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肺复苏演练记录(共10篇)
1.2.心肺复苏演练记录 篇一
心肺复苏演练预案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通俗地讲,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1、检查现场安全状况:
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
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
3、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操作为2:30,双人操作为1:15。
人工呼吸:
1、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若要在床上进行抢救,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跪贴于(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
2、解开患者衣物暴露前胸。
3、打开口腔,若有异物,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钩出,有义齿松动也应取出。
4、开放气道,可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实施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5、判断是否有呼吸,将脸颊靠近患者口鼻约3厘米,用眼观察胸部是否起伏,耳听是否有呼吸声,面颊感觉有无呼吸气流,判断时间5~10秒钟,无呼吸准备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对成人与儿童患者常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对口不能张开、口部受伤者可用口对鼻呼吸法;婴儿因口鼻小,吹气时用口对口鼻法
胸外心脏按压
①部位:成人与儿童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婴儿为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处;
②方式:成人儿童可以双手掌根重叠方式按压,掌根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儿童也可用单手掌根按压,婴儿则用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按压; ③方法及深度: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于胸骨,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身重量用掌根将胸骨下压4~5厘米,按压后放松,但掌根不要离开胸部,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等。
④按压频率与吹气比例:以100次/分钟的频率按压,节律要均匀,每按压30次后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
⑤按压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及面色,约2分钟完成5个循环的按压与吹气,然后用5~10秒钟检查脉搏及观察循环征象,期后每2分钟检查1次。若患者仅有脉搏而无呼吸,应以每分钟12次的频率进行人工呼吸
2.放射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 篇二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放射科各成员紧急意外抢救能力,结合医院实际,现特开展一场心肺复苏急救演练。
二、成立演练指挥部
(一)领导小组
指挥长: 王庆华 赵平副指挥长:彭小军 王发玉 参加科室: 放射科 急诊科
(二)指挥部下设演练组
组长:覃焱
副组长:席阳
成员:放射科全体成员
演练时间 :2015年8月 21日16时30分
地点:放射科CT室
(三)观摩团团长:方焱明
副团长:艾云涛 郝光成 赵俊 江必珍 罗宇航 成员:王燕妮 李艳玲 温海 吴久海 阮友松 郑玉高
刘礼雄 赵成 刘锦华 陈明智 覃焱 张迎梅 杨万宏 临床各科护士长
三、演练过程:
1.职责分工
覃焱主任:负责医疗抢救的指挥 陈强医生: 实施现场徒手心肺复苏 席阳主任:组织急诊科医生实施抢救
熊继新医生:通知相关人员(科内当班人员及急诊科)协助抢救
冯娟:协助急诊科护士执行抢救各项医嘱
李志强医生:维护现场秩序,疏导围观群众,安抚家属 朱双医生:扮演患者李明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015年8月 18日16:00时放射科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应急演练,放射科覃主任及急诊科席主任现场指导和总结。模拟医生陈强正在为一名男性患者在 CT室进行检查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考虑为心脏骤停。1.陈强立即停止检查、(对家属说:请您暂时回避一下,)保证抢救环境安全,跑进CT室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叫病人,病人无反应判定意识丧失,同时快速检查患者已无呼吸(熊医生:赶快通知急诊科,病人需要急救),记录时间为下午4点。
2、熊继新医生快速通知急诊科医生席主任予以支援。放射科当班成员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3、覃主任立即到场,现场指挥,李志强医生维护现场秩序并对家属进行安慰,询问熊继新医师急诊科人员是否通知到位。
4、李志强医生维护现场秩序,将病人家属带至CT室门外,并对家属进行安慰。
5、(2—4步骤同时)陈强在CT室紧张抢救,摆放体位并注意保护颈椎,使病人仰卧于CT检查床上,头颈、躯干成一整体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陈医生站在病人右侧肩颈旁,解开病人领扣解开上衣,松裤带。
6、判断患者颈动脉已无搏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应立即给于胸外按压。(在5-10秒内完成)。
7、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同时口头计数。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
2)按压手法:抢救者站病人右侧;一手掌根部置于病人按压部位,另一手掌压在前手手背上;双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壁。
3)按压深度:8岁以上按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5)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每次放松应确保胸口充分回弹。
6)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
2。
8、迅速开放气道:
1)查看患者口鼻腔有无分泌物或异物并清除。
2)畅通气道(以仰头提颌法为例:)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9、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①用压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子。正常吸一口气,用嘴唇包住病人的口。
②缓慢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左右。(复苏者每次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不可吹气过大。)
10、重复上述步骤,做完五个循环后,复苏有效,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进入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自主呼吸恢复;能触摸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面色、口唇由紫绀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出现,表示复苏成功。)
11.急诊科医护人员已迅速到达抢救现场,覃焱主任马上向急诊科席主任介绍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请急诊科席主任主持抢救。急诊科护士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席主任口头医嘱静脉注射肾
上腺素 1mg,护士马上遵医嘱给予静脉推注注射肾上腺素 1mg,并及时记录;席主任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病人李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由席主任告知家属患者病情,随后协助急诊科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急诊科进一步治疗。
演练总结:
抢救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协调有序,忙而不乱,在全体放射科及急诊抢救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这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通过演练,放射科个别人操作不够规范,步骤不够流畅,配合有欠缺,应事后大家加强操作练习,要求放射科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通过这场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理能力,保障急救患者的医疗安全。
参演人员:
心肺复苏急救流程:
3.心肺复苏知识 篇三
1. 什么叫心肺复苏术?
答:当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为尽快建立和恢复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而采取的医疗技术措施称心肺复苏术。
2. 单人心肺复苏术的方法是什么?
答:(1)判断神志、意识是否存在
(2)立即呼救,请求他人迅速协助抢救,拨打120。(3)放置病人为仰卧位,清除口腔异物。
(4)疏通气道,抬高患者肩部,使送过伸,适当后仰,保持气道开放。
(5)判断呼吸,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6)触大动脉搏动,如心跳未停,只做人工呼吸,12-16次/分。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每按压15次,吹气2次,反复进行。
(7)救护车赶到,护送到医院急诊科,途中继续复素苏。
3.心肺复苏术的有效指征有哪些?
答:(1)皮肤粘膜、指甲颜色由紫甘转红润。
(2)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或收缩压大于等于8.0Kpa。
(3)呼吸改善,出现自主呼吸。
(4)大脑功能改善,瞳孔由大变小,睫毛反射存在。
(5)昏迷逐渐变浅,肌张力增高,出现挣扎。4.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有哪些?
答:(1)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2)心肺复苏已进行30分钟,脑死亡证据持续存在。
(3)心电图示波一直呈直线。
(4)确定在开始复苏前循环及呼吸已经停止超过15分钟以上者。
5.胸外按压的禁忌症有哪些?
答:(1)胸部的严重创伤、挤压伤或多发性肋骨骨折。
(2)胸廓畸形,纵隔、心脏移位。
(3)心脏室壁瘤,左房粘液瘤,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破裂及心包堵塞。
(4)大面积肺梗塞。
(5)严重肺水肿,张力性气胸、血胸。6.心肺复苏治疗用药途径有几种?
答:CPR的用药途径有:
(1)静脉给药;
(2)气管内给药;
(3)心内注射给药;
(4)骨髓内给药; 7.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肾上腺素属儿茶酚胺类,CPR的首选药物,该药对a-受体及β-受体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a-受体的作用又大于β-受体的作用,a-受体作用可使全身的外周血管收缩,使主动脉舒张压提高35mmHg,并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另外该药可使心室细颤波改为粗室颤,有利于电击除颤。8.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1)呼吸心跳骤停;
(2)昏迷病人防止误吸;
(3)呼吸衰竭内科药物治疗无效,需机械通气。
(4)气管内分泌物过多,不易排出;
(5)全麻或使用肌松剂大手术者。
(6)各种原因致气道梗阻、肿瘤、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肋骨骨折等。
9.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每分按压次数(15),与吹气比率(15:2)。10.开放气道的方法有几种?
答:开放气道的方法有2种:
(1)仰头抬颏法;
(2)托颌法;
11.电除颤的方法及每次所用能量是多少?
答:在两电极板上的均匀涂电极膏后,将标有APEX的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另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2—3肋间处,以200J、200—300J、360J顺序电除颤。
12.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除颤)。
13.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是:在挑起会厌后,见到声门,插管插入声门内。
14.何为心肺脑复苏?
答:在呼吸心跳停止和意识丧失的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采用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同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这一系列的抢救和复苏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
15.心肺复苏中碳酸氢钠应如何应用?
答:早期不主张使用碳酸氢钠,下列情况应考虑应用碳酸氢钠。(1)心脏骤停时间大于10分钟,PH〈7.2,在充分通气的前提下可少量应用。
(2)心脏骤停前即有代谢性酸中毒。(3)严重的高钾血症。
4.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篇四
为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根据我院医师技能培训计划,我院于2014年8-9月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学习及考核,现将学习考核结果总结如下:
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训练,最终参加考核,体现我院医生的综合急救处理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对于201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美国心脏协会修订未能完全掌握,如以下几点:
1、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做到快速、准确,快递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及或是否能正常呼吸,检查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
2、在心脏按压环节,应做到成人胸骨压下深度5cm,每分钟频率100次/分,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打开气道环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
5.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篇五
1、判断反应;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有反应者可自动体位,无反应者平卧位。
2、呼救(EMSS):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并同时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判断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4--5cm),溺水或其他可能窒息一起的心脏骤停应该先做5组CPR,然后再打电话启动EMSS,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4、开放气道;松解衣领及裤带1仰头抬颌法一手在患者前额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在下頜下向上抬下颌,使下颌尖、耳垂与地面连线垂直。2托颌法:站在患者后面,双手托住患者下颌,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避免颈部搬动。检查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5、人工呼吸:1口对口2口对鼻3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约5--6秒一次人工呼吸,每两分钟检查一次脉搏,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
6电除颤:心脏骤停80%--90%由室颤引起,只做心肺复苏不能终止室颤,电除颤是最好的办法,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7--10%,右侧放在右锁骨下侧,左侧放在左乳头侧腋中线。首次360J非同步,一次电击后再做5组CPR.7、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学会心肺复苏对于每个人都会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难保证我们是时时安全的。为了能够有危急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初步的心肺复苏方法!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6.护士 心肺复苏考核材料 篇六
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三基训练”长抓不懈
2014年1月10日,护理部对部分护士进行了心肺复苏操作考试。护理部主任董崇凤及二疗区护士长李春红担任此次考试评委。心肺复苏是急诊急救必备的抢救技术之一,护理部采用国际最新修订的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对新标准进行了统一学习、演练、抽查考核。此次对护士心肺复苏考核为 “三基”训练的内容之一,旨在检验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急抢救能力。评委严格考核、认真点评,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当场进行反馈,甚至亲自示范、手把手演示,现场气氛严肃。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应考,所有护士全部考核完毕,成绩优异,达到了考核目标。“三基”训练作为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护理部将以医院评审为契机,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加以落实,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7.简述心肺复苏正确步骤 篇七
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assessment airway)
B——人工呼吸(breathing)
C——人工循环(circu!ation)
以下分别以ABC步骤介绍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手法。
A——判断意识和开放气道
步骤:
(1) 首先判断病人意识是否存在。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叫喊:“喂,你怎么啦?,如无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
(2) 立即高声呼救。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且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
(3) 心肺复苏时病人的体位。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在一个平面上。
如果病人躺在软床或沙发上,应移至地面上或在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板。
如果发病时,病人俯卧或侧卧位,应使其成为仰卧位。
方法:一手扶病人颈后部,一手置于腋下,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同时翻动。
施术者的位置:站、跪在病人的一侧,以病人的右侧较为方便操作。
(4) 清理口腔异物。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泥沙、杂草等,清理方法:使头偏向一侧,液体状的异物可顺位流出,还可用食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将口腔异物掏取出来,并注意取出病人的义齿。
(5) 开放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这一步是A步骤的关键步骤。
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介绍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
① 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
② 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
③ 仰头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④ 双手拉颌法:施术者站、跪在病人头顶端,双手中、食指并拢,分别固定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适用于颈椎受伤者。
开放气道的注意事项:
前三种开放气道的方法都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第四种方法只需轻轻拉动下颌、头部后仰到另一施术者可以进行口对口吹气即可。
开放气道后,马上检查有无呼吸。检查呼吸的方法与“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要点”相同。
(6)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的具体方法:
一看:胸部、腹部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气流通过。环境嘈杂不易准确判断。
三感觉:用面颊贴近病人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的吹拂感。
呼吸停止的表现:观察胸部、上腹部无起伏,无呼吸气流通过。
如果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下一步骤。
B——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基础心肺复苏技术之一就是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手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手法。
(1) 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 原理:
健康人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21%左右,二氧化碳0.04%,在平静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因为经过肺泡的气体交换,含氧气16%。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由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吹人病人的口腔,经由呼吸道到肺部,这时吹入病人口腔的气体,因为内含未经过气体交换而呼出的气体,含氧气为18%,这种氧气浓度可以维持病人最低限度的需氧量。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呼叫“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医生到现场来,对呼吸停止的病人进行气管内插管,连接上人工呼吸机或人工呼吸器,通过人工呼吸机(器)向病人输入高浓度的氧气(约30%-40%的氧气),可以有效地保证机体供氧。
② 方法:
步骤一:用一手的拇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以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
步骤二:深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人病人的口腔到肺部。
步骤三: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
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2) 吹气时胸部不能抬起的原因
① 气道未能完全开放,可能的原因有气道内有异物阻塞或者头后仰的角度不好。
② 鼻孔未捏紧或口唇包得不严密,造成漏气。
解决的办法:重新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调整头后仰的角度;捏紧鼻孔和包紧口唇。
每次吹气时间:1.5秒。
每次吹气量:800—1200毫升,平均900毫升。
每分钟进行口对口吹气的频率:12—16次。
(3) 注意事项:下列情况不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婴幼儿,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②口腔严重外伤、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即用人工的力量,通过胸泵机制,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
C步骤就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这是基本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 胸外心脏按压
① 原理:人体心脏位于胸腔内,胸骨后偏左的地方。当向下按压胸骨时,胸腔内压力增大,促进血液流动,同时压挤心脏,向外泵血,起到胸泵的作用;停止下压胸骨,双手上抬时,胸腔内压力减小,静脉血回流心脏,使心脏充盈血液。这样反复进行按压上抬,使得心脏被动地运动,起到人工心跳的作用。
② 有效性:只有准确的手法才能保证人工心跳有效性,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达到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保证人体最低的基本血液循环的需要。
③ 方法:首先找准按压的位置。按压的正确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
定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顺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下(胸骨最下缘),这时食指和中指与胸骨长轴垂直,食指的上方的胸骨的正中区即为按压区。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翘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按压姿势: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
用力方式: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按压深度:3.5-4.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
有效性:按压时可触及到颈动脉搏动。
④ 注意事项
掌根部不要偏左或偏右,手指翘起不要压胸肋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1) 右手食指和中指沿肋缘向上滑动到剑突下
(2) 食指上方的正中区为按压区
(3) 左手掌根部为按压区 上臂和肘关节伸直,以身体的重心下压,防止冲击式下压,并保证达到下压的深度,成人3.5-4.5厘米。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以免造成按压位置的改变。
⑤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交替进行
由一个人进行的心肺复苏的手法:叫做“单人徒手复苏法”由,两个人进行的心肺复苏手法叫做“双人徒手复苏法”。
单人徒手复苏法:一个人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15:2的比率,即先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接着做胸外心脏按压15次。反复交替进行。
双人徒手复苏法:两个人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5:1的比率,即一个人先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另一个人接着做胸外心脏按压5次。反复交替进行。
(2)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① 判断意识;
② 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③ 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④ 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⑤ 判断有无呼吸;
⑥ 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⑦ 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⑧ 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⑨ 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⑩ 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 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 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
(三)双人心肺复苏步骤
① 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
② 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③ 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④ 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四)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 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五)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① 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② 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③ 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④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次左右。
⑤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
(六)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① 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②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③ 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肩之间。
④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8.心肺复苏术培训总结 篇八
为提高我院职工对突发疾病的应急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2016年7月11日下午,应急办组织全院职工开展了心肺复苏应急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室积极响应
我院十分重视心肺复苏操作学习工作,院领导密切关注学习工作的进展,适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且亲自参与学习培训。各科室主任积极职工参加理论及操作培训。医院从人、才、物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心肺复苏操作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强化全员对心肺复苏技术的了解及掌握 此次心肺复苏培训对象为全院职工,培训内容针对新版的《心肺复苏急救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操作。学习结束之后,对相关知识及理论进行了笔试,进一步强化了职工对心肺复苏技术的了解及掌握。
三、学习培训考核情况
全部参加培训人员心肺复苏平均得分为99.9分,总体答题情况良好。
四、存在的问题: 1.患者体位摆放不对; 2.按压方法不到位;
3.部分人员未正确记录按压次数。
五、整改措施:
1.加强成人徒手心肺复苏的学习,争取做到精益求精; 2.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9.怎么进行心肺复苏术 篇九
口对口 (或鼻)呼吸:施救者用一手捏闭患者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建立人工循环: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胸骨下 1/3 至 1/2 处,双手重叠,手掌根部与胸骨长轴平行,双肩及上身压力置于手掌根部,垂直地向胸骨按压,压力大小使胸骨压下3.5~5cm 为宜,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但手掌根要保持在原位置,按压有节奏、压力均匀且不中断。
注意事项:
1 . 挤压力要合适,切勿过猛。
10.心肺复苏技术 篇十
在紧急状态下,四大生命体征中优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呼吸道是否通畅,能否自主呼吸;2.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一、呼吸体征
1.如果伤者呼吸通畅,那么就可处理别的损伤了。此时,如果伤者处于昏迷状态,并且损伤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以维持其稳定的呼吸。
2.如果没有呼吸,立刻急救,并且大声呼救及打电话寻求支援。
2.1 胸腹部在运动,而口鼻处无空气的流动:说明气道阻塞,使伤者去枕平卧,在伤者右侧用左手压住前额,右手食中指指尖抬起颏部,这样能防止舌后坠引起的气道阻塞;如果仍没有呼吸,可能是呼吸道有阻塞物,此时把伤者的头转向一侧,用两个弯曲的手指伸入口内、舌头上部,清扫任何异物,要求动作要快;再次检查,仍然没有呼吸,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2 胸腹部无运动,口鼻处无空气流动:直接进行人工呼吸。
二、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由各种原因致使心跳突然停止正常收缩和供血功能,使全身所需血液中断,导致各个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的情况。院外(临场)的伤病员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触不到大动脉搏动的垂危症候。
检查脉搏的方法有:
1.触膜颈动脉法:触摸颈动脉是简便易行的方法。采用正确位置,未触到搏动即证实心跳停止。疑有错误时,应检查有无意识、呼吸、瞳孔散大、面紫绀,苍白,再加上,触不到颈动脉搏动,才可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方法:①病伤者仰卧位。②颈动脉在男性喉结下2~3cm处,即气管旁软组织得。触摸时,急救者一手轻按病者前额,一手触摸颈动脉。如能触到搏动,则收缩压还不低于8kpa(60mmhg),证明心跳未停止。③触摸颈动脉压力不易过重过大,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血液循环。④备注触摸颈动脉时,不能压迫气管,以防造成呼吸道阻塞。⑤颈动脉处有创伤或因颈肌肥厚(包括儿童),可改为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2.触摸肱动脉法:在肘窝上,于肱二头肌腱上内侧可摸到肱动脉的搏动,此处亦是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
3.触摸股动脉法:在腹股沟韧带稍内侧的下方,能摸到搏动则收缩压在9.33kpa(70mmhg)。
4.触摸桡动脉法:在距手腕皱褶1.5cm及距拇指侧手腕边缘1.5cm处,能摸及桡动脉搏动,收缩压在12kpa(92mmhg),但还注意脉率,如>120~140次/分时,提示有大量出血。必须立即采用制止出血措施。
三、复苏技术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①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注意保暖。②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因暴力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以间接压迫心脏,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③挤压与放松之间的百分比为1:1。④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⑤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⑥小儿只用一掌根的压力即可,新生儿只用2~3指的压力即达目的。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首先清除口中的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头后仰、开口、托下颌),捏紧伤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口包盖住伤者的口,用力将气呼入伤者的口中,并观察胸部是否升高及降落,此为一次人工呼吸,前四次人工呼吸要迅速。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需按4~5:1的比例进行,如单人操作,则其比例为15:2。
3.胸内心脏按压术:①适应症:有血胸、张力性气胸、心脏损伤、脊柱畸形而影响胸外心脏按压者,心包积液及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而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复苏者。②本法优点是可直接观察心脏情况,按压效果确切。③缺点是必须具备高级人员和设备,还要开胸手术,对心肌易损伤,易感染。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难以实现,急救站、医院派人前来可能实现。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必须相互配合,并且每1分钟重新检查呼吸及颈部脉搏,用时在5秒钟之内。总之,心肺复苏技术可归纳为ABCD复苏程序:
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ardiac mass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按摩
D(drug)——心内或静脉内注射药物
【2.心肺复苏演练记录】推荐阅读:
心肺复苏比赛讲稿07-25
心肺复苏(培训讲稿)11-13
2016心肺复苏操作流程07-31
心肺复苏流程图08-22
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09-22
现场心肺复苏术11-02
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09-16
标准化心肺复苏讲义11-23
生命体征的判断与心肺复苏术11-18
新生儿窒息复苏总结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