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享快乐

2024-06-13

幼儿园分享快乐(19篇)

1.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一

中班社会《学会分享快乐多》

(优质)

(二)班教师黄萍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3、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教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快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教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励幼儿学会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2.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二

分享是亲近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让他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馈赠给他人,即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之间相互使用、相互享受或者相互拥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它保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条件,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与其各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

(1)学会分享,学会交往。其实在我们的分享教育中,并不是单一的分享玩具、分享食物,还有更多的分享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想法,等等。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霸道、独占的孩子,性格往往是孤僻的,在同伴中是孤立的。就从大班幼儿的情况看,班级中仍然有些这样的孩子,难道他们愿意独自一人吗?面对着三五成群的同伴,他们的心里该有多难受呢!孩子的交往能力是通过孩子自身的语言、肢体、思想各方面与对方进行碰撞而建立起来的。

(2)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中合作能力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能力。同样,合作也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合作行为也日益明显,在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合作能力的差异十分明显。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分析

(1)分享行为过于表面和口头。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对于与他人分享、合作的问题上,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口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在玩具分享日的时候,经常是将自己的玩具拿在手上,让身边的同伴看看、摸摸,一旦玩具在别人手中的时候,就显得十分的不安,有的幼儿甚至马上抢了回来。在他们看来,这样就算是分享玩具的行为了。

(2)“有价”的分享。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普遍,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孩子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在现在孩子的分享行为中就有了所谓的“交易”,当别人把好东西给我的时候,我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都说分享更多的快乐在于奉献,然而,我在观察中发现孩子分享的目的更多的在于索取。

(3)害怕分享。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部分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分享的幼儿有一种害怕分享的现象。有的孩子认为我把东西给了别人,就不是自己的了,因此就经常出现孩子把带来的玩具抱在怀里,或者藏了起来的现象。特别是到了分享玩具的时间,有些孩子就格外的担心,有的甚至对我说:“老师,你把我的玩具藏好吧!”害怕分享也是分享行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四、影响分享行为的原因

(1)多数幼儿虽具有一定的分享行为,但还未形成分享观念,缺乏内在动机。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上来看,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分享的意识比较薄弱,更倾向于感觉分享(只给别人看、听、嗅、摸等),实质性的分享并不多。

(2)分享物的价值与数量因素。要分享的物品的价值会影响分享行为的发生与否。对分享物是否喜欢与分享行为有关,儿童不大喜欢的东西,与他们比较喜欢的东西相比,更可能被分享,因为给别人自己不大喜欢的东西只需要做出较小的自我牺牲。

(3)错误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交往能力,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因为,孩子始终处于一个弱者的地位,他们无法将家长的这一分享举动理解为培养的一种手段。更多的是从中感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无情赠送的心痛,那么在他们人生的“经验库”中可能就留下了教训:“以后我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不然要被妈妈送给别人的。”可能在小的时候,他们只能无奈接受大人的“无理安排”,那么当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就是霸道的反击,这个时候却会被大人们扣上“自私”的帽子。我们反问一下自己:在对孩子进行“强行”分享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霸道的行为”呢!强行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家长这种适得其反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只有痛苦的经历,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分享的快乐。

五、学会分享,享受快乐

分享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社会性活动。“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冬冬不在留一个。”在分享中,温情、友情和快乐尽上心头。那为什么现在会有如此多的孩子不会分享、不愿分享,除了社会、家庭的因素以外,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策略起了关键的作用。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角色扮演中,培养分享行为。从男女的心理上来分析,男孩和女孩在培养分享行为上是有区别的。女孩可能在年幼的时候会更早地学会帮助别人,男孩子则晚些;此外,女性在养育行为角色中表现得比男性多,而男性表现得更少。

(2)换位思考,同伴影响。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分享意识,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形成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常有一种虚假的分享行为,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仍难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创造一些自由交往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去交流,并鼓励他们参与这些集体的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相互磋商、相互协商,并鼓励和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书和玩具拿来分享,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幼儿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3)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父母在教育和引导幼儿与别人交往的行为技巧上,主要表现为暗示孩子的训练技巧。比如,当孩子认为“给予是一件好的事情”,这个认定的过程就是父母引导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孩子得到了鼓励,并学会了角色采择和移情技能。当他们出现分享情景的时候,至少必须去做一件或两件事:第一,把他们自己放在接受者和受益者的情境中;第二,幼儿学会了分享的经验。

分享是快乐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的分享行为培养应该是一个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过程。分享不应该只是一种口号、一种形式,更多的是孩子内心的情感的表达。

我们都说充满爱的孩子,是最阳光、最快乐、最美丽的。的确,只有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奉献,与他人分享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才是最健康、最快乐的。因为当他们把物品、心情、知识与他人分享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收获的一定是别人的认可、别人的关心和一个充满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耿希峰.儿童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三

关键词:早期阅读 幼儿教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105-01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关于早期教育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国外,尤其在美国,早期阅读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很多人不了解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和起始年龄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偏差。认为阅读是上学以后的事情,在学龄前开展阅读对幼儿来说太早。其实,幼儿期阅读活动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不能像中小学生一样自己到处走动,生活圈子小,必须依靠家长找时间带他们出去玩或到处走走、看看,让他与外界多一点接触。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那么选择好的故事书给孩子阅读,不失是一种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幼儿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阅读的意识和技能。这种阅读的意识和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下自然而然形成的。

然而,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常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用积极的情绪去影响、感染孩子,让孩子想阅读。在家中,孩子往往受到家庭情况、家长教养态度、教养方式等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进行早期阅读教学,以形成良好的家庭分享阅读氛围,使两者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搞好早期阅读分享活动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家庭环境和父母的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要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支持和指导,这是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保证。家长不仅要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兴趣和赞赏,而且还要注意每天留给幼儿看书的时间,参与到幼儿的阅读中,与幼儿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主要包括与幼儿一起选择合适地、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共同朗读其中的文字,同时还要就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共同提问、讨论和思考。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和质疑的問题,多给孩子表述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机会,尽量让孩子多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家人一起阅读,没有压力,感觉轻松愉快。所以,家长参与阅读既是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也是分享阅读的过程。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广告单、报纸、信笺、导购单等,从不同角度、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阅读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家园联系,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家长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要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老师与家长的配合密不可分,这对指导幼儿阅读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首先,通过开展半日开放教学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了解老师引导孩子阅读、和孩子阅读互动的方法,亲身体验课堂的阅读氛围,感受幼儿早期阅读的快乐。并利用此机会,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新理念、方法和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早期阅读注重的是阅读,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识字教学。识字只是阅读活动的副产品,不是阅读活动本身的主要目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字、词,因此,早期阅读是一种比单纯性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对幼儿的长期发展更有意义。另外,还向家长宣传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希望家长能够经常看书、看报,并且对孩子的阅读给予指点,这样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其次,园里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宣传栏,各班通过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家校通、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和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阅读情况,学习家庭教育的经验,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再次,利用阅读教材鼓励幼儿回家复述指定的故事,使家长知道阅读的内容并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地快乐。

三、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教材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法,才能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也很重要。一些家长往往反复、枯燥的地让孩子进行阅读,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善于采取一些小策略来指导孩子的阅读。 1、利用多媒体材料指导孩子阅读。每套阅读材料中,都包含一张光盘,或者磁带,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指导孩子认真听,让孩子进行跟读,或看着里面的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可以跟读、认读的动画,孩子就会很感兴趣,家长也能轻松一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家长注意讲故事时的声线的变化,语调、语速、有节凑、有高低的变化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并配合动作与表情,调动幼儿情绪。3、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多说。简单的方法就是家长给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另外,让孩子多与周围人进行语言交流、沟通,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家长不要直接干涉孩子,要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指导和建议。

四、幼儿园多举办亲子阅读活动,经常给家长介绍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阅读讲座、亲子阅读比赛,书香家庭推广活动等。为家长介绍早期阅读课程的特色及价值,向家长讲解亲子阅读的策略及推荐相关指导策略的文章。在每年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开展系列幼儿阅读活动,如幼儿园阅读节,读书竞赛活动等。经常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好的读书环境;为孩子挑选购买好书;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有固定的时间更好;每月将一两本好书与班级幼儿分享;给班级捐赠图书,让更多幼儿享受读书的乐趣;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幼儿阅读;家园携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及能力。

结论

阅读是幸福的种子,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它既蕴涵了丰富的语言经验,又融合了科学、社会、艺术等多元素知识体系,为幼儿全方位学习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家、园阅读的同步,会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拓宽了幼儿阅读的视野,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产生喜爱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情感和阅读习惯,更能愉悦幼儿的心情、陶冶幼儿情操,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只有从多层面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才能使之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在日新月异、终生学习的时代里,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早期阅读教育,应当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今后在对幼儿加强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时,老师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孩子们更快乐的阅读,更自主的阅读,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力双译.早期文学教育[M].辽海出版社,2002年第七期

4.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2、有积极的分享行为,感受分享的快乐。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通知幼儿带一些食物或玩具来园。(如一包饼干,一只橘子等)

2、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3、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心形叶子,供幼儿制作情绪树用。

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欣赏活动: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教师:“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全送给了别人,猜猜它的心里会怎样想?”“可是它却很快乐呀,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欣赏动画故事《小兔真快乐》。”

2、放映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和表演,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重点:理解两种不同的分享型快乐。

(1)理解:有了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吃,会更快乐!

欣赏第1、2两节故事。

教师:“小兔把萝卜送给羊妈妈和小猪时,羊妈妈和小猪说了什么?小猪是怎样说的?”“小兔把萝卜都送掉了,可是它为什么却很快乐?”

(2)理解把快乐的事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会感到快乐!

欣赏课件的后半部分。提问:“小兔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什么话?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复述小兔和兔妈妈的话,一起表演他们快乐的样子。

提问:“妈妈听了小兔的话,为什么很快乐?”

二、快乐的分享活动:

1、分享快乐情感

教师:“老师有一件快乐的事要告诉你们:南南小朋友以前总爱把积木抢到自己的面前,不许别人碰。;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可是昨天老师看到他和东东一起看书,玩得可好了。老师看到他进步了,觉得很快乐。你们听了一定也很快乐吧?那你们有没有快乐的事,也说出来给好朋友听听?”(幼儿互相说后,请两位幼儿上来说。)

2、分享食物。

教师:“小兔把好东西分给别人吃,你们也带来了许多好东西,你们准备怎么做?”

(让幼儿相互共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3、表达分享情绪。

请幼儿把分享后的感受说给老师和同伴听;或到操作取去给新形叶子涂上颜色,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建议:

1、课前和幼儿一起谈谈关于分享的话题,对幼儿无意中出现的分享行为进行表扬,使幼儿对分享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2、课后与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强化分享意识;并用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和图书等建成“快乐城”,巩固分享行为。

教学反思:

“分享”这一概念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要帮助孩子初步懂得分享是快乐的,并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绪往往不够稳定,不断转换,因此,要让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幼儿通过动作、图象等非言语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表达的机会。

5.学会宽容分享快乐 篇五

何谓宽容?是指人的心胸、气量宽大,不计较、不追究。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生命的邮件》一文中做了最好的诠释。他说:“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就把宽容挑出来,也许平和、宁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这是对“宽容”多么美妙、深刻的理解呀!

宽容是谅解,不计前嫌,容纳是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容是忘却,忘却别人对自己的指着,忘却昨日的是非、恩怨。其结果,自己也就活得轻松、快乐,宽容了别人,也就宽容了自己,免去了尘世间诸多的烦劳。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就难免磕磕碰碰,滋生一些恩恩怨怨。诸如邻里不睦、父子不和、夫妻不谐等等,都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沼泽。悲伤、气愤、痛苦的情绪就会滋生出来,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后果难料。要摆脱困境、化解矛盾,最理智的选择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境界。人们渴望平和、宁静,追求快乐、幸福。可生活中充满着矛盾。有了矛盾就会产生烦恼。如果不解决矛盾哪来的平和、宁静,不打破烦恼,哪来的快乐、幸福?所以,唯有学会宽容,才会迎来和平、宁静,才能享受快乐、幸福。遇到矛盾,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平和、宁静。拥有这份心境,才能捕捉到生活中中中美好的细节,美好的事物就会随时随地呈现在你面前,呈现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平和、宁静诚可贵,宽容价更高。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靠不断的修炼方能获得的无价之宝。

6.快乐分享,幸福满满 篇六

——《巨人的花园》读后感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天才作家王尔德的力作。英国《典雅》杂志称其为童话集中的“完美之作”。

故事描述了:巨人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附近的孩子们经常在他美丽的大花园里玩耍,快乐极了。有一天,巨人访友回来,发现这一情况,很不高兴,便粗暴地把孩子们赶出了他的大花园,并且还砌了一堵墙,完全把孩子们封锁在花园外。从此,美丽的大花园再也没有欣欣向荣的春天、活力四射的夏天和硕果累累的秋天,只有寒冷萧杀的冬天。巨人很纳闷:“为什么我的花园里没有春天、夏天、秋天,只有冬天呢?”忽然奇迹发生了,美丽的大花园百花齐放了,鸟儿歌唱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孩子们偷偷爬进花园来玩耍了,巨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春天不肯到大花园里来的原因了。巨人说:“我太自私了!从今以后,我要把围墙统统推倒,把我的花园永远变成孩子们的游乐场。”巨人敞开心胸,完全接纳了孩子们,共同分享他的大花园,和孩子们一起疯玩,感到从来没有这么快乐和幸福过。

读完了《巨人的花园》我激动极了,我知道了为什么暑假里我闷闷不乐的原因了。在我眼中,我的家也是个美丽的心灵花园,有精致的小点心、精美的图画书、诱人的电游、好看的漫画书、好玩的玩具、令人哈哈大笑的动画片。可我总感觉到没劲,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家

里窜来窜去,很无聊,这都是因为没有同伴一起分享的缘故啊!于是我向妈妈提议:“妈妈,让同学们到我们家玩吧,我一个人很寂寞很无聊。”妈妈说:“好呀。”没过几天同学们果然来了。那一天,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和同学三个人挤在一张凳子上玩电脑,却不觉得挤。吃小点心的时候,我与同学们你一口我一口吃的可欢啦,丝毫没感觉今天少吃了许多。漫画书来了,我们头顶头、肩并肩坐在地板上一起读着,笑得乐翻了天„„

其实每个小朋友的家都是自己心中美丽的大花园,而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孤零零的守着,少了多少快乐啊!我多么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们都能放心地打开家门,迎进孩子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幸福满满!

7.《学会合作,分享快乐》活动设计 篇七

1. 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只有融入集体之中, 个人的创造潜力才能得到发展。

2. 通过合作让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懂得班级中的每件事情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

3.认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合作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快乐激趣(活动:辨一辨,数一数。)

(1)认识(课件上的)动物朋友(也可用书中插图)。

(2)分类数一数。

请你数一数这些动物朋友分别有多少只?时间为50秒。

(3)汇报统计。

它们分别有多少只?为什么没能数完呢?

咱们先听个故事,待会儿再数,看看能否从故事中得到点儿启发。

2. 分享故事,探寻启示

(1)联系生活,事物启发。

说到鱼竿, 你会想到什么? (幻灯片出示“鱼竿”)

说到干鱼, 你又会想到什么? (幻灯片出示“干鱼”)

(2) 听老师讲《鱼竿和干鱼的故事》。 (幻灯片出示故事, 也可看教材)

边听边想:他们相遇后没有被饿肚子,活了下来。)故事中的哥哥和弟弟如果没有相遇,结果会怎样?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幻灯片出示问题)

(3)“童言畅谈”。

先说一说你的想法, 再写下来。

(4) 小结。 (幻灯片出示哥哥和爷爷的话)

懂得了合作,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请大家再来帮我数一数刚才图片中动物朋友的数量。

3. 体验合作,分享快乐

(1)小组合作,讨论分工。

(2) 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数量, 时间为50秒。

(3) 汇报结果, 交流感受。

同样的图片,同样的时间,为什么这一次就能正确数出小动物的数量呢?

(4)“心语点灯”,教师小结。

4.分享快乐, 齐心主题画

(1) 绘画说明。

(1) 请根据绘画主题———我们的家园,各小组进行两分钟绘画讨论。

(2) 各小组成员按分工情况排成一列纵队(顺序可自行安排),由第一人开始起笔作画,直到最后一人画完为止。

(3) 我的“齐心主题画”绘画感受。

(2) 交流构思, 合作讨论。

(3) 各小组交流合作完成“齐心主题画”的感受。

(4) 小结。

5. 总结延伸

(1)合作感言。(教师及时补充完成幻灯片,或让学生写一写)

合作, 能……

合作, 能……

(2) 话题延伸。

8.分享阅读的快乐 篇八

今年9月刚满3岁的妮妮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分享阅读活动。“起初,我并没有对这样的活动报有很大的期望,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宝宝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看书,还会认真地整理书籍。每天回到家都会很自觉地看上20分钟的书,另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会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我问她:‘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呀?’她说:‘小草在春天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是黄色的了。’这在以前她是无法表述清楚的。”

从表达能力弱到现在能够流利地给妈妈讲故事,妮妮的变化都是因为参加了分享阅读的活动。虽然分享阅读的读本很简单,只是简单的几页纸,配上色彩鲜艳的插图,可是却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孩子的阅读能力。

可见,一个科学、新颖的阅读理念,带给孩子的不止是一个好听好看的故事,更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一次智能的开发。

分享阅读之旅

第一站:感受爱、享受爱

曾经有学者在幼儿园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喜欢一个人看书还是有家长陪伴”这个问题中,无论年龄的大小,有98%的孩子都选择了“有家长的陪伴”。

阅读,对于这些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不应该只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个享受快乐、享受爱的过程。这也是分享阅读所强调的“分享”。在孩子们眼里,能否看懂一个故事是其次,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享受父母对于自己的那份爱。依偎在父母怀里,倾听着父母温柔的话语,相信孩子的感觉是轻松、愉悦,他所接触到的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来自父母的一种呵护。

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能感到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依恋,两个人之间弥漫着亲情的亲密气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同的欢乐,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二站:阅读游戏,在快乐中阅读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更充分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分享阅读还设计了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比如,爸爸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表演,锻炼孩子朗读、理解、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体会语言的各种韵律特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与孩子分享绘画、改编,自编故事,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当孩子可以跟随父母反复朗读故事时,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这项活动产生好感,让孩子能够把阅读活动和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阅读。

而当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认为这是一件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去做,使阅读这一项活动从“父母要我读”转换成了“我要读”。激发了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就更容易从阅读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因此我们应把分享阅读看成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

第三站:从“听故事”过渡到“讲故事”

在孩子能够进行阅读活动之前,他们的故事来源,主要是父母的反复讲述,在分享阅读中,我们也强调同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进行多次,因为只有经过多次重复,孩子对于故事中的语言才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当父母朗读上一句的时候,在孩子心中就可以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久而久之,他们就可以开始试着跟随父母一起朗读。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仿,而这样的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们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这种模仿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孩子对阅读的故事越来越熟悉以后,家长的声音可以逐渐减小,放慢语速,甚至故意停滞,让宝宝自己说出下一句。只有他遇到困难,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才给予帮助。渐渐地,孩子的胆子也就大了,当他可以独立朗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他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他会从你鼓励的眼神中,感觉到:原来讲故事比听故事更有意思。

分享时间

清晨6点: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用亲切的问候呼唤宝宝。

清晨7点:新的一天开始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开始梳洗,宝宝也加油,比比谁的动作快。

早上8点:上幼儿园了,路上的景色真是漂亮,宝宝看到什么了,告诉爸爸妈妈吧。

下午4点:放学了,愉快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今天宝宝过得好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吗?

傍晚18点:晚饭时间,宝宝可不能像淘气小熊那样,不好好吃饭。

晚上19点:游戏时间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吧。

晚上20点: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朗读宝宝最爱的故事吧。

晚上21点:睡前,重温星星宝宝的故事,让满天的小星星陪着宝宝入眠。

阅读小提示:

1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分享阅读的时光,让宝宝和你共同度过。

2为宝宝开辟专门的图书收藏空间,里面都是宝宝喜欢的故事书。

3经常带宝宝去书店,让他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书。

4在阅读的过程多给宝宝一些鼓励,增加他的信心。

5读完故事,通过游戏的形式反复演绎,让宝宝理解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从中引导他阅读。

6可以开一个家庭的故事大会,鼓励宝宝把他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9.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篇九

江苏如东县靖海小学顾艳娟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社会向“四二一”家庭发展,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别人的物品自己可以拿过来,而自己的东西决不给别人。这种“小气”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家长对此不及时纠正,而觉得孩子很精明,孩子将会发展成一个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他就很难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不愿意和别人进行合作,从而注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被淘汰。所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分享观念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儿童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为了让孩子度过“分享”难关,不少儿童书籍也有关于“共有”与“分担”方面的教育。有一本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书,名叫《苹果树》,一些孩子甚至能熟练地背诵书里的每一句话;但我们作为老师的,在“圆圈时间”的活动上,仍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讲述着它。这个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一棵苹果树,是有灵性有爱心的植物,她默默注视着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要来这里采苹果树上的叶子,把它们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作森林里的小王子。男孩经常喜欢爬到这树上,在那里荡秋千和吃苹果,苹果树很快乐,男孩成了她的好朋友。每当男孩疲倦时,会在树荫下睡觉。男孩也非常爱这棵苹果树。时间消逝,男孩逐渐长大,没有像以前那样常来与苹果树作伴了„„苹果树于是常常感到很孤独。一天,长大后的男孩回来看她了,苹果树快乐地说:“来呀,男孩,爬到我的树枝上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吧!”男孩却说:“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爬树。但我想买东西,我想赚钱养活自己。你能给我一些钱吗?”苹果树说她没有钱,但她说:来呀,孩子,把我身上的苹果拿去换钱吧„„后来,男孩又回来向苹果树说:“我要建一栋房子,我想成家了。”苹果树很高兴,一一答应了,她让男孩把自己身上的树干砍下来造房子。再后来,男孩想造一艘船去远航,苹果树便无私地把自己的“身体”割让给男孩。从此,男孩走了没回来,苹果树很寂寞,难受极了,因为她想念男孩,忘不了他们过去在一起分享的快乐时光。过了很久后,终于,男孩回到苹果树身边,这时,苹果树只剩下一小截树根了。男孩告诉苹果树道:“我很累,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坐在树根上休息,好吗?”苹果树开心极了:“来啊,你就坐在我身上歇歇吧。”最后,苹果树与男孩又在一起作伴了„„在讲述故事时,孩子都很安静地听;孩子们对这故事耳熟能详,纷纷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我知道,不少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念过这故事,为的是让他们能早日迈开———“分享”这一步。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儿童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别人,你就有了两份快乐;如果你把烦恼告诉别人,你的烦恼就减少了一半。”

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此外,我们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如:有一次,健宇小朋友带来了一本童话书,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看看,而健宇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我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童话书,对健宇说:“这个童话书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看,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看,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我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健宇想了想说:“好象有点不高兴。”“那你们大家呢?”“我也有点不高兴;老师,我的心里有点难受”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健宇,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不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健宇不说话了,他拿过童话书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她一起看了起来,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因此,我们成人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状态,从而来培养儿童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儿童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儿童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老师的面愿意与人互换图书玩具,而老师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图书玩具,可以说时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儿童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通过外部激励来强化儿童分享行为的形成表扬与鼓励相结合让分享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对自己所喜欢的物品所表现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龄段孩子固有的特征。而每次的分享并不是在成人的强求和专制下进行的。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真实地和孩子分享,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慢慢习惯并乐意分享。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一次美术课,莉莉没带水彩笔,佳宁把自己的水彩笔借给莉莉,两人合作默契愉快,我向佳宁微笑点头并表扬了她,孩子的脸上笑开了花,孩子非常愉快、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儿童自身的意识。所以,儿童的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

五、通过家校共同努力充分体验分享的快乐

榜样、表率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在电视荧屏上,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镜头:当孩子看到妈妈打来一盆热水,帮奶奶洗脚时,他也颤颤巍巍端来一盆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我觉得这特生活、特真实。由此,我们也会深切领悟到榜样、表率的作用。在家中,父母要时时做好表率,真诚待人,乐于分享。在学校里,老师更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也许孩子们在家习惯了被大人宠,来到学校这个大环境,多数孩子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特别在看自己的图书时,一些孩子只知道看着从自家带来的图书,看腻了,就抱着自己的图书发呆,不知该做些什么。但也有个别孩子看到同伴的图书,抢来就看的,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孩子活动安排中,特设定了一个“快乐分享日”的活动,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发放通知、家校宣传栏等途径让家长朋友了解明白“从小让孩子学会分享”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我们的分享日受到了家长朋友的支持。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会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大家庭,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食品、图书、玩具和大家共享,在这和睦融洽的大家庭里感受友谊,感受温暖,感受快乐。在第一次的分享活动过后,许多孩子都尝试着和同伴分享,我们也意识到了开展分享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我们的分享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分享的活动中表现得也越来越自主、友好。每到这天,孩子都会带来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从而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会分享的你是快乐”的情感。

10.分享真快乐——小班(社会) 篇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与他人分享食物与玩具。

2、学习关心同伴和他人。

活动

一、分香蕉

活动目标 :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2、学习关心别人,和他人分享。

活动准备: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提出要求,观看表演。

妈妈买了小明最爱吃 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兴的接过香蕉。一根组奶奶,一根给妈妈,留下一根给爸爸,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妈妈夸奖小明,小明听了心里真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A、小明为什么脸上笑眯眯的?

B、小明为什么高兴?

C、奶奶,妈妈为什么夸奖小明?

小结:小明把最喜欢吃的香蕉,分给奶奶、妈妈,爸爸吃,关心他们。奶奶,妈妈夸奖他,所以他感到高兴、快乐。

D、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吃桔子

活动目标:

通过实际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体会分享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少于幼儿人数的桔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发少于幼儿人数的桔子,设置问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最喜欢吃的桔子,要分给大家吃。

2、启发幼儿想办法,关心他人。

提问:哎呀!桔子不够分了,怎么办?

3、表扬关心他人,分桔子的[1][2]下一页

幼儿。

教师把桔子分给小朋友,看到你们喜欢吃桔子,心里真高兴。讨论

A、开始,有些小朋友没有拿到桔子心里怎么样?

B、你们吃到桔子心里怎么样?

C、你们 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朋友吃?

小结: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们心里就会高兴。

活动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让幼儿主动地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每周一交,请小朋友带最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来园。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

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们心里就会高兴。以后们把最喜欢 的玩具或食物带到幼儿园,给好朋友玩和吃。

2、活动中提醒幼儿爱护别人的玩具。

11.学会分享,收获快乐 篇十一

“与人分享是关心照顾别人”。在西方社会,学

会与他人分享是一个孩子从小就学习的美德,也

是重要的社交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学会

分享呢?

经常有意地创造“分享”的情境我一直坚持

不给孩子吃独食,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养成自

私的习惯。在吃的方面,我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

对待。他吃什么好的东西,家里其他人也会得到

同样的一份。比如,一盘水果放在桌上,我会说

“我们一起来吃水果吧,这是你的,这是我的,

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和他一起玩玩具时,我也

会有意地说“我也想玩,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或者是“我什么时候可以玩”,又或者“好

了,现在该我了,我们一起玩,多好呀,因为我

们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就知

道怎样做才能加入别人的游

戏,从而享受与

小朋友分享的乐

趣。

在日常生活

中,我经常找机

会与孩子之外的

家庭成员分享,

这样展现在孩子

面前的是活生

生的例子。小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这种方式有趣又有效。在这方面,先

生是我的好搭档。我们经常在孩子面前像演戏一样,先生

假装有一些好吃的或好玩的,我过去询问,先生同意分享

时,我们“快乐的”在一起玩;先生不同意时,我“大声

哭闹”,或者是“抢过来”,或者是“有礼貌地等待”,

然后问孩子,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每次类似的表

演,儿子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地看我们“演戏”,还告诉我

们“你们要分享”、“妈妈,你要等”。当儿子表示出或

做出慷慨的行为时,我经常用一些词汇如“分享”、“好

朋友”、“快乐”、“慷慨大方”等给予表扬和赞美。这

样让他从小就了解这些词的涵义和重要性。

引导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我经常帮助儿子“思考”,

如“如果你的朋友不愿意和你分享,你会高兴吗?”“如

果你不和小东分享,小东会怎么想?他会不会很伤心?”

在其他社会场合中,我会多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交往。记

得刚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儿子让我很恼火。不管客人

小朋友碰到什么东西,他都会抱在怀里,怎么说也无济于

事。这样我就制定了一些规则,如只有他答应与小朋友分

享,我才邀请客人来;不愿意分享的玩具,我会暂时收起

来,直到他想分享的时候才拿出来。当然对于他特别喜

欢的玩具,在客人来之前,建议他最好收起来。

从自己这几年做幼儿老师的经验中,我发觉小朋友之

间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与他人分享。在幼儿

园硬件设施和师资配备有限的情况下,有许多时候需要小

朋友一起来分享玩具和设施,在各种活动中也需要小朋友

学会等待和分享机会。一个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的孩子,在

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将会是一个很不快乐甚至会是一个经

常导致“麻烦”的孩子。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也是一样,

比如有时小朋友来家中做客,如果作为主人的小朋友不能

与来做客的小朋友分享,一场其乐融融的聚会可能会变成

一场你争我夺的闹剧。从小的“分享教育”做得好,会让

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不自

私的良好品格,使其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12.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十二

一、在生活联系中初步感悟快乐

学生多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故事, 这是带他们走进文本, 感受语境, 感悟道理的基础。教师可这样导入:1.同学们, 快乐是每个人都期盼的。如果生活中的每个人, 时时、事事都很快乐, 我们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大家知道, 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 就变成两个人的快乐, 许多人分享, 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你曾经分享过别人的快乐吗?你想对让你分享快乐的人说些什么呢? (回忆别人让自己分享快乐的故事, 抒发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2.大家肯定也有让别人分享自己快乐的经历, 说说分享的是什么快乐, 当时的感觉怎么样? (讲让别人分享快乐的故事, 感受当时的甜蜜和幸福!)

接着, 教师可这样引导:从这些故事中, 我们既感受到了分享别人快乐的幸福, 也感受到让别人分享快乐的甜蜜。可见, 分享就是快乐, 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啊!今天, 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巨人的花园 (板书课题) , 去感受花园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通过学习, 你也许会对“分享就是快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真切的感受。

二、在感知梳理中整体感悟快乐

让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巨人的花园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与哪些人有关。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线索:巨人外出, 花园里生机盎然, 孩子玩得无比快乐→砌了围墙, 花园里萧条冷落, 孩子走得无影无踪→围墙破损, 花园里草翠花开, 孩子依然玩得快乐→巨人训斥, 花园里鲜花凋落, 孩子逃得无影无踪→男孩伸手, 花园里又现生机, 巨人明白其中道理→巨人拆墙, 花园又回归孩子, 巨人孩子共享快乐。)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分析巨人、花园、孩子变化的关系, 在整体联系中感受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巨人的变化, 决定了花园的变化, 也决定了孩子的变化。这说明, 自己独享快乐, 别人不快乐, 自己也不会真正快乐;和人分享快乐, 别人会快乐, 自己也才会真正快乐。

三、在花园变化中具体感悟快乐

花园的变迁看似由巨人决定, 实际是由孩子决定的。有花园就有孩子的快乐和幸福, 有孩子才有花园的生机和热闹, 这是蕴藏于文中的深刻道理。谁拒孩子千里之外, 快乐就会拒谁千里之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走进语境, 设身处地, 想象表述, 叙谈感受, 让学生从花园的变迁中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1. 走进没有围墙的花园。

第一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1) 你走进这样的花园, 一年四季分别会看到些什么, 听到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花园。 (引导想象描述春天的鲜花盛开, 蜂歌蝶舞;夏天的绿树成荫, 鸟鸣蝉唱;秋天的硕果满枝, 鲜果飘香;冬天的白雪皑皑, 景色迷人, 感受花园景色的迷人。) (2) 在这样的花园里, 你会怎样享受花园带来的快乐, 快乐时会怎样感谢花园的主人呢? (引导想象描述一年四季在花园里尽情玩耍的场面, 感受花园带给自己的快乐, 表达自己对花园主人的感激之情。)

2. 走进砌了围墙的花园。

第三至六自然段,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描述: (1) 巨人一声吼叫,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他赶走了孩子, 也就赶走了什么呢? (想象描述当时巨人怒气冲冲、孩子四处奔跑, 此后花园萧条冷落、巨人寒冷孤独的情景, 明白“赶走孩子就是赶走春天、赶走快乐”的道理。) (2) 巨人砌了围墙, 驱走的是什么, 留下的是什么呢? (想象描述花园里天寒地冻、百花凋零和巨人的孤独寒冷、痛苦不堪的情景, 明白巨人驱走的是孩子, 也是春天和快乐;留下的是寒冬, 也是孤独和痛苦的道理。)

3. 走进破了围墙的花园。

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进而描述情景, 叙谈感受: (1) 巨人睡着时, 花园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你看到这样的画面想说什么呢? (引导想象描述花园里草翠花红、春意融融和孩子尽情游戏、欢天喜地的画面, 知道是孩子带来了春天, 带来了欢乐) (2) 巨人训斥后情景怎样, 看到此情此景, 巨人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想象描述花园鲜花凋谢、树叶飘落的情景, 感受巨人的惊异和不解。) (3) 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 心里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 他可能想些什么呢? (引导感受男孩眼神中的不满和指责, 感受巨人心中的不安和不解。) (4) 小男孩手一指, 桃树马上绽出了嫩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看到这, 巨人明白了什么呢? (指导朗读巨人的话语, 感受语言的蕴涵:驱走春天的是他的任性和冷酷。可见, 春天远离任性和冷酷, 走向善良和慈爱。) (5) 从巨人“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和“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的举动, 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巨人情感的变化赢得了孩子态度的变化, 孩子态度的变化源自于巨人情感的变化。)

四、在人物亲近中深度感悟快乐

拆了围墙的花园成了孩子与巨人共处、共融的乐园, 孩子享受着花园带来的快乐, 巨人享受着孩子带来的幸福。为让学生从花园的变迁感受巨人“不安和内疚→不解和困惑→欣喜和欣慰”的变化, 感受孩子“自由和快乐→奇怪和不满→快乐和幸福”的变化, 可这样引导:巨人把花园送给了孩子, 给孩子送去了快乐, 孩子也给他送来了快乐。同学们, 现在你们都是巨人, 又都是孩子, 你们快乐, 我也高兴。今天想请你们接受采访, 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 教师借助问题, 现场采访:

1. 请问你巨人, 这是你的花园, 当初砌了围墙, 现在又拆了, 你就不怕孩子们糟蹋花草吗? (显现拆墙的原因, 感受巨人的愧疚。)

2. 巨人啊, 小男孩在你脸颊上亲了一下, 你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 (叙说心中的愉悦, 讲述内心的快乐。)

3. 巨人啊, 能说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感受吗? (显现内心的愉悦, 感受巨人的幸福。)

4. 请问你巨人, 想想花园前后的变迁, 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与别人分享快乐, 自己更加快乐。)

5. 请问你小朋友, 巨人外出旅游, 你们在花园里尽情玩耍, 当时的感受怎样呢? (显现当时的快乐, 表达对主人的感激。)

6. 小朋友, 巨人的训斥让你们逃离了花园, 巨人的围墙让你们看不见花园, 当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巨人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对巨人的不满。)

7. 小朋友, 如今围墙拆了, 你们能在花园里玩耍, 有什么想对巨人说呢? (对巨人过错的原谅, 对拆墙行动的感激。)

8. 小朋友, 围墙从无到有, 从砌到拆,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呢? (自由表述感受, 理解蕴含道理。)

9. 小朋友, 在分享巨人给你们带来的快乐时, 你将怎样在以后的生活中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呢? (拓展想象空间, 促进情感升华。)

上述采访, 每个问题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言, 引导自由表述, 促进独特感悟。这样创设情境, 让学生走进课文里的人物, 接受采访, 显示内心, 表达情感, 既是心理的外化, 又是情感的流露;既是语言的训练, 又是情感的提升。

五、在课题探究中升华感悟快乐

课题“巨人的花园”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作者为什么把“巨人”与“花园”相联系呢?巨人与常人相比, 可谓巍然挺立, 似乎可目空一切;巨人与孩子相比, 可谓居高临下, 似乎可以不屑一顾。而生活中, 形象的高大与矮小和人体的高大与矮小没有丝毫联系。可引导学生剖析课题, 感悟其中的道理:1.文章为什么用“巨人的花园”为题, 先前的巨人, 把孩子们赶走, 并在花园周围砌墙, 你对他作怎样的评价呢? (巨人自私冷酷, 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渺小的。) 2.后来, 巨人拆掉了围墙, 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 和孩子们一道快乐, 你对他又作怎样的评价呢? (巨人知错改错, 送人快乐, 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

13.与大家进行快乐分享 篇十三

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 精髓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 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14.郭村小学:享受运动 分享快乐 篇十四

分享快乐

_______郭村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学校体育组的精心策划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准备下,姜家镇郭村小学2014学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看到同学们一脸的兴奋和喜悦,我知道你们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是啊,运动多门美好,健康多么可贵。我相信,两天的运动会一定能给同学们带来无比难忘的回忆,也一定能收获许许多多的快乐。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二十多年前,那时的我与你们一样,稚气未脱,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当老师要我参加学校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全乡小学运动会比赛时,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激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遗憾的是,在我人生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全乡小学运动会比赛时,尽管我也认真训练了,但最后并没有为学校取得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果我想取得好的成绩,可能我还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今天,同学们也是一样,要想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就需要你发扬拼搏的精神,更检验你过去很长时间的艰苦训练。

第二年,我读四年级,老师又将我招入了运动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训练,把握机会,努力争取好的成绩,回报老师对我的信任。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的运动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拿到了跳高比赛的第二名,为学校拿了一分。虽然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是我深深地体会到:付出总有回报,风雨之后总能见彩虹。我也深深的相信,只要我们的同学奋勇拼搏,一定能在今明两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自己喝彩,为班级争光。

后来,我读五年级,虽然也代表班级参加比赛了,但没有能为班级争光,我发现身边的同伴都比我长的高,比我长的壮,运动能力确实也比我强,在这一方面我确实不如他们。于是我就想:那我拿什么与他们比呢?进入六年级,我就专注于学习,发奋努力,最终在六年级毕业考试中,我取得了年级第四名的好成绩,光荣地被当时的初中重点班录取了。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既然我在运动方面拼不过你们,那我就在学习方面努力争得一席之地。同学们,今明两天的比赛是残酷的,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毕竟是少数,我们更多的同学可能会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或其它方方面面的因素,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此时,请你告诉自己:重在参与,享受过程,我这方面不如你,我有我自己的天地。

同学们,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即将开始,我希望你们在时刻关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奋勇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更赛出班级团结和谐氛围。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这两天的活动中去,享受运动,分享快乐。

15.幼儿园分享快乐 篇十五

11月28日, “纳西族少儿民族艺术传承基地”在塔城中心完小挂牌, 该基地由深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慈善会松禾成长关爱基金和玉龙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创建, 将会给孩子们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和交流平台。

塔城地处著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三江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并流的腹地, 是当今世界的梵天净土,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 以前是古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重镇, 也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居民80%以上都是纳西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塔城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它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多个民族共融、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地方, 是丽江著名的“东巴圣地”和“歌舞之乡”。

“飞越彩虹”项目通过资助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掘和整理, 在全国资助组建各民族少儿艺术团和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以推动各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现已有11个民族少儿艺术团先后破土萌芽, 从遥远的大山深处走到了都市的舞台中央, 向世人传递着各民族动人心弦的天籁之音。

齐心文具为松禾成长关爱基金理事会单位, 是一家文化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专业制造商和集成供应商, 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2008年, “齐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10月, 齐心文具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忘投身公益, 回报社会。齐心文具多年来善尽企业责任、共建社会和谐, 致力于学生希望援助, 为国内众多地区的学生捐赠了大量学生文具和善款。2008年, 齐心文具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现金28万元, 及价值50万元的齐心品牌文具一批, 以企业的应有责任和绵薄之力, 为身陷水深火热之中的灾区同胞们送去齐心人的一份薄资和爱心。

此次, 齐心文具与松禾基金一同持续共建纳西族少儿民族艺术传承基地, 这正是齐心文具企业社会责任的再一次靓丽呈现。

太阳慢慢升起, 冬日的暖阳悄悄地洒满了金沙江谷地, 穿过学校的后院, 来到山高处, 顺着金沙江流淌的方向望去, 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沉醉。张扬着绿意的麦田, 举着金色树冠的树林, 一条泛着亮光的小河奔向金沙江。

时过中午, 一早从丽江出发的车队才抵达塔城。松禾基金副理事长罗飞先生, 齐心文具董事长陈钦鹏夫妇, 北大法律系84级同学会代表, 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银先生和玉龙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木志英女士等一行20余人抵达塔城乡。

好客的塔城人身着民族盛装, 列上长长的队伍, 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喜悦的鼓点, 洁白的哈达、优美的民族舞、悠扬的祝酒歌、清香的青稞酒、甜美的山猪肉, 让来宾们得到了盛情的款待。

中午时分, 塔城中心完小操场, 孩子们已紧紧围成一圈, 迎接着客人的到来。松禾基金、齐心文具、北大校友会代表和当地政府人员在校长的带领下进入会场。

仪式上, 木志英副县长首先代表玉龙县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并向大家介绍了当地的人居情况。松禾基金副理事长罗飞随后就飞越彩虹项目提出了几点希望, 他期望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 建设好纳西族少儿民族艺术传承基地的同时, 分享、传承优秀、璀璨的纳西民族艺术, 让更多的人了解纳西族, 了解纳西族的民族文化艺术。

其后, 齐心文具董事长陈钦鹏先生和北大校友会刘建民先生相继作了发言, 陈钦鹏董事长表示, 公司将每年拨付10万元善款用于传承基地的运作, 同时将为塔城小学捐建多功能音乐教室, 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 此外, 公司每年还将向学校捐赠一批学生文具。他希望塔城小学的孩子们能在松禾基金的艺术家和派驻支教老师的教育下认真学习, 大家共同努力, 将纳西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学生代表最后向与会嘉宾汇报了纳西少儿民族艺术团的基本运行情况, 并对大家对塔城学生们的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各方讲话后, 松禾基金、齐心文具和玉龙县人民政府三方代表共同为“纳西族少儿民族艺术传承基地”揭幕挂牌, 塔城完小的孩子们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揭幕仪式后, 北大校友刘建民先生代表北大法律系84级同学会通过松禾基金向玉龙县教育局捐资26.5万元用来建设塔城中心完小“北京大学8415图书楼”。

捐赠仪式后, 与会嘉宾还向塔城完小学生颁发了齐心文具“飞越彩虹”少儿民族艺术统编教材。该教材精心挑选了《茉莉花》、《送别》、《读书郎》等10首经典的少儿合唱歌曲和《美丽的白云》、《月亮姆》等15首经典少数民族合唱歌曲。参与共建的三方希望, 纳西艺术能在更多的孩子们心中发芽、成长, 纳西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玉龙县教育局和塔城学校对齐心文具董事长陈钦鹏的善举深表谢意, 经研究决定, 玉龙县教育局决定聘任陈钦鹏董事长为玉龙县塔城完小名誉校长, 借其之力以推动塔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仪式上, 玉龙县教育局为陈总颁发了聘任证书。

经了解, 目前学校的一些教学配套设施急需维修, 陈钦鹏董事长当即捐赠出5000元现金, 以作为紧急维护费用, 后期各项项目的开展再根据规划逐步进行。

下午3时许, 各项仪式完成, 接下来塔城完小的孩子们为来宾表演了基金会艺术总监孙鹏祥博士为他们精心编排的纳西歌舞。表演结束, 来宾们参观完校舍后, 开始启程返回。塔城完小的孩子们排着队, 依依不舍地送别客人, 陈钦鹏董事长紧握着孩子门的双手, 期望他们好好学习, 健康成长。大家在塔城完小420多名师生的笑脸上, 读到了活力, 读到了美好的未来。迎客的松门依然那么翠绿和直挺, 客人却已渐渐远去。但正如塔城乡教委主任李镜宽先生所言:歌舞不会结束, 客人还会再来, 这将是塔城完小一个新的起点。

通往世界舞台的窗户已然打开, 孩子们幼弱的肩膀, 将肩负起传承纳西民族艺术的重任。这个任务或许过于沉重, 但却又如此真真切切。古老而绚丽的纳西艺术, 归根结底还需纳西人的新一代来传承与发扬。

16.金色童年快乐分享 篇十六

本组课文讲述的童年故事是那样真实、有趣,一定勾起了你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说不定你从祖父的园子联想到自己玩耍过的一个地方,从“我”看见骆驼吃草的样子联想到童年生活中某个记忆犹新的场景,从课文《童年的发现》联想到一次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发现……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这些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分享。要说清楚,说具体。

【小百灵支招】

拓展思路,搜寻素材。像放电影一样先认真想一想:在美好的童年时代,自己玩耍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经历过哪个场景让我们记忆犹新;哪次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些可都是此次口语交际的最佳素材哟!

大胆交流,展示自我。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美好的童年生活吗?把自己有趣的故事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注意:要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那就更好了。

用心倾听,取长补短。在表现自我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委婉地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就你了解的情况做一些补充。

集体交流,评选最佳。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交流完之后,我们可以评选一次故事大王。可以参照一下两条标准来评选:①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②说的时候表情丰富、姿势优美,可以带上动作。

【滔滔口才】

主持人: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精美的画,童年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在丰富多彩的童年时代,一定有不少事情让你难以忘怀。今天,就要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分享一下童年的美好生活。

王慧:海边捉螃蟹那件事最让我难忘。那天,我们去看海。我和弟弟同时看到了一只可爱的螃蟹。弟弟拿起堆沙堡的小铲子,铲起一只小螃蟹,倒在了桶中。见有人入侵,小螃蟹都躲藏起来,不再往外爬了。弟弟问我:“姐姐,小螃蟹怎么了?怎么不爬出来了?”我想了想,说:“可能是它们怕了,没关系,看姐姐的!”说完,我就伸出一只小手指,在石缝中左摸摸,右碰碰,终于摸到了一只小螃蟹,刚要捉到它,小螃蟹那剪刀一样的钳子一下夹住了我的食指,疼得我一下跳了起来,我疼得“嗷!嗷!”地喊。被夹过的手指像个又红又扁的胡萝卜,上面还有一只甩也甩不掉的小螃蟹。妈妈见了,立刻举起照相机,对我说:“小慧,小慧!别动!来,一、二、三……”“咔嚓”一下,我这个滑稽搞笑的样子就永远地留下来了。

廖胜凡:记得小时侯,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橘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伙伴都长高了,我怎么变矮了?”妈妈忙放下身边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着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来刻却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了,她拍了拍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

……

主持人:童年的生活是那样快乐,那样美好。但时间匆匆,童年即将远去。不要伤感,让我们踩着童年的尾巴,铭记这份美好,珍惜当下,快乐过好每一天!

17.分享的快乐教学设计 篇十七

1、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

二、出示目标,明确方向。

1.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

2.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 人的情感。

3.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三、分享最爱,感受快乐。

1、我们班的“分享日”。

大家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物品,体验一下分享的快乐。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优秀小组展示:(如乐器展示、礼物展示等。)

2、交流。

(1)当别人很喜欢你的物品,并对他赞叹不已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当你欣赏到别人的物品时,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教师引导交流。

3、小结。(出示课件)

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我们全班的同学分享你的快乐,那就变成了更多人的快乐!

三、联系实际,体验快乐。

1、过渡。

刚才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好,老师这里还有奖品呢!(分发奖品:糖果。)

2、看同学们的表现,适时引导学生交流。(1)如果分给他人——为什么分给别人?(2)如果没分给他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

好的东西仅仅自己分享,并不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会更快乐!

四、回想生活,寻找快乐。

1、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下面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读教材33页内容。)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2、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别人帮助你时,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指名学生简单发言。

3、小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尽力帮助他,他就分享到了你的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4、送给同学们一个小故事《盲人点灯》,结合本节课内容谈体会。

五、结束语。

同学们,快乐是一阵风,是一场雨,快乐是感觉,是分享,只要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快乐,通过今天的分享体验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快乐的真谛。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我是你的快乐》(辅以”爱的奉献”音乐),请几位同学读给大家。

我是你的快乐

春雨对小草说:“我是你的快乐!我的滋润为你带来绿色!”

小鸟对森林说:“我是你的快乐!我的歌声替你赶走孤独!”

蜜蜂对花朵说:“我是你的快乐!我的勤劳延长你的甜蜜!”

我对妈妈说:“我是你的快乐!只要我出现,妈妈总会眉开眼笑。”

我对老师说:“我是你的快乐!别看老师整天很辛苦,可看到我取得了优异的成她就会变得神采飞扬!”

我对同学说:“我是你的快乐!我把幸福讲给你听,让快乐变成两个;你把忧愁告诉我,忧愁就变成半个。” 我是快乐的小天使,我是大家的快乐!

18.成长快乐共分享 篇十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试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讲解遮罩动画的使用,培养学生欣赏动画、设计动画的能力以及信息的应用、加工的能力,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flash文档属性的设置。

2、能制作简易的遮罩动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授法和演示法掌握简遮罩图形元件的制作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遮罩动画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欣赏动画作品的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2、通过欣赏和制作动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文档属性的设置。

2、遮罩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

改变位置、大小、形状产生补间动画,实现遮罩效果。

四、课前准备

收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展示活动4所要完成的作品。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教师总结活动要求:

1、制作动画背景:新建文档,设置文档属性;导入素材,完成背景图层制作。

2、制作遮罩动画:制作遮罩图形元件位置、形状、产生补间动画,实现遮罩效果。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文档属性操作。

新建Flash文档利用“属性”面板设置文档的属性利用“图层”面板重命名保存。

(2)小组分析讨论,并完成背景图层制作。

教师:文档属性与什么有关?(半成品文件已下发到学生机)学生活动:请制作背景图层。导入“背景”素材到“库”拖动添加背景图片到舞台利用“属性”面板设置图形属性延长背景层第1帧到第60帧。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如遇共性问题可以暂停学生操作,共同讲解。

(三)师生合作,突破难点

1、绘制遮罩元件

先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再教师讲解演示,最后学生模仿操作。

①新建动画图层 单击“时间轴”上的“插入图层”按钮,新建图层,并将图层命名为“动画”。

②新建图形元件 选择“插入” “新件元件”新建“圆形聚光灯”图形元件。

③绘制圆形图形 选择“椭圆”工具,绘制一个圆形,回到“场景1”,此时“圆形聚光灯”图形元件会自动保存在“库”面板中。展示学生作品,并分析讨论,并请学生发言。

2、完成遮罩动画

①制作第1帧 单击“动画”层第1帧,从“库”面板中将“圆形聚光灯”图形元件拖到舞台上,选择“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圆形聚光灯”图形元件的大小和位置。

②制作第6帧 单击第6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选择舞台上的“圆形聚光灯”图形元件,调整位置和大小。

③添加补间动画 为第1-6帧创建补间动画,实现圆形由中间向左上逐渐变大的动画效果。

④延长停留时间 单击“动画”层第11帧,按F6插入关键帧,第6-10帧为动画运动后的画面停留效果。

19.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篇十九

现代家庭特点使很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孤僻、独占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合作意识差等问题,使得幼儿教育培养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重视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主动的分享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呢?

一、在幼儿园教育中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1. 创造良好物质的环境,给幼儿开展分享活动的机会。

分享作为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需要锻炼,需要实践。在幼儿园里,分享可以渗透在每个区角游戏、每个主题活动中。如大班“金色的秋天”主题墙的布置,我设计的主题框架为一颗“白果树”,让家长带领幼儿到野外寻找各种秋天的果实,然后一起挂在“白果树”上,让幼儿和同伴之间说说、看看。这样,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愿望不知不觉地就被激发出来,他们会共同体验丰收的乐趣,感受秋天的美好。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分享地带”、“欢乐小舞台”、“生日会”等让幼儿从物质和情感双方面体验分享的乐趣;此外,还可以布置以“你快乐,我快乐”、“我的心愿”、“我的快乐”等为主题的走廊和墙壁环境,让幼儿在参与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美丽画面时感受温馨和幸福,让他们更愿意交流,更乐于分享。

2. 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帮助幼儿从感情上逐步认识什么是分享,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玩才最快乐,让幼儿明白“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正确地让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鼓励其分享、助人、合作等行为,为他人树立榜样。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点头等,都能使幼儿得到快乐和满足。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正确适宜、长效的肯定强化行为,能使幼儿注意体会别人的情感,有助于社会情感的培养。强化时注意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3. 建立分享规则,使分享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分享行为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行为规则的内化,使幼儿自己能意识到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使分享变成幼儿自觉的行为。对此,可组织幼儿开展认识班级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班上的小朋友、班上的各种物品,告诉幼儿如何分配这些玩具,如何分享图书,等等。要让幼儿知道这些物品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每个成员都有使用支配的权利,让幼儿意识到,要做好某件事情,必须大家共同使用一件物品,共同活动。如美术活动时,一组幼儿使用同一盒中的一种颜料;游戏时,双方共同使用一个道具,只有轮流分享使用,游戏才能得以继续,等等。

其次,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位,进而逐渐做到遇事要想到别人。

二、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1. 家园采取一致教养态度。

家长应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分享的情感和行为。身教重于言传,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肯把东西借给别人。来客人时,主动把好吃的拿出来招待别人;吃东西时,与孩子共享,打消他独占的念头;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遇到挫折时,也可告诉孩子,让他们分享欢乐与忧愁,学习赞赏别人和给予同情、理解;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幼儿园教育一致,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2. 寻求合作伙伴,共建分享教育机会。

建立家庭友好小组,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定期举行物质(食物、玩具、书籍等)和精神(表演、游戏、谈话等)分享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家庭还可与社区和幼儿园合作,形成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社区和幼儿园可定期举办一些同乐活动如“家庭分享日”,举办“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讲座,开展家教经验交流会等让家庭与家庭之间有更多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3. 欣赏文学作品,进行移情教育。

让孩子多读关于学会与人分享的书籍和故事,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本尼的几分钱》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用他的5美分给每个他所爱的人各买了一个礼物。玛丽·安·赫伯曼的《一人一个》讲述的是奥里弗·陶利夫住在一个房子里,在房子里任何东西都是一人一个。但是奥里弗很快懂得不要每人一个,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比自己一个人拥有一样东西更有乐趣。

4.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动机和主动的分享行为。

分享不是剥夺,应在自愿快乐的情绪下进行,当孩子将玩具借给别人后,家长应按约定时间,替孩子取回玩具,让孩子明白分享的过程是安全的,自然就乐意分享。家长应不仅要求孩子与人分享,还应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你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两人成为好朋友后,他会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这样不更好吗?

上一篇:申报青年文明号总结下一篇:我最喜爱的昆虫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