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2篇)
1.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篇一
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收获颇多。本学期担任高三(6)及高二(1——6)7个班的通用技术,现将本人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踏踏实实的备课,认认真真地教学。
本学期开学后我认真研读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努力备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脚踏实地的落实课堂教学,努力向课堂要质量。
二、积极听课、评课。
积极听校级及县、市级其他教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他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高考、会考复习,我尽量做到精选精改,并努力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去自己总结知识点内在联系,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项高考中,我班通用成绩80分以上达25位学生。
其次,积极开出校级公开课《工艺》和县级公开课《流程与设计复习》。认真阅读与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二8个班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以下将根据我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做好课后工作。
认真批改作业,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高二学生虽然自控能力整体上比高一学生较好一些,但是还有少部分同学抄袭别人的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四、平时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并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或上网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平时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之前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做出一个优秀的作品。
六、在上学期的会考中,同学们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认真抓好复习工作,在会考中考出更好的成绩。
七、存在的问题。
《通用技术》课是新开设的课程,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需要对两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彻底的分析,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
八、法制教育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都说的很细,如果章节涉及法律问题,我都会带着同学们去学习相关的法律,同学们学习也很有兴趣。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3本人承担高二年级5、6两个班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试卷,讲评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积极、负责、安全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决策、创新的能力。
据学科特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下是本人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1)应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认真钻研教材,对考试说明、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材料一定要认真选取,因学科的特点,补充的材料应直接接近于会考要求),怎样才能教好。因学科特点,知识面要广、课堂容量要大,在新授课的教学中一般采用课件的形式备课以辅助于本学科的教学。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注重利用“学生缺少什么,我们教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的思想来组织教学。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教学情况。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有重点性、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部分学生自控能力缺乏,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学有所成。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努力跟进学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的技巧、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从网上搜集信息资料、到新华书店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存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不够简洁,平时操作课较少等现象都可能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去参加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学习了同科目教师的教学方法,博取众长,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以后会逐步改进教学方法。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对新学科基本能力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握教学方向、认真钻研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做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4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学期,在高二年级6个教学班按照每周每班1节课,顺利地完成了《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由于不是通用技术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不是很熟,但尽管如此,本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教学工作顺利得以完成,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现我就这期的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1、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要求
使学生掌握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自主构建知识、拓展能力,并从中得到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等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学到一些和设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在技术素养上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发展学生的个性、动手时间能力。学生基本能达到如下教学目标要求:
(1)熟练掌握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会与设计有关的各种途径、方法,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2)形成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4)通过自身技术素养的提高,为将来进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2、教学的实施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讨论、讲授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就在大家身边,技术不断地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学生积极探究。着重培养学生对工艺的选择能力,以及会正确、安全使用工具或设备。从身边熟悉的例子入手,鼓励他们勇于时间和创新,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提高技术技能和技术素养。
根据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学期的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1)注重从实际出发,选取贯穿整个技术设计教学过程的范例和载体。
(2)教学设计突出重点,体现新理念,突出培养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等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媒体的应用,基本每节课都有ppt课件,课件内容充实生动,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并通过多种媒体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内容。
(4)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试验演示法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方式灵活处理,并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做到注重基础知识,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体现方式为教学所用,而又不拘泥于方式。
(5)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开展作品制作课程,并对作品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6)为教学充分创造条件,例如在《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内容中,教师力所能及地寻找一些制作样品展示给学生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3、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感觉到希望学生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素养,但是在实际开展中,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而且最主要是与高考的关系没处理好。高考中没有体现,并不是主要问题,但领导把课程安排在高二,而此时学生早进入了分科的学习。这样,无论是年级、教师、学生都会在时间上出现了矛盾。同时受课时、设备、学生作业时间等限制,令操作艰难进行,敷衍了事也就势在必行。
学生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文科学生感觉难度大,很多技术问题不能展开,课时基本难以完成尤其是动手制作的内容,只能蜻蜓点水式让学生了解一下。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所以多数学生以应付心理对待,对这一科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教师方面,我校还没有专业的通用技术教师,也没有成立通用技术备课组,因而在教学开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我们争取在下学期成立通用技术备课组。
我认为,只有完全抛离高考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达到开课的目的。比如说,把这个课程放在高一学习,行政上硬性规定在高一学年度完成必修部分的全部内容和考核。这样,教与学双方都可以在高一学年这段学习和高考任务相对轻松的时间段内,放下包袱,从从容容完成进度;认认真真学好技术。如果相关的这些问题能明确,那么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而且高一年级的学生相对时间较为充裕,对技术的探讨可以更为深入。
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虽然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仍然有很多不足,留待以后努力改进。
2.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篇二
在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 教师不难发现很多的教学案例和课件, 但是由于缺少实际的操作和实践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知道哪一种教学方法更加适宜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也就会让通用技术课堂陷入到沉闷的学习氛围之中, 无法让学生有欢快、愉悦的学习感受, 从而就无法培养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喜爱。这样也就阻碍了通用技术课程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和意义。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通用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通用技术的内容和精髓来设计出更加适宜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在这个综合性超强的授课课堂中充分地发展自己, 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一、摆正教学思想, 要用通用技术课程的角度去审视教学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种新型学科, 在学校教学中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其他专业教师经过培训之后上岗从教的。这样在整个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会受自己从前教学的专业所影响, 从其他专业的角度来考虑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和作用。这样就会便会导致通用技术课堂中传授各个教师从前专业的学科知识, 要么较单纯地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技能就可以了。虽然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们反过头去从新审视一下上过的通用技术课程就不难发现这些课堂并没有体现出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它似乎成为了某一个学科的附加课程,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从通用技术课程的角度去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
其实,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种外延, 它不但包括我们现在所学各种学科的知识, 还具有一些心理、伦理、法律等知识方面的补充, 同时还具有一些技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它并不是要把学生培育成某种知识的专业人员, 也不是要把学生训练成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而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很丰富多彩的学科学习中养成“设计”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为此, 我们应该督促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 改善自己在通用技术课堂中的思维, 不要通过单一的某种化学、数学或是物理等课程来简化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因此, 当我们面对具有较强实践性和通用性的新的教学课程时, 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严格要求自己要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和能力, 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不断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从而确保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 促进学科教学的快速发展。
作为站在教育第一战线的教师, 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开阔自己的眼界, 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最新的技术成果展示给学生, 能够顺利完成《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能够正确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观。从而把课程教学内容和策略大部分都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要正确看待通用技术的教学作用, 理解和认识它与学生素养之间的密切联系
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高中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灵活的运用。但是这又区别于单纯的技术培养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技术和技能, 还有理解很多日常生活的理论知识,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待通用技术课程的时候, 一定要把提高学生素养放在教学目标的中心位置, 通过技术这个介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学科的深入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服务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首先, 我们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每一堂通用技术教学课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主地去完成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开展自主性的探索活动, 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意识来获取更加具有价值的内容。在通用技术教学中, 由于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 能够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技术与实际事物相联系, 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事物来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 我们在课堂中就要运用更加活跃的教学形式来让学生探究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例如, 我们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时, 应该组织学生亲手去体验和感受传统技术和更新之后技术之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如研究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让学生能够在通用技术的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观念, 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构建通用技术的课堂
通用技术课堂是用更加灵活的课堂形式来实现最终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多样多样的课堂形式如合作型、活动型、创造型等, 教师利用学生自己的实践为载体来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通用技术的教学目标, 如果教学目标都不明确我们就无法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最快速地实现教学效果, 为此, 我们一定要构建好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当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我们教师就需要选择多样化的实践项目来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当然在每一个教学项目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都要立足于技术实践, 通过制造一些具体的模型来培养学生亲手操作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究 篇三
关键词: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现状
高中通用技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设立的,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实施并不是很理想,并且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模式严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从而导致通用技术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教学效率低;第二,教师的教学主要以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使学生学习技术的难度增加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巧妙的设置教学问题,创设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成为探究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开发。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一个问题:宋真宗年间,皇宫被焚,宋真宗命大臣丁谓重修皇宫。这个工程自然及其复杂,不仅要设计施工,运输材料,还要清理废墟,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此时,你是大臣丁谓,你将如何以最佳方案施工?学生们兴趣和思维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他们的答案可谓异彩纷呈,充满智慧。
又如,在“技术的性质”教学中,我以设计一张课桌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张课桌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分析,教师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罗列出来,很多学生都深有感触:会发现原来一张课桌的设计是需要综合运用到物理结构力学、材料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那么多学科知识的。此时,教师对技术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加以强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了解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尽量提出贴近生活、充满趣味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既会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思考,也能让他們在问题中感受知识的趣味与意义。
三、从学生的参与上下工夫
新形势下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尤其是通用技术课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参与上下工夫,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习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甚至知道知识的产生过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需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试验、评价分析、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并实现学习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发现与明确问题”时,首先调查人们的需求,得出发现与明确问题具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需思考满足他们的技术条件。接下来指导学生列出设计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优的方案。整个过程都由学生参与完成,强化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能力。通用技术学科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门课程是以注重实践性、注重创造性的课程。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设计上下工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热情;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选案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四、加强合作、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和交流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而且能让学生相互受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素养。所以我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每4位学生组成一组并选出组长,加强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做学生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
通用技术课程不但有理论性,更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尝试做小实验、小制作。
如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设计课题,针对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旁边得有亲朋好友看着,不然病人睡着了针水输完了也不知道,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一个报警器。有同学在观察和思考后,制作出了多用途音乐输液报警器,设计中运用了弹簧秤开关原理。输液时,输液袋内的液体重量会不断变轻,而弹簧秤内的弹簧也会随着物体重量的变化而变化,利用弹簧秤的这个特点,制作成了输液报警器。设计的这个输液器,药水输完时,就可以唱歌报警。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体会到设计的乐趣、制作的艰辛、创造的成就。
因此,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在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上下功夫;紧扣教材通过生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应学的知识;适当安排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分析身边的案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提高技术素养的目的。
通用技术这门课其实很好上,而且可以上得非常精彩。学生也愿意学这门课,并且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很高。但这都需要我们通用技术教师首先要自己非常喜欢这门课,然后想办法上好这门课,需要我们通用技术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参考文献
[1] 顾建军主编.理解与实践通用技术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通用技术教学总结 篇四
一、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在教学期间,所有通用技术教师们都有共同话题:通用技术课不好教;没有教学设备,教起来泛味;由于高考不要考,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等等。“通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就好象刚新生的婴儿,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以及一线教师的呵护和抚养,使它成长成熟”
“在现实社会中, 哪一项科学技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哪一项产品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在电脑行业,汽车行业等哪一项高尖技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和办公室老师讨论这些问题时使我内心震撼。
既然是“通用技术”课走进了普通高中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一门学科。只要我们教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满腔热情地投入,没有什么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参阅教参,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发掘周围教学资源,创造条件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学设备。我们要相信教材仅仅是技术的载体,技术寓于教材之中。运用好教材中的案例,把学生带到教材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在对“技术与设计—发现问题”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一系列的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并亲手制作出了一些有使用价值的作品。从书本中学技术到离开书本去发明技术,这一教学思维,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学习起来津津有味。教好“通用技术”课我们一线教师责无旁贷。
二、通用技术课教学需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我每次参加培训学习,都非常珍惜这些机会,虚心请教,主动与专家、学者同事交换自己的见解。“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对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并上升为技术,是技术的摇篮,这要求“通用技术”课老师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和自学能力等。也就是说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和功底,教学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有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
三、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辅导学生搞科技创新活动
5.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各年级通用) 篇五
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教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学生的古文诵读。在教学中,针对我的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抓科学研究,阅读教学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认识
本学期,我的科研目标是对研究阅读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我们在四年级语文组将大力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进而不断巩固基本技能。
抓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探究性学习方法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6.教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篇六
二、总体思路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创新教师整合能力开发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在于考察五个方面:
(一)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
(三)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形成;
(四)学生参与度;
(五)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三、主要工作
(一)加快学校网络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把校园主页建成展示学校的一个网络窗口。
1、加快校园网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本学期,要继续将学校购买的教学资料镜像到校园网上,便于教师随时使用。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幻灯片等资料要通过上传系统及时上传到网页,真正落实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思想。要充分使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对校内所有师生实行全天候开放,做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2、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络主页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要将本校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两基工作、实验室建设、信息教育、继续教育等信息及时传到网上。
3、建设覆盖各学科、多品种、多门类、可供师生自由选择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库群,购买资源与开发资源并举,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有关教学的研究。
1、进一步落实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为主的教研常规活动,倡导切磋争鸣之风,提倡典型课例解剖、切磋、一课多作。结合课题研究,大兴理论学习之风,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注意吸收教改信息,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引导,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鼓励教师采用电子教案,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继续开展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的课题研究,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创新教育规律,在课堂特征和课型模式的研究上着力,力争突破,形成经验,辐射滚动。
4、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至少上一堂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改实践课。
5、做好网络教学的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教材处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组织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网络教室开展形式不限的网络教学研究活动。
6、以竞赛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形成鲜明的整合特色。
7、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学习、研究,加强自身水平的提高,不断学习。每学每个教师至少期完成相关论文1篇。
(三)加强五认真工作。
信息技术课开设年级为三到五年级。
1、认真备课,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加强学生上机的常规训练,做好使用记录,上足课时,保证学生的课时数。
2、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提高转化工作质量。
3、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有关的兴趣小组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内容、重实效。
(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组织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本学期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自学为主线,以集中辅导为辅助,着重于进行网页制作和维护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各教师除了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学校网页制作任务外,还要将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制作一批交互性较强的网络课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1、经常检查和公布设备的使用情况,办公室建立专人负责制,建立完善的申请维修制度,期中、期末普修一次,确保设备完好。
2、对教师使用电脑实行包教、包会、包修服务,做到热情、细致、周到,服务要有反馈。
3、加强对电子教室的安全管理,着重培养师生操作网络的自我监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四、重点工作
积极配合区信息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1、积极进行课题《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2、在教师研修网上开展区内教研活动,加强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教研、科研理念,提升教师网上教研、科研的应用水平,利用好研修网上的网络资源,提高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水平。
3、做好学校网站和校内局域网的安全工作,做好网络病毒的防治工作,提高对数据备份以及网络安全的认识。
4、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5、建设班级网站,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营造特色班建设,促进班级文化发展,积淀班级文化。
6、继续开展家校互动业务,为家长教师协会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网络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7、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 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8、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9、继续做好推广应用市中小学教育资源网和数字图书馆工作,在教育资源网上使用资源点卡,下载教育资源,拓展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专业化水平。
10、倡导我使用我建设,我建设我使用的思想,在使用中建设,在建设中充实我校资源库,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便利。重大活动安排照相、摄像,图片、影像等资料及时存档。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效益,学校通过开展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内容的校本活动,加强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12、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为切入口,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7.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具制作的思考 篇七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 是完全的科技传媒, 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教具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引导学生从展示的现象上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制作教具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科技活动, 能体现教师的智慧和灵气, 对学生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具还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因此, 通用技术必须注重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应用。
一、通用技术教学用具使用现状
山东省通用技术课程自2006年开设至今已经有7年, 但是一直以来, 课程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用具极其缺乏, 极大地限制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 其使用现状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教学器材、设备极其缺乏
教学用具的缺乏既体现在教师演示用教具上, 也体现在学科的配套实验室器材上。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基本都是拿着书本和教案在上课, 最多也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没有用于演示的教具, 更别说在通用技术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试验。
2. 现有设备以专业设备为主
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学校配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 但是这些成本昂贵的实验室往往使用率并不高, 因为通用技术的实验器材不像单纯的物理或者化学实验那样有确定的实验器材, 它要求广泛, 而且不同的设计项目需要的工具也不同。
二、自制教具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中不是权宜之计, 是对学校资源不足的最好补充。对于资源极其缺乏的通用技术课程, 自制教具的实行更加有必要。
1. 课程的要求
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 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 它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 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 让学生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 强调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 自制教具尤其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制作的教具更加体现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2. 学生动手能力需要加强
目前的高中生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他们的动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差, 更重要的是随着动手能力的弱化, 很多学生连思想也开始僵化。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刻不容缓。
3. 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通用技术课程设立至今并没有专职的专业教师, 很多都是兼职的, 他们通常是物理教师或者是信息技术教师, 并且师范学校里也没有设立通用技术专业, 因此, 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极其漫长和艰难。而自制教具要求教师了解课程内容与标准, 通过制作从而掌握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可以说, 自制教具是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捷径。
三、教具制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科学性
这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教具制作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特别对于“原创性”教具的设计, 要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因为是“创新”, 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因此在设计时要多加推敲, 每一步制作都要有严格的科学根据。
2. 教育性
教育性主要应该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自制教具在课堂上的使用能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 因此, 我们应该从分析教材入手, 找出哪些教学内容需用自制教具, 从而明确制作目的。比如说在《探究结构的强度》这节课中笔者就使用鸡蛋来解释“内力”这一概念的含义。
3. 实用性
教具要有针对性, “做以致用”, 不要追求形式, 不要为自制而自制。“多功能”教具目前很流行, 在制作此类教具时, 一定要做到每个功能都要有良好的演示效果, 绝不能为“多功能”而生搬硬套。
4. 简易性
自制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实现了教具的功能, 初期往往结构简单, 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保管方便的教具才容易掌握。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适当地制作一些结构复杂又能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产品。比如说在《探究结构的强度》这节课中笔者就使用了吸管来探究形状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5. 直观性
教具形体要尽可能大一些, 特别是演示用教具要求更大一些, 如用纸板做的三视图演示教具就要比较大, 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在《了解结构》这节中笔者就借用了化学教学中的“分子模型”探究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6. 参与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 除了得到知识和技能以外, 还有其他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用白纸做三视图的演示教具, 就可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来。
7. 安全性
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安全,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易裁剪同时又比较坚固的材料。金工、钳工中使用到的有危险性的工具, 在制作前一定要经过培训, 确保操作安全。
四、结束语
目前, 通用技术现有的实验器材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具制作能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实施的方法应该是师生共同自制教具, 通过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器材,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还能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通用技术学科课题组.关于通用技术学科必修模块专用教室建设的几点建议[EB/OL]. (2009-02-03) .http://blog.cersp.com/index/1000084.jspx?articleId=7563604.
[3]乐胜科.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浅谈[E B/O L]. (2009-04-14) .http://www.zsjys.net/JYQK/Show Article.asp?ArticleID=2334.
[4]雷亚玲.对自制教具发展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 2008 (27) :36.
[5]任思增.合学习在高中《技术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8.通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教学应用 篇八
关键词 通用教学设计;原理;教学应用
分类号 G441
1 通用教学设计的提出
“通用设计”这一理念最早源于无障碍设计的思想,这一思想提出后迅速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流行起来,其早期的设计理念是建立无障碍的建筑环境,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一理念获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并很快在建筑学、土木工程、人因工程学方面得以运用。(David H.,Anne Meyer,2007)
1987年,罗恩·梅斯(Ron Mace)创造了“通用设计”这一术语,他指出通用设计旨在鼓励市场设计和生产的产品能被最广泛的用户使用。这一思想表达了一种“尽可能包容”的设计哲学。自20世纪80年中期起,教育研究者开始把通用设计的概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中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设计、学习和评估等方面。“美国特殊技术应用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Specical Technology,CAST)结合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称为“通用学习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UDL)。通用学习设计是指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以使在听、看、说、读、写、行动力、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这是通过提供给那些能力不同的学生灵活选择的课程资源和活动来实现的,其选择途径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嵌入在教学设计和教育资源的运行系统之中,最大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机会,此即“通用学习设计”理论的初衷(盛群力,吴海军,2009)。通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系统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同时为教师设计这种系统提出了有效的指导。
2 通用教学设计的三个系统
通用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脑科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的教学实践。通用学习设计的框架是建立在认知和神经科学基础上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语言处理、问题解决等,这些过程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常常变得十分复杂。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中有三个学习区域:识别网络、策略网络和情感网络。识别网络帮助学生感知事物,辨别和理解信息、观念和概念;策略网络使学习者能够计划、执行和监控各种行为;情感网络使学习者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关注周围的世界。人脑存在三种不同的学习网络,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考虑这三种网络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这三种学习网络是不同的,他们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媒体、学习方式的喜好是有差别的,那么如何在同一课堂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内容、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与三种学习网络相匹配。基于三种网络系统的不同,通用教学设计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支持系统。
2.1 识别支持系统
通用学习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针对学习者各自的生理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通过适应学生辨识事物和信息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2.1.1 选择多种知识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的感知
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感知最初的信息,那么后续的学习也就无从产生。为了减少学生感知方面的障碍,学习材料需要以适合于每一个学习者的方式来呈现。传统教学的材料主要是文本,而有些学生特别是那些存在视力障碍、学习障碍以及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时会感到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事物、获取信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识别,尽量消除感知觉等造成的学习障碍。首先可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来学习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喜欢用听觉材料,有的学生喜欢用视觉材料,而用不同媒体呈现的教学内容,能使所有学生都受益。数字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媒介,同一内容可以同时由电子版本、音频、视频、图片、盲文等方式共同呈现,使得各种类型的学习者都能够公平地获得知识。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调整呈现的信息。传统的印刷材料呈现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固定不变的,而在通用教学设计精心准备的教学环境中,信息的显示却可以做到灵活多样,如使文字变大或者声音增强。
2.1.2 激活先前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师在呈现新知识之前,先向学生提供或激活必要的背景知识,学生将更易获得和同化这些信息。如果学生缺乏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所必需的背景知识,他们就会因这种障碍而无法平等获取知识。如果教学中能够提供或者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链接到存于别处的必要信息,这些障碍将会减少。例如:通过激活相关旧知识,展开抛锚教学;使用先行组织者;预先通过讲解示范、模型和实物等教授必要的关键概念;用推论和比喻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2.1.3 突出关键特征,促进学生的理解
通过感觉通道获取信息只是教学的一个目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为重要。通用教学设计主张通过引导和提示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信息的关键部分,这样,学生就可以识别出信息的关键特征,从而实现高效的学习。关键特征可以是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亦或是概念之间的不同。通用教学设计中,可以用以下方式来突出关键特征:一是突出文本、图形、图表中的关键元素;二是使用提纲、概念图、知识树等强调关键概念;三是提供多重样例,特别是正例和反例,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
nlc202309021446
2.2 策略支持系统
有效的学习者可以为问题解决制定战略目标。通用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内嵌支架循序渐进地教会每个学生如何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教学内容与每个学生的学习优势相匹配。
传统的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或文本材料只能提供有限的交互作用方式,如翻页或者做笔记等,所有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同样的内容,而实际上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可变性的,这些广泛存在的差异性要求灵活地建构组织学习材料,以便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是提供给学生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是纸和笔。学生可以采取言语、图解、打字和录音的方式作答,学生可以把艺术作品、照片、音乐等加入文本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安排顺序表和项目计划模板,向学习者展现熟练者的思维过程;将长期目标划分为多个易于实现的目标。要成功地将信息转换成有用的知识通常需要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来加工信息。这些认知策略包括选择和加工信息,从而更好地对信息进行概括、分类、排序、情境化和记忆。有些学习者可能拥有这一系列策略并懂得何时运用,而另一些学习者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对于后一类学习者,最好的方法是明确地传授这些策略并让他们在学习情境中练习如何合理应用。设计良好的学习材料能提供因人而异的嵌入型示范、辅导以及反馈,来帮助不善于应用这些策略的学习者。例如:给任务序列中的每一步以明确的提示;有交互的示范,引导学习者探究和反思活动;由扶到放的渐进式辅导支持信息加工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灵活选择内容;将信息划分成较小的模块呈现;有序呈现信息,依次强调重点。三是提供多元的评估与测试手段。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多元学习设计要求评估必须采取多种表达方式和途径,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不加批判地沿袭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考试手段。这些方式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习惯的并且能够自如控制的,也就是说要与对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协调,实现个性化的评估方式。比如,考虑在考试中通过运用音乐、视频、表演、电脑制作、作品集等方式表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3 情感支持系统
首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教学内容也要和学生的兴趣匹配。教师提供多元的、灵活参与的学习任务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这是教学设计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允许教师通过调整任务的难度水平,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不同学生的技能水平、兴趣和喜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新材料(如一个学生可能用与时间竞赛的方法学习词汇,其他的学生可能编创一个故事来学习新单词),教学内容也要和学生兴趣匹配(如一些数学规则用讨论曲棍球或马术的规则的方式展开)。其次,设置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尽可能与学习者个人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参与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参与选择,营造充满学习机会的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后,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加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提高自我反思和自我巩固的频率,教育学生依据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来设定学习目标,教会学生仔细和准确监控自己的情绪。可以利用记录装置、提示和图表帮助学生学会收集、制作和呈现自身行为的数据等,由此达到监控行为、实现改变的目的。指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使他们逐步学会反思自我和监控情绪。
通用教学设计的主旨是保证全体学生发展。通用教学设计认为没有同质的教室,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一教室教和学的需要是多样的。通用设计既注重个别指导,又注重面向全体,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基于通用教学的PAL模式简介
2004年,CAST组织为通用教学设计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提出了PAL模式(planning for all students),即为所有学生制订计划。
PAL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任务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其次,了解、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再次,把通用教学设计理论应用到课堂中;最后,按通用教学理论所设计的计划进行教学。
PAL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步骤,从而充分发挥了通用教学设计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表1 传统教学和通用教学的不同(以阅读教学为例)
传统教学 通用教学
为个人默读选择文章 事先呈现文本,告知阅读目的、策略等
整节课讨论 复习、口述
回答问题答案 和同伴一起说出来
多选或简答测验 和同学分享
4 启示与借鉴
通用教学设计理论及PAL模式的一些理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设计中单一、死板的模式。教师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借助各种工具,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信息来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对我国的教学设计现状有很大的启示。在我国,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只是关注教材,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中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下来。这样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肯定不能适合所有学生。还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一些优秀学生或大部分学生的现状和需要,而忽视一些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这对这些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借鉴通用教学理论,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考虑到他们的差异,这样的教学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
通用学习设计发现差异,承认差异,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通用学习设计更多停留在概念构建和理论探讨的阶段,有关通用学习设计的实证研究以及教学实践还很不足。
参考文献
David H. Rose,& Anne Meyer(2007). Teaching Every Student in the Digital Age: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55,521—525.
盛群力,吴海军.(2009).多径通达教与学模式. 现代教学,(4),13—14.
9.老师线上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 篇九
由于学生没有课本,我会提前一天把所授课的课文拍照发到班级群,并设计基本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以便第二天的课能顺利进行。并利用早读、晚自习让学生用qq语音读与我听。若是文言文我会让学生提前抄在作业本上,以便于做批注。如《桃花源记》等。我会提前对对应的课文做好讲授课件,准备随时作以补充。
二、课堂管理及教学方面
在每次市局的直播课开始之前,我会提前十分钟发送链接到钉钉班级群,让学生打卡签到,并提示学生准备好纸笔做好笔记,以便自己课后复习,老师检查。市局的直播课我都会认真听取并做好笔记。自己的直播课就在其后,我会就上节课的内容随时调节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好课堂的补充和知识的落实。如在上《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既准备了教学课件,还准备了《说明文阅读技巧》,在听完市局的课后觉得老师讲得非常好,我不需补充,因而直接讲解《说明文阅读技巧》。
三、课后作业及检查方面
课堂结束后,我都会在钉钉群里的“家校本”中布置作业,并在课下批改作业。针对不做作业,不上课的学生我会利用钉钉群里的“通知”联系其家长,让其注意督促孩子。
10.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 篇十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本学期,我只担任初二级一个班(二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一两周的教学和观察,发觉二8班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针对学生的实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近代历史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培养学生识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习资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好的成绩。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兴趣,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每一节课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4、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本学期我任八年级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慢节奏,重技巧,重方法。
二、进一步学好科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修养,使教育教学论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
三、熟悉教材,认真备课。
要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只有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灵活自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历史课的特点及其经常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提高教学质量,中心环节是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对客观性知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对主观性问题,要求学生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五、抓好知识落实,没课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逐一过关。
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总之,一定要下功夫,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历史这门学科,在学生的观念中处于“二流学科”的境遇,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更没时间顾暇及此,要想比较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堂上全心投入,惜时如金。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上都被调动起来,但学习方法还有所欠缺。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讲授第四册中国历史,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现代史,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重点工作: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二)、措施:
1、认真备课,潜心钻研教材教参,吃透《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案,经常听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
2、上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课后及时反思,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做到节节反思,周周反思,从反思中找到不足,促进自己成长。
4、加强学习业务,多读书,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宽容对待学生,多与学生谈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进度
11.谈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 篇十一
一、创设情景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是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我在备课时注意:一要根据本课的内容;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三要精心设计热点知识等,使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1.多媒体、视频导入
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时,给学生播放“神六”上天的一段实况视频,发现学生们看得很认真。看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神六”上天,给你有什么启示?并分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回答,结合教材案例归纳说明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设计的。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案例的导入,增加了学生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积极的情感。
2.教学情景导入
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内容有意识地插入情景,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很好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设计中的人际关系”时,我带了两把高低不同的椅子,在学生中选了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让高个子坐低椅子,矮个子坐高椅子(坐后脚离地),让在座的两位同学谈感受,其他同学讨论。然后又叫一个矮个子和另一位高个子同学互换穿外衣。这样一来,同学们情绪高昂,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时,我顺势引入课题内容上来,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带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体会到技术课的学习是件愉快的事,破除学生对技术课学习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在教学中,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有心人,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提高,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因为学生通过阅读就能了解其意义,基本上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我没有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增加一些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去。在讲授技术的性质中技术的两面性时,列举了“农药DDT”这一案例,说明DDT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但后来人们发现DDT农药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它的使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和益鸟,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也对我们人类和动物造成了危害。至此,我们为这种“农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补充了这样的案例后,使学生对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在对技术试验这节的教学时,课前我收集了施工工地上丢弃的安全帽。在课堂上,我用敲打法对安全帽做破坏性试验,然后叫同学回答这种试验属于技术试验方法中的哪种方法,简要说明原因。在讲授优选试验法时,举例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列举了台湾青枣在本地露地栽种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青枣在本地没有进行移植试验的基础上就进行盲目移植,结果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说明了技术试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把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技术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充实到课堂中,引起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思考,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领略到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技术,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三、运用“留白”艺术,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天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活动。例如,在讲到“制定设计方案”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设计问题:给幼儿园小朋友设计一个玩具,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问题提出,学生便可根据所学的“制定设计方案”知识来设计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思考,并在自己的设计中领悟设计理念,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技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上,呈现开放态势,尽可能地留出空间让给学生,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节,我在教学中没有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加以点拨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后,自己得出结果。另外,要多引导学生“质疑”,像“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假设你询问的内容涉及到对方的隐私,应怎么办?”“技术语言还可以怎么分类?”对这些问题,我尽可能地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讨论和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选择余地,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和牢固。
12.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 篇十二
一、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 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能够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但是它们不能是深不可测的, 必须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从可靠的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加以解决。学生必须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步骤, 这些知识与步骤必须是便于检索和利用的, 必须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如学生常问“为什么”的问题 , 其中有些问题太大 , 教师可以把它们转变为“怎么样”的问题 , 这种改变使探究问题更集中、更深入、 更接近科学, 从而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如在《技术与设计》的第二章第三节 (四) 三视图中, 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绘制三视图等, 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引导讨论, 设计方案
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渗透科学研究的策略、方法。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 设计总体方案, 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 这样可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 有机组合, 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 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利时机,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 也可以从学生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 给学生思维指向, 同时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要注意的是方案设计不仅要解决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 可留待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修正完善。开始阶段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可提供一些方案供学生选择, 以降低难度。如《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本以陈晨同学设计制作小板凳为例介绍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我叫学生讨论, 最后根据讨论结果, 让每个小组做一个小板凳。通过制作小板凳, 学生不仅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更激发了兴趣。
三、形成解释
所谓解释, 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理解。例如, 在技术试验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 对该技术试验应用提出自己的解释, 运用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及调查结果分析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等。探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都能够产生新知识, 不同的是, 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限, 探究性学习产生的新知识可能只是针对学生本人而言。学生在实证的基础上, 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 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 , 结果必须 尊重事实 、尊重规律 , 以开放的 态度面对 批评, 运用与科学相联系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 例如归类、分析、推论、预测, 以及批判性推理和逻辑等一般方法。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我让学生列举身边的流程设计。有一个女生列举了做一道菜前的期准备工作的流程设计。她把做一道菜前的准备工作的整个流程讲得头头是道, 非常顺畅, 也很有道理。原来她父亲是个高级厨师, 平时做饭时, 她经常帮父亲做些做饭前的准备工作, 感到流程设计很重要, 同学们听了很受启发。
四、评价结果
根据通用技术探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三是自评与他 (互) 评相结合的方式;四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激励性。
我们在评价时, 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问卷调查法。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可以向学生、家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其他人员调查。
第二是自我评价法。学生在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之后, 不一定要由教师评价其取得的成果。我们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和感受自己的成果。这种方式最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起学生的自我反省。
第三是小组评价法。有时在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之后利用小组评价法可以更客观、更真实、更有实效性。
第四是家长评价法。这种方法适合一个比较大的课题结束之后, 把家长请到课堂上, 让家长看自己孩子有哪些变化让家长与学生共同感受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这将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第五是成果展评法。通用技术探究性学习成果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是一篇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样实践作品及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等。我们结合学校、班级的活动中心, 利用 (下转第92页 ) 学校、班级的宣传橱窗、宣传角、校报、班报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 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全校师生, 接受全校师生或社会的评价。
五、检验结果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找出实证资料不能证明的表述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 或者加强实证资料与已有科学知识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的已有联系。结果是学生能够解决交流中遇到的矛盾进一步确定以实证为基础的论证方法。例如:在技术试验中, 对同一个物体, 不同学生可能有多种试验方法, 通过结果交流, 学生可以找到多种试验之间的联系, 找到不同试验的利弊。
探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这五个阶段, 当然所有这些阶段都可以有所变化。每一次探究都要让学生投入到科学问题中,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 探究的问题首先是由学生提出的, 而有些情况下, 学生并没有直接提出问题, 而是在教师提供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或者在别人提出的问题上稍加修改, 使之更为深入。那么到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哪些呢?
(一 ) “探 究 式 ”教 学过程 设 计
(二 ) 课 后 附 记
第一,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较传统课堂教学中更积极主动的一面,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索性, 特别是平时基础较差的同学也提出问题, 学生参与面广。
第二,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问答, 更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补充。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在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课题课堂上更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 多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了教学内容的辅导外, 还需给予学生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 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雷爱华.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广西师范大学.
【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推荐阅读:
生物教学经验总结08-31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09-17
高二下期生物教学总结01-12
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2-26
高一生物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1-02
八上生物教学工作总结07-21
初三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09-25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总结08-13
初二生物教学工作反思11-02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