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4-09-15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共10篇)

1.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一

浅析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及现状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是检验物理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实验在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反复品味到深刻的物理原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1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才能学,好进而用好物理。而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通过实验,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不仅可以激发,还可以稳定和发展。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时机,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具有典型性、复杂性、趣味性。在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及变化过程,把学生的无意转化为有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最需要观察的事物,并指导学生观察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训练学生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及时捕获重要现象。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学实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现象。这样通过实验与实际的结合,轻松地达到了物理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完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加深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和理论,进而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产生。物理实验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现状

2.1仪器短缺限制实验教学的开展。

我校实验室和器材保管室虽各有2个,但实验仪器配备任然严重不足,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远不能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需。且现有的实验器材损坏严重,不少器材缺胳膊少腿,多数器材老化,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有序进行。目前很多实验设备都还是前几年普

九、普实验收时根据老教材的实验配备的。很多实验活动不能开展或现象不明显。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并不能让每个学生进行,只能由教师一人在教室里演示。

2.2应试教育造成对实验教学的短视。

现行考试的形式主要还是通过笔试检查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和理解运用情况,考察的重点还是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等抽象思维能力考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不能真正在有限的卷面上完全反映出来,科学探究的精神也无法得到体现。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水平就显得更有活力。教师不得不以教代学、以讲代做,大容量地给学生灌输应试方法,把学生置于题海之中,保证学生考试好,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就搁在一边。

2.3教师的思想观念淡化实验教学

像张维中学共有七位专职或兼职物理教师,教学待遇低、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加上实验管理员不经常在无法开展实验。同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使得在思想上淡漠了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更谈不上费时费力地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教出来的学生一碰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

2.4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导致实验呆板

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无论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其实验教学环节几乎是相同的,照着教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这样,其一是动手与动脑环节的脱离,学生只是机械盲目地进行操作,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不知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二是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实验器材的选择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时间和实验步骤的实施是按教师指令进行的,学生做实验没有时间、机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去尝试。因此无论从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这种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

2.5时间紧张阻碍实验教学的进行

实验探究活动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但是在初中阶段每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根据贵州省课程设置计划物理每周的课时又只有2―3节。物理教材的内容从章节数来看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多,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完成新教材安排的这些内容却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共有五个单元25小节内容,但每周只有两节课,如果按十六周计算,一共可以上32节课,再除去单元达标测试与讲评,就没有时间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赶进度而使学生草草地完成实验,在没有深入思考的前提下草率地得出结论,探究的效果很不理想。结束语

以上几种实验教学现状极大地影响着我校物理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极不相符,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二

一、农村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的现状分析

连续调查了三年初三学生在家完成家庭小实验的情况, 除了几个非常自觉的学生能完成比如用醋去除热水瓶、茶杯、地砖上的污渍之类的实验外, 其他实验几乎都不会去做.造成农村学生不去完成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家长不重视, 家庭教育在学生动手方面的教育引导缺失.

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忙于生计而选择打工, 而且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 他们在工作完了回到家, 很少会顾及到自己子女的学习.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这些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很少, 这造成了农村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 初三毕业班学习的压力和其他学科对化学的“挤压”.

化学作为一门起始学科, 在初三才开设.初三是毕业年级, 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 学习任务重, 时间紧, 课外有较多作业要完成, 学生根本没时间和兴趣去完成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家庭小实验.化学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大学科”、“传统学科”相比, 在学生心理上已然与政治、历史学科“划”到了“同一级别”上了, 在学生思想中重视度不够, 就连平时的化学作业都要排在数学、英语、语文、物理之后才完成, 更别提课外的化学实验了.特殊的年级阶段, 特殊的学科教学要求给化学的教学带了了很大的压力.

3. 化学教师自身的认识不高, 指导督促力度不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较多, 在日常的教学中, 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以至于产生了将学生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 将重点实验变为了“简易实验”, 甚至将演示实验变为了“讲解实验”, 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鸡肋”.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学生在思想上忽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不清楚化学实验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时的指导力度不大, 在课外督促学生完成实验的力度不大, 这些在学生开展实验过程中“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的障碍.

二、提出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的有效对策

1. 通过组建化学兴趣小组, 建立课外化学实验的“联络人与合作者”.

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 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比较容易和畅通, 大多数家长不介意学生之间的往来, 有的学生与化学兴趣小组成员的家离得很近, 这为他们之间“合作”开展化学实验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合作完成家庭小实验的方式, 可以有效开展的较大范围内的化学家庭小实验活动.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首先是一些具有较强化学兴趣的学生, 其次他们的学科知识也非常好, 他们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去帮助别的学生去完成家庭小实验, 不仅可以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 增强他们的自豪感, 同时也能起到“反监督、反督促”的作用, 也给予了他们自觉做实验的习惯.

2. 化学教师加强开展化学实验的宣传和教育引导.

从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实验室图片说起, 介绍拉瓦锡的著名实验,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创造条件开展实验对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讲述一些科学家如牛顿, 一位学习成绩不好, 还经常受到歧视的人.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 如风车、水车、日晷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 计时较准确, 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有时, 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 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 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 人们大惊, 以为是出现了彗星.李时珍、达尔文、爱迪生这些镌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名字, 以及他们背后金子般的成长启示.通过这些故事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自信心, 使他们获得开展化学实验的强有力的“内驱力”.学生的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成长与教师有目的、有针对的引导教育是分不开的.

3. 为学生开展课外实验创造条件, 为他们的实验活动提供有力的展示平台.

正如前面提到的, 作为农村学生, 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比较困难, 此时, 我们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 而不是简单的布置学生去完成化学实验.教师提供的帮助包括实验的一些前期指导, 帮助学生预设实验的过程, 通过预设可以使学生找到实验过程中的存在的困难, 哪些困难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解决, 哪些困难需要化学兴趣小组成员的帮助, 老师可以提供明矾、酒精、硫酸铜、试剂瓶、铁架台等之类的仪器和药品.为了能给予学生完成实验的反馈, 教师应当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教师可以将数码相机借给学生, 让他们用数码相机记录自己实验的过程, 然后到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介绍、分享给全班学生, 此时学生内心的责任感、自豪感被“放到了”最大, 这样的汇报和讲解也给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激发了他们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兴趣和动力.

3.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教学质量

引言

物理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学生整个教育阶段占了很大的一个版块。物理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能够拓展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激发潜能,教学成果必定会更高效,更生动,更全面。但是,国内大部分学校都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过分追求卷面上的高分数,却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国内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相当的弱。

1农村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管理员不专业

据了解,有些学校的实验管理员不是物理专业,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些学校物理实验室管理员的身份是这样变化的:化学老师兼任管理员→物理老师当管理员→历史老师兼任管理员→后勤工作人員→数学老师当管理员→实习大学生当管理员。从这些变化过程来看,没有出现过专门负责实验室管理的人员。他们的这些业余管理员也就是拿着钥匙,平时为学生们开开门,清理一下灰尘,以备上级领导来视察。实际上,做实验都得任课老师亲自去准备。据调查,农村学校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2学生物理知识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中学生受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制约,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自我动手能力差,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自信的态度必然会影响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不能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农村中学普遍每个班的学生都特别多,教师对学生的针对性也比较低,很难针对所有同学的问题都一一照顾。

1.3物理课时实验少

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师都是一个人带好几个班。学校很少专门安排实验课,多数是老师在课堂做实验,学生参观。这样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需求,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1.4缺乏完善的物理实验条件

目前在农村中学中,有很多学校经费资源缺乏,其仪器设施设备落后,连教材中最基本的一些实验也难以实现;同时,由于现有的物理实验器材多为数十年前所购置,加之保养不当,其不但老化严重且相对教材而言也过于陈旧。另外,一些农村中学实验室一般都是封闭的,平时学生不能用,只有课上需要的时候,才会派几个代表去实验室取出实验器材,用完再归还。极少会对学生开放,学生没有机会自己动手,不能自主学习研究,这样一来,仅仅凭课堂上那点东西,必然不会达到学习物理的初衷。

2改善农村物理教学现状的对策

2.1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作用很重要。但是在传统教育的笼罩下,教师和学生都重视结果,重视分数,重视升学率,轻视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善于卷面作业,和纸上谈兵没什么区别。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物理这个学科对于学生也是负担。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不仅着眼于当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融入社会的技能培养。要充分提高对实验器材的利用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在安全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去扩展实验。其实,课堂教育应该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习物理的初衷。

2.2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农村中学物理教师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从学生入手。目前,学生上课不积极,不光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这和教学教师也是有关联的。为此,教师需要摒弃教学中的老一套模式,结合新课改政策,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这就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譬如,在教授“电流热效应”时,一些学生很难凭空理解,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物理现象,教师可拿日常生活可见的电灯、电暖器等来举例,解释电流热效应即是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出热量的现象。这些方式,不仅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理解物理现象。

2.3不定期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学校应该改变实验室的封闭现状,对学生实行半开放政策,贵重的实验器材,可以在管理员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课堂上,在实验仪器短缺不够分组实验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轮流到实验室做实验,这样可以把无法分组实验的学生分时间段来完成。

2.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当前由于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欠缺,不能及时更新实验器材和设备,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对实验的结果和完成造成影响。这就会间接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怀疑,失去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专人来管理,对实验器材定期检查,清理和维护;二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上级部门应该重视实验室教学,注入资金,及时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充实和更新;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

结语

中学物理实验是为学习将来更高一层次的物理研究的基础。实践中求真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发展,拼的不是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果学校能够改变老一套的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能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芳,王学文。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低成本教学资源拓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4:8-10。

[2]林生元。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4,04:134。

4.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四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是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教师和家长把教育的精力都集中在对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体育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身体能力各项指标严重下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反映身体能力的各项指标都处在下滑的阶段,城市中学生和农村中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落后,每天锻炼。

1小时等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另外,当地农村政府和中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的稀缺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传统和落后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总结大量的文献,实地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农村中学进行调研,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探索可以促进我国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

5.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篇五

赵翠莲

摘要:

中学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提高发展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中学必修课之一。音乐教学对于中学生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改革应重视培养音乐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以努力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在音乐教学中,应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促进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音乐教学

现状

对策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步转向成人,中学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提高发展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中学必修课之一。音乐教学对于中学生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与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领导不关心。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农村中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落后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中学,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音乐艺术细胞少。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算了,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农村中学重视音乐教学。

2.音乐教师少培训、能力差、素质低下。

目前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有一定数量的非专业教师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由于没有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非专业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 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差、素质低。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就算有,学校也不送他们去培训。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教学条件简陋,相关设施不完善。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中学,不仅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从事音乐教学的多功能讲台。需要指出的是,音响、音像资料也需要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

4.对音乐教学的投入不足。

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 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5.音乐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只是用录音机放一些流行歌曲给学生听,敷衍了事。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二、改变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现状,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学,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音乐课成为中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有师资的适度使用,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放任。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 教师的创造性。第三,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

3.加大音乐教学投入,增加音乐教学设备。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是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是感官听觉的教学。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各学校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专用教室,配置钢琴,拓宽渠道聘用专职音乐教师,尽快解决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并拿出大量资金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环境的改变,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才能体现,音乐教师忠诚音乐教育的信念才能坚定,从而使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得到开拓和发展。同时,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努力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如键盘、音像器材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乐器及西洋乐器,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等。而且要加大音乐方面的图书、相关期刊与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吸取更多的音乐最新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4.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学发展。

根据农村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做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相结合,在应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同时,地区地理环境与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做成沙垂、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串铃、用竹片加工成快板……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5.合理使用音乐教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不管是对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有适用性。要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合理使用音乐教学教材。在教材使用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当地的民歌,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等,这些歌曲既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删除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内容。农村学生基础差,对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很难接受。这种超出农村学生实际水平的内容会增加学生害怕音乐、厌烦音乐的情绪,因此,要适当的删除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音乐内容,增加一些他们熟悉的内容。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不断把音乐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6.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篇六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分析及建议

专 业: 物理学 姓 名: 王鑫龙 指导教师: 侯新儒 职 称: 副教授 答辩日期: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 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论对传统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别讨论了物理教学的五种基本形式,最后得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结合本人对中学物理教学现状了解发现:学校和教师对物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物理教学条件离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缺乏教师教学能力及实验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比较吃力,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也较差,不能有效促进物理教学的开展。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改善中学物理教学的应对策略,并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要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注重生成性教学等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现状;建议;分析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phys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bstract: Using the new curriculum ideas and modern teaching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physics and respectively discusses five basic forms of the physics teaching, finally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aspects and shortages.Combined with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teaching situ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it show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of the physics teaching is improving for schools and teachers, but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many factors, the physical teaching conditions are lagging far behind the requirements from the new teaching standards, lack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long-term mechanism of experimental skills training.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icult when they learn physical knowledge,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is also poor when they do experiments, and they can not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launching of the physics teaching.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o several coping strategies about improving the phys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proposes the changes through the “knowledge” to the “process” in physics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the generative teaching.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Present;Suggestions;Analysis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和深入展开,现有中学物理实验条件和实验教学活动能否适应和满足新课程要求,是所有物理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1]。而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物理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的针对某一课题完成一定的作业,练习的形式不仅是多种多样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物理复习教学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可以区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进一步掌握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助于逻辑记忆。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从传统的讲授式转变为启发式和讨论式,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起来[2]。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现状进行了解,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应对策略。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中学物理教学历来都是中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物理学科知识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基础文化知识,但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各地物理教学着重点各有不同,不仅存在南北两地跨省的地域差异,而且有国与国之间的物理教学差异。南北两地的差异决定于地方发达程度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等;国与国之间的物理教学的差异取决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各国的培养政策不同。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物理教学了解和对南方少数地方的教学了解[2],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论来审视传统的物理教学,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成功和不足之处。2.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2.1.1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之处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只是有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因为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训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明显直观,即演示

现象要明显、仪器简单、过程明了;③要安全可靠,即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演示要必须保证安全,正确对待课堂中演示失误,切忌弄虚作假;④要有启发性,也就是说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3,4]。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它的成功之处为:⑴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⑵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知规律;⑶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⑷提供示范,为学生训练实验技能创造条件。2.1.2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据了解中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兴趣相当浓厚,并且我们知道通过物理实验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基础教育实验条件整体薄弱,小学条件更差,以至学生所见实验设备、所做实验很少。因此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使用代用品。代用品的种类常见的有:量杯—量筒;水槽—脸盆;平底烧瓶—广口烧瓶;物体沉浮条件中铝箔—橡皮泥;之所以会出现使用代用品其原因为:①实验器材不全或不配套;②原来的实验器材作出的效果不好;物理实验学习的最大障碍首先是实验时间太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实验室经常出现多人用一组器材;其次是实验器材不配套,这与实验条件差和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密切相关,实验教材内容和方法处理不当也是产生实验学习障碍的原因;还有少数学生基础差、缺乏自信,极少数学生甚至是丧失了包括实验学习在内的学习兴趣,说明应试教育产生不少弊端。

(2)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够,现有的实验器材不能充分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觉得做实验浪费时间,做实验时课堂秩序难以驾驭,从而很少做实验或不做实验,这充分暴露了教师在育人理念上的落伍,此外教师的创造性不够,有些实验缺少一小部分器材,如果教师动脑筋找一些替代品即可补齐器材完成实验,而相当多的教师省去不做了[2]。

2.1.3 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相关建议

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育观和科学发展观。物理学是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增加实验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师待遇的提高是落实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

(3)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开展教具制作活动以弥补实验不足。教具制作不仅是实验教学研究的表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器材的不足,深受师生喜爱。

(4)建立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不断更新,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水平。这也是当前物理教师继续教育中有待改进的薄弱环节。

(5)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和作用,促进实验教学广泛、深入和持续地进行。(6)加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力度,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水平。高等师范院校既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又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要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加强高校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力度,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水平,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对中学物理教师开展实验技能培训,实现教师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一体化[6]。

2.2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2.2.1 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功之处

传统的概念教学着重从物理概念出发,着力从五个方面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①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②讲清物理概念的内涵,即它们的物理内容和物理意义;③强调物理概念的外延,即它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④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和扩展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逐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⑤学会运用概念,“学以致用”是我们的学习目标,也是概念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概念。这样的教学严谨扎实,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人类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里积累的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进而运用知识。此五点也就是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功之处[7]。2.2.2 传统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

教师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有意无意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新授课教学“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教师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物理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这样的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而觉得物理概念只不过是物理学家们的文字游戏罢了。

物理概念教学中“二八”错位: ⑴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所花的时间只占整个课堂的20%,而将80%的时间花在习题训练上。这种“短、平、快”的战术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思维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占有感性材料经过同化和顺应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⑵对80%的基础内容,只花20%的时间,而对

20%的高要求的内容,却花80%的时间。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是“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体现基础性,显然这种对全体学生在“高端知识”提出高要求是不合适的,“中学物理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民常用的基本的物理常识”。⑶课堂教学只面向20%的学生,而让80%的学生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这样的错位只能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国民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休学生的科学素养[8,9]。

2.2.3 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相关建议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物理知识的学习几乎都遵循这样的环节:实验、事例概念、规律题目。传统的概念教学将获得知识结论教学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的表现的机械记忆,而不是理性分析。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应是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维度,在这一维度下,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原来的“重知识”转变为“重过程”。

(1)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使认识产生飞跃。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出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了其抽象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认识引入此概念的必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产生飞跃。

(2)充分还原稀释,使学生发现、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每个物理概念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铭刻着人类思维发展的烙印。如果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10]。

(3)适当引入物理学史,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了物理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往往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长期未能克服的困难;历史上物理大师们与之辩论和斗争的错误观点,往往也保留在学生的概念之中,认识上的反复和曲折正可反衬出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更关注将人文的因素渗透。

(4)“预成性”向“生成性”转变,注重师生交流,关注异质反馈。物理新课标对“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目标的设计不仅仅指向“结果性知识”,而更多地侧重于“生成性知识”以及“生成知识的方法”。物理概念的教学应由传统的“预成性”教学向“生成性”教学转变,教学过程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生长”到学生已有的认识上。物理概念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才能暴露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困难。在进行交流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已有共识的同质性回答,更应重视异质性反馈,异质性反馈往往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观念的碰撞和思想交锋,能够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概念[11]。2.3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2.3.1 传统物理规律教学的成功之处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知识的核心,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则、公式等。它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知识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行物理规律的教学时应该要求以下的几点:

(1)明确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掌握物理规律的探究方法。因为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之间严格的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那些原先分散学习的有关物理概念综合起来,把研究它们的关系作为主题。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钻研兴趣。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来,即实验归纳法;另一种途径则是利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通过逻辑推理或数学推导,得出新的规律,即理论分析法。实验归纳法是探索物理规律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总之,我们应当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让学生初步掌握物理规律的探究方法。

(2)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作为初中阶段的物理,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述,即用一段话把一个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结论,而且必须是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3)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

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4)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相互关联,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5)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和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会灵活运用,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15]。

2.3.2 传统物理规律教学的不足之处

研究和把握学习物理规律的常见问题,对于教师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和内容,有的放矢地排除学生学习规律时的干扰,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感性知识不足、相关准备知识不足、概念的片面或错误干扰、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不会应用等几方面。

(1)感性知识不足。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对感性材料的认识过程,感性认识是物理思维的材料,是检验物理理论真伪的标准,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感性知识不足,就无法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就不能顺利地、正确地建立物理规律。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加强实验教学,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多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知识基础也有限,应注意从建立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的,具体、形象思维入手进行概念和规律教学。

(2)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点干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其中一些感性经验中形成的观念是错误的或片面的,就必然干扰正确概念、规律的形成,例如,在力和运动的关系上,认为物体受力才运动,不受力就不动。这种错误观念,严重影响相应的概念、规律的建立,所以,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建立正确的规律,必须排除错误观念的干扰。

(3)不会用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完成认识上的第二个飞跃的过程。学生往往在建立和理解过程,即第一次飞跃的过程中,通过努力并不会感到太困难。但在第二次飞跃的过程中往往束手无策。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知识不足、思维能力不强、不能排除多余的信息干扰、不能挖掘与问题有关的隐蔽条件等原因外,最主要的是不了解

和掌握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想策略[7]。2.3.3 对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相关建议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注重典型问题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即:①从理论上解释实验规律,做到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充分认识物理规律;②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③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的理解物理规律;④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并提供循序渐进的练习素材,让学生由浅入深,建立信心,形成能力[13]。

2.4 中学物理练习教学

2.4.1 传统物理练习教学的成功之处

教学练习是教学中运用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练习教学通常也叫物理习题课。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巩固与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习题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全面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物理习题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即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物理练习是巩固、加深所学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运用物理基础知识的技能和技巧,形成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2)物理练习是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3)物理练习是学生掌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4)物理练习是诊断、评价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2]。

2.4.2 传统物理练习教学的不足之处

习题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1)中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有所理解,但大多数仍停留在表面,缺乏直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对习题的练习持应付态度,抄作业现象很严重,如果只重视解题的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过程,根本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别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习题课的教学方法多为注入式,教师就题讲题,方法指导少,发散分析少,担心拓展太多课堂任务完不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深感无聊疲惫,容易分心,产生睡意,教师没有通过授鱼以授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创新,认真探索规律,不断总结方法,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11]。2.4.3 对物理练习教学的相关建议

(1)要注意习题课的目的性。

在习题课教学中,选取习题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所选习题要精炼、准确、新颖,同时具有启发性,举一反三,切忌搞“题海战术”。

(2)分析问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在讲解物理习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分析题目的物理过程,启发学生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寻找解答习题的正确方法。

(3)解题方法要注重灵活多样性。

要使学生摆脱题海,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教师讲解习题的方式就要灵活、多样,每讲解一道题就要发挥该道习题的作用。对一道基本题,可通过加深和扩展,成为多道有关的习题,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灵活运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开阔思路。

(4)习题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知识讲授者,要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参与习题教学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注重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开放性或探究性的问题,采用讨论或探究性学习方式。

(5)习题分析要注意语言的有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

教师的语言要尽量改变过去文字刻板、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风格,体现出文句清新活泼,内容生动幽默,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使学生在探求物理奥秘的过程中,轻松建立立体化模型,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力量[6]。2.5 中学物理复习教学

2.5.1传统物理复习教学的成功之处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一般说来,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领会、巩固和应用这3个环节。其中巩固这个环节特别重要,所谓巩固,即就是通过复习强化,把领会的知识牢固的保持在记忆当中[7]。知识的巩固标志在于是否能够正确而迅速地再认或重现,以至于灵活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巩固的掌握知识是继续学习和灵活应用知识的前提。物理复习作用在于:(1)从教学角度讲,防止遗忘,巩固学科知识基本方法是加强复习。(2)从心理学角度,防止遗忘必须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开始遗忘就开始,而且开始遗忘的分量多、速度快,所以必须及时复习。

(3)复习不仅能巩固知识,还有温故而知新的作用。(4)学生通过自己的复习将有利于培养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精神[7]。2.5.2 传统物理复习教学的不足之处

(1)把教材视为“圣经”,照本宣科。

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可不少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后题又让学生做了一遍;结果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

(2)只注意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但温故绝不是将所学内容重讲一遍,有的教师只注意罗列知识,却不知道“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即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把课本学厚,再把它学薄。

(3)抛开教科书,随心所欲陷入题海,要达到的目的不清。

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抛开课本,肆意拔高,大讲特讲,学生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有的老师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知识训练课。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但应精选典型例题,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的适当训练,达到举一反三。

(4)做试卷,逐题讲试题,教师包讲到底,学生不爱听。

每一部份复习结束后,进行一下阶段测试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等学生做完试卷后,逐题讲解,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一题不落,结果是“教师累够呛,学生急够呛”浪费了学习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其实教师应该对其中的重要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11,14]。2.5.3 对中学物理复习教学的相关建议

(1)明确考点抓基础。

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考试考点、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重视基础,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

(2)突出重点抓关键。

复习也要主次分明,次要的可略讲,重要的重点的要应详细讲,一定要讲清讲透,要抓住关键。

(3)巧设习题抓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练习近平铺直叙、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陷于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搞题海战术,学生就会疲于做题,不能自拔。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梯度有层次,由简到繁、由难易而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4)面向全体,扶优助差。

复习课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的方法是: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课堂复习教学原则是: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扶持学困生。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

(5)注重联系,专题复习。

物理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前一部分知识为后一部分知识引桥铺路,后一部分知识又往往是前一部分知识的深化与完善,打破章节的限制,拓展知识的相互覆盖面,有助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巩固知识。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的共同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释疑解难,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素质[2]。结束语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论对传统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分别讨论的几种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的优缺点,我们可以知道物理教学要注重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尽快从传统物理教学中转换过来,使学生教学活动中领会物理学家的实际创造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教学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挑战。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积极适应,不断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才能适应新课改,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打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张宪奎,李晓林.物理学方法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35-87.[2] 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山西:科学出版社,2007.23-36.[3] 阎金泽,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1.[4] 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5-88.[5] 张艳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大学物理,2012,34(2):35-40.[6] 吴伟,王新星.美国学生物理概念研究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1-68.[7] R.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49.45-52.[8] 杨声章.谈物理规律的教学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0):55-59.[9]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华东师范大学,2005.18-21.[10] 唐肇基.中学物理教学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M].辽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2-131.[11] 仲扣庄.物理学史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8-201.[3] 刘以华.立足新课程构建初中物理和谐高效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43.[5] 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2-71.[12] M.Kept.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C].2010.23-30.[13] 吴海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西南大学,2010.25-29.谢 辞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侯新儒教授。论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延安大学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我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知识的积累,更得益于导师侯教授从题目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到论文定稿整个阶段的亲切指导,他对我的论文字句斟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侯老师的教学作风时刻感染着我,在毕业前夕对我等论文尽心尽力的指导让人感动。在此,谨向导师侯新儒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信息学院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学院其他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感谢物理学专业的各位同学在论文进行过程中给予我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几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

同时,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始终如一的关怀和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我要向培养我四年的延安大学和信息学院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愿延安大学和信息学院越来越好,再创辉煌!

7.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七

1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农村学生对学习厌烦程度日益加重, 严重影响着21世纪人才质量, 影响着九年义务教育。我校为了探究这一问题, 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课题组为了掌握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我们选取“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 对我校周边片区十所初级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 并作了统计和分析。

1.1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环境

初中物理教学环境包括学校与教师对新课改的重视程度, 以及课程资源的拥有与利用情况。

调查表明, 79%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初中物理新课改持支持的态度, 有81%的教师认为可以实现或基本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 而19%教师则认为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难度很大。关于课程资源方面有85%的教师认为实施物理新课改的不利条件之一是教学资源不足;有82%的教师认为在物理新课改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缺少课程资源。调查表明, 100%的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仪器不能满足初中物理新课改的需求。农村初中的初中物理学生实验很少添置实验器材, 只能依靠修修补补来进行一些物理实验。调查表明, 100%的农村初中都有多媒体教室, 90%的教师能够通过家用电脑或网吧上网查询教学参考资料, 但只有30%的学生能通过校园网获取物理学习所需的信息。以上现象表明,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环境差, 物理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并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1.2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调查表明, 74%的教师认同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72%的教师认为物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 要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7%的教师认为物理教学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34%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物理挂图, 或通过讲物理故事等方式来营造教学情境。而54%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只是偶尔为之。3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实例, 并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1%的学生则认为教师仅仅是有时能做此项工作。26%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关注差生, 经常进行个别辅导。71%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施教。也有76%的学生认为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优良,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上调查表明, 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时代步伐, 教学方式还比较陈旧, 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3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调查表明, 62%的教师认为课堂中师生能经常交流互动, 38%的教师则认为师生交流不多, 课堂气氛难以活跃。4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能经常与同学合作学习。32%的学生认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帮助。39%的学生认为的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同学的支持。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2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通过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式来解决物理问题, 并写出研究报告。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自主地从教科书、参考书、科技电视节目、互联网等媒体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以上调查表明, 农村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学习方式还比较落后, 需要转变这种方式才行。

2 农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落后的成因和对策探析

2.1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落后的成因

1) 学校教学设施配备落后。由于目前物理新教材多数教学内容是采取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的模式, 在农村初中, 实验探究所需器材寥寥无几, 学生感兴趣的直观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又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模式。更有许多实验所需的氛围比如探寻的过程也不如城区中学那样有条件, 这个客观的限制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2) 社会对教师需要支持和理解,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农村初中教师,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师教学缺乏艺术性, 主动探求与改革教法的欲望不强烈, 传统的说教模式仍在“横行”, 将学生学习的要求与兴趣扼杀。

要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不但在物理学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在相关学科, 甚至文学艺术领域也要达到较高的水平, 这样讲课时才能深入浅出, 学生才有可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物理知识。教师应做学生的贴心人,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向应全面关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学生走弯路, 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提出问题, 敢于争论,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能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3) 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力度要加大。物理学科有其说理严密、教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极易产生几种不良表现: (1) 消极、厌学。表现为:懒惰, 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应付, 把学习当作包袱, 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依赖, 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和习惯, 照抄作业。 (2) 畏惧、害怕, 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为:恐惧, 学习中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 如害怕回答老师提问、做实验、做作业等;回避, 有些差生因畏惧物理学习, 往往设法回避物理学习活动。 (3) 厌倦。厌倦是一种最严重的厌学心理。表现为:厌恶、讨厌学习物理, 对物理学习活动常呈对抗心理状态。 (4) 自卑。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表现为:灰心丧气, 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自暴自弃, 长期的失败, 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如果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力度加大, 学生就能改变消极、畏惧、厌倦和自卑等不良情绪。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发现, 农村初中生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对物理存在着的厌学情绪与农村初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改变学生厌学物理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动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 只要我们用心找出学生厌学物理的原因, 提高我们自身对教学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中加以情感教学, 给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我们就能把学生厌学情绪彻底改变过来, 呈现“想学”“乐学”的良好风尚。

2.2 学生厌学物理的实施对策

学生的厌学情绪对传统物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面临的挑战就更加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明显的突破, 面对当前农村实验条件严重缺乏, 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状,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班班通”, 让它很好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

1)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让学生增加体验, 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 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新教材中呈现在问题中的研究对象不再只是传统中抽象的物体, 更多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能感知的物体。但书本上的东西始终是静止的, 要把他们变成生动的、有趣味的多媒体, 就要运用信息技术,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加强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 与物理学联系紧密的某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物理学知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物理新课程注意联系实际, 非常重视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把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物研究难以做到的情况下, 多媒体就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 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正是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国家教育部尽力倡导推行探究式实验教学。由于多媒体工具的推广, 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多媒体工具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能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直观地展示出来, 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应用很广, 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

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体现STS (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思想。“STS”是近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 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近年来, 国外提倡STS研究, 在物理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 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初中物理新教材在选学材料和阅读材料中把物理知识与社会、技术联系起来的例子很多, 使初中物理知识更加丰富多彩了。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 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广泛结合生活的实际, 体现STS思想, 把家庭中的物理、旅途中的物理、游乐场中的物理、运动场中的物理等学生熟悉的事例都融合到教学内容中。

5)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功能, 拓展物理实验的范围。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的物理情境。但是, 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室条件都是有限的, 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在今天这多渠道、多样化的信息社会中, 多是从网上、各种媒介中获得各种知识、视频、图片等, 这些与生活相关的东西做成课件或多媒体知识来让学生补充自己的知识, 模拟实际的实验, 开放教学内容, 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网上资源非常丰富, 教师只要对办公软件、网页动画制作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有一定的认识, 就可以利用网上的媒体资源, 做成优质的物理课件。还可以利用实时测量速度、加速度、力、时间、电压、电流等变化关系, 利用软件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8.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探究实验;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47-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很多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感性的理解深奥的物理定义、定律等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一、农村物理探究实验现状分析

1、教师不重视探究实验

大部分教师不重视探究实验教案的编写,以及设计合理的实验探究的方法。认为进行探究实验,既浪费时间,又在考试中得不到实验预期的效果。所以不愿意做探究实验,要么利用现代多媒体演示草草了事,这样完成了教学任务,现象有特别明显,既省时又省事。要么纯粹不做,在讲台上讲讲实验,让学生强行记忆一下重点要考的考点,即完成教学任务有可以应付考试提高成绩。

2、學生不会做探究实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既要学会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效地进行探究实验,那就得在课前做好扎实的预习工作,可是绝大部分学生不预习,也不会预习探究实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不知道怎样做探究实验。所以老师就在大声的说实验的一切,学生只是一个机器而已,跟着老师机械照做。

3、学生探究实验流于形式,完任务,应付检查

学生探究实验只是一种形式,做做样子,填写一些相关的记录,完任务,应付相关的检查。学生的探究过程与训练、考试等无关。整个过程没有系统性,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项一项的进行的,学生没有思想,更谈不上探究了,导致学生即使做了探究实验,但也不会分析具体的实验数据,也不知道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怎样改进方法减小实验误差。以至于课后实验探究题没法下手,更不用说考试了。

4、实验报告走形式

学生做了实验后,本应该认真做好实验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但我们农村学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不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完了就行,学生随便写个实验报告,教师保存下来当做资料,以备上级检查就行了。

二、要做好探究实验,我认为要采取以下对策

1、教师方面

(1)教师要端正实验态度

教师要端正实验教学的态度,要在课前认真编写切实可行的探究实验教案。积极引导学生做探究实验,不能因为某种原因找借口,不做实验,要么说实验,要么图省事只演示,不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师要在教学中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做探究实验,还探究实验与学生自己。

(2)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实验课

很多教师不重视实验课的准备,认为只要写了教案、准备好实验器材,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实验课备课远不止编写教案、准备器材那么简单,教师要备好自己,也要备好学生,准备好器材,还要设计、预测实验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

(3)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实验与练习的结合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验现象要认真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做具有针对性的相应的实验练习习题,即巩固了实验,还把实验和练习做到了有机的结合,使实验得到了升华。

2、学生方面

(1)要求学生做好预习

学生在预习时,要弄清楚实验的内容,实验的方法,在实验时使用哪些实验器材,怎样使用这些器材等。

(2)必须按分好的实验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不得大声喧哗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必须按照分好的小组坐在相应的座位上,检查好试验台上的仪器个数及完整程度,并和老师事先放置的器材做好对应。下课后收拾并摆放整齐器材,由小组组长给老师交代器材完整性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小组同学协调合作做好探究实验

在实验时小组成员要人人参与,做好各自的分工,但不能各司其职,必须协调好各成员,调到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做好探究实验。

3、探究过程方面

(1)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但猜想要紧扣探究的主题

猜想是发挥学生自主思维的必要步骤,但猜想也不能离题太远,太离谱,必须围绕实验主题。

(2)实验过程要紧扣猜想,猜想就是实验的即时目的

每一个探究实验都可能有几个猜想,学生在实验设计时要跟据实验猜想进行,每一个实验猜想就是一个即时的实验目的。知道做完每一个猜想。

(3)教师要做好随堂指导

实验中学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教师要做好随堂实验知道,尤其要注意知道学生的实验安全

(4)实验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总结,严谨教师大包大揽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实验记录做好实验总结。并要注重小组交流和他组交流。然后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总结,归纳综合出正确完整的实验结论

(5)正确及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一环节,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的分析。

9.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九

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怀化市芷江县罗旧中学 梁早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成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新时代下,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然而,现实的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如众望所归,特别是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我县农村一线教师及学生所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现状的调查,其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几乎全部农村中学的口语交际课都是名存实亡,偶有开展也是形同“作秀”而已,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及实践中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不重视。

一、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口语交际教学倍受冷落,少人问津。

很多教师教学中根本无暇顾及口语交际,要么干脆不教或布臵学生课后自读单元知识,要么只是“蜻蜓点水”地简介一下。教材上口语交际内容形同虚设,学生感兴趣的就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不感兴趣的则臵之不理。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未将其列入,有目标、有内容、有顺序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农村学校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2、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实践训练不足。

不少语文教师虽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教学中也注意结合学生的交际需要,给学生介绍了有关的知识与技巧,但往往是交际知识传授有余,交际训练不足。有的教师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交际实践中的训练几乎没有。结果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常常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成效。

3、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评价,导致教师和学生认识的偏差。

各种级别的语文考试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查形式,这种考试导向就造成了“重成绩,轻口语”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对考试成绩更看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学好了语文,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4、老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的示范作用。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水平差异大、综合素质不高。农村教师在观念、能力及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通过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来,且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许多教师仍旧存在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的理解与学生们的要求,一直都没有跳出传统的思想。

二、改善农村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1、学校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

很多学校比较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并将这种思想传达给所有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例如在进行教学考核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

2、教师要提高自身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普通话水平和授课技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在教学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教师的授课技巧就应该不断创新,针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寻找适合教学方式。

3、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想说、敢说。

在农村,一些语文教师不能尊重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师生不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使学生想说、敢说,勇于与人交际,充分展示个性,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乐趣和自信。所以,农村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观念,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后与学生进行朋友式交流,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提升农村学生的主动进行交际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我的需要、真实感受,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听自己愿听的话,使学生想说、敢说,并在交际中获得乐趣和自信。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中,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意义。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创设情景,可以通过声、光、色、像等技术手段来营造。在日常教学中,用课件、录像和影视片段,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给学生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真正的想象和开放的表达,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交流欲望。口语交际主题课,应完全放手给学生去主持、开展,老师尽量当好旁观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教给方法,不仅让学生会说,而且让学生说好,让他们发挥潜能到最佳。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具多向性、互动性、情感性。在这样的情景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文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了学生的情感,口语的规范训练也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的领域就有多宽广。把学生的视角从课本延伸出去,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情景。如我曾经为学生布臵了一个“到生活中采风去”。为了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体验生活,可以布臵学生分成小组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采访,调查,搜集当地的地方节日名俗、民歌、名人轶事、古迹等,之后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这一活动使同学们尝试面对社会生活,面对人生,有新鲜的一面,就会有不少的心得体会,一谈起来是滔滔不绝。学生们的各种感受交织在一起,给自己上了一堂最好的人生教育课,也增加了学生对乡土知识的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无疑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

3、重视学生个性,循序渐进。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差别很大,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同样的实践机会,就要顾及学生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应有的能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羞于启口;有的学生自卑、胆怯,一说话就紧张;有的学生表现欲强,敢于发言,但不着边际;有的学生一次失败,第二次就失去了信心。针对这么复杂的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1)对那些积极参与者要予以充分肯定。因为我们的教学应重过程,重体验,重发展,不应过分关注结果。只要学生在态度上有一定认识,能力会逐渐形成。

(2)对那些活动有顾虑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为羞怯的学生引路,为自卑的同学壮胆,鼓励他们开口,为那些生活中有过尴尬经历的同学,作出鼓励性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将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层级分解,教学循序渐进。以“听”为例,可以专门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提出听中的文明礼貌要求,培养学生听后总结概括要点的能力。以“说”为例,提出声音目标、语言目标、情态目标,分阶段进行,首先要求学生说得响亮,说得通顺,最后要求他们说得漂亮。有些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可以指导他们“模仿说”,提供材料要求“复述说”,让他们准备讲稿“读稿说”,老师示范让他们“重复说”。总之一个目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使所有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发多种口语交际资源,使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素养。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开展小型的演讲赛或者辩论赛。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一个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个观点,给学生一些提示,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在上课时,教师只需要旁观,由学生进行组织,课堂完全由学生掌握,教师只需要在必要时提出一些要求和组织纪律。虽然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演讲和辩论赛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表达兴趣,提高口语生成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注意难度的把握。

(2)成语接龙或者故事接龙。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虽然升入了初中,但是兴趣爱好还保留在小学时,对讲故事、成语接龙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开头,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续写故事的发展。或者是给学生一个成语,由学生现场进行成语接龙。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将课文内容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学生进行表演。初中学生的表现欲一般很强,但是由于课业的繁重,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让学生将一个故事或者课文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并且表演出来。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口语生成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他们的交际才能。

(4)利用课前“三分钟”说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讲当天的趣事或者见闻,每天两个学生,全班学生按组逐一上台,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到三次登台的机会。由于人人都上台,并且事先有准备,学生基本没有心理压力,不管是内向的学生还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敢于登台,有不少学生还有出色的发挥。这种方法对那些怯场的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随着锻炼的次数增多,那一部分学生也敢于在课上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三分钟说话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表达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势,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一个学生修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参考文献】

[1] 文海山.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j].广西教育,2007,(14):32-33.

10.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十

二〇一六年九月

徐 利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摘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场地器材、武术课的开展情况、学生学习的动机等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1)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得出结论: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体育老师的武术教学技能水平,并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较好的推动农村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从而为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

I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目 录

摘 要..............................................................I 1 前 言...........................................................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3 研究现状.........................................................2 4 研究对象与方法...................................................3 4.1 研究对象.......................................................3 4.2 研究方法.......................................................3 4.2.1 专家访谈法...................................................3 4.2.2 问卷调查法...................................................3 4.2.3 文献资料法...................................................3 4.2.4 数据统计法...................................................3 5 研究结果分析.....................................................3 5.1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3 5.1.1 对武术的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3 5.1.2 学校自身角度分析............................................4 5.1.3 教师的角度分析...............................................4 5.1.4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4 5.2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面临的主要问题.......................4 5.2.1 武术师资紧缺.................................................4 5.2.2 场地与器材的不先进...........................................4 5.2.3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5 5.2.4 教学课时不足,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5 6 改善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5 6.1 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5 6.2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 6.3 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6 7 结论与建议.......................................................6 7.1 结论...........................................................6 7.2 建议...........................................................6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7.2.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提高师资力量...............................6 7.2.2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认识.....................................6 7.2.3 课程的开展...................................................7 7.2.4 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7 文献参考............................................................8 致 谢...............................................................9 附录...............................................................10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前 言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受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学、中医学等的影响,具有健身、防身、修心养性、竞技和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集健身防身、娱乐、修身养性等价值于一体,并且习练武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没有农民的强健身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人民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务农,对体育锻炼身体的健康意识不强,健康意识的薄弱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很少,使农村居民患病率相对较高因此,武术是一个非常值得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2004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还指出体育课要增加武术的内容武术课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强调: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符号。武术有庞大的内涵和外延,既有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运动形态,又有诸多相关联的文化学科知识,既有体育文化的属性特征,又包含有大文化概念中的诸多内容。武术教学在全国各地中学均开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经济水平不同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师分配不均,教育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原因,导致武术教学在农村中学中遇到武术师资紧缺、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缺乏趣味性、创新性、科学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兴趣、对武术的认知的情况不足,武术教学的内容、使用的教材、场地器材不先进等主要问题的困难。面对困难,当务之急就是分析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农村中学的武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符号。武术有庞大的内涵和外延,既有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运动形态,又有诸多相关联的文化学科知识,既有体育文化的属性特征,又包含有大文化概念中的诸多内容。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目前泸州市农村中学(以古蔺县农村中学为例)武术教学现状的实施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增加武术师资力量,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培养泸州市农村中学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开发学生思维,体验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学会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做到“健身、调心、静心、防身”的效果,发展学生柔韧性、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为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期刊搜索和查询,在2011年—2016年搜到期刊中有关武术教学共有18451篇。其中位于中学武术教学核心的期刊有277篇,其余大多分布于期刊《搏击武术科学》《高校与幼儿武术》《中华武术》《武术的运用》等。而且对农村中学学校武术的研究1108篇,其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的有229篇,而且西南部地区只有10篇。所以当前我国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学学校武术的研究是欠缺的。

高航的《中小学武术教材教法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武术教育的建议是,努力提高武术教材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武术教学中应强化武术的技击特点,浅化体操化特点,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武术教学应积极营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高航的《中小学武术教材教法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武术教育的建议是,努力提高武术教材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武术教学中应强化武术的技击特点,浅化体操化特点,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武术教学应积极营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栗胜夫在《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中指出,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习武之人的志向航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武术教育是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苏州大学的朱无忧的硕士论文《农村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农村学校为调查对象》,从学校武术教学在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开设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习武意识浓厚但导向淡薄,缺乏专长的教师以及合适的武术教。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研究现状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武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术的发展,发展学校武术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但我国农村中学武术教育教学还是非常薄弱,还没有研究出比较成熟的,更没有发现哪一个县市建立了完善的农村中学武术教育教学模式。

本次研究的观点运用分析法与农村学校武术的发展状况相结合,随着武术操在校园的大力推广,发展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打破农村中学武术在学校中的不足之处,使对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发展有益的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以泸州市(古蔺县)所在的农村初级中学全部34名体育教师和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专家访谈法

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专访了部分武术教育专家、民间拳师、武术协会会员以及从事基层武术教育研究的有关人员,与他们就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访谈,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2.2 问卷调查法

对泸州市(古蔺县)所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5.67%。

4.2.3 文献资料法

在本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的专著、刊物、教材,为全面、科学、系统地完成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4.2.4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归类,为本研究提供了支持。研究结果分析

5.1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5.1.1 对武术的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

反观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历程,从高峰到低谷,这主要是没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首先是泸州市古蔺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不重视,没有指导性文件或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意见,不组织有关武术方面的比赛,不考查与督导。通过本次走访调查很多学校领导不支持甚至反对武术教学,最后是家长和社会对武术的不理解,认为学生只搞好文化课学习就可以了,学好文化课即能考上重点高中,而学好武术却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经上述反应,没能真正领会到素质教育的内涵,没能从理性高度认识武术在国人乃至世界中的地位,更没能理解中华武术的真正含义。

5.1.2 学校自身角度分析

由于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大很多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课时安排不够,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可以参考的固定教材,师资力量的缺乏,学生对武术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学生自身面临升学的压力问题。再有想学武术但很多多不知道如何练习,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武术活动。

5.1.3 教师的角度分析

很多老师对武术的认知不足,老师觉得自己能力可能不够,忽视对武术其中攻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涵,这也是学校武术不能很好开展的因素。

5.1.4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

在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的学生根本不了解武术,不知道什么是武术。从来都没有教师跟他们讲解武术方面相关的知识,也不知道任何去练习武术,所以很多对学习武术没有兴趣。有武术课的学校又缺乏趣味性,因为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场地设施与器材的不先进,导致学生对学习武术没有强烈的动机。

5.2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武术师资紧缺

因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和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在有的农村中学没有分配正式的体育老师,通常由班主任兼任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的体育课也通常被班主任拿去上其它的课了。在有的学校即使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但他们大多是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的,武术专项的又很少。所以在农村中学开展武术课教学,专业武术老师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5.2.2 场地与器材的不先进

在农村地区因受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差异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没有一个完整或正确的体育运动实施环境,很多学校连基本的体育运动器材都不齐全,更不用说武术教学方面的运动器材和场地。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5.2.3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走访调查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所的中学中发现,真正按课程标准开设武术课的学校没有一个,曾经正在(准备)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只有5所。其中在授课内容上,都只是简单的基本功练习,也没有套路和对练,教学时数也不够,顺序也没有连贯性,基本都安排在冬季上课,武术课基本上开展不起来。

5.2.4 教学课时不足,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

虽然《新课标》中规定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时数为每周两次,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由于在农村中学,人们依然存在着对体育的不重视和偏见,导致有的学校为了给其它主课让位每周只安排一节体育课,有的甚至彻底就不上体育课。有的虽然安排了两次课,但随着教学进度的增进,所积累的知识越多。从而相应的练习和复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时间比较紧张。而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又要接受新知识,日积月累使学生习得的武术知识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改善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

6.1 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

武术课程的推广和实施首先要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体现文化性,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通过习练武术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品德、境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开设校本课程,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教师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而自主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突出武术的地方性实用性和兴趣性,适当改造一些竞技比赛的套路,简化其动作运用于教学。还有要加强教材武德内容,培养民族精神的教育教学。

6.2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学校武术师资问题,首先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及武术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中,有利于促进、提高中学武术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教育部还可以每年可以分配一部分优秀武术专业毕业生到泸州市农村地区任教,让他们真正在武术教学一线上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职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武术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让学校武术教师走进民间传统武术拳师,进行技术和理论上的学习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从而强化现有教师群体的武术知识、技能,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构建一支合格的武术教师队伍。

6.3 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

利用拳道的管理模式,加强武术兴趣班的培训。多举办武术比第章改善徐州地区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赛和表演,如班级、年级等比赛形式,特别是能在各种大、中、小运动会中都能举办,这对武术的宣传、发展都有较好的效果。武术的群众基础广泛,要充分发挥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武术之乡的作用,适时引进民间拳师或社会武术指导员进校园,淡化武术竞技意识,强调健身功能,在不失技击性的原则下改造传统武术项目。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在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武术教学的意义。武术课的开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武术的内容也不多,也很少有教师组织学生观赏和参加武术比赛。在农村中学中师资力量紧缺,学校里的教师都不是武术专业的教师,很多学校都缺乏一个武术专业的教师。在中学很多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下降,但对学习武术动机和兴趣很浓厚。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场地不固定,体育武术器材也缺乏,利用率低。

7.2 建议

7.2.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体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工作上不能“等、看、靠”,要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关心热爱学生和体育事业。加强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也可以经常邀请当地一些有名的武术家,习武爱好者给学生和教师幵座谈会,以此推动本校体育教师武术师资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校教师的招聘考核,尤其是武术专业的教师。

7.2.2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教育,多开展一些传统的武术活动,教师多组织学生观赏和参加武术比赛等武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了解一些武术知识。尽快开发一套适合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加入武德和礼仪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7.2.3 课程的开展

全面实施2+1课程模式,将古蔺县农村中小学的武术教育课程设置为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一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武术也应该做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使学校武术教育脱离武术范畴,面向所有学生使其制度化。借鉴路拳道的推广管理经验,加强课外兴趣班的培训,引进民间拳师进校园,把竞技武术体育化。

7.2.4 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

加强对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场地设施与器材的的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的的改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减少意外受伤,先进的器材与场地设施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武术的好奇心。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文献参考

[1]张达.尧都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武术研究,2016,(05):70-71.[2]马涛.田杰.浅谈制约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内外因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80-182.[3]付百峰.张文斌.陈明.宿州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研究[J].现代交际,2013,(11):99-102.[4]李浩.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62-64.[5]高龙.陈思羽.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综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77-83.[6]刘春霞.白彩琴.运城市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武术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3):56-59.[7]石华毕.翟少红.学校武术的教育性与开展形式的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3):90-91.[8]唐守彦.赵庆辉.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武术推广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80-82.[9]宝等.农村学校普及和深化武术课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178-180.[10]宝等.农村学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J].高师理科学刊,2008,(4):75-79.[11]鲁西南农村武术特色社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武术之乡菏泽市为个案[J].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123-129.[12]河南省豫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9):55-57.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致 谢

这次我的毕业论文设计能顺利完成,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肖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选题到设计完成,肖老师给予了我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有了肖老师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我才不会在设计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和失去前进动力。肖老师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感谢肖老师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谢谢!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附录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此次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的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进行研究,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希望大家认真填写。万分感谢!

性别: 学校: 体育爱好: 年龄:

1、你喜欢武术运动吗?(如第一题回答不喜欢,可跳过第二题)()A 喜欢 B 不喜欢

2、您对武术的初步认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可多选)A影视作品 B动漫杂志 C学校武术 D社会习武群体 E学校体育课 F其它

3、你平时都参加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

A 球类 B 健美操、舞蹈类 C 休闲娱乐类 D 棋牌类

4、您的学校有没有开设与武术内容相关体育课()A 有 B 没有

5、你知道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中国武术?()(可多选)A长拳 B散打 C站桩 D太极拳 E洪拳 F形意拳 G跆拳道 H拳击 I其它

6、学校武术活动开展的场地在哪里?()

A 田径场 B 教室 C 体育馆 D 不知道

7、你是否参加了武术训练?()A 是 B 否

8、您对武术的兴趣?()A 感兴趣 B一般 C不喜欢

9、如果你们学校同时幵设跆拳道和武术课程,您会选择哪一门?()A跆拳道 B武术 C都选 D都不选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育心得下一篇: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先进事迹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