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2024-08-17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精选3篇)

1.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公民社会逐渐兴起, 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愈益凸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而公民意识是构成民主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1]这表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深化公民意识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 他们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 是民族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公民意识状况如何将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有着重大影响。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 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2]这表明亟需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理解, 深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认识, 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水平。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指称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主要包括角色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国民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教育, 是具备公民资格的人素质的具体体现, 它是以公民意识为内容的教育体系。

(一) 研究假设

本研究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与课程内容、课堂互动、课程教师评价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受到实践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就更容易取得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愈发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工作, 主张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认识, 那么这能否达到提升公民意识的目的呢?据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一。

H1:随着参与实践活动这一变量的引入, 上述各个变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增强。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具体选了中南民族大学作为抽样地点, 调查设计的样本数为500份, 最后获得的有效样本数为485份, 问卷有效率为97%。通过非参数检验, 本问卷中核心指标基本通过随机性检验, 说明本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公民意识。本研究对公民意识的测量将分为五个维度, 每一个维度下设多个指标, 通过对各项指标赋值, 从而计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为“是否上过与公民意识相关课程”、“课堂互动次数”、“对课程教师的评价”、“参与实践活动次数”。为判断影响公民意识的多个变量的影响力和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选用了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

三、研究结果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描述性分析

依据上述对公民意识的五个维度划分, 即角色身份认知、权利义务认知、法律认知、道德认知和政治参与情况, 以下的分析将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较弱

在现代社会中, 个体具有国家和民族双重属性, 既是国家的公民又是民族的一份子。而公民身份以及基于此对国家的认同应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身份和首要的认同, 就认同的程度而言, 此次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强于其对公民身份的认同 (68.7%) 。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内容的认知较低

受教育权是公民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权利, 同时也是公民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义务。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仅有六成左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了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还有39.8%的被调查者没有认识到教育权的重要性。。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法律作用的认知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关系、法律和程序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 无论是“关系比法律更有价值”还是“关系比程序更有用”说法, 同意的被调查者所占比重要高于比不同意这一说法。这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涉及到法律的作用这一点上仍然是比较摇摆, 认知上处于模糊状态。

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是从个人利益视角出发

研究结果表明, 少数民大学生面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时, 主动制止的并不多 (16.7%) , 当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 制止的人数增多 (25.5%) , 通常情况下不会去管这些行为 (56.2%) , 这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是从个人利益视角出发。

5. 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除了关注两会报道的被调查者所占比重超过四成外, 其他参与方式的参与情况都偏低。最不乐观的是“在选举中投票”和“向学校/学院领导反映情况”, 几乎不参加的比重达到了三成 (32.7%) , 其次则是参与村居日常事务, 比例为31.1%,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所生活的社区或村里面参与日常事务的并不多。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建立了两个模型, 在基本控制变量 (是否上过相关课程、课堂互动、对教师的评价) 的基础上加入了实践活动 (见表1) 。在两个模型中各基本控制变量的显著性差别不大, 只是由于不同模型中变量设置的差异使其参数估计的大小不同。

本研究根据模型一简要说明不同控制变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作用。从是否上过相关课程来看, 不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同, 上过相关课程的学生比未上过的学生要高3.139倍 (e1.144) 。从课堂互动情况来看, 有课堂互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要比没有课堂互动的学生高, 其中课堂互动较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比没有课堂互动的学生高4.614倍 (e1.529) 。对教师的评价反映出了教师在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 对教师评价较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相较于对教师评价差的学生要高0.208倍 (e-1.571) 。

注:“*”, p<0.10;“**”, p<0.05;“***”, p<0.01。

从模型一到模型二的横向对比中, 发现随着实践活动这一变量的引入, 上述三个变量 (是否上过相关课程、课堂互动、对教师的评价)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增强。在模型二中, 由于引入了实践活动这一变量, 模型的参数估计、显著性和拟合优度都发生了一定变化, 主要表现在各个变量的影响强度进一步提高。综合两个模型, 根据详析分析的基本原理, 可以认为着手于实践活动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方式。这表明了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载体。假设四得到了验证。

五、小结与对策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 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较为薄弱。对公民意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课教育,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和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同时, 随着实践活动这一变量的引入, 上述手段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作用得到增强。为推动“五位一体”的政治建设,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 应努力推进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辨证关系, 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也理应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少数民族大学生兼有民族和公民双重身份,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应以“四个认同”教育即对祖国, 对中华民族, 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为核心, 以“三个离不开”教育为重点,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和公民身份认同。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 可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提升教育者的公民教育意识

毛泽东强调:“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因为他们是教育者, 是当先生的, 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3](271)教育者所具有的公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效果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通过公民以及民族知识的理论培训、专题研讨、民族地区实地考察与调研等方式, 提升教育者对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现状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增强自身公民意识知识, 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以便更好地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公民意识发展的特殊性。

(三) 搭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平台

实践教育法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 公民意识的形成最终有赖于大学生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参与的社会实践。因而要搭建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平台, 提升其公民意识水平。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在诸如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社区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的实践中, 将自身的公民道德意识转化为良好的道德实践;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加对民族地区法律知识的了解;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各类合法社团活动和政治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发政治参与热情;开展以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社会考察活动。

社会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撑, 环境熏陶对于公民意识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将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渗透到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中, 逐步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五位一体”中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群体。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分析了其公民意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较弱, 道德认知是从个人利益视角出发, 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等。基于此, 本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支持了上述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 2009, (5) .

[2]周瑾.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J].兵团建设, 2011, (6) .

2.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二

一、剖析师范学校班级学生管理现状与问题

( 一) 学生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多种思想潮流和价值观相碰撞, 显性或者隐形地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 同样学校教育体系也难以幸免。目前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并日趋严重且向低年龄阶段发展, 致使学校治安动荡不安, 不仅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更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一旦针对学生安全问题处理不当, 就会使学校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 潜在地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形成负面影响。

( 二) 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与问题

网络新科技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跨越了地域和时空界限促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不断扩大, 交往的对象不断扩充, 基于师范生还不能够对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判断和把握, 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就会对师范生造成危害。比如师范生人际交往以哥们义气为主, 经济化和功利化, 直接破坏了本应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友谊, 进而使学校风气和班风处于下滑状态, 不利于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作。

( 三) 学生学习现状与问题

相比于一般学校来说, 师范学校的学生缺少了竞争意识和升学压力, 这就使师范生对待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轻视学习, 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这就促使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严重匮乏, 间接地影响了师范生的人文意识导致师范生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缺少主流思想支撑的事物, 长此以往使师范生人生轨迹偏离正确方向。

( 四) 学生思想现状与问题

其一、与社会现状相分离, 思想考虑简单。师范生仅凭自己主观性好恶去做事, 其结果不仅给他人造成伤害而且也给自己的心理造成打击。

其二、易于冲动, 感情行事。师范生还处于思维形成和完善阶段, 这就致使他们考虑不周, 爱憎分明, 对于自己不喜欢或者看不惯的事情, 容易失去判断去干涉, 最终事情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向恶性发展。

其三、易于攀比, 缺失正确价值引导。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 使师范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 而忽略了精神食粮的追求,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师范生以高物质追求为目标, 这种对物质的追逐诱发学生对金钱的追求, 使得他们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探讨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 一) 统筹兼顾、全面分析掌握学生动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 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对全部学生的动态进行一个统筹把握, 站在整体性管理的角度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管理方案。而后按照管理的线索、以及重难点问题, 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问题发生的状态, 并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不仅能够使学生对问题有深刻性地认识和感悟从而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学习, 而且能够使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充满信心。在日常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基础信息建档, 时刻注意着学生的成长动向, 一旦出现问题抓住关键性因素, 并同家长及时联系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去解决学生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班主任要树立主动去扑捉问题、发现问题的管理理念, 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群体中, 了解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隐藏在学生群体中的隐形问题, 同时加强同任课老师的交流和信息反馈工作。从而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动态, 并能够抓住主线, 把学生问题控制在可掌控的状态下, 避免校园不安定因素的引发。

( 二) 严明班纪班风, 形成师生共管

对于师范生来说因其没有竞争压力和升学压力, 这就不自然使他们的纪律意识淡薄, 自制能力较差, 使得师范生的班风班纪处于涣散状态, 针对班级集体性教学活动, 师范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班主任严肃班风班纪,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 在全体师生一致民主表决的情况下形成严明的班风班纪并要求全体学生严格执行, 一旦出现违反班风班纪的情况, 按照班级处罚条例进行。这样自发性、民主性的班级条例制定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另外, 班级的管理还需要完善的班级组织, 一个班级单靠班主任的管理, 无论从时间上抑或从精力上都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班主任要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建立班委管理组织, 促使班委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组织, 从而使班委成为教师管理班级的好帮手。值得注意的是, 班主任和班委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 这就要求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恪守职责, 遵守并践行班风班纪, 树立班主任和班委的威望, 以自身良好的言行对全体班级其他成员形成表率模范先锋作用, 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其他班级成员。长此以往, 师生共建的和谐班级氛围就会形成, 其结果势必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意识, 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集体争光争辉, 与集体共存共荣,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促使其成人成才。

三、结语

班级管理看起平淡不奇, 然而却包含着管理的大智慧大学问, 它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文学等, 面向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班主任来说极具富有挑战。同时师范生正处于不断成长的变化过程中, 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用力去履行好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 铲除学生成长过程的杂草, 在学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 这就使得班级管理成为学校最基础性管理, 它的管理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败。基于师范学校的本质性考虑, 师范学校担负着培养和输送教育人才的重任, 这就需要师范学校加强学校管理, 尤其是班级管理确保教育人才培育的质量, 最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大量优质人力资源保障。然而师范学校与一般学校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共性问题和基于自身的个性问题。这就要求师范学校的班主任立足班级的现状和问题, 全面分析和考虑造成问题的因素, 基于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师范生身心发展特点去寻求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困惑,策略

参考文献

[1]蔡鑫.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困惑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11 (44) :213-214.

3.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三

关键词: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化,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突破700万, 被媒体称为“更难就业季”。【1】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国家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然而, 高校在建设过程中, 不断朝综合类大学方向发展, 很多高校更是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开设新的专业, 如文科类高校开设工科专业, 或工科类高校开设文科类专业。对于文科类高校中开设的工科专业来说, 专业成立时间短、面临着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挑战。在就业方面, 在本就困难的就业形势下, 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毕业生受专业办学时间、知名度、专业思想、专业培养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和老牌工科专业相比就业更为困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是这类人文社科类高校中开设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 该所大学是以经、法、管为主干学科的人文社科类大学, 经、法、管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 师资力量雄厚, 社会知名度较高。为了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水平, 朝一流综合类大学迈进, 该校又开设了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类专业。本文希望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探析文科背景下工科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原因, 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专业就业特点

本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为例 (以下简称工程学院) , 从该校工科专业就业特点入手, 分析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共性问题和特点。工程学院成立于2010年,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五个工科类专业, 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组合而成, 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所人文社科类大学中唯一一个工科学院。通过分析近三年该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可以总结出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毕业生就业的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 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 易受学校就业氛围影响

以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为例, 按照每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本科生毕业去向主要包括八大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私企、金融机构、自主创业、深造, 几乎覆盖所有的就业渠道, 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方面价值取向广泛。另外根据下图所列数据, 文科类高校工科学生就业具有工科学生就业的一般特点:一是选择深造的学生比例较高。从所列数据来看, 工程学院每年的升学率在全校范围内都处于前三。二是受专业限制到国企和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单位就业学生人数非常少。【2】

但文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也容易受大的就业氛围影响。例如:在数据中, 我们将金融机构就业作为特殊就业进行单列。由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财经类院校, 每年有大量金融机构到学校招聘毕业生, 受大的就业环境影响, 近三年特别是12、13届工科专业毕业生中有大量学生选择到金融机构就业。

(二) 男女比例不平衡, 女生求职屡遭壁垒

受生源结构影响, 人文社科类高校中, 一般女生生源居多。在高考录取过程中, 无法人为调剂专业性别比例, 因此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同样面临女生人数居高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学院近三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可以反映这种不平衡:在12届毕业生中, 工程学院女生比例占到60.59%, 男生比例为39.41%;在13届毕业生中, 女生比例为58.85%, 男生比例为41.15%;在14届毕业生中, 男女比例仍旧没有改变, 女生占到64.48%, 男生则仅占35.52%。

在劳动市场领域, 女性就业本身存在天然弱势。在加上部分行业和环境本身不是特别适合女生就业, 因此文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女生在求职中屡遭壁垒。【3】

(三) 专业志愿调剂率高, 就业专业匹配度相对较低

就业的专业匹配度数据一方面可以反映一个专业的培养定位, 如果学生就业的专业匹配度较高那么可以部分说明该专业的培养定位较为准确, 相反如果学生的专业匹配度较低, 说明专业的培养定位还不是特别符合社会需求。另一方面, 就业的专业匹配度也可以反映该专业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就业的专业匹配度较低, 表明许多学生要么对本专业不感兴趣, 要么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缺乏竞争力, 而试图要通过辅修学位或课余学习的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和一些“科班出身”毕业生竞争。这使得很多学生陷入了一种本专业学习不扎实, 其他专业略懂皮毛, 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这也是很多学校非主流专业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跟学校主流专业相比, 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学生大多调剂到工科专业学习, 进校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学生本身对调剂专业不感兴趣, 再加之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大、负担重, 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经过四年大学学习, 部分学生能转变观念, 适应专业学习,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还有部分学生, 无法适应专业学习, 在保证毕业的前提下, 选修其他专业, 毕业后在其他专业领域就业。以工程学院为例, 每年该院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10%, 专业思想不稳定, 60%左右的学生选修了二学位。从近三届毕业生签约情况来看, 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只占到60%左右, 在其他专业领域就业学生占到30%-40%之多。

二、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专业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在对工程学院工科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和问题梳理的同时, 本文也总结和提炼了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专业就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因素, 包括:专业社会影响力、专业培养质量、专业定位、毕业生专业思想稳定性、毕业生求职能力等。

(一) 人文社科类的工科专业的弱势格局影响

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工科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源于专业的弱势格局, 表现为:

1. 和学校“主流专业”以及外校“同类专业”比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竞争, 许多高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锤炼,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整个高等教育行业已经形成了特色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多科性发展格局。虽然, 许多高校都通过开设新的专业来完善专业结构, 提高自己的综合办学水平, 但无法否认的是, 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工科专业自开设起, 就面临着师资、科研、学术方面的局限。和学校“主流专业”相比无法凸显出自身地位, 和外校已经开办了多年的“同类专业”比又无学科优势, 这种尴尬处境对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甚至是学生就业都有影响。【4】

2. 从人才培养质量角度来看, 处于弱势地位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从个体角度是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比拼, 但从整体角度则是各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竞争。只有当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过硬, 所培养的人才充分符合社会的需求, 在就业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高校专业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才能获得青睐。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工科专业成立时间短, 学科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甚至刚刚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 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自身的学科定位、办学特色、优势资源等问题很多尚不明确。因此, 和其他成熟专业相比, 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尚有距离。相比老牌的优势专业, 在就业市场上就缺乏“口碑”, 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3. 从社会认可度角度处于弱势地位。

近年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 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一方面“引进来”, 吸引大量的企业和单位到学校招聘毕业生;另一方面“走出去”, 主动到市场中推荐毕业生就业。从“引进来”方面看, 人文社科类高校的办学历史和主干学科都是以文科为主, 社会认可和知晓的专业也多为老牌专业, 来校招聘的企业也多是针对这些主流专业学生。即便有些企业知道人文社科类大学开设了工科专业, 也因为工科专业办学时间短, 企业不了解, 对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持不确定甚至不接纳的态度。从“走出去”方面看, 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主流专业办学历史悠久,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领域人才, 积累了丰富资源, 许多专业很好的利用了这些资源推荐毕业生就业, 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办学时间短的工科专业, 社会资源少, 联系企业少, 尚未形成社会影响力, 很难大量推荐毕业生就业。文科类大学中的工科专业在促进学生就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其本身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足所致。【5】

(二) 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毕业生主观因素影响

人文社科类大学中工科专业学生就业困难除了受学科本身的弱势格局影响外, 也受到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 毕业生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影响毕业生就业。

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工科学生报考人文社科类大学时, 多是想进入文科专业学习, 因分数限制后调剂到工科专业学习。许多被调剂学生在调剂过后表现出了学习上的消极心态:一是专业上的落差心理, 许多以往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被调剂到“非主流专业”后产生不平衡心态和学习上的逆反心态, 甚至自我放弃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习上的浮躁心态, 很多学生冲着主流专业报考人文社科类大学, 在调剂到工科专业过后仍对当初报考的专业“念念不忘”, 高年级阶选择段辅修双学位。最终自己对本学位和二学位的投入都不足, 导致本专业和二学位都掌握不扎实。

不仅如此, 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工科毕业生在择业时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 就业时容易出现跟风就业现象, 认为主流专业就业的领域和行业才是好的行业, 而不愿到其他领域和行业就业。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多在金融行业、政府机关等领域就业, 该校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也出现了金融行业就业、考公务员等热潮。更多学生选择做管理类工作, 而不愿从事和本专业有关的技术类工作。

2. 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 影响毕业生就业

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生就业能力较弱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能力较弱, 前文也提到, 受到办学师资、办学条件、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很多文科类大学的工科学生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和其他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相比处于弱势。因此, 人文社科类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在寻找技术类岗位工作时很难凸显自身技术优势, 求职受挫。【6】

就业能力较弱的另一方面则反映在求职能力方面。工科类专业往往课业负担较重, 课程学习难度大, 学生课余支配时间短, 课余活动相对文科专业少, 对于学生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沟通管理、求职能力等方面缺乏系统培养。很少有毕业生能对自己的素质、实力、性格、能力、兴趣、工作类型和工作环境等进行认真思考, 并依此做出决定和计划。这些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影响了毕业生就业。这种弱势尤其反映在寻找非本专业领域工作, 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求职竞争中。【7】

三、解决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要走出就业困境, 提高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高校应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入手, 形成促进就业的合力, 方能赢得专业未来的发展。

(一) 加强专业宣传, 提升专业知名度

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因其非主流学科地位, 很难被社会所认识和认可。随着高考改革制度的落地实施, 给这些专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专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走出校门, 加强对自身的宣传, 提升自己的优势, 提高知名度, 树立品牌。一方面, 通过招生宣传提高在考生中的知名度, 吸引优质生源主动报考;另一方面, 通过就业宣传提高专业在用人单位中的知名度, 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招聘专业毕业生。通过吸引优质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输出优质毕业生, 形成专业办学的良性循环。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苦练内功, 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帮助毕业生赢得求职市场地位的最重要法宝。因此, 专业首先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目前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确定和调整好人才培养定位目标, 只有当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社会期望, 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才能获得用人单位认可。【8】其次, 专业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良好教学质量来引导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同时, 专业还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结合用人单位需求,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最后, 要加强学生学习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中对于试验设备、书籍资料、专业数据库等资源的需求比起文科类学生要求更高。但往往碍于人文社科类高校大的环境影响, 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的硬件、软件环境建设往往滞后, 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应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硬件、软件环境需求, 加大投入,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促进其稳定专业思想, 提升专业兴趣, 以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好就业。【9】

(三) 利用学校优势专业和学科平台, 加强专业间的融通, 培养特色人才

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因专业的“非主流”在夹缝中求生存, 面临困境, 但是这种“困境”也可能成为一种机遇。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应转换视角, 变挑战为机遇, 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平台, 加强专业之间的交流、融通, 培养特色人才, 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从而赢得市场。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跟同类型工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相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专业并不具备优势, 然而该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经、管、法优势学科平台, 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 使得学生在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外, 同样掌握一定的会计、金融、管理、法律知识, 这种“复合型”人才被许多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软件开发、数据中心等部门所青睐, 给许多高校中的非主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四)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提高学生求职能力

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工作, 不仅仅限于四年级毕业生。专业应从学生进校开始就建立阶段性贯彻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职业兴趣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收集就业信息、求职心理辅导、求职技巧, 以及与企业的互动等多方面。【10】另外, 就业指导与服务应分年级, 分重点实施, 在一年级阶段以就业前景介绍和核心课程学习为主, 如向学生介绍课程的应用性和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二年级以就业去向初次选择为主, 如是否跨专业考研、出国前期语言准备等。三年级以就业去向确定性选择为主, 分本/跨专业就业、本/跨专业考研、公务员迎考、出国、自主创业等模块。四年级主要训练面试技巧和模拟训练。通过定位精准的就业指导体系, 再辅以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 通过全方位、分阶段、有重点的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求职竞争力。【11】

四、结语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 专业要生存和发展, 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 其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社会需求。人文社科类高校中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面临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定位、学生思想稳定、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挑战。要走出就业困境,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要苦练内功,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 同时, 也要善用优势资源、准确定位找准属于自己的“蓝海”, 形成生源稳定、学科发展、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 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工科专业才得以生存, 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才能获得社会认可, 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梦清.2014年毕业生遭遇更难就业季, 自主创业或成新出路[EB/OL].[2014-03-05]http://big5.jschina.com.cn/gate/big5/www.yangtse.com/gd/2014-07-09/196128.htm.

[2]孙浩然, 冉昆玉.工科大学生就业特征及其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基于安徽A高校的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4) :101-105.

[3]王立刚, 姜维.工科学院“非主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以辽宁省部分工科院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7) :117-119.

[4]郭建平, 郭亮.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2) :1271.

[5]文竹, 邹云.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师博览, 2012 (7) :20-21.

[6]鹿岩, 赵兴华.工科院校中文科学院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 2008 (12) :129-130.

[7]王圣君, 陈雄峰.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文教资料, 2011 (8) :180-182.

[8]韩启峰.工科院校非传统专业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3) :79-81.

[9]赵妉, 董黎刚.财经类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 :268-273.

[10]杨柳, 庞衍松.理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 2012 (8) :145-170.

上一篇: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一篇:税收征管基础工作调研汇报