数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特别注意做好相关经费的保障问题,在集中有限财力优先解决特别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问题方面取得共识。

《计划》中提出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责任主体。对三级政府应该明确以下职责分工:(1)省级政府应对全省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进行全面统筹,负责规划、指导和督促。一是统筹、协调省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分工和责任;二是指导和检查省域内各地级市对计划的规划和落实情况。(2)地级市政府对市域内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统筹规划。一是统筹、协调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责任;二是指导和检查市域内各县区对计划的规划和落实情况。(3)县级政府是在县域范围内实施《计划》的责任主体,负责协调县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分工合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各地区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

10.搞好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 篇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国外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在采访一位年长的诺奖得主时问道:“您认为在您的一生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平静地答道:“在幼儿园里。”记者追问:“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老人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面,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顿时,在场所有的人都对老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优秀就是一种好习惯。习惯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是一生用不完的利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是一生还不清的债。

叶老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说,素质教育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抓手。

中小学生要养成那些好习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从小对学习充满兴趣,喜欢读书,好奇,能想象,会创造,能自主学习。

所谓思维习惯,就是遇到问题能问一个为什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能独立思考,学会全面、发展看问题。

所谓行为习惯,包括饮食、卫生、待人接物、锻炼身体、出行等习惯。太原市教育局提出养成三大习惯:劳动实践、意志锻炼、理性调控。很有针对性。

搞好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养成好习惯,才能为人师表,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

上一篇:酒店的现状及前景下一篇:参加五园连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