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共11篇)(共11篇)
1.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反思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教”,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老师更应该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补上。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
“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
“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作业的抄袭。
三、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四、“先学后教,当堂检测“高效课堂的几点困惑
通过两年来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试行。我深觉这种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从总体上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但在试行时我遇到了诸多困惑。(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困惑一:“兵教兵 ”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后教”这一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落实好“兵教兵 ”?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操作指南》中“兵教兵 ”是让学生教学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我从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兵教兵 ”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得不到较好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很多时候“兵教兵 “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没有触动他的心灵,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兵教兵”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它的优势,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但是常常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兵教兵 ”的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老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等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使 “兵教兵”不流于形式?如何在“兵教兵 ”的学习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收到班级教学中所得不到的收获呢?这将是我今后教学的侧重点之一。
困惑二:如何避免学生成长的两极分化?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也随之出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绝大数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优胜者将更加突出。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业评价方式的变化,课堂充满了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更适合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他们无论是自学,还是讨论,都具有了超常的发挥。这正是两极分化的原因吧!而这种分化,在数学教学里面尤为明显。现在的学校班额大多在四十人左右,那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在大班额的背景下体现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知识而全面的发展呢?
困惑三: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高度紧张起来?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这种模式的教学,需要学生集中精力,高度紧张地进行学习。因为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自学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如果不集中精力,高度紧张地学习,上课时一方面要阅读课本,一方面要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同时还要完成相关练习,检测,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内一般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还有抄袭的现象存在。
在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时候,出现部分的同学无事可做,老师又顾不过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有事可做,高度紧张起来,这也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困惑四:老师如何落实好“后教”环节?
我实践中和听课过程中都可看到这类问题,老师课上讲什么、讲多少、要不要讲等这些问题仍然把握不到位,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不知不觉就多讲,造成“当堂检测”的内容完成效率不高,甚至无法在课内完成,特别是拓展的知识练的机会就更少了。
由于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诸多的困惑,因此我今后更应积极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中去,努力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2.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二
首先让我感动的, 就是蔡校长本人的事迹。蔡校长在书中提到,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活着, 就是要吃苦, 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 才能有所作为, 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 一辈子自学, 一辈子创新, 就一辈子幸福, 一辈子快乐!这些人生观, 蔡校长不单单是说到了, 更重要的是蔡校长也做到了, 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蔡校长在洋思中学干到六十四岁才退休, 退休后又任教于永威, 他一直遵循一句话:“多干了, 不仅多了贡献, 而且也多了学习的途径, 可以多学本领。”正是这句话, 道出了蔡校长这一生做人的态度、做事的精神、处事的原则、成功的秘诀, 也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一个成功的校长的背后也是多想事、多做事、多吃苦, 在平凡的教育教学中创造了伟大, 奇迹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在长期如一日的艰难的思考和行动中创造出来的。我觉得我们要学习的不光是蔡校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更要学校蔡校长和老师们身上的那种长年如一日的吃苦精神, 脚踏实地、少说多干、认认真真的做事精神。
除了蔡校长的“吃苦是福”的精神外, 我们还要学习蔡校长的教育思想。蔡校长的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八个字。这个理念听起来极为简单、朴素, 但是要实行的好, 却异常困难。
先学后教并不代表不教, 而是教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 蔡校长提出的教学方法重在学前引导, 学中辅导, 学后督导。“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 其背后真正过的意义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正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洋思人认为, 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 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才有可能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中, 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
通过学习“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我有所感悟。
首先, 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主动学习, 主动思考, 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一大特点。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 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先学习, 当然自学并不只是简单地自己看书, 在自学的过程中, 所有学生要做到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起到引导的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做这些工作, 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行动领悟出知识的理解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 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 在没有自学之前, 并不了解知识的内容、背后的真谛, 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 不仅仅学会的知识本身, 也对这些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感悟, 这一过程就是一种创新。虽然老师在自学之前给出了一个相同的学习目标, 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再加上他们不同的生活经验, 即使得出相同的结果, 但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感悟, 而这一过程, 也是一种创新。
其次, 处理好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 真正的发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这一指导方针。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老师一味的教, 而学生只有听的权力, 师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 学生也没有机会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新课改的出现, 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能是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而应该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从“一线”退到“二线”, 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 创造一切有利于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学习条件, 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 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上课前, 不仅要备课, 更要备学生,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因材施教, 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发现者、组织者、激励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 培养能力, 提升素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实践, 教师和学生真正的实现了互动, 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系列关于教与学的关系的思想。
作为一名老师, 在刚刚走上教师讲台, 从学生角色转变成老师角色的初期, 我深切的体会了一个观点, 就是当自己能够正确的教授别人知识时, 对知识的识记和掌握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仅仅是学习的时候。所以, 我认为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中的尤其突出的一个方法是, 学生教学生。在洋思中学的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教学生的这种景象。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 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学生教学生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它更大的作用是体现在课后。在课堂上, 这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 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 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但由于洋思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的, 平时都生活在一起, 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 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 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 结成帮扶对子。
学生教学生、“一帮一”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 而且还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 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 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 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样一种教学方式, 不仅仅同时提高了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成绩, 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 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帮助的态度,
3.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三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65-0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三个课堂教学环节。“先学”不等同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它是在课堂教学之始,根据教师所列出的学习目标来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而“后教”则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当堂训练”这一环节则是教师预留部分时间,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所设计的达标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最后评价、总结的课堂教学活动。笔者将结合当下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践行的。
一、先学学扎实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先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课堂效率。因此,“先学”环节必须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初,为学生指明自学方向,列好自学指导任务,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使得“先学”能够学扎实。
例如,笔者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学生首先自读课文,进行“先学”环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进行拼读,有读不懂的地方用笔做上标记,教师巡视,将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写在黑板上,再由其他学生来帮助解决。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会有疑问作者为什么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标题,还加引号,此时,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文本内容的“研学”,去探寻作者究竟讲了什么。重视学生的初步阅读感受,这种“先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文本能够更好的去感知和理解,并在“先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疑问去听讲,使得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能和谐统一,既彰显了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导向,也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扎实。
二、合作应放手
当学生的“先学”环节有效落实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去给学生解疑,而是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的形式,自己去解决。对此,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并交流,既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优势互补,还能激发学生思维,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对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组明明是对立的情形,但作者为什么要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理解有一定难度。此时,我并没有急于去给学生解释,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合作学习,用集体的智囊共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们分工合作,讨论、交流、记录、发言各司其职,既有利于其各自特长的发挥,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后教在于精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中,“后教”这一环节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旨在为学生纠错解疑的。由于时间的分配问题,决定了这一环节的用时太长。因此,教师此时的“教”就是要精讲,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精讲要求教师的“教”: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讲;有会的讲学生,要让学生来讲,教师不再重复;学生讲解有遗漏的,教师要及时补充;学生讲解出现错误,教师第一时间纠正。
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的小组代表发言时,笔者就遇到了上述几种情形。在发言时,有的小组同学认为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因为父亲比较严厉,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父亲的审美能力不一样,还有同学说因为母亲更爱孩子,甚至还说自己在家里也经常会遇到类似情形……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就要对此进行讲解和更正了。“后教”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学生进入“当堂训练”环节的一个保证。
四、训练提实效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强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宗旨应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搞好扎实有效的“当堂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当堂训练,既能有效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也是将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迁移和提升的有效途径。
就如笔者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学生在阅读了母亲赞扬巴迪的一段话,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母亲看到巴迪的诗后兴奋、激动、赞赏的心情后,就设计了如下课堂练笔:“听了母亲的话,巴迪心里美得不得了,激动而自豪地等待着爸爸回来。他心里反复地想,爸爸会怎样赞扬他呢?如果你就是巴迪,请用一段话把他期望中爸爸的反应写出来,注意抓住爸爸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然后让学生将各自所写的当堂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得前面所学的方法得以有效应用和深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要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断的去自主尝试,学会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从而激发学生去实践的欲望,在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如此,才能使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光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教学模式析[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师范学校学报,2007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四
《小红帽》的教学设计
一、辅助环节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小红帽》。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2.学习《小红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教育学生懂得尊敬老人是应有的美德。
二、先学环节(一)自学指导
用10分钟的时间你们认真看课本第 15页的内容,重点看小红帽的这一幅图。
应达到的要求:10分钟后比谁唱出了小红帽的歌曲。(二)自学(10分钟左右)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唱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小红帽的歌曲,试着唱一唱。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学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
(1)让学生站起来说说,唱唱,其余学生听一听。(2)生大胆回答,师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后教环节(10 分钟左右)
1、播放视频故事《小红帽》。
2、讨论:看完小红帽的故事,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最后小红帽战胜了大灰狼,我们都喜欢小红帽,她是一个美丽、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样,做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学生。让我们一起唱着欢乐的歌声来庆祝小红帽获得胜利!小红帽的故事是如此的有趣,在很早以前由著名的词曲作家赵金平、陈小文、张宁吧这个故事谱写成了一首歌,想不想学习呢?
4、聆听录音范唱。
5、一起看着歌谱、歌词来学习《小红帽》,加插学习乐理。
︵ : 圆滑线
6、节奏训练:在这首歌中有哪几句的谱子是完全相同的? 重点节奏: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四:当堂训练环节(16 分钟左右)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小红帽》
五、课堂小结(故事、简介、歌曲、节奏、演唱)
六、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要明白《小红帽》中的道理。
2、继续练唱《小红帽》。
七、板书设计 小红帽
|=D 2/4 巴西儿歌 ︵ : 圆滑线
节奏: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八、教学反思
5.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五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2、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自学指导
1、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2、我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请同学们带着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5、电脑生字课件,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6、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后教: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六、当堂训练
⑴ 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
⑵ 辨字组词:
窃()炒()踮()饿()
穷()吵()店()鹅()
惧()皱()碗()撑()
具()坡()豌()掌()
第二课时
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也学得不错。我相信,这节课,孩子们一定比上节课的激情更高,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去体会,去感受那位窃读的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2、找出重点的句子,认真读句子谈谈句子的含义。
3、感悟课文的写法。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勾出。
⑴ 抽生答找出的语句,检查学生找的情况。
⑵ 全班齐读这句话: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⑶ 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 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又惧怕?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2、小声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体现小姑娘快乐的语句,用“__”勾出;找出能体现小姑娘感到惧怕的语句,用“△”勾出。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从这些语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文中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的。
5、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感受小姑娘的快乐和惧怕。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后教:“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感情升华,感悟写法。
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后教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五、当堂训练
1、以后你应该怎样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3、小练笔:好书伴我一生。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把握这几方面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的。其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窃读”滋味的动作心理描写及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受到了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学生只停留在了知道哪些是动作描写,哪些是心理描写,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进行准确生动的心理描写,怎样将学到的描写方法学以致用,怎样迁移到学生的作文当中这一点感觉还是指导得不够到位,有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些描写方法。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问:
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为了解课文内容,进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爷爷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三、自学指导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3、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苗苗给季老提了哪些问题。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 交流预设:
⑴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⑵ 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 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 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⑶ 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 “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 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1、过渡激趣:
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内容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2、揣摩人物的特点。
3、说一说季老与苗苗分别有什么特点?
4、自由读课文,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5、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6、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全班对他俩的朗读进行评价。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七、当堂训练
1、、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⑴ 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⑵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2、辩论:
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不过,全文内容较浅显,没有过多深奥的词句。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完课文以后,我安排了学生对爱好读书的同学或新来的实习老师进行采访活动,并且写了访谈录。学生对访谈录的格式掌握得很好,但是,采访的问题准备得不是很充分,有的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双方交流的话题不是很深入,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也不够自然。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爱到启发。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借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3、大家谈得都不错,有这样一个人,她说(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
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⑴ 理解“毫不犹豫”。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
⑵ 朗读体会。
3、这个“我”是谁?
(教师简要介绍人物资料)
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 指名读,理解“侣”在课题的意思。⑵ 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问题?
二、自学指导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3、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错。
4、概括课文内容。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
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书作为自己伴侣的原因。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一个家为什么呢?
出示: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瘦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⑴ 自由练习读。
⑵ 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① 出示: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A、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B、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 出示:
偿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再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哪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A、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什么?
B、多读几遍,联系生活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C、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 ③ 出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读,谈体会。
⑷ 仿写比喻句: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
4、指导朗读所有出示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四、当堂训练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书写,选择你喜欢的词或难写的词写两遍。
3、用“毫不犹豫”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回顾上节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
二、学习目标: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三、自学指导:
1、梳理写作顺序,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用自己的语言简介读书方法。
2、谈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对我的暗示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学生所读第7段,边读边勾划批注:
⑴ 自由读,想像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样向人家介绍你的读书方法?相互理解“新东西”的意思。
⑵ 梳理写作顺序,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用自己的语言简介读书方法。
⑶ 谈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对我的暗示。
⑷ 挑战读,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富有感染力。
⑸ 你看,读同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说,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⑹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⑺ 指导背诵7段。
五、当堂训练
1、仿写填空:
你喜爱的书就你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爱的收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_。
2、写几条读书名言。
3、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
首先
朋友
书是
家
一遍又一遍地读
然后
故地
最后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把课文第七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首先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感悟,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如何反复读好一本书的方法,然后和学生一起以《窃读记》为例子一步一步地感受作者的读书步骤,并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反复读书的效果。
另外通过比较的方法,体会了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其中第二自然段的3个反问句较之以往遇到反问句更加复杂,比如“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我让学生改成陈述句,促进对语义的深入理解,对语言文字的处理能力。
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则提出要善于读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问:你有什么问题?(如:课文中我的“长生果”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把书比喻为我的“长生果”?)
二、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三、自学指导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仔细阅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从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3、理解了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2.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根据自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4.同桌交流检查读书情况。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后教: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看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作者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仔细阅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从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作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3、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理解了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后教:
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把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而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将书喻为长生果,可见作者对书的钟爱。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品读语言,学习作者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
1.生动的比喻。让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积累运用: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
3、联系实际,交流体会。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六、当堂训练。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在读书中所得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 我想首先得让同学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
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既做到以学为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6.“先学后教_当堂训练”教学反思 篇六
本学期,我校全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掀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模仿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有一些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本书的内容看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减少了作业的抄袭。
(二)老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么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
(2)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在“后教”阶段,也要注意三点:
(1)要知道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地方。
(2)要讲清规律或道理。学生遇到问题,关键是对道理、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道理和规律,使个别上升为普遍,在揭示规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尽管教学语言不多,只是三言两语,但要能揭示规律,道破原理。(——功夫在课前)
(3)要指导如何运用(授之以渔),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识。
3、当堂训练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带抽查面批。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关键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
7.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七
2009年11月, 《人民教育》发表的赖配根撰写的《解放“学习力”》一文, 肯定“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是高效的教学法, 它既能提高质量, 又能减轻负担。
的确, 洋思中学20多年的成功历史和永威学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都证明:“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因为运用这种教学法, 课上一两分钟的辅助环节 (板书课目、揭示目标、自学指导) 后, 每一个环节都在“考”:在“先学”环节, 学生看书是准备考, 看书后的检测是考;“后教” (更正、讨论解决自学中的错误或疑难) 环节也是考;最后“当堂训练” (完成作业) 更是考。这样有静 (静悄悄地看书、检测、当堂完成作业) 也有动 (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 静中有动 (动脑)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都在引导学生紧张、愉快地学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尖”补“差”, 结果既能让学生学好知识, 达到“堂堂清”, 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精神、态度、品质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学校课堂上学生不看书、不动笔、不练习, 只是在你发言、他评论, 表面上学生动起来了, 热热闹闹, 其实学生轻轻松松, 不动脑, 这样能提高学习质量吗?
洋思中学、永威学校的实践还证明“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每节课都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把课本上的练习、习题统统完成, 这样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课后不做作业, 只要更正错题, 下工夫读书。二是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教师课前不印发任何预习题、练习题, 不要求学生做什么预习作业, 更不要求学生参与备课。学生学习新课, 是从课堂上读书开始的。
教育部规定教师要备自己所教的一两门功课 (教师有备课的时间) , 却没有规定让学生备自己所学的那么多课。有的学校却要求学生在课前参与备课, 做预习作业, 准备发言稿, 一节课常常要花一个多小时。如果每节课都这样, 一天有六七节课, 哪来那么多时间?还能减负吗?还能规范办学行为吗?再说, 这样把学习的主要任务放到了课前, 本末倒置, 课堂上学生轻松 (几乎没有上课的必要) , 课堂效率会高吗?
“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对立的, 还是统一的?有人认为要“减轻负担”, 就不能“提高质量”;要“提高质量”, 就要增加学习时间, 向课前、课后延伸。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种田不是既大大减少了用工, 又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 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吗?其根本原因就是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样, 既“提高质量”又“减轻负担”,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高效:依靠科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怎么才能高效呢?是课堂上教师放任自流, 学生轻轻松松;还是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紧张学习, 当堂达标呢?的确, 课改之花多种多样, 遍地开放, 有些花似乎很美, 但不结果, 或者结小果、结苦果;有些花似乎不显眼, 但能结果, 结大果、结甜果。该栽什么花呢?不用辩论, 要学会自己选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 必须从实际出发, 去实践、去探索, 怎样能高质量、轻负担, 就选择怎样搞。在搞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完善提高。
二、既学好知识, 又提高素质
因为“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有人就以为它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不是素质教育的模式。有人说, 课堂上要的是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生做人, 而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 甚至不要求达到什么学习目标。似乎要提高质量, 就不能实施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 就不能提高质量。这些把学习知识与实施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不对的。
其实,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紧张的学习、当堂达标, 而且能在紧张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运用这种教学法, 学生紧张的自学、当堂达标, 培养了其各方面的能力, 如读书、思维、说话、自学、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等。如今, 永威学校80%以上的学生靠自己读书、思考, 就能模仿例题, 做对习题, 当堂达标, 而且能够主动教做错的、暂时落后的同学, 少数“后进生”通过自学一般能完成80%的学习任务, 剩下的疑难问题靠同学帮助也能基本解决。运用这种教学法, 教师以良好的形象、态度、情感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紧张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丝不苟、耐心、细心做事的习惯, 培养了自信心、责任感、独立自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严守纪律等品质以及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等。运用这种教学法, 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减轻了课业负担, 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锻炼时间, 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达到全面发展。
课堂上学生能否紧张地自学, 不仅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志, 而且是能否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因此, 我们要依靠科学的方法, 统筹兼顾, 一方面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达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以教师自身美好的形象、一丝不苟的态度、丰富的情感来开展德育, 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两方面都做到了, 才是有效的素质教育。
三、课改不能违背规律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体现了学生主体原则, 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 而且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 即“以学定教”, 根据“先学”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 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变成“节目主持人”, 在发挥主导作用。尽管教师讲得少了, 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教师引导, 尤其是教师要谋划好学生自学的策略或设计好学生自学的“作战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感情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学” (学生看书、检测) 和“当堂训练” (当堂完成作业) 都是自主学习, “后教” (学生更正、讨论) 是合作学习,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运用这个教学法, 还能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的关系:课堂上,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先学——读书、检测) , 暴露出疑难问题, 个人不能解决, 再让学生合作学习 (后教——更正、讨论) , 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 也有了合作的内容 (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合作的目的 (解决疑难问题) 、合作的方式 (更正、讨论) 、合作的对象 (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 懂了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 。这样的合作学习 (后教) 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最后还是自主学习 (当堂完成作业) 。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就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先学”是学生看书、检测, 一部分学生做对了, 一部分学生做错了, 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分层后怎么教学呢?“兵教兵”, 即合作学习, 让做对的学生给做错的学生更正, 让懂了的学生讲出“为什么”, 最后教师点拨, 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体现反馈矫正原则。“先学”就是暴露问题, 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后教”就是及时矫正。“先学后教”本身就是反馈、矫正的过程。再说“当堂训练”, 也是在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便于课外及时矫正, 即学生更正, 教师辅导, 及时“补缺”。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三个辅助环节和三个主要环节, 步步由浅入深, 不可颠倒) 。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先学”是学生实践 (看书、练习) , 形成初步的认识;“后教”是“兵教兵”, 也是学生实践, 加深认识;“当堂完成作业”还是学生实践, 让学生在作业中举一反三, 进一步认识。这样, 每一步都让学生实践, 从中形成认识, 全过程都让学生实践, 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形成能力, 全面提高素质。
我们推广“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必须统筹兼顾,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又要依靠科学、遵循规律;既要学生紧张自学, 又要教师科学引导;既要用好教材, 又要走出教材;既要抓知识、能力学习, 又要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既要常年“赛课”, 又要不影响学校正常管理。
课改必须坚持实践创新, 但实践创新必须依靠科学, 遵循规律, 绝不能搞成极端化, 由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绝不能搞成违背规律的“颠覆”, 否则是要吃苦头的。
四、课改也要“包”
怎样推广“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并能获得最好的效益呢?我认为“包”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包”字到农村, 能使农民致富;“包”字到工厂, 能使工厂扭亏为盈;“包”字进学校, 学校就会越办越好。课改一“包”, 就能大见成效。
课改“包”什么?包效果。我们搞课改要坚持“效益第一”的观点, 以效果作为评课的唯一标准, 效果好的教案就是好教案, 效果好的课就是好课。
学校把教师讲课的效果写进“教书育人承包制”, 对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课上能让学生学好的, 给予奖励并增加基础工资;对不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课上不能让学生学好的, 少发当月考核工资, 甚至辞退。
怎么“包”效果呢?一是坚持严格考核, 做到公平公正。根据“教书育人责任制”及学校的备课、讲课制度和赛课制度, 各学部常年赛课、评课, 评出等级。一轮赛课结束后, 各学部让获得优质课的教师给全校教师上观摩课, 请全校教师打分, 评出学校优质课。我校每月发动家长、学生测评教师, 学校统计并公布满意率, 对学生、家长提出的课改意见归类, 研究解决, 促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二是加强思想工作。在“包”的过程中, 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为了及时解决问题, 不让问题成堆, 不把矛盾激化, 学校必须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三是讲诚信, 说话算数。按照“教书育人责任制”的规定坚决兑现。学校给评上优质课的教师增加津贴, 予以重用。
五、课改不是一夜间就能成功的
搞新课程改革, 必须坚持长期的实践创新。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完善:1982年从抓“当堂完成作业”开始;1996年形成“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制成录像片, 向全省推广;1999年, 江苏省召开全省教学工作会议, 发文推广;新课改后, 仍在不断完善。
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坚持常年赛课, 不断探索, 也有4年多了。2006年秋, 初中部三个月搞了三轮赛课, 取得明显成果。2007年, 小学部常年赛课、评课, 形成了适合儿童特点的小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数学、常识课采用“四个一”教学模式, 即看一看 (学生看例题) 、做一做 (学生仿例题, 做习题) 、议一议 (学生更正、讨论, 教师点拨、归纳) 、练一练 (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语文课采用“几个比”教学模式, 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 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2008年2月, 高中部教师和初中部教师一起赛课、评课, 高中部教师不断更新观念, 也基本掌握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
各学部课改基本上路后, 就分别常年赛课、评课, 探索不停。2010年暑假, 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都认真整理, 编写出了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全学期教案, 供全市各学校教师使用。平时上课前, 教师只需充实内容, 略加修改, 课上根据学情再作必要的调整。
我深深地体会到, 课改是长期的任务, 只能打持久战, 不能打速决战, 更不能搞一夜工夫的“颠覆”。
六、校长是课改的排头兵
校长要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因为课改是难事, 是复杂的综合工程, 看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能坚持数年并获得成功就更难;课改是大事, 它关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并且努力把这种思想变为师生的思想和行动, 这是课改成功的前提。
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注意求真务实, 不讲空话, 不做表面文章, 更不弄虚作假。2003年, 《江苏教育报》多次发表我的文章。我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反对课改方面的形式主义、花架子。我于2003年在河南省就作过“课改也要打假”的讲座。我一进永威学校, 就亲手制定了《效果是衡量课的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 制定了有效的备课、讲课、评课制度。我看教师的教案或听教师的课时常问:“这个环节效果好吗?既然不好为什么要这样?赶快想一个效果好的办法。”教案改来改去, 就是追求高效。2007年11月, 我写成《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的长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依靠科学、遵循规律, 反对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这样, 我和教师们一起求真务实, 努力不搞无效的课改。
我整天不离课堂。有位高中语文教师劝我说:“蔡校长, 你要像象棋中的‘帅’, 稳坐中央, 不要出来, 什么事都让别人去干, 不必自己去听课、评课……你年纪大了, 要好好保重身体。”我当场严肃地说:“按你说的方法当校长, 还能把学校办好吗?我一定要坚持靠前指挥, 走动式管理……”4年来, 我全身心投入, 整天奋战在教学第一线。
8.“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篇八
【关键词】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61-02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成“导”。
一、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语文教材内容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不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2、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才真正是获取信息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关注學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别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意义构建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的学为起点,让学生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主动探究和学习。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先学”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学生先“下水”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练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当堂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是检验“寓教于学”的有效途径。学、教、练将课堂教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当堂训练”既可作为教学环节来呈现,也可作为一种教学形态来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画图、板演都是一种“训练”。因此,“当堂训练”的外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训练。
三、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一)辅助环节(3-5分钟):
辅助环节包括三项内容:①板书课题;② 揭示目标;③ 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具有启发性或激励性的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用投影显示。教师板书或出示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揭示目标。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用一两句话口头表述或用投影展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出示目标,出示的时间都不能太短,应该让学生听完或看完之后还有思考的余地。但是,在一堂完整的语文课中,学生比较关注的往往还是知识目标的达成。所以,也可以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省略,具体在课堂内容的进行过程中渗透。
3.出示自学指导。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也就是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等,同时还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的自学一定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l.学生读书或看书(自主学习)。“先学”,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要带着问题读,边读书边思考自学检测中的习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组织教学,确保人人专心自学。在学生开始自学时,教师要巡视、关注,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有创造性结果的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生,可给他们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专注地自学,没有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二是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情,了解学生自学进度,适时引导,同时也极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性问题,是属于旧知识回生出的错还是新知识未掌握出的错,对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下一步的“后教”作好准备。
(三)“后教”环节(12分钟):
教师要注意做到三个明确:① 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无错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好了思维和解题的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②怎么教,“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教师再教。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学生帮解决的问题,同学记忆是最深的,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③教的要求,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必须教出方法,教出规律,错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当堂训练(不少于8分钟)
目的: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对教师要求:①课堂检测时间不少于l5分钟;② 检测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试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必做题和选作题或思考题,对学生分层要求;此环节中,训练的内容重在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训练的形式如同考试一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四、总结
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 ”、“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工作的重心应由老师如何教转向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实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最终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促进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德潘.《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9.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九
任丘市梁召中学 王雨振
每当向来宾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时,蔡林森校长总会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公式:
先 学 后 教 当堂训练
(看、练)(兵教兵)
(练)
(生)——(生)——(生)
一、洋思模式简介 1、6个环节:
①出示课堂学习目标;
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④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⑤组织师生交流讨论;
⑥当堂练习、当堂巩固。2、6个方面的先进性
①精讲多练 ②自学辅导 ③以学生为主体④帮助学生学会练习⑤教师指导下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8个具体问题 纪律问题、注意力集中问题、认真学习问题、学习效率问题、学困生问题、差异性问题、学习兴趣问题、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问题。
4、三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好的学生-----超过书本要求 中等学生-----达到书本要求 差的学生-----基本达到书本要求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第一次备课:学生自学什么内容? 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习中会存在哪些问题? 怎么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2)揭示教学目标:
课前目标: 全面性
针对性
教学五不准:教学目标不准超考标; 教学目标不准超教材;
不准增加教学内容; 不准降低教学标准 ; 不准降低教学质量。(3)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
二、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1、学生“先学”阶段;学生自学: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测标反馈: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第二次备课: 判断存在的问题,是旧知识返生还是新知识夹生,梳理归类,调整教学方案。
2、教师“后教”阶段
通过学生更正,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差---帮助学困生解决基本问题。
培尖---尖子生通过帮助学困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教师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教的内容、明确教的方式(兵救兵)、明确教的要求(师点拨)。
3、当堂训练”阶段
• ---“当堂训练”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两个
● 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清”。●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当堂训练注意事项:
●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
课堂作业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交作业本。
●
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作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 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 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
4、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该模式在于首先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然后发给学生相配套的练习题,由学生当堂完成,遇到困难先通过同桌或其他同学相互帮助完成,教师当堂批阅,或将学生所做的练习及时收起,通过批阅就能知道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本情况,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较完整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消化了基础 4 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分析、解题能力的速度和准确性,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维,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5、关于“兵”教“兵”
①“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三、通过这次对洋思中学这一教学模式的考察学习,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这所名校积累的典型经验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
1、学习他们坚持改革的勇气和胆识。学习洋思中学最重要的是学精神、学境界,学习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一心为学校的思想境界。
2、学习他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堂教育观。让学生成为探索者,自己动手去做、动耳去听、动情去谈、动笔去写、动脑去思,“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 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出结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学习他们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恰当教学方法。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他们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与之配套的是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
4、学习他们把教师的集体备课、观摩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方法。洋思中学的集体备课雷打不动,时间、地点、内容、核心发言人、集体讨论制度落实的好。他们的公开课重在评价,“谁对我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爱、最大的帮助”。评课时,优点讲的少,不足讲的多,并且将评课结果(优点和缺点)在校园公开。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需要胸襟,需要勇气。
5、学习他们把合作学习,兵教兵,优带差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所学校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在合作学习中全体学生受益,共同进步。他们妥善处理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关系,找到了优生培养和后进生提高有效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洞开生命的课堂
生态体验专家刘惊铎说过:“教育场是生命场。有效的教育,需要有效的生命投入。”教育教学的真正功夫是洞开学生生命感觉之门,激发学生的生命能量,让每一学生绽放生命色彩。
一、激发情趣,洞开生命 精气神
二、设置目标,引领探究 学生自己设定目标,关注期待
三、追随疑问,自主学习
6分钟,比一比,学习的主人,不干涉,不提示
四、史论结合,小组合作
五、巧设过渡,构建体系
六、深挖广拓,循循善诱
七、语言明晰,条理清楚
10.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论坛材料 篇十
当堂达标训练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式要多样化,诸如提问、抢答、学生自拟题目互相测试、黑板板书等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景中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广度,以增加课堂实效。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设计当堂达标训练题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转变:
一、变“巩固知识”为 “自我表现”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二、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其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程的归宿环节,前三个阶段原活动都是在为这一阶段的完成蓄积力量。一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因为只有搞好为这一阶段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突发奇想,敢冒风险,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行。
三、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1.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气氛;先学后教;效率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近年来,本人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
1.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促进学生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教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教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要加以指导,给每个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2.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发现真理,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学习材料,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5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换位。如:125、152、215、512、521,让学生检验数字换位后,各数还是不是5的倍数?对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急切想探索其中的奥妙,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1.学生能叙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叙述。《数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思考过程”,并通过训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能力。比如: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这样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反馈频率,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场等等。
2.学生能发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好方法,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机会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自主学习的表现。
3.学生能提问的尽量让学生提问。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疑问。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多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参与条件,提高课堂效益
1.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教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教育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点拨,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剖析数量关系。根据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转换解题思路,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学过程中要多设疑问。教师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疑问、揭矛盾、破疑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好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争辩,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位。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获得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变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先学”阶段,教师要提出先学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看书,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后教”的教,是解决经过处理后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尝试过程中产生的疑点。这样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都得到了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研究出各种教学模式,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推荐阅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评课10-23
初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06-24
五年级语文先学后教09-01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09-04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09-23
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06-23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题08-01
小学语文奥赛训练题09-07
安徽中考语文专题训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