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精选18篇)
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一
西柳小学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经典诵读节活动
近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西柳小学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节活动。
本学期,西柳小学把《弟子规》、《论语》学习纳入课堂教学,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天早晨安排诵读经典10分钟,低年级同学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高年级不但会诵读,还要知其义明其理践其行。学校把传统经典文化诵读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们能更好的陶冶情操,成长为一个文明、智慧、健康的人。
学校还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经典诵读节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五个一”活动,拉开了经典诵读节活动序幕。
1、制作一张国学经典书签。2、2、写好经经典书法作品.3、3、办一张国学经典手抄报。4、4、经典诵读比赛 5、5、开好经典伴我行主题班会。
4月21日,同学们盼望的经典诵读节开始了,学校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将经典诵读节日推向高潮。全校共37个教学班参加了比赛,表演形式多样,有配乐朗诵、歌唱、歌舞助演等形式,诵读韵味十足,让观众领略到经典的魅力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经典诵读节活动展示了学校经典诵读成果,推动了经典文化的学习,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创设了学校的文化氛围。西柳小学校长蒋闯表示,学校将把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模式,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西柳小学
2016.4.22
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二
在筛选经典诵读内容时, 低年级学生应倾向于通俗易懂的材料, 初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中年级学生进入过渡期, 适于选择《论语》、《中庸》类衔接性较强的诵读内容;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该时期教师应着重倾向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主选择, 鼓励学生涉及和阅读多样化的经典内容, 甚至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 成立亲子经典诵读小队, 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经典诵读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缺乏计划性, 甚至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 也存在盲目性, 导致经典诵读流于形式。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 毕竟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 课业负担压力小, 一方面可成立阅读兴趣小组, 每天一小时的小组阅读时间, 由小组组长自主组织, 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教师定期组织组内评比。 另一方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的能力, 养成阅读必记笔记, 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咨询长辈或者自主查阅资料等的习惯, 加深阅读的印象。
二、创设经典诵读的适宜情境,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创设经典诵读所适宜的情境, 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首先,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 例如在诵读《论语 》时, 教师就可选择电视剧 《孔子 》的某一片段进行播放, 使小学生对孔子有大体了解, 初步理解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降低《论语》理解过程中的困难程度。 其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注重中国传统节日的引入和加深, 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包括元宵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诸多节日与经典诵读内容所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准备过节所需的材料, 激发小学生对节日的向往, 继而穿插经典诵读内容, 甚至可组织小学生比拼所掌握与节日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多少, 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最后, 鼓励小学生自主创设经典诵读适宜的情境,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可以是学生自主编排的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话剧和诗歌, 也可以是小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自由发挥, 即要求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加深理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实现诵读途径的多元化
在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背诵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记忆的速度, 但是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 精力集中的过程比较短暂, 单纯的背诵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心理。 因此,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 使小学生从心里爱上经典诵读。
首先, 教师可开展“表演背”活动, 即鼓励小学生将所背诵经典内容的诗歌和古诗文表演出来, 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 在进行小组评比的过程中, 奖励表现较好的团队和个人, 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在奖品的带动下更容易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 经典诵读内容和其他文学艺术相结合, 增强诵读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让小学生将对自然风景类的诵读作品画下来, 在绘画过程中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思, 同时有助于记忆的过程。
最后,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阅历的感悟和沉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诗句和古诗文叙写自身感悟, 甚至还可以改写经典诗文等, 教师应做到对学生想象的鼓舞和支持,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的内容文化含量高, 涵盖面较广, 同时教学方法不固定,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 同事之间增强沟通, 不放过小学生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 积极探讨解决的策略。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 课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课下主动找学生谈话,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经典诵读的效率。
此外, 还要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板报、公告栏等宣传经典文学作品, 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诵读氛围, 潜移默化中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教师在评价学生诵读的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 尤其是诵读态度明显改进和诵读能力明显提高的小学生, 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效果较好。 最后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要高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生生之间相互评价一方面便于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发现自身的不足所在, 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争强好斗的心理, 促进他们的提升。
综上所述, 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的是师生共同努力。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 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途径, 启发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小学生应该树立经典诵读意识, 有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目的, 使经典真正为自身服务, 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丽, 张新颖.中华经典诵读复兴路回顾与展望——读经“热”中的冷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 2014, 02:115-117, 122.
[2]应雀灵.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2:113-115.
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
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质体现,经典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是要求从小学生的读书抓起,通过对小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为其将来的人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体会经典书籍的内涵,领悟中国智慧,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解析
小学生阅读经典,需要对阅读书目充分研究与考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保证小学生能够吸收古文知识,体会经典内涵。同时,保持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兴趣,切忌盲目追求阅读效果,造成小学生对经典的诵读积极性下降,对小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另外,采用适宜的阅读方式,选取合适的阅读时间。以一年级为例,经典书籍的阅读应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诵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发音及时纠正,避免小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对小学生的作用
1.弘扬与传承精神文明,促进小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可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即是对母语文化的认同过程。古文在我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以其独特的活力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诵读经典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经典的诵读活动,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中,从而让诵读贯穿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使小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体验祖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养成小学生爱国、爱民的精神,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弟子规》的诵读中,学生虽然对其中的个别词语不甚理解,但文章中所表达出情感,加上教师的亲切解读,足以使学生体会到经典故事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继而引导自身在生活中加以学习,促进对国家、父母长辈的热爱。
2.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学水平的上升
经典书籍的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品质,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经典文学中很多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智慧,尤其是对于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个阶段通过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熏陶,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小学生追求真善美。同时,更能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语文的感知能力,为阅读理解与作文写作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作文素材。另外,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能力愈加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愈加轻松,语文成绩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教师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析,结使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存在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经典文学作品自身结构严谨,体裁丰富,内容充实,通过不断的诵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文,进而促进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
3.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启发小学生智慧
在我国,应试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求学生涯,学习是为了考试,成人成才反而退居其次。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德育得不到重视,将会损害中华文化的根基,将会造成更多的教育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与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持续的、有效的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利用语文教学的故事性与情景设置,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帮助小学生提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的能力。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利用经典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与哲理,使小学生获取智慧,获取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从而为小学生的人生成长与自我素质提升奠定基础。经典的诵读在为小学生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能够切实利用经典中的文学故事,启迪小学生的智慧,以文学作品中的正面、经典形象作为人生的榜样,以在生活中起到鞭策作用,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当前,小学生在面临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下,需要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判断提升对不良诱惑的抵御能力。经典诵读在净化学生心灵、启迪人生智慧、提升语文素养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小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引导,促进小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全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學刊),2015,12(2):177.
[2]马君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5(5):21.
4.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篇四
导读:本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准备了以下内容“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教师利用班会、早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要求班主任应有效利用班会、早自习等开展经典诵读。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课程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确保诵读时间。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4、以比赛检验成效。为了更好地检验诵读成果,巩固和激励诵读活动更深入地开展。我校于X月X日上午在教学楼教学楼前举行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各班级踊跃参加,将经典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一起,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华经典美文的独特魅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板报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用的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校的《吟经典、塑我少年品格;立志向,筑我大国梦想》在本次经典诵读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第一名。同学们饱含激情,通过背诵经典名作,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通过多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激发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5.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篇五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时间:5月日6上午 地点:中心小学媒体教室
事情: 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经典盛宴
“天道酬勤”,成功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这不,经过一年的经典诵读我乡老师们、学生们已在书香之气中浸润、陶冶,经典诗文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口吐莲花,诗情画意时时流淌,让我们带着一份期待与钦佩,如果用诗句来形容的话,这次的比赛活动可以分成三个美丽的版块,让我们领略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由六年级的梁岳、朱振宇主持。婉约派”——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朱村小学的“诵读经典”由沉稳、大气的两位同学朗诵《追寻诗者的足迹》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各个背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春夜喜雨》、《春雪》、《春晓》、《咏柳》、《早春》、《鸟鸣涧》、《绝句》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春之古诗被孩子们朗诵得风生水起。让人耳边久久萦绕“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紧接着进行的《诗伴舞小池》让大家领略到夏的活泼、可爱。荷叶的俏皮,魅力。接下来,官庄小学的情景剧《一场考试》考出了经典的深入人心,经典的无穷魅力。
“鸳鸯蝴蝶派”——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未及喘息,大家从瑰丽壮美的唐风古韵一路走来,领略宋词的清新怡人,玉庙小学的诗吟诵《满江红》荡气回肠,中心小学梁岳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声情并茂,接着,中心小学翻开尘封的记忆,采撷一缕缕现代诗的芬芳,中心小学徐文慧、王焕勇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官庄小学的《黄河颂》等同样令人回味无穷、久久思索。
“豪放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紧锣密鼓,“演绎经典”又闪亮登场——王程宇、陆赫故事表演《猴王出世》与朱村小学相声表演或铿锵有力的豪放版课本剧《甘罗十二为使臣》,孩子们大放异彩:你瞧!她们个个“身怀绝迹”,人人出口成章,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们在嫣然一笑中感悟到了,品味到了诵读经典诗文中别有韵味的“传歌共绕梁、吹花送远香”之境界。
最后,由温主任作总结性发言,在他字字珠玑的话语中,不由得引起全体老师们无尽的思考——如何走入经典诗句背后的故事,真正挖掘诗中的内涵?用心体会作者的心境?如何辨析语文古诗课和古诗活动课的区别?……思考,回味,动容,又一次精彩的诵读活动落下了帷幕。
6.韩洼小学四年级经典诵读总结 篇六
通过一学期的经典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一系列的工作,使得经典古诗词诵读在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能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素读为主,理解为辅为手段进行教学。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期初工作计划顺利开展。
一、满意的地方:
1、保证了学生的诵读时间,每日的早读为诵读时间。学生自由读,语文课的前10分钟,老师讲解意思后,再让学生阅读、背诵。学生在校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经典吟诵时间。
2、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如果兴致所至,甚至可以脱离座位在教室内来回晃着走着背。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都是正襟危坐,我不喜欢我的学生一个个是木偶,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因为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太难懂。我希望学生读这些的时候能够咀嚼到经典的美味,不把经典当做僵化的教条的。越是宽松的氛围,学生的兴趣越是浓。
3、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4、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二、欠缺的地方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检测反馈需要改进。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
3、讲解方式需要改进。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韩洼小学开出花、结出果。
鸦岭乡韩洼小学
2015年元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韩洼小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7.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七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入的国学元素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的扶持是看不到发展希望的, 民族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也就不会取得进步,无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国学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小学生的个性得以延伸,精神得以升华,促进小学生思政道德与审美素养的提升,帮助小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与独立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中注入国学元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考虑。
1.1经 典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进国学经典诵读知识,能够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人文内涵,同时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融入诵读活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加大学生的新词积累量,增强语感。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13岁之前的记忆是最好的一段时期,依照这个规律特点,小学过程中的语文学习需要将重点集中在记忆和积累上。新课标规定小学学段学生需要背诵至少古诗文160余篇。小学生诵读不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感知诗文中所要表达的形象与意境,因此在小学生记忆最好的时期进行经典文化的学习, 能够达到文化熏陶与智慧锻炼的目的。
1.2故事熏陶
我国民族五千余年的文明传承, 留下了大量声情并茂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穿越,表达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集中表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智慧,同时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示历史变化方面有”史书”作用。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的前几分钟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几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国学故事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育良好, 教师要为学生讲述一些趣味性强的国学小故事,描述各种国学经典,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习,消除因为反复诵读而出现的无聊情绪。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生动的国学典故,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2.国学经典的诵读方式
2.1范读引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融合,范读引领是一种方式。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不能用诵读现代文的方式诵读,如果缺乏正确的范读引领,学生就无法准确地掌握诵读节奏,更别说语感的积累沉淀了。例如在诵读《老子时,其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已经有标点断句,但是小学生诵读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会像读三字经一样三字三字一读。但是这句话中的“非常”和日常生活中的“非常”不一样,正确的读法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示的声音延长,“·”表示的是前一个字加重语气,每个分句都是采取的先抑后扬,是一种假设性的预期。范读之后,文言文的内在精髓就出来了,句子大概的意思也更容易明白。
2.2诵 读积累
国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方式便是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方式,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尤其是文言经典,当中包含的韵味都是靠“读”出来的,教师为学生示范了正确的范读后, 可以组织学生对诵读段落所表达的大致意思进行谈论,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复诵读。学校每周专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程”,每天早晨空出十分钟的早读时间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诵读活动中可以由教师领读,也可以挑选几位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或者专门放名家诵读音频。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诵读的作品有《三字经》、《千字文》等,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等。
2.3运 用摘录
正所谓“不动笔墨非读书”,国学经典中存在大量传颂千古的名句,例如《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春秋》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等。在这样的句子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名句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不但作为诵读材料积累,这些句子彰显的道理也能在平常写作和与人交际中使用, 帮助学生把一些典籍中学习到的名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3.结语
8.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八
一、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诵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讲——问——答”的教学内容。教师着重想通过诵读以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忽略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课堂上的诵读时间往往很短暂,不能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即使有老师给学生预读文章、诵读文章的机会,时间也并不充分,教师对诵读成果考虑较少。当然这也与教师对诵读认知不够深入有关系。
(二)诵读的机会少
教师往往将“限量”诵读机会给了尖子生,忽略其他同学。课堂经常出现诵读学生限于四、五个,旁听的学生把诵读时间当成空闲娱乐时间。他们认为教师不会问到自己,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呆或者做别的事情。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诵读机会,导致经典诵读变得毫无意义。
(三)诵读指导方法单一
学生诵读经典后,自己体会其中意义,才能实现经典诵读的目标。而现在,教师诵读教学指导方法单一、生硬。最常见到的场景是:教师在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时,让个别学生起来诵读某一段。学生诵读的时候表情较生涩,不能真正融入到课文或经典文章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影响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学生误认为经典诵读就是教师安排的任务或者当作一个问题来完成。即使有的教师会稍加指导诵读,也只是注重声音形式,并不关心文章的深层韵味。需要表达强烈感情的时候,教师便让学生重声去读,表达舒缓情感的时候,便要求学生轻声朗读。此种诵读指导方法实在不能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味。相反还会引起学生对名文名句的抵触感,觉得它们只不过是考试要点。经典诵读指导方法的死板、单一,大大削弱了诵读的意义。
二、经典诵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诵读时间,增加诵读方式
面对现在经典诵读时间的减少,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范围扩展至多种学科中,例如:思想道德、美术等。通过拓宽诵读范围,延长诵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专门的诵读课程,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扩展诵读范围,利于学生加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经典文,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丰富诵读方式,促进其多样化发展。教师可以提倡齐读与领读。此两种诵读方法,可运用在早读时间。齐读与领读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增强自身的班级归属感。将班级划分成小组模式,举行诵读比赛。评出最具感染力奖,最佳人物剧情把握奖等奖项。增加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喜爱。经典诵读一定要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融入其中。
(二)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从年龄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充满想象力,充满活力的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点,增加经典诵读趣味性,吸引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华,不要受到考试等条条框框的限制,用心去体会典籍,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名文、课文。良好的诵读习惯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发育情况来看,小学生处于记忆最佳时期,如果凭借单纯地死记硬背,也不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经典诵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自有书塾,教师们便要求学生们诵读,大声诵读,有感情地诵读。诵读间接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诵读不能只读一遍,还需要熟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词语量与语感会得到大大提升。通过日积月累的诵读,小学生大脑中的语言材料可以不断丰富。
(三)加强教师自身文化底蕴
教师是学生的领头人,如果教师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便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质量有直接影响。教师必须在学生诵读之前,尽可能诵读经典,理解古籍表达的意思,增加自身文化底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的时候,要比学生更加投入,比学生还要感情饱满、精力充沛,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及语言带来的魅力。通过教师的魅力,感染学生,督促学生进入绝佳的诵读状态。教师要灵活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才能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深有体会。
当然诵读并不是灵丹妙药,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仅需要诵读还需要其他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定制更合适的诵读计划。只要采用正确合适的经典诵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后,一定可以取得受益一生的效果。
9.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九
中华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让孩子们亲近经典,努力推进文明校园建设,9月14日下午,冉庙乡中心小学举办了高年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吟诵”比赛活动。
学生们那一字字、一声声饱含深情的诵读,抑扬顿挫,入情入境――时而高昂、时而深沉,时而激情、时而平缓,时而哀愁流泪、时而喜上眉梢……他们用富有节奏的艺术性语言和得体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中华经典美文的理解,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与经典同行,让德育扬帆”,此次活动带领同学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诵读中领悟了中华经典美文的魅力,体验了心灵深处的激情,激发了他们对经典文化的人文精神的熏陶。让经典浸润童心,让阅读丰富人生。
10.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
寅北小学
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传统美德 活动目的:
1、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2、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领导小组:
(一)考核组: 组长:沈永平
副组长:陈伟 陈海华
(二)执行组
组员:各班主任、语文老师 诵读内容安排:
各年级段语文教材中及老师推荐的经典古诗及宋词及美文。活动安排:
1、通过课程设置,使经典诵读常态化。
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校本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①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②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③不一曝十寒,要持之以恒。④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⑥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充分利用早自习进行经典吟诵、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活动。
3、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集体诵读,把经典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
4、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评价过程中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5、将经典诵读与本校德育特色相结合,开展适当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成果汇报展示: 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学期末集中组织全校各种成果的展示活动,同时检测经典诵读成果。
以班级为单位,在年级组内开展经典知识竞赛、书法、“我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作文、朗诵表演的竞赛活动。各具体活动按照相关活动方案开展。
经典诵读活动活动总结
寅北小学
琅琅读书声,悠悠伴我心,在这美好的读书月,我们全体师生进行了读书活动,增强了读书兴趣,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思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在读书中有了很多很多的收获。现在将读书活动总结总结如下:
一、展现的风采 1.让学生显风采
在读书活动中,我班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相应的活动。如: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读美文、颂经典。内容主要以《三字经》为主,此外,《洋葱头历险记》、《伊索寓言》等都纳入到我们的读书计划中来。配合学校的开幕节,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集体诵读比赛,更是点燃了全校师生诵读的热情。而平时阅读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到,与众人分享读书之乐。通过阅读、积累与展示等活动,不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而且还为学生创造展示风采的特殊环境,把我校的读书活动推上新的台阶。
2.让家长显风采 在读书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更好开展家庭读书活动,而且在读书活动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班通过家校通等渠道向家长大力宣传读书活动并告以家庭读书方法,还让家长也来谈谈自己家庭在读书活动中的做法及收获,家长们经过交流与介绍,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开展的好。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措施
(1)要求家长、学生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2)利用家校通向家长宣传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3)要求家长、老师以身作则,带头营造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4)鼓励学生多读书,家长要满足孩子的读书愿望。
(5)开展“我与家长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并按学校的要求填写好读书记录表,家长与孩子要同时写下读书心得体会,共享读书之乐。
(6)围绕读书活动,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每日一颂活动,现场作文大赛,师生同台诵读活动,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但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能与他人交流读书之乐。
(7)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通过读书长智,通过读书明理。
1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诵读 经典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引言
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中,优秀文化一个重要的来源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经典”。所谓经典是指那些被历史证明的、有其自身价值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有很多,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历代散文小说等,而本文中的“经典”指的是:适合小学生诵读和学习的唐诗宋词、诸子典集、古典名著,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是指反复朗读,进而达到背诵的程度。顾名思义,本文中的“经典诵读”是指对中华民族那些被历史证明的、有其自身价值的文化精髓进行反复朗读,进而达到背诵的程度。诵读经典可以将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华,“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慢慢积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底蕴滋润下,他们会学到善良的秉性、豁达的处事、良好的人际以及正直的性格,对诵读者良好身心的塑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写作能力、记忆能力,有助于语文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助于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其目标之一,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有利于高尚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阶段倡导经典诵读教育,培养他们的诵读习惯,才能更容易地把中国优秀文化的根深深扎进学生的心中。经典本身就是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古代经典著作的学习、诵读、理解和运用,学生在无形中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不断地触动他们的心灵,与经典中倡导的忠孝、诚信、廉洁、勤劳、节俭、博爱、坚忍、勇敢等道德情操产生共鸣,有意识无意识地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为与正确的价值观。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语有云:书要苦读,读了不但能知其味,得其要旨,还能领略语言的美。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会从停顿、节奏、重音、韵律中体会作者的欣喜、热烈、激昂、低沉、悲伤、凄凉的等感情的变化,文章的节奏性、音调的变化,慢慢地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实现由领悟到感悟的过程。
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作文写作是学生心灵与语文学习水平的一面镜子,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人生态度、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文字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很能说话,却写不通白话文,就因为他们诵读太少,不懂得如何将说话时的声调等等包含在白话文里。而经典诵读对书面表达能力更是不言而喻。各篇经典就是一个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没有积累就没有写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而诵读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语言积累贫乏的难题,更能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传统的写作观点普遍认为,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提倡通过“读”来带动“写”,进而再促进“写”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读得多了,记得熟了,积淀了足够的材料和语感,自然而然就能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做到文道统一。
五、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帮助提高记忆力
一切创造的思维,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观念往往由许多旧的记忆重新組合而成,而创新的基点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许多旧的记忆,其前提是基点要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因此,记忆力对于我们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诵读最初运用于语文教学就是因为它能帮助记忆,培养语感,因为在诵读的时候,需要眼、耳、口、心的积极配合,就像云儿一样,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积累得多了,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也能做到“无师自通”。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生中记忆的顶点,是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虽然逻辑思维的形成还不够成熟,但是形象思维已逐渐完善。在反复强化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会有意识地增强其专注的程度,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最后找到适合自己记忆的有效方法,进而促进记忆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M].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3.
[2] 周敏蓉.语感,在朗读中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3).
1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作品诵读 篇十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经典流芳千古, 让我们诵读经典, 运用经典, 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学生, 为他们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 诵读经典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 为言辞行文确立可效仿的典范, 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 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例如, 史学大师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 茅盾能把《红楼梦》倒背如流, 鲁迅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
(二) 诵读经典有益人的终身发展
让儿童诵读经典,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就是要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以维护人性的光辉, 提升人格品质,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将其铸成大器。在儿童时期让经典成为生命中的大基石。
(三) 诵读经典是传承复兴中华文化的需要
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吴冷西等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 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的连续性, 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 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我们的阅读教育正在受到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的挑战。不可否认动画艺术和网络游戏在开发孩子智力、开阔视野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其商业性的批量生产必然带来的精神深度和个性化的匮缺, 如果一味沉迷其中, 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对此, 无论家长和老师都不能采取禁止、围堵的办法, 而只能积极地引导, 而用有趣味的高质量的阅读来吸引孩子, 也许是一个最好的教育手段。
二、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活动,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 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三、如何选择诵读的内容
(一) 结合语文园地内容诵读唐诗宋诗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时代不同了, 现在小学生学习的科目多, 在经典诵读方面不可能花费很大的精力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问题) , 所以应该精心选择中华文化经典中最具代表性、传承性的核心内容, 对于有些内容适当删减, 并要与时俱进, 同时诵读一些编写质量高的现代韵文。这可以根据我们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特点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都知道每个单元教完都有一个语文园地, 教师可以结合园地里面的要求加以拓展延伸。
例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读背背”就出现了古诗《咏鹅》, 教师这时候就可以介绍唐诗的一些知识, 让学生喜欢上古诗, 课外可以去背诵带拼音的古诗, 不但积累了古诗还能复习巩固学过的拼音, 何乐而不为呢?并且每册教材里面都有古诗教学, 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也有很多古诗的名句, 可推荐诵读《唐诗300首》。到了四年级下册课文中出现了白居易写的《忆江南》, 学生接触到了国粹中另一个新领域——词。这时候就可以介绍些优秀的词让学生诵读, 例如《宋词精选》。因此古诗词的诵读就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的积累丰富了, 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 结合识字教学内容诵读四书五经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 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 优化识字教学, 打下扎实基础, 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因此结合第一册语文园地二中“我会认”中认的字都是姓氏, 可拓展学生诵读带拼音的《百家姓》。还有如简单的《千字文》《弟子规》这些经典读本都有注音, 学生易于诵读。
二年级下册27课课文是《寓言两则》, 学生开始接触到了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能让学生懂得更多闪光的哲理, 丰富学生的想象, 可推荐学生诵读《庄子寓言集锦》。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里有出现成语故事, 而后的每册教材也都出现成语故事, 可以让学生诵读《中华成语千字文》, 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知识。三年级上册17课课文是《孔子拜师》, 可让学生诵读《论语》, 感受一代大师孔子的魅力。在诵读完《论语》还可推荐《论语》以外的“四书”的其他三本书:《大学》《中庸》《孟子》。这些书的诵读可以贯彻到整个小学阶段,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
1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三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推进现场会,总结推广化工一小及部分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和做法,研讨推进全区诵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全面推进我区经典诵读活动的扎实开展。
为开好此次现场会,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训部对城乡31所学校进行了“经典诵读”工作专项调研,调研中听取了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查看了校本教材、实施方案、活动纪实等文字、图片、音像材料,现场观看了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调研我们对全区小学经典诵读工作有了全面的整体把握,为今天的会议拿到了第一手素材。全区经典诵读工作有典型、有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校对怎样弘扬经典还有很多困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区经典诵读工作进行盘点。
一、化工一小在全区带了一个好头
化工一小的经典诵读工作起步早、抓得细、做得实、成效大,形成了“全方位推进、多元化评价、诸领域互动”的良好局面,在全区走在了前列,带了个好头。化工一小的经典诵读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1.以德为本、德智兼修。经典诵读活动有双重目的,一是不断提升道德伦理和文明素养,二是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但化工一小更看重的是后者,他们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在诵读中积淀文化、提升素养、打好底色、厚积薄发。
2.合力推进、典型引路。学校是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阵地,但与家庭、社会的广泛参与密不可分。他们广泛开展“亲子共读”“家庭书屋”等活动,形成合力,联动推进。同时,他们还特别注意培养和发现好的典型,积极扶持,大力倡导,以点带面。
3.讲求实效、融入常态。经典诵读活动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的东西,迷恋其“骸骨”,要真正挖掘传统中好的东西,要创新形式,讲求实效,推动融合。化工一小就能够很好的把经典诵读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相结合,找准、找好了诵读活动与学校工作的结合点,使经典诵读活动常态化、科学化。
4.持之以恒、宁静致远。“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05年至今,化工一小守住心灵的宁静,不动摇,不折腾,将阅读积累进行到底。正是这份持守,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累累硕果。
二、全区经典诵读工作发展态势良好
几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工作,探索建立经典诵读活动的长效机制,培育基地、打造典型、推广经验。07年在寺儿卜新地号村小召开现场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在去年的全市拉练检查中,经典诵读工作得到一致好评。台集屯长金村小的谢成飞老师从四年级开始带领孩子们读诗、背诗、写诗。孩子们以诗为伴,诗改变了学生的气质,诗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今天发言的徐剑涵就说明了一切。另外,除了化工一小外,今天做工作交流的5所学校和展示材料的9所学校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可以说目前我区的经典诵读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注重课程建设,使经典走进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我区大部分学校都能结合实际,构建本校的课程体系,精选诵读篇目,创编校本教材,利用晨诵、午读、课前背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积累。有些学校还开设国学经典、古诗文经典、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安排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教师有备课,学生有作业,期末有评价,把经典诵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中,进行规范化管理。
2.丰富活动形式,调动了师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经典诵读工作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适当融入些时尚元素,把经典诵读和时尚文化结合起来。有些学校利用读书日举办读书节,利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传统节日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书画展等。很多学校实行古诗文考级,举行赛诗会,亲子共读交流活动。有些学校还创新活动形式,不仅读经典,还唱经典、演经典。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推动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3.探索活动的结合点,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从今天3所学校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能很好的找到经典诵读和学校工作的结合点,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还有前面提到的化工一小的几个结合点,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我区经典诵读活动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还应正视并直面问题,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
1.教师读书现状堪忧,经典诵读师资队伍薄弱。
校长读书教师才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读书。教师要有书卷气,校园才能溢满书香。而现在的现状是学生“经典琅琅”,而教师却“鸦雀无声”。教师们读书多半是教育教学类刊物,而没能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一起品味经典的味道,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经典诵读的榜样。教师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关键因素,承担经典诵读工作的教师应该是一支道德水平高、语文素养好的教师队伍。但是现在看各校担任经典诵读工作的教师队伍参差不起,有些教师很难胜任,做好经典诵读师资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
2.经典诵读含义模糊,诵读内容没有进行筛选。
有些学校认为经典仅仅是指四书五经,仅仅是指古代的文章,而现、当代的一些优秀作品被忽视,没有带领学生认真地诵读。另外“国学”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学”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而现在看我们有些学校的校本教材全盘照搬,这样是不对的。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汲取国学里真正有价值的精髓。
3.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学生文化积淀不够均衡。
有些学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工作还没有真正能够开展起来,在诵读的数量、层次上城乡之间、校级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仅从数量上看,有些学校的学生小学阶段能背诵古诗文300多首,而有些学校还仅仅停留在课内积累上。为使我区经典诵读工作健康持续开展,把经典诵读活动做成品牌,做成精品,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思想要领先,行动要迅速
经典诵读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的。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在今天的现场会上我区又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周术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特别是方案中规定了各年段保底的诵读篇目,并要求人人过关。这些举措足以体现我区对经典诵读工作的高度重视。态度决定高度,希望各校按方案要求,立足实际,精心部署,做到思想领先,认识到位,行动迅速。
二、规划要周密,措施要到位
各校要把诵读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根据区制定的方案,借鉴汇编中部分学校的好举措,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分层次、分学段提出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使诵读活动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要加大经典诵课程建设,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做好校本教材的编制工作。
三、载体要丰富,影响要广泛
全区小学要坚持“人人参与、普及提高”的原则,积极组织多种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健康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辐射社会的良好格局和全民诵读经典的浓厚氛围。
四、评价机制要健全,督查要到位
诵读活动要纳入到各学校发展性评价、教师量化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各校要建立校长查,年级组长促,班主任每天抓、每天问、每天查的运行机制,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内容要合理,方法要科学
各校要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认知的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地确定阅读内容,采取定人员、定时间、进课表、进头脑等方法,实现经典诵读的课程化、系统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保证诵读效果。
六、突出育人功能,结合要到位
各学校要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经典的育人功能。要在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每一面墙体、每一块黑板都要散发墨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接受经典的熏陶,体味经典的无穷魅力。
14.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四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为了弘扬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中锻造人格,塑造品格,提高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校2016年10月14日在操场举行了以“友善、孝敬、节俭、诚信”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刘元超校长主持了比赛,宣读比赛规定。
本次活动,参加学生为全校学生,共抽出八名学校进行演讲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诵读时口齿清晰、表达流畅、精神饱满、仪态自然;诵读形式多样。
四年级学生演讲了《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五年级学生演讲点亮友善之灯。
六年级朗诵勤俭是种美德。
通过此次诵读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收货了对他们演讲进行肯定的奖状,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做到友善,应以节俭为荣,更应诚信待人,而且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15.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五
一、古代经典诵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经典典籍中,就有许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比如:“言必行,行必果。”“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等等,这些经典内容所强调的是“诚信”二字。人要言出必行,遵守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做完整。小学生在诵读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列举一些社会上讲诚信、守得住承诺的人和故事,教育他们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与人交流,诚为本,信为缘。如果一个人经常不守承诺,答应过的事情做不到,那么久而久之,他身边的人都会离他而去,没有人再愿意和他做朋友。用小学生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教师可举例来说明。国语经典故事中,同样有不少关于诚信的故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并让他们大声诵读,加深对诚信故事的印象,明白诚信这一核心思想精神,从而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讲的诚信精神。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如果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采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小学生会更容易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的国语经典中,《论语》一直深受国人的推崇。《论语》所记载的许多思想,皆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公正,是每一个人工作中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学生在学习和诵读这些典籍时,关于正,有公平、公正、正直等多样内容,但它们的中心精神全都体现在了一个正字上。在诵读有关公正的国语经典时,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诵读来强调这一内容的震撼力。如全班起立,在教室里大声地朗读,或由学校组织,在操场上进行完升旗仪式之后,全体学生对着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大声朗读,展示出它的力量,震慑全员,让全体师生将公平、公正、正直铭记在心,时刻谨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并体会到了公正两字,教师们也能重新进行自我审视,时时反省自身,达到更高一层的进步。
除以上所说到的全体师生一起诵读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学校还可按班级实际情况,将每周二、周五的晨读时间用来诵读国学经典,教师可以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学典籍归纳进学生们的晨读内容中,让学生进行学习。如此,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只当是对古代典籍的大声诵读,在一种放松的心理下,将晨读变成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时机。又或,学校给班级下达诵读任务,每周二和周五选定一个特定的主题,这一主题可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任一内容,根据这一主题要选定学生们晨读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晨读时期内容过多、过杂,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选定主题有一优点,就是全体学生皆在诵读同一主题内容,具有针对性,达到针对教育目的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就这一特定主题进行交流学习,帮助他们更加加深印象,实现通过诵读我国的国学经典达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小学生可塑性很强,经常诵读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国学经典,有助于他们及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中。
对于通过让小学生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还是应当让教师充分对其进行学习的贯彻,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如教师可先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字言》等,将这些文集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归纳整合起来,按照主题进行综合之后,再将其成果拿来让学生学习和诵读。
二、结合现代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现代文学诵读中
学校在将通过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来教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可将这一核心精神编排和注入现代文学当中。如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和编辑一些现代诗歌,此种文学形式比及国学经典更能让学生琅琅上口,也更易于理解。例如某小学就编写了《立志笃行》《东方风儿在召唤》等读物,用现代诗词、歌曲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该小学每一位学生都对这些诗词非常熟悉,常挂在嘴边,还进行了诵读竞赛,成了比小学生行为规范更好用的新的行为准则。
在小学语文诵读中,教师可以组织以比赛的形式来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导。如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让其更多、更广地掌握此方面的诵读知识;比比谁诵读的声音更大,更富有感情;比比谁在诵读之后,领悟的更多,有哪些更加丰富的想法。以此来更好地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遇到过哪些此类的实际事例,学生在碰到这些事例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又有哪些领悟等等,皆可变成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更需要精神的引领与滋养。学校与教师要认真领会核心价值24字精华,寻找教学的契合点与抓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轻松愉快地走进孩子的脑海中,更走进孩子的心中。当然,除通过配合国学诵读,注入现代文学诵读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传统剪纸、国画学习鉴赏等课程让小学生多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成长早期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今天的幸福和谐生活,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总结
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认真领悟和贯彻其中标准,做到诚信、守礼、公正,热爱国家,热爱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一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对其基本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之外,为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在语文诵读教学中,加入国学经典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内容,让学生诵读。为达到更好的诵读效果,让学生能真正学会和领悟此中真谛,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应当首当其冲,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生活榜样,让学生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贯彻其中心思想。同时,还可以吸取社会上的事例和现代文学中的信息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诵读,以达到更加全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当中,这对培养学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精神非常有利。
摘要: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我国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正确对待和掌握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实际,将这一理论思想贯彻到经典诵读当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让小学生能在语文经典诵读中来学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容。本文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实践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16.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六
【关键词】创设;引领;思维;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既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性格发育的黄金时代。
目前,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过多地关注分数的短期成效,无视阅读的重要性和长期的积极性
都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作业像山一样地压在孩子身上。事实上,很多孩子都被动地成了那棵被拔的小苗。有些家长给孩子提供的课外书就是各种辅导手册、练习卷,他们认为这样能在短期内提升孩子的成绩。殊不知这样急功近利式的劳动,既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抢占了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真是得不偿失。
二、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电视机和电脑游戏给了孩子们娱乐和消遣,但也耗费了他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长时间沉迷其中。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不良传媒更会在思想上误导孩子。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孩子的阅读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三、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正确有效的引领
虽然老师们都知道开卷有益这个道理,也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阅读什么书,该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从经典美文中汲取养分,老师很少会就这些东西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而是由着学生自由选择,任意阅读,或者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以至无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选择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这才是正确有益的做法。
四、家庭和学校未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很多学生家庭藏书极少,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藏书。许多家长自己的娱乐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以至于有的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家里,学生的阅读缺乏督促关怀。而在学校里,虽然有图书馆,但阅读氛围不强,时间也少,所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很难形成。
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一、多读多说,感悟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感情。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描述了南沙群岛物产富饶,景色优美,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我在教学2、3小节时采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的方法,在读中明晰了道理,感受语言之美,可以轻松地达到本次教学的目的。教学片段设计:1.小朋友,你们觉得南沙群岛怎样?读读并写出物产丰富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自己练读,你认为哪句美就读哪句。2.同桌分别读一读。3.(放录像)我们一起徜徉在南沙群岛,这时候你想说什么?4.老师也来读一读,大家闭眼想象南沙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景色?5.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6.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再结合课文向家人介绍南沙群岛(可选自己喜欢的景色或物产等),可用课文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表达。
二、入情入境,积累语言
有的经典美文中有很多文本诗情画意,语言凝练,要想学进去,必须让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典型的一例。如在第一小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播放这首歌曲,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渐入情境,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群少先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和“飘荡”等词语,诱发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把水清、色丽、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语言也慢慢积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为学生配上音,指导学生练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把文本的语言转换成个体语言贮存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三、神模妙演,激发情趣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典美文的感悟。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化美文中规范的语言材料,还要灵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语言储备,重构自己的语言“仓库”,让语言更具表现力,让表演更形象化、生活化、美化、生动。如教学《小露珠》,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跟小露珠的亲切对话。学生兴趣盎然,精彩地演绎着文中的角色。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蓄”全都投注到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热情洋溢地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尽享表演之愉悦,激发学生的情趣。
语文课本是我们阅读教学中最珍贵的宝藏,而其精选的经典美文更是经久不衰、富含美学原理的源泉。善用之,善化之,不仅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也能美化我们的语言,美化我们的人生。
17.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 篇十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教育” 我校在2012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要求全体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一年级到三年级以《三字经》和课本里的古诗文为教材,四到六年级以《经典古诗文》和《永恒的纪念》开展诵读活动。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突出主题,活动氛围浓厚。4月6日下午主题班会,各班在教室举行了以传颂“红色经典诗文”为内容的朗诵活动,本次活动每个班级都积极参与,如六(1)班梁彩妮朗诵的《我爱你!亲爱的祖国》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五(2)班陆翡莹朗诵的《我的自白书》无论从学生动情的朗诵还是音乐的搭配,都看出了同学们在平时训练的刻苦和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通过诵读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江山如画,激发了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了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此次活动,达到了:
一、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
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
三、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四、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18.小学春节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 篇十八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以春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亲近经典、熟知经典,增强学生对中华经典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亲近经典、熟知经典,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经典美文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三、活动内容
1.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
2.利用走亲串友的机会及时发现并让学生记诵春联、诗词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四、活动办法
四到六年级的班级选出准备充分的同学代表班级参赛,每个班级出六名同学参赛,四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当评委,比赛当场亮分,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九名。
2013.11.
龙泉小学“我们的节日——春节”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评选出钟晓辉、于秋等表现优秀的十二名学生。通过此次活动,调动了学生上网查资料的积极性,不再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等,丰富了学生假期的生活。学生们也增长了不少关于“春节”的知识,比如春节的由来,“年兽的”传说,及各具特色的各地春节的习俗和活动,积累了很多关于春节的对联,大体的了解了对联的写法,对仗等手法。此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非常受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热爱。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新教材语文古诗诵读篇目07-13
和盛小学经典诵读总结07-31
五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10-11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诵读与欣赏》复习题12-04
12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融合教学案例08-26
小学经典诵读5下06-28
小学经典诵读主持词09-06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八十首06-27
小学语文各年级经典篇目说课08-30
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